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谈between(论文文献综述)
罗琳[1](2020)在《文学翻译的互文性策略研究 ——三部译着的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次翻译实践基于笔者已经出版的三部英译汉译着撰写而成,分别为《燃烧的主世界》、《神秘的宝箱》以及《斯特兰德庄园》。三部译着均为文学着作,情节跌宕起伏,文笔细腻文雅,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笔者作为这三部译着的独立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具有普适性的互文性文学翻译策略,故本翻译报告将以此三部译着为分析对象,以期深入阐明翻译心得和经验,为文学翻译提供有益的借鉴。《燃烧的主世界》(原名Overworld in Flames)是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马克·谢弗顿(Mark Cheverton)2018年出版的童书,书中描绘了游戏骑士999及其同伴穿越进游戏《我的世界》(Minecraft),与潜在的敌人斗智斗勇,于熊熊火海中拯救整个主世界的热血故事,是向儿童展现勇气、团结与智慧的范本。《神秘的宝箱》(原名Hidden in the Chest)是美国着名童书作家温特·摩根(Winter Morgan)的畅销作品,书中讲述了史蒂夫一行人意外发掘了隐藏着黑暗秘密的宝箱,释放出邪恶魔力,让各地备受牵连,最终历尽千辛万苦,压制并消灭这些宝箱的历险故事,是国内少见的儿童猎奇题材。《斯特兰德庄园》(原名Tell Me You’re Mine)是英裔瑞典作家伊丽莎白·诺尔贝克(Elisabeth Noreb?ck)的畅销悬疑小说,该书围绕着一件一岁女婴失踪案展开,描绘了在女婴伊莎贝尔长大后,生母斯特拉和拐走她的养母克斯廷相遇、揭穿和纠缠之间的爱恨情仇,书中悬念迭起,疑雾重重,却也不乏温情叙述,实属一部悬疑佳作。在阅读分析原文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三部小说中的互文性表征比比皆是,故于翻译伊始,便选择了互文性作为本次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翻译工作完成后,笔者根据前人的智慧及自身的经验,总结出了适用于文学翻译的互文性模式、原则及策略。在本报告中,笔者首先简要描述翻译实践的基本情况、前期准备、翻译过程及后期校对;然后,剖析了三部译作中出现的互文性翻译表征;接着,对文学翻译、互文性与文学、互文性与文学翻译三者的文献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阐述笔者对文学翻译的互文性模式、原则的总结;基于该模式与原则,笔者结合四种普适于文学翻译、一种适用于儿童文学翻译的互文性翻译策略,对三部译作中具有互文性特征的翻译进行配对分析。本报告虽仍存在一定的局限,但力证了互文性策略对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推动互文性与文学翻译的结合。经探究,笔者参照N.Fairclough(1992)对互文性的分类,将三部小说中的互文性表征列入明显互文性和篇际互文性两类。其中,明显互文性总结为反讽、否定、仿拟和预设;篇际互文性则立足于武建国(2010)的研究结论,依次分为融合型篇际互文性、镶嵌型篇际互文性、转换型篇际互文性和链接型篇际互文性。虽然文中的互文表征并非所有都能各得其所,但大部分都充分契合各大类别,进而推动笔者探索原文和译文、作者和译者四足鼎立的互文空间,衍射出文学翻译过程中基于互文性发生的“文学神韵”和“文学意象”的对等演变,并总结出重组、强化、模仿、增补和通俗化五种互文性翻译策略。准确贴切地还原文学着作中的互文性对译者提出了极高要求,除译者必备的专业素养外,有的放矢的互文翻译策略更能事半功倍地精进译文。本报告表明,互文性是能够科学有效地指导文学翻译的话语分析理论。笔者提出的文学翻译互文性原则有助于译者精准地挖掘出原文中的互文性表征,并通过重组、强化、模仿、增补、通俗化五种策略完善贴切地重现文学着作中的神韵和意象。笔者希望通过本报告可以合理地总结文学翻译中互文性表征的处理策略,并为其他译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徐小妮[2](2019)在《“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的建构与验证》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提升早期儿童教育质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关注的焦点。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尤其是教师对幼儿的研究与支持能力。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是一项综合性专业能力,它指教师借助科学的行为观察分析技术,深入理解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供适宜的教育支持。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目前,欧美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的培养,他们不仅在教师教育中设置了专门的课程内容,还依据教师的专业水平为他们提供了分层次的培训课程。我国幼儿园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相关的教育培训也很少。因此,针对我国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的分层培训研究工作意义重大。本研究围绕幼儿园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的发展,建构并验证适合本能力发展的职后分层培训课程框架。即本研究包括两大研究内容:一.建构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职后分层培训课程框架。即,为什么以及如何以能力为导向、以模块为主要形式建构本研究职后培训课程框架?二.验证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职后分层培训课程框架的合理性。即,从培训课程框架生成初级水平教师培训课程内容并检验培训课程内容实施的有效性。具体研究思路:首先,借助文献法、理论分析法和基于工作坊研讨的经验总结法,建构适合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四个水平)的职后培训课程框架。然后,生成初级水平教师职后培训课程内容并验证课程内容的有效性。研究者以“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上初级水平的教师为例(选取我国某市两所幼儿园的16位教师),调研他们在“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发展上的现状及培训需求,结合本研究建构的培训课程框架,生成初级水平教师的“幼儿研究与支持”职后培训课程内容,并将此课程内容实施,在行动研究中分析16位初级水平教师在“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上的发展,由此验证“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分层职后培训课程框架的合理性。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法、理论分析法、经验总结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等质性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首先,建构“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分层培训课程框架。通过文献法,研究者确定了本研究建构的职后培训课程框架应以能力本位模块形式进行。借助理论分析法,研究者从各相关知识领域出发,归纳、抽象、演绎、建构了培训课程框架。然后,研究者组建了一支由学前教育专家和一线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坊,通过经验总结对本框架进行二次建构和完善。建构的培训课程框架如下:本研究培训课程以“培养完整儿童”、“发展儿童终身学习能力”、“提升幼儿教育质量”为核心依据,将课程理念定位在“支持教师的可持续专业发展,培养会观察,擅分析,巧运用,乐反思的幼儿园教师”。然后,依据课程理念制定了课程目标和内容。课程内容包括四大领域、十大模块。四大领域分别是幼儿行为观察、幼儿学习研究、幼儿发展评价、个体差异研究。四大领域又衍生出十大模块:水平(一):行为观察的理念及基本技术、幼儿学习的基本特点、儿童发展的基本年龄特点、个体差异的概念及表现;水平(二):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学习品质的梳理及行为引导、理解发展的路径;水平(三):学习过程的观察评价及支持、发展的交互作用;水平(四):观察分析的反思能力提升。即,随着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的提升,培训课程内容逐步整合,呈现出“卧三角”架构,这是由本研究培训课程的理念、学习结果的进阶性(SOLO分类评价理论)、知识的整合性(变构学习模型)决定的。本研究培训课程主要采取案例工作坊形式实施,课程评估以质性形式为主,结合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实施与评估形式主要基于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成人学习特点。其次,验证“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的合理性。考虑到本研究培训课程的特点,研究者综合了培训课程框架与初级水平教师参培需求生成了初级水平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职后培训课程内容,实施培训课程,评估教师们在“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上的变化,从而分析培训课程框架的合理性。1.依据建构的“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生成培训课程内容。由于时间精力有限,研究者只选取了“幼儿研究与支持”初级水平(即水平一)课程模块生成培训课程内容。首先,研究者调研了初级水平教师的培训需求,为细化初级水平教师培训课程内容,以及验证培训课程内容的有效性做准备。依据目的性原则,研究者选取我国某市两所幼儿园,借助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评估工具,筛选出16位初级水平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一对一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在“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上的发展特点及培训需求。结果表明,初级水平教师在“幼儿研究与支持”上呈现以下特点:幼儿观察以“看护”为主要目的,观察内容单一、随意,观察记录方法以拍照为主。