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关山铁铜矿田构造研究

安徽铜关山铁铜矿田构造研究

一、安徽铜官山铁铜矿田构造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申[1](2016)在《觅铜于山:321地质队矿产勘查与地质研究史(1952-1980)》文中提出地质队是我国当代地质和矿产事业中的重要力量,一方面担负着矿藏资源勘探的生产性任务,另一方面也投入了地矿学的研究工作,在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地矿科学发展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然而,其发展历史迄今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与研究。本文以321地质队前三十年左右的发展历史为个案,试图弥补这一不足。文章以丰富的档案资料和该队历史上形成的各类地质工作报告为基础,结合多位当事人的口述访谈资料,首先梳理和还原了该队矿产勘查与科研发展的历史,将其大致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并总结了各个阶段在找矿、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绩以及地质队工作的主要特点:第一阶段是该队草创和初步发展时期,也就是从建队、铜官山铜矿勘探到江北地区普查找矿阶段。这一阶段321队因缺少经验,各项工作都处于学习和探索之中,同时因地质资料有限,故研究工作多针对单个矿床且描述性较强。第二阶段是该队工作大发展和各项成果突出涌现时期,时间大致是从“大跃进”起至“文革”爆发前,开展的工作包括狮子山和凤凰山两个重要铜矿床的勘探与发现、对铜陵区域地质构造的研究以及对1:5万普查-测量工作的开展。这一阶段321队发现或勘探了大量矿床,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在地矿科学方面除对单个矿床的研究外,还开展了对整个工作区域地质问题的研究,基础性和理论性明显增强。第三阶段是该队的常规发展期,时间大致自“文革”起,至改革开放前,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老鸦岭铜矿和冬瓜山铜矿的发现与勘探以及“层控式矽卡岩型矿床”理论的提出。这一阶段地质队的找矿实践与地矿学研究循环递进和相互推动,体现出了地质队开展科研的特点和优势。在对三个阶段历史的梳理和总结的过程中,本文还重点分析了321地质队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运作机制与特征,讨论了其中地质勘查、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与专业科研机构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采取“任务带学科”的方式不同,地质队的科学研究活动是受矿产勘查任务的直接驱动,使得任务与科研更加紧密地结合,研究成果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而且这并不妨碍地质队开展基础地质研究和理论探索,并在全国地质科研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2.虽然地质勘探工作具有严格的计划性,但地质队在矿床勘探报告之外的研究工作却有相当的自由性,表现为自发研究、自由选题,此又与地质队技术领导的科研能力和探索兴趣息息相关。3.地质队由于历史环境原因,培养了大量国家急需的地质人才,地质勘查工作紧密结合实践的特征不仅有利于地质队员实用技能和经验的积累,还能够促进其科研能力的进步。4.321地质队的历史经验对促进当代产业技术研发创新、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等问题提供了历史的启示。

