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地磁仪器操作及方法应用学习班》报导(论文文献综述)
李民达[1](1983)在《《古地磁仪器操作及方法应用学习班》报导》文中研究说明为了适应古地磁工作进一步发展需要,满足地质部门各单位对开展古地磁工作,应用古地磁资料的迫切要求,中国地质科学院于一九八一年十日及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先后举办了古地磁仪操作和古地磁方法应用学习班。
李瑞芬,高伟[2](2009)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周年之际,将30年论着文章总目录奉献给广大的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及多年关心,支持期刊发展的各位同仁。30年来地震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观测技术的发展,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及防震减灾工作做出了贡献。30年来,本刊共发表各类文章2972篇,其中地震研究类860篇,地磁地电类367篇,观测技术类1189篇,计算机应用类293篇,专家讲座19篇,历史回顾23篇,其他221篇,本刊30年的文献就像燃烛,当你打开它,可以使你眼前一亮,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肖有钧[3](1982)在《四川地质科学发展史(简编)》文中认为 一、解放前的四川地质工作 (一)地质工作的初始时期四川在地质科学的应用方面,早在秦代就已取得显着成效,如盐、铁矿藏之大量开发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等。但根据地质学"Geology"这一外国名词及其观念而开展的地质工作,则较之许多省(区)为晚。我国地质学者丁文江于1914年调查云南地质时,曾由昆明经禄劝、元谋入川至会理,对会理铜矿进行研究后,再折向东南经巧家去东川。过了十几年,乐森(王寻)(1927)
孙永娟[4](2014)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晚更新世以来史前人类活动年代学研究及其环境意义》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晚更新世以来人类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极端的、脆弱的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复杂而密切。因此对本区人类活动与环境演变关系研究,具有特殊性和典型性。过去研究认为青藏高原在40-30ka之间存在一个特殊暖湿时期,而青藏高原最早的史前人类活动也被认为大致出现在40-30ka之间,即所谓的“青藏高原三阶段特殊暖湿时期”环境背景下产生的。然而随着近年来对青藏高原古湖面变化及气候记录的重建研究表明,异常暖湿的三阶段并不存在。造成这种理解差异的原因在于C14测年方法测年范围相对有限,30ka左右即达到测年上限。因此,独立而系统的青藏高原古人类活动的年代框架亟待获取,基于该年代框架下的史前人类活动与气候环境演变的关系需重新梳理。本论文通过综合考虑青藏高原不同区域环境条件的差异性,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考古地层的完整性,选择了青海湖流域、柴达木盆地及黄河上游的史前人类活动遗址作为研究地点;同时考虑测年方法的测年范围,采取利用光释光(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OSL)测年的单片再生剂量法(Single Aliquot Regeneration,SAR)与C14测年相结合的方法,获取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时间序列,并选择与考古遗址点对应的地层剖面进行环境指标的分析,探讨史前人类活动与气候环境的关系。通过对史前人类活动遗址的发掘,在其考古地层中利用光释光样品进行系统的定年,同时根据碳屑样品的测年结果对光释光结果进行验证。对连续地层剖面进行孢粉、粒度、有机质、磁化率、色度等环境指标分析建立起以年代序列为框架的史前人类活动的气候背景及其耦合关系。