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的吸收作用 茎的输导作用 叶的蒸腾作用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杰[1](2017)在《扦插育苗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引述极性、无限生长性、生长发育相关性、位置效应、分化有限可逆性、细胞全能性、栈糖渠模型等七个基本原理,提出定位多能性、细胞壁—液泡平衡膨压两个概念,全面阐明植物扦插育苗生理机制。进而结合实例,分析了嫩枝或带叶硬枝扦插需要适宜空气湿度的生理机制。最后指出,扦插育苗还需要考虑人工选择效应。
冯蓝分[2](2020)在《PBL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为例》文中认为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最早运用于医学教育领域后逐渐延伸至各学科及中小学教育中,其所倡导的以问题为中心的观点与我国新课改的要求不谋而合。可我国将PBL教学模式运用于生物学教学的研究并不算多,同时,用于解决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脱节的情况是使用PBL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而概念教学也是帮助学生完成对某一生物本质现象或属性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并最终能用于实践与生活中。因此本文旨在将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概念教学相结合,梳理总结出一套PBL教学模式指导下的概念教学环节,并将该教学环节应用于教学实践研究中,希望能小组内的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同时通过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为其他学者探究“PBL教学模式”或“概念教学”提供素材,为一线初中生物学教师提供教学参考。本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缘由、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等。第二部分为文章的理论要点概述。首先介绍了PBL教学模式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研究进程的大致发展以及PBL教学模式的内涵。PBL教学模式即让为了让学生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掌握灵活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式,把学生的学习背景设置为真实的问题情境,并让学生能围绕该问题情境进行来建构知识。其基本要素包括情境、问题、学生、教师和评价。讨论了PBL教学模式的环节,并将其总结为(1)创建学习小组。(2)创设问题情境。(3)发现矛盾,提出问题。(4)收集资料,确定方案。(5)解决问题,成果展示。(6)综合评价,反思总结。同时介绍了“生物学概念”、“概念教学”及其基本环节,包括引入、形成、巩固、深入五大环节。最后笔者根据对“PBL教学模式”和“概念教学”的理解和融合,凝练总结出一套“PBL教学模式指导下的概念教学环节”。第三部分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首先梳理出初中生物学的50个重要概念,然后对教学实践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列出每节内容的重要概念、上位概念、次位概念及相应事实性知识。接着按照第二部分中所总结出的“教学环节”编制出教学设计用于教学实践中。第四部分即教学实践部分。在真实、自然的教学环境中按照课前阶段、课中阶段、课后阶段进行教学实践,在这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在教学实践结束后进行结果性评价,结果性评价又包括即时测验和延时测验两部分。第五部分及文章的结论部分。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和理论学习,本课题得出以下结论:(一)在重要概念教学中,以问题串为主线,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对概念进行探究,可有效提高课堂概念教学效率。(二)将PBL教学模式指导下的重要概念教学环节引入概念教学课堂,可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积极性,增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识记。(三)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能更加全面的考量学生在重要概念教学中的学习成果。
张志刚[3](2016)在《砂壤土条件下灰枣井式灌溉高效节水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灌溉农业是干旱区农业发展的典型特征,发展节水灌溉在农林业、生态建设体系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效、精准、节水是灌溉发展的必然趋势。截止到2015年,新疆特色林果业种植面积已达近2300万亩,枣树种植面积已突破700万亩,成为了新疆特色林果业的第一大栽培树种,新疆枣树主要分布在环塔里木盆地的干旱和极端干旱区。目前新疆枣树的灌溉方式主要以漫灌、沟灌、滴灌(幼树)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灌溉节水要求的提高,地面滴灌面积逐渐增加,但是目前滴灌技术无法实现中径级、大径级灰枣树的节水灌溉,特别是无法实现有效、精准、节水,在灌溉的大量研究中,地下渗灌这种灌溉方式是国内外当前追求的一种最为有效、精准、节水的灌溉方式,当前国内上没有大面积应用的地下渗灌成熟技术和配套设备。在这一背景下如何通过地下渗灌来提高新疆地区中、大径级灰枣树灌溉水有效利用率,充分实现利用有限水资源进行科学灌溉,已成为当地红枣产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新疆特色林果业生产发展中面临水资源紧缺的现实,本论文以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项目——“红枣有效、精准、节水灌溉技术研究”为依托,借助该项目组发明的“林木井式灌溉方法”、“林木井式节水用竖井管”以及“林木节水灌溉用竖井管管盖”等系列国家专利。在新疆林业科学院佳木试验站红枣示范园内开展中、大径级灰枣树井式高效节水灌溉机理研究的系列大田试验,通过对中径级和大径级灰枣树根系分布特征、不同滴头流量和灌水历时下井灌过程中水分运移特征、井灌过程中灰枣树光合特性、灰枣树体茎流特性以及井灌后地表蒸发规律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通过对比常规大田漫灌下与井式灌溉下灰枣的果实产量、品质,进一步证实井式灌溉对果实产量、品质的利弊影响,取得了以下成果:(1)通过中、大径级灰枣树根系挖掘试验发现:中径级灰枣树吸收根系在水平距离0400cm、垂直距离10160cm区间内均有分布,在水平方向距离树干越近吸收根分布密度等值线越密集;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均与水平、垂直距离呈幂函数关系,R2大于0.94;中径级灰枣树水平方向上根系分布主要区域(根系累积百分比7080%)集中在:0125cm,垂直方向上根系主要分布区域(根系累积百分比7080%)集中在:10cm70cm。大径级灰枣树吸收根系在水平距离0450cm、垂直距离10160cm区间内也均有分布;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同样与水平、垂直距离呈幂函数关系,且r2大于0.81;大径级灰枣树水平方向上根系分布主要区域(根系累积百分比7080%)集中在:0150cm,垂直方向上根系分布主要分布区域(根系累积百分比7080%)集中在:10cm90cm。(2)空白地单竖井管井式灌溉试验为研究中、大径级灰枣树下井式灌溉提供了理论依据,结合中、大径级灰枣树根系分布特征,确定出井式灌溉在中径级灰枣树井灌试验过程中选择双井管,滴头流量设定为8l/h、12l/h,灌水历时为8h、12h、16h;大径级灰枣树井灌试验过程中选择四个井管,头流量设定为8l/h、12l/h,灌水历时为6、8、10、12h。(3)通过三年的中径级灰枣树下双管井式灌溉大田原位沙壤土水分运移规律试验,得出适宜中径级灰枣树井式灌溉的滴头流量与灌水历时分别为滴头流量8l/h、灌水历时16h;滴头流量为12l/h、灌水历时为12、16h。由于井式灌溉采用常规滴灌用稳流器,稳流器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导致内部出现损伤后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或减少流量,因此在选用稳流器时,满足林木需水同时尽可能选择小滴量稳流器,因此在井式灌溉实际应用过程中选用滴头流量8l/h、灌水历时16h为试验对象。(4)通过三年的大径级灰枣树下四管井式灌溉大田原位沙壤土水分运移规律试验,得出适宜大径级灰枣树井式灌溉的滴头流量为8l/h时、灌水历时为12h;滴头流量为12l/h时、灌水历时为10、12h。同样在选用稳流器时,本着有效保证土壤含水率稳定以及高效节水的理念,在井式灌溉实际应用过程中选用滴头流量12l/h、灌水历时12h为试验对象。(5)井式灌溉下中、大径级灰枣树各个光合参数均在膨大期、坐果期、成熟期、开花期较大,中径级灰枣树通过井式灌溉后对各个生育期光合特性的影响不大,较漫灌而言灌溉总量(井式灌溉)减小,并没有使中径级灰枣树出现干旱胁迫。由井式灌溉与漫灌下中、大径级灰枣树光合特性参数日均值,可知,中径级灰枣树在井式灌溉与漫灌条件下pn、gs存在显着差异(p<0.01),ci、tr、wue均无显着差异。大径级灰枣在井式灌溉与漫灌下仅pn存在显着差异(p<0.01),井式灌溉下pn较漫灌要高出11.6%,其余光合特性参数均无显着差异。(6)井式灌溉下中、大径级灰枣树的耗水量均大于漫灌条件下,井式灌溉下单株中径级灰枣树一个生长季耗水为4.68 m3,中径级灰枣树每亩按照83株计算,井式灌溉下中径级灰枣树每亩耗水为388.44 m3;大田漫灌下单株中径级灰枣树一个生长季耗水为4.36 m3,中径级灰枣树每亩按照83株计算,大田漫灌下中径级灰枣树每亩耗水为362m3。井式灌溉下单株大径级灰枣树一个生长季耗水为7.62 m3,大径级灰枣树每亩按照42株计算,井式灌溉下大径级灰枣树每亩耗水为320.04 m3;大田漫灌下单株大径级灰枣树一个生长季耗水为7.21 m3,大径级灰枣树每亩按照42株计算,大田漫灌下大径级灰枣树每亩耗水为302.82 m3。