在观察分析上,主要是对幼儿行为的二次主观描述、总结,意识不到将观察分析结果与自身教育行为联系起来,更无法据此提供适宜的教育支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们对幼儿学习的认知存在误区,不清楚幼儿的学习的特点,过度强调教师教学的重要性。此外,教师们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了解甚少,在工作中不会运用,也不了解幼儿个体差异的表现,难以做到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其次,生成“幼儿研究与支持”初级水平教师培训课程内容。基于本研究培训课程框架和初级水平教师能力现状,研究者生成了初级水平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职后培训课程内容,共十八个专题:模块一的专题为:(1)观察为何;(2)如何观察;(3)观察什么(角色游戏);(4)观察什么(结构游戏);(5)观察记录与分析。模块二的专题为:(1)幼儿学习的内涵;(2)幼儿学习的方式;(3)幼儿学习的情境;(4)我看到的幼儿学习;(5)教师的角色。模块三的专题为:(1)3-4岁幼儿心理发展图;(2)4-5岁幼儿心理发展图;(3)5-6岁幼儿心理发展图;(4)我看到的幼儿年龄特点。模块四的专题为:(1)感受多彩的幼儿;(2)幼儿个体间差异;(3)幼儿个体内差异;(4)发展适宜性教育。专题内容环环相扣,逐步深入。依据培训课程框架生成课程内容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对课程框架有深入的理解,对参培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和需求有准确把握,以及较高水平的“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2.实施并评估“幼儿研究与支持”初级水平教师培训课程的有效性。研究者与16位初级水平教师开展了为期九个月的行动研究。培训以案例工作坊为主的形式展开。培训后,两所幼儿园参培教师的“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发生了很大变化。研究者依据评估要素,结合深度访谈、教师文案、观察记录、幼儿现场活动分析、园长评估等多种来源资料分析发现:培训后教师们开始正确认识幼儿行为观察的价值,能够依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科学的观察,并尝试依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综合多种发展因素,对幼儿观察记录进行初步分析。他们对幼儿的学习方式、学习情境、学习特点有了正确认知,能够更多地在游戏生活中发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教师们开始意识到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与优质教育之间的关系,有意识地去理解和运用。此外,对幼儿的个体差异表现、影响因素、教师角色有了新的认识。部分教师表现出对高水平培训课程内容的需求。教师们在发现儿童的过程中提升了专业反思能力,体验到职业幸福感,促进了可持续专业发展。最后,研究者认为,本研究建构的“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具备合理性:四大领域的设置、初级水平教师的四大模块安排,以及逐步整合的课程模块架构符合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的发展需求。研究者以模块、专题的形式设置培训课程内容,采取案例工作坊为主的形式实施培训有利于激发教师自主专业成长的动力,培训课程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在研究反思中,研究者指出,参培教师在“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提升上存在园所差异和个体差异,这与园所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教师专业发展观以及教师的专业、学历、工作经验、个性特征等因素相关。本研究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提出并验证了“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后续的研究可以进一步生成更高水平的培训课程内容,验证培训课程框架后三个水平的模块。此外,还可以加强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发展特点、职前教育、培训师培训等相关研究。
王丽[3](2020)在《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们都知道兴趣对于学习过程来说非常重要,而它对学习的影响却完全不同于勤奋对学习的影响。杜威(1913)曾说过:学习兴趣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最稳定最持久的动力之一。此次研究旨在调查,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整体情况。笔者采用定量研究方法(调查问卷)来调查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大致情况。本论文要回答下述的3个问题,分别是:1、初中生对于英语学习是否有兴趣?2、初中生对于英语学习是否有兴趣,哪种兴趣(个人兴趣或情景兴趣)在英语学习中扮演主要角色?3、为什么这种学习兴趣在英语学习中扮演主要角色?来自七年级和八年级的223名学生参与了此次的问卷调查。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情境兴趣和个人兴趣。这两种兴趣的均值分别为4.3681和3.5629;相关性系数为0.35。为了收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个人观点,笔者采用了定性研究方法(访谈),共有9位学生参加了访谈。笔者运用主题分析法和量化分类法对访谈数据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在9位受试者中,有5位学生认为相比于短暂的情境兴趣,个人兴趣在漫长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更为重要。访谈结果也表明学生的个人兴趣和情境兴趣都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课堂活动来逐渐培养。因此对于英语教师来说,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创造性地设计多样性并且有吸引力的课堂活动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如果在英语课堂活动中,学生有机会接触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和习俗,那他们的学习兴趣会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现如今对英语老师而言,通过课堂设计和活动设计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然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因为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并且动态的过程。
余邡棋[4](2019)在《英汉机器翻译字幕质量评估实验报告》文中提出面对字幕翻译需求增长,确保字幕翻译质量、提升翻译速度,成为融媒体时代视频国际传播的应有之义。近年机器翻译在算法上有喜人进步,其应用范围随之扩大,其中就包括字幕翻译。国内商家已经开发了多款字幕翻译工具,如基于网页的博芬在线视频翻译与配音平台、网易见外、人人译视界,以及视频翻译客户端字幕通等。而这些字幕翻译工具的翻译质量受到一些用户的质疑,相关翻译质量研究甚少,故本文旨在探索机器处理的英汉字幕翻译质量。本文的机器字幕翻译实验基于一次客户委托的实际翻译项目,项目包括两个演讲视频,内容分别为设计思维和水资源,主讲语言为英语,字幕翻译为英译汉,视频总时长为51分钟46秒,语音转录文字总数约为1万词。本文筛选最终确定博芬在线视频翻译与配音平台和网易见外作为实验平台,通过对比人工字幕文本与平台机器翻译输出,对机器翻译字幕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总结出机器翻译字幕处理和质检时,需要注意“屏幕符号信息”和“实词语义”两个方面的问题,并选取典型案例加以说明。除此之外,实验还发现,字幕翻译平台把语音转录和翻译这两个步骤切分得较为独立,用户在两者之间的切换、评论互动的操作功能流畅体验尚有提升空间。本实验报告显示,字幕翻译平台商家炒作的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暂时无法独立输出高质量的字幕译文;而字幕机器翻译与人工校对的人机交互字幕翻译模式,能在保证字幕质量的情况下,极大提高字幕翻译速度。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不宜过度夸大机器在字幕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反过来,从产出角度出发,市场倒逼人工译员接纳并在翻译处理过程中充分利用机器或科技,以此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内容和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毛涟汉[5](2020)在《释意理论指导下的2019年苹果秋季发布会模拟口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这一科技产品也实现了飞速发展,功能更加完备,性能更加强大,让人们的生活进入智能化时代。一些科技产品公司为了更好地展示本公司最新研制的产品,他们会选择通过产品发布会向消费者推广。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消费者的购买力显着提高,国人对外国科技产品的关注度也空前高涨,这就要求科技英语口译员能准确地传达发布会的信息,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最新发布的产品。因此,对科技英语口译进行研究是出于现实的实际需要。释意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口译实践之中。为了准确地传达发言人的意图,译员需要选择合适的口译理论作为指导,使用正确的口译方法。作者以释意理论为论文的理论基础,以2019年苹果新品发布会作为研究内容,总结释意理论对科技英语口译的指导作用。释意理论认为翻译过程由三个阶段组成,即理解源语、脱离语言外壳和重新表达。释意理论强调对原文意义的翻译,翻译实践要摆脱原文结构的限制。在释意理论的指导下,作者对口译材料中的典型例子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一部分能提高口译质量的技巧:词性转换、被动句变主动句、信息简化、信息增补、意译。这些释意理论中的口译技巧能帮助译员准确地传递发言人所表达的意思。英语具有“形合”的特征,逻辑严密,而汉语具有“意合”的特征,译员需要注意中英文表达方式的差异,适当地调整句子结构,使译文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译员在积累相关行业知识的同时,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可以提升口译的整体质量。通过总结释意理论对本次科技英语口译实践的指导作用,积累相关经验,作者希望自己日后科技英语口译的实践能力有所提高。