楼金伟[2](2012)在《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文中研究说明包括斑岩型矿床、矽卡岩型矿床在内的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热液矿床是提供铜、钼、金、多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矿床类型,因此也是矿床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理论成就丰硕。铜陵矿集区作为我国长江中下游构造-岩浆-成矿带中的一个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区,长期以来一直被列为我国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成矿区带,同时也是我国地质工作者尤其是矿床学家们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地区,研究成果丰富,但也留有许多长期争议的关键地质问题。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侵入岩发育,以中酸性岩为主。前人对该区侵入岩及其中的岩石包体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对该区中生代岩浆的起源和演化及成岩大地构造背景、成岩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尚未达成广泛的共识。本文在全面收集前人研究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侵入岩的空间分布特征,精确厘定了侵入岩的形成年龄,准确划分了侵入岩的岩石类型和岩石系列,并基于岩石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Pb-Sr-Nd-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深入探讨了区域岩浆作用深部动力学过程及成岩机制。研究认为: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形成年龄集中于135~147Ma,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产物,岩浆活动持续时间大约为10~15Ma;岩体总体受基底断裂制约,沿近东西向呈带状分布,受多期不同方向和性质的断裂控制,主要呈岩枝、岩墙和岩脉状浅成侵入产出;岩石矿物成分变化较大,但多以斜长石为主,依据实际矿物成分确定区内侵入岩主要为辉石闪长(玢)岩、石英(二长)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玢/斑)岩3类;岩石化学成分特点是Si02含量中等,略偏酸性或基性,富碱富钠,高钾准铝质,均属亚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3类侵入岩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Pb-Sr-Nd-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均与埃达克质岩石特征相似。侵入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原始岩浆起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熔融,幔源玄武质岩浆底侵并熔融下地壳形成埃达克质岩浆进而发生混合作用,可能是本区中酸性侵入岩浆形成的主要方式;岩浆演化可能经历了一个复杂过程,岩浆在地壳深部因温度梯度引起扩散对流作用,进而发生一定程度的熔离分异作用,形成带状岩浆房,同时伴随结晶分异作用;不同岩浆层中的岩浆与构造运动诱发的深断裂相沟通并随机地上升,脉动式侵位,形成的侵入体空间上相互穿插,时间上难分早晚;区域岩浆形成于挤压向拉张过渡的动力学背景之下,岩石圈地幔加厚后减压熔融并底侵下地壳岩石;岩浆活动的大地构造背景是大陆板块内部,岩浆作用与晚侏罗纪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但同时受到海西-印支期断裂坳陷及华北与扬子陆块碰撞造山作用形成的前中生代基底构造的制约。铜陵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在平面上主要沿近东西向基底断裂展布的铜陵-沙滩脚构造-岩浆带中部产出,集中分布于铜官山、狮子山、新桥、凤凰山、沙滩脚等5个矿田。矿床赋存于古生代志留系中-上统坟头组和茅山组至三叠系中统东马鞍山组地层及其附近岩体中,其中最主要赋矿层位是石炭系中-上统黄龙组和船山组白云岩和灰岩。矿化在垂向剖面上往往表现为上金(银)下铜(钼)以及上部浅成热液脉状矿化、中部矽卡岩型矿化和深部斑岩型矿化的分带现象。矿床成因类型多样,主要为矽卡岩型,其次为斑岩型和脉型,其中矽卡岩型有裂隙式、接触带式、层间式、层控式等矿化形式,斑岩型矿床的最新发现为矿集区深部和边部找矿提供了有益启示。矿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作用及其相关的热液作用密切相关,而海西期沉积事件中是否有火山喷发或火山喷流(或喷气)沉积成矿作用以及其对成矿的贡献尚需进一步探索和甄别。本文针对矿集区矿床成因机制及铜多金属矿化的空间分带特征,选择狮子山矿田开展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铜陵矿集区及狮子山矿田虽以矽卡岩型矿化为特征,但后期热液硫化物多金属矿化非常强烈,以致大多数矿床早期矽卡岩矿物组合受晚期叠加热液的强烈改造而改变甚至部分消失,多数矿床矽卡岩型矿石不发育,或矽卡岩中的矿化并不强;狮子山矿田各矿床的成矿作用一般可以划分为(早+晚)硅酸盐(矽卡岩)阶段、氧化物阶段、(早+晚)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铜多金属矿化主要集中于硫化物阶段,部分铜矿化亦发育于硅酸盐阶段,部分金矿化亦发育于碳酸盐阶段。矿田内主要矿床的原生包裹体主要为富气相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3种类型,不同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的类型略有差异,但富气相包裹体常与富液相包裹体共生。成矿流体盐度较高、温度中等、弱酸性至弱碱性,在相同的成矿阶段,如硫化物阶段,金或金(铜)矿床成矿温度一般较铜(金)矿床低,反映金的沉淀成矿温度略低。热力学计算和分析表明,在成矿热液流体演化过程中,共存于同一成矿流体中的铜和金由于其络合物类型和溶解度的差异及其对物理化学条件变化作出的响应不同,使其在沉淀的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导致铜和金的时空分离;但与此同时,由于本区构造-岩浆作用及相关的热液活动的多期叠加、成矿热液流体的连续性演化以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波动性变化,往往又导致金矿化叠加在铜矿化之上,金矿化与铜矿化又表现出共生的现象。矿床H-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从成矿早阶段向晚阶段演化,大气降水混入不断增加。矿石铅主要来源于岩浆作用,虽然不能排除沉积铅的加入,但无疑沉积铅是次要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的简单类比表明,冬瓜山矿床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与Sedex型矿床明显不同,硫酸盐的硫同位素组成与VHMS型矿床不同,而它们均与斑岩型矿床基本一致;虽然区域沉积岩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其成岩过程中经历了明显的海水沉积作用和硫酸盐细菌还原作用,但热力学计算显示成矿热液中的硫来源于区内高钾钙碱性岩浆熔体分异的热液流体,没有保存海西期沉积硫的同位素证据。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可以认为,狮子山矿田各矿床为受统一的燕山期岩浆热液系统控制的斑岩-层控矽卡岩-浅成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床。

万仁虎[3](2004)在《铜官山矿田金矿床类型和构造控矿作用分析》文中指出铜官山矿田是我国着名的铜矿田和铜产地之一,近年来又相继发现了一批金矿床,属于与铜矿床具有成因联系的共生金矿床,主要有铁帽型和硫化物型。本文主要阐述金矿床的类型、地质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认为该区硫铁矿亚型和铁帽亚型金矿床均属于与燕山期中性—中酸性侵入岩具有成因联系的岩浆热液型矿床,只是氧化、剥蚀与保存条件不同而以不同类型出露。金矿体的产状严格受铜官山倒转背斜不同部位地层岩石的产状及其层间断裂的控制。

田世洪,丁悌平,侯增谦,杨竹森,谢玉玲,王彦斌,王训诚[4](2005)在《安徽铜陵小铜官山铜矿床稀土元素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安徽铜陵铜官山铜矿田是中国长江中、下游铁、铜、硫、金成矿带中着名的夕卡岩型矿床。小铜官山铜矿床位于安徽铜陵铜官山矿田,侵入岩体为铜官山石英二长闪长岩。成矿过程包括夕卡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3个主要成矿阶段。笔者通过对小铜官山铜矿床的氢、氧、碳、硫、硅同位素组成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成矿溶液中水、硅和硫的来源以及成矿溶液的演化问题。研究表明,成矿热液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随着成矿过程的进行,加入的大气降水比重越来越大,到晚期可能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硫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即地层和岩浆热液,但以后者为主。硅具深部岩浆或岩浆热液水来源的特点。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组成模式为右倾型,夕卡岩、矿石的稀土配分曲线类似于铜官山岩体石英二长闪长岩,故认为形成本区的夕卡岩型矿床的热液流体主要来源于闪长质熔体。

