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论文文献综述)
陈鹏,周仙红,毛晓红,张秀霞,张安盛[1](2021)在《螟黄赤眼蜂山东烟田品系对烟草棉铃虫卵寄生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评价螟黄赤眼蜂山东烟田品系对烟草棉铃虫的控害潜能,室内开展了其对烟草棉铃虫的寄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温度下螟黄赤眼蜂寄生功能反应符合模型HollingⅡ型。棉铃虫卵密度对螟黄赤眼蜂的寄生作用有明显影响,在相同温度下螟黄赤眼蜂的寄生量随着棉铃虫卵的增加而增大,但搜寻效应随着棉铃虫卵的增加而降低。螟黄赤眼蜂对棉铃虫卵的寄生量在16~26℃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在26~31℃范围内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相同棉铃虫卵密度条件下,随着螟黄赤眼蜂密度的增大,其平均寄生量逐渐减少,寄生作用率E也相应地降低,寄生作用率E与螟黄赤眼蜂密度P的关系为E=0.3371 P-0.5342。螟黄赤眼蜂对棉铃虫卵的寄生量在其羽化后0~72 h时较高,棉铃虫卵龄为3~24 h时被寄生量较高。
张金良,卢灿,郭力,岳瑾,袁志强,郭家洛,王进忠[2](2021)在《松毛虫赤眼蜂对高粱田主要鳞翅目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探索松毛虫赤眼蜂防治高粱田棉铃虫、玉米螟和桃蛀螟技术,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于2019年在高粱田人工释放松毛虫赤眼蜂,每次1.5万头/亩,卵卡挂在高粱植株上部叶片背面。同时以高氯甲维盐防治作为对照,利用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杀上述3种鳞翅目害虫雄蛾,定期调查记录3种害虫和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的数量和高粱受害情况。示范结果表明,施药区和放蜂区3种害虫种群数量均下降,天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差异较大,高粱植株受害率差异显着。高粱田放蜂后对3种害虫种群数量均在1个月后显现明显抑制作用。施药区与放蜂区害虫天敌种群数量存在显着差异,施药区捕食性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食虫虻和蜘蛛种群数量均显着低于放蜂区。放蜂区高粱百株叶片被害株率低于11.5%;折叶率稳定在3.5%,蛀叶脉率达到11%,蛀茎率最高为4.5%,穗被害率最高达2.5%,均显着低于施药区。说明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高粱田3种主要鳞翅目害虫,可显着降低高粱受害程度,达到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效果。
王忠燕[3](2021)在《果园生境中化学信息物质对松毛虫赤眼蜂的引诱作用研究》文中提出果园中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造成水果品质下降、生态环境污染、传粉昆虫和自然天敌种群结构的破坏、害虫抗药性加剧等系列问题。基于此,生物防治日益成为国内外普遍认可的有推广意义的害虫防治方法。在生物防治中,人工释放的害虫天敌如赤眼蜂等在果树害虫生防领域已发挥重要作用,但人工释放的天敌昆虫在田间搜索能力弱,特别是在害虫低密度和复杂植被下难以找到寄主,如何提高天敌昆虫的定位、定向效率以更好地搜索寄主并防治害虫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将基于植物-害虫-天敌之间的化学生态关系,重点围绕松毛虫赤眼蜂生境中的化学通讯信息物质,研究害虫天敌的引诱剂,以用于引诱果园中的重要自然天敌或人工释放的天敌,通过增加其种群密度、延长驻留时间,达到生物防治、生态调控、减少农药使用频次等目标,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是果园中常见的卵寄生性天敌昆虫,是桃梨果园中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的重要天敌。其生境中的花香物质、健康植物挥发物、害虫诱导植物挥发物、害虫信息物质及自身挥发的信息物质均对松毛虫赤眼蜂具有潜在的吸引作用。本文重点针对梨小食心虫的生物防治,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探索了果园生境中不同来源的化学信息物质对松毛虫赤眼蜂的引诱作用,研发了松毛虫赤眼蜂引诱剂。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桃、梨花及嫩梢挥发物对松毛虫赤眼蜂的引诱作用分别在桃、梨果园现场采摘花及嫩梢,运用顶空动态吸附装置提取和富集其挥发物,接着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鉴定了这些挥发物的结构。并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提取所得化合物对松毛虫赤眼蜂的引诱作用。