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鞍山地区出土陶器的修复(论文文献综述)
刘婷婷[1](2012)在《辽南地区出土汉代文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所指辽南地区是指辽河以南,千山山脉西麓以及辽东半岛南端地区,这一地区地处渤海、黄海之间,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接东北大陆,主要包括现行行政区划的辽阳、营口、鞍山、大连四市范围,在汉代属辽东郡辖地。本文在借鉴当前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对辽南地区出土汉代文物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对辽南地区汉代物质文化进行研究,充分利用文献资料,结合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通过对辽南地区发现的汉代城址、遗址和墓葬出土的器物,分析、研究辽南地区汉代物质文化,揭示辽南地区汉代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而探讨汉代辽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探讨汉代辽南地区的社会意识状况,找出两汉时期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原因,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历史借鉴。两汉时期辽东郡的设立,加深了辽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联系,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一方面,以地方官吏为代表的正统儒学思想影响着辽南地区的人民;另一方面,以封建士大夫阶层为主的汉代儒学也在辽南地区传播发展,特别是东汉末期中原地区社会动荡,辽南地区相对较安宁,一批有识之士纷纷渡海入辽,推动了辽南地区的文化发展。儒家思想以孝悌观念为本,注重丧礼,商周以来在特定地域祭祀的习俗被改变,开始流行对墓主人单独祭祀,这从营城子汉墓壁画也可以看出。辽南地区的汉代墓葬,从整体上看,从一种封闭的形式转变为开阔的仿地上建筑的形制,墓葬内的随葬品也从西汉初期的鼎、盒、壶等陶礼器转变为专为随葬用的冥器,如灶、井、房、俎的随葬品组合形式。这种墓葬风俗的转变,体现出一种思想观念的转变,儒家思想已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随着汉文化的广泛传播,在中原地区经济恢复的带动下,汉代的辽南地区经济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辽南地区铁矿含量丰富,冶铸技术水平较高,成为辽东郡的冶铁中心。冶铁业的进步,推动了包括农业、手工业、建筑业的发展。当时商贸活动频繁,社会安定和谐,使辽南地区成为当时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达地区之一,对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郭潇[2](2019)在《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意象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建筑装饰意象作为贯穿建筑装饰形式表达、受众联觉体验与意识认知的重要内容,对整体建筑的影响以及作用是十分鲜明的,同时也是建筑文化多元性研究的重要特质之一。目前,国内对于建筑装饰的研究多集中在装饰实体方面,对于装饰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等方面的研究缺少,特别是东北地区因所属地域特殊性导致相关建筑装饰研究匮乏,建筑实物遗存因自然条件变迁亟待保护。在此背景下,课题以“建筑装饰意象”为研究内容,主要探讨在东北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建筑装饰呈现出怎样的丰富形态,有多少受到中原建筑文化与技术影响,又有多少对中原建筑产生着某种影响与渗透。并且,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审美的社会性、物质性,主观知觉性与客观功利性所形成的互相依赖形成的美感,对不同社会阶段建筑装饰的表现方式、目的和意义的影响及表现特征又有哪些不同。论文的第一与第二部分作为全篇的立论基础与逻辑起点,在对基本概念予以阐释的基础上,完成了研究理论的框架构建,界定了论文的研究范围与技术路线;第三至第六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在这一部分中,论文结合艺术学规律分析与建筑学微观建筑形态阐释,运用图像学分析法、历史演进分析法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采用社会学田野调查的手段,以图式解析与文字论述相结合,对隋唐羁縻府州时期、辽金北方王朝时期、元明清中央王朝时期东北地区的建筑装饰进行分析。隋唐羁縻府州时期东北地区崛起了“海东盛国”——渤海国。装饰图案题材基本取材于唐、高句丽,并受所处地域经济的影响,导致渤海中心地区与偏远地区建筑形式不统一,致使渤海国没有原生的建筑装饰形式,只能吸取借鉴优秀的其他文化,是为接受性装饰意象;辽金北方王朝时期是北方民族、北方文化成型与产生话语权的时期,也是各个民族融合交流的全盛时期。辽金时期的建筑装饰图案题材丰富,充分反映了游牧民族在地性生活的特点。由于辽金特殊的地理位置、民族、政治等因素,并最终经文化的涵化整合,体现了建筑装饰意象依赖性的特点;元、明、清三朝完成了以中国王朝为中心的“国际秩序”的建立,皇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与约束力加强。这个时期东北地区的文化交流平行移动,东北地区的建筑装饰基本表现出与中原建筑协同的特点,原则性、指导性建筑做法成熟,形成了接受性装饰意象类型。东北人民对外部文化的接收和吸纳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和再建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出急剧性、主动性、模仿性的特点,装饰意象也由间接意象走向直接意象、弱质意象转向强质意象。
杜战伟[3](2014)在《中国东北南部地区新石器文化的时空框架与谱系格局研究》文中认为论文的前4章主要是中国东北南部地区诸区域新石器文化的编年序列研究。首先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和文化传统,将中国东北南部地区区分为辽东南部地区、辽西地区、辽东北部地区、松辽分水岭南麓地区等4个区域;其次对各区域新石器文化的分期与年代进行讨论,进而建立了各区域诸考古学文化遗存的编年序列。第5章是中国东北南部地区新石器文化的时空框架的构建。通过4个地区考古学文化遗存年代序列的横向比较,根据诸区域考古学文化在时间上的对应关系,将中国东北南部地区新石器文化遗存划分为十个时段。之字纹是中国东北南部地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纹饰之一,而且以之字纹为代表的遗存对中国东北南部地区乃至东北亚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曾起到过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之字纹为着眼点,并结合中国东北南部地区新石器文化遗存的阶段性特征,最终将十个时段整合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前之字纹时代、之字纹时代、后之字纹时代,并在这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内进一步区分出不同的发展时期。在以上诸区域考古学文化纵向编年和横向比较两方面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起中国东北南部地区新石器文化的时空框架体系。第6章是对中国东北南部地区新石器文化谱系格局的研究。以考古学文化的年代早晚关系和分布区域为线索,以陶器主体纹饰所反映出的亲缘关系为着眼点,将中国东北南部地区的诸考古学文化划分为四个不同的文化系统——之字纹系统、堆纹系统、刻划纹系统、绳纹系统;进而依据诸文化系统的形成方式,将其区分为原生型文化系统和次生型文化系统;接着根据不同文化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进趋势讨论了诸文化系统所存在的两种发展模式——“一地连续性发展模式”和“异地移动性发展模式”,可分别简称为“一地式”和“异地式”;最后结合自然环境和周边文化背景的分析,探讨了中国东北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诸文化系统的交流、融合、扩张、迁徙等相互作用关系,考察了在不同发展阶段文化系统之间的互动所造成的格局变迁。
