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10/12膨胀机气阀结构的改进

50-110/12膨胀机气阀结构的改进

一、50-110/12型膨胀机气阀结构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陈纯正[1](1974)在《活塞式膨胀机(二)》文中研究指明活塞式膨胀机热力计算的任务是:确定膨胀机的主要几何尺寸,确定示功图各个特性点(即示功图上2、3、4、5各点)的气体参数,并且绘制膨胀机动力计算所必须的示功

王家兴[2](1977)在《50-110/12型膨胀机阀杆衬套偏磨原因及改进措施》文中指出我厂氧气站50-110/12型膨胀机,经常发生阀杆铜衬套严重偏磨,多次被迫停车抢修,严重影响生产。为此,车间组织了三结合小组,对膨胀阀杆衬套偏磨原因及其改进措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

天津华北氧气厂[3](1975)在《50-110/12型膨胀机气阀结构的改进》文中研究说明为150米3/时制氧机配套的50—110/12型中压活塞式膨胀机,原进排气阀杆,是阀头与阀杆连接为一体的结构,通过多年使用,觉得这种结构有不少缺点。首先在制造时材料浪费:进气阀杆由阀头部份的φ36毫米车削至阀杆部份的φ18毫米;排气阀杆由阀头部份的φ45毫米车削至φ18毫米。另外阀头与阀座密合面宽度只有22.5毫米,阀杆稍有偏心与歪斜,便

天津华北氧气厂[4](1977)在《50-110/12型膨胀机气阀结构的改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150米3/时制氧机配套的50-110/12型中压活塞式膨胀机,原进排气阀杆,是阀头与阀杆连接为一体的结构。通过多年使用,觉得这种结构有不少缺点。首先在制造时材料浪费:

陈宜[5](2017)在《中低温余热驱动的正逆耦合循环系统集成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能源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高效回收利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余热已经成为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本文依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围绕中低温余热驱动的正逆耦合循环系统开展研究,探索了中低温余热利用的新方法,从关键过程能量转换机理、系统集成和实验验证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在正逆耦合循环中,吸收-发生构成的热压缩过程是实现工业余热,特别是低温余热梯级利用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入分析热压缩过程,提出了以增压率作为特征参数的热压缩过程模型。增压率作为一个无量纲参数,表征了热压缩过程实际升压占极限升压的比例。探究了热压缩过程对低温余热的能量转化机理和热压缩过程的热力学特性规律,发现增压率作为特征参数可有效简化热压缩过程的设计和参数优化。进一步提出了热压缩过程在正逆耦合循环中的集成方式,研究了热压缩与机械压缩耦合的热力学性能及规律,为正逆耦合循环系统集成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将热压缩过程与机械压缩机进行耦合,实现了正逆循环间的热能和机械功的双重耦合,构建了中、低温余热互补利用的功冷联产系统。中温热源通过混合工质动力循环转换为机械功,低温热源通过热压缩过程和机械压缩过程耦合完成制冷,机械压缩耗功由混合工质透平提供。该系统不仅能高效回收内燃机烟气余热,为解决动力余热利用过程中的温度断层难题提供技术方案,还能全部回收利用缸套水余热用于制取0℃以下的冷量。系统针对不同品位的热源通过采用了不同的回收利用方式以减少不可逆损失,具有较好的热力性能。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功冷联产系统具备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研究了一种回收透平排气有效成分的新型开式功冷联产系统,探索了提高有效成分回收潜力的新方法。该系统中透平排气携带的较高温冷凝热在再沸器中为精馏过程提供热负荷,较低温冷凝热用于预热精馏塔进料;透平排气经过降温后形成的气液两相混合物中,气相组分的有效成分(制冷剂)浓度与透平排气相比明显提高,适合在制冷中回收利用。新型开式功冷联产系统验证了正、逆循环间物质耦合的有益效果,为正逆循环耦合提供了新思路。根据中低温余热的梯级利用机理,高品位热能通过动力循环转换为功,低品位热能通过热压缩过程用于提高气态工质压力。将热压缩过程与机械压缩机相结合,并用动力循环的输出功驱动机械压缩机,构建并研究了两种新型低温制冷系统。两种系统的区别在于热压缩过程与机械压缩机的耦合分别采用了复叠和复合两种形式。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式低温制冷具有更优的热力性能。节能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在逆循环中引入机械压缩过程解决了制冷温度过低导致热压缩过程性能急剧恶化的问题;同时,在热源与吸收式制冷循环之间构建混合工质动力循环,减少了热源与循环工质的换热温差,实现了余热的梯级利用,降低了系统的不可逆损失。通过对系统的热力性能进行敏感性分析,为系统进一步优化指明了方向。研制了中低温动力余热驱动的功冷联产系统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主机由氨水蒸气发生子系统、透平膨胀作功子系统和氨水吸收式制冷子系统构成,系统设计发电功率为20 kW,制冷量为40 kW。配套的辅助实验系统包括烟气发生子系统、冷量输出子系统、冷却水循环子系统、数据监测与采集子系统、安全防护子系统等。通过氨水混合工质发电性能实验和氨水吸收式制冷性能实验研究探索了实验平台各子系统的运行特性,为后期进一步开展功冷联产系统性能实验和变工况实验奠定了基础。

