一、几种容易混淆的中草药识别(四)(论文文献综述)
苏雪飞[1](2020)在《基于无线声波传感的仿生电子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子鼻,是模仿哺乳动物嗅觉的原理而开发出的一种气体检测、分析仪器。电子鼻通过气体传感器阵列记录气体检测对象的广谱响应,使用特征工程和模式识别等技术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气体检测对象的相关属性。电子鼻技术出现至今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广泛应用于环境检测、食品工业、医疗检测及药材监督等领域。其中,基于传统石英晶振微天平(QCM)的电子鼻因其灵敏度高、成本低、体积小而得到研究开发,被应用于多种检测分析场景,如食品安全监督、呼吸气检测和有毒气体检测等。但是,传统QCM传感器的”三明治”结构和自激振荡的工作方式,限制了其工作灵敏度的提高,检测下限的降低和应用场景的进一步拓展。无导线无电极的QCM-D(WE-QCM-D)技术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传统QCM技术在检测性能与应用场景上的限制,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更低的检测成本,以及可以小型化,进行非接触测量等优点。因此,本课题致力于设计实现基于WE-QCM-D的新型的电子鼻系统,以更加简单、低成本的方式设计实现电子鼻传感阵列,使新型的电子鼻系统具有更多的感知参数、更高的检测识别能力和更灵活的应用场景。本研究在WE-QCM-D传感器的基础上,设计了以分时复用方式工作的WE-QCM-D传感器阵列的硬件电路;然后,基于LabVIEW软件工具,设计实现了对电路装置自动控制和对数据在线采集、计算、显示和存储的检测软件平台;接着,设计制作了气体实验腔室和流路控制部分;最终,设计实现了基于物理多通道、虚拟多通道和混合通道的三套电子鼻气相检测系统。基于WE-QCM-D物理四通道电子鼻系统,通过分时复用共用了大部分的硬件电路和软件,只有检测敏感元件是相互独立的。通过一组易挥发有机气体(VOCs)实验,证明了电子鼻系统对50 ppm的VOCs气体识别分析的能力,并达到了基于k最近邻90.1%的识别率,甚至可以完全识别甲苯和庚醛两种多浓度(10 ppm~50 ppm)的VOCs气体。此外,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证明了气体和敏感膜的官能团与分子结构是影响气体吸附能力的重要因素。使单个石英晶振分时复用地工作在不同的谐振频率上,在频率空间上扩展了传感器响应的维度,从而搭建起一套基于WE-QCM-D虚拟多通道的电子鼻系统。通过一组多浓度的VOCs气体实验,证明了基于单个WE-QCM-D传感器的虚拟多通道电子鼻系统对VOCs气体的识别分析能力,并且达到了基于k最近邻97.5%的识别率。基于虚拟多通道的电子鼻可以同时观测传感器的频率和耗散响应,频率响应指纹图谱反映了气体分子在敏感膜上的浓度分布以及气体分子的物理结构属性,耗散响应指纹图谱反映了气体分子的吸附引起敏感膜结构的改变以及气体分子在膜厚度上的浓度分布。继而,证明了单WE-QCM-D传感器在频率上的虚拟通道扩展,不仅增强了其对气体识别的能力还有助于气体吸附机理的分析。最后,在基于WE-QCM-D物理四通道的一个物理通道上,扩展了三个虚拟通道从而搭建起一套基于WE-QCM-D的混合七通道电子鼻系统。设计了一组针对七种中草药顶空气体的气体实验,测试该电子鼻系统对复杂成分气体的检测识别能力,并最终取得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VM)95.2%的识别率。最终,证明了基于物理多通道的电子鼻在虚拟多通道的扩展有助于提高电子鼻系统对气体对象的识别率,而且有利于帮助分析气体的响应过程机理。综上所述,本论文设计实现了基于WE-QCM-D的电子鼻系统,并使用VOCs气体和中草药顶空气体测试了电子鼻系统的性能,在简化了系统结构、降低了成本、缩小检测元件体积的情况下,提高了灵敏度、得到了较高分类准确率,提高了 了基于WE-QCM-D的电子鼻系统的检测分析能力并且拓展了应用前景。
张平[2](2008)在《中草药的太赫兹光谱鉴别》文中研究表明太赫兹(THz,1THz=1012Hz)波段指的是波长在0.1THz~10THz(波长在3mm~30μm)区间的远红外电磁辐射,其波段位于微波和红外光之间。近年来,由于超快激光技术的发展,为太赫兹脉冲的产生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光源,使得太赫兹光谱成像技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它以THz辐射作为探测源,利用电光采样或光电导采样方法直接记录THz辐射电场的振幅时间波形,通过傅立叶变换得到测量信号振幅和相位的光谱分布,进而获得材料在THz波段的吸收和色散等信息。中药材质量评价与标准制定研究包括3个方面内容:安全性、真实性与质量优劣评价。众所周知,中药之所以能发挥治病功效,是它所含的物质基础—化学成分对机体作用的结果。由于中药的化学成分极为复杂(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它的质量优劣评价方法和相应的质控标准长期以来一直是个难题,这也是影响中药现代化的一个主要因素。只有以客观规范的质量评价标准和实验数据表明中药及原料药材的有效性、稳定性和可控性,才能使中药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为此许多人对中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这其中,由于光谱技术是依据中草药中有效成分或特征成分进行鉴别的,可以避免一般鉴别方法的主观性和片面性,能够较为客观的反映药材的内在质量而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其中红外光谱的研究进展最为迅猛。将THz辐射用于中药材研究是对其有效的补充,有益的尝试。将THz辐射用于中药研究有一些特殊的优点。这主要包括:1)中药的大分子振动或转动谱有一部分在THz波段;2)用THz时域光谱技术可以测量中药的色散,有可能作为中药鉴别的辅助指标,而红外光谱仪不能测试色散特性;3)THz辐射具有相干性,有可能得到与位相有关的信息;4)THz辐射脉冲宽度在皮秒到飞秒量级,可以测量中药时域谱和中药瞬态特性。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分为两部分:第一、应用太赫兹脉冲时域光谱系统对于易混淆的6组中草药进行光谱实验研究。获得各种中草药的太赫兹吸收光谱和数据。观察并分析其光谱间的区别,进行初步鉴别,并为BP神经网络的鉴别和识别建立训练数据集合和测试数据集合。第二、应用BP神经网络技术和基于分形理论对中草药进行鉴别。其一是应用BP神经网络对6组易混淆的中药进行鉴定和识别,通过改变网络的设置,特别是改变其隐含层的数值,提高其识别效果。结果,6组易混淆的中药大多数都得到了很好的鉴别。