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在对中药麻醉原理有哪些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董国锋[1](2009)在《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标准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种规范性文件。标准化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中医药标准化在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加强中医药依法行政,加快中医药走向世界,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中医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在探索发展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中,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本身就存在亟需标准和规范的问题。现行中医药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很不完善,目前中医药标准化法治建设还很薄弱。因此,中医药标准化要真正切实、很好地发挥作用,其在理论和现实上都需要解决上述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能为解决这些突出问题,提供重要的思路、方法、途径和对策。[研究目的]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为保证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各个方面和环节的健康发展和运行提供法学支撑,以保证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在中医药事业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发挥的基础性技术支撑作用得以顺利有效实现。[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的是法学研究方法。法学研究方法有三个层次,即:(1)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唯物辩证法。(2)一般科学研究方法:①社会调查方法;②历史考察方法;③比较分析方法;④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方法等。(3)法学自身的研究方法:①价值分析方法;②法律解释方法;③逻辑推理方法④法规汇编、法典编篡方法;⑤语义分析方法。此外,法学研究时,还积极借鉴其他具体科学研究方法,比如,生物学方法、心理学方法、物理学方法、文献检索法等等。[研究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中医药标准化理论体系正处在构建中,亟待完善;(2)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和中药标准化工作不是同步开展的,我国中药标准化工作比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开展的要早一些,也一直走在中医标准化工作的前面。目前,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还处在发展阶段,中药标准化工作已进入全面发展提高阶段:(3)中医国际标准化活动与中药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开展也不是同步的,与中医国际标准化活动相比,中药国际标准化活动进展的要缓慢一些。目前,中医国际标准化工作整体水平还较低,还只是处在发展阶段初期;中药国际标准化活动还只是处在中药材的国际标准创制阶段;(4)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确实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实体问题,也有程序问题,这些实体和程序问题的存在是法学支撑作用得以发挥的现实基础和依据;(5)以法学维度研究中医药标准化问题对解决我国目前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有作为。法的方法、法的价值、法的作用、法的运行和法的体系对解决中医药标准化问题提供了法学支撑,为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解决给予了法学应对;(6)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使用价值,问题研究前沿,思维角度独特,创新性强。[研究价值和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如下:(1)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对解决中医药标准化问题具有重要支撑作用;(2)对更好地保障中医药预防治疗保健养生水平的提高、保障中医药科技创新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保障中医药管理水平的提高、保障中医药产业发展、规范中医药市场秩序、保障中医药国际贸易发展、提高中医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保障中医药现代化的顺利进行等方面具有积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3)对加强中医药管理、临床、科研、教育和产业诸方面的标准化建设都具有促进和支撑作用;(4)对构建中医药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中医药标准化法治建设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创新点]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首次以法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研究了中医药标准化现状、问题和问题的法学应对;(2)首次对国内、国际中医药标准化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3)对构建中医药标准化理论体系做了一些创造性的探索;(4)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中医药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的多项实质性建议。
李树财[2](2015)在《中医科学性争论的科学逻辑研究》文中提出本文运用科学逻辑的理论和方法,也就是科学哲学和逻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分析中医科学性争论的一系列相关问题。文章采用历史考察、理论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阐释中医科学性争论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基本过程,系统展示中医科学“否定派”和“肯定派”代表人物的基本主张、基本观点和基本结论,分析争论双方在科学逻辑上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反思近代以来中医科学性争论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医科学性争论应采取的态度和应遵循的科学规则。文章内容包括六个部分:第1章绪论。主要对本研究的背景、意义、现状、方法、结构、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和讨论。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核心概念的界定、文献综述、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内容与结构、创新之处等。第2章中医科学性争论——近代中国科学文化史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从历史的角度,简要回顾中医科学性争论的历史,并按三个阶段即争论的缘起、争论的政治化和社会化进行梳理阐释,对争论的整体情况及逻辑进程做了一个系统的展示。第3章中医科学否定派的科学逻辑。通过对余云岫、方舟子、张功耀三位代表人物的主张和观点的梳理和阐述来展示中医科学否定派的基本观点和主张。内容包括三节:(1)余云岫:中医是不科学的“封建医”;(2)方舟子:中医不是科学,应废医验药;(3)张功耀:应该告别非科学的中医中药。第4章中医科学肯定派的科学逻辑。通过对恽铁樵、杨玉辉、毛嘉陵三位代表人物的观点和主张的梳理和阐述来展示中医科学肯定派的基本观点和主张。内容包括三节:(1)恽铁樵:西方科学不是唯一途径,东方医学自有立脚点;(2)杨玉辉:中医是具有独特完整体系的人体医学科学;(3)毛嘉陵:中医药是一种独特的东方科学。第5章对中医科学否定派和肯定派的科学逻辑分析。运用科学逻辑的理论和方法分析阐释中医科学否定派和肯定派所表现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内容包括:(1)否定派在科学逻辑上表现出的合理性;(2)否定派在科学逻辑上表现出的不合理性;(3)肯定派在科学逻辑上表现出的合理性;(4)肯定派在科学逻辑上表现出的不合理性。第6章对中医科学性争论的科学逻辑反思。梳理中医科学性争论本身存在的问题,并对争论中表现出的相关问题进行反思,提出正确进行中医科学性争论的方式方法及应遵守的科学规范,揭示学术争论应回归学术层面的主旨。内容包括:中医科学性争论所表现的倾向和问题、中医科学性争论应遵循的规范和中医科学性争论的科学、技术及文化向度。
黄圣源[3](2009)在《从中西医对中医药的认识差异谈中医药在全球的发展》文中提出中医药在当今世界蓬勃发展,形成了全球性的“中医热”。这一现况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学自身具有一定的独特优势与竞争力,也暴露了其内在的不足。为此,从中西医学起源与发展过程的异同点着手,弄清中西医对中医药学认识差异的产生原因,有利于在遵循存异求同原则的基础上寻求措施,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学的优势并弥补不足,为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奠基,并借此推动中医药的全球化发展。然而,对于中西医学差异本身的过分关注已使人们忽略了其出发点——寻求共性以促进二者协调发展,共同服务于人类健康。因此,对中西医学差异与由此产生的二者对中医药学认知评价迥异的再次关注不是为了扩大分歧,导致相互遏制,而是为了探索共同,推进双赢。中西医结合发展以实践论证了此命题的正确性与必要性。将该命题用作为寻求中西医结合发展新突破的指导原则也具有启发性意义。中西医学两个学科之间的单纯结合已不能满足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需求,暴露了一定量的不足,而遵循该指导原则,从与二者之间均有交差点的边缘学科如系统生物学方面入手则可以拓展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领域,弥补不足,更全面地发挥该学科的独特优势。中医药学以针灸为先遣获得了全球化发展,也获得了快速借用西医学领域先进科技大补后天以养先天的绝佳机遇。然而此现况中所暴露的一系列取长而未能补短的事实也引发了我们全新的思考,即应当在遵循中医药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施以外部推力,在需要借取外力时也当全面分析且以适用为要,切忌拔苗助长,盲目套用。中药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成为中医药全球化发展领域最醒目的趋势,也必将成为继针灸之后促使中医药更全面快速发展的重要推进器。中药目前无法取得等同于西药的药品地位,一直以保健品的身份被使用是其面临的最大无奈,然而这样的现状未必对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发展完全不利。亚健康的普遍存在为保健品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中药可以全方位发挥这方面的优势,以肯定的功效赢取更雄厚的资金投入与广泛先进的科研关注,再以此为基础逐步向主流医学领域迈进。