万蕊[4](2020)在《《我国矿冶类遗址阐释与展示设计研究 ——以望城岗冶铁遗址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矿冶类遗址主要指因采矿、冶炼和铸造而遗留下来的工业设施、建筑厂房、手工业作坊、冶炼原料等相关遗迹和文物,不但深刻反映了我国丰厚的矿冶历史文化资源,还见证了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历程。矿冶类遗址作为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其他手工业及工业生产的文化遗产一样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矿冶类遗址因其遗址本体脆弱、专业性较强、价值认知不足等诸多问题,导致阐释与展示工作进展不顺利。随着我国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工作的重视,开始出台众多与工业遗产相关的法律政策,其中有部分条例与矿冶类遗址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应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基础上,合理全面地阐释与展示矿冶类遗址的价值内涵。我国目前已公布了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两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其中分别包括34处和37处矿冶类遗址。本文以矿冶类遗址为主要研究对象,并研究分析这34处和37处矿冶类遗址的阐释与展示方式、内容等现状情况,梳理了目前矿冶类遗址的阐释与展示存在的困境,通过确定矿冶类遗址的阐释主题与视角,以矿冶类遗址价值内涵为核心,结合矿冶类遗址的自身特点,依据矿冶类遗址的构成要素,归纳总结出矿冶类遗址阐释与展示的内容;通过分析矿冶类遗址本体情况及所处环境,较为全面的梳理出矿冶类遗址的阐释与展示模式;为大力宣扬矿冶类遗址包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多种不同类型的阐释与展示方式,构建适合矿冶类遗址的阐释与展示体系。最后,结合望城岗冶铁遗址公园的实践设计项目,以望城岗冶铁遗址的价值特征为出发点,根据矿冶类遗址阐释与展示体系的研究成果,提出“一带、四区、多点”的展示结构,形成以展示汉代冶铁和农耕文化的冶铁遗址公园,为矿冶类遗址公园的阐释与展示模式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最终促进矿冶类遗址阐释与展示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多样性。
赵永军[5](2010)在《金代墓葬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朝是我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以汉民族为主体多民族共同组成的王朝政权,它继北朝、辽朝之后,再一次开创了我国历史上南、北王朝分治的局面。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同其他王朝一样,金王朝也曾创造了灿烂而独特的民族文化,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存。墓葬,作为当时社会生活及文化的载体,由于其遗留数量多,分布广泛,并蕴涵着大量的人文历史内含和丰富的文化信息,成为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本文在全面收集现有材料和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金墓的发现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运用考古学方法,对金墓的形制与结构,随葬器物,装饰内容,分区与分期,以及族别、葬俗、等级差异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此外,结合文献记载和相关史学研究成果,以考古学的视角,对墓葬反映的金代社会组织结构、民族构成、社会阶层等问题作了深入探讨,从而达到补史证史的目的,是通过物质文化遗存研究解读金史的一次有益尝试。
李路[6](2014)在《汉代东北边疆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交流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所主要讨论的内容是汉代东北边疆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交流状况,需要我们跨学科、跨领域的去进行综合研究。总体而言,这是一个基于东北地方史研究、中国古史研究和中国古代文化与边疆民族文化研究的综合性课题,更要结合文化史、民族史、社会史、考古资料等多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才能将本课题的内容有一个较为清晰和全面的展示。按族系划分,在两汉时期我国东北地区活跃着:肃慎族系:真番、挹娄;秽貊族系:秽、貊、夫余、高句丽、沃沮;东胡族系:东胡、鲜卑、乌桓等大小十余个边疆古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进程中,这些东北古民族在我国的东北地区繁衍生息,发展壮大,这片有着独特自然地理条件的区域中,创造出了具有丰富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于此同时,他们都与中原汉王朝不断进行着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双方在交流过程中逐渐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为中华文化的成长共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本课题主要讨论的内容,正是汉代我国东北边疆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文化相交流的这个过程,立足于文献基础,力图发现种种文化现象背后所蕴含的内在逻辑与联系,试图理清这一文化交流、融合进程的思路,探讨这一文化交流进程的历史意义,在这一前人尚未深入涉足的领域内尽一丝探索之力。本论文主要有以下六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为导论。在导论中,主要探讨了本课题研究的历史背景、研究价值、研究现状以及对相关概念做了必要的界定。第二部分主要讨论的是汉代东北地区的民族融合。重点考察了汉代生活在东北地区各民族的居地、迁移以及人口流动状况,明晰了这一地区民族融合的整体态势,并进一步的讨论了汉代东北地区民族融合对东北区域文化发展的历史意义。第三部分为汉代东北边疆民族与汉族的物质文化交流。在对汉代东北边疆民族与东北地区汉族物质文化发展程度进行考察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汉代东北地区在汉文化影响之下的物质文化总体发展趋势。第四部分为汉代东北边疆民族与汉族的制度文化交流。本部分主要考察了汉代东北各边疆民族社会制度的具体形态与总体特征,分析了汉王朝东北民族政策的具体内容及其影响,并讨论了汉代东北地区制度文化发展的水平。第五部分为汉代东北边疆民族与汉族的精神文化交流。本部分首先讨论了汉代东北各边疆民族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而分析了汉文化对东北边疆民族文化在思想层面的影响,考察了汉代东北地区以汉文化为主导的精神文化发展进程。第六部分为汉代东北边疆民族与汉族的民俗文化交流。本部分首先考察了东北边疆民族与汉族民俗文化的具体表现和总体特征,分析了汉族与东北边疆民族在风俗习惯上的差异性以及形成这种差异性的历史原因,以及讨论了双方在民俗文化上的融合趋势。
