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码器专用集成电路试制成功(论文文献综述)
李振帮[1](1981)在《窄带数字通信》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论述了窄带数字通信的优缺点,而后介绍了其主要技术的发展概况,最后展望了窄带数字通信的前景。
四机部有线调解器系列化技术小组[2](1981)在《有线调制解调器系列化资料汇编》文中研究指明 一、前言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及计算机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数据传输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调制介调器(MODEM)是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其发送端把数字信号变换成适合现有模拟电话信道(每路的标准带宽为300
李昌立,莫福源[3](1980)在《2400 b/s的数字化声码器》文中研究说明一个能实时工作的2400 b/s数字化声码器已研制成功。该声码器具有较好的语言质量,适用于低数码率的语言通信。 我们在语言声学和汉语信息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借助通用计算机非实时地模拟了2400 b/s的数字通道声码器,并用TTL高速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实现了该声码器硬件。试验表明,合成语言的可懂度、自然度较好,而且硬件体积较小,适合于通信工程应用。
宋启明[4](2018)在《一种机载短波无盲区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为了满足机载平台对短波通信设备综合化、小型化要求,同时解决用户反映的短波噪声大,具有使用盲区的问题,短波射频数字化技术、声码化技术,话音降噪技术、短波无盲区通信技术等研究日趋活跃。本文以短波无盲区通信为研究课题,重点研究短波无盲区系统的仿真、短波电台综合一体化设计验证和话音短波降噪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短波无盲区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和论证,主要通过对短波天线的增益仿真,结合短波通信模型,通过采用新型600bps声码话技术,论证短波无盲区通信实现的可能性,论证结果表明短波无盲区通信系统可以保障装机平台实现可靠的短波通信联络。第二部分主要是短波无盲区系统的具体设计内容,主要分短波电台的设计和短波天线的原理设计。突出了短波电台小型化,综合化的特点,通过采用射频数字化技术,减少了传统电台频合、信道等单元数量,同时采用收发信机和天线自动调谐器的一体化设计,新型短波端机的体积重量仅为传统短波电台的1/2左右。短波天线设计根据机体的特点进行共型设计,采用螺旋方式增加天线尺寸,天线辐射体采用钛合金,具有强度高、耐高低温性能、三防性能优异的特点,天线的外部裹覆保护材料选用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韧性好、耐高温的特点。第三部分主要是短波无盲区系统地面和机载平台验证内容,通过地面的近中远距离的短波通信验证,短波无盲区通信系统可以达到地面使用要求。针对系统装机后机上反馈的噪声大的问题,通过功能业务软件增加话音降噪算法进行解决。针对短波端机收抗干扰能力弱的问题,在收射频前端增加19段带通滤波模块的方法,该滤波模块对带外信号抑制20dB以上,提高短波端机的抗干扰能力。通过上述优化后,系统通过了平台验证工作。通过对短波无盲区系统的仿真、设计与验证,结果表明系统可以满足机载平台短波通信需求。
祝昇翔[5](2004)在《基于Verilog HDL的IS-95 CDMA反向接入信道模块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和各种无线业务需求的增加,目前以承载单一话音业务为主的无线通信网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人们的需要,所以,以大容量、高数据率和承载多媒体业务为目的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成为无线通信的发展方向。码分多址(CDMA)技术凭借其良好的抗噪性、保密性和低功率等优点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中最主要的多址接入技术。IS-95 标准是 Qualcomm 公司于 1990年推出的基于码分多址(CDMA)技术的扩频数字蜂窝系统,是将 CDMA 技术引人数字蜂窝移动通信并形成标准的第一个系统,是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的基础。在电子技术设计领域,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的应用为数字系统的设计带来极大的灵活性.可以通过硬件描述语言(HDL)来方便地描述硬件电路的行为和功能,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数字系统设计方法。