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黛玉爱情至上观的悲剧必然性

论林黛玉爱情至上观的悲剧必然性

一、论林黛玉爱情至上观的悲剧必然性(论文文献综述)

宋姝萱[1](2018)在《林黛玉和成春香的爱情观比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红楼梦》和《春香传》是中韩两国文学史上的古典名着,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林黛玉与成春香分别是两部作品中极具鲜明的个性的女性人物,笔者结合两部作品的时代背景,以两人的情感经历作为切入点,重点对林黛玉和成春香的爱情观进行探讨分析。

曾颂勇[2](2013)在《人性腹地的勘探与呈现 ——中国大陆新时期以来情欲叙事论》文中研究指明从古至今,爱情都是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从《诗经》中的“淑女”、“君子”,《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刘兰芝,唐传奇中的霍小玉、李娃,唐诗宋词中的闺女、怨妇,《西厢记》中的莺莺、张生,及至现代文学作品《沙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当代文学作品《芙蓉镇》中的胡玉音、秦书田,《山楂树之恋》中的老三、静秋等等,他们的爱情故事或凄婉动人,或纯洁唯美。但无论怎样的爱情,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就是在描绘爱情的时候,如何书写男女双方对性的欲望。古人说,“食色,性也”。作为人的本能,古人在作品中并没有刻意回避人的情欲,大多进行了正面的描写,但随着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主张的提出,性禁锢越来越强化,文学作品中情欲描写的成份也越来越少,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新文化运动前期。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学家致力于文学的启蒙、教化职能的实现,大胆描写了长期被压抑而觉醒的性意识。但随着形势的转变,文学家迅速将目光转向了革命大潮,以至于这次的启蒙运动并没有彻底地进行下去。新时期的文学是以卢新华《伤痕》的发表为标志的,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的作家再次举起“五四”时期未完成的启蒙大旗,开始在作品中溶入了更多情欲叙事的成份,以控诉“极左”路线下被压抑的人性,从而引发了情欲叙事的勃发。随着1990年代商品经济大潮的来临,情欲叙事更成为了文学创作的一股潮流,并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作家作品,如苏童、刘索拉、莫言、贾平凹、陈染、林白、卫慧、棉棉、王小波等等,他们的作品吸取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以及某些后现代的表现手法,深入剖析了人的性心理和性意识,对赤裸裸的性行为进行了深入细腻的刻画,达到了情欲叙事的新高度。进入新世纪以来,现代传媒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特别是与科技手段相关的消费文化的兴起,以及日常生活在商业霸权的宰制下为人们提供的多种文化消费的可能等诸多因素共同导致了情欲书写在新世纪文学创作中逐渐式微。但情欲作为人的本性,作为窥探人性腹地的切入点,仍吸引了作家对之持续地关注,一些作家创作的作品仍保持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如艾米的《山楂树之恋》、阎真的《因为女人》、盛可以的《道德颂》等。但与整个文学境遇相似,情欲文学作品整体上也缺乏经典。如果今后作家不注重文化的积淀和艺术表现的锤炼,那么情欲叙事在文学作品中的最终归路就是庸俗化、低级化。本文以情欲伦理学为着眼点,首先对“情”“欲”的内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中国古代情欲伦理进行了诠释,对西方情欲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概括的梳理,并将中西方之间情欲观的差异进行了比较。随后从我国古代文学源头入手,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如汉赋、诗词、唐传奇、元戏曲、明清小说和民国近代时期文学以及革命文学作品中情欲的具体表现进行了举例分析和说明,之后重点选取新时期30年来文学作品中的情欲叙事进行研究,将这30年文学以10年为界划为三段,以“情欲叙事”为核心,以理论为支撑,以具体作品为佐证,详细阐述了各个阶段情欲叙事的不同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入地探讨:80年代是一个拨乱反正、百废俱兴的时代,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主要形式,在新时期的重新启蒙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十年内乱中被严重压抑和窒息的人性,在80年代成为社会解放的主要突破口,自然成为文学表现的热点和焦点,而情欲作为人性的内核,成为作家努力掘进的深区。