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支儿童世界的交响乐——儿童短篇小说集《出门》漫评(论文文献综述)
李诠林[1](2006)在《台湾现代文学史稿(1923-1949)》文中研究说明台湾现代文学作品的语言载体有汉语文言、国语(白话)、方言(客家语、闽南语、台湾少数民族语言)和日语等多种样态。本文尝试从文本创译用语的角度构建台湾现代文学史,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研究台湾现代文学进程中的独特的语言转换现象。 本文以语言转换为经脉,以台湾光复为界限,将台湾现代文学史分为台湾现代文学史的日据时段(1923.1.1-1945.8.15)和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学(1945.8.16-1949.5.20)两个大部分(上下篇)进行论述;其中日据时段部分又分为两个小阶段(1937年6月日据当局废止台湾中文报刊及报刊汉文栏之前与其后)。并按文学本体与文学外围文化及两者的融混共生形态(主要表现为文艺论争)将两个大部分(上下篇)分别划分为文学外围书写、文学的内部考察、文学内外的纠葛缠绕三个论述角度与层次。 文学外围的社会制度等文学的周边文化关系和外围书写(如流散写作)是台湾现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映摄着台湾现代文学的中华文化意涵。 文学内部的边缘书写(如女性文学、地下写作、民间写作等)、语言转换(如中——日文间的转换、文言——国语间的转换、方言——文言及方言——国语间的转换等)、文化隐喻(如叙事结构的隐喻、人物形象的隐喻、背景的隐喻等)则显示了台湾文学追求进步、坚守中华文化的韧性抗争精神。 日据时段的文艺论争与光复初期的文艺论议组成了文学外围事象与文学内部事象沟通的桥梁,实时控导着台湾现代文学的中华文化本质发展方向。 经过对台湾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周边文化、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等的全方位扫描,本文认为,边缘书写、语言转换、文化隐喻,以及对中华文化的坚韧持守是台湾现代文学史最具规律性的文学现象。
夏正娟[2](2014)在《刘心武小说:“理性型文本”的一种》文中认为书写时代热点是刘心武小说非常鲜明的特点。《班主任》《爱情的位置》《我爱每一片绿叶》等小说率先发现了社会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钟鼓楼》的“桔瓣式结构”迎合了文坛叙事探索热潮,其对北京市民生活的叙事则是对寻根文学的回应。1992年,长篇小说《风过耳》问世,陈晓明、张颐武等批评家发现刘心武小说开始进入“后新时期”阶段。前几年出版的《站冰》《京漂女》等短篇小说集则是“底层文学”非常妥切的参照文本。然而,这只是作为表层话语的呈现,其深层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理性型文本”的一种。“理性型文本”的叙述者与其所虚构的世界之间的关系是分离的。由于这种“分离性”的关系,随着时代主题的更替,刘心武小说的叙述姿态极易随之发生变化。基于此,笔者将刘心武的作品划分为四个阶段:80年代之前的创作为刘心武创作的第一阶段,受主流文学的影响,这一阶段作品中的叙述者常自觉以社会主要政治力量为其想象的依托;第二阶段是指刘心武80年代的创作,叙述者开始尝试摆脱政治的“援助”,以时代的代言人自居,书写“时代精神和新人面貌”;刘心武90年代的创作则是第三阶段,虽然刘心武一度宣称放弃知识分子的责任、使命,然而,揭示“理性原则”的野心并没有消失。正是这种野心的存在,令刘心武没能走向“重生”,反而陷入了“身份”迷失的危机;2014年6月长篇小说《飘窗》的出版,意味着刘心武创作进入了新的阶段。“真理”的幽灵被驱逐,叙述者以彻底怀疑的姿态审视日常世界。本论文的前四章主要探讨刘心武创作四个阶段的“变”与“不变”,以及与当代文学思潮的离合。第五章描述在“理念”的观照下,刘心武是如何想象“日常生活”的。日常生活的主体是依赖感官来把握世界的,因此,经验性、个体性、模糊性是它的基本特征。但是,由于叙述者理念的介入,刘心武小说的日常叙事反而呈现出清晰、明确的审美效果。然而,不排除个别文本叙述者理念介入的失效,令刘心武笔下的日常生活现出了它的“本来面目”,中篇小说《立体交叉桥》便是这样的例外。因此,本章分为两部分来讨论刘心武笔下的日常生活,第一部分探讨理念规范下的日常生活的样态;第二部分则以《立体交叉桥》为个案,分析理念介入失效后的日常书写。第六章探讨刘心武理性世界观的坚执,对其“人”的想象的影响。在理念的规约下,刘心武笔下的人物普遍呈现出一种单质的性格。这种人物的类型化倾向,与作家对人的价值评判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刘心武内心深处,始终坚信着“人性本善”,“恶”则被认为是急需清除的社会不良现象。结语则将刘心武与“生命型作家”进行比较,尝试较为清晰地呈现刘心武作为“理性型作家”的形象。通过比较分析,笔者发现,“生命型作家”虽然弥补了“理性型作家”“人”的独立品格的缺失,然而,“理性型作家”对现实的思考,仍然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命题。
刘秀珍[3](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魏懿[4](2016)在《阴郁的创伤书写者—凯瑟琳·安·波特小说中的创伤叙事研究》文中指出凯瑟琳·安·波特(Katherine Anne Porter 18901980)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知名的作家,同时也是美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女性小说家之一。她并不是一位高产的小说家,一生共创作了26篇短篇小说与一部长篇小说《愚人船》。波特在深入挖掘现代社会人类内心世界方面所展现的技巧却获得了一致的称赞。其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出处于动荡不安的二十世纪的西方世界,并揭示了现代西方人内心的迷茫、惶恐与焦躁。凯瑟琳·安·波特获得过美国文坛众多的奖项,例如古根海姆奖、全美图书奖、普利策奖以及美国文学艺术院颁发的、表彰有突出贡献的小说家的金质奖章等,这些奖项的获得充分说明了波特为美国文学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以及其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波特被誉为“作家中的作家”,她的作品已成为了美国现代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论文在创伤理论视域下研究凯瑟琳·安·波特小说中的创伤叙事主题以及其创伤书写手法。创伤理论作为二十世纪末逐渐兴起的文艺理论,将现代心理学、临床医学、神经学、叙事学等众多学科统一起来,旨在探索创伤书写在现代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同时,创伤理论也将由弗洛伊德所开创的心理分析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与拓展,为文学文本的分析、人物心理的刻画、作者创作的意图以及读者的心理构建等方面的探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阐述视角。