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治常识》教学参考资料(六)(论文文献综述)
赵明辉[1](2018)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程领域进行了五次课程改革,每一次课程改革必然伴随着教科书内容的变革。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政治学科理论、课程改革和课程观的变革等因素共同制约下,在新一轮核心素养导向的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来临之际,回顾改革开放40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变革历程,梳理40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发展脉络,归纳其成败得失,对其未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变革有重要借鉴价值。本研究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确定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为呈现于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纸张之上的与经济、政治、哲学、文化等相关的概念、原理、技能、方法、价值观等理论部分,并包括为了证明这些概念、原理、技能、方法、价值观而选取的作为;论据的事例、插图、资料或解释说明的实证部分,以及为了学习任务和教科书空无内容,同时,确定从教科书内容选择、组织和呈现三个维度对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改革开放40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中的知识点、知识主题、教科书构件等的变化,梳理教科书内容的发展脉络。通过研究发现:改革开放初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定位在“回归基础”上,其主要功能是为了培养“人民”。在教科书内容选择上选取学科知识取向作为选择的标准,以“蒙太奇”式剪辑的方式进行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在教科书内容选择中遵循思想政治学科的逻辑;在教科书内容的组织上以学术中心取向组织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并采用垂直组织的形式组织内容,表现出学术性与结构性的统一的特点;受“圣经——结构”主义取向教材观的影响,本阶段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被认为是“教学的资源”,采用“独白”的方式来呈现教科书内容,表现出对知识、学生和生活的“遮蔽”。本阶段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突出思想政治学科的价值塑造功能,凸显清晰的学科知识发展脉络;同时,表现出教科书内容不适应学生发展,不适应时代需要的弊端。深化改革时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定位在“落实双基”上,其主要功能是为了传授“知识”。在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上选取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经验取向作为选择的标准,以“插补”式混剪的方式进行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在选择内容的过程中不但遵循思想政治学科逻辑,同时探索生活逻辑;在教科书内容的组织上以学术中心和问题中心两种取向为主,在教科书内容的组织中,水平组织与垂直组织、垂直组织的各种组织形式在教科内容组织过程中均有使用,表现出突破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顺序性、探索知识、经验与活动的整合性的特点;受“结构——科学”主义取向教材观的影响,本阶段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被认为是“教学的工具”,采用“解释”的方式来呈现与表达教科书内容,表现出对知识、学生和生活之间关系的“理性化”思考。本阶段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不断拓宽其内容选择的广度,丰富其内容的组织形式,多样化其内容的呈现方式;但是,也表现出教科书内容难、繁、偏、旧,不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不适应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的弊端。二十一世纪以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定位在“三维目标”上,其主要功能是为了帮助“学习”。在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上依然坚持学科知识取向,但同时更为重视“超越”社会生活经验取向,因此,教科书内容选择是“整合”知识、经验和活动的融合方式,教科书内容选择表现出遵循生活逻辑,探索心理逻辑的特点;教科书依据社会问题与学生兴趣和发展进行组织,采用垂直组织的形式,表现出以生活为中心重构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体系的特点;受“概念重构主义”取向教材观的影响,本阶段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被认为是“交流的工具”,采用“对话”的方式来呈现与表达教科书内容,表现出对知识、学生和生活关系的“祛魅”。本阶段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继续拓宽其内容选择的广度,创新其内容的组织形式,规范其内容的呈现方式;然而,依据“生活逻辑”编写的教科书,在内容的组织上违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不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过程。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分析,本研究进一步认为,未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其主要功能应该是为了促进“发展”。在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上以综合的内容选择取向为指导,教科书内容选择继续整合知识、经验和活动内容,体系清晰的学科逻辑;在教科书内容的组织上以混合的内容组织取向为指导,重视知识、经验和活动内容的横向和纵向联结,体现学习的心理逻辑与知识的学科逻辑、认识的生活逻辑的统一;在教科书内容的呈现上,注重呈现方式的多样化,返魅知识与经验、活动的原貌。
王德志[2](2020)在《昆明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研究 ——以2015-2019年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也经历了几次变革。学业水平考试作为选拔性考试,考试的形式、命题方向和试题质量一直受到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密切关注。昆明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命制依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道德与法治》的要求,以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为内容,结合当年度重大时事政治热点为载体,综合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综合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因此,什么样的试题能够兼备选拔功能和教育学业水平评价功能,一直是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不断突破的难题。本文立足于昆明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的备考实际,以近5年昆明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为研究对象,对试题内容、题型、质量、存在不足和优化策略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以期能够为今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命制提供借鉴,给教师、家长、学生进行学业水平备考提供参考。本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昆明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标准和考试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考试评价理论作了相应的阐述,分析了昆明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原则。第二部分分析昆明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内容。通过对比分析试题内容与分值的结构变化,归纳出高分和高频的考点内容。通过对试题取材进行归纳分类,总结试题命制取材方向和范围,为教师和考生积极备考提供参考。第三部分分析昆明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试题题型。通过对比分析试题题型与分值结构,从横向和纵向上对比了近5年的题型变化和发展趋势;对客观题和主观题题型进行归类,从典型例题中归纳各类题型的特点和相应解题策略。第四部分分析昆明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质量。分别从试题的结构及难度、考点内容和分值、试题的主要特点和试题的效度、信度、区分度作数据分析,以对比试题与考试要求的一致性和评价试题的质量。第五部分在对近5年试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和梳理了试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试题优化策略。
