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培养儿童的成就动机

论培养儿童的成就动机

一、浅谈培养幼儿的成就动机(论文文献综述)

陶唯唯[1](2021)在《幼儿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及测评工具的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栗冬丽,彭蕾,成云[2](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一村一幼”辅导员成就动机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AMS成就动机量表,调查四川省凉山州、甘孜州、阿坝州668名"一村一幼"辅导员及省内三大民族自治州内外604名非"一村一幼"辅导员,呈现"一村一幼"辅导员成就动机的现状。结合实地调研和访谈,将影响"一村一幼"辅导员成就动机水平的关键因素归纳为:特殊的经济和文化背景、工作性质的要求与个人素质的差异、改变自身处境的强烈愿望、社会比较、编制和收入、城乡差异。

赵元璐[3](2021)在《幼儿园班级环境中性别刻板印象研究 ——以F园大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教育性别公平研究由起点公平向过程公平逐渐深入。幼儿教师承担着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的重要角色。成人持有的性别观念与性别公平教学相关联,并通过言语、非言语等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不同性别幼儿的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等方面。性别刻板印象会对幼儿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兴趣以及职业的选择等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人格的建立、与性有关的态度及社会适应能力。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本研究主要釆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在幼儿园班级环境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通过观察、访谈等研究方法收集幼儿园班级环境中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案例,深入探究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中隐含的性别刻板印象对幼儿产生的影响,究其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通过对幼儿园班级环境的观察和对幼儿教师的访谈发现,尽管教师自持“性别中立”的教育观念,但在深入观察幼儿园时仍然能够发现,性别刻板印象普遍存在于幼儿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中,其呈现样态为:幼儿绘本读物、游戏材料以及墙面创设中体现出的性别刻板印象,幼儿教师对幼儿个性性格的刻板评价,幼儿教师带有性别刻板印象的教育行为,幼儿教师对不同性别幼儿的角色期待。并且幼儿自身受到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形成了一定性别刻板偏见。以往研究中大部分探讨的是性别刻板印象给女孩带来的危害,但是在实际观察中研究者发现,性别刻板印象对男孩带来的伤害也不容忽视。究其原因,幼儿园班级环境中的性别刻板印象至少受四方面影响:来自传统性别文化的影响、来自幼儿教师观念的影响、来自幼儿园管理观念的影响以及幼儿自身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幼儿的生理遗传性别因素对幼儿性别认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影响着幼儿的性别偏好,但是消除性别发展的不平等比争论这些不平等是否存在更加重要。成人要做的是尊重幼儿的天性,正视幼儿的发展需要,以儿童的视角看待问题,为幼儿营造一个适宜的、平等的、可供其自由发展的性别平等的社会环境,在幼儿表现出不符合刻板的传统性别文化特点的行为时,尊重幼儿的选择,尽量避免自己的性别刻板观念对幼儿产生干扰。因此,想要改善幼儿园班级环境中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问题,需要教师建立正确的性别认知、幼儿园建立性别平等的班级环境以及政府部门引导幼儿园开展性别平等教育,共同努力为幼儿构建平等自由的幼儿园班级环境。