徐晓春,白茹玉,谢巧勤,楼金伟,张赞赞,刘启能,陈莉薇[5](2012)在《安徽铜陵中生代侵入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再认识及成因讨论》文中研究表明安徽铜陵地区是我国最着名的铜多金属矿产地,岩浆岩出露广泛,岩浆作用与成矿关系密切。作者广泛收集了前人对铜陵地区中生代岩浆岩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仔细的岩相学观察和深入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系统总结了该区中生代侵入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了其成因机制。研究认为:①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35~147Ma),岩浆活动持续时间大约为10~15Ma;岩体沿近东西向深断裂呈带状分布,浅成侵入产出,受多期不同方向和性质的断裂控制。②依据Q-A-P图解确定区内侵入岩主要为辉石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3类中酸性闪长质岩石,均属亚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③3类侵入岩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Pb-Sr-Nd-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原始岩浆起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受到壳源物质的混染。④3类侵入岩可能是地壳深部带状岩浆房不同岩浆层中的岩浆与构造运动诱发的深断裂相沟通并随机地上升、脉动式侵位形成的;深部岩浆房中的带状岩浆层可能是由于温度梯度引起扩散对流作用进而发生一定程度的熔离分异作用所致;岩浆演化过程中存在镁铁矿物及磷灰石和锆石等矿物的结晶分异作用。⑤铜陵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的大地构造背景是大陆板块内部,岩浆作用与晚侏罗纪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但同时受区域前中生代基底构造的制约;侵入岩原始岩浆起源于挤压向拉张转换的动力学背景下的岩石圈地幔加厚之后的减压熔融并底侵下地壳岩石。