易春秋[3](2005)在《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大量资料为基础,将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中国社会变动的历史背景中,以时间为线索,分为五个阶段对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对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历史评价,并提出了若干思考。 论文由绪论、正文(共五章)和结语组成。 绪论。阐述了本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研究现状,说明了研究方法、写作框架以及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国民经济恢复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49 年 10 月~1952 年底)。党和国家继承和发扬老解放区学校教育和长期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在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和借鉴苏联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新民主主义思想教育,主要锋芒指向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思想,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普通中学中的重要地位。此时,加强了对师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通过政治课和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结合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健全了学校内的共产党、青年团、学生会、少年儿童队组织,形成了以普遍开设政治课为主体,密切结合各项政治运动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 第二章,社会主义改造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3 年初~1956 年底)。新中国在恢复国民经济基础上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第一部《宪法》,着手实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此相适应,中学按照过渡时期总路线精神,提出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举措,一方面加强了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另一方面,也使政治课的地位日益弱化。此时,加强了时事政策教育,在实践中开辟了学生守则教育、劳动教育、榜样教育、校外教育等多种途径,逐步形成了在党支部领导下,由班主任、团、队、学生会等各方面配合的经常化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第三章,“左”倾政治运动冲击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7 年初~1960 年底)。这一时期,曾一度强调加强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恢复政治课,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部《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但 1957 年反右斗争开始后,紧接着进行的“大跃进”和“教育革命”、“反对右倾机会主义”斗争,“左”的思想开始抬头,并逐渐占了上风。由于“左”倾政治运动的冲击,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严重影响,一切围绕着运动转。在政治课教学上,以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代替了原来设置的政治课,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章还阐述了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第四章,调整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1 年初~1963 年底)。以贯彻“八字方针”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为标志,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开始逐步扭转前一时期“左”的倾向,政治课也开始进行调整,并继续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此时期,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德育和智育的关系处理得比较好,既切实贯彻教学为主的原则,又不放松德育。在德育工作中既重视政治教育、榜样教育、劳动实践,又加强了以学生守则为中心的道德品质教育,既继续发展并逐步完善校内各教育阵地的作用,又开始重视校外教育,逐步形成了较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开始构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但是 1962 年召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强调阶级斗争为纲,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左”的影响,开始加强贯彻阶级教育,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波折。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既伴随着正确的内容又交织着“左”的偏向。第五章,“反修防修”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4 初~1966 年 5 月)。1964 年春节,以毛泽东就教育问题发表的“春节谈话”为始,发表了一系列对教育问题的指示,其中很多内容对中国教育的改革有积极意义,但同时,讲话内容也包含一些“左”的因素。随着中苏分裂,美国采取反共的“和平演变”战略,毛泽东日益重视“反修防修”,并展开了一系列“反修防修”的运动,一时间,“反修防修”席卷教育领域,开始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改革教育制度。在此背景下,毛泽东提出 “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同时在城乡社会主义教育(“四清”)运动的影响下,使本已从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日益加强的阶级和阶级斗争意识更加强化。1964 年 7、8 月间,全国高、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的召开,阶级斗争教育成为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迷误之中。本章还阐述了以政治课为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情况,活学活用毛主席着作、学解放军、学大庆运动的情况,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继续加强和校外教育、家庭教育的情况。
安江[4](2013)在《政治性与规制化:1949-1966年中小学教科书研究 ——以政治、历史、地理教科书内容为中心》文中认为建国后至文革前教科书内容体系的建设,从政治性和规制化这两个视角来观察,可谓历经波折。而波折的出现,是影响教科书体系建设的两大因素一一苏联模式和中共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个人意图互相作用的结果。从建国初到1956年,教科书体系师法苏联,其政治性和规制化逐渐达到一个高位平衡,但此后,毛泽东出于对教育政治性功用的急切需要和对教育规制化现状的深切不满,意图打破这一平衡,“教育革命”便是这一冲撞的体现。1961年至1963年,教科书体系在“教育革命”之后重回规制化的努力似见成效,但到1964年春,风向再变,教科书体系也随着整个政治形势的变动而向“左”驱驰。
包志国[5](2019)在《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步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重要时期,在文化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中,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也不可避免地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东西方的价值观念、传统与现代的价值思想相互激荡交融,世界各国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发展和追问愈来愈烈。从这一大的全球视角来审视价值观念系统的建构,具有更加深远的现实重要性和时代紧迫性。价值观教育是价值观念系统建构的重要路径,尤其是在急剧变化的时代之中,更是发挥着建立社会价值秩序、塑造人的内心世界以及重建人们精神家园的重要作用。社会重大变革时期执政党的价值观教育对政权的巩固、多元价值观的整合以及社会思潮的引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1949-1956年这一具有非凡历史意义的时期,中国共产党肩负着传递新的时代精神、锻造新的时代品格和引领新的社会风尚的历史重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自1840年代以来中国最为重大和最为根本的社会变革。这一深刻变革实现了中国社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转变,进而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开启了中华民族百余年来从饱受屈辱到站起来的一个全新时代,标志着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真正建成。新中国初创后的这七年,经济、政治、文化经历着急骤的变迁,个人的思想价值观念和内心深处不可避免地经历着异乎寻常的矛盾冲突和选择调适。各种价值观呈现出交织交锋状态,封建的、落后的、保守的、反革命的价值观与科学的、先进的、进步的、革命的价值观之间进行着激烈的碰撞与斗争,形势异常严峻和复杂。面对深刻的社会变化,如何通过执政党的力量来确立起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是摆在当时刚刚取得全面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面前一项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在这段重要的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价值观教育,整合社会各阶层的价值观念,构建国家和民族新的价值观念系统,凝聚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平稳顺利地完成这一具有奠基性、开创性意义的社会变革,使得1949-1956年间的中国社会呈现出了蓬勃盎然的生机。本文中的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是指中国共产党作为价值观教育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不同社会群体所进行的价值系统重塑的一种教育。从深刻意义层面来看,价值观教育是价值信仰系统建构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对于整个社会,还是对于每个个体,都必不可少。对社会而言,其具有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念,融合多元的意识形态,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等重要作用。对个体而言,其具有认知时代发展趋势、坚定信仰、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功能。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社会这一重大变革时期,价值信仰系统建构如何稳固国家政权、如何巩固执政党地位以及如何塑造人们的精神世界这一问题导向为切入点。