这为THz光谱技术用于中草药识别和鉴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其二是基于分形理论的太赫兹光谱识别,实验中测得了两种中药的太赫兹光谱,算出了它们的盒维数并进行了比较。通过这种方法使不同的药品得到很好的鉴别。这一部分工作为最终使太赫兹光谱识别技术用于实际做出了一定的基础性研究,同时对于太赫兹光谱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本论文章节安排如下:论文第一章概述了太赫兹光谱技术的基本内容,包括太赫兹脉冲的产生、探测和太赫兹脉冲所具有的特性。综述了中草药常用的鉴别方法。说明了本选题的意义和本论文所包含的主要工作。论文第二章详细阐述了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太赫兹实验室自行搭建的太赫兹系统光路原理,以及实验测量步骤和样品制备等情况。着重讲述了本论文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样品光学常数的提取算法。论文第三章主要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概况和误差反传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BP神经网络的算法推导,BP神经网络的主要特性和局限性。论文第四章是在采用THz时域光谱技术对易混淆的6组中草药进行实验研究并得到它们在0.2~2.6THz频率范围的特征吸收谱的基础上,首次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这6组中草药的THz吸收光谱进行了训练和识别,通过改变网络设置,特别是改变中间层的数值,识别率多数达100/%,识别结果充分表明,用BP神经网络可以实现对易混淆的中草药识别和鉴定,可以对不同炮制的中药进行鉴别,为THz光谱技术用于中草药识别和鉴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论文第五章是介绍了分形的基本概念和分形盒维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太赫兹光谱识别方法。实验中测得了两种中药的太赫兹光谱,算出了它们的盒维数并进行了比较。通过这种方法使不同的药品得到了很好的鉴别。论文第六章是总结了本论文的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结果,讨论了太赫兹光谱识别技术在中草药领域的应用前景,以及目前所面临的挑战。
胡科[3](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贝母分类算法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正品贝母资源匮乏,价格昂贵,药用价值高,难以满足临床的需要,因而市场上伪品较多,存在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问题。而在真伪鉴别的过程中,贝母类药材来源复杂,种类繁多,各种类之间具有不同的外形特征,常人难以辨认,因此如何有效准确的鉴别贝母就变得极其关键。目前,鉴别贝母主要依靠传统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方法,传统性状鉴别主观性较强且对操作人员的实践经验要求较高;显微鉴别以观察淀粉粒的显微结构为主,需要破坏样本;理化鉴别预处理工作繁琐,成本较高。本文采用深度学习方法提取贝母外形特征从而达到分类鉴别的目的。为此,本文进行了以下工作:(1)采集贝母样本并进行数据预处理,建立了首个多视角下的贝母图像标准数据集;(2)采用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了贝母的分类,证明了计算机视觉在贝母分类识别上的可行性;(3)引入深度学习方法,基于单视角实现了贝母鉴别分类;(4)为建立更为精准的分类模型,并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应用场景中,融合多个视角贝母图像,实现了多视角贝母的鉴别分类。通过以上工作,本文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贝母真伪鉴别平台,实现从数据输入到贝母分类的自动化流程,提升识别效率,识别精度可达84%以上,为中草药行业中贝母分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同时本文的思路可以推广到其它中草药的鉴定和识别上,从而为中草药行业实现批量自动化鉴定中草药奠定基础。
孙霞[4](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中草药粉末显微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中草药粉末的显微图像鉴别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中草药识别领域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是传统的图像鉴别算法在大数据量和多类别的显微特征图像鉴定中存在准确性低和普适性差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中草药粉末显微特征识别方法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根据中草药粉末显微图像检测分类的实际需求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显微特征图像分类标准,创建中草药粉末显微特征图像数据集。为了去除图像数据库中光照变化、角度偏移、尺度不同等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用多种图像增强的预处理方法来获得更具多样性的中草药粉末显微特征图像数据,提高了显微特征图像检测和识别的准确率。(2)提出了一种基于SSD网络的改进型检测算法。针对显微特征图像中存在的目标断裂残缺的问题,在SSD网络的预测卷积图之后添加SE模块,对检测结果起较大作用的特征通道获得较大的权重,使网络更好地对重要的特征通道信息进行充分学习。另外改进后的网络将前后层特征图包含的信息进行充分融合,有利于网络对显微特征图像信息的有效学习,提高了最终的检测效果。对厚壁细胞、导管和花粉孢子这三类显微特征图像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改进后算法的检测均值平均精度(Mean Average Precision,m AP)提升到81.5%。(3)提出了二值图转化方法与图像类型多通道融合识别算法。针对导管的显微图像特点,将第三章检测网络输出的图像进行类型转化,并且将RGB图像、灰度图和二值图通过数据类型的多通道融合来丰富和扩充图像的信息,使得深度学习网络能学习到更多层次和更有效的图像信息。对融合后的图像采用ACNet算法进行中草药类别的识别判定,结果表明融合的显微特征图像的正确识别率达到94.5%。