本文主要获得以下结论:(1)青海湖地区古人类遗址最早年代大致在14kaBP左右;96 ka时期,水热组合匹配达到最佳,适宜的气候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资源,而细石叶工艺的兴起,使人类获食能力增加,适应范围进一步向边缘环境扩张,在气候环境最好的96 ka时期达到青海湖地区细石器文化的繁盛时期;6 ka BP以后,季风逐渐减弱,气候波动频繁,过渡依赖气候环境的细石器文化逐渐衰退,新石器文化开始出现,江西沟2号遗址最早陶片和磨棒的发现,说明高原细石器文化在6 kaBP可能融入了部分农业因素,并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2)小柴旦湖古人类遗址地层的年代是通过重建小柴旦湖两期古湖滨阶地来限定出古人类活动年代,小柴旦湖一级湖滨阶地年代在12.6±1.1ka和3.1±0.3ka,拔湖约4米;二级湖滨阶地年代在37±4ka和51±4ka之间,拔湖约40米;小柴旦古人类活动遗物地层拔湖7米,小柴旦古人类活动年代则被限定在12.6ka和37ka之间。(3)通过对处于喇家遗址上游的积石峡堰塞湖系统的定年,发现积石峡存在两期堰塞湖沉积:一期在大致30ka左右;另一期积石峡堰塞湖大致始于8.9ka,堰塞湖溃坝年代不老于6.8 ka。尽管在崩积物和湖相地层交界处的碳屑年龄结果为4kaBP,该结果在时间上可能与喇家地震导致山体崩塌存在一定联系,但由于缺乏足够的地貌证据,无法得出是积石峡堰塞湖溃坝导致喇家遗址毁灭的结论。(4)光释光测年方法在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与遗址地层同层位的光释光年代与C14年代基本一致,达到了相互交叉检验的目的。
赵文津[5](1993)在《在市场竞争中发展物探科学技术》文中提出从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的角度论述了物探科技今后的发展问题和发展方向.强调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队伍结构,发展对口技术,形成应用和开发的良性循环.提出了未来10个市场方向、9个科技开发热点.建议我国物探科技发展应采取“四新”(新技术、新方法,新原理和新思路)方针;建议打破部门界限,因势利导地培育和形成技术发展中心.
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6](1989)在《中国地质学会1989年会议计划》文中提出
马英俊[7](2006)在《胜利油田桩西古潜山构造特征及油气成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桩西古潜山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境内,大地构造位置为华北地台东南部,河淮台向斜隶属的渤海湾盆地南部。华北地台前震旦纪为地槽发展阶段,震旦纪开始稳定,并转向地台发育阶段。NNE向发育的张性郯庐大断裂穿越其中。区域位置为渤海湾盆地南部济阳坳陷北部的二级凹陷内,它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油田之一。 本文通过物探、测井二次解释和钻井等大量资料的研究认为:桩西古潜山在太古代末期泰山群形成结晶基底后,遭受长期剥蚀,在古生代沉积一套岩性、厚度稳定的海陆交互相地层,是一个经印支期抬升、挤压、褶皱、剥蚀、沉降接受中生界地层沉积之后,在燕山运动后期,整体向西推移的大型褶皱推覆体。研究认为潜山内部构造受力复杂,断块破碎,不仅有早期褶皱逆断运动,地层遭受严重剥蚀,而且中、后期发生大型推覆运动和分布广泛的正断运动,形成了一套十分复杂的断裂系统,也形成各式各样的储集空间,纵横向变化大,并有多达7套含油层系。 研究认为桩西下古生界潜山主要由下古生界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组成,顶面埋深3500~4600m,总厚度1300~1500m,基底为太古界花岗片麻岩。其整体上是一个自东向西推移的大型推覆体,以中部的逆断层为界,大体可分为上盘拱张背斜和下盘的挠曲褶皱—倒转—平缓单斜构造形态,内部被多条不同时期断层切割所复杂化,研究认为共有断层25条,其中推覆断层1条,逆断层4条,具有明显平行位移的断层3条,正断层17条。可分为13个断块区。 储集空间以次生为主,储集空间类型多、结构复杂,其储集空间类型可分为三类七种,储集类型主要为大缝大洞型和裂缝溶孔型,孔隙度5%-0.1%。裂缝发育受构造运动、岩性、构造部位、断裂和火成岩侵人体等因素影响,溶蚀孔洞发育与剥蚀程度、古地形、天然水和高矿化度水、差异风化作用、岩石性质、顶
