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滇池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初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朱赟[1](2021)在《滇中高原经济区农业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高度重视农业节水工作,中央1号文件多次明确提出要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在农业用水量基本稳定的同时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能有效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进而大幅度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水资源承载力作为评价一个地区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其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农业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滇中地区是云南省的经济核心区和农业优先发展区域,但受自然条件约束,也是云南省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其经济发展的突出瓶颈。为缓解滇中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国家启动了滇中引水工程,批复了滇中引水工程可研报告。为实现二期工程和主体工程“同步实施、同步建成、同步发挥效益”,本文对滇中高原经济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在弄清农业水资源对滇中农业生产发展支撑能力的基础上,推进二期工程可研工作,更好地从农业全局把握水资源的价值,为滇中受水区节水政策、方案、措施等的制定和实施以及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依据。本次研究以2019为现状年,对滇中高原经济区农业水资源状况及在滇中引水二期工程基础上的农业水资源发展预测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在现状发展基础上确定了滇中高原经济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并对滇中现状年2019年、规划水平年2030、2040年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估。对于农业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从有限的数据中对其进行模糊概念评价是很难的。现已有诸如层次分析法、熵权法、背景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有限元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常规趋势法、神经网络法、灰色聚类分析法和多目标规划法等方法用于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但是这些方法往往忽略了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与不确定性,忽略了问题本身的模糊性与随机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定性定量的转化模型。例如传统计算指标因子权重的方法是层次分析法(AHP),并不能准确的判断指标的模糊性和随机性;而处理模糊问题的传统方法之一——模糊数学,利用隶属度函数转化不确定性时就已经改变了问题模糊的性质。本次研究,结合云模型可以实现定性定量相互转化的特性,改进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三者结合,建立了滇中高原经济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并在指标体系及指标数据的基础上对滇中2019年、2030年、2040年的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从滇中高原经济区整体角度分析,规划水平年的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较现状年有一定的好转,承载力状态由饱和状态向有一定承载力状态转变。从各受水片区角度分析,大理、楚雄、昆明片区在2019、2030、2040年农业水资源承载力均处于临界状态。玉溪、红河片区2030、2040年承载力状态由临界状态恢复至有一定承载力状态。丽江片区承载力状态在2040年就由临界状态恢复至有一定承载力状态。
陈韵[2](2020)在《昆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技术路线和“三线”划定研究》文中指出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社会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形成相应的规划,久而久之规划体系庞杂紊乱。为解决各规划及其部门之间内容重叠、冲突的乱象,“多规合一”改革应运而生。改革历程可大致分为“多规合一”地方自发探索期、“多规合一”国家统一推进期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形成期。基于此,昆明市于2018年开始进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希望通过编制工作的参与,探寻规划编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技术路线和“三条控制线”的划定过程和实际问题形成研究及建议。通过对比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技术路线和“三条控制线”划定进行研究。首先理清楚昆明市规划形式由传统规划期、“多规合一”探索期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探索期的演变过程;其次,对传统的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多规合一”和昆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一一梳理,并将他们在编制方法、侧重点的差异和各自技术路线的不足进行探讨,旨在厘清本次昆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其科学性优势,然后形成更加优化合理的编制路线;最后,基于昆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重要内容“三条控制线”的划定过程和结果,总结“三线”划定中面临的困难、相互之间的矛盾冲突并且试图提出相应的管控规则。总体而言,试图探索昆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路线和“三线”划定过程,讨论技术路线由于各阶段社会发展导向的不同而形成的差异问题,并试图对本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操性和科学性进行探讨进而对其形成优化;对“三线”划定过程中差异图斑、内容重叠等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以期为接下来市、县等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探索提供优化路径。
