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点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郭瀛霞[1](2019)在《大学校庆仪式的文化内涵分析 ——以厦门大学为例》文中提出作为一种校园仪式,大学校庆不仅是隆重的庆典、盛大的节日、成就的展示、人心的凝聚和精神的唤醒,更是一种具有文化特征的记忆;它不仅是大学精神和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的重要途径。伴随着国内“校庆热潮”的掀起,对于校庆仪式的关注和校庆文化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高等教育学和人类学理论为指导,将大学校园看作是重要的仪式场域,将大学校庆看作是大学校园中的重要仪式组成,以厦门大学为个案,展开从宏观到微观的相关分析和理论探讨。宏观方面,回溯厦门大学近百年来的校史长河,校庆仪式经历了“发轫之始、薪火传承、焕然一新、被迫中止、继往开来”的斑驳记忆,零星碎片串联的点点滴滴勾勒出厦大校庆的管理文化、学术文化和育人文化的独特魅力。微观方面,在厦门大学97周年校庆仪式的“田野”中,四大子仪式各具特点,熠熠闪光。校庆大会仪式的场地安排、领导致辞、捐赠仪式、颁奖仪式和国歌校歌合唱流露出了校庆仪式的神圣庄重和情感表达;学术仪式和文体仪式作为校庆中占比最大的仪式构成,通过非刻意流露、非语言交流和符号表征彰显了校庆文化和大学文化的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祭扫仪式无论从过程形式、体化实践,还是时间选择方面,都将厚重的感恩文化和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基于历史梳理和调查结果,校庆仪式作为大学文化和精神的承载者,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分别体现在物质文化内涵、行为文化内涵、制度文化内涵和精神文化内涵四个方面。厦门大学校庆仪式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一砖一瓦,筑牢“一流”根基的物质文化内涵;一举一动,接力“嘉庚”精神的行为文化内涵;一字一句,书写“南强”自信的制度文化内涵,以及一心一意,凝聚“自强”精神的精神文化内涵。同时,校庆和大学文化的关系体现为:校庆文化已经融入到学校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与其他文化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助推着大学文化更加血肉丰满、厚重有力。校庆仪式的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由外至内,由浅入深;从有形到无形,从宏观到细节,累积修葺成为一所大学不朽的精神以及深刻的文化。
任云飞[2](2018)在《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校的接管、改造与调整(1948-1952)》文中指出1948年底,在北平全城解放之前,解放军下属文管会已对清华大学、燕京大学成功接管,后来又接管了北京大学和北平师范大学。在接管中,文管会首先铲除了国民党、三青团残余势力,废除了国民党党义课程和训导制,在各校设立校委会管理校政。对于教会高校和私立高校,文管会坚持了维持原状,仅在经济上给予支持的方针。随后,文管会在各校建立了政治大课制度,对广大师生进行革命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安排他们通过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在实践中深入认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文管会对各大高校的课程进行了精简,加入了马列主义学说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等内容,并作为必修课。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是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造绕不开的话题。北京众多高校的教授大都曾在西方求学,深受西方价值观影响。在思想上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存在错误认识。从1950年到1952年,思想改造运动、三反、“清理中层运动”、忠诚老实运动等一系列旨在改造、教育广大教师的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运动越来越剧烈,虽然出现了随意上纲上线、学生斗老师等不良现象,却从根本上破除了高校教师们的崇美、恐美思想,树立了教育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为之后的高校院系调整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校的接管与改造,从根本上改变了北京高校的组织结构,各高校人事权和重大事项的裁决权统一归教育部,高校各部门实行集体领导制,分别设立管委会。随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覆灭,教会高校、私立高校开始出现生源短缺,再加上朝鲜战争爆发后中美关系的恶化,燕京、辅仁等教会高校和大批私立高校悉数被改为公立,私立高校在北京不复存在。与此同时,共产党、青年团组织开始从地下转为地上,纷纷公开组织,随着广大师生觉悟的提升,他们入党、入团积极性高涨,党团组织迎来了大发展。