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康德论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林沈丹[1](2021)在《马克思实践观研究》文中认为哲学史上关于实践观的研究由来已久,从实践观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各个时期思维方式的不同会导致对实践思想的不同界定,从而形成不同的实践观。在古希腊时期,主要形成了苏格拉底关于善的实践思想、柏拉图的理念论实践观、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实践理论,他们都将实践视为善的行为与德性活动,实践被局限在伦理范围内,从而形成了突出的伦理道德实践观。十七世纪与十八世纪主要有培根的实验论实践观与霍布斯的功利论实践观,这一时期的哲学家们对实践的认识视域由伦理道德领域转移到实验科学领域与世俗领域,从而形成了从经验出发的旧唯物主义实践观。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的哲学家们像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都在社会领域中从主体精神出发理解与把握实践,从而形成了显着的唯心主义实践观。但总的来看,无论是伦理道德实践观还是旧唯物主义实践观抑或是唯心主义实践观,它们都在历史领域内将实践看成人的主观思维的产物,因而,实践只能沦为抽象的实践、形而上学的实践、片面的实践,我们可称其为“哲学的实践”。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其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阶段、逐渐形成阶段、正式确立并深入推进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在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过程中,马克思批判性继承与超越了以往哲学家的实践思想成果,特别是吸收了对马克思影响最大的黑格尔唯心主义实践观与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实践观中的合理成分。马克思认为不能仅仅从主体方面理解对象世界,也不能仅仅从客体方面理解对象世界,而应该以实践的思维方式将主体与客体结合起来理解与把握对象世界。马克思实践观认为哲学的本真意义在于从实践出发改变世界,成功转向“实践的哲学”,创建了新唯物主义哲学也即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进而实现了哲学革命。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标志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完成。在马克思那里,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对象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也是自然性与历史性的统一。从实践出发看待与理解对象世界,也即是从现实的人以及历史发展出发理解与把握对象世界。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思维辐射轴心与“普照之光”,实践的思维方式辐射于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各个方面,其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历史、人与人自身之间关系的各个方面,进而形成了全新的自然观、历史观、人学观、自由观等等。在马克思实践观视域中,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被重新实践地理解与把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马克思实践观实质上是具有世界观意义的科学实践观。马克思实践观作为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在人与世界的各个领域实现了革命性变革,这种变革是根本性的,也是全面的、彻底的。本文旨在通过阐释马克思实践的自然观、实践的历史观、实践的人学观、实践的自由观四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与重大意义来理解与把握马克思实践观,体现马克思实践观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以及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全面性与彻底性。其一,自然观是马克思实践观形成的切入点,正是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马克思逐步确立起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认为自然不是绝对精神的产物,也不是与人无关的自然。马克思立足于实践,从实践出发理解自然,自然实质上是与人紧密相连的人化自然,历史的自然,从而形成实践的自然观。本文通过对实践的自然观的阐述不仅可以懂得马克思自然观的革命性变革,也能从中体会到马克思实践观的重大意义。其二,历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不仅产生了历史,也造就了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认为不能单纯从客体性思维方式出发将历史看成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也不能单纯从主体性思维出发将历史看作是精神的产物。马克思实践的历史观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类社会历史,历史不仅具有规律性,而且具有目的性,历史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过程,这就形成了科学的、合理的历史观。在马克思实践的历史观视域下,历史的生成、历史的发展、历史的规律无不体现着实践性特征。只有从实践出发理解历史,历史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与说明。其三,实践是人的实践,人是实践的人,马克思实践观与人学观相互作用,紧密相连。马克思不仅通过对人学思想的阐释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同时也正是以实践为基础,从实践的思维方式出发形成了对人的正确理解。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由于受到片面性思维方式的限制,人要么成为思辨的人,要么成为抽象的人。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从实践出发全面审视与考察人,人成为现实的人,进而形成了全新的、科学的人学观。其四,本文将马克思实践观与自由观联系起来进行阐释,因为马克思实践观与自由观不是相互分离的外在关系,而是相互包含的内在关系。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贯穿在马克思实践观中的主线条与终极价值,同时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也不能离开实践。实践的过程也即是人类追求自由的过程,人类追求自由的活动也即是人的实践活动。将马克思实践观与自由观联系起来不仅可以理解马克思实践的自由观的革命性意义,也有利于理解马克思实践观的革命性变革。根据以上对马克思实践观的分析与解读,本文最终从其中得到些许启示或警示。首先,我们要促进实践的规范化发展;其次,我们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再次,我们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社会和谐统一;最后,我们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平等,并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张尉琳[2](2021)在《自由意志、自主体与实践能动性问题 ——自由意志研究的心灵哲学进路》文中研究表明意志使人类实践区别于动物生理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自由自觉的能动特点,自由意志是人类的“类特性”,使人成为一种类存在物。没有自由意志,人类没有自主选择和调控自身行动的能力,道德和法律责任将成为无源之水,更甚之,人类的尊严将遭到践踏。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畴内,自由意志的论题早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以原子“偏斜”运动的“偶然性”内涵为雏形。而后,“能动方面”的发现使得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唯物主义与过去的旧唯物主义区别开来,“自由意志”概念包含了“意识能动性”或“主观能动性”外延。目前,关于自由意志论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的视角,自由意志是一种社会历史性的成就,它受到社会历史规律和道德伦理的制约。进一步来说,或者更全面地说,自由意志的来源不仅仅是社会历史的实践,它还有其意志根基或心灵根基。自由意志所承载的主体不仅是社会的、历史的,更重要的是,人类主体是“现实的人”。自由意志所遵循的因果规律在唯物主义范畴内,就物质与意识的基本范式来看,它是具有高阶功能属性的心理现象,有反映、指导实践活动的作用,甚至有能动的反作用力。神经科学家里贝特的和心理学家魏格纳提出了自由意志危机论,认为自由意志不存在而且没有因果作用力,威胁了自由意志的存在地位。“迟半秒实验”和“否决实验”统称为“判决性实验”,其主要结论是:在行动中,大脑神经关联物先于有意识的决定,人类没有自由意志,自由意志没有决定性的因果作用效力。基于此,魏格纳提出“有意识的意志”是一种副现象,自由意志只是伴随着人们心理过程而发生的对这一过程的主观经验或感觉,实质上,它没有任何因果作用,而只是物质世界的附带品。他们的结论预设了这样一个关于心身关系的观点,即自由意志等同于大脑神经关联物。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意志的观点是相悖的,就已有的研究解读而言,自由意志隶属于社会历史决定论,但该结论只能规避、而不能解除科学对自由意志的威胁。因此,针对危机论的实质,从物质和意识的基本范式出发,从心身关系的本体论出发来解决自由意志危机是必要的,自由意志心身关系的本体论(存在论)视角就是自由意志问题的心灵哲学进路。当代西方心灵哲学涌现了许多关于自由意志的科学理论成果,在唯物主义或自然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它们阐明了自由意志的概念、根源、产生、存在方式、存在地位、本质、构成以及因果作用等问题。基于此,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自由意志以非还原的方式从物质世界中突现出来,形成复杂的动力系统,它是人类实践能动作用的根源。因为自由意志不可还原为简单的基础物质构成,以整体大于部分的突现方式产生,所以反过来对实践有能动的因果作用力。这就是为什么人类能够自主选择、调控自身实践活动的原因。实践的能动作用是人类所特有的,与动物有根本的区别,人工智能就是典型的例子,这种能动作用的奥秘就在自由意志的因果机制之中,它是高阶的动力系统对低阶属性的下向因果作用。自由意志理论的心灵哲学进路从实然的视角与伦理学、政治哲学应然的视角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由意志理论,进而解构、解除了自由意志危机论对自由意志造成的威胁。论文将自由意志危机论对自由意志造成的威胁作为出发点,以当代西方心灵哲学的自由意志理论成果为轴,旨在从心灵哲学的视角重构、丰富马克思主义的自由意志理论,以直接应对自由意志危机论。导言部分简要地说明了研究的出发点、方法以及选题目的和框架。第一章基于已有的关于马克思主义自由意志话题的讨论,旨在说明马克思主义自由意志理论心灵哲学进路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而为自由意志危机论做铺垫,因为自由意志危机论切入的就是自由意志论题心灵哲学的视角。第二章具体分析并阐释自由意志危机的内容和实质,并从一人称视角解构危机论,证明危机论阐释是不合理的,自由意志并非不存在,它具有第二性的存在地位,是突现、随附的心理现象,具有高阶的功能属性。论文第三章到第六章具体讨论了自由意志的内涵、本质、构成及其在实践中的能动因果机制。“现实的人”是多功能模块复合的自主体,对实践行动有下向的因果力。第七章说明了心灵哲学的自由意志成果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由意志理论的可能性以及具体内容。心灵哲学维度是马克思主义自由意志问题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维度,面向心灵哲学,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自由意志理论不仅是应然的,还是实然的。
