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药并举治验三则(论文文献综述)
肖雄[1](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窦豆[2](2021)在《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上篇:以《金匮要略》仲景薏苡四方(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败酱散和《千金》苇茎汤)为出发点,考证澄清四方条文的原文原貌和仲景原意,梳理后世注家流变和传承脉络,从古今相关医案报道中总结薏苡四方的临床应用情况。下篇:以上篇为基础,分析薏苡四方所体现的治则治法、配伍选药及剂量制法等规律,结合仲景对湿邪及痈、痹的“病脉证治”认识,总结提炼仲景之薏苡仁运用经验,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附篇: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效进行初步的现代诠释。研究方法:上篇:对薏苡四方进行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研究,具体方法包括:1.版本校勘:将邓珍本、吴迁本等进行对照,对于差异较大者,考证其正误,以期最大限度接近原貌。2.字义考证:借助上古汉语文献对仲景薏苡四方条文进行逐字训义,从训诂学角度考证回归仲景原意。3.疑难问题辨析:分析后世注家对仲景原文诠释的流变,以求溯流澄源,结合字义考证结果,对条文和方药相关问题进行析疑。4.医案整理分析:借助中华医典和中国知网等数字工具,系统收集薏苡四方相关古今医案,进行定量数据分析整理,体现循证医学思想。下篇:从继承、发展和后世应用论述仲景运用薏苡仁的方法和规律,具体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搜集、整理仲景之前先民对薏苡的认识;整理后世本草及医案医话等着作中对仲景运用薏苡经验的传承发展。2.理论探讨:结合《黄帝内经》中对于湿邪、痹、痈的有关论述,分析仲景对水、湿、痰、饮、雾等邪气致病的认识以及痹、痈之“病脉证治”,总结提炼仲景对薏苡仁功效的发展及其运用薏苡仁之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方法为蛋白组学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成果:上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麻杏苡甘汤剂量应以吴迁本为是,并非“轻剂”;本方证以湿邪致病为主,存在久聚寒凉的因素,而非“痹久化热”;全方散寒除湿,薏苡在方中起到祛湿除痹的关键作用,这蕴含着为仲景所独有、而后世却未能充分挖掘继承的治湿法,即“动以治静,下气祛湿”。2.薏苡附子散之“胸痹缓急”应理解为“(胸痹疼痛症状的)舒缓安适和紧切拘急”,即基于“缓”、“急(褊)”的本义“宽绰、窄紧”而直译。本病以湿邪痹阻心胸为核心,薏苡在其中具有下气祛湿除痹之功。本方为平素服用所设,而非急救之剂。3.薏苡附子败酱散所论之痈脓,属病久本湿标热之证,全方功效为清热除湿消痈,方中薏苡起到化湿消痈之用,附子为扶真阳以祛湿而非祛寒。方后“小便当下”并非误写,而是本方确能通利小便而消痈。薏苡附子败酱散在后世的解读中,逐渐被认为与大黄牡丹汤一祛寒湿、一治湿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方的应用。4.《千金》苇茎汤确属仲景原方,而非首创于《千金》;条文中之“烦满”指热郁而成的胸胁胀满,非情志症状;“胸中甲错”所述可能为心胸脏腑纹理之变化;“瓜”字在仲景时期专指果瓜中的甜瓜,故仲景之“瓜瓣”应为甜瓜子而非冬瓜子。注家对本方治疗湿热还是津亏存在争议,实际上湿热内壅即可形成津液疏布障碍,因而正适合使用既能利湿、又不温燥伤津的薏苡仁进行治疗。本方之变方、类方亦说明薏苡仁在方中发挥着祛湿、消痈、排脓的重要作用。5.由医案整理可知,仲景薏苡四方在后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运用,适应症不断扩大,同时在传承中也出现了诸多发展变化,如以麻杏苡甘汤配伍大量清热利湿之品治疗湿热证、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大附子用量治疗寒湿阳虚证等。下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截至仲景之前,人们对薏苡功效的认识已经包括:治疗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轻身省欲;胜瘴气;令人宜子。2.仲景对于湿邪为患的认识具有内在统一性:湿邪重浊、滞着不行,静而不动,寒湿闭阻而成痹、湿热壅滞则为痈。薏苡四方所治疗的风湿痹、胸痹、肠痈、肺痈之根本病机均不离湿邪为害。3.仲景将《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薏苡仁“下气”功效用于祛湿,将薏苡仁功效发挥为“下气祛湿,解痹消痈”,是其独有的发展和贡献,与后世之燥湿法有较大区别。仲景薏苡运用经验主要可概括为: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治疗湿邪闭阻壅滞之痹与痈脓,在配伍上突显了薏苡“凉体而温用”的特点,在治法上达到了“治实以补虚”的目的。4.仲景的薏苡仁运用经验在后世得到传承。一方面是本草着作中的体现:薏苡四方主治之肺痈、风湿、胸痹等疾病在后世本草着作中作为薏苡主治范围得到了传承保留。另一方面是在临床运用中的体现:既有经方派的继承发扬,如运用薏苡诸方治疗痈、痹等证;亦有温病学派的拓展运用,如创立三仁汤等,从理论和临床上丰富了对薏苡的功效认识及运用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薏苡仁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蛋白组学检测显示共有66种蛋白表达显着升高或降低。2.部分差异蛋白可能通过控制炎症反应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在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脓毒症、肝脓疡、急性阑尾炎等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作用,即体现薏苡仁“解痹消痈”的功能。3.部分差异蛋白可发挥调节血脂、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等作用,同时,本研究发现薏苡仁能够下调10种促癌基因和上调1种抑癌基因的表达。这三类疾病均与中医之水湿痰浊关系密切,对这些蛋白的调节可能为薏苡仁“下气祛湿”化浊功效之体现。结论:1.本研究基于薏苡四方的原文原意澄清及流变梳理,得出了部分与现有认识不完全相同的理解。这些理解来源于较为可靠的考据方法和翔实的文献证据,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仲景之原意。2.仲景基于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凉体温用、治实补虚等方法,运用薏苡仁治疗痹、痈等,属湿邪为患、闭阻壅滞之病证。这些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提炼总结,使得《金匮要略》中部分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有利于其更好地为临床所用。3.蛋白组学研究初步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进行了现代诠释,但本研究样本量小,仅为初步探索,后续还需更多研究进行验证。本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纵横结合:上篇为纵向研究,即按照从上古汉语文献、历代注家到现代医案的脉络,从源至流,澄清仲景原意。下篇为横向研究,即探讨薏苡四方及其主治疾病之共性,挖掘其内在联系。纵向研究为横向研究之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深入和延申。2.理论贯通:在《黄帝内经》关于湿邪、痹和痈的病理生理之经典理论指导下,探讨仲景对于痹和痈的“病脉证治”诊疗思路,使二者之理论相互贯通,深度阐发薏苡四方主治疾病规律和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3.古今融合:对于薏苡仁影响蛋白组学变化的分析,以结合中医理论为主,阐发其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关系,将中医理论与现代诠释有机融合,以期指导进一步的探索。
