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发酵液中萃取青霉素时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破乳剂的研究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论文文献综述)
杨智发,于淑秋,陈家镛,孟秀芬,王建新,王分良,刘守信,周重慰[1](1992)在《从发酵液中萃取青霉素时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破乳剂的研究Ⅱ.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代表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青霉素萃取工艺的破乳剂的破乳能力及其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在较低的浓度下 SDS 就有较好的破乳效果,但在一定条件下 SDS 明显影响青霉素的萃取率.
杨智发,于淑秋,陈家镛,刘守信,王分良,王建新,孟秀芬,周重慰,于静惠[2](1992)在《从发酵液中萃取青霉素时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破乳剂的研究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文中提出本文研究了青霉素萃取工艺中的乳化成因,并用常用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五烷基溴化吡啶(PPB)及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231)为破乳剂研究其破乳能力及其作用规律,结果表明,PPB和1231在较高浓度下都有较好的破乳效果.
王赟,闫永胜,胡仕平,韩娟[3](2009)在《抗生素提取技术及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文章主要介绍了双水相萃取、反胶团萃取以及膜分离技术等三种现代抗生素提取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技术优势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它们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做了简单的展望。现有研究表明,这三种技术提取抗生素效果显着,对于改进传统抗生素生产工业具有广阔的前景。
李旭[4](2012)在《生物破乳剂产生菌发酵工艺条件优化及调控策略》文中研究说明为满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绿色工业发展对绿色净水剂的需求,生物破乳剂作为一种高效、低毒、环保的绿色净水剂,成为破乳剂领域研究的新热点。在高含水原油乳状液以及其它工业乳状液副产品的处理和处置中,应用生物破乳剂替代大量使用的化学破乳剂,对提高乳状液脱水率,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具有深远意义。但是,生物破乳剂的实际应用进程受到破乳剂产生菌代谢过程不稳定、破乳有效成分复杂及缺少大规模发酵生产经验等问题的制约。基于此,开展破乳菌筛选方法;菌种破乳效能强化;粗产品分离与鉴定;发酵工艺优化及产破乳剂相关蛋白质功能解析等方面的研究,将为生物破乳剂的大规模生产、推广和应用奠定良好基础。将可用于间接表征生物破乳剂破乳效能及破乳菌初筛的6种生物表面活性剂检测方法与破乳试验相结合,提出破乳菌筛选原则,构建高效筛选模式。确定了高效破乳菌(24h排油率≥90%)的判断依据:发酵液表面张力≤40mN/m或细胞表面疏水性(MATH)≥50%。筛选得到7株高效破乳菌,经16S rDNA鉴定分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lus sp.)和戈登氏菌属(Gordonia sp.),实验室编号分别为LXH-1、LXH-2、LXH-3、LL1、LL-1、LL-2和LL-3。以生物破乳剂产生菌XH1为研究对象,改进破乳菌复壮方法,其核心是通过烃类物质-液体石蜡为底物排除负变细胞,调节菌株的破乳活性;改进的复壮方法可成功将菌株XH1的表面活性、破乳功能等特性恢复至原始水平,效果优于常规复壮。研究表明烃类物质-液体石蜡对菌株XH1合成破乳有效组分具有刺激和促进作用,利用液体石蜡预先刺激强化菌种,再经生产培养基扩大培养,获得的生物破乳剂可将破乳半衰期t1/2从16h缩短为2h。根据胞外蛋白破乳比活性、细胞表面疏水性等相关试验结果,初步分析液体石蜡强化促进菌株XH1破乳特性的作用机制。菌株XH1经液体石蜡强化后,破乳有效组分主要分布于上清液和附着在菌体表面。分离得到生物破乳剂粗产品,产量为2.01g/L,4mg的排油率(24hR.D.)>93%。利用可见-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薄层层析(TLC)确定粗产品主要功能组分为蛋白质和脂肽类物质;平均分子量为2.59×106Da。并从中粗提得到脂肽类物质的量为0.08±0.01g/g (24h R.D.:65.3%);破乳活性蛋白复合物可由饱和度25%,45%的(NH4)2SO4粗提得到,产量为0.36±0.02g/g (24h R.D.:67.4%)。利用SDS-PAGE电泳和质谱技术确定疏水蛋白质Oxalate Decarboxylase为一种破乳有效蛋白质。为了提高生物破乳剂的产率,采用响应面法(RSM)确定最优培养基组成为:8.5g/L葡萄糖、3%(v/v)液体石蜡、15g/L磷酸盐(K2HPO4&KH2PO4)、1.5g/L酵母膏和3.36g/L氯化铵;与优化前相比排油率(24h)提高了35.5%,破乳剂粗产品产量提高了1倍。进一步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9℃、摇床转速200r/min、培养时间21h和种子液菌龄24h。为了确定破乳菌XH1的发酵方式,首先基于Logistic方程、Luedeking-Piret方程及Luedeking-Piret-Like方程建立描述菌株XH1分批发酵生产破乳剂的动力学模型,经检验该组模型能较好的拟合XH1发酵过程。进一步比较不同的发酵方式,结果表明分批补料半连续式发酵优于分批发酵,最佳补料参数:初始葡萄糖为2.0g/L;补料方式为间歇式,间隔时间为5h;补料量为:控制每次补料量比前一次增加0.02%0.04%。破乳菌XH1在最佳补料方式下破乳剂粗产品产率提高55.9%,产品对糖得率提高44%,高效破乳剂(24h排油率>80%)连续生产周期延长了50h。为了确定参与生物破乳剂合成的相关蛋白质,采用SDS-PAGE电泳研究液体石蜡刺激强化培养和单一营养物质缺失对XH1破乳效能和菌体总蛋白变化的影响,获得差异表达蛋白复合物Ⅰ、Ⅱ和Ⅲ。通过nanoESI-Q-TOF MS/MS共鉴定出66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分属于碳水化合物的转运和代谢、能量产生与转换、翻译/核糖体结构和生物合成等14个蛋白质功能。确定以上差异表达蛋白质中与糖酵解途径(EMP)、三羧酸循环(TCA)以及蛋白质合成相关的酶与菌株XH1合成蛋白质和脂肽类生物破乳剂关系密切,进一步从蛋白质组层面分析不同发酵条件影响菌株XH1产生物破乳剂能力的作用机制。