陈晖[7](2019)在《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冈时期中原文化向南方的扩张研究》文中指出以长江中游为中心,西至峡江地区,东达江淮西部地区,北及淮河支流,南过长江至洞庭湖周边区域的广博地理范围为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冈时期中原文化影响下的南方地区。龙山时代晚期之前,尽管中原文化和南方地区发生着联系甚至在某些时候“侵占”了其边缘地区,南方地区仍然有着完整的文化发展序列。然而到龙山时代晚期,中原地区王湾三期文化南侵打断了本地石家河文化发展进程,由此开启的中原文化向南扩张的态势经二里头阶段一直持续到二里冈时期,长江中游地区出现了以盘龙城为中心的庞大遗址群,无论是在物质文化还是制度、精神等层面在很大范围内均表现出了较强的一致性,中原文化势力范围达到顶峰。本文即以中原文化向南扩张为视角,探讨这一文化过程及其背后体现的社会图景。本文第二章分三个阶段构建了南方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第三至五章分析了南方地区各区域文化面貌构成及区域间互动与文化变迁。在此基础上第六章探讨了龙山时代晚期、二里头时期和二里冈时期中原文化各自的扩张背景以及扩张阶段、模式及动因差异。龙山时代晚期之前,长江中游地区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的发展序列属于本地同一谱系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而进入龙山时代晚期以后,文化面貌出现了剧变。大量精美玉器的出现,瓮棺葬的流行,大量王湾三期文化陶器在原石家河文化地域范围的出现,展现了文化谱系的剧变。学术界普遍相信这是“禹征三苗”所带来的直接后果。王湾三期文化采取向南扩张模式是对南方地区的全面占领而非据点式,但在南方地区并未形成完整的聚落层级,没有明显的中心聚落。南方地区二里头时期遗存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相当于二里头文化二期晚段到四期早段,其中又可以分为扩张的初始期、全盛期及衰退期三个小阶段。二里头的扩张是分阶段逐步推进的;未形成明显的高等级中心性聚落;中原地区对南方输出的主要是日用陶器。青铜礼器生产与分配为中原地区贵族所垄断,用以构建其统治秩序。南方地区遗址主要沿资源产区及河流等交通要道分布,具有明显的资源导向性。第二阶段为二里头末期时,二里头文化彻底退出南方地区,部分遗址新出现了具有下七垣文化因素的遗存。江淮地区、环洞庭湖地区出现的少量具有二里头晚期特征玉器、铜器可能反映了夏商之变后部分二里头贵族的南迁。南方地区二里冈时期遗存可存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为二里冈下层时期,一方面典型的中原文化开始分波次进入南方地区,体现了南方地区与中原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文化面貌表现出多种文化因素共存的局面。第二阶段为二里冈上层阶段,中原文化在南方地区影响和控制达到顶峰。同时不同区域文化和社会形态又展现出诸多差异,反映出中原文化对南方的控制和影响存在不同模式。以盘龙城为中心的江汉东部地区,中原文化在此区域以城址为中心沿长江向周边辐射,但其对江汉西部的影响力与上一阶段相比明显衰退。在江汉西部地区,中原文化并未如江汉东部那样完全占据主导地位,中原因素与地方因素杂糅共处,其影响可能是通过贸易据点的方式实现。江淮地区在二里冈上层二期之前中原文化并不强势,地方特征明显。这可能与豫东地区长期为岳石文化所占据,江淮地区与中原交流通道不畅有关。至二里冈上层二期时,在商文化的东方战略下,豫东及江淮地区开始出现典型的二里冈陶器。中原文化在南方的中心开始逐步转移至江淮地区。二里冈在南方的扩张不仅以城址作为重要节点,并且城垣、宫殿基址、贵族墓葬及青铜器等高等级遗存实为中原地区的复刻,具有明显的礼制和信仰输出特征。
耿孝臣[8](2013)在《中国锡制产品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居于五金之一的锡金属,在我国人民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并不是始终如一的。在人类的早期文明中,锡金属因可以极大地提高铜的硬度,改善其铸造性能而成为当时的贵重金属。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青铜器在人们生活中地位的逐步削弱,锡金属的地位也随之削弱,从早期的贵重金属成为庶民皆可使用的金属,就这一点来说,它有别于一直居于贵重金属地位的金银,至明代,它已经成为可以满足不同身份、不同层次人们需要的器物。也正因为锡金属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社会地位的变化,使得在古人的生活中曾起过重要作用的锡器一直不似端庄大方、凝重典雅的青铜器和璀璨的金银器,能够得到浓墨重彩的关注,可以说,含蓄质朴的锡器在器物艺术中一直未得到正史的关注,从设计艺术的角度对其进行整体、全面的研究也少有人问津。本文结合广阔的社会背景,考察中国锡制产品艺术的历史发展状貌,从其孕育的社会经济基础、历史传统以及成熟的表现来探询锡制产品艺术形成的具体过程,了解其独特的生产与经营方式,揭示其造型纹饰特征,梳理锡制产品与其它相同和不同时代工艺美术品类之间的关系,进而剖析中国锡制产品造型与纹饰所蕴含的人类的思想意识与文化内涵,从多层面、多维度、多视角展开研究,以期探寻其发生演变的规律及其美学特征。这一研究过程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代人们广阔深沉的生活世界,更可以让我们探寻、体悟当时的人们用锡金属表现出的设计形态所体现出来的种种设计意识,对于古代人设计意识的探寻,对今天的设计艺术也会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同时本文也关注了锡制产品在中国不同地域的发展历史及现状,通对不同地域锡制产品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对其与国外锡制产品的传播与交流进行了梳理。这对于当下中国的锡制产品如何传承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孟丽,王辉,万欣[9](2018)在《辽宁盖州市光荣村积贝墓的调查与发掘》文中研究说明光荣墓地是发现于盖州地区为数不多的西汉积贝墓地之一。该墓地虽遭严重破坏,但经抢救性发掘,仍然出土了较多的泥质灰陶器等,尤其是其中的彩绘陶器以及特殊的墓葬形制,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色彩,对研究辽南地区汉代的历史与考古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李钟洙[10](2004)在《夫余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考古学研究方法对至今所发现的夫余文化遗存特征进行了考察。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首先以文献中所记载的内容为基础,按时期整理了夫余的历史,其次确定了夫余的境域范围和自然地理环境。夫余的历史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是西汉初至西汉末,为夫余的形成时期;中期是东汉初至285年,为夫余的鼎盛时期;晚期是285年至494年,为夫余的衰落时期。夫余的境域早期只分布在第二松花江沿岸。中期,东以张广才岭和威虎岭为界;西以双辽至大安的一线为界;南以龙岗山脉为界;北以嫩江和第一松花江为界。晚期只限于辽源市一带。 第二章整理了夫余文化遗存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内容,并且将以往的关于夫余的研究论文分成国内和国外两部分进行了介绍。关于夫余文化遗存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国内的夫余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国外的夫余研究以韩国、朝鲜、日本为主。