湖南省邵阳地区药品检验所[5](1976)在《几种容易混淆的中草药识别(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0.萹蓄与鸡眼草萹蓄 Polygonum aviculare L.是蓼科植物。鸡眼草 Kummerowiastriata(Thunb.)Schindl.是豆科植物。它们都是草本,常平卧,采收时易把鸡眼草误认为萹蓄。11.四片瓦与银线草四片瓦(重楼排草)Lysimachia paridiformis Franch.是报春花科植物。银线草 Chloranthus japonicus Sieb.是金粟兰科植物。它们都是多年生草本,外形相似,容易发生混淆。
周露阳[6](2011)在《老字号的文化属性如何影响其延伸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在管理领域关于老字号的规范的科学研究,尤其是从老字号的特殊属性入手揭示老字号管理中的特殊性,尚不多见。在最近20年来关于品牌延伸的研究中,涉及到了二十来项前因变量,但缺乏关于品牌的文化属性对消费者延伸评价的影响的研究。本项研究是这一方面的一个尝试。老字号的文化属性是指老字号所具有的历史传承性与民族特色。本项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在老字号延伸评价中,其文化属性的影响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其文化属性对老字号延伸评价的影响路径是什么?相应地,整个研究由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两个部分组成。本研究采用社会调查的方式进行,在全国15个省、直辖市对9个老字号共37项品牌延伸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查,最终共获得9644个有效样本数据,并运用LISREL软件进行结构方程分析。质的研究中,相关数据通过半开放的问卷调查获得。通过编码程序,发现了与老字号文化属性相关的两个变量,文化粘性与文化契合。文化粘性是指消费者关于老字号的文化属性(具体包括历史传承性与民族特色)的联想的强度,文化契合是指消费者所感知到的关于延伸产品与老字号之间在文化上的适合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粘性与老字号延伸评价之间可能没有显着的相关性,文化契合与老字号延伸评价之间可能存在正的相关性。质的研究结果还表明,虽然影响消费者关于老字号延伸评价的因素可能非常多,但从编码结果来看,却没有超出十二个。其中,除文化契合外,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母品牌信任、产品契合、消费者创新、购买风险、竞争者品牌的存在以及延伸产品需求这六个。这六个因素是研究文化因素对延伸评价影响时可能必须加以考虑的控制变量。由于己有的文献中大量采纳了大学生样本进行品牌延伸研究,在量的研究过程中,本项研究首先对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也对社会居民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专业学生是指对老字号熟悉了解的、未有工作经历的、学过《市场营销》课程的经济与管理类本科全日制大学生。经过严格控制后,专业学生样本数据的结构方程分析表明,文化粘性对老字号延伸态度总体上有显着的正效应,这与理论研究的假设不一致;文化契合对老字号延伸态度有显着而正效应,这与理论研究所得到的假设相一致。社会居民是指对老字号熟悉了解的、已经参加工作的消费者。经过严格控制后,社会居民样本数据的结构方程分析表明,文化粘性与老字号延伸态度之间总体上没有显着的相关性,这与理论研究的假设不一致:文化契合对老字号延伸态度有显着的正效应,这与理论研究所得到的假设相一致。综合两个样本的研究结果,本项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老字号的文化属性对其延伸评价的影响表现为文化粘性与文化契合两个方面。(2)总体上,文化粘性对老字号延伸没有显着的负面影响。文化粘性对老字号延伸的影响不大,或者说,老字号的文化粘性与其延伸态度之间是一种弱相关。文化粘性对老字号延伸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母品牌信任与购买风险的中介作用产生的。(3)文化契合对老字号延伸存在显着的正效应。文化契合是影响老字号延伸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购买风险对文化契合的延伸态度效应具有中介作用,文化契合对其它变量的延伸效应存在调节效应,最典型的是对产品契合的调节作用。文化契合对延伸态度的效应主要是直接效应。(4)不同的延伸因素对老字号延伸态度的影响明显不同。从本项研究的结果来看,若将老字号延伸的成功因素按重要性从大到小划分为三个梯队,那么,大体上,文化契合与产品契合处在最重要的第一梯队,购买风险与母品牌信任处在次重要的第二梯队,营销能力、文化粘性与母品牌经验、消费者创新以及调节效应处在不太重要的第三梯队。(5)大学生样本在延伸评价中具有较好的外部效度。大学生样本基本上可以代替普通的消费者样本,但前提是大学生对品牌或老字号熟悉并对延伸产品本身熟悉。但大学生毕竟与普通消费者不同,在社会居民中抽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消费者样本是一项严谨的研究的必要条件。(6)普通的非老字品牌的延伸因素对老字号同样适用。这说明,老字号首先是一种品牌现象。(7)老字号延伸具有其独特的影响因素。与非老字号相比,文化粘性与文化契合是老字号独有的两个延伸因素。本项研究的结果,对老字号品牌延伸管理具有启示意义,最主要的包括两点。首先,在品牌延伸过程中,老字号宜培育保护好自己的文化特色;其次,为了提升消费者对老字号延伸的接受程度,在延伸产品与老字号之间构建良好的文化契合是一个关键。
湖南省邵阳地区药品检验所[7](1976)在《几种容易混淆的中草药识别(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4.青木香与木防己青木香 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et Zucc.是马兜铃科植物。木防己 Cocculus trilobus(Thunb.)DC.是防己科植物。但它们都是藤本,叶互生,外形相似,容易发生混淆。5.水杨梅与龙芽草水杨梅 Geum japonicum Thunb.和龙芽草 Agrimonia pilosa Ledeb.都是蔷薇科植物。但它们的叶均为不整齐羽状复叶,外形相似,容易发生混淆。6.冬青与女贞冬青 Ilex chinensis Sims 是冬青科植物。女贞 Ligustrum lucidum Ait.是木樨科植物。但它们都是四季常绿乔木,外形相似,容易发生混淆。现将以上三对容易混淆的中草药以图和表格的形式比较如下:
湖南省邵阳地区药品检验所[8](1976)在《几种容易混淆的中草药识别(五)》文中研究表明 13.射干与鸢尾:射干 Belamcanda chinensis(L.)Leman.和鸢尾 Iris tectorum Maxim.都是鸢尾科植物。它们叶的扁平,均呈二行排列,采收时容易把鸢尾误认为射干。14.南蛇藤与雷公藤:南蛇藤 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和雷公藤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都是卫矛科植物。它们均为藤本灌木,叶互生,外形相似,容易发生混淆。15.蛇含与蛇莓:蛇含 Potentilla kleiniana Wight et Arn.和蛇莓 Duchesnea indica(Andr.)Focke 都是蔷薇科植物。它们均为匍匐草本,花黄色,外形相似,容易发生混淆。现将以上三对容易混淆的中草药以图和表格的形式比较如下:
宋新娟[9](2010)在《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审美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促使文化与艺术设计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只有蕴含独特文化的设计作品才能成为世界现代设计的主角。然而,当下设计界虽大讲学习传统,但范围过于宽泛,大多还是从吉祥图案出发的符号研究,缺乏新意。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医理论、方剂、语言、陈设以及相关传说都为当代艺术设计提供了活的传统文化标本。中医传统图式符号是中医文化的视觉反映,其单纯而多变的造型样式,丰富且独特的组织结构,使我们感受到中医的博大精深,通过中医传统图式符号的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并有利于我们吸取营养,产生新的医学视觉符号。本文从六个部分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绪论部分首先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概述:目前,在西方医学的冲击下,中医呈现出许多尴尬的局面,中医本身形象的庞杂和含混使得人们对中医文化内涵不得而知,甚至有的江湖郎中、招摇撞骗者也都打着文化的幌子使人们对中医的形象大大折扣。中医现有的图式符号在表达形式上与西医相差无几,不能够体现出中医的传统文化和理念;现有图式符号杂乱而不统一,不能够形成统一的视觉形象;现有图式符号缺乏中医理论、药材、方剂等方面的图式说明。因此,有必要建立善而有特色中医形象,并使其视觉化,系统化,从而有效地传递中医所体现的中国文化和独特的治疗方式以及人们在其中感受到的文化和美的熏陶。但是,目前国内设计界与学术界对中医图式符号的美学思想、审美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大多数局限于中医理论探讨上;而设计界对中医图式符号所蕴含的美学思想、审美文化并不十分了解,因此,无法转换成为有中医特色的视觉形象符号的设计。对视觉符号的研究大多数停留在对已有符号的分析上,缺乏具体的创作方法的研究,对传统符号的分析大都过于笼统,缺乏细致深入的考察;缺乏实际的案例与具体设计方法研究。其次,对“中医”和“图式”等基本概念做了界定,比较了“图式”与“图形”、“图像”、“图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第二章从中医图式符号的起源于发展出发,通过对中医图式符号发展的不同时期(萌芽、定形、发展、完善、衰落)呈现出的不同特点,总结中医传统图式符号的衰变原因。第三章从中医传统图式符号的分类、组织结构、造型特点等三个方面简述了中医图式符号的基本特征。第四章阐述了中医传统图式符号的审美特征及文化内涵。通过中医传统图式符号的形式美和意蕴美的分析,找寻影响中医图式符号形式的思想渊源,总结出阴阳五行理论、儒释道文化对中医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了中医传统图式符号的造型形式。第五章分析了中医传统图式符号的局限性,由于其注重细节、依赖文字的手工化的表达方式和缺乏规范与管理的混乱使用,使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中医形象建立的要求。但当下的国际形势又对中医的图式符号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建立新的中医符号识别体系,但该体系的建立必须体现中医的特色,中医传统图式符号中包含的“贵生”理论和“以形写神”的手法可以为我们现代中医图形符号系统的设计提供设计的素材。第六章对中医图形符号体系的建立做了一定的探索。首先分析了中医的形象概念,通过中医与文学、艺术、民俗、节日、工艺等文化形式的相互关系的探讨,总结出中医具有整体、秩序、诗性、自然、意象、变化、神秘等形象特征;其次,根据中医的想象特点,选择合适的表达符号,即对中医图形符号体系设计的形状、线条、构图、色彩、材质等形式美因素做了一定的总结。通过图形符号设计的分级处理,概括并设计出部分中医图形符号66个,为现代中医学视觉符号体系的构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结论部分提出了建立中医公用信息图形符号素材库的构想,并对中医标识化公用信息图形符号的应用及管理策略提出建议。最后客观地指出了论文的某些局限。本文从审美角度出发,研究中医传统艺术符号的基本内容和造型规律,并对其审美特征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从艺术设计角度出发,探索中医传统图式符号的创新与应用的具体方法,为增强中医系统的视觉识别性总结了相关符号设计的原则。通过对传统艺术符号的借鉴,设计了富有特色的关于中医理念、中药材的识别符号。
白贞芳[10](2010)在《苦苣苔科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苦苣苔科属于玄参目,分苦苣苔亚科和大岩桐亚科,有150属3700余种,我国有54属463种,都属于苦苣苔亚科。该科多种植物在我国广西、云南、贵州等南方省区民间广泛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咳喘及各种疮疡肿毒等症,功效显着。为了准确掌握我国苦苣苔科药用植物资源、明确药用植物传统疗效、深入研究药用植物亲缘关系、筛选出可开发利用的优势种类,使我国苦苣苔科药用植物得到充分、合理利用,作者对我国苦苣苔科植物进行传统药物学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植物分类学、化学分类学和分子生药学等研究方法对苦苣苔科药用植物显微特征、ITS序列、rbcL基因序列、trnH-psbA基因区间序列、苯乙醇苷类分布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研究,为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苦苣苔科植物的分类学研究、生药学研究、主要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分子生药学研究五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全面综述,对该科植物的全面、合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2、在广西大新、靖西、那坡及贵州威宁、兴义等10个地区进行了药用植物资源和传统疗效调查,结合标本馆原始标本记录和文献记载,系统整理、总结出苦苣苔科药用植物种类、分布及传统疗效,深入探讨了目前苦苣苔科药用植物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议。