在归纳学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历史文献资料,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思想为指导,以融通中共党史、共和国史、价值哲学、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学科知识为理论支撑,深入到文化深层结构的价值观层面,系统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头七年开国奠基时党的价值观教育,探寻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源头活水,剖析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时代背景,梳理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对象及核心内容,归纳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法、途径与载体,总结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显着成效、基本经验、主要教训以及对新时代价值观教育的深刻启示。历史需要观照现实,现实更要回望历史。当前,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更好构筑中国价值,均需回溯到更深的层次和更大的历史格局中,在历史语境中去解读现实。本文在此基础上尝试拓展多学科协同研究的视野,在整体性把握下凸显中国共产党特定历史阶段价值观教育的特征,突出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当代走向研究,试图从学理层面为新时代构建国家民族价值信仰系统提供丰厚的思想资源及有益的历史借鉴。
许舒淇[6](2019)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研究》文中指出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这是我国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的社会背景,结合十多年来的国内外课程改革经验,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旧课标”)基础上,经过多次讨论修订最终完善并颁布的。“新课标”的颁布,意味着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考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精髓,探讨贯彻落实“新课标”的对策,希望可以为一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领悟、执行“新课标”提供一定的参考。正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相关概述。一是介绍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演变历史,通过其发展脉络,了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二是从课标自身、时代发展等方面分析“新课标”的修订原因背景,探讨“新课标”修订的必要性和意义。第二部分,“新课标”的继承发展与重大突破。一是从文本结构上比较“新课标”与“旧课标”的差异。二是从具体内容上突显“新课标”的创新之处,主要从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学业质量标准等六个方面分析阐述。三是比较“新课标”与“旧课标”在实施建议上的异同,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新”“旧”两版课标之间的继承与创新关系,从而在教学实践中更加快速的完成从“旧课标”向“新课标”的转变。第三部分,“新课标”的实施策略。这是本篇论文的重点部分,从以下五个方面为“新课标”的实施提出策略。一是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二是探究综合性、活动型课程实现方式;三是课堂教学贴近生活;四是组织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五是采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
苏志明[7](2017)在《抗日根据地的高等教育研究(1937-1945)》文中提出全国抗战期间,烽火连天,硝烟弥漫,但中共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使得抗日根据地的高等教育工作进入了一个兴盛时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的局面,成绩斐然,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干部与人才,对抗日战争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新中国的建设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本学位论文选取“抗日根据地的高等教育研究(1937·1945)”为研究课题,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抗日根据地的高等教育在中共教育史中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二是就现有学术成果来看,有关抗日根据地高等教育的研究还十分薄弱。本学位论文主要由绪论和正文两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原因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点与难点等,并对抗日战争、抗日根据地、高等教育等概念进行了界定。正文部分共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全国抗战爆发前后中共兴办高等教育的背景。建党至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中共逐步举办高等教育,为革命培养了不少干部和人才,积累了一些办学经验。全国抗战期间,中共期望通过发展高等教育,解决干部短缺及本领恐慌问题,以适应抗战需要;提高党的理论水平,以反对教条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鉴于此,在全国抗战爆发前后,中共积极主张发展高等教育。第二章详细回顾了抗日根据地高等教育的兴办与发展情况。本章主要回顾了全国抗战爆发前后陕北兴办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文学院、延安自然科学院、中国女子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和马列学院等院校的酝酿与发展过程,回顾了整风运动发起后陕北改组的中共中央党校与成立的延安大学等院校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华北联合大学、江淮大学和雪枫军政大学等院校的基本情况。抗日根据地创建高等院校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干部,为赢得抗日战争做准备。在一些院校的酝酿与发展过程中,毛泽东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章对抗日根据地高等教育的教育方针与教育构成做了比较详细地梳理。理论联系实际是抗日根据地高等教育的基本教育方针。教学实践中呈现出的教学特点有领导干部授课,强化政治教育,采用少而精、重点讲授与启发教学的教学原则,勤俭办学等,这些教学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此外,本章对抗日根据地高等院校的课程与教材、教员与学员也进行了介绍。第四章对抗日根据地的高等教育进行了简要评述。本论文认为,抗日根据地高等教育的成绩斐然,这主要基于以下三点:一是培养了大量干部与人才,二是促进了抗日斗争与根据地建设,三是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奠定了重要基础。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正确认识抗日根据地高等教育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学制短、院系设置简单、课程设置不系统、办学条件差等方面。第五章对抗日根据地高等院校的办学经验进行了较为详尽地阐述。这些经验包括高度重视发展高等教育、制定了与抗日战争相适应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紧紧围绕抗日办学、注重教员队伍建设、坚持党的领导、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逐步完善教育制度等。
闫苗[8](2019)在《我国建国以来的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教育 ——基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研究》文中指出建国七十年,我国一路风雨兼程、披荆斩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与之相适应,我国高中阶段的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教育也不断更新发展,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习近平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我国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高中生的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教育是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部分。我国的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教育在思想政治课中不断发展。本文立足于建国以来我国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采用文本分析法,将搜集到的建国以来的19本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约104万字的教材文本资料录入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中进行编码分析,筛选出约43万字与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教育有关的内容。再将筛选后的内容分为“1949年-1992年”和“1992年至今”两个阶段录入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中进行词频分析,以把握建国以来我国不同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教育概况。建国以来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经历了探索阶段到恢复重建阶段,再到发展阶段的演变历程。从教育内容看,1949年-1992年的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主要围绕“国家自由”、“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展开;1992年至今的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教育主要围绕“自由权利”、“自由发展”展开。