创伤理论通过创伤机制对人物心理的影响来激发读者对于作品主题的思考与解读,进一步了解与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创伤因素、创伤影响、创伤体验、创伤症状以及创伤事件本质,从而更好地挖掘作家的创作动机和主题思想。这有助于深入了解作品中的创伤人物,并使作家、读者、文本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得到一个全新的阐释与审视的视角。凯瑟琳·安·波特的小说具有十分鲜明的创伤叙事特征。首先,就个人生活经历而言,波特有着并不快乐的童年,四次失败的婚姻以及孤独凄凉的晚年。这些在波特众多短篇小说中都有鲜明的反应。波特以细腻的文笔展现了个体在人生不同阶段中所遭遇的各种创伤体验。其次,就所处的时代而言,波特的一生经历了美国南方传统社会的失落,目睹过经济大萧条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西方世界信念价值的毁灭,见证过二战前法西斯纳粹势力在欧洲的崛起。这些为波特后期的短篇小说以及长篇小说《愚人船》的创伤叙事提供了素材,成为了波特解读当时西方世界的叙述视角。可以说,波特的个人小环境和其所生活的社会大环境都为她的小说创作注入了创伤的基因。第三,波特小说中的众多人物具有明显的创伤症候表现。这些人物身上所表现出的噩梦、闪回、莫名的恐惧、死亡的幻想等从创伤理论的角度看,都是心理创伤症候的外在体现。这些创伤症候是人物的内在主观心理活动与外在客观环境互动的表现。最后,作为一名以精致文风着称的女作家,波特精致细腻的写作风格在其创伤书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波特通过感官化的书写即颜色、嗅觉、听觉、触觉等将原本抽象而不易把握的创伤体验形象化,营造出极具张力的画面意境从而提升了创伤书写的艺术性。此外,波特在刻画创伤人物时还大量运用顿悟与沉默,使人物的心理创伤表现变得更为复杂深邃。从创伤书写的视角来解读和欣赏波特的小说美学,可以使读者更好地领略波特的精致文风,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创伤理论为研究波特及其小说创作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国内外目前缺少对于波特作品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国内对于波特尚无博士论文和任何专着面世。本论文试图通过探讨波特的主要作品来展现波特的创伤叙事主题与艺术创作手法,这对于全面整体地研究波特的作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研究美国现代文学,尤其是美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与流变也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创伤理论的基本观点来指导具体作品的分析,同时注重文本细读,波特作为一名以精致文风着称的作家,其作品大多精雕细琢,只有对其进行细致的个案文本分析才能使其小说中所蕴藏的创伤因素得以深入的解读与探究。本论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从美国南方文学以及波特家族兴衰史的角度探讨波特的双重南方情节以及该情节在其小说创作中的体现。第二章解读波特主要短篇小说中的创伤书写,并按创伤叙事的主题类型进行分析。第三章解读波特唯一的长篇小说《愚人船》中的创伤叙事,包括其与西方愚人文学和波特短篇小说的互文关系、小说的内外双层结构以及“愚人”身上所隐喻的创伤内容。第四章着重分析波特的创伤书写的艺术手法,探讨其创伤书写所蕴藏的艺术性。本论文旨在以创伤理论为视角解读和研究波特小说作品中的创伤叙述——包括创伤的事件、创伤的症状、创伤的影响、创伤的感受等,探寻导致这些创伤的个人和社会因素以及隐藏在创伤表面之下的时代根源。这不仅可以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波特其人及其作品,同时也通过其具体的作品分析使读者了解创伤、追寻致伤的根源。
梁万新[5](2011)在《城与乡:俗世生存的审美建构 ——王安忆后期小说论》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位重要的作家,王安忆一向追求叙事风格的多变。从《长恨歌》开始,王安忆便热衷于对俗世生存的细致书写,也更加自觉地表明自己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感性追求。本论文立足于王安忆继《长恨歌》之后的所有小说,以“俗世生存”为切入点,分别从城市和乡村两个视域,论述了其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丰饶的俗世生存镜像。与此同时,本论文分别从俗世生存的精致、“此岸”的世界与“彼岸”的境界、创作主体的自我超越等三个方面,进一步探讨了王安忆笔下的这种俗世生活所隐含的、极为丰富的审美内涵,推演了创作主体内在的艺术观念与审美理想。在叙事策略和形式表达上,王安忆后期小说普遍采用了一种散板式的叙事结构、舒缓的叙事节奏和细密的语言风格。这种形式追求,在某种程度上,也使王安忆笔下俗世生存的审美质感得到了很好的彰显。最后,本论文还对王安忆后期小说创作所表现出来的诸种审美局限,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和总结。
蓝博洲[6](2020)在《寻找台湾第一才子吕赫若》文中研究表明序曲:发现与寻访吕赫若与郭琇琮、许强及吴思汉是我们那一代台湾青年公认的四大才子。郭琇琮三人同时于马场町刑场牺牲。吕赫若的生死下落却是传奇一般的"谜"。——林书扬一九七六年夏天,十五岁的我,在《夏潮》杂志第一卷第五期,第一次读到谢敏译的吕赫若日语小说《牛车》,也看到"作者简介"写道:吕赫若本名吕石堆,一九一四年生于丰原潭子。台中师范毕业,后赴东京学音乐,成为出名的男中音歌手。返台后,当教员、声乐家和编辑,此外参与"厚生演剧研究会",也是台湾文化界的风流人物。战后参与台湾省艺术建设协会和出版业。死年不详。