刘世通[6](2017)在《涪陵白涛园区100×104Nm3/d天然气液化厂工程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天然气工业飞速发展,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在逐年增加,天然气液化技术日趋成熟。本文根据产品方案及其他给定条件对重庆涪陵白涛园区100×104Nm3/d天然气液化工厂进行了设计。对脱酸、脱水、液化等主体单元常用的工艺方法进行了比较选择,并对选定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其中包括设计了带减压闪蒸流程的醇胺法脱除酸性气体的脱酸工艺,设计了三塔等压再生吸附脱水流程,液化单元采用了混合冷剂制冷(MRC)液化工艺。对主要设备进行了工艺计算和选型,包括压缩机、LNG泵、吸收塔、冷箱、有机热载体炉及部分容器。对装置其他同类设备给出了计算方法,并选择规格型号。对天然气液化工厂的公用工程、自动化控制方案、环境保护方案及职业安全卫生方案进行了配套设计。对上述设计涉及到的主要设备设施进行了选型。根据相关估算方法、评价依据和基础数据对工厂的投资进行了估算,对工厂的成本费用、销售收入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估算和评价。

张彦[7](2018)在《高温热泵能质提升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高温热泵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能质提升技术,是可以满足实现清洁能源供暖和工业节能的技术之一,在此背景下,需要对传统的热泵技术及应用进行深入的创新性研究。其创新研究的目标是实现大幅度提升能质的效果,以期利用温度尽可能低的热源,如工业排放低温热、冬季的空气源、太阳能等,满足建筑用能及工业余热供暖远距离输送的需求。本文对高温热泵工质进行了理论分析,对高温热泵进行了试验和仿真研究,使其制热温度达到了创纪录的130℃指标,且单级提升温差为50℃,并将其推广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在此基础上对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进行了经济和整体性评价。本文提出新型双元高温混合工质BY-5,该工质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和高温性能,其ODP为0,GWP值较低,临界温度为155℃,适用于制热温度为110-130℃,单级温升为50℃的工况。将BY-5与高温工质R11、R113、R114、R123、R21、R236ea、R245ca、R245fa的理论循环性能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其压力、制热量、COP、容积制冷量四个关键参数方面表现最优。本文对高温热泵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热源温度70-80℃、制热温度为110-130℃区间循环性能优越。当制热温度为130℃时,机组相应的冷凝压力、压缩比、排气温度和COP分别为2.71 MPa、4.44、132.37℃和2.54。热源侧和使用侧的温差?T小于46℃时,热泵机组的COP始终大于3.0,机组运行稳定,具有较好的经济性。该结论有利于将高温热泵推广到各种形式的低温热源利用中。对试验高温热泵系统建立数学仿真模型,根据试验数据进行验证,系统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试验值和模型计算值变化趋势一致,热泵输入功率、制热量及COP三个参数的最大偏差分别为3.83%、5.39%和3.55%。利用该模型进行工况预测,结果表明135℃以内的工况,BY-5的性能更具优越性。本文尝试将130℃高温热泵技术推广到工业应用,用于化工精馏塔底重沸器节能改造中,实现工业化稳定运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为满足清洁供暖需求,本文还对太阳能热泵系统替代传统锅炉供暖的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分析了其在不同制热温度段适宜采用的循环工质,并对太阳能热泵系统、空气源热泵、燃煤锅炉、燃气锅炉和电锅炉五种供热方式的经济和整体性能,采用费用年值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太阳能热泵的年值费用比燃煤锅炉略低2%;电锅炉供暖的费用最高,经济性最差。空气源热泵和太阳能热泵系统的评判因子为0.857和0.768,相对于锅炉供暖方式来说评判因子更高,太阳能热泵系统的经济性属于较高等级,可进行推广。