韩国从七十年代开始,到九十年代后关于夫余的研究得到了正式发展。朝鲜的夫余史研究在七十年代就有了一定的成果。日本从三十年代开始出现了关于夫余的研究。 第三章探讨夫余文化的特点,首先观察夫余文化时间与空间的特点,之后把夫余文化遗存分为城址、生活遗址、墓葬、遗物等来观察其特点,最后探讨拥有夫余文化的族属和他们的经济生活。夫余文化的时间范围大致相当于公元前二世纪初至公元四世纪。夫余文化的空间范围以吉林市一带为中心的蛟河、永吉、九台、长春、舒兰、榆树、德惠、农安、双阳、伊通等,而且其大部分集中在第二松花江中流和饮马河、伊通河沿岸。夫余城址可分为平地城和山城。都城的防御体系由平地城和山城为一组的双重防御体系构成,主防御方向推定为西南方。地方的城址大部分位于交通道上。生活遗址可分为居住址和灰坑,居住址形制均为半地穴式的圆角长方形、椭圆形等。室内设有灶坑、壁盒、窖穴和柱洞。灰坑大部分设在居住址的周边,其形制有圆角长方形、不规则长方形、椭圆形、圆形等。墓葬的形制可分为竖穴土扩式、竖穴土扩木停式、土石混封式。葬具以木质为主,葬法采用了单人葬、两人同穴合葬、两人异穴合葬、三人同穴合葬、三人异穴合葬等,均为一次葬,葬式均为仰身直肢,出现殉马习俗。根据墓葬的规模和葬法、男女性别等差异随葬器物的品种和数量也有不同。通过老河深墓地的男女性别和埋葬方法等可以看出组成此墓地的集团已出现了阶层分化。总体上老河深墓地是豪民以上的阶层利用过的共同墓地。出土遗物中生活活用具有陶器、铜镜、铜钱、铜旗、小铜壶、小铁刀、铁锥、铁剪、木漆器、桦树皮器皿、纺织品等。兵器有铁剑、环首刀、铁矛、铁链等,还有护身器盔胃、恺甲、护心镜等。生产工具有续、镑、镰、镭、凿、削、烨、锄、斗斧等。车马具有镶、衔、害、马橙、鞍桥、当卢、节约、带扣、卡具、环形饰、铃等。装饰品有耳饰、牌饰、腕饰、片饰、带钩、带卡、带扣、环饰、泡饰、铜梳、婆金铜贝等。拥有夫余文化的主体是秽拓族系统,而且还有少数的周边地区族属。夫余的经济生活为长期的定居,具有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的经济方式。 第四章探讨夫余文化与西岔沟类型的关系,首先观察西岔沟类型的文化内涵,之后探讨西岔沟类型和夫余文化之间的关系。西岔沟类型遗存均为墓葬,墓葬形制为竖穴土扩式,使用木质葬具,均为单人一次葬,出现殉马习俗。西岔沟类型的渊源是宝山文化和汉书二期文化,外来文化因素有中原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西岔沟类型是当时生活在此地区的土着民吸收周边地区的文化因素创造的新文化类型,笔者支持‘一个单独的考古学文化说’。西岔沟类型和泡子沿类型是具有不同渊源的两种文化。 第五章探讨夫余文化的渊源,首先探讨西团山文化和泡子沿类型之间出现的文化变异和泡子沿类型的出现过程,之后探讨汉书二期文化的影向,最后探讨泡子沿类型的渊源。公元前四世纪在一些西团山文化晚期遗存中开始出现与典型的西团山文化不同的新文化因素。随着进入公元前三世纪,各地出现了与西团山文化的文化内涵完全不同的几种文化类型。到公元前二世纪,终于出现泡子沿类型。夫余文化的来源是西团山文化、汉书二期文化和宝山文化,其中最主体因素是西团山文化。 第六章介绍了夫余和中原文化、北方草原文化、高句丽文化之间的关系。夫余和中原王朝虽有一些冲突,但长期来说维持了非常友好而亲密的关系。夫余文化中的中原文化因素在土扩木停墓形制和铜镜、漆器、铜钱、砖瓦等高级器物上体现得最为明显,此外泥质陶、铁制兵器、铁制生产工具、车马具、玉饰等装饰品中也出现了中原文化因素。在与北方草原文化间的关系中,夫余与其中的匈奴和鲜卑建立了最为密切的关系。出现在夫余考古文化中的北方草原文化因素有殉马习俗、动物纹牌饰、铜蝮、桦树皮器物等。与高句丽的关系,文献记载两国间关系非常密切,但两国的考古文化间却不存在这种密切的关系。 结语提出关于夫余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第一,“豪离国”的地理位置问题;第二,关于夫余、北夫余、东夫余的问题;第三,后期王城的地理
二、鞍山地区出土陶器的修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鞍山地区出土陶器的修复(论文提纲范文)
(1)辽南地区出土汉代文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辽南地区汉代城址墓葬概况 |
(一) 辽南地区汉代城址的发现与考证 |
(二) 辽南地区汉代墓葬的发现与研究 |
二、 金属器 |
(一) 铁器 |
(二) 铜器 |
(三) 钱币 |
(四) 汉镜 |
(五) 印章 |
(六) 漆器 |
(七) 金银器 |
三、 玻璃器与玉器 |
(一) 玻璃器 |
(二) 玉器 |
四、 陶器 |
(一) 建筑造型陶器及砖瓦 |
(二) 生活用器 |
(三) 其他造型器物 |
五、 出土文物所见汉代辽南经济与社会发展 |
(一) 社会经济 |
(二) 社会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意象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对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意象理论的研究 |
1.2.2 建筑装饰理论的研究 |
1.2.3 建筑意象理论研究 |
1.2.4 东北地区古建筑研究现状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2 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意象研究方法框架建构 |
2.1 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历史流变 |
2.1.1 地域装饰形成的环境文化根基 |
2.1.2 东北地区地域建筑发展脉络 |
2.1.3 东北地区的族群民族特质 |
2.2 古建筑装饰意象的概念解析 |
2.2.1 装饰的概念辨析 |
2.2.2 意象的本体范畴 |
2.2.3 装饰与意象关系辨析 |
2.3 意象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
2.3.1 建筑观念形成装饰意象背景 |
2.3.2 建筑装饰实物成为意象载体 |
2.3.3 人对建筑装饰的感受形成装饰意象 |
2.3.4 强质意象与弱质意象 |
2.4 实践美学指导下的建筑装饰意象表征 |
2.4.1 实践美学反映论下建筑装饰物理属性 |
2.4.2 人的感觉感知塑造建筑装饰意象 |
2.4.3 建筑建造活动积淀于建筑装饰意象 |
2.5 本章小结 |
3 羁縻府州时期的建筑装饰的接受性意象 |
3.1 隋唐大扩张时期的发展背景 |
3.1.1 唐代社会情况 |
3.1.2 地方政权渤海国 |
3.1.3 东北疆域概况 |
3.1.4 渤海国五京迁徙带来建筑建造活动的传播 |
3.2 板瓦 |
3.2.1 表现性主题: 意匠文字 |
3.2.2 特征功能: 生产责任制 |
3.2.3 主题特征与汉化功能的相似性 |
3.2.4 装饰特异性表征 |
3.3 筒瓦 |
3.3.1 事实性主题: 植物纹样 |
3.3.2 形式变种: 生活数理 |
3.3.3 特征功能: 意义诉求 |
3.3.4 构图形式与等级重心 |
3.3.5 主题特征与佛教教化功能的相似性 |
3.4 墓葬壁画 |
3.4.1 事实性主题: 人物 |
3.4.2 特征功能:描绘现实生活 |
3.4.3 构图形式与文化立场 |
3.4.4 主题特征与儒学教化功能的相似性 |
3.5 石灯幢 |
3.5.1 石灯幢的艺术特色 |
3.5.2 石灯幢的建筑特色 |
3.5.3 特征功能: 意义诉求 |
3.5.4 艺术形式与宗教立场 |
3.6 砖瓦构件 |
3.6.1 事实性主题:动植物纹样 |
3.6.2 功能特征:结构改良 |
3.6.3 艺术形式与外交文化立场 |
3.6.4 等级重点 |
3.7 本章小结 |
4 北方王朝时期建筑装饰的依赖性意象 |
4.1 辽金民族大融合时代的发展背景 |
4.1.1 辽代社会概况 |
4.1.2 金代社会基本情况 |
4.2 装饰题材及象征意涵的多样性 |
4.2.1 图案题材丰富 |
4.2.2 壁画、绘画技艺 |
4.2.3 瓦当纹样特色 |
4.2.4 雕刻技术表征 |
4.3 装饰回应环境 |
4.3.1 本地民族化的装饰 |
4.3.2 民族自强精神的影响 |
4.3.3 宗教信仰的作用 |
4.4 建筑装饰的融合与承袭 |
4.4.1 茶的连接 |
4.4.2 杂居的生活状态 |
4.4.3 与宋的承袭 |
4.4.4 浪漫主义思想 |