从教育方法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越来越重视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主动思考。这两个阶段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既表现出继承性,又表现出创新性。由此可见,建国七十年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逐步趋于完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结构也更加完备和科学,在高中生的价值观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探究我国的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教育的历史演变过程,总结我国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教育的经验,对我国的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教育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如在推进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教育中,首先要注重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转变理论教育的模式,从灌输式的单向教育逐渐转变为互动式的双向探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课堂讨论、综合探究等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改变学生的被动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求知。
马达[9](2001)在《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内容提要:本文将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100年发展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这一历史阶段我国中小学、中师、高师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产生、发展、关联等问题,从中总结出得失与规律,以作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依据和参考。 笔者认为,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过程可分为六个时期。1.萌芽期(1901—1919):以学堂乐歌的兴起和发展为标志。2.初创期(1919—1949):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契机,美育逐步受到重视,学校音乐教育开始起步。3.建设期(1949—1956):新中国的建立,确立了美育和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4.曲折发展期(1957—1966):虽然美育未得到重视,但学校音乐教育在困境中仍有所发展。5.停滞期(1966—1976):在极“左”路线干扰下,美育被否定,学校音乐教育遭受严重破坏。6.繁荣期(1977—2000):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重新得到确立,学校音乐教育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繁荣局面。 从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六个时期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哪个时期政府将美育纳入教育方针,并在具体的措施、经费上给予足够的保证,哪个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就得到健康发展。
石玉[10](2013)在《中国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革命根据地将党对历史、对世界、对人生的总体理解和把握熔铸在教科书当中,以此传播共产主义理想,启迪千百万民众。全文从教科书编撰“历史语境”“基本情况”“文本特征”三个层次考察根据地教科书。以教科书在以上三层次的特点为依据划分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的发展阶段,并在每个发展阶段中结合案例分层次展开论证。研究分析革命根据地教科书在历史语境中的发展与变迁、功能与影响。全文分七个部分:“导论”界定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设计,梳理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教科书两方面的已有研究。该部分重点介绍论文的研究起点、研究思路以及整体架构。“第一章”讨论中央苏区时期的教科书(1927-1937)。中央苏区时期极其不稳定的教育局面是教科书编撰的背景。这导致教科书编撰未走向常规化的轨道,成套的学科教科书较少,以读物、常识、识字、游艺等类型为主。在文本特征方面体现出了极大的原创性。具体有主题选材和结构体例单一、叙述风格成人化的鲜明特征。“第二章”讨论抗日战争初期的教科书(1937-1942)。抗日战争初期确立教育全面为抗日服务,以及迅速建立正规的教育制度是教科书的编撰背景。虽然有严重的课本缺乏问题,但也促使教科书编撰走向正规化。教科书在主题选材上上突破了政治和生活的单一主题,大量加入学科知识,在编撰形式上引入了教学设计。“第三章”讨论抗日战争后期的教科书(1942-1946)。抗日战争后期确立了教育应与“实际”结合的基本方针,停止了教育正规化的建设。这一时期,教科书缺乏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还编出了系统的以“学科混编”为主的教科书。教科书在内容主题上删除了“城市”,选材彻底本土化,在编撰形式上去除“儿童化”等形式,强调本土特征。“第四章”讨论解放战争时期的教科书(1946-1949)。解放战争时期的教育为进入城市服务,建立正规化的教育被再次提出。该时期编出以“学科分编”为主的教科书。教科书内容主题上突破本土化特征,增加了“城市”题材,在编撰形式上强调学科规律。“第五章”讨论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的典型特征。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的发展历程体现出政治面向和农村面向两大典型;教科书的政治面向体现出根据地教科书在不同时期宣传党的政策和党的领导人,服从战争的需要的特点;教科书的农村面向体现出教科书重视农村生产知识和农村常识的特点。“余论”揭示根据地教科书在根据地社会中产生的政治鼓动作用以及对1949年后中国教育的塑形作用。
二、《政治常识》教学参考资料(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政治常识》教学参考资料(六)(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四十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方法 |
三、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
(二)知识社会学基础 |
(三)学习心理学基础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一)教科书 |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教科书及社会科教科书文献综述 |
(二)国内教科书及中学思想政治教科书文献综述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初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 |
一、改革开放初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概况 |
(一)拨乱反正: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时代背景 |
(二)重视双基: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课程改革背景 |
(三)回归基础: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的内容定位 |
二、改革开放初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
(一)学科知识: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基本取向 |
(二)“蒙太奇”式剪辑: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方式 |
(三)遵循学科逻辑: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特点 |
三、改革开放初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组织 |
(一)学术中心: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基本取向 |
(二)垂直组织: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形式 |
(三)学术性与结构性统一: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特点 |
四、改革开放初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呈现 |
(一)教学的资源:“圣经——结构”主义取向教材观的影响 |
(二)独白: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呈现的方式 |
(三)遮蔽: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的内容呈现的特点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化改革时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 |
一、深化改革时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概况 |
(一)深化改革: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时代背景 |
(二)素质教育: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课程改革背景 |
(三)落实双基: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的内容定位 |
二、深化改革时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
(一)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经验: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基本取向 |
(二)“插补”式混剪: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方式 |
(三)遵循学科逻辑、探索生活逻辑: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特点 |
三、深化改革时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组织 |
