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亚湾三种经济贝类的营养生态位及潜在产量评估(论文文献综述)
董悦[1](2021)在《黄海蛇尾纲优势物种食物来源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蛇尾纲生物是重要的棘皮动物类群,广泛分布于不同海洋环境,是黄海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优势种和建群种。黄海蛇尾纲生物主要有两种食性,一种为腐食食性,如浅水萨氏真蛇尾(Ophiura sarsii vadicola)和司氏盖蛇尾(Stegophiura sladeni);另一种为悬浮物食性,如紫蛇尾(Ophiopholis mirabilis)。但目前上述不同食性蛇尾纲生物的食物来源与重金属累积的研究较少。本文以蛇尾纲浅水萨氏真蛇尾、司氏盖蛇尾和紫蛇尾等黄海优势物种为研究对象,基于胃含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功能预测、碳氮稳定同位素、脂肪酸组成与生物标志物分析了食物来源及其差异,同时揭示了重金属在不同食性蛇尾的累积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黄海蛇尾纲优势物种食物来源分析-基于胃含物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功能特征基于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司氏盖蛇尾、紫蛇尾、浅水萨氏真蛇尾与金氏真蛇尾的胃含微生物群落进行测序与分析。结果表明,胃含微生物群落组成丰富,物种多样性高,鉴定到56个门、569个属。胃含微生物群落组成与沉积物环境微生物差异显着,生物多样性较高。蛇尾胃含微生物优势类群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软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不同食性蛇尾(腐食性司氏盖蛇尾与悬浮物食性紫蛇尾)胃含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一定差异,两种远岸腐食食性蛇尾(司氏盖蛇尾与浅水萨氏真蛇尾)相似性较高。胃含微生物功能预测结果表明,近岸与远岸司氏盖蛇尾胃含微生物在环境相关代谢通路中存在显着差异,不同食性蛇尾胃含微生物功能在脂质(Lipid metabolism)、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metabolism)等代谢通路存在显着差异。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司氏盖蛇尾胃含微生物均存在高丰度的共生菌Canditatus Hepatoplasma属,其可能具有促进蛇尾营养代谢、提高生存率的作用。(2)黄海蛇尾纲优势物种食物来源分析-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与脂肪酸碳氮稳定同位素结果表明,黄海浅水萨氏真蛇尾、司氏盖蛇尾和紫蛇尾营养级水平相似。紫蛇尾δ13C值含量变化范围较大,可能与其悬浮物食性有关。獐子岛海域的蛇尾及其他生物的潜在食物来源贡献率存在差异。紫蛇尾中,磷虾(33.35%)占比最高,其次为POM(25.98%)和SOM(22.84%),菲律宾蛤仔(17.83%)占比最低;浅水萨氏真蛇尾中,POM(28.26%)、磷虾(27.88%)和SOM(26.31%)三种占比相似;司氏盖蛇尾中,磷虾(37.17%)和菲律宾蛤仔(29.29%)占比高于POM(17.14%)和SOM(16.40%)。此外磷虾在虾夷扇贝、香螺和脉红螺中的比例均超过40%;菲律宾蛤仔在虾夷扇贝、鸡爪海星和香螺中的占比也超过30%。脂肪酸结果表明,该海域蛇尾与同域分布的滤食性贝类虾夷扇贝脂肪酸组成存在差异。表征陆地植物来源的脂肪酸在悬浮物食性的紫蛇尾中的含量高于腐食食性蛇尾;表征肉食性的脂肪酸在浅水萨氏真蛇尾和司氏盖蛇尾中含量较高;表征硅藻来源的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在四种生物中含量均较高,在司氏盖蛇尾中含量最低。(3)重金属和甲基汞在不同蛇尾中的累积作用重金属与甲基汞结果显示,北黄海浅水萨氏真蛇尾、司氏盖蛇尾和紫蛇尾中重金属含量存在差异,且与悬浮物、沉积物重金属含量不同。Zn和Cr为三种蛇尾中含量最高的重金属,Cd和Hg含量最低。紫蛇尾与悬浮物Cu含量较高,表明紫蛇尾对于重金属Cu的累积与其悬浮物食性有关。重金属含量与蛇尾的δ13C值、δ15N值和盘径存在相关性。重金属Pb、As在司氏盖蛇尾和紫蛇尾中与δ13C值的累积作用不同,其余五种重金属的累积作用与食性无关;重金属Pb、As、Hg在司氏盖蛇尾和紫蛇尾中与δ15N值的累积作用存在差异,Cd、Zn、Cr、Cu的累积作用与食性无关;重金属Zn、Cr、Cu与个体大小的相关性在司氏盖蛇尾和紫蛇尾中不同,Cd、Pb、As、Hg在两种蛇尾中均与个体大小呈正相关。甲基汞与Hg含量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甲基汞含量与Hg含量在紫蛇尾中显着正相关(p<0.05);甲基汞含量与浅水萨氏真蛇尾的盘径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紫蛇尾的δ15N值和δ13C值均呈显着负相关(p<0.05)。
胡高宇[2](2020)在《基于Ecopath模型的虾贝海水池塘综合养殖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重视,传统的养殖模式弊端逐渐显露。早期粗放型的养殖模式为了提升养殖产量,无视环境承载力,过度追求高密度养殖,大量增加投饵,致使病害滋生,水质下降,品质降低等现象频发。优化养殖模式,对水产养殖进行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当前养殖产业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多品种综合养殖根据不同营养级的生物进行混养,因其具有抗风险能力强,资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少,养殖产量较高,养殖品质好等优点,逐渐走进养殖户的视野。研究表明,开展池塘综合养殖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等层面上均高于单养,是值得被推广的一项技术。本文构建了海水虾贝综合养殖以及贝类养殖的小型模拟塘,以Ecopath模型对贝塘和虾贝混养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特征以及物质流动特点等均进行了分析比较。同时构建了大型商业化的虾贝池塘Ecopath模型,分析在实际养殖生产下的营养结构特征与物质流动规律,并为系统优化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文蛤、青蛤、泥蚶在不同温度下生理代谢变化:本研究以三种规格的文蛤、青蛤和泥蚶为实验对象,采用实验室静水法以及间歇式呼吸测量法,通过测定摄食、耗氧、排粪、排氨等生理参数,研究了不同水温下不同规格贝类的生理代谢情况。