通观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对北京高校的接管与改造,1951年到1952年的高校院系调整堪称改造的高潮,无论是波及范围,还是调整幅度,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都是少见的。北京的高校院系调整,是以苏联高等教育模式为蓝本,对高校院系、课程、教学等各方面的彻底改造。运动以1952年为界,分为前后两大阶段。北京解放之初,院系调整较为缓慢,1952年为调整的高潮,短短数月的时间,北京几乎所有高校中的院系皆被重新打乱再次整合,综合性高校锐减,大批单科性理工科院校和多科性理工类院校相继产生,着名的有“八大学院”等。此外,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央民族学院作为新设立高校,其组织结构特点值得注意。接收、改造高等教育,必然要涉及课程的改造。文管会对高校课程的改造,是按照先政治课、后专业课,先文法专业、后理工专业的次序进行的。各高校删减了大量不合时宜的课程,添设了一些苏联高校的课程,但是照搬过于艰深的苏联教材,也增加了师生的负担。在教学中,北京高校模仿苏联体制,系之下分专业,专业下设若干教研组,以教学研究组为基本教学单位。在讲课前制定教学计划,按照苏联教学大纲进行讲授,甚至翻译、使用了大量苏联教材。此外,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我国高等教育更加突出“整齐划一”,小到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甚至课程的增减,都要由高等教育部定夺,全国高校开始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北京高校也开始统一招生,统一分配工作,高校自主权大为缩小。苏联模式的优势是突出课程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重视知识的实用性。另外,随着高等教育向工农开门政策的提出,我们仿照苏联模式,也开办了大批工农速成中学。中共对北京高校的接管与改造,极大地改变了广大师生的生活状态,他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参加南下工作团、暑期学习团、干部训练班和青年学园等,提高了认识和觉悟。并且通过实地参加土地改革,认识到工农群众的可爱和剥削阶级的丑恶,消除了原先的错误认识。朝鲜战争爆发后,广大师生又投入到抗美援朝的宣传中去,他们深入乡间,用各种形式向民众宣传,还纷纷向前线捐款捐物,一些同学甚至直接要求参军,奉献自己的一切,体现了勇于报国的情怀。在某种程度上,中共对北京高校的改造是北京高等教育逐步由欧美式向苏联式转换的过程。夺取革命胜利不久的中共,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学习苏联经验被认为是在短期内取得成效的捷径。但是没有很好地联系国情,苏联经验与中国实际结合得不够好,出现照抄、照搬苏联经验的现象。在思想改造和院系调整中,采用“运动式治国”的方式,出现了“一刀切”等简单粗暴的现象。但是不能因此抹杀北京高等教育改造的巨大成绩。各大高校规模扩大,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工农群众也得以接受高等教育,提高了文化水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巨大的人才保障,也为以后的高等教育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白勇华[3](2016)在《十七年“戏改”过程中的民间与国家 ——以福建地方戏为考察中心》文中指出在中国的现代性追求过程中,十七年“戏改”无疑是影响面极大,改革极为深入的一次文化实践。本论文将十七年“戏改”的焦点放在民间与国家的关系上面,以福建地方戏为考察中心,力图把研究拓展到“戏改”中的人、剧团组织形式乃至戏曲的地方市场建设等方面。通过研究十七年“戏改”过程中各种话语资源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试图从中剖析革命国家在介入传统戏曲过程的种种犹豫徘徊、前后冲突甚至走向彻底激进化的原因。国家话语进入民间,完成人民性对民间性的置换,但在历史戏、家庭戏和“鬼戏”的整理改编中展现出国家话语的裂痕,革命话语、启蒙个人话语、民间话语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在十七年“戏改”期间,以现实主义为代表的革命文艺理论不只是把传统的戏曲现代化、革命化,同时还应看作是把它独立化,变成一个现代的独立的艺术门类——戏剧艺术,从前者到后者,不只是在传统戏曲里面加入某些现代元素问题,而是艺术理念、艺术文本、艺术中人与人的关系都进行了结构性重组。而且,十七年“戏改”作为民族国家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分合博弈的过程,也不能看作国家话语力量对民间元素的单向规训,其中本土民间的要素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寻求到自身的存在形态,福建地方戏剧种的复杂多样导致传统戏曲中的民间社会文化元素的强力自我维护动能显得尤为突出。十七年“戏改”中“人的改造”是系统工程,并总是在国家与民间之间不断地左右摇摆,民间的因素或代表国家意志的因素在其中不断磨合,而逐步找到自己的位置,革命国家与民间力量的博弈存在诸多妥协,民间力量作为隐性的在场一直影响着戏曲的机构和生态。革命意识形态在重建戏曲市场与戏曲市场主体的过程中遭遇诸多困难,为了确保自身社会和文化理想能够有机地贯彻到戏曲当中去,强力的行政手段和革命样板戏的出现其实是改造精英话语如何在民间社会当中成功立足的一次逻辑延伸,是追求现代的民族国家大叙事合乎逻辑的产物,不能仅仅看作文革这一特殊时期的特例。