刘研[7](2003)在《契诃夫与中国现代文学》文中指出契诃夫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介绍最多、评论也最多的俄国作家之一。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创作实践出发,可以清晰地捕捉到一条连绵不断的契诃夫文学对中国文学影响的线索,“契诃夫式”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一种创作模式。 契诃夫对中国作家的具体影响事实,许多研究者都作过详细的个案研究,但对契诃夫文学在现代中国的接受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异,以及在中国文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期间起到了什么作用却缺乏总体、系统的梳理与剖析。因此,契诃夫文学在中国被传播与被阐释的过程,这种异域文学对现代文学的精神特征、艺术品格和审美风貌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二者发生关系的契机,都是我所关注的问题。 本文在两个层面上展开,共分七章。在第一个层面,以实证为前提进行译介研究,梳理契诃夫文学在近现代中国渗透、传播和被阐释的历史脉落,总结中国文学接受契诃夫文学的内在规律性,以及中国作家、文学研究者在汲取异域文学营养的过程中自身文学观念的建构与嬗变。这一层面共分三章: 第一章,考察清末民初这一历史时期契诃夫文学初入中国时,文学作品的翻译以及被解读的种种情况。 第二章,描述1917—1927年契诃夫文学在中国被译介和研究的史实。这一时期,契诃夫被中国研究者看作是写实成就最高的外国作家之一。“契诃夫式”成为当时短篇小说创作的范式。 第三章,阐述在1928—1949年中国作家、研究者对契诃夫文学的接受过程。这是译介和研究的深入期,契诃夫文学的现代主义特征、艺术形式的完美性以及思想的深邃性逐渐得到中国作家的重视。 在第二个层面,通过对文本的具体解读,对审美构成中诸多因素的细致分析,梳理契诃夫对中国文学创作实践的影响。这种考察不是为了单纯印证契诃夫文学的中国翻版,也不是为了印证中国作家的哪些作品具有契诃夫风味,这种现象层面的影响研究固不可缺,但只能是立论的一个出发点。而真正有价值的还在于考察契诃夫文学与中国作家创作实践相融合的具体方式和途径,在比较中辨认契诃夫文学究竟为现代文学带来了哪些新的文学观念、审美原则、艺术精神和表现形式,从而显示出在现代作家将域外文学民族化和中国自身传统现代化的进程中契诃夫文学的重要性。这一部分分为以下四章: 第四章,在“人生写实”的大方向下,从叙事原则、叙事方式、人物形象等三个方面探讨中国作家在哪些方面借鉴了契诃夫文学,又在哪些‘方面实现了创造性转化。 第五章,从“讽刺笔法”出发,分析契诃夫对中国讽刺文学的影响。契诃夫的幽默讽刺艺术为众多的中国作家所接受和吸纳,并成为中国现代讽刺文学中众多艺术风格中的一种。 第六章,从文体变异的角度考察中国作家如何在契诃夫文学的启迪下,突破传统文学结构模式,实现了小说和戏剧结构的“散文化”。 第七章,进入作品的深层意蕴,剖析契诃夫和中国作家对生命本体存在以及人类历史感悟的相似性和相通性。 值得指出的是,在对契诃夫文学接受与理论阐释中,中国文坛始终存在着将内涵丰富的契诃夫文学智慧简化的趋向。而在创作实践中,作家们在吸收与内化契诃夫文学智慧的过程中在各个方向将这一异质文学创造性地与民族传统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相互融合并转化为自己民族的美学风格,体现了契诃夫影响中国文学独特性。
吴正锋[8](2010)在《沈从文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沈从文是中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王,他对现代文学的多方面作出了突破性的历史贡献。论文重点对沈从文跨文体,人物创作,叙事艺术以及湘西乌托邦理想化构建进行研究。沈从文从根本打破了五四之后占主体地位的小说“结构、人物、环境”三分法的观念形态,认为小说是“用文字很恰当记录下来的人事”,包括了“社会现象”和“梦的现象”两个部分,“必需把‘现实’和‘梦’两种成分相混合,用语言文字来好好装饰、剪裁,处理得极其恰当,方可望成为一个小说”。沈从文认为小说应该“注入一种诗的抒情”,“文章更近于小品散文”,“揉游记散文和小说故事而为一”,从而突破文体分类上的拘束,走向文体综合。论文不仅对沈从文跨文体创作在宏观理论上作出了准确的把握,而且结合沈从文创作实际,分别对沈从文小说的“诗化”,“散文化”,“戏剧化”和多种文体综合写作进行具体深入论述。在具体论述过程中亦颇多创新。譬如指出沈从文都市题材小说的诗化,这是一般关注不够的。而湘西题材小说的诗化,不仅指出其诗化,而且还指出其诗化的变迁过程。论述沈从文小说的散文化,分为早期和成熟期两个阶段进行论述,特别是展现了各种不同观点对沈从文早期小说散文化认识的分歧。在论述沈从文小说的“戏剧化”时,颇有新意地指出沈从文存在“莎士比亚”戏剧式小说,“三一律”戏剧特征的小说,以及小说中出现戏剧才有的科白这种戏剧与小说体裁混杂的小说。在沈从文多种文体综合写作的论述,既指出沈从文小说多种文体综合,还指出散文传记与小说的文体综合,同时对文体综合的积极意义作出恰当的评价。沈从文把各种文体各种形式有机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诗歌、散文、戏剧、小说故事各种因素各种文体的优长,扩大传统小说的文学形式和体裁范围,实现对传统小说写法的打破,创造为现代思想内容服务的新的文学形式。沈从文在人物创作中坚持“更有人性,更近人情”的如实书写,他不受“一个时代的趣味”,“一时兴味”所拘束,为现代文学艺术长廊贡献了许多具有人性深度的不朽艺术形象。论文探讨了沈从文七种“更有人性”的书写方式。特别提出只有理解沈从文“更有人性”的如实书写才能更好地理解沈从文创作,并由此对一些被误解的作品进行了一番新的解读。沈从文在表现人物“情感发炎”的过程中作了极其细致而微妙的描写,深达人物潜意识。论文特别细致地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对沈从文小说人物描写进行了新的解读,读出了新意,加深对沈从文小说人物潜意识性心理描写的理解。沈从文潜意识性心理描写的杰出成就,不仅使人物获得了真实性和深度感,而且大大推进了中国小说人物创作现代化转型,为中国文学人物表现现代化发展道路大大向前推进步。沈从文笔下的人物心性天然素朴,与环境背景融为一体,人物行为保留高度的原生态性,这一切都使人物“始终能保留那个物性天然的素朴”。沈从文在人物表现上深谙艺术辩证法,他超越艺术常规“从反面写”,在人物描写典型化与类型化的辩证关系中注重类型化的重要作用,在重大紧要事件与琐碎小事的关系处理上,着重点描写琐碎小事,重大紧要的事件反而一笔带过,特别是他“写人类痛苦是用微笑表现的”。正是由于沈从文掌握了人物表现的艺术辩证法,使其人物塑造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论文对这些人物表现手段和方法都进行了扎实深入的论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认识。沈从文叙事艺术研究认为沈从文小说叙事艺术是中国现代小说叙事艺术的最高峰,但也有一个由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直至完美的过程。论文突破了通常的将沈从文小说按题材分为都市与乡村两部分,而别有新意地从叙事视角上,按沈从文小说中“自己的成分”的多少划分为叙述的“有我”与叙述的“无我”。认为叙述的“有我”由于受到自身生活的束缚,特别是追求小说的真实性、感染性和趣味性而不免带来叙述上的琐碎,拖沓,冗长,而叙述的“无我”的小说,作者就能与“自己分离”,“冷眼的作旁观者”,追求小说的艺术性,由此一扫“自己成分稍多一点的”小说的那种令人腻烦的啰嗦散漫、拖沓琐碎,而让人感到艺术上的明净节制,挺拔劲爽。论文还深入地分析了沈从文故事的讲述的艺术成就。沈从文成熟期创作,叙事主体“我”逐渐退隐,更多采用了人物叙事和全知叙事。沈从文的全知叙事又表现为三种全知叙事类型:“编辑者全知类型”,“中立的全知类型”,“戏剧式”类型,特别是沈从文成熟期全知叙事与人物叙事经常相互切换,呈现出全知叙事与限制叙事相交织的叙事视角,有力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论文还分析了沈从文的童真叙事与客观叙事这两种态度,认为童真叙事具有亲切,真实,复调,反讽的效果,客观叙事坚守艺术的节制原则,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叙事艺术健康发展作了贡献。