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竹签污染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杨松梅[1](2020)在《随动式棉田残膜回收机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自从在我国推广后,地膜覆盖面积增长迅猛。目前我国地膜生产量和使用量均居世界第一,地膜已成为我国第四大农业生产资料。地膜植棉机械化、膜下滴灌和精量播种技术大幅提升了新疆棉花生产,目前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和地膜使用量均居我国首位。然而,在地膜给人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由于农田残膜回收工作不彻底,土壤中的残膜连年积累,严重危害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行当年地膜全回收,逐步回收陈年地膜是解决农田残膜问题的可行思路,但厚度过小的地膜在秋季回收作业时易碎,导致小块的残膜与土壤混合难以回收。目前我国现有的残膜回收机存在回收率偏低,使用可靠性差的难题,因此针对以上问题,在施行耐候膜新国标的基础上,将农机、农艺、农膜相结合,采取整膜回收、翻转清杂、自动卷膜的设计思路。因此本文以新疆棉花田间地膜为研究对象,开展棉田地膜回收关键技术及随动式残膜回收机的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等方法和手段,探究关键部件作业性能,对推动残膜回收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和装备支撑,对提高机械化残膜回收水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试验关键因素及随动式残膜回收模式研究。研究了残膜所处的田间地貌,获得了与残膜回收有关的棉花的种植密度、棉田土壤物理特性、地膜表面杂质的分布情况、棉田地表平整度和耐候残膜的力学特性等基础数据,为关键部件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对随动式残膜回收模式进行了探讨,确定了随动式残膜回收机主体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和传动方案。(2)起膜机理分析与试验研究。根据经验和实际起膜需求,设计了一种起膜装置及三种不同形状的起膜齿,确定了起膜装置中起膜齿的排列及配合尺寸。探究了起膜机理,建立了起膜装置的力学模型;分析了稳定作业状态下起膜机构的受力情况,确定了仿形连杆尺寸;经起膜齿入土深度稳定性测试结果可知,开沟稳定性超过了80%,仿形机构结构设计合理,达到行业标准要求。为选择出最优起膜齿,以起膜齿类型为试验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试验,以起膜率、作业阻力和土壤扰动和根茬起出率为考核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在机具前进速度为4.5 km/h、起膜深度为40 mm的作业条件下,起膜齿类型显着影响起膜率、作业阻力和土壤扰动;起膜齿A具有最高的起膜率,其次是起膜齿B和C;起膜齿B的作业阻力最大,其次是起膜齿A和C;起膜齿B的土壤扰动最大,起膜齿A和C相近;三种起膜齿对根茬起出率指标的影响不显着。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同时综合考虑随动式残膜回收机的作业条件和技术要求,得到了三种起膜齿中起膜齿A为最佳选择。(3)捡拾与脱膜装置设计。通过对捡拾和脱膜作业原理的研究,设计了一种集成捡拾、脱膜和清杂的装置,具体包括对捡拾钉齿、捡拾链条、捡拾滚筒、脱膜辊等主要工作部件的结构设计,并对关键部件进行理论分析,确定了捡拾钉齿、捡拾链条的排列等相关尺寸参数。建立捡拾钉齿运动模型,分析了捡拾钉齿的运动过程可知,其捡拾轨迹为摆线,同时通过分析残膜被顺利捡拾的条件,获得了捡拾速比的参数范围为11.3,为残膜回收机的田间试验提供依据。通过分析脱膜运动过程,得到了顺利脱膜的作业条件,结合耐候残膜的力学特性,理论上验证了脱膜结构设计的合理性。(4)卷膜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设计了一种可实现自动卸膜和复位的带式卷膜装置,主要包括卷膜装置机架、卷膜辊、卷膜芯轴、气弹簧、自动卸膜液压系统等主要部件的结构设计。对试验材料即残膜和卷膜带之间的摩擦系数进行了测定;建立了卷膜带力学模型,并考虑结构和空间布局,得到了卷膜装置的驱动形式为双辊驱动;对卷膜辊装置受力分析,确定了气弹簧的参数和型号;对卷膜过程中的残膜受力分析,结合残膜的力学特性可知,为确保卷膜过程中残膜不出现被拉断等现象,需要限制膜卷的最大直径为0.5 m。为获得最佳的结构和运动参数,进行了多因素田间试验研究,考察各因素对卷膜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卷膜装置最优参数组合为机组前进速度为5.38 km/h,卷膜速比为1.19,卷膜倾角为80°,此时膜卷平均密度为122.7 kg/m3,膜卷满足残膜资源化利用要求。(5)整机田间试验。综合利用前期随动式残膜回收关键技术研究成果,研制了适用于新疆棉田的随动式残膜回收机并完成了样机的试制。以捡拾速比、机具前进速度和起膜深度作为试验因素,以残膜捡拾率和缠膜率作为优化目标,对残膜回收机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建立了相关模型,对回归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并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捡拾速比、机具前进速度和起膜深度分别为1.08、5.6 km/h和45 mm时,残膜捡拾率为91.7%,缠膜率为1.6%,满足残膜回收作业要求。
胡超逸[2](2020)在《蜈蚣标准化养殖与多组学品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为《中国药典》收载蜈蚣药材唯一基原。对野生资源的依赖导致其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人工养殖一直未有成熟技术报导。而在市场流通过程中,其体长是影响蜈蚣药材价格的主要因素,多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subspinipes因与少棘巨蜈蚣外形相似但体长较长,在市场流通过程中多混为蜈蚣药材高价销售。少棘巨蜈蚣所在的唇足纲含有三千多个物种,普遍富含毒液,已成为药物研发的重要资源,但唇足纲所属的各蜈蚣目之间在形态分类学存在明显的争议,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毒液资源的合理开发。另外,少棘巨蜈蚣资源严重减少和部分区域逐渐枯竭现状的出现,传统依赖于野生捕捉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随着人工养殖技术的成熟,优良蜈蚣品种的选育、推广已成为推广蜈蚣养殖的重要举措。本研究针对蜈蚣药材在鉴定、分类和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采用以下方法:1)对蜈蚣野生习性进行细心观察,总结药农多年的养殖经验,发现并归纳了一套标准化的蜈蚣养殖过程;并进一步补齐蜈蚣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的缺失,综合文献梳理、产地调研和市场调研结果,理清蜈蚣市场流通现状和商品规格等级沿革,制定标准草案,征求专家意见反馈的方式制定了蜈蚣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2)对少棘和多棘巨蜈蚣线粒体COI序列进行比对,根据变异位点情况采用LAMP Designer软件设计了一套少棘巨蜈蚣LAMP引物,在恒温条件下考察了引物的灵敏度和特异性。3)针对唇足纲存在的形态分类学争议,采用Illumina二代测序技术对少棘巨蜈蚣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结合唇足纲已经公布的7种其他蜈蚣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比对、构建基于13个蛋白编码基因唇足纲ML系统发育树。4)结合养殖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和蜈蚣本草考证发现的蜈蚣存在“红足”和“黄足”两种性状以及市场流通的蜈蚣药材大部分来源于湖北和浙江的特点,收集了来自于湖北和浙江两个主产区的红足与黄足蜈蚣共9条,采用转录组联合蛋白质组学技术对湖北黄足蜈蚣(HY)、湖北红足蜈蚣(HR)和浙江红足蜈蚣(ZR)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挖掘在蜈蚣生长过程中的抗性蛋白。