这时期文学对情欲的表现,有一个由试探到深入、由保守到开放的过程,为了准确呈现这一过程,本论文精心选择了代表作家和作品进行论述,然后概括出本阶段情欲叙事的普遍特征:情欲叙事尺度逐渐放开、风格渐趋多样、女性意识逐渐觉醒、女性视角切入、由宏大叙事转入日常叙事以及情欲叙事中穿插着政治说教。90年代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社会体制由计划经济成功转入市场经济,消费主义甚嚣尘上,在强大的欲望狂潮中,传统的道德观、价值观遭遇了毁灭性的冲击,大部分作家在欲望狂潮的冲击下缴械了精神的旗帜,放弃了信仰的坚守,为迎合市场需要进行文学写作,获取利益最大化,情欲叙事在一定程度上沦落为吸引读者眼球的手段,而其中含蕴的丰富复杂的人文内涵有所减弱。当然这是比较整体的状况,然而文学作为特别个人化的创造,不同作家的作品总是表现出不同的风貌。此时期中国大陆文坛情欲叙事整体表现出这样一些特征:情欲叙事抖落了沉重的意识形态负担;性心理、性行为的表现大胆直露;情欲叙事多以第一人称叙述;情欲叙事染上了浓重的商业化色彩;情和欲出现了分离的倾向。新世纪以来,社会信息极度纷繁复杂,文学已经失去了轰动效应,即便文学中的情欲叙事,也已经不再成为读者大众的猎奇焦点。在新奇和猎艳过去之后,作家们在文学中对于情欲的表现明显呈现出沉静的姿态,情欲叙事表现出分流的态势。有些作家对古典的爱情表现出无限的缅怀和由衷的憧憬,比如艾米的《山楂树之恋》;有些作家对当今时代泛滥的情欲表现出复杂矛盾的情结,比如《因为女人》客观上呈现出现代知识女性在欲望泛滥的都市里凄凉的生活际遇,对缺乏节制的情欲追求带给人们尤其女性的内心创痛进行了真切的表现,然而作家主观上对情欲饕餮者又给予了较多同情和理解;更有作家对个体情欲放纵和社会伦理制度的冲突进行了深刻的思索,并由此深入到人性隐秘幽微的内心世界,不仅揭示出毫无节制的情欲享受带给人的巨大伤害,更对人的生存处境和人性本真进行了没有答案的探究,留给读者无尽的感慨和思索,这其中的优秀作品是盛可以的《道德颂》。综合来看,本时期的情欲叙事表现出向传统回归的倾向,其中包容了作家对传统道德、爱情、婚姻、责任等的深刻反思。本文最后对情欲叙事在今后文学中的发展趋向进行了预期,明确提出了个人对于文学情欲叙事的建设性意见:1、作家应该坦然面对文学中的情欲叙事。这既表现为不回避文学对人的自然情欲的表现,更不把情欲叙事作为眼球经济开发,而是以客观冷静地写作态度泰然处之,从表现丰富人性的初衷出发,严肃表现小说人物的情欲。2、情欲叙事要经过作家的审美选择。作家对社会生活进行逼真呈现的时候,尤其对情欲这个比较隐秘和敏感的领域进行表现的时候,心中更应该有一杆社会道德的秤,一面艺术审美的网,将之进行筛选和过滤,将之进行考量和评判,将符合进步社会观念的正常健旺美好的自然情欲心理和行为呈现给读者,将不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心理的畸形的、过度的、淫乱的情欲心理和行为适当屏蔽和笼罩。3、情欲叙事要有高妙的文学表现。对于性心理、性行为的描写,应该是含蓄的、委婉的、优美的、间接的,一句话,应该是富于文学性的。文字这种艺术媒介的最本质特点是它的间接性,以及由这个特点催生出的想象性和由此而产生的朦胧美。现实生活中人都有羞恶之心、廉耻之心,一个优秀作家塑造出来的文学人物,自然是血肉丰满呼吸生动的,他们能行动、能思索,有欲望更有尊严和人格。作家不仅仅应该描写他们的七情六欲,更应该尊重他们做人的基本尊严——维护他们的基本隐私——为他们的性行为提供一个隐秘的空间,至少是一层遮人眼目的屏幕,而不是暴露无遗,供人赏玩——即便是强迫性的性行为!4、情欲叙事要坚持超越性别的中性写作。女性作家要在情欲叙事中要能够戒除“报复式”的写作心态,避免将男性人物扭曲化、简单化;男性作家更应该对自己意识深处的男权意识警醒,避免在深切同情女性主人公的写作中却将灵魂深处的男权意识浸淫其中。只有作家自己超越狭隘的性别主义,才有可能表现出男女两性丰富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情欲本真,才能窥探到人性世界的幽微复杂。当前对文学中情欲叙事的整体研究并不多见,本文试图对情欲叙事的研究有所补充、丰富、拓展和深化。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将文学心理学、文学阐释学以及作家传记批评的方法进行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以各阶段文学的整体状况为背景,力争做到宏观把握,通观全局;以具体作品为焦点展开研究,力图做到解读深入,阐释到位。在此基础上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努力建构一个点面结合、纵横交织的研究体系,实现本文的研究目的。概而言之,本论文取得了如下成果:1、对比研究是本文对情欲理论研究的一大特色。本文不仅将中国当代与现代情欲理论进行上下对比,更将同时代的中西方情欲理论进行深刻的对比研究,达到全面分析的效果。2、本文理论结合实际,将情欲理论同具体的文学作品表现结合论述,将整体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建立了一个点面结合的坐标体系,达到了生动直观的效果,更具说服力。3、本文对中国文学的情欲叙事、尤其当代文学情欲叙事进行了比较完整的描述,把握了各阶段情欲叙事的特点,评价了各阶段情欲叙事的得失,初步提出了自己对情欲叙事的建议。