4.5 建筑活动再生 |
4.5.1 都城文化 |
4.5.2 佛塔类型建筑 |
4.5.3 建筑装饰技术进步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央王朝时期建筑装饰的接受性意象 |
5.1 元、明、清大一统时代的发展背景 |
5.1.1 元代社会基本背景 |
5.1.2 明代社会概况 |
5.1.3 清代社会基本情况 |
5.2 视觉冲击力形式的单一与清晰 |
5.2.1 色彩体系特征 |
5.2.2 细部的图形特征 |
5.2.3 建筑彩画的特殊性 |
5.2.4 建筑装饰图案分析 |
5.3 印象深刻形式感 |
5.3.1 建筑装饰材料更新 |
5.3.2 建筑形式限定 |
5.3.3 工具理性的体现 |
5.3.4 追且追求个性 |
5.4 理想化的建筑追求 |
5.4.1 吸附聚合 |
5.4.2 伦理理性要求 |
5.4.3 喇嘛教的影响 |
5.4.4 龙纹的成型 |
5.5 建筑活动 |
5.5.1 盛京城的建造 |
5.5.2 交流活动影响 |
5.5.3 明代造城运动 |
5.6 本章小结 |
6 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意象演化特征及其规律 |
6.1 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演化特征 |
6.1.1 急剧性 |
6.1.2 主动性 |
6.1.3 模仿性 |
6.2 装饰意象演化规律 |
6.2.1 由弱质意象转向强质意象 |
6.2.2 由间接意象走向直接意象 |
6.3 创新点 |
6.3.1 创新点一 |
6.3.2 创新点二 |
6.3.3 创新点三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内容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中国东北南部地区新石器文化的时空框架与谱系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辽东南部地区新石器文化编年研究 |
1.1 小珠山遗址材料再分析——辽东南部地区新石器文化序列标尺的构建 |
1.1.1 1978 年第一次发掘材料的再分析 |
1.1.2 2006、2008 年发掘材料的再分析 |
1.1.3 小珠山遗址各期遗存的文化性质 |
1.2 小珠山下层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
1.2.1 材料确认 |
1.2.2 分期与年代 |
1.3 后洼上层文化的内涵与年代 |
1.3.1 后洼上层文化应为一种独立的考古学文化 |
1.3.2 部分材料文化属性的判断 |
1.3.3 年代判断 |
1.4 小珠山中层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
1.4.1 典型遗址出土材料分析 |
1.4.2 文化分期 |
1.4.3 年代判断 |
1.5 偏堡子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
1.5.1 发现与研究历程 |
1.5.2 关于材料的两点说明 |
1.5.3 文化分期 |
1.5.4 年代讨论 |
1.6 小珠山上层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
1.6.1 相关材料文化属性的几点说明 |
1.6.2 文化分期 |
1.6.3 年代判断 |
1.7 辽东南部地区考古学文化编年坐标的确立 |
第2章 辽西地区新石器文化编年研究 |
2.1 小河西文化的界定与年代 |
2.1.1 小河西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
2.1.2 小河西文化的界定 |
2.1.3 小河西文化的年代 |
2.2 兴隆洼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
2.2.1 材料分析 |
2.2.2 遗址材料的分段研究 |
2.2.3 文化分期 |
2.2.4 年代判断 |
2.3 赵宝沟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
2.3.1 以往学者关于赵宝沟文化分期问题的认识 |
2.3.2 材料确认 |
2.3.3 赵宝沟文化分期的整合研究 |
2.3.4 年代判断 |
2.4 红山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
2.4.1 最新发表材料的期别分析 |
2.4.2 红山文化的分期 |
2.4.3 红山文化的年代 |
2.5 小河沿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
2.5.1 以往的分期和年代研究 |
2.5.2 本文分期的思路 |
2.5.3 三个发展阶段的确立 |
2.5.4 文化分期与年代 |
2.6 辽西地区新石器文化编年序列的建立 |
第3章 辽东北部地区新石器文化编年研究 |
3.1 新乐下层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
3.1.1 材料说明 |
3.1.2 单位分组 |
3.1.3 各组定年 |
3.1.4 文化分期 |
3.2 太子河上游地区三种新石器遗存辨析 |
3.2.1 遗址材料的再分析 |
3.2.2 三种文化遗存的析出及其性质 |
3.3 水洞下层文化的特征与年代 |
3.3.1 文化特征 |
3.3.2 年代推定 |
3.4 北沟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
3.4.1 材料确认与分布范围 |
3.4.2 文化分期 |
3.4.3 年代判断 |
3.5 辽东北部地区新石器文化编年的建立 |
第4章 松辽分水岭南麓地区新石器文化编年研究 |
4.1 西梁文化的特征与年代 |
4.1.1 文化特征与材料确认 |
4.1.2 年代分析 |
4.2 哈民忙哈文化的特征与年代 |
4.2.1 文化特征 |
4.2.2 年代讨论 |
4.3 南宝力皋吐类型的分期与年代 |
4.4 松辽分水岭南麓地区新石器文化编年序列的建立 |
第5章 中国东北南部地区新石器文化时空框架的重构 |
5.1 时间坐标的比较 |
5.2 十个时段的划分 |
5.3 前之字纹时代、之字纹时代、后之字纹时代的提出 |
5.4 时空框架的构建 |
第6章 中国东北南部地区新石器文化的谱系格局 |
6.1 四个文化系统的划分 |
6.1.1 之字纹系统:以陶器表面施之字纹为标识的考古学文化系统 |
6.1.2 刻划纹系统:以陶器表面施刻划纹为标识的考古学文化系统 |
6.1.3 堆纹系统:以陶器表面施泥条堆纹为标识的考古学文化系统 |
6.1.4 绳纹系统:以陶器表面施绳纹为标识的考古学文化系统 |
6.1.5 关于南宝力皋吐类型的说明 |
6.2 原生型与次生型——文化系统形成的两种类型 |
6.3 一地式与异地式——文化系统演进的两种模式 |
6.4 文化系统的互动及格局变迁 |
6.4.1 前之字纹时代(公元前 5600 年之前) |
6.4.2 之字纹时代(公元前 5600 年~公元前 3000 年) |
6.4.3 后之字纹时代(公元前 3000 年~公元前 2000 年) |
6.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
后记 |
(4)《我国矿冶类遗址阐释与展示设计研究 ——以望城岗冶铁遗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 |
1.1.1. 遗址保护政策 |
1.1.2. 矿冶文化遗产的价值 |
1.1.3. 矿冶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必要性 |
1.1.4. 实践项目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辨析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概念辨析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1. 关于考古遗址公园阐释与展示方面的研究 |
1.4.2. 关于矿冶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 |
1.4.3. 关于望城岗冶铁遗址的研究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
