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县“党建”订单增长187%

甘谷县“党建”订单增长187%

一、甘谷县《党的建设》订数增加187%(论文文献综述)

沈芳宁[1](2021)在《全面抗战时期甘肃地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刘军麟[2](2021)在《甘肃省石窟赋存环境区划研究》文中提出

黄毓芸[3](2019)在《魏晋隋唐方志文献学研究》文中指出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统计,我国旧志约8200种,占现存中国古籍的十分之一以上。但学界现有的研究重新志而轻旧志,重地理、历史研究而轻文献学研究,早期方志的研究则更为薄弱。魏晋隋唐方志是方志发展的早期阶段,从文献学角度研究这一时期的方志,对方志文献学的理论建设,中国方志的起源、发展及演变,方志史和方志学史的建立,第三(6方志的编纂工作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方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方志仅指地方性的综合志,广义的方志还包括全国性总志及记述某方面特定内容的专志。论文主要研究狭义方志,着重研究了以下问题。第一,界定魏晋隋唐方志具体范围。历代学者对方志名实、方志起源、方志内涵与外延的看法差别很大。一代有一代之方志。魏晋隋唐方志既具备历代方志共性,也有其时代特徵。论文基於文献用例归纳“方志”的语义发展、“方志”的内涵、特点及其核心要素;从代表性方志学着作、方志整理着作、着录方志的目录着作所举方志归纳方志外延。并据此从广、狭两方面提出能够整合前人观点的方志定义,为魏晋隋唐方志文献的目录、版本、校勘、1佚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归纳魏晋隋唐方志总特点。从方志地名沿革、地域分布、体例分类、撰人分布等方面分阶段考察魏晋隋唐方志各自特徵。第三,考察方志着录轨迹的历史演变。梳理魏晋南北朝、隋唐方志在历代目录及其子目中的分布及沿革以求“考镜源流”;考证了官、私、史目录学着作着录魏晋隋唐方志的误录、同书异名、同名异书、卷数异、撰人异等情况。第四,整理魏晋隋唐方志文本和考证魏晋隋唐方志1本。分析总结魏晋隋唐方志1佚成果现状,补充已有1本漏1方志佚文、新1方志佚书,校勘佚志佚文及现存方志文本;从版本学角度对这一时期的现存和1本方志进行考察,梳理已有的方志版本研究成果并做了专题研究。第五,魏晋隋唐方志方言材料的整理与考证。方言材料包括语音(音韵)、文字、词汇、训诂、语法等不同类别,论文主要研究其中的词汇材料,并从文献学角度考证了其中的异文、名物、风俗、地理及历时与共时的演变,旨在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方志中方言资料的整理、1录及数字化工程”的研究提供资料;又是一次从中国古典文献学角度对语言文字学文献进行整理、研究的有益尝试。

姜转芳[4](2019)在《近32年河西地区农村居民地时空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甘肃省河西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荒漠化程度严重,人口比重较小。随着移民政策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新规划的农村居民地具有排列整齐、边界规则的特点,但早期欠规划、无序的居民地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土地利用完整性,加之随着农业人口的减少农村居民地的规模依然在增大,造成了人地比例失衡,村庄空心化等现象。对该区的农村居民地进行时空演变研究可以挖掘农村居民地发展演变的规律,对协调农村人地平衡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参考前人对农村居民地的界定标准,结合河西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及经济发展水平,将河西地区的农村居民地定义为“建制镇以下的农村居民地”,再基于1986-2018年每5年一期的遥感影像目视解译提取的农村居民地矢量数据,综合运用动态度模型、区域差异模型、核密度和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来反映近32年来农村居民地时间及空间分异特征;利用缓冲区法定量分析了道路、水系和行政驻地对农村居民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并定性分析了社会人文因素对农村居民地规模和形态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村居民地的规模一直处于不同程度的扩张中,新增与减少双向之间的转换强度波动减弱。面积变化呈缓慢增加的趋势,数量变化呈“缓慢增加(1986-2005年)→趋于稳定(2005-2018年)”的过程。其中,2010-2015年新增与减少双向之间的转换很频繁,而两者抵消后的面积净变化量不是很大。(2)农村居民地的变化具有显着的区域差异。三大流域中,疏勒河流域的农村居民地变化最剧烈,其次为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五个地级市中,酒泉市的农村居民地变化最剧烈,其次为武威市、金昌市、张掖市、嘉峪关市。20个县(区)中,瓜州县、古浪县、玉门市和金川区的变化较剧烈,而天祝县和民乐县变化较稳定。总体来看,农村居民地的规模呈东多西少的分布特征,即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农业区(武威市和张掖市)的农村居民地规模较牧区(天祝县、肃南县、肃北县和阿克塞县)和工业区(金昌市和嘉峪关市)大;生态移民区(瓜州县、古浪县、玉门市和金川区)农村居民地变化较剧烈。(3)农村居民地呈显着的空间低值集聚特征。“热点”与“冷点”呈现出以肃州区和高台县为界的东西冷热分布格局。2000年后,“热点”区向西部地区发展,逐渐出现了玉门市花海镇、瓜州的双塔乡、梁湖乡、广至乡等新的热点区,“热点”区逐渐密集化。按照密度大小将农村居民地划分为密集区、较密集区、较稀疏区、稀疏区和极稀疏区。密集区的变化最剧烈,空间上主要出现在甘州区、民乐县的西部地区、凉州区、古浪县及民勤县周边地区。总体来看,近32年来空间分布格局变化不大,地域上呈现出“东部密集、中部较密集、西部稀疏”的分布特征。(4)农村居民地可划分为稳定不变式、外部扩展式、邻接扩展式、转换升级式和小幅萎缩式5种模式。变化模式中,外部扩展式的规模最大,是农村居民地变化的主要过程,大致经历了“稳定扩张(1986-2005年)→减速扩张(2005-2010年)→加速扩张(2010-2015年)→低速扩张(2015-2018年)”的过程,空间上多是新农村建设及生态移民安置区,具有集中分布、边界规则、结构紧凑的特征。(5)近年来,平均斑块面积和斑块大小标准差逐渐增大,新增的斑块面积偏离平均水平越来越远,大小斑块面积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斑块密度减小,凝聚度指数不断增大,致使景观破碎度降低,连通性增强;形状指数缓慢减小,周长面积分维数的值接近1,表明斑块形状的规律性较强,斑块结构越简单。总的来说,河西地区农村居民地整体上朝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且斑块的结构愈加紧凑,边界趋于规则。(6)农村居民地集中分布在距县道、乡道和其他道路1km、距沟渠0.5km的范围内,既满足了交通的便利性、对水资源的依赖性,同时又避免了距河流太近而造成的侵蚀及洪涝灾害。另外,农村居民地的分布受行政驻地的吸引,约83%的居民地集中分布在距离行政驻地8km的范围内。受城镇化的影响,1km范围内居民地的面积呈减少趋势。农村居民地规模和形态演变的社会人文影响因素可归纳为:移民政策下的人口数量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及政策鼓励下的居住条件改善。