可见,全生长季井式灌溉下并未使中、大径级灰枣树耗水量降低,实施井式灌溉后并未影响到盛果期灰枣树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7)井式灌溉下单株中径级灰枣树全生长季树下地表蒸发量为1201.72 L/株,中径级灰枣树每亩83株计算,可得中径级灰枣树在井式灌溉下每亩地表蒸发量约为99.74m3;大田漫灌下单株中径级灰枣树全生长季树下地表蒸发量为3368.04 L/株,中径级灰枣树每亩83株计算,可得中径级灰枣树在大田漫灌下每亩地表蒸发量约为279.55 m3。井式灌溉下单株大径级灰枣树全生长季地表蒸发量为4193.36 L/株,大径级灰枣树每亩42株计算,可得大径级灰枣树在井式灌溉下每亩地表蒸发量约为176.12 m3;大田漫灌下单株大径级灰枣树全生长季地表蒸发量为5777.38 L/株,大径级灰枣树每亩42株计算,可得大径级灰枣树在大田漫灌下每亩地表蒸发量约为242.65 m3。(8)中径级灰枣树经过井式灌溉、常规漫灌、常规滴灌处理后,单株产量最高的为井式灌溉处理,单果最重的为常规漫灌,但二者无显着性差异;大径级灰枣树经过井式灌溉与常规漫灌处理后单株产量最高的同样为井式灌溉处理,单果最重的同样为常规漫灌,并且二者无显着性差异。中、大径级灰枣树经过井式灌溉处理后微量元素的含量较常规漫灌下差异不显着,井式灌溉技术在中、大径级灰枣树实际应用后,与常规大田漫灌相比果实产量以及果实品质基本无较大差异。综上所述,井式灌溉技术在中、大径级灰枣树应用过程中不仅大大减少了灌溉总量、棵间地表蒸发量,而且还有效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并且没有减弱树体光合作用以及对土壤水分吸收利用能力,井式灌溉下中、大径级灰枣树的果实产量以及果实品质与常规漫灌下没有明显差异。可见,井式灌溉是一种新型的、行之有效的高效、精准灌溉技术。
陆嘉惠[4](2014)在《三种药用甘草耐盐性及耐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3种药用甘草为研究对象,从盐胁迫下的植物生长特性(种子萌发、幼苗外部形态、内部解剖结构的适应性)、生理调节机制(离子平衡与渗透调节、抗氧化酶系统调节、光合生理调节)、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甘草酸、总黄酮的积累、分布与耐盐性的相关性)3个层面,揭示了不同药用甘草对盐胁迫的响应差异及其耐盐机制;并通过盐碱弃耕地的种植试验,对药用甘草在弃耕盐碱地种植后的产量和品质进行了评价,为盐碱地药用甘草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⑴药用甘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对盐胁迫的生长响应及耐盐阈值NaCl、Na2SO4、NaHCO3对药用甘草种子萌发的盐害强弱顺序为:NaHCO3>Na2SO4>NaCl;3种药用甘草种子的耐盐性和耐盐阈值不同,胀果甘草种子耐盐性最强,适宜在以氯化物-硫酸盐为主的总盐量为0~1.3%的区域种植;光果甘草耐NaHCO3最强,可在含小苏打的弃耕低盐地种植,乌拉尔甘草耐盐性最弱,种植地土壤的总盐量范围在0~0.7%为宜。高盐浓度下,3种药用甘草种子均具有延缓萌发,复水后迅速恢复萌发的响应特性,这种萌发响应特征保证了种子在土壤盐分表层聚集强烈时能避开逆境,当降雨冲刷表层、土壤盐分下降后又迅速恢复萌发生长,体现了种子萌发对盐渍环境的适应策略。低盐浓度对3种药用甘草幼苗的生长发育无显着影响,只有较高盐度(≥200mmol·L-1NaCl)使药用甘草幼苗总生物量、株高、甘草酸含量显着降低。盐分对药用甘草幼苗地上茎、叶的生长抑制作用大于根系,在生物量的分配上,通过减少地上部分的生长,来维持根的生物量积累和根的加粗生长,这对植物幼苗期保证根系对水、矿物质的吸收及抵御盐害有重要意义。根据耐盐系数与生物量的拟合方程,适合胀果甘草、光果甘草、乌拉尔甘草幼苗生长的盐阈值分别为278.17、151.52、118.18mmol·L-1NaCl,胀果甘草幼苗耐盐性最强,光果甘草、乌拉尔甘草次之。与种子萌发期相比,3种药用甘草幼苗的盐适宜生长浓度均大于种子萌发期的盐浓度。⑵药用甘草营养器官解剖结构对盐胁迫的适应机制盐胁迫下药用甘草不同发育阶段的营养器官具有不同的结构适应机制,幼嫩组织细胞结构的适应性变化主要以增强光合作用、物质纵向运输率,加强根的盐离子过滤和屏障作用为主:幼叶叶片栅栏组织厚度增加,可提高光合作用能力;幼茎、幼根维管组织比例上升,可增强水分向上的运输能力;幼根皮层薄壁细胞比例增加,延长了盐离子横向运输的途径,增加了区隔化和过滤盐离子的时间;内皮层凯氏袋提前发育,可增强盐离子阻隔和屏障作用,减少盐离子向上运输。成熟组织在盐胁迫下的结构适应性变化主要以保水、稀释盐分为目的,老叶、老茎、老根的薄壁细胞体积增大,有利于提高细胞贮水能力,稀释细胞中的盐离子,避免盐害。胀果甘草解剖结构显示其对盐胁迫的耐受性最高。⑶盐胁迫下药用甘草细胞及光合生理调节机制离子平衡与区隔化:药用甘草幼苗盐适应机制为避盐和耐盐,低盐浓度下(0~100mmol·L-1),植株体内Na+主要积累在根中,其盐适应机制以耐盐方式为主;高盐浓度下(≥200mmol·L-1NaCl),Na+主要积累在下部叶,并通过叶片脱落的方式带走体内的盐分,其盐适应机制以避盐方式为主;盐胁迫下,幼苗能促进K+而抑制Na+向上部叶的运输,使上部叶拒钠喜钾,维持了较高的K+/Na+比值,有利于幼苗生长。渗透调节:药用甘草地下根系能通过积累Ca2+、Mg2+和合成脯氨酸、甘草酸,以提高渗透调节能力,缓解Na+毒害,使根在高盐环境下的生长不受影响,有利于保证幼苗在盐环境中吸收维持生长的必要养分,这是药用甘草幼苗具有较强耐盐性的原因。光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幼叶在高盐胁迫下有大量Na+积累,渗透胁迫使叶片细胞膜透性升高,产生了膜伤害,其离子平衡能力较胀果甘草弱。抗氧化酶防御系统:盐胁迫下,3种药用甘草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随盐胁迫持续时间、器官、物种的不同而不同。乌拉尔甘草在胁迫第1d,SOD、APX、CAT、GR四种酶活性升高,对盐胁迫最敏感;胀果甘草酶活性在胁迫中、后期急剧上升,且在高盐度下保持不变,可以缓解和修复盐胁迫随时间延长带来的伤害,这可能也是其耐盐性强的原因;另外,不同器官对盐度的敏感性不同,叶片要先于根先启动抗氧化酶系统,且地上与地下的酶活性有“根涨叶消”、“根消叶涨”现象,从植物在逆境条件下启动任何一种生理调节都需消耗物质和能量的观点看,这是一种协调和低耗的生理适应对策。光合作用调节:中低盐度下,药用甘草通过关闭气孔,减少蒸腾,PSⅡ系统提高光能热耗散,避免了对光合机构的损伤;高盐度下,非气孔因素的调节是药用甘草适应高盐环境的重要机制:耐盐性最强的胀果甘草,以牺牲一部分碳同化为代价,开启了一系列光保护机制(光呼吸、梅勒反应),维持了光系统的稳定;高盐度对光果甘草PSⅡ系统的胁迫伤害程度高于乌拉尔甘草,但乌拉尔甘草在胁迫后期能通过急剧增加的光能热耗散,使受损伤的光合机构得到恢复。⑷盐胁迫下药用甘草次生代谢物积累的变化及其作用一定程度的盐胁迫能显着提高药用甘草总黄酮、甘草酸含量。组织化学观察结果表明,盐胁迫下,黄酮类物质在根、茎、叶的表皮、周皮、腺毛、胶囊细胞、薄壁细胞中细胞质的分布和大量积累,有助于提高这些部位细胞质的渗透势和抗氧化能力,抵御盐胁迫伤害;盐胁迫使根中从周皮到薄壁细胞内均有大量甘草酸积累,这对植株在干旱、盐碱缺水的环境中提高根系细胞的保水能力,增强耐盐能力,具有重要作用。⑸盐碱地种植药用甘草的产量与品质的评价随着种植年份的增加,药用甘草植株体内积累的的盐分由地下部分逐渐转移到地上茎秆中,种植3年后,胀果甘草茎吸收的钠盐为2.36g/m2,对盐碱弃耕地土壤恢复能发挥一定作用。药用甘草在盐碱弃耕地上生长良好,1~3年生植株总黄酮品质达到药典标准,且产量较高;但甘草酸品质低于药典标准,种植年份增加后对根的甘草酸品质无显着增加,但总产量快速提高,从兼顾产量和品质的角度看,盐碱地种植药用甘草年份2~3年就可以采收。
刘丽莹[5](2010)在《植物气生根除湿探索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子课题“充分利用自然能的新风除湿通风装置的研究(2006BAJ01A02-04-04)”的部分研究内容。根据南方地区室外气象数据和建筑室内通风要求,分析了空气除湿的必要性。根据室内空气舒适区范围,以含湿量作为空气是否需要除湿的判断参数。以室外空气含湿量大于舒适区的最大含湿量为标准,衡量全年新风需除湿时间的累计时间,新风除湿耗能占新风处理总耗能的比例很大。在能源匮乏的今天,寻找并利用自然能进行空气除湿是很有意义的。为此,本文区别于以往利用物理化学变化规律的除湿技术,提出利用植物生理机能进行空气除湿的设想。本文从植物的空气吸湿器官—气生根的生物生理生态特性研究入手,从理论上分析气生根空气除湿的原理和除湿可行性,气生根吸湿的条件以及影响因素,建立气生根空气除湿系统和空气除湿模型,实验测试显示气生根具有空气除湿效果,为开发气生根除湿技术奠定基础。植物体各个器官的功能与其生长环境、器官结构和生理特性等因素密不可分。本文首先分析了几种具气生根的植物及其生长环境、气生根的外观形态、内部解剖结构和主要的生理生态功能。根据气生根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分析得出气生根是具有吸湿和蒸腾双功能的器官,吸湿是其主要功能。吸湿时是类似地生根的吸收水分,水分从空气中进入气生根内部;蒸腾时是水分从气生根进入空气中。论文以水势的概念分析了水分从空气—气生根—枝干—叶—大气水分迁移的动力和条件。根据水势差重点分析水分从空气中进入气生根内部所需要的条件,提出气生根的空气吸湿机理。结合植物生长空间特性的分析提出气生根除湿工程学原理,得出空气相对湿度接近饱和状态,新生气生根才具有连续的空气吸湿作用,提出气生根进行空气除湿是可行的观点。植物是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器官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根据所提出的气生根除湿原理和植物体内水分循环分析影响气生根空气吸湿的各个因素,为加强气生根吸湿能力提供理论支撑。以小叶榕气生根为研究对象,根据影响气生根生长及吸湿的因素设计实验,测试气生根与空气之间水汽交换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小叶榕不同年龄的气生根呈现出不同的水汽交换特征,即低相对湿度的空气使得幼嫩气生根蒸散水份,老化气生根具有不连续的吸湿作用;通过分析环境因子(气生根所处的空气环境)对气生根与外界空气的H2O交换量的影响,得出空气相对湿度是影响气生根吸湿或者蒸腾作用的主要因素,并建立具体函数关系式,证明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空气水势高于幼嫩气生根表皮细胞水势时,新生气生根才具有空气吸湿作用。间接证明气生根空气吸湿是有条件的,需要高空气相对湿度和水势。