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灰色模型在软土地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馨宇[1](2021)在《基于多源数据的季冻区路基沉降预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铁路设计速度的提高,需要更加严格的控制路基沉降,保障行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季冻区的高速铁路路基处在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气候环境中,温度、含水量和土应力是影响季冻区路基沉降量的主要因素,而目前的基于实测数据预测路基沉降的研究中,缺少对温度、含水量、土应力等多影响因素的考虑。因此,研究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路基沉降预测方法,使其更加稳定、准确的预测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托课题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理论与方法(2018YFB1600200)”,研究温度、含水量和土应力的多变量路基沉降预测方法,依据哈大高铁的路基相关监测数据,分别构建思维进化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模型,对单个模型进行适用性和局限性分析。针对单个模型预测的局限性,提出了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多模型融合算法,该方法融合了两个模型的优点,弥补了单个模型预测的不稳定性。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分析季冻区路基沉降规律,根据季冻区路基的冻胀和融沉现象,确定影响季冻区路基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分析每个因素对路基冻胀融沉的影响,为温度、含水量和土应力这三个变量作为输入参数指标预测路基沉降奠定理论基础。(2)选择合适的多源数据路基沉降预测方法,阐述BP神经网络和SVR的算法机理,介绍思维进化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原理,分析BP神经网络和SVR的适用性及二者的差异性,为构建二者的组合模型提供理论基础。(3)对哈大高铁的路基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选择合适的插值方式和样本集数量,通过对样本数据的仿真实验,选择最佳的模型参数、传递函数及训练函数,构建思维进化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利用网络搜索法和K-重交叉验证优化SVR模型参数,通过样本数据的仿真实验选择最佳的核函数,构建SVR模型。将两种模型应用于工程实例的路基沉降预测,通过实际工程的应用,证明了思维进化法-BP模型和SVR模型预测的有效性。(4)针对单个模型预测时精度不稳定、随机性强等缺点,提出了ELM多模型融合算法,通过极限学习机对思维进化法-BP神经网络和SVR模型进行变权组合预测。为了探究单个模型存在预测精度较低对该融合算法的影响,建立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在思维进化法-BP神经网络模型、SVR模型预测精度较高或较低的不同情况下,ELM多模型融合算法均可得到更小误差的预测结果,证明了ELM多模型算法较单个模型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王培宇,曹日红,闫放,唐礼忠[2](2021)在《基于修正优化综合预测模型的软土地基沉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软土地基沉降预测中,针对单项预测方法选择与实际工程情况难适应问题,提出了修正优化综合预测模型,从不同角度独立挖掘软土地基沉降监测数据,分析软土地基沉降变化规律,实现了软土地基沉降的综合预测。首先综合考虑双曲线法与GM(1,1)模型建模机理,基于算数加权平均组合思想建立初步综合预测模型;然后构建实时修正权值系数,计算实时修正量对初步综合预测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修正优化综合预测模型;最后可利用修正优化综合预测模型进行软土地基沉降预测。妈祖城工程实例结果表明:修正优化综合预测模型在软土地基沉降预测中,较双曲线法与GM(1,1)有较好的预测精度与普遍适用性,可以有效降低单项方法组合后的预测误差。
程文亮[3](2020)在《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基的现场监测及沉降预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炼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规划建设的七大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全部投射沿海地区,使得沿海地区用地更加紧致。南方海域广泛分布着深厚软土地基,填海造陆后由于软土的可压缩性和蠕变性,所以对软基处理工后沉降的控制极为重要。本文以某绿色石化基地为研究背景,该基地地处沿海且存在大面积深厚软基,拟采用堆载预压+塑料排水板法进行地基处理。通过现场典型断面处埋设观测点进行沉降监测,并基于现场堆载期间沉降观测值预测场地工后沉降,此外,采用室内大型岩土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深厚软土地基快速成陆场地的长期沉降规律,开展参数分析确定影响工后沉降的主要因素。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开展现场监测得到堆载预压过程中深厚软土地基快速成陆区域的沉降变化规律。在现场埋设沉降板、分层沉降仪和孔压传感器,监测得到堆载预压过程中沉降和孔压等变化规律。监测结果表明:软土厚度为17.1m处地表沉降505mm,软土厚度为38.5m处地表沉降为1800mm,表明地表沉降与软土厚度密切相关;在塑料排水板埋设范围以内的孔压和分层沉降曲线规律随堆载高度的变化显着。由于目前常见的沉降预测方法局限性较大,本文结合现场沉降监测数据,通过分析地表沉降规律与上部堆载高度的关系以及考虑软土长期沉降的蠕变性,提出了一种可考虑分级加载的沉降预测方法(简称本文方法)。通过与现场监测的地表沉降曲线对比和模型精度分析,表明:现场监测的地表沉降与本文方法预测的曲线规律大致相同,且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小于10%,属于高精度模型;与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Asaoka法以及灰色模型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沉降预测结果误差较低;利用本文方法对现场的5个沉降监测点的计算结果表明:各监测点最终沉降处于684~2406mm,所对应工后沉降处于102~606mm,固结度处于75~83%。