结果显示:在15-25℃温度区间内,除了文蛤排粪率随温度升高出现先降后升的情况,文蛤的摄食、耗氧和排氨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青蛤和泥蚶的摄食、排氨、排粪、耗氧随着温度升高均呈上升趋势;通过对贝类的基础生理代谢研究,对贝类能量学和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为今后的贝类养殖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2)对浙江省的两种滩涂贝类养殖模式进行了模拟,分别构建了两种小型模拟池塘,分别代表纯贝类养殖和虾贝混养两种养殖模式,利用Ew E 6.6软件构建了两个Ecopath模型,对比了两种养殖模式下池塘中的物质流动规律。贝塘Ecopath模型由14个功能组构成,模型主要由4个营养级组成,第I营养级流量最大,占系统总流量的69.66%,系统内物质流通量随着营养级的增加而减少,分别为30.18%,0.15%和0.01%。贝塘生态系统内营养流通途径主要是通过生产者主导的牧食链向上传递。从生态营养学效率看,功能组EE值较高的是鱼粉0.985和浮游细菌0.844。实验贝塘的物质总流量为37382 g/[m2·year],其中摄食量为11344 g/[m2·year],占总流量的30.35%,总呼吸量为8348 g/[m2·year],占总流量的22.33%,总碎屑生产力为17690 g/[m2·year],占总流量的47.32%。系统净生产力为15960 g/[m2·year]。虾贝塘Ecopath模型由15个功能组构成,系统由5个营养级组成,第Ⅰ营养级流量最大,占系统总流量的71.79%,与贝塘一样,物质流量随着营养级的增加而减少,分别为28.01%,0.18%,0.01%和0.002%。牧食链和碎屑链对虾贝塘生态系统的营养流通均具有较大的影响。从生态营养学效率看,功能组EE值较高的是大型浮游动物0.824和浮游细菌0.741。虾贝塘生态系统物质的总流量为52728g/[m2·year],其中摄食量为14872 g/[m2·year],占总流量的28.21%,总呼吸量为9430g/[m2·year],占总流量的17.88%,总碎屑生产力为28426 g/[m2·year],占总流量的53.91%。系统净生产力为14879 g/[m2·year]。但是两种养殖模式的系统连接指数和杂食指数均较低,表示两个系统的成熟度均较低,食物链较为简单。模拟池塘的氮磷平衡分析结果也显示,在收获了贝类、虾类以及浒苔的情况下,仍然有大量的能量没有被利用而是沉积在了系统底泥里,其中贝塘大于虾贝塘富余量,贝塘约沉降了45.4%的氮和30.2%的磷,虾贝塘约剩余40.7%的氮和17.9%的磷。对于这些将被浪费的能量,建议增大虾的养殖密度或者引入可以直接利用底质碎屑的物种,以此提高系统的利用效率。(3)由于模拟池塘与实际养殖池塘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为了解池塘的实际养殖情况,需要重新对池塘生态系统进行模型构建。参考了实际的养殖产量和投入情况,对海水虾贝池塘构建了14个功能组的模型。模型结果显示,系统主要由5个营养级组成,第Ⅰ营养级流量最大,占系统总流量的61.94%,系统能流量随着营养级的增加而减少,分别为37.12%,0.93%,0.01%和0.00%。池塘生态系统的物质流通由牧食链和碎屑链分别提供30.51%和31.43%的物质量。从生态营养学效率看,小型和微型浮游植物的EE值分别是0.648和0.591。碎屑组,水体和底质碎屑组EE值,分别为0.987和0.349,人工饵料EE值为0.551。池塘总流量为121755 g/[m2·year],其中摄食量为46342 g/[m2·year],占总流量的38.06%,总呼吸量为29813 g/[m2·year],占总流量的24.49%,总碎屑生产力为45600 g/[m2·year],占总流量的37.45%,系统净生产力为7333 g/[m2·year]。但是模型结果显示,该养殖池塘的连接指数和杂食指数仍很小,系统成熟度较低,稳定性差。在目前的养殖条件下,建议适当搭配新物种,提高系统的综合养殖效益。
万宇,慕永通,侯晓梅[3](2017)在《贝类跨区养殖生态风险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十年来我国贝类跨区养殖的发展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但却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一行为所具有的生态风险,系统研究更是处于空白状态。本文试图通过梳理有关我国贝类跨区养殖所造成的生态风险,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跨区贝类会携带寄生虫、原核生物、细菌和病毒,并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基因多样性与完整性等造成潜在影响。政府以及相关行业协会应当综合评估经济、社会和生态影响并督促养殖企业防控贝类逃逸以及实施良好管理规范。
李保民[4](2016)在《养殖池塘底质营养物质归趋特征及改良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产品营养价值丰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的需求量是逐渐增加的,池塘养殖产量在水产养殖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养殖池塘是相对封闭与脆弱的生态系统,并且池塘沉积物是池塘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实验以规模化池塘养殖的湖北省公安县崇湖渔场作为研究场所,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探讨主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主养黄颡鱼(Pelteobaggrus fulvidraco)两种养殖模式池塘沉积物有机质的归趋特征,同时分析两种不同主养模式池塘营养物质在池塘底泥中的累积特征,最后通过室内模拟的手段,探讨几种不同底质改良措施下,沉积物中营养物质的迁移特征,为池塘健康养殖模式的构建以及池塘底质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主养草鱼养殖新塘中草鱼的食物来源主要由人工投喂的饲料、POM(Particular Organic Matter)、沉积物有机质以及底栖动物等组成,其中以人工投喂的饵料相对贡献比率最高(42.30%),而主养草鱼老塘中人工投喂的饲料对草鱼的贡献比率占到了绝对优势,其值为83.81%。主养黄颡鱼养殖新塘中黄颡鱼的食物来源较为广泛,人工投喂的饵料(31.42%)、沉积物有机质(22.94%)、底栖动物(19.53%)、附着藻(13.24%)和POM(12.59%)均有相对较高的贡献率;而主养黄颡鱼老塘中黄颡鱼的食物主要来源于沉积物中的有机物质,其中沉积物有机质拟合后相对贡献比率为92.16%,主养黄颡鱼老塘沉积物中累积的大量残饵和碎屑可能成为黄颡鱼的主要食物来源。