吴天晨[3](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明清以来主要新安医家诊治眩晕病的特色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收集和整理明清以来主要新安医家治疗眩晕病的相关医案医话,将其中出现四诊、症状、病机、治法、中药这些客观因素进行进行收集归纳,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明清以来新安医家在治疗眩晕病的证治方法及用药规律,汲取其前人医家的诊疗特色与经验,不仅可以使得明清以来新安医家治疗眩晕病的理论更加完善和系统化,同时为今后中医诊治眩晕提供更多的临床借鉴和思路。方法:以安徽中医大学图书馆库存藏书中新安医家治疗眩晕的医案、医话、医论等,将其中的四诊、症状、病机、治法、中药进行人工数据筛选和录入,通过标准化数据处理后,输入古今医案云平台的医案库中,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将以上五个方面选择合适数据挖掘方法进行详细和系统的数据挖掘。具体方法有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对软件得出结果首先进行描述,然后利用统计学知识结合中医中药基础理论进行分析和理解,力求归纳总结出详尽的新安医家治疗眩晕的证治规律以及选药特点。结果:本研究共收集明清至建国以来新安医家治疗眩晕的医案数据111例,统计相关用药207味,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以上提及新安医家治疗眩晕医案中的四诊、症状、病机、治法、中药的数据的进行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三个主要结果:1新安医家对眩晕病的四诊的探究:通过对眩晕病舌质、舌苔、脉象、症状的频数统计,眩晕的发作时头晕为主症伴有乏力、头重、失眠及呕吐的伴发症状;舌质表现为淡红,舌苔以白薄苔、黄腻苔为主,脉象以弦脉居多,细脉、弱脉、滑脉、数脉次之。2新安医家对眩晕病的病机治法的探究:通过病机-症状复杂网络分析提炼出新安医家眩晕医案中最为常见的5个基本证候为风痰上扰证、气血两虚证、肝火上炎证、脾虚湿困证、肾精亏虚证。通过四诊-治法两者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常用治法为健脾、清肝、养胃、补肾、补气、养血六法。3新安医家对眩晕病的用药规律的探究,其中频数大于10次以上的中药共有30味,在眩晕中常选用药物,其中四气前3位分别是温、平、微寒;五味前3位分别是甘、苦、辛;归经前3位分别是脾、肝、肾。结合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总结出新安医家治疗眩晕病五大证候于之对应的用药,分别以下五类用药:(1)风痰上扰证用药为茯苓、半夏、陈皮;(2)脾虚湿困证用药为人参、白术、黄芪;(3)肝火上炎证用药为天麻、钩藤、白芍、菊花、沙苑子、鲜石斛、煅牡蛎、煅龙骨;(4)气血两虚证用药为当归;(5)肾精亏虚证用药主要为枸杞子、熟地黄。结论:明确明清以来主要新安医家诊治眩晕病,本质上不离虚,实二字。虚者多见脾虚、气虚、血虚、肾虚,指其本虚;实者,多见风、痰、湿、火阻塞脉络,上扰清窍所致,指其标实,虚实夹杂,相交出现。故新安医家在治疗该病时着眼于根本,符合“治病其本”的经旨,立法源于证,选方源于法,组药“活”方。
王效红[4](2021)在《基于临床医案的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辨治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以公开发表的文献及南京中医药大学馆藏图书为载体,收集整理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医案,采用数据挖掘、名中医访谈等形式,对医家运用中医药疗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学术经验及学术观点进行研究,总结医家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证经验,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学术参考。方法:1.收集2000年至2020年文献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医家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医案以及南京中医药大学馆藏图书中医家治疗本病的医案,根据病案纳入排除标准,筛选符合标准的医案资料并进行整理清洗,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包括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形式对症状、病机、治法、方药进行挖掘,归纳总结医家治疗本病的共性经验。2.采用名中医访谈形式对金实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证经验进行访谈,详尽记录金实教授从病名、症状、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对本病的认识。3.对数据挖掘的医家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机、治法、方药与金实教授治疗本病的临证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完善中医治疗本病的临床经验。结果:数据挖掘结果:1.一般情况:本次研究共纳入患者191例,其中男性患者88例,女性患者103例,总共365诊次,男性164诊次,女性201诊次,比例为1.23:1。年龄方面,40-49岁比例最高(32.98%),其次,大部分患者年龄在30-69岁之间,30-39岁(27.23%)、50-59岁(19.37%)、60-69岁(14.14%),共涉及179诊次,占总诊次94%。2.临床表现:数据挖掘显示所纳入365诊次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例中,清洗后共出现254种症状表述,出现频率在15%以上的症状分别是:口苦(44.93%)、胃脘痞满(33.15%)、纳差(32.05%)、嗳气(31.23%)、泛酸(30.96%)、口干(26.85%)、夜寐欠安(22.47%)、大便干结(20.27%)、便溏(19.18%)。症状集内关联发现,口苦、口干、嗳气、泛酸最易互相关联出现。常见舌象描述共31种,舌质红出现频率最高(36.44%),舌质淡红亦比较常见(20.27%),舌苔以苔薄黄最常见,占18.36%,腻苔比较常见,共占比25.75%。脉象描述共12种,弦脉最常见,占54.25%,其他常见脉象为细脉、滑脉、数脉,分别占33.97%,15.89%,12.05%。3.病机分布:数据挖掘结果显示BRG常见病机共28种,最常见的为肝胃不和,占23.01%。除此之外,频率大于5%的病机有5项,分别为胃失和降(16.44%)、脾胃虚弱(9.04%)、肝胃郁热(7.95%)、胆胃不和(6.58%)、肝胆郁热(5.21%),以上病机共占比63.02%。病位在肝(53.43%)、胃(90.42%)、胆(20.01%)、脾(18.35%)。病理因素有气滞(54.52%)、郁热(25.77%)、气虚(18.35%)、湿热(10.14%)、阴虚(9.32%)。4.治法分布:数据挖掘结果显示BRG常用治法共30种。频率在27%以上、频次在100次以上的治法有四种,分别为和胃(72.6%)、疏肝(50.14%)、降逆(34.52%)、健脾(27.67%)。频率在5%以上,频次在20次以上的治法有清热(24.66%)、利胆(18.90%)、养阴(8.49%)、化痰(7.67%)、益气(7.40%)、清肝(7.12%)、清胆(6.58%)、活血(6.03%)、化湿(5.75%)等。5.药物分布:药物种类共涉及252种,其中半夏频率最高,占比62.47%。频次在100次以上,频率在25%以上者有10种,分别为甘草(56.99%)、柴胡(53.70%)、白芍(50.68%)、黄连(44.66%)、白术(43.56%)、陈皮(40.55%)、枳壳(38.90%)、黄芩(36.99%)、茯苓(36.44%)、延胡索(28.22%)。药物之间半夏与陈皮高关联、柴胡与半夏高关联、半夏与白术高关联。6.核心药物组合:(1)仙鹤草、半夏、太子参、白术;(2)半夏、延胡索、柴胡、白芍;(3)枳壳、柴胡、浙贝母、海螵蛸、白及、白术、白芍、黄芩。金实教授访谈结果:1.一般情况: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病人群以女性居多,男性略低于女性。发病年龄以中青年居多。2.临床表现:最常见的症状是呃逆、烧心、泛酸、嗳气、胃痛、胃胀等,舌象以红舌居多,多为薄黄苔、薄腻苔,脉象多以弦脉为主。3.病机分布:基本病机为肝胃失和,胃失和降。分虚实两端,实证以气滞、郁热、痰湿、痰热、瘀血为主,虚证包括脾胃气虚、脾胃阴虚、气阴两虚。病位主要在肝、胃,涉及脾。4.治法分布:基本治法是调肝和胃。实证分别采用疏肝解郁、清热、和中、化痰、化湿、化瘀等法,虚证治当健脾益气和胃、养阴和胃、益气养阴。5.核心药物组合:苏梗、黄连、厚朴、乌贼骨、甘草。结论:1.一般情况: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主,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患者。2.临床表现:胆汁反流性胃炎常见口苦、泛酸、嗳气、胃痛、胃脘痞满等症状。舌质红为主,苔薄黄或薄腻,脉象多为弦脉。3.主要病机:肝胃不和、胃失和降、脾胃虚弱、肝胃郁热。4.主要治法:和胃法、疏肝法、健脾法、清热法。5.药物组合:(1)仙鹤草、半夏、太子参、白术;(2)半夏、延胡索、柴胡、白芍;(3)枳壳、柴胡、浙贝母、海螵蛸、白及、白术、白芍、黄芩(4)苏梗、黄连、厚朴、乌贼骨、甘草。
王淞[5](2020)在《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搜集、整理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相关资料,追溯其学术思想形成的渊源,总结提炼其治疗内科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使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方法本文采用传统的文献学研究方法,以先生的手稿札记、学术着作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等资料为对象,追溯先生学术思想形成的源流,整理、分析并总结其临证经验,提炼学术思想,撰写研究论文。结果本文通过分析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生平、治学、临证等方面内容,概括其治学特色,总结了先生对感冒、咳嗽、胸痹、狂证、痴呆、恐惧、泄泻、头痛、胆痹、臌胀、内伤发热、腰痛、痿证等内科疾病的病机治法认识、遣方用药的经验、规律和特色,并提炼升华出先生“三论、两观、两发明”的内科学术思想体系:“三论”,即大气一元论、玄府细络系统论、医易相通论;“两观”,即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胃气为本的治病观;“两发明”,即风药理论的发明、“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结论通过研究得出,张志远先生治学严谨,具有独特的治学门径,德艺双馨,内科临证经验丰富,学术思想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可以概括为以“易”指导、以“气”主宰的“三论、两观、两发明”辨治体系,颇具特色。