1.6.1. 创新点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矿冶类遗址阐释与展示现状研究 |
2.1. 我国古代矿冶遗址概况 |
2.1.1. 我国古代冶炼技术发展情况 |
2.1.2. 矿冶文化与精神内涵 |
2.1.3. 矿冶类遗址的分类 |
2.2. 我国矿冶类遗址保存现状 |
2.2.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矿冶类遗址 |
2.2.2.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中的矿冶类遗址 |
2.2.3.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的矿冶类遗址 |
2.3. 矿冶类遗址阐释与展示困境 |
2.3.1. 矿冶类遗址自身特征阐释与展示难度大 |
2.3.2. 矿冶类遗址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
2.3.3. 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划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矿冶类遗址阐释与展示案例研究 |
3.1. 古代矿冶遗址 |
3.1.1. 原址改建主题博物馆—古荥汉代冶铁遗址 |
3.1.2. 原生态保护模式—日本石见银山炼银遗址 |
3.2. 近现代矿冶遗址 |
3.2.1. 主题博物馆群—乔治铁桥博物馆群 |
3.2.2. 后工业景观景观公园模式—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
3.2.3. 矿山公园模式—黄石矿山公园 |
3.3. 其他工业遗址 |
3.3.1.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模式——景德镇 |
3.3.2. 商业综合开发模式—德国奥伯豪森的森特罗购物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矿冶类遗址阐释与展示体系研究 |
4.1. 矿冶类遗址的价值特征 |
4.1.1. 文物价值 |
4.1.2. 价值载体构成 |
4.2. 矿冶类遗址阐释与展示内容 |
4.2.1. 阐释主题与视角 |
4.2.2. 主要阐释与展示对象 |
4.3. 矿冶类遗址阐释与展示的模式研究 |
4.3.1. 矿冶类遗址阐释与展示模式主要影响因素 |
4.3.2. 以遗址保护为主 |
4.3.3. 以考古研究为主 |
4.3.4. 以经济收益为主 |
4.4. 矿冶类遗址阐释与展示方式研究 |
4.4.1. 实物展示方式 |
4.4.2. 虚拟展示方式 |
4.4.3. 文化活动展示方式 |
4.5. 小结 |
第五章 望城岗冶铁遗址的阐释与展示实践研究 |
5.1. 遗址现状评估 |
5.1.1. 遗存概况及其分布区域 |
5.1.2. 遗址现状与价值 |
5.1.3. 遗址影响因素与土地利用 |
5.1.4. 遗址考古与保护工作情况 |
5.2. 遗址公园总体规划设计 |
5.2.1. 总体定位 |
5.2.2. 总体布局 |
5.2.3. 展示结构与功能分区 |
5.2.4. 阐释与展示方式 |
5.3. 遗址公园专项设计 |
5.3.1. 交通系统展示设计 |
5.3.2. 植物景观展示设计 |
5.3.3. 导视系统设计 |
5.4. 遗址公园节点设计 |
5.4.1. 历史环境展示区设计 |
5.4.2. 考古发掘文物展示区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结语 |
1. 结论与建议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B:望城岗冶铁遗址实地调研拍摄照片 |
附录C:望城岗冶铁遗址遗存简况表 |
(5)金代墓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范围 |
1.2 发现与研究简史 |
1.2.1 金墓的早期着录和调查 |
1.2.2 新中国成立后金墓的发现与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2章 形制与结构 |
2.1 竖穴类墓 |
2.1.1 土坑墓 |
2.1.2 瓮棺墓 |
2.1.3 木棺墓 |
2.1.4 木椁墓 |
2.1.5 石椁墓 |
2.1.6 砖椁墓 |
2.1.7 砖石(合筑)椁墓 |
2.1.8 石棺墓 |
2.1.9 石函墓 |
2.2 室类墓 |
2.2.1 土洞墓 |
2.2.2 石室墓 |
2.2.3 砖室墓 |
2.2.4 砖石(混筑)室墓 |
2.2.5 崖洞墓(瘗窟) |
第3章 随葬器物研究 |
3.1 陶瓷器历时性分析 |
3.2 其他随葬器物分析 |
第4章 墓葬装饰内容分类研究 |
4.1 砖雕内容分类研究 |
4.1.1 墓主人图 |
4.1.2 妇人启门图 |
4.1.3 侍从、武士图 |
4.1.4 家居生活图 |
4.1.5 出行图 |
4.1.6 孝行图 |
4.1.7 八仙图 |
4.1.8 散乐图 |
4.1.9 百戏图 |
4.1.10 杂剧图 |
4.1.11 祥瑞图 |
4.1.12 建筑家居装饰图 |
4.2 壁画内容分类研究 |
4.2.1 墓主人图 |
4.2.2 妇人启门图 |
4.2.3 侍从、武士图 |
4.2.4 家居生活图 |
4.2.5 出行图 |
4.2.6 孝行图 |
4.2.7 散乐图 |
4.2.8 百戏图 |
4.2.9 杂剧图 |
4.2.10 祥瑞图 |
4.2.11 建筑家居装饰图 |
4.2.12 天象图 |
4.3 石刻画像内容分类研究 |
4.3.1 墓主人图 |
4.3.2 妇人启门图 |
4.3.3 侍从、武士图 |
4.3.4 家居生活图 |
4.3.5 出行图 |
4.3.6 散乐图 |
4.3.7 四神、动物、花草图 |
4.3.8 孝行图 |
4.4 相关图像题材内涵的探讨 |
4.4.1 关于“墓主人”图 |
4.4.2 关于“妇人启门”图 |
4.4.3 关于孝行图 |
4.4.4 关于“八仙”图 |
4.4.5 关于杂剧图 |
4.4.6 关于出行图 |
第5章 分区与分期 |
5.1 分区与分期总论 |
5.2 东北地区 |
5.3 华北长城沿线地区 |
5.4 晋中、冀中南地区 |
5.5 豫东、山东地区 |
5.6 晋南、豫西地区 |
5.7 陇东、陕西地区 |
第6章 族别与葬俗 |
6.1 女真人墓 |
6.2 契丹人墓 |
6.3 汉人墓 |
6.4 相关葬俗的考释和探讨 |
6.4.1 关于随葬铁牛、铁猪的习俗 |
6.4.2 关于墓内安置长生灯和金石的习俗 |
6.4.3 关于迁葬与合葬的习俗 |
第7章 墓葬反映的等级与社会阶层结构 |
7.1 神道碑和石像生 |
7.2 墓志和买地券 |
7.3 石椁墓的等级考察 |
7.4 砖室墓的等级考察 |
7.5 石室墓的等级考察 |
7.6 其他类别的墓葬:品秩与阶层 |
7.7 特殊的群体—佛、道人士的墓葬 |
第8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后记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6)汉代东北边疆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交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第一节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价值 |
一 本课题的历史背景与研究内容 |
二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
第二节 本课题所依据的资料与研究现状 |
一 本课题所依据的文献资料与考古成果 |
二 本课题的国内研究现状 |
三 本课题的国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文化”的界定 |
二 关于“汉文化”的界定 |
三 关于“东北民族文化”的界定 |
第一章 汉代东北地区的民族融合 |
第一节 汉代东北边疆民族的居地与民族融合 |
一 肃慎族系各民族的居地与迁徙 |
二 秽貊族系各民族的居地与移民 |
三 东胡族系各民族的居地与移民 |
第二节 汉族的居地与人口 |
一 辽东郡的地望与人口结构 |
二 辽西郡的地望与人口 |
三 苍海郡的地望与民族 |
四 乐浪郡的地望与民族 |
五 玄菟郡的变迁与人口 |
六 真番郡的地望 |
七 临屯郡对苍海郡的继承 |