袁洋[4](2021)在《青少年综合性轮滑赛事参与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据近30年国民体质测验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呈不断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青少年运动参与度逐年减少。体育赛事是体育参与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检验青少年运动成果的重要手段,对青少年的运动参与有着激励作用。青少年群体因为对运动的热衷,进而演化成对赛事的追求,同时通过在赛事中的体验,达到在运动项目上的深度发展。因此,如何激发青少年参赛兴趣,提高青少年对运动项目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同时研究青少年参赛的影响因素,结合参赛青少年的特征和需求,为赛事组织方提出改善建议,将有利于提高国内轮滑赛事办赛水平,为青少年提供更好的赛事平台。本篇研究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的方法,从三场综合性轮滑赛事中选取青少年选手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参赛特征和影响他们参赛的因素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青少年赛事参与的对策和建议,从而增强青少年对赛事的粘性、对运动参与的积极性。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1、参赛的青少年多来自于城市,以男性为主,多处于7-12周岁阶段。青少年选手对轮滑运动的喜爱度较高,坚持1-3年的训练占多数,竞赛报名以轮滑俱乐部统一报名为主,对下次赛事的参赛意向度高。家长对青少年参赛的支持度较高,但对他们的参赛结果不够重视。在带领青少年参赛的过程中有超过一半的教练或家长不会为选手设置明确的竞赛目标,没有研究参赛竞争对手的习惯。2、对不同群体青少年的参赛动机做了差异分析,不同性别青少年的成就动机和心理动机有差异;不同年龄青少年的健康动机和能力动机有差异;不同实际居住地青少年的健康动机和社交动机有差异;不同父母文化程度青少年的健康动机、社交动机和心理动机有差异;练习轮滑年限不同的青少年的健康动机和能力动机有差异;家人支持程度不同的青少年除了成就动机没差异,其他参赛动机都有差异;不同参赛频率的青少年的能力动机、社交动机和成就动机有差异。3、个人因素是青少年选择是否参赛的主要因素;家庭因素能够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参赛选择,主要体现在父母对孩子在心理上的支持;竞赛因素主要体现在赛事服务和赛事组织两个方面;社会因素相较于其他三个因素对青少年参赛选择的影响较少。不同性别、年龄、实际居住地、父母文化程度、参赛频率的青少年都在家庭因素上有差异;不同年龄、父母文化程度、练习轮滑年限、参赛频率的青少年在社会因素上有差异;不同性别青少年在个人因素有差异;不同实际居住地青少年在竞赛因素上有差异。4、对参赛动机和影响青少年参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得出家庭因素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健康动机、社交动机、成就动和心理动机,与孩子参赛的动机有着较大的关联性,直接影响青少年选手参赛的选择及对今后参赛兴的培养。家庭因素与能力动机没有相关性。影响青少年参赛的社会因素和社交动机、成就动机、能力动机及心理动机有正相关性,良好的社会运动氛围和社会环境对孩子参赛动机养成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李贞慧[5](2021)在《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研究 ——基于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文中提出本研究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幼儿学习品质及自我效能感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家长选择教养方式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学习品质的创造性人才提供科学理论支撑。研究选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选取幼儿家长作为问卷填写对象,幼儿家长及大班幼儿作为访谈对象,共收集问卷1040份、访谈资料13份。使用SPSS20.0及Amos21.0统计软件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及科学分析,应用Nvivo11.0执行访谈资料编码处理。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该地区父母教养方式现状良好,幼儿的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幼儿拥有良好的学习品质。(2)儿童学龄段在民主性与放任性教养中存在显着差异,父亲职业在民主性与专制性教养方式上均存在差异性,父亲文化程度与母亲职业在专制性教养方式中存在显着差异,母亲学历与家庭结构在溺爱性教养方式上存在显着差异。家长职业、学历在儿童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着差异。儿童学龄段、家庭结构、家长职业与学历在幼儿学习品质上存在显着差异。(3)除溺爱性教养外,其他三种教养方式均与幼儿自我效能感存在相关性。幼儿学习品质与自我效能感、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相关性。(4)除溺爱性、放任性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及其各维度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外,其余两种教养方式均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关系。民主性、专制性教养方式对幼儿自我效能感呈显着正向预测作用,放任性教养方式对幼儿自我效能感呈显着负向预测作用。幼儿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品质及各维度均存在显着正向线性影响关系。(5)自我效能感在民主性教养方式、放任性教养方式、专制性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中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6)认知发展、情感态度、技能水平3大范畴在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及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关系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3大范畴各自具有不同的构成维度。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理清父母教养方式、幼儿学习品质、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提出父母优化教养方式,营造健康的家庭氛围;幼儿教师协助家长,科学地促进幼儿发展;社区统筹多方力量,推动幼儿教育的进步三个针对性可操作策略。

张婷[6](2021)在《幼儿园主班教师胜任力结构与水平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学前教育的蓬勃发展,国家对幼儿教师的质量极其重视,幼儿园的各类活动基本都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而主班教师作为幼儿教师的一员,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责任,负责着整个班级的发展,进而影响着整个幼儿园的发展。胜任力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对主班教师的日常工作有着积极的评价及预测、观测的作用,能够为幼儿园在选拔或聘任主班教师时提供一定参考,并有助于主班教师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因此,本研究将结合胜任力理论,对幼儿园主班教师胜任力的结构与水平进行研究。本研究采用访谈法、问卷法及360度反馈评价的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建构主班教师胜任力结构,并编制问卷,检验结构的合理性。为了防止主观效应,对不同地区的主班教师、配班教师及保育教师同时施测,并运用统计软件对回收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园主班教师胜任力结构由4个维度组成:知识、能力、动机、自我特征。自编《幼儿园主班教师胜任力调查问卷》经数据分析,内容效度与结构效度良好,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用于主班教师胜任力水平的调查研究。2.幼儿园主班教师胜任力水平总体情况处于良好,其中自评与他评中得分较高的是动机维度,其次是能力、自我特征,知识维度得分较低。自评与他评总体具有一致性。3.幼儿园主班教师自评与他评胜任力总体及各维度水平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不同学历、不同教龄、不同任职年限的主班教师在自评胜任力总体及各维度水平上存在差异。不同学历、不同教龄的配班教师,评价主班教师胜任力总体及各维度水平中存在差异。不同学历、不同园所性质的保育教师,评价主班教师胜任力总体及各维度水平中存在差异。4.幼儿园主班教师胜任力水平的自评与他评对比中,也存在一定差异。总体对比中,主班教师自评分数最高,保育教师处于中间水平,配班教师对主班教师胜任力评分较低。各维度水平的对比中,知识维度中,保育教师评分最高,其次是主班教师,配班教师评分相对较低。在能力、动机、自我特征三个维度中,均是主班教师自评最高,保育教师处于中间,配班教师评分最低。针对以上研究结果,研究者从幼儿园方面及主班教师个人方面提出了提升幼儿园主班教师胜任力水平的合理化建议。

