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益亲密的人际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姜悦[1](2021)在《“泛社交时代”的网络情感结构与理想的终结——对前期网络文学的一种考察》文中研究表明世纪转型时期的网络文学打造出一个"泛社交时代"与新的情感结构,以"70后"为主体的青年一代在既想追寻超脱世俗羁绊的亲密关系却又无法跳出现实规则的制约、既想成为自我却又逃避自我的悖论中建构着极具个人化的生存哲学。这种"个人化"书写是对"意义"的解构与对"理想"的终结,它因缺乏"共同体"的支撑,使得青年个体只能在"怀旧"中以自恋的方式将自身停留在童话般的"青春"阶段而不进入现实。前期网络文学在这种意义的长久缺失中开始寻找新的突破,并成为后期网络文学不厌其烦地书写个人奋斗故事的起点。
蔡芯华[2](2021)在《友谊关系视角下游客价值共创体验对餐饮体验满意度的研究》文中认为
汪翔[3](2021)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
李东林[4](2021)在《自我表露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关系需要满足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指明
王智洋[5](2021)在《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保存有大量文物古迹、地方文脉并能较为完整体现出传统生活状态的历史街区,逐渐成为当下人们的关注焦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历史街区展开的相关改建工作,经历了由过往旧城改造中的拆旧建新与仿古热潮,向小尺度、微循环、渐进式有机更新的认知与实践转变。虽然其的主要模式与演化路径不断发展演进,但客观现实中政策规划、法律法规的缺失与商业要素的无序繁殖,依然在此过程中引发了地方文化消逝、群体认同淡化、商业开发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过往我国的历史街区改建遵循的多是一种“物质-精神”二元对立认知;其在将工作重心聚焦于历史街区物质形态与精神面貌的同时,却忽视了街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具有实用性、经验性、延续性特征的社会人文内涵。作为一种供人居住生活的空间形态,我国的历史街区具有着由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三重维度共同构成的空间结构属性;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对之展开的文化建构,则是一种贯穿于其空间营建、空间叙事、空间消费环节的综合性空间生产活动。首先,对文物古迹外在形态风貌的修缮保护、对遗存布景等叙事景观的还原、与以物质为载体的消费活动,共同构成了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的物质空间维度。其次,精神空间维度的文化建构既是对历史街区中情感观念、集体认同、地方风俗等抽象要素的维系和延续,也包含着对隐藏于街区空间中的各种人文叙事文本的当代重置,并由此使之与当今大众的审美、怀旧、娱乐、教育等消费诉求相契合。最后,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文化建构在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维度进一步交汇,并分别体现为对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对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以及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空间消费等不同层面。同时,由封闭的围合状态、生产逻辑的强势地位、传统地缘亲缘关系的隐退、原住民人口的大量迁出等引发的历史街区公共属性淡化、人际关联衰退、情感内核消散和消费精英化趋势等问题,在本质上均是一种空间异化现象。因此,空间视阈下展开的当代中国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理应处于一种辩证统一的状态之中。相关的实践工作不但要在历史街区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空间维度的融合交织中,凸显其的活态性、属人性本质与多层次、多环节的原真性内涵;也需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元话语的互动、博弈与协调中,推动其相互补充、彼此制约并以此达成空间权益的动态平衡。
刘霁月[6](2021)在《同伴接纳对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 ——友谊质量的中介作用》文中提出社会情感能力是个体管理、调节、表达和理解情绪方面的能力。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从早期开始,甚至到整个儿童和青少年时期都在持续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与同伴交往的愈加频繁和亲密,同伴对儿童社会化的发展有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儿童的同伴关系主要包括群体层面的同伴接纳和个体层面的友谊。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同伴接纳、友谊与社会情感能力均存在显着相关。此外,研究发现同伴接纳与儿童友谊关系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差异。回顾已有研究,关于同伴接纳、友谊和社会情感能力三者间关系的研究尚显不足。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问卷调查法,考察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同伴接纳和友谊质量的基本情况,探讨同伴接纳影响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具体路径,进一步厘清同伴接纳、友谊质量和社会情感能力之间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改善学生同伴关系和提高社会情感能力,提供可行性教育建议。本研究采用同伴提名法、《友谊质量量表》以及自行翻译的《社会情感能力量表》,对640名来自成都市和乐山市六七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SPSS和AMO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和友谊质量总体发展状况良好,但各维度发展不平衡。