王广平[4](2009)在《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具有上千年历史的传统中医药学,是中国人民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医学体系不可或缺的诊疗技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提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中医药学作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知识体系,逐渐被世界各地人们所了解或接受。中医药行业由中医服务业和中药产业组成,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相应地拆分为中医服务贸易发展模式和中药产业发展模式。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战略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从“中药现代化”的技术创新到中药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药产业现代化在提高产品质量和规模化发展方面成效显着;但是对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推动的效果并不明显,因而需要用新的创新思维和技术经济的方法,对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中药产业国际化是指利用全球科技和医药学资源,推进中药产业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实现世界范围的资源配置,并进入国际医药保健主流市场。从狭义角度来看,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就是中成药以药品身份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医药主流市场,实现中药产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如何推进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进程,是困扰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关键性问题。10多年的中药产业现代化理论发展与具体实践,对国际化进程贡献程度仍显不够,因而国内业界和学术界提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和“知识创新”的发展思路,成为近来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主流思想。基于国内外中药产业发展的研究成果和中药产业现代化的具体实践,采用创建中国现代管理学派的分析框架: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近为今用、综合集成,借鉴霍尔(A.D.Hall)三维空间模型结构的思维方法,遵循钱学森院士提出的“科学—技术—工程—产业”一体化进程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本研究提出中药产业经济系统三维空间发展模型:学科体系结构/专业维、中药产业发展进程/时间维和产业链/逻辑维,以深入分析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基于大量文献综合研究,对国内外传统医学发展背景和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采用里程碑事件分析法得出:明末清初(1582~1724)第一次“西学东渐”之前,中国传统中医药并不落后于其它世界医学体系,而且很先进。接着,利用调查问卷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反映出当前国内业界对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影响因素的认知程度。再者,基于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逻辑关系,将中药产业国际化定义为现代化过程的国际互动,对中药产业现代化水平分析与评价,显示了中药产业现代化水平在逐步提升;将国际化战略作为中药产业发展目标,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以出口交货值为产出指标,结果显示了中药工业的技术有效性明显低于其它几个高技术产业;基于实证分析和现代化进程评价的基础之上,提出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评价应该兼顾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中药产业参与国际传统医学交流合作、传统中医药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力等方面。随后,对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影响因素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不足的现象源自于中药产业学科体系结构中技术科学层次的缺失,建立和完善适合于中药产业发展的技术科学体系,尤其是构建临床应用标准,是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的重中之重。最后,基于文献研究(古为中用)、实证分析、现代化水平评价(近为今用)和学科体系结构(洋为中用)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基于“综合集成”系统思想的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思路与方法,即“中药产业经济系统三维空间发展模型”,并探索了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几个重点问题,包括国际化发展的基本原则、与针灸协同发展和基于知识管理等。在结论和展望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研究的创新之处,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本研究采用多学科、多角度的思路与方法,借鉴钱学森院士提出的系统科学体系的方法,提出了中药产业的技术科学学科体系;将分析与研究过程纳入到中国现代管理学派的分析框架之中;进行了“中药产业经济系统三维空间发展模型”的探讨。本研究成果将促进21世纪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并使其获得对外贸易竞争优势,造福于世界各地居民。
田丽娟[5](2006)在《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长期的实践,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史。中国药学史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药学史的任务是按照年代顺序,应用具体事实揭示并阐明药学发展的规律。通过药学史的研究,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可记取的教训,为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指导。现代药学史是中国药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近代药学发展的沿袭和进步。为了更好的理解现代药学发展的历程和前后衔接,本文首先概要论述了古代和近代药学发展的历史,研究了各个阶段药学发展特点和取得的主要成就。研究之余,我为祖先所创造的优秀的中医药传统文化而感到由衷的敬佩和自豪。接下来,在现代药学史研究部分,本文从药学事业发展和药学科学研究进展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在药学事业发展部分,分别从中药事业的发展、药品监督管理、制药工业、医药商业、药学教育、医药科技、医院药学、药学社会团体、药学书刊与网站、香港和澳门药学发展共十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在药学科学研究部分,分别从现代药学史研究、中药研究、药学分科研究和药物学研究四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科学的进展和成就。研究之余,关心祖国药学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通过研究现代药学史发现,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进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巨大的挫折,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此时的广大药学工作者,面对困难,怀着对祖国的高度热爱之情和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尽自己最大所能在工作岗位上发出各自的光和热,很多科研成果就是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他们忘我的辛勤劳动而产生出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药学工作者焕发了高度的热情和能量,积极投身到药学事业发展的洪流之中,创造了令全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现代药学工作者要学习前辈们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团结起来,全身心的投入到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中去,为药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而共同努力!