邴启迪[7](2021)在《山东省90后幼儿教师胜任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师胜任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具备的岗位胜任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对教师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关于教师胜任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及以上教育阶段,而忽视了对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教师胜任力的关注。为此,本研究针对90后这一特殊群体,对山东省90后幼儿教师胜任力进行调查,既能够展现90后幼儿教师胜任力的真实状态,又能为提高山东省90后幼儿教师胜任力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旨在构建山东省90后幼儿教师胜任力模型并调查山东省90后幼儿教师胜任力现状,采用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关键事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文本分析和已有论文的梳理,收集胜任力特征二级指标,通过开放性问卷调查和关键事件访谈对收集的指标进行补充和实践检验,整理分析指标结果并邀请专家进行指标重要性验证,构建了包含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大维度及38项胜任力指标在内的山东省90后幼儿教师胜任力模型。根据模型设计问卷并在山东省内进行调查,分析90后幼儿教师胜任力现状,探析其特色、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并提出思考。通过对90后幼儿教师胜任力现状的调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山东省90后幼儿教师胜任力整体水平较好但存在差异。山东省90后幼儿教师在不同的幼儿园所在地、园所性质、性别、年龄、教龄、学历、第一学历专业、任职班主任、编制情况下胜任力表现不同。第二,山东省90后幼儿教师胜任力优势与问题并存。90后幼儿教师教育观念开放、工作投入度高、知识胜任力水平较好且教学方法多样,但他们也存在专业理念与师德理解与践行不足、对专业知识的重视程度偏低和专业能力发展不足的问题。第三,山东省90后幼儿教师胜任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幼儿园物质条件、教研组织、专业培训、自身专业发展意识和家庭环境都会影响90后幼儿教师胜任力的表现。通过分析,对提高山东省90后幼儿教师胜任力提出思考:第一,三位一体,促进对专业理念与师德胜任力的理解与践行。第二,齐驱并进,提高对专业知识胜任力的重视程度。第三,多措并举,激发专业能力胜任力的发展动力。

宿凯娟[8](2021)在《定向运动对中班幼儿空间能力发展影响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人从出生起就不断与整个世界产生联系,我们通过与外界建立联系来认知世界,通过认识事物的空间特征来表征世界。空间能力作为我们学习和日常生活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儿童认知能力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在儿童时期发展儿童空间能力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可。空间能力作为一种认知能力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儿童早期是建立大脑神经回路的重要时期,处理空间信息能够不断激活儿童脑中的相关神经回路,成为儿童空间能力发展的生理基础。地图中含有丰富的空间信息,表征着空间环境,定向运动以地图为工具为幼儿的大脑提供了大量的空间信息加工机会,以运动的形式去探索空间关系,能够不断的加深和巩固儿童对空间的认识。基于此本研究从空间能力的重要性和可塑性为出发点,运用文献法、教育实验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和三元交互决定理论构建定向运动活动方案,活动设计遵循安全性原则、探索性原则、适宜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趣味性原则,并从活动目标的制定、活动主题的来源和活动内容的选择和活动评价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研究在成都市一所公立幼儿园中进行了一个学期的研究,共进行了十二次定向运动运动活动。本研究对十二次定向运动活动的实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采用访谈法了解教师对定向运动和空间能力的看法、定向运动的开展给中班幼儿带来的改变和了解教师对活动的改进建议,研究还采用了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最后对前后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定向运动蕴含丰富的空间教育价值,活动深受中班幼儿的喜爱;(2)目前幼儿园缺乏系统的定向运动课程和相关的专业支持;(3)定向运动发展了幼儿的其他能力;(4)设计一套适宜于中班幼儿的定向运动活动方案是切实可行的;(5)定向运动能够显着地促进中班幼儿空间能力的发展;(6)中班幼儿的空间能力没有显着的性别差异。本研究还提出以下建议:(1)抓住幼儿空间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重视中班幼儿空间能力的培养。(2)丰富学前空间教育系统课程。(3)加强对幼儿教师空间教育的相关培训。(4)重视定向运动对幼儿空间能力发展的作用,将定向运动应用于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5)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家长资源,丰富幼儿园定向运动活动内容,增加趣味性。