(2)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和友谊质量在性别、年级上差异显着。儿童同伴接纳在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在年级上不存在显着差异。(3)除了自我管理维度,不同同伴接纳类型的儿童在社会情感能力总分及四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友谊质量类型的儿童在社会情感能力总分及各维度上均存在显着差异。(4)同伴接纳与儿童社会情感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均显着正相关。友谊质量总分及各维度与儿童社会情感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均存在显着正相关。同伴接纳与友谊质量总分及冲突与背叛、陪伴与交流、亲密袒露与交流维度存在显着正相关。(5)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受到同伴接纳显着的正向影响。友谊质量对儿童社会情感能力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友谊质量在同伴接纳与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及自我认知、社会认知和人际交往技能维度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友谊质量在同伴接纳对自我管理和负责任的决策维度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关心学生的同伴关系,了解学生同伴交往状况;二是关注学生发展的性别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一般发展;三是注意学生发展的年级差异,培养学生对环境的适应性;四是针对不同同伴关系类型,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工作;五是改善学生同伴接纳程度,建立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六是重视学生的友谊关系,提高学生友谊质量水平。
贾维德(JAVAD YAGHOUT)[7](2021)在《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的日益发展和国际化,来华留学生的人数不断呈增长趋势,留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也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工作。学生的学术适应和学术成就是教育的核心和目的。目前来华留学生在诸多方面特别是学术适应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十分有必要加强对留学研究生学术适应及影响因素方面的探讨。但目前,国内对来华留学生学术适应的关注还不多。正是基于当前这种研究状况以及来华留学生问题的重要性,本文以192名在京伊朗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以便为完善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理论、为来华留学生的招收、培养和评估提供有效的依据和支撑。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法和访谈梳理了中伊两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包括教育体系、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及评估制度四个方面,回顾和总结了两国教育系统之间的差异及其对来华伊朗学生产生的影响。第二,本文在借鉴已有的学术适应定义及量表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来华留学生的学术适应的定义,构建了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第三,本文利用该测量指标体系进一步描述和分析了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现状,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了来华伊朗研究生学术适应的群体差异;第四,运用自编社会交往和心理适应量表,考察了影响来华伊朗研究生社会和心理因素。第五、考察了学术成就作为学术适应的重要后果,并探索了学术适应对学生最终学术成就的影响。第五,通过深入访谈16名学生,挖掘了来华伊朗研究生在学术、社会交往和心理上面临的具体困难和挑战,以及学生面临不同的问题时采取的相应的应对策略,探讨了不同策略对学生的适应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不存在性别、学习专业和授课语言上的差异,而年龄、来华学习时间和汉语及英语水平对学生的学术适应产生着显着的影响。在社会交往与学术适应的关系方面,结果显示生活方面的交往和学术方面的交往都显着的预测学术适应的变异。在学生的朋友圈的国别结果表明,来华伊朗研究生的朋友国别和优选的朋友国别都以本国学生为主,但那些具有更多的中国朋友的学生呈现更高水平的学术适应。在心理适应与学术适应的关系上,结果表明学生对中国高校的想象和现实的反差及学生经历的消极情绪和焦虑的水平显着的影响学术适应,但孤独感和思乡病对学术适应的影响不显着。在学术成就上,本文发现性别、婚姻状况、授课语言、汉语和英语水平、学术适应、非学术性交往和孤独感和思乡病水平都是学术成就的重要预测因素。通过定性研究发现,语言水平是影响来华伊朗研究生学术适应的最主要因素。在学生相应的应对方面,以问题为导向的策略包括上课前预习、上课带录音机、借用母语、找中国语伴;而一些以情绪为导向的或者一些回避策略如包括回避上课或者回避参与课堂活动,甚至回避自己做作业并请求别人的帮助等策略。最后,本研究基于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的特点以及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留学生存在的问题,为有关政府部门的决策者、高等教育管理者、高等教育教员以及来华留学生提出了有关学术适应的信息以及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以便利用这些信息来增强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使其达到最佳学术适应率并解决来华留学生各方面的若干问题。