叙事结构研究则探讨了沈从文早期小说创作的随笔化与散漫化,研究了沈从文小说十二种开头方式,对沈从文成熟期小说的两种结构方式:散化的结构与情节的突转,平铺直叙与内在张力作出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叙事时间研究则对叙事时间的放任自流与精巧安排,叙事速度与生活的“常”与“变”,单一叙事与反复叙事都作了创新性的论述。湘西乌托邦世界是沈从文为中国现代艺术贡献的一座艺术丰碑,同时也是一颗熠熠放光的人类艺术明珠。论文创造性地提出沈从文构建“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是‘人性’”,以及艺术情调上的牧歌气息在内在本质上与近现代欧洲古典希腊理想化思潮及创作相契合相一致。沈从文企图以古希腊优美健康的人生形态以及充满牧歌情调的艺术格调为榜样,努力构筑湘西乌托邦想象世界,为现代中国树立一种人格范式,为现代中国艺术发展寻求一种艺术资源。沈从文从两个方面构建湘西乌托邦:一是从时间上,将时间推向久远的苗族“光荣时代”;一是在地域空间上,将理想人生形式置于湘西边地,从而进行理想化的人生演绎和最动情的人生抒写。《边城》是沈从文最用心最执着地构筑的人类理想化的乐园,是湘西乌托邦牧歌想象最为杰出的代表。《边城》的悲剧,不仅是一出社会悲剧,而且也是一出希腊式的命运悲剧。论文还对沈从文牧歌情调的取得,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文化基础、生命形式以及先锋表达等五个方面进行扎实深入的论述,论文最后认为沈从文是中国最伟大的牧歌体小说家,中国牧歌体小说在他的手中得以最完美的体现。
邱华栋[9](2014)在《空间位移中的碰撞与回响 ——拉丁美洲小说与20世纪晚期以来的中国小说》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借助地理学的“大陆漂移”假说,评述“一战”之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创新浪潮,即从欧洲波及北美洲和南美洲,进而波及亚洲直至整个世界的创新浪潮,探讨在这股创新浪潮中中国小说如何借鉴和创造性地转化拉丁美洲小说的艺术经验。小说的空间位移或地理迁移,作者称之为“小说的大陆漂移”。论文描述了“一战”以来世界文学发展的大致轮廓:从欧洲现代主义、美国文学的繁兴,到“拉美文学爆炸”,再至全球化、互联网时代的“无国界作家”和中国当代文学的勃兴,整个过程在时间与空间上,形成了一个彼此勾连的文学链条。这个发展的流脉既在小说的内部显现为结构、形式、语言、文学观念的变迁,从外部看,则演绎出小说地理学式的迁移——从欧洲到美洲,最后到亚洲和非洲。纵观文学发展史,世界各国文学的发展互相影响、彼此激发,一代代的大作家树立了写作的标杆和尺度,与此同时,他们也以伟大的作品造就了文学世界的座座高峰,等待世人通过阅读去靠近,并在大师的激发下,写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作品。论文希望通过研究描述并揭示出这一激动人心的过程。论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扼要概括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对拉丁美洲文学的译介情况和取得的研究成果,概述了“一战”之后,文学创新的浪潮如何从欧洲肇始,扩展到北美、南美和亚洲,不断延伸,并形成了一股互相关联、“求新谋变”的创作潮流。这股“新浪潮”在时间上从“一战”结束一直持续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跨度近百年;空间上则形成了从欧洲到北美洲,再到拉丁美洲,进而扩展到非洲和亚洲的“大陆漂移”,比如,从卡夫卡、普鲁斯特到威廉·福克纳,再到加西亚·马尔克斯,后至中国的莫言,他们之间就有着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联系。第一章重点论述了“拉美文学爆炸”现象前后出现的八个小说大家的作品,以及他们与欧洲文学的关系。第二章以二十个中国作家为例,详细探讨了他们所受的拉丁美洲文学的影响,以及他们如何创造性地转化外来的影响,实现中国当代文学写作的新变,并使之成为世界文学之“亚洲文学”中的重要环节。论文的第三章着重探讨了拉丁美洲文学在21世纪这十多年来对中国产生的后续影响和更为年轻的中国作家面对拉美文学的影响所做的回应。
郑素杰[10](2014)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下的弗兰纳里·奥康纳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弗兰纳里·奥康纳是20世纪美国着名的小说家,同时也是二战后富有争议的南方天主教作家,由于其一生命运多舛,形成了丧父和恐惧死亡等多种精神创伤,南方农场的隐居生活束缚了她的创作,无形中也潜抑了她的本能欲望。奥康纳的作品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评论界的高度关注,她的创作宗教主题和地域色彩突出,罪恶感和救赎意识浓重,充斥了大量的畸形人格和暴力事件,剖析了人性,表现了人的内在本质,批判了美国南方社会顽疾及落后的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精神迷茫的人有一定的启示。奥康纳宣称她的创作是一种“救赎”行为。国内外奥康纳研究基本上从宗教、南方性、女性、暴力、种族等角度对奥康纳小说进行阐释,认为其不拘泥于传统的创作是南方文学的变体。对于奥康纳精神层面的研究,基本沿袭了新批评字面意义上的分析范式,对比分析作品人物行为与奥康纳本人生活经历的共同点,这些研究都从某一个侧面解释了奥康纳小说中的一些现象和诗学成因,但在不同程度上也忽视了对奥康纳精神活动过程的探究,未从弗洛伊德“升华”说等理论层面对其写作动因、人物怪诞的内在因素进行挖掘。本论文将奥康纳创作置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视域,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通过文化与文学文本互为参证式的论述,切入其文本精神症候,深入剖析作者和人物内在的思想本质,力求形式与内容上的完美统一,以达到在宏观上对奥康纳诗学的整体把握。精神分析不仅是一种文学批评方法,更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角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中的无意识、精神结构、俄狄浦斯情结、创伤理论等重要概念有助于研究者对不同时代的作品现象做出同质异类的解读,也有助于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解析奥康纳诗学的本质和成因,使我们得以从奥康纳作品的外部走进内部,能够实现进一步深入挖掘其文本潜在意蕴的可能。