杨云松[6](2009)在《中西医结合研究史论》文中研究说明中西医结合是什么?中西医为什么要结合?它们能否结合?我们应该怎样对其进行结合?本课题主要围绕着这些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中西医结合研究发展历史全面系统地梳理,进而站在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对中西医结合研究进行分析和评价,并着重从思路和方法学角度对中西医结合研究失误的原因进行剖析。仅仅如此还不够,我们需要从理论上对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证,只有把历史经验和理性分析结合起来,才能正确把握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发展方向,为现在和未来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作出合理的规划。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对中西医结合研究发展历史过程进行描述。根据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将其分为三个时段,即中西医结合研究思想的自发萌生时期、中西医结合研究道路的自觉摸索时期、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的全面展开时期。上篇的最后章节中,介绍了一些国外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动向,希望读者能从国内外研究状况的比较中得到一些启示,同时也感到一些压力。下篇分两部分,首先对中西医结合研究展开分析评价,并从思路和方法学角度对其出现失误的原因深入探究。接着,从理论上论析了中西医结合的内涵、中西医结合的必然性、中西医学的差异与统一、中西医结合的指导思想、目标指向和途径。最后,论文探讨了中西医结合研究未来发展的相关问题,着重指出了未来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论文指出,中西医结合研究应该以发展人类科学医学作为最终目标,其正确思路和途径应该是: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及工具,对中医的合理经验内容进行重新研究,将传统中医的实践和认识提高到现代医学水平,从而为人类科学医学增加新内容。
李元元[7](2020)在《C-STEAM中医药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STEAM教育因其跨学科理念培养创新人才的特点引入中国,但缺乏教育育人的功能。C-STEAM教育模式是传统文化引领的STEAM教育,是现阶段实现教育育人急需的工作。新课标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这与C-STEAM教育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相契合。综上所述,C-STEAM中医药文化课程是在中医药文化引领下的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增强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的学科融合课程。本研究实施的学校是广州市首批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之一,研究得到了广州市增城区“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立项(课题编号ZC201816)资助,保证了研究的正常开展。在高一、高二开展为期两学期的C-STEAM中医药文化课程的教学实践。主要开展的研究工作及获得的结果如下:1.通过文献阅读梳理,对STEAM、C-STEAM、中医药文化课程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STEAM教育、C-STEAM教育和中医药文化课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梳理。研究发现中国引入STEAM教育后,没有很好与传统文化结合,缺少育人的价值;C-STEAM教育是强调传统文化引领的学科融合教育,但研究时间短缺乏案例;中医药文化课程是国家大力推进的课程,但出现课程缺乏系统性和可持续性的问题,往往昙花一现。2.课程需求分析包括:学科核心素养的需求;课程实施学校环境分析;学生学习需求分析三个方面。依据核心素养和调查问卷分析所得的学生学习需求选择中医药文化课程内容,匹配合适的课程形式。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和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开发了C-STEAM中医药文化课程结构、课程模式、课程资源包,保障课程有效、可持续的进行。3.教学实践分别选取高二平行班中选修和未选修中医药课程的学生做实验组和对照组开展两学期的教学实践研究,以《芳香中药艾草精油提取及其应用研究》作为案例分析,通过在具体教学情境下的实践应用,检验已开发的课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探究C-STEAM中医药文化课程对传承中医药文化、培养学生利用跨学科知识解决真实问题能力的作用。通过对教学实施效果调査问卷、成长记录、学生访谈等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结果表明:本研究开发了C-STEAM中医药文化课程开发可持续性的课程模式,并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课程可以达到学生传承中医药文化的目的;课程可以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中医药文化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肖彬[8](2021)在《中兽医技术在宠物犬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现状调查及典型病例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宠物行业的快速发展,宠物疾病的临床诊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中兽医作为我国传统的兽医学,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而中兽药和针灸术作为中兽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宠物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中兽药和针灸等中兽医技术在防治宠物犬疾病、维持宠物犬健康层面,调查了23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内宠物医生对中兽医技术开展现状和宠物主人对中兽医技术需求情况,为中兽医技术在宠物犬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提供指导依据。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的形式开展调研。对于宠物医生的调查,围绕宠物医生对中兽医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中兽医技术防治宠物犬疾病的应用频率和对中兽医技术治疗宠物犬疾病的疗效认可度,并对宠物医生针灸治疗犬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后肢瘫痪治疗选穴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对于宠物犬主人,主要调研其对中兽医技术防治疾病的接受度和满意度以及具体接受过中兽医技术防治疾病的类型进行调查。此次调查参与宠物医生和宠物犬主人各264例,收集有效调查问卷525份,问卷合格率99.4%。调查结果显示:1.在中兽药认可程度上,61.69%的宠物医生和53.41%的宠物主人认为中兽药效果良好。在针灸认可程度上,62.45%的宠物医生和54.17%的宠物主人认为针灸效果良好。2.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对中兽药和针灸认可度较高,认为中兽药药效温和占比分别为78.16%和73.11%,其次为副作用小(77.01%和73.48%)。对针灸协同其它疗法进行综合治疗疗效突出,分别为70.5%和53.41%。3.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推崇使用中兽药治疗宠物犬疑难杂症占比分别为67.43%和65.91%;推崇使用针灸治疗宠物犬运动障碍、瘫痪性疾病占比分别为85.06%和67.8%。4.在治疗宠物犬疾病中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选择使用中成药占比分别为75.48%和60.61%;宠物医生运用防治宠物犬疾病中白针术使用最多为63.98%,艾灸最高为70.88%;宠物主人选择运用白针术最高为48.11%,艾灸最高为68.18%。5.95.79%的宠物医生对中兽医在宠物诊疗领域的发展充满信心,89.02%的宠物主人认为中兽医很有发展前途。6.宠物医生在治疗犬瘟热、犬犬传染性肝炎、细小病毒病时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占比分别为65.15%、51.52%和58.33%;宠物医生在治疗宠物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老年性疾病时,运用中兽医疗法治疗犬腹泻、犬感冒、犬贫血、犬不孕症、犬肾炎、犬瘫痪、犬疥螨和犬老年性便秘,占比最高分别为65.15%、50.76%、48.48%、40.15%、42.05%、63.26%、46.59%和57.58%。7.对53例宠物犬IVDD导致瘫痪病例分析后发现该病京巴犬发病率较高占总病例的39.62%;5-7岁病患犬较易发病占总病例的45.28%;雄性发病率较高占总病例的79%;67.92%的患犬针灸治疗1-2月就可恢复健康。8.对宠物医生运用针灸治疗53例宠物犬IVDD导致瘫痪病例选穴规律进行调研后统计分析,发现排除阿是穴后,共涉及48个腧穴,使用总频次达726次。从使用频次分析,频次最高的是百会穴和后三里穴(53次);从腧穴所在部位分析,后肢腧穴共25个,使用频次343次,躯干部腧穴共21个,使用频次379次;从腧穴归经分析,足太阳膀胱经的使用频次最高,腧穴10个,共使用189次。从特定穴归属分析,五腧穴使用频次最高,共9个,使用176次。9.为验证选穴规律经验的有效性,选取一只椎间盘突出导致瘫痪的宠物犬进行针灸治疗。采用电针+白针:百会、命门、腰阳关、肾俞、尾根、后三里、二眼、环跳、阳陵泉、后六缝。水针:百会穴注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每穴0.3 ml。配合按摩治疗,点压穴位手法点压华佗夹脊、委中穴、环跳穴、涌泉穴、阳陵穴及压痛点,治疗32天后,患犬基本恢复正常,可以正常走路、跑动。