主养草鱼的新塘和老塘沉积物有机质均主要来源于池塘土壤有机质和人工投喂的饲料,其中土壤中的有机质贡献率超过均50%,而两者的贡献率之和均超过75%,相比较而言,各来源对池塘沉积物有机质的贡献比例差异不显着。而主养黄颡鱼新塘沉积物有机质同样主要来源于池塘土壤有机质和人工饲料,总体而言主养黄颡鱼老塘中土壤有机质的贡献比率下降,而人工饲料、POM和附着藻在沉积物中的贡献比例有所增加,表明长期的养殖活动使得池塘表层沉积物各种来源的有机质有显着增加。(2)主养草鱼和主养黄颡鱼老塘柱状沉积物中TC(Total Carbon)、TN(Total Nitrogen)和TP(Total Phosphorus)含量显着高于新塘(P<0.01)。在垂直方向上,两种主养模式的新塘柱状沉积物中的TC、TN、TP含量随着底泥深度的变化不显着,而两种主养模式老塘的柱状沉积物中,TC、TN和TP的含量从表层到底层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表明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营养物质在池塘沉积物中有明显的累积过程。柱状沉积物中碳氮磷含量与APA(碱性磷酸酶活性)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TC、TN和TP均与APA呈现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主养草鱼新塘和老塘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差异性不显着,主养黄颡鱼新塘的APA显着高于老塘(P<0.01),表明池塘沉积物中的APA可能受到养殖对象以及沉积物中营养物质的存在形态的影响。(3)在池塘沉积物修复期,种青处理组沉积物中总氮和总磷的含量、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烧失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生石灰组沉积物中烧失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覆水处理后,种青处理组水体中正磷酸盐、叶绿素a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种青处理组水体总磷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暴晒组水体中正磷酸盐、总磷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生石灰组水体中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种青、暴晒、投放生石灰降低了养殖池塘底泥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其中种青处理组沉积物中总磷的含量降低显着,覆水后水体中总磷的含量也有明显下降,以种青处理组的修复效果最佳。
佟蕾,朱蓓薇,周大勇,秦磊,迟雅丽[5](2011)在《牡蛎脂质的超临界CO2萃取及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大连湾牡蛎(Crassostrea talienwhanensis)脂质,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分析了所提取脂质的脂肪酸及甾醇的组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法的脂质回收率为68.48%,所提取脂质中共鉴定出14种脂肪酸和10种甾醇类化合物。脂肪酸中EPA及DHA含量较高,分别占总脂肪酸的20.4%和9.1%;甾醇类化合物主要为胆甾醇、(22E,24S)-麦角甾-5,22-二烯-3β-醇、麦角甾-5,24-二烯-3β-醇和22,23-二氢-豆甾醇,其质量分数分别为39.4%、16.1%、13.3%和12.2%。
刘夏松[6](2010)在《铜锈环棱螺对富营养化水体的综合生态效应》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在室外选取了一富营养化水体,按照螺类密度设高密度组(392 ind.·m-2)、中密度组(196 ind.·m-2)、低密度组(98 ind.·m-2)和对照组在该水体中进行围隔试验。连续跟踪其各理化指标及围隔内浮游生物的群落变化情况,作为现场数据来研究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s)对淡水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效应。在室内条件下,跟踪铜锈环棱螺在不同藻类(产毒、不产毒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c aeruginosa以及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nda)以及不同浓度铜绿微囊藻条件下耗氧率、各种摄食参数以及消化酶(淀粉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情况。所得结果如下:1.铜锈环棱螺可以明显提高藻华水体的透明度(SD),试验中、后期,三个处理组围隔水体的SD均能保持在60cm以上,而对照组SD改变不明显,波动于2940.3cm之间;处理组水体的溶解氧(DO)含量几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显着低于对照组,说明环棱螺的存在可直接或间接降低水体DO浓度。对照组和处理组的化学指标在p<0.05水平上均存在显着差异,说明环棱螺的投放能在一定程度上调控水体质量。2.螺的放养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浮游动物的生长。3.螺的放养能够对富营养化藻华水体产生一定的影响,放养适当密度的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藻华水体中物种趋于单一性的速度,而且能够降低藻华水体中蓝藻的丰度比例。4.铜锈环棱螺的耗氧率随产毒蓝藻浓度的升高而先逐渐增大,达到一定程度后,其耗氧率降低。试验螺在栅藻中的滤食率是所有试验组中最高的,而其清滤率的大小关系为:四尾栅藻组﹥混合藻组﹥产毒蓝藻组﹥不产毒蓝藻组。5.当以产毒铜绿微囊藻905(Microcystic aeruginosa)作为铜锈环棱螺的饵料时,试验螺的淀粉酶活性随摄食时间的改变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胃蛋白酶以及纤维素酶活性随摄食时间整体上呈增大趋势,而其胰蛋白酶活性变化并无明显趋势。当以不同的藻液喂食铜锈环棱螺时,各组试验螺的淀粉酶与胃蛋白酶均高于各自的胰蛋白酶和纤维素酶。试验螺摄食产毒蓝藻时,蛋白酶活性最高;摄食不产毒蓝藻时,淀粉酶与胰蛋白酶活性均最高;摄食栅藻组时,纤维素酶活性最高。