张永森[5](2018)在《中国县级财政体制及其改革研究》文中提出县是我国国家政权和经济建设的基石。财政是庶政之母,财政制度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研究县级财政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994年我国实施了以“分税制”为主要特征的财税体制改革,在分税框架下确立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各省也根据该模式调整了省以下各级财政体制,确立了县级财政体制的基本架构。20多年过去,这一体制总体上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其自身积累的问题也不断出现,在运行层面表现为县级财政收入缺乏保障、县级财政自给率偏低、县级财政债务严重、县级财政区域差距大,等等;在体制层面表现为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不清,财权与事权、支出责任不匹配,官员考核激励机制不到位,等等。县级财政运行层面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体制层面的问题所决定的,要解决县级财政运行问题,其治本之策还在改革县级财政体制。而且,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突出问题,与经济高速增长相配套的县级财政体制的不适应之处也日渐显现,亟待改革。从制度上来看,县级财政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国家结构,二是财政分权。我国是一个单一制国家,采用了财政分权体制。建立在财政分权制上的县级财政体制内含官员晋升激励机制、财政激励机制以及个人利益激励机制,这些激励机制促进了政府间的竞争,并通过竞争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也形成了县级政府的各种财政行为。但与此同时,建立在分权制基础上的县级财政并没有像理论所预想的一样带来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理想供给,反而在实践中导致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区域间公共服务差距过大等问题。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如何建立一种既能够实现财政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又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县级财政体制成为本文研究的一个重点。通过拓展Fujita&Krugman(1999)的理论模型,本文建立了一个两部门两地区的模型,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政府公共服务质量是造成地区间工业发展差异(在工业仍然是中国大多数县域主导产业的情况下,工业的发展就等同于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政府公共服务质量好,当地工业部门就可以通过劳动力流入实现规模扩张,进而实现经济增长。政府公共服务质量下降则会导致工业部门萎缩,劳动力流出,经济增长恶化。第二,政府公共服务质量和经济增长、政府规模增长之间可以形成良性循环。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可以吸引内外部更多劳动力进入工业生产部门,推动工业部门规模扩张,而劳动力的流入也意味着政府的公共支出规模要随之扩大,进而推动政府规模增长,但这种规模增长是符合“瓦格纳定理”的政府规模增长。因此,在未来的制度设计中,中央政府可以把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作为县级财政的重要职能,把公共服务质量竞争作为县级财政主体——县级政府竞争的重要形式,这样既可以实现增长,也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论文也对县级财政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主要采取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的方法,计算了2007-2015年中国东、中、西、东北分地区的县级财政效率。研究得出:中国县级政府整体的规模效率较高,而代表政府决策和管理能力的纯技术效率较低;中国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县级政府的财政效率要普遍高于中国中部、西部地区;县级政府的纯技术进步率较低,规模效率基本稳定,整体向着稳定方向发展。论文还梳理了我国县级财政体制的历史演进,分析了美国、英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县级财政体制的经验教训,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面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提出了推进县级财政体制的改革设想和建议。本文认为县级财政体制改革要充分考虑我国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等现实背景,首先要保持分税制的总体稳定,确保中央有足够收入来实现县与县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其次,县级财政在职能上要逐渐减少经济发展职能,更多转向公共服务职能。再次,要赋予县级财政与公共服务相匹配的收入权。最后,财政要继续给县级政府提供正向激励效应。论文从两个层面讨论了一些具体建议。从发展角度看,要进一步深化县级财政体制改革,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关系,合理划分事权、财权和支出责任,完善地方政府收入体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等等;从风险的角度,要进一步完善县级财政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重大债务风险、建立健全县级政府债务管理长效机制、强化债务适度规模管理、建立县级政府债务预警系统,等等。