开展室内大型岩土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典型地层在堆载预压过程中沉降和孔压的消散规律,为场地工后沉降及最终沉降预测提供依据。分析表明: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处理地基可以有效提高排水板处理范围内地基的强度;塑料排水板以下地层的工后沉降占比与软土厚度相关。建立平面应变模型,分析堆载预压过程中沉降随时间以及不同深度的分布规律。考虑了软土的蠕变性以及塑料排水板的失效问题,符合实际工况条件。分析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观测值吻合,塑料排水板以下软土的沉降量占总沉降比例较大,且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最后趋于平稳。本文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深厚软土地基快速成陆场地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依据和参数。图[108]表[29]参[94]
刘恒[4](2020)在《含黏粒砂土填方路基渗透特性及沉降预测研究》文中提出含黏粒砂土由于强度较高,常常用作高速公路的路基填方材料。其中黏粒的含量多少对其渗透性和强度均存在较大影响,从而也直接决定填方质量的好坏。依托麻阳高速项目含黏粒砂土填方段工程,通过对不同红黏土掺量下的砂土进行击实试验和渗透试验,从不同黏粒含量和不同压实度等方面研究含黏粒砂土的渗透和击实性能。在此基础上对该工程填方路基进行了跟踪沉降观测和沉降预测等方面的研究。主要进行了如下工作:首先,针对砂土地基在雨后易发生冲刷引起的沉降破坏,在砂土中掺加一定量红黏土对砂土路基进行改良。对改良后的含黏粒砂土渗透试验,得到不同黏粒含量下砂土的渗透系数,发现其渗透系数随黏粒含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小。其次,通过击实试验,研究不同压实度对含黏粒砂土路基的影响。对不同压实度的土样进行了渗透试验,结果认为:相同黏粒含量砂土随着压实度的增加,其渗透系数在不断减小,相同压实度的含黏粒砂土其渗透系数随黏粒含量的增加也不断减小。然后,分别选取堆载预压处理的K147+510处、砂垫层处理的K149+650处以及水泥搅拌桩处理的K151+120处等三个典型断面,进行长达288天跟踪沉降观测。得到沉降观测结果:K147+510断面的最终沉降量为416mm,K149+650断面的最终沉降量为445mm,K151+120断面的最终沉降量为494mm。三个典型断面的沉降变化规律为:随着沉降时间的增长,路基上部荷载持续增加,土体固结速率加快,沉降变化速率逐渐增大;当填筑到设计高度时,上部荷载不再继续增加,土体固结开始趋于稳定,沉降速率逐渐减小,达到最终沉降量。最后,建立了等时距灰色GM(1,1)模型,利用MATLAB编程对K150+480断面进行沉降预测。将等时距灰色GM(1,1)模型预测结果与双曲线法和三点法的沉降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采用的实测沉降数据序列组数越多、时间间隔越大,模型的预测结果精度就越可靠。等时距灰色GM(1,1)模型较其他预测方法更适合麻阳高速项目含黏粒砂土填方路段的沉降预测。
冯双喜[5](2020)在《动应力场和渗流场耦合作用下软黏土变形特性及沉降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全新的纵向立体化开发与利用阶段,工程安全和环境安全已经成为软黏土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根本要求。研究表明,软黏土的不良工程特性和复杂的建设环境是引发工程事故的关键所在,一旦出现严重的工程事故,将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对周边环境和社会产生恶劣影响。在复杂的建设和服役环境中,软黏土承受动应力场和渗流场耦合(动渗耦合)作用,其力学行为与单一动应力场和静应力场不同,呈现出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合理评价动渗耦合条件下软黏土的变形特性并开展软黏土沉降预测研究,是最大限度地降低或者避免岩土及地下工程灾变的重要保障。以滨海软黏土为研究对象,软黏土变形为研究问题核心,从滨海软黏土基本工程特性出发,重点研究动渗耦合条件下软黏土变形规律,建立了动渗耦合作用下软黏土的本构关系,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动渗耦合条件下软黏土地基承受不同潮幅、交通荷载大小和反复水位周期等多因素耦合的沉降预测公式,并基于多因素耦合沉降预测公式和灰色预测理论开发了动渗耦合条件下软黏土地基沉降预测程序。研究成果有助于提升我国软黏土地基变形合理评价和有效控制方面的科技水平,为软黏土地区工程建设的安全预测、评判和正常工作提供科学计算方法和理论依据。首先,开展了滨海软黏土工程特性分析,从沉积历史、矿物成分、微观结构出发,开展了一系列室内外试验,对滨海软黏土工程特性进行了评价。重点分析了滨海软黏土的强度、渗透和变形特性,建立了滨海地区实用性参数指标关联关系。针对强度特性,重点分析了不排水抗剪强度与深度、塑性指数等指标经验关系;针对渗透特性,研究了渗透系数与孔隙比、固结压力的相关性,分析了渗透系数各向异性系数变化规律;针对变形特性,重点分析了压缩指数、固结系数、固结比、次固结系数与基本物性指标的关联关系。研究结果为动渗耦合条件下软黏土的力学响应分析提供数据参考。其次,开展动渗耦合的三轴试验,系统研究了渗透压、动应力比和循环次数对软黏土渗透和变形特性的影响。对比分析了静应力场和动渗耦合条件下软黏土的渗透特性,建立了在动渗耦合条件下渗透系数与渗透压、动应力比和循环次数的预测关系式。此外,对比分析了单一动应力场和动渗耦合条件下软黏土的滞回特性、动弹性模量和累积变形特性。提出了动渗耦合条件下动模量与循环次数的经验表达式,为动渗耦合条件下本构模型构建提供理论基础。然后,结合动渗耦合条件下软黏土的应力-应变特性,在临界状态理论和边界面理论的框架下,通过在边界面方程中考虑了先期固结压力与渗透系数关系,提出了一种广义的边界面方程,利用一致性条件获取了加载面的塑性模量,建立了动渗耦合条件下可综合反映软黏土累积变形、滞回特性和循环弱化特性的弹塑性本构模型。采用Fortran语言二次开发了UMAT子程序,并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正确性。最后,选取承受交通荷载和反复水位变化的滨海地区典型软黏土路基工程,将动渗耦合弹塑性本构模型与ABAQUS数值软件结合,开展了现场监测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重点研究了软黏土地基的中心沉降、分层沉降、路堤差异沉降、超静孔隙水压力等,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正确性。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不同潮幅、交通荷载大小和反复水位周期等因素对软黏土地基中心沉降的影响,采用双曲线拟合方法建立了多因素耦合的沉降预测表达式。