张立通[7](2010)在《综合生物修复条件下对虾池塘养殖容量评估模型》文中研究指明对虾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残饵及排泄物直接影响虾池水体和底部沉积物的质量,而其积累和分解是养殖水体自身污染的主要来源。在污染严重的对虾养殖池塘,有机物质的腐解使氨氮含量升高,而氨氮是虾塘中普遍存在的毒性物质,在高浓度时对虾体有致死作用,即使在安全浓度范围内也显着影响虾体的生理功能,抗病力下降,更易发生疾病。综合循环养殖是一种克服虾塘自身污染、合理利用水体的生态养殖模式,而如何在环境允许的前提下实现对虾与其他养殖品种的合理养殖密度搭配,并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物质、能量利用效能,有可能通过养殖容量模型的研究得到解决,因此尽快开展对虾池塘养殖容量的研究变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历史资料收集、现场实验、现场模拟实验、室内模拟实验等综合性方法研究了综合生物修复条件下对虾池塘养殖容量研究中涉及的主要过程,并根据虾塘水体无机氮的收支平衡原理,初步构建对虾循环养殖池塘对虾养殖容量评估模型,模型中主要考虑对虾、贝类、浮游动物、沉积物—水界面作用、新生残饵、浮游植物、大型藻类、生物滤池和硝化反硝化作用等九个状态变量,进而估算在不同综合生物修复体系下对虾池塘养殖容量。主要结论如下:1.2007年10-11月开展了室内综合生物修复实验研究,结果认为复合贝类、龙须菜和生物滤池内循环组为综合生物修复效果最佳组,该组水体质量接近或好于日换水量10%的单一精养模式。2.2009年5-10月开展了现场综合生物修复实验,虾池pH没有明显变化,而溶氧含量保持在5.00 mg·l-1以上,营养盐、COD和SS等始终保持在对虾耐受范围之内。3.从2008年到2009年,根据实测数据和已有的公式对9个主要过程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9个过程研究的变化趋势。这些过程包括对虾的氮排泄过程、虾塘中新生残饵氮的溶出过程、沉积物-水界面IN的交换过程、牡蛎的氨氮排泄过程、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过程、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过程、龙须菜的固氮作用、生物滤池去除IN的作用和沉积物硝化与反硝化作用等。4.在上述过程研究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综合生物修复条件下对虾池塘养殖容量评估模型,该模型较好地模拟了虾塘水体DIN养殖季节的变化规律,进而估算了综合生物修复条件下对虾养殖池塘养殖容量,结果为:在其它生物修复条件下不变的情况下,当牡蛎放养量为0-1500 kg·mu-1、龙须菜0-430 kg·mu-1时,对虾池塘养殖容量为100-600 kg·mu-1。
文祝友[8](2008)在《三角帆蚌消化系统形态结构及消化酶特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是中国特有的优质淡水育珠蚌。目前,其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水域超负荷运行,使得三角帆蚌种质资源严重退化。虽然我国关于三角帆蚌育珠的研究已有悠久的历史,但仍有许多与养殖相关的基础理论尚未弄清,尤其是关于三角帆蚌消化生理方面的相关问题。本文对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消化系统的形态结构、消化酶的最适pH值,以及在不同藻类培养条件下消化酶活性变化等方面展开了研究,旨在为贝类消化生理以及人工培养淡水藻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体解剖及光镜技术对三角帆蚌消化系统进行了形态解剖研究。观察结果:三角帆蚌的消化系统由消化腺-肝脏和消化道构成,消化道包括口、食道、胃、前肠、中肠、后肠、直肠、肛门几部分组成。口位于前闭壳肌下,口两侧各有一对三角形唇片,食道紧接口的后面,极短;胃与食道相连,体积较小;胃周围有一对肝脏;晶杆(胶质棒状结构)与胃内的胃盾相接触,肠由内外两管构成,根据内肠管结构变化分为:前肠、中肠、后肠、直肠四部分。前肠与胃相连,晶杆和前肠内管出胃时同包在一条囊管中,盘曲于内脏团内:中肠(由前肠内管突然变小部位至后面肠内管膨大部位,中间只有外囊管相连),外囊管内充满食物,盘曲于内脏团后部内;后肠(由膨大部位至穿过心脏),外囊管内充满食物;直肠(由心脏至肛门),肠外包管管道内充满食物和排泄物;肛门开口于后闭壳肌上,位于出水管附近。三角帆蚌消化系统组织结构:肝脏又称消化盲囊,是蚌体最主要的消化器官。组织切片显示它由众多分支的小盲管组成.按结构和功能可区分为肝总管和肝小管两部分。消化道管壁由粘膜层、粘膜下层和浆膜组成,没有肌层。但肠外包管具有肌肉层,由前到后肌肉层逐渐增厚。粘膜层由具纤毛的长形柱状细胞组成.在消化道的不同部位,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的结构略有差异,后肠粘膜上皮也呈不规则凹凸,胃粘膜上皮比肠粘膜上皮稍厚,除此之外肠上皮还具分泌粘液的杯状细胞,尤以后肠粘膜上皮杯状细胞数量最多。本实验采用Folin-酚法、碘-淀粉比色法和DNS法等分别测定了三角帆蚌消化系统的肝脏、胃、前肠、中肠、后肠和直肠的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的活性,以及各酶活性的最适pH值。结果表明,蛋白酶活性由高到低为:胃>肝脏>前肠>中肠>后肠>直肠,除直肠(pH=7.5)外,其它器官蛋白酶活性最适pH值均为7.0;淀粉酶活性由高到低为:胃>后肠>肝脏>中肠>前肠>直肠,肝脏、胃和后肠的淀粉酶活性最适pH值为7.5,而前肠、中肠和直肠的为7.0;纤维素酶活性由高到低为:胃>中肠>肝脏>后肠>前肠>直肠,肝脏的纤维素酶活性最适pH值为5.0,其它器官的均为4.6。在不同藻类培养条件下,两组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活性都存在显着和极显着的差异。