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建立发酵工艺条件、差异蛋白质功能以及生物破乳剂合成过程三者的关系,从代谢调节、菌种特性和发酵工艺三个层面综合分析强化破乳菌XH1产破乳剂能力的策略,并提出菌种高效筛选→菌种改进复壮→液体石蜡刺激强化→半连续发酵生产的破乳菌XH1发酵形式,对于今后生物破乳剂大规模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马满英[5](2009)在《鼠李糖脂的制备及其在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在充分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研究了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的制备及其在修复多氯联苯(PCBs)污染土壤中的应用。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对铜绿假单胞杆菌AB93066产鼠李糖脂(RL)的发酵培养基配方和产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ρ(酵母膏)=0.2g/L ,ρ(豆油)=120g/L ,ρ(NaNO3)=6.5g/L ,ρ(KH2PO4)=1.0g/L ,ρ(Na2HPO4·12H2O)=1.0g/L,ρ(MgSO4·7H2O)=0.1g/L,ρ(FeSO4·7H2O)=0.2g/L,pH=6.0。RL的最佳收获期在发酵后156h~168h。发酵生产RL的扩大试验表明,在最优发酵条件下RL的产量可达56g/L以上,提取后的RL可将去离子水的表面张力降至29.01mN/m。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一步分析了所提取的RL的组成,其分别为二鼠李糖脂(R1)和单鼠李糖脂(R2)两种同系物。R1和R2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0.03mmol/L和0.04mmol/L。通过正交优化实验找到了一种新的RL提取方法,即预处理酸沉淀冷冻干燥法。与传统方法提取的RL相比,新方法提取的RL纯度更高,且其产量提高了8.8g/L,CMC降低了5mg/L;传统工艺需要大量的氯仿和甲醇等有毒溶剂,而新工艺不需要这些有毒物质。RL对PCBs的增溶作用主要是由于表面活性剂胶束作用的结果,随PCBs分子中氯含量的增大而减小。RL对PCBs的增溶作用要高于三种非离子化学表面活性剂POE(6)、POE(10)和Brij35。PCBs在RL溶液中的胶束相/水相分配系数(Kmc)随PCBs的疏水性增强而增大。PCBs的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logKOW与logKmc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logKmc=0.48logKOW+3.08。PCBs在共溶时的表观溶解度小于其作为单一溶质时的表观溶解度。适当增加Na+、Mg2+、Ca2+的浓度对RL溶液增溶2,2’,4,4’CB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Ca2+不宜超过0.2mmol/L。无机阴离子Cl-、NO3-、SO42-对RL溶液增溶2,2’,4,4’CB的影响很小。RL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PCBs的增溶存在协同效应,其协同增溶作用的大小与其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呈正相关。pH对RL增溶2,2’,4,4’CB的影响与RL的浓度有关,当ρ(RL)=300mg/L时,随着pH从5.5上升到8.0,RL对2,2’,4,4’CB的增溶作用逐渐减弱;当ρ(RL)=2000mg/L,溶液的pH从5.5升高到7.0时,2,2’,4,4’CB的溶解度变化很小,但当pH从7.0升高到9.0时,2,2’,4,4’CB的溶解度逐渐提高。当RL的浓度大于CMC时,RL对PCBs的洗脱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具有较低HLB的R2对PCBs的洗脱效果要优于R1。人工污染土壤中PCBs的洗脱效果要高于陈化土壤。污染土壤中TOC的含量越高,PCBs的洗脱率越低。延长解吸时间和增加洗脱次数可增加土壤中PCBs的洗脱率,但解吸时间采用48h较为合适,洗脱总次数以3次为佳。碱性环境(pH>7)或适当增加RL溶液中Na+、K+、Mg2+、Ca2+的浓度均有利于土壤中PCBs的洗脱,但Mg2+不宜大于0.8mmol/L,Ca2+不宜大于0.25mmol/L。土壤对RL的吸附实验数据与Langmuir等温吸附线有较好的拟合。在柱洗脱试验中,RL对人工污染土样的洗脱率大于60%,而对陈化土样的洗脱率不到20%。RL与POE(6)复配对人工污染土壤中PCBs的洗脱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表面活性剂对PCBs的增溶作用是人工污染土壤中PCBs洗脱的主要机理;而表面活性剂对PCBs的增流作用是陈化土壤中PCBs洗脱的主要机理。增加复配试剂RL-POE(6)的浓度,可提高陈化土壤中PCBs的洗脱率。PCBs降解菌P.LB400在以RL、POE(6)和联苯为碳源的三种驯化培养基中均能够快速生长,但P.LB400利用联苯的能力最强;利用RL的能力次之。P.LB400菌在生长细胞降解体系中对PCBs的总生物降解率要高于休眠细胞降解体系。以联苯为碳源时,PCBs的生物降解率最高;以RL为碳源时,PCBs的生物降解率次之,但在生长体系中,与以联苯为碳源时的生物降解率非常接近。在休眠细胞降解体系中,P.LB400细胞不能充分利用RL作为碳源,RL对PCBs的生物降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在生长细胞降解体系中,P.LB400细胞能够充分利用RL作为碳源,降解菌的生物量明显增长,RL对PCBs的生物降解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在含有混合表面活性剂RL-POE(6)的土壤洗脱液中,PCBs的总生物降解率比仅含RL的土壤洗脱液中PCBs的总降解率略低。紫外光预照射对土壤洗脱液中剩余PCBs的生物降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光照射和生物降解的耦合有利于提高PCBs的降解速率,光降解产物并不抑制微生物对剩余PCBs的利用。
邵莹[6](2020)在《镀钌废液中三氯化钌的再生》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地矿中钌资源稀缺,从二次资源废料中回收的钌在工业用原料中占有很大比重,国内外对钌的回收尤为重视,尤其工业发达国家。钌资源极大的需求量导致其产生的废料也多,因此对钌回收的技术需求愈发迫切。本论文以镀钌废液为原料,采用蒸馏—萃取联合法、液膜法以及离子膜电解法对三氯化钌的回收工艺技术进行研究,分别得到了三种方法的最佳工艺条件,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减少了钌资源的消耗与浪费。第一部分是蒸馏—萃取联合法再生镀钌废液中的三氯化钌,考察了蒸馏过程与萃取过程的工艺条件对三氯化钌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蒸馏温度为80℃,蒸馏时间为60 min,以H2SO4-KMnO4为氧化体系,6 mol/L HCl为吸收剂,蒸馏收率最高可达到89.87%。此时,对蒸余液进行处理,预氧化剂为10%NaClO,萃取剂N503的浓度为30%,相比为1,反萃剂为2 mol/L NaOH溶液,反萃相比为1时,钌反萃率最高为80.39%。