基于灰色理论和多因素耦合预测公式,采用Visual Basic(VB)开发了动渗耦合条件下软黏土沉降预测程序,实现了灰色预测、多因素耦合软黏土地基沉降预测功能,预测误差控制在5%范围内,实现了沉降精准预测目标。研究成果可推广应用滨海地区类似软黏土路基工程,为动渗耦合条件下软黏土沉降变形精准防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程明[6](2020)在《铁路路基工程中等压缩性土地基沉降预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路基工后沉降主要来自地基在路堤自重荷载和上部结构自重作用下产生的长期变形。因此,为了确保路基的工程质量,需要对地基进行准确的沉降预测。重载铁路运能大、效率高、成本低,尤其对铁路大国来说,其已成为发展现代化货运的重要标志。但重轴载和高行车密度,也会使路基承受更大的动载及疲劳作用,因此重载铁路路基需要有更高的强度和稳定性。目前,国内外关于路基沉降预测方法的研究多针对高压缩性的软土和松软土地基,且以高铁或客专为主要对象,关于重载铁路路堤作用下的中等压缩性土地基沉降变形的研究较少。因此,结合重载铁路地基沉降实测数据,探索易操作且高准确性的预测方法,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实用价值。基于最终沉降量、沉降半衰期及半衰期沉降速率表征的沉降-时间关系曲线的数学特征方程,分析了传统两参数双曲线和指数曲线模型存在的缺陷,构建了一个三参数的幂函数型沉降预测模型。依托浩吉重载铁路试验段的现场沉降观测数据,验证了三参数幂函数模型的可行性,并结合兰武二线等铁路工程的沉降实测数据,对三参数幂函数模型的适应性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路堤采用分级填筑的情形,基于三参数幂函数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路基沉降预测方法。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沉降-时间关系曲线的数学特征方程发现,工程上应用最广泛的两参数双曲线和指数曲线模型在最终沉降量、沉降半衰期一定时,半衰期沉降速率也随即为定值,使得模型的适应性差;三参数幂函数模型克服了两个传统模型的不足,其特征方程的三个量之间相互独立,因而曲线形态更加丰富。(2)结合浩吉重载铁路岳吉段路堤下地基工后沉降观测数据,以均方差、关联度和偏离度为检验指标,开展了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评价。结果表明:三参数幂函数模型较两个传统模型不仅拟合精度更优,预测准确性也更高;以满足规范要求的工后256 d观测数据预测地基528 d沉降,三参数幂函数模型的平均偏离度仅为5.99%,而传统两参数模型分别增大至14.38%和22.46%。(3)进一步对兰武二线等铁路工程的路基进行沉降预测分析发现,对于工后沉降变形量级较大、数据有一定波动的断面,三参数幂函数模型在监测时间较短时,预测准确性较差,但当监测时间增加时,其预测准确性有明显的大幅度提升;对于变形量级小且波动相对较大的情形,在表征预测有效性的检验指标方面,三参数幂函数模型表现更佳。因此,三参数幂函数沉降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可以作为一种参考方法。(4)针对中等压缩性土地基上采用分级施工填筑路堤的情形,基于三参数幂函数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路基沉降预测方法。核心思想是将某一时刻的累计沉降看作是由各级荷载增量在这一刻引起的沉降叠加而成,其不仅考虑了土体的非线性变形特性,还分析了分级施工下历史荷载对变形产生的影响。该方法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各级加载期的全部实测数据,而且只需要最后一级较短恒载期内的少量数据就可以得到较准确的沉降预测值。结合浩吉重载铁路岳吉段路堤下地基累计沉降实测数据,对本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付登博[7](2020)在《洞庭湖区高速公路水泥搅拌桩-塑料排水板处治下软基沉降数值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湖南省洞庭湖区软基高速公路-南益高速公路因地质条件差且软基处理方式多变,在高速公路水泥搅拌桩和塑料排水板两种不同软基处理方式衔接处发生的差异沉降易引起路面裂缝,车辆颠簸,甚至断崖式沉降,严重影响车辆行驶安全。所以亟需对这两种软基处治措施沉降控制效果开展研究。本文从路基顶面工后沉降指标入手,利用现场监测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对两种软基处治措施诸因素对路基顶面工后沉降影响水平进行分析,并利用析因分析法和SPSS软件对水泥搅拌桩和塑料排水板各组合参数与路基顶面工后沉降的关系进行分析获得相应回归方程,为软基处理过渡段的优化设计提供数据支持。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根据已有的软基处理过渡段研究成果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基于路基顶面工后沉降对不同软基处治措施进行分析。根据现场沉降监测和地基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数据对两种地基处理方式进行分析,获得桩-板两种不同地基处理方式沉降规律和地基深层水平位移规律。然后利用双曲线法预测两种地基处理方式工后沉降,并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以验证数值模拟结果可靠性。利用室内三轴试验获得数值模拟所需参数,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就塑料排水板和搅拌桩各因素对软基沉降影响水平进行分析,对比两种地基处理方式的沉降控制效果,确定对路基工后沉降影响显着的关键因素为水泥搅拌桩桩长、桩间距、塑料排水板板间距、路基填土高度。采用正交试验联合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这两种地基处治措施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得到关于路基顶面工后沉降的回归方程,利用回归方程计算洞庭湖地质条件下不同软基处理方式相应的路基顶面工后沉降。然后根据高速公路差异沉降及沉降坡差允许值的建议值利用回归方程为桩-板软基处理过渡段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孙阳[8](2019)在《广东大丰华高速公路K28+100与K38+200断面软基处理与沉降预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繁荣,高速公路也在稳步发展,公路的建设逐渐转移到山区之中,受到地质和地形条件的影响,软土地基的处理成为不可避免地一道难题。软土一般都是具有含水率大、压缩性高、强度低和透水性差等特点,软土地基处理时,需根据不同地区土的性能,选择最合理的处理方法,同时为了保证后期地基的稳定性,需进行必要的动态监测和长期的预测。