任家豪[3](2019)在《昆明市域生态系统供需关系量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认识生态系统服务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对于解决城市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建设的矛盾、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昆明市经济发展迅速,但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本文针对目前国内缺少对昆明地区生态系统供需关系研究的现状,从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需求两个方面出发,根据昆明市高原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来构建生态系统供需关系模型,并通过改进的功能当量评估法对昆明市生态系统供需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根据量化分析结果,对昆明市生态系统供需关系的主要矛盾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昆明市今后的发展建设提供一定的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时间变化上看,2007年、2012年、2017年昆明市生态系统服务当量值分别为2607.6万、2541.7万和2563.4万,昆明市生态服务能力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但变化量不大,并出现缓解的趋势。而三个年份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达到538.79亿元、593.09亿元与638.91亿元,这从侧面反映出昆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2)从空间变化上看,低等级当量区集中分布于以建设用地为主的城市与城镇聚集地以及植被覆盖情况较差的高山峡谷区;而高等级当量区以湿地、水体和林地为主,主要分布于远离城市与城镇的郊区。在研究时间内,低等级当量区与高等级当量区的范围都在不断扩大,中等级当量区范围持续缩减。(3)昆明地区林地、草地与湿地的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最大,并且林地与湿地的影响系数不断提高,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需控制建设用地与耕地扩张,实行还草还林还湖。(4)昆明市三个年份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当量值分别为3339.7万、3382.0万与3416.6万,生态需求缺口分别为732.1万、840.3万与853.2万,占需求总量的21.92%、24.85%和24.97%,生态系统的各项服务均未满足需求,生态系统供需矛盾问题突出。(6)针对昆明市生态系统供需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发展建设措施。本文创新性的将功能当量法运用到高原山地城市的生态系统供需关系研究之中,对高原山地城市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补充。
苏斌[4](2019)在《滇池宝象河径流过程氮素赋存形态转化机理及其对氮输移通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普遍化等引发的水安全问题一直是限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已威胁到区域公共安全甚至人类生存。然而滇池流域快速城市化进程导致进入地表水体的氮素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等水环境问题,使区域公共水资源安全问题愈发严重。因此削减氮素面源污染,对水环境氮素污染提出有针对性的精准治理措施,减少滇池纳污负担,恢复和改善滇池河湖系统水环境,缓解区域水资源安全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论文以宝象河流域为研究区,系统监测了流域贡献端元和干流水体氮、磷素赋存形态浓度、水体δ15N-NO3-和δ18O-NO3-以及水环境因子参数值。基于水体硝酸盐15N、18O同位素对干流不同区位河段氮素污染源进行示踪,探究了水体氮素的硝化反硝化过程,采用SIAR模型定量计算了不同端元的贡献率;通过分析流域不同贡献端元径流和干流水体氮、磷赋存形态及污染特征,结合宝象河水文观测资料,定量计算了氮素面源污染汇入河道后,在河道输移过程中氮的转化量,揭示了氮素转化过程、转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估算了面源污染进入河道发生转化后的宝象河氮素输移通量。论文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宝象河干流雨季径流硝酸盐δ15N总体呈现从河源至入湖口先增后减的趋势,其范围是6.6‰—9.7‰,而干流水体硝酸盐δ18O则呈现自上游至下游先减后增的趋势,其变化范围为3.4‰-14.6‰。河源地区水体硝酸盐来源以雨水和土壤径流为主;上游地区硝酸盐主要来源于村镇源、农业源和雨水,其中农业源主要来自于铵肥和粪肥;中游地区的硝酸盐主要来自于村镇源和农业源;下游地区的硝酸盐则主要来自于农业源、村镇源和城市源。宝象河水体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示踪结果表明雨季采样期间,宝象河干流水体当中没有发生显着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宝象河干流氮素污染源按硝酸盐贡献率从大到小的排序分别是:农业源(31.2%)>村镇源(29.8%)>城市源(20.3%)>雨水(18.7%)。整体上来看,不同端元硝酸盐贡献率表明,宝象河从上游开始至下游入湖口硝酸盐均以与城市化相关的村镇、城市来源为主,其占到了干流硝酸盐总贡献率的40%—50.1%,其次为农业源,其贡献率占到30.6%—31.2%,雨水的贡献率占比18.8%—29.4%。(2)宝象河流域主要氮素贡献端元中,农田沟渠、村镇排污口和城市排污口径流总氮(TN)浓度变化范围分别是0.21-33.55mg/L、0.69—54.72mg/L、1.52—30.61mg/L,其浓度年均值分别为8.97mg/L、15.05mg/L和15.02mg/L。三类贡献端元中,溶解态无机氮(DIN)均是径流氮素的主要赋存形态,而DIN的组成当中氨氮(NH4+-N)、硝酸盐氮(NO3--N)和亚硝酸盐氮(NO2--N)的浓度年均值在农田沟渠、村镇排污口和城市污染口占总氮浓度年均值的百分比分别为:12%、46%和5%,74%、4%和2%,85%、0.2%和0.2%。雨季(5月—10月)是农田氮素释放和输移的高峰期,雨季农田沟渠径流总氮浓度达到了旱季的13.9倍。宝象河干流水体TN、颗粒态氮(TPN)、溶解有机氮(DON)和DIN均表现为自上游向下游的递增趋势,其浓度年均值分别为0.27—9.63mg/L、0.13—0.89mg/L、0.046—1.8mg/L和0.089—6.94mg/L;在干流水体主要赋存形态DIN中,上游以NO3--N为主其浓度年均值占到总氮的32%—52%,中游以NH4+-N为主其浓度年均值占到了总氮的32%—38%,下游则以NO3--N为主,其浓度年均值占到了总氮的37%。NH4+-N主要出现在雨季(5-10月),而硝酸盐氮(NO3--N)则主要出现在旱季。流域面上主要磷素贡献源当中,农田沟渠、村镇排污口和城市排污口径流总磷(TP)浓度年均值分别为0.14、1.12和1.4mg/L;各贡献源径流均以溶解态总磷为主(TDP)。干流水体TP、TDP和颗粒态磷(PP)浓度均值均表现为自上游向下游递增的趋势。沿岸贡献的TDP可能是导致宝象河干流上游漕河至下游宝丰湿地水体磷素以TDP为主要赋存形态的重要原因。(3)宝象河干流上游河段和中游河段主要表现出对TDN的消纳作用,其消纳量分别为84.59t/a和102.44t/a,滞留率则分别为25%和23%,而下游河段则表现出对TDN的释放作用,其释放量为150.65t/a;上、中游对TDN的消纳作用和下游对TDN的释放作用高峰期均在雨季(5-10月)。TPN在宝象河上游河段和下游河段总体上表现为释放作用,其释放量分别为3.09t/a和4.72t/a,中游则主要表现为消纳作用,其消纳量为29.59t/a;雨季(5月-10月)是宝象河径流TPN发生滞留和释放作用的高峰时期。溶解无机氮当中,NH4+-N在宝象河上、中、下游河段均主要表现为消纳作用,而且在雨季较为显着,其在上、中、下游河段年滞留率分别为31%、53%和13%,消纳量分别为50.15t/a、156.38t/a和30.91t/a;NO3--N在上游河段主要表现为消纳作用,其滞留率和消纳量分别为21%和19.87t/a,而中游和下游则主要表现为释放作用,其释放量分别为23.28t/a和115.56t/a;NO2--N在宝象河上、中、下游河段均表现为释放作用,其释放量分别为4.94t/a、6.72t/a和7.69t/a。宝象河氮素赋存形态的转化主要以溶解态氮的转化为主,具体表现为:以上游和中游为主的雨季对NH4+-N的消纳;下游河段雨季对DON的释放,雨季末期及旱季对NO3--N的释放。宝象河氮素赋存形态的转化主要受到水环境本身的水化学条件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微生物的作用和水体环境温度的影响。(4)流域面上各用地类型区域汇入河道的氮素面源污染TN总量为745.28t/a。氮素面源污染汇入河道后,在河道的输移过程中发生了氮的转化作用,主要表现为NH4+-N的占比从61%减少至32%,而NO3--N的占比从14%增加至33%,DON的占比从11%增加至21%,这些氮素赋存形态的转化最终导致汇入宝象河的氮素面源污染TN数量减少,其减少量为58.16t/a。将在河道内输移过程中氮的转化量纳入计算后,宝象河最终的TN输移通量为687.12t/a。