张甫[8](2020)在《劣质重油悬浮床加氢工艺技术的研究及工业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原油进口依赖度逐年攀升及进口原油中劣质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环境保护法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实现能源清洁生产和高效转化已成为我国炼化企业绿色、清洁发展亟需突破的难题。现阶段,在炼油工业中,悬浮床加工技术是最先进、最核心的技术,能够将劣质重油向清洁生产、提高轻质油产品收率和资源利用率方向转化。本论文研究是以国内自主研发的首套15万吨/年悬浮床加氢工业装置为背景,以煤焦油、减压渣油等劣质重油生产高附加值的石脑油、柴油等清洁能源产品为基础,根据PRO/II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基于劣质重油性质模拟全装置工艺流程,包括物料平衡的计算、能量平衡的计算等,重点研究悬浮床加氢技术工艺流程优化、主要操作条件优化、关键设备的选择及工艺计算,并分析了装置的能耗及可能发生的安全、环保等风险因素,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安全、环保、消防措施。同时根据装置的实际工业运行数据,对装置运行和设备等进行分析,同时还对比工艺参数和经济效益等,对悬浮床加氢技术在推广过程中的经济社会效益进行探讨。通过本论文研究能够为日后劣质重油悬浮床加氢技术工业放大工艺包设计及工程设计、长周期运行、装置规模化研究开发及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实际经验,更好的实现资源清洁生产、高效利用。

孙波[9](1985)在《柔性石墨在动力设备上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 1.用于150TSWX7水泵上柔性石墨用于该泵密封时,当没有改变任何结构仅在原填料函中换上柔性石墨填料时,密封效果虽比石棉填料好,但仍有少量漏泄,且稍紧填料压盖时则出现过热冒烟现象。为此,我们在原填料函中作了如下改进(图1):①彻底清除填料函内的氧化物,内孔光洁度不

常留成[10](2018)在《红黏土工程特性的温度效应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地下空间被开发利用,大量热量转移到地下。这些热量使浅层红黏土温度升高到100℃。高温条件下红黏土围岩的渗透特性、变形特性、强度特性等工程性质发生变化,红黏土工程性质变化会诱发地质灾害或造成地基的不均匀变形。因此,掌握温度对红黏土各项工程性质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在工程建设中对避免因温度场变化引起的土体性质劣化或灾害形成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据此,本文在总结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围绕红黏土工程特性温度效应研究这一课题,以南昌市广泛分布的第四纪红黏土为试验对象,通过自行设计的温控可调加热装置并结合常规试验设备,对红黏土在不同温度荷载作用下渗透性、胀缩性、压缩性和强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红黏土的渗透性、胀缩性、压缩性和强度特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并对相关机理进行了分析,得到结论如下:(1)温度从27℃升到95℃,红黏土的渗透系数在增大,且低干密度试样渗透系数的变化幅度大于高干密度试样。相同温度下,相同初始含水率干密度为1.55 g/cm3试样渗透系数远大于干密度为1.64 g/cm3和1.7g/cm3试样的渗透系数。干密度对红黏土渗透性温度效应的影响远大于初始含水率对红黏土渗透性温度效应的影响。(2)随着环境温度升高,红黏土的自由膨胀率随之增加,线缩率则降低。红黏土胀缩性的温度效应受含水率和干密度的共同影响,初始含水率越高,干密度越大,自由膨胀率和线缩率随温度的变化幅度越明显。(3)通过压汞试验发现红黏土的孔隙主要由聚集体内孔隙和聚集体间孔隙组成,聚集体内孔隙和聚集体间孔隙约占孔隙总体积的94.56%。温度荷载只是改变了聚集体间的孔隙。(4)温度对红黏土黏聚力的影响显着,当温度大于65℃时,黏聚力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表现为强度的热硬化;当温度小于65℃时,黏聚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表现为强度的热软化。内摩擦角随温度变化不明显。