结果表明:共提取鉴定了桃花及嫩梢挥发物19种,梨花及嫩梢挥发物15种;在提取所得化合物中,十四烷、正二十烷、苯甲醛这3种化合物对松毛虫赤眼蜂有显着的引诱作用。2.果园生境中化学信息物质对松毛虫赤眼蜂的引诱作用为了更全面地筛选果园生境中对松毛虫赤眼蜂具有引诱作用的物质,本文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和相关文献报道,补充了8种来自桃梨花等花香挥发物、30种健康植物挥发物、16种害虫诱导植物挥发物以及4种害虫相关信息物质,组建了一个含有58种挥发性化合物的库。并利用Y型嗅觉仪和昆虫触角电位技术(Electroantennography),测试了库中化合物对松毛虫赤眼蜂的引诱作用。结果表明,14种化合物对松毛虫赤眼蜂具有引诱作用,其中己酸叶醇酯、里哪醇氧化物、水杨酸甲酯、柠檬烯、癸醛5种化合物对松毛虫赤眼蜂有显着引诱活性;棕榈酸、苯甲醇、反式-2-己烯醛、十八烷、壬醛、香芹酚、法尼醇、柠檬醛、(-)-β-蒎烯等9种化合物对松毛虫赤眼蜂具有一定的引诱作用,但未达到显着性差异水平。3.松毛虫赤眼蜂引诱剂的复配及田间效果评价根据化合物的来源、物化性质、在果园生境中与天敌的关联性等,将17种活性物质配制成15个配方。首先在室内用Y型嗅觉仪装置测试其对松毛虫赤眼蜂的引诱活性,然后将较优的配方进一步用于田间试验,探究田间条件下不同引诱剂配方对松毛虫赤眼蜂的引诱效果。结果表明:在室内条件下,配方1、2、4、7、9、12、15这7个配方对松毛虫赤眼蜂有一定的引诱作用;而在田间试验中,仅有2个配方即引诱剂A、C(室内试验中的标记为配方1和4)表现出对松毛虫赤眼蜂具有良好的引诱活性。
库尔班妮萨·奥布力喀斯木[4](2021)在《新疆玉米主栽品种抗螟性评价及其不同抗性品种对玉米产量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e)是近年来新疆玉米生产上发生最重、危害最大的害虫,其已称为目前制约新疆玉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最为突出的植保问题之一。而开展玉米品种的抗螟性鉴定及田间配套应用技术研究对于玉米螟绿色防控及化学杀虫剂减施增效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在初步开展新疆47个主栽玉米品种抗螟性差异评价的基础上,继续通过田间自然感虫法及室内饲喂处理完成抗虫水平系统鉴定,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抗虫水平较强品种田间配套应用技术的研究与示范,为新疆地区玉米螟的生态调控和化学农药减施提供重要备选方案。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新疆玉米产区47个主栽玉米品种抗虫性初步评价:对比分析第一代玉米螟和第二代玉米螟的田间百株落卵量、百株幼虫量、百杆为害蛀道长等为害指标。结果表明:供试主栽玉米品种抗虫性存在显着差异,其中16W2T118的田间为害最轻、抗虫能力最佳,其百株幼虫量、百株为害蛀道长、被害株率依次为25头/百株、90 cm/百株、20%,其次分别是华美1号、DK517、九圣禾692抗螟性较好,其百株幼虫量、百株为害蛀道长及被害株率依次为40头/百株、265 cm/百株、40%,50头/百株、245 cm/百株、40%,60头/百株、250 cm/百株、45%。五谷310、KWS6333、富友968、宁玉525等品种抗螟性一般。金庆202则为害最为严重、抗虫水平最低,其百株幼虫量、百杆为害蛀道长、被害株率依次为195头/百株、875 cm/百株、90%。此外,金庆1号、新玉29号等品种的抗螟性整体较差。品种中16W2T118、DK517、九圣禾692、华美1号等品种抗虫综合表现较优,金庆1号、新玉29号等品种抗虫水平较差,建议生产上可优先选择种植抗螟较优的品种,避免种植抗螟较差的品种,可较好的实现玉米螟的自然控制,减少化学农药施用、促进我区玉米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依据《NY/T1248.5-2006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第5部分:玉米抗玉米螟鉴定技术规范》继续对新疆19个主栽玉米品种进行抗虫水平鉴定。结果表明:各供试品种抗虫水平存在显着差异,新玉57、KWS1553等品种为高抗(HR),KWS6333、先玉335、KWS3376、新玉108、KWS9384、五谷310、KWS2564、新玉52等品种为抗(R),郑单958、五谷631、新玉59号、新玉54号、新玉69号等品种为中抗(MR),九圣禾235品种为感(S),新玉47号、先玉987和五谷568等品种为高感(HS)。建议生产上可优先选择种植高抗品种新玉57和KWS1553,避免种植抗螟较差的品种,可较好的实现玉米螟的自然控制,减少化学农药施用。基于上述主栽抗性玉米品种筛选及鉴定的结果,我们进一步开展了不同抗(螟)性水平玉米品种+人工释放赤眼蜂处理玉米螟对玉米为害及产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抗(螟)性水平玉米品种+人工释放赤眼蜂处理,品种五谷568、新玉47号、五谷631、郑单958、KWS1553、新玉57除千粒重外,其亩穗数、单穗总粒数、总产量均大于对照品种纵横836。其中种植高抗品种(新玉57)+人工释放赤眼蜂(6万头/667m2)处理田间为害最轻,其百株被害率、百株蛀孔数、百株隧道长、百株幼虫数、亩穗数、单穗总粒数、亩产量依次为12%、11个/百株、22.5 cm/百株、13头/百株、6711个/667m2、466粒/株、953Kg/667m2,利用种植高抗玉米品种+人工释放赤眼蜂可作为玉米螟绿色防控及化学农药减施的关键技术。