第三节 汉族——东北边疆民族杂居区的形成及其影响 |
一 中原人口向东北地区的迁移 |
二 东北边疆民族向汉族居地的靠近 |
三 汉族——东北边疆民族杂居区的形成及其影响 |
第二章 汉代东北边疆民族与汉族的物质文化交流 |
第一节 汉代东北边疆民族的物质文化及其特征 |
一 以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民族的物质文化 |
二 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民族的物质文化 |
三 以渔猎为主要生产方式民族的物质文化 |
四 汉代东北边疆民族物质文化的总体特征 |
第二节 汉代东北地区汉族的物质文化 |
一 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生产 |
二 发达的金属冶铸业 |
三 制陶业、砖瓦业与建筑业 |
第三节 在汉文化影响下汉代东北地区的物质文化发展 |
一 汉代东北地区的交通与贸易 |
二 汉代东北边疆民族社会生产的转型 |
三 汉代东北边疆民族手工业的进步 |
四 汉代东北边疆民族与汉族物质文化的融合 |
五 汉代东北边疆民族物质文化对汉族的影响 |
第三章 汉代东北边疆民族与汉族的制度文化交流 |
第一节 汉代东北边疆民族的社会制度与政治文化 |
一 夫余族复杂的社会阶层与制度 |
二 高句丽族的社会政治结构与制度 |
三 秽族的邑落制度 |
四 沃沮族的邑落制度 |
五 乌桓族的部落制度 |
六 鲜卑的部落制度 |
七 挹娄的邑落制度 |
第二节 汉王朝的东北民族政策及其影响 |
一 汉代的和亲政策及不与东北民族和亲 |
二 西汉时期的东北民族政策 |
三 东汉时期东北民族政策的调整 |
四 汉王朝东北民族政策对东北边疆民族外部政治环境的影响 |
第三节 在汉文化影响下汉代东北地区的制度文化发展 |
一 郡县制运行范围的扩大及其影响 |
二 宗族制度和世袭制度在东北边疆民族的逐步确立 |
三 中原王朝官职、爵位体系在东北边疆民族中的传播 |
四 汉代东北边疆民族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
五 汉代东北边疆民族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
第四章 汉代东北边疆民族与汉族的精神文化交流 |
第一节 汉代东北边疆民族的精神文化发展 |
一 高句丽族与沃沮族的精神文化发展 |
二 夫余族的精神文化风貌 |
三 秽族的精神文化发展 |
四 乌桓族与鲜卑族的精神文化发展 |
五 挹娄族的精神文化发展 |
第二节 汉代汉族精神文化向东北边疆民族的传播 |
一 汉语和汉字在东北地区的流通 |
二 汉族教育体系在东北地区的传播 |
三 儒家文化对东北边疆民族社会思潮的影响 |
四 汉族审美意识向东北边疆民族的渗透 |
五 汉族艺术在东北地区的传播 |
第三节 汉代东北地区精神文化发展的差异与趋同性 |
一 汉代东北边疆民族与汉族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差异 |
二、汉代东北地区精神文化的趋同性 |
第五章 汉代东北边疆民族与汉族的民俗文化交流 |
第一节 汉代东北边疆民族的民俗文化 |
一 夫余族的民俗文化 |
二 高句丽族的民俗文化 |
三 秽族的民俗文化 |
四 沃沮族的民俗文化 |
五 乌桓族与鲜卑族的民俗文化 |
六 挹娄族的民俗文化 |
七 汉代东北边疆民族民俗文化的总体特征 |
第二节 汉代汉族与东北边疆民族民俗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
一 汉人的风俗观及其影响 |
二 汉族与东北边疆民族婚俗的异同 |
三 汉族丧葬习俗在东北边疆民族社会中的传播 |
四 汉族服饰习俗对东北边疆民族的影响 |
五 汉族节令、历法习俗与东北边疆民族的差异与融合 |
六 汉族崇奢之风在东北边疆民族社会中的传播 |
第三节 在汉文化影响下汉代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发展 |
一 汉代东北地区民俗文化的多源性 |
二 汉代东北地区民俗文化的区域性 |
三 汉 代东北地区民俗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四 汉代东北地区民俗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 |
结语:汉代东北区域文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历史意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7)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冈时期中原文化向南方的扩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时空范围及相关概念说明 |
一、时间范围及阶段划分 |
二、空间范围及分区 |
三、相关概念说明 |
第三节 中原文化南下之前南方地区的文化背景 |
第四节 研究史回顾 |
第五节、研究目标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理论与视角 |
四、论文创新点及不足 |
第二章 分期与年代 |
第一节 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早期的考古学文化分期与年代 |
一、江汉东部地区 |
二、江汉西部地区 |
三、汉水中游地区 |
四、淮河上游地区 |
五、江淮西部地区 |
六、环洞庭湖地区 |
七、南方区域文化分期与年代 |
第二节 二里头文化中晚期的考古学文化分期与年代 |
一、江汉东部地区 |
二、江汉西部地区 |
三、汉水中游地区 |
四、淮河上游地区 |
五、江淮西部地区 |
六、环鄱阳湖地区 |
七、环洞庭湖地区 |
八、南方区域文化分期与年代 |
第三节 二里冈时期考古学文化分期与年代 |
一、江汉东部地区 |
二、江汉西部地区 |
三、汉水中游地区 |
四、淮河上游地区 |
五、江淮西部地区 |
六、环鄱阳湖地区 |
七、环洞庭湖地区 |
八、南方区域文化分期与年代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早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第一节 王湾三期文化晚期之前南方地区的文化背景 |
一、江汉东部地区 |
二、江汉西部地区 |
三、汉水中游地区 |
四、淮河上游地区 |
五、江淮西部地区 |
六、环鄱阳湖地区 |
七、环洞庭湖地区 |
八、石家河文化时期中原文化对南方的影响 |
第二节 王湾三期文化晚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一、江汉东部地区 |
二、江汉西部地区 |
三、汉水中游地区 |
四、淮河上游地区 |
五、环洞庭湖地区 |
第三节 新砦期至二里头文化早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一、江汉西部地区 |
二、汉水中游地区 |
三、淮河上游地区 |
四、江淮西部地区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二里头文化中晚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第一节 二里头文化二期晚段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一、江汉东部地区 |
二、汉水中游地区 |
三、淮河上游地区 |
四、江淮西部地区 |
第二节 二里头文化三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一、江汉东部地区 |
二、江汉西部地区 |
三、汉水中游地区 |
四、淮河上游地区 |
五、江淮西部地区 |
第三节 二里头文化四期早段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一、汉水中游地区 |
二、淮河上游地区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二里冈文化时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第一节 二里头向二里冈过渡阶段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一、江汉东部地区 |
二、江淮西部地区 |