季边[8](2002)在《2001年的中国科学院创新路上亮点多》文中指出 2001年是我国实施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的第一年。全院同志根据院党组的总体部署,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显着增强,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1 全面推进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组织结构调整和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一)以研究所为单元的科研机构调整已近完成,组建了若干新的研究单元,研究所转制及企业改制等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古地磁仪器操作及方法应用学习班》报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地磁仪器操作及方法应用学习班》报导(论文提纲范文)
(4)青藏高原东北部晚更新世以来史前人类活动年代学研究及其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人地关系与环境考古学 |
1.1 人地关系 |
1.2 环境考古学研究内容 |
1.3 环境变化与人类适应研究概况 |
1.3.1 全球概况 |
1.3.2 中国概况 |
第二节 第四纪地质年代学在环境考古中的应用 |
第三节 晚更新世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研究现状与问题 |
3.1 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的研究现状 |
3.2 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论文选题依据、研究目标及内容 |
4.1 选题依据 |
4.2 研究区域选择 |
4.3 研究目标 |
4.3.1 厘清柴达木盆地史前人类活动年代与气候背景 |
4.3.2 青海湖流域史前人类活动年代及其气候背景 |
4.3.3 明确黄河上游积石峡堰塞湖年代,并探讨喇家遗址废弃原因 |
4.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方法—光释光测年及C14测年 |
第一节 释光测年模型 |
第二节 释光测年发展历史 |
2.1 热释光测年 |
2.2 光释光测年 |
第三节 光释光测年样品的前处理 |
第四节 等效剂量与剂量率的测定 |
4.1 单片再生法(SAR) |
4.2 标准生长曲线(SGC) |
4.3 样品剂量率的测定 |
第五节 实验条件检测与结果检验 |
5.1 红外光长石信号检测 |
5.2 预热温度坪实验 |
5.3 剂量恢复实验 |
5.4 样品De值的分布 |
5.5 样品的标准生长曲线 |
第六节 光释光测年方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
第七节 OSL与AMS 14C交叉检验 |
第三章 青海湖流域史前人类活动的年代学及其意义 |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
第二节 青海湖南岸史前人类遗址特征及其年代 |
2.1 151遗址 |
2.2 江西沟遗址 |
2.2.1 JXG1遗址 |
2.2.2 JXG2遗址 |
第三节 青海湖东北岸史前人类活动遗址特征及年代 |
3.1 湖东种羊场遗址特征及其年代 |
3.1.1 湖东种羊场遗址特征 |
3.1.2 湖东种羊场遗址年代 |
3.2 铜线遗址 |
3.2.1 铜线遗址特征 |
3.2.2 铜线遗址年代 |
3.3 白佛寺遗址(WT) |
3.3.1 白佛寺遗址特征 |
3.3.2 白佛寺遗址年代 |
3.4 晏东台史前人类活动遗址特征及其年代 |
3.4.1 晏东台遗址特征 |
3.4.2 晏东台遗址年代 |
3.5 基于年代学的青海湖东北岸史前人类活动文化特征 |
第四节 青海湖地区气候环境演变重建与古人类活动耦合关系 |
4.1 JXG1剖面地层及年代 |
4.2 环境样品测试及其意义 |
4.3 江西沟代表的青海湖古人类活动气候环境背景重建 |
4.4 青海湖地区气候环境演变与古人类活动耦合关系 |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小柴旦湖遗址光释光年代学及其意义 |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
1.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1.2 柴达木盆地史前人类活动遗址概况 |
第二节 小柴旦遗址概况 |
第三节 小柴旦遗址剖面及OSL年代结果 |
第四节 小柴旦湖面变化探讨与遗址年代控制 |
4.1 小柴旦湖面变化探讨 |
4.2 小柴旦遗址年代 |
第五章 官厅盆地积石峡古堰塞湖年代及其意义 |
第一节 喇家遗址概况 |
第二节 喇家遗址概况 |
2.1 剖面与样品 |
第三节 黄河上游积石峡湖相沉积的年代学及其意义 |
3.1 引言 |
3.2 剖面与样品 |