陆三明[6](2007)在《安徽铜陵狮子山铜金矿田岩浆作用与流体成矿》文中研究说明铜陵狮子山矿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大型铜、金矿田。矿田内构造活动、岩浆作用及成矿作用复杂。大地构造演化经历了活动(基底形成阶段)-稳定(盖层)-再活动(板内变形)三个发展演化阶段。尤其是中三叠世以后,板内变形阶段引发大规模的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形成了与中酸性岩浆侵入有关的所谓“三位一体”和“多层楼”的矿床分布格局。铜陵矿集区狮子山矿田地质研究程度较高。根据目前研究现状,论文工作拟在以往工作基础上,主要采用SHRIMP同位素精确定年、矿物流体包裹体成分ICP-MS分析以及包裹体中δ13CCO2、δCCH4质谱分析等现代测试技术,着重分析岩浆岩的成岩时代、流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和微量元素成分、流体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和C、H、O同位素组成等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旨在结合区域成矿背景的研究,运用现代成岩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理论,探索矿田岩浆作用及岩浆演化、成岩与成矿关系、成矿流体的时空演化、成矿物理化学场与矿床矿体定位的时空耦合。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创新性认识:1、狮子山矿田侵入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辉石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3类。根据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侵入岩以富钾钙碱性系列岩石为主。岩石低Cr、Ni,高Rb、Th、Ba、K以及Sr富集,表明其属于以幔源物质为主的壳幔混源型岩石。结合Nd、Sr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本区岩浆岩是上地幔和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岩浆作用发生在由挤压向拉张过渡的地球化学背景。区内岩浆岩的主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具有相同的来源,是同源岩浆演化的结果,成岩过程中镁铁矿物的结晶分离起着重要的作用。综合研究认为,狮子山矿田岩浆岩的形成应是起源于上地幔或下地壳的原生岩浆,当聚集到深部岩浆房中以后,在滞留的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但尚未固结,成分上显示了一定的带状分布,在区域构造应力的松弛及构造事件的诱发下,随机地沿发育的构造裂隙先后上升侵位,冷凝结晶。2、锆石SHRIMP的同位素精确定年表明,岩浆的侵位年龄为133.3Ma~142.9Ma.即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同位素年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表明矿田侵入岩体是在同期岩浆活动中多次定位形成的。岩浆侵入活动可以划分为分别起始于140Ma±和134Ma~136Ma的早晚两次脉动。从岩浆上升侵位到冷却结晶的时间间隔均较短,但其中的白芒山辉石二长闪长岩冷却史相对较长,且经历了早期深部岩浆房中的分离结晶作用和后期构造脉动、岩浆上升侵位、减压受热、早期晶体再熔蚀及冷却结晶的过程。3、矿田内多种不同类型的矿床沿狮子山铜金矿带和鸡冠石多(贵)金属矿带2个成矿带分布,深部为斑岩型矿床和层控-矽卡岩型矿床,中部为层间矽卡岩型矿床及浅部为角砾岩筒式或接触式矽卡岩型矿床。矿床矿物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包裹体类型多样。但以富液相包裹体和气相包裹体为主。包裹体均—温度测定显示,矽卡岩阶段为411~600℃,石英-硫化物阶段为173~440℃,碳酸盐阶段为117~280℃,成矿温度变化具有连续性和相对集中的特点。成矿流体的盐度测定表明,在矽卡岩阶段和石英-硫化物阶段显示出高盐度和低盐度的两个端元,而且同一成矿阶段高盐度和低盐度等不同类型包裹体均一温度基本一致,反映成矿过程与流体沸腾作用有关。矿田内各矿床成矿流体在时间上从早阶段向晚阶段演化,p、pH、Eh、fO2值降低;空间上从深部矿床向浅部矿床p、Eh、fO2降低,而pH升高。4、矿田内各矿床气相成分以H2O、CO2为主,还原性气体CH4、C2H6、N2、H2S、Ar为次。还原参数R及H2S浓度在空间上的不同深度矿床石英-硫化物阶段由深向浅变小。CO2/H2O比值在空间上指示成矿流体减压空间为-500m~-550m和-730m~-830m中段,流体减压沸腾是矿石沉淀的主导机制。液相成分中阴离子以Cl-、SO42-和F-为主,阳离子以K+、Na+、Ca2+、Mg2+为主,K+/Na+、F-/Cl-及相关图解显示,成矿溶液是岩浆热液和地下水热液的混合,成矿溶液中阴、阳离子摩尔浓度显示岩浆热液在成矿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空间上K+/Na+、F-/Cl-随深度变浅总体呈降低趋势,但在-500m~-550m左右和-730m~-830m中段显着降低,反映成矿过程中流体混合作用增强,是矿石减压沸腾的空间,也与矿田内矿床的富集部位一致。因而探索了矿床流体成分演化、成矿流体物理化学场与矿床矿体的时空定位的密切关系。5、首次系统的石英包裹体微量元素特征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的微量元素特征决定矿石的微量元素的特征,不同矿床的流体具同源演化的特征,石英包裹体中成矿元素丰度指示了。富铜流体”的存在。相对而言矽卡岩阶段成矿作用较弱,而主成矿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Cu、Sr、Ba等有强烈富集的趋势,成矿作用较强。根据矿床矿石分带和流体成分分析,Cu品位较高的含铜黄铁矿石+磁黄铁矿矿石带,可能是含Cu流体汇聚和活动的异常带。空间上不同矿床反映了由深部向浅部总体上Cu富集系数降低,而Pb、Zn则富集系数增加。特征元素及其比值指示成矿热液具深源流体的特征。6、流体包裹体稀土元素与岩浆岩及矿床石英、石榴子石等单矿物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与矿石存在不同,反映了矿床成矿环境对矿石沉淀的影响。铜金矿床矿石和蚀变岩石稀土元素球粒陨石配分模式呈右倾斜型,LREE界于岩浆岩和大理岩之间。但金矿床矿石蚀变岩石δEu呈弱异常,而铜矿床具弱负δEu和弱正δEu异常,反映了成矿环境的复杂性。系统的石英流体包裹体稀土元素和矿石及其单矿物稀土元素的对比分析表明,石英包裹体的稀土元素特征在刻划流体方面比矿床矿石及其单矿物更具有代表性。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右倾型,轻重稀土分异弱,且δEu具弱异常;铜矿床流体包裹体总体为LREE富集型,轻重稀土分异弱,其显示了深源流体的特征。空间上,深部和中部矿床流体为负δEu异常,而浅部铜矿床均显示δEu正异常,可能与环境改变和F-、Cl-、CO32-离子的络合作用有关。7、方解石碳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的碳质可能主要为深部岩浆来源,水-岩相互作用是热液方解石沉淀的主要因素。石英包裹体的δ13CCO2值总体在岩浆岩系统范围,但部分碳来源于围岩,反映了成矿流体起源于岩浆作用,但成矿晚期有外来地层成分和大气降水的加入。δ13CCH4特征显示有机碳和无机碳的混合,也显示成矿有围岩碳酸盐和有机质的参与,而且空间上由深部矿床向浅部矿床降低。矿田铜矿床和金矿床CH4含量及其同位素组成的差异,可能显示CH4是矿床铜金分离和金沉淀的主要因素。8、成矿流体氢氧同位素表明,成矿热液以岩浆水为主,晚期有地层水和大气降水的加入。成矿流体在空间上具有以岩浆岩体为中心,由内向外、由下向上氢氧同位素组成有规律的变化特征;在时间上成矿流体由早阶段至晚阶段岩浆水逐渐减少而大气降水逐渐增多,反映成矿作用以岩浆作用为主导。9、对矿田内2类不同矿石类型中的辉钼矿Re-Os年龄测定,得到成矿年龄为139.1Ma和139.4Ma。显示成岩与成矿密切的成因联系。铅同位素研究表明,矿石铅与岩浆岩的岩石铅一致,均具有深源铅的特征。而与沉积围岩的铅同位素组成不同,也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是深部来源的。10、综合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的研究认为,区内岩浆作用经历了幔源玄武岩岩浆底侵、下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分凝上升至不同深度的岩浆房、不同性质的岩浆的混合以及分离结晶作用和熔-流分配作用。使成矿元素Cu、Pb、Zn、Mo发生多次富集,形成了“富Cu流体”。这种“富Cu流体”沿构造有利部位主要以渗透的方式扩散,因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以及围岩和构造条件的不同,形成了矿田内一些减压区间和流体成分富集带状异常区,在不同的空间引发了流体成分的改变并沉淀,从而形成了矿田成矿金属元素表现为上金下铜、内铜外铅锌分布格局以及矿床成因类型上斑岩型-层控矽卡岩型-层间矽卡岩型-接触交代型复合的、具“多层楼”的矿床分布格局。

薛虎,车树政,董茂兴,张富陶[7](1983)在《安徽铜官山—马山金属矿田的构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铜陵地区滨邻长江下游,现为一近东西向延伸的隆起断块,四面为侏罗—白垩纪火山碎屑岩系和红层所围限,以富产铜、铁、硫、金等矿产而闻名于国内。由铜官山铁铜矿床和马山硫金矿床组成的铜—马矿田,即位于该地区西部(图1)。铜官山矿床已有数十年采矿历史,工作程度较高;同时,在成矿地质构造条件上也颇具代表性。因此,深入研究铜—马矿田的构造特征,有一定理论和实际意义。

