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nd Sino-Soviet RE Seminar(论文文献综述)
杨子实[1](2021)在《中阿博览会的起源、贡献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中阿博览会是中阿合作论坛框架下中国深化对阿拉伯国家经贸合作的新机制。经过10年的探索和实践,中阿博览会已成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中阿博览会的主要贡献在于丰富了中阿集体合作的内涵,为地方层面拓展国际经贸合作提供了机制范例,在一定意义上推动地方对阿拉伯国家合作格局更加均衡有效。在中阿关系整体升级为"战略伙伴关系"背景下,中阿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迎来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新时代的中阿博览会,应抓住中阿关系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秉持推动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理念,继续担负起巩固和扩大中阿经贸合作的历史责任,成为履行国家总体外交战略的践行者、中阿务实合作的推动者和涉阿信息整合者的角色,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市场和资源"双循环"作出新贡献。
黄锦南[2](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指出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陈春[3](2021)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指出
舒可心[4](2021)在《冷战后美国亚太海权联盟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玉莹[5](2021)在《米糠油生产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米糠是水稻加工业重要的副产物之一,以米糠为原料,制得的米糠油,是一种与橄榄油齐名的健康食用油。米糠油的发展,为促进稻米副产品的高附加值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提供了有效契机。评价米糠油生产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对于促进食用油行业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盘锦兴旺油脂厂米糠油生产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利用Ga Bi9.2.1.68软件建立模型,采用CML 2001-Jan.2016影响评价方法分析米糠油生产各阶段的环境影响。系统范围涵盖原料米糠运输、毛油浸出、油脂精炼和成品油包装四个子系统。通过米糠油生产生命周期评价的热点问题识别确定可能的改进方案,并量化环境影响改善的可能性,为相关行业实施清洁生产提供依据。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生命周期评价结果,生产1吨精炼米糠油,运输、毛油浸出、油脂精炼和成品油包装的环境影响分别为6.31E-11、1.70E-10、1.81E-10和5.76E-11。油脂精炼阶段环境影响最大,其次是毛油浸出阶段。生命周期内最为显着的环境影响是海洋生态毒性潜值(MAETP),其次是酸化潜值(AP)、非生物化石资源耗竭潜值(ADP f)、全球变暖潜值(GWP)和光化学臭氧形成潜值(POCP)。电力和煤的大量消耗是造成这两个阶段环境影响显着的重要原因。此外,正己烷、磷酸和氢氧化钠的使用对加剧POCP、富营养化潜值(EP)和非生物元素资源耗竭潜值(ADP e)有突出贡献。而包装材料的使用对MAETP、ADP f和陆地生态毒性潜值(TETP)有较突出的作用。敏感性分析表明,对米糠油生产生命周期评价结果影响最大的清单数据主要是用煤量和用电量。2.基于米糠油生产生命周期评价的热点问题识别,即化石燃料煤和电力的消耗是造成绝大部分环境影响的关键因素,提出用天然气替代煤,和改变电力来源(即发电方式)来确定环境影响改善潜力。与煤相比,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米糠油生产系统产生更低的AP、EP、GWP、HTP、MAETP、ODP和POCP,特别是AP、POCP和GWP,影响改善程度最大,分别减少了74.67%、40.86%和23.22%。整体环境影响比原系统改善了24.18%。不同电力来源的环境影响顺序为: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天然气发电<光伏发电<燃煤发电。水力发电最为环境友好。与燃煤发电相比,其整体环境影响分别改善99.76%、98.03%、95.62%和90.49%。四种情景分析表明,改变电力来源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环境影响改善潜力最为显着。以20%的水力发电和天然气发电为例,对应情景的整体环境影响分别改善83.21%和82.77%。因此,加快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替代传统燃煤发电对于缓解环境压力,改善环境质量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汪禹[6](2021)在《超临界地热开发的多相流动过程研究及产能优化评价 ——以冰岛IDDP-2井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当今世界的高速发展,能源需求逐渐增加,化石燃料引起的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因此,近年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进行能源结构的调整,提升清洁、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而中国作为煤炭消费大国,也在逐步进行能源结构的优化。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具有储量大、分布广、稳定、清洁等优势,因而逐渐进入人们的眼帘。