许忠能[9](2007)在《大亚湾惠阳海水网箱养殖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野外调查及室内实验生态的方法研究了惠阳大亚湾海水网箱养殖区生态系统中碳、氮、硫、磷、钙、镁、铁、锌、铜、钼、硒、锶的分配与流动特征。分别测定饵料、养殖鱼类、网箱附着生物群落、海水、微生物、底栖生物、底泥中的元素分配及估算了流动速率,同时,在实验室测定了海水网箱养殖过程中自身污染物的形式与数量。不同种类的饵料、不同体重的饵料鱼中各组织的元素含量都会有差异。其中,各种饵料以及饵料鱼各组织的碳含量为215-483 mg/g,氮含量为52-133 mg/g,磷含量为8-80 mg/g,钙含量为2-154 mg/g。测定了卵形鲳鲹、不同性别的花尾胡椒鲷、不同体重的斜带石斑鱼以及这些鱼不同器官组织的碳、氮、硫、磷、钙、镁、铁、锌、铜、钼、硒、锶元素含量。这三种鱼所含的碳、氮、磷、钙平均为447.5mg/g、110.8mg/g、24.3 mg/g、38.7mg/g。种类、性别、体重影响了网箱养殖鱼类各器官组织的元素含量。在附着生物中,贻贝与牡蛎所占的生物量最大。经估算,养殖区附着生物群落所含的碳、氮、磷、钙分别为7.8×106g、9.0×105 g、6.8×104 g、1.3×107 g。测定了惠阳海水网箱养殖区及附近海域海水中氮、磷、钙、镁、铁、锌、锶等元素的时空变化。海水网箱养殖区海水中的氮、磷、钙含量分别为0.013-0.032mg/L、0.0048-0.0220 mg/L、64-180 mg/l。网箱养殖过程对养殖区海水元素含量产生显着影响,养殖区的氮、磷含量比非养殖区高(P<0.05),而钙、锶含量比非养殖区低(P<0.05)。设计了平板计数法与生物量一菌落标准曲线结合的实验方案,测定海水中细菌与真菌的生物量,分析菌体中碳、氮、硫、磷、钙、镁、铁、锌、铜、钼、硒、锶元素的含量。养殖区中细菌与真菌的生物量分别为5.4×10-4 mg/L、6.3×10-5mg/L,细菌中所氮、磷、钙含量分别为78 mg/g、7.2 mg/g、41 mg/g。测定了惠阳海水网箱养殖区及附近海域底泥中碳、氮、硫、磷、钙、镁、铁、锌、铜、钼、硒、锶元素含量的时空变化,并分析了大型底栖生物的现存量与元素含量。养殖区底泥的碳、磷、钙、铜、锶含量高于非养殖区。养殖区底泥中的碳、钙含量分别14.8g/(L底泥)、30.6 g/(L底泥)。大型底栖生物中,贝类的生物量最高。养殖区大型底栖生物中的碳、钙分别为25.2 g/(L底泥)、43.7g/L底泥)。养殖过程中以饵料鱼投喂养殖动物产生的氮、磷、能量负荷以残饵、粪便、排尿、脱落物等形式存在,其中残饵分为骨、软组织、鳞,它们的元素含量有较大的差别。在不断接受投饵的海水网箱养殖生态系统中,各种元素在网箱、海水、底泥之间及养殖生态系统内外之间流动。惠阳大亚湾海水网箱养殖生态系统中的氮与磷不断向系统外输出。养殖区中存在象泵一样的机制,把钙从附近海区的海水中“泵”入养殖区,再“泵”入养殖区海底。
费志良,乔慧,郝忱,王喆,黄成[10](2006)在《3种淡水蚌消化酶活力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三角帆蚌的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结果显示,3种蚌的3种消化酶的比活力大小顺序均为: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三角帆蚌。3种消化酶比活力在3种蚌的胃、肠部大小顺序均为: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酶,且胃部3种酶比活力都大于肠部。A/P值比较显示,背角无齿蚌适合投放到淀粉物质含量较高的藻类富集水域,褶纹冠蚌适合用来控制蛋白质含量丰富的藻类,三角帆蚌对淀粉类和蛋白类食物消化能力介于二者之间,对蓝绿藻食物源都有很好的适应性。
二、大亚湾三种经济贝类的营养生态位及潜在产量评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亚湾三种经济贝类的营养生态位及潜在产量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黄海蛇尾纲优势物种食物来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蛇尾纲生物摄食生态研究进展 |
1.2 食物来源分析方法 |
1.2.1 胃肠微生物表征食物来源及差异 |
1.2.2 稳定同位素指示生物营养级及食物来源 |
1.2.3 脂肪酸指示物表征食物来源及差异 |
1.2.4 基于营养级的重金属累积作用 |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黄海蛇尾纲优势物种食物来源分析-基于胃含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功能预测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样品采集与鉴定 |
2.2.2 胃含物总DNA提取及16S rRNA基因测序 |
2.2.3 高通量测序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2.2.4 系统发育分析 |
2.2.5 数据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胃含物分析 |
2.3.2 ASV分析 |
2.3.3 蛇尾胃含微生物组成 |
2.3.4 α多样性分析 |
2.3.5 蛇尾胃含微生物和沉积物微生物多样统计分析 |
2.3.6 蛇尾胃含微生物功能特征分析 |
2.3.7 Ca.Hepatoplasma系统发育:司氏盖蛇尾共生菌 |
2.4 讨论 |
2.4.1 蛇尾胃含微生物组成 |
2.4.2 蛇尾胃含微生物的潜在功能分析 |
2.4.3 Ca.Hepatoplasma:潜在的共生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海蛇尾纲优势物种食物来源分析-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与脂肪酸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样品采集 |
3.2.2 稳定同位素分析 |
3.2.3 脂肪酸测定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碳氮同位素分析 |
3.3.2 脂肪酸分析 |
3.4 讨论 |
3.4.1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黄海食物网特征 |
3.4.2 脂肪酸组成 |
3.4.3 脂肪酸生物标志物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海蛇尾纲生物中重金属的累积作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样品采集 |
4.2.2 重金属测定 |
4.2.3 甲基汞测定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重金属的累积 |
4.3.2 甲基汞的累积 |
4.4 讨论 |
4.4.1 重金属的累积作用 |
4.4.2 甲基汞在水生生物中的转化累积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蛇尾的原始序列、有效序列长度及扩增序列变体表 |
附录2 蛇尾胃含微生物与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相似性分析 |
附录3 司氏盖蛇尾、紫蛇尾和金氏真蛇尾胃含微生物群落相似性百分比分析 |
附录4 蛇尾胃含微生物LDA Effect Size组间群落差异分析 |
附录5 基于Tax4Fun分析的KEGG二级通路水平KOs热图 |
附录6 基于PICRUSt分析的KEGG二级通路水平KOs热图 |
附录7 基于Tax4Fun的近岸环境司氏盖蛇尾和紫蛇尾胃含微生物群落KEGG二级通路水平差异分析 |
附录8 基于Tax4Fun的远岸环境司氏盖蛇尾和浅水萨氏真蛇尾胃含微生物群落KEGG二级通路水平差异分析 |