刘亮明,曹伟[8](2016)在《铜官山矿田深部构造的三维计算模拟及其找矿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计算模拟已成为研究矿田深部三维构造重要可行手段,对深部找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铜官山矿田地质背景及所获勘查数据特征,我们采用知识驱动下多级约束和多源数据融合建模方法模拟矿田范围内–2000 m以上主要地质界面。以逆冲推覆导致断展–断弯褶皱理论模式解释大地测深的电阻率数据,推断地质界面位置,在Micromine-GOCAD耦合平台上在多级约束下融合多源的界面位置数据,以离散光滑插值算法和Delaunay三角网剖分法重构主要地质界面,在计算机虚拟空间再现矿田三维构造格架。结果显示:铜官山岩体和天鹅抱蛋岩体三维形态变化复杂,总体上向西倾,向深部岩体规模快速变小。位于铜官山岩体东接触带的铜官山铜矿田深部无找矿潜力,原因是接触带产状变陡,并且是岩体直接与上泥盆统砂岩接触;矿田深部主要构造为走向NE并沿倾向弯曲的逆冲推覆断层;铜官山背斜东翼含矿的中–上石炭统层位向深部倒转后又在–1200 m至–1500 m深度返转成向东南缓倾的正常层位,其底部与逆冲推覆断层重合,是深部找矿的有利靶区。

毛景文,邵拥军,谢桂青,张建东,陈毓川[9](2009)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模型》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系统考察和对前人资料的阅读和研究,聚焦铜陵矿集区,初步提出了一个可以涵盖不同类型矿床的矿床模型。该模型表达为:在早白垩世高钾钙碱性花岗岩侵位过程中,通过岩浆的分馏演化,在岩体隆起部位及其内外接触带形成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由于广泛发育石炭纪至三叠纪碳酸盐岩,钙质和镁质矽卡岩型矿床是最主要的矿床类型。作为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系统的一部分,在斑岩-矽卡岩铜金钼矿床外围分布有矽卡岩铜金矿床、脉状金矿床以及脉状铅锌银矿床。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三叠纪曾作为大别—苏鲁造山带的前陆盆地,在后碰撞时期出现了大量滑覆构造和扩容空间,它们在不整合界面处十分发育。因此,在成矿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像新桥那样的厚大矿体,而且在位于不整合界面附近的矽卡岩往往退化蚀变成为具有典型层纹状和曲卷状构造的退化蚀变岩和矿石,甚至沿一些层位交代形成了层控矽卡岩型或Manto型矿体。此外,还提出了运用该模型开展勘查评价的建议。

李进文[10](2004)在《铜陵矿集区矿田构造控矿与成矿化学动力学研究》文中提出铜陵矿集区位于安徽省铜陵市,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段的大型铜金矿集区。研究表明,区内铜(金、硫、铁)矿床与中酸性侵入岩具有密切时空和成因联系。这些侵入岩受基底和盖层构造的控制,主要沿铜陵-沙滩脚构造-岩浆带分布,形成时代集中于148.20±2.13~134.35±3.03Ma,总体上是从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辉石二长闪长岩依次侵位的。侵入岩由高钾钙碱性系列和碱性系列组成,两者间不存在演化关系,前者主要为下地壳底部深变质岩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在有少量幔源玄武质岩浆注入的情况下先于后者形成;后者是幔源碱性玄武质岩浆与有限的地壳物质发生同化混染进而通过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下地壳或岩石圈地幔拆沉继而环流热幔上涌是侵入岩形成的直接起因,中酸性侵入岩浆的强烈活动也标志着本区构造环境由挤压向伸展的调整,而大规模的铜(金、硫、铁)成矿作用即发生于伸展构造环境中。侵入岩的“体中体”构造发育;岩浆多次侵入活动具有共岩浆补余分异效应,且对大规模的金属成矿作用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岩体冷速率一般与其相关成矿作用的强度成反相关。区内矿床可划分为热液脉型、矽卡岩型和层控矽卡岩型3个主要成因类型,不同类型的矿床受不同的构造控制。根据控矿特征,矿田构造可分为浅带“行、列、汇”构造样式、中带岩浆侵入接触构造体系和深带“隆中凹”构造,三者的深度分别为0~1km左右、1~3.0km左右和>3.0km,在空间上构成了矿田构造的垂直分带。三个层次的控矿构造带分别控制了热液脉型矿床(体)、矽卡岩型矿床和层控矽卡岩型矿床。浅、中、深控矿构造带在不同的矿田常具有不同的组合形式,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是两两组合,当三者完全产出时则构成了完整的矿田构造垂直分带。矿田构造垂直分带的发育程度是控制“多位一体”成矿和矿床成矿组合的主要原因。矿田构造的形成、演化经历了海西期“隆中凹”构造的形成和发育、印支期褶皱和层间滑脱构造的形成、燕山期层间滑脱构造的发育和岩浆侵入接触构造体系及“行、列、汇”构造样式的成生与演化等阶段。各类矿床矿石中石英、方解石和石榴石矿物流体包裹体的观测表明,流体包裹体可以分为富气相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三类,其均一温度变化范围较大,为128~>570℃;盐度变化于1.07~60.72wt%NaClequiv,其中含石盐子晶包裹体的盐度为30.27~60.72wt%NaClequiv。矽卡岩型矿化初始阶段的成矿流体呈超临界态,并在成矿主阶段发生过流体沸腾或不混溶作用。减压降温是引起成矿流体发生沸腾的原因,也是导致流体中矿质淀积的主要因素。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变化特征表明,热液脉型矿化稍晚于矽卡岩型矿化。成矿流体以H2O、CO2、N2、Na+、K+、Ca2+,Mg2+、SO42-、Cl-为主要成分,含有少量到极少量的CH4、He、Ar、O2、C2H6、H2S等成分,少量样品含F-;流体中CO2、O2、Ca2+、K+、SO42-、Cl-和F-等成分的含量可能对成矿规模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从早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流体经历了由还原性增强再降低的动态演化过程,而还原性增强有利于金属硫化物的沉淀。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而且流体从岩浆分出时已含有一定量的铜等成矿元素,并在岩浆-流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其中的成矿元素逐渐富集。水-岩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揭示,流速相对较低的流体有利于Cu、Mo和Zn等成矿元素从岩石中溶出,水-岩反应速率与流体流速基本成反相关,与流体在体系内的停顿时间成正相关,但反应速率是呈非线性变化的。成矿流体中的Cu可能主要是在超临界态流体中迁移,而在低于临界态条件下从流体中析出;在低于临界态的350℃温度条件下,Zn元素仍保持从岩石中呈大量溶出,可能因此导致了Cu、Zn等成矿元素在空间上常构成分带特征。同位素测年表明,区内金属成矿经历了海西期和燕山期两个时代,成矿作用时限分别为313.2±32.7Ma~290±10Ma(晚石炭世)和140.3±1.7Ma~134.2±3.9Ma(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但燕山期为主成矿期,中酸性侵入岩是铜(金、硫、铁)矿床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海西期原始沉积矿胚层是层控矽卡岩型矿床的重要成矿场地准备,仅提供了很少的矿质。与侵入岩有关的热液成矿早阶段的流体为岩浆热液,主阶段和晚阶段有大气降水或地下水的参与,而一定深度岩浆房的流体和矿质补充对大规模的铜、金成矿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应用演化成矿概念,以区域地质构造演化为背景,分析总结了铜陵矿集区的成矿地质演化历史。研究了矿集区的内部结构及其与地球化学块体的关系,根据成矿时限与矿床储量相对丰度相关关系评估了燕山期铜矿成矿强度,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找矿方向。