谭彩玲[4](2019)在《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唯物史观宣传教育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视角》文中认为新中国初期(1949-1956)是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特殊历史阶段。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社会掀起了一场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高潮。《人民日报》作为党的喉舌,在这一时期的唯物史观宣传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新中国初期的唯物史观宣传教育活动及其历史经验,对于当代唯物史观的宣传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本文除导论外,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新中国初期进行唯物史观宣传教育的必要性。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为了领导人民建设新社会,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特别需要进行唯物史观宣传教育。二是新中国初期进行唯物史观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党在新中国初期的唯物史观宣传教育,主要围绕社会发展规律论、阶级斗争动力论以及社会历史创造论等几个方面而开展。三是新中国初期唯物史观宣传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通过批判唯心史观、刊发毛泽东的经典着作,这正反两个方面开展唯物史观宣传教育。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党员干部、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工农群众开展宣传教育。四是新中国初期唯物史观宣传教育的当代启示:在新的历史时期,唯物史观宣传教育仍然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意识形态工作。进行唯物史观的宣传教育必须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须重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同时要结合时代主题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宣传教育方法。
周树桃[5](2020)在《新疆广播电视大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基于课程资源建设的视角分析》文中指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大学教育中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本文通过厘清"课程思政"的概念、本质及作用方式、分析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办学模式,基于课程资源建设的视角对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梳理和思考,提出了网络"课程思政"实践路径,以期为远程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一条可行路径。
任苗苗[6](2020)在《基于工匠精神的学校职业指导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来,“工匠精神”一词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工匠精神”的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在教育等领域。学校职业指导是连接个人与社会、学校与工作单位的桥梁与纽带,是个体在学习和工作中工匠精神发挥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当前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应以有利于培育学生工匠精神为出发点,故基于工匠精神来研究我国学校职业指导现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分析中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工匠精神培育过程的角度,对其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对四川某省属中职学校展开了相关的调查研究,探索新时代基于“工匠精神”的学校职业指导对策。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本文认为中职学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职业指导现状调查也应分企业和学校两个部分。在企业方面,对与该中职学校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开展产教融合培养的企业指导教师进行有关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职业指导访谈,并分析影响培育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职业指导因素及其关系;在学校方面,以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该校“生—专”匹配的现状,并从专业课成绩和职业生涯规划课成绩两个方面进一步验证“生—专”匹配对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影响;最后,结合以上两个调查研究,探讨学校职业指导现状背后的原因,并借鉴德国在利用学校职业指导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新时代我国基于工匠精神的学校职业指导提出对策及建议。