其治学方法颇具借鉴性;其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实用性和重要的临床价值。先生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对中医学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王瑞[6](2020)在《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及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主要根据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主要代表医家(吴正伦、吴崑、吴楚)以及与其相关医家(李士材、薛立斋、赵献可、程原仲、李东垣、朱丹溪等)的着作,以及相关的经典着作,详细而深入地分析新安澄塘吴氏医家的传承脉络,乃至于其对后世医学的影响;同时探寻吴楚与家传医学思想、私淑医家以及同时代或同地域医家医学思想的比较和联系,从而挖掘吴楚学术与临证中的特色内容,希望能对新安医学的文献研究以及当代中医临床有所帮助。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进行探索,主要包括文献追溯法、分类整理法、纵横联系研究法等等。1.文献检索:详细阅读新安澄塘吴氏医家及其相关医家着作,翻阅吴楚着作古籍藏本,前往澄塘村及馆藏吴氏医家着作的图书馆,试图寻找未刊本《虚车录》、《活人心法》以及《医验录二集》中的卷三卷四;2.追根探源:探寻三位医家的学术思想源流,比较其与涉及前贤医家的异同,从而得出其对于前贤医家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明晰其传承脉络;3.纵横联系对比及分类整理:将吴楚学术思想与家传、私淑医家学术思想进行对比,并探寻其与同时代、同地域医家学术思想的异同,包括对于人体生理的认知,对于诊断、本草、具体疾病和治法的认识等,与学术源流医家作纵向比较,与同时代、同地域医家的学术思想作横向比较,并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深入挖掘其有别于他医的学术特色和临床价值;4.综合汇总所有研究结果,提炼吴楚学术特色。结果1.关于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研究新安澄塘吴氏医家,始于吴正伦,他师承于浙东医家陆声野,以朱丹溪为首的丹溪学派一脉学术为宗,兼采刘完素、张元素、张子和、李东垣等其他金元医家及陶华、吴球等众医家之长,尤以浙江籍医家为主。其学传于次子吴行简,吴行简传于其孙吴冲孺、吴任弘,吴冲孺传于其子吴志持,并对侄子吴楚有所教诲。吴崑受业于歙县医家余午亭,故而受其以东垣、丹溪为宗的学术思想影响较深,此外精研《内经》,对《内经》学术思想亦有深入研究和继承,在针灸方面,主要受窦汉卿学术思想影响。此外,由于其拜师甚众,在方药、针灸和脉学研究上,均有博采众长的学术源流特色。吴崑对后世的影响较大,在方剂、脉学以及内经研究方面,均对后世如吴谦、汪昂、张景岳等医家学术思想乃至于对日本汉医学的发展均有一定影响。新安澄塘吴氏医家第五代传人吴楚,完成了对吴正伦和吴崑两位家族医家学术思想的融汇过程。吴楚年轻时受过伯父吴冲孺教诲,但起初专心举业,直到祖母重病经吴楚治愈后,始发愤习医,在融汇家传医学思想的基础上,又以李中梓医学思想为宗,并汲取薛立斋、赵养葵、张景岳、陶节庵、程原仲及喻嘉言学术思想精华,从而融会贯通,在临证上屡起沉疴,其学传于次子吴贯宗,吴贯宗又传于吴日蒸、吴日熙二子。至此,新安澄塘吴氏医家共历7世,10人。2.关于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吴楚早年习儒用心科考,中年始兼理医业,故而在学术风格上具有强烈的儒医特色,他在探讨医理时对于儒医和儒家学者医论有着不少的引用,在业医早年论病时也时常借用科举作文的某些特点进行比喻,强调医生的个人学识积累和道德修养。在学术理论上,他重点私淑李士材学术思想,对其重阳思想、脾肾兼顾思想等均有深入的研究、继承和发挥;此外,在伤寒学术思想方面,则尤重陶节庵,广用其说其方,并兼采喻嘉言伤寒“三纲鼎立”学说。吴楚非常重视脉诊,每能以脉断病,但他并不偏执一端,而是详细体察舌诊,耐心问诊,注重四诊合参,务必明确疾病来龙去脉,不使诊断疏漏,以免导致误诊误治。在治法上,吴楚对于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法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运用;他广用温法,注重与其他治法的联用,根据统计温法医案(包括温散、温补、温清、温下、温通等联用法)占全部医案的72.7%,此外,吴楚亦注重饮食和情志因素,善用多种治法治疗饮食和情志致病。在用药方面,吴楚喜用参芪等甘温之品,善于根据临证情况,将甘温药与其他功用如温阳、凉血、填精等药物配伍,治疗多种疾病;他用药灵活,善用反佐,强调随症加减,反对不学无术、时套用药及滥用药力平淡轻浮的药物;创制温肺汤,对于气虚肺寒喘嗽疗效颇佳;由于当时风气畏惧参芪、桂附等药物,吴楚为治愈病人,经常采用方中不写此药或分量少写、而给药时暗投或多加的方式,可谓用心良苦。结论1.新安澄塘吴氏医家始于吴正伦,以吴正伦、吴崑、吴楚三人为主要代表,共历7世,传承10人。2.吴正伦师承浙江医家陆声野,以丹溪学派学术思想为宗,兼采金元四家及陶华、吴球等医家思想;吴崑师承歙县医家余午亭,博采众长,在针灸学术方面主要继承并发扬窦汉卿学术思想;吴楚承袭家学,另以李士材学术思想为宗,旁采李东垣、张景岳、陶节庵等医家学术思想,传学于次子吴贯宗。3.吴楚在学术上具有强烈的儒医风格,他重视四诊合参,尤重舌、脉二诊;在治法上广用温法,擅长将其与他法联用,并重视饮食、情志因素;其用药灵活多变,擅长反佐,不教条刻板,善用甘温之品,反对时套方、平淡药。
王伟斌[7](2019)在《基于古今医案的郁证辨治规律研究》文中提出郁证是以情志因素为主要致病原因和临床表现的一种中医疾病,常见于神经衰弱、癔症、焦虑症、抑郁症等现代医学疾病。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各方面压力逐渐增大,情志类疾病发病率也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传统中医药对于郁证的认识和治疗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且疗效明显。在中国医药数千年的发展历史长河里,历代医家将自己的诊疗过程记录,累积了大量宝贵的医案,其中也包括郁证的相关诊疗经验记载,中医医案研究是中医药学术研究和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以古代郁证医案和现代郁证医案为数据基础,以数据挖掘为主要研究方法,对郁证的辨治规律进行研究,以期为现代临床郁证诊疗和中医医案研究提供借鉴。1.研究目的收集整理古代、现代郁证医案,构建结构化的古代郁证医案数据库、现代郁证医案数据库;分析挖掘郁证辨治规律,发现古今郁证辨治规律变化,为现代郁证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2.研究内容及方法(1)文献调研,确定疾病范围对10年内出版发表的相关教材、标准、专业书籍进行调研,进一步明确现代郁证的概念、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诊断要点以及鉴别诊断等内容,确定疾病筛选范围。(2)制定纳入、排除标准根据数据来源不同,结合古代医案特点、现代医案特点、现代医案文献特点,分别制定古代郁证医案纳入、排除标准,现代郁证医案纳入、排除标准,现代郁证医案文献纳入、排除标准。(3)数据整理建立数据库利用文本识别软件对古代医案和现代医案文献进行文本化处理,筛选医案,利用医案拆分软件等对纳入的古代郁证医案、现代郁证医案,进行医案结构化;填充数据、清洗数据、术语规范化,医案名词术语的规范化处理主要参考《中医药主题词表》、中国中医药数据库·检索系统、《古代汉语词典》《中医大辞典》等。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构建结构化的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4)数据挖掘,分析结果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中医药数据挖掘系统·TCM Miner、SPSS 22.0等软件对古代郁证医案和现代郁证医案分别进行数据挖掘,基于数理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方法,分别对医案的病因、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信息进行分析,并解读结果。3.研究结果构建了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数据库包含结构化郁证医案共2348案,共4079诊次。其中古代郁证医案364案,共461诊次;现代郁证医案1984案,共3618诊次。古代郁证发病患者多为20-49岁之间的中青年女性;发病原因多为情志因素,忧、思致病最多;常见症状以失眠最多。常用治法以化痰、疏肝、解郁健脾为主;治疗使用的高频方剂有归脾汤(27次)、逍遥散(22次)、加味逍遥散(15次)等;高频中药包括茯苓(186次)、陈皮(115次)、甘草(113次)、人参(101次)、当归(98次)、白术(94次)、酸枣仁(80次)等;中药性味归经属性多为温性、平性、苦味、辛味,归脾经、肺经;常用中药组合有白术-茯苓、茯苓-甘草、茯苓-当归、白术-甘草等;常用核心方剂以丹栀逍遥散为基础加减。其中明代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包括:人参(50次)、甘草(49次)、茯苓(49次)、当归(47次)、白术(45次)、黄芪(32次)、柴胡(28次)、栀子(26次)、酸枣仁(26次)等;性味归经多为温性、平性,辛味、苦味,归脾经、肺经药物;常用药物组合有:白术-茯苓、白术-人参、当归-人参、甘草-人参等;核心方以归脾汤为基础加减。