李晓霞[3](2013)在《1990-2010年中国的托尔斯泰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列夫·托尔斯泰为代表的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学者对托尔斯泰学的研究也早已起步,至今走过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到目前为止有关托尔斯泰的研究着述可谓是浩如烟海,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中国的托尔斯泰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的文章较为少见,本文试图对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头十年国内托尔斯泰研究情况,尤其是对托尔斯泰小说研究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细致的梳理,以期为我国今后的托尔斯泰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本论文由导论、正文、结论三部分组成。导论部分,对托尔斯泰自传入我国到90年代之前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简单回顾。正文部分共有两章:第一章对近二十年来中国的托尔斯泰译介与研究史进行了简单回顾,同时对该时期中国的托尔斯泰研究情况——生平创作研究、哲学美学思想研究、艺术创作研究、托尔斯泰与中国古典文化的关系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第二章对中国的托尔斯泰小说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分别对作家的三大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中短篇小说在我国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论述,这是本文的重点。最后是结论、参考文献及致谢。

李爱华[4](2010)在《《红楼梦》中宝黛爱情悲剧之演成 ——基于存在论的美学考察》文中提出《红楼梦》做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奇书,自它问世至今,一直都受到世人瞩目并形成了一股研究热潮,素有“红学”之称。整个红学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关于宝黛爱情悲剧就不乏研究者与研究力作。总的说来,这些研究集中从宝黛爱情基础及其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出发,也有从文化意义层面出发,来研究其悲剧成因。然而,这种种研究都局限在从外部环境上作出解释与探讨,即“外部冲突论”,而对其真正原因之内因所在没能做出深刻的探究。而这种内因正是研究中种种论说成立之根基。得此引导,本文以海德格尔存在论为切入点,以爱情真义在现实中的两种不同维度为基础,从而对宝黛爱情悲剧之演成作出存在论之美学探究。在海德格尔看来,人之本质就是“去…存在”,而贾宝玉、林黛玉二人在贾府现实的存在便是海氏之“在”。本文在贾宝玉、林黛玉二人的原型探微基础上,分别着重分析了二人“在”之性格特征。本文认为宝黛二人的性格存在仅是依存了其本身之“去…存在”,却没能依存于贾府之在。于是,宝黛爱情的“在”终究只得让位于贾宝玉与薛宝钗之婚姻的“在”。宝黛爱情悲剧之“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拓展了以往宝黛爱情研究的视域,提升了爱情真义之“在”的现实维度,即爱情真义的审美维度走向心性学维度,走向平凡而具诗意的人间生活。

欧秀蓉[5](2005)在《爱情题材作品与中学语文教育》文中认为爱情题材作品,在人文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在中学语文爱情题材作品的教学中存在着突出问题:“爱情教育”方法不当,语文能力训练不足。爱情题材作品的教学对中学语文教师是一个挑战,需要教师多方面的素养。本文以中学生认知水平、心理发展和语文教育的特点,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对中学语文如何进行爱情题材作品的教学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一些策略。指导中学生正确鉴赏爱情题材作品应“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以整体感知,披文入情,课内延伸,理性思考、课后延伸五个环节指导学生欣赏。课外,选择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爱情题材作品和爱情教育的优秀文章,指导学生阅读。学写鉴赏文章,或将作品的写作手法移入作文训练中。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情教育采取“潜移暗化,自然似之”的方法。通过阅读大量爱情题材作品和爱情教育的文章,并贯穿于整个中学阶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地长期熏陶感染,把美好纯洁的爱情品德和精神内化为学生个人的人格构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把鉴赏爱情题材作品作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品位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和提高语文能力的突破口,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于曼玲[6](1998)在《明清小说研究论文索引》文中指出 总论 中国古代的小说概念以及历代古文家的“小说气”之争/张兴璠∥铁道师院学报,—5(1996),—58~63。 中国古代小说评点的文本价值/谭帆∥学术月刊。—12(1996),—98~103[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4(1997),—284~289]。 中国古典小说的美学架构/周书文∥抚州师专学报(社科),—2(1996),—49~54。

