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像阅读”实验教学摭谈(论文文献综述)
张正晋[1](1996)在《“音像阅读”实验教学摭谈》文中提出“音像阅读”实验教学摭谈山东张正晋山东省小学语文教育现代化实验已进行了四年。这项实验包括“音像阅读”和“电脑·作文”两个课题,由省教研室规划设计,自1993年秋季开始,先后在省内60多处省市级规范化学校进行实验。实验成绩显着,研究日趋深入,从实验点在...
张正晋[2](1997)在《“音像阅读”实验教学摭谈》文中研究说明“音像阅读”实验教学摭谈□山东张正晋(接上期)三、把握“音像阅读”教学特征,提高教学的针对性。“音像阅读”的教学信息是由音像相伴,同步相授,传情释义的方式,引起阅读主体的情感,促使阅读主体准确迅速地理解内容,其教学的突出特点是它的情境性。主要特征有:...
苏海霞[3](2020)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旁栏思考”栏目的应用研究 ——以人教版“遗传与进化”模块为例》文中认为课改后,要求教师能顺利地转换自己的角色,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学”。在学校教育中,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和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2004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生物学教材,除了传统的正文内容外,还设置了丰富多样的辅助性教学小栏目,这些栏目的设置对学生思维、推理、表达等能力的提高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不同小栏目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方法得以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栏目的开发及利用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课程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梳理了有关教材栏目的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旁栏思考”栏目从数量、分布情况、特点及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对“旁栏思考”栏目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该栏目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并不理想。结合栏目分析结果与调查的现状,探讨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旁栏思考”栏目的一些策略:利用“旁栏思考”栏目进行课前预习、导入新课、进行课堂讨论、进行课堂同步提问、进行课堂小结和作为课后练习。基于以上提出的策略,笔者进行了教学实践,发现本文针对现状问题提出的策略可行,基本改善了施教班级的“旁栏思考”栏目应用情况,该栏目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对教师和学生有益,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王胜华[4](2018)在《物理名师工作室团队建设与发展的研究 ——以吉林省高中物理W名师工作室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名师工作室作为能够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培养名师、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教师学习型组织,现在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受到极大的关注。从2002年中国成立第一个名师工作室以来,它在教育领域已经发挥了很多功能,推动了中国教育改革。但是,随着对名师工作室研究的深入,人们也发现部分工作室的建设出现了问题。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发现:现在名师工作室的研究大多是工作室运行方面遇到的问题,很少比较系统地审视名师工作室的团队建设的成长脉络,针对物理学科的名师工作室的研究也就更少。本文以吉林省高中物理W名师工作室为研究对象,从名师工作室团队的角度,通过对工作室主持人和部分成员进行访谈,搜集整理W名师工作室的文件资料,将高中物理W名师工作室团队的发展过程分为创建期、凝聚期、调整期,梳理出了高中物理W名师工作室团队在各个时期的特征和各个时期的管理建设重点,给出高中物理W名师工作室的特点及团队建设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最后结合W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情况对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提出意见,希望对其他名师工作室或者其他类型的教师学习团队的建设有启发。
孔令会[5](2019)在《当代《学记》研究史论(1949-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记》是对我国先秦教育教学经验的理论总结与概括。其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有非常高的借鉴价值,同时作为中国传统的教育学元素和符号的《学记》,对近代西方教育学的引入与现今中国教育学建构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建国初期,《学记》研究一方面承续了民国时期的研究传统,受“西学中源”论影响甚深;另一方面受到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原来“上法三代,旁采泰西”的研究范式在此时已不再适用。此时的《学记》研究一方面受到马克思主义史观的深刻影响,善于用“批判继承”的态度来研究《学记》;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育学”的取向,学者们开始用教育学的框架去研究《学记》。“文革”时期,建国初态势良好的研究在此时步入旁歧,1974年因“批林批孔”和“评法批儒”运动的兴起,多以“儒法斗争”为线索直接对《学记》进行批注或与《劝学篇》来进行对比分析,以突出《学记》是“复辟奴隶制的反动教育纲领”这一阶级属性。建国初被认为是“教育学的雏形”的《学记》在此时被解读为政治学意义上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范本,学术领域的一个研究课题变成一场富含政治意义的批判运动。改革开放后,《学记》研究步入到了繁荣期,打破对《学记》研究的教条,重新确立《学记》的地位和思想内容,一洗“文革”时期“反动教育纲领”这一评价。随着思想解放的深入和教育学科的分化与综合,这一时期的《学记》研究趋势良好,学者们开始以多学科的视角去探索这篇教育文献,无论是在《辞海》还是其它教育辞书中,《学记》都成为重要的词条来源,教育学和教育史着作都会各有侧重地对《学记》展开研究。新世纪以来,《学记》研究不仅仅局限于文本研究与理论阐发,还结合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背景,挖掘传统教育专着《学记》中的教育理论,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价值引导。