作为 IEEE 的标准语言,Verilog HDL在全球范围内先进国家的电子系统设计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相关的背景知识,然后对 IS-95 CDMA 反向接入信道的各个主要模块,如卷积编码器、编码符号重复器、块交织器、Walsh 码调制器、长码发生器、正交相位扩展器、基带滤波器、QPSK 调制器等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用 Verilog HDL 实现了各主要模块并给出了功能仿真的结果和波形图。仿真结果表明了设计的正确性,其中的各个模块代码简洁、注释清晰、可移植性较好,可以方便地被类似的系统调用。因此,本课题的完成为后续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许振望[6](2003)在《语音解码器芯片的设计及用FPGA硬件实现的研究》文中指出本系统是要完成一个语音解码芯片的专用集成电路的设计。该语音解码芯片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实现解压功能,即将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编码的语音数字信号解压缩成脉冲编码调制(PCM)编码的数字信号;另一部分是合成输出,即利用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将 PCM 编码的数字语音信号转化成脉冲宽度调制波来驱动喇叭发声。在本论文中还将简要的介绍 VHDL 的设计方法和各部分的功能原理,以及 FPGA 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具体使用流程。
谢世健,单振才,张安康,江鸿,徐征[7](1993)在《多功能程控闪光Bi-CMOS集成电路》文中研究指明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观念的提高,美化城市,美化家庭乃至个人的装饰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随着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达,不夜城的兴起,广告业的发展,这些都需要提供一种专门用于灯光控制和装饰的专用集成电路.根据市场这一预测,我们设计和
马静[8](2006)在《基于FPGA的CDMA前向业务信道基带模块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移动通信是目前通信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和各种无线业务需求的增加,目前以承载单一话音业务为主的无线通信网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人们的需要,所以,以大容量、高数据率和承载多媒体业务为目的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成为无线通信的发展方向。码分多址(CDMA)技术凭借其良好的抗噪性、保密性和低功率等优点成为主要的无线接入技术,今后的3G系统主要采用的也是CDMA技术。 IS-95标准是Qualcomm公司推出的基于码分多址(CDMA)技术的扩频数字蜂窝系统,是将CDMA技术引入数字蜂窝移动通信并形成标准的第一个系统,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CDMA2000就是基于IS-95的候选系统,它沿用了IS-95的主要技术和基本技术思路。在电子技术设计领域,FPGA作为新型高性能可编程逻辑器件,以其大规模、高集成度、高可靠性的优点逐渐成为数字硬件电路设计的理想首选,这为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技术手段。 本文根据IS-95 CDMA前向业务信道的结构和特点,提出了基带模块的总体设计方案,用VHDL语言实现了基带发送端各个主要模块和基带接收端部分模块的FPGA设计,并给出了各个模块在Quartus Ⅱ 5.0开发环境下的时序仿真波形图。仿真结果表明了设计的可行性,其中的各个模块代码简洁、注释清晰、可移植性较好,可以方便地被类似的系统调用。因此,本设计的完成为后续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刘华[9](2007)在《基于FPGA的自适应码本搜索算法实现研究》文中认为语音是人们沟通的重要方式。在通信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语音系统丰富着人们的生活。语音编码是对语音信号的数学处理,是语音信号数字化的必然途径。纯粹的波形编码速率高,混合编码是对波形编码的改进。通过提取语音里丰富的基音特征,将波形编码和参数编码结合,可以实现较低的编码比特速率,并保证一定的语音质量。以ACELP作为算法核心是G.723.1、G.729、AMR、G.722.2等系列编码标准的共同点。本文研究了自适应码本搜索算法的原理。基于MATLAB对自适应码本搜索进行了仿真研究。通过研究FPGA技术及应用,基于FPGA利用QuartusⅡ6.0平台实现了开环基音搜索、闭环基音搜索2个关键环节。通过自顶向下及模块化设计思想,将运算及硬件资源消耗分散到各模块中。针对FPGA可重构计算特性,本文基于图灵机的角度对FPGA可重构计算进行了抽象。通过一个语音编解码数学模型,将语音编解码的关键问题映射到数学模型。针对FPGA,提出了一种成本模型,用于算法实现方案论证阶段的量化评估。码本自适应搜索算法应用在最新的移动通信领域,是3G移动通信标准AMR的重要组成。基于FPGA的码本自适应码本算法实现与其他方式相比,算法执行速度提高。基于FPGA的算法实现充分体现了实时性和灵活性,对语音编码标准的工程实现具有积极意义。