邓睿[6](2011)在《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师职业成就感”指的是教师在完成其教育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发挥了自身的教育工作能力,充分展示了其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的潜能,实现了教育教学目的,达到了自己事前设定的标准,对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感受与体验,以及由此而获得的一种内在满足。在当前的背景下,探讨教师职业成就感的课题,既有国家宏观政策的期待,也符合理论深化发展的趋势,更是对我国当代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关照与回应。从政策上来看,“教育家办学”已经从民间呼声上升成了国家战略,我们需要大批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从新教师变为教学能手,变为教学家,再成长为教育家。从理论上来看,一方面,在当代哲学的观照下,人类的生存问题不再局限于生命的存在,也不仅是物质世界,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人不仅要活着,更要在生存世界中坚守着生存价值,活出更高的人生质量,活出厚重的成就感,活出更有意义的人生;另一方面,从当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来看,也越来越关注教育生活中的“人”,在物质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教育管理的实践及其理论研究更需要关注教师的精神和价值层面的追求。从现实状况来看,大量的案例表明,当前我国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教师职业成就感低是职业倦怠的表现之一,也是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由此,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就成为我们试图解决教师职业倦怠,催生大批教育家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本研究在分析教师职业成就感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开发出了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量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采集了6073个有效数据(教师问卷),分别来自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107所中学。调研表明:我国中学教师的职业成就感整体偏低,仅四成被调查教师具有职业成就感,七成教师认为同事的职业成就感状况不同乐观。同时还发现:我国中学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呈现区域差异,中部教师职业成就感最高,西部教师次之,东部教师职业成就感最低;农村教师的职业成就感显着强于城市教师。从学校层次上来看,高中教师的职业成就感略强于初中教师;从学校类型上来看,普通中学教师的职业成就感略强于重点中学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从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内在结构看,可分为教师职业的物质成就感,教师职业的人际成就感和教师职业的精神成就感。从教师职业成就感的本质属性看,可分为量的教师职业成就感和质的教师职业成就感。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教师职业成就感体验的影响因子。从特征因子来看,在设定的性别、学历、任教学科、职务、教龄、职称、年收入、在校工作时间以及荣誉称号等九个因素中,“学历”和“收入的绝对数字”对教师职业成就感的获取影响相对较弱,其余七个因素都对教师职业成就感具有显着影响;从内部因素看,影响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各内部因素与教师职业成就感存在正相关关系,影响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各内部因素按影响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教师的职业信念、教师的职业行为、教师的职业认知和教师的职业情感;从外部因素看,影响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各外部因素与教师职业成就感存在较强线性关系,如社会的期待、教师的收入、教师的人际关系、学校因素、外界对教师工作的认可等。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尝试对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形成规律进行总结,修正、完善关于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的理论模型。主要借鉴了心理学家用计算机对信息加工的过程来比拟人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一做法,提出了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理论模型的五大系统(构建了模型图),试图通过它们把教师职业成就感的产生过程、影响因素、表现形态以及效用串起来,这五大系统分别是“对象系统”;“准备系统”;“输入系统”;“加工系统”和“输出系统”,并通过这样的研究找出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的途径,即充实准备系统,优化输入系统,改良加工系统,最终提升输出系统的产品品质。研究最后还提出了从外部促进与自我改善两个角度来提升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对策建议。在提升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方面,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各界以及学校等主体都有责任通过建立有力的政策保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改善学校的工作环境等外部措施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就体验的获得;而教师主体也有着重要的责任做出个体的努力,以“自省”寻“自我”,从“自在”(in itself)到“自为”(for itself),化“自觉”为“自主”,以实现自主的发展来体验事业的成就。
于青[7](2019)在《《口才上乘的黑人》(1、2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进一步了解多种英语变体,深入研究其发展及特征,笔者选取了斯坦福大学教授H.萨米·阿利姆和吉内瓦·史密斯曼所着的《口才上乘的黑人》(Articulate While Black)一书作为翻译实践的文本。书中记载了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演讲、日常、采访过程中的言行和言语特点,美国社会对于某些特定词汇和社会议题的争议,及随之而来的关于种族歧视问题的探讨,具有一定的社会和语言学意义。本篇翻译实践报告以黑人英语的翻译和文中口语体对话翻译为主要深入点,利用翻译技巧和翻译方法对黑人英语和口语体对话的翻译进行了简单地分析。本篇翻译实践报告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针对原文本进行选题分析、内容分析、言语分析等;第二章对整个翻译过程进行了大体的概括,其中着重叙述了译前准备这一过程;第三部分是笔者在翻译中选取相应案例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整个翻译实践活动的总结。在苏珊·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辅以各种翻译技巧和方法进行黑人英语和口语体对话的翻译,同时利用机辅软件MemoQ进行辅助。有利于对比“黑人英语”和标准英语,评估翻译质量,使翻译更加符合中文读者阅读习惯,避免翻译中出现翻译腔,减少翻译失误。
杜潇毅[8](2020)在《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补偿策略研究 ——以《宇宙之中》的汉译为例》文中指出能使目的语读者获得和源语读者同样的阅读体验是理想翻译的追求,然而文化与背景差异会导致翻译损失。在阅读宗教和科学类的对话型文本过程当中,读者可能会很难理解一些包含宗教和科学元素的段落、句子或词语,甚至是一些表达方式。如果完全按照源语文化的习惯和习俗来翻译,就会给读者的理解造成障碍。译者在目的论三大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的指导下用翻译补偿策略对 Belonging to the Universe:Explorations on the Frontiers of Science and Spirituality的前言、概要、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翻译进行分析。这本书以对话的形式讨论了宗教和科学之间的相似之处,语言简洁生动,列举大量实例,期间还穿插有趣的小故事,但也有些内容晦涩难懂。对于这些简单易懂又生动有趣的部分,译者希望中国读者也体会到相同的效果,而对于抽象难懂的部分,译者希望读者对它们有更好的理解。因此,译者在目的论指导下选用翻译补偿策略来分析和说明译文是如何更加准确生动地把信息传递给读者的。在目的论三大原则指导下,译者通过分析原文中的实例总结出具体的翻译补偿策略,包括:直译或音译加注、增译法、减译法,延伸法、零翻译法和替换法。译者认为,这些策略能在最大程度上弥补因想要给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而造成的翻译损失。本实践报告用翻译补偿策略结合目的论对翻译进行指导,这在先前的研究中比较少见。在译者使用翻译补偿策略对翻译进行指导时,发现有些例子用单一的策略无法达到目的论所要求的效果,于是译者同时运用两个补偿策略,例如零翻译法与注释法的结合、增译法和替换法的结合等。这样就对译文的分析更加全面,也可以使译者了解和掌握这种方法,在翻译中准确传达信息,给读者一个全新的体验。