其中清代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包括:茯苓(137次)、陈皮(89次)、茯神(68次)、白芍(67次)、甘草(64次)、郁金(63次)、牡丹皮(58次)、半夏(57次)、香附(55次)、酸枣仁(54次)等;性味归经多为温性、平性,甘味、苦味、辛味,归肺经、脾经为主;常用中药组合有:陈皮-茯苓、茯苓-甘草、白术-茯苓、当归-茯苓等;核心处方以丹栀逍遥散合归脾汤为基础加减。现代郁证发病患者集中在20-59岁,多为中青年女性。常见的症状有:失眠、纳呆、心烦、抑郁、胸部胀闷、乏力、咽喉部异物感、神疲、心悸等;舌脉以舌红、苔黄、脉弦最为常见。常用治法为疏肝理气、解郁、化痰、安神等;治疗使用的高频方剂有逍遥散(278次)、半夏厚朴汤(162次)、甘麦大枣汤(147次)、归脾汤(104次)、温胆汤(92次)、柴胡疏肝散(91次)等;高频中药包括柴胡(1546次)、茯苓(1210次)、当归(1167次)、白芍(1109次)、郁金(1091次)、甘草(939次)、炙甘草(752次)、香附(624次)、大枣(614次)、川芎(605次)、制半夏(577次)、石菖蒲(576次)、陈皮(558次)、厚朴(553次)、炒酸枣仁(535次)等;药物属性多为温性、平性,苦味、辛味,归脾经、肺经、肝经、心经;常用中药组合有:白芍-柴胡、当归-柴胡、柴胡-郁金、当归-白芍、当归-白芍-柴胡等;核心处方为酸枣仁汤、柴胡舒肝散、二陈汤加减。现代郁证医案中肝气郁结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柴胡(299次)、当归(240次)、白芍(226次)、郁金(220次)、香附(175次)、茯苓(154次)、炒酸枣仁(115次)、川芎(114次)、甘草(113次)等;核心处方以柴胡舒肝散为基础加减。气郁化火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柴胡(350次)、郁金(266次)、白芍(262次)、当归(221次)、茯苓(184次)、石菖蒲(167次)、甘草(162次)、川芎(140次)、合欢皮(127次)等;核心处方以逍遥散合定志丹为基础加减。痰气郁结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茯苓(260次)、厚朴(210次)、甘草(175次)、柴胡(131次)、陈皮(129次)、郁金(128次)、半夏(122次)、桔梗(97次)等;核心处方以半夏厚朴汤合二陈汤加减。心神失养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柴胡(164次)、大枣(149次)、当归(143次)、甘草(114次)、白芍(108次)、郁金(107次)、炒酸枣仁(105次)、茯苓(103次)等;核心处方以甘麦大枣汤合逍遥散加减。心脾两虚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当归(177次)、柴胡(176次)、白芍(137次)、炙甘草(133次)、茯苓(131次)、黄芪(114次)、党参(101次)、郁金(95次)、白术(88次)等;核心处方以归脾汤为基础加减。心肾阴虚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当归(106次)、柴胡(101次)、茯苓(78次)、白芍(68次)、郁金(65次)、炒酸枣仁(64次)、丹参(56次)、甘草(53次)、合欢皮(50次)、川芎(45次)、五味子(41次)、茯神(41次)、夜交藤(36次)、黄连(36次)、党参(31次)、黄芪(31次)、石菖蒲(29次)、山药(27次)、生地黄(27次)、熟地黄(25次)等;核心处方以天王补心丹合柴胡舒肝散加减。利用本研究所纳入的现代郁证医案训练的SVM分类模型,计算出郁证各证型诊断特征性症状;如肝气郁结证(嗳气,气短,胁胀等)、气郁化火证(大便干燥,口苦,易怒等)、痰气郁结证(咽喉部异物感,嗳气,胁胀等)、心神失养证(善忧好哭,胆怯,恐惧等)、心脾两虚证(嗳气,纳呆,入睡难等)的高权重症状,对于心肾阴虚证的高权重症状计算准确度较低。4.研究结论古代郁证发病患者以中青年女性为主;病因以情志因素为主,忧思致病最多;发病首先影响心神,肝脾受病明显;治疗重视肝脾,以健脾为主;明代郁证治疗以补脾、疏肝为主;清代郁证治疗以健脾、疏肝为主。现代郁证发病患者以中青年女性为主;发病涉及五脏,舌象脉象特征明显;治疗肝脾同治,重在疏肝,不忘安神。现代郁证的分型论治紧扣病机,以疏肝、理气、解郁为主要治疗原则,其中肝气郁结证辅以安神;气郁化火证辅以清热、养血、安神;痰气郁结证辅以健脾、化痰;心神失养证辅以养心、安神、健脾;心脾两虚证辅以补益气血、健脾、养心;心肾阴虚证辅以养血、滋阴、清热、安神。基于SVM的分析方法可以较好的发现郁证的症状-证型关系。古代和现代郁证患者均以中青年女性为主要患病人群,现代郁证患者古代患者的年龄段增宽10岁。现代郁证医案的诊疗较古代更重视舌象。现代医家较古代医家在郁证辨证中,注重总结疾病的发展规律,按照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机变化将郁证分型论治,用药紧扣病机,更具有针对性。古今郁证治疗均注重调和肝脾、安神,但现代医家更重疏肝。
王一童[8](2019)在《老官山汉墓天回医简《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内容特点与学术源流研究》文中指出自上世纪以来,简帛医学文献的陆续出土,为研究秦汉时期中医学学术成就提供了新的契机。目前,学界已在涉医简帛文献资料的字词考释、内容学术特色与价值等方面,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并正在借助简帛医学文献逐步重新认知秦汉医学学术之“整体图景”。特别是近年出土的成都老官山汉墓天回医简,较为全面的反映了西汉初年医学发展概貌,是研究汉代医学学术史的重要材料。本研究以天回医简中《治六十病和齐汤法》(出土时初拟名《六十病方》)一书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中医学、简帛学、文献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研究方法,注重借助“二重证据法”及与相关出土文献、文物的对比研究。通过对该书较为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旨在补充前期研究,系统总结其内容特点,探讨其学术源流,进而为重构两汉医学史提供参考。论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从《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墓葬情况、简书制度、编撰体例入手,通过对墓葬年代、形制、墓主身份,以及简书形制、字形特征、题记特点、所用符号等整理和研究,认为该书当是西汉初年由书手抄写成册,但较之后世医籍仍不成熟,当尚在不断积累、完善的过程之中,其拥有者或为一名具有一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地方医官。第二章重点对《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内容特点进行研究,探讨其医方来源,辨治思想,药物种类与运用,医方组方、配伍原理,医方制剂等方面的特点。认为《治六十病和齐汤法》所载医方来源广泛,多是经反复临床验证之方。其内容体现出以“辨病论治”为基础的辨治方法,但已有少量辨症状、辨脏腑部位、辨病性等辨证方法与思想的运用。而与之相应的治疗手段,则包括了内治法、外治法、祝由法三类,具有病在“外”以外治为主,病在“内”则内外治兼而用之的特点。作为以方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医着,其收录药物种类丰富、数量较多,并形成了一定的用药“偏好”,所用药物主治与《神农本草经》所载大致相同,药物计量单位体系亦较为完善。同时,书中医方以复方为主,业已形成了固定的用药组合,且组方有序、主次分明,暗合“主病之谓君”的组方思想。就配伍方法而言,其运用了“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等配伍方法,蕴含了后世所总结的“苦欲补泻配伍”“标本配伍”等配伍思想。就用方技巧而言,书中对服药时间、方法,药后调护、食忌等做出了明确的记述,且往往依所治疾病或医方特点而设。就制剂而言,《治六十病和齐汤法》运用了多种修治、制剂方法,特别是其较多的运用“汤液醪醴”之剂,体现了该书对《黄帝内经》所载“中古”医学疗法的继承。总之,由《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内容特点可知,西汉早期中医学对方药的运用已臻于成熟,为后世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积累了丰厚的实践基础。第三章则主要探讨《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学术源流,并以其为“原点”,简要梳理了汉代医学体系下“经方医学”之源流。首先,文章辨析了《治六十病和齐汤法》及其所反映的学术主旨在汉代医学学术分野中的“归属”,认为《汉书·艺文志》所载“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家“方技”构成汉代医学体系,且“医经”“经方”是其主要组成部分。而《治六十病和齐汤法》当属“经方”医籍之列,为现存西汉早期“经方医学”的重要着作。其学术渊源远绍“上古”“中古”疗病所用“祝由”“汤液醪醴”,近承师传“禁方”与“经验”。其次,文章以此书为“原点”,与西汉以后“经方”类文献相较,认为在汉代“经方医学”的发展过程中,既有辨治方法、组方配伍技巧、用药经验等“术”的承继;又有学术上融合“医经”、疏离“巫医”等“道”的演进。总之,《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堪称西汉早期“经方”类典籍的代表之作。通过对这部代表之作学术源流的探讨,进而考察两汉时期“经方医学”的发展脉络,可为重新认识汉代中医学术体系提供参考。