鉴于理论和实验都得出:气生根要从空气中吸湿,气生根周围空气的水势要足够大,当空气水势不足时,本文设计一种用于气生根吸湿的空气前处理装置,为气生根吸湿创造条件。该装置是利用土壤的冷量预冷空气,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增加气生根周围空气的水势,而空气温度又在植物气生根生存的范围内,使气生根周围与冠层上部空气的水势差增大,使得水分可以从气生根向叶片端迁移。装置的核心是一土壤-空气换热器,建立了土壤与空气的传热传质模型,分析了装置的空气处理能力;搭建气生根除湿用空气前处理装置试验台,进行实验测试,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本论文论证了气生根除湿的可行性并构建了气生根空气除湿系统,系统分为两部分:气生根除湿空气前处理装置和气生根空气除湿部分,提出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调控策略。设计制作气生根空气吸湿实验系统,系统分为两部分:空气加湿装置和气生根除湿装置及测量装置。空气加湿装置产生高相对湿度的空气,送入装有整束气生根的气生根除湿量测量装置,测试空气的含湿量的变化,得出气生根吸湿量随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变化情况及全天变化情况,用实验证明气生根空气除湿可行性,并分析空气温湿度对除湿量的影响。建立气生根空气除湿装置的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是在气生根除湿原理和除湿量影响基础上,结合地生根土壤吸水的模型,考虑了影响气生根除湿的空气条件(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气生根本身因素(根长密度)以及整株植物的水分代谢因素(蒸腾作用)等。该模型是建立在实验和理论基础上的半理论半经验模型。利用实验所得的气生根空气除湿量和实测的植物的蒸腾速率来求解植物气生根的空气吸湿量。本论文为开发气生根除湿技术与装置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彭钰捷[6](2018)在《学习进阶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近十年来,学习进阶成为新兴研究领域,学习进阶即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各个学段中的同一主题的学习时,所要理解的学科核心概念,所要掌握和应用的学科核心技能依次进阶、逐级深化的一系列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可能经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建构和能力的发展呈现出循环发展的态势。以美国和加拿大为首国内外各学者开始研发与学习进阶相关的理论以及实际构建各学科的进阶实例,对比发现在具体教育教学干预活动的研究层面相对薄弱,并且缺乏学习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大规模实践和应用,对理科科目中的生物学科的学习进阶构建的教学方面研究相对较少。与此同时,在我国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方针政策的潮流中,河南省将生物学科纳入中招考试范围,并为此做出各方努力,课程标准要求经过生物学科的学习,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知识,了解相关过程和方法,同时深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从而养成生物科学素养。由于学生对首次接触到专业性名词、概念、原理等难以理解和难掌握,如何更好地进行生物学的教学迫在眉睫。为此将研究问题拟定如下:对知识进行进阶层次构建,并根据学生学习表现加以修改,由此总结出学生学习该部分主题知识的发展进阶路径,对照各个层级的学习表现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探讨基于学习进阶的教学实施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促进教与学的改善,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在实际运用教学理论的过程中,应如何根据学习表现选择对应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过程,运用学习进阶原理对所学生物教材做出实践,以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学为例,对各章节内容进行三个层级学习表现的划分,随后根据课后练习具体描述并改善表现特征。选取7年级2个平行班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统计实验组每次作业的错题情况及相应人数,对应不同层级的不同表现,统计分析不同阶段对某个科学概念的理解程度,以此为参考判断学生对该主题的理解程度,依据于此将下阶段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取作出灵活改善,分别在新课讲授、复习课和试卷评讲中均相应将学习进阶理论应用在实际教学中。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2次章节测试和期末统考中的成绩和每道题的错误选项分布,并以调查问卷中各个方面的问题分别调查统计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是否积极获取、实验课的态度和对实验操作要求的严谨程度,在日常教学中是否完全渗透关于环境保护的思想,对自然界的认识和人类必须清楚意识到大自然的敬畏性和人必须与其它生物和谐相处的意识程度。调查结果可以说明基于学习进阶的教学分析有利于理清相关主题概念之间的联系;基于学习进阶的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实际经验为基础,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从而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连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提高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基于学习进阶的教学评价,方便教师通过不同层级的学习表现找准学生现处于的学习水平,对阶段性知识的掌握作出相应评价,并对下一步的教学评价工作指出建议。通过研究帮助教师特别是新手教师整体全面地了解知识体系,有效开展教学工作。由于时间和人力有限,无法长期和大量进行跟踪调查,从而无法对学生关于某一科学主题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进行学习进阶的构建,存在很大不足有待改善。
宋瑛[7](2007)在《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以兰州市安宁区植物课程资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宁区位于兰州的西部,属城乡结合部,在兰州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多种植物生长的地理环境条件,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本论文首先对安宁区植物资源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践和研究,绘制出了安宁区主要植物资源一览表,为他人了解、查阅相关的植物种类的信息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资料。经过较全面详细的调查,确认和鉴定安宁区主要植物种类共80科,221种。并用数码照相机拍摄了每种植物的真实照片,在简明生物学词典上查找每种植物的拉丁名、主要特征和主要用途,制作成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以长风中学2006级七年级学生为教学实验对象,让学生观察、识别并调查安宁区常见植物,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指导学生采集安宁区常见植物,制作植物蜡叶标本,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丰富了长风中学的生物教学资源。此外通过对安宁区全部9所初级中学七年级学生的生物实验、环境保护知识、营养健康知识的问卷调查得知:安宁区七年级学生的生物实验开设率偏低,平均为56.01%,长风中学实验开设率居于安宁区9所中学之首,为90.48%。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知晓率较低,平均为44.45%,长风中学最高,达79.25%。通过Z检验得出长风中学七年级学生环境保护知识的知晓率与其他8所中学的知晓率差异十分显着。学生的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也不理想,平均为54.41%。其中长风中学最高,为75.75%。通过Z检验发现长风中学七年级学生营养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与师大二附中的差异不显着,与农大附中的差异显着,与其余6所中学的差异十分显着。利用安宁区的植物资源为实验材料,通过学生课堂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课外实验等实验方式,采取同一材料多个实验集中法、同一实验多种材料比较法、开发资源就近就地取材法等多种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七年级生物课程内容和安宁区主要的植物资源,采取以课堂渗透教学为主,课外多种活动为辅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和营养健康教育,加强学生了的环境素质,增强他们的营养意识,取得了显着的成效。