采用上述方法,获得的主要结果和讨论如下:1.蜈蚣独特的生长习性和对环境的严格要求是限制人工养殖的主要障碍,蜈蚣作为夜间活动动物,每年4-5月份交配,7-8月份产卵,9月份孵化成为幼蜈蚣。并且为满足蜈蚣群居的特性,设计了鸡蛋托状专用养殖模具,将新鲜食物钉在固定的木板上有效避免蜈蚣疾病的产生和传播。根据文献梳理、市场调研和产地调研结果,蜈蚣药材目前有蜈蚣条和蜈蚣皮两种商品规格,蜈蚣条根据体长分为三个等级,蜈蚣皮作统货销售。2.针对于少棘巨蜈蚣和伪品多棘巨蜈蚣COI序列变异位点,设计出一套含有2条外引物、2条内引物和2条环引物的特异性LAMP引物,该引物可在65℃恒温条件下与少棘巨蜈蚣特异性结合,30 min内少棘巨蜈蚣反应体系由紫色变为天蓝色,而伪品多棘巨蜈蚣显紫色不变,同时,该反应灵敏性较高,可以检测到的少棘巨蜈蚣DNA达到皮克级别。3.采用Illumina二代测序技术对少棘巨蜈蚣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成功组装,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 011bp,由13个蛋白编码基因、14个tRNA和2个rRNA基因组成,且发现9个短片段重复序列(SSR)变异位点,ML系统发育树显示,蚰蜒目作为独立的一支,而在另一支内部,石蜈蚣目和地蜈蚣目显示了更近的亲缘关系,少棘巨蜈蚣所在的蜈蚣目则作为石蜈蚣目与地蜈蚣目的姊妹群存在。4.转录组比较分析发现,湖北黄足蜈蚣(HY)与湖北红足蜈蚣(HR)具有更为相似的基因表达情况,仅存在6个显着性差异表达基因,而湖北红足蜈蚣(HR)与浙江红足蜈蚣(ZR)共有1579个差异表达基因。蛋白质总量显示湖北红足蜈蚣(HY)与浙江红足蜈蚣(ZR)均比湖北黄足蜈蚣(HY)具有更高的蛋白总量;与湖北蜈蚣相比,两个病毒防御蛋白在浙江红足蜈蚣(ZR)具有更高的表达水平。综上所述,本研究针对于少棘巨蜈蚣在流通、应用和人工养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总结了一套标准的、具有大规模推广价值的养殖技术,还制订了蜈蚣药材商品规格等级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用以引导蜈蚣药材市场流通。将LAMP快速检测技术应用于蜈蚣药材检测,有望进一步应用于市场快速检测蜈蚣药材真伪。线粒体基因组的组装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为唇足纲分类提出了更为丰富的数据支撑。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结果显示了在少棘巨蜈蚣生长和进化过程中,区域环境因素相比于蜈蚣足部颜色具有更大的影响,红足蜈蚣具有比黄足蜈蚣更高的蛋白含量,病毒防御蛋白的在不同蜈蚣之间的差异表达对于指导蜈蚣优良品种选育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张剑辉,张宁,林昭,吴水平[3](2019)在《室内燃烧源排放颗粒物及多环芳烃的粒径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室内燃烧源排放颗粒物及其多环芳烃(PAHs)的粒径分布是定量评估室内人群呼吸暴露风险的重要参数之一。该研究在再悬浮箱内模拟燃香、燃蚊香、艾灸和吸烟等过程,采用MOUDI采样器采集和分析颗粒物中17种PAHs;同时,采用颗粒物计数器,在实际房间中模拟艾灸和吸烟过程,得到室内颗粒物数浓度的衰减曲线。结果表明,燃烧源烟雾颗粒的排放因子为3.68~22.46 mg/g,颗粒质量粒径呈单峰型,峰值为0.25~0.44μm;US EPA 16种优控PAHs的排放因子为10.52~91.30μg/g,艾绒燃烧排放PAHs的粒径峰值为0.44~1.0μm,略大于其它燃烧源;<1μm颗粒中PAHs的BaP等效毒性当量(BaPTEQ)的贡献占比为85%~98%。来源特征比值的研究显示,艾灸、燃香和吸烟释放的PAHs均归属于生物质燃烧类别。实际室内监测显示,在艾绒和香烟燃烧后室内颗粒物数浓度快速上升,在燃尽时达到峰值,而后在4 h内呈指数规律衰减,且<0.3μm的细颗粒衰减最快。
乐敏[4](2019)在《新高考新课标旧教材背景下开展“素养为本”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文中认为为顺应社会发展的新时代要求,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加合格的接班人。教育部确定了以“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为内核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随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应运而生。新课标的颁布标志着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基础化学教育改革新时代的正式开启。2019年4月23日,湖北省作为全国第三批实施改革的8个省市之一启动新高考改革。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将于2021年迎来首次新高考。新高考“3+1+2”模式,化学作为再选科目。新高考过渡期的2018级学生使用的化学教材是根据2003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旧教材”)编写。新高考模式下,倡导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化学”和“面向公民的化学”。新课标要求,要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在这一特殊的过渡期,高中化学教师如何利用旧教材,寻找有效的教学方式,上好化学课?新课标提出“素养为本”的教学:倡导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要注重实践五大核心素养的教学过程。本论文包括以下几个研究问题:(1)新高考模式下武穴市化学教师的实验素养差异性?(2)学校实验室建设是否达到新高考模式下的化学实验教学要求?(3)如何利用旧教材开展“素养为本”的化学实验教学?本论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研究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是调查研究的内容与结果分析。经调查发现,学校的化学实验室建设基本符合开展与新课标的建议以及旧课标要求的化学二实验;无论是合格考学生还是等级考学生,对化学实验都有浓厚的兴趣;化学教师的实验功能意识增强,开展实验次数和种类增多。第四部分是实践研究的案例,在一线教学中,挖掘旧教材,结合新课标的实施建议,根据化学合格考班级和化学等级考班级的学情,积极开展“演示实验”、“趣味实验”、“课后家庭小实验”“改进实验”、“基于真实情境的实验探究”等化学实验教学。第五部分主要进行“创新点与不足点”的总结和反思。本论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新高考和新课标这一背景要求,教师必须认真研学2017年版新课标,结合现行旧教材的教学内容,开展实验教学是践行“素养为本”教学的最有效教学方式。基于学校化学实验室的建设情况,总结出过渡期具有实践条件的实验内容。(2)新高考模式下,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意识有所增强,课堂实验开展次数、实验类型明显多于旧高考理科综合组合模式时期。化学合格考和等级考班级学生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差距大,教师需要开展符合学生学情的实验活动,提升学生五大化学核心素养。(3)新高考模式下,结合一线教学经历进行案例分析,提出实施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些建议。笔者通过对所在县市化学教师和学生以及实验室建设情况的调查,总结在新高考过渡期,应广泛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活动。教师要挖掘旧教材,开展以实验探究为主的实验教学;结合新课标,对旧教材的实验进行改进;挖掘与时俱进的实验素材,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开展实验教学。以生为本,不断优化过渡期的实验教学,开展符合新高考过渡期的化学教学。