陈敬文[9](2019)在《《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内经》原文及其相关文献的整理、挖掘,探究《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的内涵与意义,以及针刺重神理论的具体运用方法。并通过比对《内经》及后世医家对针刺重神理论的论述,梳理出针刺重神理论的历史演变与发展情况。方法:通过自上而下及由主体向外扩展的方法搜集现有的文献及着作,并对文献资料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处理与分析。1.定性研究。先于文本中检索与针刺法相关的描述,并从中查找与“道”“神”“心”“意”等相关的内容。再于上述的文本中进行分析,从而推演出其上下的逻辑关系及文字背后的含义,最后总结提炼出针刺重神的理论。本论文主要涉及文献学材料分析方法与思维方式、诠释学理念与思想、语境学文本分析方法,以及认知语言学意象图式理论,用比较研究法考察不同针刺法之间异同之处。另外,运用历史比较法比对各时期文本对针刺法描述的异同。2.训诂法。本研究属理论研究范畴,为解决这些基础问题,必须广泛地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包括历代《内经》注家的注释、校勘与观点,以及今人对《内经》的校注、释文等,对字、词及文义进行理解剖析。其中字义难明者,复以《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工具书中查找;部分词义、字义难解者,又须借助《尔雅》、《释名》等训诂学专着,以及一些《内经》的文字音韵学研究着作,以期能正确地理解字义、文义之内涵。结果:本研究发现,《内经》针刺重神理论共包括五部分内容,即《内经》的针刺之道、“神”的内涵、《内经》针刺重神的机理、针刺重神理论的实现方法,以及针刺重神理论的发展与演变。1.《内经》的针刺之道在于重神,包括诊断、针刺操作、交感相应及天人合一自然之道的实现均以“神”为基础,才能达成《内经》所论述的要求与结果。而脏腑阴阳经络体系的部分的完善是由“神”对机体的觉察而达到的,在实际运用时,也需有“神”的参与才能完成,故其亦间接与“神”相关。由此可知,《内经》认为“神”在针刺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针刺之所以能够取效,全是有赖“神”的关键作用。2.“神”的内涵分为天地及人身两个层面,天地层面的“神”主要包括“道”“神”“感”“气”四个方面。道,即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神,即天地万物变化的外显。感,即触发天地万物产生变化的机制。气,即使天地万物发生变化的动力。而在人身层面,“神”分为“元神”与“识神”两部分,元神的含义与天地层面相同。识神则包括人的情感、意识、知觉等。另外,对于《内经》“神”“道”“一”的叙述,研究发现此三者之意是相通的,且此处的神指“元神”。3.《内经》针刺重神,关键在于觉察,机理在于交感。针刺治疗的关键在于医者与患者之间在“元神”的主导下产生交感相应,从而触发气的变化,使机体恢复其自愈力。其要求医者必须专一安静,感知一切细微变化,又不为外界所干扰。4.《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的具体实现方法,重点在如何达到“一”的状态,要达此状态,必须透过神有所凭的方法来进行训练。静坐与气功皆是透过某个对象来使神有所凭依。另外,“熟”也能生神,因其持续保持对针下感觉的觉察即是使神凭依在手指对针的感觉上,故最终也能达到治神的目的。5.《内经》重神理论一直保持稳定传承,历代针灸医家都重视神的作用,但《内经》论述偏向直接治神以御气御形,即直指其神。而后世则从形方面入手,也就是刺法,之后再从中慢慢体会治神之意,此即以形为托。此为《内经》与后世之区别所在。结论:《内经》的针刺之道在于重神,而此“神”指“元神”,即要求医者应处于“一”的状态,才能达到《内经》对针刺时诊断、操作、交感、天人合一及对脏腑经络阴阳体系的掌握的要求。而要达到“一”的状态,必须通过使神有所凭的训练方式来对“神”进行训练,意即对某个对象持续保持“觉察”,此即“治神”的过程。当医者可处于接近“一”的状态时,也就是“元神”主导的状态时,此时医患之间的交感相应是合于“道”的,故其所触发的气的变化,就会对机体产生正向的治疗作用。而医者要做的就是持续保持“觉察”,不带有任何主观想法,此即处于“守神”的“一”的状态,如此治疗就会自然而然地进行。需要强调的是,此为《内经》要求的最高境界,要达到此境界,经验的累积与练习是必要的过程,亦即熟能生巧生神的过程。另外,通过对后世重神理论的挖掘,发现因为刺法的发展,而使得重神理论的传承受到影响,医者为了掌握复杂的刺法,必须非常专一,使神依凭在刺法上,这是其优势。然而太过于复杂的手法及各家论述相异的情况,使人无所适从,从而使针道的传承受到影响。意义:本研究详细阐述了《内经》针刺重神的内涵、机理及实现方法,为学者今后对针刺及“神”等相关理论研究拓展思路,同时对于提高当前针灸临床疗效亦有所帮助,因“治神”的过程促使医者反省自心,努力达到“一”的境界,不仅能够提高临床水平,服务患者,同时也能够通过切身体验更好地理解《内经》针刺的要求和境界,从而帮助学者破疑生信,对于医道传承具有实质的意义与启示。此外,从针刺理论的发展来看,后世对《内经》刺法及天人合一理论存在量化的现象,可见针刺重神在具体运用方面仍是难点,当前针灸学界应对针刺重神理论的具体运用进行更多的关注与深入的研究。
耿飞[10](2019)在《民国期刊《中国针灸学》研究》文中认为民国时期,西学东渐,为及时沟通联络,吸取西方医学中对传统针灸学的有益成分,交流学术经验,普及针灸医学知识,谋求针灸行业的生存发展,针灸界人士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创办针灸期刊便是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以《中国针灸学》为研究对象,分三章对该刊作了系统梳理与研究。第一章拾掇该刊,梳理其来龙去脉。分别从该刊创刊背景、基本概况、创刊缘起与宗旨、期刊团体、中国针灸学社、栏目设计分析、发刊历程7个方面系统梳理,以期完整呈现该刊的基本历史轮廓。第二章系统分析该刊内容。该刊文章共计112篇,将之分为“评论性文章”“着作刊载”“国外译文”“学术探讨”“信息平台”5类。其中“学术探讨”类分为“理论阐述”和“临证纵横”两部分,而“理论阐述”类细分为“传统类”“尚新类”“汇通类”3个方面;“临证纵横”类细分为“临床心得”“经验传承”“医案医话”3个方面。“信息平台”类分为“医讯广告”“针灸新闻”“交流互动”3部分。由此分类研究,以期详细呈现该刊所承载的文献价值。第三章探讨该刊的贡献与影响。以该刊内容的研究为脚本,以期刊的时效性、平台性为基底探讨该刊在承载民国针灸医家学术经验和探讨针灸改良的贡献,分析其在扩大针灸传播范围和引导针灸发展方向方面的影响。
二、针药并举治验三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药并举治验三则(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新中国“十七年” |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
(三) 运动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材料 |
(一) 材料来源 |
(二) 材料的甄选 |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
(四) 简要评议 |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
一、西医学习针灸 |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2)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金匮要略》薏苡四方研究述评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上篇:《金匮要略》薏苡四方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第一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方法 |
1 版本校勘,明确仲景原文 |
2 字义考证,回归仲景原意 |
3 针对疑难问题,梳理注家观点 |
4 整理医案,分析后世应用传承与流变 |
第二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意义 |
第三节 麻杏苡甘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四节 薏苡附子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五节 薏苡附子败酱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六节 《千金》苇茎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七节 上篇总结 |
1 薏苡四方文献考证结果汇总 |
2 薏苡四方传承流变的综合分析 |
第二章 下篇: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 |
第一节 东汉时期之前的先民对薏苡的认识 |
1 薏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种植情况 |
2 夏商时期薏苡崇拜及其遗留影响 |
3 截至东汉时期对薏苡药用价值的认识 |
4 小结 |
第二节 仲景运用薏苡仁临床经验及其对薏苡仁药用功能的发展 |
1 仲景对《金匮要略》薏苡四方所治疾病的认识 |
2 仲景对薏苡仁药用功能认识的发展 |
3 仲景运用薏苡仁的具体经验 |
第三节 后世对于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1 后世本草着作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2 后世医案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第四节 下篇总结 |
第三章 附篇:基于蛋白组学的薏苡仁功效现代诠释初探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1 蛋白组学研究介绍 |
2 蛋白组学与中医药 |
3 技术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1 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
2 生物信息分析 |
第四节 讨论和结论 |
1 对差异蛋白功能的解读及其与薏苡仁功效的关系分析 |
2 薏苡仁调节上述蛋白的成分基础分析 |