尤达[8](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郝思建[9](2021)在《高中生人格特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 ——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文中认为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的功能性和便捷性进一步提升,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与此同时,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步显现,其中之一便是手机依赖人数的大幅攀升。手机依赖是指个体无法控制或不愿控制对手机的使用,从而导致个体身心健康或社会功能受损的行为。因此,无节制的使用手机会对个体的生理状态或心理机能产生消极的影响。本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将大五人格、学业自我效能感、人际交往效能感合并为人格特征,将主观幸福感作为中介变量,研究人格特征对高中生手机依赖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象为高中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共获得有效问卷527份。使用SPSS23.0对各变量进行信度分析,对数据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偏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中介效应检验;使用AMOS24.0对各变量进行验证性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大五人格的严谨性维度、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维度、人际交往效能感的交往策略维度均存在性别和年级间的交互作用。(2)在控制人口学变量(性别和年级)的基础上,神经质、外向性与手机依赖各维度呈显着正相关;开放性与耐受性维度呈显着正相关;严谨性与过度使用维度呈显着负相关。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呈显着负相关;严谨性、宜人性、开放性、外向性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呈显着正相关。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维度与生活干扰维度呈显着正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呈显着正相关。交往能力与手机依赖各维度呈显着负相关。交往策略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呈显着正相关。(3)在控制人口学变量(性别和年级)的基础上,神经质对手机依赖各维度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外向性对日常干扰、积极预期、戒断症状、网络亲密、过度使用维度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严谨性对过度使用维度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对日常干扰维度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对日常干扰维度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交往能力对日常干扰、戒断症状、网络亲密、过度使用、耐受性维度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4)在控制人口学变量(性别和年级)的基础上,主观幸福感在神经质与戒断症状、网络亲密、过度使用维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严谨性与过度使用维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通过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高中生神经质、外向性、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维度得分越高,手机依赖行为越严重;严谨性、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交往能力维度得分越高,手机依赖程度越低。(2)神经质、严谨性维度可以通过主观幸福感间接地对手机依赖行为产生影响。
于启珍[10](2021)在《焦虑、抑郁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网络类型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关系在保持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着有益的作用,以往研究多关注在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如友谊或亲子关系,而本研究考察了更大范围的社会关系群。另外,以往研究多采用以变量为中心的方法,这样方法并不能捕捉到社会网络结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系统联系,因此本文采用以模式为中心的方法来探究社会网络的潜在类型,以及不同的社会网络类型对抑郁、焦虑的影响,并运用潜在转变分析的方法来探究不同的焦虑、抑郁潜在类型的转变模式,最后探究不同社会网络类型对于焦虑、抑郁转变模式的影响。本研究以天津师范大学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社会网络问卷、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和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作为研究工具,采用横向研究和纵向追踪两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横向研究收集了1次社会网络与焦虑、抑郁的数据,有效数据为304份,纵向研究收集了1次社会网络数据和4次焦虑、抑郁的数据,有效数据为303份。研究结果显示:(1)大学生的社会网络可以识别出三种潜在类型:多样化家庭类型、亲密家人类型和朋友为中心类型;(2)大学生的抑郁可分为高抑郁-高自杀、中抑郁-中自杀、中抑郁-低自杀和低抑郁-低自杀四种潜在类型;(3)焦虑可分为高焦虑-高不安、中焦虑-中不安、中焦虑-低不安和低焦虑-低不安四种潜在类型;(4)在潜在转变分析中,大部分抑郁和焦虑较严重的被试随时间变化抑郁和焦虑症状都有变好的趋势;(5)社会网络类型在焦虑和抑郁的得分上没有显着差异,但不同的焦虑、抑郁潜在类型在社会网络结构上存在差异,社会网络越大,焦虑和抑郁症状就越低;直系家属占比越多,抑郁症状就越明显;(6)在转变人群中,亲密家庭类型的被试随时间变化抑郁水平会下降,但焦虑水平会变高;相比于多样化家庭类型,朋友为中心类型的被试随时间变化抑郁水平会上升,但焦虑水平会降低。本研究探究了核心家庭之外的更广泛的社会关系,并探讨了社会网络类型对于焦虑、抑郁随时间变化的影响,有助于我们理解大学生的社会网络,为利用社会网络改善成人的心理健康提供了新的见解。