二、50-110/12型膨胀机气阀结构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0-110/12型膨胀机气阀结构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5)中低温余热驱动的正逆耦合循环系统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中低温余热回收利用技术概述
        1.2.1 中低温余热驱动的动力循环
        1.2.2 中低温余热驱动的制冷循环
        1.2.3 中低温余热驱动的正逆耦合循环
    1.3 正逆耦合循环系统集成研究进展
        1.3.1 闭式正逆耦合循环系统
        1.3.2 开式正逆耦合循环系统
    1.4 正逆耦合循环系统实验研究进展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中低温余热在正逆耦合循环中梯级利用的机理研究
    2.1 概述
    2.2 热压缩过程模型与评价
        2.2.1 热压缩过程模型
        2.2.2 热压缩过程的关键参数与评价方法
    2.3 热压缩过程的特性分析
        2.3.1 热压缩过程的特性规律
        2.3.2 热压缩过程的热力性能分析
    2.4 热压缩与机械压缩耦合特性分析
        2.4.1 基于热压缩与机械压缩耦合的系统介绍
        2.4.2 热压缩与机械压缩耦合性能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正逆耦合循环的功冷联产系统集成研究
    3.1 概述
    3.2 中、低温余热互补利用的功冷联产系统
        3.2.1 系统流程及特征
        3.2.2 系统模拟方法及条件
        3.2.3 系统评价方法
        3.2.4 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3.2.5 系统(火用)分析
        3.2.6 系统适应性分析
        3.2.7 系统经济性分析
        3.2.8 高效利用大温降显热热源的制冷系统
    3.3 回收透平排气有效成分的新型开式功冷联产系统
        3.3.1 系统流程及特征
        3.3.2 系统基本工况热力性能分析
        3.3.3 系统能量传递与转换过程分析
        3.3.4 系统(火用)分析
        3.3.5 正逆循环间耦合特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正逆耦合循环的低温制冷系统集成研究
    4.1 概述
    4.2 基于正逆耦合循环的低温制冷系统介绍
        4.2.1 系统流程及特征
        4.2.2 系统模拟与评价方法
    4.3 新系统热力性能对比研究
        4.3.1 系统基本工况热力性能分析
        4.3.2 系统节能机理分析
    4.4 复合式低温制冷系统设计参数优化分析
        4.4.1 动力子循环工质浓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4.2 透平入口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4.3 压缩机出口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正逆耦合循环的功冷联产系统实验研究
    5.1 概述
    5.2 实验系统
        5.2.1 实验平台流程及设计参数
        5.2.2 实验平台主机部分
        5.2.3 实验平台辅助子系统
    5.3 实验研究内容及结果分析
        5.3.1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5.3.2 氨水混合工质发电性能实验
        5.3.3 氨水吸收式制冷性能实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主要创新点
    6.3 未来研究展望
主要符号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申请专利目录
博士学位论文科研项目背景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致谢