宋梦洁[3](2021)在《康德理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主体的人的道德之形成与发展无法脱离理性的规约与牵导。康德以其严谨邃密的理性主义哲学,揭示并阐释了道德的理性基础、理性本质、理性过程与理性指向,从而形成了独具康德特色的理性主义道德观。康德的理性主义道德观蕴含着、流溢着深刻的道德教育价值,并开辟了理性主义道德教育的研究范式,催生了层出不穷的理性主义道德教育谋划。康德的理性范畴是其全部道德哲学的核心,所折射的是道德教育的理性光芒,蕴含着对道德教育应然价值的理性期待。康德的理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不囿于外在理性道德规范的构建,更意在推究自由意志范导下人之理性道德的生成逻辑与发展脉络,并着力思考如何促使作为理性个体的人之善良意志的形成。康德理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这一进路,为当代社会实效不佳的学校道德教育改革提供了深刻而重要的启示。本文旨在辩证剖析康德理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及其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启示与路径。基于文献法和比较分析法,本文界定了理性与理性主义、理性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康德理性主义道德哲学的基本内涵,揭示了支撑这一内涵的纯粹性、范导性、普适性、顺应性特征,意在剖析康德理性主义道德哲学的基础上,揭示其理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以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的内容体系为参照,从其理性存在者、自由意志、定言命令等概念入手进行道德性分析,试图推究并揆度康德理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体系,包括理性主义道德教育目的观、主体观、内容观和方法论。无论世界如何变幻,只要人之理性生活以及道德教育的理性追求不变,康德的理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就仍然具有时代价值,这一时代价值表现为:对学校道德价值的重塑;对学校道德教育责任的澄明;对学校道德教育偏误的某些修正。康德的理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并非完全与时代发展相契合,其内在限度表现在:过于浓烈的先验理性;理性道德诉求对道德个性价值的遮蔽;与现代道德教育方法相抵牾的道德教育方法以及对道德教育效果的忽视。
吕明阳[4](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项重大判断,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方面工作都起到了全局性、战略性、历史性的影响。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着我国的思想政治、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具体工作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系统深刻地揭示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存在的问题与前进方向,也明确了解决问题的实践路径,为各方面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由此,聚焦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既面临挑战也充满机遇。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面对国内外形势深刻复杂变化的形式下,迫切需要改革创新,在继续夯实其思想性、理论性的基础上,要不断增强其亲和力与针对性。另一方面,随着新时代人们对精神需求的不断扩大,人们的审美需求和审美能力也不断提升,并且这种作为有着现实性基础的人情感的本质需求和能力,也能动地反映在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人的社会实践中。基于此,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艺术进行跨界融合,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视角,可以说是一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的一个新思路。即通过审美和艺术的角度进行切入,把握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性、理论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满足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需求与审美期待,激发学生在教育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充分发挥好美育工作,在服务人民群众,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集气聚力、凝神铸魂的重要作用,以此来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本研究是基于习近平新思想的丰富内涵,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空背景下,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从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协同育人的新角度,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如何满足人情感本质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直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新挑战的创新之举。本研究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概念辨析和内涵探究切入,以“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何以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是什么”→“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得怎么样”→“怎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逻辑结构展开,把研究主题与相关内容总共分为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从研究依据与研究现状出发,明确选题的问题意识与创新价值,其次对研究的相关核心概念与相关范畴进行了界定与辨析,奠定了研究的基本理论前提,第三是充分挖掘了本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并梳理了古今中外思想史中与本研究联系最为紧密的思想资源,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理论铺垫和思想资源。其主要内容对应在论文的第一章、第二章中。第二部分,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展开。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内涵与特征进行了界定;其次,从探究其审美价值的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性结构要素进行了层层展开,探讨了各要素的审美意蕴;再次,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内生动力和运行机制的进行了阐释和解读;最后,在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向着实践维度进行了转向,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目的与原则,为更进一步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奠定基础。其主要内容对应在论文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中。第三部分,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现状的问题展开。首先,回顾了建党与建国以来思政审美力实践探索的发展历程;其次,深入总结了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工作中形成的宝贵经验;最后,重点分析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尤其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这一方面的具体呈现和影响,是对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教育内容、载体与过程等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的集中梳理和聚焦,进一步从观念美、内容美和形式美等角度探明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的关键要素,回应思政审美力“何以可为、何以能为”的问题。其主要内容对应在论文的第六章中。第四部分(第七章),围绕着应当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具体创新举措这一问题展开,是论文的落脚点。此部分从新时代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出发,里面对当前的现实困境和难题,首先明确要树立“审美心理协同”“以学生思政审美需求为中心”、“思政审美力大格局”的实践理念,然后分别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载体、管理与环境三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对策创新,坚持以满足和实现个体全面发展和社会人才需要为导向,最终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从立意伊始就直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时代性挑战与前沿性问题,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度的现实问题,拓展学科研究范围、提升育人实效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高静[5](2020)在《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教学研究开始从一般教学理论的建构转向对教学实践的探索,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教师是教学实践改造与变革的实施者与推动者,教师以符合教学需要的教学实践理性指导并参与教学实践,从而实现对教学实践的改造与变革。