本文分为导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导论部分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奥康纳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明确了其中有待商榷和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学术界及西方评论界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研究奥康纳滞后的原因。其次介绍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主要理论和在美国的传播应用及其对奥康纳的影响。第三简述了论文研究的意义、创新点及框架。论文中的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奥康纳文本的创作背景和动因分析了其小说生成的因素,阐述了奥康纳的成长语境、创伤与挫折,剖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时段美国的社会形态和作者的社会身份属性,及奥康纳所处的宗教语境和文学语境是形成她创作动机的内外因素。第二章围绕奥康纳文本的自我精神投射展开,分析了小说中塑造的美国南方社会的代表性人物——强悍的女农场主、仇母恋母的男青年、极具掌控欲的老者、孤傲的女博士、充满幻想的女作家、男性情结的小女孩等人物的思想意识,阐释了奥康纳的创作过程是其自我宣泄化、自我理想化和自我限制化的达成。第三章运用弗洛伊德的创伤经验、压抑、焦虑、俄狄浦斯情结、力比多等理论分析了奥康纳小说人物的心理、精神和性格,解读了其文本中的心理范式形成的内在精神因素。第四章根据弗洛伊德的梦是梦者愿望的达成及其梦分为显梦和隐梦的理论观点,分析了奥康纳小说中关于梦境的描述——女农场主的焦虑梦、男青年的死亡幻觉、女作家的白日梦,探讨了这几个梦的象征、意象以及小说人物在梦境中所反映出来的焦虑、潜意识冲动与现实环境的矛盾和道德意识,揭示了他们的梦是其内在灵魂的梦幻展示的本质。结语部分,对奥康纳研究中一些有待商榷的观点予以阐释,概括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中奥康纳小说的暴力美学意义,对奥康纳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二、一支儿童世界的交响乐——儿童短篇小说集《出门》漫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支儿童世界的交响乐——儿童短篇小说集《出门》漫评(论文提纲范文)
(1)台湾现代文学史稿(1923-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英文摘要 |
引论 |
一、本课题领域的学术史回顾 |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三、本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四、本论文的基本结构及框架 |
上篇 台湾现代文学史的日据时段(1923.1.1-1945.8.15) |
第一编 文学的外围:周边文化中的边缘书写 |
第一章 日据时期台湾现代文学史背景 |
第一节 日据时期的台湾社会概况 |
第二节 文学社团、流派及与之关联的报刊 |
第三节 文学周边的中华文化民间薪传 |
第二章 离岛写作与归岸之响 |
第一节 概述 |
一、离岛写作——“流散美学”(Diaspora aesthetic)现象 |
二、陆、岛文化人的同声相应 |
第二节 离台内渡写作 |
一、台湾作家的内渡写作 |
二、民间书写的内渡 |
第三节 离台赴日写作 |
第四节 台湾作家及民间艺人在其他国家、地区的写作 |
第五节 岛外文化人的台湾题材写作及对台交流 |
第一编小结 映摄中华文化意涵的台湾现代文学外围书写 |
第二编 文学的内部:语言暴政下的痛苦言说 |
第三章 日据时段的台湾现代文言作品 |
第一节 概述 |
一、文言诗歌发展脉络 |
二、文言散文发展脉络 |
三、文言小说、戏剧等的产生与发展 |
四、文言楹联 |
第二节 赖和与陈虚谷、杨守愚等人的文言创作 |
第三节 吴浊流与叶荣钟等人的文言创作 |
第四节 连横等人的文言创作 |
一、连横、洪弃生、林幼春、胡殿鹏 |
二、王松、施天鹤 |
三、蔡惠如、谢星楼、庄嵩、张汉、黄赞钧、黄水沛 |
第五节 石中英、黄金川等女性文言诗人 |
第四章 日据时段的国语(白话)文学 |
第一节 概述 |
一、国语(白话)文学生长脉络 |
二、国语(白话)新诗源流 |
三、国语(白话)小说创作 |
四、国语(白话)散文创作 |
五、戏剧、文学评论等其它国语(白话)文学形式 |
第二节 赖和、杨守愚、周定山等人的国语(白话)文学创作 |
第三节 张我军与杨云萍等人的国语(白话)文学创作 |
第四节 吴漫沙等人的通俗国语(白话)文学创作 |
第五章 日据时段的台湾现代日语文学 |
第一节 概述 |
一、日语诗歌创作发展脉络 |
二、日语小说创作发展脉络 |
三、日语散文、戏剧等其它文学形式发展脉络 |
第二节 杨逵、吕赫若、龙瑛宗、张文环、翁闹等人的日语作品 |
第三节 杨炽昌、张彦勋、吴新荣、王白渊、陈奇云等日语诗人 |
第四节 吴浊流、叶荣钟、杨云萍等人的日语创作 |
第五节 女性作家及其日语通俗文学创作 |
第六章 日据时段的台湾现代方言文学 |
第一节 概述 |
一、台湾方言之源流及其分布概况 |
二、方言歌诗、口传民间故事、传说、谜猜等民间文学形式发展脉络 |
三、方言小说发展脉络 |
四、方言戏曲、散文、戏剧及其他文学形式发展脉络 |
五、闽南语流行歌 |
第二节 方言歌谣(含少数民族的歌诗) |
第三节 闽南语流行歌、报告文学等通俗文学创作 |
第四节 台湾民间方言戏曲 |
一、日据时段台湾现代民间方言戏曲的发展 |
二、歌仔和歌仔册 |
三、歌仔册个案抽样析赏——《金快运河记新歌》 |
第七章 日据时段的台湾现代翻译文学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张我军的日文中译 |
第三节 黄宗葵、刘顽椿、吴守礼等的中文日译 |
第二编小结:语言转换、文化隐喻与韧性抗争 |
第三编 文学内外的纠葛 |
第八章 各种文艺思想的交锋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新旧文学论战沿革及意义 |
第三节 乡土文学和台湾话文论战沿革及意义 |
第四节 大众及左翼文艺的倡导 |
第五节 台湾作家与来台日本人的文学论战 |
下篇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学(1945.8.16-1949.5) |
第一编 文学的外围:光复之喜与恶政之怨 |
第九章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学史背景 |
第一节 光复初期的台湾社会概况 |
第二节 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学社团与相关报刊 |
第三节 融汇于中华文化主流的光复初期台湾文学周边文化 |
第十章 彼岸之念与此岸之思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在大陆的台湾文化人和在台湾的大陆文化人 |
一、台湾文化人在大陆 |
二、大陆文化人在台湾 |
第三节 范泉、《文艺春秋》与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学之关联 |
第一编小结:光复初期庶民写作和官方意识形态:融合—分流—交织 |
第二编 文学的内部:回归的欢喜与转换的阵痛 |