王志尧,仝海天[7](1997)在《论林黛玉爱情至上观的悲剧必然性》文中研究说明红学界普遍认为,林黛玉的婚姻悲剧是封建礼教叛逆者的悲剧。笔者认为“爱情至上”与“个人主义”的嫁接是导致林黛玉婚姻悲剧的基本原因。她在爱情问题上并未受到贾府上下人等的任何压抑,她本人也未有任何反叛之举,不存在所谓“叛逆”问题。林黛玉的“乖僻”性情与多病之体“恐不长寿”是贾母决心将其舍弃的终极理由。她的婚姻悲剧是她自身造成的。她很早就陷入了“爱情至上观”的泥沼。

单世联[8](1990)在《理想的冲突:在崩溃面前——金陵八钗的人生态度》文中指出 古老的红楼,奠基在先辈的躯体和功勋之上,“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家业”,焦大原说的不差。对于生活在这里的后代人来说,红楼是权势和富贵的象征,既维持着他们的骄奢淫逸的享受,也规范着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岁月不居,风摇雨蚀,在“赫赫扬扬

张文潜,颜纯钧[9](1980)在《试论《红楼梦》的爱情主线》文中研究说明 关于《红楼梦》的情节主线问题,学术界仍然存在着不同意见。归纳起来,大致有这么几种:(一)认为描写贾府由盛而衰的过程是情节主线;(二)认为封建卫道者与叛逆者的矛盾以及宝黛叛逆性格的发展是情节主线;(三)认为宝黛爱情悲剧是情节主线。本来,不同意见的存在是正常的现象,但是我们发现,争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产生于对情节主线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为了进一步探讨《红楼梦》的情节主线问题,有必要先弄清情节、情节线索和情节主要线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二、论林黛玉爱情至上观的悲剧必然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林黛玉爱情至上观的悲剧必然性(论文提纲范文)

(1)林黛玉和成春香的爱情观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林黛玉与成春香的形象分析
二、林黛玉与成春香的爱情观
     (一) 林黛玉向往才子佳人式, 成春香追求自由平等
     (二) 追求爱情, 林黛玉多愁善感, 成春香直接大胆
     (三) 林黛玉泪尽而逝, 成春香终成眷属
三、两者爱情观差异的原因分析
     (一) 文学作品受其所在时代的大环境的影响
     (二) 文学作品受其作者自身的经历影响
四、结语

(2)人性腹地的勘探与呈现 ——中国大陆新时期以来情欲叙事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中西文化的情欲概念及其理论发展
    第一节 中国古代“情欲伦理”理论
    第二节 中国传统情欲理论延展
    第三节 西方情欲理论延展
第二章 情欲书写的历史回眸
    第一节 古典文学情欲书写掠影
    第二节 近现代文学情欲叙事扫描
    第三节 新时期之前当代文学情欲叙事略览
第三章 思想解放中的情欲启蒙——80年代情欲叙事论
    第一节 新启蒙的缘起
    第二节 心灵伤痕上萌发的爱情幼苗
    第三节 新时期情欲启蒙的拓进
    第四节 性爱是男人精神崛起的路径
    第五节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情欲奔涌
    第六节 自然状态下两性关系的平衡
    第七节 男权统治下女性命运的悲歌
    第八节 启蒙时代的情欲叙事形态
第四章 社会转型中的情欲狂欢——90年代情欲叙事论
    第一节 消费时代的情欲语境
    第二节 黄土高原刮起强劲“性风”
    第三节 打开女性身体的秘密
    第四节 肉体的尖叫
    第五节 性爱是生命自由的确证
    第六节 消费时代的情欲饕餮
第五章 欲望狂潮过后的沉潜与分流——新世纪文学情欲叙事论
    第一节 信息丰繁的文化场域
    第二节 物欲横流中回望清纯爱情
    第三节 以爱情的名义放纵欲望
    第四节 个体情欲与公共道德的酷烈搏杀
    第五节 情欲叙事向传统回归
结语:永远的情欲叙事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1990-2010年中国的托尔斯泰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ииотaцня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90年代以来中国的托尔斯泰译介与研究概述
    第一节 近二十年来中国的托尔斯泰译介与研究史
    第二节 近二十年来中国的托尔斯泰整体研究
        一、生平创作研究
        二、哲学美学思想研究
        三、艺术创作研究
        四、托尔斯泰与中国古典文化的关系研究
第二章 90年代以来中国的托尔斯泰小说研究
    第一节 《安娜·卡列尼娜》研究
        一、安娜·卡列尼娜
        二、卡列宁
        三、伏伦斯基
    第二节 《战争与和平》研究
        一、人物形象研究
        二、艺术特色研究
    第三节 《复活》研究
        一、人物形象研究
        二、艺术特色研究
        三、作品比较研究
    第四节 中短篇小说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红楼梦》中宝黛爱情悲剧之演成 ——基于存在论的美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学界对宝黛爱情悲剧之解说及存在论美学考察之提出
    二 基于存在论美学考察的要义
第一章 论文展开之义理背景——爱情之现象学考察
    一 美学之“在”:爱情的真义及其超越性
    二 心性学之“在”:爱情真义之破碎
第二章 贾宝玉与林黛玉之“在”的分析
    一 贾宝玉之“在”
        (一) 贾宝玉原型探微
        1. 青埂峰顽石-通灵宝玉
        2. 神瑛侍者
        (二) 贾宝玉于其“在”中之领悟
        1. 清灵之女儿观
        2. “痴”、“狂”之用情态度
        3. 违人伦之经济仕途观
        4. 奇特之生死观
    二 林黛玉之“在”
        (一) 林黛玉原型探微
        1. 绛珠草—绛珠仙子
        2. 湘水女神、山鬼与瑶姬
        (二) 林黛玉于其“在”中之领悟
        1. 灵秀而有才
        2. 敏感而脆弱
第三章 宝黛爱情悲剧之演成及其结局——“在”之冲突
    一 贾府之“在”
    二 薛宝钗之“在”及其意义
    三 “谁解其中味”:“在”的天命
余论 宝黛爱情悲剧的超越——走出“在”的天命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详细摘要