其中,超临界地热能作为一种新兴的地热资源,较传统的地热能而言,其热焓高、流动性强,具有极大开发潜力。目前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开展或计划开展超临界地热工程。因此超临界地热能的开发关乎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但目前世界上超临界地热资源的开发只处于探索阶段,对于系统中的多相流体水热运移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本文围绕超临界地热开发过程中的水热运移特征这个关键科学问题,基于冰岛IDDP-2超临界地热工程,采用“资料收集—数据分析-参数识别-理论研究-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建立实际场地的三维超临界地热系统井筒-储层耦合模型,利用注水试验数据识别热储参数,确定最佳开发层位,分析超临界地热系统多相流水热运移规律及井筒相变现象,为未来Reykjanes地热田超临界地热开发产能优化、热储和井筒水热演化特征提供有效方法。本文以冰岛Reykjanes地热田中的IDDP-2井为研究对象,全面收集和整理了Reykjanes地热田的地质、水文地质以及地热地质方面的资料,确定场地具有三段潜在的高渗热储。基于IDDP-2井的注水试验,识别出热储关键水热参数,明确三层热储渗透率分别为:400~800 m D、2 m D、2 m D,并确定渗透率较大的热储为开发层位,从而结合IDDP-2井建立超临界对井井-储耦合数值模型,开展水热运移及相态转变机理研究。研究发现,初始阶段(前三年)生产井中流体为超临界-气相,产流温度平稳;随后出现陡降,井筒中发生相变现象,流体为超临界-气液混合相;随着系统的运行,最终流体为液相-气液混合相。生产流体存在两个温度降低较快的阶段:第一阶段,流体在井筒中发生了“类相变”现象,温度骤降;第二阶段,流体以气液混合相向生产井口流动,温度压力曲线沿着相变线演化,较井筒下部,其上部温度下降较快。超临界地热系统较常温地热系统(热储温度428.5℃)具有巨大的产能优势,在只改变热储温度的条件下,热提取效率较常温地热资源(热储温度300℃)高出一倍。综合考虑发电效率与能源损耗,从能源效率的角度来说,超临界地热系统井口压力较高,泵机能耗增加,能源效率较常温地热系统低,但随着系统运行,逐渐升高,且结合提热效率而言,其具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此外,可以采用降低生产井压力和增加井筒粗糙度的方法降低泵机能耗。为未来IDDP-2对井地热工程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开发方案,分析了回灌温度、采灌量、井间距、井筒粗糙度以及多灌少采模式对水热产出的影响。在综合分析热提取效率、发电效率和能源效率后,对可变工程参数进行优化。当回灌量为67kg/s,开采量为60 kg/s时,可以有效避免生产井底压力过高而产生的储层伤害问题,也实现了长期开采热储压力的稳定性,同时达到热提取效率的最优值;而井筒的粗糙度增大可以降低生产井井口泵机的能耗;随着回灌温度的降低以及井间距的增加,热提取效率均会随之升高。本次研究中最优回灌温度为50℃,最优井间距为1000 m,最优井筒粗糙度为1×10-4,对应的最优热提取效率、发电效率以及能源效率分别为85.82 MW、32.43 MW、37.1。
邢霞[7](2021)在《农户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机制及引导政策研究 ——以黄河流域河套灌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供需矛盾是限制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主要障碍,倡导农业节水是缓解农业用水矛盾的有效手段。农户作为农业用水主体,其用水行为直接影响着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节水农业的发展。但作为有限理性个体,农户的传统农业实践根植于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而非环境伦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低效和不合理的用水情况。因此,充分重视微观层面的农业用水行为,探究节水行为影响机制,引导农户自觉主动参与农业节水,对于减少水资源消耗、提高用水效率以及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鉴于农业用水主体行为对实现农业节水的重要意义,本文聚焦于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以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为基础,以黄河流域河套灌区为研究区域,旨在挖掘农户内部心理因素和外部情境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的作用机制,为水资源管理以及制定相关的节水政策提供研究经验与理论参考依据,以期提升农户的节水积极性,改变粗放灌溉方式,进而有效缓解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本文主要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1)从理论角度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特征和农业节水行为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理论模型。首先,基于对农户环境行为内涵和外延的分析,界定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概念,并根据农业节水行为表现形式和行为发生动机将农业节水行为划分为习惯型、技术型、社交型和公民型四类。然后,借助计划行为理论、价值—信念—规范理论、负责任的环境行为理论和社会影响理论构建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理论模型,即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实施取决于其农业节水意愿,而意愿的产生则取决于农户心理因素,同时农户行为还受到外界情境因素的引导。