姜文凤[5](2021)在《莱芜生姜害虫种类调查与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姜作为济南市莱芜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耕作方式的改变,生姜主要害虫的种类和发生动态等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明确姜田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制定简便有效的害虫防治方法,于2019年对莱芜区生姜主要害虫种类和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基于2019年调查结果在2020年开展生姜主要害虫的绿色防治技术研究。研究结果如下:2019年4月至2019年10月,调查发现害虫6目15科27种,主要为鳞翅目(Lepid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半翅目(Hemiptera),其中生姜主要害虫多为鳞翅目害虫。按取食特性可分为,咀食叶类害虫4科10种,蛀食性害虫2科3种,刺吸式害虫3科3种,地下害虫6科11种。调查发现天敌3目4科5种。4种绿色防控技术对2种生姜主要害虫玉米螟和甜菜夜蛾防治效果进行比较表明,生物农药平均防效(86.35%,药后14 d)>性诱剂防效(69.16%)>频振式杀虫灯防效(58.59%)>高位棚式遮阳网防治效果(56.06%)。频振式杀虫灯防治区玉米螟和甜菜夜蛾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67.74%和62.5%。性诱剂防治区玉米螟和甜菜夜蛾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1.66%和75.76%,性诱剂诱集效果明显好于杀虫灯。4种生物农药施药药后1 d,5%多杀霉素悬浮剂SC 2000倍液和5%虱螨脲乳油EC1000倍液与0.5%苦参碱水剂AS 500倍液和Bt悬浮剂SC(8000 IU/μl)300倍液相比,药效快且防效高。药后7 d,4种生物农药对玉米螟和甜菜夜蛾均有显着性防治效果。药后14 d,对玉米螟、甜菜夜蛾防效均达74%以上,表明这4种生物制剂药效持久且对生姜安全。杀虫灯、性诱剂、生物农药3种绿色防控区,诱杀害虫数量与益虫的益害比分别为1:39.1、1:90.9和1:37。相对于常规化学防治,绿色防控技术能够保护天敌,可以替代常规化学防治,在生姜生产过程中加以利用,提高生姜品质质量,促进提质增效。
康宁,胡红英,黄增倩[6](2021)在《新疆小蜂总科资源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前景》文中提出本文总结了新疆小蜂总科昆虫的研究现状,从形态特征、物种多样性、区系成分、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分析了新疆小蜂总科的物种资源情况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前景.经统计,新疆目前已知小蜂总科16科145属289种,其中金小蜂科Pteromalidae、缨小蜂科Mymaridae和赤眼蜂科Trichogrammatidae的物种数在新疆小蜂总科中占有较大的优势,上述优势种群在全国小蜂总科中的物种丰度也较高.在区系成分方面,新疆小蜂总科类群以古北区成分为主,新北区及东洋区成分也较高.对于部分已初步查明生物学特性的小蜂进行了汇总分析,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小蜂人工扩繁、农田实际应用技术以及新疆农田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李耀发,赵玉敬,安静杰,党志红,潘文亮,宋健,高占林[7](2021)在《棉铃虫卵龄和密度对松毛虫赤眼蜂寄生效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进一步优化赤眼蜂田间释放技术,提高松毛虫赤眼蜂对棉铃虫的田间防治效果,本文开展了棉龄虫卵龄和密度对松毛虫赤眼蜂寄生效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松毛虫赤眼蜂对棉铃虫1~2日龄卵偏好性明显高于0~1日龄和2~3日龄卵。不同"蜂-卵"比结果表明,随着"蜂-卵"比值增加,赤眼蜂单蜂寄生效能逐渐下降,从14.33粒/蜂降至0.73粒/蜂,而棉铃虫卵被寄生率逐渐上升,从17.92%上升至73.33%。综合两者的关系,发现在"蜂-卵"比为1∶20时,两者出现了交汇,此时,赤眼蜂单蜂寄生效能约7.50粒/蜂,棉铃虫卵被寄生率约为37%。基于此,得出松毛虫赤眼蜂对棉铃虫的田间防治应综合"蜂-卵"比、田间棉铃虫种群密度及落卵量等指标来确定田间释放赤眼蜂数量,以达到棉铃虫田间最佳防治效果。