章勤琼[9](2012)在《国家课程改革背景下中澳数学教师专业行动能力比较研究》文中认为从十七大报告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在多个方面体现了国家层面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视。中国教育部于2011年正式颁布了修订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澳大利亚课程、评价与报告管理局(ACARA)于2010年制定了首次在全澳大利业范围推行的国家数学课程。在两国的国家数学课程中,“数与代数”与“统计与概率”都分别作为两个独立的内容领域,且在这两个内容上体现出了相同的理念与要求。在“数与代数”领域,在强调必要的熟练准确的算术计算的同时,更加关注算术学习与代数思维发展的衔接,强调数的学习要为代数的学习作好准备;而在“统计与概率”领域,不再过分强调对理论概率的计算,而是加强对数据的重视,注重发展学生的统计思想与统计素养。无论在中国还是澳大利亚,在推行国家数学课程改革时,数学教师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本论文旨在研究在中国与澳大利亚这两个不同背景的国家中,数学教师在面对国家课程改革时的应对与表现,探究两国数学教师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及原因,从而评估教师这一重要因素对国家课程改革的实施的重要影响,并进而反思国家课程改革实施的一些重要问题。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国家课程改革背景下,分析、比较中澳两国数学教师的专业行动能力,即教师基于专业知识与素养作出判断与行动的能力。本研究中是指在面对课程改革时,数学教师结合对特定数学内容(“数与代数”与“统计与概率”,鉴于两国数学课程在这两个领域内要求联结算术与代数学习以及发展统计思想的共同理念,本研究中分别使用“关系性思维”与“统计思想”这两个表述)的认识,深入解读数学课程理念及发展方向,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与思考,在此基础上设计具体教学情境与内容的专业能力。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1)通过怎样的理论框架与哪些维度,可以对数学教师专业行动能力进行分析?(2)中澳两国数学教师在“关系性思维”与“统计思想”这两个内容上的专业行动能力表现如何?有什么相似之处与不同点?(3)数学教师专业行动能力各维度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互关系?(4)理论框架中的哪些维度最能体现数学教师的专业行动能力,可以被视为数学教师专业行动能力的关键维度与核心因素?在“学科教学知识(PCK)”与“数学教学知识(MKT)”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教师在面对教育系统改革与学校变革的“专业行动能力(Teacher Capacity)"的研究,考虑中澳两国国家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发展出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从四个维度考察数学教师的专业行动能力:维度A,数学知识;维度B,对官方数学课程理念的理解;维度C,对学生数学学习的理解;维度D,教学设计。针对不同数学内容,每个维度下面各自有四个分析的操作性指标。在研究中,对中澳两国的小学高年级或初中数学教师作了问卷调查,分别在“关系性思维”与“统计思想”两个内容上随机选取120份(中澳各60份)与82份(中澳各41份)有效问卷,中澳样本中初中与小学教师的比例完全对应一致。根据每个维度下各自的四个分析指标,首先对问卷进行了质性分析。在对教师的回答进行双重编码后,利用SPSS19英文版作量化分析。之后在每个内容上各选取10位(中澳各5位)教师进行进一步的访谈并作了深度分析。研究发现了以下结论:(1)两国数学教帅在“关系性思维”与“统计思想”上的专业行动能力呈现出了非常相似的正态分布,在两个内容上高、中、低的比例大约都是20%、60%、20%。虽然差距并不明显,但两国教师在不同的内容上的表现并不相同,在“关系性思维”上,中国教师在数学知识(维度A)与教学设计(维度D)以及总分上要比澳大利亚教师得分更高;而在“统计思想”上,澳大利亚教师在所有四个维度上都比中国教师稍好。这支持了本论文的研究框架,即需要针对不同的数学内容研究数学教师专业行动能力,不应给出普遍意义上的描述。(2)在“关系性思维”与“统计思想”这两个内容上,数学教师专业行动能力的四个维度之间的关系略有不同,但总体呈现出了相同的结果。教学设计(维度D)与其它三个维度之中的任意一个都表现出了非常显着的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若不考虑教学设计这一维度,其余三个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着。(3)本研究理论框架中的四个维度都能有效区分数学教师的专业行动能力,但其中教学设计维度表现最为直接明显。首先,教学设计这一维度对于不同层次水平专业行动能力教师的区分最为显着,线性多远逐步回归分析(step-wize)显示这一维度为回归模型中的首要维度;其次,教学设计这一维度与其它维度的相关性最为密切,而且其它三个维度之间的相关也都是通过教学设计这一维度的作用才发生;最后,两国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的表现最不理想,要提升他们的专业行动能力,教学设计是需要得到最大重视的一个维度。因此,可以认为教学设计是教师专业行动能力的关键维度与核心要素。本论文共包含六章:第1章为引论,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第2章为文献综述,在界定了本研究中“教师专业行动能力”的内涵后,对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做了述评。在文献述评中首先回顾了与本研究关系密切的数学教师知识研究的发展及各种研究路径,指出了已有研究的局限性;接着探讨了在本研究中如何从上述研究中发展出“数学教师专业行动能力”的理论框架;第3章为研究设计与方法,首先给出了研究理论框架,之后讨论了研究的设计及实施过程;第4章与第5章是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发现,分别关注“关系性思维”与“统计思想”这两部分内容,这两章采用完全相同的结构:首先讨论了课程与教学新的理念与要求,接着详细介绍研究过程,之后是对研究问卷进行质性和量化的分析并对研究效度与信度进行了严格的验证,再对部分教师的访谈进行深度分析,最后对研究发现加以总结;第6章是本论文的研究结论与思考,对前面两章的研究发现进行总结与反思,讨论了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研究的设想。本研究的拟创新之处首先在于首次在数学教育研究中使用“数学教师专业行动能力”这一表述并进行了理论框架的架构,框架中使用了四个维度及详细分析指标。与之前的数学教师知识的研究不同,本研究认为对数学教师的研究应该关注特定的数学内容,并且要关注教师针对特定数学内容的具体教学设计。而且,考虑中澳两国国家数学课程这一背景,将对官方数学课程理念的解读作为理论框架中的一个重要维度。并用实证的方法对这一框架进行了验证与探索。其次,本研究的创新之处还在于首次系统地对中澳两国数学教师进行了比较。中澳两国都颁布了最新的国家数学课程,而两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与教育系统差异明显,因此这一比较研究可以为深入了解教师对数学课程改革的推行与实施的重要作用提供启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针对特定内容描述数学教师专业行动能力,这是本研究在理论发展上的尝试与创新,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数学教学知识”的理论框架更易于描述一个教师的整体知识状况,而本研究框架在如何更有效地描述某一位教师的整体专业行动能力将存在困难。研究中选取了5位教师同时参与两个内容的研究,发现了同一教师在不同数学内容上表现的一些关联,但结论有限。另一不足之处体现在研究结论的分析上,本研究同时采用了质性与量化分析,质性与量化分析的结果存在高度的一致性,并通过一系列严格的测试检验了问卷分析的效度与信度。但是对数学教师专业行动能力三个层次的划分难以完全避免主观成分。此外,本研究没有观察实际课堂教学。虽然本研究中问卷与访谈很好地反映了样本教师的专业行动能力,但没能进一步研究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之问的关联。
陈洁[10](2019)在《英语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二英语阅读课5-E探究式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适应21世纪新的挑战,《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并指出将核心素养与具体学科相结合并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是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修订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待颁布)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阅读课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培养英语核心素养的关键课型。目前英语阅读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核心素养的培养。本研究通过查文献,发现5-E(Engagement,Exploration,Explanation,Elaboration,Evaluation)探究式教学模式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一定帮助。本文基于新课标理念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以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以高二英语阅读课为例,研究五E探究式教学对核心素养的影响。笔者首先在查阅前人的文献基础上,阐明了探究式教学的概念,国内外发展的现状及其模式(包括5-E探究式教学模式)。同时也论述了素养,核心素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内涵及其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接着笔者通过问卷和访谈,旨在回答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高二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现有水平状况是什么?高二英语课堂探究式教学的运用状况如何?(2)以高二英语阅读课为例,5-E探究式教学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有影响吗?如果有,5-E探究式教学如何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产生影响的?在研究期间,笔者对昆明市几所高中二年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研究昆明市高二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状况。研究结果发现当前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并不理想尤其在“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方面。通过访谈九位高二英语老师,发现他们由于对探究式教学了解不太深入导致其使用情况并不乐观。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笔者通过问卷对高二的两个平行班前测、后测以及访谈结果分析得出(1)5-E探究式教学对语言能力的培养有显着地提升效果,5-E中的探索,解释和评价的阶段对语言能力的提升影响更大。(2)5-E探究式教学对文化品格的培养有显着地提升效果,5-E中的解释和精致阶段对文化品格的提升影响较大。(3)5-E探究式教学对思维品质的培养没有显着地提升,但5-E中的探索、解释和评价的阶段对思维品质的影响较大。(4)5-E探究式教学对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显着地提升效果,5-E中的吸引阶段,探索阶段,解释阶段和评价阶段对学习能力的提升影响更大。最后本文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管理者们应拓宽老师了解新理念渠道;教师应多关注新课标,更新教学理念,寻找多种途径深入了解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及应采用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等。笔者也呼吁未来的研究也可以采用其他课型或探究式教学的其他模式研究对核心素养的影响。