苏灿[5](2019)在《两株链霉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及fervenulin生物合成的探索》文中提出本论文完成两株链霉菌jys28和ATCC53615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通过对ATCC53615菌株进行基因组测序、构建基因组文库、基因敲除、基因回补、中间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部分阐明了 fervenulin在ATCC53615菌株中的生物合成。首先,从本实验室菌种库中通过小量发酵-HPLC分析和抑菌活性筛选,挑选出两株链霉菌jys28和ATCC53615。经过大量发酵、萃取、分离、鉴定,从jys28获得8个化合物,其中6个为新化合物(包括2个咔唑结构的化合物、1个玉红霉素类化合物和3个肽类化合物)。从ATCC53615分离鉴定了 4个已知化合物,包括毒黄素(toxoflavin)的类似物fervenulin。Fervenulin、toxoflavin和reumycin是水稻黄枯萎病的致病因子,它们有相同的母核。关于toxoflavin的生物合成在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glumae BGR1中已有报道,但是在链霉菌中的生物合成并未有报道,它的N-N键是如何形成还是不清楚,并且关于fervenulin的生物合成相关的甲基转移酶还未有报道。随后,以ATCC53615为原始菌株,对fervenulin在链霉菌中的生物合成展开研究。因为原始菌株ATCC53615基因敲除比较困难,所以选择异源表达的方法对fervenulin进行研究。经过基因组测序和同源比对,在ATCC53615基因组中找到了 fervenulin的生物合成疑似基因簇。经过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和筛选,找到包含基因簇的质粒,以Streptomiyces lvidans M1152为宿主菌进行异源表达。从异源表达菌株S.lividans M1152/p5F11中分离得到化合物toxoflavin。以p5Fl1为基础质粒进行基因敲除,当基因Shi4237敲除后,异源表达突变菌株的发酵液中可以检测到fervenulin,因此确认了 p5F11含有fervenulin和toxoflavin生物合成的基因簇。其次,通过对异源表达菌株和基因突变菌株进行了发酵、提取和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从异源表达菌株S.livids anMl 1 52/p5Fl 1分离得到D-Ribitol,l-deoxy-l-[1,3,4,7-tetrahydro-6-(1H-indol-3-yl)-2,4,7-trioxo-8(2H)-pteridinyl](化合物22);从RibD的同功酶Shi4234的基因敲除菌株S.lividans M1152/p5F 1 1 Δ 4234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和24,其中化合物23是化合物22氨基未被氧化为羰基的形式,化合物24是化合物22氨基未被氧化成羰基和呋喃核糖未被开环的形式。RibD是核黄素(riboflavin)生物合成途径中负责脱氨和还原的双功能酶,化合物23和24的分离首次从代谢产物方面验证了 Shi4234的功能。最后,通过对基因簇及上下游分析,寻找到4个甲基转移酶基因Shi4222、Shi4227、Shi4232和Shi4237。通过体外酶促反应,证实了 4个甲基转移酶的功能,Shi4232 和 Shi4237 分别催化 Pyrimido[5,4-e]-as-Triazine-5,7(6H,8H)-dione(化合物15)的N6和N1甲基化生成toxoflavin,且两个甲基生成没有顺序选择性,Shi4222 或 Shi4227 可催化化合物 15 分别生成 8-methylpyrimido[5,4-e]-as-Triazine-5,7(6H,8H)-dione(化合物 20)和 fervenulin,Shi4232 催化化合物15生成reumycin,也可以催化化合物20生成fervenulin。这是首次报道fervenulin生物合成的相关甲基转移酶的甲基化网络。综上所述,本论文完成了链霉菌jys28和ATCC53615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以链霉菌ATCC53615为原始菌株,应用异源表达的方法部分阐明了fervenulin在链霉菌ATCC53615菌株中的生物合成研究。通过基因敲除证实,fervenulin及其类似物的生物合成在伯克氏菌B.glumae BGR1和链霉菌ATCC53615中基本一致。通过对异源表达突变菌株中间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从代谢产物方面首次验证了Shi4234基因的功能。通过蛋白表达、体外酶促实验,结合基因敲除实验,首次报道fervenulin生物合成的相关甲基转移酶的甲基化网络。同时本研究结果也表明,在链霉菌ATCC53615和伯克氏菌B.glumae BGR1中,toxoflavin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甲基化过程是不相同的,从侧面为天然产物生物合成过程中相同的化合物可由不同的途径合成提供了一个研究实例。
白佳慧[6](2019)在《室内香烛燃烧产生PAHs的暴露风险评估》文中指出人们居住的室内环境中常常存在采暖、吸烟、烹调、燃香等污染源,这些污染源可以产生大量的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PAHs通过人的呼吸、皮肤吸收、饮食摄入等多种途径被人体吸收,是种类最多、分布范围最广和危害程度最大的环境化学致癌类化合物之一。有研究表明,PAHs具有致癌、致突变和致畸的毒性效应,并且环境中PAHs的浓度与人群患病率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所以,本文根据前期课题组在实验舱内测得的香烛燃烧产生的PM2.5的排放速率和PAHs的排放因子,利用燃烧释放PM2.5排放速率微分方程模拟预测40m3室内换气次数为1次/h,点燃3支香或1支蜡烛产生的PAHs的人体暴露时间和浓度水平;然后,利用Crystal ball软件中的无阈模型以及点估计模型对模拟房间内PAHs的呼吸暴露致癌风险进行评估;同时,通过利用Crystal ball软件中的敏感性分析以及与文献中焦炉厂中PAHs的浓度数据进行比较,对PAHs呼吸暴露风险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比较香类和烛类物的风险评估结果来分析和探讨采用不同模型评价结果的差异和原因。主要结论如下:(1)在模拟房间内点燃3支香产生的PAHs的质量浓度范围为235.283120.22ng/m3,苯并(a)芘等效浓度在2353.5423391.58 pg/m3范围内,7种香产生的苯并(a)芘等效浓度超过了并(a)芘日均浓度限值(2.5ng/m3);在模拟房间内点燃1支蜡烛产生的PAHs的质量浓度范围为62.70543.48 ng/m3,苯并(a)芘等效浓度在125.121503.93pg/m3范围内,蜡烛未超标。(2)模拟房间内燃香产生PAHs成人终生肺癌风险在1.82×10-53.15×10-4范围内,存在潜在致癌风险甚至存在严重致癌风险;终生肺癌风险的可变性在0.932.12范围内,说明应用焦炉厂的流行病学数据对燃香产生的PAHs终生肺癌风险进行评估是可行的。(3)模拟房间内燃烛产生PAHs成人终生肺癌风险在1.66×10-62.01×10-5范围内,存在潜在致癌风险;终生肺癌风险的可变性在0.992.2范围内,说明应用焦炉厂的流行病学数据对燃烛产生的PAHs终生肺癌风险进行评估是可行的。(4)模拟房间内香烛燃烧产生的PAHs增量终生致癌风险结果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燃香产生PAHs成人、小孩、婴儿的增量终生致癌风险的中值分别在9.58×10-81.66×10-6、3.35×10-85.82×10-7、2.22×10-93.85×10-8范围内,成人存在潜在致癌风险;燃烛产生PAHs成人、小孩、婴儿的增量终生致癌风险的中值分别在8.56×10-91.04×10-7、2.99×10-93.64×10-8、1.98×10-102.41×10-9范围内,风险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内。(5)通过Crystal ball软件对成人、小孩、婴儿的增量终生致癌风险进行定量敏感性分析,得到假设变量对不确定性的贡献率由高到低分别是致癌斜率因子、呼吸速率和体重,致癌斜率因子是提高风险值准确性的关键因素。(6)相同环境下,对香和蜡烛进行比较,得到单支蜡烛的燃烧质量是单支香的1.0186.28倍;蜡烛的燃烧时间是香的0.6410.21倍;单支香燃烧产生的PM2.5的排放速率是蜡烛的0.17135.53倍;香燃烧产生的总PAHs排放因子是蜡烛的1.53202.39倍。(7)点估计模型风险评估结果比无阈模型风险评估结果约高于2个数量级的原因在于致癌斜率因子和单位吸入风险取值。