研究结果能为滇池流域氮素面源污染排放的削减,以及流域水环境氮污染精准治理措施的制定和改善由水质型缺水引发的流域缺水、用水难等区域水资源安全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高路[5](2019)在《基于弹性理论的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滇池位于中国云南省省会昆明市西南部,为云南省面积最大的高原淡水湖,中国第六大淡水湖,流域的面积达2920平方千米。滇池具有供水、调节气候、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及提供土地利用等多种功能。上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历史上多种扰动的共同作用,滇池水质急剧下降,全湖水质劣于V类,滇池治理被列为国家重点污染防治的“三河三湖”之一。随着污染的出现,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出现了态势转换,随之带来诸多关键因子的变化。滇池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出现了一个困境:昆明的发展需要滇池提供必要的生态服务,而滇池因为生态系统受损无法提供相应的服务,当人们试图修复其生态系统时,收效甚微。本研究通过从弹性理论(Resilience)的视角审视滇池社会-生态系统态势变化过程,剖析滇池生态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及社会-生态系统变化的主要扰动因子及变化特点。通过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滇池生态系统中包括水质、气候、水生植物、社会系统中包括经济、政策及土地利用等关键因子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找出各关键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滇池社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循环模型,并分析维系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弹性将面临的矛盾,继而通过案例对比,讨论滇池的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利与弊,从而提出构建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弹性管理的政策建议。遵循上述研究思路,得到以下结论:1.滇池污染的问题既是自然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解决滇池发展困境时,依赖科技的进步,也需要社会层面的变革。从弹性理论的观点看,滇池发生态势转换后,系统在短时间内很难回到之前的态势,滇池的治理工作须经历长期而艰巨的历程。2.作为一个较大尺度的社会-生态系统,滇池属于高度复合的复杂性系统。其中的资源系统、资源单位、管理系统和用户等四个部分通过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作用与反馈联系在一起。对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影响最为显着的是生态测度中的污染模式,滇池的社会-生态系统的变化与发展都围绕这一主线进行。3.对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关键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从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由于管理方式的不同,滇池草海与外海的变量相关性各不相同,但两个区域中社会经济变量、人工设施变量及系统交互情况变量都呈强相关。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社会经济扰动加剧及滇池的人工调控,气候变化对滇池的影响显得相对较小。从主成分分析来看系统由经济发展指数,水质变化指数及水位变化指数组成。从回归分析的结果结合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及弹性理论,认为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具有非线性及不可预测性等复杂系统的特性。4、从适应性循环模型来看,滇池的发展历程经历了5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1949-1952年属于重组阶段。第二阶段:1953-1965年属于快速生长阶段。第三阶段:1966-1989年属于稳定守恒阶段。第四阶段:1990-1999年属于释放—重组阶段(Ω—α阶段)。现今属于重组—快速生长阶段。这是系统重新积聚各种元素的时期,各个元素都有可能决定系统未来的方向,意味着滇池现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把握好这一时期的系统特征,通过自然资源适应性管理可以增强滇池社会-生态系统的弹性,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5、滇池生态系统的转变带动了社会-生态系统的态势转换,其原因是系统受到持续扰动和意外扰动的双重影响。其中湖泊容积缩小、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土地使用和周边工农业的发展属于持续性的负影响扰动;保护条例的颁布、滇池治理工程、滇池科学研究的开展属于持续性的正影响扰动;围海造田、引入外来鱼种、防浪堤的修建、传统知识的丧失属于负影响的意外扰动;污水处理厂建成、入湖河道整治及河长制、“四退三还”的开展属于正影响的意外扰动;西园隧道分割滇池、大型调水工程、人工调节水位属于尚不能确定方向的影响。6、从滇池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变化研究中发现:现今滇池流域需求最多的服务功能是土地利用和旅游景观。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结果揭示滇池流域的土地超载利用,土地类型从农田、森林及裸露地块集中向建筑用地转移,结合昆明房地产的投入变化,研究认为滇池社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最大的矛盾将会是土地的利用方式。7、案例对比研究显示,滇池的自然资源管理仍存在对多样性和对冗余重视不足,利益相关者和非政府组织参与管理的深度和广度不足,管理机构职能重复,管理中缺少复杂性思维,地区传统知识丧失严重等问题。滇池的自然资源管理应从多样性和冗余的保持、连通度的管理、慢变量管理、培养复杂的系统思考、结合现代科学及传统知识、鼓励广泛参与、建立多元的管理系统等七个方面进行弹性管理构建。8、综合以上的分析,研究认为滇池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自然资源管理不善、流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生态保护需求的不协调、土地及水资源的超载使用等3个问题,通过改善管理模式来增强社会-生态系统弹性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同时从弹性理论对滇池的治理工作有以下启示:(1)从复杂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滇池治理在坚持水质考核的主线外,应建立更全面的考核体系。(2)从适应性管理的角度来说,滇池的管理体系应充分纳入利益相关者。(3)治理过程中应充分理解社会-生态系统“非线性”、“不可预测”等复杂性特性,谨慎地管理和完善滇池治理中的大型项目。
张家瑞,王慧慧,曾维华[6](2017)在《基于ABM+SD耦合模型的滇池流域水价政策仿真》文中提出针对滇池流域水资源短缺及现行水价政策存在的诸多问题,从政策仿真角度综合考虑水资源供给会影响水资源价格,进而影响居民和工业企业的水资源消费行为,提出基于滇池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约束下耦合多主体建模(ABM)和系统动力学(SD)的流域水价政策复杂系统模型,并依据滇池水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目标,对滇池流域水价政策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若达到"十三五"规划的目标要求,在综合产业结构调整和政策调整的情况下,保持现有水价计量和计算方式不变,滇池流域居民水价应提高至3.23元/m3,工业水价应提高至4.99元/m3;通过加快对流域水价政策的调控,可有效引导居民Agents和企业Agents采取节水措施,提高其用水效率;建议滇池流域适当减少调水量至3.06亿m3,可将支付调水补偿的费用,用于再生水设施的建设,提高其再生水回用率至33%,从而保障水资源的长效可持续利用.