薛亚军[7](2016)在《国民与国家形象塑造—十七年(1949-1966)美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术参与国民与国家形象建构的研究,是当前美术研究领域的新课题。本文将美术与国家形象塑造的观念、政治宣传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张力置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来考察美术参与国民与国家形象塑造的过程,以及美术自身的改造、论争、语言形式的应变等。在注重宏观历史叙事的同时,还要注意历史细节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主要内容有四部分:第一章,将中国共产党对美术家的思想改造运动,对创作思想的统一,单位体制的建立等问题,置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历史情境中,考察思想改造运动对美术家在创作思想上的整合与统一。第二章,统一创作思想,整合基础技法,将速写意识形态化,规定讽刺漫画不能乱用,用统一手法塑造新国家形象。第三章,美术动员模式的确立和运作。抗美援朝运动与动员模式的形成,以及美术动员模式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的惯性运作。第四章,通过对十七年(1949—1966)美术对农民形象、妇女形象塑造及新风景构建的具体图像学分析,考察美术参与塑造人物形象、新风景的过程中,褒扬与遮蔽的历史与现实。它的主要功用在于宣传和教育,唤起人们对社会主义国家形象的认同。研究方法主要有:图像学、文献学、视觉文化与视觉艺术符号学、访谈法及新文化史研究方法。综合十七年各类型的美术参照,将十七年美术拓展到美术外部研究,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语境中,考察十七年美术与国家形象建构之间的博弈关系。在注意研究十七年具体美术作品风格演变,阐释画面内容和意义的同时,着重考察这一时期美术参与想象、塑造国家形象的历史文化背景、步骤与成败的原因,以及美术在意识形态询唤下的视觉实践。
艾四林[8](2019)在《科学总结思政课建设长期形成的成功经验》文中研究指明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一部思政课改革和建设的历史,就是不断继承和创新的历史。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推动改革创新。科学总结好过去成功的经验,就能不断增强进一步办好思政课的自觉和自信。思政课改革和建设长期以来形
高维钫[9](2004)在《理论教学必须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文中研究指明
西峰山[10](2015)在《平面几何教学研究之研究 ——以《数学通报》(1951~1966)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主要利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依据教学论和课程论,把教学活动分成“教”和“学”两个维度,从每个维度的各个环节(即前期准备、内容分析、方法的选择、遵循的原则、计划与实施、评价与反思)对《数学通报》中的有关平面几何教学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揭示我国建国初期15年间的平面几何教学特点及发展脉络。具体研究的过程中,首先,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数学通报》中文章的体现将该时期分为三个阶段,即1951—1957,学习苏联时期;1958—1960,教育改革时期;1961—1966,自我完善时期。其次,对每一阶段从背景的概述、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和平面几何教学的特点及发展脉络等三个层次对其进行统计分析。背景概述主要对该阶段的数学教育政策和当时的教学大纲两个方面进行概述;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对该阶段发表的平面几何文章在总体文章中所占比重和对它的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平面几何教学的特点及发展脉络先从教学的六个环节对这些文章进行进一步分块统计,再对每一块(环节)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先对每环节进行类化,再深入探究)。通过上述研究得到建国初期平面几何教学的如下特点:1.教学准备:备学生方面,了解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并注意个体差异;备教材方面,选材注重数学在历史上的贡献;教师能力方面,主要是注重教育实习。