调查结果表明,中兽医技术防治宠物犬疾病疗效确切。中兽医技术在宠物犬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马小鑫[9](2012)在《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对中药寒热药性研究的方法建立》文中指出中药“四气”即指中药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它是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理论之一,阐明其来源和本来含义是研究中药“四气”的基本条件。如何能够对其科学表征又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第一部分为近50年的综述,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对“四气”的研究开始,到21世纪初国家将其列入重点研究项目。其研究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通过分析后发现近年来的研究多是从药物有效成分、物质基础等方面入手。但在对中药“四气”的含义和来源上研究不够,当前如何对其科学表征又是一个新的领域。本文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从文献角度包括出土的文物文献资料对中药“四气”理论的源流进行梳理,尤其是着重与对“四气”原的考证分析。经研究后发现,简单认为中药“四气”理论来源于《神农本(?)》的理由不够充分。经考证后认为“四气”药性理论大约形成于西汉至东汉初年。其形成因素受当时董仲舒“天人合一”的影响,在当时农业文明与气象学联系密切的基础上,将“四气”之寒、热、温、凉取象比类与四时之气的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根据其指导临床“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用药思想,从而将寒热药性的确立视为作用于机体后的一种反应,也即是一种生物热效应。这应该符合中药“四气”理论的本来含义。“寒为凉之渐,热为温之极”,寒热作为四气的两极,只是程度的不同。所以,本论文先将寒热的两极作为研究的方向。为此,本论文研究从生物热效应(即与机体作用)作为切入点,以期建立能科学表征中药寒热药性的检测方法。本文第三部分为实验研究,我们根据以上研究得出了中药“四气”药性确立的两个要件。即一是必须要与生物体作用,二是寒热药性的实质是一种生物热效应。那么如何对这种热效应进行表征是能够科学阐释中药“四气”药性的关键所在。本论文即是要建立起一种能够对其科学表征的实验方法。(一)研究方法:红外热代谢成像(TMI)技术是一种能够接收高于环境温度热辐射的一种现代技术,现代主要应用于临床诊断方面。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就是利用红外的这种特点,将动物的热辐射信号接收后,并记录下来,再通过TMI的分析系统,将接收的整个红外成像图的转化为数字信息,再通过统计分析来比较正常动物与给药动物的变化,从而依据这种变化来对中药的寒热药性进行探讨。(二)研究内容:本论文根据TMI仪器的技术特点,结合本课题的实验目的,经反复比较最后选择大鼠为实验动物,并根据大鼠的行为、特点重点探讨了动物皮毛、体重、麻醉、给药后麻醉、饲养环境等影响因素。在综合了 TMI仪器的技术要求及与实验动物的特点需求,设计了专门用于红外成像的大鼠悬挂装置。该装置综合了 TMI仪及大鼠的综合特点,具有零背景、易悬挂、可自由调节等及其他满足实验要求的特性。为验证本实验体系的可应用性,本课题组选取了《伤寒论》中具有典型寒热药性的黄芩、桂枝、大黄、细辛、制附子、麻黄、黄连、黄柏、川椒、干姜、知母、栀子、肉桂等药物,这些药物历代本草当中的药性记录较为一致,历代医家对其药性的争议也较小。(三)研究结果:本实验方法的建立经过反复对以上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反复实验,共拍摄大鼠红外成像图3208张,将数据整理分析后,最后确定了本实验方法的四个标准,即:(1)TMI检测方法标准确立(标准一):本体系包括检测体系构成、采图环境、采图体位、仪器参数设定。(2)实验药物标准制定(标准二):实验药物标准包括实验药物的鉴定、给药剂量选择、给药浓度、给药时间及次数、药物煎煮方法。(3)实验动物的确立(标准三):本次实验动物的标准确定为选择50天左右日龄,体重180克-220克,的雄性Wistar大鼠,级别为SPF级。(4)实验方法的确立(标准四):①设立平行对照组,即每味药的检测都设立一组对照组。②测试时对照组与给药组两组同时麻醉、同时进行实验,比如测完对照组一号,立即测给药组一号。③尽量缩短试验时间,将试验时间固定在一个小时之内。④对照组与给药组同时麻醉,测定完一味药后再进行下一组的动物麻醉。⑤尽量挑选气候比较稳定的时间段进行实验,最好不要选择气候变换较剧烈的时间进行实验。在其后的验证实验中,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发现在以上药物的试验结果中,吴茱萸、生石膏、黄连、制附子、细辛、黄芩各组均出现较显着的差异变化,即P<0.05.而桂枝、大黄组虽然没有出现较显着的差异,但其相对均值是升高或降低的,实验的结果是符合中药药性寒热记载的,也即是热性药组均出现了相对温度升高的情况,寒性药组均出现相对温度降低的情况。这与现代实验研究中热性药能使动物机体热代谢增加的功能,寒凉药能使动物机体热代谢降低的功能的研究结论相一致的。(四)研究结论:通过以上的实验结果说明本实验方法是稳定的,是可以应用于中药四气(寒热)药性的研究的。本实验研究的创新点有:(Ⅰ)分析了中药“四气”的本来含义及用于研究“四气”的理论基础。即以生物效应作为寒热药性研究的切入点,符合中药四气的本来含义。(Ⅱ)建立了大鼠红外热成像系统研究方法。初步对中药寒热药性差异进行科学表征。(Ⅲ)在技术创新上,与好来医学有限公司共同设计了专门用于大鼠红外热成像实验的悬挂器。
江玉[10](2011)在《古代中医外科外治方法发明创造价值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从发明创造的角度出发,对中医外科具有发明创造价值的外治方法进行深入发掘研究,以其中具有创新价值的成果作为研究重点,从多种外科古籍文献中提出充分的文献根据,追溯其源流,论述其演变。尤其是出现时间较早,使用频率较高,历代文献记载相对较多的外治技术方法,对其发明、发现,及发展成熟的过程进行系统整理总结,明确9种具有发明创造价值的外治技术方法。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学方法,历史学研究方法,中外医学发明创造的比较研究等方法。运用中医外科学、医学史、哲学等学科知识。从历代外科古籍文献入手,研究中医外科一些主要外治技术方法的产生,不同历史时期之间的发展演进,所具有的发明创造价值,总结提炼出具有发明创造价值的外治技术方法,评价其技术方法的新颖性、先进性、实用性、科学性。研究结果:在对中医外科古籍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古代外科外治技术方法作为研究重点,尤其是一些出现时间较早,使用频率较高,历代文献记载相对较多的诊疗技术方法,对其技术方法的临床运用进行系统规范整理总结,对其中具有的发明创造价值进行深入发掘研究,并基于外科古籍文献提出充分的文献根据。特别注意各种技术方法的特点、意义及发展、成熟过程,明确其发明的确切年代及其影响,其实际应用的情况,使其发明创造价值更具说服力。同时注意一些外科发明创造理念的提出,发展、完善的演进过程,从古代中医学发明创造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中医外科学的成就。回顾中医外科外治技术方法的概况;介绍古代中医外科医疗技术方法的发展历史;分析中医外科治疗技术方法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提出具有代表意义的外治方法,进行重点深入论述。研究结论:通过研究麻醉技术,切开引流,清创术,痔瘘疗法,火针法,外科丹药,熏洗术,灸法,敷贴法9种中医外科外治技术方法的发明发展历程,认为有充分的文献证据证明它们是中医学在世界上最早或早期发明,历代医家不断在临床上运用完善的技术方法,其技术的新颖性、先进性、实用性、科学性特别突出,不少方法当时在世界上具有领先地位或重要影响。充分揭示这些技术方法的发明创造价值,不仅是继承发扬古代中医外科治疗技术方法的重要工作,也对更好的发挥中医特色,进一步展示中医学的科学价值,提高中医外科技术方法的学术地位,科学地普及中医药有着重要意义。
二、现在对中药麻醉原理有哪些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在对中药麻醉原理有哪些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法律、法制、法治、法学 |
1.1 法律 |
1.2 法制 |
1.3 法治 |
1.3.1 法治的概念和含义 |
1.3.2 法治的基本要求 |
1.3.3 当代中国法治方略的提出和确立 |
1.4 法律、法制和法治之间的关系 |
1.4.1 法律和法制的联系和区别 |
1.4.2 法制和法治的联系和区别 |
1.5 法学 |
1.5.1 法学的概念 |
1.5.2 法学的研究对象 |
1.5.3 法学的特征 |
1.5.4 法学的思维 |
1.5.5 法学研究方法 |
1.6 法学与法律、法制、法治三者之间的关系 |
1.6.1 法学与法律、法制、法治三者之间的区别 |
1.6.2 法学与法律、法制、法治三者之间的联系 |
第2章 标准和标准化 |
2.1 标准 |
2.1.1 标准的基本概念 |
2.1.2 标准的基本特征 |
2.1.3 标准体制 |
2.2 标准化 |
2.2.1 标准化的概念和对象 |
2.2.2 标准化的基本特征 |
2.2.3 标准化发展史 |
2.2.4 标准化的目的与作用 |
2.2.5 标准化的哲学基础 |
2.2.6 标准化原理和形式 |
2.2.7 标准化方法 |
2.2.8 标准化组织和机构 |
2.3 标准与标准化的关系 |
2.4 标准和法律的关系 |
2.4.1 标准与技术法规的关系 |
2.4.2 强制性标准的属性分析 |
2.4.3 我国标准体系的构建 |
第3章 中医药标准和标准化 |
3.1 中医药标准 |
3.1.1 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
3.1.2 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 |
3.1.3 中医药标准的基本概念 |
3.1.4 中医药标准的特征 |
3.1.5 中医药标准体制 |
3.2 中医药标准化 |
3.2.1 中医药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和对象 |
3.2.2 中医药标准化的基本特征 |
3.2.3 中医药标准化发展简史 |
3.2.4 中医药标准化的背景 |
3.2.5 中医药标准化组织和机构 |
第4章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法学研究的背景 |
4.1 中医药标准化的重要性 |
4.2 中医药标准化的必要性 |
4.2.1 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
4.2.2 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
4.2.3 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
4.3 中医药标准化的可行性 |
4.3.1 对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一些认识误区解析 |