最后,基于外部性理论,探讨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外部性,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经济学分析探讨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政策干预的必要性,为后续政策引导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依托所构建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理论模型,通过阐述变量因素间的关系路径,提出相关研究假设,着重分析、探讨农户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的驱动效应。首先,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农业节水行为以及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对农业节水行为的直接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心理因素能够显着地直接影响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和行为,农业节水行为意愿也是影响农业节水行为的关键因素。其次,利用Amos23软件Bootstrap法,验证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在心理因素和农业节水行为中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在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作用,对于不同类型的农业节水行为,农业节水行为意愿的中介效应存在差异。最后,考虑到心理因素可能对农业节水行为存在非线性的系统性特征以及农业节水行为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采用RBF神经网络进一步探讨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的预测效应。分析表明,心理因素能够有效对农户是否参与农业节水进行预测判别,同时不同心理因素对不同类型农业节水行为的相对重要性排序存在差异。(3)基于负责任的环境行为理论,引入外部情境因素,重点分析和探讨外部情境因素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影响机理。首先,农业节水行为意愿——行为差异分析表明,在农业节水过程中,存在意愿与行为的背离,即意愿不一定能有效地转换为可实现水资源保护目的的实际节水行动,这为研究情境因素的引导效应提供了现实依据。其次,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探讨外部情境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意愿作用于农业节水行为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外部情境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意愿作用于节水行为的路径有调节作用,但不同外部情境变量对节水行为意愿与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进一步使用process插件程序中的Model14对心理因素、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外部情境因素以及农业节水行为之间存在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论表明,政策因素在“心理因素-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农业节水行为”的中介路径中存在调节作用。(4)在实证静态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构建基于多Agent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仿真模型,借助Netlogo平台仿真模拟不同政策情形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涌现的动态引导效果。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在社会规范交互和外部政策因素的引导下会趋于稳定,激励型政策、命令控制型政策和宣传教育型政策均能促进农业节水发生,但不同类型政策对不同类型节水行为的促进效果存在差异。激励型政策对技术型农业节水行为的促进效果最好;命令控制型政策对习惯型农业节水行为的促进效果更好;宣传教育型政策对社交型农业节水行为和公民型农业节水行为的促进效果更好。政策组合效应分析表明,在不同政策组合情形下,四种类型农业节水行为涌现效果存在差异,在政策两两组合的情形下,习惯型农业节水行为在命令控制型政策和宣传教育型政策的组合引导下实施效果更好;技术型农业节水行为在激励型政策和命令控制型政策的组合引导下实施效果更好;社交型农业节水行为和公民型农业节水行为在命令控制型政策和宣传教育型政策的组合引导下实施效果更好。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第一,基于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动机和节水行为表现形式,从多视角开展对农户节水行为的研究,更为细致地刻画并衡量农户节水行为,从实践上扩展了农业节水行为研究内容,从理论上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农户亲环境行为研究领域;第二,构建了以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为导向,心理因素为影响变量,外部情境因素为调节变量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理论模型,并探析心理因素和外部情境因素对不同类型农业节水行为的影响机理;第三,在实证分析基础上,尝试运用多主体建模与仿真技术构建基于Agent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仿真模型,动态模拟政策因素对农户行为的长期动态引导效果,分析政策因素在长期以及不同组合下对农业节水行为产生的影响。