3、利用石蜡制片法和水合氯醛透化法对苦苣苔科半蒴苣苔属(4种)、唇柱苣苔属(4种)、蛛毛苣苔属(3种)和吊石苣苔属(4种)4属15种药用植物进行了茎(或根状茎)和叶的横切面特征和粉末特征研究,确定了15种常用药用植物以石细胞的有无及形态、草酸钙结晶的有无及类型、维管束的连续与否为主要依据的显微鉴别特征,编写了属间和种间横切面检索表和粉末特征检索表。其中15种药用植物中除了吊石苣苔外其它14种药用植物的显微特征都是首次研究。4、利用PCR技术等对苦苣苔科14属57种植物的ITS序列进行了比对和分析,通过DNAman、DNAstar和PAUP 4.0三种软件比较分析得苦苣苔科系统聚类树在属间聚类与传统分类学基本一致,说明利用ITS序列进行苦苣苔科属间亲缘关系研究是合适的。对药用植物比较多的半蒴苣苔属、唇柱苣苔属、蛛毛苣苔属和吊石苣苔属利用ITS序列进行了种间亲缘关系和分子鉴定研究,为合理用药提供指导。利用PCR技术对苦苣苔科9属22种植物rbcL基因序列研究发现rbcL基因在苦苣苔科族间和属间序列相似度达到85%以上,同一属内种间序列相似度达到99%以上,说明苦苣苔科药用植物rbcL序列过于保守,不太适合进行属间或种间亲缘关系和分子鉴定研究。利用PCR技术对苦苣苔科14属30种植物的trnH-psbA基因区间序列和对9属20种21个样品的rbcL--trnH-psbA-- ITS序列研究发现该科上述两个序列变异幅度比较大,是否可以进行属间或种间亲缘关系和分子鉴定研究还需深入研究。苦苣苔亚科芒毛苣苔族的分类位置一直备受争议,有人认为长蒴苣苔族、芒毛苣苔族是两个独立的族,有人建议将芒毛苣苔族归入长蒴苣苔族中。作者通过对芒毛苣苔族和长蒴苣苔族的部分药用植物ITS序列、rbcL基因trnH-psbA序列及rbcL--trnH-psbA--ITS序列和系统发育树分析,支持将芒毛苣苔族归入长蒴苣苔族中。5、用5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做对照品,采用HPLC-UV法对苦苣苔科10属24种药用植物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阿克苷在在该科分布广泛,可作为研究属间或种间亲缘关系证据之一本课题首次以药用植物亲缘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植物分类学、化学分类学和分子生药学等方法对苦苣苔科药用植物进行了较全面研究,创新点如下:1、初步明确了半蒴苣苔属、唇柱苣苔属、蛛毛苣苔属和吊石苣苔属部分药用植物种类的亲缘关系,为扩大和可持续利用药用植物资源具有指导意义。2、首次确定了半蒴苣苔属、唇柱苣苔属、蛛毛苣苔属和吊石苣苔属的15种药用植物的显微鉴别特征。3、首次对苦苣苔科24种药用植物中苯乙醇苷类成分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
二、几种容易混淆的中草药识别(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容易混淆的中草药识别(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无线声波传感的仿生电子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电子鼻系统研究现状 |
1.2.1 电子鼻中的传感器类型 |
1.2.2 基于传统QCM的电子鼻 |
1.2.3 基于无线QCM的电子鼻 |
1.3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2 WE-QCM-D电子鼻系统设计 |
2.1 引言 |
2.2 WE-QCM-D工作原理 |
2.2.1 石英晶体及压电效应 |
2.2.2 QCM的工作原理 |
2.2.3 QCM的信号测量 |
2.3 WE-QCM-D电子鼻检测电路设计 |
2.3.1 WE-QCM-D传感器设计 |
2.3.2 WE-QCM-D阵列化 |
2.4 WE-QCM-D检测软件平台的设计实现 |
2.4.1 软件平台功能 |
2.4.2 软件结构与界面 |
2.5 WE-QCM-D气相检测装置的设计实现 |
2.6 数据预处理与模式识别 |
2.6.1 数据预处理 |
2.6.2 模式识别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3 基于WE-QCM-D物理多通道的电子鼻系统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基于WE-QCM-D物理四通道电子鼻系统的实现 |
3.2.2 试剂、材料与实验设备 |
3.2.3 敏感膜制备 |
3.2.4 实验气体制备 |
3.2.5 实验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气体响应 |
3.3.2 数据处理 |
3.3.3 同浓度气体分类 |
3.3.4 多浓度气体分类 |
3.3.5 敏感膜吸附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WE-QCM-D虚拟多通道的电子鼻系统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基于WE-QCM-D虚拟多通道的电子鼻系统的实现 |
4.2.2 试剂、材料与实验设备 |
4.2.3 敏感膜制备 |
4.2.4 实验气体制备 |
4.2.5 实验步骤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气体响应 |
4.3.2 数据处理 |
4.3.3 气体识别分类 |
4.3.4 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WE-QCM-D混合多通道的电子鼻系统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2.1 基于WE-QCM-D混合多通道电子鼻系统的实现 |
5.2.2 试剂、材料与实验设备 |
5.2.3 敏感膜制备 |
5.2.4 实验气体制备 |
5.2.5 实验步骤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气体响应 |
5.3.2 数据处理 |
5.3.3 气体识别分类 |
5.3.4 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7 参考文献 |
8 附录 |
8.1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中草药的太赫兹光谱鉴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太赫兹辐射简介 |
1.2 太赫兹辐射的产生与探测 |
