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芳烃抽提改用三乙二醇醚(论文文献综述)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综合研究所四室[1](1977)在《简化乙二醇类溶剂芳烃抽提工艺流程的试验》文中认为 一、前言对于国外芳烃抽提的生产和研究工作,我们作了一些调查。可以认为:国外芳烃抽提的新发展,一是搞了几个新溶剂,如环丁砜、N-甲基呲咯烷酮、二甲亚砜、N-甲酰基吗啉及三乙二醇醚、四乙二醇醚等。从国内来讲,前四种溶剂目前来源有困难,而乙二醇类溶剂则来源丰富,可立足于国内。生产乙二醇时副产相当数量的三乙二醇醚和四乙二醇醚。针对这种情况,
许杰,朱玉明[2](2005)在《苯类芳烃分离技术》文中认为综述了国内外苯类芳烃分离的主要方法——溶剂抽提法和吸附分离法。溶剂抽提法包括Udex,Sulfolane,Arosolvan,IFP以及Formex法,分别介绍了5种溶剂抽提法的工艺流程、操作条件、芳烃回收率及消耗指标;对抽提溶剂进行综合比较,认为环丁砜综合性能最好,其次是N-甲酰吗啉和四乙二醇醚,但N-甲酰吗啉作为抽提溶剂将是新趋势。介绍的吸附分离法是美国UOP公司开发的Parex工艺,包括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装置、钡离子或钾离子交换的X或Y型沸石吸附剂,甲苯、混合二乙苯、对二乙苯以及1,2,3,4-四氢化萘脱附剂。
郑英峨,赵维彭[3](1998)在《芳烃回收用高效溶剂N-甲酰吗啉》文中提出介绍N-甲酰吗啉溶剂芳烃回收工艺技术,对该技术的特点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并对N-甲酰吗啉的物性和理化性能对芳烃回收工艺的影响进行了评价。
朱慎林,徐丽莲,沈忠耀[4](1986)在《芳烃抽提溶剂的选择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一些单溶剂和混合溶剂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进而评价每种溶剂的抽提性能。选出环丁砜和四乙二醇醚是很好的单溶剂。混合溶剂以二乙二醇醚(60w%),N-甲基吡咯烷酮(40w%),最有希望。
黄晓娟[5](2008)在《萃取精馏法精制粗苯的助溶剂选择 ——含NFM和助溶剂的汽液相平衡数据测定》文中研究指明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粗苯精制是我国获得精苯的重要途径,目前广泛使用的抽提工艺是德国的Krupp-Koppers(K-K)法,其溶剂为N-甲酰吗啉(NFM)。N-甲酰吗啉(NFM)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热稳定性。但该抽提工艺出现了一个瓶颈,就是如何在降低萃取精馏塔顶非芳烃中的苯含量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萃取精馏塔的溶剂比,提高精苯工艺的生产能力。当前复合萃取剂是萃取精馏研究的热点。通过使用复合溶剂,来改进萃取精馏相应的分离工艺条件,研究助溶剂含量、溶剂比等因素对萃取精馏效果的影响必然需要相应NFM的汽液相平衡数据。由于项目来源厂家的粗苯中可定量的组分就有九十多种,故选择其中较难分离,含量最多且具有代表性的苯和环己烷作为待分离组分进行实验测定。论文用改进的Rose釜测定了常压下的苯-环己烷-NFM三元物系汽液平衡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了处理,得到液相溶剂比与环己烷和苯的相对挥发度,作为选取助溶剂的参考值。