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府放权 企业管严——对重庆市商业“四放开”情况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赵琳[1](2017)在《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售电侧改革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文中提出电力行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基础产业之一,加之电网资产具有规模经济性与自然垄断性,我国曾长期采用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垂直一体化模式经营电力行业。2000年国家启动第一轮电改后,厂网分开的初步改革目标基本实现,但是,目前我国电力行业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售电侧市场交易机制缺失、价格关系未理顺以及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等,这些关键问题制约着电力行业的发展。2015年3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随后六个配套文件也相继出台,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正式拉开帷幕,售电侧改革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售电侧改革是国家主导,通过政策先行——试点落地——实践反馈——政策调整——循序推广的方式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政策导向性改革,实务中有诸多政策问题亟需研究解决。重庆市是售电侧改革首批试点城市之一,地方政府、电网企业以及新成立的售电企业等主体均在国家与地方改革政策的规定中寻求自身在改革中的定位。改革政策对行业主体利益影响重大,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改革的成败。因此,从公共政策研究角度考察重庆售电侧改革实施以来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将公共政策学的理念、理论架构和制度设计与售电侧改革相结合,对售电侧改革政策的制定、实施、反馈各环节的体系性、合规性、协调性进行考察,对改革过程中体现出的问题进行抽象提炼与理论上升,对今后电力体制改革政策推进,乃至国家能源改革、经济体制改革而言都是有益的探索。笔者从政策文件和重庆市改革实践两方面对该课题展开了积极有效的研究工作,通过收集整理以及深入分析相关国内外法律法规、研究资料,与国家电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相关试点单位——江北供电分公司、北碚供电分公司进行座谈,与售电公司两江长兴公司进行交流,对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财务部等部门进行调研,收集、整理、分析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等相关机关的最新文件、意见,通过文本分析、调研、反馈等多种方式,完成了本项研究并形成本文。文章运用公共政策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全面分析了售电侧改革目前的国家和重庆市相关政策文件,从公共政策学角度分析了售电侧改革在当前整体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定位、改革推进中的集团博弈、中央政策在地方落实中的偏差等问题。对改革中存在的政策系统性不足、相关领域法律法规不完善、电价体系未理顺、监管不尽科学合理等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张焕英[2](2011)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非农产业部门转移,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要求,也是化解“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更是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由之路。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市,具有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以及民族地区于一体的特殊市情,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更是十分突出。面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特殊使命,重庆市如何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开创性地探索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庆模式将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选择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重庆市为典型区域,遵循“提出问题、建构理论框架、实证分析、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与技术路线,试图以发展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结构主义方法和新古典主义方法为研究范式,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中揭示出城乡统筹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机制,并找到契合重庆市特殊市情的多元协同的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持续转移的政策框架。一、主要内容本文从内容上分为8章,第1章为导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展示本文的研究主题,并在总结和提炼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逻辑、研究途径和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研究的可能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2章为城乡统筹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研究的核心范畴界定、理论基础与内在机制。第3章对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沿革、分布特征和问题表征进行了系统考察。第4章基于地区、产业与农民三维视角对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第5章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模型对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第6章构建城乡统筹发展下的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第7章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视阈构建了地方政府主导和控制的多元协同的促进农村劳动力持续稳定转移的政策体系。第8章提炼全文的研究结论,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二、基本结论1.城乡统筹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具有强烈的互动机理。城乡统筹发展可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会产生强烈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收入效应,从而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流动过程中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劳动力自身的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回流的“归雁经济”,改变城乡的产业结构,进而促进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2.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总体上也呈现出持续上升趋势。运用基于生产资源配置优化模型的结构主义方法对重庆市直辖以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进行合理估算的结果表明,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重庆市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总体上也呈现出持续上升趋势。这既是中央宏观农村政策作用的结果,也是重庆市工业化发展的必然。3.从转移劳动力的人口学分布、转移区域分布、转移产业分布看,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整体上呈现出低效率特征,存在着诸多问题。重庆市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口学特征并不平衡,且整体素质较低;在转移区域上呈现出以东部地区为主、西部地区为辅的全方位转移格局;在转移产业上以非农产业转移为主,且集中于产业层次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表现出来的问题是人力资本水平偏低,就业结构不平稳;转移路径以自发转移和亲朋好友带动转移这两种市场配置方式为主,组织化程度不高;转移的“兼业性”突出,非农化水平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合法权益缺乏有效保护,社会保障缺失。4.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显着的经济增长效应、农业产出效应和农民收入效应,从而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综合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计量分析方法,利用重庆市直辖以来1997-2009年的产值结构、就业结构以及收入结构等数据,对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宏观经济效应(再配置效应或地区经济增长效应)、中观经济效应(农业产出效应)和微观经济效应(收入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1)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重庆市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着且稳定的效应。此外,受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偏好、发展战略、经济基础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再配置效应具有时间差异性和产业差异性;(2)从短期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Granger原因,从长期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正向冲击效应,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正面效应。这就表明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显着的产出效应。(3)工资性收入将成为农村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处于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这就意味着,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将对重庆市农村居民家庭发挥显着且持久的收入效应。