80%及E-value为1e~(-20)的同源序列的基因库编号和参考文献'>附录9 图2-11中BLASTn结果相似度>80%及E-value为1e~(-20)的同源序列的基因库编号和参考文献 |
附录10 不同宿主的分类、来源、基因库编号和序列参考文献 |
附录11 黄海浅水萨氏真蛇尾、司氏盖蛇尾和紫蛇尾碳氮同位素值 |
附录12 浅水萨氏真蛇尾、司氏盖蛇尾和紫蛇尾脂肪酸组成 |
附录13 浅水萨氏真蛇尾、司氏盖蛇尾和紫蛇尾中特征脂肪酸含量 |
硕士期间已取得成果 |
致谢 |
(2)基于Ecopath模型的虾贝海水池塘综合养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海水综合养殖池塘研究进展 |
1.2 养殖容量概述及研究背景 |
1.3 养殖容量研究方法概述 |
1.3.1 经验估算法 |
1.3.2 瞬时生长率法 |
1.3.3 通过实验直接测定法 |
1.3.4 养殖容量模型构建估算法 |
1.4 EwE模型在水域生态系统的应用 |
1.4.1 EwE模型概述 |
1.4.2 EwE模型在渔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
第二章 Ecopath模型关键参数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实验结果分析 |
2.2.1 文蛤基础生理代谢结果 |
2.2.2 青蛤基础生理代谢结果 |
2.2.3 泥蚶基础生理代谢结果 |
2.2.4 三种贝类氧氮比对比 |
2.3 讨论 |
2.3.1 温度对3种滩涂贝类摄食排泄排氨的影响 |
2.3.2 温度对3种滩涂贝类呼吸耗氧的影响 |
2.3.3 生物氧氮比 |
第三章 Ecopath模型的构建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采样设置 |
3.1.3 模型构建 |
3.2 池塘氮磷平衡 |
3.2.1 池塘氮平衡过程 |
3.2.2 池塘磷平衡过程 |
3.2.3 池塘氮、磷平衡 |
3.3 Ecopath模型输出结果 |
3.3.1 生态营养学效率 |
3.3.2 生态位重叠分析 |
3.3.3 混合营养级效益分析 |
3.3.4 生态系统关键物种分析 |
3.3.5 生态系统营养级结构特征分析 |
3.3.6 生态系统内物质流动分析 |
3.3.7 碎屑组能流分析 |
3.3.8 混养池塘生态系统的总体特征 |
3.4 讨论 |
3.4.1 不同养殖模式物质流动特点 |
3.4.2 不同养殖模式下生态营养学效率对比 |
3.4.3 养殖模式的优化 |
第四章 商业规模下养殖模型应用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对象 |
4.1.2 采样设置 |
4.1.3 模型构建 |
4.2 Ecopath模型输出结果与分析 |
4.2.1 生态营养学效率 |
4.2.2 生态位重叠分析 |
4.2.3 混合营养级效益分析 |
4.2.4 生态系统关键物种分析 |
4.2.5 生态系统营养级结构特征分析 |
4.2.6 生态系统内物质流动分析 |
4.2.7 碎屑组能流分析 |
4.2.8 各整合营养级之间的转化效率 |
4.2.9 混养池塘生态系统的总体特征 |
4.3 讨论 |
第五章 总结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研究生期间论文成果 |
致谢 |
(3)贝类跨区养殖生态风险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进展 |
2.1 寄生虫 |
2.2 原核生物 |
2.3 病毒 |
2.4 生物毒素 |
2.5 基因组成 |
2.6 生物多样性 |
3 结论 |
(4)养殖池塘底质营养物质归趋特征及改良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鱼类养殖现状 |
1.1.1 水产品的营养价值 |
1.1.2 水产养殖现状 |
1.1.3 中国水产养殖现状 |
1.1.4 草鱼和黄颡鱼的养殖现状 |
1.2 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生态学中的应用 |
1.2.1 原理 |
1.2.2 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现状 |
1.2.3 混合模型估算沉积物和消费者食物的来源 |
1.3 淡水池塘沉积物中碳氮磷的累积 |
1.3.1 池塘沉积物 |
1.3.2 碳循环 |
1.3.3 氮循环 |
1.3.4 磷循环 |
1.4 污染沉积物的修复 |
1.5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
1.5.1 课题的提出 |
1.5.2 养殖池塘沉积物有机质归趋特征 |
1.5.3 不同养殖年限池塘沉积物营养物质的累积特征 |
1.5.4 不同修复方式下养殖池塘底质营养物质的迁移特征 |
第二章 养殖池塘沉积物有机质归趋特征 |
2.1 前言 |
2.2 材料方法 |
2.2.1 研究对象和样品采集 |
2.2.2 样品的处理 |
2.2.3 稳定同位素分析 |
2.3 结果 |
2.3.1 主养草鱼新塘和老塘稳定同位素特征及草鱼主要食物来源贡献率 |
2.3.2 主养黄颡鱼新塘和老塘稳定同位素特征及黄颡鱼食物来源贡献率 |
2.3.3 主养草鱼新塘和老塘中沉积物有机质的主要来源 |
2.3.4 主养黄颡鱼新塘和老塘沉积物有机质来源 |
2.4 讨论 |
2.4.1 主养草鱼新塘和老塘草鱼食物贡献率分析 |
2.4.2 主养黄颡鱼新塘和老塘黄颡鱼食物贡献率分析 |
2.4.3 主养草鱼新塘和老塘沉积物有机质来源变化特征 |
2.4.4 主养黄颡鱼新塘和老塘沉积物有机质来源变化特征 |
2.5 结论 |
第三章 不同养殖年限池塘沉积物营养物质累积特征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2.2 样品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养殖年限池塘沉积物碳氮磷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 |
3.3.2 不同养殖年限池塘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活性 |
3.3.3 池塘柱状沉积物中碳氮磷含量与碱性磷酸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 |
3.4 讨论 |
3.4.1 不同养殖年限池塘沉积物碳氮磷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 |
3.4.2 不同养殖年限池塘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活性 |
3.5 结论 |
第四章 不同修复方式下养殖池塘底质营养物质的迁移特征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模拟装置 |
4.2.2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4.3 结果 |