通过调研大量的文献,初步选取N,N-二甲基甲酰胺(DMF)、乙二醇、二甘醇、二甲基亚砜为助溶剂,测定了常压下助溶剂不同含量时的苯-环己烷-NFM-DMF、苯-环己烷-NFM-乙二醇、苯-环己烷-NFM-二甘醇、苯-环己烷-NFM-二甲基亚砜四元体系的汽液相平衡数据。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得出液相溶剂比与环己烷和苯的相对挥发度的关系,并与NFM单一溶剂时的环己烷和苯的相对挥发度作比较(液相溶剂的总质量不变),结果表明含量为20 wt%的乙二醇或含量为10 wt%的二甲基亚砜适合作为助溶剂。为了补充数据,论文还测定了常压下乙二醇-NFM二元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并采用NRTL活度系数模型方程对体系的汽液平衡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计算,得到了模型参数。此外,论文还采用NRTL模型方程及相应的二元体系NRTL模型参数对苯-环己烷-NFM-乙二醇四元体系汽液相平衡数据进行预测,并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效果较好。
王健[6](2007)在《芳烃抽提过程流程模拟研究》文中提出芳烃是石油化工工业的重要基础原料。芳烃抽提工艺是采用溶剂抽提的方法将原料油中的非芳烃除去,得到浓度较高的芳烃产品。初步研究和对比发现,将目前已公开的热力学模型用于该过程的模拟时,均存在较大误差。本文采用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利用UNIFAC官能团法对照已公开发表的现场数据,对用于描述抽提过程的热力学模型进行修改,从而实现了对芳烃抽提工艺流程的准确模拟。芳烃抽提体系含有溶剂环丁砜和水,非理想性很强,该状况对全流程的计算机模拟造成了很大困难。通过对各塔的初步模拟可以看出,Aspen Plus提供的模型的内部参数群对环丁砜和芳烃体系非理想性描述不准确。只有现场多元气液平衡数据才能作为计算依据,但大部分此类数据没有公开发表。此时软件现有热力学模型合理选用或可用性验证成为本项研究进展下去的关键问题。通过参照已有数据以及根据UNFIC官能团法及部分文献,对气液平衡数据进行了估算。本文针对流程中模块的特点分别使用不同的热力学模型进行筛选,最终确定抽提塔和抽余油水洗塔使用根据工艺包数据修改后的UNIQUAC模型;提馏塔使用GRAYSON模型;水汽提塔使用WILS-RK模型;回收塔使用NRTL-RK模型;由于换热器和混合器这些模块的条件和其相关的塔比较接近,所以采用相近原则选择模型,所得结果十分理想。利用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指定进料条件的芳烃抽提工艺流程可以作为工艺软件包来使用。
张钧,罗象荣[7](1983)在《二乙二醇醚芳烃抽提工艺改造》文中指出改造二乙二醇醚芳烃抽提工艺,简化了流程,溶剂单耗降到0.30公斤/吨重整原料,装置能耗从1979年的316.07万千卡/吨降至1982年的244.38万千卡/吨重整进料.
冀琳[8](1985)在《重整装置改造设计的体会》文中研究说明 一、前言随着重整技术的不断发展,单铂重整已逐渐为双金属重整所取代,操作压力不断降低,重整装置的改造势在必行.如何对原装置进行改造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因此总结经验教训,使今后改造的装置经济实惠,得到预想的结果是很必要的.现根据东方红炼油厂重整装置设计改造的情况以及实际开工的经验体会谈几点意见.