因此,对于城乡统筹试验区的重庆市来说,将从事低生产率产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到高生产率的非农产业,有助于渐进的化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5.重庆市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是为了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而进行理性决策的结果,其行为受到转移成本和市场需求的双重约束。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受转移成本、预期效用和市场需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具体而言主要包括非农转移收入、非农转移成本、城市就业概率三个因素,而非农转移收入包括货币效用和非货币效用,转移成本也包括货币成本与非货币成本。在重点考察货币效用和货币成本的前提下,选择城乡收入差距、城市消费支出差距以及城市化率作为解释变量,实证研究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城市消费支出差距、城市化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比率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各相关变量短期的偏离经过长期的调整后都能够收敛到均衡状态;无论是长期抑或短期,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率都是促进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显着原因,其中城市化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还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而城市消费支出差距却成为阻碍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6.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要促进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持续、稳定的有效转移,需要借鉴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从政府、市场、农民三维互动的角度,设计包括产业带动机制、利益保护机制、就业培训机制、权利保障机制为内容的长效机制。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表明农业现代化、产业的发展、政府政策刺激是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重要内容。成都在城乡统筹发展中所制订实施的政策也表明: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对农民权益的保护、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城乡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的推进都能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机。因此,要促进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从政府、市场、农民三个维度进行长效机制设计,实现三维的互动。其中政府是长效设计的核心;本着科学发展、消除城乡差距、平等城乡居民权利理念,以制度创新为手段,以平等、完整的权利制度为核心内容,构建产业带动机制、利益保护机制、就业培训机制和权利保障机制,实现农村劳动力能够转移出来,更能稳定下来,从农民彻底转化为市民。7.重庆市政府是制度的供给者,应该在城乡统筹背景下进一步通过制度创新构建出政府主导的多元协同的政策体系,以此有效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持续且稳定转移。鉴于重庆市城乡二元结构特征突出的特殊市情,制度的设计不能就农村而农村,就城市而城市,而应着眼于城乡的统筹发展,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和维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行为,以降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成本、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用以及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概率为政策着力点,构建农业产业化、土地流转制度、就业制度、户籍制度、教育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多元协同的政策体系,从而有效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统筹发展。三、可能的创新1.运用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分析范式,构造了一个全新的阐释城乡统筹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内在机理的理论框架。在对核心概念诠释的基础上,运用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分析范式尝试对城乡统筹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机制或互动关系做出合理的理论解释,以此为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和政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2.运用结构主义方法和新古典主义方法对城乡统筹背景下的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结构主义方法的运用包括两个方面:即运用基于生产资源配置优化模型的结构主义方法对重庆市近年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进行了估算;综合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计量分析方法对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宏观经济效应(再配置效应或地区经济增长效应)、中观经济效应(农业产出效应)和微观经济效应(收入效应)进行了多维的实证考察;运用新古典主义方法从农民行为选择的微观角度,采用VAR时间序列动态模型就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3.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视阈并契合重庆市的特殊市情构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提出了政府主导和控制的多元协同的政策框架。研究证明,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和区域间的转移是为了实现自身效用或收益最大化而进行理性决策的结果,这种转移受转移成本、预期效用和市场需求等诸多表层因素的影响。因此,降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成本、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用以及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概率将是重庆市政府未来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在此理念指导下,构建了以政府、市场、农民三维互动为思路,包括产业带动机制、利益保护机制、就业培训机制和权利保障机制为内容的长效机制;提出渐进式的推进农业产业化、土地流转制度、就业制度、户籍制度、教育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主体的、重庆市政府主导和控制的多元协同的政策框架,以此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可持续、稳定转移。四、政策建议本文经过系统研究提出以下6条政策建议:1.推进农业产业化改革,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产业空间;2.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后顾之忧;3.创新就业制度,拓宽和疏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渠道;4.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成本;5.调整农村教育结构,提升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6.创新社会保障制度,保护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社会权益。
田丽娟[3](2006)在《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长期的实践,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史。中国药学史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药学史的任务是按照年代顺序,应用具体事实揭示并阐明药学发展的规律。通过药学史的研究,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可记取的教训,为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指导。现代药学史是中国药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近代药学发展的沿袭和进步。为了更好的理解现代药学发展的历程和前后衔接,本文首先概要论述了古代和近代药学发展的历史,研究了各个阶段药学发展特点和取得的主要成就。研究之余,我为祖先所创造的优秀的中医药传统文化而感到由衷的敬佩和自豪。接下来,在现代药学史研究部分,本文从药学事业发展和药学科学研究进展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在药学事业发展部分,分别从中药事业的发展、药品监督管理、制药工业、医药商业、药学教育、医药科技、医院药学、药学社会团体、药学书刊与网站、香港和澳门药学发展共十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在药学科学研究部分,分别从现代药学史研究、中药研究、药学分科研究和药物学研究四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科学的进展和成就。研究之余,关心祖国药学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通过研究现代药学史发现,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进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巨大的挫折,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此时的广大药学工作者,面对困难,怀着对祖国的高度热爱之情和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尽自己最大所能在工作岗位上发出各自的光和热,很多科研成果就是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他们忘我的辛勤劳动而产生出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药学工作者焕发了高度的热情和能量,积极投身到药学事业发展的洪流之中,创造了令全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现代药学工作者要学习前辈们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团结起来,全身心的投入到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中去,为药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而共同努力!