徐元欣[10](2003)在《有线数字电视信道接收芯片的实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字电视”将取代模拟电视成为新兴的信息产业之一,将掀起新的经济浪潮。发达国家对数字电视的研究已有多年,并已形成了多个标准体系。无论从市场角度的保护还是从产业经济利益的保护来看,加速制定我国自己的国家数字电视标准是非常必要的,在标准推出的同时能够配套设计和生产出自己的核心芯片又尤其重要。 本文主要针对我们提出的数字电视传输方案电缆模式下的信道接收芯片的设计和实现进行了研究。芯片设计涉及的内容是很广泛的,但本文主要从该芯片算法原理、实现结构和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信道接收芯片各个主要模块的原理和算法分析入手,提出系统的实现结构和采用软硬件协同设计的策略,然后对芯片可测试性设计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整个芯片设计的验证策略做了深入的研究。该芯片采用0.18um工艺并一次流片成功,在2002年杭州西博会上进行了成功的演示,这也证明了本文提出的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芯片是目前我国自主设计开发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规模最大的系统级专用芯片之一,整体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第一章,在对数字电视相关的背景知识的讲述基础上,首先列举了当前已有的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及其相关主要参数,并对我们提出的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传输方案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对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这是对芯片实现做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第二章,首先讲述VSB的调制原理,然后针对我们提出的数字电视传输方案下的有线信道接收芯片的各个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原理和采用的算法进行了较详细的叙述和较深入的分析,这些算法在本芯片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第三章,基于层次化的结构设计流程,对本信道接收芯片从系统性能的定型到芯片总体结构的实现进行分析,提出了系统划分的方法及其结果,划分后的系统结构具有各个模块数据的处理相互比较独立、便于集中控制以及各个模块间接口简单且相似等特点。然后对系统的结构进一步的优化:数据处理模块带有正常与测试的两组数据端口,基于总线的管理控制方式,I2C总线接口的芯片可配置设计,采用简化EMCU的嵌入式系统。经过这些结构优化的设计后,提高了整个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可扩展性、灵活性以及可维护性等等。本章还针对一般系统基于软硬件协同设计的方法策略和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对本芯片结合软硬件协同设计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软硬件模型和设计流程。最后以RS译码器的实现为例来具体说明基于ASIP的软硬件协同设计的主要过程,也对ASIP的构造和应用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在对本芯片的基于标准单元EDA设计流程进行了简要说明基础上,对本芯片采用的可测试性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本芯片中有机结合了多种可测试性设计技术:基于全扫描的方式、BIST测试技术、边界扫描技术,保证了很高的测试故障覆盖率。本章还提出了系统在整个EDA设计流程中的设计验证策略方法:模块级的模拟(包括布线后的模拟)全部采用事件驱动式的软件模拟工具来验证,各大模块的联合模拟及整个芯片的功能验证(寄存器传输级与门级)使用基于周期的模拟工具和硬件仿真器;对于采用Top-Down的设计方法得到的门级网表使用专门的静态时序分析工具来进行时序分析以及采用形式验证来保证正确的功能。本章还通过搭建一个灵活、便捷、完善的测试平台来加快整个验证进程。正是因为如此严密的验证体系加上相应的先进EDA工具的辅助,使得芯片的设计在保证设计日程下得到了充分验证,最后使本信道芯片得以一次流片成功。 最后是全文总结和工作展望。
二、声码器专用集成电路试制成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声码器专用集成电路试制成功(论文提纲范文)
(4)一种机载短波无盲区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短波通信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短波通信基本原理 |
2.1 短波通信传播方式 |
2.2 电离层的作用 |
2.3 短波电台基本原理 |
2.4 短波天线简介 |