1.2.1 太赫兹辐射的产生 |
1.2.2 太赫兹辐射的探测 |
1.3 太赫兹辐射的特性 |
1.4 太赫兹光谱技术的研究现状 |
1.5 中草药鉴别与质量鉴定 |
1.5.1 传统鉴定技术 |
1.5.2 常用鉴定技术 |
1.5.3 中药指纹图谱 |
1.5.4 人工神经网络在中药研究领域的应用及前景 |
1.6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 |
2.1 THz时域光谱技术 |
2.2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和样品制备 |
2.2.1 实验装置 |
2.2.2 实验步骤 |
2.2.3 样品制备 |
2.3 数据处理基本原理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BP神经网络的理论基础 |
3.1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
3.2 BP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及应用 |
3.2.1 BP神经网络的基础知识 |
3.2.2 BP神经网络的算法推导 |
3.2.3 BP神经网络的主要特性和局限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P神经网络对六组中草药的鉴别 |
4.1 BP神经网络对月季花和玫瑰花进行鉴别 |
4.1.1 样品简介 |
4.1.2 对于月季花和玫瑰花的太赫兹光谱研究 |
4.1.3 BP神经网络对月季花和玫瑰花进行鉴别 |
4.2 BP神经网络对南柴胡、北柴胡、银柴胡进行鉴别 |
4.2.1 样品简介 |
4.2.2 对于南柴胡、北柴胡、银柴胡的太赫兹光谱研究 |
4.2.3 BP神经网络对南柴胡、北柴胡和银柴胡进行鉴别 |
4.3 BP神经网络对山豆根和北豆根进行鉴别 |
4.3.1 样品简介 |
4.3.2 对于山豆根和北豆根的太赫兹光谱研究 |
4.3.3 BP神经网络对山豆根和北豆根进行鉴别 |
4.4 BP神经网络对地骨皮、五加皮和香加皮进行鉴别 |
4.4.1 样品简介 |
4.4.2 对于地骨皮、五加皮和香加皮的太赫兹光谱研究 |
4.4.3 BP神经网络对地骨皮、五加皮和香加皮进行鉴别 |
4.5 BP神经网络对阿胶、鹿角胶和龟甲胶进行鉴别 |
4.5.1 样品简介 |
4.5.2 对于阿胶、鹿角胶和龟甲胶的太赫兹光谱研究 |
4.5.3 BP神经网络对阿胶、龟甲胶、鹿角胶进行鉴别 |
4.6 BP神经网络对生大黄、熟大黄和酒大黄进行鉴别 |
4.6.1 样品简介 |
4.6.2 对于生大黄、酒大黄和熟大黄的太赫兹光谱研究 |
4.6.3 BP神经网络对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进行鉴别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分形理论的太赫兹光谱识别 |
5.1 引言 |
5.2 分形和分形盒维数 |
5.3 基于分形特征的太赫兹光谱识别 |
5.4 太赫兹光谱实验 |
5.5 盒维数计算,分析鉴别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6.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所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基于深度学习的贝母分类算法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计算机视觉发展现状 |
1.2.2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中草药分类识别研究现状 |
1.2.3 贝母分类识别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2 数据采集和预处理 |
2.1 数据采集 |
2.2 数据预处理 |
2.2.1 数据增强 |
2.2.2 色彩空间转换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贝母鉴别分类 |
3.1 传统机器学习框架和流程 |
3.2 特征提取 |
3.2.1 灰度共生矩阵 |
3.2.2 方向梯度直方图 |
3.3 特征分类 |
3.3.1 多分类支持向量机 |
3.3.2 支持向量机分类 |
3.4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单视角贝母鉴别分类 |
4.1 卷积神经网络介绍 |
4.2 卷积神经网络结构的设计 |
4.2.1 基于特征重标定的双通路U型卷积神经网络 |
4.2.2 基于特征重标定的双通路模块 |
4.2.3 挤压和激励模块单元 |
4.3 算法流程 |
4.4 实验结果和分析 |
4.4.1 特征可视化 |
4.4.2 分类结果 |
4.4.3 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多视角融合的贝母鉴别分类 |
5.1 多视角数据融合 |
5.2 多视角贝母分类模型的生成 |
5.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深度学习的中草药粉末显微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草药识别技术介绍 |
1.2 中草药粉末显微特征图像鉴别的特点和优势 |
1.3 中草药粉末显微特征图像的研究现状和重点研究问题 |
1.3.1 中草药粉末显微特征图像的研究现状 |
1.3.2 中草药粉末显微特征图像识别的重点问题 |
1.4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二章 中草药粉末显微特征图像数据库的建立与图像增强 |
2.1 中草药粉末显微特征图像数据库的建立 |
2.1.1 中草药粉末显微特征图像的采集 |
2.1.2 中草药粉末显微特征图像的类别划分 |
2.2 中草药粉末显微特征图像识别研究方案 |
2.2.1 中草药粉末显微特征图像识别方法选择 |
2.2.2 中草药粉末显微特征图像检测识别技术方案 |
2.3 中草药粉末显微特征图像增强 |
2.3.1 图像数据的色彩调整 |
2.3.2 图像裁剪 |
2.3.3 随机水平翻转 |
2.3.4 去均值 |
2.4 实验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改进型SSD算法的中草药特征检测 |
3.1 基于SE模块的SSD检测算法 |
3.1.1 SSD算法 |
3.1.2 SE模块 |
3.1.3 基于SE模块的改进型SSD算法 |
3.2 基于特征融合和SE模块的SSD检测算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数据类型的多通道融合的中草药种类识别 |
4.1 显微图像数据类型 |
4.1.1 RGB图像 |
4.1.2 灰度图 |
4.1.3 二值图像 |
4.2 基于数据类型融合的图像识别 |
4.2.1 ACNet分类识别网络介绍 |