与单一蒸馏法相比,蒸馏-萃取联合法再生钌总回收率达到了96.90%,提高了7.90%。三氯化钌产品的钌含量为38.80%。第二部分是液膜法萃取回收镀钌废液中的三氯化钌,比较得到乳状液膜的萃取效果优于大块液膜,考察了乳状液膜法萃取钌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3 mol/L HCl条件下,N503、span 80、磺化煤油、液体石蜡的体积比为9:4:84:3,油内比(Roi)为0.5,乳水比(Rew)为2,制乳时间为20 min,内相解析剂为2 mol/L NaOH溶液,采用化学-加热联合破乳法,水浴温度为80℃,破乳时间为40 min,破乳剂(正辛醇)用量为3 m L时,萃取率最高达到95.41%,破乳率最高达到63.37%。第三部分是离子膜电解法再生镀钌废液中的三氯化钌。先用阳膜电解沉积单质钌,再用阴膜造液制备三氯化钌晶体,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以钛网为阴极,电解温度为35℃,电解时间为10 h,电流强度为0.05 A,电流密度为83.33 A/m2,电解质(NaCl)加入量为1~1.5 g/L,阴极液钌浓度为1.106 g/L,极板间距为30 mm,钌单质沉积率最高为98.40%;电解温度为30℃,盐酸浓度为1.25mol/L,电流密度为250 A/m2,极板间距为30 mm,电解时间为3 h,三氯化钌收率最高达到93.85%,钌含量为37.42%,电流效率最高为15.76%,单位电耗最低只有17.33kW·h/kg。综上所述,比较三种工艺方法,传统蒸馏吸收法工艺参数成熟,结合萃取法可有效提高回收率;液膜法较为新颖,可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得到不同类型的钌产品,操作简单,回收率较为可观;离子膜电解法所制备的三氯化钌产品纯净、质量高,该方法经济环保、节约能耗,可实现工业生产,有较好的的社会前景。
时进钢[7](2004)在《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表面活性剂(Biosurfactant)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高表面活性的生物分子。相对于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生态系统的毒性较低,且可生物降解。目前,虽然对微生物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已经有较多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都是通过筛选得到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菌,进而对其各种性质进行研究,而针对已鉴定出的各种微生物进行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能力的研究,以及研究它们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能力差异的根本原因却未见报道。 本文通过对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购得的4株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2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研究发现,它们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能力有很大的差异,其中有2株铜绿假单胞菌和1株枯草芽孢杆菌具有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能力。实验通过正交实验等方法对微生物生长的碳源、氮源以及生长因子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两种细菌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最佳条件,并对制得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进行了鉴定,因此本实验在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目前,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有关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研究、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和重金属污染的相关性、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释放规律等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但有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修复的研究在国内还未见有报道,在国际上也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有关对沉积物中重金属去除的研究仅有Mulligan C N等人的少量报道。 本文通过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去除作用的研究表明,鼠李糖脂对沉积物中的Cd、Pb有明显的去除作用,在鼠李糖脂溶液的pH值为10.0的条件下对重金属的去除效率最好,而且当鼠李糖脂在沉积物上的吸附达到饱和时去除效率达到最大;通过连续萃取对提取前和提取后的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的形态进行了分析,发现鼠李糖脂对重金属的去除效率和重金属的形态有关,对可交换态的去除效率最大,在碱性条件下对有机结合态也有较好的去除效率;通过4次连续的提取,使Cd和Pb的去除效率分别达到80.1%和36.5%;沉积物中重会属是通过和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胶术结合而得到去除的,当胶术破坏后,鼠李糖脂不再具有和重金属结合的能力。
吕元元[8](2008)在《液膜法提取青霉素G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霉素G是目前生产量最大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也是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的重要原料。传统的提取工艺大多采用溶媒萃取法从发酵液萃取青霉素G,传统工艺在低pH条件下操作,存在着青霉素降解严重、生产能耗大、萃取设备昂贵、溶剂回收困难等缺点。液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纯化手段,可实现萃取/反萃取过程耦合,具有传质效率高、选择性好的优点,可以克服传统萃取工艺中的不足,液膜技术已成为青霉素分离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分别采用大块液膜(BLM)和中空纤维更新液膜(HFRLM)技术,对模拟青霉素发酵液进行分离纯化。在最佳条件下,进行了HFRLM提取青霉素的工业应用小试研究。