黄春源[9](2021)在《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中班建构游戏教师支持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构游戏作为创造性游戏的一种,对幼儿的学习与成长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发展幼儿的协商合作、空间想象及构造等具有独特的意义。然而幼儿的需求和当前建构游戏中的矛盾冲突提醒着我们对教师支持的关注。本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SDT)中儿童的三种基本需求(能力需要、归属需要和自主需要)相应提出教师的三种支持:认知支持、情感支持和自主支持。参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结合建构游戏的特点梳理和归纳出教师在建构游戏中三种支持的主要内容。本研究着眼于建构游戏中的教师支持,以S幼儿园中班建构游戏中教师支持存在的最为迫切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以自我决定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以行动研究为主线,运用文献研究、观察、访谈和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收集相关材料。通过前期的调查,了解到中班建构游戏中教师支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在认知支持上,教师未能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归整与投放,没有对幼儿建构经验的获得及时给予支持;在情感支持上,教师未能给予幼儿积极正面的反馈,忽视幼儿的情绪心理,过于关注建构结果;在自主支持上,教师过于注重游戏的自由氛围,未支持幼儿充足的自主建构时间等。针对教师支持存在的问题,遵循“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行动路径,构思生成行动方案,加以反思改进,实践过程呈螺旋式上升。本研究共采取三轮行动,取得了教师的认知支持更具体、情感支持更尊重幼儿、自主支持更务实的成效,同时教师研究的主体意识和信心也显着增强。在对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的基础上,得出四条结论:第一,教师在建构游戏中的支持可从幼儿的三种需要(能力需要、归属需要及自主需要)着手,提供相应的认知、情感及自主支持;第二,教师情感支持的实现需要幼儿良好的情感体验,需和家庭的情感教育通力合作达成;第三,教师在建构游戏中的认知支持具有启发性和生成性特点,情感支持具有渗透性和互动性特点,自主支持具有接纳性和激励性特点;第四,教师在建构游戏中提供的支持受到主客观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观因素主要是自身对建构游戏的认知、教育风格及其个性特点等,客观因素主要来自幼儿园管理者的领导风格、对建构游戏的重视程度和家长层面对建构游戏的认识等。通过研究总结,从教师、幼儿园和家长三个层面提出教育建议。最后,本研究虽取得一定成果,但仍有不足,有待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完善与改进研究方法等进一步深入研究教师在建构游戏中的情感支持。

朱晓雪[10](2021)在《幼儿掌握动机与课堂自我管理的关系 ——教师思维模式类型的调节作用》文中指出本研究通过比较由持有不同智力思维模式的教师所带班级的幼儿在掌握动机和课堂自我管理能力上的差异,探讨了幼儿教师思维模式类型在掌握动机和课堂自我管理能力间的作用。结果表明,幼儿教师不同思维模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有利于丰富和加深教师对智力内隐理论的理解,帮助教师认识到成长型思维的重要性,从而反思自身观念及在实践中的日常评价行为,同时也有助于为教师改进其日常评价行为提供具体的策略指导,为促进幼儿课堂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以及帮助幼儿选择合适的目标取向提供适宜、有效的建议。本研究选取无锡市T园共计121名大班的幼儿及其班级教师为研究对象,探究教师思维模式对幼儿掌握动机和课堂自我管理之间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采集T园所有教师的智力思维模式,并选取在智力思维模式量表上得分为前后27%的教师分别定义为持有成长型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教师。然后,在两种思维模式类别中各选取两位教师,填写《儿童行为教师评定量表》与《课堂自我管理量表》对班级幼儿进行评分。结果发现,(1)教师思维模式得分居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职称、教龄和学历的教师在思维模式上的得分不存在显着差异;(2)幼儿掌握动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女孩的掌握动机得分显着高于男孩;(3)幼儿的课堂自我管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表现为女孩的课堂自我管理得分显着高于男孩;(4)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教师所在班级幼儿的掌握动机和课堂行为自我调节水平高于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教师所在班级幼儿;(5)教师思维模式在幼儿掌握动机与幼儿课堂自我管理之间起到调节作用,由成长型思维模式教师所培养的班级中幼儿的掌握动机和课堂自我管理之间的正向联结更强。

二、浅谈培养幼儿的成就动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培养幼儿的成就动机(论文提纲范文)