当时为了提高备课质量,还注意到了集体备课方面的问题。2.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苏联时期受到苏联的影响,教材的选择和编排非常重视系统性和严密性;教学改革时期更注重与实际的结合;自我完善时期,意识到改革的极端性,教学内容方面在不损坏内容系统性的和适当联系实际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核心对教材进行筛选和精简。3.教学方法选择:当时常用的教学方法有直观教学演示法、练习法、讲授法、谈话法、启发式教学法、因材施教等。练习法中有案例分析法和复习法;而案例分析法可分为定理的证明方法、典型案例的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法等三种。4.教学原则:当时遵循的教学原则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性原则、顺序渐进原则、量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思想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和启发式原则等。培养学生能力时初级阶段遵循直观性原则,有一定知识储备能力时再以启发式原则为主,并且教学过程中注意对这些知识与方法的即时巩固与练习,因此要用巩固性原则。5.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的目的从“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相结合的理念。1963年第一次通过大纲提出“三大能力”的培养。教材的编排方面:学习苏联时期主要侧重知识间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教育改革时期主要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自我完善时期主要围绕学生的特点和发展进行编排。6.教学评价与反思:当时数学教育者们已经开始关注教学评价与反思,并组织发表了一些很有参考价值的文章。通过分析《通报》上的文章可以了解到:当时已经关注到了教学的每个环节,即教前反思、教学内容的反思、有教学过程的反思(方法、设计、原则)等。
二、地理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点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理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点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校庆仪式的文化内涵分析 ——以厦门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个人兴趣 |
二、现实需求 |
三、研究便利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史料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大学校庆的研究 |
二、关于大学仪式的研究 |
三、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校庆仪式 |
二、大学文化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历史记忆中的厦门大学校庆仪式 |
第一节 发轫之始——私立时期(1921-1937年) |
一、新旧交替、内忧外患 |
二、私立时期的校庆仪式 |
三、感念先辈,扛起爱国的脊梁 |
第二节 薪火传承——国立时期(1937-1949年) |
一、每况愈下、困难重重 |
二、国立时期的校庆仪式 |
三、迎难而上,重振“自强”之风 |
第三节 焕然一新——建国后17年(1949-1966年) |
一、百废待兴、踽踽而行 |
二、建国后17年间的校庆仪式 |
三、推陈出新,高扬科学的风帆 |
第四节 被迫中止——“文革”时期(1966-1976年) |
一、十年动乱、文化浩劫 |
二、“文革”时期的校庆仪式 |
三、异地传承,延续文化的命脉 |
第五节 继往开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1976年至今) |
一、欣欣向荣、日新月异 |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校庆仪式 |
三、如日方升,探寻“至善”之境界 |
第六节 厦门大学百年校庆的文化意涵与特征分析 |
一、管理文化:历任校长,高瞻远瞩 |
二、学术文化:重视科学,面向世界 |
三、育人文化:“四种精神”,大爱无疆 |
第三章 厦门大学校庆仪式的人类学考察 |
第一节 厦门大学校庆仪式的人类学考察设计 |
一、田野地点的选择 |
二、参与观察的实施 |
三、访谈法的运用 |
四、资料分析与整理 |
五、研究者的身份考量 |
第二节 场地、致辞、捐赠、颁奖及合唱:校庆大会仪式 |
一、场地选择:仪式展演的神圣区域 |
二、校长致辞:表述知识、权力与情感的语言 |
三、捐赠仪式:爱校护校情谊的表达 |
四、颁奖仪式:文化认同的树立和传播 |
五、国歌校歌合唱:集体意识的唤醒与重塑 |
第三节 课堂讲授、戏剧表演及体育运动:学术仪式和文体仪式 |
一、课堂讲授:学术仪式的非刻意流露 |
二、戏剧表演:文体仪式的非语言交流 |
三、体育运动:纪念T恤与奖牌的符号表征 |
第四节 过程形式、体化实践和时间选择:祭扫仪式 |
一、祭扫仪式的过程形式 |
二、祭扫仪式的体化实践 |
三、祭扫仪式的时间选择 |
第五节 厦门大学校庆仪式的基本功能 |
一、教育功能 |
二、文化功能 |
三、社会功能 |
四、情感功能 |