段小薇[6](2018)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山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化及重构 ——以豫西山地嵩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作为山区居民居住以及进行生产生活等社会经济活动主要载体的山区聚落,经历了剧烈变动,其数量、规模、空间格局、空间结构等均发生了显着变化。与此同时,山区乡村聚落作为山区基础的行政区划及管理单元(或是基础自治单元),其发展态势直接影响到全国精准脱贫工作的大局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败的试金石,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难点中的难点。因此,了解山区乡村聚落演化的时空规律,掌握山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影响机理,把握山区乡村聚落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丰富聚落研究相关内容,推进山区脱贫工作和山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实现山区聚落长久持续良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研究正是在此大背景下,选取豫西山地集中连片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山区县中人口最多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嵩县为研究案例,基于人地关系理论、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路径依赖理论、空间生产理论、生活质量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等地理学和经济学相关理论,以山区县域聚落的“空间格局——演变过程——演变机理——空间优化重构”为主线,运用自然断裂点分类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从七乡镇整体、不同高程、不同分区以及各分区下不同乡镇等多个尺度,对聚落斑块和人口关系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结合地形起伏度、地形位指数和分维数等指数方法,从总体、分区对嵩县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演化、聚落空间结构演变和聚落中心地等级体系演变进行分析;运用因子分析、地理探测器模型、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空间计量模型(包括空间滞后模型SLM、空间误差模型SEM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从自然村、行政村和乡镇尺度对嵩县聚落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基于空间生产、生活质量、生态位和居住场势理论,依据就近原则,运用加权Voronoi图和对比聚落之间“居住场势”大小,实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得出嵩县聚落未来的优化重构方向。研究有以下发现:(1)研究的四个时期(1975、1995、2008和2015年)中七乡镇整体聚落斑块和聚落人口的相关性均很高,但从丘陵区→低山区→中山区两者相关性依次降低(1975年除外),且随时间变化,中山区相关性逐渐降低,其他丘陵区和低山区呈现出波动变化;丘陵浅山区、浅山区和浅山深山区聚落斑块和人口的相关性均比较高,其中,丘陵浅山区和浅山区均以镇内聚落斑块和聚落人口的相关性更高,浅山深山区以发展较好的车村镇内聚落斑块和聚落人口的相关性最高。现阶段用聚落斑块数据替代人口数据进行县域及其以上尺度的聚落空间演变分析依旧可行,从中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问题,但是在乡镇及其以下尺度选择用人口数据或者将人口数据和聚落斑块数据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将更为准确可靠,也会更具有现实意义。(2)聚落演化的时空特征方面:(1)聚落数量显着减少而聚落规模却明显增加,从1975-2015年的40年间聚落数量减少了将近1/4,而聚落斑块面积增加了1.2倍多;1975-1995年阶段聚落数量消失的更明显,而1995-2015年阶段聚落总规模增加和扩张更为明显。(2)受地形限制,聚落在空间上多沿道路和河流呈条带状分布,沿县城和乡镇中心呈团状分布,且随着时间变化,多数河流道路沿线聚落仍在原位置发展,规模逐渐增大,同时向县城以及各镇区附近集聚,其中向县城集聚尤为显着。(3)聚落空间分布的低地、平缓坡度、小地形位指向性明显,且随时间变化分别趋于向丘陵、坡度<6°和地形位指数<0.4地区布局;此外,聚落区位的微小起伏指向性和聚落规模空间分布的微起伏指向性显着,且随时间变化前者向微起伏地区集中而后者向平微起伏地区集中;聚落区位的南坡指向性和聚落规模空间分布的南坡、东南坡和西南坡指向性显着,且随时间变化趋于增强。(4)全县聚落在空间上呈树枝状或者线-网状结构分布且随时间变化不明显,但局部有所变化,其中,在1975年时期局部呈现出的线-网状结构发展为带状-网状结构,块状发展为带状或者面状结构,带状结构有所扩展,散点状结构有所减少或者发展为块状结构;且全县形成了以嵩县县城为主中心和车村镇镇区为副中心的双核结构。(5)在不同时期,嵩县聚落中心地体系数量关系结构均基本呈现“金字塔”模式,但在各个时期中心地等级体系的空间结构和中心地等级体系的数量关系不符合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市场、交通以及行政原则,而是符合几种原则共同结合下的分布规律,且不同时期这种分布规律有所不同,由从一开始的河流、地形起主要作用,到后来地形交通起决定作用,市场作用越来越显着,分离原则也一直在起作用;聚落中心地空间结构主要呈现线性、三角形、四边形以及其他不规则多边形等形状混合分布的结构,且随时间变化空间结构由简单趋于复杂。(3)聚落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方面:(1)聚落区位主要受地形、生产条件以及道路、乡镇中心、县城中心和工矿企业的辐射影响,但随时间变化,地形影响在减弱,而道路和乡镇中心的辐射影响在增强,其中,受河流的影响仅在1975年为正向影响,受距离道路远近的负向影响先减弱后增强;受乡镇中心距离远近的正向影响逐渐减弱,受县城中心距离远近的正向影响先增强后减弱,受土地生产条件好坏的影响在1995-2015年正向影响程度逐渐减弱;受工矿企业的辐射影响仅在1995年和2015年显着但前一时期是负向影响而后一时期是正向影响,受养猪和大家畜的正向影响作用逐渐减弱而受山羊养殖的正向影响逐渐增强。此外,三个时期嵩县聚落区位受到地形、河流远近距离、道路远近距离、乡镇中心远近距离、县城中心远近距离、劳动力多少、生产条件好坏、工矿企业远近的影响作用程度存在空间差异,且随时间变化在不同位置变化不同。(2)聚落规模空间分布受自然、社会和经济等方面因子的解释作用均较为显着并随时间有所变化,其中,地形的影响相对较大,社会经济因子中乡镇和县城中心的影响次之,但随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县城中心的影响逐渐增强,而乡镇中心和地形的影响逐渐减弱。其中,受地形因素和生产条件的影响均仅在1995年和2015年为负向显着影响但随时间变化前者逐渐增强而后者逐渐减弱,受河流影响仅在1975年时期为显着负向影响,受劳动力的正向影响作用先增强后减弱。此外,嵩县聚落规模空间分布在1975年和1995年受河流远近距离、道路远近距离、乡镇中心远近距离、县城中心远近距离、工矿企业以及家庭养殖业影响作用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并随时间在不同位置有不同的变化,而在2015年受到地形、劳动力多少和生产条件好坏影响的空间差异很小,可以大致忽略。(4)嵩县聚落空间重构方向可划分为城镇化型、重点发展型、控制扩张型和迁移合并型四大类:(1)在对城镇化型乡村聚落空间优化重构过程中,应将该类乡村聚落的村庄规划纳入城镇规划体系中,设计适合农民居住的社区户型,引导居民向住宅小区集中。(2)在对重点发展型聚落空间优化重构过程中,应将该类聚落作为中心聚落(居民点)重点发展,集中建设现代化型聚落,引导周边适宜性低、分散、规模小的乡村聚落向中心聚落集聚。(3)对控制扩建型乡村聚落空间优化重构过程中,应在现有布局的基础上,通过村庄整体规划,依托各村落特有优势、改善布局,注重对村民宅基地房前屋后等闲置地进行改造,加大对空心村和一户多宅用地的整治,同时严格控制村落外延式新建,切实提高村落集约用地水平。此外,还应完善该类型聚落与外界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集镇或者中心村的联系。(4)对需要迁移合并类聚落,在迁移合并时应遵循“就近迁移、由低居住场势向高居住场势地区迁移、有利于迁出地农民与迁入地农民融合”的原则,采取整体搬迁或者局部搬迁但集中安置的方式,合理安置迁移居民的住房,并安排好移民的生产生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及基础设施的共建和共享率。