二、日益亲密的人际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益亲密的人际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泛社交时代”的网络情感结构与理想的终结——对前期网络文学的一种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泛社交时代”的网络情感结构 |
二、“泛社交时代”的怀旧、自恋与理想的终结 |
结语 |
(5)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历史街区的变迁、现状及当下问题 |
第一节 历史街区概念的内涵、外延与辨析 |
一、历史街区概念的产生及演进 |
二、对历史街区概念的辨析与定位 |
第二节 我国过往历史街区工作实践的阶段性特征 |
一、1949-1957:对历史街区议题的初步认知 |
二、1958-1976:城市化建设停滞时期的历史街区工作 |
三、1978-1989:政府主导下对城市老旧地带的福利性改造升级 |
四、20 世纪90 年代:对城市展开的大规模拆旧建新浪潮 |
五、21 世初期至今:对历史街区的小尺度、渐进式有机改建 |
第三节 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的主要模式、路径与当下困境 |
一、我国历史街区工作的常规模式和演化路径 |
二、当下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困境 |
第二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视角 |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从传统旧城改造到当代文化建构 |
一、传统旧城改造背景下历史街区改建活动的缺陷 |
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属性 |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维度 |
一、“物质-精神”二元空间观下的过往历史街区改建工作 |
二、“空间三元辩证法”下历史街区的多重空间维度 |
三、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空间的历史街区 |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环节 |
一、当代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生产属性 |
二、空间营建:对历史街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融合 |
三、空间叙事:对历史街区过往之事的还原、重置与再现 |
四、空间消费:对社会转型中大众消费新兴诉求的契合与满足 |
第三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物质空间维度 |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物质文化遗产的修缮与保护 |
一、历史街区中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特征 |
二、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途径与方法 |
三、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原则与目标 |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物质性景观的空间叙事还原 |
一、历史街区物质空间维度的自然与人工叙事文本 |
二、宏观:对整体肌理的空间叙事还原 |
三、中观:对建筑遗存的空间叙事还原 |
四、微观:对布景设施的空间叙事还原 |
第三节 以物质为载体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
一、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形式 |
二、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场所 |
三、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特征 |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物质形制的封闭与失序 |
一、“围合”状态下历史街区空间公共属性的消散 |
二、生产逻辑与象征性符号主宰下的空间消费 |
第四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精神空间维度 |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系与延续 |
一、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
二、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主题营建 |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精神场景的空间叙事重置 |
一、历史街区精神空间维度的人文叙事文本 |
二、从单一人文叙事文本到复合空间叙事场景 |
三、对历史街区空间叙事中人文叙事场景的当代重置 |
第三节 历史街区空间消费中的多重精神诉求 |
一、审美与怀旧 |
二、休闲与娱乐 |
三、历史与文化教育 |
四、遁世逃避 |
五、品味展示与认同获取 |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精神特质的消逝 |
一、由传统地缘、亲缘关系向业缘关系转变所引发的精神破坏 |
二、“非地方”状态下历史街区精神维度的同质化问题 |
第五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社会空间维度 |
第一节 对历史街区空间中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 |
一、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社会演进中的融合 |