李鸣凤[8](2019)在《硼氮互作下棉花生理代谢及叶柄环带形成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是需硼量较大的双子叶植物。长江流域棉区是我国三大主产棉区之一,土壤有效硼平均含量仅为0.4 mg kg-1,明显低于棉花潜在缺硼临界值0.8 mg kg-1,因此施硼是提高长江流域棉花产量和品质主要的农艺措施之一。氮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棉花的生育期较长,需氮量较大,且长江流域棉区重视秋桃产量,生产上倾向于增施氮肥以获得棉花高产。由于施氮量较高,部分棉田即使施用硼肥仍然发现叶柄环带等典型的缺硼症状。因此探索硼氮互作对棉花叶柄环带的形成、叶片和根系代谢产物的变化以及其它矿质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有助于理解硼氮对棉花生理代谢的影响,丰富棉花硼氮营养理论,为棉花合理的施用硼氮肥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棉花作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盆栽试验和营养液培养相结合的方式,采用石蜡组织切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技术比较棉花叶柄环带部位和非环带部位维管束结构、导管形态和细胞壁力学性质的差异;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分析不同硼氮处理下叶柄细胞壁结构和组分的变化;通过非靶标代谢组学(GC-MS)技术探索不同硼氮处理后棉花的代谢产物含量和代谢通路的改变;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分析其它矿质养分对硼氮互作的响应,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缺硼导致叶柄环带形成,叶柄环带维管束增生,导管挤压破裂,从而降低叶柄的运输效率和支撑功能棉花叶柄形成褐色环带后,其环带部位表面出现凸起,毛状附属物较多,蜡质不规则沉淀。环带内部维管束增生,其中木质部和韧皮部面积增幅分别为14.6%和23.9%。棉花叶柄形成环带后导管干涩变形,管壁出现增厚,出现侧壁穿孔现象,导管数量显着增加24.1%,且增加的导管类型主要是输送效率高的孔纹和螺纹导管。大量的导管增生,出现挤压变形,甚至破裂,导致叶柄的运输效率下降,叶柄非环带部位出现糖累积现象。棉花叶柄硼、镁和锰含量均为叶柄的下部>中部>上部,表明叶柄环带的形成阻碍养分离子从茎向叶片的转移。叶柄环带部位细胞壁出现不规则增厚,细胞壁的杨氏模量下降,表明叶柄环带部位细胞壁的稳定性降低。叶柄环带木质素含量显着增加,导致环带部位硬度增加,然而细胞壁的不稳定性导致其硬而脆,易折断,叶柄的机械支撑能力下降。总之,为了适应缺硼逆境,提高叶柄的运输效率,叶柄维管束增生,大量导管挤压变形,叶柄出现木栓化,变得硬而脆,其外观出现褐色的环带。2)缺硼与棉花叶柄环带的形成呈显着相关,而高氮加剧了环带的发生过程和程度增施硼肥显着降低棉花单株出现环带的叶柄数和功能叶的叶柄环带圈数。在缺硼或适硼的条件下,增施氮肥均提高棉花叶柄环带发生率。缺硼导致维管束增生,特别是木质部和韧皮部面积显着增加,大量细小导管增生,导管出现挤压。缺硼条件,增施氮肥导致棉花叶柄横截面积和维管束面积分别显着增加12.5%和15.7%,叶柄主次维管束出现连生,木质部、韧皮部和韧皮纤维部面积分别显着增加21.3%、23.5%和15%,髓部细胞严重变形,出现挤压破裂现象,表明高氮进一步破坏了叶柄维管束的结构。缺硼胁迫破坏了棉花叶柄细胞壁蛋白质和多糖分子之间的氢键连接,诱导纤维素、木质素和酚类物质在细胞壁积累,降低了细胞壁纤维结晶度,而高氮进一步加剧了这些变化,这可能是高氮加剧棉花缺硼症状叶柄环带形成的主要原因。3)缺硼下叶片的糖和氨基酸出现积累,部分有机酸含量上调,从而破坏叶片的碳氮平衡,高氮通过进一步促进氨基酸和有机酸含量的累积从而加剧了这种破坏比较分析参与植物的碳氮代谢的62种代谢物包括氨基酸、糖类、有机酸和其它类物质,发现硼胁迫下叶片中糖出现累积,其主要原因缺硼导致磷酸戊糖途径下调,糖的利用受到抑制,而高氮处理叶片糖的累积主要是由于光合速率增加和糖利用受到抑制两方面共同作用的效果。缺硼胁迫下有机酸相对含量的增加,增加用于氨基酸合成的C骨架的产量,同时蛋白质的合成受阻,氨基酸出现累积,而高氮处理增加氮源,进一步促进氨基酸和有机酸含量的累积。高氮处理下这些代谢产物的变化加剧硼缺乏代谢途径的改变。4)缺硼下根系氨基酸和有机酸含量增加,改变了氮代谢和三羧酸循坏模式,而高氮进一步促进这些改变缺硼胁迫下,硼更多的结合在细胞壁且根系的山梨醇相对含量增加,高氮处理同样增加细胞壁硼比例,而根系中山梨醇相对含量降低,表明高氮减少硼向地上部的运输。缺硼和高氮处理导致棉花根系39种代谢物相对含量具有大致相同的变化趋势。与叶片不同的是缺硼对棉花根系糖酵解的影响相对较小,D-甘油酸,果糖-6-磷酸,肌醇,核糖和蔗糖均无明显变化,且根系果糖、葡萄糖酸和麦芽糖的相对含量下降,因此缺硼观察到的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可能与糖限制有关。缺硼导致谷氨酸、天冬酰胺和天冬氨酸等氨基酸在根系中累积,其原因在于缺硼导致氮代谢途径发生改变和棉花维管束组织遭到破坏,而高氮加剧了这些氨基酸的累积。缺硼通过促进三羧酸循环中的柠檬酸、L-苹果酸等有机酸的合成来调节细胞渗透压和电荷平衡,高氮则进一步加剧了这些有机酸在棉花根部的累积。5)高氮降低棉花地上部硼的含量和分配比例,同时影响了其它矿质元素的平衡高氮对棉花根系硼含量无显着影响,降低棉花地上部硼的含量和分配比例。相对于根系,高氮和缺硼胁迫引起棉花地上部中更复杂的元素间相互作用。缺硼导致棉花地上部钾、硼、钙、镁、铁、铜、锌、锰和钼含量下降,根部仅硼和镁含量降低。在缺硼条件下,高氮增加地上部氮、钙、镁、钼和根部氮和镁的含量。缺硼降低棉花的产量,而高氮不仅没有提高棉花的产量反而导致棉花品质略微下降。因此,增施硼肥的同时适量降低氮肥是保证棉花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农艺措施。
赵高卷,平盼,马焕成[9](2016)在《干热河谷木棉科三种植物根茎叶水分传输的解剖结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木棉科的许多植物在热带雨林的湿润气候和极端干旱的干热河谷环境下均能长成高达30m以上的大乔木,其水分传输相关的解剖结构值得研究,且不同种间树高和树体大小也存在差异。为揭示这种情况与水分传输结构的相关性。文中采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镜技术,运用隶属函数法,对干热河谷木棉(Bombax ceiba)、长果木棉(Bombax insigne)和吉贝(Ceiba pentandra)三种植物根茎叶进行解剖比较观察,探索水分传输结构与植物抗旱性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叶片大小形态间存在明显差异,长果木棉叶片显着大于木棉和吉贝。长果木棉中柱鞘细胞分化能力较木棉和吉贝高,长果木棉根木质部面积占横切面积比率的55.24%,木棉和吉贝分别为13.43%和27.21%。长果木棉和木棉茎皮层细胞高度肉质化,且木棉皮层中存在大量腺体。长果木棉叶片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达99.30%,木棉和吉贝分别为64.93%和47.59%。吉贝海绵组织厚度最大为78.69 um,分别是长果木棉和木棉的1.30倍和1.77倍。长果木棉主叶脉维管束呈半圆形,木棉和吉贝形成"V"字形。经测定根茎叶27个指标中有13个指标种间差异显着,可作为评定的理想指标。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三种木棉科植物的抗旱能力为长果木棉>木棉>吉贝,这与干热河谷三者的树高和树体大小的顺序相一致。
王文波[10](2010)在《凋落物源有机酸对暗棕壤磷的活化及对水曲柳生理和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有机酸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尽管其含量较低,但其具有活性基团,所以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我国东北地区落叶松、水曲柳、红松、白桦等主要树种为对象,以东北林区地带性森林暗棕壤为基础,通过室内淋洗L层和F层凋落物,研究了东北林区4个主要林分凋落物释放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变化;通过模拟凋落物释放优势有机酸的含量,进行有机酸/盐添加试验,研究了优势有机酸/盐对东北林区地带性森林暗棕壤难溶性磷素有效性的影响,以及有机酸/盐对水曲柳幼苗生理特性、生长、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建立了一种森林凋落物淋洗液中有机酸分析测定的气相色谱法,经回收率、检出限、精密度检验,该方法符合分析要求。森林凋落物可溶出多种有机酸,出现频率较多的主要包括草酸、丙二酸、反丁烯二酸、丁二酸、酒石酸、顺丁烯二酸、苹果酸、柠檬酸等。已定性的有机酸中,柠檬酸含量最大,其次为草酸、丁二酸、反丁烯二酸,再次为苹果酸、丙二酸、酒石酸,顺丁烯二酸含量最低。对于某一种有机酸,落叶松和水曲柳凋落物淋溶的数量相对较多,白桦和红松相对较少。(2)用浸提方式研究有机酸/盐对暗棕壤的磷释放效应时,草酸、柠檬酸和苹果酸均有最佳的浸提时间,均为12h,此时磷释放量最大。浸出液中磷的测定,主要有“土显法”和“水显法”两种,通过研究正常显色时间时不同浓度有机酸对磷标准溶液显色的影响、有机酸和有机盐浸提暗棕壤后待测液显色的时间序列,发现,“水显法”测定效果强于“土显法”,因此研究有机酸/盐对暗棕壤磷的释放效应时,采用“水显法”测定浸出液和淋洗液中的磷,≤5mmol/L有机酸/盐浸提或淋洗时,采用“水显法”直接测定,10和20mmol/L有机酸/盐浸提时则分别稀释2倍和4倍后测定,显色时间均定为15min。(3)一次性浸提时,草酸、柠檬酸、苹果酸、草酸盐、柠檬酸盐和苹果酸盐显着促进暗棕壤A1层磷的释放,磷释放量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大,但B层土壤磷的释放效应相对较弱。草酸盐、柠檬酸盐和苹果酸盐分别比同浓度草酸、柠檬酸和苹果酸具有更高的解磷效率,因此推断有机酸/盐促进暗棕壤磷素养分释放的主要机理在于有机酸阴离子反应。三种有机酸/盐对A1层和B层暗棕壤磷的释放效应表现为:柠檬酸>苹果酸>草酸、柠檬酸盐>苹果酸盐>草酸盐,这主要与三种有机酸的化学结构、离解常数、有机酸配体和金属形成络合物的稳定性大小有关。(4)有机酸/盐对A1层暗棕壤中磷的释放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第1次以后的连续9次浸提仍有一定的解磷效果,这说明有机酸/盐对土壤磷的释放是连续的,具有累加性,尽管每次磷释放量可能不多,但经过有机酸/盐多次浸提的累加效应,就能释放出数量可观的磷。淋洗实验同样证实,柠檬酸盐溶液明显促进暗棕壤A1层磷的活化释放,随淋洗时间延长磷的累积释放量增大。(5)外源有机酸和有机盐均提高水曲柳幼苗的光合作用水平,包括光响应曲线和光合日进程,均以5.0mmol/L浓度处理时影响最显着,其他浓度处理增幅较小,作用规律不明显。