2.5 短波通信特点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短波无盲区通信系统的论证和仿真 |
3.1 关键技术论证 |
3.1.1 NVIS技术解决“盲区”通信问题 |
3.1.2 短波无盲区通信系统方案仿真计算 |
3.1.3 射频数字化技术 |
3.1.4 600 bps声码话技术 |
3.2 天线仿真 |
3.2.1 3MHz仿真结果 |
3.2.2 5MHz仿真结果 |
3.2.3 7MHz仿真结果 |
3.2.4 9MHz仿真结果 |
3.2.5 15MHz仿真结果 |
3.2.6 22MHz仿真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短波无盲区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短波电台设计方案 |
4.1.1 组成 |
4.1.2 工作原理 |
4.1.3 综合业务单元设计 |
4.1.4 功放单元设计方案 |
4.1.5 滤波单元设计方案 |
4.1.6 天调控制单元和天调网络单元设计方案 |
4.1.7 接口单元设计方案 |
4.2 短波天线设计 |
4.2.1 短波天线外形设计 |
4.2.2 短波天线材料设计 |
4.3 短波无盲区通信系统的实现 |
4.3.1 元器件选型 |
4.3.2 工艺措施 |
4.3.3 试制情况 |
4.3.4 样机情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短波无盲区通信系统的测试和验证 |
5.1 短波无盲区通信系统的测试 |
5.1.1 短波无盲区通信系统功能测试 |
5.1.2 短波无盲区通信系统软件测试 |
5.1.3 短波无盲区通信系统环境适应性测试 |
5.2 短波无盲区通信系统的验证 |
5.2.1 短波无盲区通信系统地面验证 |
5.2.2 短波无盲区通信系统平台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基于Verilog HDL的IS-95 CDMA反向接入信道模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背景及主要工作 |
1.3 全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编程语言与开发工具简介 |
2.1 Verilog HDL及其应用 |
2.2 开发工具简介 |
第三章 IS-95 CDMA 反向接入信道及其相关技术 |
3.1 CDMA 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
3.2 IS-95 CDMA 系统反向接入信道 |
第四章 IS-95 CDMA 反向接入信道各模块实现思路及仿真结果 |
4.1 卷积编码器模块 |
4.2 编码符号重复模块 |
4.3 块交织器模块 |
4.4 Walsh 码发生器模块 |
4.5 长码发生器模块 |
4.6 正交相位扩展模块 |
4.7 基带滤波器模块 |
4.8 QPSK 调制器模块 |
第五章 结束语 |
附录 64 阶 Walsh 函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6)语音解码器芯片的设计及用FPGA硬件实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系统规划 |
1.3 本论文章节安排 |
2 语音数字信号解码系统分析 |
2.1 语音信号压缩编码分析 |
2.2 语音信号压缩编码算法选择 |
2.3 本次设计的方案与实现 |
2.3.1 系统的特点 |
2.3.2 系统设计的方案 |
2.3.3 系统需完成的任务 |
2.3.4 系统实现过程 |
3 系统设计所要用到的关键技术 |
3.1 语音信号编码原理 |
3.1.1 波形编码原理 |
3.1.2 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编码原理 |
3.1.3 用软件实现压缩编码 |
3.2 语音信号解码原理 |
3.2.1 脉冲编码调制(PCM)解码原理 |
3.2.2 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解码过程 |
3.3 语音信号合成输出原理 |
3.3.1 语音合成概述 |
3.3.2 脉冲宽度调制(PWM)语音合成原理 |
4 系统设计所用到的设计方法与手段 |
4.1 VHDL 设计技术原理与设计方法 |
4.1.1 VHDL 的概况 |
4.1.2 VHDL 设计技术原理 |
4.1.3 VHDL 设计综合过程 |
4.2 FPGA 的结构原理 |
4.2.1 FPGA 的概况 |
4.2.2 FPGA 的结构原理 |
4.2.3 利用 FPGA 实现设计过程 |
5 语音数字信号解码系统设计 |
5.1 语音信号采集及编码的设计 |
5.1.1 语音信号采集 |
5.1.2 语音信号编码 |
5.2 语音数据存储 |
5.3 语音数字信号解码的设计 |
5.4 语音数学信号合成输出语音的设计 |
6 语音数字信号解码系统实施及系统改进方案 |
6.1 系统实施 |
6.2 系统设计中的困难和解决 |
6.3 系统的可靠性 |
6.3.1 软件系统的可靠性 |
6.3.2 硬件系统的可靠性 |
6.4 系统改进方案 |
7 语音数字信号解码系统发展前景及总结 |
7.1 应用技术发展 |
7.2 总结 |
致谢 |
附录 1: VHDL 源程序 |
附录 2: 参考文献 |
(8)基于FPGA的CDMA前向业务信道基带模块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