(8)在没有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前提下,建议采用无阈模型对香烛燃烧室内的PAHs进行呼吸暴露风险评估,点估计模型的结果可以作为参考值。(9)本文为人们了解室内香烛燃烧产生的PAHs的污染水平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为环境管理者对PAHs的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张燕[7](2019)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化学美育研究》文中认为自2016年9月13日国家公布了关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后,“核心素养”已被教育研究者认定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和设计的关键DNA。该报告中将“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等能力素养列在其中。这再次将美育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也强调了美育在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失的地位。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第一,通过文献分析法了解了国内外核心素养和美育的研究进程,整理和分析了化学美育的相关研究,最终确定了本研究的方向和方法。第二,结合相关文本,对素养、核心素养、美育、化学美育的概念进行界定,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以便在研究中更准确的表述。同时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审美心理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暗示教学理论、素质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这些理论是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的基础。第三,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当前高中化学教师、学生对化学美育的认知和态度。通过参考众多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教学模式,对化学美育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了化学美育模型。第四,依据化学美育模型进行教学设计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实践证明: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有助于学生感知、发现和创造美,能大幅度提高课堂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根据笔者自身实践经历以及借鉴其他学科渗透美育的相关措施,笔者总结了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几点可行性策略。
毕东旭[8](2019)在《滩涂水生植被对波浪能量衰减作用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地植物对沿海生态环境的构建和保护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为海洋生物和水生物提供栖息环境、美化生态景观以及通过对波浪的消减作用从而保护沿海硬质堤。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属于多年生盐沼植物,是长三角滨海区域重要的先锋物种,在该区域湿地生态系统修复中具有重要价值,同时,海三棱藨草群落在消减波浪能量进而保护沿海硬质堤坝等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而相比于护花米草(Spatina alterniflora)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等该地区其他物种对波浪衰减作用的效果,海三棱藨草对波浪的衰减作用较弱,且关于不同因素对海三棱藨草波浪能量衰减作用影响的研究尚缺少。因此,本研究将在不同的变量条件下对海三棱藨草的波浪衰减能力进行模拟实验研究。运用弗劳德相似率构建模型进行水理实验,通过对植物密度、波高、水深以及波浪类型四个因素进行变量设计,探究该物种对波浪能量的消减能力。实验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植物密度对波浪能量衰减的实验研究中,通过控制其他变量研究不同海三棱藨草植物密度对波浪衰减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波浪能量衰减率随植物密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呈正比关系,即植物密度越大,消浪效果越显着。(2)当其它变量均相同,波浪高度不同情况下,波高每增加0.03m,波浪能量衰减率呈非线性增加,表明海三棱藨草植物群落消浪效果随波高增加而增加且逐渐趋于恒定值。(3)当植物密度、波浪高度等其他变量均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水深的增加,植物对波浪能量消减作用明显减弱。水深在植物模型高度(16cm)以下,即植物未被完全淹没及刚好被淹没时,对波浪能量消减作用更强,当水深大于植物高度时,随水深的增加,植物对波浪有消减作用但消减作用幅度明显减小。(4)当其它变量均相同的情况下,相比于不规则波情况,规则波情况下海三棱藨草植物群落对波浪的消减作用显着,但无较大差异。综上所述,通过提高海三棱藨草植物种植密度、种植面积,且根据该地区实际潮汐情况综合分析、合理培养种植海三棱藨草植物群落,充分发挥其对波浪能量的消减作用,对保护沿海湿地生态环境与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王明月[9](2019)在《黄酒酵母一个新基因的功能分析及低产尿素酵母菌株的筛选》文中认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是黄酒发酵的主导微生物,也是影响黄酒品质的关键因素。黄酒是我国特有的古酒,具有悠久的历史,黄酒酵母经历了不断的进化和适应黄酒发酵环境,形成它独特的发酵优势。然而,相对于日本清酒,欧美葡萄酒的酿酒酵母菌株,黄酒酵母菌株的研究报道较少,尤其在基因功能研究方面。实验室前期筛选得到一株具有较高酒精耐受性的单倍体黄酒酿造菌株D2,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它与模式实验菌株S288c在基因组层面的差异,发现基因g5170所编码蛋白质含有可催化酰胺基(CO-NH2)水解生成羧酸、胺或氨反应的酰胺酶(amidase),预示此基因对黄酒酵母菌株的生长与代谢可能有重要作用。实验室已经对新基因做了功能性研究与验证,发现D2敲除新基因g5170后乙醇耐受性降低,所以预测新基因可能与乙醇耐受性有关。本实验通过载体构建,将新基因g5170导入模式酵母菌BY4741中表达,并通过RT-PCR实验做了表达验证。在乙醇耐受性实验中发现重组酵母菌株对乙醇的耐受性和生长速率都有所提高,此结果进一步了验证新基因g5170可能与乙醇耐受性有关。为进一步培育优良的黄酒酵母菌株和提升黄酒品质,本研究对含有g5170基因的、前期筛选得到的酵母菌株进行低产尿素菌株的筛选,从而降低黄酒中EC(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在筛选工作中,本实验利用发酵中尿素产生的主要底物精氨酸作为唯一氨基酸,通过生长动力学,酒精含量,尿素含量,还原糖含量,精氨酸含量以及产尿素基因CAR1的表达量分析来筛选出低产尿素酵母菌株。结果显示酵母菌株的CAR1表达量与尿素含量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74。最终得到两株相对优良的低产尿素黄酒酵母菌株D2和KN2,利用这两株酵母菌株进行实验室模拟发酵检测出尿素含量相对较低且与菌株N85存在显着性差异(p=0.0078)。综上所述,本文通过酵母乙醇抗逆性基因功能探究和优良低产尿素黄酒酵母菌株选育,最终筛选出在乙醇抗逆性和低产尿素中性能较好的酿酒酵母菌株D2和KN2,但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郑宇雷[10](2018)在《基于脉管载体和蒸笼反应器的白腐真菌废水处理技术对焦化废水的处理》文中研究指明焦化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难降解的、高毒性的有机工业废水,其有效、低成本处理仍是一项巨大的挑战。