三种有机酸和有机盐对水曲柳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强弱,表现为:柠檬酸>苹果酸>草酸、柠檬酸盐>苹果酸盐>草酸盐、草酸盐>草酸、柠檬酸盐>柠檬酸、苹果酸盐>苹果酸。(6)有机酸和有机盐对水曲柳幼苗的多种生理指标产生重要影响,包括ALA合成速率、PBG合成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Rubisco初始活性和总活性、根系活力等,0.2-50.0mmol/L三种有机酸和有机盐处理均对上述几种生理特性有促进作用,且都以5.0mmol/L浓度时影响最显着,其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变化较明显,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较平缓,Rubisco活化率影响规律不明显。三种有机酸与有机盐对上述几种生理特性的影响强弱,表现为:柠檬酸>苹果酸>草酸、柠檬酸盐>苹果酸盐>草酸盐、草酸盐>草酸、柠檬酸盐>柠檬酸、苹果酸盐>苹果酸。(7)不同浓度有机酸/盐均促进水曲柳幼苗的生长,增加了叶面积、苗高和基径,其中5.0mmol/L浓度处理时增加效果最显着,其余浓度处理增幅较小。三种有机酸和有机盐的影响强弱表现为:柠檬酸>苹果酸>草酸、柠檬酸盐>苹果酸盐>草酸盐、草酸盐>草酸、柠檬酸盐>柠檬酸、苹果酸盐>苹果酸。(8)不同浓度有机酸/盐有利于水曲柳幼苗叶片的光合作用、叶绿素合成及土壤中养分元素的活化释放,因而有利于水曲柳幼苗的生物量积累,0.2-50.0mmol/L草酸/盐、柠檬酸/盐、苹果酸/盐处理后,根、茎、叶、地上部分和单株生物量均有所增加,各浓度间的影响均以5.0mmol/L浓度处理时效果最显着。各器官生物量增加的比例呈现出不同的规律,整体看,根和叶生物量增幅较大,茎生物量变化较小,但也略有增加。三种有机酸和有机盐对各器官生物量的影响大小表现为:柠檬酸>苹果酸>草酸、柠檬酸盐>苹果酸盐>草酸盐、草酸盐>草酸、柠檬酸盐>柠檬酸、苹果酸盐>苹果酸,在各处理浓度时此规律均比较明显。(9)不同浓度有机酸和有机盐作用下水曲柳幼苗生物量分配趋势与对照完全一致,其生物量主要分配到根系部分,根生物量明显高于地上部分生物量,更高于叶或茎生物量,这和树种本身的特点有关。从不同浓度有机酸和有机盐对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看,根生物量比例增加,茎生物量比例降低,叶生物量比例变化规律不明显,地上部分生物量比例降低,根茎比提高,其中均以5.0mmol/L浓度时影响最显着。三种有机酸和有机盐对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强弱均表现为:柠檬酸>苹果酸>草酸、柠檬酸盐>苹果酸盐>草酸盐、草酸盐>草酸、柠檬酸盐>柠檬酸、苹果酸盐>苹果酸。
二、根的吸收作用 茎的输导作用 叶的蒸腾作用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根的吸收作用 茎的输导作用 叶的蒸腾作用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扦插育苗的理论基础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扦插有关的基本原理 |
1.1 陆生植物体极性原理 |
1.2 植物体无限生长原理 |
1.3 植物生长发育相关原理 |
1.4 植物细胞分化的位置效应原理 |
1.5 细胞分化的有限可逆性原理 |
1.6 植物细胞全能性原理 |
1.7 栈糖渠模型 |
1.8 细胞壁—液泡平衡膨压原理 |
2 扦插育苗机制分析 |
3 扦插育苗水分生理分析 |
4 结束语 |
(2)PBL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PBL教学模式 |
2.1.1 PBL教学模式的国外研究现状 |
2.1.2 PBL教学模式的国内研究现状 |
2.2 PBL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 |
2.2.1 情境 |
2.2.2 问题 |
2.2.3 学生 |
2.2.4 教师 |
2.2.5 评价 |
2.3 PBL教学模式的环节 |
2.4 生物学概念与概念教学 |
2.4.1 生物学概念 |
2.4.2 概念教学 |
2.5 PBL 教学模式指导下的概念教学环节 |
3 PBL教学模式指导下的概念教学内容梳理 |
3.1 50个重要概念的梳理 |
3.2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概念梳理 |
3.2.1 PBL教学模式下概念教学的内容梳理 |
3.2.2 PBL 教学模式下概念教学的教学设计 |
4 PBL教学模式指导下概念教学的教学实践 |
4.1 PBL教学模式指导下概念教学的教学实施 |
4.1.1 课前阶段 |
4.1.2 课中阶段 |
4.1.3 课后阶段 |
4.2 PBL教学模式指导下概念教学的教学评价 |
4.2.1 过程性评价 |
4.2.2 结果性评价 |
4.3 PBL教学模式指导下概念教学实践的结果与分析 |
4.3.1 实验班级与对照班级的班级差异性检验 |
4.3.2 教学实践后测 |
4.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3)砂壤土条件下灰枣井式灌溉高效节水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林木井式灌溉方法的提出 |
1.1.2 林木井式灌溉方法及其特点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节水灌溉发展动态 |
1.3.2 果园节水灌溉技术研究进展 |
1.3.3 土壤水分运动与入渗模型研究进展 |
1.3.4 果树耗水研究进展 |
1.3.5 节水灌溉制度研究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论文的课题来源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材料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试验土壤 |
2.2.3 灰枣根系挖掘试验 |
2.2.4 空白地井式灌溉水分运移试验 |
2.2.5 不同径级灰枣树下井式灌溉水分运移试验 |
2.2.6 井式灌溉下灰枣树光合特性研究试验 |
2.2.7 井式灌溉下灰枣树茎流特征研究试验 |
2.2.8 井式灌溉下地表蒸发量研究试验 |
2.2.9 井式灌溉下灰枣产量、品质试验 |
2.2.10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章 不同径级灰枣树根系分布特征 |
3.1 中径级灰枣树根系分布特征 |
3.1.1 根系垂直与水平分布特征 |
3.1.2 根系生长与土层深度及水平距离的关系 |
3.1.3 吸收根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 |
3.2 大径级灰枣树根系分布特征 |
3.2.1 根系垂直与水平分布特征 |
3.2.2 根系生长与土层深度及水平距离的关系 |
3.2.3 根系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 |
3.3 讨论与小结 |
第4章 空白地单管井灌水分运移特征研究 |
4.1 不同灌水时间停灌时湿润锋形状和运移过程研究 |
4.1.1 不同灌水历时停灌时湿润锋形状 |
4.1.2 不同灌水历时停灌时入渗距离与入渗时间关系研究 |
4.2 湿润锋平均运移速率分析 |
4.2.1 滴头流量为 8L/h时 |
4.2.2 滴头流量为 12L/h时 |
4.3 结束灌溉时灌溉历时对湿润体容积含水量的影响 |
4.3.1 滴头流量为 8L/h时 |
4.3.2 滴头流量为 12 L/h时 |
4.4 土壤水分再分布后湿润体形状与含水量变化特征 |
4.4.1 土壤水分再分布后湿润锋的形状 |
4.4.2 土壤水分再分布后湿润体的容积含水量 |
4.5 单管井灌湿润体与不同径级灰枣根系匹配 |
4.6 讨论与小结 |
第5章 中径级灰枣树下双管井灌水分运移特征研究 |
5.1 不同灌水时间停灌时湿润锋形状和运移过程研究 |
5.1.1 不同灌水历时停灌时湿润锋形状 |
5.1.2 不同灌水历时停灌时入渗距离与入渗时间关系研究 |
5.2 湿润锋平均运移速率分析 |
5.2.1 滴头流量为 8 L/h时 |
5.2.2 滴头流量为 12 L/h时 |
5.3 结束灌溉时湿润体容积含水量 |
5.3.1 滴头流量为 8 L/h时 |
5.3.2 滴头流量为 12 L/h时 |
5.4 土壤水分再分布后湿润体形状与含水量变化特征 |
5.4.1 土壤水分再分布后湿润锋的形状 |
5.4.2 土壤水分再分布后湿润体的容积含水量 |
5.5 中径级灰枣树根系与湿润体匹配分析 |
5.6 讨论与小结 |
第6章 大径级灰枣树下四管井灌水分运移特征研究 |
6.1 不同灌水时间停灌时湿润锋形状和运移过程研究 |
6.1.1 不同灌水历时停灌时湿润锋形状 |
6.1.2 不同灌水历时停灌时入渗距离与入渗时间关系研究 |
6.2 湿润锋平均运移速率分析 |
6.2.1 滴头流量为 8 L/h |
6.2.2 滴头流量为 12 L/h |
6.3 结束灌溉时湿润体容积含水量 |
6.3.1 滴头流量为 8L/h |
6.3.2 滴头流量为 12L/h |
6.4 土壤水分再分布后湿润体形状与含水量变化特征 |
6.4.1 土壤水分再分布后湿润锋的形状 |
6.4.2 土壤水分再分布后湿润体的容积含水量 |
6.5 大径级灰枣树根系与湿润体匹配分析 |
6.6 讨论与小结 |
第7章 井式灌溉下灰枣光合特性研究 |
7.1 井灌下中径级灰枣不同生育期光合特性日变化 |
7.1.1 不同生育期P_n日变化 |
7.1.2 不同生育期T_r日变化 |
7.1.3 不同生育期G_s日变化 |
7.1.4 不同生育期C_i日变化 |
7.1.5 不同生育期WUE日变化 |
7.2 井灌下大径级灰枣不同生育期光合特性日变化 |
7.2.1 不同生育期P_n日变化 |
7.2.2 不同生育期T_r日变化 |
7.2.3 不同生育期G_s日变化 |
7.2.4 不同生育期C_i日变化 |
7.2.5 不同生育期WUE日变化 |
7.3 漫灌与井灌下灰枣树光合特性年变化对比研究 |
7.3.1 不同灌溉方式下中、大径级灰枣树P_n、T_r年变化 |
7.3.2 不同灌溉方式下中、大径级灰枣树G_s、C_i年变化 |
7.3.3 不同灌溉方式下中、大径级灰枣树WUE年变化 |
7.4 中、大径级灰枣树不同灌溉下气体交换参数对比 |
7.5 讨论与小结 |
第8章 井式灌溉下灰枣树干茎流特性研究 |
8.1 井式灌溉下中径级灰枣树茎流量变化规律 |
8.1.1 井式灌溉条件下中径级灰枣树各生育期茎流日变化 |
8.1.2 井式灌溉条件下中径级灰枣树各生育期茎流日累积量 |
8.1.3 井式灌溉条件下中径级灰枣树各生育期茎流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8.1.4 不同灌溉方式(漫灌、井式灌溉)下中径级灰枣茎流参数对比 |