二、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 |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 |
一、历史街区社会空间维度的生活性叙事文本 |
二、对历史街区社会中宏大事件与民间活动的当代再现 |
三、时空叙事中的铺排、拼贴与并置 |
第三节 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
一、体验性空间消费的社会维度 |
二、异托邦空间:时空情境穿越中的异质消费体验 |
三、阈限空间:从仪式走向世俗的节庆消费体验 |
四、“后台”空间:集体社会交往中的互动消费体验 |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社会功能与结构的变异 |
一、“绅士化”进程中的空间功能置换与人口结构改变 |
二、社会差异背景下的精英化倾向与消费区隔 |
第六章 空间视阈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辩证统一 |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中的空间异化 |
一、物质形态与精神内涵的异化 |
二、人的社会行为实践的异化 |
三、由物质、精神和社会实践异化所引发的空间异化 |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三重维度的辩证统一 |
一、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活态性与属人性本质 |
二、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层次、多环节原真性内涵 |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多元话语的辩证统一 |
一、政治话语:从主导者向中介人的角色转型 |
二、经济话语:于大众诉求和经济逻辑之间的平衡 |
三、社会与文化话语:文化治理下的广泛社会参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同伴接纳对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 ——友谊质量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社会情感能力 |
1.3.2 同伴接纳 |
1.3.3 友谊质量 |
1.4 研究对象 |
2 文献综述 |
2.1 社会情感能力的相关研究 |
2.1.1 社会情感能力的理论基础 |
2.1.2 社会情感能力的教育价值 |
2.1.3 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因素 |
2.2 同伴接纳与友谊的相关研究 |
2.2.1 同伴接纳与友谊的联系 |
2.2.2 同伴接纳与友谊的区别 |
2.3 同伴接纳与社会情感能力的相关研究 |
2.4 友谊与社会情感能力的相关研究 |
2.5 以往研究的不足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内容 |
3.3 调查对象 |
3.4 研究方法 |
3.4.1 方法论 |
3.4.2 研究方法 |
3.5 施测过程与数据处理 |
4 研究结果 |
4.1 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统计与比较 |
4.1.1 儿童社会情感能力总体情况 |
4.1.2 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各维度情况 |
4.1.3 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差异比较 |
4.2 儿童同伴接纳、友谊质量的统计与比较 |
4.2.1 儿童同伴接纳、友谊质量类型概况 |
4.2.2 儿童同伴接纳、友谊质量发展情况 |
4.2.3 儿童同伴接纳、友谊质量的差异比较 |
4.3 儿童同伴接纳与社会情感能力的关系分析 |
4.3.1 不同同伴接纳类型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情况 |
4.3.2 儿童同伴接纳与社会情感能力的相关分析 |
4.4 儿童同伴接纳与友谊质量的关系分析 |
4.5 儿童友谊质量与社会情感能力的关系分析 |
4.5.1 不同友谊质量类型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情况 |
4.5.2 儿童友谊质量与社会情感能力的相关分析 |
4.6 儿童同伴接纳与社会情感能力的关系:友谊质量的中介效应检验 |
4.6.1 儿童同伴接纳与社会情感能力的关系:友谊质量的中介效应检验 |
4.6.2 儿童同伴接纳与自我认知的关系:友谊质量的中介效应检验 |
4.6.3 儿童同伴接纳与自我管理的关系:友谊质量的中介效应检验 |
4.6.4 儿童同伴接纳与社会认知的关系:友谊质量的中介效应检验 |
4.6.5 儿童同伴接纳与人际交往技能的关系:友谊质量的中介效应检验 |
4.6.6 儿童同伴接纳与负责任的决策的关系:友谊质量的中介效应检验 |
5 分析与讨论 |
5.1 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现状 |
5.1.1 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情况 |
5.1.2 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差异 |
5.2 儿童同伴接纳、友谊质量现状 |
5.2.1 儿童友谊质量发展情况 |
5.2.2 儿童同伴接纳、友谊质量的差异 |
5.3 儿童同伴接纳与友谊质量的关系 |
5.4 儿童同伴接纳与社会情感能力的关系 |
5.5 儿童友谊质量与社会情感能力的关系 |
5.6 儿童友谊质量在同伴接纳和社会情感能力间的中介效应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6.2.1 关心学生的同伴关系,了解学生同伴交往状况 |
6.2.2 关注学生发展的性别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一般发展 |
6.2.3 注意学生发展的年级差异,培养学生对环境的适应性 |
6.2.4 针对不同同伴关系类型,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工作 |
6.2.5 改善学生同伴接纳程度,建立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
6.2.6 重视学生的友谊关系,提高学生友谊质量水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同伴提名法 |
附录二 友谊质量量表 |
附录三 社会情感能力量表 |
附录四 社会情感能力量表信效度分析(部分) |
致谢 |
(7)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动态 |