建立了适用于萃取过程的青霉素G的HPLC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0.02M磷酸二氢钾溶液(pH=3.5):甲醇=38:62的流动相条件下青霉素G保留时间短,色谱峰形尖锐,重复性好,不受缓冲盐和有机溶剂的干扰。基于青霉素G两种不同的萃取机理—物理萃取和反应萃取,分别考察了载体浓度、稀释剂、温度、pH、料液浓度等不同操作条件对萃取分配系数的影响,并针对不同萃取剂的萃取机理进行了探讨。其中物理萃取在较低的pH下具有较高的分配系数,但青霉素降解严重。反应萃取在较高的pH范围内(5-7)仍具有良好的萃取效果,可以在常温下操作。通过大块液膜实验验证了液膜过程在青霉素G提取过程中的可行性和优势,进行了中空纤维更新液膜技术在青霉素G提取过程中的实验研究,考察了操作方式、两相流速、两相pH、载体浓度、料液初始浓度、相比等操作条件对传质系数的影响。改变料液侧的流速有利于传质;两相pH差值是青霉素G提取过程的主要传质推动力;HFRLM传质系数随载体浓度的增大而增大;HFRLM的传质通量高于支撑液膜的传质通量,一定程度上可以超过膜萃取的传质通量。HFRLM对中高浓度50000u青霉素G料液的提取和浓缩效果良好,料液去除率99.2%,反萃收率达到92.2%。处理较高浓度(100000u)料液,浓缩比仍可达到3.5。采用串级操作处理高浓度(100000u)青霉素的模拟工艺小试研究,最终料液相去除率达到88.76%,由于料液中大量晶体析出,反萃侧的收率仅有62.59%。结果表明,中空纤维更新液膜技术应用于青霉素G的提取,可以克服传统提取工艺的缺陷,大大提高分离效率,在生物制品的分离纯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蓝灿华,吴菲菲,郑丹梅,黄琳[9](2016)在《中性蛋白酶在麦迪霉素溶媒萃取中的破乳作用》文中认为研究一种利用AS1.398中性蛋白酶大幅度减轻麦迪霉素溶媒(醋酸丁酯,BA)萃取时乳化现象的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综合效果最佳的酶反应条件:酶加量(En)0.10%,温度37℃,pH7.0,搅拌时间60 min。在该条件下,可以减轻84%的乳化。利用该法破乳,麦迪霉素的成品质量和提取收率不受影响,而溶媒损耗却降低28%,并且可以改善劳动条件,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谭志坚[10](2013)在《双水相萃取体系在分离纯化芦荟活性成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研究了PEG/盐、浊点萃取、醇/盐和离子液体/盐四种双水相体系,并成功将其应用到萃取、分离和纯化芦荟中的蒽醌、多糖类物质。首先,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分别优化了芦荟中的蒽醌和多糖类物质提取工艺。分别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和液固比对蒽醌得率的影响;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固比对多糖得率的影响。采用3因素5水平设计了实验,绘制出自变量三维效应曲面图。对结果进行预测分析,获得响应值最大的优化条件。其次,采用PEG/盐双水相体系对芦荟蒽醌粗提液进行分离纯化。在筛选出最佳的PEG/盐体系后,考察了pH值、无机盐、温度对萃取的影响。在萃取过程中,芦荟蒽醌被萃取到PEG相,调节体系pH值来实现反萃取。第三,采用基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浊点萃取体系分离纯化芦荟蒽醌类物质。考察了Triton X-114浓度、pH值、平衡温度和时间、添加剂对萃取效率的影响。蒽醌被萃取到表面活性剂相,通过反萃取能将蒽醌萃取到水相,同时表面活性剂能够得到回收利用。第四,采用丙醇/硫酸铵体系萃取、纯化芦荟中的蒽醌类物质。考察了醇/盐的类型和浓度、温度、pH值对萃取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大部分蒽醌被萃取到醇相,而大部分的杂质如多糖等被萃取到盐相。萃取完成后,丙醇通过旋蒸进行回收,盐相中的盐通过溶析结晶的方法进行回收。研究了蒽醌在体系中的分配机理,证明蒽醌在双水相体系的分配受疏水作用、盐析作用、氢键作用等作用力的影响。通过研究萃取过程的热力学,证明温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蒽醌的分配。第五,选择离子液体/盐双水相体系作为本实验中使用到的四种双水相体系的代表,研究了双水相体系的一些基本特征。首先合成了一系列碳链长度和阴离子不同的咪唑型离子液体,并合成了具有特定功能的功能化离子液体。采用红外和核磁等手段对合成出来的离子液体进行表征。然后将合成出来的离子液体与常见的无机盐构建双水相体系,研究了体系的相平衡,绘制出相图、系线等。第六,将离子液体/盐双水相体系应用于同时萃取、分离芦荟多糖和蛋白质。多糖被萃取到盐相,然而大部分杂质如蛋白质等被萃取到离子液体相。通过研究多糖和蛋白质在双水相体系中分配行为来获得最佳的萃取条件,考察了盐类型和浓度、温度、pH值、添加剂等对萃取的影响。盐相中的多糖用透析法进一步纯化。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C4mim]BF4)通过溶剂萃取进行回收。最后,[C4mim]BF4/Na2SO4双水相体系被应用于分离、纯化芦荟中的蒽醌类物质。考察了影响萃取的因素如离子液体的类型、盐的类型和浓度、萃取温度、pH值等。在最佳的萃取条件下,该方法通过一步萃取能将蒽醌萃取到离子液体相。萃取后,通过反萃取的方法来回收离子液体,能简单地将离子液体和蒽醌进行分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芦荟蒽醌的主要成分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酚在萃取前后浓度变化。在萃取芦荟活性成分的应用时比较了四种双水相体系的优势和劣势,为其在分离、纯化植物活性成分应用研究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从发酵液中萃取青霉素时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破乳剂的研究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发酵液中萃取青霉素时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破乳剂的研究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论文提纲范文)
(3)抗生素提取技术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双水相萃取 (aqueous two-phase extraction, ATPE) 技术 |
1.1 双水相萃取的基本原理 |
1.2 双水相提取抗生素的技术优势 |
1.3 双水相提取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
2 反胶团萃取 (reversed micellar extraction, RME) 技术 |
2.1 反胶团萃取的基本原理 |
2.2 反胶团萃取抗生素的技术优势 |
2.3 反胶团萃取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
3 膜分离 (membrane separation, MS) 技术 |
3.1 膜分离技术基本原理 |
3.1.1 超滤 (UF) |
3.1.2 反渗透 (RO) |
3.1.3 纳滤 (NF) |