(一)学术中心与社会问题: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基本取向 |
(二)茧式多元: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形式 |
(三)突破顺序性,探索整合性: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特点 |
四、深化改革时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呈现 |
(一)教学的工具:“结构——科学”主义取向教材观的影响 |
(二)解释: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呈现的方式 |
(三)理性化: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呈现的特点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十一世纪以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 |
一、二十一世纪以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概况 |
(一)改革发展加速期: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时代背景 |
(二)全面素质教育: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课程改革背景 |
(三)三维目标: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的内容定位 |
二、二十一世纪以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
(一)学科知识与“超越”社会生活经验: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基本取向 |
(二)“整合”式融合: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方式 |
(三)遵循生活逻辑,探索心理逻辑: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特点 |
三、二十一纪以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组织 |
(一)社会问题与学生兴趣和发展: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基本取向 |
(二)垂直组织: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形式 |
(三)以生活为中心重构知识体系: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特点 |
四、二十一纪以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呈现 |
(一)交流的工具:“概念重构主义”教材观的影响 |
(二)对话: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呈现的方式 |
(三)祛魅: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呈现的特点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影响因素 |
一、改革开放40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外在因素 |
(一)经济因素对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影响 |
(二)政治因素对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影响 |
(三)文化因素对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影响 |
二、改革开放40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内在因素 |
(一)思想理论研究的发展对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影响 |
(二)课程改革与课程观变革对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影响 |
第六章 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发展趋势 |
一、融合:未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的价值取向 |
(一)斗争:当代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价值取向的博弈 |
(二)融合:未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价值取向的追求 |
二、发展:未来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的追求 |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选择的质量 |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组织的质量 |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呈现的质量 |
结论 |
(一)基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核心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三)拓展研究的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昆明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研究 ——以2015-2019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特点赏析 |
(二)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命题分析 |
(三)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解题分析 |
(四)文献简评 |
三、基本概念 |
(一)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比较分析法 |
(三)专家咨询法 |
(四)统计分析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昆明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概述 |
一、昆明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标准 |
(一)考试性质 |
(二)学业质量标准 |
二、昆明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要求 |
(一)考试目标要求 |
(二)考试内容要求 |
(三)考试范围要求 |
三、昆明市初中道德与法治考试评价的理论依据 |
(一)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二)教育测量理论 |
(三)教育评价理论 |
(四)多元智能理论 |
四、昆明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原则 |
(一)思想性原则 |
(二)基础性原则 |
(三)科学性原则 |
(四)时代性原则 |
(五)开放性原则 |
第二章 昆明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内容分析 |
一、试题的内容与分值结构分析 |
二、试题考点考查详细情况分析 |
(一)心理道德模块 |
(二)法律常识模块 |
(三)国情政治常识模块 |
三、试题取材分析 |
(一)生活情境类 |
(二)社会新闻类 |
(三)名言哲语类 |
(四)时政热点类 |
(五)文件法规类 |
(六)云南发展类 |
第三章 昆明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题型分析 |
一、题型与分值结构 |
二、客观题分析 |
(一)填空型选择题 |
(二)组合式选择题 |
(三)判断式选择题 |
(四)因果式选择题 |
(五)引文式选择题 |
(六)漫画式选择题 |
三、主观题分析 |
(一)体现类主观题 |
(二)评析类主观题 |
(三)措施类主观题 |
(四)意义类主观题 |
(五)认识类主观题 |
(六)图表类主观题 |
第四章 昆明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质量分析 |
一、试题结构及难度分析 |
二、试题内容及分值分析 |
三、试题特点分析 |
(一)考点覆盖全面,引领课改方向 |
(二)贴近学生生活,直面成长问题 |
(三)聚焦社会热点,培养家国情怀 |
(四)渗透课改理念,体现实践开放 |
(五)试题生动活泼,符合认知水平 |
四、试题效度、信度、区分度分析 |
(一)效度 |
(二)信度 |
(三)区分度 |
第五章 昆明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题的优化分析 |
一、昆明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不足之处 |
(一)个别题目考查内容重复 |
(二)部分试题问答设置欠佳 |
(三)部分题题型区分度不高 |
(四)少量试题有模式化倾向 |
二、优化昆明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建议 |
(一)题型稳重求变,结构优化组合 |
(二)弱化机械记忆,提高能力素养 |
(三)利用乡土资源,实现多元开发 |
(四)立足教材文本,明晰考点范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学位论文类 |
三、期刊杂志类 |
四、文件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方法、写作框架及学术创新 |
第一章 国民经济恢复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49 年10月~1952 年底) |
一、新中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确立 |
二、通过政治课和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三、政治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发挥党、团组织和少先队、学生联合会等的作用 |
小结 |
第二章 社会主义改造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3 年初~1956 年底) |
一、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提出 |
二、学习苏联,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三、时事政策教育 |
四、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途径 |
小结 |
第三章 “左”倾政治运动冲击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7 年初~1960 年底) |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 |
二、“左”倾政治运动的强大冲击 |
三、政治课与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途径展开 |