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工作展望 |
4 本研究的结论 |
第五节 附篇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M现代医案来源目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明清以来主要新安医家诊治眩晕病的特色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眩晕理论与方法研究 |
1 中医对眩晕病的认识 |
1.1 中医对眩晕病名沿革及认识的发展 |
1.2 近现代名老中医治疗眩晕思想举隅 |
2 新安医学 |
2.1 新安医学的形成和发展 |
2.2 新安医学的成就与特色 |
2.3 明清以来新安医家对眩晕病的认识 |
3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决定了数据挖掘技术的重要性 |
3.1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
第二章 眩晕病明清以来新安医家医案数据挖掘统计与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方法 |
3.1 医案来源 |
3.2 病案选择及排除标准 |
3.3 数据采集及规范化 |
3.4 分析软件及其功能简介 |
3.5 数据录入过程及数据库建立 |
4 研究结果及分析 |
4.1 四诊-症状分析 |
4.2 病机-症状分析 |
4.3 四诊-治法分析 |
4.4 药物频数分析 |
4.5 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及功效分析 |
4.6 药物之间的联系 |
5 讨论 |
5.1 明清以来新安医家治疗眩晕病的经验总结 |
5.2 明清以来新安医家治疗眩晕的相关研究讨论 |
5.3 明清以来新安医家治疗眩晕病的学术特点 |
5.4 现代的数据挖掘技术与传统中医的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数据挖掘技术及主要新安医家诊治眩晕病的相关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安医家诊治眩晕病的医案分析研究总结表 |
致谢 |
硕士在读期间论着科研及获奖情况 |
个人简介 |
(4)基于临床医案的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辨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因 |
1.3 病机 |
1.4 辨证分型 |
1.5 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认识 |
2.1 概念及流行病学 |
2.2 发病原因 |
2.3 发病机制 |
2.4 诊断标准 |
2.5 治疗 |
3. 小结 |
第二部 分医案数据挖掘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资料来源 |
1.2 文献筛查 |
2. 研究方法 |
2.1 医案信息采集 |
2.2 医案数据预处理 |
2.3 数据清洗 |
2.4 医案数据挖掘平台 |
3. 研究结果 |
3.1 医案基本信息 |
3.2 频数分析数据结果 |
3.3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3.4 聚类分析数据结果 |
第三部分 医案数据挖掘结果分析 |
1. 一般情况 |
2. 临床表现 |
2.1 症状分析 |
2.2 舌象分析 |
2.3 脉象分析 |
2.4 小结 |
3. 病机探讨 |
4. 治法分析 |
5. 用药规律 |
5.1 频数统计 |
5.2 集内关联 |
5.3 集外关联 |
5.4 聚类规则 |
6. 小结 |
第四部分 金实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访谈研究 |
1. 访谈研究背景 |
2. 访谈研究设计 |
3. 访谈研究实施 |
4. 资料转录与分析 |
5. 学术经验探讨 |
5.1 金实教授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症状病名认识 |
5.2 金实教授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病机治法认识 |
5.3 金实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遣方用药经验 |
5.4 附医案医话一则 |
第五部分 结语 |
1. 研究小结 |
2. 问题与不足 |
3. 解决方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临床症状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2 药物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3 中英文对照表 |
附表4 纳入文献附表 |
附表5 纳入图书附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生平着作 |
1 生平概述 |
2 着作介绍 |
第二部分 治学特色 |
1 博览广读、取采众长的治学方法 |
2 实事求是、躬行践履的治学理念 |
3 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
4 内观自省、倾囊相授的大医胸怀 |
5 修身齐德、淡泊名利的处世智慧 |
第三部分 内科临证经验 |
1 肺系病证 |
1.1 感冒 |
1.1.1 风寒、风热之辨 |
1.1.2 治疗法则 |
1.1.3 分型证治 |
1.1.4 经验用药 |
1.1.5 注意事项 |
1.1.6 小结 |
1.2 咳嗽 |
1.2.1 病因病机 |
1.2.2 治疗法则 |
1.2.3 分型证治 |
1.2.4 特色用药 |
1.2.5 小结 |
2 心系病证 |
2.1 胸痹 |
2.1.1 病因病机 |
2.1.2 治疗法则 |
2.1.3 分型证治 |
2.1.4 小结 |
2.2 狂证 |
2.2.1 病因病机 |
2.2.2 治疗法则 |
2.2.3 分型证治 |
2.2.4 小结 |
2.3 痴呆 |
2.3.1 病因病机 |
2.3.2 治疗法则 |
2.3.3 分型证治 |
2.3.4 小结 |
2.4 恐惧 |
2.4.1 病因病机 |
2.4.2 治疗法则 |
2.4.3 分型证治 |
2.4.4 小结 |
3 脾胃病证 |
3.1 泄泻 |
3.1.1 病因病机 |
3.1.2 治疗法则 |
3.1.3 分型证治 |
3.1.4 临证要点 |
3.1.5 小结 |
4 肝胆病证 |
4.1 臌胀 |
4.1.1 病因病机 |
4.1.2 治疗法则 |
4.1.3 分型证治 |
4.1.4 软化肝脾验方 |
4.1.5 小结 |
4.2 胆痹 |
4.2.1 病因病机 |
4.2.2 施治法则 |
4.2.3 分型证治 |
4.2.4 小结 |
4.3 内伤头痛 |
4.3.1 病因病机 |
4.3.2 施治法则 |
4.3.3 分型证治 |
4.3.4 用药特色 |
4.3.5 小结 |
5 肾系疾病 |
5.1 水肿 |
5.1.1 病因病机 |
5.1.2 治疗法则 |
5.1.3 分型证治 |
5.1.4 专药专方 |
5.1.5 小结 |
6 气血津液疾病 |
6.1 内伤发热 |
6.1.1 分辨外感内伤 |
6.1.2 把握时间规律 |
6.1.3 分型证治 |
6.1.4 小结 |
7 肢体经络病证 |
7.1 腰痛 |
7.1.1 病因病机 |
7.1.2 治疗法则 |
7.1.3 分型证治 |
7.1.4 小结 |
7.2 痿证 |
7.2.1 病因病机 |
7.2.2 治疗法则 |
7.2.3 分型证治 |
7.2.4 小结 |
第四部分 内科学术思想 |
1 大气一元论 |
1.1 大气一元论的理论渊源 |
1.2 大气的形成及生理特点 |
1.3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病机发挥 |
1.4 调治人身大气为病之用药法则 |
1.4.1 斡旋气机,调治气病 |
1.4.2 治气当求脏腑之本 |
1.4.3 祛除浊毒,以复气利 |
1.5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治验举隅 |
1.5.1 调胸中大气治胸痹 |
1.5.2 调腑中大气治胃肠病 |
1.5.3 调经络大气治肢肩背腰痹痛 |
1.5.4 调补一身之气改善虚损 |
1.5.5 调大气治精神行为病 |
2 玄府细络系统论 |
2.1 玄府细络系统概述 |
2.2 玄府细络系统的微观实质 |
2.3 玄府细络系统的生理特点与功能 |
2.3.1 玄府细络分布广泛,结构微小 |
2.3.2 玄府细络可宣通渗灌气血津液 |
2.3.3 玄府细络可通达神机 |
2.4 玄府细络系统病理与临床表现 |
2.5 玄府细络系统病变的治疗和研究 |
3 医易相通论 |
3.1 医易相通理论探流 |
3.2 易为指导,突出变字 |
3.2.1 辨证恒动思维 |
3.2.2 方剂灵活化裁 |
3.2.3 剂型丰富发展 |
3.3 两点论思维方法的实践 |
3.3.1 判定病性,一分为二 |
3.3.2 处方用药,阴阳兼顾 |
3.3.3 亢害承制,确立治法 |
3.3.4 病情顽固,杂合以治 |
4 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 |
4.1 中医时间医学概述 |
4.1.1 中医时间医学源流 |
4.1.2 人体生理与四时、昼夜关系 |
4.1.3 症候变化与四时、昼夜关系 |
4.2 中医时间医学指导实践 |
4.2.1 明辨病位 |
4.2.2 治病于未发 |
4.2.3 应时组方选药 |
4.2.4 应时服药 |
4.2.5 预测病势 |
5 胃气为本的治病观 |
5.1 “胃气为本观”概说 |
5.2 重视胃气与胃津 |
5.2.1 胃气是宗气之源 |
5.2.2 胃气是生存之本 |
5.2.3 胃气为脉之本 |
5.2.4 胃津是津液之源 |
5.2.5 胃气以通降为和 |
5.3 重视胃与他脏联系 |
5.4 治胃之法 |
5.4.1 慢性胃病重滋养 |
5.4.2 他脏之病从胃治 |
5.4.3 阴虚津亏滋胃津 |