郭志雄[9](1979)在《引进化工装置技术调查(工艺部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为实现炼油工业"三年接近、八年赶上"当前世界炼油先进技术水平的奋斗目标,就近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石油部于1978年组织炼油系统的设计、生产单位及一机部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等十三人组成的技术调查组,对南京栖霞山化肥厂、胜利石油化工总厂第二化肥厂、沧州化肥厂、上海金山石油化工总厂、北京石油化工总厂和辽阳化学纤维总厂等从法国、日本、美国、西德、意大利、荷兰等国引进的化工、化肥和化纤等近30套装置从炼油工艺角度进行了一次较系统的技术普查。通过这次调查,对当前炼油化工世界先进技术水平有了一些了解。综合来讲,国内
王艳红[10](2005)在《N-甲酰吗啉的合成与相平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溶剂萃取是炼油工业获取芳烃的重要工序,N-甲酰吗啉以其作为抽提和萃取精馏溶剂的各种优良性质受到了国内外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文在研究已有的N-甲酰吗啉合成工艺的基础上,确定了较佳合成路线,得到了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工艺参数;同时对含N-甲酰吗啉的二元、三元溶液体系相平衡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实验及理论模型预测了相平衡重要参数,弥补了现有此类研究的空白。 本文在仔细研究已有的合成工艺的基础上,以吗啉和甲酸为原料,合成N-甲酰吗啉,选用的“带水剂”循环使反应温度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考察了影响该反应过程的主要因素,确定了较佳工艺条件:吗啉:甲酸=1:0.97(摩尔比),反应温度为90~100℃,反应时间为8.5h,N-甲酰吗啉的总收率为91.5%(以吗啉计)。 本文通过对N-甲酰吗啉官能团的分析,将其划分为CH2,CNH2,CHO和CH2OCH2四个官能团,根据含N-甲酰吗啉溶液体系的实验数据拟合出新的UNIFAC官能团相互作用参数,同时预测了含N-甲酰吗啉的二元、三元溶液体系的相平衡数据及无限稀释活度系数γ∞,并将无限稀释活度系数预测结果与文献公开发表的三种划分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划分方法较为合理,建立的理论模型适合工业设计的应用。 本文通过对微扰-统计缔合流体理论(PC-SAFT Equation)的学习和研究,将其较好地应用在本研究中:利用分子参数关联了研究体系各组分的饱和液相密度ρL和饱和蒸汽压Ps,并由关联所得结果预测了汽相密度和各研究体系的汽液相平衡数据,所得结果误差较小,计算精度较准确,适于工业设计需要。
二、芳烃抽提改用三乙二醇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芳烃抽提改用三乙二醇醚(论文提纲范文)
(5)萃取精馏法精制粗苯的助溶剂选择 ——含NFM和助溶剂的汽液相平衡数据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以N-甲酰吗啉(N-Formylmorpholine,NFM)为溶剂的芳烃抽提 |
2.1.1 芳烃抽提工艺背景 |
2.1.2 几种NFM 溶剂抽提工艺 |
2.1.3 NFM 的物性 |
2.1.4 NFM 溶剂回收芳烃的技术特点和技术指标 |
2.2 汽液相平衡 |
2.2.1 相平衡理论 |
2.2.2 汽液平衡的测定方法 |
2.2.3 汽液相平衡计算的经典热力学方法 |
2.2.4 计算汽-液相平衡的活度系数方程 |
2.2.5 汽液相平衡的估算方法- UNIFAC 法 |
2.3 助溶剂的筛选 |
第三章 复合溶剂中助溶剂的筛选 |
3.1 筛选方法 |
3.2 初步筛选后试剂 |
3.2.1 苯乙酮(acetophenone)和异佛尔酮(isophorone) |
3.2.2 甘醇类(甘醇,ethylene glycol,简称EG;二甘醇,diethylene glycol,简称DEG) |
3.2.3 二甘醇胺(diglycolamine) |
3.2.4 2-甲基萘(2-methylnaphthalene) |
3.2.5 N,N -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简称DMF) |
3.2.6 EDA-1 |
3.2.7 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简称DMSO) |