赵丹[8](2021)在《金砖机制框架下的非传统安全合作研究》文中提出冷战后,全球化步伐加快,非传统安全问题随之而来,并且由于其自身的突发性、扩散性及其他特性,正逐渐超越传统安全问题,成为危害国家安全、国际安全以及人类安全的重大威胁。如今,经济与能源安全问题、环境与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以及信息与互联网安全问题正逐步成为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安全问题,国际社会应共同面对这些新挑战。由五大新兴经济体组成的金砖国家,在其经济能力不断提高和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类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威胁,这对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砖机制应为成员国提供一个促进互信,协调共同利益的平台,成员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通力合作,应对不同非传统安全问题带来的挑战。当前金砖国家在非传统安全合作中面临成员国合作互信不足、合作基础不牢固以及合作环境严峻等方面的挑战,严重影响金砖成员国非传统安全合作进程的深化。本文主要从国际机制与合作、金砖国家当前面临的主要的非传统安全问题、金砖国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开展的合作、合作进程中的挑战以及深化合作的路径四方面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主要以国际机制和合作的关系入手,阐述金砖国家在当前面临的主要非传统安全威胁,其中包括经济与能源安全、环境与公共卫生安全以及信息与网络安全等领域的问题,并论述了这些安全问题对金砖国家的影响。第二部分总结了金砖国家在机制框架内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主要包括金砖国家在应对金融与能源安全挑战、全球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以及网络信息问题等方面的合作,金砖各国在这些领域进行通力合作,为金砖各国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第三部分分析了由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不够完善,金砖成员国的问题与矛盾在机制内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因而合作过程中出现合作互信受损、合作的利益及制度基础不牢固等问题,同时当前金砖成员国开展非传统安全合作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论述了这些挑战对金砖国家深化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影响。第四部分提出了进一步深化金砖成员国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具体可行性路径,针对当前金砖国家非传统安全合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一是加强金砖国家内部的交流,强化其合作和互信的基础;二是进一步拓宽合作范围,扩大共同利益的交汇点;三是建立完善各领域安全合作平台,同时推动金砖国家机制化进程;四是成员国共同发展,增强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新冠疫情尚未结束,在非传统安全威胁频发的今天,非传统安全问题将会是金砖各国的战略与政策层面关注的重点方向,在此形势下,金砖国家在金砖机制框架下深化非传统安全合作利于成员国抵御各类非传统安全威胁。
郑月[9](2021)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中日韩能源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能源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在经济领域。中日韩作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经济体,在近二十年里经济始终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经济增长拉动了对能源的需求,中日韩作为能源进口与消费大国,在制定和推行本国能源战略的同时还致力于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进行能源合作,其主要目的在于稳定能源供应和提高制造业能效。本文主要从四个部分入手,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区域一体化的基础理论以及中日韩所共同参与的区域一体化组织的现状。本文所选用的基础理论有三个,一是新功能主义,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合作必然会导致区域一体化的形成,同时功能性的外溢效应必然会导致政治精英从经济合作走向政治合作。二是现实主义,该理论十分重视权力、利益和竞争三者间的作用。三是建构主义,该理论主要阐述了两点,一是它的本体论是社会性的,二是行为体和结构是相互构建的。其次阐述了中日韩在东亚地区所取得的一体化成就,主要包括亚太经合组织、东盟10+3、RCEP、以及正在构建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第二部分对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中日韩能源合作的现状及动因进行了分析。首先对中日韩的合作现状进行了陈述,分析合作现状以便为构想中日韩三国的能源前景奠定现实基础。其次对中日韩三国能源合作的动因进行了阐释,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中日韩三国同为能源进口与消费大国;第二,三国在能源安全上面临着相同的威胁;第三,中日韩三国一直面临着亚洲溢价的难题,进行合作能有效缓解亚洲溢价,重新掌握能源定价权;第四,三国进行能源合作的最重要原因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中日韩能源合作中会遇到的障碍,这些阻碍主要表现在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政治互信不足、美国及其域外大国因素以及缺乏成熟完善的能源合作机制上。通过对以上部分的概述,本文的第四部分对中日韩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能源合作进行了前景分析。首先在传统能源领域,三国在短期内还会存在竞争,但是随着区域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深入,这种竞争态势有望减弱。而在新能源领域,三国的合作前景将是一片光明,新能源本身就是三国重点关注及合作的领域,其次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三国合作有望加深。