3.1.4 微滤 (MF) |
3.1.5 液膜 (LM) 萃取 |
①单纯迁移 |
②Ⅰ型促进迁移 |
③Ⅱ型促进迁移 |
3.2 膜分离提取抗生素的技术优势 |
3.3 膜分离提取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
4 结论与展望 |
(4)生物破乳剂产生菌发酵工艺条件优化及调控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乳状液的形成与危害 |
1.1.2 物化破乳方法及油田采出液的脱水现状 |
1.1.3 生物破乳剂及其优势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物破乳剂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1.2.2 生物破乳有效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
1.2.3 破乳菌发酵控制及发酵动力学 |
1.2.4 破乳菌合成破乳剂代谢调节的研究进展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3 研究内容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1.1 菌种来源 |
2.1.2 培养基 |
2.1.3 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破乳菌发酵液的制备 |
2.2.2 破乳试验 |
2.2.3 生物表面活性检测方法 |
2.2.4 破乳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
2.2.5 破乳菌的复壮方法 |
2.2.6 菌株XH1 破乳特性的烃类强化 |
2.2.7 菌株XH1 的破乳特性研究 |
2.2.8 破乳剂粗产品的分离、鉴定及物化性质 |
2.2.9 破乳菌XH1 发酵过程控制和动力学特征 |
2.2.10 破乳菌XH1 发酵过程差异表达蛋白复合物质谱鉴定和功能解析 |
第3章 破乳菌筛选方法评价与筛选模式构建及破乳菌XH1 的复壮 |
3.1 引言 |
3.2 生物破乳剂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
3.2.1 定性方法 |
3.2.2 半定量方法 |
3.3 破乳菌高效筛选模式的构建原则 |
3.3.1 筛选方法的比较 |
3.3.2 高效筛选模式的构建 |
3.4 破乳菌菌种鉴定及其特性 |
3.4.1 破乳能力和表面活性 |
3.4.2 高效破乳菌的鉴定及系统发育研究 |
3.5 菌株XH1 破乳特性复壮 |
3.5.1 常规复壮 |
3.5.2 改进复壮 |
3.5.3 复壮对菌株XH1 破乳特性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破乳菌XH1 破乳效能强化及有效成分分析 |
4.1 引言 |
4.2 烃类对破乳菌XH1 的强化作用 |
4.2.1 烃类和油脂类对菌株XH1 生长及破乳能力的影响 |
4.2.2 菌株XH1 烃类强化培养方式的建立 |
4.2.3 液体石蜡强化对菌株XH1 生长及破乳能力的促进效果 |
4.3 液体石蜡强化促进XH1 破乳效能的作用机制 |
4.3.1 液体石蜡强化对全发酵液破乳能力和表面活性的影响 |
4.3.2 液体石蜡强化对上清液和胞外蛋白破乳能力的影响 |
4.3.3 液体石蜡强化对菌体破乳能力和表面活性的影响 |
4.3.4 液体石蜡强化培养方式对菌体形态的影响 |
4.3.5 液体石蜡强化对液体石蜡和葡萄糖利用的影响 |
4.3.6 液体石蜡强化促进菌株XH1 破乳效能的作用机制 |
4.4 生物破乳剂粗产品的分离方法及定性分析 |
4.4.1 发酵液中破乳功能组分的分布 |
4.4.2 产品的分离制备 |
4.4.3 产品定性分析 |
4.4.4 产品理化性质分析 |
4.4.5 产品中脂肽类物质的粗提与鉴定 |
4.4.6 生物破乳活性蛋白质的粗提与鉴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破乳菌XH1 发酵工艺优化及动力学特征 |
5.1 引言 |
5.2 营养条件的优化 |
5.2.1 碳源种类的确定 |
5.2.2 关键性营养物质的确定 |
5.2.3 响应面法优化培养基组成 |
5.3 培养条件的优化 |
5.3.1 响应面法建立培养条件优化模型 |
5.3.2 模型的简化与验证 |
5.4 破乳菌XH1 分批发酵过程特征 |
5.4.1 主要营养物质含量随发酵过程的变化 |
5.4.2 pH和DO随发酵过程的变化 |
5.4.3 破乳菌XH1 的发酵罐培养 |
5.5 非结构化发酵动力学模型 |
5.5.1 非结构化发酵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5.5.2 发酵动力学模型参数求解 |
5.5.3 模型的拟合 |
5.5.4 分批发酵动力学过程分析 |
5.6 破乳菌半连续式发酵工艺研究 |
5.6.1 分批发酵特征 |
5.6.2 间歇式补料 |
5.6.3 连续式补料 |
5.6.4 分批发酵与半连续发酵过程参数比较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菌株XH1 合成生物破乳剂的代谢调控策略 |
6.1 引言 |
6.2 破乳菌XH1 SDS-PAGE电泳差异蛋白质复合物条带的选择 |
6.2.1 常规培养与液体石蜡强化培养下的蛋白质差异 |
6.2.2 不同培养时间下的蛋白质差异 |
6.2.3 单一营养物质缺失培养基下的蛋白质差异 |
6.3 差异表达蛋白复合物中蛋白质成分鉴定及功能解析 |
6.3.1 差异表达蛋白复合物的Mascot检索结果 |
6.3.2 蛋白复合物Ⅰ、Ⅱ和Ⅲ中蛋白质成分鉴定 |
6.3.3 蛋白复合物Ⅰ、Ⅱ和Ⅲ中蛋白质功能分类 |
6.3.4 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功能解析 |
6.4 生物破乳剂合成的调控策略 |
6.4.1 生物破乳剂合成的代谢调节策略 |
6.4.2 破乳菌XH1 菌种破乳特性的调节策略 |
6.4.3 破乳菌XH1 发酵工艺条件的控制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鼠李糖脂的制备及其在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多氯联苯及其环境污染概况 |
1.1.1 多氯联苯理化性状简介 |
1.1.2 多氯联苯的污染状况 |
1.1.3 多氯联苯的污染危害 |
1.2 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主要修复技术 |
1.2.1 物理修复技术 |
1.2.2 化学修复技术 |
1.2.3 生物修复技术 |
1.2.4 其它修复技术 |
1.3 化学表面活性剂修复疏水性有机物(HOCs)污染土壤的研究概况 |
1.3.1 化学表面活性剂简介 |
1.3.2 化学表面活性剂修复 HOCs 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
1.4 生物表面活性剂修复 HOCs 污染土壤的研究概况 |
1.4.1 生物表面活性剂简介 |
1.4.2 生物表面活性剂修复 HOCs 污染土壤的作用机理 |
1.4.3 生物表面活性剂修复 HOCs 污染土壤的主要影响因素 |
1.4.4 生物表面活性剂修复 PCBs 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鼠李糖脂的发酵生产 |
2.1 概述 |
2.2 实验条件与方法 |