8.2 井式灌溉下大径级灰枣树茎流量变化规律 |
8.2.1 井式灌溉条件下大径级灰枣树各生育期茎流日变化 |
8.2.2 井式灌溉条件下大径级灰枣树各生育期茎流日累积量 |
8.2.3 井式灌溉条件下大径级灰枣树各生育期茎流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8.2.4 不同灌溉方式(漫灌、井式灌溉)下大径级灰枣茎流参数对比 |
8.3 讨论与小结 |
第9章 井式灌溉下灰枣地表蒸发量研究 |
9.1 井式灌溉、漫灌条件下中径级灰枣树蒸发特性 |
9.1.1 井式灌溉下各个生育期距离树干不同距离处蒸发量变化 |
9.1.2 漫灌下各个生育期距离树干不同距离处蒸发量变化 |
9.1.3 两种灌溉方式下中径级灰枣树地表蒸发特性对比 |
9.2 井式灌溉、漫灌条件下大径级灰枣树蒸发特性 |
9.2.1 井式灌溉下各个生育期距离树干不同距离处蒸发量变化 |
9.2.2 漫灌下各个生育期距离树干不同距离处蒸发量变化 |
9.2.3 两种灌溉方式下大径级灰枣树地表蒸发特性对比 |
9.3 讨论与小结 |
第10章 不同灌溉方式下灰枣产量、品质研究 |
10.1 不同灌溉下灰枣果实产量对比 |
10.2 不同灌溉下灰枣果实品质对比 |
10.3 讨论与小结 |
第11章 沙壤下中、大径级灰枣树井式灌溉技术规程 |
11.1 节水指标 |
11.1.1 中径级灰枣树 |
11.1.2 大径级灰枣树 |
11.2 红枣产量、质量指标 |
11.3 灌溉水源 |
11.4 高效、精准井式灌溉技术 |
11.4.1 中径级灰枣树 |
11.4.2 大径级灰枣树 |
第12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主要结论 |
12.2 本文创新点 |
12.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三种药用甘草耐盐性及耐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与植物耐盐机理 |
2.1.1 盐胁迫对植物形态发育的影响 |
2.1.2 盐胁迫对植物形态解剖结构的影响 |
2.1.3 盐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 |
2.1.4 植物的耐盐性与耐盐机理 |
2.2 药用甘草资源利用与抗逆性研究 |
2.2.1 药用甘草抗逆性研究 |
2.2.2 盐碱地的生物修复及耐盐植物的脱盐作用 |
2.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3 研究思路、目的、内容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内容与目的 |
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药用甘草对盐胁迫的生长响应及其适应机制 |
第一节 三种药用甘草种子萌发期对盐渍环境的萌发响应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盐胁迫对 3 种药用甘草种子相对萌发率的影响 |
2.2 盐胁迫对 3 种药用甘草种子萌发进程的影响 |
2.3 盐胁迫对 3 种药用甘草种子胚生长的影响 |
2.4 三种药用甘草种子耐盐能力的比较及耐盐范围 |
3 讨论 |
3.1 三种药用甘草种子对不同土壤盐渍环境的萌发响应及其萌发策略 |
3.2 三种药用甘草种子的耐盐阈值和适宜生态种植区评价 |
第二节 三种药用甘草幼苗对盐胁迫的生长响应及耐盐性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盐胁迫不同阶段 3 种药用甘草幼苗生长势的动态变化 |
2.2 盐胁迫下 3 种药用甘草幼苗生物量积累和含水量、株高、根粗变化 |
3 讨论 |
3.1 盐胁迫下药用甘草幼苗地上与地下营养器官生长的响应及其适应意义 |
3.2 盐胁迫下药用甘草幼苗生物量积累和分配及其适应意义 |
3.3 三种药用甘草幼苗的耐盐性差异及其生长的适宜盐浓度范围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药用甘草营养器官解剖结构对盐胁迫的响应及其适应特征 |
第一节 盐胁迫下药用甘草叶片解剖结构的变化及其适应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盐胁迫下胀果甘草新叶、老叶解剖结构的变化 |
2.2 盐胁迫下光果甘草新叶、老叶解剖结构的变化 |
3 讨论 |
3.1 盐胁迫下新叶与老叶解剖结构的变化特点及适应策略 |
3.2 盐胁迫下不同药用甘草叶解剖结构变化的差异及耐盐性 |
第二节 盐胁迫下药用甘草茎解剖结构的变化及其适应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盐胁迫下胀果甘草幼茎、老茎解剖结构的变化 |
2.2 盐胁迫下光果甘草幼茎、老茎解剖结构的变化 |
3 讨论 |
3.1 盐胁迫下茎解剖结构的变化特点及适应策略 |
3.2 盐胁迫下不同药用甘草茎解剖结构变化的差异及耐盐性 |
第三节 盐胁迫下药用甘草根解剖结构的变化及其适应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盐胁迫下胀果甘草幼根、老根解剖结构的变化特征 |
2.2 盐胁迫下光果甘草幼根、老根解剖结构的变化特征 |
3 讨论 |
3.1 盐胁迫下根解剖结构的变化特点及其适应意义 |
3.2 盐胁迫下不同药用甘草根解剖结构变化的差异及耐盐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盐胁迫下药用甘草细胞及光合生理调节机制 |
第一节 盐胁迫下药用甘草离子平衡和渗透调节机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盐胁迫下 3 种药用甘草矿质离子在不同器官的分布特征 |
2.2 盐胁迫下 3 种药用甘草植株不同器官对矿质离子选择吸收、运输及 K~+/Na~+比 |
2.3 盐胁迫下 3 种药用甘草幼苗脯氨酸、甘草酸的积累及细胞膜透性 |
3 讨论 |
3.1 盐胁迫下 3 种药用甘草幼苗的离子区域化与运输调控 |
3.2 盐胁迫下 3 种药用甘草幼苗根的渗透调节能力 |
4 结论 |
第二节 盐胁迫下药用甘草活性氧代谢及抗氧化物酶防御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和分析 |
2.1 盐胁迫下 3 种药用甘草 SOD 活性的变化 |
2.2 盐胁迫下 3 种药用甘草 CAT 活性的变化 |
2.3 盐胁迫下 3 种药用甘草 APX 活性的变化 |
2.4 盐胁迫下 3 种药用甘草 GR 活性的变化 |
2.5 盐胁迫下 3 种药用甘草根和叶中 MDA 含量的变化 |
3 讨论 |
3.1 盐胁迫下 3 种甘草抗氧化酶系统的动态响应 |
3.2 盐胁迫对 3 种药用甘草细胞膜脂质氧化作用的影响 |
4 结论 |
第三节 盐胁迫下 3 种药用甘草光合特性及光系统Ⅱ的功能调节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盐胁迫对 3 种药用甘草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2.2 盐胁迫对 3 种药用甘草叶片初始荧光 F0、最大荧光 Fm 等参数的影响 |
2.3 盐胁迫下 3 种药用甘草幼苗净光合速率 Pn、气孔导度 Gs、胞间 CO_2浓度 Ci 和蒸腾速率 Tr 的变化 |
3 讨论 |
3.1 盐胁迫下 3 种药用甘草光合色素的变化特征 |
3.2 盐胁迫下 3 种药用甘草光系统Ⅱ的调节机制 |
3.3 药用甘草在盐逆境下的光合调节机理的探讨 |
4 结论 |
第五章 药用甘草次生代谢物积累与耐盐性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盐胁迫下 3 种药用甘草总黄酮的积累、分布及组织细胞内的定位观察 |
2.2 盐胁迫下 3 种药用甘草甘草酸积累、分布及组织细胞内的定位观察 |
3 讨论 |
3.1 药用甘草黄酮类物质的积累与耐盐性的相关性 |
3.2 药用甘草甘草酸的积累与耐盐性的相关性 |
4 结论 |
第六章 盐碱地种植药用甘草产量与品质的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盐胁迫对 3 种药用甘草年苗总黄酮产量的影响 |
2.2 盐胁迫对 3 种药用甘草年苗甘草酸产量的影响 |
2.3 盐碱地种植药用甘草生物量及 Na+的积累变化 |
2.4 盐碱地种植药用甘草品质的变化 |
2.5 盐碱地种植药用甘草产量的变化 |
3 讨论 |
3.1 药用甘草对土壤盐离子的吸收和积累作用 |
3.2 药用甘草在盐碱弃耕地种植后的产量与品质的变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5)植物气生根除湿探索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室内空气品质问题 |
1.1.2 新风除湿引发的能耗和环境问题 |
1.2 研究现状 |
1.2.1 冷却除湿 |
1.2.2 干燥剂吸附与吸收式除湿 |
1.2.3 膜法除湿 |
1.3 存在问题 |
1.4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我国南方城市建筑气候的热湿特征分析 |
2.1 南方城市室外气象参数分析 |
2.2 南方建筑室内通风要求与条件 |
2.3 新风除湿的要求与判据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除湿的植物气生根生物生理生态学特性分析 |
3.1 气生根生物学特性分析 |
3.1.1 气生根生长习性及外观特点 |
3.1.2 气生根内部解剖结构 |
3.2 气生根生理生态学特性分析 |
3.2.1 吸湿作用与蒸腾作用 |
3.2.2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
3.3 气生根饱和湿空气中生长吸湿实验 |
3.3.1 实验目的 |
3.3.2 实验设计及实验方案 |
3.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植物根系除湿的工程学原理的提出 |
4.1 自由能和水势 |
4.1.1 水势定义 |
4.1.2 细胞水势 |
4.1.3 空气水势 |
4.2 植物、大气、土壤、水分迁移路径 |
4.2.1 植物生长环境特性 |
4.2.2 土壤—地生根—枝干—叶片—大气水分迁移路径 |
4.2.3 冠层下空气—气生根—枝干—叶片—大气水分迁移路径 |
4.3 气生根除湿的工程学原理 |
4.4 本章小结 |
5 气生根除湿影响因素分析 |
5.1 气生根表面温度的影响 |
5.1.1 气生根表面温度模型 |
5.1.2 气生根表面温度实验 |
5.1.3 气生根表面浸润相变 |
5.2 空气环境和表面状态的影响 |
5.2.1 气生根根部空气条件 |
5.2.2 气生根表面状态 |
5.3 叶片与地生根的影响 |
5.3.1 叶片的蒸腾作用 |