杨霄,陈刚,桑学锋,顾世祥,周祖昊[7](2016)在《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的高原湖泊水资源优化模拟》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对滇池流域及下游螳螂川区间的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用水调查,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生态景观等的水资源需求,考虑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滇中引水工程等不同层次的河湖水系连通工程,优化配置宝象河、柴河等当地水库、当地引提水工程及城市再生水跨区域利用工程,建立MIKE BASIN水资源优化模拟模型,设置不同的水系连通工程供水方案组合,采用公平性最优和供水缺水率最小作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函数,对模拟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30年本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加入后缺水率由51.63%降到48.6%,滇中引水工程加入后,缺水率进一步减小至0.8%,随着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的逐步完善,区域供水保障程度越来越高,区域间的供水公平性越来越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对减小区域缺水率、实现区域间及行业间的供水公平、保障河湖生态起到了重要作用。
张慧[8](2014)在《滇池流域综合治理对水质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滇池流域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中心,是全省经济最发达、人口最集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区域,是昆明的“母亲湖”,也是昆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滇池流域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环境治理刻不容缓。根据《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开展了环湖截污和交通工程、外流域调水及节水工程、入湖河道整治工程、农业农村面源治理工程、生态修复与建设工程、生态清淤工程六大工程体系。本论文依托水利部公益项目:高原盆地城市水源地保护和恢复技术研究(编号:201101042),以滇池流域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滇池流域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滇池流域水污染现状。结合滇池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分析了入滇河道整治工程对滇池的水质影响。对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环湖湿地建设对滇池水质改善做了预测分析。同时,针对滇池流域现状,提出了滇池流域综合整治的一些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滇池流域水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开展入滇河道综合整治,河道污染物指标显着下降,有效的削减了进入滇池水体的污染物,改善了滇池水体水质。为使2020水平年滇池水质基本满足其规划水质目标要求,滇池所需环境补水量约6亿m3/年。实施生态补水可增加滇池水环境容量,缩短湖泊水体交换周期,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与其他措施相配合,可快速改善滇池水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滇池治理的有效措施。滇池湖滨带湿地与生态林的建设与恢复,构建天然湖滨生态系统结构,形成从陆生到水生逐步过渡的完整的湖滨生态带,对河道污水、农业面源污水所携带的污染物有显着的去除作用。本文研究结果以期为后续治理滇池提供研究基础、科技支撑以及决策依据。
支国强,张亮,杨育华,和兰娣,刘蜀治,张妮妮[9](2013)在《滇池流域水资源综合平衡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滇池治理的进展,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恢复滇池饮用水环境功能,成为滇池治理的首要目标和任务。围绕滇池流域水资源供求平衡,采用水资源全要素配置框架下的三次平衡分析理论,从整体上分析了滇池流域水资源供求平衡关系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需求为导向,建立滇池流域水资源综合平衡管理目标和措施。分析表明:在滇池治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滇池流域水资源综合平衡管理体系,落实管理措施,从总量平衡的理论上能够充分发挥引水工程的作用,恢复滇池饮用水环境功能,实现水量、水质供求的综合平衡。建议进一步开展量化分析和模拟实验研究,为在滇池流域实施综合平衡管理提供可靠依据和建议。
余兴奎[10](2012)在《昆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文中研究说明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是基础性和战略性的自然资源。随着昆明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的快速增长,滇池水体的严重污染,昆明市的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污染成为制约昆明市城市发展、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首先概述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意义,介绍了全球及我国的水资源概况,论述了国内外水资源的现状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动态,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以昆明市作为研究区域,论述了昆明市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等自然地理状况和社会经济情况。文章分析了昆明市的水资源现状和开发利用情况,研究了昆明市水资源污染的原因,总结昆明市水资源所面临的问题,针对昆明市水资源的短缺给出一些解决方法。对昆明市的生活、工业、农业、生态环境和城市公共用水,这些不同的用水部门在不同规划水平年不同保证率下的需水量进行了预测,对规划水平年的供水进行预测,并在现状年和规划水平年不同保证率下进行供需平衡分析,对分析结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在分析多目标规划的原理、特征、理论基础的基础上,介绍了几种多目标求解的常用解法。结合昆明市的水资源情况,建立了昆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多目标模型。对模型求解,通过模型对规划水平年不同保证率下的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得到优化配置的方案,并对配置方案进行分析,总结了优化配置的保障措施。最后对全文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展望,并对今后更好的实现昆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优化配置提出建议。
二、滇池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初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滇池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滇中高原经济区农业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对农业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对农业水资源承载力模型的研究 |
1.2.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社会经济 |