教师教学实践理性是教师教学的内在依据,是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且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与质量。理想教学的实现,首先需要理想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由此才能进一步将理想的教学转化为现实的教学,实现对教学的应然改造与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然而,在当前社会历史阶段需要怎样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包括其目标向度是怎样的?有哪些基本维度?在教学实践中是如何实现的或其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应该是怎样的?这些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面临的困扰与难题,对其的认识模糊与定位不准,使教师教学实践迷失方向与教学行动的意志力不足,导致教师教学实践的偏离,进而影响教学的质量。基于此,本研究以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理论体系建构为着重点,尝试性地对这一现实问题进行理论应答。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理论指导,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方法论武器,以“人是目的”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立德树人”根本教育宗旨下的教学需求以及教学深化改革为契机,运用文献法、比较法、历史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来探讨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具体对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内涵、基本特征及价值意蕴进行理论阐释,并在对其历史形态及其演变进行考察与审视,以及对“立德树人”背景下的教学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推演并建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理论体系,包括应然追寻、理论架构与实现路向。总体而言,本研究主要围绕本体论、认识论与价值论三个层面,遵循“是什么——怎么样——应如何”的研究思路,具体表现为“理论阐释(第一章)——历时审视(第二章)——理论建构(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在“是什么”的本体论层面,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对实践、理性、实践理性与教学实践进行了概念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并阐释了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内涵。我们认为教师教学实践理性是指作为教学实践主体的教师,在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与主流价值取向下,遵循教学的普遍价值原则、教学过程规律与教学规范,借助一定的方法工具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即将应然教学转化为实然教学的意志性能力。这种意志性能力是一种相对于认识能力而言的现实行动能力,即在认识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指导并转化为教师的教学实践行动,其实质是教师将观念中的理想教学转化为现实教学的行动能力,否则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就会因仅停留在意识或观念层面无法“变现”而失去现实效力。为进一步明确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概念及其论域,在对其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并不消除教师教学实践感性、并非拒斥教师教学理论理性、并非等同于教师教学实践逻辑、非片面追求教学的有效性,也不即是教师教学的合理性,其基本特点表现为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内隐性与外化性的统一、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具身性与离身性的统一。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价值意蕴具体表现为教学实践理性之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渗透、是教师教学的内生根据与内在吁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然展现。在“怎么样”的认识论层面,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对人类历史分期的划分,追溯、梳理并归纳了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历史形态及其演变。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发展阶段,原始社会时期是“自然朴素”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奴隶与封建社会时期为“经验伦理”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近代时期是“理性启蒙”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现代时期表现为“工具效用”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不同社会历史时期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且分别对教学实践活动产生不同的功能作用,即在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内容要素如教师主体意识、教学价值取向、教学过程规范与教学实现方式四个方面共同展现出不同历史阶段的教学实践理性样态,并在整体上呈现一种历史性的演变过程。综观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整个历史形态及其演变过程,首先在纵向层面总体上呈现为不断向复杂性与高层次演化与发展的趋势;横向层面表现为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及其特定需要,作为完整意义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凸出的重心不同或某一侧面备受推崇。其次,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具有“传统性”,传统是从过去流传下来并进入到现在且关乎着未来,不断地选择性地以不同形式延续着,生存于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并与特定社会相互作用而以新的符合需要的形式展现着并发挥作用。此外,由于社会实践自身的历史局限,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低层次与片面化具有历史必然性,但这只是其存在与发展过程中的短暂阶段,在未来的自由王国里必将实现其自身的和谐与自觉。在“应如何”的价值论层面,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理性”建构了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理论体系。首先,在宏观层面根据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历史发展过程及趋势,以及“立德树人”时代背景下的教学需求,推演出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应走向多向和谐与自律自觉这一应然向度,其本质内涵为建构教师与学生的完整性以及教学世界的完整性。这一理想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前提与条件,即在意识层面对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理性的双重启蒙,在制度层面为教师教学行动自由提供制度保障,在自我养成层面教师应进行教学的自我反思以及教学的德性自律。其次,在中观层面根据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向度,对教师教学实践理性进行理论架构,包括合理定位教学“人是目的”的根本基点、真实反映教学主体的内在尺度、科学把握教学客体的基本规律、自觉遵循教学正义的伦理原则以及善于运用教学推理的思维方法。最后,以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追寻与理论架构为价值导向与理论支撑,提出具体的教学实现路向。立足于微观的课堂教学实践,并遵循先指出教学实践状态应该是怎样的,后阐述教师应该如何建构或实现应然的教学状态的逻辑思路,提出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实现路向,包括自觉建构“可能”的自足型教学价值取向、综合考量多元性与动态生成的教学目标、有效组织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内容结构、自主建立“他者”关照的师生主体间关系、灵活选用学生发展指向的智慧性教学方法,以及立足于“为教学的评价”的差异教学评价。本研究的创新之处表现在:第一,研究视角新。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理论指导,对教师教学实践理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同时以“和谐理性”为具体的理论指引,建构了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理论体系。第二,研究观点新。本研究认为教师教学实践理性更关注的是教师如何将观念建构的理想状态的教学有效且合理地转化为现实教学的过程,包括教师如何促进教学由低效走向高效,教师教学如何由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此外,还指出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应走向多向和谐与自律自觉的状态,旨在建构师生与教学世界的完整性。
袁辉[6](2020)在《无用论抑或决定论——康德道德教育理论中的个人教育与社会启蒙教育》文中研究说明康德的教育理论秉承了启蒙时代以全面发展人的自由禀赋为核心的理念,在道德教育上引发了无用论和决定论的两难,进而在道德哲学上导致了自由意志论和决定论的对立。将视野从康德的《论教育学》扩展到他的其他着作,可以发现这个对立并不存在。道德教育是培养品格必要但非充足条件,自由禀赋的培养以伴随着人一生的个人教育为前提,但个人具有接受教育的自由能动性,并通过社会启蒙反作用于教育改革。透过梳理康德的教育思想,可以得到一个以个人教育和社会启蒙教育为内容并包括诸多方法的教育理论体系。就教育理论本身而言,教育必须以道德价值为指向;就被教育者而言,道德教育必须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个人教育而言,道德教育必须是一个伴随人一生的连续的过程;就道德教育的社会互动性而言,教育不应限于个人教育,而应该通过社会启蒙辩证地推动社会和历史的进步。