第四章 大学校庆仪式文化内涵的阐释 |
第一节 校庆仪式文化的四个层面 |
一、物质文化内涵:一砖一瓦,筑牢“一流”根基 |
二、行为文化内涵:一举一动,接力“嘉庚”精神 |
三、制度文化内涵:一字一句,书写“南强”自信 |
四、精神文化内涵:一心一意,凝聚“自强”精神 |
第二节 校庆仪式和大学文化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校的接管、改造与调整(1948-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重点和难点 |
(一) 研究的创新点 |
(二) 研究的重点 |
(三) 研究难点 |
五、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北平高校 |
第一节 公立高校 |
第二节 教会高校与私立高校 |
第三节 党的活动与学生运动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等院校的接管和初步改造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等院校的接管经过 |
第二节 军事管制委员会对北京高等院校的初步改造 |
第三节 思想改造、三反、“清理中层运动”在北京高校中的展开 |
第三章 接管后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等院校组织结构的调整 |
第一节 公立高等院校组织结构的变迁 |
第二节 教会高等院校组织结构的变迁 |
第三节 高校内中共党团组织的发展和壮大 |
第四章 北京的高等院校院系调整 |
第一节 北京高等院校调整的开始 |
第二节 北京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的高潮 |
第三节 北京的新建高校及其特点 |
第五章 北京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校园生活的变化 |
第一节 课程设置 |
第二节 师生生活 |
第三节 教学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3)十七年“戏改”过程中的民间与国家 ——以福建地方戏为考察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当代“戏改”进程中的十七年“戏改”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戏改”的阶段划分 |
第二节 十七年“戏改”与延安“戏改” |
第三节 十七年“戏改”的过程描述 |
第四节 文革“戏改”再审视 |
第五节 新时期以来“戏改”的状态及其趋向 |
第二章 国家话语的裂痕——十七年“戏改”的“剧本改编” |
第一节 人民性与民间性的置换 |
第二节 阶级、民族与个人:历史戏的选定与改编 |
第三节 反封建、个性解放与阶级对抗:家庭戏的择取与改编 |
第四节 革命国家角色的徘徊:“鬼戏”的审定与改写 |
附件 |
第三章 从“戏曲”到“戏剧艺术”——十七年“戏改”的形式改造与观念再造 |
第一节 从戏班到剧团:“新组织”决定“新形式” |
第二节 空间再造与戏曲表演决裂:舞台美术强化助推形式改造 |
第三节 戏曲的重造:“演戏”到“演人物”的转向 |
第四章 十七年“戏改”与福建地方戏剧种塑造 |
第一节 革命国家大叙事规训余绪——福建地方戏剧种改革 |
第二节 “新生活”与“新戏曲”:福建地方戏现代戏创作路径 |
第三节 梨园戏的抢救:新文艺的介入和旧传统的新生 |
第四节 革命与民间:“丑行”与“丑旦戏”改造及高甲戏剧种重塑 |
第五节 革命话语召唤下的底层艺术:闽南木偶戏题材限定与艺术转向 |
第五章 “新宠”岂是旧时“角”——十七年“戏改”中“人的改造” |
第一节 “身份认同”与“国家承诺”助推思想改造 |
第二节 教育与合作:新文艺工作者与旧艺人的相互学习 |
第三节 革命意识形态无法清除的残余:“团带班”与“戏校教育” |
第六章 政治的“召唤”:十七年“戏改”中福建城乡戏曲市场变迁 |
第一节 革命意识形态下的戏曲市场主体:新剧团与新的利益格局 |
第二节 市场与民间的活力:思想要求、艺术规约的推行与消解 |
第三节 政治需求取代社会功能:古装戏的“消沉”与现代戏的“繁荣” |
附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唯物史观宣传教育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之处 |
2 新中国初期进行唯物史观宣传教育的必要性 |
2.1 建设新社会的需要 |
2.2 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需要 |
2.3 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需要 |
3 新中国初期进行唯物史观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 |
3.1 宣传社会发展规律论 |
3.2 宣传阶级斗争动力论 |
3.3 宣传社会历史创造论 |
4 新中国初期进行唯物史观宣传教育的基本途径 |
4.1 在批判中进行唯物史观宣传教育 |
4.1.1 批判《武训传》的唯心史观 |
4.1.2 批判胡适的唯心史观 |
4.2 刊发毛泽东的经典着作普及唯物史观 |
4.3 通过对不同群体进行教育,宣传唯物史观 |
4.3.1 对党员干部的宣传教育 |
4.3.2 对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宣传教育 |
4.3.3 对工农群众的宣传教育 |
5 新中国初期进行唯物史观宣传教育的当代启示 |
5.1 唯物史观宣传教育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意识形态工作 |