(2)乡村振兴背景下“一村一幼”辅导员成就动机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调查对象及工具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工具
二、“一村一幼”辅导员成就动机水平现状
    (一)“一村一幼”辅导员成就动机的总体特征
    (二)“一村一幼”辅导员与非“一村一幼”辅导员成就动机差异分析
    (三)不同“一村一幼”辅导员成就动机水平差异分析
        1. 不同民族的?一村一幼?辅导员成就动机水平的差异。
        2. 不同专业的?一村一幼?辅导员成就动机水平的差异。
        3. 不同城乡的?一村一幼?辅导员成就动机水平的差异。
        4. 不同家庭所属区域的?一村一幼?辅导员成就动机水平的差异。
        5. 不同学历的?一村一幼?辅导员成就动机水平的差异。
        6. 所教不同年龄班的?一村一幼?辅导员成就动机水平的差异。
三、“一村一幼”辅导员成就动机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特殊的经济和文化背景
    (二)工作性质的要求与个人素质的差异
    (三)改变自身处境的强烈愿望
    (四)社会比较是影响辅导员成就动机的重要因素
    (五)非编、收入偏低导致一部分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
    (六)城乡差异影响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和对工作的投入

(3)幼儿园班级环境中性别刻板印象研究 ——以F园大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性别刻板印象普遍存在并具有威胁性
        1.1.2 幼儿园班级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1.1.3 个人兴趣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性别刻板印象
        1.2.2 幼儿园班级环境
        1.2.3 性别平等
    1.3 文献综述
        1.3.1 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
        1.3.2 性别刻板印象对幼儿的影响研究
        1.3.3 国内外关于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相关研究
        1.3.4 已有研究述评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意义
        2.1.1 理论意义
        2.1.2 实践意义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对象
        2.3.1 研究对象情况
        2.3.2 参与幼儿
    2.4 研究方法
        2.4.1 观察法
        2.4.2 访谈法
        2.4.3 案例分析法
3 幼儿园班级环境中的性别刻板印象现状观察
    3.1 幼儿园物质环境中的性别刻板印象现状
        3.1.1 幼儿园绘本中的性别刻板印象
        3.1.2 幼儿园班级游戏材料投放中的性别刻板印象
        3.1.3 幼儿园墙面环创中的性别刻板印象
    3.2 幼儿园班级精神环境中的性别刻板印象现状
        3.2.1 幼儿教师评价中的性别刻板印象
        3.2.2 幼儿教师行为中的性别刻板印象
        3.2.3 幼儿教师角色期待中的性别刻板印象
        3.2.4 幼儿的性别刻板印象
    3.3 幼儿园班级环境中性别刻板印象对幼儿的危害观察
        3.3.1 性别刻板印象影响男性幼儿宣泄情绪的能力
        3.3.2 性别刻板印象影响幼儿的成就动机
4 幼儿园班级环境中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成因研究
    4.1 幼儿自身的影响
        4.1.1 幼儿的生理性别特点
        4.1.2 幼儿的性别观念固化
    4.2 幼儿教师观念影响
        4.2.1 幼儿教师的性别刻板观念固化
        4.2.2 幼儿教师缺乏性别公平教育知识
    4.3 幼儿园管理观念影响
        4.3.1 管理者缺乏性别平等的教育观念
        4.3.2 性别平等教育与培训缺失
        4.3.3 缺乏有关性别平等教育的家校合作
    4.4 传统性别文化影响
        4.4.1 对男女性别角色的定位
        4.4.2 儿童读物、电视、网络等媒体传播
    4.5 小结
5 改善幼儿园班级环境中性别刻板印象的对策及建议
    5.1 教师要建立正确的性别认知
        5.1.1 树立性别平等观念
        5.1.2 科学选择性别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5.1.3 正确引导,避免自身的性别刻板印象对幼儿产生干扰
    5.2 幼儿园要建立性别平等的环境
        5.2.1 创设性别平等的物质环境
        5.2.2 创设性别平等的精神环境
        5.2.3 开发性别平等的幼儿园课程
    5.3 政府部门要引导幼儿园开展性别平等教育
        5.3.1 推进性别平等制度化
        5.3.2 加强读物审定,制定倡导性别平等择书标准
        5.3.3 加大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
        5.3.4 引导大众媒体转变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
6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青少年综合性轮滑赛事参与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依据
        1.2.1 激发青少年选手参赛兴趣,提高青少年运动参与积极性的需要
        1.2.2 发现青少年赛事参赛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国内轮滑赛事办赛水平的需要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及界定
        1.4.1 青少年
        1.4.2 赛事参与
        1.4.3 轮滑
    1.5 研究内容
2.文献综述
    2.1 关于参赛选手体育赛事参与特征的研究
    2.2 关于体育赛事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
    2.3 关于青少年体育运动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
    2.4 关于青少年轮滑项目参与现状的研究
    2.5 关于轮滑赛事的研究
    2.6 文献简评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逻辑分析法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青少年选手参与轮滑赛事的总体特征
        4.1.1 青少年参赛选手对轮滑喜爱度的调查与分析
        4.1.2 青少年参赛选手赛前训练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4.1.3 青少年参赛选手参赛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4.2 不同青少年群体参赛特征的调查与分析
        4.2.1 不同性别青少年群体参赛特征的调查与分析
        4.2.2 不同年龄青少年群体参赛特征的调查与分析
        4.2.3 不同父母文化程度青少年群体参赛特征的调查与分析
    4.3 不同青少年群体参赛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4.3.1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青少年群体参赛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4.3.2 不同参赛特征的青少年群体参赛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4.4 影响青少年参赛因素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青少年参赛因素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4.4.2 不同参赛特征青少年参赛因素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4.5 青少年运动员参赛影响因素与参赛动机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5.1 影响青少年参赛的个人因素与青少年参赛动机的相关分析
        4.5.2 影响青少年参赛的家庭因素与青少年参赛动机的相关分析
        4.5.3 影响青少年参赛的社会因素与青少年参赛动机的相关分析
        4.5.4 影响青少年参赛的竞赛因素与青少年参赛动机的相关分析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提高轮滑项目的普及率,加强轮滑与家庭的黏性
        5.2.2 拓展轮滑健身场地,优化全民轮滑环境
        5.2.3 增加轮滑赛事配套活动,增强轮滑赛事体验
        5.2.4 优化轮滑参与者的晋升渠道,实现轮滑俱乐部标准化运营
6.致谢
7.参考文献
8.附件
附件1 问卷
附件2 问卷效度检验评价表