张延卿[7](2020)在《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开启了近代主体性哲学;康德“人为自然立法”,彻底颠倒了主客体关系,“客体是进入意识界的经验事实”,实现了主客体关系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黑格尔“主体即实体”,主体性高扬;费尔巴哈的“感性自然人”,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马克思的作为主体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主体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世界的本质规律,把握世界,并且主体人能够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改造世界;主体人是具有实践本质的人,人通过实践确证自己,通过实践形成社会关系,获得社会关系本质;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关系主要体现为阶级关系,主体人的本质必然打上阶级的烙印;社会是发展的,这就决定主体人是社会历史中的人,是发展中的人,并且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人,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的:“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镰刀斧头生产的是手工业者和农民,大机器生产产生的是流水线的工人;人是具有价值追求的主体,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追求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追求个性自由、全面发展。人是主体,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主客关系,人在现实社会中打破暴力机构对人的自由的限制,实现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等关系,建立“一切人自由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丰富的人的主体性思想实现了对“理性主体性”和“感性主体性”的超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本文共分为五章,对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进行详细地阐述。第一章,论述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研究现状及其价值;第二章,阐述了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缘起;第三章,论述了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的主要内容;第四章,论述了马克思人的主体性的理论价值和当代实践价值;第五章,总结、点明全文的主要思想观点。
薛峰[8](2020)在《人工智能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人工智能热议不断。除去直接现实原因外,人工智能热潮背后暗含历史与逻辑的必然性。人工智能是一个历史生成的概念,它首先发轫于古代追求劳动解放的美好夙愿,生长于近代关于身心问题的哲学之辩,实现于现代“图灵测试”的可操作化标准,“后图灵测试”时代人工智能曲折发展的历史表明,技术的发展也会经历“肯定-否定-再肯定”的辩证过程。人工智能哲学领域的基本问题是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问题。人工智能目前在问题求解、模式识别等诸多领域应用广泛。符号主义、行为主义和联结主义三种研究范式之间哲学理念的转换,启示我们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须依赖三种范式的互相融合。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革命性体现在其将劳动理解为实践与哲学思维方式的创建。“智能劳动”同属马克思劳动理论所关涉范畴之内。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发展,都符合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史规律。马克思劳动理论时代性展现在其内含的肯定性、批判性和理想性维度,这也是我们能够将其与人工智能现实对接的理论基础。作为时代产物的人工智能,其仍属于人类“对象性活动产物”这一物质范畴。人工智能既具有时代的特殊性,又具有人类劳动产物的普遍性特征。人工智能对劳动的挑战按时间维度可分为短期、中期和远期,按空间维度可从主体(劳动者)、中介(人工智能技术)和客体(人类社会)三个方面来解析。如何运用劳动逻辑应对人工智能挑战,将是马克思劳动理论在智能时代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从劳动本体论看,人工智能无法取代劳动在人类存在论意义上的主体地位;从劳动价值论看,人工智能技术下催生的“智能经济”与“智能劳动”对传统劳动理论的阐释提出新的要求;从劳动幸福论来看,人工智能有利于人的劳动解放、人的劳动尊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回应表明人工智能本质依然符合马克思劳动理论所揭示的一般规律。从生产力来说,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变革劳动者的思维方式,使作为劳动工具的人工智能获得有限的自主性,更拓展了人类劳动对象的时空范围;从生产关系来说,人工智能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更加合理,劳动者地位趋向平等,同时也会推动财富分配方式的转变。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历史和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体现了其历史唯物主义意蕴。人工智能自身面临哲学悖论的解决在于以马克思劳动理论视角为指导,以人类劳动的现实存在为基础。未来人工智能与人类将会组成新的“人机命运共同体”,马克思劳动理论将指导我们处理“后人类中心主义”中的人机关系。
朱思颖[9](2020)在《马克思生态人学思想及其价值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方工业革命之后,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劣程度和恶化速度愈演愈烈。而进入21世纪后,人类社会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不断觉醒,学术界各种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纷至沓来,但不同思想之间分歧依然存在。自然环境问题、生态危机问题和人的自由解放问题成为全球未来面临的重大发展问题,因此,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处理人的发展和自然的进化,是当下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主要从马克思生态人学思想的历史溯源、思想贯通性、核心要义和价值探讨这几个方面作论述,指出构建马克思生态人学思想的科学合理之处,思考其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首先,阐述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和人学思想从提出、发展到完善,包括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历史演进和马克思人学思想对西方人学思想的超越,在历史维度上分析生态思想和人学思想的内在贯通性,包括理论上的一致性和逻辑思维上的统一性。其次,分析马克思对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上的扬弃和超越,表明其合理性和进步性;对当下现实的人类生存困境作现实背景阐述,主要是自然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的全球性挑战。再次,重点阐述生态人学的核心要义,主要从人与自然生态一致性、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两方面着手,阐明人与自然生态一致性的内在含义,提出以人的生态需要为基点、自然先在性和主体人的能动性并存、实践是沟通人与自然的桥梁,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这四个层面的基本内容,以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变革社会制度建成共产主义作为生态人学思想的最终价值归宿。最后,从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层面分别阐述马克思生态人学思想的理论价值,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包容性发展、人与自然双重和解的制度优势以及提倡绿色发展理念分析生态人学思想的实践价值,为未来人与自然走向和谐的人类社会发展道路提供智慧之思。
倪震[10](2020)在《量刑规范化视野下的刑事个案公正》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已经持续推进了十年有余,虽说此次改革对以往“估堆”式量刑方法予以摒弃,通过多项举措确保了量刑均衡并维护了法制统一性。然而,理性的检视则不难发现,此次改革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既有披着科学主义“外衣”,头顶“司法公正”光环的机械化量刑思潮,也有以压制法官自由裁量权为旨归的“同案同判”的价值诉求。从根本上,这些问题所带来的一个不利后果则在于会忽视个案公正的实现。而个案公正与量刑规范化在运作机理与价值目标上本来就存在一定冲突,表现为收放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以及法制统一性与个案妥当性之间的内在张力。但是,个案公正与量刑规范化的表面冲突并不能掩盖其内在的实质统一性。因而,如何廓清这种冲突以找到二者同质性的一面,进而为实现个案公正找到积极的路径,则为本文研究的目的。研讨具体个案公正实现路径的前提在于合理界定个案公正的评判标准,而传统刑法理论与既往的研究仅仅聚焦于报应正义基础上兼顾预防正义这一内在标准,而忽视了外在标准的确立,这不仅使得个案公正的批判标准缺乏确定性而失之游移,也使得其与正义理论的哲学谱系乃至法理学变迁相脱节。因此,本文提出以比较基础上的正义作为个案公正的外在标准,并以此为逻辑主线展开对量刑规范化视域下个案公正实现路径的论证,该路径可分为观念与措施两个向度,前者旨在对以往司法实践中所盛行的“同案同判”等思想进行了矫枉过正式地适度纠偏;后者则再划分为立法与司法技术两个路径:立法论路径中,官方量刑文本涵摄范围的适当扩展、综合性自由裁量权的弹性设置以及酌定量刑情节法定化均对个案公正的实现有积极意义;在司法技术性路径中,基准刑的合理确定可为个案公正的实现提供罪刑均衡的外在保障,而酌定量刑情节作为一个量刑灵活性机制可使得法官直接充分考量到个案妥当性,同时,案例指导制度作为与司法解释相对应的个案解释机制亦是个案公正实现的配套性机制。
二、康德论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康德论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实践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实践观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古希腊时代的实践观 |
一、苏格拉底的善即实践 |
二、柏拉图的理念论实践观 |
三、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实践观 |
第二节 十七、十八世纪旧唯物主义实践观 |
一、培根的“实验”实践观 |
二、霍布斯的功利实践观 |
第三节 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的实践观 |
一、康德的实践观 |
二、费希特的实践观 |
三、黑格尔的实践观 |
四、费尔巴哈的实践观 |
第二章 马克思实践观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初步探索阶段 |
一、《博士论文》初步探讨哲学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
二、《莱茵报》时期开始关注物质利益与现实问题 |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逐步形成阶段 |