2.1.3 河流水系 |
2.2 滇中引水二期工程概况 |
2.2.1 工程任务 |
2.2.2 工程规模 |
第3章 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 |
3.1 农业水资源承载力理论 |
3.2 滇中高原经济区农业水资源开发现状 |
3.2.1 水资源开发现状 |
3.2.2 农业生产水平 |
3.2.3 农业用水水平 |
3.2.4 存在问题 |
3.3 滇中高原经济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
3.3.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3.3.2 滇中高原经济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滇中高原经济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 |
4.1 研究方法 |
4.1.1 云模型理论 |
4.1.2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 |
4.2 基于云模型的改进层次分析法赋权 |
4.2.1 构建判断矩阵 |
4.2.2 计算权重 |
4.3 基于云模型的模糊综合评价 |
4.3.1 构建云模糊评价矩阵 |
4.3.2 模糊综合评价 |
4.4 基于云模型的滇中高原经济区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4.4.1 指标体系构建 |
4.4.2 评语集云模型表述 |
4.4.3 滇中高原经济区评价指标赋权 |
4.4.4 基于云模型的综合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滇中高原经济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评估 |
5.1 现状农业节水潜力分析 |
5.1.1 农业用户端 |
5.1.2 农业供水端 |
5.1.3 农业节水潜力分析 |
5.2 基于滇中引水工程的水资源配置 |
5.2.1 农业发展预测 |
5.2.2 种植结构 |
5.2.3 农业节水预测 |
5.2.4 农业需水预测 |
5.2.5 农业供水预测 |
5.2.6 滇中引水水资源配置 |
5.3 滇中高原经济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5.4 滇中引水对农业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昆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技术路线和“三线”划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学术意义 |
1.3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研究综述 |
1.3.1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文献计量变化 |
1.3.2 我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研究综述 |
1.3.3 发展历程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论文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框架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相关规划 |
1.5.2 技术路线 |
1.5.3 “三条控制线” |
第二章 昆明市规划形式的演变与探索 |
2.1 昆明市概况 |
2.1.1 自然地理与环境概况 |
2.1.2 市域-都市核心区 |
2.1.3 人口与经济发展现状 |
2.2 昆明市传统规划分期 |
2.2.1 传统规划期 |
2.2.2 经济发展新时期规划 |
2.3 昆明市“多规合一”探索 |
2.3.1 “多规合一”具体内容介绍 |
2.3.2 “多规合一”价值与不足 |
2.4 传统规划到“多规合一”的不断探索 |
(1)规划范围的转变 |
(2)规划深度的转变 |
(3)规划实施和管控力度的转变 |
2.5 昆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试点探索 |
(1)准备阶段 |
(2)“城总规”阶段 |
(3)两规统一阶段 |
(4)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形成阶段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路线研究 |
3.1 传统规划编制技术路线梳理 |
3.1.1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路线 |
3.1.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路线 |
3.1.3 “多规合一”编制技术路线 |
3.2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基础内容探析 |
3.2.1 背景 |
3.2.2 基本逻辑 |
3.2.3 价值观 |
3.2.4 科学体系构建 |
3.2.5 可操作性 |
3.3 昆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技术路线研究 |
3.3.1 确定规划范围与期限 |
3.3.2 现状研究与基础评价 |
3.3.3 底数底图编制 |
3.3.4 目标定位与指标体系构建 |
3.3.5 规模预测 |
3.3.6 市域国土空间格局 |
3.3.7 资源与要素配置 |
3.3.8 专题专项研究 |
3.4 各规划技术路线问题及差异对比 |
3.4.1 传统规划技术路线问题分析 |
3.4.2 传统规划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技术路线差异对比 |
3.5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路线科学性研究 |
3.6 基于《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的分析 |
3.6.1 基础工作部分特点 |
3.6.2 新版《指南》与昆明市实际编制过程差异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三线”划定的昆明实践 |
4.1 “双评价”基础 |
4.1.1 昆明市自然条件概况 |
4.1.2 昆明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
4.1.3 昆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
4.1.4 小结 |
4.2 “双评价”与“三条控制线”的关系 |
4.3 “三线”划定的必要性研究 |
4.4 三条控制线关系梳理 |
4.5 “三线”协调存在的问题 |
4.5.1 基本农田与城市发展的矛盾 |
4.5.2 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 |
4.5.3 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 |
4.6 三条控制线划定的昆明实践 |
4.6.1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
4.6.2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
4.6.3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 |
4.7 昆明市三条控制线划定的矛盾分析 |
4.7.1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限制因素 |
4.7.2 生态保护红线与永久基本农田的矛盾 |
4.7.3 永久基本农田与城镇开发边界的矛盾 |
4.7.4 生态保护红线与城镇开发边界的矛盾 |
4.8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中对控制线划定的要求及昆明实际的区别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昆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技术路线的优化建议 |
(1)注重承上启下、指标传导的作用 |
(2)加强部门联动 |
(3)顶层规划的指引 |
(4)转变增量思维 |
5.3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三线”划定的管控与保障 |
5.3.1 “三线”管控方法的建议 |
5.3.2 完善制度保障 |