一、国外学者有关国际学生的一些研究结论 |
二、国内学者对来华留学生的研究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伊两国教育体系的比较 |
第一节 中国接受外国研究生的状况述评 |
一、接受外国研究生的总体情况 |
二、接受伊朗研究生的情况 |
第二节 中伊两国教育的比较 |
一、教育体系的比较 |
二、教学方法的比较 |
三、课程设置的比较 |
四、评估制度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证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理论基础与假设的提出 |
一、学术适应 |
二、社会交往 |
三、心理适应 |
四、学术成就 |
第二节 研究工具的编制与检验 |
一、研究工具的构成 |
二、量表的实证探索与验证 |
三、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第三节 调查过程和样本描述 |
一、问卷发放 |
二、样本描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来华伊朗研究生学术适应状况及其差异分析 |
第一节 来华伊朗研究生学术适应现状 |
一、学术适应总体现状 |
二、具体学术适应现状 |
第二节 来华伊朗研究生学术适应的差异分析 |
一、个体差异 |
二、语言水平上的差异 |
第三节 讨论 |
一、学术适应整体水平 |
二、学术适应的个体差异 |
三、学术适应的语言水平上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社会交往与心理适应对学术适应的影响 |
第一节 来华伊朗研究生的社会交往与学术适应 |
一、社会交往的频率和质量与学术适应的关系 |
二、社会交往的国别差异与学术适应的关系 |
第二节 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心理适应与学术适应 |
一、心理适应现状 |
二、心理适应与学术适应的关系 |
第三节 讨论 |
一、社会交往有关的结论 |
二、心理适应有关的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结果——学术成就 |
第一节 学术成就的现状 |
第二节 相关性分析 |
一、个体因素和语言因素与学术成就的相关性 |
二、学术适应与学术成就的相关性 |
三、社会交往与学术成就的相关性 |
四、心理适应与学术成就的相关性 |
第三节 回归分析 |
一、课程通过率的预测因素 |
二、比赛参与预测因素 |
三、论文发表预测因素 |
四、期末成绩的平均分数预测因素 |
五、学术会议的参与预测因素 |
六、总体成就的预测因素 |
第四节 结构方程模型 |
第五节 讨论 |
一、个体因素对学术成就的影响 |
二、汉语和英语水平对学术成就的影响 |
三、学术适应对学术成就的影响 |
四、社会交往对学术适应的影响 |
五、心理适应对学术成就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来华伊朗研究生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二节 研究过程 |
一、研究方法 |
二、抽样 |
三、访谈过程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学术方面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二、社会方面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三、心理方面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提升来华伊朗研究生的留学经历质量 |
一、提升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 |
二、促进来华伊朗研究生的社会交往 |
三、促进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心理适应 |
第三节 研究创新、限制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中文版) |
附录二 调查问卷(波斯文版)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
结语 |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9)高中生人格特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 ——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人格 |
2.1.1 人格的概念 |
2.1.2 人格的理论 |
2.1.3 人格的测量 |
2.1.4 人格的影响因素 |
2.2 学业自我效能感 |
2.2.1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
2.2.2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
2.2.3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
2.3 人际交往效能感 |
2.3.1 人际交往效能感的概念 |
2.3.2 人际交往效能感的测量 |
2.3.3 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
2.4 主观幸福感 |
2.4.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
2.4.2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 |
2.4.3 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
2.5 手机依赖 |
2.5.1 手机依赖的概念 |
2.5.2 手机依赖的测量 |
2.5.3 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 |
2.6 变量间的相关研究 |
2.6.1 人格与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 |
2.6.2 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 |
2.6.3 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 |
2.6.4 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
2.6.5 学业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