同时,新世纪以来《学记》研究呈现出新的面貌,一方面研究日益重视与教育实践的结合,显示出明显的“实践性”倾向;另一方面,研究向精细化和纵深化的方向转变。教育学者对《学记》在教育学上的地位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同时从更加广阔和多元的视角去挖掘其现实价值。《学记》的研究史其实是一部中国教育学发展的缩影,当代《学记》研究的起起落落与中国教育学的发展轨迹几乎一致,而且《学记》作为中国传统的教育经典着作,在当今教育学的本土化和建构中国教育学的时代背景下,也将为教育学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刘海,李平,周苑茹,吴梅,马妮香[6](2018)在《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自主阅读能力提高的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课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近年来,自主学习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也是我国英语教学发展的新趋势。要想跟上时代的发展,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着眼于培养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自主地输入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英语阅读是学习英语的一种重要技能,也是英语考试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中生具备更高的学习动机和认知能力,
廖波光[7](2008)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等职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的核心,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入世以来,随着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需要兼顾企业、学生、学校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实践课程开发。本文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研究法,切实把握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的内涵与功能,深入学校和企业对当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设置和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和分析,对企业目标岗位需求进行了调研,并以此作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开发目标、内容、实施以及评价的依据。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开发,应根据企业目标岗位需求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的现状来综合考虑,实践课程的目标应该以市场需求、技术应用、形成综合商务操作能力及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实践课程内容应体现语言应用技能与商务实践能力,体现专业应用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体现综合实践能力与技能有机结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应该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践课程评价要实现以职业资格证书、全方位评价为主。最后提出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方案的探索。
李昌敏[8](2014)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专题讨论的教学探讨》文中研究表明讨论法作为一种常规的教学方法经历了很长的发展历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到了不同的重视。班级授课制出现后,课堂讨论因其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并能将人与知识进行有机联系成为教学论研究领域的热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针对课堂讨论进行的理论探讨和教学实践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和发展,其中,高中思想政治课专题讨论作为一种重要的课堂讨论形式也成为了广大一线教师及教学论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之一。高中思想政治课专题讨论的教育教学价值是让学生在民主氛围中围绕专题学会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习得公民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政治素养和基本能力。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高中思想政治课专题讨论研究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专题讨论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本研究在理论上梳理专题讨论的含义、基本要求及教育教学价值,通过课堂观察发现专题讨论的三要素即专题、教师和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教学上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科特点探索改善专题讨论的教学建议。高中思想政治课专题讨论研究关涉专题、教师及学生。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推进专题讨论必须:第一,设计专题,让学生在讨论中有话可说;第二,营造有利于学生持续参与专题讨论的氛围;第三,设计讨论程序,指导学生有序、深入地参与讨论;第四,培养学生参与讨论的能力。基于以上理论研究结合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提出相应教学建议。论文主要分以下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作为前言部分,是对选题背景、问题的提出、研究综述、选题意义、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的相关说明。通过文献法对研究课堂讨论的文章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这类研究的文章数量很多,但其中研究专题讨论的文章却相对较少。在少量涉及到专题讨论的文章中,大多研究只是对专题讨论的讨论主题和讨论过程进行一般性介绍。