王鹏涛[7](2018)在《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时空统计规律与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气候的持续增暖,引起水文循环的变化,导致全球干旱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强度加重、干旱范围扩大。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干旱分布区,同时也是全球同纬度干旱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20世纪后期以来,西北地区气候呈现出暖湿化趋势,但是西北地区东部的干旱化趋势也较为明显,且从四季来看西北地区春季干旱趋势仍然较为显着。因此,西北地区暖湿化的时空差异和尺度特征仍不明确,西北地区干旱的时空演变趋势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明晰西北地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未来演变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西北地区干旱风险进行系统分析、科学评估与风险区划,事关区域水资源管理的具体成效。基于此,本文以西北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改进后的SPEI指数方法、线性回归方法、反距离加权插值法、自然灾害趋势判断模型、熵权分析法、灾害系统论等方法对西北地区气候变化背景、干旱灾害时空演变规律与趋势判断、干旱灾害归因、干旱风险评价与区划进行研究。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西北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1960-2016年,西北地区气温呈现显着上升趋势,且1990年之后升温速率明显比1990年之前要快。降水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秋季降水呈现递减趋势,从空间来看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在减少。全区大部分地区平均风速显着下降,且年际间波动幅度较大。全区日照时数普遍减少,四季中仅春季日照时数有所增加。全区相对湿度普遍减少,塔里木盆地周围相对湿度增加趋势明显。(2)西北地区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多年来,西北地区、西风气候区与高原气候区SPEI呈现上升趋势为主,仅东部季风区SPEI呈下降趋势。从季节来看,西北地区春季SPEI指数呈现出下降趋势,而其余季节SPEI指数均呈上升趋势。空间上,新疆西北部、中部与东部、青海中部、内蒙阴山附近等地是湿润化趋势影响的主要地区,新疆西南部、甘肃东部、宁夏等地则普遍存在干旱化发展趋势。(3)西北地区干旱趋势判断:在年和四季尺度,未来几年内西北地区轻旱与中旱发生的站次比均超过了 50%,且夏季西北地区干旱范围最广。从地区来看,未来三年内青海省在春季、甘肃与宁夏在夏季、内蒙西部在秋季、陕西全省在秋季与冬季发生灾害的站点较多。从全区来看,西北地区年尺度轻旱与中旱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西风气候区春季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高原气候区年尺度重旱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或2020年。东南气候区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从各省份来看,青海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19年。宁夏与陕西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均为2018年。内蒙西部年尺度重度以上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19年。新疆年尺度重度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20年。甘肃年尺度重度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4)西北干旱灾害的归因:西北地区干旱指数对降水表现为正敏感性,对气温、平均风速、日照时数则表现为负敏感性。降水占干旱灾害变化主导因素的站点主要分布在区域的东部,占到了区域总站点数的71.6%。风速占主导的站点仅占总站数的27.0%,基本分布在西风气候区。气温占主导的站点则仅有两个。主导因子的空间分布格局反应了区域气候变化的特点。(5)干旱风险评价体系构建与风险区划:西北地区东部为干旱致灾因子的高风险区。西北地区东南部孕灾环境脆弱性相对较低,其余地区脆弱性较高。全区承灾体暴露性均较低,高暴露区域零星分布于各省区。各省之间防灾减灾能力整体差异程度不大。从各省份来看,各省平均干旱风险普遍高于0.40,这表明西北地区整体干旱灾害风险较高。空间上干旱风险较高的区域分布在新疆南部昆仑山一带、青海柴达木盆地、青海三江源地区、甘肃东部、宁夏南部、内蒙阿拉善左旗、甘肃西部与新疆交界区、新疆东部七角井站附近等地。(6)西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管理对策包括:完善干旱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合理配置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干旱风险评估;对干旱灾害风险要素进行灾前干预;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抗旱应急预案与防旱抗旱规划等地方管理办法与条款;建立长效的灾害经济投入机制;加强灾害管理科学研究及科研成果转化,提高民众的灾害意识、抗旱能力与知识水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保护的方式进行减灾。本研究的创新点表现为:(1)发现西北地区“暖湿化趋势”具有区域差异和尺度特征,认为空间尺度上西北地区东部存在干旱化趋势,时间尺度上西北地区春季干旱程度在加剧。(2)在站点尺度上,创新和完善了重大自然灾害趋势判断方法,丰富了西北地区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干旱灾害趋势判断案例。(3)对西北地区干旱演变进行归因,提出降水和风速对西北地区干旱演变起主导作用。(4)构建和完善了西北地区干旱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在栅格尺度和县域尺度对西北地区干旱风险进行了精细化评价和区划。本文对西北地区干旱时空演变、趋势判断以及风险评价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该研究可以为区域灾害管理以及水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与实践参考,也可以为重大自然灾害趋势判断与灾害风险评价体系的集成研究提供案例及框架支持。

翟程[8](2018)在《1955-1960年甘肃省推广普通话运动研究》文中提出自近代以来,知识分子一直追求实现汉字读音的统一,进而帮助完成民族国家的塑造,由晚清切音字运动开始,经历了国语运动、拉丁化新文字运动,虽然提出了众多的解决方案,但是一直并未实现统一字音的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接续了这一历史思潮,经过大规模讨论后,开始实行推广普通话的语言政策。在1955-1960年这段历史时期内,由于受到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大跃进运动、文字改革以及加强和巩固汉民族与国家的统一等政治语境的影响,推广普通话转变为一项全国范围内的社会动员。同时期,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甘肃省建立起了计划经济体制,并在此基础之上出现了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入、各类教育系统的完善、通讯和广播电影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扫盲运动与业余文化学习的开展、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文化教育活动五项因素与条件,甘肃省的推广普通话运动便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启。甘肃省的推广普通话运动包括了培训师资、方言调查、宣传推广汉语拼音方案,举办和参加各类普通话观摩活动,动员各类组织与解放军部队推广普通话,充分供应各类推广普通话的教材教具等内容,推广普通话运动逐步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笔者梳理后认为推广普通话运动背后反映出19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社会资源的强大支配力,这使得推广普通话运动也得以运动了起来。