小结 |
第四章 调整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1 年初~1963 年底) |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整 |
二、调整中的波折 |
三、政治课的调整及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
小结 |
第五章 “反修防修”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4 年初~1966 年5 月) |
一、“反修防修”席卷中学教育领域 |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三、以政治课为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
四、其他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
小结 |
结语 |
一、历史评价 |
二、几点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政治性与规制化:1949-1966年中小学教科书研究 ——以政治、历史、地理教科书内容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既往研究综述 |
第二节 本文思路架构 |
第—章 择旧布新——教科书规制化的初建(1949—1952) |
第一节 溯源:根据地时期教科书略述 |
第二节 疏浚:教科书出版发行体制的整合 |
第三节 学习:苏式规制化的初建 |
第四节 承继:政治教科书的选用 |
第五节 改造:唯物史观下的历史教科书 |
第二章 以俄为师——教科书规制化与政治性的并进(1953—1956) |
第一节 “好学生”:教科书“以俄为师”的全面铺开 |
第二节 强化的“政治”与弱化的学科:政治教科书的边缘化 |
第三节 旧世界的工笔画:历史教科书的全面规制化 |
第四节 新世界的蓝图:仿效苏联的地理教科书 |
第三章 政治挂帅——“教育革命”旗帜下的教科书(1957—1960) |
第一节 “揭了盖子”:对经验的反思还是对秩序的打破 |
第二节 重生:政治课的重建与“社会主义教育”课的设立 |
第三节 “厚今薄古”:历史教科书的“因时而变” |
第四节 精简:去规制化的地理教科书 |
第四章 重回“正轨”还是向“左”踏步——“反修防修”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期的教科书(1961—1966) |
第一节 再度规制化的幻觉:十二年制教科书的遭际 |
第二节 直坠低点:历史教科书的重建与精简 |
第三节 向“左”前行:政治教科书的修订与变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重难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价值观 |
1.5.2 中国共产党价值观 |
1.5.3 价值观教育 |
第2章 源头活水: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源泉 |
2.1 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观教育相关论述 |
2.1.2 列宁的价值观教育相关论述 |
2.1.3 毛泽东的价值观教育相关论述 |
2.2 实践源泉 |
2.2.1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初创 |
2.2.2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探索 |
2.2.3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深入 |
2.2.4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发展 |
第3章 现实需求: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时代背景 |
3.1 涤除旧的价值观念:旧中国统治阶级残余思想急需破除 |
3.1.1 肃清帝国主义奴化思想 |
3.1.2 清除封建主义愚民思想 |
3.1.3 根除官僚资本主义腐朽思想 |
3.2 建构党和国家意识形态:主导价值观亟待确立 |
3.2.1 中国共产党政党意识形态的建构 |
3.2.2 中国共产党推动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 |
3.3 促进社会整合:社会变革时期各阶级的复杂社会心态尚待调节 |
3.3.1 社会阶级结构的变迁 |
3.3.2 各阶级中的复杂社会形态 |
第4章 教育群体与价值体系: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对象及内容 |
4.1 教育对象: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群体指向 |
4.1.1 共产党员、领导干部:价值观教育的示范群体 |
4.1.2 工人、农民、革命军人:价值观教育的核心群体 |
4.1.3 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等群体:价值观教育的广泛群体 |
4.2 价值体系: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
4.2.1 马列主义:主流价值观的指导思想 |
4.2.2 社会主义:艰辛探索中的价值目标 |
4.2.3 爱国主义:凝聚民族的价值追求 |
4.2.4 集体主义:汇集众力的价值主张 |
4.2.5 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价值倡导 |
4.2.6 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 |
第5章 教育举措、路径探寻与价值承载: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方法、途径及载体 |
5.1 方法选择: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法 |
5.1.1 理论教育法:价值观教育的灌输与渗透 |
5.1.2 实践教育法:价值观教育的培育与践行 |
5.1.3 榜样示范教育法:价值观教育的典范与标杆 |
5.1.4 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法:价值观教育的强化与提高 |
5.2 路径探寻: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途径 |
5.2.1 旧有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广泛的价值观教育传播系统 |
5.2.2 思想改造:涤除旧社会的价值观念 |
5.2.3 思想文化领域的“三次批判”:掌握文化领导权 |
5.2.4 土地改革中的价值观教育:唤醒农民的阶级意识 |
5.2.5 “三反”“五反”运动中的价值观教育:树立新的社会风尚 |
5.2.6 社会主义改造中的价值观教育:引领新中国的发展走向 |
5.2.7 农村冬学教育:提高农民的政治觉悟 |
5.2.8 职工业余教育:启迪工人的阶级觉悟 |
5.3 价值承载: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
5.3.1 以重大活动载体增进新的价值认同 |
5.3.2 以重大会议载体达成新的价值共识 |
5.3.3 以传媒载体宣传新的价值主张 |
5.3.4 以文艺载体讴歌新的时代精神 |
第6章 审视反思: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成效、经验、教训及启示 |
6.1 行之有效: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取得的显着成效 |
6.1.1 凝聚思想共识巩固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政权 |
6.1.2 新旧对比赢得了社会各阶层对党和国家的认同 |
6.1.3 汇聚众力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
6.1.4 价值实践中人民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彰显 |
6.2 以史资政: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经验 |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价值观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
6.2.2 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开展价值观教育 |
6.2.3 运用政治动员增强价值观教育的渗透力 |
6.2.4 注重社会各阶层的正当利益需求与价值观教育相融合 |
6.3 知往鉴今: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教训 |
6.3.1 思想文化领域的问题与政治问题混淆界限 |
6.3.2 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方式方法简单化 |
6.3.3 “三反”“五反”运动中的价值观教育存在过激行为 |
6.4 当代价值: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启示 |
6.4.1 价值观教育尤其是党自身的价值观教育极端重要 |
6.4.2 价值观教育要深入细致覆盖到不同社会群体 |
6.4.3 价值观教育要注重对多元价值观及社会思潮的引领 |
6.4.4 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要与时代特征相融合 |
6.4.5 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要不断创新 |
6.4.6 价值观教育要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紧密结合 |
结语 现实观照:对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缘起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意义 |
四 研究重难点 |
五 研究思路及方法 |
六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相关概述 |
一 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的含义 |
二 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形成的历史演进 |
(一)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的历史回顾 |
(二)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历史演进的特点 |
三 “新课标”修订的意义 |
第二章 “新课标”的继承发展与重大突破 |
一 “新课标”在文本结构上的继承发展与突破 |
(一)宏观结构上的继承与发展 |
(二)宏观内容上的重大突破 |
二 “新课标”在具体内容上的继承发展与突破 |
(一)课程性质的新变化 |
(二)课程基本理念的新变化 |
(三)课程目标的重大改变 |
(四)新增“学科核心素养” |
(五)课程结构的优化调整 |
(六)新增“学业质量标准” |
三 “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上的重大突破 |
(一)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 |
(二)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建议 |