5.4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难点及应对 |
(1)欠缺顶层设计、上位规划指导 |
(2)责任不清,工作推进难 |
(3)数据保密要求导致的资料共享困难 |
(4)基础信息平台建设难 |
(5)实际操作难度大 |
5.5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昆明实际的作用解析 |
(1)生态环境改善,优化空间结构 |
(2)提高城市宜居性 |
(3)凸显历史文化名城优势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图片索引 |
附录C:访谈记录 |
附录D:昆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会议记录整理 |
附录E: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关文件梳理 |
(3)昆明市域生态系统供需关系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数据获取 |
2 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态系统供需关系 |
2.1.2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 |
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生态系统供需理论研究 |
2.2.2 生态系统供需量化研究 |
2.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3.1 生态系统供需理论研究 |
2.3.2 生态系统供需量化研究 |
2.4 小结 |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1.3 自然地理特征 |
3.1.4 社会经济特征 |
3.1.5 生态环境特征 |
3.2 土地利用状况 |
3.2.1 土地信息提取 |
3.2.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3 小结 |
4 昆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化评估 |
4.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标体系构建 |
4.1.1 生态服务分类 |
4.1.2 生态服务指标 |
4.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当量价值的修订 |
4.2.1 基于昆明市单位面积耕地粮食价格的修订 |
4.2.2 基于昆明市社会经济发展系数的修订 |
4.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当量因子的修订 |
4.3.1 当量因子表的初步确定 |
4.3.2 基于功能系数的当量因子修订 |
4.4 昆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分析 |
4.4.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间变化 |
4.4.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布空间变化 |
4.4.3 昆明市生态系统服务敏感性分析 |
4.5 小结 |
5 昆明市生态系统供需关系量化研究 |
5.1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指标体系构建 |
5.1.1 指标选取 |
5.1.2 计算方法 |
5.2 昆明市生态系统服务需求量化评估 |
5.2.1 昆明市生态系统服务需求量化计算 |
5.2.2 昆明市生态系统服务需求时间变化 |
5.3 昆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矛盾 |
5.3.1 供给服务与物质需求矛盾分析 |
5.3.2 支持服务与环境安全需求矛盾分析 |
5.3.3 调节服务与环境质量需求矛盾分析 |
5.3.4 精神服务与精神需求矛盾分析 |
5.4 昆明市生态发展建设措施 |
5.4.1 耕地保护与开发 |
5.4.2 水源保护与利用 |
5.4.3 植被保护与修复 |
5.4.4 城市发展与建设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4)滇池宝象河径流过程氮素赋存形态转化机理及其对氮输移通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氮素面源污染来源解析相关研究 |
1.3.2 氮素面源污染负荷相关研究 |
1.3.3 河道氮素输移通量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环境状况 |
2.1.1 区域概况 |
2.1.2 水文水系 |
2.1.3 土壤植被 |
2.1.4 流域气候 |
2.2 社会经济 |
2.3 流域水环境问题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采样与监测 |
3.1.1 宝象河干流水样采集 |
3.1.2 流域面上主要氮、磷贡献源水样采集 |
3.1.3 硝酸盐氮、氧稳定同位素测试水样采集 |
3.2 实验分析 |
3.2.1 水体氮、磷指标的测试 |
3.2.2 水体硝酸盐~(15)N、~(18)O同位素测试 |
3.2.3 水体离子测试 |
3.3 数据处理方法 |
3.3.1 不同端元(雨水、农田沟渠径流、村镇源和城市源)的氮素贡献率计算 |
3.3.2 宝象河流量数据获取及不同断面流量计算方法 |
3.3.3 不同赋存形态氮转化量计算方法 |
3.3.4 转化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
3.3.5 宝象河面源负荷、氮素转化后的输移通量计算 |
第4章 基于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的宝象河氮素来源示踪及不同端元贡献率定量解析 |
4.1 宝象河水系硝酸盐δ~(15)N、δ~(18)O特征 |
4.1.1 宝象河干流硝酸盐δ~(15)N、δ~(18)O空间特征 |
4.1.2 宝象河主要氮源硝酸盐δ~(15)N、δ~(18)O特征 |
4.2 基于硝酸盐δ~(15)N、δ~(18)O的氮污染源及水体硝化、反硝化过程示踪 |
4.2.1 宝象河水体氮素来源的硝酸盐δ~(15)N、δ~(18)O示踪 |
4.2.2 水体硝化、反硝化过程指示 |
4.3 不同氮源的NO3-贡献率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宝象河流域径流氮、磷赋存形态特征 |
5.1 宝象河流域径流氮素赋存形态特征 |
5.1.1 宝象河流域面上主要氮源氮素赋存形态特征 |
5.1.2 宝象河干流水体氮素赋存形态特征 |
5.2 宝象河流域径流磷素赋存形态特征 |
5.2.1 宝象河流域面上主要磷源磷素赋存形态特征 |
5.2.2 宝象河干流磷素赋存形态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宝象河径流氮素赋存形态转化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
6.1 宝象河径流氮素转化特征及转化量研究 |
6.1.1 溶解态氮(TDN)与颗粒态氮(TPN)转化 |
6.1.2 溶解态无机氮(DIN)与溶解态有机氮(DON)转化 |
6.1.3 溶解态无机三氮转化 |
6.2 氮素赋存形态转化影响因素 |
6.2.1 水环境因子的影响 |
6.2.2 磷素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宝象河氮素转化下的氮输移通量计算 |
7.1 宝象河面源污染量 |
7.1.1 宝象河上游氮素面源污染量 |
7.1.2 宝象河中游氮素面源污染量 |
7.1.3 宝象河下游氮素面源污染量 |
7.2 氮转化后的输移通量 |
7.2.1 宝象河氮素转化量 |
7.2.2 宝象河氮素输移通量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存在问题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8.2.1 论文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基于弹性理论的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
一、滇池发展的困境 |
二、滇池的污染:自然问题还是社会问题 |
三、弹性理论:滇池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
第二节 弹性理论 |
一、弹性的概念 |
二、阈值及态势转换 |
三、适应性循环 |
四、扰沌 |
五、弹性的测定 |
第三节 滇池研究概况 |
一、文献可视化研究方法 |
二、滇池研究趋势分析 |