王孟欣[9](2017)在《三青团甘肃支团研究》文中指出三民主义青年团(简称“三青团”)是抗日战争时期由蒋介石一手扶植并建立起来的一个政治组织。蒋介石希望三青团能够促进国民党的更新与发展,更好地整合国内各派政治力量,并能积极地与中共争夺青年运动的领导权。甘肃省在抗战期间,是西北大后方的中心省份,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本文以三青团甘肃支团为研究对象,以历史唯物主义史观为指导,采用史料分析法、对比研究法、统计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三青团甘肃支团做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研究。首先,论文考察了三青团甘肃支团的成立背景。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都非常重视甘肃的战略地位,尤其重视对甘肃青年的宣传动员,这成为三青团甘肃支团成立的一个重要背景。其次,论文梳理了三青团甘肃支团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主要是从支团的组织系统、人事配置、干部的吸收与组训、团员的吸收与组训等几方面进行了梳理。再次,论文还论述了三青团甘肃支团的主要活动,主要包括抗日宣传、抗日服务、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等几方面的内容。最后,论文讨论了三青团甘肃支团与甘肃地方政府、国民党各级党部,以及其与中共、与各地方势力之间的关系。总之,本文通过对三青团甘肃支团的整体考察,比较清晰系统地展示了三青团甘肃支团的历史过程和历史影响。

徐峰[10](2016)在《兰州地区深基坑工程桩锚支护体系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桩锚支护结构是深基坑支护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通过对锚杆施加预应力能够起到有效地主动控制深基坑变形的作用。但是,对于新开挖的深基坑,基坑周边往往会遇到许多难以排除且情况复杂的基坑顶部附加荷载,目前深基坑桩锚支护设计中很少考虑地面附加荷载不同对深基坑支护的影响,且现有的设计方法难以快速、准确地选择合理的设计参数组合,得出的设计结果也难也保证是最优的设计参数组合。故本文采用FLAC3D软件模拟不同情况下的地面附加荷载对基坑的影响,并采用遗传算法对深基坑桩锚支护进行优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采用FLAC3D软件建立深基坑桩锚支护的数值分析模型,土体本构模型采用摩尔库伦模型,桩及锚杆采用结构单元模拟。在基坑顶部设置7种不同情况的地面附加荷载,分析荷载距基坑边距离不同时对基坑壁的水平位移、锚杆内力和排桩内力的影响,得出不同工况下的基坑壁水平位移、每排锚杆的内力和排桩内力变化规律。为深基坑桩锚支护设计时如何设置桩及锚杆参数提供参考。(2)首先,从土体自承作用和锚土作用方面改进预应力锚杆抗拔力的求解方法,进而对整体稳定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采用遗传算法随机搜索潜在滑移面计算整体稳定安全系数。其次,以单位宽度桩和锚杆的施工总造价作为优化的目标函数,在MATLAB中编制基于遗传算法的深基坑桩锚支护优化设计系统。最后,将优化设计结果与工程实例进行比较。比较验算结果表明采用该优化设计系统在保证深基坑安全性的基础上,可以取得较显着的经济效益,该优化设计系统的合理性得到了初步验证。

二、甘谷县《党的建设》订数增加187%(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谷县《党的建设》订数增加187%(论文提纲范文)