一、《德法年鉴》时期的革命实践与解放全人类思想 |
二、《手稿》建立起实践思想雏形 |
第三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最终确立阶段 |
一、《神圣家族》中实践观确立的准备阶段 |
二、《提纲》中实践观的正式确立 |
三、《形态》中实践观的深入发展 |
第三章 马克思实践观的科学内涵与重要特征 |
第一节 马克思哲学的多重解读 |
一、历史唯物主义解读模式 |
二、辨证唯物主义解读模式 |
三、实践唯物主义解读模式 |
四、三种解读模式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观对旧哲学实践观的批判与超越 |
一、马克思实践观对唯心主义实践观的批判与超越 |
二、马克思实践观对旧唯物主义实践观的批判与超越 |
三、马克思实践观革命是一场世界观革命 |
第三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本质内涵 |
一、实践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
二、实践是主观和客观的相互作用 |
三、实践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相互作用 |
第四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重要特征 |
一、实践的自然性 |
二、实践的社会性 |
三、实践的目的性 |
四、实践的规律性 |
五、实践的历史性 |
第四章 实践的自然观 |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的自然观对两种片面性自然观的批判与超越 |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的批判与超越 |
二、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批判与超越 |
第二节 劳动实践是生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的基础 |
一、劳动实践形成人与自然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
二、人与自然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对象性关系 |
三、劳动实践生成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 |
第三节 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 |
一、自在自然 |
二、人化自然 |
三、构建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之间的对象性统一关系 |
第四节 自然的历史与历史的自然 |
一、自然的历史 |
二、历史的自然 |
三、自然的历史与历史的自然的统一 |
第五节 马克思实践的自然观的重要意义 |
一、马克思实践的自然观的理论意义 |
二、马克思实践的自然观的现实意义 |
第五章 实践的历史观 |
第一节 片面的历史观与实践的历史观 |
一、纯客体性思维方式下的历史观 |
二、纯主体性思维方式下的历史观 |
三、实践的历史观的合理性 |
第二节 历史的实践性 |
一、历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二、历史生成的实践性 |
三、历史发展的实践性 |
四、历史规律的实践性 |
第三节 实践与唯物主义历史观 |
一、劳动实践是理解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逻辑起点 |
二、实践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 |
三、实践观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理论基础 |
第四节 马克思实践的历史观的重大意义 |
一、马克思实践的历史观的理论意义 |
二、马克思实践的历史观的现实意义 |
第六章 实践的人学观 |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与旧哲学人学观 |
一、从思辨的人到抽象的人 |
二、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 |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的主要内容 |
一、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的存在 |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的本质 |
三、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的发展 |
第三节 实践与人的对应关系 |
一、自在实践与自在的人 |
二、异化实践与异化的人 |
三、自由自觉的实践与全面发展的人 |
第四节 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的重大意义 |
一、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的理论意义 |
二、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的现实意义 |
第七章 实践的自由观 |
第一节 旧哲学自由观与实践的自由观 |
一、唯心主义哲学自由观 |
二、旧唯物主义哲学自由观 |
三、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自由观 |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的自由观的主要内容 |
一、劳动与自由 |
二、实践是人的自由发展的动力 |
三、自由是自由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性统一 |
四、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的自由的历史发展 |
第三节 马克思实践的自由观的当代意义 |
一、从根本上为实现人类自由与解放指明了现实道路 |
二、有利于抵制资本主义自由主义错误思潮 |
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
第八章 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启示 |
第一节 促进实践的规范化发展 |
一、实践的双重效应 |
二、处理好实践中的复杂关系 |
三、树立实践的整体性观念 |
四、要建立起反映实践需求的价值观念体系 |
第二节 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启示 |
一、要扬弃人类中心论立场 |
二、要扬弃自然中心论立场 |
第三节 对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启示 |
一、建设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
二、建构具有全球化意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四节 对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启示 |
一、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平等 |
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后记 |
(2)自由意志、自主体与实践能动性问题 ——自由意志研究的心灵哲学进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自由意志研究的出发点:自由意志危机 |
第二节 对话、融合的必要性 |
第三节 选题目的及论文框架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由意志理论已有解读及其心灵哲学进路 |
第一节 伦理学视角的解读 |
第二节 政治哲学视角的解读 |
第三节 心灵哲学视角下的自由意志问题 |
第二章 自由意志的本体论危机及其消解 |
第一节 “自由意志”的概念辨析 |
第二节 自由意志危机的开端 |
一、迟半秒实验 |
二、有意识的决定的作用 |
三、有意识的否决作用有在前的无意识的来源吗? |
第三节 魏格纳的自由意志副现象论 |
一、有意识的意志:经验和因果力 |
二、“有意识的意志”的位置和时间 |
三、显明因果关系理论:幻觉的来历 |
第四节 自由意志怀疑论和硬决定论 |
一、斯特劳森的怀疑论 |
二、硬不相容论 |
第五节 第一人称视角解构与自由意志高阶性功能的存在地位 |
第三章 自由意志的本质与作为模块的自由意志 |
第一节 二元论和等同论物理主义的自由意志理论 |
第二节 自然的自主性 |
一、出发点:自由意志的定义和构成 |
二、最低限度的神经哲学 |
三、自然自主性 |
第三节 自主体复杂的自适应动力系统 |
一、突现 |
二、复杂动力系统的因果机制:“限制”的下向因果关系 |
第四节 “标准化”的自由意志 |
一、标准和标准化的因果关系 |
二、标准化因果关系中的自由意志 |
三、自由意志的三阶段神经元模型 |
第五节 自我界限的实证标准 |
一、自我与自主体 |
二、视角转换下的自我 |
三、四个实证研究 |
四、自由意志是否存在? |
第六节 作为随附—多功能模块的自由意志 |
第四章 自由意志和决定论及其关系问题 |
第一节 决定论和非决定论 |
第二节 层序性愿望的相容论 |
一、层序性的愿望:“源头上的”自由意志 |
二、自由意志:对“发起者”条件的规避 |
第三节 理由和理由回应的相容解释 |
一、沃尔夫的理由观点 |
二、理由与理由回应的相容解释 |
第四节 行动倾向的相容解释 |
第五章 自由意志的非标准观点 |
第一节 相容性问题的多元化破解 |
一、“宿命”的相容论解释——自由意志的因果必然性构成 |
二、费舍尔的半相容论 |
三、自由意志“生活希望”的构成要素——一种软决定论 |
第二节 自由意志的语境主义 |
一、语境主义的主要内容 |
二、二元的相容性立场 |
第三节 自由意志的修正主义 |
一、修正主义及其特点 |
二、规定性挑战 |
三、诊断性挑战 |
四、动机挑战 |
五、为什么我们要选择修正主义? |
第六章 自由意志与实践能动作用探原 |
第一节 心理事件的能动解释 |
一、中心解释 |
二、思虑性的非决定论解释 |
第二节 自主体的能动因果作用 |
一、不可还原的实体因果关系 |
二、自主体 |
三、理由解释 |
第三节 能动作用的现象学条件和内容 |
一、能动现象学的满足条件 |
二、能动性现象学的真值条件 |
三、能动性现象学的内容 |
第四节 意志的自主作用与实践能动性的根源、机制与过程 |
第七章 面向心灵哲学的马克思主义自由意志思想的丰富和发展问题 |
第一节 关于西方心灵哲学、认知科学自由意志研究成果的辩证思考 |
第二节 心灵哲学维度下的马克思主义自由意志理论的重新解读 |
一、自由意志的语词、概念内涵与外延 |
二、自由意志的本质和存在地位 |
三、自由意志的作用 |
第三节 关于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由意志理论的思考 |
一、自由意志的语词、概念和内涵:有限度的类特性 |
二、自由意志突现、随附唯物主义的产生和根源 |
三、自由意志的模块本质和下向的实践能动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康德理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理性主义道德教育是体现康德“人是目的”理念的教育选择 |
2.关于康德之道德教育理性内涵及限度的系统研究尚需加强 |
3.康德理性主义道德教育仍然是当代道德教育无法规避的理论范式 |
(二)选题意义 |
1.探究康德理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 |
2.探讨康德理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实践价值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理性与理性主义 |
2.理性道德 |
3.道德教育 |
(四)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哲学领域对康德理性主义道德教育的相关研究 |
(2)教育领域对康德理性主义道德教育的相关研究 |
2.国外文献综述 |