(5)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研究 ——基于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1.3 研究重难点
    1.4 核心概念界定
    1.5 理论基础
    1.6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第3章 父母教养方式、幼儿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品质的现状分析
    3.1 父母教养方式现状分析
    3.2 幼儿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
    3.3 幼儿学习品质现状分析
    3.4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父母教养方式、幼儿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品质间的实证分析
    4.1 父母教养方式、幼儿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品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2 父母教养方式、幼儿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品质之间的回归分析
    4.3 幼儿自我效能感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学习品质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4.4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影响原因的分析
    5.1 访谈资料质性分析
    5.2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与自我效能感中介作用的分析
第6章 提升幼儿学习品质的对策建议
    6.1 以民主性教养方式为主,提升幼儿学习品质
    6.2 以专制性教养方式为辅,提升幼儿学习品质
    6.3 提升幼儿自我效能感,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
结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1 《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对幼儿学习品质影响的问卷》
附录 2
致谢
作者简介

(6)幼儿园主班教师胜任力结构与水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一)幼儿园主班教师承担着班级管理的重任
        (二)幼儿园主班教师胜任力将影响班级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幼儿园主班教师胜任力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胜任力
        (二)幼儿教师胜任力
        (三)幼儿园主班教师胜任力
    三、相关研究综述
        (一)胜任力的相关研究
        (二)幼儿园主班教师的相关研究
        (三)对已有文献的评析
    四、研究内容
        (一)幼儿园主班教师胜任力结构的研究
        (二)幼儿园主班教师胜任力水平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一)问卷对象
        (二)访谈对象
        (三)360 度反馈评价法的对象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一)问卷调查法
        (二)访谈法
        (三)360 度反馈评价法
    三、研究步骤
        (一)分析文献
        (二)研究设计
        (三)资料收集
        (四)完成论文
第三章 研究结果
    一、幼儿园主班教师胜任力的结构研究
        (一)项目分析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
        (三)验证性因素分析
        (四)信效度检验
    二、幼儿园主班教师胜任力的水平研究
        (一)主班教师自评胜任力水平的分析
        (二)主班教师他评胜任力水平的分析
        (三)主班教师自评与他评胜任力水平的对比分析
第四章 讨论
    一、幼儿园主班教师胜任力结构讨论
        (一)主班教师胜任力结构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基础
        (二)主班教师胜任力结构中外显特征与内隐特征并存
    二、幼儿园主班教师胜任力水平讨论
        (一)主班教师自评胜任力水平的讨论
        (二)主班教师他评胜任力水平的讨论
        (三)主班教师自评与他评胜任力水平中存在差异的讨论
第五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一)幼儿园主班教师胜任力的结构
        (二)幼儿园主班教师胜任力的水平
    二、教育建议
        (一)保驾护航:发挥园所助推力量
        (二)积极主动: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山东省90后幼儿教师胜任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幼儿教师胜任力对学前教育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
        二、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的研究亟待加强
        三、个人对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研究的兴趣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对已有研究的综合评价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胜任力
        二、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
    第四节 理论基础
        一、胜任力理论
        二、人职匹配理论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
        三、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山东省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
    第一节 幼儿教师胜任力指标的文本分析
        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分析
        二、论文梳理
    第二节 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指标的调查研究
        一、开放性问卷调查
        二、关键事件访谈
    第三节 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
        一、胜任力指标重要性判定
        二、胜任力模型形成
第三章 山东省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现状调查
    第一节 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问卷编制
        一、问卷的设计
        二、问卷的验证