白腐真菌因其独特的木质素降解酶系统能够将难降解有机污染降解成CO2,而在焦化废水的处理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尽管采用白腐真菌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已有36年,却始终未能实现白腐真菌反应器长期连续的稳定运行。但是,本课题组前期基于脉管载体和蒸笼反应器,首次成功的实现了在非灭菌条件下对垃圾渗滤液的长期连续的稳定处理。然而,目前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基于脉管载体和蒸笼反应器的白腐真菌处理技术是否可以用于其它难降解有机废水的长期连续的稳定处理。针对此问题,本课题拟采用基于脉管载体和蒸笼反应器的白腐真菌处理技术,在非灭菌条件下采用序批式的处理方式开展了对焦化废水的长期连续的稳定处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脉管载体和蒸笼反应器的白腐真菌处理技术,成功实现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好氧丝状生物膜在焦化废水中的连续585天的生长,并且P.chrysosporium好氧丝状生物膜能够持续地合成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降解焦化废水,Li P酶活性在反应器运行期间总体维持在2160 U/L。另外,试验完成了针对焦化废水的50个批次的运行,焦化废水的COD(化学需氧量)可以从2393 mg/L降低至8301306 mg/L,去除率基本维持在4565%;氨氮可以从136 mg/L降低至3142 mg/L,去除率基本维持在6977%;TOC(总有机碳)可以从514 mg/L降低至100219 mg/L,去除率基本维持在7580%;生物排泥量维持在0.061.03 g(干重)/批。这些结果表明:除垃圾渗滤液外,基于脉管载体和蒸笼反应器的白腐真菌处理技术还可以用于其它难降解有机废水的长期连续的稳定处理,即脉管载体和蒸笼反应器的白腐真菌处理技术是可重复的,这为白腐真菌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和真菌废水处理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二、竹签污染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竹签污染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随动式棉田残膜回收机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农田残膜污染治理装备的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影响残膜回收试验关键因素及随动式残膜回收模式研究 |
2.1 影响残膜回收试验关键因素研究 |
2.1.1 研究作业区域的基本地貌 |
2.1.2 种植密度及自然概况 |
2.1.3 耐候地膜的力学特性研究 |
2.1.4 验证卷收残膜的可行性 |
2.2 随动式残膜回收模式研究 |
2.2.1 秸秆还田-随动式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总体设计 |
2.2.2 随动式残膜回收机的工作原理 |
2.2.3 传动方案设计 |
2.2.4 技术难点和关键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起膜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 |
3.1 起膜装置整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
3.1.1 起膜装置整体结构 |
3.1.2 起膜装置工作原理 |
3.2 起膜齿研究 |
3.2.1 起膜齿结构设计 |
3.2.2 起膜齿受力分析 |
3.2.3 起膜齿排列 |
3.2.4 起膜齿与捡拾滚筒的配合 |
3.3 仿形装置研究 |
3.3.1 仿形装置结构设计 |
3.3.2 仿形机构受力分析 |
3.3.3 仿形连杆尺寸的确定 |
3.3.4 起膜齿入土深度稳定性测试 |
3.4 试验研究 |
3.4.1 试验方案 |
3.4.2 指标的测定 |
3.4.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捡拾与脱膜装置设计 |
4.1 捡拾与脱膜装置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
4.1.1 总体结构 |
4.1.2 工作原理 |
4.2 残膜捡拾链条设计 |
4.2.1 捡拾链条结构设计 |
4.2.2 捡拾钉齿在链板上的排列 |
4.2.3 捡拾链板的布置 |
4.3 捡拾作业条件分析 |
4.3.1 捡拾钉齿运动分析 |
4.3.2 残膜受力分析 |
4.3.3 捡拾装置受力分析 |
4.4 捡拾滚筒 |
4.4.1 结构设计 |
4.4.2 工作过程与原理 |
4.5 脱膜装置 |
4.5.1 脱膜装置结构 |
4.5.2 工作原理 |
4.5.3 脱膜作业条件分析 |
4.6 清杂螺旋输送器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卷膜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 |
5.1 卷膜装置结构和工作原理 |
5.1.1 卷膜装置结构 |
5.1.2 卷膜装置传动系统与工作原理 |
5.2 关键部件设计 |
5.2.1 卷膜带设计 |
5.2.2 卷膜芯轴设计 |
5.2.3 气弹簧设计 |
5.2.4 自动卸膜液压系统 |
5.3 试验与结果分析 |
5.3.1 试验条件 |
5.3.2 试验因素与指标 |
5.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整机田间试验 |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2 试验方案设计 |
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1 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6.3.2 各因素对性能指标的影响 |
6.4 参数优化与试验验证 |
6.4.1 参数优化 |
6.4.2 试验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致谢 |
(2)蜈蚣标准化养殖与多组学品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蜈蚣标准化养殖与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 |
第一节 蜈蚣标准化养殖研究 |
1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蜈蚣生长习性研究 |
2.2 人工养殖蜈蚣厂区规划 |
2.3 蜈蚣的养殖管理 |
2.3.1 蜈蚣的日常饲养管理 |
2.3.2 蜈蚣的繁殖管理 |
2.4 蜈蚣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疾病与防治 |
2.5 蜈蚣的采收与产地加工 |
3 讨论 |
第二节 蜈蚣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 |
1 研究方法 |
1.1 本草考证及文献调研 |
1.2 市场调研 |
1.3 产地调研 |
2 实验结果 |
2.1 蜈蚣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研究进展 |
2.2 蜈蚣药材市场流通现状 |
2.3 蜈蚣药材产地生产流通现状 |
3 讨论 |
第二章 LAMP技术快速检测少棘巨蜈蚣及其混伪品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少棘巨蜈蚣LAMP引物设计 |
2.2 .DNA提取和稀释定量 |
2.3 .LAMP反应体系 |
2.4 .蜈蚣药材混伪品检测 |
3 实验结果 |
3.1 反应条件的确定 |
3.2 反应灵敏度 |
3.3 蜈蚣药材及其混伪品的LAMP检测 |
4 讨论 |
第三章 少棘巨蜈蚣线粒体基因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材料 |