(1)康德理性主义道德教育的先验合理性批判 |
(2)康德理性主义道德教育的实践可行性批判 |
(3)康德理性主义道德教育的主体价值性批判 |
(4)康德理性主义道德教育的情感依存性批判 |
(五)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
1.研究重点和难点 |
(1)研究重点 |
(2)研究难点 |
2.研究创新点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比较分析法 |
一、康德理性主义道德哲学的内涵 |
(一)康德理性主义的基本内涵 |
1.思辨理性:纯粹道德的先验构建 |
2.实践理性:理性立法的普遍法则 |
(二)康德理性主义道德哲学的基本特征 |
1.纯粹性:至善的最终旨归 |
2.范导性:普遍的道德法则 |
3.普适性:实践的统一建构 |
4.顺应性:科学的形而上学 |
二、康德理性主义道德教育的思想体系 |
(一)培育世界公民:康德理性主义道德教育目的观 |
1.他律道德与自律道德 |
2.合法则性与合道德性 |
3.教育至善与完满的善 |
4.世界公民与终极目的 |
(二)理性存在者:康德理性主义道德教育主体观 |
1.何谓“有理性的存在者” |
2.人何以成为理性道德教育的“主体” |
(三)定言命令:康德理性主义道德教育内容观 |
1.自由:理性道德的重新定义 |
2.自律:理性道德的最高原则 |
3.善良意志:理性道德的实然法则 |
4.绝对命令:理性道德的定言命令 |
(四)道德陶冶:康德理性主义道德教育方法论 |
1.道德问答手册:理性主义道德教育的助产士 |
2.榜样与训诫:理性主义道德教育的人文关怀 |
3.道德情感:理性主义道德教育的伦理关涉 |
三、康德理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康德理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有助于重塑学校道德教育的地位 |
1.人是目的:彰显学校道德教育的主体 |
2.自由意志:明确学校道德教育的内涵 |
3.实践指向:唤醒学校道德教育的初心 |
(二)康德理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有益于澄明学校道德教育的职责 |
1.善与恶的理性判断 |
2.道德性的理性规约 |
3.德性与幸福的勾连 |
(三)康德理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有利于修正学校道德教育的偏误 |
1.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偏误 |
2.康德理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对学校道德教育偏误的修正 |
(四)康德理性主义道德教育有益于提升学校道德教育的质量 |
1.出于道德的定言命令为学校道德教育提供理性规则 |
2.基于理性的道德教育方法有益于学校德育实践的变革 |
四、康德理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在限度 |
(一)康德理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先验理性过于浓烈 |
1.至善论:空中楼阁的道德悬设 |
2.宗教论:上帝即道德的先验倾向 |
3.幸福论:经验匮乏的道德应然 |
(二)康德理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遮蔽了道德个性的价值 |
1.绝对命令的隐性矛盾 |
2.自律道德的假我之思 |
3.圣贤坯墣的理性塑造 |
(三)康德理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与现代道德教育方法相抵牾 |
1.问答手册的时代冲突尤为凸显 |
2.榜样与训诫的范式冲突无法克服 |
3.道德情感的超理性运用难以实现 |
(四)康德理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忽视了道德教育的效果 |
1.空泛的理性概念难以落地 |
2.道德动机与德育效果相分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4 基本概念释义 |
1.4.1 美的本质 |
1.4.2 审美教育 |
1.4.3 审美力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
2.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本文研究的理论出发点 |
2.1.2 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本文研究的理论生长点 |
2.1.3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本文研究的理论落脚点 |
2.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的思想资源 |
2.2.1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审美与道德教育结合的思想演化 |
2.2.2 西方思想历史中关于审美与道德教育结合的理论积淀 |
2.2.3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对其他相关学科理论资源的借鉴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基本内涵与本质属性 |
3.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涵义解析 |
3.1.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概念界定 |
3.1.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概念探析 |
3.1.3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概念的深度解析 |
3.1.4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概念的“三维”解析 |
3.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本质属性 |
3.2.1 教育内容具有渗透性 |
3.2.2 表现形式具有审美性 |
3.2.3 运用过程具有艺术性 |
3.2.4 功能价值具有超越性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 |
4.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主体要素 |
4.1.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审美力的价值之维 |
4.1.2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审美力内外构成 |
4.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客体要素 |
4.2.1 审美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象的一种普遍而现实的需要 |
4.2.2 审美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象审美力的集中体现 |
4.2.3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象审美力的重要意义 |
4.3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载体要素 |
4.3.1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载体的关联 |
4.3.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载体的构成 |
4.4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环境要素 |
4.4.1 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作用 |
4.4.2 硬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影响 |
4.4.3 软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影响 |
4.5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结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5.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结构要素间的审美关系 |
4.5.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结构要素审美关系的特点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内生动力与运行机理 |
5.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内生动力系统分析 |
5.1.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基本矛盾 |
5.1.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具体矛盾 |
5.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运行机理诠释 |
5.2.1 “以美促知”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运行展示 |
5.2.2 “以美动情”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运行展示 |
5.2.3 “以美强意”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运行展示 |
5.2.4 “以美导行”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运行展示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发展过程与现状分析 |
6.1 中国共产党创建与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方法实践 |
6.1.1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美学方法实践 |
6.1.2 新中国成立后思政审美力实践的历史发展 |
6.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现有经验 |
6.2.1 探索机制建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体系 |
6.2.2 加强平台搭建,构筑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阵地 |
6.2.3 加强产品供给,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内容 |
6.3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1 教育者:审美素养和艺术运用能力有待提升 |
6.3.2 教育载体:其审美价值与艺术化使用效率有待挖掘与提高 |
6.3.3 教育内容:能满足学生审美需求的审美力实践内容有待丰富 |
6.3.4 教育过程:审美力实践互动不足与层次有待进步 |
6.4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现状的归因分析 |
6.4.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已有经验的总结 |
6.4.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现存问题的归因 |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创新发展的新思考 |
7.1 创新思政审美力理念,推进协同育人 |
7.1.1 树立“审美心理协同”理念 |
7.1.2 树立“以学生思政审美需求为中心”理念 |