2.6.6 人际交往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
2.6.7 主观幸福感与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 |
2.7 问题提出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意义 |
3.2.1 理论意义 |
3.2.2 实践意义 |
3.3 研究假设 |
3.4 研究对象 |
3.5 研究工具 |
3.5.1 智能手机依赖量表 |
3.5.2 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版 |
3.5.3 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 |
3.5.4 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 |
3.5.5 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 |
3.6 数据处理 |
4 实证研究 |
4.1 初测 |
4.1.1 初测被试 |
4.1.2 初测问卷效度检验 |
4.1.3 初测问卷信度检验 |
4.2 正式测验 |
4.2.1 正式测验被试 |
4.2.2 正式测量问卷效度检验 |
4.2.3 正式测验问卷信度检验 |
4.3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性检验 |
4.3.1 大五人格的严谨性维度存在性别和年级间的交互作用 |
4.3.2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维度存在性别和年级间的交互作用 |
4.3.3 人际交往效能感的交往策略维度存在性别和年级间的交互作用 |
4.4 变量间各维度的偏相关分析 |
4.5 回归分析 |
4.5.1 共线性诊断 |
4.5.2 人格特征对手机依赖的预测 |
4.6 中介效应检验 |
4.6.1 主观幸福感在神经质与戒断症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4.6.2 主观幸福感在神经质与网络亲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4.6.3 主观幸福感在神经质与过度使用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4.6.4 主观幸福感在严谨性与过度使用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5 分析与讨论 |
5.1 人口学变量对各变量的影响分析 |
5.1.1 大五人格的严谨性维度在性别和年级间的交互作用分析 |
5.1.2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维度在性别和年级间的交互作用分析 |
5.1.3 人际交往效能感的交往策略维度在性别和年级间的交互作用分析 |
5.2 各变量间的偏相关分析 |
5.3 人格特征对手机依赖的预测分析 |
5.3.1 大五人格对手机依赖的预测分析 |
5.3.2 学业自我效能感对手机依赖的预测分析 |
5.3.3 人际交往效能感对手机依赖的预测分析 |
5.4 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7 研究结果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焦虑、抑郁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网络类型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社会网络 |
1.2 抑郁 |
1.3 焦虑 |
1.4 社会网络与抑郁、焦虑的关系研究 |
2 问题提出及研究假设 |
2.1 问题提出 |
2.2 研究意义 |
2.3 研究假设 |
3 研究一 社会网络与抑郁、焦虑的横向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结果 |
4 研究二 社会网络与抑郁、焦虑的纵向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3 研究结果 |
5 讨论 |
5.1 抑郁、焦虑现状及人口学差异 |
5.2 社会网络的基本情况及人口学差异 |
5.3 社会网络类型及焦虑、抑郁类型分析 |
5.4 焦虑、抑郁的潜在转变模式 |
5.5 社会网络与焦虑、抑郁的关系 |
5.6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日益亲密的人际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泛社交时代”的网络情感结构与理想的终结——对前期网络文学的一种考察[J]. 姜悦.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2]友谊关系视角下游客价值共创体验对餐饮体验满意度的研究[D]. 蔡芯华. 中山大学, 2021
- [3]社交媒体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D]. 汪翔. 西南大学, 2021
- [4]自我表露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关系需要满足的中介作用[D]. 李东林. 鲁东大学, 2021
- [5]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D]. 王智洋.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1)
- [6]同伴接纳对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 ——友谊质量的中介作用[D]. 刘霁月.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贾维德(JAVAD YAGHOUT).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8]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9]高中生人格特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 ——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D]. 郝思建.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
- [10]焦虑、抑郁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网络类型的关系研究[D]. 于启珍.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