4.2.2 基于数据类型的多通道融合识别 |
4.3 实验结果 |
4.4 中草药粉末显微特征图像检测与识别系统 |
4.4.1 多种显微特征图像决策融合 |
4.4.2 显微图像检测识别应用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老字号的文化属性如何影响其延伸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社会背景 |
1.1.1 我国品牌发展的现状 |
1.1.2 品牌延伸是品牌做强做大的必由之路 |
1.1.3 品牌延伸困境 |
1.1.4 老字号与品牌延伸 |
1.2 理论背景 |
1.2.1 关于品牌延伸困境的原因与对策 |
1.2.2 关于粘性与品牌粘性的相关研究 |
1.2.3 关于文化属性的延伸研究 |
1.2.4 关于老字号的延伸研究 |
1.3 研究价值小结 |
1.4 全文概貌 |
1.4.1 研究的范围与问题 |
1.4.2 研究的方法 |
1.4.3 研究结论 |
1.4.4 全文的基本结构 |
2 概念界定 |
2.1 文化 |
2.1.1 文化学中的文化概念 |
2.1.2 管理学中的文化概念 |
2.1.3 文化研究中的视角选择 |
2.2 品牌 |
2.2.1 品牌与产品的关系 |
2.2.2 品牌与企业及消费者的关系 |
2.2.3 品牌元素及其关系 |
2.2.4 对品牌概念的界定 |
2.3 品牌文化 |
2.3.1 现有文献中的品牌文化概念 |
2.3.2 品牌文化的理论定位 |
2.3.3 品牌文化的概念界定 |
2.3.4 品牌文化的基本的特征 |
2.3.5 品牌文化成长的阶段性 |
2.3.6 品牌文化与消费文化 |
2.3.7 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 |
2.3.8 品牌文化的来源 |
2.4 老字号及品牌文化 |
2.4.1 老字号特征与类型 |
2.4.2 老字号概念 |
2.4.3 老字号的品牌文化 |
2.5 粘性 |
2.6 品牌延伸中的文化粘性 |
2.6.1 品牌学相关领域的粘性概念 |
2.6.2 品牌文化粘性的概念界定 |
2.7 老字号延伸中的文化粘性 |
2.8 产品契合与文化契合 |
2.8.1 契合与产品契合 |
2.8.2 文化契合 |
2.9 品牌延伸 |
2.9.1 文献中的品牌延伸概念 |
2.9.2 品牌延伸概念界定 |
3 研究假设 |
3.1 待检验的概念模型 |
3.2 文化粘性与延伸态度 |
3.3 文化契合及其调节效应 |
3.4 母品牌信任及其中介效应 |
3.5 购买风险及其中介效应 |
3.6 消费者创新及其中介效应 |
3.7 控制变量对延伸评价的影响 |
4 控制 |
4.1 全面而科学的控制 |
4.1.1 系统变异的控制 |
4.1.2 干扰变异的控制 |
4.1.3 误差变异的控制 |
4.2 控制变量的确认 |
5 测量方案设计 |
5.1 品牌联想的测量 |
5.1.1 品牌联想的测量方法 |
5.1.2 品牌联想与品牌延伸粘性 |
5.1.3 本项研究中品牌联想测量设计 |
5.2 量表点数设置 |
5.3 量表设计 |
5.3.1 延伸态度的测量 |
5.3.2 文化粘性的测量 |
5.3.3 产品契合的测量 |
5.3.4 文化契合的测量 |
5.3.5 母品牌信任的测量 |
5.3.6 消费者创新的测量 |
5.3.7 母品牌经验的测量 |
5.3.8 购买风险的测量 |
5.3.9 母品牌营销能力的测量 |
6 调查方案与样本选择 |
6.1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 |
6.2 样本选择标准 |
6.3 样本选择程序 |
7 预调查与测量方案确定 |
7.1 数据收集与预调查过程 |
7.2 量表的预调查分析 |
7.2.1 “延伸态度”量表 |
7.2.2 “文化粘性”量表 |
7.2.3 “产品契合”量表 |
7.2.4 “文化契合”量表 |
7.2.5 “母品牌信任”量表 |
7.2.6 “消费者创新”量表 |
7.2.7 两次“母品牌经验”量表 |
7.2.8 “购买风险”量表 |
7.2.9 “母品牌营销能力”量表 |
7.3 效度说明、背景信息与正式量表 |
8 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 |
8.1 专业学生调查 |
8.2 社会居民调查 |
8.3 废卷剔除 |
8.4 量表数据录入与缺失值处理 |
8.5 在SEM中检验调节效应的方法选择 |
8.5.1 中心化的处理流程 |
8.5.2 测量指标数量不一致时的乘积项 |
9 质的研究结果 |
9.1 编码 |
9.2 文化粘性 |
9.3 文化契合与其它延伸因素 |
9.3.1 编码举例:“同仁堂”的延伸因素 |
9.3.2 延伸因素整合与排序 |
9.3.3 分析与讨论 |
10 模型化研究结果1:专业学生 |
10.1 样本描述 |
10.2 效度与信度分析 |
10.3 结果 |
11 模型化研究结果2:社会居民 |
11.1 样本描述 |
11.2 效度与信度分析 |
11.3 结果 |
12 综合分析与结论 |
12.1 研究结果对比 |
12.2 综合分析 |
12.2.1 文化粘性的延伸态度效应 |
12.2.2 文化粘性影响延伸态度的路径 |
12.2.3 文化粘性的非负延伸效应分析 |
12.2.4 文化契合的延伸态度效应 |
12.2.5 文化契合的调节作用 |
12.2.6 文化契合影响延伸态度的路径 |
12.2.7 文化契合与产品契合 |
12.2.8 延伸因素的重要性排序 |
12.2.9 两个重要的中介变量 |
12.2.10 关于专业学生样本问题 |
12.2.11 老字号延伸的一般性与独特性 |
12.2.12 品牌粘性理论再析 |
12.3 研究结论小结 |
13 管理启示与讨论 |
13.1 管理启示 |
13.2 研究局限 |
13.3 研究贡献 |
13.4 未来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测量工具——人口背景信息、质的测量与量表 |
附录2 产品以外联想的编码结果(同仁堂与王老吉除外) |
附录3 延伸因素整合与排序 |
附录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科研与成果 |
后记 |
(9)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审美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 |
第2章 中医图式符号的发展 |
2.1 起源 |
2.1.1 中医产生的地理环境 |
2.1.2 早期巫术对中医图式符号的影响 |
2.1.3 劳动实践对中医图式符号的形成与影响 |
2.2 中医及其图式符号的发展与流变 |
2.2.1 中医图式符号的萌芽时期 |
2.2.2 中医图式符号的定形 |
2.2.3 图式符号的发展 |
2.2.4 图式符号的不断完善 |
2.2.5 图式符号的衰落 |
2.3 图形符号标准化进程及中医符号使用现状 |
2.3.1 图形符号设计的标准化进程 |
2.3.2 中医符号使用现状 |
第3章 中医图式符号的基本特征 |
3.1 中医图式符号的分类 |
3.1.1 自然气象符号 |