通过文献综述和课堂观察从专题、教师和学生三个构成专题讨论的要素出发,并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科特点进行教学探索的研究则非常少。由此提出了对高中思想政治课专题讨论进行教学探讨这个研究方向。这对深入研究专题讨论和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专题讨论效果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二部分是对高中思想政治课专题讨论及其相关概念的含义、基本要求及教育教学价值的论述。通过对专题讨论的相关研究文献整理和分析,概括出高中思想政治课专题讨论是什么,有哪些基本要求,具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价值。第三部分,采用文献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发现,高中思想政治课专题讨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专题设计不够导致学生无话可说;第二,有利于学生持续参与专题讨论的氛围不浓;第三,程序设计对学生有序、深入参与专题讨论的重视不足;第四,学生参与专题讨论的能力不强。第四部分,针对发现的问题,依据相关理论探索,结合笔者在来宾一中2013级16班所开展的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出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专题讨论的相关教学建议。第五部分作为结语,是对本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对后续研究进行前瞻性思考。
陈二柱[9](2011)在《普通高校成人学历教育教学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完善教育体制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凭借其师资力量雄厚、基础设施齐全,普通高校在举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从1995年起,普通高校成人学历教育招生数和在校学生数就已达整个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50%以上,并且比重不断扩大。普通高校早已成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最重要的办学主体。伴随着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的颁布,中国高等教育迎来扩招时代,普通高校普通学历教育招生人数急剧增长,普通高校成人学历教育招生人数也不断扩大。但在教育资源、教育投入本来就不足的情况下,普通高校成人学历教育的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文凭越来越不被社会用人单位认可,教育质量已成为影响普通高校成人学历教育生源的重要原因。普通高校成人学历教育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首先提高教育质量。影响普通高校成人学历教育质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核心在于教学模式。只有构建适应成人学员特点的成人学历教育教学模式,才能切实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为了切实了解普通高校成人学历教育教学模式的具体情况,笔者对部分高校函授站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成人学员开展了问卷调查。通过实际调研,笔者认为当前普通高校成人学历教育教学模式仍然停留在传授式教学模式的层面,这种教学模式不适应成人学员的特点,它有诸多弊端,比如引发工学矛盾、不利于成人学员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等等。为此,笔者提出导学教学模式,并指出政府应施行成教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和准入制度,量化普通高校对成人学历教育的投入比例,建设“大成教区”,推动普通高校成人学历教育的学分制改革。此外,为了规范普通高校的函授站教学,政府还应严格函授站的设立标准。普通高校则应加强教材网、课程和教材的建设,健全教学督导制度。函授站也应该从长远发展出发,抓好每个教学环节,做好教学评价工作。
二、“音像阅读”实验教学摭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音像阅读”实验教学摭谈(论文提纲范文)
(3)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旁栏思考”栏目的应用研究 ——以人教版“遗传与进化”模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1.高中生物学课程改革深化的要求 |
2.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需求 |
3.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1.核心概念界定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3.理论基础 |
二、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内容分析法 |
3.问卷调查法 |
4.访谈法 |
5.课堂观察法 |
三、研究实践 |
(一) “遗传与进化”模块“旁栏思考”栏目分析 |
1.“遗传与进化”模块分析 |
2.“旁栏思考”栏目分析 |
(二) “旁栏思考”栏目应用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1.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2.访谈调查结果与分析 |
3.小结 |
(三) “旁栏思考”栏目教学实践与分析 |
1.“旁栏思考”栏目应用策略 |
2.应用“旁栏思考”栏目的教学案例 |
3.应用“旁栏思考”栏目的实践结果分析 |
四、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 结论 |
(二) 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物理名师工作室团队建设与发展的研究 ——以吉林省高中物理W名师工作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意义 |
(六)研究思路 |
二、理论基础 |
(一)学习型组织理论 |
(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三、理论探讨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名师工作室的理论框架建构 |
(三)促进名师工作室团队建设的策略 |
(四)名师工作室团队的一般特征 |
(五)物理名师工作室的特点 |
四、高中物理W名师工作室的概况 |
(一)W名师工作室成立的背景 |
(二)W名师工作室的目标 |
(三)W名师工作室的人员结构 |
(四)W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机制 |
五、高中物理W名师工作室团队建设与发展的三个阶段 |