(6)涪陵白涛园区100×104Nm3/d天然气液化厂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背景和建设的意义
        1.1.1 项目背景
        1.1.2 项目建设的意义
    1.2 设计指导思想及原则
        1.2.1 设计指导思想
        1.2.2 设计原则
    1.3 市场分析和需求预测
        1.3.1 产品市场分析和价格预测
        1.3.2 目标市场分析
        1.3.3 市场竞争力分析
    1.4 原料供应和价格预测
        1.4.1 原料来源及价格
        1.4.2 产品天然气价格
    1.5 遵循的标准规范
    1.6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6.1 建设规模
        1.6.2 产品方案
    1.7 建厂地区条件和厂址选择
        1.7.1 项目建设地点情况
        1.7.2 交通状况
        1.7.3 厂址方案
第二章 工艺技术流程设计
    2.1 总工艺流程设计简述
    2.2 过滤计量单元工艺流程设计
        2.2.1 过滤
        2.2.2 计量
        2.2.3 设计参数要求
    2.3 原料气压缩单元流程设计
        2.3.1 压缩原因
        2.3.2 压缩单元工艺流程设计
        2.3.3 设计参数要求
    2.4 脱酸单元工艺流程设计
        2.4.1 脱酸原因
        2.4.2 脱酸方法比选
        2.4.3 脱酸单元设计思路
        2.4.4 脱酸单元工艺流程设计
        2.4.5 设计参数要求
    2.5 脱水单元工艺流程设计
        2.5.1 脱水原因
        2.5.2 脱水方法比选
        2.5.3 脱水单元设计思路
        2.5.4 脱水单元工艺流程设计
        2.5.5 设计参数要求
    2.6 液化单元工艺流程设计
        2.6.1 液化原理
        2.6.2 液化方法比选
        2.6.3 液化单元设计思路
        2.6.4 液化单元工艺流程设计
        2.6.5 设计参数要求
    2.7 LNG存储装车单元流程设计
        2.7.1 LNG存储装车单元流程设计
        2.7.2 设计参数要求
    2.8 火炬单元流程设计
        2.8.1 火炬单元流程设计
        2.8.2 设计参数要求
    2.9 冷剂贮存、回收和配比单元流程设计
        2.9.1 流程设计说明
        2.9.2 设计参数要求
    2.10 燃料气单元流程设计
        2.10.1 燃料气单元流程设计
        2.10.2 设计参数要求
    2.11 工艺设计创新
        2.11.1 闪蒸工艺在脱酸系统中的应用
        2.11.2 三塔等压再生工艺在脱水系统中的应用
第三章 平衡计算
    3.1 平衡计算概述
    3.2 主要设备平衡计算
        3.2.1 再生气加热器
        3.2.2 贫液冷却器
第四章 主要设备工艺计算和选型
    4.1 容器
        4.1.1 分离器
        4.1.2 LNG储罐
    4.2 压缩机
        4.2.1 压缩机介绍
        4.2.2 压缩机选型计算
    4.3 吸收塔
    4.4 有机热载体炉
        4.4.1 有机热载体炉介绍
        4.4.2 有机热载体炉选型计算
    4.5 LNG泵
        4.5.1 LNG泵介绍
        4.5.2 LNG泵选型计算
    4.6 冷箱及换热器
    4.7 主要工艺设备规格表
第五章 自动化控制方案
    5.1 自控范围
    5.2 自控水平
    5.3 自动控制系统方案
        5.3.1 分散控制系统(DCS)
        5.3.2 安全仪表系统(SIS)
        5.3.3 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系统(GDS)
        5.3.4 其他控制系统
        5.3.5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自动控制方案
        5.3.6 系统配置
    5.4 主要检测控制方案
    5.5 中央控制室
    5.6 仪表电源及仪表空气
    5.7 脱酸单元自控方案
        5.7.1 吸收塔塔釜液位控制方案
        5.7.2 富胺闪蒸罐塔顶压力控制方案
        5.7.3 贫液冷却器物料出口温度控制方案
第六章 公用工程与总图布置
    6.1 给排水
        6.1.1 给水
        6.1.2 排水
    6.2 供电
        6.2.1 电源情况
        6.2.2 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6.2.3 防雷、防静电及接地
    6.3 通信
    6.4 仪表空气、氮气技术方案
        6.4.1 仪表空气
        6.4.2 氮气
    6.5 辅助生产设施
        6.5.1 消防设施
        6.5.2 火炬设施
        6.5.3 维修设施
        6.5.4 分析化验
    6.6 工程概况及占地
    6.7 总平面布置
        6.7.1 总平面布置原则
        6.7.2 总平面布置方案
第七章 安全环保与企业定员
    7.1 环境保护
        7.1.1 有关环保法规及排放标准
        7.1.2 环境风险源
        7.1.3 污染物治理措施
    7.2 职业安全卫生
        7.2.1 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及标准
        7.2.2 职业安全卫生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7.2.3 工艺过程危险性分析
        7.2.4 职业安全卫生对策措施
    7.3 企业定员
        7.3.1 生产班制
        7.3.2 劳动定员
        7.3.3 人员培训
    7.4 项目实施计划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
    8.1 投资估算
        8.1.1 投资估算的范围和依据