(5)爱情题材作品与中学语文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爱情题材作品
    1. 爱情是人类文明和文学永恒的主题
    2.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爱情题材作品
    3. 爱情题材作品在中学生课外阅读中备受青睐
    4. 人文教育需要爱情题材作品
二、当前中学语文爱情题材作品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 追求“爱情”主题,忘记语文课的本质
    2. 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引导
    3. 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三、中学语文爱情题材作品教学的有效策略
    1. 得法于课内
        (1) 整体感知,了解作品“表现了什么”,欣赏主题美
        (2) 具体赏析,披文入情,品味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
        (3) 课内延伸,深化主题
        (4) 跳出作品,理性思考
        (5) 课后引申
    2. 得益于课外
        (1) 拓展阅读作品的选择标准
        (2) 精选文章
        (3) 阅读方法的指导
        (4) 实施阅读与鉴赏,检测阅读情况
        (5) 开展多种活动
        (6) 适当组织文学爱好者尝试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的创作
参考文献
后记

(8)理想的冲突:在崩溃面前——金陵八钗的人生态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冲突的背景
二、冲突的理想
    (一)爱(情)的两重性(林黛玉)
    (二)礼(理)的悲喜剧(薛宝钗)
    (三)明丽的湘江楚云(史湘云)
    (四)冷彻的勘破三春(贾惜春)
    (五)日暮途穷则倒行逆施之(王熙凤)
    (六)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贾探春)
    (七)等待命运的审判(贾迎春)
    (八)耕种自己的园地(李纨)
三、冲突的收场

四、论林黛玉爱情至上观的悲剧必然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林黛玉和成春香的爱情观比较分析[J]. 宋姝萱. 北方文学, 2018(09)
  • [2]人性腹地的勘探与呈现 ——中国大陆新时期以来情欲叙事论[D]. 曾颂勇. 湖南师范大学, 2013(10)
  • [3]1990-2010年中国的托尔斯泰小说研究[D]. 李晓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2)
  • [4]《红楼梦》中宝黛爱情悲剧之演成 ——基于存在论的美学考察[D]. 李爱华. 湖南科技大学, 2010(04)
  • [5]爱情题材作品与中学语文教育[D]. 欧秀蓉. 西南师范大学, 2005(06)
  • [6]明清小说研究论文索引[J]. 于曼玲. 明清小说研究, 1998(01)
  • [7]论林黛玉爱情至上观的悲剧必然性[J]. 王志尧,仝海天.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01)
  • [8]理想的冲突:在崩溃面前——金陵八钗的人生态度[J]. 单世联. 红楼梦学刊, 1990(01)
  • [9]试论《红楼梦》的爱情主线[J]. 张文潜,颜纯钧. 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02)

标签:;  ;  ;  ;  ;  

论林黛玉爱情至上观的悲剧必然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