第十一章 光复初期台湾文言文学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言诗歌 |
第三节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言散文 |
第十二章 光复初期国语(白话)文学 |
第一节 概述:光复初期国语(白话)文学的复苏 |
一、创作用语由日文向中文转换的困难与适应 |
二、两岸国语(白话)文学的汇流 |
三、光复初期国语(白话)文学创作概况 |
第二节 光复初期的国语运动 |
第三节 光复初期的国语(白话)小说家 |
一、钟理和 |
二、吕赫若、周青 |
三、欧坦生和杨梦周的小说创作 |
第十三章 光复初期台湾日语文学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光复初期的日语小说创作 |
一、吴浊流 |
二、杨逵等小说作家 |
第三节光复初期的日语诗歌创作 |
一、光复初期台湾女性作家的日语诗歌 |
二、陈千武及银铃会诸诗人的日语诗歌 |
第十四章 光复初期台湾方言文学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光复初期的闽南语流行歌 |
第十五章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翻译文学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许寿裳、黎烈文等的翻译文学活动 |
下篇第二编小结:语言转换的艺术与中华民族身份的认同 |
第三编 文学内部的论议与文学外部的纷扰 |
第十六章 光复初期的文艺争鸣 |
第一节 光复初期文学论议的起因及其范围 |
第二节 关于台湾新文学诸问题的讨论 |
一、《新生报》“桥”副刊上关于台湾文学方向的论议 |
二、《台湾文化》对两岸新文学传统的兼容 |
三、论议的结果——促使两岸文学汇流的进步现实主义 |
结论 台湾现代文学:语言转换中的中华文化脉搏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致谢 |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2)刘心武小说:“理性型文本”的一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刘心武小说研究综述 |
一、 政治的阐释者 |
二、 80 年代上半叶:审美主义的复苏 |
三、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告别“新时期” |
四、 90 年代以后:多种角度的阐释 |
五、 小结 |
第一章 政治规囿下的想象 |
第一节 作为“原点”的“十七年”作品 |
一、 甜蜜生活的书写 |
二、 道理的传授 |
第二节 刘心武“文革”时期的创作:“文革”意识形态的注脚 |
一、 从文老师到张老师:刘心武“自我”的一次放逐 |
二、 阶级斗争政策的形象化阐释 |
三、 政治化的儿童形象 |
第三节 刘心武生命存在与时代主潮的一次交汇 |
一、 《玻璃亮晶晶》:“灰色”立场的想象 |
二、 知识分子性的有限彰显 |
三、 《班主任》的潜藏文本:知识分子真实诉求的隐晦表达 |
第二章 “时代精神和新人面貌” |
第一节 刘心武问题小说与“新时期”初期文学 |
一、 赵树理“问题小说”的承续 |
二、 乐观与焦虑:80 年代初期普遍的创作心态 |
第二节 “调适”的气质 |
一、 《钟鼓楼》:改良中的“传统” |
二、 “知识”与“理智”:刘心武 80 年代小说的“现代”想象 |
第三节 “复制”与“粘贴”:刘心武 80 年代小说的艺术探索 |
第三章 文学身份的焦虑与困惑 |
第一节 景观化的时代主题 |
一、 “民间”:侠客梦的现实想象 |
二、 混沌的“消费”想象 |
三、 爱欲叙事:一幅灵魂缺失的油画 |
第二节 徘徊于日常生活与形而上之间 |
一、 “游戏”:《风过耳》的基本叙述语调 |
二、 《四牌楼》:审视空间缺失的想象 |
三、 《栖凤楼》:叙述者“参与意识”的自觉与消解 |
第四章 《飘窗》:当下社会普遍心态的摹写 |
第一节 “荒唐”的现实世界 |
第二节 一段失败的“启蒙” |
第三节 “犬儒知识分子”的叙述立场 |
第五章 刘心武小说的日常叙事风格 |
第一节 清晰审美:刘心武小说的日常叙事风格 |
一、 作为抒情载体的叙述语言 |
二、 “绝对”理念的书写 |
第二节 《立体交叉桥》:模糊审美的隐现 |
一、 希望与失望情绪的混合 |
二、 “窝囊废”价值观的认同 |
三、 当代日常叙事的承继与突破 |
第六章 “单向度”的“人” |
第一节 “专制”的叙述者 |
一、 无处不在的叙述主体眼光 |
二、 理念:人物想象的依据 |
第二节 类型化的人物 |
第三节 “人性本善”的坚执 |
结语作为理性型作家的刘心武 |
参考文献 |
附录:刘心武着作目录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阴郁的创伤书写者—凯瑟琳·安·波特小说中的创伤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创伤世纪的见证者——凯瑟琳·安·波特的生平 |
第二节 国内外有关凯瑟琳·安·波特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外凯瑟琳·安·波特研究综述 |
二 国内凯瑟琳·安·波特研究综述 |
第三节 创伤叙事文学与创伤理论的发展 |
第四节 本论文研究内容、思路和意义 |
第一章 凯瑟琳·安·波特与美国南方文学 |
第一节 “向后看”与“向前看”——美国南方文学的创伤记忆 |
第二节 新旧南方间的摇摆——凯瑟琳·安·波特的双重南方情结 |
一 老南方的虚幻光芒——老祖母的创伤叙述 |
二 新南方的真实困境——现实的迷茫与焦虑 |
第二章 丰富的创伤主题——凯瑟琳·安·波特短篇小说的创伤叙事 |
第一节 童真的失落 |
一 无名的孩子:历史与现实的双重缺失 |
二 童真不再:初识真实世界 |
第二节 背叛的爱情与冲突的家庭 |
一 爱情与婚姻的背叛:“复仇”还是“宽恕” |
二 冲突的家庭:时代变革中的夫妻关系 |
第三节 南方世家的创伤史 |
一 家族的记忆:逝去的荣光与种族的伤痛 |
二 创伤的代际传递:两代女性的创伤叙事 |
第四节 善与恶的思辨 |
一 良知的谴责:创伤的梦境 |
二 人性之恶:创伤的制造与扩散 |
第五节 灰色的时代与倾斜的世界 |
一 灰色的时代:战争与死亡的纠缠 |
二 斜塔:摇摇欲坠的西方世界 |
第三章 创伤世界之隐喻——长篇小说《愚人船》的创伤叙事 |
第一节 宏大的创伤叙事互文 |
一 继承与发展——《愚人船》与西方愚人文学的指涉关系 |
二 碎片的整合——《愚人船》与波特短篇小说的创伤叙事互文 |
第二节《愚人船》的创伤循环结构 |
一 何时向幸福出航——变相的逃亡 |
二 没有延伸的城市——创伤的升级与循环 |
第三节 “愚”之背后的创伤隐喻 |
一 受伤的“小恶魔” |
二 灵与肉的分裂 |
三 西方世界的毒瘤:种族与阶级的划分 |
四 爱的“无能”与情的“纠结” |
第四章 凯瑟琳·安·波特的创伤书写手法 |
第一节 感官化的描写 |
第二节 顿悟的表现 |
第三节 沉默因素的运用 |
结语 |
附录:凯瑟琳·安·波特的小说作品目录 |
参考书目 |
致谢 |
(5)城与乡:俗世生存的审美建构 ——王安忆后期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王安忆小说创作概观 |