王秀芳[10](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二、2nd Sino-Soviet RE Seminar(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nd Sino-Soviet RE Seminar(论文提纲范文)
(1)中阿博览会的起源、贡献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中阿博览会的起源 |
(一)服务国家总体外交的需要 |
(二)完善中阿经贸合作机制的需要 |
(三)构建宁夏对外开放平台的需要 |
二 中阿博览会机制下的经贸合作进展 |
(一)产能合作 |
(二)技术合作 |
(三)经贸促进 |
三 中阿博览会的价值和意义 |
(一)中阿博览会丰富了中阿集体合作的内涵 |
(二)中阿博览会为地方层面拓展国际经贸合作提供了机制范例 |
(三)中阿博览会推动地方对阿拉伯国家合作格局更加均衡有效 |
第一,江苏省打造中阿产能合作示范项目。 |
第二,四川省促进中阿文化交流互动。 |
第三,浙江省深化能源石化投资及广播电视合作。 |
四 中阿博览会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一)中阿博览会可持续化发展面临的机遇 |
第一,中阿战略伙伴关系高水平运行。 |
第二,中国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
第三,后新冠疫情时代的中阿经贸合作潜能巨大。 |
第四,地方合作成为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
第五,共建“绿色丝绸之路”成为中阿各领域务实合作的新动能。 |
(二)中阿博览会可持续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一,办会理念存在地方性局限。 |
第二,既有办会机制不甚完善,尚有提升空间。 |
第三,办会特色不够鲜明。 |
第四,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不确定性。 |
五 中阿博览会的未来展望 |
第一,增强服务国家战略主动性。 |
第二,构建“多轨并进”办会机制。 |
第三,聚焦阿方发展特点创新办会内容。 |
第四,加快展会全流程数字化转型。 |
(2)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米糠油生产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生命周期评价概述 |
1.2.1 生命周期评价的发展和定义 |
1.2.2 生命周期评价步骤 |
1.3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
2.1 米糠油提取技术 |
2.2 系统描述 |
2.2.1 运输 |
2.2.2 毛油浸出 |
2.2.3 油脂精炼 |
2.2.4 成品油包装 |
2.3 数据收集 |
2.3.1 数据来源 |
2.3.2 数据分配 |
2.4 蒙特卡罗模拟 |
3 米糠油生产的生命周期评价 |
3.1 目的和范围的确定 |
3.2 清单分析 |
3.3 影响评价 |
3.4 结果解释 |
3.4.1 四个阶段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 |
3.4.2 毛油浸出阶段的环境影响 |
3.4.3 油脂精炼阶段的环境影响 |
3.4.4 贡献因素分析 |
3.4.5 敏感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米糠油生产环境影响改进方案研究 |
4.1 天然气替换煤系统 |
4.1.1 煤和天然气对应情景总环境影响对比 |
4.1.2 两情景毛油浸出阶段环境影响对比 |
4.1.3 两情景油脂精炼阶段环境影响对比 |
4.2 改变电力来源 |
4.2.1 不同电力来源 |
4.2.2 不同电力来源环境影响比较 |
4.3 情景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超临界地热开发的多相流动过程研究及产能优化评价 ——以冰岛IDDP-2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超临界流体的性质 |
1.2.2 超临界地热资源赋存及形成 |
1.2.3 超临界地热场地及工程 |
1.2.4 超临界多相流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2 冰岛地质概况 |
2.2.1 冰岛地质概况 |
2.2.2 Reykjanes地热田地质概况 |
2.3 Reykjanes地热田水文地质概况 |
2.4 IDDP-2 井概况 |
第三章 超临界地热流体基本理论及数学模型 |
3.1 超临界流体基本理论 |
3.2 数学模型 |
3.2.1 质量及能量守恒方程 |
3.2.2 流动方程 |
3.2.3 超临界状态方程 |
3.3 数值模型与求解方法 |
3.3.1 数值模型 |
3.3.2 求解方法 |
3.4 超临界模拟程序 |
3.4.1 主变量的统一 |
3.4.2 相对渗透率和毛细压力方程的修改 |
第四章 超临界对井系统数值模拟 |
4.1 三维地质模型构建 |
4.1.1 概念模型及数值剖分 |
4.1.2 定解条件及热物性参数 |
4.2 储层热物性参数校正 |
4.3 超临界地热资源对井开采数值模型建立 |
4.4 超临界流体运移传热及相态变化分析 |
4.4.1 超临界系统水热运移 |
4.4.2 生产井中的相态变化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开采潜力评价及方案设计 |
5.1 传统地热对比 |
5.1.1 热提取效率 |