5.4.4 处方用药护胃气 |
6 风药理论的发明 |
6.1 风药概说 |
6.2 风药性能 |
6.2.1 风药多味辛 |
6.2.2 风药以泻为主 |
6.2.3 风药性走 |
6.3 风药作用及其配伍方法 |
6.3.1 风药治风 |
6.3.2 风药治血 |
6.3.3 风药治湿 |
6.3.4 风药助火 |
6.3.5 风药升阳 |
6.3.6 风药止痒 |
6.3.7 风药通滞 |
6.3.8 风药开玄 |
7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 |
7.1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概说 |
7.2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实践探索 |
7.2.1 量从症变 |
7.2.2 量从人变 |
7.2.3 减量间服 |
7.2.4 遵古不泥 |
7.2.5 精准靶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6)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及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研究 |
1 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谱系研究 |
小结 |
2 吴正伦学术思想源流研究 |
2.1 吴正伦对张仲景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
2.2 吴正伦对刘完素学术思想的理解与发挥 |
2.3 吴正伦对张从正学术思想的认识与运用 |
2.4 吴正伦对易水学派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
2.4.1 吴正伦对张元素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明 |
2.4.2 吴正伦对李东垣学术思想的认识与发挥 |
2.5 吴正伦对浙江中医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
2.5.1 吴正伦对丹溪学派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
2.5.2 吴正伦对陶华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
2.5.3 吴正伦对吴球学术思想的认识与运用 |
2.6 小结 |
3 吴崑学术思想源流研究 |
3.1 吴崑对余午亭学术思想继承与发挥 |
3.1.1 对脉诊的重视 |
3.1.2 博采诸家,兼容并包 |
3.2 吴崑对《黄帝内经》学术思想的研究、阐发与实践 |
3.2.1 对《内经》的研究和条文注释 |
3.2.2 对《素问》条文的更改及学术思想的发挥 |
3.2.3 以《内经》思想阐释疾病、解读方剂 |
3.3 吴崑对针灸医家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
3.3.1 对窦汉卿针法的继承与发挥 |
3.3.2 对徐凤针法的理解与扬弃 |
3.4 吴崑对后世学术的影响 |
3.4.1 对《内经》研究的影响 |
3.4.2 对方剂研究的影响 |
3.4.3 对脉学研究的影响 |
3.5 小结 |
4 吴楚学术思想源流研究 |
4.1 吴楚对家传医学学术思想继承与发挥 |
4.1.1 对《黄帝内经》的重视 |
4.1.2 对脉诊的重视与发挥 |
4.2 吴楚对张仲景学术思想继承与发挥 |
4.3 对丹溪学派学术思想的吸收与扬弃 |
4.4 吴楚对李东垣及其私淑者(易水学派)学术思想继承与发挥 |
4.4.1 对李东垣学术思想的继承与阐发 |
4.4.2 对薛立斋、赵养葵、张景岳学术思想的吸收与理解 |
4.5 吴楚对李士材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
4.5.1 《宝命真诠》对李士材着作与学术观点的收集与再整理 |
4.5.2 对李士材“先后天根本论”思想的继承 |
4.5.3 对“四大家论”的认识 |
4.5.4 对李士材重阳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
4.5.5 对李士材脉学思想的认识与扬弃 |
4.6 吴楚对陶节庵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
4.7 吴楚对喻嘉言学术思想认识与发挥 |
4.7.1 对喻氏伤寒的认同 |
4.7.2 对《寓意草》记述医案方式的学习与应用 |
4.8 吴楚对程原仲学术思想的认识 |
4.9 吴楚对后世的影响 |
4.10 小结 |
5 总结 |
第二部分 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 |
1 学术风格与理论特色 |
1.1 由儒入医,儒医风范 |
1.1.1 承袭儒医学术思想,引用儒家学者医论 |
1.1.2 论病时以儒家科举作文作比 |
1.1.3 恪守儒家道德,彰显儒医风范 |
1.2 服膺士材,重视阳气,兼顾脾肾 |
1.2.1 重视阳气,纠正时弊 |
1.2.2 脾肾并重,善用五行辨证 |
1.3 尊奉陶氏伤寒,兼采喻氏学说 |
1.3.1 认可“三纲鼎立”学说,善用陶氏诸方 |
1.3.2 重视三阴中寒,善别阴证 |
1.3.3 与相近时期医家比较 |
1.4 小结 |
2 诊断特色 |
2.1 注重脉诊,善辨寒热真假 |
2.1.1 编撰脉诀,授人规矩技巧 |
2.1.2 承袭人迎气口脉法,辨别外感内伤 |
2.1.3 临证善脉,辨明疾病本质 |
2.2 详察舌诊,发明“寒潭积雪” |
2.2.1 灯下看舌,黄苔作白 |
2.2.2 详辨阴阳,提出“寒潭积雪”舌象 |
2.2.3 虚劳内伤,舌诊亦参 |
2.3 细究问诊,详寻疾病来龙去脉 |
2.4 小结 |
3 治法特色 |
3.1 对补中益气法的运用与发挥 |
3.2 广用温法,联用他法 |
3.2.1 温阳散寒,以疗阴证 |
3.2.2 善用温补,运用广泛 |
3.2.3 温下寒积,不喜巴豆 |
3.2.4 温阳通络,痹痛可痊 |
3.2.5 温清同用,交通心肾 |
3.2.6 发明“寒入血室”,温舒共举 |
3.3 注重饮食因素,善治食积所致诸疾 |
3.3.1 形似中风,实为食厥,消导可愈 |
3.3.2 发热不独外感,食积亦可致病 |
3.3.3 食积误治,消补兼施 |
3.3.4 脉诊无据,问诊须重 |
3.4 注重情志因素,善疗神藏之伤 |
3.5 小结 |
4 用药特色 |
4.1 喜用善用参芪甘温益气之品 |
4.1.1 与温阳、化痰药相伍,治疗气虚类中 |
4.1.2 与养血填精药相伍,以治虚劳 |
4.1.3 与凉血药相伍,以治急性吐血 |
4.1.4 与温阳、收敛药相伍,以救亡阳 |
4.2 灵活变通,善用反佐 |
4.3 强调随症用药,反对时套平淡 |
4.4 创制温肺汤,以疗喘嗽 |
4.5 良药暗投,用心良苦 |
4.6 小结 |
5 总结 |
结论 |
1 主要结论 |
1.1 关于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研究 |
1.2 关于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 |
2 创新点及意义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新安医家吴楚学术思想相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参加课题研究情况 |
(7)基于古今医案的郁证辨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前言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意义 |
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1.1 古代医案数据来源 |
3.1.2 现代医案数据来源 |
3.1.3 文献调研 |
3.1.4 数据检索 |
3.2 数据纳入排除标准 |
3.2.1 现代医案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
3.2.2 医案纳入及排除标准 |
3.3. 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的构建 |
3.4. 数据规范 |
3.4.1 古代医案名词术语规范 |
3.4.2 现代医案名词术语规范 |
3.5 数据挖掘方法及工具 |
3.5.1 数据挖掘方法 |
3.5.2. 数据挖掘工具 |
4 研究结果及结果分析 |
4.1 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构建结果 |
4.1.1 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数据情况 |
4.1.2 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功能 |
4.2 古代医案研究结果及分析 |
4.2.1 古代(明、清)医案综合分析结果 |
4.2.1.1 医案数据概况 |
4.2.1.2 患者一般情况 |
4.2.1.3 辨证信息分析结果 |
4.2.1.4 治疗信息分析结果 |
4.2.2 明代医案分析结果 |
4.2.2.1 医案数据概况 |
4.2.2.2 治疗信息分析结果 |
4.2.3 清代医案分析结果 |
4.2.3.1 医案数据情况 |
4.2.3.2 治疗信息分析结果 |
4.3 现代医案研究结果及分析 |
4.3.1 现代医案综合分析结果 |
4.3.1.1 医案数据情况 |
4.3.1.2 患者一般情况 |
4.3.1.3 辨证信息分析结果 |
4.3.1.4 治疗信息分析结果 |
4.3.2 现代医案分型治疗分析结果 |
4.3.2.1 肝气郁结证 |
4.3.2.2 气郁化火证 |
4.3.2.3 痰气郁结证 |
4.3.2.4 心神失养证 |
4.3.2.5 心脾两虚证 |
4.3.2.6 心肾阴虚证 |
4.3.3 症状-证型关系分析结果 |
4.3.3.1 各证型医案数据情况 |
4.3.3.2 症状-证型权重分析结果 |
5. 讨论 |
5.1 郁证医案数据库构建探讨 |
5.2 古代郁证辨治规律探讨 |
5.3 现代郁证辨治规律探讨 |