4.3.1 沉积物中TPs、TCs与TNs的变化 |
4.3.2 沉积物中APA的活性与LOI的变化 |
4.3.3 水体o-P和TP含量的变化 |
4.3.4 水体NO_3~--N、NH_4~+-N和TN含量的变化 |
4.3.5 水体Chl-a含量的变化 |
4.3.6 小白菜产量的变化 |
4.4 讨论 |
4.4.1 底质修复技术下沉积物中营养物质的迁移特征 |
4.4.2 底质修复技术处理后水体中营养物质的迁移特征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牡蛎脂质的超临界CO2萃取及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原料预处理 |
1.2.2 牡蛎冻干粉化学组成分析 |
1.3 牡蛎脂质的提取 |
1.3.1 超临界CO2萃取法 |
1.3.2 不可皂化物 (甾醇) 的提取 |
1.3.3 脂肪酸的提取及甲酯化 |
1.3.4 GC-MS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牡蛎干粉的主要营养成分 |
2.2 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牡蛎脂质的回收率 |
2.3 牡蛎脂质的脂肪酸组成 |
2.4 牡蛎脂质的甾醇组成 |
3 结 论 |
(6)铜锈环棱螺对富营养化水体的综合生态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水体的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 |
1.2 蓝藻水华的危害 |
1.3 蓝藻水华的防治 |
1.3.1 工程性措施 |
1.3.2 生物性措施 |
1.4 铜锈环棱螺对藻华水体的综合生态效应 |
1.4.1 螺类的食性 |
1.4.2 螺对水体理化环境的影响 |
1.4.3 螺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
1.5 水生生物生理生态学指标影响因子 |
1.5.1 藻类对水生动物生理学指标的影响因子 |
1.5.2 螺、贝类摄食生态学指标影响因子 |
1.6 本研究的意义 |
2 铜锈环棱螺对藻华水体理化指标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 |
2.2.1 水体主要理化指标的变化 |
2.2.2 聚类分析 |
2.3 讨论 |
2.4 结论 |
3 铜锈环棱螺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见第二章) |
3.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 |
3.2.1 物种数 |
3.2.2 物种丰度 |
3.2.3 物种多样性 |
3.2.4 各组围隔中优势种的组成 |
3.3 讨论 |
4 铜锈环棱螺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见第二章) |
4.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 |
4.2.1 种类 |
4.2.2 常见种及优势种 |
4.2.3 浮游植物数量 |
4.3 讨论 |
4.4 结论 |
5 铜锈环棱螺抑藻机理的研究Ⅰ:铜锈环棱螺呼吸代谢以及摄食参数的测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 |
5.2.1 耗氧率 |
5.2.2 各个摄食生理参数的测定结果 |
5.3 讨论 |
6 铜锈环棱螺抑藻机理的研究Ⅱ:铜锈环棱螺在不同藻液中各种消化酶的活性变化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试验方法及样品的处理 |
6.1.3 酶活性的测定 |
6.1.4 数据处理 |
6.2 结果 |
6.2.1 以产毒铜绿微囊藻作为饵料时试验螺的各种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6.2.2 进食不同藻液9h 后螺的四种酶活性的变化 |
6.2.3 试验螺的食性情况 |
6.3 讨论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7)综合生物修复条件下对虾池塘养殖容量评估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1 我国对虾养殖业概况和目前面临的问题 |
1.2 养殖容量概念 |
1.3 养殖容量的研究进展 |
1.3.1 现状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存在的不足,未来的发展方向及趋势 |
1.4 综合生物修复条件下对虾池塘养殖容量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部分 对虾养殖环境综合生物修复试验结果 |
2.1 室内养殖环境综合生物修复试验 |
2.1.1 室内综合生物修复试验设计 |
2.1.2 室内综合生物修复试验结果 |
2.2 现场养殖环境综合修复试验 |
2.2.1 现场综合生物修复试验设计 |
2.2.2 现场综合生物修复试验结果 |
第三部分 过程研究 |
3.1 对虾的氮排泄过程 |
3.2 虾塘中新生残饵氮的溶出过程 |
3.3 沉积物—水界面DIN的交换过程 |
3.4 牡蛎的氨氮排泄过程 |
3.5 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过程 |
3.6 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过程 |
3.7 龙须菜的固氮作用 |
3.8 生物滤池去除DIN的作用 |
3.9 沉积物硝化与反硝化作用 |
第四部分 综合生物修复条件下对虾池塘养殖容量评估模型 |
4.1 概念模型 |
4.1.1 模型假设 |
4.1.2 模型框图 |
4.2 模型的逻辑结构和动力学方程 |
4.2.1 环境因子 |
4.2.2 虾塘水体无机氮输入模块 |
4.2.3 虾塘水体无机氮输出模块 |
4.3 模型参数 |
4.3.1 参数选择的原则 |
4.3.2 参数列表 |
4.4 模型模拟结果与讨论 |
4.4.1 模拟结果 |
4.4.2 参数的灵敏性分析 |
4.5 养殖容量的估算 |
4.6 小结 |
第五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专利 |
(8)三角帆蚌消化系统形态结构及消化酶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三角帆蚌的分类地位与经济价值 |
2 三角帆蚌的生物学特性及研究进展 |
2.1 三角帆蚌的生物学特性 |
2.2 三角帆蚌研究现状及进展 |
2.2.1 三角帆蚌生物学研究现状 |
2.2.2 三角帆蚌的育珠质量和资源保护 |
2.2.3 三角帆蚌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现状 |
2.2.4 三角帆蚌的疾病研究现状 |