(一)创建期 |
(二)凝聚期 |
(三)调整期 |
六、高中物理W名师工作室建设的成效 |
(一)提升了教师专业素质 |
(二)形成了丰富有效的高中物理教学范式 |
(三)优效教学领先示范 |
(四)引领辐射范围广泛 |
七、高中物理W名师工作室的特色 |
(一)深度备课 |
(二)课堂教学 |
(三)课堂评价 |
(四)物理教师专业发展 |
八、影响团队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
(一)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与管理 |
(二)成员所在学校的支持 |
(三)团队领导者的领导力 |
(四)成员自身的能力与发展诉求 |
(五)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 |
九、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对物理名师工作室的建议 |
十、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吉林省高中物理W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第一次访谈提纲 |
(二)吉林省高中物理W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第二次访谈提纲 |
(三)吉林省高中物理W名师工作室成员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当代《学记》研究史论(1949-201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承续传统,调整范式的《学记》研究:1949- |
第一节 “百家争鸣”的方针政策与《学记》研究初兴 |
一、学苏联,批判西方和解放前的教育思想及实践 |
二、为建设中国化的社会主义教育学科而努力 |
三、挖掘祖国教育遗产与《学记》研究初兴 |
第二节 《学记》研究的学术倾向 |
一、马克思主义史观的倾向 |
二、教育学的倾向 |
第三节 《学记》研究着述举隅 |
一、沈灌群的《中国古代教育和教育思想》 |
第二章 全面批判,步入旁歧的《学记》“研究”:1966-1976.. |
第一节 “批林批孔”、“评法批儒”运动与《学记》“研究” |
一、两场政治运动掀起《学记》“研究”热潮 |
二、“专业性研究”变成“群众化运动” |
第二节 对《学记》重要教育观点的“批判” |
一、对教育目的的批判 |
二、对教育原则的批判 |
三、对内容方法的批判 |
四、对教师论的批判 |
第三章 重新评价,多元诠释的《学记》研究:1977- |
第一节 对《学记》的重新评价和认识 |
一、打破《学记》研究的教条和定见 |
二、重新确立《学记》的地位和思想内容 |
三、教育学科的分化综合与《学记》研究的深入 |
第二节 渐趋深入而多元的《学记》研究 |
一、《学记》研究着述中的“多元化”趋势 |
二、《辞海》和教育辞书中“学记”词条的沿革 |
三、教育学中《学记》定位的论争初起 |
四、教育史中《学记》研究视角的多元展开 |
第三节 《学记》研究着述举隅 |
第四章 回应实践,拓展深化的《学记》研究:2000- |
第一节 中国教育改革视野下的《学记》研究 |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学记》研究 |
二、教师专业化与《学记》研究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学记》研究的新面貌 |
一、《学记》研究着述中的“实践化”走向 |
二、教育学中的《学记》定位的论争深化 |
三、教育史中“长盛不衰”的《学记》研究 |
第三节 《学记》研究着述举隅 |
结语 |
一、《学记》研究与教育学发展的关系 |
二、当代《学记》研究的成就及不足 |
三、对未来《学记》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背景 |
2.1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迅猛发展 |
2.2 国家出台政策支持实践课程建设 |
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3.1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3.2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4.1 研究思路 |
4.2 研究方法 |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的内涵与功能分析 |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 高职实践课程 |
1.2 实践课程开发 |
1.3 高职商务英语 |
1.4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开发 |
2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内涵 |
2.1 商务实践知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的核心内容 |
2.2 商务实践技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的目标 |
2.3 商务实践智慧: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的价值追求 |
2.4 商务实践活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本体和实现手段 |
3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功能 |
3.1 有利于实现高职商务英语人才知识整合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
3.2 有利于实现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
第三章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
1 新知识观 |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 情境认知理论 |
4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第四章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的现状调研与分析 |
1 企业对高职商务英语人才的诉求 |
1.1 企业对高职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目标 |
1.2 企业注重语言交际能力 |
1.3 企业强调商务课程实用性 |
1.4 企业优先看重大学英语四级和 BEC二级证书 |
1.5 企业需求高综合素质人才 |
2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现状 |
2.1 教师的理想目标与学生现实目标现状 |
2.2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内容现状 |
2.3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实施现状 |
2.4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评价现状 |
3 小结 |