    第二节 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二、胜任力总体水平分析
        三、胜任力差异分析
第四章 山东省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特色、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特色
        一、教育观念开放
        二、工作投入度高
        三、知识胜任力整体水平较高
        四、现代信息技术素养较好
        五、教学方法多样
    第二节 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理念与师德存在偏差
        二、专业知识重视程度偏低
        三、专业能力发展不足
    第三节 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影响因素分析
        一、幼儿园物质条件
        二、教研组织
        三、专业培训
        四、专业发展意识
        五、家庭环境
第五章 山东省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研究结论与思考
    第一节 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研究基本结论
        一、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整体水平较好但存在差异
        二、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特色与问题并存
        三、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 提升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的思考
        一、三位一体,促进对专业理念与师德胜任力的理解与践行
        二、齐驱并进,提高对专业知识胜任力的重视程度
        三、多措并举,激发专业能力胜任力的发展动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定向运动对中班幼儿空间能力发展影响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空间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得到广泛关注
        1.1.2 当前对学前儿童空间能力的培养存在不足
        1.1.3 定向运动为提高学前儿童的空间能力提供了可能性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1.3.1 定向运动
        1.3.2 幼儿园定向运动
        1.3.3 空间能力
    1.4 文献综述
        1.4.1 定向运动的研究
        1.4.2 幼儿园定向运动的研究
        1.4.3 空间能力的研究
        1.4.4 定向运动和空间能力关系的研究
        1.4.5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思路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法
        2.3.2 教育实验法
        2.3.3 访谈法
    2.4 研究实施保障
    2.5 数据收集及分析计划
3 定向运动活动方案设计与分析
    3.1 理论依据
        3.1.1 建构主义理论
        3.1.2 成就动机理论
        3.1.3 多元智能理论
        3.1.4 三元交互决定理论
    3.2 实践依据
        3.2.1 制度支持
        3.2.2 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
    3.3 设计原则
        3.3.1 安全性原则
        3.3.2 探索性原则
        3.3.3 适宜性原则
        3.3.4 发展性原则
        3.3.5 趣味性原则
    3.4 活动目标
    3.5 活动主题
    3.6 活动内容
    3.7 活动评价
    3.8 活动案例呈现与分析
        3.8.1 《找找我的座位》
        3.8.2 《蓉宝来做客》
        3.8.3 《你藏我找》
        3.8.4 《教室寻宝》
        3.8.5 《把垃圾送回家》
        3.8.6 《认识我们的幼儿园》
        3.8.7 《运送粮食》
        3.8.8 《帮鸭妈妈找鸭蛋》
        3.8.9 《寻找冬天的礼物》
        3.8.10 《寻找七色花瓣》
        3.8.11 《解救小动物》
        3.8.12 《小小邮递员》
    3.9 本章小节
4 定向运动应用于中班幼儿空间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
    4.1 定向运动对中班幼儿空间能力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
        4.1.1 实验目的
        4.1.2 被试选取
        4.1.3 教育实验设计
        4.1.4 实验工具
        4.1.5 实验结果
    4.2 定向运动对中班幼儿空间能力发展影响的访谈研究
        4.2.1 访谈对象
        4.2.2 访谈过程
        4.2.3 访谈内容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建议
        5.2.1 重视培养幼儿的空间能力
        5.2.2 丰富学前空间教育系统课程
        5.2.3 加强对幼儿教师空间教育的相关培训
        5.2.4 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家长资源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9)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中班建构游戏教师支持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建构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价值
        1.1.2 建构游戏中教师支持的必要性
        1.1.3 当前建构游戏中教师支持的现实需求
    1.2 文献综述
        1.2.1 建构游戏的相关研究
        1.2.2 教师支持的相关研究
        1.2.3 幼儿园建构游戏中教师支持的相关研究
        1.2.4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问题、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问题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方法
    1.6 理论基础
        1.6.1 建构主义理论
        1.6.2 自我决定理论
    1.7 研究创新点
2 中班建构游戏中教师支持概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建构游戏
        2.1.2 教师支持
        2.1.3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2.2 建构游戏中教师支持的维度
        2.2.1 教师的认知支持
        2.2.2 教师的情感支持