2.2.1 菌种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 |
2.2.4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培养条件优化实验结果 |
2.3.2 鼠李糖脂的提取 |
2.3.3 鼠李糖脂的产生规律 |
2.3.4 发酵生产鼠李糖脂的扩大试验结果 |
2.4 小结 |
第3章 鼠李糖脂的纯化与鉴定 |
3.1 概述 |
3.1.1 层析法及其基本原理 |
3.1.2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3.2 实验条件与方法 |
3.2.1 主要试剂 |
3.2.2 主要仪器与装置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鼠李糖脂的纯化 |
3.3.2 鼠李糖脂的鉴定 |
3.4 小结 |
第4章 鼠李糖脂对 PCBs 的增溶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
4.1 概述 |
4.2 实验条件与方法 |
4.2.1 主要试剂 |
4.2.2 主要仪器和装置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鼠李糖脂对 PCBs 的增溶动力学模型 |
4.3.2 鼠李糖脂对 PCBs 的增溶作用 |
4.3.3 影响鼠李糖脂增溶 PCBs 的主要因素 |
4.4 小结 |
第5章 鼠李糖脂对土壤中 PCBs 的洗脱特性及其机理研究 |
5.1 概述 |
5.2 实验条件与方法 |
5.2.1 主要试剂 |
5.2.2 主要仪器 |
5.2.3 试验装置 |
5.2.4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土壤成分分析 |
5.3.2 鼠李糖脂洗脱土壤中 PCBs 影响因素的小试研究 |
5.3.3 表面活性剂洗脱土壤中 PCBs 的土柱淋洗试验 |
5.4 小结 |
第6章 鼠李糖脂促进土壤洗脱液中PCBs 生物降解的研究 |
6.1 概述 |
6.2 实验条件与方法 |
6.2.1 主要试剂 |
6.2.2 主要仪器 |
6.2.3 试验装置 |
6.2.4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生长培养基的碳源种类对P.L8400 降解PCBs 的影响 |
6.3.2 鼠李糖脂浓度对P.L8400 降解洗脱液中PCBs 的影响 |
6.3.3 RL 与POE(6)复配对洗脱液中PCBs 生物降解的影响 |
6.3.4 紫外光预照射对洗脱液中 PCBs 生物降解的影响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 |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课题 |
致谢 |
(6)镀钌废液中三氯化钌的再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钌的概述 |
1.1.1 钌的来源 |
1.1.2 钌的性质 |
1.2 钌的回收工艺方法与现状 |
1.2.1 蒸馏吸收法 |
1.2.2 直接氧化法 |
1.2.3 还原沉淀法 |
1.2.4 溶剂萃取法 |
1.2.5 醇热还原法 |
1.2.6 活泼金属置换法 |
1.3 液膜分离技术的概况及其应用 |
1.3.1 液膜分离技术的概述 |
1.3.2 液膜分离技术的分类 |
1.3.3 液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
1.4 离子交换膜电解技术及其应用 |
1.4.1 离子交换膜电解技术的概述 |
1.4.2 离子交换膜电解技术在湿法冶金中的应用 |
1.5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蒸馏—萃取联合法再生镀钌废液中的三氯化钌 |
2.1 试验装置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1.2 工艺流程 |
2.1.3 工艺原理与方法 |
2.1.4 分析方法与参数计算 |
2.2 蒸馏过程中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1 温度与时间对蒸馏收率的影响 |
2.2.2 氧化剂的选择对蒸馏收率的影响 |
2.2.3 吸收剂的选择对钌收率的影响 |
2.3 萃取过程中影响因素的研究 |
2.3.1 预氧化剂的选择对萃取率的影响 |
2.3.2 萃取剂的选择对萃取率的影响 |
2.3.3 萃取相比对萃取率的影响 |
2.3.4 反萃剂的选择对反萃率的影响 |
2.3.5 反萃相比对反萃率的影响 |
2.4 三氯化钌产品的质量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液膜法萃取回收镀钌废液中的三氯化钌 |
3.1 试验装置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3.1.2 试验原理 |
3.1.3 试验方法 |
3.1.4 分析方法及参数计算 |
3.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2.1 乳状液膜法与大块液膜法的比较 |
3.2.2 流动载体对萃取率的影响 |
3.2.3 内相解析剂对萃取率的影响 |
3.2.4 表面活性剂对萃取率的影响 |
3.2.5 油内比(Roi)对萃取率的影响 |
3.2.6 乳水比(Rew)对萃取率的影响 |
3.2.7 破乳方式的选择对破乳率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离子膜电解法再生镀钌废液中的三氯化钌 |
4.1 试验装置及方法 |
4.1.1 试验原理 |
4.1.2 试验材料及设备 |
4.1.3 试验方法 |
4.1.4 分析方法及重要参数计算 |
4.2 阳膜电沉积钌影响因素的研究 |
4.2.1 电极材料对钌沉积效果的影响 |
4.2.2 电介质含量对钌沉积效果的影响 |
4.2.3 阴极液钌浓度对钌沉积效果的影响 |
4.2.4 电解电流对钌沉积效果的影响 |
4.2.5 电流密度对钌沉积效果的影响 |
4.2.6 电解温度对钌沉积效果的影响 |
4.2.7 极板间距对钌沉积效果的影响 |
4.3 阴膜电解制备三氯化钌影响因素的研究 |
4.3.1 电流密度对电解效果的影响 |
4.3.2 盐酸浓度对电解效果的影响 |
4.3.3 电解时间对电解效果的影响 |
4.4 三氯化钌产品的质量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艺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 |
5.1 市场应用分析 |
5.2 工艺成本分析 |
5.3 经济与环境效益初步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
1.1.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生产菌 |
1.1.2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提取及纯化 |
1.1.3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结构表征 |
1.1.4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
1.2 沉积物、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研究进展 |