第二节 王安忆小说创作研究述略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及其价值 |
第一章 城与乡:丰饶的俗世生存镜像 |
第一节 城市里的俗世生存镜像 |
第二节 乡村里的俗世生存镜像 |
第三节 重塑俗世生活的韵致 |
第二章 俗世生活的审美建构 |
第一节 俗世生活的精致 |
第二节 "此岸"的世界,"彼岸"的境界 |
第三节 创作主体的自我超越 |
第三章 王安忆后期小说的叙事策略:散板与细密 |
第一节 散板式的叙事结构 |
第二节 舒缓的叙事节奏 |
第三节 细密的语言风格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王安忆生平及创作简表(1954-2010) |
附录二:王安忆创作研究论文目录(1981-2010)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6)寻找台湾第一才子吕赫若(论文提纲范文)
序曲:发现与寻访 |
一、建成堂 |
二、“左倾”的师范生 |
三、激越的青春 |
一、处女作《暴风雨的故事》 |
二、成名作《牛车》 |
三、笔名 |
四、旧又新的事物 |
一、台湾文艺联盟的两种空气 |
二、旧又新的事物 |
五、转轨 |
一、台湾新文学的暗夜 |
二、《台湾新民报》艺文版的新阵地 |
六、寂寞的东京歌手与创作 |
一、热闹而寂寞的舞台生活与文学期待 |
二、从事文学艰苦奋斗的第九年 |
七、归乡 |
八、在琐碎杂乱的生活中重新创作 |
九、谋职与北迁 |
十、不值一提的“国民皆唱运动” |
十一、以剧作家立身的未遂志愿 |
一、筹组新剧团的挫败 |
二、从双叶会到厚生演剧研究会 |
十二、台湾文学的旗手 |
一、参与《台湾文学》第五号编务 |
二、台湾文艺家协会大会 |
三、现实与虚构纠缠的《风水》 |
四、《邻居》、翻译和未完成的《谷间》 |
五、《月夜》与第一次“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
六、《台湾文学》的压力与《合家平安》 |
七、“粪写实主义论战”与弃笔《双喜》 |
八、拥护“粪写实主义”的《柘榴》 |
十三、决战时期的苦斗 |
一、《台湾文学》的暗礁 |
二、走向决战的台湾文学会议 |
三、《台湾文学》废刊 |
四、以出版开辟新战场的《清秋》 |
五、在《台湾文艺》的创作与发言 |
六、被派遣的增产文学《风头水尾》 |
七、任职《旬刊台新》编辑部 |
八、《顺德医院》与未亮的《星星》 |
九、空袭下的《百姓》与疏开 |
十四、从青天白日到冬夜 |
一、记者 |
二、文字转换与历史清理 |
三、一九四七年二月的《冬夜》 |
十五、蛇吻 |
一、“二·二八”前后的音乐活动 |
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五人小组 |
三、大安印刷厂及其牵连 |
四、脱险传奇及其牵连 |
五、鹿窟山村 |
六、蛇吻 |
尾声:爱情像满天的流星雨 |
(7)契诃夫与中国现代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绪论 |
上编 传播与阐示:译介研究 |
第一章 清末民初:传播的初期 |
第一节 “黑衣教士施施东来” |
第二节 “始入华土”时期的解读 |
第二章 1917-1927:传播的兴盛期 |
第一节 “俄罗斯文化热”中的契诃夫文学译介 |
第二节 “为人生”文学观念中的契诃夫文学研究 |
第三章 1928-1949:传播的深入期 |
第一节 革命化与民族化文学进程中的契诃夫文学译介 |
第二节 文学观念建构、探索、深化中的契诃夫文学研究 |
下编 接受与比较:文本研究 |
第四章 契诃夫与中国现代文学的“人生写实” |
第一节 客观写实:叙事原则的设定 |
第二节 戏剧化呈示:叙事方式的选择 |
第三节 生命悲歌:人物形象特征的描述 |
第五章 契诃夫与中国现代文学的“讽刺笔法” |
第一节 明快犀利的笑谑世界 |
第二节 苦涩含泪的幽默情境 |
第六章 契诃夫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散文化”结构 |
第一节 契诃夫与中国现代小说的“散文化”结构 |
第二节 契诃夫与中国现代戏剧的“散文化”结构 |
第七章 契诃夫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忧郁情怀” |
第一节 鲁迅与契诃夫的生命对话 |
第二节 中国作家的“樱桃园”情结 |
结语 |
附录一 契诃夫研究资料选目(1918-2003) |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沈从文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跨文体研究 |
第一节 沈从文对传统小说写法的反思 |
一、五四之后占主体地位的小说观念 |
二、沈从文的小说观 |
三、沈从文小说观的渊源 |
第二节 沈从文小说的"诗化":"注入一种诗的抒情" |
一、沈从文湘西题材小说的诗化 |
二、沈从文其它题材小说的诗化 |
第三节 沈从文小说的"散文化":"更近于小品散文" |
一、沈从文早期小说的散文化及评价 |
二、沈从文成熟期小说的散文化 |
第四节 沈从文小说的"戏剧化" |
一、"莎士比亚"戏剧化小说 |
二、"三一律"戏剧特征小说 |
三、小说中出现戏剧才有的科白 |
第五节 沈从文多种文体综合写作 |
一、沈从文小说多种文体综合 |
二、沈从文散文传记与小说的文体综合 |
第二章 人物创作研究 |
第一节 "更有人性,更近人情"的如实书写 |
一、士兵与农民的"更有人性"书写 |
二、社会底层民众的"更有人性"书写 |
三、下层官僚的"更有人性"书写 |
四、湘西不同时代性爱方式的"更有人性"书写 |
五、都市情欲的"更有人性"书写 |
六、《月下小景》佛经改编故事的"更有人性"书写 |
七、《边城》的"更有人性"书写 |
第二节 "情感发炎"的过程记录:深达人物潜意识 |
一、沈从文对弗洛伊德等西方现代心理学的接受 |
二、沈从文以弗洛伊德理论解释文艺创作 |
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与人物变态行为 |
四、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沈从文三类题材小说人物创作的不同表现作用 |
第三节 "始终能保留那个物性天然的素朴" |
一、人物心性天然素朴 |
二、人物与环境背景融为一体 |
三、现实中人物行为表现是琐碎而散漫的,描写也是琐碎而散漫,保留高度的原生态性 |
第四节 深谙艺术辩证法:超越艺术常规"从反面写" |
一、在典型化与类型化的辩证关系中注重类型化在人物描写中的作用 |
二、重点描写琐碎小事,重大紧要的事件反而一笔带过 |
三、"写人类痛苦是用微笑表现的" |
第三章 叙事艺术研究 |
第一节 叙事艺术研究的回顾 |
第二节 叙事视角研究 |
一、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的艺术特征、缺失及转变 |
二、叙述的"有我"与"无我" |
三、故事的"讲述" |
四、叙事主体"我"的退隐(人物叙事,全知叙事) |
第三节 叙事态度研究 |
一、童真叙事 |
二、客观叙事 |
第四节 叙事结构研究 |
一、随笔化与散漫化 |
二、小说的开头 |
三、散化的结构与情节的突转 |
四、平铺直叙与内在张力 |
第五节 叙事时间研究 |
一、叙事时间的放任自流与精巧安排 |
二、叙事速度与生活的"常"与"变" |