二、谈谈betwee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谈between(论文提纲范文)
(1)文学翻译的互文性策略研究 ——三部译着的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An Overview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1.1 Introduction |
1.2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s |
1.2.1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s |
1.2.2 Introduction to the contents |
1.3 Purposes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1.4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
Chapter Two Preparations for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2.1 Introduction |
2.2 Translation tools selected |
2.3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strategies adopted |
2.4 Translation plans established |
2.5 Summary |
Chapter Three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es |
3.1 Introduction |
3.2 Comprehending the source texts |
3.3 Organizing the language of the target texts |
3.4 Proofreading the target texts |
3.5 Summary |
Chapter Four Intertextuality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ree Books |
4.1 Introduction |
4.2 Notes on intertextuality |
4.3 Manifest intertextuality |
4.3.1 Irony |
4.3.2 Negation |
4.3.3 Parody |
4.3.4 Presupposition |
4.4 Interdiscursivity |
4.4.1 Blended interdiscursivity |
4.4.2 Embedded interdiscursivity |
4.4.3 Switched interdiscursivity |
4.4.4 Chained interdiscursivity |
4.5 Summary |
Chapter Five The Intertextual Model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
5.1 Introduction |
5.2 Previous studies of intertextuality-involved literary translation |
5.2.1 Previous studie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
5.2.2 Intertextuality in literature |
5.2.3 Intertextuality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
5.3 The intertextual model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
5.4 The intertextual principle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
5.5 Summary |
Chapter Six The Intertextuality-Involve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dopt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ree Books |
6.1 Introduction |
6.2 Realignment |
6.3 Enhancement |
6.4 Imitation |
6.5 Supplementation |
6.6 Popularization |
6.7 Summary |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
7.1 Translation experiences |
7.2 Limitations |
7.3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es Source Texts and Target Texts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Acknowledgements |
附件 |
(2)“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的建构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关注早期儿童教育质量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
(二)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 |
(三)我国亟需开展“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研究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课程框架与建构 |
(一)课程框架的概念 |
(二)课程框架的形式 |
(三)能力本位课程框架的模块化建构 |
二.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 |
(一)教师可持续专业发展理念 |
(二)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的现状 |
(三)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与分层培训 |
三.“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 |
(一)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概念界定 |
(二)发达国家“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特点 |
(三)我国“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现状 |
四.文献评析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一)研究一:建构“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 |
(二)研究二:验证“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一)研究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效度 |
(一)描述型效度 |
(二)解释型效度 |
(三)评价型效度 |
(四)反思型效度 |
(五)实践型效度 |
四.研究伦理 |
第四章 建构“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 |
一.课程理念与目标 |
(一)课程理念与目标 |
(二)理论依据与论证 |
二.课程内容与架构 |
(一)课程内容与架构 |
(二)理论依据与论证 |
三.课程形式与评估 |
(一)课程形式与评估 |
(二)理论依据与论证 |
第五章 验证“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1.生成教师培训课程内容 |
一.参培教师需求分析 |
(一)访谈设计 |
(二)访谈分析 |
(三)参培教师需求分析 |
二.“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内容及其生成 |
(一)模块一:幼儿行为观察的理念与基本技术 |
(二)模块二:幼儿学习的基本特点 |
(三)模块三:幼儿发展的基本年龄特点 |
(四)模块四:幼儿个体差异的概念及表现 |
第六章 验证“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2.实施并评估教师培训课程 |
一.“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的实施 |
(一)研究园所概况 |
(二)培训课程的实施过程 |
二.“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评估方案 |
(一)评估要素 |
(二)评估方法 |
三.“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评估结果 |
(一)过程性评估 |
(二)结果性评估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反思 |
(一)影响因素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局限 |
三.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1 参培教师培训需求访谈提纲 |
附录2 参培教师培训效果访谈提纲 |
附录3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表 |
附录4 教师活动观察记录表 |
附录5 INTASC新手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标准 |
附录6 工作坊研讨目标与活动流程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Acknowledgments |