1.2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
1.2.1 第一代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
1.2.2 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
1.2.3 第三代宽带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
1.3 CDMA的发展现状 |
1.3.1 国外CDMA的发展现状 |
1.3.2 国内CDMA的发展现状 |
1.4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背景及主要工作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背景 |
1.4.3 主要工作 |
1.4.4 全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CDMA移动通信系统 |
2.1 CDMA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 |
2.2 CDMA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和特点 |
2.2.1 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 |
2.2.2 CDMA系统的特点 |
2.3 CDMA通信系统的信道结构 |
2.3.1 逻辑信道 |
2.3.2 CDMA前向链路信道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DMA前向业务信道基带模块的总体设计 |
3.1 总体设计方案 |
3.2 设计工具介绍 |
3.2.1 FPGA简介 |
3.2.2 VHDL简介 |
3.2.3 Cyclone II系列芯片简介 |
3.2.4 开发软件简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带发送端模块的 FPGA设计 |
4.1 信道编码部分 |
4.1.1 CRC编码模块 |
4.1.2 卷积编码模块 |
4.1.3 符号重复和块交织模块 |
4.2 扰码和扩频码部分 |
4.2.1 PN长码发生器模块 |
4.2.2 新型Walsh码发生器模块 |
4.2.3 PN短码发生器模块 |
4.3 对基带发送端模块的逻辑综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带接收端模块的 FPGA设计 |
5.1 PN短码同步模块 |
5.1.1 同步的基本原理 |
5.1.2 同步模块的总体设计 |
5.1.3 同步模块的具体设计 |
5.1.4 FPGA仿真结果 |
5.2 解交织模块 |
5.3 对基带接收端模块的逻辑综合 |
5.4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附录1 速率为9.6Kb/s的前向业务信道交织器输入 |
附录2 速率为9.6Kb/s的前向业务信道交织器输出 |
附录3 64阶Walsh函数 |
参考文献 |
科研情况和获奖情况 |
致谢 |
(9)基于FPGA的自适应码本搜索算法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FPGA 技术及应用 |
2.1 数字系统设计方法 |
2.2 FPGA 原理与技术 |
2.3 FPGA 可重构计算的形式化模型 |
2.4 基于 FPGA 设计的优化 |
2.4.1 基于组合逻辑的优化 |
2.4.2 基于时序逻辑的优化 |
2.4.3 基于面积或速度的优化 |
2.4.4 基于功耗的优化 |
2.5 基于 EDA 软件的 IC设计 |
2.5.1 EDA 软件 |
2.5.2 IC 设计过程 |
2.6 小结 |
第三章 自适应码本搜索算法及应用 |
3.1 语音编解码的数学模型 |
3.2 自适应码本搜索技术原理 |
3.2.1 自适应码本的作用 |
3.2.2 自适应码本搜索算法原理及过程 |
3.2.3 自适应码本增益的计算 |
3.3 自适应码本搜索技术的典型应用 |
3.3.1 G.729 语音编解码标准 |
3.3.2 AMR 语音编解码标准 |
3.3.3 G.722.2 语音编解码标准 |
3.4 小结 |
第四章 算法实现方案及 MATLAB 仿真 |
4.1 算法实现方案论证 |
4.1.1 硬件方案选择 |
4.1.2 设计模式、设计语言选择 |
4.1.3 基于 FPGA 的芯片选型 |
4.2 基于 MATLAB 的算法仿真 |
4.2.1 自适应码本搜索仿真实验 |
4.2.2 仿真步骤 |
4.2.3 自适应码本仿真及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自适应码本搜索算法的 FPGA 实现研究 |
5.1 算法实现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
5.1.1 语音数据输入 |
5.1.2 算法实现中的数学运算 |
5.1.3 算法实现中的代码风格 |
5.2 顶层图及模块设计 |
5.2.1 顶层图设计 |
5.2.2 数据缓存模块 |
5.2.3 开环基音搜索模块 |
5.2.4 闭环基音搜索模块 |
5.2.5 Hamming 码校验输出模块 |
5.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5.4 算法执行时间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MATLAB 对语音数据的读取及导出 |