(三)调整了教材编写的建议 |
(四)增加了对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
第三章 “新课标”的实施策略 |
一 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
二 探索综合性、活动型课程实现方式 |
三 课堂教学贴近生活 |
四 组织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 |
五 采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7)抗日根据地的高等教育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原因及意义 |
(一) 选题原因 |
(二) 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抗日战争 |
(二) 抗日根据地 |
(三) 高等教育 |
三、研究现状 |
(一) 研究内容 |
(二) 主要成果 |
(三) 存在的不足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宏观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
(三) 系统研究法 |
五、创新点与难点 |
(一) 创新点 |
(二) 难点 |
第一章 抗日根据地兴办高等教育的背景 |
第一节 全国抗战爆发前中共创办教育的基本情况 |
一、通过教育培养干部与人才 |
二、发展教育的作用与经验 |
第二节 适应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 |
一、肩负领导抗战使命 |
二、解决干部短缺及本领恐慌问题 |
三、提高文化水平 |
四、坚持持久抗战 |
第三节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
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认识 |
二、反对教条主义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的建设核心内容 |
第四节 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需要 |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提出 |
二、推进新文化的建设 |
第二章 抗日根据地高等教育的兴办与发展 |
第一节 全国抗战爆发前后陕北的高等院校 |
一、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
二、陕北公学 |
三、鲁迅艺术文学院 |
四、延安自然科学院 |
五、中国女子大学 |
六、中国医科大学 |
七、马列学院 |
八、陕甘宁边区行政学院 |
九、八路军军政学院 |
第二节 整风运动后陕北高等院校的改组 |
一、中共中央党校 |
二、延安大学 |
第三节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高等院校 |
一、华北联合大学 |
二、江淮大学 |
三、雪枫军政大学 |
四、晋察冀军政干部学校 |
五、抗战建国学院 |
六、晋西北抗战学院 |
第三章 抗日根据地高等教育的教育方针与教育构成 |
第一节 教育方针 |
一、理论联系实际 |
二、为抗战救国服务 |
第二节 课程与教材 |
一、课程 |
二、教材 |
第三节 教员与学员 |
一、教员 |
二、学员 |
第四节 教学特点 |
一、领导干部授课 |
二、强化政治教育 |
三、采用少而精、重点讲授与启发教学的教学原则 |
四、勤俭办学 |
五、干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中心环节 |
第四章 对抗日根据地高等教育的评价 |
第一节 主要成绩 |
一、培养了大量干部与人才 |
二、促进了抗日斗争与根据地建设 |
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提供了基础 |
第二节 局限性 |
一、学制短 |
二、院系设置简单 |
三、课程设置不系统 |
四、办学条件差 |
第五章 抗日根据地发展高等教育的经验 |
第一节 高度重视发展高等教育 |
一、中央部署 |
二、领导干部论述 |
三、参与具体事务工作 |
第二节 围绕抗战办教育 |
一、制定了与抗日战争相适应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
二、紧紧围绕抗日办学 |
第三节 注重教员队伍建设 |
一、多方聘用教员 |
二、生活上关心照顾教员 |
参考文献 |
(8)我国建国以来的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教育 ——基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教育相关理论概述 |
2.1 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主要内涵 |
2.1.1 自由是人所特有的类本质 |
2.1.2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
2.1.3 自由是一种权利 |
2.1.4 自由是一个过程 |
2.2 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自由价值观 |
2.2.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 |
2.3 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教育概述 |
2.3.1 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教育的现实意义 |
2.3.2 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原则 |
2.3.3 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法 |
第3章 思想政治课中的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教育历史沿革 |
3.1 思想政治课建国后的几次转折(1949-1992) |
3.1.1 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教育初步确立(1949-1956) |
3.1.2 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教育曲折前进(1956-1976) |
3.1.3 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教育新的转折(1976-1992) |
3.2 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教育新时期的三次转变(1992 至今) |
3.2.1 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教育新的阶段(1992-1996) |
3.2.2 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教育新的进步(1996-2004) |
3.2.3 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教育新的发展(2004 至今)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教材选用 |
4.2 研究教材梳理 |
4.3 研究框架设计 |
4.3.1 1949 年-1992 年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分析 |
4.3.2 1992年至今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分析 |
4.3.3 建国70 年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板块结构分析 |
4.4 研究假设 |
4.4.1 研究假设一 |
4.4.2 研究假设二 |
第5章 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 |
5.1 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文本分析 |
5.1.1 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词频分析(1949-1992) ·· |
5.1.2 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词频分析(1992 至今) |
5.2 思想政治教材中的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教育的特点 |
5.2.1 自由的哲学内涵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 |
5.2.2 自由的权利贯穿于基本国情知识 |
5.2.3 自由的价值目标贯穿于文化生活 |
第6章 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教育经验及路径探索 |
6.1 我国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教育经验总结 |
6.1.1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6.1.2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6.1.3 始终重视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 |
6.1.4 始终尊重高中生身心发展规律 |
6.2 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教育内容发展路径展望 |
6.2.1 拓宽思想政治课教材横向知识覆盖 |
6.2.2 推动思想政治课教材纵向有序衔接 |
6.2.3 提高思想政治课教材的使用率和覆盖率 |
6.3 改进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教育方法的策略 |
6.3.1 树立思想政治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 |
6.3.2 加强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在各学科间渗透 |
6.3.3 促进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显性教育隐性教育结合 |
6.3.4 推进信息技术与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教学深度融合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清末民初的学校音乐教育(1901~1919) |
第一节 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发端 |
一、 清末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 |
二、 民初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 |
第二节 学堂乐歌的兴起与发展 |
一、 学堂乐歌起源之简况 |
二、 学堂乐歌的特点及所存在的问题 |
(一) 学堂乐歌的特点 |
(二) 学堂乐歌创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
三、 学堂乐歌对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美育与音乐教育思想 |
一、 清末时期的音乐教育思想 |
二、 民初时期的音乐教育思想 |
三、 王国维、蔡元培、沈心工、曾志(文心)的美育与音乐教育思想 |