本文以广东省大丰华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关键技术为依托,采用了换填法、排水固结法和复合地基法处理方案,根据K28+100和K38+200断面的实际监测数据,分别采用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Asaoka法和灰色理论模型法进行软基沉降预测,得到最适合此断面的预测方法,并预测两断面10年后的工后沉降,取得如下成果:(1)以广东省大丰华高速公路的软土土样为例,分析了广东省大丰华高速公路软土的工程特性,根据规范和试验的数据,得出该高速公路的软土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渗透性小和压缩量大的工程特性。(2)依托大丰华高速公路,采用软土地基三种常见的处理方法,并从适用性方面对软土地基的处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对软基断面进行监测并分析软土地基沉降规律。(3)根据大丰华高速公路K28+100和K38+200断面的实际监测数据,分别采用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Asaoka法和灰色理论模型进行预测,将预测数据和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双曲线法的相对误差最小,故对于K28+100和K38+200断面,建议采用双曲线法预测路基沉降。(4)根据双曲线法预测模型,预测K28+100和K38+200断面10年后的沉降规律,得到两个断面路基沉降量趋于稳定的时间和极限沉降值。
谭涛[9](2019)在《考虑实测数据异常及新旧程度有界性的软基沉降预测方法》文中提出合理沉降预测方法是软土地基或路基安全性评价与加固方案决策的重要基础。由于地基或路基土的土层沉降变形总是以渗透、固结和次固结沉降为主,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即竣工后的软土地基或路基会继续产生沉降,具有显着的时间效应,而这些实测时间数列数据中又蕴含着沉降发展的变化规律。因此,探讨更为合理的在软基上的工后沉降的预测方法,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并从已有的现场实测数据来预测沉降未来的发展动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价值。为此,本文将引入度量实测沉降数据新旧程度的新鲜度函数和统计学原理,现有沉降组合模型预测方法研究基础上,完善软基沉降预测的理论与方法。首先,通过考虑实测沉降数据新旧程度及其影响的有界性特点,提出了度量实测沉降数据新旧程度的新鲜度函数分析模型,它能同时反映实测点与预测点之间的时间距离和实测误差以及实测数据新旧程度影响有界性对沉降预测的影响,由此计算可得到更为合理的单项沉降预测模型。其次,考虑到可能的人为因素或监测设备操作与测量方法不当,造成实测沉降数据的异常或不真实,如果这些实测数据不作处理而直接参与到软土地基或路基的沉降预测,必然会导致沉降预测结果的不合理甚至谬误。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统计学理论的剔除数据异常值的处理方法,提高数据样本的合理性并减少对后续预测的影响。然后,在现有理论方法研究基础上,利用上述步骤建立的模型与方法,分析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可反映实测沉降数据异常和新旧程度及其影响程度有界性的软土地基或路基沉降组合预测新方法,该方法与原有方法相比较,显然具有更高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最后,选用两个工程实例的实测数据结果,并对其进行计算与分析,将本文方法与现有同类方法的预测与实测结果作比较分析,可以验证本文地基或路基预测模型与方法的合理性与优越性。
吴灵军[10](2019)在《真空—堆载预压加固吹填土及软基的沉降预测和数值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和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陆地资源日益稀缺,此现象在我国经济发达、人多地少的沿海区域尤为突出。面向海洋攫取陆地资源是沿海区域发展常用的方式,越来越多的土地是由围海造陆形成的吹填土地基。因吹填土具有含水率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渗透性差、天然强度低以及灵敏度高等特点,且本身为欠固结土,在自重应力、上部填土重力作用下和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固结沉降,不能直接在这种软弱地基上修建工业厂房、码头、机场、高速公路、房屋等建构筑物。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因其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加固面积大、能源消耗少、加固效果好、预压时间短、无环境污染等显着优点,对吹填土软基而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加固技术。本文依托于广州某疏浚吹填及软基处理工程,在大量工程监测数据资料、现场原位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对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吹填土及软基的变形规律和加固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多种沉降预测模型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并选用多个单项模型和组合模型对其进行沉降预测计算,基于Midas GTS NX有限元模拟软件对真空联预压法加固疏浚吹填及软基的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比较场区不同区域的地质情况和土层特点,对不同分区的软土及吹填土物理力学性质进行分析对比,了解加固区软土和吹填土的工程特性;结合不同地区吹填土的室内试验粒度分析数据和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异同,探求本场区软土及吹填土的工程特性。(2)通过对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吹填土地基现场监测数据、原位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膜下真空度、孔隙水压力、表层沉降量和分层沉降变化规律,并钻孔取样进行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揭示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吹填土地基的沉降固结规律和地基土体强度增长特点,对比分析加固前后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并评价加固处理效果。(3)采用四种单项预测方法如指数曲线法、星野法、浅冈法和双曲线法对两个分区分别进行沉降预测计算,然后再提出三种组合沉降预测模型,结合现场两分区的实测数据将七种沉降预测模型的计算结果相对比,并分析比较各种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最终发现组合预测模型的整体预测精度高于各单项预测模型,熵权法组合预测模型在本场区地基沉降预测中的预测精度最高。(4)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计算模型,基于Biot固结理论和弹塑性本构模型,结合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现场工程参数数据,对软基及疏浚吹填土地基两个分区分别进行模拟计算,将计算的结果与实测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结果较吻合。