(3)魏晋隋唐方志文献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范围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魏晋隋唐方志概述
    第一节 “方志”界定
    第二节 魏晋隋唐方志概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魏晋隋唐方志着录与考证
    第一节 魏晋隋唐方志的着录、分布与沿革
    第二节 魏晋隋唐方志着录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魏晋隋唐方志辑佚
    第一节 佚书与辑佚
    第二节 魏晋隋唐方志辑佚述略
    第三节 魏晋隋唐方志补辑与考证
    第四节 魏晋隋唐佚志佚文校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魏晋隋唐方志版本专题研究
    第一节 《华阳国志》的版本
    第二节 唐颜真卿《吴兴地记》(《石柱记》)版本
    第三节 唐樊绰《蛮书》的版本
    第四节 唐陆广微《吴地记》的版本
    第五节 唐莫休符《桂林风土记》的版本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魏晋隋唐方志校勘专题研究
    第一节 《华阳国志》校勘研究
    第二节 《吴兴地记》(《石柱记》)校勘
    第三节 《桂林风土记》校勘集补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魏晋隋唐方志方言材料辑考
    第一节 方言文献及方志方言材料的价值
    第二节 魏晋隋唐方志方言材料的搜集与判定
    第三节 魏晋隋唐方志方言词考证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魏晋隋唐方志整理与研究成果汇总表
附录二:魏晋隋唐方志总目
附录三:魏晋隋唐方志同书异名、同名异书表
附录四:魏晋隋唐方志辑本简表
附录五:魏晋隋唐方志佚文整理总谱
附录六:魏晋隋唐方志方言词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近32年河西地区农村居民地时空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村居民地概念的研究
        1.2.2 农村居民地演变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章节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社会经济
        2.1.5 农村居民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基于RS的数据提取方法
        2.2.2 基于GIS的时空分析方法
        2.2.3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的分析方法
第三章 农村居民地信息提取
    3.1 数据源与预处理
        3.1.1 数据源
        3.1.2 数据预处理
    3.2 农村居民地提取
        3.2.1 农村居民地提取方法
        3.2.2 农村居民地解译标志
        3.2.3 精度验证及结果展示
第四章 农村居民地时空过程分析
    4.1 数量变化分析
        4.1.1 规模变化
        4.1.2 变化强度
        4.1.3 区域差异
    4.2 空间变化分析
        4.2.1 农村居民地空间分布特征
        4.2.2 农村居民地空间集聚趋势
        4.2.3 农村居民地空间变化模式
    4.3 景观格局演变
        4.3.1 农村居民地斑块的规模特征
        4.3.2 农村居民地斑块的密度特征
        4.3.3 农村居民地斑块的形状特征
    4.4 小结
第五章 农村居民地时空演变的影响因素
    5.1 区位因素
        5.1.1 道路
        5.1.2 水系
        5.1.3 行政驻地
    5.2 社会人文因素
        5.2.1 政策制度
        5.2.2 人口数量
        5.2.3 社会经济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和展望
        6.2.1 不足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中国县级财政体制及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关于县级财政运行研究
        二、关于县级财政体制研究
        三、简要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县级财政管理体制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国家结构与县级财政
        一、现代国家结构下的县级政府
        二、中国县级政府的特点及行为目标
    第二节 财政分权体制下政府竞争与县级财政行为
        一、政府竞争理论
        二、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
        三、财政分权与公共服务提供
        四、财政分权体制下县级政府竞争的负面效应
    第三节 公共服务质量、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
        一、政府公共服务质量及影响因素
        二、模型基本设定
        三、数值模拟
        四、结论
    第四节 几点启示
第三章 新中国县级财政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前:统收统支下的县级财政
    第二节 1978-1993:分灶吃饭下的县级财政
    第三节 1994年以来:分税制下的县级财政
    第四节 分税制下县级财政体制改革新探索
        一、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
        二、县级财力保障机制改革
        三、省直管县体制探索
        四、十八大以来的新改革
第四章 典型国家的地方财政体制与县级财政
    第一节 美国的地方财政体制与县级财政
        一、美国政府的组织结构
        二、美国的地方财政体制
        三、美国县级政府财政运行:以旧金山为例
    第二节 英国的地方财政体制与县级财政
        一、英国政府的组织结构
        二、英国的地方财政体制
    第三节 日本的地方财政体制与县级财政
        一、日本政府的组织结构
        二、地方财政制度
    第四节 印度的地方财政体制与县级财政
        一、印度政府的组织结构
        二、地方政府财政体制
    第五节 启示与借鉴
        一、保证预算过程透明
        二、确保地方财源稳固
        三、促进转移支付制度完善
第五章 我国县级财政绩效分析
    第一节 县级财政绩效及其研究现状概述
        一、财政绩效含义
        二、我国学者对财政绩效问题的初步研究
    第二节 基于DEA模型的县级财政绩效分析
        一、研究方法
        二、数据来源及指标体系模型构建
        三、结果分析
        四、结论与建议
第六章 我国县级财政运行和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县级财政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县级财政收入缺乏保障
        二、县级财政自给率偏低
        三、县级政府债务问题严重
    第二节 县级财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与市场职责边界划分不清
        二、财权与事权、责任不匹配
        三、官员的考核激励机制不到位
第七章 推进县级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建议
    第一节 深化县级财政体制改革
        一、县级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构想
        二、深化县级财政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三、完善县级财政体制改革配套措施
    第二节 防范和化解县级财政风险
        一、防范和化解重大债务风险
        二、建立健全县级政府债务管理长效机制
        三、建立地方财政监督机制
        四、强化债务适度规模管理
        五、建立县级政府债务预警系统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6)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山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化及重构 ——以豫西山地嵩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聚落快速转型
        1.1.2 山区乡村聚落变化巨大
        1.1.3 山区乡村聚落发展与农村脱贫
        1.1.4 山区乡村聚落发展与乡村振兴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内容安排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2.1 相关概念
        2.1.1 聚落与乡村聚落
        2.1.2 行政村与自然村
        2.1.3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
    2.2 国内外乡村聚落演变研究进展
        2.2.1 乡村聚落演变过程及其特征
        2.2.2 乡村聚落演变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
        2.2.3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
    2.3 山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及演变研究进展
        2.3.1 西部山区
        2.3.2 中部山区
        2.3.3 东部山区
        2.3.4 东北部山区
    2.4 研究述评
        2.4.1 国内外研究特点
        2.4.2 研究不足
第3章 相关理论与本文理论框架
    3.1 理论基础
        3.1.1 人地关系理论