舒华栋[4](1992)在《重庆市国合商业“四放开”改革给我们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去年十二月中旬,笔者对重庆市国合商业“四放开”(经营、价格、分配、用工四放开)改革进行了实地考察。深感“四放开”经验可信、可学,改革成效十分显着。尤其是重庆市各级领导和广大商业职工那种勇于创新、敢于改革的开拓进取精神和务实求实、善于改革的科学严谨作风,值得学习和提倡。
万典武,李由鹏,蒋惠英[5](1992)在《搞好国营批发企业的有益探索——对重庆市批发商业“四放开”的调查》文中认为 由重庆市率先推出的商业企业经营、价格、用工、分配“四放开”的配套改革,引起了全国各地的浓厚兴趣,受到了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重庆批发商业是怎样“四放开”的,这一改革对完善我国日用工业品批发体制有哪些启迪?就此我们进行了专题调查,主要情况如下:
章钟基,刘秋生[6](1992)在《落实企业自主权调动经营积极性——关于重庆市商业改革的调查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1991年1月,重庆市在国合商业实行了“经营、价格、分配、用工四放开”的重大改革。迄今为止,“四放开”改革已由首批11户试点企业发展到500余户,推广面达80%以上。这一改革,如何操作?有何利弊?对全国商业改革有那些可借鉴之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到重庆市,在市统计局和有关单位积极配合下,进行实地调查,形成这篇报告,展示在您的面前。
商业部国家体改委联合调查组[7](1992)在《对重庆市商业“四放开”情况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 1991年9月问,商业部与国家体改委联合组成调查组对四川省重庆市国合商业企业试行“四放开”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一、“四放开”的进展情况重庆市实行“四放开”起步于1991年1月。从发展进度看,大体分为试点、扩大试点和全面推进三个阶段。
张祥茂[8](1992)在《政府放权 企业管严——对重庆市商业“四放开”情况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 重庆市为搞活商品流通,对国合商业企业实行经营、价格、分配、用工"四放开",为推动政府简政放权、企业转换机制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一、"四放开"的进展情况重庆市实行"四放开"大体分为三个阶段。试点阶段(1991年1月至4月中旬)。市政府首先抓了11家企业试点,各区、县和市级局、社也确定了一批试点企业。到4月中旬,全市国合商业共有90家企业投入试点,占国合企业总数的14%。扩大试点阶段(1991年4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总结、交流第
洪虎[9](1991)在《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 搞好国营商业企业和供销合作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何才能把国营大中型企业搞好?这是举国上下都在努力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新上任的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洪虎撰文指出:搞活流通,是搞好企业的重要条件。他认为,当前许多企业产品积压,效益下降,制约着生产的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商品流通不畅是一个重要原因。流通不活,市场作用乏力,就难以引导和促进企业的生产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必须把深化商品流通体制改革、搞活流通企业放在重要的工作位置上来抓。
高铁生,吴永辉[10](1991)在《重庆市“四放开”调查报告》文中研究指明 不久前,我们对重庆市搞活国合商业企业的"四放开"试点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中了解到的情况和我们的几点粗浅看法介绍如下: 一、重庆"四放开"的提出重庆市是实行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的计划单列市,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商业改革,几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搞活国合商业企业的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他们清楚
二、政府放权 企业管严——对重庆市商业“四放开”情况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政府放权 企业管严——对重庆市商业“四放开”情况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售电侧改革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售电侧改革文献综述 |
1.2.2 公共政策学在改革中运用的文献综述 |
1.3 研究概况 |
1.3.1 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
1.3.2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拟解决问题 |
2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历程与售电侧改革政策情况 |
2.1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历程 |
2.1.1 改革背景 |
2.1.2 改革成果 |
2.2 电力体制改革遗留问题 |
2.2.1 电价调整错位与电力行业市场化不足 |
2.2.2 未建立起电力体制综合监管体系 |
2.2.3 能源利用效率不高与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
2.3 售电侧改革政策分析 |
2.3.1 售电侧改革国家政策文件情况 |
2.3.2 售电侧改革地方政策文件情况——以重庆为例 |
3 公共政策基础理论及其在售电侧改革中的运用 |
3.1 公共政策基础理论 |
3.1.1 公共政策概念 |
3.1.2 公共政策的内涵和外延 |
3.1.3 售电侧改革所涉主要公共政策理论 |
3.2 售电侧改革 |
3.2.1 售电侧含义及范围 |
3.2.2 售电侧改革目标与路径 |
4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重庆市售电侧改革存在的问题 |
4.1 售电侧改革的整体定位问题 |
4.1.1 售电侧改革与国资国企改革的关系问题 |
4.1.2 售电侧改革与国家能源改革的关系问题 |
4.2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售电侧改革集团博弈问题 |
4.3 改革中的政府监管问题 |
4.3.1 改革监管中效率与公平兼顾的政策取向问题 |
4.3.2 地方政府的不对称管制状况 |
4.4 国家改革政策与地方具体政策的偏差问题 |
4.4.1 配电网、配电网业务概念界定偏差 |