3.3 目前用于实验的助溶剂 |
第四章 汽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 |
4.1 汽液平衡数据测定的实验方法 |
4.1.1 实验装置及仪器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方法 |
4.1.4 分析方法 |
4.1.5 实验可靠性检验 |
4.2 汽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 |
4.2.1 二元汽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 |
4.2.2 三元汽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 |
4.2.3 四元汽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 |
4.3 小结 |
第五章 汽液相平衡数据的计算 |
5.1 二元汽液相平衡数据的关联 |
5.2 三元及四元体系汽液相平衡数据处理 |
5.2.1 苯(1)-环己烷(2)-NFM(3)体系的汽液相平衡数据处理 |
5.2.2 四元体系汽液相平衡数据的处理 |
5.3 二元体系参数预测四元体系汽液相平衡数据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6)芳烃抽提过程流程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芳烃工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
1.2 芳烃的分离工艺 |
1.2.1 溶剂抽提 |
1.2.2 精馏和抽提精馏 |
1.2.3 结晶分离 |
1.2.4 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 |
1.2.5 其他分离技术 |
1.3 芳烃的溶剂抽提法 |
1.3.1 芳烃抽提原理 |
1.3.2 芳烃抽提方法 |
1.3.2.1 Udex法 |
1.3.2.2 Sulfolane法 |
1.3.2.3 Arosolvan法 |
1.3.2.4 IFP法 |
1.3.2.5 Formex法 |
1.3.3 芳烃溶剂抽提方法比较 |
1.3.3.1 抽提溶剂溶解力及选择性比较 |
1.3.3.2 抽提溶剂密度与比热容比较 |
1.3.3.3 抽提溶剂综合比较 |
1.4 化工流程模拟技术的发展 |
1.4.1 内容与作用 |
1.4.2 基本问题 |
1.4.3 数学方法 |
1.4.4 发展趋势 |
1.5 芳烃抽提工艺的计算机模拟 |
第二章 芳烃抽提模拟的理论基础 |
2.1 ASPEN PLUS数据库 |
2.2 ASPEN PLUS单元操作模型 |
2.2.1 换热器 |
2.2.2 精馏塔 |
2.2.3 抽提塔 |
2.3 热力学理论模型 |
2.3.1 气-液平衡计算 |
2.3.2 状态方程方法 |
2.3.3 活度系数方法 |
第三章 各塔工艺流程模拟与分析 |
3.1 抽提塔工艺流程模拟与分析 |
3.1.1 模拟流程的建立 |
3.1.2 BLOCKS与STREAMS外界条件的选取 |
3.1.3 模拟计算 |
3.1.3.1 计算模型的选取 |
3.1.3.2 热力学模型的修改 |
3.1.3.3 工艺过程的模拟计算 |
3.1.3.4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3.1.4 小结 |
3.2 抽余油水洗塔工艺流程模拟与分析 |
3.2.1 模拟流程的建立 |
3.2.2 BLOCKS与STREAMS外界条件的选取 |
3.2.3 模拟计算 |
3.2.3.1 计算模型的选取 |
3.2.3.2 热力学模型的修改 |
3.2.3.3 工艺过程的模拟计算 |
3.2.3.4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3.2.4 小结 |
3.3 提馏塔工艺流程模拟与分析 |
3.3.1 模拟流程的建立 |
3.3.2 BLOCKS与STREAMS外界条件的选取 |
3.3.3 模拟计算 |
3.3.3.1 计算模型的选取 |
3.3.3.2 工艺过程的模拟计算 |
3.3.3.3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3.3.4 小结 |
3.4 水汽提塔工艺流程模拟与分析 |
3.4.1 模拟流程的建立 |
3.4.2 BLOCKS与STREAMS外界条件的选取 |
3.4.3 模拟计算 |
3.4.3.1 计算模型的选取 |
3.4.3.2 工艺过程的模拟计算 |
3.4.3.3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3.4.4 小结 |