二、灰色模型在软土地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灰色模型在软土地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源数据的季冻区路基沉降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理论计算的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基于实测数据的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季冻区路基沉降变形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哈大高铁工程概况 |
2.1.1 工程环境概述 |
2.1.2 哈大高铁路基的沉降特性 |
2.2 路基的冻胀融沉变形机理 |
2.2.1 冻胀机理 |
2.2.2 融沉机理 |
2.3 季冻区路基沉降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
2.3.1 温度对路基冻胀融沉的影响 |
2.3.2 含水量对路基冻胀融沉的影响 |
2.3.3 荷载对路基冻胀融沉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适用于路基沉降预测的数据融合算法理论 |
3.1 基于神经网络的数据融合算法 |
3.1.1 人工神经网络简介 |
3.1.2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3.1.3 BP神经网络算法 |
3.2 支持向量机的回归估计算法 |
3.2.1 支持向量机原理 |
3.2.2 回归型支持向量机原理 |
3.3 优化BP神经网络的思维进化法 |
3.3.1 思维进化法的基本原理 |
3.3.2 思维进化法的计算步骤 |
3.3.3 思维进化法对BP神经网络的优化 |
3.4 沉降预测算法适应性分析与比较 |
3.4.1 BP神经网络的适用性分析 |
3.4.2 SVR的适用性分析 |
3.4.3 BP神经网络与SVR的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一算法在季冻区路基沉降预测中的研究应用 |
4.1 样本数据的选择与处理 |
4.2 改进的BP神经网络预测季冻区路基沉降 |
4.2.1 思维进化法优化BP神经网络 |
4.2.2 预测模型的构建 |
4.2.3 基于工程实例的改进BP模型预测结果分析 |
4.3 SVR应用于季冻区路基沉降预测 |
4.3.1 建立SVR模型的思路框架 |
4.3.2 构建SVR模型 |
4.3.3 基于工程实例的SVR模型预测结果分析 |
4.4 两种模型在工程实例应用中的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ELM多模型融合算法在季冻区路基沉降预测中的研究应用 |
5.1 基于极限学习机的多模型融合算法 |
5.2 构建基于ELM的多模型融合算法 |
5.2.1 多模型融合算法的程序设计 |
5.2.2 确定ELM隐含层节点数 |
5.2.3 确定ELM激活函数 |
5.3 不同模型应用于路基沉降预测的结果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修正优化综合预测模型的软土地基沉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修正优化综合预测模型 |
1.1 初步综合预测模型的构建 |
1.2 修正优化综合预测模型的构建 |
2 工程实例结果与结果讨论 |
2.1 工程概况 |
2.2 计算结果 |
2.3 模型预测精度分析 |
2.4 模型适用性分析 |
3 结论 |
(3)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基的现场监测及沉降预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基处理技术 |
1.2.2 软基沉降预测 |
1.2.3 软基沉降数值模拟 |
1.2.4 软基沉降离心模型试验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堆载预压处理软土地基的现场监测 |
2.1 工程背景 |
2.1.1 工程概况 |
2.1.2 地基处理方案 |
2.1.3 监测方案 |
2.2 软基处理后监测成果分析 |
2.2.1 地表沉降监测成果分析 |
2.2.2 分层沉降监测成果分析 |
2.2.3 孔压监测成果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软基沉降预测研究 |
3.1 不同软基沉降预测方法对比 |
3.1.1 双曲线沉降预测 |
3.1.2 指数曲线法沉降预测 |
3.1.3 Asaoka沉降预测 |
3.1.4 灰色模型沉降预测 |
3.2 建立可考虑分级加载的沉降预测方法 |
3.2.1 本文方法原理 |
3.2.2 本文方法长期沉降预测 |
3.3 与其他沉降预测方法对比分析 |
3.4 现场地基处理效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软土地基长期沉降离心试验 |
4.1 试验目的和方案 |
4.2 试验设计 |
4.2.1 试验设备 |
4.2.2 模型率确定 |
4.2.3 试验材料 |
4.2.4 模型监测及试验步骤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试验结果 |
4.3.2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软土地基长期沉降数值分析 |
5.1 数值分析主要研究内容 |
5.2 数值模型条件 |
5.2.1 基本参数 |
5.2.2 边界条件 |
5.2.3 计算步骤 |
5.3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
5.3.1 数值计算结果 |
5.3.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3.3 数值模拟结果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4)含黏粒砂土填方路基渗透特性及沉降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含黏粒砂土渗透特性研究现状 |