3.3 测年结果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青藏高原东北部晚更新世以来史前人类活动年代学研究及其环境意义 |
1.1 青海湖古人类活动年代学与环境演变 |
1.2 柴达木小柴旦湖湖面变化与古人类活动年代学 |
1.3 积石峡堰塞湖年代与喇家遗址毁灭 |
第二节 展望 |
作者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胜利油田桩西古潜山构造特征及油气成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3、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关键 |
4、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5、取得的主要成果 |
6、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一章 桩西古潜山地层层序及地层特征 |
第一节 下古生界地层层序 |
第二节 下古生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
第三节 地层特征 |
第二章 桩西古潜山构造特征、断裂系统研究 |
第一节 构造断裂系统的研究方法 |
一、迭前深度偏移资料处理及解释方法 |
二、层位精细标定方法 |
三、速度场研究方法 |
四、三维地震资料解释 |
五、相干技术分析方法 |
六、地震属性检测断层 |
七、潜山顶面等深图及内幕构造图的编制 |
第二节 桩西古潜山构造特征 |
一、桩西古潜山断裂系统分析 |
二、桩西潜山构造演化史研究 |
三、构造变动对储层的改造作用及对油气的运移聚集作用 |
第三章 桩西古潜山储层特征研究 |
第一节 裂缝网络模型建立技术 |
一、技术思路 |
二、相似露头区裂缝观察与描述技术 |
三、露头区裂缝观察与描述方法 |
第二节 研究区储集空间类型 |
一、储集空间形态特征 |
二、主要储集空间 |
三、裂缝特征 |
四、桩西古潜山裂缝描述 |
五、潜山储集类型 |
第三节 储层物性特征及储层发育控制因素研究 |
一、储层物性特征 |
二、储层发育控制因素 |
第四节 储层裂缝发育区的地球物理预测技术 |
一、多尺度边缘检测原理 |
二、地震波场对裂缝识别的尺度效应 |
三、桩西潜山裂缝地球物理预测技术研究成果 |
第五节 储层分布预测的电法测井二次解释 |
一、储层测井解释与处理 |
二、桩西古潜山储集层特征及储量的计算 |
第六节 储层非均质研究 |
一、储层参数平面预测方法 |
二、储层参数预测结果 |
第四章 桩西古潜山油藏地质特征研究 |
第一节 油藏隔层特征 |
一、隔层划分 |
二、隔层的特征 |
三、隔层平面分布 |
第二节 含油层系划分 |
第三节 油、气、水分布 |
一、油、气、水分布特征 |
二、流体性质 |
三、温度、压力系统 |
第四节 油藏类型 |
第五章 油田应用实例 |
第一节 桩西古潜山油田开发简况 |
第二节 古潜山油藏动态分析 |
第三节 剩余油分布与可采储量计算 |
第四节 提高油田采收率技术研究 |
结论和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古地磁仪器操作及方法应用学习班》报导(论文参考文献)
- [1]《古地磁仪器操作及方法应用学习班》报导[A]. 李民达. 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1), 1983
- [2]《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J]. 李瑞芬,高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9(05)
- [3]四川地质科学发展史(简编)[J]. 肖有钧. 四川地质学报, 1982(01)
- [4]青藏高原东北部晚更新世以来史前人类活动年代学研究及其环境意义[D]. 孙永娟.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14(01)
- [5]在市场竞争中发展物探科学技术[J]. 赵文津. 地球物理学进展, 1993(01)
- [6]中国地质学会1989年会议计划[J]. 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 地质论评, 1989(04)
- [7]胜利油田桩西古潜山构造特征及油气成藏研究[D]. 马英俊.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6(10)
- [8]2001年的中国科学院创新路上亮点多[J]. 季边. 科学新闻,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