1.2.1 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及其治理方法 |
1.2.2 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 |
1.2.3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去除重金属中的应用研究 |
1.3 本文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章 铜绿假单胞菌产鼠李糖脂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培养条件优化实验结果 |
2.3.2 磷酸盐对鼠李糖脂产生的影响 |
2.3.3 氮源对鼠李糖脂产生的影响 |
2.3.4 金属离子对鼠李糖脂产生的影响 |
2.3.5 鼠李糖标准曲线及鼠李糖脂浓度的测定 |
2.3.6 鼠李糖脂的提取及其表面活性 |
2.3.7 鼠李糖脂产生的特点 |
2.3.8 油性物质对鼠李糖脂产生的诱导作用 |
2.4 小结 |
第3章 鼠李糖脂的纯化及鉴定 |
3.1 鼠李糖脂的纯化 |
3.1.1 层析法及其基本原理 |
3.1.2 实验方法 |
3.1.3 结果与讨论 |
3.2 鼠李糖脂的鉴定 |
3.2.1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
3.2.2 实验方法 |
3.2.3 结果与讨论 |
3.3 小结 |
第4章 枯草芽孢杆菌产莎梵亭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枯草芽孢杆菌产莎梵亭的研究 |
4.2.1 菌种 |
4.2.2 氮源种类的确定 |
4.2.3 碳源种类的确定 |
4.2.4 Fe~(2+)对莎梵亭产量的影响 |
4.3 莎梵亭的定性鉴定 |
4.3.1 莎梵亭的提取 |
4.3.2 莎梵亭的薄层色谱法鉴定 |
4.4 小结 |
第5章 鼠李糖脂对沉积物中重金属去除作用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2 沉积物样品的制备 |
5.2.3 沉积物样品性质参数测定 |
5.2.4 鼠李糖脂的制备 |
5.2.5 鼠李糖脂浓度的测定 |
5.2.6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提取 |
5.2.7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分析 |
5.2.8 沉积物对鼠李糖脂的吸附 |
5.2.9 鼠李糖脂与重金属的结合状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H值对去除效率的影响 |
5.3.2 鼠李糖脂对重金属各种形态的去除作用 |
5.3.3 鼠李糖脂在沉积物上的吸附和重金属的解吸 |
5.3.4 提取次数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5.3.5 鼠李糖脂和重金属的结合状态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申请的专利目录 |
(8)液膜法提取青霉素G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青霉素G概述 |
1.1.1 青霉素G的结构和性质 |
1.1.2 液膜分离技术发展简史 |
1.1.3 新型青霉素G提取工艺的开发 |
1.2 液膜分离技术概述 |
1.2.1 液膜分离技术发展简史 |
1.2.2 液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
1.2.3 传统液膜分离技术 |
1.2.4 新型液膜分离技术 |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青霉素G分析方法的确立 |
2.1 概述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色谱条件 |
2.3 分析方法的确立 |
2.3.1 不同流动相条件下保留值及峰形比较 |
2.3.2 线性度考察 |
2.3.3 有机溶剂对不同流动相条件的干扰影响 |
2.3.4 回收率和重复性考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青霉素G萃取平衡实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及仪器 |
3.2.2 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物理萃取实验 |
3.3.2 反应萃取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空纤维更新液膜提取青霉素G的传质性能研究 |
4.1 概述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及仪器 |
4.2.2 实验装置及数据处理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大块液膜实验 |
4.3.2 HFRLM膜相体系的确定 |
4.3.3 HFRLM提取青霉素G的传质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空纤维更新液膜提取青霉素G的应用研究 |
5.1 概述 |
5.2 实验装置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无机盐对模拟发酵液萃取体系的影响 |
5.3.2 HFRLM对青霉素G的提取效果 |
5.3.3 HFRLM对高浓度青霉素G料液的浓缩效果 |
5.3.4 HFRLM处理高浓度青霉素的模拟工艺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9)中性蛋白酶在麦迪霉素溶媒萃取中的破乳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2 最佳酶反应条件的调整 |
3 讨论 |
(10)双水相萃取体系在分离纯化芦荟活性成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双水相萃取技术及其特点 |
1.1.1 双水相萃取技术 |
1.1.2 双水相体系的特点 |
1.2 双水相萃取原理、工艺流程及其影响因素 |
1.2.1 双水相萃取原理 |
1.2.2 工艺流程 |
1.2.3 影响双水相平衡的主要因素 |
1.3 双水相体系的种类及其主要应用 |
1.3.1 主要的双水相体系 |
1.3.2 双水相体系的主要应用 |
1.3.3 聚合物双水相体系及其应用 |
1.3.4 浊点萃取体系及其应用 |
1.3.5 醇/盐双水相萃取体系及其应用 |
1.3.6 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体系及其应用 |
1.3.7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发展趋势 |
1.4 芦荟及其活性成分 |
1.4.1 芦荟蒽醌类物质 |
1.4.2 芦荟多糖类物质 |
1.4.3 萃取、分离和纯化芦荟活性成分的方法 |
1.5 论文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2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芦荟蒽醌和多糖类物质的提取工艺 |
2.1 前言 |
2.2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芦荟蒽醌提取工艺 |