4.4.2 售电公司准入资产下限设定的偏差 |
4.4.3 对专业人员的数量和资质规定之差异 |
4.4.4 重庆市政策设定高于国家政策的特殊限制条件的效力 |
4.4.5 售电公司准入程序与重庆市规定的比较 |
5 促进我国售电侧改革深入推进的政策建议 |
5.1 注重售电侧改革政策组合 |
5.2 推进我国电力市场法律法规建设 |
5.2.1 完善改革政策向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转化机制 |
5.2.2 在法律层面确立政策文件的效力位阶和冲突规范 |
5.3 完善我国售电侧市场价格体系政策 |
5.3.1 完善发电市场价格机制,明确电力市场批发机制下批发交易电价形成机制 |
5.3.2 完善输配电价核定机制及监管政策 |
5.3.3 进一步完善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的联动机制,体现市场主导性 |
5.3.4 完善煤电联动机制 |
5.3.5 合理调整电价水平和电价结构 |
5.4 推进我国售电侧市场改革过程中监管政策优化执行 |
5.4.1 改善地方政府监管政策执行的不对称状况 |
5.4.2 完善法律法规,确保电力市场监管的规范性 |
5.4.3 建立约束机制,确保监管职能行使的公正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1.2.1 国外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城乡统筹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一个理论框架 |
2.1 相关概念的诠释 |
2.1.1 城乡统筹发展 |
2.1.2 农村剩余劳动力 |
2.1.3 农村劳动力转移 |
2.2 基础理论的溯源 |
2.2.1 基于二元经济结构的转移理论 |
2.2.2 博格的“推-拉理论” |
2.2.3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2.3 城乡统筹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互动关系 |
2.3.1 城乡统筹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机制 |
2.3.2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机制 |
2.4 小结 |
第3章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问题剖析 |
3.1 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估测 |
3.1.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估算方法 |
3.1.2 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估测 |
3.2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沿革 |
3.2.1 转移加速阶段:1978-1996 |
3.2.2 转移平稳阶段:1997-2002 |
3.2.3 转移增强阶段:2003-2009 |
3.3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分布特征 |
3.3.1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口学特征 |
3.3.2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区域特征 |
3.3.3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产业特征 |
3.3.4 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特征 |
3.3.5 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型态特征 |
3.4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剖析 |
3.4.1 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偏低 |
3.4.2 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不平衡 |
3.4.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较低 |
3.4.4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非农化水平较低 |
3.4.5 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社会保障缺失 |
3.5 小结 |
第4章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应:基于地区、产业与农民的维度 |
4.1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再配置效应 |
4.1.1 农村劳动力转移再配置效应的理论分析 |
4.1.2 农村劳动力转移再配置效应的测算模型 |
4.1.3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再配置效应的测算与分析 |
4.2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产出效应 |
4.2.1 农村劳动力转移产出效应的理论分析 |
4.2.2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产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4.3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效应 |
4.3.1 农村居民收入的理论构成与模型 |
4.3.2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收入效应的测算 |
4.4 小结 |
第5章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与实证检验 |
5.1 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模型的构造 |
5.1.1 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模型的前提假设 |
5.1.2 农村劳动力转移经典理论模型的评价 |
5.1.3 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模型的现实构造 |
5.2 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
5.2.1 计量模型设定 |
5.2.2 模型指标选择 |
5.2.3 实证检验与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设计 |
6.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
6.1.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国际经验借鉴 |