3.5 回收塔工艺流程模拟与分析 |
3.5.1 模拟流程的建立 |
3.5.2 BLOCKS与STREAMS外界条件的选取 |
3.5.3 模拟计算 |
3.5.3.1 计算模型的选取 |
3.5.3.2 工艺过程的模拟计算 |
3.5.3.3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3.5.4 小结 |
第四章 芳烃抽提装置全工艺过程研究 |
4.1 模拟流程的建立 |
4.2 模拟计算 |
4.2.1 计算模型 |
4.2.2 工艺过程模拟计算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10)N-甲酰吗啉的合成与相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N-甲酰吗啉简介 |
1.1.1 N-甲酰吗啉的物性 |
1.1.2 N-甲酰吗啉溶剂的特点 |
1.1.3 N-甲酰吗啉抽提工艺简介 |
1.1.3.1 N-甲酰吗啉抽提工艺技术背景 |
1.1.3.2 N-甲酰吗啉抽提工艺原理 |
1.1.3.3 几种N-甲酰吗啉抽提工艺 |
1.1.4 关于N-甲酰吗啉合成的工艺介绍 |
1.1.5 国内N-甲酰吗啉生产研究状况 |
1.1.6 N-甲酰吗啉开发应用潜力 |
1.2 含N-甲酰吗啉溶液体系相平衡研究 |
1.2.1 相平衡的热力学研究方法 |
1.2.2 本文选用的相平衡热力学研究方法Ⅰ——UNIFAC基团贡献法 |
1.2.2.1 UNIFAC模型的研究进展 |
1.2.2.2 UNIFAC基团贡献法的典型应用 |
1.2.2.3 UNIFAC模型应用的扩展 |
1.2.2.4 UNIFAC模型的修正 |
1.2.3 本文选用的相平衡研究方法Ⅱ——微扰-统计缔合流体理论(PC-SAFT) |
1.3 课题的确定、目的及意义 |
2 实验及讨论 |
2.1 N-甲酰吗啉的合成研究 |
2.1.1 反应原理及反应方程式 |
2.1.2 实验试剂及规格 |
2.1.3 实验过程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合成工艺条件确定 |
2.2.2 正交实验正确性检验 |
2.2.2 N-甲酰吗啉合成的各影响因素 |
2.3 产品分析及质量标准 |
3 UNIFAC基团贡献法在N-甲酰吗啉溶液体系相平衡研究中的应用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试剂和装置 |
3.1.2 组成分析 |
3.1.3 实验体系汽液平衡测定 |
3.2 理论部分 |
3.2.1 UNIFAC基团贡献法应用于N-甲酰吗啉溶液体系汽液相平衡研究进展 |
3.2.2 文献公开发表的N-甲酰吗啉基团划分方法及特点 |
3.2.3 本文研究工作 |
3.2.4 本文选用的UNIFIAC模型 |
3.2.5 UNIFAC参数拟合及汽液相平衡数据预测 |
3.2.6 无限稀释活度系数的预测 |
4 微扰-统计缔合流体理论(PC-SAFT)在N-甲酰吗啉溶液体系相平衡研究中的应用 |
4.1 用微扰理论结合统计缔合流体理论建立流体的状态方程 |
4.1.1 各种相互作用对Helmholtz自由能的贡献 |
4.1.2 本文状态方程的建立 |
4.2 N-甲酰吗啉溶液体系相平衡预测 |
4.2.1 微观参数拟合 |
4.2.2 汽液相平衡预测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芳烃抽提改用三乙二醇醚(论文参考文献)
- [1]简化乙二醇类溶剂芳烃抽提工艺流程的试验[J].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综合研究所四室. 石油炼制与化工, 1977(02)
- [2]苯类芳烃分离技术[J]. 许杰,朱玉明.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05(01)
- [3]芳烃回收用高效溶剂N-甲酰吗啉[J]. 郑英峨,赵维彭. 炼油设计, 1998(06)
- [4]芳烃抽提溶剂的选择和研究[J]. 朱慎林,徐丽莲,沈忠耀. 炼油设计, 1986(03)
- [5]萃取精馏法精制粗苯的助溶剂选择 ——含NFM和助溶剂的汽液相平衡数据测定[D]. 黄晓娟. 天津大学, 2008(09)
- [6]芳烃抽提过程流程模拟研究[D]. 王健. 天津大学, 2007(04)
- [7]二乙二醇醚芳烃抽提工艺改造[J]. 张钧,罗象荣. 石油炼制与化工, 1983(02)
- [8]重整装置改造设计的体会[J]. 冀琳. 石油炼制与化工, 1985(02)
- [9]引进化工装置技术调查(工艺部分)[J]. 郭志雄. 炼油设计, 1979(03)
- [10]N-甲酰吗啉的合成与相平衡研究[D]. 王艳红. 青岛科技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