1.2.2 沉降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含黏粒砂土击实及渗透试验 |
2.1 砂土基本性质 |
2.2 渗流理论研究 |
2.2.1 达西渗流定律 |
2.2.2 非达西渗流定律 |
2.3 含黏粒砂土击实试验和渗透特性试验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设备 |
2.3.3 试验方案 |
2.4 试验结果分析 |
2.4.1 不同黏粒含量的影响 |
2.4.2 不同压实度的影响 |
2.4.3 矿物成分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含黏粒砂土填方路基沉降观测 |
3.1 工程背景 |
3.1.1 工程地质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水文条件 |
3.2 软基处理技术 |
3.2.1 堆载预压施工方法 |
3.2.2 砂垫层施工方法 |
3.2.3 水泥搅拌桩法施工方法 |
3.3 现场沉降观测 |
3.3.1 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 |
3.3.2 沉降观测设备 |
3.3.3 观测网络设置 |
3.3.4 沉降观测频率 |
3.4 沉降观测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路基沉降预测 |
4.1 GM(1,1)灰色模型 |
4.1.1 模型建立 |
4.1.2 精度检验 |
4.2 GM(1,1)灰色模型预测 |
4.2.1 沉降观测数据分析 |
4.2.2 选择前10、15、20组数据进行预测 |
4.2.3 计算时间参数 |
4.2.4 灰色模型预测结果 |
4.3 三种预测方法结果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动应力场和渗流场耦合作用下软黏土变形特性及沉降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黏土动力特性与渗透特性 |
1.2.2 多场耦合下软黏土变形特性 |
1.2.3 软黏土本构模型 |
1.2.4 软黏土沉降预测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
1.4.1 创新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滨海软黏土工程特性试验分析 |
2.1 概述 |
2.2 基本物理特性 |
2.2.1 沉积历史 |
2.2.2 矿物成分 |
2.2.3 微观结构特征 |
2.3 软黏土强度特性 |
2.4 软黏土渗透特性 |
2.5 软黏土变形特性 |
2.5.1 压缩指标 |
2.5.2 固有压缩曲线和沉积压缩曲线 |
2.5.3 固结系数 |
2.5.4 超固结比 |
2.5.5 次固结特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考虑渗流作用的软黏土动力变形与渗透特性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案 |
3.2.1 试验土样 |
3.2.2 试验仪器和步骤 |
3.2.3 试验方案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动渗耦合作用下软黏土渗透特性 |
3.3.2 动渗耦合作用下软黏土动力变形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动渗耦合作用下软黏土弹塑性本构模型研究 |
4.1 概述 |
4.2 本构模型建立 |
4.2.1 弹性应变增量 |
4.2.2 正常固结线和临界状态线 |
4.2.3 边界面方程 |
4.2.4 硬化规律与一致性条件 |
4.3 模型参数确定 |
4.4 模型UMAT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动渗耦合作用下软黏土地基沉降预测数值模拟研究 |
5.1 概述 |
5.2 动渗耦合作用下软黏土地基沉降现场试验分析 |
5.2.1 工程概况 |
5.2.2 现场监测布置 |
5.2.3 试验结果分析 |
5.3 动渗耦合作用软黏土地基沉降数值模拟分析 |
5.3.1 模型建立 |
5.3.2 数值结果与监测结果对比 |
5.3.3 影响因素分析 |
5.3.4 沉降预测方法对比分析 |
5.3.5 多因素耦合沉降预测公式建立 |
5.4 动渗耦合条件下软黏土沉降预测程序设计 |
5.4.1 界面设计 |
5.4.2 程序调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程序 |
附录 A:动渗耦合作用下软黏土弹塑性本构模型研究 |
附录 B:考虑动荷载与渗流多影响因素的软黏土地基变形预测模型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铁路路基工程中等压缩性土地基沉降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浩吉重载铁路路堤下地基沉降监测方案及特征 |
2.1 概述 |
2.2 监测断面试验方案 |
2.3 沉降观测数据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沉降预测方法分析 |
3.1 常用沉降预测方法 |
3.2 其他沉降预测方法 |
3.3 沉降预测方法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路基工后沉降预测的三参数幂函数模型 |
4.1 传统两参数预测模型 |
4.2 两传统模型沉降时程曲线特征 |
4.3 路基沉降三参数预测模型 |
4.3.1 幂函数曲线模型 |
4.3.2 三参数幂函数模型沉降时程曲线特征 |
4.4 案例分析 |
4.4.1 不同预测模型拟合效果对比 |
4.4.2 工后沉降预测准确性评价 |
4.4.3 地基的最终工后沉降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参数幂函数模型的适应性 |
5.1 兰武二线工后沉降预测 |
5.2 大西客专工后沉降预测 |
5.3 武广客专工后沉降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三参数幂函数模型的分级填筑路堤沉降预测 |
6.1 基本思路与具体步骤 |
6.2 案例分析 |
6.2.1 检验指标 |
6.2.2 假设合理性的验证 |
6.2.3 累计沉降预测准确性评价 |
6.2.4 地基的最终累计沉降预测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实践及学术成果 |
(7)洞庭湖区高速公路水泥搅拌桩-塑料排水板处治下软基沉降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2.2 塑料排水板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基研究现状 |
1.2.3 软土地基沉降计算研究现状 |
1.2.4 现有研究不足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洞庭湖区软土地质状况及现场沉降监测研究 |
2.1 引言 |