6.1.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国内经验借鉴——以成都为例 |
6.2 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一个制度拓展 |
6.2.1 权利制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
6.2.2 产权制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
6.2.3 非产权制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
6.3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设计 |
6.3.1 设计思路 |
6.3.2 长效机制内容 |
6.4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案例分析:以江北区双溪村为例 |
6.5 小结 |
第7章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促进:基于政府主导的多元政策协同 |
7.1 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的制度体系构建:界定政府角色 |
7.2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的制度体系:多元政策协同 |
7.2.1 推进农业产业化改革,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产业空间 |
7.2.2 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后顾之忧 |
7.2.3 创新就业制度,拓宽和疏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渠道 |
7.2.4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成本 |
7.2.5 调整农村教育结构,提升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 |
7.2.6 创新社会保障制度,保护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社会权益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3)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的源起 |
2 课题国内研究现状 |
2.1 药学史研究相关着作 |
2.2 药学史研究文献 |
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4 论文的研究意义 |
5 论文的创新点 |
6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古代药学史概论 |
1 原始社会药物的萌芽 |
2 夏、商、周及春秋时期的药学 |
3 战国、秦汉及三国时期的药学 |
4 两晋、隋唐至五代时期的药学 |
5 宋辽金元时期的药学 |
6 明清(至鸦片战争)时期的药学 |
第三章 近代药学史概论 |
1 近代中药发展概况 |
1.1 药物学的发展 |
1.2 方剂学的成就 |
1.3 旧中国歧视中医药和中医药界的反抗斗争 |
1.4 中医药教育与科研 |
1.5 中医药学术团体与刊物 |
2 近代西药发展概况 |
2.1 西方药学的输入 |
2.2 西药商业的兴起与发展 |
2.3 制药工业的诞生与发展 |
2.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
2.5 药学(西药)教育 |
2.6 药学(西药)研究 |
2.7 医药学术团体和医药期刊 |
3 解放军革命根据地的医药卫生工作 |
3.1 中医药工作的开展 |
3.2 医药教育 |
3.3 医药工业 |
3.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
第四章 现代药学史研究 |
1 药学事业的发展 |
1.1 中药事业的发展 |
1.2 药品监督管理 |
1.3 制药工业 |
1.4 医药商业 |
1.5 药学教育 |
1.6 医药科技工作 |
1.7 医院药学 |
1.8 药学社会团体 |
1.9 药学书刊与网站 |
1.10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药学事业的发展 |
2 药学科学研究进展 |
2.1 现代药学史研究 |
2.2 中药研究 |
2.3 药学分科研究进展 |
2.4 药物学研究 |
第五章 结论 |
1 对现代药学史的研究意义重大,有关单位必须加强这方面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
2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宝贵遗产,必须坚决地继承并发扬光大 |
3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药学事业各项改革 |
4 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
5 实施“科教兴药”战略,推动药学事业全面进步 |
6 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
7 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表1 |
四、政府放权 企业管严——对重庆市商业“四放开”情况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售电侧改革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D]. 赵琳. 重庆大学, 2017(06)
- [2]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 张焕英. 西南大学, 2011(11)
- [3]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D]. 田丽娟. 沈阳药科大学, 2006(04)
- [4]重庆市国合商业“四放开”改革给我们的启示[J]. 舒华栋. 商业研究, 1992(06)
- [5]搞好国营批发企业的有益探索——对重庆市批发商业“四放开”的调查[J]. 万典武,李由鹏,蒋惠英. 财贸研究, 1992(02)
- [6]落实企业自主权调动经营积极性——关于重庆市商业改革的调查与思考[J]. 章钟基,刘秋生. 中国统计, 1992(02)
- [7]对重庆市商业“四放开”情况的调查[J]. 商业部国家体改委联合调查组. 商业经济研究, 1992(01)
- [8]政府放权 企业管严——对重庆市商业“四放开”情况的调查[J]. 张祥茂. 中国商贸, 1992(01)
- [9]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 搞好国营商业企业和供销合作社[J]. 洪虎.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1991(12)
- [10]重庆市“四放开”调查报告[J]. 高铁生,吴永辉. 中国物价, 19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