        8.1.2 建设项目总投资
        8.1.3 资金来源及融资方案
    8.2 财务评价
        8.2.1 财务评价依据、基础数据与参数
        8.2.2 总成本费用估算
        8.2.3 销售收入估算
        8.2.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8.2.5 经济效益分析
        8.2.6 社会效益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高温热泵能质提升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能源现状
        1.1.2 低温热能现状
        1.1.3 工业余热供暖现状
    1.2 能质调配与转化利用技术
        1.2.1 能质调配与转化利用技术现状
        1.2.2 低质能源调配与转化技术应用实例
    1.3 高温热泵技术
    1.4 清洁供暖技术
        1.4.1 太阳能热泵供暖技术
        1.4.2 空气源热泵供暖技术
        1.4.3 地源热泵供暖技术
    1.5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高温工质(BY-5)的共性机理研究
    2.1 循环工质选择的基本要求
        2.1.1 热力学性质
        2.1.2 物理化学性质
        2.1.3 环保及安全性能
        2.1.4 工质筛选步骤
    2.2 工质热物性分析
        2.2.1 工质的基本物性参数
        2.2.2 工质的理论循环性能
    2.3 循环工质选择的参数要求
        2.3.1 饱和压力和压缩比
        2.3.2 压缩机耗功率
        2.3.3 制热量
        2.3.4 COP
        2.3.5 容积制冷量
    2.4 混合工质性质的调节特征
        2.4.1 混合工质优势
        2.4.2 混合工质的理化及热力学效应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试验研究
    3.1 机组设计
        3.1.1 润滑油
        3.1.2 电子膨胀阀
        3.1.3 压缩机
        3.1.4 蒸发器和冷凝器
    3.2 高温热泵机组试验系统
    3.3 试验结果及讨论
        3.3.1 输入功率
        3.3.2 制热量
        3.3.3 循环性能系数COP
        3.3.4 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
        3.3.5 排气温度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仿真研究
    4.1 基本假设
    4.2 系统模型
        4.2.1 循环工质BY-5
        4.2.2 蒸发器
        4.2.3 封闭式涡旋压缩机
        4.2.4 冷凝器
        4.2.5 电子膨胀阀
    4.3 不确定度分析
    4.4 仿真结果
        4.4.1 模型验证
        4.4.2 模型预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程运行实例研究
    5.1 应用背景
        5.1.1 石化企业能源现状
        5.1.2 余热分析
    5.2 工程概况
    5.3 技术方案
        5.3.1 方案分析
        5.3.2 螺杆压缩机
    5.4 机组运行参数分析
    5.5 经济和环境效益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的综合分析
    6.1 供暖热泵工质的选择
        6.1.1 家用小型供暖热泵工质的选择
        6.1.2 区域供暖高温热泵工质的选择
    6.2 工程方案分析
        6.2.1 工程概况
        6.2.2 方案费用分析
    6.3 供热系统的模糊评价
        6.3.1 模糊数学基本概念
        6.3.2 模糊综合评判
        6.3.3 五种不同供热系统的模糊评判
        6.3.4 太阳能热泵的经济性模糊评判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性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劣质重油悬浮床加氢工艺技术的研究及工业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1 固定床加氢技术
        1.1.2 移动床加氢技术
        1.1.3 沸腾床加氢技术
        1.1.4 悬浮床加氢技术
    1.2 国内外悬浮床加氢工艺技术现状
        1.2.1 国外悬浮床加氢工艺技术
        1.2.2 国内悬浮床加氢工艺技术
    1.3 本文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2 反应机理及加氢过程影响因素
    2.1 反应机理
        2.1.1 芳烃加氢饱和
        2.1.2 加氢裂化
        2.1.3 加氢脱硫
        2.1.4 加氢脱氮
        2.1.5 加氢脱氧
        2.1.6 加氢脱金属
    2.2 加氢过程的影响因素
        2.2.1 反应压力的影响
        2.2.2 反应温度的影响
        2.2.3 空速的影响
        2.2.4 氢油比
3 工艺技术方案研究
    3.1 原料性质、规模及产品方案
        3.1.1 原料性质
        3.1.2 生产规模
        3.1.3 产品方案及性质
    3.2 流程简述
    3.3 主要操作条件
    3.4 物料平衡
    3.5 工艺流程模拟计算
        3.5.1 工艺流程模拟的目的
        3.5.2 工艺流程模拟软件简介
        3.5.3 工艺流程模拟计算
    3.6 工艺流程优化研究
        3.6.1 分离系统的优化
        3.6.2 循环氢脱硫系统的优化
    3.7 主要工艺设备选择及工艺计算
        3.7.1 设备选材原则
        3.7.2 主要静止设备
        3.7.3 主要转动设备