7.1.3 树立“思政审美力大格局”理念 |
7.2 明确思政审美力三阶段目标 |
7.2.1 首要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审美需求得到满足 |
7.2.2 中期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
7.2.3 长远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个性丰富完善、素质全面发展 |
7.3 强化思政审美力实践原则,规范教育实践导向 |
7.3.1 坚持方向性原则 |
7.3.2 遵循“美的规律”原则 |
7.3.3 体现可操作性原则 |
7.3.4 依据创新性原则 |
7.4 丰富思政审美力载体,搭建多样化平台 |
7.4.1 完善课程载体建设 |
7.4.2 提升活动载体建设 |
7.4.3 探索网络载体建设 |
7.4.4 改善校园文化载体建设 |
7.5 优化思政审美力管理,提升组织保障水平 |
7.5.1 强化教师队伍和专门力量的管理 |
7.5.2 加强高校各部门的协同管理 |
7.5.3 增进考核评估管理 |
7.5.4 推动高校智库管理 |
7.6 美化思政审美力环境,营造育人氛围 |
7.6.1 优化社会环境建设,画好先进审美文化发展建设同心圆 |
7.6.2 改善学校环境建设,搭建好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主舞台 |
7.6.3 强化家庭环境建设,扣紧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第一颗纽扣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 |
第一章 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本体诠释 |
一、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内涵 |
(一)实践的本质 |
(二)理性的释义 |
(三)实践理性的厘定 |
(四)教学作为一种实践的界说 |
(五)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内涵 |
二、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概念澄明 |
(一)并非消除教师教学实践感性 |
(二)并非拒斥教师教学理论理性 |
(三)并非等同教师教学实践逻辑 |
(四)并非片面追求教学的有效性 |
(五)并非即是教师教学的合理性 |
三、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基本特点 |
(一)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
(二)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
(三)内隐性与外化性的统一 |
(四)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 |
(五)具身性与离身性的统一 |
四、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价值意蕴 |
(一)教学实践理性之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渗透 |
(二)教学实践理性是教师教学的内生根据与内在吁求 |
(三)教学实践理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然展现 |
第二章 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历时审视 |
一、“自然朴素”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及其表现 |
(一)教师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模糊性 |
(二)教学价值取向:维持人类生命的延续 |
(三)教学过程规范:自然依附的教学交往过程 |
(四)教学实现方式:以身示范的直观方式 |
二、“经验伦理”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及其表现 |
(一)教师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集体规约性 |
(二)教学价值取向:促进人的道德性养成 |
(三)教学过程规范:整体意识的规制教学交往过程 |
(四)教学实现方式:身教与言教的混合方式 |
三、“理性启蒙”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及其表现 |
(一)教师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个体性显现 |
(二)教学价值取向:培养有理性的公民 |
(三)教学过程规范:主体意识的单向教学交往过程 |
(四)教学实现方式:逻辑运演的抽象方式 |
四、“工具效用”的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及其表现 |
(一)教师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自我矛盾性 |
(二)教学价值取向:培养标准化的知识人才 |
(三)教学过程规范:主体意识的“抽象”教学交往过程 |
(四)教学实现方式:结构性的程序方式 |
第三章 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应然追寻 |
一、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应然追寻的必然性 |
(一)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二)新时代“立德树人”背景下的教学需求 |
二、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应然追寻的向度 |
(一)多向和谐:应然追寻的横向向度 |
(二)自律自觉:应然追寻的纵向向度 |
三、教师教学实践理性应然追寻的条件 |
(一)意识觉醒: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双重启蒙 |
(二)行动自由: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制度保障 |
(三)反思自律: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自我养成 |
第四章 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理论架构 |
一、“人是目的”:教师合理定位教学的根本基点 |
(一)“人是目的”作为教学根本基点的确证 |
(二)个性自由全面发展是“人是目的”的归宿 |
二、主体自由:教师全面关照教学主体的内在尺度 |
(一)教师自我实现自由与教学自由 |
(二)基于真实需要的学生发展自由 |
三、对象限度:教师科学把握教学客体的基本规律 |
(一)学生的可塑性是作为“对象限度”的客观前设 |
(二)了解与利用学生的神经活动规律 |
(三)把握与利用教学实践的过程规律 |
四、教学正义:教师自觉遵循教学活动的伦理原则 |
(一)教学的伦理属性作为“伦理原则”的承认前提 |
(二)教学正义的伦理内容原则 |
(三)教学系统的伦理形式原则 |
五、教学推理:教师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思维方法 |
(一)实践推理的三种典型模式 |
(二)教学实践推理的运行机制 |
第五章 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的实现路向 |
一、自觉建构“可能”的自足型教学价值取向 |
(一)自足型教学价值的意蕴及其追求 |
(二)自足型教学价值的“可能”蕴含 |
(三)自足型教学价值观的建构过程 |
二、综合考量多元性与动态生成的教学目标 |
(一)教学目标来源的多元综合性筛选 |
(二)基于教学规律关照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性 |
(三)明确“结果-过程-应用”的教学目标表达 |
三、有效组织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内容结构 |
(一)组织完整性教学经验内容 |
(二)统合差异性教学文化内容 |
(三)教学内容的结构优化过程 |
四、自主建立“他者”关照的师生主体间关系 |
(一)主体性师生关系的“同化”险象 |
(二)构筑内在主体间“我—你”关系 |
(三)关照内在主体间关系中的“他者” |
五、灵活选用学生发展指向的智慧性教学方法 |
(一)根植于教学关系的教学方法选用 |
(二)明确教学方法的对象及功能指向 |
(三)基于教学需要优化组合教学方法 |
六、立足于“为教学的评价”的差异教学评价 |
(一)锚定教学评价即为“为教学的评价” |
(二)凸显“为教学的评价”的差异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6)无用论抑或决定论——康德道德教育理论中的个人教育与社会启蒙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道德教育无用论与个人教育 |
二、道德教育决定论与社会启蒙教育 |
三、康德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 |
四、康德道德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 |
(7)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缘起 |
2.1 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的时代背景 |
2.1.1 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财富的激增 |
2.1.2 近代人的主体性的解放 |
2.1.3 “神性至上”理念的倒塌 |
2.2 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的理论缘起 |
2.2.1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开启的主体性哲学 |
2.2.2 康德“人为自然立法”的主体性转向 |
2.2.3 黑格尔“实体即主体”的主体性高扬 |
2.2.4 费尔巴哈“感性自然人”的唯物主义转向 |
第3章 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主观能动性使主体能够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 |
3.1.1 主观能动性构成人与动物之别 |
3.1.2 主观能动性使人成为世界的主宰 |
3.2 实践性确证主体的本质和生存方式 |
3.2.1 实践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确证主体人的存在 |
3.2.2 实践在人与自身关系中确证主体人的本质 |
3.3 社会历史性丰富主体的维度 |
3.3.1 在横向社会关系中的人的主体性 |
3.3.2 在纵向历史发展中的人的主体性 |
3.4 阶级性提供理解人的主体性的现实可能性 |
3.4.1 商品拜物教显示人的主体性的物化 |
3.4.2 无产阶级革命意识表征阶级主体性的存在 |
3.5 价值性构成人的主体性的目标追求 |
3.5.1 主体人的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 |
3.5.2 主体人之间的自由联合 |
第4章 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的价值 |
4.1 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对前人的超越 |
4.1.1 对人的“理性主体性”的超越 |
4.1.2 对人的“感性主体性”的超越 |
4.2 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 |
4.2.1 实现了从两极到中介的变革 |
4.2.2 实现了认识论的巨大变革 |
4.2.3 找到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主体力量 |
4.2.4 构成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价值旨趣 |