2.2 工程概述 |
2.2.1 工程地质概况 |
2.2.2 水文地质条件 |
2.2.3 土层分布特性 |
2.2.4 洞庭湖区域性软土评价与整治 |
2.3 现场沉降监测及分析 |
2.3.1 软土地基处理方案 |
2.3.2 洞庭湖区高速软基沉降监测方案 |
2.3.3 现场监测数据分析 |
2.3.4 双曲线法预测工后沉降量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洞庭湖区域性软土地基有限元模型分析 |
3.1 引言 |
3.2 软土地基有限元数值模拟原理分析 |
3.2.1 Biot固结理论 |
3.3 软土地基有限元本构模型分析 |
3.3.1 软土本构模型分析 |
3.3.2 修正剑娇模型参数获得 |
3.3.3 初始应力状态分析 |
3.4 塑料排水板及水泥搅拌桩软土地基简化方法 |
3.4.1 塑料排水板软土地基简化方法 |
3.4.2 水泥搅拌桩二维应变简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和塑料排水板处理湖区软基沉降控制效果数值分析 |
4.1 引言 |
4.2 洞庭湖区软土地基有限元数值模型建立 |
4.2.1 有限元数值模型尺寸确定 |
4.2.2 路基顶部荷载与边界条件设定 |
4.2.3 软土地基及路基模型参数汇总 |
4.3 典型断面现场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4.4 塑料排水板和水泥搅拌桩处理地基沉降机理分析 |
4.4.1 塑料排水板处理洞庭湖区软基沉降机理分析 |
4.4.2 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基沉降控制机理分析 |
4.5 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
4.5.1 塑料排水板打设间距对沉降量影响 |
4.5.2 路基填土高度对塑料排水板处理地基沉降量的影响 |
4.6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
4.6.1 水泥搅拌桩桩长对软基沉降量的影响 |
4.6.2 水泥搅拌桩桩径对软基沉降量的影响 |
4.6.3 水泥搅拌桩桩间距对软基沉降量的影响 |
4.6.4 路基填土高度对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量的影响 |
4.7 塑料排水板和水泥搅拌桩处理高速公路软基沉降效果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湖区软基高速不同地基处治方式沉降控制技术正交试验分析 |
5.1 引言 |
5.2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工后沉降非标准化系数方程计算 |
5.2.1 考核指标的确定 |
5.2.2 确立因素水平表 |
5.2.3 基于正交试验的水泥搜拌桩复合地基数值模拟 |
5.3 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处理路基工后沉降非标准化系数方程计算 |
5.4 洞庭湖区不同软基处理方式工程实例沉降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8)广东大丰华高速公路K28+100与K38+200断面软基处理与沉降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
1.2.1 软土路基处理现状 |
1.2.2 软基沉降预测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广东省大丰华高速公路软土特性分析 |
2.1 软土概况 |
2.1.1 软土的定义 |
2.1.2 软土的分类 |
2.2 依托工程概况 |
2.2.1 气象 |
2.2.2 河流水文 |
2.2.3 地形地貌 |
2.3 广东省大丰华高速公路软土的工程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丰华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方法及沉降分析 |
3.1 软基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考虑因素 |
3.2 高速公路常用软基处理方法及对比分析 |
3.2.1 换填法 |
3.2.2 排水固结法 |
3.2.3 复合地基法 |
3.3 大丰华高速公路软基处治方案 |
3.3.1 软基处理方案的拟定 |
3.3.2 软基处治应考虑的问题 |
3.4 软基沉降量观测 |
3.4.1 软基监控断面设置 |
3.4.2 软基现场监测断面设置 |
3.4.3 软土地基典型断面沉降观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丰华高速公路地基沉降预测研究 |
4.1 双曲线法的软土地基沉降预测 |
4.1.1 K28+100断面双曲线法预测分析 |
4.1.2 K38+200断面双曲线法预测分析 |
4.2 指数曲线法的软土地基沉降预测 |
4.2.1 K28+100断面指数曲线法预测分析 |
4.2.2 K38+200断面指数曲线法预测分析 |
4.3 Asaoka法的软土地基沉降预测 |
4.3.1 K28+100断面Asaoka法预测分析 |
4.3.2 K38+200断面Asaoka法预测分析 |
4.4 灰色理论模型法的软土地基沉降预测 |
4.4.1 灰色理论模型法 |
4.4.2 K28+100和K38+200断面灰色理论模型预测分析 |
4.5 各种预测模型分析对比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9)考虑实测数据异常及新旧程度有界性的软基沉降预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沉降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沉降监测的现场研究 |
1.2.2 基于土体固结压缩理论的沉降计算研究 |
1.2.3 基于实测数据资料的沉降计算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
第2章 基于实测数据分析的沉降预测理论方法 |
2.1 概述 |
2.2 基于实测数据的动态分析法 |
2.2.1 灰色模型GM(1,1) |
2.2.2 人工神经网络法 |
2.3 基于实测数据的曲线拟合法 |
2.3.1 曲线拟合沉降预测模型 |
2.3.2 “S”型曲线拟合原理 |
2.4 组合预测法 |
2.4.1 权重合成法 |
2.4.2 区域合成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考虑实测数据新旧程度影响的有界性 |
3.1 概述 |
3.2 最优组合预测模型 |
3.2.1 基于相对误差最小的最优组合预测法 |
3.2.2 基于绝对误差最小的的最优组合预测 |
3.2.3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最优组合预测 |
3.3 考虑实测数据新旧程度及新鲜度函数模型 |
3.3.1 实测数据新旧程度的影响 |
3.3.2 常见的新鲜度函数模型 |
3.4 实测数据新旧程度影响有界性的分析 |