Chapter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
1.2 Purpose of the Study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3.1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
1.3.2 Practical Significance |
Chapter2 Literature Review |
2.1 General Concepts of Interest |
2.1.1 Definition of Interest |
2.1.2 The Hypothesis of4-phase Model of Interest Development |
2.1.3 Working Definition of Interest in This Thesis |
2.2 Relative Studies Abroad and at Home |
2.2.1 Relative Studies Abroad |
2.2.2 Relative Studies at Home |
2.2.3 Summary of Relative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 |
Chapter3 Theoretical Basis |
3.1 Krashen’s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
3.2 Maslow Needs Hierarchy Theory |
Chapter4 Research Design |
4.1 Research Question |
4.2 Research Participants |
4.3 Research Method |
4.3.1 Questionnaire |
4.3.2 Interview |
4.4 Research Instrument |
4.5 Research Procedure |
4.5.1 Questionnaire |
4.5.2 Interview Protocol |
4.6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
4.6.1 Data Collection |
4.6.2 Data Analysis |
Chapter5 Research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5.1 Research Results |
5.1.1 Questionnaire Results |
5.1.2 Interview Results |
5.2 Discussion |
Chapter6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
6.2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
6.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
6.4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Questionnaire |
Appendix Ⅱ Interview Protocol |
Appendix Ⅲ Interview Transcripts |
(4)英汉机器翻译字幕质量评估实验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Definition of Subtitling |
1.2 Research Question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Previous Study on Subtitle Quality |
2.1.1 Translating Requirements of Subtitling |
2.1.2 Quality Assessment of Subtitles |
2.2 Machine-Translated Subtitles |
CHAPTER THREE EXPERIMENT DESIGN |
3.1 Experiment Methods |
3.2 Subtitle Corpus |
3.3 MT Subtitling Systems |
3.3.1 VideoLocalize |
3.3.2 NeteaseSight |
3.4 Performance of MT Systems |
3.5 Human Editing |
CHAPTER FOUR CASE STUDY |
4.1 Experiment Results |
4.2 Experiment Analysis |
4.2.1 Semiotic Analysis on Screen Texts |
4.2.2 Linguistic Dilemma |
4.3 MT Subtitling Application |
4.3.1 Strengths |
4.3.2 Weaknesses |
CHAPTER FIVE SUMMARY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CES |
Appendix1 Human Subtitling-Non Arkarapraserkul |
Appendix2 Human Subtitling-Maria E.Montoya |
Appendix3 MT output1_VideoLocalize-Non Arkarapraserkul |
Appendix4 MT output1_VideoLocalize-Maria E.Montoya |
Appendix5 MT output2_NeteaseSight-Non Arkarapraserkul |
Appendix6 MT output2_NeteaseSight-Maria E.Montoya |
Appendix7 MT output3_Google-Non Arkarapraserkul |
Appendix8 MT output3_Google-Maria E.Montoya |
PAPER PUBLISHED DURING MA STUDIES |
(5)释意理论指导下的2019年苹果秋季发布会模拟口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Simulation Interpretation |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Interpretation |
Chapter 2 Process Description of the Simulation Interpretation |
2.1 Preparation before the Interpretation |
2.1.1 Background knowledge collection |
2.1.2 Technical term preparation |
2.1.3 Equipment preparation |
2.2 Interpretation process |
2.3 After-interpretation Review and Relevant Issues |
Chapter 3 Literature Review |
3.1 Review of Studies on Interpre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rpretiveTheory |
3.2 Review of Studies on the EST Interpretation |
Chapter 4 Theoretical Basis |
4.1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
4.2 Principles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
4.2.1 Principle of faithfulness |
4.2.2 Principle of equivalence |
4.3 Triangular Model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
4.3.1 Comprehension |
4.3.2 Deverbalization |
4.3.3 Re-expression |
Chapter 5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Applied to Launch Event Simulation Interpretation: A Case Study |
5.1 Difficulties in the EST Interpretation |
5.1.1 Difficulties in comprehension |
5.1.2 Difficulties in deverbalization |
5.1.3 Difficulties in re-expression |
5.2 Comprehension |
5.2.1 Comprehension of numbers |
5.2.2 Comprehension of acronyms |
5.2.3 Comprehension of terminology |
5.3 Deverbalization |
5.3.1 Conversion of part of speech |
5.3.2 Interpretation of passive sentences |
5.4 Re-expression |
5.4.1 Information supplement |
5.4.2 Information simplification |
5.4.3 Free translation |
5.5 Reflection after interpretation |
Chapter 6 Summary on Interpretation Task |
6.1 Summary of the Launch Event Simulation Interpretation |
6.2 Findings and Enlightenments |
6.3 Unsolved Problems and Thought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A |
Appendix B |
(6)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教师职业成就感引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政策的强音:时代强烈呼唤大批教育家涌现 |
(二) 理论的发展:哲学与教育管理越来越关注人 |
(三) 现实的境遇:不容忽视的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教师职业 |
(二) 成就感 |
(三) 教师职业成就感 |
(四) 与"成就感"相关的几个核心概念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期刊库数据检索分析 |
(二) 现有研究文献述要 |
(三) 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
五、研究的基本假设和方法、工具 |
(一) 研究假设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工具与技术路线 |
六、论文的体系 |
第二章 教师职业成就感实证模型的设计 |
一、基于理论分析的研究框架探讨 |
(一) 教师职业成就感的相关理论 |
(二) 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影响因素 |