第五章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开发探究 |
1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目标 |
1.1 以市场需求为目标 |
1.2 以技术应用为目标 |
1.3 以形成综合商务操作能力为目标 |
1.4 以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 |
2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内容 |
2.1 体现语言应用技能与商务实践能力 |
2.2 体现专业应用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 |
2.3 体现综合实践能力与技能有机结合 |
3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实施 |
3.1 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
3.2 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
4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评价 |
4.1 职业资格证书评价 |
4.2 全方位评价 |
5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方案的探索 |
5.1 实践课程类型设计 |
5.2 主干实践课程表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高中思想政治课专题讨论的教学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言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问题的提出 |
(三) 研究综述 |
(四) 选题的意义 |
(五)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二、专题讨论及其相关概念的含义、基本要求和价值 |
(一) 专题讨论及其相关概念的含义 |
(二) 专题讨论“有话可说”的基本要求 |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专题讨论的教育教学价值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专题讨论中的主要存在问题 |
(一) 专题设计不够导致学生无话可说 |
(二) 有利于学生持续参与专题讨论的氛围不浓 |
(三) 支撑学生有序、深入参与专题讨论的程序设计不够 |
(四) 学生参与专题讨论的能力不强 |
四、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专题讨论的教学建议 |
(一) 设计专题,让学生在专题讨论中有话可说 |
(二) 营造讨论氛围,使学生能够持续参与专题讨论 |
(三) 设计讨论程序,指导学生有序、深入地参与专题讨论 |
(四) 培养学生倾听和讨论的能力 |
五、结语与展望 |
(一) 研究的回顾与总结 |
(二) 后续研究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普通高校成人学历教育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 |
2.1.1 教学模式 |
2.1.2 普通高校成人学历教育 |
2.1.3 普通高校成人学历教育教学模式 |
2.2 理论依据 |
2.2.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现代认知迁移理论 |
2.2.4 自我效能感理论 |
第3章 普通高校成人学历教育教学模式的现状 |
3.1 研究方法 |
3.1.1 选点与抽样 |
3.1.2 调查的实施 |
3.1.3 数据的处理 |
3.2 普通高校成人学员的基本信息 |
3.3 普通高校成人学历教育教学模式的调研结果 |
3.3.1 学年制系统占主导地位 |
3.3.2 成教教师能力结构整体偏低 |
3.3.3 教学方式以教师单向传授为主 |
3.3.4 教学设施略有落后 |
3.3.5 教学内容与现实有所脱节 |
3.3.6 评价主体和形式比较单一 |
第4章 当前普通高校成人学历教育教学模式的弊端 |
4.1 引发工学矛盾,影响到课率和学员毕业 |
4.2 不利于提高学员满意度,难以建立普通高校成教办学经费的长效机制 |
4.3 不利于学员主体意识的培养,难以建构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 |
4.4 不利于吸引学员注意力,难以提高教学效率 |
4.5 不利于学员知识的迁移,难以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4.6 不利于培养学员的自我效能感,影响学员个人成就的实现 |
第5章 普通高校成人学历教育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 |
5.1 政府的构建策略 |
5.1.1 量化普通高校对成人学历教育的投入比例 |
5.1.2 鼓励推行学分制改革,发展“大成教区” |
5.1.3 严格函授站设立标准 |
5.1.4 施行成教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和准入制度 |
5.2 普通高校的构建策略 |
5.2.1 加强教学网、课程和教材建设 |
5.2.2 健全教学督导制度 |
5.3 函授站的构建策略 |
5.3.1 转变办学观念,狠抓到课率,严防教学环节的疏漏 |
5.3.2 从主体、形式两方面优化教学评价,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录A 普通高校成人学历教育学员学情及教学模式调研 |
四、“音像阅读”实验教学摭谈(论文参考文献)
- [1]“音像阅读”实验教学摭谈[J]. 张正晋. 小学语文教学, 1996(12)
- [2]“音像阅读”实验教学摭谈[J]. 张正晋. 小学语文教学, 1997(01)
- [3]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旁栏思考”栏目的应用研究 ——以人教版“遗传与进化”模块为例[D]. 苏海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物理名师工作室团队建设与发展的研究 ——以吉林省高中物理W名师工作室为例[D]. 王胜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1)
- [5]当代《学记》研究史论(1949-2018)[D]. 孔令会.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6]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自主阅读能力提高的创新研究[A]. 刘海,李平,周苑茹,吴梅,马妮香. 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六卷), 2018
- [7]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开发[D]. 廖波光.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9)
- [8]高中思想政治课专题讨论的教学探讨[D]. 李昌敏. 广西师范大学, 2014(10)
- [9]普通高校成人学历教育教学模式研究[D]. 陈二柱. 湘潭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