三、滇池研究的热点变化 |
第三章 滇池社会-生态系统构成分析 |
第一节 资源系统 |
第二节 资源单位 |
一、植物资源 |
二、动物资源 |
三、水资源 |
四、土地及矿产资源 |
五、景观资源 |
第三节 管理系统 |
第四节 资源使用者 |
一、流域居民 |
二、沿湖村民、渔民 |
三、旅游者 |
第四章 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关键因子的调查及变化历程研究 |
第一节 社会、经济、政治设置 |
一、经济发展 |
二、人口 |
第二节 资源系统 |
一、固定资产及房地产投入 |
二、排水及污水收集处理 |
第三节 管理单位 |
第四节 资源单位 |
一、水资源 |
二、水位 |
第五节 行为者 |
一、滇池的利益相关者 |
第六节 交互与产出 |
一、滇池的治理投入 |
二、供水与用水 |
三、大型水生植物变化 |
四、浮游生物变化 |
五、鱼类变化 |
第七节 相关生态系统变量 |
一、气温与水温 |
二、降水 |
三、水质 |
第八节 社会-生态系统关键因子分析 |
一、相关性分析 |
二、主成分分析及回归分析 |
三、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关键因子特点分析 |
第五章 弹性理论对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变化的诠释 |
第一节 弹性理论下滇池社会-生态系统的态势转换 |
一、滇池生态系统的态势转换 |
二、滇池社会-生态系统的态势转化 |
第二节 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弹性变迁的适应性循环机制 |
一、滇池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概述 |
二、滇池1949-2017年适应性循环分析 |
三、滇池社会-生态系统的扰沌现象 |
第三节 滇池社会-生态系统的变迁带来的启示 |
第六章 滇池社会-生态系统的弹性与扰动分析 |
第一节 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弹性与扰动的关系 |
第二节 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历史扰动因素分析 |
第三节 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弹性维系面临的扰动 |
一、滇池提供资源、服务及功能的演变 |
二、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弹性维系面临的矛盾 |
第七章 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弹性构建研究 |
第一节 滇池自然资源管理与弹性 |
一、滇池自然资源管理的历史回顾 |
二、适应性水资源管理案例对比 |
第二节 弹性理论下滇池可持续发展将面临的问题 |
第三节 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弹性构建的建议 |
一、保持多样性和冗余 |
二、滇池连通度的管理 |
三、滇池慢变量及反馈的管理 |
四、培养复杂性的系统思考 |
五、现代科学和传统知识相结合 |
六、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与参与 |
七、多元管理体系的建立 |
第四节 弹性理论对滇池治理的启示 |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 |
第四节 滇池可持续发展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的高原湖泊水资源优化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和方法 |
1.1 使用的数据 |
1.2 边界条件 |
1.3 水资源系统优化模拟方法 |
1.3.1 目标函数 |
1.3.2 约束条件 |
1.4 配置方案组合 |
2 结果分析 |
2.1 现状年水资源系统模拟 |
2.2 规划水平年水资源系统优化模拟 |
2.3 方案评价 |
3 结语 |
(8)滇池流域综合治理对水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流域综合治理研究状况 |
1.2.1 国外典型流域综合治理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流域综合治理研究现状 |
1.3 滇池流域综合治理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滇池流域概况及水污染现状分析 |
2.1 滇池流域概况 |
2.1.1 滇池的基础资料概述 |
2.1.2 滇池流域的水文气候概况 |
2.1.3 滇池流域的土壤植被状况概述 |
2.1.4 入湖河流及其特征 |
2.1.5 滇池流域的地质状况概述 |
2.1.6 滇池流域经济社会概况 |
2.2 滇池流域面临的主要问题 |
2.2.1 滇池湖面萎缩问题 |
2.2.2 滇池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 |
2.2.3 滇池水污染问题 |
2.2.4 滇池土地环境问题 |
2.3 滇池流域水污染现状分析 |
2.3.1 滇池流域生态承载力分析 |
2.3.2 滇池流域污染状况分析 |
第三章 入滇河道整治对滇池水质影响研究 |
3.1 入滇河道综合整治前河流水质总体状况分析 |
3.2 入滇河道综合整治工程 |
3.2.1 堵口查污、截污导流 |
3.2.2 河道生态清淤 |
3.2.3 河道生态系统恢复 |
3.3 典型入滇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效果分析 |
3.3.1 新运粮河综合整治及效果分析 |
3.3.2 老运粮河综合整治及效果分析 |
3.4 入滇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对河流水质改善效果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对滇池水质影响研究 |
4.1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前滇池流域水环境状况 |
4.1.1 水资源特点 |
4.1.2 水资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4.1.3 水资短缺现状分析 |
4.2 滇池流域改善水环境状况补水需求分析 |
4.2.1 水环境治理目标 |
4.2.2 水环境容量分析 |
4.2.3 改善滇池水环境补水影响因素分析 |
4.2.4 改善滇池水环境补水要求分析 |
4.3 牛栏江—滇池补水分析 |
4.3.1 牛栏江水文及水资源量 |
4.3.2 牛栏江本区水资源配置分析 |
4.3.3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 |
4.4 牛栏江—滇池补水对滇池水质影响效果预测分析 |
4.4.1 牛栏江补水水质分析 |
4.4.2 牛栏江补水改善滇池水环境效果预测分析 |
4.5 滇池生态环境补水水量预测分析 |
4.6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对滇池水质影响 |
第五章 环湖湿地建设对滇池水质影响研究 |
5.1 滇池湖滨湿地现状 |
5.2 滇池湖滨区水生生物分析 |
5.2.1 湖滨区水生植被分析 |
5.2.2 湖滨区水生动物分析 |
5.3 湖滨带污染现状分析 |
5.3.1 湖滨生态环境破坏情况分析 |
5.3.2 湖滨污染状况分析 |
5.3.3 面源污染状况分析 |
5.4 滇池环湖生态建设与其他治理措施的关系分析 |
5.4.1 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关系 |
5.4.2 与面源污染控制工程的关系 |
5.4.3 与内源污染控制工程的关系 |
5.5 环湖湿地类型及其典型湿地恢复分析 |
5.5.1 天然湿地 |
5.5.2 表流湿地 |
5.5.3 复合湿地 |
5.6 环湖湿地建设对滇池水质改善效果分析 |
第六章 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对策研究 |
6.1 滇池流域综合整治应遵循的具体原则 |
6.1.1 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6.1.2 全面规划、综合治理 |
6.1.3 标本兼治,恢复自净能力 |
6.2 滇池流域综合整治对策 |
6.2.1 入滇河道治理对策 |
6.2.2 外流域调水对策 |
6.2.3 滇池流域生态环境修复和建设对策 |
6.2.4 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控制对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 |
附录一 入滇河道整治前后对比图 |