4.3.2 中医药标准化可行性的表现 |
4.4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法学研究的必要性 |
4.4.1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存在是中医药标准化问题法学研究的客观基础 |
4.4.2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是中医药标准化法治建设的需要 |
第5章 国内中医药标准化状况 |
5.1 国内中医标准化状况 |
5.1.1 国内中医标准化概况 |
5.1.2 国内中医标准化的具体状况(国内中医标准的运行状况) |
5.2 国内中药标准化状况 |
5.2.1 国内中药标准化概况 |
5.2.2 国内中药标准化的具体状况(国内中药标准的运行状况) |
第6章 国际中医药标准化状况 |
6.1 国际中医标准化状况 |
6.1.1 世界卫生组织中医标准化 |
6.1.2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的中医标准化 |
6.1.3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标准化 |
6.1.4 香港中医标准化 |
6.1.5 澳门中医标准化 |
6.1.6 台湾中医标准化 |
6.1.7 日本中医标准化 |
6.1.8 韩国中医标准化 |
6.1.9 其他国家中医标准化 |
6.2 国际中药标准化状况 |
6.2.1 世界卫生组织中药标准化 |
6.2.2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标准化 |
6.2.3 欧盟中药标准化 |
6.2.4 香港中药标准化 |
6.2.5 澳门中药标准化 |
6.2.6 台湾中药标准化 |
6.2.7 日本中药标准化 |
6.2.8 韩国中药标准化 |
6.2.9 其他国家中药标准化 |
第7章 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7.1 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7.1.1 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概述 |
7.1.2 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述 |
7.2 我国中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7.2.1 我国中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概述 |
7.2.2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存在的问题 |
第8章 我国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法学支撑 |
8.1 法学方法论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1.1 法学方法论 |
8.1.2 法学方法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作用 |
8.2 法的价值追求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2.1 法的价值 |
8.2.2 法的价值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意义 |
8.3 法的作用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3.1 法的作用 |
8.3.2 法的作用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强力支撑 |
8.4 法的运行机制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4.1 法的运行 |
8.4.2 法的运行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动态支撑 |
8.5 法的体系架构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5.1 法的体系架构 |
8.5.2 法的体系架构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静态支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2)中医科学性争论的科学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3 中医科学性争论科学逻辑研究的文献综述 |
1.3.1 中医科学性争论的文献综述 |
1.3.2 有关中医科学性争论科学逻辑研究基础文献 |
1.3.3 中医科学性争论的科学逻辑研究文献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7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医科学性争论——近代中国科学文化史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
2.1 中医科学性争论的缘起——“中学”与“西学”之争 |
2.2 中医科学性争论的政治化——“旧医”、“落后医”与“新医”、“进步医”之争 |
2.3 中医科学性争论的社会化——“科学医”与“不科学医”之争 |
第3章 中医科学否定派的科学逻辑 |
3.1 余云岫:中医是不科学的“封建医” |
3.1.1 中医理论是凭空结撰的理论 |
3.1.2 中医病因理论缺乏病原根据 |
3.1.3 中医诊断方法缺乏实证根据和技术标准 |
3.1.4 中医治疗方法依靠经验和巫术 |
3.1.5 中医疗效判断缺乏科学依据和标准 |
3.2 方舟子:中医不是科学,应废医验药 |
3.2.1 中医理论是无法检验和否证的非科学理论 |
3.2.2 中医治疗的疗效缺乏科学证实 |
3.2.3 许多中药不仅没有疗效还有毒副作用 |
3.2.4 有些中药包含有效成分可验明后加以运用 |
3.3 张功耀:应该告别非科学的中医中药 |
3.3.1 中医理论的科学逻辑性不强,缺乏实证基础 |
3.3.2 中医病理理论缺乏科学依据 |
3.3.3 中医药物理论科学依据不足 |
3.3.4 中药治疗和疗效检验缺乏科学依据 |
3.3.5 不少中药包含对人体有害的异物、污物、毒物 |
第4章 中医科学肯定派的科学逻辑 |
4.1 恽铁樵:西方科学不是唯一途径,东方医学自有立脚点 |
4.1.1 中医基础理论与思想方法具有科学的整体观 |
4.1.2“四时五藏”理论是独具特色的医学理论 |
4.1.3 辨证论治是包含科学性的医疗方法 |
4.2 杨玉辉:中医是具有独特完整体系的人体医学科学 |
4.2.1 中医是具有完善理论与实践体系的人体医学体系 |
4.2.2 中医基础理论具有科学合理性 |
4.2.3 中医哲学方法论具有科学合理性 |
4.2.4 中医治疗保健方法具有科学有效性 |
4.3 毛嘉陵:中医药是一种独特的东方科学 |
4.3.1 中医是一种整体论科学 |
4.3.2 中医是具有完整知识体系的宏观意象医学 |
4.3.3 中医是具有明显可靠疗效的医学 |
第5章 对中医科学否定派与肯定派的科学逻辑分析 |
5.1 中医科学否定派在科学逻辑上表现出的合理性 |
5.1.1 揭示了中医在科学方法论上的缺陷和不足 |
5.1.2 看到了中医理论在逻辑上的缺陷和不足 |
5.1.3 看到了中医理论在经验实证上不足 |
5.1.4 认识到了中医疗效检验缺乏完备标准 |
5.2 中医科学否定派在科学逻辑上表现出的不合理性 |
5.2.1 思想方法上的狭隘科学主义科学观 |
5.2.2 缺乏对中医完整、系统、深入的了解 |
5.2.3 缺乏客观、理性、实证的科学精神 |
5.2.4 忽视中医普遍的治疗效果 |
5.2.5 对中药有毒的论据不充分 |
5.3 中医科学肯定派在科学逻辑上表现出的合理性 |
5.3.1 指出了中医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完整系统性 |
5.3.2 看到了中医哲学方法论包含科学合理性 |
5.3.3 揭示了中医人体基础理论的科学合理性 |
5.3.4 揭示了中医辨证论治方法的科学合理性 |
5.3.5 看到了中医普遍疗效蕴含的科学合理性 |
5.4 中医科学肯定派在科学逻辑上表现出的不合理性 |
5.4.1 缺乏对科学本性完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
5.4.2 没意识到中医理论逻辑性不足的问题 |
5.4.3 没意识到中医材料来源的非科学性 |
5.4.4 没意识到中医疗效检验依赖个案说服力的不足 |
第6章 对中医科学性争论的科学逻辑反思 |
6.1 中医科学性争论所表现的倾向和问题 |
6.1.1 政治化、意识形态化 |
6.1.2 全民化、非学术化 |
6.1.3 泛文化化 |
6.1.4 情绪化 |
6.2 中医科学性争论的科学规范 |
6.2.1 同行争鸣原则 |
6.2.2 普遍主义原则 |
6.2.3 祛私利性原则 |
6.2.4 有创见的怀疑原则 |
6.3 中医科学性争论的科学、技术及文化向度 |
6.3.1 中医科学性争论的科学向度 |
6.3.2 中医科学性争论的技术向度 |
6.3.3 中医科学性争论的文化向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从中西医对中医药的认识差异谈中医药在全球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1. 中西医学起源与发展的异同 |
2. 中西医对中医药学的认识评价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过程、现况以及未来 |
3. 中医药在当今世界的发展现况与未来趋势 |
4. 中药的国际化与现代化之路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中西医学起源与发展的异同 |
1. 中西医学起源的异同 |
1.1 皆源于生活的本能行为 |
1.2 生活经验孕育并创造了医学 |
1.3 经历巫与医的合与分 |
1.4 皆得益于解剖知识的积累和探索 |
2. 中西医学发展过程的异同 |
2.1 政治背景与经济基础的异同 |
2.2 文化背景导致的异同 |
2.3 《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文集》的比较 |
2.4 共性探求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中西医对中医药的认识评价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过程、现况以及未来 |
1. 中医药对自身的认识评价 |
1.1 中医药学的历史及现状的概述 |
1.2 中医药学对自身优势的认识 |
1.3 中医药学对自身不足的认识 |
1.4 中医药对自身不足解决方案的探索 |
2. 西医对中医药的认识评价 |
2.1 西医对中医药理论基础,临床与科研的认识与评价 |
2.2 西医对中医药科学性的认识与评价 |
2.3 基于西医科学性基础上的现代中医废除论 |
3. 中西医之间的相互影响 |
3.1 西医学对中医药学的影响 |
3.2 中医药学对西医学的影响 |
4. 中西医结合的定义、发展过程、现况以及未来 |
4.1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过程 |