5.2 唯物史观宣传教育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5.3 唯物史观宣传教育必须注重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
5.4 唯物史观宣传教育必须不断与时俱进,创新方法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5)新疆广播电视大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基于课程资源建设的视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界定及本质要求 |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 |
(二)“课程思政”的本质要求 |
二、新疆电大教与学模式分析 |
三、理解新疆电大“课程思政”的要求和难点 |
(一)新疆电大课程资源建设改革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时间轴 |
(二)新疆电大“5+2+N”全新思政课程体系取得的成效 |
1.“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 |
2. 新疆电大“5+2+N”全新思政课程体系 |
3. 全网化思政学习试点成效 |
(三)新疆电大“课程思政”实践的难点 |
四、基于课程资源建设视角的“课程思政”实践逻辑 |
(一)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整体设计 |
(二)提升教师能力,消除“课程思政”异位缺位理念 |
(三)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形成协同育人体系 |
(四)完善强化制度落实,让“课程思政”见实效 |
(6)基于工匠精神的学校职业指导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绪论 |
1 研究问题及意义 |
1.1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职业指导研究 |
2.1.1 国外职业指导研究 |
2.1.2 国内职业指导研究 |
2.2 工匠精神研究 |
2.2.1 工匠精神内涵的研究 |
2.2.2 工匠精神培育的研究 |
2.3 研究评述 |
3 核心概念的界定 |
3.1 职业指导 |
3.2 工匠精神 |
4 理论基础 |
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 |
1 研究一:企业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职业指导现状调查分析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工具 |
1.3.2 研究步骤 |
1.4 访谈资料分析 |
1.5 讨论 |
2 研究二:学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职业指导现状调查分析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假设 |
2.3 研究对象 |
2.4 研究工具 |
2.5 研究方法 |
2.6 数据分析 |
2.6.1 学生霍兰德职业兴趣代码分析 |
2.6.2 专业核心职业兴趣代码分析 |
2.6.3 “生—专”匹配总体情况 |
2.6.4 “生—专”匹配与学业成绩的分析 |
2.7 讨论 |
第三部分 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
1 基于工匠精神的学校职业指导现状原因分析 |
1.1 中职学校的内部原因分析 |
1.2 中职学校的外部原因分析 |
2 基于工匠精神的学校职业指导对策建议 |
2.1 高度重视学校职业指导制度、职业指导体系建设 |
2.2 重点关注学校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及相应机构建设工作 |
2.3 继续推动、巩固学校与企业、家庭及社会机构等的合作 |
2.4 强化学校职业指导效能监测和自主创新机制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7)国民与国家形象塑造—十七年(1949-1966)美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选题缘起 |
研究综述 |
研究内容 |
研究方法 |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统一创作思想,建立单位体制 |
第一节 新政权的知识分子政策 |
第二节 新政权对美术的要求 |
第三节 单位体制的建立 |
一、单位体制 |
二、稿费、工资与福利待遇 |
第四节 改造美术家的思想 |
一、检查思想清算历史 |
二、在政治运动中进行思想改造 |
三、思想改造运动对美术的影响 |
第二章 美术理论与表现技法的一元化 |
第一节 批评公式化、概念化,统一创作理论与方法 |
一、批评公式化、概念化 ,调整美术政策 |
二、统一创作方法 |
第二节 整合基础技法 |
一、徐悲鸿的素描教学方法 |
二、延安模式替代徐悲鸿体系 |
三、全面学习苏联素描教学体系 |
第三节 速写:现实主义画家的标准 |
第四节 内外有别:反对讽刺的乱用 |
第三章 美术动员模式的确立和运作 |
第一节 动员模式的确立及特征 |
第二节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美术动员 |
一、积极响应号召,开展美术动员宣传 |
二、美国形象塑造 |
三、美术动员与国家认同 |
第三节 美术动员模式在其他政治运动中的惯性运作 |