3.4.1 实测数据新鲜度函数模型构建方法 |
3.4.2 考虑实测数据新旧程度的沉降组合预测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实测数据异常及新旧程度有界性的软基沉降预测方法 |
4.1 概述 |
4.2 实测数据的异常分析 |
4.2.1 现场实测数据异常的定义 |
4.2.2 实测数据异常的产生原因 |
4.2.3 实测数据异常的判别方法 |
4.3 实测沉降数据异常的剔除方法 |
4.3.1 基于统计学理论的异常剔除 |
4.3.2 实测沉降数据异常的处理方法 |
4.4 考虑数据异常及新旧程度影响有界性的沉降预测新方法 |
4.4.1 软基沉降预测新方法模型建立 |
4.4.2 软基沉降预测新方法建模求解步骤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实例分析与应用 |
5.1 概述 |
5.2 工程实例一 |
5.2.1 工程概况 |
5.2.2 计算分析与过程 |
5.2.3 计算结果分析与比较 |
5.3 工程实例二 |
5.3.1 工程概况 |
5.3.2 计算分析与过程 |
5.3.3 计算结果与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真空—堆载预压加固吹填土及软基的沉降预测和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发展 |
1.2.1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简介 |
1.2.2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发展 |
1.3 真空-堆载预压法的研究现状 |
1.3.1 真空-堆载预压法的现状分析 |
1.3.2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吹填土的工程特性 |
2.1 引言 |
2.2 研究区的地理位置 |
2.3 研究区各分区分布特点 |
2.3.1 加固区各分区土层分布特点 |
2.3.2 加固区疏浚吹填和软基分布特点比较 |
2.3.3 加固区各分区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对比 |
2.4 不同地区吹填土的工程特性对比 |
2.4.1 不同地区吹填土的粒度对比分析 |
2.4.2 不同地区吹填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对比分析 |
2.4.3 不同地区软土工程特性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吹填及软基的现场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现场试验设计 |
3.2.1 工程地质条件 |
3.2.2 现场试验方案设计 |
3.2.3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现场施工工艺和流程 |
3.3 施工监测系统布置 |
3.3.1 现场监测控制 |
3.4 现场试验监测成果分析 |
3.4.1 孔隙水压力大小变化规律分析 |
3.4.2 表层沉降变化规律分析 |
3.4.3 分层沉降变化规律分析 |
3.4.4 地下水位变化规律分析 |
3.4.5 深层水平位移变化规律分析 |
3.5 加固前、后效果分析 |
3.5.1 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结果分析 |
3.5.2 加固前、后标准贯入试验结果分析 |
3.5.3 加固前、后平板载荷试验结果分析 |
3.5.4 加固前、后吹填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
3.5.5 加固前、后室内土工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吹填土及软基的沉降预测 |
4.1 引言 |
4.2 单项沉降预测模型分析 |
4.2.1 指数曲线法沉降预测分析 |
4.2.2 星野法沉降预测分析 |
4.2.3 浅冈法沉降预测分析 |
4.2.4 双曲线法沉降预测分析 |
4.2.5 各单项沉降预测模型预测精度对比分析 |
4.3 新型沉降组合预测模型分析 |
4.3.1 等权重平均法沉降组合预测模型 |
4.3.2 误差平方和倒数法沉降组合预测模型 |
4.3.3 熵权法沉降组合预测模型 |
4.3.4 各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对比分析 |
4.4 七种沉降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有限元分析 |
5.1 引言 |
5.2 有限元程序的建立 |
5.2.1 本构模型 |
5.2.2 砂井固结分析 |
5.3 软基区域有限元模拟分析 |
5.3.1 土层及模型参数 |
5.3.2 有限元模型和网格划分 |
5.3.3 施工阶段模拟和工况分析 |
5.3.4 计算结果分析 |
5.4 吹填土地基有限元模拟分析 |
5.4.1 土层及模型参数 |
5.4.2 有限元模型和网格划分 |
5.4.3 施工阶段模拟和工况分析 |
5.4.4 计算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四、灰色模型在软土地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源数据的季冻区路基沉降预测方法研究[D]. 杨馨宇.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修正优化综合预测模型的软土地基沉降研究[J]. 王培宇,曹日红,闫放,唐礼忠. 建筑科学, 2021(01)
- [3]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基的现场监测及沉降预测分析[D]. 程文亮.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4]含黏粒砂土填方路基渗透特性及沉降预测研究[D]. 刘恒.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3)
- [5]动应力场和渗流场耦合作用下软黏土变形特性及沉降预测研究[D]. 冯双喜. 天津大学, 2020(01)
- [6]铁路路基工程中等压缩性土地基沉降预测方法研究[D]. 程明.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7]洞庭湖区高速公路水泥搅拌桩-塑料排水板处治下软基沉降数值分析[D]. 付登博.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8]广东大丰华高速公路K28+100与K38+200断面软基处理与沉降预测研究[D]. 孙阳.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9]考虑实测数据异常及新旧程度有界性的软基沉降预测方法[D]. 谭涛. 湖南大学, 2019(06)
- [10]真空—堆载预压加固吹填土及软基的沉降预测和数值分析[D]. 吴灵军.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