5.3.2 地生根的土壤条件 |
5.4 本章小结 |
6 小叶榕气生根与空气H_2O 交换特征实验研究 |
6.1 气生根H_2O 交换率测量原理的研究 |
6.1.1 Li-6400XT 系统的光合作用测量原理 |
6.1.2 利用Li-6400XT 系统测量气生根H_2O 交换率的原理 |
6.2 多因素正交实验 |
6.2.1 实验对象和方法研究 |
6.2.2 实验设计与实验 |
6.2.3 数据处理方法 |
6.2.4 结果及分析 |
6.3 单因素实验 |
6.3.1 实验对象和方法 |
6.3.2 实验设计与实验 |
6.3.3 数据处理方法 |
6.3.4 结果与分析 |
6.4 分析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植物除湿的空气前处理装置传热传质模型研究 |
7.1 重庆地区地温特性 |
7.2 前处理装置及换热过程分析 |
7.2.1 前处理装置结构图 |
7.2.2 土壤-空气换热器换热过程分析 |
7.3 土壤-空气换热过程物理模型 |
7.3.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7.3.2 模型求解方法 |
7.4 土壤-空气换热过程数学模型 |
7.5 模型的离散和求解 |
7.6 计算程序编制及模型求解 |
7.7 模拟分析 |
7.7.1 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模拟 |
7.7.2 换热器长度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
7.7.3 处理空气流量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
7.8 本章小结 |
8 植物除湿的空气前处理装置性能实验研究 |
8.1 实验装置及测试仪表 |
8.1.1 实验装置 |
8.1.2 测点及测试参数 |
8.1.3 测试仪表 |
8.2 实验方案 |
8.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8.3.1 实验误差分析 |
8.3.2 空气降温除湿效果分析 |
8.3.3 进口空气参数对装置性能的影响 |
8.3.4 运行方式对装置性能影响 |
8.3.5 土壤-空气换热器内空参数变化情况分析 |
8.3.6 进风小室与风机对装置性能影响 |
8.3.7 内管温升对装置除湿效果的影响 |
8.4 数学模型验证 |
8.5 本章小结 |
9 植物气生根空气除湿系统实验研究及除湿模型建立 |
9.1 利用植物气生根的吸湿特性的空气除湿系统 |
9.2 小叶榕气生根除湿系统的除湿能力实验研究 |
9.2.1 实验目的 |
9.2.2 实验装置及测点布置 |
9.2.3 实验仪器及监测内容 |
9.2.4 实验方案 |
9.2.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9.3 气生根空气除湿模型的建立 |
9.3.1 有关地生根的吸水模型 |
9.3.2 气生根除湿模型的建立 |
9.4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10.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10.3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目录 |
(6)学习进阶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2 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2 迷思概念 |
2.3 学习进阶理论 |
2.3.1 学习进阶的起源 |
2.3.2 学习进阶的组成要素 |
2.3.3 学习进阶的内涵及定义 |
3 学习进阶在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中的教学应用 |
3.1 对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的内容进行学习进阶构建 |
3.1.1 基于学习进阶的科学教学设计模型 |
3.1.2 明确学习目标 |
3.1.3 确定进阶变量 |
3.1.4 划分进阶水平(附录A) |
3.1.5 描述学习表现 |
3.2 实验对象 |
3.3 统计学习表现 |
3.4 成绩分析(附录B) |
3.5 教学实施(附录C) |
3.6 中期检查(附录D) |
3.7 问卷调查(附录E) |
3.8 终期水平 |
4 结果与展望 |
4.1 研究结果 |
4.2 研究建议 |
4.2.1 教师方面 |
4.2.2 学生方面 |
4.3 不足与展望 |
4.3.1 不足之处 |
4.3.2 对教学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概念分解 |
附录 B 第1次考试试卷 |
附录 C 教学案例 |
附录 D 第2次考试试卷 |
附录 E 调查问卷 |
致谢 |
(7)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以兰州市安宁区植物课程资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综述 |
1.1 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1.1.1 国内研究状况 |
1.1.2 兰州市安宁区各中学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1.1.3 长风中学生物课程资源现状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安宁区植物资源调查 |
2.1 安宁区主要植物资源 |
2.2 安宁区主要植物种类鉴定 |
2.3 安宁区主要植物种类一览表 |
2.4 安宁区主要植物用途分类 |
2.5 采集和制作植物蜡叶标本 |
3. 利用植物资源,进行生物学实验 |
3.1 加强课堂实验,重点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
3.2 重视演示实验,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
3.3 补充课外实验,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
3.4 主要实验方法 |
3.5 安宁区各中学七年级生物学实验调查 |
4. 利用植物资源,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
4.1 安宁区各中学七年级学生环境保护知识调查 |
4.2 生物课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
5. 了解植物资源,对学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 |
5.1 兰州市安宁区各中学七年级学生营养知识调查 |
5.2 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实施营养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
5.2.1 挖掘教材,将营养健康教育渗透于生物课堂教学中 |
5.2.2 了解粮食、水果、蔬菜的营养价值,丰富学生的营养知识 |
5.2.3 开展多种形式的营养教育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营养意识 |
结束语 |
附录一 安宁区各中学对安宁区植物资源的利用情况调查 |
附录二 长风中学七年级学生植物种类调查表 |
附录三 安宁区各中学七年级生物学知识调查问卷 |
附录四 安宁区主要植物种类一览表 |
附录五 植物种类、生物实验、课外活动图片 |
参考文献 |
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8)硼氮互作下棉花生理代谢及叶柄环带形成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硼的重要性 |
1.1.1 土壤中的硼 |
1.1.2 植物中的硼 |
1.2 植物缺硼症状 |
1.2.1 植物缺硼的外观形态症状 |
1.2.2 植物缺硼的微观解剖症状 |
1.2.3 棉花缺硼症状叶柄环带研究 |
1.3 硼在植物体内生理功能 |
1.3.1 硼与细胞壁 |
1.3.2 硼与细胞膜 |
1.3.3 硼与碳代谢 |
1.3.4 硼与氮代谢 |
1.3.5 硼与酚类代谢 |
1.4 植物硼的吸收和转运 |
1.4.1 硼的吸收 |
1.4.2 硼的转运 |
1.5 硼对其它矿质元素的影响 |
1.6 氮的吸收、同化和再转运 |
1.7 氮对硼吸收利用的影响 |
2 研究背景、内容和技术路线 |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2.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3 棉花叶柄环带与非环带部位的差异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3.1.2 试验处理和样品制备 |
3.1.3 细胞壁物质的提取 |
3.1.4 扫描电镜切片的制备 |
3.1.5 透射电镜切片的制备 |
3.1.6 石蜡切片的制备 |
3.1.7 导管的离析 |
3.1.8 原子力显微镜测定细胞表面形貌及力学性能 |
3.1.9 纤维素与木质素的测定 |
3.1.10 还原糖和蔗糖的测定 |
3.1.11 叶柄养分的测定 |
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硼对棉花叶柄环带发生程度的影响 |
3.3.2 棉花叶柄环带与非环带解剖结构差异 |
3.3.3 棉花叶柄环带与非环带导管分子形态 |
3.3.4 棉花叶柄环带与非环带亚细胞结构、细胞壁厚度和提取率差异 |
3.3.5 棉花叶柄环带与非环带细胞壁力学性能的差异 |
3.3.6 棉花叶柄环带与非环带还原糖和蔗糖含量差异 |
3.3.7 棉花叶柄不同部位养分的差异 |
3.4 讨论 |
3.4.1 棉花叶柄形成环带后维管束组织及导管的变化 |
3.4.2 棉花叶柄形成环带后细胞壁及其力学性质的变化 |
3.4.3 棉花叶柄形成环带后对其运输功能的影响 |
3.5 小结 |
4 缺硼和高氮诱导棉花叶柄环带的形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处理 |
4.1.2 土壤样品测定 |
4.1.3 植物样品调查和采集 |
4.1.4 叶柄硼和氮测定 |
4.1.5 石蜡切片的制备 |
4.1.6 细胞壁物质的提取 |
4.1.7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4.1.8 X射线衍射(XRD)测定 |
4.1.9 纤维素与木质素的测定 |