1.2 试剂及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线粒体基因组的测序、组装 |
2.2 线粒体基因组结构比对 |
2.3 系统发育 |
3 实验结果 |
3.1 少棘巨蜈蚣线粒体基因组基本特征 |
3.2 简单重复序列(SSR)分析 |
3.3 蛋白编码基因(PCG)分析 |
3.4 系统发育分析 |
4 讨论 |
第四章 红足与黄足蜈蚣转录组及蛋白质组差异分析 |
第一节 红足与黄足蜈蚣转录组差异分析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样品 |
2 实验方法 |
2.1 少棘巨蜈蚣RNA提取 |
2.2 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1 转录组测序 |
2.2.2 测序数据质量控制及组装 |
2.2.3 功能基因注释 |
2.2.4 基因表达水平及表达差异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总RNA质量检测和组装结果分析 |
3.2 Unigene蛋白质数据库比对结果 |
3.2.1 GO注释和分类 |
3.2.2 KEGG注释结果 |
3.3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4 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分析 |
3.4.1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 |
3.4.2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 |
4 讨论 |
第二节 红足与黄足蜈蚣蛋白质组差异分析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样品 |
2 实验方法 |
2.1 蛋白质提取 |
2.2 蛋白定量及质量检测 |
2.2.1 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 |
2.2.2 SDS-PAGE |
2.3 Lable free蛋白质组分析 |
2.3.1 胰蛋白酶溶解 |
2.3.2 液相色谱质谱(LC-MS) |
2.3.3 数据处理、蛋白质鉴定和无标记定量 |
3 实验结果 |
3.1 蛋白质提取质量 |
3.2 Lable-free蛋白质组鉴定结果 |
3.2.1 鉴定结果 |
3.3 蛋白质功能注释 |
3.3.1 GO功能注释 |
3.3.2 KEGG代谢途径注释 |
3.4 不同蜈蚣蛋白质组相对定量 |
3.5 差异蛋白富集分析 |
3.5.1 差异蛋白GO富集分析 |
3.5.2 差异蛋白KEGG富集分析 |
3.6 免疫通路相关差异蛋白 |
4 讨论 |
结语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利等科研成果 |
致谢 |
(3)室内燃烧源排放颗粒物及多环芳烃的粒径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燃烧模拟 |
1.2.2 样品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 |
2.2 PAHs的排放特征 |
2.3 燃烧源对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
3 结 论 |
(4)新高考新课标旧教材背景下开展“素养为本”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高考背景 |
1.1.2 化学新课标背景 |
1.1.3 旧教材的使用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化学实验教学的涵义 |
2.1.2 化学实验教学的功能 |
2.1.3 化学实验课程资源 |
2.2 理论基础 |
3 新高考过渡期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
3.1 新高考过渡期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
3.1.1 新课标与旧教材整合后需开展的实验 |
3.1.2 化学实验药品和设备的配置情况 |
3.1.3 新高考过渡期高中化学教师实施实验教学的现状 |
3.2 新高考过渡期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调查的结果分析 |
3.2.1 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功能意识有所增强 |
3.2.2 武穴市各校教师实验素养参差不齐 |
3.2.3 熟手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差距大 |
4 新高考过渡期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
4.1 挖掘旧教材和新课标,开发适宜的实验内容 |
4.1.1 旧教材与新课标完全一致的学生必做实验 |
4.1.2 旧教材与新课标基本相符的学生实验 |
4.1.3 新课标要求必做而旧教材未设置的学生必做实验 |
4.2 以生为本,开展符合新高考过渡期的化学实验教学 |
4.2.1 新高考过渡期,高中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期望 |
4.2.2 合格考班与等级考班学生实验素养的差异性 |
4.3 新高考过渡期,开展实验为主的“素养为本”教学实践 |
4.3.1 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开展实验分层教学——以“原电池”为例 |
4.3.2 高度重视旧教材中的演示实验 |
4.3.3 新高考过渡期的化学实验不应止步于旧教材 |
4.3.4 促进实验形式的多样化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新高考过渡期,化学教师自身必须加强学习 |
5.1.2 新高考过渡期,化学教师必须多途径整合设计实验 |
5.1.3 新高考过渡期,学校要完善实验室,加强教师培训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中现阶段化学课本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所涉及的药品 |
附录2 高中化学教师对新课标中实验教学要求的理解情况问卷调查 |
附录3 新高考过渡期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和期望情况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5)两株链霉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及fervenulin生物合成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天然产物在新药研发中的重要性 |
1.2 微生物来源的天然产物的挖掘方法 |
1.2.1 改善培养和分离条件 |
1.2.2 特殊生态环境的微生物 |
1.2.3 宏基因组学和单细胞基因组学 |
1.2.4 基因组挖掘和沉默基因的激活 |
1.2.5 工程组学技术 |
1.3 链霉菌简介 |
1.3.1 链霉菌次生代谢产物 |
1.3.2 链霉菌基因组 |
1.3.3 链霉菌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的关系 |
1.3.4 次生代谢产物的调控和信号转导 |
1.4 Toxoflavin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jyS28和ATCC53615菌株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 |
2.1 研究背景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仪器和试剂 |
2.2.2 菌株的筛选 |
2.2.3 jys28菌株发酵、萃取和化合物分离 |
2.2.4 ATCC53615菌株发酵、萃取和化合物分离 |
2.2.5 抗细菌活性实验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菌株的筛选及培养基的选择 |
2.3.2 jys28菌株化合的分离鉴定 |
2.3.3 ATCC53615化合物的分离鉴定 |
2.4 小结和讨论 |
2.4.1 本章讨论 |
2.4.2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TCC53615菌株中fervenulin生物合成的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仪器和试剂 |