3 贝类消化酶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3.1 消化酶在软件动物贝类体内的分布状况的研究 |
3.2 贝类消化酶酶促反应和酶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 |
3.3 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4 贝类的种类、食性与消化酶的关系 |
3.5 三角帆蚌消化酶研究现状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三角帆蚌消化系统形态解剖 |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和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三角帆蚌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研究 |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和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三角帆蚌消化酶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酶粗提液制备 |
1.3 酶液蛋白含量测定 |
1.4 消化酶活性的测定 |
1.4.1 蛋白酶测定 |
1.4.2 淀粉酶测定 |
1.4.3 纤维素酶测定 |
1.4.4 脂肪酶测定 |
1.5 消化酶最适pH值测定 |
1.6 不同藻类养殖条件下,消化酶活性测定 |
1.7 消化酶活性的计算 |
1.8 数据处理 |
2 结果和分析 |
2.1 不同pH条件下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酶在不同消化器官中活性的 变化 |
2.1.1 pH与淀粉酶活性变化 |
2.1.2 pH与纤维素酶活性变化 |
2.1.3 pH与蛋白酶活性变化 |
2.2 不同藻类养殖条件下,消化酶活性变化 |
2.2.1 蛋白酶的测定 |
2.2.2 淀粉酶的测定 |
2.2.3 纤维素酶的测定 |
2.3 酶液蛋白质测定结果 |
2.4 脂肪酶的测定结果 |
3 讨论 |
3.1 pH与消化酶活性的关系 |
3.2 消化酶的分布特性 |
3.3 消化酶与食性的关系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大亚湾惠阳海水网箱养殖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1 前言 |
1.1 海水网箱养殖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 |
1.2 对海水养殖生态系统多种元素的研究 |
1.3 海水网箱养殖自身污染 |
1.4 大亚湾海区的生态环境研究概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大亚湾海水网箱养殖系统中饵料的元素含量及分布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3 大亚湾海水网箱养殖系统中养殖鱼类体内多种元素的含量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4 大亚湾海水网箱养殖系统中网箱附着生物的元素含量与分布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5 大亚湾海水网箱养殖区的海水元素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 |
5.3 讨论 |
6 大亚湾海水网箱养殖区细菌、真菌、颗粒态悬浮物元素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 |
6.3 讨论 |
7 大亚湾海水网箱养殖生态系统大型底栖生物及底泥元素含量 |
7.1 材料与方法 |
7.2 结果 |
7.3 讨论 |
8 海水网箱鱼类在实验室内养殖过程中元素收支情况 |
8.1 材料与方法 |
8.2 结果 |
8.3 讨论 |
9 大亚湾海水网箱养殖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分配与流动图解 |
10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10)3种淡水蚌消化酶活力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样品的制备 |
1.3 酶活性测定 |
1.3.1 试剂制备 |
1.3.2 测定方法淀粉酶活性测定 |
2 结果 |
2.1 淀粉酶比活力的比较 |
2.2 蛋白酶比活力的比较 |
2.3 纤维素酶比活力的比较 |
2.4 3种消化酶比活力的比较 |
3 讨论 |
3.1 3种消化酶比活力的比较及分布的特点 |
3.2 消化酶系与食性的关系 |
四、大亚湾三种经济贝类的营养生态位及潜在产量评估(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海蛇尾纲优势物种食物来源分析[D]. 董悦.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2021
- [2]基于Ecopath模型的虾贝海水池塘综合养殖模式研究[D]. 胡高宇.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3]贝类跨区养殖生态风险综述[J]. 万宇,慕永通,侯晓梅. 海洋环境科学, 2017(06)
- [4]养殖池塘底质营养物质归趋特征及改良技术的研究[D]. 李保民.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2)
- [5]牡蛎脂质的超临界CO2萃取及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 佟蕾,朱蓓薇,周大勇,秦磊,迟雅丽.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2011(04)
- [6]铜锈环棱螺对富营养化水体的综合生态效应[D]. 刘夏松. 宁波大学, 2010(02)
- [7]综合生物修复条件下对虾池塘养殖容量评估模型[D]. 张立通.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2)
- [8]三角帆蚌消化系统形态结构及消化酶特性的研究[D]. 文祝友.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9)
- [9]大亚湾惠阳海水网箱养殖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研究[D]. 许忠能. 暨南大学, 2007(02)
- [10]3种淡水蚌消化酶活力的初步研究[J]. 费志良,乔慧,郝忱,王喆,黄成. 淡水渔业,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