        3.1.2 区位理论
        3.1.3 空间结构理论
        3.1.4 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
        3.1.5 路径依赖理论
        3.1.6 空间生产理论和生活质量理论
        3.1.7 公共产品理论
    3.2 本文理论架构
第4章 研究区、数据与分析方法
    4.1 研究区选取与概况
        4.1.1 研究区选取
        4.1.2 研究区概况
    4.2 研究时段的选取
    4.3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1 数据来源
        4.3.2 空间数据预处理
        4.3.3 社会经济数据预处理
        4.3.4 社会经济数据与空间数据匹配处理
    4.4 乡村聚落空间格局、过程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4.4.1 景观格局指数
        4.4.2 空间扩展指数
        4.4.3 聚落形态测度方法
        4.4.4 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
        4.4.5 地形起伏度和地形位指数
        4.4.6 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
        4.4.7 多元回归分析方法
第5章 聚落斑块和聚落人口关系的时空变化
    5.1 整体聚落斑块和人口关系及其变化
        5.1.1 聚落斑块和人口相关性及变化分析
        5.1.2 人均聚落用地特征时空变化
    5.2 不同高程下聚落斑块和人口关系变化
    5.3 不同分区下聚落斑块和人口关系的时空变化
        5.3.1 丘陵浅山区、浅山区和浅山深山区
        5.3.2 丘陵浅山区城关镇和何村乡
        5.3.3 浅山区纸房镇和黄庄乡
        5.3.4 浅山深山区车村镇、白河镇和木植街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聚落演化的时空特征
    6.1 聚落区位演化的时空特征
        6.1.1 总体特征
        6.1.2 不同地形条件分区
        6.1.3 道路不同影响区
        6.1.4 水源不同影响区
        6.1.5 县城乡镇中心不同影响区
    6.2 聚落规模演化的时空特征
        6.2.1 总体特征
        6.2.2 不同地形条件分区
        6.2.3 道路不同影响区
        6.2.4 水源不同影响区
        6.2.5 县城乡镇中心不同影响区
    6.3 聚落空间结构变化
        6.3.1 聚落空间结构及其变化
        6.3.2 聚落规模等级结构的空间变化
    6.4 聚落中心地等级体系演变
        6.4.1 中心地等级数量及各等级规模大小的确定
        6.4.2 中心地等级体系演变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聚落空间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7.1 基于自然村尺度嵩县聚落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7.1.1 聚落区位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变化
        7.1.2 聚落规模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
    7.2 基于行政村尺度的嵩县聚落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
        7.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7.2.2 聚落区位和规模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变化
        7.2.3 聚落区位和规模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的时空变化
    7.3 基于乡镇尺度的嵩县聚落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7.3.1 指标体系的构建
        7.3.2 聚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聚落发展适宜性评价及其空间重构研究
    8.1 嵩县聚落空间适宜性评价
        8.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8.1.2 指标量化和综合评价模型
        8.1.3 嵩县聚落空间适宜性结果评价
    8.2 嵩县聚落空间重构区划分
        8.2.1 划分依据
        8.2.2 划分结果分析
    8.3 嵩县聚落空间重构方向及政策建议
        8.3.1 城镇化型
        8.3.2 重点发展型
        8.3.3 控制扩建型(或者内部改造型)
        8.3.4 迁移合并型
第9章 结语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之处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人口数据查录表格
附录 B 分析附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7)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时空统计规律与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2 气象灾害研究进展
        1.2.3 干旱灾害研究进展
        1.2.4 灾害风险管理研究
        1.2.5 灾害预测与趋势判断
    1.3 研究区域概况
        1.3.1 地理位置与范围
        1.3.2 气候特点与区划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西北地区气候变化背景分析
    2.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1 数据来源
        2.1.2 研究方法
    2.2 西北地区气温时空演变
        2.2.1 平均气温年际变化趋势
        2.2.2 平均气温季节变化趋势
        2.2.3 平均气温年内分布特征
    2.3 西北地区降水量时空演变
        2.3.1 平均降水量年际变化趋势
        2.3.2 平均降水量季节变化趋势
        2.3.3 平均降水量年内分布特征
        2.3.4 降水日数的变化趋势
    2.4 西北地区平均风速时空演变
        2.4.1 平均风速年际变化趋势
        2.4.2 平均风速季节变化趋势
        2.4.3 平均风速年内分布特征
    2.5 西北地区日照时数时空演变
        2.5.1 日照时数年际变化趋势
        2.5.2 日照时数季节变化趋势
        2.5.3 日照时数年内分布特征
    2.6 西北地区相对湿度时空演变
        2.6.1 相对湿度年际变化趋势
        2.6.2 相对湿度季节变化趋势
        2.6.3 相对湿度年内分布特征
    2.7 小结
第3章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时空规律
    3.1 SPEI干旱指数方法
        3.1.1 SPI和SPEI指数的异同
        3.1.2 SPEI指数的算法改进
        3.1.3 基于SPEI指数的干旱评价体系
    3.2 西北地区SPEI与SPI旱涝事件分析
    3.3 西北地区不同时间尺度干旱时间演变
        3.3.1 西北地区不同时间尺度SPEI
        3.3.2 不同气候分区SPEI-12时间演变
    3.4 西北地区季节及年尺度干旱时空演变
        3.4.1 时间变化趋势
        3.4.2 空间变化趋势
        3.4.3 频率变化特征
    3.5 西北地区干旱强度时间变化分析
        3.5.1 年尺度干旱强度
        3.5.2 季节尺度干旱强度
    3.6 西北地区干旱覆盖度统计分析
        3.6.1 全区及分区干旱覆盖度统计分析
        3.6.2 各省份干旱覆盖度统计分析
        3.6.3 西北地区干旱覆盖度的阶段变化分析
    3.7 小结
第4章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趋势判断
    4.1 重大自然灾害的趋势判断模型
        4.1.1 可公度等式计算
        4.1.2 可公度蝴蝶结构图
        4.1.3 可公度结构系
        4.1.4 西北地区干旱趋势判断
    4.2 西北地区站点尺度轻旱与中旱趋势判断
        4.2.1 新疆北塔山站年尺度旱灾趋势判断
        4.2.2 新疆北塔山站秋季旱灾趋势判断
        4.2.3 青海门源站年尺度旱灾趋势判断
        4.2.4 青海门源站夏季旱灾趋势判断
        4.2.5 内蒙古四子王旗站年尺度旱灾趋势判断
        4.2.6 内蒙古四子王旗站冬季旱灾趋势判断
        4.2.7 甘肃张掖站春季旱灾趋势判断
        4.2.8 甘肃张掖站秋季旱灾趋势判断
        4.2.9 陕西镇安站春季旱灾趋势判断
        4.2.10 陕西镇安站夏季旱灾趋势判断
        4.2.11 宁夏中宁站春季旱灾趋势判断
        4.2.12 宁夏中宁站夏季旱灾趋势判断
    4.3 西北地区及各分区旱灾趋势判断
        4.3.1 西北地区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3.2 西风气候区春季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3.3 高原气候区年尺度重旱灾害趋势判断
        4.3.4 东南气候区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4 西北地区省级尺度旱灾趋势判断
        4.4.1 青海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4.2 宁夏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4.3 陕西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4.4 内蒙西部年尺度重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4.4.5 新疆年尺度重度旱灾趋势判断