二、安徽铜官山铁铜矿田构造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徽铜官山铁铜矿田构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觅铜于山:321地质队矿产勘查与地质研究史(1952-198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背景与意义
    2. 前人研究概述及本文的任务
    3. 依据材料、研究方法和内容架构
第1章 建设任务的推动:321地质队的建立
    1. 新中国成立初期形势
    2. 铜官山区位及开发历史
    3. 321地质队的成立与人才配置
    4. 321地质队的组织结构与运作方式
第2章 勘探铜官山与“铜官山式”
    1. 铜官山矿田的勘探
    2. 铜官山地质研究
    3. 铜官山外围普查及新人的成长
第3章 讲求实效的研究:江北找矿之经验与教训
    1. 全面普查阶段与321队转入江北
    2. 华东地质局的建立及321队改组
    3. 穿山洞铜矿床的发现与勘探
    4. 拔茅山勘查经过及经验教训
第4章 从材料到理论:勘探热潮与区域构造学的探索
    1. 勘探狮子山矿床
    2. 勘探凤凰山矿床
    3. 找矿“大跃进”
    4. 区域构造研究
第5章 1:5万普查-测量
    1. 1:5万普查-测量的背景
    2. 铜陵1:5万普查-测量工作的提出与实施
    3. 兼作1:5万区测试点及补充工作
    4. 铜陵1:5万工作的成果与意义
第6章 “多层楼成矿模式”与隐伏矿床的发现
    1. 成矿“多层楼”特征及老鸦岭、大团山铜矿的发现
    2. 冬瓜山矿床的发现
第7章 “层控式矽卡岩型矿床”理论的形成
    1. 矿床学上的“水火之争”及相关探索
    2. 常印佛与“层控式矽卡岩型矿床”理论
    3. 创新价值:与同时代层控矿床研究之比较
结语
    1. 任务驱动的研究
    2. 计划体制下的自由探索
    3. 实践中的人才培养
    4. 历史经验及借鉴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2)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 选题依据
    1.2 工作内容及研究方法
        1.2.1 工作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完成工作量及研究进展
        1.3.1 完成工作量
        1.3.2 研究进展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2.1.1 大地构造位置
        2.1.2 深部结构特征
        2.1.3 区域构造演化
    2.2 铜陵矿集区
        2.2.1 地壳结构
        2.2.2 区域构造
        2.2.3 区域地层
        2.2.4 区域地球化学背景
第三章 矿集区岩浆岩与岩浆作用
    3.1 岩浆岩研究现状
    3.2 岩浆岩时空分布
        3.2.1 岩体空间分布
        3.2.2 岩石形成年龄
    3.3 岩浆岩矿物组成和岩石化学特征
        3.3.1 岩石矿物组成特征及岩石种属
        3.3.2 岩石化学成分特征及岩石系列
    3.4 岩浆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4.1 微量元素
        3.4.2 稀土元素
    3.5 岩浆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3.5.1 Sr-Nd同位素
        3.5.2 O同位素
        3.5.3 Pb同位素
    3.6 深部岩浆动力学过程及成岩机制
        3.6.1 岩浆起源
        3.6.2 岩浆演化
        3.6.3 成岩大地构造背景
        3.6.4 成岩动力学过程
    3.7 小结
第四章 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
    4.1 矿床时空分布
        4.1.1 矿床空间分布
        4.1.2 矿床时间分布
    4.2 矿床成因类型
    4.3 矿田地质特征
        4.3.1 铜官山矿田
        4.3.2 狮子山矿田
        4.3.3 新桥矿田
        4.3.4 凤凰山矿田
        4.3.5 沙滩角矿田
    4.4 小结
第五章 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地质
    5.1 矿田地质概况
        5.1.1 地层
        5.1.2 构造
        5.1.3 岩浆岩
        5.1.4 矿床
    5.2 矿床地质特征
        5.2.1 包村金(铜)矿床
        5.2.2 朝山金矿床
        5.2.3 鸡冠石银(金)矿床
        5.2.4 东狮子山铜(金)矿床
        5.2.5 西狮子山铜(金)矿床
        5.2.6 老鸦岭铜(钼)矿床
        5.2.7 大团山铜(金)矿床
        5.2.8 花树坡铜(金)矿床
        5.2.9 胡村铜(钼)矿床
        5.2.10 冬瓜山铜(金)矿床
    5.3 小结
第六章 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
    6.1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6.1.1 流体包裹体样品采集和实验
        6.1.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6.1.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
        6.1.4 流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
        6.1.5 成矿流体热力学参数的确定
        6.1.6 铜和金的络合物形式及相关热力学计算
        6.1.7 铜和金迁移和沉淀的热力学分析
        6.1.8 小结
    6.2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6.2.1 氢-氧同位素
        6.2.2 硫同位素
        6.2.3 铅同位素
        6.2.4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表