一、贯彻婚姻法运动 |
二、反美蒋协定 增产节约运动 |
三、反胡风运动 |
四、农业合作化运动 |
第四章 意识形态询唤与形象话语实践 |
第一节 意识形态询唤“社会主义新人” |
第二节 再造农民 |
一、粮食与国家 |
二、农具与农业现代化 |
第三节 再造妇女 |
一、劳动美学与身体现实 |
二、服装的功用 |
第四节 新风景 |
一、新风景的标准 |
二、对水墨画的消极抵制 |
三、新风景的效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科学总结思政课建设长期形成的成功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坚持实事求是 |
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
(9)理论教学必须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10)平面几何教学研究之研究 ——以《数学通报》(1951~1966)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历史研究法 |
1.4.3 比较研究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平面几何教学相关理论概述 |
2.1 关于“教”的理论基础 |
2.1.1 教的准备 |
2.1.2 教的内容分析 |
2.1.3 教学方法选择 |
2.1.4 教学原则 |
2.1.5 教学设计与实施 |
2.1.6 教的评价与反思 |
2.2 关于“学”的理论基础 |
2.2.1 学的准备 |
2.2.2 训练内容分析 |
2.2.3 学习方法选择 |
2.2.4 学习策略 |
2.2.5 学习计划与实施 |
2.2.6 学习评价与反思 |
2.3 平面几何教学概述 |
2.3.1 平面几何教学基本概念 |
2.3.2 平面几何教学特点 |
第3章 学习苏联时期《数学通报》中关于平面几何教学研究 |
3.1 背景的概述 |
3.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 |
3.3 平面几何教学的特点及发展脉络 |
3.3.1 平面几何教学各个环节的统计分析 |
3.3.2 平面几何教学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教育改革时期《数学通报》中关于平面几何教学研究 |
4.1 背景概述 |
4.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 |
4.3 平面几何教学发展脉络及特点 |
4.3.1 平面几何教学各个环节的统计分析 |
4.3.2 平面几何教学的发展脉络 |
第5章 自我完善时期《数学通报》中关于平面几何教学研究 |
5.1 背景概述 |
5.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 |
5.3 平面几何教学特点及发展脉络 |
5.3.1 平面几何教学各个环节的统计分析 |
5.3.2 平面几何教学的发展脉络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历史背景 |
6.1.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 |
6.2 教学启示 |
6.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地理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点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校庆仪式的文化内涵分析 ——以厦门大学为例[D]. 郭瀛霞. 厦门大学, 2019(08)
- [2]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校的接管、改造与调整(1948-1952)[D]. 任云飞.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3]十七年“戏改”过程中的民间与国家 ——以福建地方戏为考察中心[D]. 白勇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4]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唯物史观宣传教育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视角[D]. 谭彩玲. 海南大学, 2019(07)
- [5]新疆广播电视大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基于课程资源建设的视角分析[J]. 周树桃.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1)
- [6]基于工匠精神的学校职业指导现状及对策研究[D]. 任苗苗.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7]国民与国家形象塑造—十七年(1949-1966)美术研究[D]. 薛亚军. 西安美术学院, 2016(08)
- [8]科学总结思政课建设长期形成的成功经验[J]. 艾四林.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05)
- [9]理论教学必须与实践教学相结合[J]. 高维钫. 思想教育研究, 2004(12)
- [10]平面几何教学研究之研究 ——以《数学通报》(1951~1966)为例[D]. 西峰山.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