2.2.1 实验部分 |
2.2.2 结果与分析 |
2.3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芦荟多糖提取工艺 |
2.3.1 实验部分 |
2.3.2 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结论 |
3 PEG/盐双水相体系分离纯化芦荟蒽醌类物质 |
3.1 前言 |
3.2 试验部分 |
3.2.1 原料试剂 |
3.2.2 芦荟蒽醌粗提液的制备 |
3.2.3 双水相体系的制备及相图绘制 |
3.2.4 测定总蒽醌含量 |
3.3 结果讨论 |
3.3.1 选择最佳的PEG/盐体系 |
3.3.2 pH值对分配的影响 |
3.3.3 中性无机盐对分配的影响 |
3.3.4 温度对分配的影响 |
3.3.5 芦荟蒽醌的反萃取 |
3.3.6 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酚萃取前后浓度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双水相体系分离纯化芦荟蒽醌类物质 |
4.1 前言 |
4.2 试验部分 |
4.2.1 原料试剂 |
4.2.2 蒽醌粗提液的制备 |
4.2.3 相分离过程 |
4.2.4 测定蒽醌浓度 |
4.3 结果讨论 |
4.3.1 最佳表面活性剂浓度 |
4.3.2 平衡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
4.3.3 pH值的影响 |
4.3.4 无机电解质的影响 |
4.3.5 极性有机醇的影响 |
4.3.6 干扰因素的影响 |
4.3.7 从表面活性剂相反萃取芦荟蒽醌 |
4.3.8 分析方法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5 醇/盐双水相体系萃取分离芦荟蒽醌类物质及萃取机理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试验部分 |
5.2.1 原料试剂 |
5.2.2 制备蒽醌粗提液 |
5.2.3 醇/盐双水相体系的制备 |
5.2.4 相图的绘制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筛选最佳的醇/盐双水相体系 |
5.3.2 温度的影响 |
5.3.3 pH值的影响 |
5.3.4 分析蒽醌的组分 |
5.3.5 分配机理的研究 |
5.3.6 比较不同体系萃取蒽醌以及回收成相物质 |
5.4 本章小结 |
6 离子液体的合成及离子液体/盐双水相体系构建和相平衡研究 |
6.1 前言 |
6.2 试验部分 |
6.2.1 原料试剂 |
6.2.2 不同碳链的1-烷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体的合成 |
6.2.3 功能化离子液体1-羟乙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体的合成 |
6.2.4 离子液体的光谱特征分析 |
6.2.5 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离子液体的结构对双水相相平衡的影响 |
6.3.2 温度对双水相相平衡的影响 |
6.3.3 成相盐对双水相相平衡的影响 |
6.3.4 相平衡数据的关联 |
6.4 本章小结 |
7 离子液体/盐双水相体系同时萃取、分离芦荟中的多糖和蛋白质 |
7.1 前言 |
7.2 试验部分 |
7.2.1 原料试剂 |
7.2.2 粗多糖的制备 |
7.2.3 双水相萃取多糖和蛋白质 |
7.2.4 测定多糖和蛋白质浓度 |
7.2.5 多糖的水解和衍生化 |
7.2.6 透析袋的预处理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选择最佳的双水相体系 |
7.3.2 温度的影响 |
7.3.3 pH值的影响 |
7.3.4 电解质的影响 |
7.3.5 单糖的分析 |
7.3.6 脱盐和回收离子液体 |
7.4 本章小结 |
8 离子液体/盐双水相体系分离纯化芦荟中的蒽醌类物质 |
8.1 前言 |
8.2 试验部分 |
8.2.1 原料试剂 |
8.2.2 离子液体的合成 |
8.2.3 蒽醌粗提液的制备 |
8.2.4 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的制备 |
8.2.5 体系相图的绘制 |
8.2.6 蒽醌浓度的测定 |
8.2.7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蒽醌样品 |
8.2.8 液质联用分析蒽醌样品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选择最佳的双水相体系 |
8.3.2 萃取温度的影响 |
8.3.3 离心和平衡时间的影响 |
8.3.4 pH值的影响 |
8.3.5 干扰因素的测定 |
8.3.6 反萃取过程 |
8.3.7 分析蒽醌主要成分 |
8.3.8 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研究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从发酵液中萃取青霉素时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破乳剂的研究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发酵液中萃取青霉素时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破乳剂的研究Ⅱ.阴离子表面活性剂[J]. 杨智发,于淑秋,陈家镛,孟秀芬,王建新,王分良,刘守信,周重慰. 化工冶金, 1992(04)
- [2]从发酵液中萃取青霉素时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破乳剂的研究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J]. 杨智发,于淑秋,陈家镛,刘守信,王分良,王建新,孟秀芬,周重慰,于静惠. 化工冶金, 1992(04)
- [3]抗生素提取技术及研究进展[J]. 王赟,闫永胜,胡仕平,韩娟.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9(11)
- [4]生物破乳剂产生菌发酵工艺条件优化及调控策略[D]. 李旭.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01)
- [5]鼠李糖脂的制备及其在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中的应用[D]. 马满英. 湖南大学, 2009(01)
- [6]镀钌废液中三氯化钌的再生[D]. 邵莹. 江苏理工学院, 2020(01)
- [7]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研究[D]. 时进钢. 湖南大学, 2004(04)
- [8]液膜法提取青霉素G的实验研究[D]. 吕元元. 北京化工大学, 2008(11)
- [9]中性蛋白酶在麦迪霉素溶媒萃取中的破乳作用[J]. 蓝灿华,吴菲菲,郑丹梅,黄琳. 福建畜牧兽医, 2016(03)
- [10]双水相萃取体系在分离纯化芦荟活性成分中的应用研究[D]. 谭志坚. 中南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