(4)安徽铜陵小铜官山铜矿床稀土元素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床地质特征
2 分析方法
    2.1 稀土元素分析方法
    2.2 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
3 分析结果及讨论
    3.1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2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4结论

(6)安徽铜陵狮子山铜金矿田岩浆作用与流体成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0.1 研究现状
    0.2 选题依据及意义
    0.3 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0.4 研究成果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矿田地质特征
    1.区域地质背景
        1.1 深部构造特征
        1.1.1 区域壳幔结构
        1.1.2 莫霍面特征
        1.1.3 地壳结构特征
        1.2 大地构造演化
        1.2.1 基底形成阶段
        1.2.2 盖层发育阶段
        1.2.3 板内变形阶段
        1.3 区域构造及其控矿作用
        1.3.1 基底断裂特征
        1.3.2 盖层构造特征
        1.3.3 区域构造的控矿作用
        1.4 区域地层及其含矿性
        1.5 区域岩浆岩及其控矿特征
        1.5.1 岩浆岩特征
        1.5.2 岩浆岩的控矿作用
    2.矿田地质特征
        2.1 地层
        2.2 构造
        2.2.1 褶皱
        2.2.2 断裂
        2.2.3 节理
        2.2.4 顺层滑脱构造
第二章 岩浆岩成岩地球化学
    2.1 岩浆岩岩石学特征
    2.2 岩浆岩岩石化学特征
    2.3 岩浆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2.4 岩浆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2.5 岩浆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2.5.1 岩浆岩SHRIMP U-Pb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2.5.2 岩浆岩Rb-Sr、Nd-Sr、Pb同位素
    2.6 岩浆岩成因机制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床类型
        3.1.1 矿床成因类型
        3.1.2 成矿作用简要概述
    3.2 典型矿床
        3.2.1 金银矿床
        3.2.2 铜(金)矿床
    3.3 小结
第四章 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4.1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概述
    4.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和显微测温
        4.2.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4.2.2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特征
        4.2.3 成矿流体温度和盐度的变化规律
    4.3 成矿流体物理化学参数的确定
        4.3.1 成矿流体密度和压力
        4.3.2 成矿流体pH
        4.3.3 成矿流体Eh
        4.3.4 成矿流体f_(O2)
    4.4 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特征
        4.4.1 矿床石英包裹体气相成分
        4.4.2 小结与讨论
    4.5 流体包裹体液相成分特征
        4.5.1 矿床石英包裹体的液相成分
        4.5.2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矿床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5.1 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5.1.1 矿石和矿石矿物微量元素特征
        5.1.2 石英包裹体微量元素特征
        5.1.3 小结与讨论
    5.2 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5.2.1 矿石和蚀变岩石稀土元素特征
        5.2.2 矿床矿石矿物的稀土元素特征
        5.2.3 石英包裹体稀土元素特征
        5.2.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6.1 碳酸盐矿物的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
        6.1.1 碳酸盐矿物的碳-氧同位素特征
        6.1.2 讨论
    6.2 石英包裹体的碳同位素地球化学
        6.2.1 石英包裹体的碳同位素特征
        6.2.2 讨论
    6.3 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
        6.3.1 岩浆岩的氧同位素特征
        6.3.2 成矿流体氢氧同位素特征
        6.3.3 小结与讨论
    6.4 铅同位素
        6.4.1 岩浆岩铅同位素组成特征
        6.4.2 沉积岩铅同位素组成特征
        6.4.3 矿床铅同位素组成特征
第七章 流体成矿作用及演化
    7.1 成矿作用时代
    7.2 成矿作用与岩浆演化
    7.3 成矿作用与地层贡献
    7.4 成矿作用与成矿流体演化
        7.4.1 成矿流体特征
        7.4.2 成矿流体运移
        7.4.3 成矿流体演化
        7.4.4 成矿流体卸载与矿质沉淀
    7.5 可能的机理
致谢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8)铜官山矿田深部构造的三维计算模拟及其找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背景
2 地质构造三维形态的计算模拟
    2.1 三维形态计算模拟方法
    2.2 模拟数据及其所存在不足
    2.3 知识驱动多级约束和多源数据融合模拟途径
3 矿田构造三维模拟结果及找矿意义分析
4 结论