4.2 中西医结合的概念与范畴 |
4.3 中西医结合的现况 |
4.4 中西医结合的未来 |
第三部分: 中医药在当今世界发展的现况研究 |
1. 中医药在当今世界发展的现况 |
1.1 中医药在亚洲的发展现况 |
1.2 中医药在欧洲的发展现况 |
1.3 中医药在美洲的发展现况 |
1.4 中医药在大洋洲的发展现况 |
1.5 中医药在非洲的发展现况 |
2. 对中医药在当今世界发展现状的研究 |
2.1 中医药现况特点的原因分析 |
2.2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分析 |
3. 促进中医药进一步发展的措施探讨 |
3.1 稳步立足国内,逐步放眼国际 |
3.2 提高中医药的国际认知度 |
3.3 推进中医药国际合法化进程 |
3.4 提高中医药的国际竞争力 |
3.5 强化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 |
3.6 培养中医药国际人才队伍 |
4. 把握中医药的未来 |
4.1 中医药发展未来趋势 |
4.2 慎重寻求外力 |
6. 小结 |
第四部分 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发展 |
1. 中药在当今世界的发展现况 |
1.1 中药面临巨大的世界市场 |
1.2 中药市场竞争激烈 |
1.3 中药科研渐有起色 |
2. 中药发展现况特点与启示 |
2.1 中药现代化趋势 |
2.2 中药现代化的成因 |
3. 中药国际化趋势 |
3.1 中药国际化的概念阐述 |
3.2 中药国际化趋势的具体体现 |
3.3 中药国际化的成因 |
4. 中药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之途所面临的制肘因素以及解决方案 |
4.1 中药的发展面临文化障碍及解决方案 |
4.2 我国中药资源面临危机及其解决方案 |
4.3 我国中药业缺乏根本优势性要素,国际竞争力薄弱及其解决方案 |
4.4 中药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及解决方案 |
4.5 中药业的商业运作不够成熟及解决方案 |
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国内中医药发展背景 |
1.1.2 国际传统医学发展背景 |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数据来源和调研过程 |
1.3.1 研究的数据来源 |
1.3.2 研究的调研过程 |
1.4 本项研究的来源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中药产业国际化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中药概念的界定 |
2.1.2 中药产业的定义 |
2.1.3 中药产业现代化与国际化的概念 |
2.2 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研究状况 |
2.2.1 国外对中医药发展的研究现状 |
2.2.2 国内对中医药发展的研究现状 |
2.2.3 中药产业国际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4 中药产业发展的研究趋势 |
2.3 中药产业的发展历程 |
2.3.1 古代医药业的发展回顾 |
2.3.2 近代中药产业的发展回顾 |
2.4 世界整体医学体系概述 |
2.4.1 印度传统医学 |
2.4.2 希腊医学与埃及医学 |
2.4.3 中国传统中医药学的交流史 |
2.5 国外天然药物市场发展概况 |
2.6 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
2.6.1 系统理论 |
2.6.2 技术经济学的理论 |
2.6.3 现代化发展理论 |
2.6.4 创建管理科学中国学派的理论 |
2.6.5 其他理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药产业国际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3.1 模型的构建与假设基础 |
3.1.1 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不足的文献分析 |
3.1.2 国际化进程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构建 |
3.1.3 中药产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及假设 |
3.2 调查问卷设计 |
3.2.1 调查问卷设计前的专家访谈 |
3.2.2 调查问卷设计的指导思想 |
3.2.3 调查问卷变量的测量量表 |
3.3 调查问卷的收集与整理 |
3.3.1 调查问卷的收集 |
3.3.2 调查问卷样本的基本情况 |
3.3.3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3.4 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用药习惯和文化因素分析 |
3.4.2 中医基础理论因素分析 |
3.4.3 中医诊断技术因素分析 |
3.4.4 中药基础理论因素分析 |
3.4.5 中药制造和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
3.4.6 中药产业化状况因素分析 |
3.4.7 国家经济实力因素分析 |
3.4.8 针灸业与其它策略的分析 |
3.5 测量模型与验证性因子分析 |
3.5.1 验证性因子分析概述 |
3.5.2 用药习惯与文化影响因素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3.5.3 中医药基础理论影响因素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3.5.4 中药产业现状影响因素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3.5.5 国家经济和针灸业影响因素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3.5.6 中药产业国际化影响因素的整体验证性因子分析 |
3.6 理论模型的假设支持 |
3.6.1 模型研究的整体情况 |
3.6.2 论模式的假设检验 |
3.7 结果与讨论 |
3.7.1 调查范围与设计的科学性 |
3.7.2 调查研究的结果与讨论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药产业现代化的分析与评价 |
4.1 中药产业现代化的政策理论与实践 |
4.1.1 中药产业现代化与国际化 |
4.1.2 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阶段与成果 |
4.1.3 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国家政策和规划 |
4.1.4 中药产业现代化的理论与评价方法概述 |
4.2 中药产业经济现代化的时序分析 |
4.2.1 中药产业现代化时序分析方法 |
4.2.2 经济效率1995~2007时序分析 |
4.2.3 经济结构1998~2008时序分析 |
4.3 中药产业现代化的截面分析 |
4.3.1 中药产业现代化截面分析方法 |
4.3.2 2007年中药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经济现代化截面 |
4.3.3 2001年中药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经济现代化截面 |
4.3.4 1995年中药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经济现代化截面 |
4.4 中药产业现代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
4.4.1 中药产业现代化评价的原理 |
4.4.2 中药产业经典和综合现代化的评价方法 |
4.4.3 中药产业第二次经济现代化的水平评价 |
4.4.4 中药产业现代化的其它评价方法 |
4.5 中药产业对外贸易发展的效果评价 |
4.5.1 中药产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中药进出口状况 |
4.5.2 基于国际化发展目标的中药产业进出口评价 |
4.6 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指标构建思路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与中药知识体系结构 |
5.1 基于整体论的中药产业知识体系概述 |
5.1.1 中医药知识与知识挖掘 |
5.1.2 中药科技的学科体系结构 |
5.2 中药产业发展的技术科学分析 |
5.2.1 传统中医药学的哲学层次 |
5.2.2 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
5.2.3 中药产业的技术科学层次 |
5.2.4 中药产业生产/工程技术方面 |
5.3 基于基础科学层次的中药应用设计与建立 |
5.3.1 中药应用机制的设计与建立 |
5.3.2 中药临床应用机制的验证 |
5.4 基于基础科学层次的中药临床标准化问题 |
5.4.1 技术标准与国际化发展 |
5.4.2 中药产品应用标准化战略的概述 |
5.4.3 中医药基础理论的标准化问题 |
5.4.4 中药饮片临床使用的标准化问题 |
5.4.5 中成药的临床使用标准化问题 |
5.4.6 中药制剂临床使用的其它问题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知识管理的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思路 |
6.1 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系统思想 |
6.1.1 中药产业经济系统的结构 |
6.1.2 中药产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问题 |
6.1.3 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的几种途径分析 |
6.2 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6.2.1 疗效第一的原则 |
6.2.2 继承与创新的原则 |
6.2.3 知识产权保护原则 |
6.3 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与针灸业协同发展机制 |
6.3.1 针灸在国际医疗服务市场的发展状况 |
6.3.2 中药产业与针灸业协同发展的可行性 |
6.4 基于知识管理的国际化发展思路 |
6.4.1 中药国际贸易活动的博弈分析 |
6.4.2 中药国际贸易与中药产业经济增长 |
6.4.3 基于信息管理的中药产业知识管理 |
6.4.4 基于知识传播的中药产业国际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东亚传统医学史年表 |
附表2 中国传统医药学与西方医药学史年表 |
附表3 中外医药学交流史 |
附录4 测验变量的协方差矩阵 |
附表5 中药产业国际化影响因素相关性矩阵 |
附录6 "中药产业国际化"开放式问卷 |
附录7 "中药产业国际化"访谈提纲 |