4.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硼氮互作对棉花叶柄环带发生程度的影响 |
4.3.2 硼氮互作对棉花叶柄解剖结构影响 |
4.3.3 硼氮互作对棉花叶柄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影响 |
4.3.4 硼氮互作对棉花叶柄细胞壁衍射图谱的影响 |
4.3.5 硼氮互作对棉花叶柄细胞壁组分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硼氮互作对棉花叶柄环带发生程度的影响 |
4.4.2 硼氮互作对棉花叶柄维管束组织的变化的影响 |
4.4.3 缺硼高氮对棉花叶柄环带细胞壁物质组分及结构的影响 |
4.5 小结 |
5 硼氮互作对棉花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处理 |
5.1.2 土壤样品的测定 |
5.1.3 光合和叶绿素的测定 |
5.1.4 非结构碳水化合物的测定 |
5.1.5 叶片代谢产物测定 |
5.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硼氮互作对棉花叶片生长、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相关指标的影响 |
5.3.2 硼氮互作对棉花地上部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
5.3.3 硼氮互作对棉花叶片代谢产物相对含量的影响 |
5.3.4 硼氮互作对棉花叶片代谢产物热图及层级聚类分析 |
5.3.5 硼氮互作对棉花叶片代谢网络结构图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缺硼高氮对棉花光合作用的影响机制 |
5.4.2 缺硼高氮对棉花叶片代谢通路的影响 |
5.5 小结 |
6 硼氮互作对棉花根系代谢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处理 |
6.1.2 根系细胞壁的提取 |
6.1.3 植物样和细胞壁硼测定 |
6.1.4 根尖形态、根系活体染色表征细胞活力和根系活力的测定 |
6.1.5 代谢分析 |
6.2 数据分析 |
6.3 结果分析 |
6.3.1 硼氮互作对棉花生物量的影响 |
6.3.2 硼氮互作对棉花硼含量、累积量及细胞壁硼含量的影响 |
6.3.3 硼氮互作对棉花根系形态、活力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6.3.4 硼氮互作对棉花根系代谢产物相对含量的影响 |
6.3.5 硼氮互作对棉花根系代谢产物热图及层级聚类分析 |
6.3.6 硼氮互作对棉花根系代谢网络结构图的影响 |
6.4 讨论 |
6.4.1 缺硼和高氮对棉花根系生长及硼养分的影响 |
6.4.2 缺硼高氮对棉花根系生理代谢的影响 |
6.5 小结 |
7 硼氮互作对棉花离子组学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水培试验材料与试验处理 |
7.1.2 田间试验材料与试验处理 |
7.1.3 土壤样品的测定 |
7.1.4 植物样品采集和养分离子测定 |
7.1.5 棉花叶柄出现环带率测定 |
7.1.6 棉花铃数、铃重、产量和品质测定 |
7.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硼氮互作对棉花伤流液矿质养分离子的影响 |
7.3.2 硼氮互作对棉花地上部和根部矿质养分离子的影响 |
7.3.3 硼氮互作对棉花不同生育期叶片硼氮含量的影响 |
7.3.4 硼氮互作对棉花叶柄出现环带的概率的影响 |
7.3.5 硼氮互作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7.4 讨论 |
7.4.1 棉花对硼氮应答的离子组学差异 |
7.4.2 硼氮互作对棉纤维品质和产量和影响 |
7.5 结论 |
8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主要成果 |
研究生期间获得的荣誉和奖励 |
致谢 |
(9)干热河谷木棉科三种植物根茎叶水分传输的解剖结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 1材料 |
1. 2方法 |
1. 3数据处理 |
2结果和分析 |
2. 1叶片形态 |
2. 2根解剖结构特征 |
2. 2. 1根解剖结构 |
2. 2. 2根旱生结构指标 |
2. 3茎解剖结构特征 |
2. 3. 1茎解剖结构 |
2. 3. 2茎旱生结构指标 |
2. 4叶解剖结构特征 |
2. 4. 1叶解剖结构 |
2. 4. 2叶旱生结构指标 |
3讨论 |
3. 1根结构特点与抗旱性关系 |
3. 2茎结构特点与抗旱性分析 |
3. 3叶结构特点与抗旱性关系 |
4结论 |
(10)凋落物源有机酸对暗棕壤磷的活化及对水曲柳生理和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有机酸的来源 |
1.2.1 有机质分解 |
1.2.2 植物根系分泌 |
1.2.3 微生物代谢 |
1.3 有机酸的种类 |
1.4 有机酸的含量 |
1.5 有机酸对土壤中磷素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
1.5.1 磷对植物的生理功能 |
1.5.2 土壤中磷的活性状况 |
1.5.3 有机酸对磷的活化效应及机制 |
1.6 有机酸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生理生化功能的调节 |
1.6.1 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
1.6.2 影响多种酶的活性 |
1.6.3 影响光合水平和叶绿素含量 |
1.6.4 对其他生理指标的影响 |
1.6.5 影响养分的吸收和运输 |
1.6.6 提高植物抗逆性 |
1.7 水曲柳研究进展 |
1.8 研究的创新性及目的意义 |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暗棕壤剖面特征 |
2.3 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 |
2.3.1 凋落物淋溶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变化 |
2.3.2 外源有机酸/盐对暗棕壤磷有效性的影响 |
2.3.3 外源有机酸/盐对水曲柳幼苗生理特性和生长的影响 |
2.4 技术路线 |
3 森林凋落物淋溶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品采集 |
3.1.2 样品前处理 |
3.1.3 仪器设备及色谱条件 |
3.1.4 有机酸的定性与定量 |
3.1.5 可行性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可行性分析结果 |
3.2.2 有机酸的种类 |
3.2.3 有机酸的数量 |
3.2.4 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4 外源有机酸/盐对暗棕壤磷有效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土壤样品 |
4.1.2 浸提实验 |
4.1.3 淋洗实验 |
4.1.4 浸出液和淋洗液的脱色问题 |
4.1.5 浸出液和淋洗液中磷的比色测定 |
4.1.6 磷释放量的计算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浸提时间对磷释放的影响 |
4.2.2 浸提液浓度对磷显色的影响 |
4.2.3 浸出液显色时间对磷测定的影响 |
4.2.4 有机酸/盐一次性浸提A_1层暗棕壤的磷释放效应 |
4.2.5 有机酸/盐一次性浸提B层暗棕壤的磷释放效应 |
4.2.6 有机酸/盐多次连续浸提的解磷效果 |
4.2.7 淋洗的磷释放量 |
4.3 本章小结 |
5 外源有机酸/盐对水曲柳幼苗生理特性和生长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设计 |
5.1.3 光合作用测定 |
5.1.4 生理指标测定 |
5.1.5 生长指标测定 |
5.1.6 生物量测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有机酸/盐作用下水曲柳幼苗的光合作用特征 |
5.2.2 有机酸/盐对水曲柳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
5.2.3 有机酸/盐对水曲柳生长的影响 |
5.2.4 有机酸/盐作用下的生物量积累 |
5.2.5 有机酸/盐作用下的生物量分配 |
5.3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根的吸收作用 茎的输导作用 叶的蒸腾作用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扦插育苗的理论基础与分析[J]. 王俊杰. 甘肃林业科技, 2017(03)
- [2]PBL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为例[D]. 冯蓝分.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3]砂壤土条件下灰枣井式灌溉高效节水机理研究[D]. 张志刚.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2)
- [4]三种药用甘草耐盐性及耐盐机制研究[D]. 陆嘉惠. 石河子大学, 2014(03)
- [5]植物气生根除湿探索性研究[D]. 刘丽莹. 重庆大学, 2010(02)
- [6]学习进阶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D]. 彭钰捷. 河南大学, 2018(01)
- [7]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以兰州市安宁区植物课程资源为例[D]. 宋瑛. 西北师范大学, 2007(07)
- [8]硼氮互作下棉花生理代谢及叶柄环带形成差异研究[D]. 李鸣凤.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9]干热河谷木棉科三种植物根茎叶水分传输的解剖结构比较研究[J]. 赵高卷,平盼,马焕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01)
- [10]凋落物源有机酸对暗棕壤磷的活化及对水曲柳生理和生长的影响[D]. 王文波. 东北林业大学,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