(9)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铜陵地区地质及矿床特征
3 成矿作用与矿床模型
4 矿床模型
后 记

(10)铜陵矿集区矿田构造控矿与成矿化学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铜陵矿集区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四、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一章 成矿地质构造背景
    第一节 区域地质构造及其发展演化历史
        一、区域地质构造及其发展演化历史
        二、铜陵矿集区构造格局及其演化特征
    第二节 区域深部地质特征
        一、区域壳幔结构
        二、莫霍面特征
        三、铜陵矿集区地壳结构
    第三节 地层及其赋矿特征
        一、地层基本特征
        二、地层赋矿特征
    第四节 区域地球化学背景
        一、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
        二、铜陵矿集区主要地质体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第二章 构造-岩浆作用与成矿
    第一节 构造-岩浆活动的时空结构
        一、侵入岩的空间分布及其与构造的关系
        二、侵入岩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第二节 岩石学特征
    第三节 地球化学特征
        一、常量元素地球化学
        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三、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四、同位素地球化学
    第四节 侵入岩成因及岩浆作用对构造环境的指示
        一、侵入岩成因
        二、岩浆作用对构造环境的指示
    第五节 岩浆作用与成矿
        一、侵入岩的含矿特征
        二、侵入岩与矿床的时空关系
        三、侵入岩与矿床的成因关系
        四、侵入岩的“体中体”、共岩浆补余分异效应与成矿
        五、侵入岩冷速率与成矿
第三章 矿田构造控矿特征
    第一节 矿田及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一、矿田地质特征
        二、矿床类型划分
        三、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第二节 矿田构造控矿特征
        一、“行、列、汇”构造样式控矿
        二、接触构造体系控矿
        三、“隆中凹”构造与成矿
    第三节 矿田构造的形成、演化及垂直分带模式
        一、矿田构造的形成及其演化
        二、矿田构造垂直分带模式
第四章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第一节 流体包裹体观测
        一、样品的采集、制备及研究方法
        二、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特征
        三、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第二节 流体包裹体成分与成矿流体运移
        一、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
        二、流体包裹体液相成分
        三、成矿流体密度及成矿压力
        四、成矿流体的运移分析
    第三节 流体包裹体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一、稀土元素
        二、微量元素
    第四节 碳、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
        一、碳和氧同位素
        二、氢和氧同位素
第五章 成矿化学动力学
    第一节 成矿化学动力学研究现状
        一、水-岩相互作用的化学动力学
        二、地质流体的热质输运和反应
        三、成矿元素的输运与沉淀
    第二节 水-岩反应动力学实验
        一、样品及其处理
        二、水-岩反应动力学实验
    第三节 成矿化学动力学
        一、流动体系的动力学模型
        二、水-岩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及讨论
第六章 铜陵矿集区的形成、演化及铜矿富集规律
    第一节 矿集区铜(金、硫、铁)矿床的形成
        一、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二、成矿物质来源
        三、成矿流体来源
        四、成矿作用时限
        五、矿床成因分析
    第二节 铜陵矿集区成矿地质演化和铜矿富集规律
        一、铜陵矿集区成矿地质演化历史
        二、铜陵矿集区铜矿富集规律
        三、找矿方向分析
结论及存在问题
    一、结论
    二、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发表的论文目录

四、安徽铜官山铁铜矿田构造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觅铜于山:321地质队矿产勘查与地质研究史(1952-1980)[D]. 王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09)
  • [2]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D]. 楼金伟. 合肥工业大学, 2012(05)
  • [3]铜官山矿田金矿床类型和构造控矿作用分析[J]. 万仁虎. 地质力学学报, 2004(02)
  • [4]安徽铜陵小铜官山铜矿床稀土元素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J]. 田世洪,丁悌平,侯增谦,杨竹森,谢玉玲,王彦斌,王训诚. 中国地质, 2005(04)
  • [5]安徽铜陵中生代侵入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再认识及成因讨论[J]. 徐晓春,白茹玉,谢巧勤,楼金伟,张赞赞,刘启能,陈莉薇. 岩石学报, 2012(10)
  • [6]安徽铜陵狮子山铜金矿田岩浆作用与流体成矿[D]. 陆三明. 合肥工业大学, 2007(04)
  • [7]安徽铜官山—马山金属矿田的构造研究[J]. 薛虎,车树政,董茂兴,张富陶. 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 1983(03)
  • [8]铜官山矿田深部构造的三维计算模拟及其找矿意义[J]. 刘亮明,曹伟.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6(05)
  • [9]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模型[J]. 毛景文,邵拥军,谢桂青,张建东,陈毓川. 矿床地质, 2009(02)
  • [10]铜陵矿集区矿田构造控矿与成矿化学动力学研究[D]. 李进文.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4(08)

标签:;  ;  ;  ;  ;  

安徽铜关山铁铜矿田构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