        3.7.4 主要设备规格表
    3.8 能耗分析
    3.9 环境保护
        3.9.1 废水的来源及治理措施
        3.9.2 废气的来源及治理措施
        3.9.3 固体废物的来源及治理措施
        3.9.4 噪声的来源及治理措施
    3.10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3.10.1 物料危害分析
        3.10.2 主要安全卫生措施
        3.10.3 消防
4 工业应用研究及前景分析
    4.1 MCT装置工业应用研究
        4.1.1 MCT装置加工煤焦油等劣质重油
        4.1.2 MCT装置加工生物原料油
    4.2 应用前景分析
        4.2.1 煤焦油高效转化低碳芳烃、高档溶剂油
        4.2.2 重质渣油高效转化优质汽柴油
        4.2.3 动植物油脂高效转化生物柴油
        4.2.4 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的战略思想
5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10)红黏土工程特性的温度效应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黏性土强度特性的温度效应
        1.2.2 黏性土固结特性的温度效应
        1.2.3 黏性土渗透性的温度效应
        1.2.4 黏性土的热胀缩性
        1.2.5 发现问题
    1.3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内容和可能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3.3 可能创新点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用土基本物理性质
        2.1.1 红黏土的选取
        2.1.2 红黏土的基本物理性质
    2.2 温控设备介绍
        2.2.1 加热装置概述
        2.2.2 加热装置运行试验
    2.3 试验方案设计与安排
        2.3.1 试验温度选择
        2.3.2 试验设计
        2.3.3 试验安排
3 不同温度下红黏土的渗透特性
    3.1 引言
    3.2 试验方案
    3.3 红黏土渗透性温度效应试验结果
        3.3.1 温度对相同干密度不同初始含水率红黏土渗透性的影响
        3.3.2 温度对相同含水率不同干密度红黏土渗透性的影响
    3.4 机理分析
        3.4.1 温度对渗流液体粘滞性的影响
        3.4.2 温度对吸附结合水量
    3.5 本章小结
4 不同温度下红黏土胀缩性
    4.1 引言
    4.2 红黏土胀缩机理
        4.2.1 晶格扩张理论
        4.2.2 双电层理论
    4.3 膨胀变形试验
        4.3.1 膨胀性指标
        4.3.2 试验方案
        4.3.3 初始含水率对红黏土膨胀性的影响
        4.3.4 初始干密度对红黏土膨胀性的影响
        4.3.5 温度对红黏土膨胀性的影响
    4.4 收缩变形试验
        4.4.1 收缩性指标
        4.4.2 试验方案
        4.4.3 初始含水率对红黏土收缩性的影响
        4.4.4 初始干密度对红黏土收缩性的影响
        4.4.5 不同温度下红黏土的收缩曲线
        4.4.6 温度对红黏土体缩率的影响
        4.4.7 温度对红黏土收缩系数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不同温度下红黏土的压缩特性
    5.1 引述
    5.2 试验方案
    5.3 固结变形指标
    5.4 红黏土固结变形温度效应试验结果
        5.4.1 干密度对红黏土压缩性温度效应的影响
        5.4.2 含水率对红黏土压缩性温度效应的影响
    5.5 不同温度下红黏土的孔隙大小分布特征
    5.6 本章小结
6 不同温度下红黏土的强度特性
    6.1 引言
    6.2 试验方案
        6.2.1 试样制备与养护
        6.2.2 试验过程
    6.3 红黏土抗剪强度温度效应试验结果
        6.3.1 干密度对红黏土抗剪强度温度效应的影响
        6.3.2 含水率对红黏土抗剪强度温度效应的影响
    6.4 电镜扫描
        6.4.1 试样制备
        6.4.2 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1 发表的学术论文
    2 主持或参加的科研工作

四、50-110/12型膨胀机气阀结构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活塞式膨胀机(二)[J]. 陈纯正. 深冷简报, 1974(02)
  • [2]50-110/12型膨胀机阀杆衬套偏磨原因及改进措施[J]. 王家兴. 深冷技术, 1977(S1)
  • [3]50-110/12型膨胀机气阀结构的改进[J]. 天津华北氧气厂. 深冷技术, 1975(01)
  • [4]50-110/12型膨胀机气阀结构的改进[J]. 天津华北氧气厂. 深冷技术, 1977(S1)
  • [5]中低温余热驱动的正逆耦合循环系统集成研究[D]. 陈宜.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17(08)
  • [6]涪陵白涛园区100×104Nm3/d天然气液化厂工程设计[D]. 刘世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7]高温热泵能质提升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研究[D]. 张彦. 天津大学, 2018(06)
  • [8]劣质重油悬浮床加氢工艺技术的研究及工业应用[D]. 张甫. 郑州大学, 2020(02)
  • [9]柔性石墨在动力设备上的应用[J]. 孙波. 润滑与密封, 1985(01)
  • [10]红黏土工程特性的温度效应试验研究[D]. 常留成. 东华理工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50-110/12膨胀机气阀结构的改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