第四节 结语 |
第二章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建立之前的学校音乐教育(1919~1949) |
第一节、 中小学音乐教育 |
一、 中小学音乐课程纲要的颁发 |
二、 教材建设开始起步 |
三、 音乐教育研究中所反映出来的音乐教学现状 |
四、 音乐教育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
五、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 |
六、 教材建设走上正轨 |
七、 抗战时期的中小学音乐教育 |
八、 四十年代之后的中小学音乐教育 |
九、 结语 |
第二节 师范音乐教育 |
一、 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初创期 |
二、 新学制的实施 |
三、 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
四、 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
五、 结语 |
第三节 苏区、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学校音乐教育 |
一、 土地革命时期 |
二、 抗日战争时期 |
三、 解放战争时期 |
四、 结语 |
第三章 新中国建立初期至“文化大革命”之前的学校音乐教育(1949~1966) |
第一节 中小学音乐教育 |
一、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法规建设 |
二、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状况 |
三、 美育被列入国家教育方针,音乐教育开始得到重视 |
四、 五十年代中期中小学音乐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
五、 新中国建立以来颁发的第一套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 |
六、 教材建设开始起步 |
七、 课外音乐活动开展活跃 |
八、 五十年代中期至“文化大革命”之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 |
九、 结语 |
第二节 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
一、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中师音乐教育 |
二、 音乐教育法规建设和教材建设开始起步 |
三、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中师音乐教学大纲 |
四、 教材建设的发展 |
五、 五十年代末期至“文化大革命”之前的中师音乐教育 |
六、 结语 |
第三节 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
一、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高师音乐教育 |
二、 高师音乐教育的法规建设 |
三、 五十年代中期至“文化大革命”之前的高师音乐教育 |
四、 结语 |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1966~1976) |
第一节 中小学音乐教育 |
一、 概况 |
二、 结语 |
第二节 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
一、 概况 |
二、 结语 |
第三节 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
一、 概况 |
二、 结语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之后的学校音乐教育(1977~2000) |
第一节 中小学音乐教育 |
一、 恢复时期音乐教育法规的建设及美育问题的讨论 |
二、 八十年代初期所存在的问题及部分地区所采取的对策 |
三、 美育在国家教育方针中的确立、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机构的健全及音乐教育法规文件的颁发 |
四、 学校音乐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 |
五、 落实《总体规划》、完善音乐教育管理体制 |
六、 九十年代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的颁发、音乐教材的建设及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开设 |
七、 音乐教育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
八、 课外、校外音乐活动的蓬勃发展 |
九、 音乐师资状况及音乐课开课情况 |
十、 国家教委有关音乐师资队伍建设的一系列举措 |
十一、 九十年代后期国家对美育、艺术教育的重视,确立了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
十二、 结语 |
第二节 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
一、 恢复时期音乐教育法规和教材建设 |
二、 中师音乐教育办学状况及部分地区所采取的对策 |
三、 音乐教研活动活跃,教育科学研究有所发展 |
四、 中等艺术师范学校和中师音乐班的发展 |
五、 课外、校外音乐活动蓬勃发展 |
六、 九十年代之后的中师音乐教育 |
七、 结语 |
第三节 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
一、 恢复时期音乐教育法规和教材的建设 |
二、 扩大招生规模,满足基础教育需求 |
三、 教研、科研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
四、 九十年代之后的高师音乐教育 |
(一) 落实《总体规范》,贯彻《若干意见》 |
(二) 研究生教育及师资队伍建设 |
(三) 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 |
(四) 教育科研工作取得较大成绩 |
(五) 全国性音乐教育研讨会的召开推动了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
五、 结语 |
总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教科书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的研究 |
三、中国革命根据地课本的相关研究 |
四、国外关于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央苏区时期的教科书(1927-1937) |
第一节 教科书的编撰背景 |
一、建立中央苏区教育制度 |
二、教育以宣传党的政治文化为目的 |
第二节 教科书的编撰概况 |
一、建立根据地教科书编审制度 |
二、中央苏区时期的新编教科书 |
三、中央苏区时期禁用的几种教科书 |
第三节 教科书的文本特征 |
一、教科书内容主题单一化 |
二、教科书编撰形式单 |
第二章 抗日战争初期革命根据地的教科书(1937 年——1942 年) |
第一节 抗日战争初期革命根据地编撰背景 |
一、教育全面为抗日战争服务 |
二、迅速建立正规的教育制度 |
第二节 教科书的编撰概况 |
一、“课本荒”现象 |
二、几种主要的教科书 |
第三节 教科书的文本特征 |
一、教科书内容主题突破单一化 |
二、教科书编撰形式引入教学设计 |
第三章 抗日战争后期革命根据地的教科书(1942-1946 年) |
第一节 教科书的编撰背景 |
一、教育与党的“政治文化”结合 |
二、教育与群众的“生产劳动”结合 |
第二节 教科书的编撰概况 |
一、初级小学国语和常识教科书 |
二、高级小学历史和地理教科书 |
三、其他学科教科书 |
第三节 教科书的文本特征 |
一、教科书内容主题本土化 |
二、教科书编撰形式强调本土特征 |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教科书(1946-1949) |
第一节 教科书的编撰背景 |
一、教育为进入城市服务 |
二、再次建立正规的教育制度 |
第二节 教科书的编撰概况 |
一、小学教科书 |
二、中学各科教科书 |
三、禁止使用的教科书 |
第三节 教科书的文本特征 |
一、教科书内容主题突破本土化 |
二、教科书编撰形式强调学科规律 |
第五章 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的特征分析 |
第一节 根据地教科书的政治面向特征 |
一、教科书政治面向特征一:宣传党的政策 |
二、教科书政治面向特征二:宣传党的领导人 |
三、教科书政治面向特征三:服从战争的需要 |
第二节 根据地教科书的农村面向特征 |
一、教科书农村面向特征一:重视农村生产知识 |
二、教科书农村面向特征一:重视农村生活常识 |
余论: 革命根据地教科书之影响 |
一、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动员功效 |
二、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的塑形作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政治常识》教学参考资料(六)(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四十年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内容变革研究[D]. 赵明辉.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1)
- [2]昆明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研究 ——以2015-2019年为例[D]. 王德志.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易春秋.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4]政治性与规制化:1949-1966年中小学教科书研究 ——以政治、历史、地理教科书内容为中心[D]. 安江.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5)
- [5]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教育研究(1949-1956)[D]. 包志国.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6]《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研究[D]. 许舒淇. 海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抗日根据地的高等教育研究(1937-1945)[D]. 苏志明.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8]我国建国以来的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教育 ——基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研究[D]. 闫苗.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9]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 马达. 福建师范大学, 2001(01)
- [10]中国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研究[D]. 石玉. 湖南师范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