附录8 "中药产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分析"的调查问卷 |
附表9 基于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的中药产业第二次经济现代化评价指标值表 |
附表10 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中药产业第二次经济现代化评价指标值表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5)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的源起 |
2 课题国内研究现状 |
2.1 药学史研究相关着作 |
2.2 药学史研究文献 |
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4 论文的研究意义 |
5 论文的创新点 |
6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古代药学史概论 |
1 原始社会药物的萌芽 |
2 夏、商、周及春秋时期的药学 |
3 战国、秦汉及三国时期的药学 |
4 两晋、隋唐至五代时期的药学 |
5 宋辽金元时期的药学 |
6 明清(至鸦片战争)时期的药学 |
第三章 近代药学史概论 |
1 近代中药发展概况 |
1.1 药物学的发展 |
1.2 方剂学的成就 |
1.3 旧中国歧视中医药和中医药界的反抗斗争 |
1.4 中医药教育与科研 |
1.5 中医药学术团体与刊物 |
2 近代西药发展概况 |
2.1 西方药学的输入 |
2.2 西药商业的兴起与发展 |
2.3 制药工业的诞生与发展 |
2.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
2.5 药学(西药)教育 |
2.6 药学(西药)研究 |
2.7 医药学术团体和医药期刊 |
3 解放军革命根据地的医药卫生工作 |
3.1 中医药工作的开展 |
3.2 医药教育 |
3.3 医药工业 |
3.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
第四章 现代药学史研究 |
1 药学事业的发展 |
1.1 中药事业的发展 |
1.2 药品监督管理 |
1.3 制药工业 |
1.4 医药商业 |
1.5 药学教育 |
1.6 医药科技工作 |
1.7 医院药学 |
1.8 药学社会团体 |
1.9 药学书刊与网站 |
1.10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药学事业的发展 |
2 药学科学研究进展 |
2.1 现代药学史研究 |
2.2 中药研究 |
2.3 药学分科研究进展 |
2.4 药物学研究 |
第五章 结论 |
1 对现代药学史的研究意义重大,有关单位必须加强这方面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
2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宝贵遗产,必须坚决地继承并发扬光大 |
3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药学事业各项改革 |
4 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
5 实施“科教兴药”战略,推动药学事业全面进步 |
6 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
7 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表1 |
(6)中西医结合研究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前言 |
正文 |
【上篇】中西医结合研究发展历程 |
一、中西医结合研究思想的自发萌生时期(公元1569~1949) |
(一) 西方医学向传统中医渗透(公元1569~1840) |
(二) 中西医结合研究思想开始萌发(公元1840~1949) |
1、中西医汇通思想 |
2、中医科学化思潮 |
二、中西医结合研究道路的自觉摸索时期(公元1949~1958) |
(一) 中西医结合研究道路的摸索过程 |
1、鼓励中医学习西医(公元1949~1954) |
2、号召西医学习中医(公元1954~1958) |
(二) 这一时期中西医结合研究活动的具体内容 |
1、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活动 |
2、中西医结合实验研究活动 |
3、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活动 |
三、中西医结合研究事业的全面发展时期(公元1958~2008) |
(一) 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的全面展开 |
1、文革之前"西学中"运动得到大力发展 |
2、文革时期中西医结合研究转入农村 |
3、改革开放后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全面开展 |
4、中西医结合事业步入新世纪 |
(二) 这一时期中西医结合研究活动的具体内容 |
1、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活动 |
2、中西医结合实验研究活动 |
3、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活动 |
4、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研究活动 |
四、21世纪以后中西医结合事业将逐步走向全球 |
【下篇】中西医结合研究的评价分析及未来发展 |
一、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分析与评价 |
(一) 中西医结合研究指导思想的分析与评价 |
(二) 中西医结合研究实践的分析与评价 |
1、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分析与评价 |
2、中西医结合实验研究分析与评价 |
3、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分析与评价 |
(三) 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的分析与评价 |
二、中西医结合研究失误的思路与方法学问题 |
(一) 认识误区 |
1、对中西医学在研究中的关系认识错位 |
2、对中医药理论学术本质认识不清 |
3、对中西医结合的内涵理解不一 |
(二) 判断误区 |
1、对中医药命题的内涵理解不正确 |
2、对科学方法的适用范围把握不准 |
(三) 设计误区 |
1、关于对象的特异联系缺少准确的把握 |
2、实验动物证候模型的设计不成功 |
三、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理论预测及未来发展 |
(一) 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理论预测 |
1、从内容和形式角度看中西医结合的内涵 |
2、从实践与认识统一考察中西医结合的必然性 |
3、中西医学实践与认识的差异与统一 |
4、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指导思想、目标指向和途径 |
(二) 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未来发展 |
1、中西医结合研究与国外结合医学研究的关系 |
2、中医学与人类科学医学的关系 |
3、传统中医对人类科学医学的贡献和价值 |
4、未来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结语 |
引用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C-STEAM中医药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 |
1.2.1 STEAM |
1.2.2 C-STEAM |
1.2.3 中医药文化课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STEAM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C-STEAM研究现状 |
1.3.3 中医药文化课程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教学理论 |
1.6.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1.6.2 实用主义学习理论 |
1.6.3 项目式学习理论 |
第二章 课程需求分析与课程开发 |
2.1 课程需求分析 |
2.1.1 新课标学科核心素养的需求 |
2.1.2 课程实施学校需求分析 |
2.1.3 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
2.2 基于C-STEAM理念的课程开发 |
2.2.1 选择课程内容 |
2.2.2 匹配课程形式 |
2.2.3 设置课程结构 |
2.2.4 构建课程模式 |
2.3 基于C-STEAM理念的课程资源开发 |
2.3.1 开发家庭教育资源 |
2.3.2 利用社会资源 |
2.3.3 借助高校资源 |
2.4 课程资源包 |
2.4.1 走近中医、走近中药 |
2.4.2 C-STEAM让中医药焕发新生 |
2.4.3 播下健康的种子 |
2.5 教师学习培训 |
第三章 基于C-STEAM理念的中医药文化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
3.1 实践方法 |
3.1.1 研究思路 |
3.1.2 教学对象 |
3.1.3 教学案例分析 |
3.1.4 数据收集与分析 |
3.2 结果 |
3.2.1 问卷结果 |
3.2.2 成长记录结果 |
3.2.3 访谈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结论 |
4.1.1 C-STEAM中医药文化课程开发可持续性的课程模式 |
4.1.2 课程可以达到学生传承中医药文化的目的 |
4.1.3 课程可以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
4.1.4 中医药文化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C-STEAM中医药文化课程开设调查问卷 |
附录Ⅱ 探秘广陈皮 |
附录Ⅲ 中医药文化课程的生物发酵课程课例 |
附录Ⅳ “C-STEAM中医药文化课程暖社区”社团活动 |
附录Ⅴ C-STEAM中医药文化课程问卷 |
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研究生期间本研究相关教研及获奖 |
(8)中兽医技术在宠物犬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现状调查及典型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中兽医学 |
1.2 中兽药在宠物临床的应用 |
1.3 中兽医针灸在宠物临床的应用 |
1.4 宠物行业现状 |
1.5 宠物疾病防治现状 |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调查对象 |
2.2 调查方法 |