第二节 二里冈文化下层时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一、江汉东部地区 |
二、江汉西部地区 |
三、江淮西部地区 |
四、环鄱阳湖地区 |
五、环洞庭湖地区 |
第三节 二里冈文化上层时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一、江汉东部地区 |
二、江汉西部地区 |
三、汉水中游地区 |
四、淮河上游地区 |
五、江淮西部地区 |
六、环鄱阳湖地区 |
七、环洞庭湖地区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中原文化向南方的扩张过程 |
第一节 王湾三期文化向南方的扩张 |
一、王湾三期文化扩张前中原与南方的文化面貌 |
二、王湾三期文化向南扩张与南方地区文化面貌的改变 |
三、南方地区文化格局的形成及与周边文化的互动关系 |
四、王湾三期文化扩张模式、路线和动因蠡测 |
第二节 二里头文化向南方的扩张 |
一、扩张的背景 |
二、扩张的阶段与路线 |
三、扩张的模式 |
四、扩张的动因 |
第三节 二里冈文化向南方的扩张 |
一、扩张的背景 |
二、扩张的阶段 |
三、扩张的模式 |
四、扩张的动因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中国锡制产品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和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一、 问题的缘起 |
二、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二节 研究的方法、意义及创新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阐释 |
一、 “锡” |
二、 “锡镴” |
三、 “锡器”与“锡制产品” |
四、 “中国”与“锡” |
第一章 中国锡制产品溯源 |
第一节 “锡”金属的发现 |
一、 锡的属性及其特征 |
二、 世界及中国锡矿资源及分布 |
第二节 中国传统锡器的萌动、肇始及其发展 |
一、 中国传统锡器的萌动 |
二、 中国传统锡器的肇始 |
三、 中国传统锡器在历史上的发展及锡金属的社会地位 |
四、 中国锡制产品独特的生产与经营方式 |
第二章 中国传统锡器的制作设备、工具及工艺 |
第一节 传统锡器制作设备与工具 |
一、 传统锡器制作的相关设备 |
二、 传统锡器制作的相关工具 |
三、 制作传统锡器相关的各类材料 |
第二节 传统锡器制作工序流程与装饰工艺 |
一、 制作传统锡器的工序流程 |
二、 传统锡器的装饰工艺之技法 |
第三节 传统锡器制作与其他工艺之间的关系 |
一、 冶炼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各类精良工具制作的物质基础 |
二、 其他工艺为锡工艺的发展奠定的技术基础 |
三、 锡工艺在其他工艺基础上的发展 |
第三章 中国传统锡制产品的造型与纹饰 |
第一节 传统锡制产品的造型 |
一、 以功能来分的传统锡制品的基本类型 |
二、 典型传统锡器——锡壶的造型样式分析 |
第二节 传统锡制产品的纹饰 |
一、 传统锡器的主要纹饰 |
二、 传统锡器纹饰的意涵 |
第三节 锡制产品与其他工艺美术品类间的相互关系 |
一、 锡器与陶瓷器之间的借鉴关系 |
二、 锡器与青铜器之间的借鉴关系 |
三、 锡器与金银器之间的借鉴关系 |
第四章 锡制产品的社会功能及其文化内涵 |
第一节 锡制产品在民俗活动中的运用 |
一、 婚俗中的锡制品 |
二、 民间信仰及宗教活动中的锡制品 |
第二节 锡制日常生活产品的文化内涵 |
一、 由茶文化的带动产生的锡制产品 |
二、 由酒文化衍生的锡制产品 |
第五章 锡制产品的现代发展 |
第一节 中国锡制产品的发展及其艺术特征 |
一、 国内大陆地区锡制产品的发展 |
二、 台湾地区锡制产品的发展 |
三、 国内锡制产品之交流及工艺特征比较 |
第二节 中外锡制产品之传播与交流 |
一、 中外锡制产品间的相互传播 |
二、 中外锡制产品间的相互交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学术活动 |
附录 |
后记 |
(10)夫余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一 夫余的历史概况 |
二 夫余的境域及自然地理环境 |
三 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二章 考古发现与以往的夫余史研究情况 |
第一节 考古调查和发掘情况 |
一 第一阶段(解放以前) |
二 第二阶段(解放以后~七十年代) |
三 第三阶段(八十年代以后) |
第二节 以往的夫余史研究 |
一 国内的夫余史研究 |
二 国外的夫余史研究 |
第三章 夫余文化的特点 |
第一节 夫余文化时间与空间的特点 |
第二节 城址 |
一 主要城址 |
二 平地城 |
三 山城 |
四 防御体系 |
第三节 生活遗址 |
一 主要遗址 |
二 居住址 |
三 灰坑 |
第四节 墓葬 |
一 主要墓葬 |
二 形制和葬具 |
三 葬式和葬俗 |
四 随葬器物的分析 |
五 社会结构分析 |
第五节 遗物 |
一 陶器 |
二 铁器 |
三 青铜器 |
四 金银器 |
五 其它 |
第六节 族属和经济生活 |
第四章 夫余文化与西岔沟类型的关系 |
第一节 西岔沟类型的特点 |
一 主要墓葬 |
二 墓葬的特点 |
三 出土遗物的特点 |
四 综合考察 |
第二节 夫余文化与西岔沟类型的关系 |
第五章 夫余文化的渊源 |
第一节 西团山文化的消亡和新文化类型的出现 |
一 公元前四~三世纪西团山文化晚期遗存中的新文化因素 |
二 公元前三~二世纪的新文化类型的出现 |
第二节 汉书二期文化 |
一 主要遗存 |
二 遗址的特点 |
三 墓葬的特点 |
四 出土遗物的特点 |
五 综合考察 |
第三节 各文化类型之间的传播关系和夫余文化的渊源 |
一 各文化类型之间的传播关系 |
二 夫余文化的出现及其渊源 |
第六章 夫余文化与周边文化的关系 |
第一节 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
一 文献记载中夫余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
二 夫余文化中的中原文化因素 |
第二节 与北方草原文化的关系 |
一 文献记载中夫余与北方草原民族的关系 |
二 夫余文化中的北方草原文化因素 |
第三节 与高句丽文化的关系 |
一 文献记载中夫余与高句丽关系 |
二 夫余文化中的高句丽文化因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附表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四、鞍山地区出土陶器的修复(论文参考文献)
- [1]辽南地区出土汉代文物研究[D]. 刘婷婷. 辽宁师范大学, 2012(06)
- [2]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意象特征研究[D]. 郭潇.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3]中国东北南部地区新石器文化的时空框架与谱系格局研究[D]. 杜战伟. 吉林大学, 2014(09)
- [4]《我国矿冶类遗址阐释与展示设计研究 ——以望城岗冶铁遗址为例》[D]. 万蕊.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5]金代墓葬研究[D]. 赵永军. 吉林大学, 2010(08)
- [6]汉代东北边疆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交流研究[D]. 李路.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7]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冈时期中原文化向南方的扩张研究[D]. 陈晖. 武汉大学, 2019(01)
- [8]中国锡制产品艺术研究[D]. 耿孝臣. 苏州大学, 2013(09)
- [9]辽宁盖州市光荣村积贝墓的调查与发掘[J]. 孟丽,王辉,万欣. 北方文物, 2018(03)
- [10]夫余文化研究[D]. 李钟洙. 吉林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