        4.4.6 甘肃年尺度重度旱灾趋势判断
    4.5 小结
第5章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归因分析
    5.1 干旱指数的多元线性回归法
        5.1.1 气候变化的归因分析
        5.1.2 多元线性回归原理
        5.1.3 气象要素的多重共线性
        5.1.4 干旱灾害的多元线性归因分析
    5.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评判
        5.2.1 模型决定系数的统计分析
        5.2.2 拟合与观测值一致性分析
    5.3 西北地区干旱演变归因分析
        5.3.1 回归系数与贡献率的空间分布
        5.3.2 回归系数与贡献率的分区统计
        5.3.3 干旱归因分析的主导因子识别
    5.4 小结
第6章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评价、区划与管理
    6.1 自然灾害系统论
    6.2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6.2.1 干旱灾害风险模型
        6.2.2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6.2.3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流程
    6.3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系统分析
        6.3.1 数据采集与处理
        6.3.2 致灾因子综合分析
        6.3.3 孕灾环境综合分析
        6.3.4 承灾体的综合分析
        6.3.5 防灾减灾能力分析
    6.4 西北干旱灾害风险评价
        6.4.1 致灾因子危险性
        6.4.2 孕灾环境脆弱性
        6.4.3 承灾体暴露性
        6.4.4 防灾减灾能力
        6.4.5 旱灾综合风险评价
    6.5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管理与对策研究
        6.5.1 灾害管理与风险管理
        6.5.2 气象灾害管理
        6.5.3 干旱灾害风险管理与对策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
        7.1.2 西北地区的干旱变化特征
        7.1.3 西北地区的干旱灾害趋势判断
        7.1.4 西北地区的干旱归因分析
        7.1.5 西北地区的干旱风险评价
    7.2 创新点
    7.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8)1955-1960年甘肃省推广普通话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状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近代中国汉字字音统一的回顾
    第一节 清代时期的初步探索
        一 推广官话
        二 切音字运动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进一步发展
        一 国语运动
        二 拉丁化新文字运动
第二章 全国推广普通话运动的宣传与动员
    第一节 各类媒体的宣传动员
        一 推广普通话的目的
        二 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定位
    第二节 社会各领域内的宣传动员
        一 教育领域内的动员
        二 文化领域内的动员
        三 党群组织的动员
        四 解放军部队中的动员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甘肃省的响应与条件
    第一节 《甘肃日报》与《兰州日报》的舆论宣传
    第二节 甘肃省推广普通话的因素与条件
        一 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入
        二 各类教育系统的完善
        三 扫盲运动与业余文化学习的开展
        四 广播、电影事业与通讯设施的建设与发展
        五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文化教育活动
第四章 甘肃省的动员推广
    第一节 培训师资
    第二节 方言普查
    第三节 推广宣传汉语拼音
    第四节 举办和参加各类普通话观摩活动
    第五节 动员各类组织推广普通话
    第六节 充分供应各类推广普通话的教材教具
    第七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三青团甘肃支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资料来源
    四、研究方法
    五、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三青团甘肃支团的历史概况
    第一节 三青团甘肃支团的成立
    第二节 三青团甘肃支团的组织建设
    第三节 三青团甘肃支团的结局
第二章 三青团甘肃支团的主要活动
    第一节 宣传活动
    第二节 抗日服务活动
    第三节 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第四节 三青团在甘肃主要高校的情况——以国立西北师范学院为例
第三章 三青团甘肃支团与甘肃其他政治势力的关系
    第一节 甘肃支团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第二节 甘肃支团部与地方党部的关系
    第三节 甘肃支团部与其他势力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发表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10)兰州地区深基坑工程桩锚支护体系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桩锚支护体系的研究现状
        1.2.2 深基坑支护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主要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桩锚支护结构计算与遗传算法概述
    2.1 引言
    2.2 桩锚支护结构
        2.2.1 预应力锚杆的作用机理
        2.2.2 预应力锚杆的内力及变形
        2.2.3 桩锚支护结构的计算
    2.3 遗传算法概述
    2.4 遗传算法的MATLAB实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坑顶部附加荷载位置变化对锚杆的影响
    3.1 引言
    3.2 结构单元及本构模型
        3.2.1 结构单元
        3.2.2 本构模型
    3.3 数值计算模型
        3.3.1 基本参数
        3.3.2 开挖工况
        3.3.3 数值分析模型
        3.3.4 结构单元参数
    3.4 地面附加荷载对基坑的影响
        3.4.1 地面附加荷载位置变化对基坑壁位移的影响
        3.4.2 地面附加荷载位置变化对锚杆轴力的影响
        3.4.3 地面附加荷载位置变化对支护桩内力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桩锚支护优化设计
    4.1 引言
    4.2 对整体稳定安全系数计算方法的改进
    4.3 遗传算法的MATLAB实现
        4.3.1 遗传算法实现的基本步骤
        4.3.2 遗传算法计算整体稳定安全系数
        4.3.3 编制优化设计系统
    4.4 工程实例
        4.4.1 工程概况
        4.4.2 土体参数
        4.4.3 原支护设计
        4.4.4 优化设计
        4.4.5 优化结果分析
        4.4.6 理正深基坑软件对比分析
        4.4.7 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深基坑桩锚支护优化设计系统主要源程序
    B.1 主函数
    B.2 约束条件
    B.3 整体稳定安全系数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工程列表

四、甘谷县《党的建设》订数增加187%(论文参考文献)

  • [1]全面抗战时期甘肃地政研究[D]. 沈芳宁.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甘肃省石窟赋存环境区划研究[D]. 刘军麟. 西北大学, 2021
  • [3]魏晋隋唐方志文献学研究[D]. 黄毓芸.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4]近32年河西地区农村居民地时空演变研究[D]. 姜转芳. 兰州大学, 2019(09)
  • [5]中国县级财政体制及其改革研究[D]. 张永森.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6]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山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化及重构 ——以豫西山地嵩县为例[D]. 段小薇. 河南大学, 2018(12)
  • [7]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时空统计规律与风险管理研究[D]. 王鹏涛.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8]1955-1960年甘肃省推广普通话运动研究[D]. 翟程. 兰州大学, 2018(11)
  • [9]三青团甘肃支团研究[D]. 王孟欣.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2)
  • [10]兰州地区深基坑工程桩锚支护体系优化设计[D]. 徐峰. 兰州理工大学, 2016(01)

标签:;  ;  ;  ;  ;  

甘谷县“党建”订单增长187%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