3.2.2 ATCC53615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
3.2.3 ATCC53615基因组文库的筛选 |
3.2.4 异源表达 |
3.2.5 相关基因的敲除 |
3.2.6 甘氨酸的喂养 |
3.2.7 异源表达突变菌株中间代谢产物的分析 |
3.2.8 基因回补 |
3.2.9 甲基转移相关蛋白表达及纯化 |
3.2.10 甲基转移酶体外酶促反应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ATCC53615前期预实验 |
3.3.2 ATCC53615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及基因组分析 |
3.3.3 Fervenulin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寻找 |
3.3.4 ATCC53615基因组文库的筛选 |
3.3.5 异源表达及异源表达产物的分离鉴定 |
3.3.6 Toxoflavin相关基因的敲除 |
3.3.7 异源表达突变菌株小量发酵分析 |
3.3.8 甘氨酸喂养结果分析 |
3.3.9 中间代谢产物的分离 |
3.3.10 基因回补 |
3.3.11 甲基转移相关基因蛋白表达及体外酶促实验 |
3.4 小结和讨论 |
3.4.1 本章讨论 |
3.4.2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附录 |
文中所需培养基配方 |
文中所需抗生素浓度及配制 |
文中涉及到的菌株及质粒 |
文中涉及到的引物 |
甘氨酸喂养相关质谱 |
jys28菌株中得到的化合物的部分谱图数据 |
M1152/p5F11Δ4234菌株分离得到的化合图谱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室内香烛燃烧产生PAHs的暴露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环境中PAHs的危害识别 |
1.2.2 室内香烛燃烧产生PAHs的排放特征和气固分配 |
1.2.3 室内香烛燃烧产生PAHs的暴露评价 |
1.2.4 室内空气中PAHs的风险表征 |
1.2.5 环境中PAHs的不确定性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研究对象 |
2.1.2 室内香烛燃烧产生的PM_(2.5)和PAHs排放特征 |
2.2 室内香烛燃烧产生PAHs的暴露评价 |
2.2.1 室内香烛燃烧产生PAHs的暴露时间 |
2.2.2 室内香烛燃烧产生PAHs的浓度 |
2.2.3 室内香烛燃烧产生的苯并(a)芘等效浓度 |
2.2.4 环境中PAHs的标准限值 |
2.3 室内香烛燃烧产生PAHs的风险表征 |
2.3.1 点估计模型定量PAHs风险表征 |
2.3.2 Crystal ball软件中的无阈模型定量PAHs风险表征 |
2.4 室内香烛燃烧产生PAHs暴露风险的不确定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室内香烛燃烧产生PAHs的终生肺癌风险 |
3.1 室内燃香产生PAHs的暴露评价 |
3.1.1 室内燃香产生PAHs的暴露时间 |
3.1.2 室内燃香产生PAHs的浓度 |
3.1.3 室内燃香产生的苯并(a)芘等效浓度 |
3.2 室内燃烛产生PAHs的暴露评价 |
3.2.1 室内燃烛产生PAHs的暴露时间 |
3.2.2 室内燃烛产生的PAHs浓度 |
3.2.3 室内燃烛产生的苯并(a)芘等效浓度 |
3.3 室内香烛燃烧产生PAHs终生肺癌风险 |
3.3.1 室内燃香产生PAHs终生肺癌风险 |
3.3.2 室内燃烛产生PAHs终生肺癌风险 |
3.4 室内香烛燃烧产生PAHs终生肺癌风险的可变性 |
3.4.1 室内燃香产生PAHs终生肺癌风险的可变性 |
3.4.2 室内燃烛产生PAHs终生肺癌风险的可变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室内香烛燃烧产生PAHs增量终生致癌风险 |
4.1 暴露参数的选取 |
4.1.1 致癌斜率因子 |
4.1.2 呼吸速率 |
4.1.3 其他暴露参数 |
4.2 室内燃香产生PAHs增量终生致癌风险 |
4.2.1 日均暴露剂量 |
4.2.2 PAHs增量终生致癌风险 |
4.3 室内燃烛产生PAHs增量终生致癌风险 |
4.3.1 日均暴露剂量 |
4.3.2 PAHs增量终生致癌风险 |
4.4 敏感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室内燃香和燃烛产生的PAHs致癌风险对比 |
5.1 香烛的燃烧质量和时间 |
5.2 香烛燃烧产生的PM_(2.5)和PAHs的排放特征 |
5.3 室内香烛燃烧产生的PAHs的暴露评价 |
5.4 室内香烛燃烧产生的PAHs的风险表征 |
5.4.1 点估计模型定量风险评估结果 |
5.4.2 无阈模型定量风险评估结果 |
5.5 定量PAHs风险评估模型对比 |
5.5.1 定量PAHs风险评估结果对比 |
5.5.2 模型中的暴露参数 |
5.5.3 不确定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7)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化学美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二章 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
第一节 高中化学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高中生美育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
第三章 化学美育模型的构建 |
第一节 化学美育模型构建的目的 |
第二节 化学美育模式构建的依据及表现形式 |
第三节 构建化学美育模型 |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教学设计与实施 |
第二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设计与实施 |
第三节 教学效果反馈 |
第四节 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策略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滩涂水生植被对波浪能量衰减作用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滨海湿地景观生态修复研究现状 |
1.1.1 滨海湿地景观生态修复技术 |
1.1.1.1 滨海湿地植物修复技术 |
1.1.1.2 滨海湿地工程修复技术 |
1.1.1.3 潮间带生境修复技术 |
1.1.1.4 红树林生境修复技术 |
1.1.1.5 河口生境修复技术 |
1.1.1.6 珊瑚礁生境修复技术 |
1.1.1.7 海岛生境修复技术 |
1.1.1.8 滨海湿地修复复合型技术 |
1.1.2 滨海湿地景观生态修复物种 |
1.2 不同类型水生植被对波浪能量消耗作用相关研究与进展 |
1.3 研究背景 |
1.3.1 区域特征 |
1.3.2 海三棱藨草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1.3.3 海三棱藨草对波浪衰减作用相关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模型构建与实验设备 |
2.1 原型与模型比例 |
2.2 模型构建 |
2.2.1 模型材料 |
2.2.2 植物模型数量 |
2.2.3 植物模型设计 |
2.3 实验设备 |
2.3.1 波浪水槽 |
2.3.2 造波控制系统与数据收集系统 |
第三章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
3.1 实验设计 |
3.1.1 实验变量 |
3.1.2 实验条件 |
3.2 校准 |
3.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植物密度对波浪能量衰减的影响 |
4.1.1 实验结果 |
4.1.2 分析与小结 |
4.2 不同波浪高度对波浪能量衰减的影响 |
4.2.1 实验结果 |
4.2.2 分析与小结 |
4.3 不同水深对波浪能量衰减的影响 |
4.3.1 实验结果 |
4.3.2 分析与小结 |
4.4 不同波浪类型对波浪能量衰减的影响 |
4.4.1 实验结果 |
4.4.2 分析与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9)黄酒酵母一个新基因的功能分析及低产尿素酵母菌株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黄酒概述 |