(三) 教师职业成就感的研究框架 |
二、基于研究框架的实证模型设计 |
(一) 建立题库 |
(二) 量表的初步建立和验证 |
(三) 量表的改进与验证 |
第三章 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现状的实证分析 |
一、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的选择 |
(一) 调查工具 |
(二) 抽样说明 |
(三) 调查方法 |
(四) 调查过程 |
二、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一) 调查对象的来源 |
(二) 被调查教师基本信息 |
(三) 被调查教师工作基本情况 |
三、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的整体情况及比较分析 |
(一) 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现状的整体状况 |
(二) 我国不同层次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现状的比较分析 |
(三) 我国不同类型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现状的比较分析 |
(四) 我国不同区域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现状的比较分析 |
(五) 我国不同特征因子下的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现状的比较分析 |
四、影响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因素分析 |
(一) 影响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内部因素分析 |
(二) 影响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外部因素分析 |
五、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的主要来源 |
(一) 整体样本教师职业成就感的主要来源 |
(二) 不同特征因素下教师职业成就感来源的差异 |
第四章 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研究结论及原因分析 |
一、对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基本状况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一) 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的整体状态 |
(二) 影响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因素 |
(三) 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判别依据及主要来源 |
二、基于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现状结论的原因分析 |
(一) 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现状的政策及社会原因分析 |
(二) 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现状的学校层面原因分析 |
(三) 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现状的教师个体层面原因分析 |
第五章 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理论模型的建构 |
一、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理论模型的基本架构 |
二、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理论模型的主要内容 |
(一) 对象系统:教师职业成就感的起点 |
(二) 准备系统: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内求 |
(三) 输入系统:教师职业成就感的载体 |
(四) 加工系统: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外铄 |
(五) 输出系统: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彰显 |
三、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理论模型的运行机制 |
第六章 提升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对策建议 |
一、建立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的政策保障 |
(一) 明确教师的身份和专业地位 |
(二)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待遇 |
(三) 把好教师职前教育的入口关 |
(四) 提高教师队伍职后培训水平 |
(五) 科学建立教师工作评价体系 |
二、营造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的社会氛围 |
(一) 大力弘扬尊师重教良好风尚 |
(二) 降低对教师职业的过高期待 |
(三) 减少对教师工作的随意干扰 |
三、改善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学校环境 |
(一) 构建表征成就感的物理环境 |
(二) 构建导引成就感的文化环境 |
(三) 构建激发成就感的制度环境 |
(四) 构建孕育成就感的组织环境 |
(五) 构建催化成就感的人际环境 |
四、重视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的个体努力 |
(一) 以"自省"寻"自我" |
(二) 从"自在"到"自为" |
(三) 化"自觉"为"自主" |
结语 |
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看教师职业成就感与教育家涌现的关系 |
(一) 从历史上看,诸多教育家的成长伴随着强烈的成就动机 |
(二) 从逻辑上看,教师职业成就感是教育家诞生的必要条件 |
二、创新与不足的反思:明晰本研究今后进一步深化探索的方向 |
(一)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二) 本研究的努力方向 |
附录1: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开放式问卷 |
附录2: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卷(节选) |
附录3: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访谈提纲 |
附录4: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调查数据 |
附录5: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口才上乘的黑人》(1、2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文本概述 |
1.1 选题背景 |
1.2 任务描述 |
1.3 文本特点 |
1.3.1 内容特点 |
1.3.2 言语特点 |
第二章 翻译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1.1 背景知识准备 |
2.1.2 翻译工具准备 |
2.1.3 理论准备 |
2.2 翻译过程 |
2.3 翻译难点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3.1 黑人英语翻译案例分析 |
3.1.1 加注译法 |
3.1.2 套译 |
3.2 口语体对话翻译案例分析 |
第四章 翻译实践总结——问题与所得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8)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补偿策略研究 ——以《宇宙之中》的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1. Introduction |
2. Task Description |
2.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book and the authors |
2.2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and report |
3. Process Description |
3.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
3.2 Translation schedule |
3.3 Quality control |
3.4 Research questions from translation |
4. Analytical Framework |
4.1 Literature review |
4.1.1 Studies on religion and science |
4.1.2 The Skopos theory |
4.1.3 Translation compensation strategy |
4.2 Analytical framework |
4.2.1 Definition of Skopos theory |
4.2.2 Translation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under Skopos theory in Belonging to the Universe |
5. Case Analysis |
5.1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under the Shopos rule |
5.2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under the coherence rule |
5.3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under the fidelity rule |
6.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x |
(9)国家课程改革背景下中澳数学教师专业行动能力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对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视 |
1.1.2 数学教师标准与要求 |
1.1.3 数学课程标准理念的变化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教师专业行动能力”解析 |
2.2 国内外教师专业行动能力相关研究述评 |
2.3 国外数学教师知识相关研究述评 |
2.4 国内数学教师知识相关研究述评 |
2.5 小结:从数学教师知识到数学教师专业行动能力 |