5.1.2 井筒中压力演化过程对比研究 |
5.1.3 能源效率对比研究 |
5.2 产能优化 |
5.2.1 回灌温度 |
5.2.2 采灌量 |
5.2.3 井间距 |
5.2.4 生产井粗糙度 |
5.2.5 差异性采灌量 |
5.3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农户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机制及引导政策研究 ——以黄河流域河套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显农业节水必要性 |
1.1.2 粮食安全隐现催生农业节水迫切性 |
1.1.3 生态文明建设反映推进农业节水必然性 |
1.1.4 农业用水行为对农业节水的重要性 |
1.2 问题提出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业节水行为模式研究 |
1.3.2 农业节水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
1.3.3 农业节水行为引导策略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1.8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户 |
2.1.2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基于农户行为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2.2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2.3 基于价值-信念-规范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2.4 基于负责任的环境行为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2.5 基于社会影响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2.6 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3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理论模型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区域介绍 |
3.1.1 区域选择依据 |
3.1.2 研究区域自然资源禀赋 |
3.1.3 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3.1.4 研究区域水利建设和水资源利用情况 |
3.1.5 研究区域农业节水政策的发展与实践 |
3.2 问卷设计 |
3.2.1 调研方法选择和调研过程 |
3.2.2 调研内容设计 |
3.3 研究变量的设计与测度 |
3.3.1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测度 |
3.3.2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测度 |
3.3.3 农户心理因素测度 |
3.3.4 外部情境因素测度 |
3.3.5 社会人口学变量测度 |
3.4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统计分析 |
3.4.1 农业节水行为现状 |
3.4.2 受访户个人禀赋特征 |
3.4.3 受访户家庭禀赋特征 |
3.4.4 考察量表交叉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农户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效应的实证研究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提出 |
4.2 研究方法 |
4.3 量表检验 |
4.3.1 正态性检验 |
4.3.2 信度检验 |
4.3.3 效度检验 |
4.3.4 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4.4.1 农户心理因素作用于农业节水行为的效应分析 |
4.4.2 农户心理因素作用于农业节水行为意愿的效应分析 |
4.4.3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作用于农业节水行为的效应分析 |
4.4.4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的中介效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农户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效应的模拟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RBF神经网络模型 |
5.1.2 RBF神经网络结构 |
5.2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
5.2.1 农户节水行为识别 |
5.2.2 模型适用性分析 |
5.2.3 模型构建 |
5.3 模拟结果分析 |
5.3.1 习惯型农业节水行为模拟结果 |
5.3.2 技术型农业节水行为模拟结果 |
5.3.3 社交型农业节水行为模拟结果 |
5.3.4 公民型农业节水行为模拟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外部情境因素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引导效应的实证研究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提出 |
6.1.1 外部情境因素的调节效应假设 |
6.1.2 外部情境因素的调节中介效应假设 |
6.2 研究方法 |
6.3 量表检验 |
6.3.1 正态性检验 |
6.3.2 信度检验 |
6.3.3 效度检验 |
6.3.4 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6.4.1 农业节水行为意愿——行为差异 |
6.4.2 外部情境因素的调节效应分析 |