4.3 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的时代价值 |
4.3.1 坚持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就是坚持人民主体的立场 |
4.3.2 坚持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指导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人工智能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的背景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人工智能现象的哲学分析 |
第一节 人工智能存在论:由人工智能现象引发的哲学思考 |
一 引起人工智能热潮现象的直接现实原因 |
二 引起人工智能热潮现象的历史与逻辑必然性 |
三 人工智能现象的进一步追问:人工智能存在论 |
第二节 人工智能认识论:概念生成史 |
一 人工智能发轫于古代追求劳动解放的美好夙愿 |
二 人工智能生长于近代关于身心问题的哲学之辩 |
三 人工智能实现于现代“图灵测试”的可操作化标准 |
四 后“图灵测试”时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哲学启示 |
第三节 人工智能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
第四节 人工智能价值论:研究目标分歧及其现实应用 |
一 强弱人工智能的划分 |
二 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 |
第五节 人工智能方法论:研究范式及其哲学意蕴 |
一 三种研究范式:符号主义、联结主义和行为主义 |
二 人工智能范式转换依据的哲学原理及启示 |
第二章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革命性与时代性 |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
一 劳动观念演进史 |
二 马克思劳动理论变革的问题逻辑与思想历程 |
第二节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革命性变革内在契合智能时代之需 |
一 劳动被理解为实践与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
二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三个维度 |
三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时代性 |
第三章 人工智能对劳动的挑战与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回应 |
第一节 人工智能对劳动的挑战 |
一 弱人工智造成冲击人类现有就业结构的短期挑战 |
二 强人工智能造成动摇人类主体地位的中期挑战 |
三 超人工智能造成人类生存危机的远期挑战 |
四 应对人工智能挑战的劳动逻辑 |
第二节 马克思劳动理论视域下回应人工智能挑战的三个维度 |
一 劳动本体论:存在论维度 |
二 劳动价值论:经济维度 |
三 劳动幸福论:伦理维度 |
四 正确处理人工智能三个诠释维度之间的辩证关系 |
第三节 马克思劳动三要素理论对人工智能挑战的再回应 |
一 人工智能是劳动手段而非目的 |
二 人工智能仍属劳动对象范畴 |
三 人工智能是对机械性劳动资料的超越 |
第四章 人工智能为马克思劳动理论注入的新内涵 |
第一节 人工智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
一 变革劳动者生活和思维方式 |
二 劳动工具获得有限的自主性 |
三 拓展劳动对象 |
第二节 人工智能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
一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更加合理 |
二 生产者地位趋向平等 |
三 财富分配方式的转变 |
第五章 余论 |
第一节 人工智能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
一 人机交互的工作原理体现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
二 人工智能发展史体现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
三 人工智能的双重属性体现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
四 人工智能研究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 |
第二节 人工智能技术面临的哲学困境及未来通途 |
第三节 后人类中心主义时代的人机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马克思生态人学思想及其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生态思想与人学思想的贯通性研究 |
一、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演进及内涵 |
(一)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发展脉络 |
(二)马克思对生态思想的界定 |
二、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演进及内涵 |
(一)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
(二)马克思对人学思想的解读 |
三、马克思生态思想和人学思想的内在贯通性 |
(一)理论内容上的贯通性 |
(二)逻辑思维上的统一性 |
第二章 马克思生态人学思想的理论来源和现实背景 |
一、马克思生态人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
(一)对康德人与自然思想的扬弃 |
(二)对黑格尔人与自然思想的扬弃 |
(三)对费尔巴哈人与自然思想的扬弃 |
二、马克思生态人学思想的现实背景 |
(一)全球性挑战:自然灾害与环境污染 |
(二)人类生存困境:生态破坏和生态危机 |
第三章 马克思生态人学思想的基本阐释 |
一、以人与自然生态一致性为核心要义 |
(一)何为生态一致性 |
(二)以人的生态需要为基点 |
(三)自然的先在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并存 |
(四)实践作为连接人与自然的桥梁 |
(五)自然史和人类史的辨证统一 |
二、以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为价值归宿 |
(一)人的解放 |
(二)自然的解放 |
(三)人的解放与自然解放的辩证关系 |
(四)变革社会制度,实现人与自然双重解放 |
第四章 马克思生态人学思想的价值彰显 |
一、马克思生态人学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认识论上的启迪作用 |
(二)价值论上的引领作用 |
(三)方法论上的导向作用 |
二、马克思生态人学思想的实践价值 |
(一)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 |
(二)发挥人与自然双重解放的制度优势 |
(三)提倡绿色发展推动发展方式转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量刑规范化视野下的刑事个案公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重难点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研究重点难点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量刑理论与量刑规范化 |
第一节 量刑理论概述 |
一、我国传统量刑方法的内涵及成因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量刑规范化的理论阐释 |
一、量刑规范化的界定 |
二、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回顾 |
三、量刑规范化改革的成效 |
第三节 域外量刑规范化考察 |
一、英美法系 |
二、大陆法系 |
第二章 量刑规范化与刑事个案公正的冲突 |
第一节 量刑规范化改革与刑事个案公正的实践冲突 |
一、价值目标上:追求“同案同判” |
二、方法论上:机械化量刑 |
三、制度设计上:涵摄不足及缺乏体系性 |
第二节 量刑规范化与刑事个案公正冲突之理论根基 |
一、运行机理冲突:抑制裁量与促进裁量之冲突 |
二、价值目标冲突:法制统一性与个案妥当性之冲突 |
第三节 量刑规范化与刑事个案公正冲突之实质统一 |
一、量刑实体的统一:量刑个别化 |
二、哲学根基的统一:哲学上共相与殊相 |
第三章 量刑规范化对刑事个案公正实现之价值 |
第一节 刑事个案公正的判断标准及其法治意义 |
一、刑事个案公正的判断标准 |
二、刑事个案公正的法治意义 |
第二节 量刑规范化对刑事个案公正的价值 |
一、给定大致框架,提供制度保障 |
二、矫正传统思维,赋予智力支持 |
三、弥补封闭教义,贯彻刑事政策 |
第四章 量刑规范化对个案公正实现之观念指引 |
第一节 指导理念 |
一、体系性思考下之并合主义 |
二、类型化思考下之差别主义 |
第二节 操作理念 |
一、从文本细密到理念输出 |
二、从“同案同判”到“类案类判” |
三、从机械司法到能动司法 |
四、从重刑主义到量刑谦抑 |
第五章 量刑规范化对个案公正实现之立法论路径 |
第一节 规范文本的适当扩展 |
一、用原则性规定而扩大适用的范畴 |
二、用具体性规定而扩大适用的范畴 |
第二节 综合裁量的弹性设置 |
一、 《量刑指导意见》的效力之争 |
二、存在的问题 |
三、解决方案 |
第三节 量刑情节的规范塑造 |
一、法定量刑情节的规范塑造 |
二、量刑情节的规范识别 |
第六章 量刑规范化对个案公正实现之司法技术路径 |
第一节 基准刑的合理界定 |
一、 “三步”量刑法的合理性 |
二、基准刑的应然价值 |
三、基准刑的实然形态 |
四、基准刑的确立与完善 |
第二节 酌定量刑情节的规范适用 |
一、酌定量刑情节的适用原则 |
二、单个酌定量刑情节的适用规则 |
三、多个酌定量刑情节的适用规则 |
第三节 案例指导制度的配套完善 |
一、案例指导制度之于量刑的价值定位 |
二、案例指导制度对量刑个案公正的意义 |
三、案例指导制度的配套完善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康德论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实践观研究[D]. 林沈丹.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2]自由意志、自主体与实践能动性问题 ——自由意志研究的心灵哲学进路[D]. 张尉琳.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3]康德理性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宋梦洁.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D]. 吕明阳.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5]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研究[D]. 高静. 西南大学, 2020(05)
- [6]无用论抑或决定论——康德道德教育理论中的个人教育与社会启蒙教育[J]. 袁辉. 教育研究, 2020(09)
- [7]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研究[D]. 张延卿. 吉林大学, 2020(08)
- [8]人工智能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影响研究[D]. 薛峰.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马克思生态人学思想及其价值探讨[D]. 朱思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10]量刑规范化视野下的刑事个案公正[D]. 倪震. 东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