三、叙事频率:单一叙事与反复叙事 |
第四章 湘西乌托邦理想化构建研究 |
第一节 古典希腊理想化与湘西乌托邦想象 |
第二节 苗族"光荣时代"的浪漫书写 |
第三节 湘西边地古朴优美健康人生形式的理想化描绘… |
一、老湘西儿子"优美崇高风度"的理想化展现 |
二、湘西小儿女优美健康自然性爱的理想化抒写 |
第四节 《边城》:人类乐园的理想化构建及悲剧表现 |
一、《边城》:人类乐园的理想化构建 |
二、《边城》的悲剧表现:社会悲剧与命运悲剧 |
第五节 牧歌情调的取得及先锋表现 |
一、风景如画的自然风光为其牧歌情调取得的自然基础 |
二、原始古朴的乡村生活为其牧歌情调取得的生活基础 |
三、浓郁独特的民情风俗为其牧歌情调取得的文化基础 |
四、自然演绎的性爱方式是其牧歌情调取得的生命基础 |
五、牧歌情调与死亡相交织构成极其先锋的表现方式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空间位移中的碰撞与回响 ——拉丁美洲小说与20世纪晚期以来的中国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中国当代对拉丁美洲文学的译介与研究 |
二、“一战”以后的欧洲现代主义小说家 |
三、“二战”之后北美文学的繁盛和1960年代的“拉美文学爆炸” |
四、全球化背景下“无国界作家”和中国20世纪晚期文学的兴起 |
第一章 “拉丁美洲小说爆炸”作家分析 |
第一节 幻想文学与元小说——以博尔赫斯和科塔萨尔为例 |
第二节 大地魂灵与“神奇的现实主义”——以阿斯图里亚斯和卡彭铁尔为例 |
第三节 鬼魂叙述与“魔幻现实主义”——以胡安·鲁尔福和加西亚·马尔克斯为例 |
第四节 文学壁画与结构现实主义——以卡洛斯·富恩特斯和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为例 |
第二章 拉丁美洲小说与中国20世纪晚期以来小说比较 |
第一节 地域文化、神奇魔幻与批判性 |
一、发现文学的地域之根——以贾平凹、韩少功为例 |
二、创造本土的魔幻和神奇——莫言和阎连科的文学世界 |
三、重述历史与民间神话:陈忠实和阿来 |
四、城市光谱和大地守夜:王安忆、张炜为例 |
五、藏地神灵与三秦异闻:以扎西达娃、杨争光为例 |
第二节 现实镜像、形式空间与语言 |
一、现实镜像与形式空间:以余华、刘震云为例 |
二、元小说与叙述迷宫:以马原、格非为例 |
三、内视宇宙与语言炼金:以残雪、孙甘露为例 |
四、神秘意象与声音肖像:以苏童、李洱为例 |
五、重构记忆与智力解谜:以范稳、麦家为例 |
第三章 21世纪第一个十年拉丁美洲小说与当代中国文学 |
第一节 罗贝托·波拉尼奥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启示 |
第二节 巴尔加斯.略萨的访华与《百年孤独》新译本的出版 |
第三节 寻找实验小说的新边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10)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下的弗兰纳里·奥康纳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第一节 奥康纳研究现状 |
一、国内外奥康纳研究综述 |
二、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研究奥康纳的现状 |
第二节 内化与否认——精神分析理论与奥康纳小说 |
一、弗洛伊德学说及精神分析批评 |
二、精神分析批评与美国文学 |
三、精神分析批评学习与实践 |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创新点及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创作的心理动因 |
第一节 主体动因 |
一、生长语境 |
二、创伤与挫折 |
第二节 社会动因 |
一、二战时期美国社会形态的影响 |
二、作者社会身份的影响 |
第三节 文化动因 |
一、宗教语境影响 |
二、文学语境影响 |
第二章 文本中的自我意识投射 |
第一节 自我宣泄化的达成 |
一、强悍的女农场主——南方传统社会女性独立的符码 |
二、仇母恋母的男青年——南方社会发展困顿的符码 |
三、极具掌控欲的老者——南方社会男权传统的符码 |
第二节 自我理想化的达成 |
一、孤傲的女博士——自我主体的重构 |
二、充满幻想的女作家——自我理想的建构 |
三、男性情结的小女孩——自我防御的建构 |
第三节 自我限制化的达成 |
一、男权语境中的女性书写 |
二、中产阶级白人语境中的种族书写 |
三、启示主义思潮中的宗教书写 |
第三章 文本中的心理范式 |
第一节 创伤经验与心理范式 |
一、生与死的博弈——鲁比对童年创伤的强力压制 |
二、黑兹尔的创伤性记忆与记忆复现 |
三、诺顿幼年丧母的创伤性固着与退化 |
四、加布里埃尔的童年创伤性经验与死亡恐惧 |
第二节 压抑与精神焦虑 |
一、紧张与精神性焦虑——社会转型时期女农场主的危机意识 |
二、困境与道德性焦虑——旧南方意识形态与现代欧洲文明的冲突 |
三、危机与现实性焦虑——自我保护本能与现实的冲突 |
四、俄狄浦斯情结与去势焦虑——本我冲动与超我压抑冲突下的防御机制 |
第三节 力比多与现代文明的博弈 |
一、文明语境中力比多的动力转移 |
二、现实语境中力比多的本能宣泄 |
三、宗教语境中力比多的极端疏泄 |
第四章 梦——内在灵魂的梦幻展示 |
第一节 焦虑之梦——女农场主情感压抑的伪装式满足 |
第二节 死亡幻觉——青年与现实的对抗和冲突的再现 |
第三节 创作的幻想——女作家的虚幻创造与白日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弗兰纳里·奥康纳年表 |
附录二 弗兰纳里·奥康纳作品中文、英文对照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一支儿童世界的交响乐——儿童短篇小说集《出门》漫评(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湾现代文学史稿(1923-1949)[D]. 李诠林. 福建师范大学, 2006(01)
- [2]刘心武小说:“理性型文本”的一种[D]. 夏正娟. 吉林大学, 2014(03)
- [3]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4]阴郁的创伤书写者—凯瑟琳·安·波特小说中的创伤叙事研究[D]. 魏懿.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
- [5]城与乡:俗世生存的审美建构 ——王安忆后期小说论[D]. 梁万新. 暨南大学, 2011(10)
- [6]寻找台湾第一才子吕赫若[J]. 蓝博洲. 芳草, 2020(06)
- [7]契诃夫与中国现代文学[D]. 刘研. 东北师范大学, 2003(02)
- [8]沈从文创作研究[D]. 吴正锋. 湖南师范大学, 2010(10)
- [9]空间位移中的碰撞与回响 ——拉丁美洲小说与20世纪晚期以来的中国小说[D]. 邱华栋. 武汉大学, 2014(12)
- [10]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下的弗兰纳里·奥康纳小说研究[D]. 郑素杰. 天津师范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