6.4.3 外部情境因素的调节中介效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外部情境因素对农户节水行为引导效应的仿真研究 |
7.1 研究方法 |
7.1.1 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方法介绍 |
7.1.2 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流程 |
7.2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仿真模型设计 |
7.2.1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仿真概念模型构建 |
7.2.2 仿真模型系统设置 |
7.2.3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模拟 |
7.3 仿真结果分析 |
7.3.1 无政策引导情形与政策最优情形对比分析 |
7.3.2 单个政策情境因素引导效应分析 |
7.3.3 政策情景因素组合效应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引导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政策建议 |
8.1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引导体系构建 |
8.2 基于人口学特征的行为促进策略 |
8.3 基于心理因素的行为驱动策略 |
8.4 基于外部情境因素的行为引导策略 |
8.4.1 社会规范引导策略 |
8.4.2 政策因素引导策略 |
8.5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强化策略 |
9 研究结论和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农户农业节水行为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8)金砖机制框架下的非传统安全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目的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不足与创新点 |
一、国际机制与非传统安全合作 |
(一)国际机制与合作的关系 |
(二)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生成及特点 |
(三)金砖国家面临的非传统安全问题 |
二、金砖机制框架下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 |
(一)金砖国家开展经济与能源安全合作 |
(二)金砖国家拓展环境与公共卫生合作 |
(三)金砖国家深化信息与网络安全合作 |
三、金砖机制框架下非传统安全合作的挑战 |
(一)互信不足阻碍合作进程 |
(二)机制不健全制约合作进程 |
(三)外部环境严峻冲击合作进程 |
四、金砖机制框架下深化非传统安全合作的路径 |
(一)加强对话,强化互信基础 |
(二)拓宽领域,扩大利益交汇点 |
(三)完善平台,推动机制发展 |
(四)共同发展,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中日韩能源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区域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及现状 |
(一)区域一体化理论基础 |
(二)中日韩在东亚地区取得的一体化成就 |
(三)理论及中日韩一体化成就对能源合作产生的影响 |
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中日韩能源合作的现状及动因 |
(一)中日韩能源合作的现状 |
(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中日韩能源合作的动因 |
三、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中日韩能源合作的阻力 |
(一)复杂的地缘政治因素 |
(二)政治互信的严重缺失 |
(三)美国等域外大国因素的影响 |
(四)缺乏成熟完备的能源合作机制 |
四、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中日韩能源合作的前景展望 |
(一)短期内传统能源领域仍以竞争态势为主 |
(二)未来发展趋势以新能源合作为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
三、推进医学改革 |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2nd Sino-Soviet RE Seminar(论文参考文献)
- [1]中阿博览会的起源、贡献与展望[J]. 杨子实. 西亚非洲, 2021(04)
- [2]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论述研究[D]. 陈春.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冷战后美国亚太海权联盟战略研究[D]. 舒可心. 外交学院, 2021
- [5]米糠油生产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D]. 王玉莹.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6]超临界地热开发的多相流动过程研究及产能优化评价 ——以冰岛IDDP-2井为例[D]. 汪禹. 吉林大学, 2021
- [7]农户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机制及引导政策研究 ——以黄河流域河套灌区为例[D]. 邢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8]金砖机制框架下的非传统安全合作研究[D]. 赵丹. 吉林大学, 2021(01)
- [9]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中日韩能源合作研究[D]. 郑月.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10]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