5.4 古今郁证辨治规律对比探讨 |
6.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老官山汉墓天回医简《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内容特点与学术源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3 凡例 |
第一章 《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基本情况 |
1 墓主身份 |
2 简书制度 |
2.1 竹简形制 |
2.2 题记 |
3 文字与符号 |
3.1 文字特点 |
3.2 所见“符号” |
4 编撰体例 |
4.1 全书的撰次 |
4.2 医方的编辑 |
小结 |
第二章 《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内容特点 |
1 医方来源及特点 |
1.1 广聚经验之方 |
1.2 医方更具医学专业性 |
2 辨治方法 |
2.1 辨“病”为主的辨治思维 |
2.2 依“病”而设的治疗手段 |
3 所用药物特点 |
3.1 药物种类较多 |
3.2 用药偏于辛温 |
3.3 药物主治与《本经》大致相合 |
3.4 计量单位初成体系 |
4 组方配伍思想与方法 |
4.1 固定搭配与常用药对 |
4.2 医方所含组方思想 |
4.3 医方主要配伍方法 |
5 制剂方法 |
5.1 制剂前的药物炮制 |
5.2 合和制剂 |
6 医方服法与调护 |
6.1 服药时间和方法 |
6.2 药后调护和食忌 |
小结 |
第三章 《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学术源流 |
1 《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学术归属 |
1.1 西汉医学学术之分野 |
1.2 《治六十病和齐汤法》当属“经方” |
2 《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学术渊源 |
2.1 巫祝之术 |
2.2 汤液之法 |
2.3 先师之授 |
2.4 经验之方 |
3 《治六十病和齐汤法》与汉代“经方”的传承发展 |
3.1 汉代“经方”的经验传承 |
3.2 汉代“经方”的学术演进 |
小结 |
结语 |
创新与特色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9)《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的现代研究概述 |
1.1 针刺重神方法的现代研究概述 |
1.2 针刺重神操作过程的现代研究概述 |
1.3 针刺重神结果的现代研究概述 |
1.4 重神运作机理的现代研究概述 |
1.5 关于重神理论现代研究的其他看法 |
2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方法 |
4 研究步骤 |
第一章 神的概念探析 |
1 神字疏解 |
2 古代哲学对神的认识 |
2.1 指鬼神、神灵 |
2.2 指玄妙的变化及自然的规律 |
2.3 指交感相应 |
2.4 指人的精神层面部分 |
3 元神与识神(欲神) |
3.1 元神 |
3.2 识神 |
3.3 元神与识神的区别 |
3.4 现代研究对元神的认识 |
4 《内经》中神的含义 |
4.1 天地大自然层面部分 |
4.2 人身层面部分 |
4.3 零散不成体系的部分 |
5 “神”“道”“一” |
6 形气神与精气神 |
6.1 形气神 |
6.2 精气神 |
6.3 气与神 |
6.4 形气神合一 |
6.5 气化生形,神触发其化生 |
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内经》对针刺的要求 |
1 《内经》的针刺之道 |
1.1 “道”的含义 |
1.2 《内经》的针道与刺之道 |
2 《内经》的针刺原则 |
2.1 针刺必重神 |
2.2 针前明诊断 |
2.3 针刺操作与觉察 |
2.4 需通脏腑阴阳经络 |
2.5 天人合一自然之道 |
2.6 小结 |
3 神在针刺治疗中的作用 |
3.1 针前诊断 |
3.2 针刺操作 |
3.3 得气 |
3.4 补泻 |
3.5 针刺效果判定 |
3.6 针后调护 |
3.7 神不使 |
3.8 针刺养真(非治病) |
3.9 小结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的内涵与意义 |
1 《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的内涵 |
1.1 神在针刺中的作用机理 |
1.2 医者与患者之间的交感 |
1.3 治神、候气、守机、守神、气至、得气、守气解 |
1.4 患者的被动守神 |
1.5 《内经》不同针刺法皆重神 |
2 《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的意义 |
2.1 重神与疗效的关系 |
2.2 养神即养身 |
2.3 医道与神 |
3 本章小结 |
3.1 理论内涵 |
3.2 理论意义 |
第四章 《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的具体运用 |
1 观(觉察)与感(交感) |
2 静坐与气功 |
2.1 静坐的原理与方法 |
2.2 气功 |
2.3 积神于心,以知往今 |
3 神有所凭的守神 |
4 粗守形,上守神,先粗才能细 |
5 临床运用与反馈 |
6 由信致诚,由诚致神 |
6.1 信与神的关系 |
6.2 不同疗法中信与神的机理 |
7 神不定而勿刺与不失人情 |
7.1 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 |
7.2 不失人情 |
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
1 宋以前的针刺重神理论 |
2 宋至明清的针刺重神理论 |
3 针灸理论的发展对针刺重神理论的影响 |
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讨论与思考 |
1 《内经》的针刺之道在于重神 |
2 “神”的含义主要包括“道”“神”“感”“气”四个方面 |
3 《内经》针刺重神,关键在于觉察,机理在于交感 |
4 先使神有所凭,从而达到“守神”的“一” |
5 针刺重神的落实,建立在对基础的学习与经验累积 |
6 《内经》重神直指其神,后世重神以形为托 |
7 关于《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研究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民国期刊《中国针灸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与流程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流程 |
4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中国针灸学》钩沉 |
1 该刊的创刊背景 |
2 该刊的基本概况 |
3 创刊缘起与宗旨 |
4 期刊团体 |
4.1 主创及编辑委员 |
4.2 《中国针灸学》供稿 |
5 中国针灸学社 |
5.1 创办与发展 |
5.2 中国针灸学社社员 |
6 栏目设计分析 |
7 发刊历程 |
7.1 发刊 |
7.2 首次停刊与复刊 |
7.3 最终停刊 |
第二章 《中国针灸学》的内容分析 |
1 评述性文章 |
2 学术探讨 |
2.1 理论阐述 |
2.2 临证纵横 |
3 着作刊载 |
4 国外译文 |
5 信息平台 |
5.1 医讯广告 |
5.2 针灸新闻 |
5.3 针灸知识的互动交流 |
6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针灸学》贡献与影响 |
1 贡献 |
1.1 继承针灸学术经验 |
1.2 探讨针灸改良 |
2 影响 |
2.1 扩大针灸传播范围 |
2.2 引导针灸发展方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针药并举治验三则(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2]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D]. 窦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明清以来主要新安医家诊治眩晕病的特色分析[D]. 吴天晨.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基于临床医案的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辨治规律研究[D]. 王效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D]. 王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及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D]. 王瑞.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7]基于古今医案的郁证辨治规律研究[D]. 王伟斌.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8]老官山汉墓天回医简《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的内容特点与学术源流研究[D]. 王一童.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
- [9]《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研究[D]. 陈敬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10]民国期刊《中国针灸学》研究[D]. 耿飞.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