2.3 调查内容 |
2.4 统计学分析方法 |
2.5 问卷调查范本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宠物医生与宠物主人对中兽药和针灸相关问题的调研结果 |
3.1.1 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对中兽药和针灸的认可程度情况 |
3.1.2 宠物医生与宠物主人对中药的优缺点认识情况 |
3.1.3 宠物医生与宠物主人对针灸的优缺点对比分析 |
3.1.4 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选择中兽药和针灸防治疾病的原因对比分析 |
3.1.5 中兽药形式防治宠物犬疾病情况 |
3.1.6 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使用针灸形式对比 |
3.2 宠物医生临床中使用中兽医诊疗技术防治宠物犬疾病调研结果 |
3.2.1 宠物医生防治宠物犬常见传染病中西疗法对比 |
3.2.2 宠物医生使用中兽医疗法防治宠物犬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情况 |
3.2.3 宠物医生使用中兽医疗法防治宠物犬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情况 |
3.2.4 宠物医生使用中兽医疗法防治宠物犬常见循环系统疾病情况 |
3.2.5 宠物医生使用中兽医疗法防治宠物犬常见泌尿系统疾病情况 |
3.2.6 宠物医生使用中兽医疗法防治宠物犬常见生殖系统疾病情况 |
3.2.7 宠物医生使用中兽医疗法防治宠物犬常见神经系统疾病情况 |
3.2.8 宠物医生使用中兽医疗法防治宠物犬常见寄生虫疾病情况 |
3.2.9 宠物医生使用中兽医疗法防治宠物犬常见老年性疾病情况 |
3.3 宠物犬IVDD导致的后肢瘫痪病例针灸治疗及选穴规律分析 |
3.3.1 IVDD导致后肢瘫痪患犬病例分析 |
3.3.2 针灸治疗犬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后肢瘫痪治疗选穴规律 |
3.4 针灸治疗宠物犬IVDD导致后肢瘫痪治疗选穴验证 |
3.4.1 病例简述 |
3.4.2 临床检查与诊断 |
3.4.3 治疗方法 |
3.4.4 治疗结果 |
3.5 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对中兽医在宠物犬临床未来发展建议 |
4 讨论 |
4.1 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对中药和针灸的认可程度 |
4.2 宠物医生与宠物主人对中药的优缺点认识 |
4.3 宠物医生与宠物主人对针灸的优缺点对比 |
4.4 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选择中兽药和针灸防治疾病的原因对比 |
4.5 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使用中兽药形式 |
4.6 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使用针灸形式对比 |
4.7 宠物医生临床中使用中兽医诊疗技术防治宠物犬疾病调研结果 |
4.8 宠物犬IVDD导致的后肢瘫痪病例针灸治疗及选穴规律分析 |
4.9 针灸治疗宠物犬IVDD导致后肢瘫痪治疗选穴验证 |
4.10 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对中兽医在宠物犬临床未来发展建议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致谢 |
(9)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对中药寒热药性研究的方法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上篇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药四气理论现代研究进展 |
1 1961-1970年的研究情况 |
2 1971-1980年的研究情况 |
3 1981-1990年的研究情况 |
4 1991-2000年的研究情况 |
5 2001-2011年研究概况 |
综述二 红外代谢热成像技术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
1 TMI(Themal Metabolic Imaging)人体代谢热成像的原理 |
2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
3 红外成像技术在中医中的应用 |
4 红外成像技术在动物实验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中篇 理论研究 |
理论研究一 中药四气源流辨析 |
1 四气记载起始年代辨析 |
2 中药四气源流梳理 |
理论研究二 《伤寒论》中典型寒热药物的药性变化及运用 |
1 《伤寒论》中常用药物在历代本草典籍中的药性变化 |
2 《伤寒论》中典型寒热药性药物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下篇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实验方法的建立 |
前言 |
1 TMI检测方法标准确立(标准一) |
2 实验药物标准制定(标准二) |
3 数据处理方法 |
4 实验动物标准的确立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实验方法的实践 |
前言 |
1 吴茱萸、生石膏实验研究 |
2 黄连、制附子的实验研究 |
3 大黄、细辛的实验研究 |
4 桂枝、黄芩的实验研究 |
5 干姜、知母的实验研究 |
6 川椒、栀子的实验研究 |
7 麻黄、黄柏的实验研究 |
8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结果综合分析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附录一: 本文主要参考书籍 |
附录二: 大鼠红外成像图 |
(10)古代中医外科外治方法发明创造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述 |
1.1 古代中医外科治疗方法的特点 |
1.1.1 外治方法众多,具内治之理 |
1.1.2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
1.1.3 载体形象丰富(实物、图例) |
1.2 古代中医外科外治方法的发展历史 |
1.2.1 先秦时期 |
1.2.2 秦汉时期 |
1.2.3 魏晋南北朝 |
1.2.4 隋唐时期 |
1.2.5 宋金元时期 |
1.2.6 明代 |
1.2.7 清代 |
2 中医外科外治法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 医史文献有关中医外治法的研究 |
2.1.1 立足文献,继承为主 |
2.1.2 系统研究,发展创新 |
2.2 中医外科外治法的临床运用研究 |
3 从发明创造角度研究的新认识 |
3.1 发明创造的概念和方法 |
3.2 发明创造价值的评估 |
3.3 从发明创造评价角度进行研究 |
4 具有发明创造价值的古代 |
4.1 手术方法及麻醉技术 |
4.1.1 麻醉技术 |
4.1.1.1 古代麻醉术发明于汉代 |
4.1.1.2 晋唐时期的发展 |
4.1.1.3 宋金元时期的深入研究 |
4.1.1.4 麻醉技术的发明创造价值 |
4.1.2 清创术 |
4.1.2.1 先秦及汉代有关清创的认识和措施 |
4.1.2.2 魏晋隋唐时期清创术的创新和发明 |
4.1.2.3 宋元明清时期对清创的总结完善 |
4.1.2.4 清创术的发明创造价值 |
4.1.3 切开引流术 |
4.1.3.1 早期砭刺切开排脓 |
4.1.3.2 魏晋南北朝铍针火刺引流 |
4.1.3.3 唐代针刀并用,竹筒吸脓 |
4.1.3.4 宋金元时期药捻引流 |
4.1.3.5 明清时期方法的成熟 |
4.1.3.6 切开引流术的发明创造价值 |
4.1.4 痔瘘治疗术 |
4.1.4.1 割除法 |
4.1.4.2 结扎法 |
4.1.4.3 枯痔疗法 |
4.1.4.4 痔瘘治疗术的发明创造价值 |
4.1.5.火针疗法 |
4.1.5.1 萌芽阶段 |
4.1.5.2 发展阶段 |
4.1.5.3 成熟阶段 |
4.1.5.4 火针疗法的发明创造价值 |
4.2 非手术方法 |
4.2.1 熏洗疗法 |
4.2.1.1 历史沿革 |
4.2.1.2 作用机理研究 |
4.2.1.3 熏洗疗法的发明创造价值 |
4.2.2 外科丹药 |
4.2.2.1 丹药早期外用记载 |
4.2.2.2 汉代炼丹术 |
4.2.2.3 魏晋至唐宋时期的炼丹术及丹方的医用 |
4.2.2.4 明清丹药外用进入成熟期 |
4.2.2.5 升丹、降丹的配制烧炼方法和临床应用 |
4.2.2.6 疼痛等副作用的处理 |
4.2.2.7 外科丹药的发明创造价值 |
4.2.3 灸法 |
4.2.3.1 起源于远古 |
4.2.3.2 形成于秦汉 |
4.2.3.3 发展于晋唐宋 |
4.2.3.4 成熟于明代 |
4.2.3.5 渐衰于清末 |
4.2.3.6 外科灸疗法的发明创造价值 |
4.2.4 敷贴法 |
4.2.4.1 文献记载 |
4.2.4.2 敷贴法的发明创造价值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四、现在对中药麻醉原理有哪些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D]. 董国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2]中医科学性争论的科学逻辑研究[D]. 李树财. 西南大学, 2015(04)
- [3]从中西医对中医药的认识差异谈中医药在全球的发展[D]. 黄圣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9(05)
- [4]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发展研究[D]. 王广平. 暨南大学, 2009(09)
- [5]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D]. 田丽娟. 沈阳药科大学, 2006(04)
- [6]中西医结合研究史论[D]. 杨云松.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9(11)
- [7]C-STEAM中医药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 李元元. 广州大学, 2020
- [8]中兽医技术在宠物犬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现状调查及典型病例分析[D]. 肖彬.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9]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对中药寒热药性研究的方法建立[D]. 马小鑫.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1)
- [10]古代中医外科外治方法发明创造价值的研究[D]. 江玉.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