第3章 研究设与方法 |
3.1 研究的理论框架 |
3.1.1 四个维度及相互关系 |
3.1.2 四个维度各自的分析指标 |
3.2 研究实施路线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工具 |
3.4.1 研究问卷 |
3.4.2 访谈提纲 |
3.5 数据收集与分析 |
3.6 研究效度与信度 |
3.7 研究伦理 |
3.7.1 澳大利亚部分 |
3.7.2 中国部分 |
第4章 研究发现一:对“关系性思维"内容的研究 |
4.1 “关系性思维”课程与教学的理念与要求 |
4.1.1 传统数学教学中算术与代数的割裂 |
4.1.2 联接算术与代数学习 |
4.1.3 学校数与代数课程与教学的新关注点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问卷说明 |
4.2.2 研究样本 |
4.2.3 分析框架 |
4.3 研究问卷分析 |
4.3.1 质性分析 |
4.3.2 量化分析 |
4.4 “关系性思维”问卷研究效度与信度讨论 |
4.4.1 三个水平层次四个维度与总分的平均值与标准差概况 |
4.4.2 三个水平层次教师在四个维度上得分的差异分析 |
4.4.3 四个维度之间及与总分的相关性 |
4.4.4 科隆巴赫系数信度测试 |
4.5 访谈的深度分析 |
4.5.1 对教师ChR-1的访谈 |
4.5.2 对教师ChR-13的访谈 |
4.5.3 对教师ChR-7的访淡 |
4.5.4 对教师AuR-25的访谈 |
4.5.5 对教师AuR-15的访谈 |
4.6 本章研究小结 |
第5章 研究发现二:对“统计思想”内容的研究 |
5.1 “统计思想”课程与教学的理念与要求 |
5.1.1 从“概率计算”到“统计素养” |
5.1.2 统计课程与教学的新关注点 |
5.2 研究方法 |
5.2.1 研究问卷说明 |
5.2.2 研究样本 |
5.2.3 分析框架 |
5.3 研究问卷分析 |
5.3.1 质性分析 |
5.3.2 量化分析 |
5.4 “统计思想”问卷研究效度与信度讨论 |
5.4.1. 三个水平层次四个维度与总分的平均值与标准差概况 |
5.4.2 三个水平层次教师在四个维度上得分的差异分析 |
5.4.3 四个维度之间及与总分的相关性 |
5.4.4 科隆巴赫系数信度测试 |
5.5 访谈的深度分析 |
5.5.1 对教师AuS-55的访谈 |
5.5.2 对教师AuS-59的访谈 |
5.5.3 对教师AuS-2的访谈 |
5.5.4 对教师ChS-1的访谈 |
5.5.5 对教师ChS-23的访谈 |
5.6 本章研究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思考 |
6.1 对研究发现的总结 |
6.2 对研究发现的反思 |
6.2.1 对数学教师专业行动能力具体维度的思考 |
6.2.2 对中澳两国背景差异的考量 |
6.3 研究的不足 |
6.4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学术成果 |
后记 |
(10)英语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二英语阅读课5-E探究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Abbreviation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Theoretical Basis |
2.1.1 Constructivism Theory |
2.1.2 Humanistic Theory |
2.1.3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
2.2 Inquiry-based Teaching |
2.2.1 Definitions of Inquiry-based Teaching |
2.2.2 Previous Studies on Inquiry-based Teaching in China |
2.2.3 Previous Studies on Inquiry-based Teaching in Other Countries |
2.2.4 Application Modes of Inquiry-based Teaching and5-E Inquiry-basedTeaching Mode |
2.3 English Key Competencies |
2.3.1 Definitions of Key Competencies |
2.3.2 Definitions of English Key Competencies |
2.3.3 The Components of English Key Competencies |
2.3.4 Previous Studies on English Key Competencies in China |
2.3.5 Previous Studies on English Key Competencies in Other Countries |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 |
3.1 Research Questions |
3.2 Research Participants |
3.3 Research Instruments |
3.3.1 Questionnaire |
3.3.2 Interview |
3.4 Procedures of the Research |
3.4.1 Preparation for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
3.4.2 Carrying out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4.1 Results and Discussion about the Questionnaire Concerning Research QuestionOne |
4.1.1 Results and Discussion of“Language Competence” |
4.1.2 Results and Discussion of“Cultural Character” |
4.1.3 Results and Discussion of“Thinking Quality” |
4.1.4 Results and Discussion of“Learning Ability” |
4.2 Results and Discussion about the Interview Concerning Research Question One |
4.3 Results and Discussion about the Questionnaire of the Teaching ExperimentConcerning Research Question Two |
4.3.1 Results and Discussion about Pre-test of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
4.3.2 Results and Discussion about Post-test of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
4.4 Results and Discussion about the Interview of the Teaching ExperimentConcerning Research Question Two |
4.4.1 Results and Discussion about the Influence of5-E Inquiry-based Teachingon“Language Competence” |
4.4.2 Results and Discussion about the Influence of5-E Inquiry-based Teachingon“Cultural Character” |
4.4.3 Results and Discussion about the Influence of5-E Inquiry-based Teachingon“Thinking Quality” |
4.4.4 Results and Discussion about the Influence of5-E Inquiry-based Teachingon“Learning abilit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Teaching Implications |
5.2.1 Implications for the Administrators and English Teaching Experts |
5.2.2 Implications for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
5.3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Questionnaire on the Status of English Key Competencies for Senior TwoStudents |
Appendix Ⅱ Interview Questions for Teachers and a Sample of Transcription |
Appendix Ⅲ A Sample Lesson of5-E Inquiry-based Teaching Design |
Appendix Ⅳ Interview Questions for Students and a Sample of Transcription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谈谈between(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学翻译的互文性策略研究 ——三部译着的翻译报告[D]. 罗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的建构与验证[D]. 徐小妮.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3]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实证研究[D]. 王丽.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4]英汉机器翻译字幕质量评估实验报告[D]. 余邡棋.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5]释意理论指导下的2019年苹果秋季发布会模拟口译实践报告[D]. 毛涟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D]. 邓睿.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7]《口才上乘的黑人》(1、2章)翻译实践报告[D]. 于青. 青岛大学, 2019(02)
- [8]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补偿策略研究 ——以《宇宙之中》的汉译为例[D]. 杜潇毅.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3)
- [9]国家课程改革背景下中澳数学教师专业行动能力比较研究[D]. 章勤琼. 西南大学, 2012(11)
- [10]英语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二英语阅读课5-E探究式教学研究[D]. 陈洁.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