        2.2.3 教师的自主支持
    2.3 建构游戏中教师有效支持的价值
        2.3.1 有效的认知支持是实现建构游戏价值的基础
        2.3.2 有效的情感支持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探索欲
        2.3.3 有效的自主支持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3 中班建构游戏中教师支持的行动研究准备
    3.1 背景资料
        3.1.1 研究场所
        3.1.2 参与教师
        3.1.3 参与幼儿
    3.2 研究资料的收集与编码
        3.2.1 研究资料的收集
        3.2.2 研究资料的编码
    3.3 中班建构游戏中教师支持存在的问题分析
        3.3.1 教师认知支持存在的问题分析
        3.3.2 教师情感支持存在的问题分析
        3.3.3 教师自主支持存在的问题分析
4 中班建构游戏中教师支持的行动研究过程
    4.1 第一轮行动实施及反思—尝试与探索
        4.1.1 制定行动方案
        4.1.2 行动实施
        4.1.3 行动反思
    4.2 第二轮行动实施及反思—改进与提高
        4.2.1 调整行动方案
        4.2.2 行动实施
        4.2.3 行动反思
    4.3 第三轮行动实施及反思—完善与巩固
        4.3.1 完善行动方案
        4.3.2 行动实施
        4.3.3 行动反思
5 中班建构游戏中教师支持的行动研究成效
    5.1 教师支持建构游戏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5.1.1 教师的认知支持更具体
        5.1.2 教师的情感支持更尊重幼儿
        5.1.3 教师的自主支持更务实
    5.2 教师自身研究主体意识的萌发
6 分析与讨论
    6.1 教师支持得到优化的原因分析
        6.1.1 研究合乎幼儿基本需要
        6.1.2 研究贴合教师实际需求
    6.2 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分析
    6.3 中班建构游戏中教师支持的特点
        6.3.1 教师认知支持的特点
        6.3.2 教师情感支持的特点
        6.3.3 教师自主支持的特点
    6.4 中班建构游戏中教师支持的影响因素
        6.4.1 主观因素
        6.4.2 客观因素
7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7.2.1 对教师的建议
        7.2.2 对幼儿园管理者的建议
        7.2.3 对家长的建议
    7.3 不足与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建构游戏教师支持现状的访谈提纲
附录 B 观察记录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10)幼儿掌握动机与课堂自我管理的关系 ——教师思维模式类型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 核心概念界定
        (一)智力思维模式
        (二)掌握动机
        (三)课堂自我管理能力
    二 理论基础
        (一)智力内隐理论
        (二)自我决定理论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掌握动机与课堂行为自我管理之间的关系
        (二)不同思维模式下个体的发展
        (三)成人的智力思维模式对幼儿动机和行为的影响
        (四)已有文献述评
    四 研究目的与假设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假设
第二章 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工具
        1.智力思维模式量表
        2.掌握动机量表
        3.课堂自我管理量表
    三 研究程序
        1.主试自我培训
        2.施策程序
    四 数据处理和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一 共同方法偏差
    二 幼儿教师思维模式的总体情况
    三 幼儿掌握动机的性别差异
    四 幼儿课堂自我管理能力的性别差异
    五 相关分析
    六 幼儿掌握动机和课堂自我管理能力的关系:班级类型的调节效应分析
第四章 研究讨论与教育建议
    一 研究讨论
        (一)掌握动机和课堂自我管理能力显着相关
        (二)掌握动机和课堂自我管理能力的性别差异
        (三)两类教师所在班级的幼儿在动机和课堂自我管理上存在差异
        (四)教师思维模式在幼儿掌握动机与幼儿课堂自我管理之间的调节作用
    二 教育建议
        (一)为教师提供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科学培训,优化教师教育观念
        (二)创设宽松自由的氛围,研究幼儿的学习方式
        (三)提升教师评价能力,激发幼儿内部动机
    三 研究不足与展望
第五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教师智力思维模式量表
    附录 B 幼儿掌握动机量表
    附录 C 幼儿课堂自我管理问卷
致谢

四、浅谈培养幼儿的成就动机(论文参考文献)

  • [1]幼儿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及测评工具的开发[D]. 陶唯唯.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乡村振兴背景下“一村一幼”辅导员成就动机的调查研究[J]. 栗冬丽,彭蕾,成云.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1(03)
  • [3]幼儿园班级环境中性别刻板印象研究 ——以F园大班为例[D]. 赵元璐.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青少年综合性轮滑赛事参与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D]. 袁洋.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5]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研究 ——基于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D]. 李贞慧.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6]幼儿园主班教师胜任力结构与水平的研究[D]. 张婷. 沈阳师范大学, 2021
  • [7]山东省90后幼儿教师胜任力研究[D]. 邴启迪.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8]定向运动对中班幼儿空间能力发展影响的实践研究[D]. 宿凯娟. 成都大学, 2021(08)
  • [9]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中班建构游戏教师支持的行动研究[D]. 黄春源. 成都大学, 2021(07)
  • [10]幼儿掌握动机与课堂自我管理的关系 ——教师思维模式类型的调节作用[D]. 朱晓雪.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标签:;  ;  ;  ;  ;  

论培养儿童的成就动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