1.1.1 黄酒的历史及其特点 |
1.1.2 黄酒酿造工艺特点 |
1.1.3 酿酒酵母在黄酒酿造中的作用 |
1.2 影响黄酒品质的因素 |
1.2.1 乙醇对酵母菌生长发酵的影响 |
1.2.2 黄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EC) |
1.3 黄酒产业发展方向 |
1.3.1 黄酒酵母菌株基因功能研究 |
1.3.2 优良菌株的筛选 |
1.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1.5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以及意义 |
第2章 黄酒酵母一个新基因的功能分析 |
2.1 实验的背景及意义 |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1 培养基 |
2.2.2 实验相关试剂 |
2.2.3 实验相关菌株及质粒 |
2.3 实验方法 |
2.3.1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2 g5170 基因功能研究分析 |
2.3.3 重组酵母菌株的构建流程图 |
2.3.4 酵母菌的活化及小量基因组的提取 |
2.3.5 目的基因g5170 的扩增 |
2.3.6 质粒的提取 |
2.3.7 目的基因g5170 和质粒pYES2 的双酶切 |
2.3.8 重组质粒的构建 |
2.3.9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及重组质粒的转化 |
2.3.10 菌落PCR验证 |
2.3.11 提取质粒测序验证 |
2.3.12 醋酸锂介导的高效酵母转化 |
2.3.13 酵母重组子菌落PCR验证 |
2.3.14 重组酵母菌株半乳糖诱导前后生长动力测定 |
2.3.15 重组酵母菌株酒精胁迫环境下生长动力测定 |
2.3.16 重组酵母菌株外源基因转录(RT-PCR)定性检测 |
2.3.17 重组酵母菌株外源蛋白表达(SDS)检测 |
2.3.18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重组酵母菌株的构建结果 |
2.4.2 重组酵母菌株半乳糖诱导前后生长动力 |
2.4.3 重组酵母菌株酒精胁迫环境下生长曲线 |
2.4.4 重组酵母外源基因表达检测(RT-PCR) |
2.4.5 基因表达量检测(RNA-Seq) |
2.4.6 初步观察重组酵母的蛋白表达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低产尿素酵母菌株的筛选及相关基因分析 |
3.1 实验背景及意义 |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2.1 主要培养基 |
3.2.2 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酵母菌株的分离活化 |
3.3.2 精氨酸利用培养 |
3.3.3 酵母菌基因组DNA提取 |
3.3.4 酵母菌cDNA的合成 |
3.3.5 精氨酸代谢相关基因分析 |
3.3.6 黄酒发酵实验 |
3.4 实验结果 |
3.4.1 不同黄酒酵母菌株对精氨酸利用分析 |
3.4.2 CAR1 基因相对表达量分析 |
3.4.3 模拟黄酒发酵液中尿素、还原糖和酒精含量测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脉管载体和蒸笼反应器的白腐真菌废水处理技术对焦化废水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焦化废水的概述 |
1.2.1 焦化废水的来源 |
1.2.2 焦化废水的组成 |
1.2.3 焦化废水水质特点及危害 |
1.3 焦化废水的处理技术概述 |
1.3.1 焦化废水的预处理与深度处理 |
1.3.2 焦化废水的生化处理 |
1.4 焦化废水物化、生化处理技术存在的普遍问题 |
1.4.1 焦化废水的物化处理技术与生化处理技术比较 |
1.4.2 常规的生化处理技术与白腐真菌处理技术相比较 |
1.5 白腐真菌处理焦化废水的可行性 |
1.5.1 白腐真菌处理焦化废水的可行性 |
1.5.2 白腐真菌对焦化废水及其他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现状 |
1.6 基于脉管载体和蒸笼反应器的白腐真菌技术构建及存在问题 |
1.6.1 基于脉管载体和蒸笼反应器的白腐真菌技术构建 |
1.6.2 基于脉管载体和蒸笼反应器的白腐真菌技术存在的问题 |
1.7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 |
1.7.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1.7.2 技术路线 |
1.7.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脉管载体及反应器的改进 |
2.1 实验材料 |
2.2 脉管载体的改进与制作 |
2.2.1 课题组前期脉管载体投入使用时存在的问题及造成的影响 |
2.2.2 改进的脉管载体的具体制作过程 |
2.2.3 脉管载体改进的优势分析 |
2.3 改进的反应器搭建 |
2.3.1 课题组前期反应器运行时存在的问题及造成的影响 |
2.3.2 改进的反应器搭建的具体过程 |
2.3.3 反应器改进的优势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好氧丝状生物膜的构建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斜面培养结果 |
3.2.2 孢子悬浮液结果 |
3.2.3 脉管载体挂膜——构建好氧丝状生物膜的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好氧丝状生物膜对焦化废水的连续降解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白腐真菌反应器的启动及运行 |
4.2.2 Lip酶活的变化 |
4.2.3 pH的变化 |
4.2.4 COD浓度及其去除率的变化 |
4.2.5 氨氮浓度及其去除率的变化 |
4.2.6 TOC浓度及其去除率的变化 |
4.2.7 排泥量的变化 |
4.2.8 色度的测定 |
4.2.9 全波段扫描(920~1100nm) |
4.2.10 好氧丝状生物膜在反应器中的形态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5.3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的研究成果 |
四、竹签污染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随动式棉田残膜回收机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D]. 杨松梅. 吉林大学, 2020
- [2]蜈蚣标准化养殖与多组学品质评价研究[D]. 胡超逸.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 [3]室内燃烧源排放颗粒物及多环芳烃的粒径分布研究[J]. 张剑辉,张宁,林昭,吴水平. 分析测试学报, 2019(10)
- [4]新高考新课标旧教材背景下开展“素养为本”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D]. 乐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两株链霉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及fervenulin生物合成的探索[D]. 苏灿. 云南大学, 2019(09)
- [6]室内香烛燃烧产生PAHs的暴露风险评估[D]. 白佳慧. 北京建筑大学, 2019(07)
- [7]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化学美育研究[D]. 张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滩涂水生植被对波浪能量衰减作用实验研究[D]. 毕东旭.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9]黄酒酵母一个新基因的功能分析及低产尿素酵母菌株的筛选[D]. 王明月. 浙江工商大学, 2019(04)
- [10]基于脉管载体和蒸笼反应器的白腐真菌废水处理技术对焦化废水的处理[D]. 郑宇雷.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