(9)滇池流域水资源综合平衡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 |
1.1 滇池流域概况 |
1.2 水资源状况 |
1.2.1 水系 |
1.2.2 水资源量 |
1.2.3 引水 |
1.3 水环境状况 |
1.3.1 主要水体水质状况 |
1.3.2 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 |
1.3.3 水污染防治 |
2 平衡分析 |
2.1 水量 |
2.1.1 产水与供水 |
2.1.2 用水与排水 |
2.2 水质 |
2.2.1 水质要求 |
2.2.2 主要水体水质达标状况 |
2.2.3 拟合关系 |
2.3 需水预测 |
2.3.1 生活需水预测 |
2.3.2 生产需水预测 |
2.3.3 改善滇池水质需水预测 |
2.4 分析结果 |
2.4.1 水量平衡分析结果 |
2.4.2 水质平衡分析结果 |
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综合平衡管理 |
3.1 管理目标 |
3.2 管理措施 |
3.2.1 一次平衡管理措施 |
3.2.2 二次平衡管理措施 |
3.2.3 三次平衡管理措施 |
4 结论、问题和建议 |
(10)昆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意义 |
1.2 水资源状况 |
1.2.1 全球水资源概况 |
1.2.2 我国水资源现状 |
1.3 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 |
1.3.1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含义 |
1.3.2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
1.3.3 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 |
1.3.4 国外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
1.3.5 国内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
1.3.6 水资源优化配置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昆明市水资源概况 |
2.1 引言 |
2.2 昆明市基本概况 |
2.2.1 自然地理 |
2.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昆明市水资源现状 |
2.3.1 水资源量 |
2.3.2 水质污染状况 |
2.3.3 地下水资源状况 |
2.3.4 水利设施 |
2.4 昆明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1 可用水资源匮乏 |
2.4.2 水污染问题严重 |
2.4.3 利用效率不高 |
2.5 供水能力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需水量预测 |
3.1 引言 |
3.2 生活需水预测 |
3.2.1 昆明市人口增长预测 |
3.2.2 生活需水定额预测 |
3.2.3 昆明市生活需水量预测 |
3.3 工业需水预测 |
3.3.1 工业产值预测 |
3.3.2 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预测 |
3.3.3 昆明市工业需水量预测 |
3.4 农业需水预测 |
3.4.1 昆明市种植业灌溉需水量 |
3.4.2 林业需水量 |
3.4.3 渔牧业需水量 |
3.4.4 昆明市的农业需水量 |
3.5 环境需水量预测 |
3.6 城市公共需水预测 |
3.7 昆明市总需水量统计 |
3.8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现状水平年及规划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 |
4.1 引言 |
4.2 现状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 |
4.2.1 现状水平年供水量 |
4.2.2 现状水平年需水量 |
4.3 规划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 |
4.4 昆明水资源短缺的解决方法 |
4.4.1 区域外引水 |
4.4.2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
4.4.3 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 |
4.4.4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昆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
5.1 引言 |
5.2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与方式 |
5.2.1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
5.2.2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 |
5.3 昆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
5.3.1 多目标规划 |
5.3.2 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基本特征 |
5.3.3 多目标决策的理论基础 |
5.3.4 多目标决策常用解法 |
5.4 昆明市水资源多目标规划模型 |
5.4.1 约束条件 |
5.4.2 总体模型 |
5.5 昆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成果分析 |
5.6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保障机制 |
5.6.1 健全水资源的产权制度,完善水权交易的转让机制 |
5.6.2 积极发展水市场 |
5.6.3 水价形成机制的改革 |
5.6.4 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制度的完善 |
5.7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滇池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初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滇中高原经济区农业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估研究[D]. 朱赟.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昆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技术路线和“三线”划定研究[D]. 陈韵.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3]昆明市域生态系统供需关系量化研究[D]. 任家豪. 云南大学, 2019(03)
- [4]滇池宝象河径流过程氮素赋存形态转化机理及其对氮输移通量的影响研究[D]. 苏斌.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5]基于弹性理论的滇池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研究[D]. 高路. 中央民族大学, 2019(11)
- [6]基于ABM+SD耦合模型的滇池流域水价政策仿真[J]. 张家瑞,王慧慧,曾维华. 中国环境科学, 2017(10)
- [7]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的高原湖泊水资源优化模拟[J]. 杨霄,陈刚,桑学锋,顾世祥,周祖昊.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6(09)
- [8]滇池流域综合治理对水质的影响研究[D]. 张慧.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1)
- [9]滇池流域水资源综合平衡管理研究[J]. 支国强,张亮,杨育华,和兰娣,刘蜀治,张妮妮.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09)
- [10]昆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D]. 余兴奎. 昆明理工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