附录 2 VHDL 语言对文件读取的代码 |
附录 3 顶层图 VHDL 代码 |
附录 4 算法设计顶层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10)有线数字电视信道接收芯片的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数字电视及其传输技术的发展概要 |
1.1.1 数字电视与高清晰度电视 |
1.1.2 国外数字电视的发展简况 |
1.1.3 我国数字电视的进展情况 |
1.1.4 我们的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传输方案 |
1.2 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 |
1.2.1 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的变革 |
1.2.2 芯片自上而下的设计流程 |
1.2.3 深亚微米芯片设计的物理综合 |
1.3 本文的内容安排和主要研究成果 |
第二章 接收端的原理及算法分析 |
2.1 VSB调制原理 |
2.1.1 VSB调制的一般原理 |
2.1.2 VSB调制方式的性能分析 |
2.1.3 全数字的VSB调制过程 |
2.2 载波恢复的原理及算法分析 |
2.2.1 数字接收环 |
2.2.2 全数字的载波恢复的基本流程 |
2.2.3 VSB下的锁相环路特性 |
2.2.4 辅助捕获 |
2.3 时钟恢复的原理及算法分析 |
2.3.1 误差反馈环的时钟提取原理 |
2.3.2 段同步头的检测 |
2.3.3 利用段同步头的时钟同步 |
2.4 均衡器的原理与算法分析 |
2.4.1 自适应均衡器的基本原理 |
2.4.2 判决反馈均衡器(DFE) |
2.5 相位跟踪的原理与算法分析 |
2.5.1 相位跟踪的原理 |
2.5.2 修正的相位跟踪算法 |
2.6 RS译码原理与算法分析 |
2.6.1 RS码的定义 |
2.6.2 RS码的译码方法 |
2.6.3 采用修正的Euclid算法的RS译码过程 |
2.6.4 错误溢出指示的判断及性能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芯片的结构及实现方法研究 |
3.1 系统性能的确立 |
3.1.1 传输性能的定型 |
3.1.2 实现的性能评估 |
3.2 芯片的结构设计 |
3.2.1 芯片的划分 |
3.2.2 系统结构的优化 |
3.2.3 系统工作的控制策略 |
3.3 系统基于软硬件协同设计的方法策略 |
3.3.1 软硬件协同设计的过程 |
3.3.2 软硬件协同设计的关键技术 |
3.3.3 本芯片基于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的分析 |
3.4 基于ASIP的RS译码器的软硬件协同设计 |
3.4.1 模块的软硬件划分 |
3.4.2 基于ASIP的修正Euclids迭代算法的实现 |
3.4.3 RS译码器的纯硬件模块部分 |
3.4.4 软件编程 |
3.4.5 多模式下的结构修正 |
3.4.6 实现的结果分析 |
3.4.7 ASIP在其它模块中的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EDA的设计及验证策略 |
4.1 基于标准单元的EDA设计流程 |
4.2 芯片的可测试性设计(DFT) |
4.2.1 测试与可测试性设计 |
4.2.2 故障模型 |
4.2.3 本芯片的可测试性设计策略 |
4.3 系统的设计验证技术与策略 |
4.3.1 设计验证流程 |
4.3.2 常用的设计验证技术 |
4.3.3 本芯片的验证方法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和工作展望 |
附录 芯片的实现结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四、声码器专用集成电路试制成功(论文参考文献)
- [1]窄带数字通信[J]. 李振帮. 通信技术, 1981(03)
- [2]有线调制解调器系列化资料汇编[J]. 四机部有线调解器系列化技术小组. 通信技术, 1981(Z1)
- [3]2400 b/s的数字化声码器[J]. 李昌立,莫福源. 电子学报, 1980(03)
- [4]一种机载短波无盲区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宋启明.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9)
- [5]基于Verilog HDL的IS-95 CDMA反向接入信道模块的研究[D]. 祝昇翔. 天津大学, 2004(04)
- [6]语音解码器芯片的设计及用FPGA硬件实现的研究[D]. 许振望. 电子科技大学, 2003(01)
- [7]多功能程控闪光Bi-CMOS集成电路[J]. 谢世健,单振才,张安康,江鸿,徐征. 电子器件, 1993(04)
- [8]基于FPGA的CDMA前向业务信道基带模块的研究与设计[D]. 马静.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
- [9]基于FPGA的自适应码本搜索算法实现研究[D]. 刘华. 中南大学, 2007(06)
- [10]有线数字电视信道接收芯片的实现研究[D]. 徐元欣. 浙江大学,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