3.1.2 卦象符号 |
3.1.3 动植物符号 |
3.1.4 人物符号 |
3.1.5 复合符号 |
3.2 中医传统图式符号的组织结构 |
3.2.1 同心圆结构 |
3.2.2 对称结构 |
3.2.3 循环结构 |
3.2.4 总分结构 |
3.2.5 "十"字、"米"字结构 |
3.3 中医图式符号的造型特点 |
3.3.1 概括与抽象 |
3.3.2 灵动与秩序 |
3.3.3 分解与重构 |
第4章 中医传统图式符号的审美特征及文化内涵 |
4.2 中医图式符号的审美产生及特征分析 |
4.2.1 中医图式符号传达的形式美 |
4.2.2 中医图式符号的审美特征 |
4.3 中医传统图式符号的文化内涵 |
4.3.1 阴阳五行理论对中医图式符号的影响 |
4.3.2 道家思想对中医图式符号的影响 |
4.3.3 道教对中医图式符号的影响 |
4.3.4 儒家思想对中医图式符号的影响 |
4.3.5 佛教艺术对中医图式符号的影响 |
第5章 中医传统图形符号的局限与拓展 |
5.1 关于中医传统图形符号认知度的相关调查 |
5.1.1 调查对象及方法 |
5.1.2 调查结果 |
5.2 中医传统图形符号的局限性 |
5.2.1 手工化倾向明显,难以规范统一 |
5.2.2 图形注重装饰细节,缺乏共性 |
5.2.3 图形过于依赖文字说明,缺乏独立性 |
5.2.4 管理混乱,图形使用界限不清 |
5.3 中医传统图形符号的拓展 |
5.3.1 注重功能性,统一形象 |
5.3.2 注重设计的级层差异化 |
5.3.3 借鉴传统图案的造型规律 |
5.3.4 借鉴传统图案的艺术符号 |
第6章 基于传统的现代中医图形符号设计探索 |
6.1 设计背景 |
6.1.1 中医公用信息图形符号的标准化的国际需求 |
6.1.2 中医形象提升的需求 |
6.2 设计步骤 |
6.2.1 中医形象概念提炼 |
6.2.2 中医形象概念到图形符号的转化 |
6.3 设计方法 |
6.3.1 中医图形符号设计的分级处理 |
6.3.1.1 中医基础公共系统符号的标准化设计 |
6.3.1.2 中医图形符号中非共享目的的个性化设计 |
6.3.2 典型符号设计 |
6.4 设计成果 |
6.4.1 养生理论图形符号设计方案 |
6.4.2 疾病理论图形符号设计方案 |
6.4.3 疗法理论图形符号设计方案 |
6.4.4 诊法理论图形符号设计方案 |
6.4.5 生命理论图形符号设计方案 |
6.4.6 药物理论图形符号设计方案 |
7 结论 |
7.1 建立中医公用信息图形符号素材库 |
7.1.1 借鉴中医名词研究成果,广泛征集图形信息 |
7.1.2 建立中医标志化公用信息图形符号设计的审定机构 |
7.2 中医标志化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应用及管理策略 |
7.2.1 完善中医学图形符号数据库 |
7.2.2 构建国内外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7.2.3 对已审定的中医图形符号进行普及宣传,加强监督管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附录B 问卷调查 |
附录C 公用信息图形符号第六部分:医疗保健符号 |
附录D 中医大事年表 |
附录E 中药材分类 |
附录F 湖北省中医药发展情况 |
(10)苦苣苔科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苦苣苔科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
第一节 苦苣苔科植物分类概况 |
第二节 苦苣苔科药用植物显微鉴定研究进展 |
第三节 苦苣苔科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第四节 苦苣苔科药用植物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第五节 苦苣苔科药用植物核酸分析研究进展 |
第六节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传统药物学调查 |
第一节 调查方法 |
第二节 调查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苦苣苔科药用植物显微鉴定研究 |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苦苣苔科药用植物分子鉴定研究 |
第一节 苦苣苔科药用植物叶绿体基因rbcL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实验结果 |
1.3 讨论 |
第二节 苦苣苔科药用植物trnH-psbA基因区间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节 苦苣苔科药用植物ITS序列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节 苦苣苔科药用植物rbcL--trnH-psbA--ITS序列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3 讨论 |
第五节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苯乙醇苷类成分在苦苣苔科的分布规律研究 |
第一节 仪器与材料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第三节 结果及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几种容易混淆的中草药识别(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无线声波传感的仿生电子鼻研究[D]. 苏雪飞. 浙江大学, 2020(02)
- [2]中草药的太赫兹光谱鉴别[D]. 张平. 首都师范大学, 2008(03)
- [3]基于深度学习的贝母分类算法研究与实现[D]. 胡科. 成都大学, 2020(08)
- [4]基于深度学习的中草药粉末显微特征研究[D]. 孙霞.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5]几种容易混淆的中草药识别(四)[J]. 湖南省邵阳地区药品检验所. 中草药通讯, 1976(07)
- [6]老字号的文化属性如何影响其延伸评价?[D]. 周露阳. 浙江工商大学, 2011(11)
- [7]几种容易混淆的中草药识别(二)[J]. 湖南省邵阳地区药品检验所. 中草药通讯, 1976(05)
- [8]几种容易混淆的中草药识别(五)[J]. 湖南省邵阳地区药品检验所. 中草药通讯, 1976(08)
- [9]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审美及应用研究[D]. 宋新娟. 武汉理工大学, 2010(08)
- [10]苦苣苔科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D]. 白贞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