党志红,高占林,赵玉敬,安静杰,窦亚楠,潘文亮,华佳楠,李耀发[8](2021)在《双酰胺类杀虫剂对棉铃虫和松毛虫赤眼蜂的选择毒力》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指导棉铃虫防控中化学杀虫剂和天敌昆虫协调使用,本文采用浸叶法和玻管药膜法测定了4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棉铃虫3龄幼虫和松毛虫赤眼蜂成蜂的毒力。结果表明,供试双酰胺类杀虫剂中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和氟氰虫酰胺对棉铃虫幼虫表现出了较高的毒力水平(LC50分别为0.2882、0.3894、0.8609 mg/L),稍低于对照药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LC50为0.06493 mg/L);而溴氰虫酰胺对棉铃虫的毒力(LC50为3.7638 mg/L)明显低于甲维盐。从对天敌昆虫安全性来看,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和氟氰虫酰胺对松毛虫赤眼蜂的毒性(LC50分别为1.0060、0.9933、1.1541 mg/L)明显低于甲维盐(其LC50为0.1646 mg/L),表现出了较高的安全性;但是,溴氰虫酰胺对松毛虫赤眼蜂毒性较高(LC50为0.4952 mg/L),安全性较差。本研究将为棉铃虫防控中药剂与天敌协调使用提供依据。
赵灿,张宝鑫,袁曦,宋子伟,刘子欣,李敦松[9](2020)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害虫生物防治研究60年:成就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生物防治是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重要手段。天敌昆虫及捕食螨作为传统的生物防治产品,在控制农作物害虫害螨,保证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赤眼蜂、平腹小蜂、捕食螨等害虫天敌的规模化扩繁技术,田间应用技术及示范推广中取得的主要成就进行归纳总结,并对目前以天敌为主的生物防治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主要成就包括:研制出全国首台全自动控制生产人造卵卡机,解决了连续传代防污染的问题;首次应用大卵(蓖麻蚕卵)人工繁殖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的成功,为国内应用柞蚕卵繁殖赤眼蜂提供了宝贵经验;首次在国内应用无人机释放赤眼蜂;完善和提高了平腹小蜂人工大量繁殖技术和田间应用技术,提高了平腹小蜂防治效果,降低了平腹小蜂应用成本;从荷兰引进胡瓜新小绥螨,成功应用于防治柑橘红蜘蛛和园艺作物上的蓟马等。极大地推动了华南地区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的研发及示范应用。
陶宇逍[10](2020)在《与中红侧沟茧蜂求偶和寄主定位相关的虫体挥发性成分的研究》文中提出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Haliday)是一种独栖性寄生蜂,隶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茧蜂科Braconidae、小腹茧蜂亚科Microgastrinous、侧沟茧蜂属Microplitis,是鳞翅目害虫,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粘虫 Mythimna separata、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cae等的天敌昆虫。随着中红侧沟茧蜂化学通讯机制的研究,与中红侧沟茧蜂生理行为相关的信息化合物被不断鉴定出来。信息化合物在寄主定位、寄主识别、求偶、交配等生理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中红侧沟茧蜂进行种内和种间识别的主要手段。性信息素在寄生蜂两性识别和求偶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引起一系列的求偶行为。目前的研究表明,中红侧沟茧蜂利用受虫害植物的挥发物寻找交配地点,而性信息素尚未被发现。寄主昆虫的体表挥发物被认为在中红侧沟茧蜂寄主定位过程中起引诱作用,粘虫作为中红侧沟茧蜂的寄主昆虫,其所含的化学信息物质尚未被鉴定。利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触角电位仪(EAG)以及“Y”型嗅觉仪确定中红侧沟茧蜂雌蜂和粘虫幼虫体表提取物中的信息化合物。在室内利用中红侧沟茧蜂雌蜂和粘虫幼虫体表挥发物标准品化合物以及模拟混合物,通过“Y”型嗅觉仪对中红侧沟茧蜂进行行为实验验证。主要结果如下:1.中红侧沟茧蜂对虫体提取物的行为反应中红侧沟茧蜂雌蜂虫体提取物能引起雄蜂的求偶行为,表明虫体提取物中存在性信息素成分。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中红侧沟茧蜂对各龄期粘虫幼虫体表提取液的行为选择反应,结果表明,中红侧沟茧蜂对1至4龄粘虫幼虫有显着的趋向反应,而对5龄粘虫幼虫的趋向反应不显着。2.电生理活性物质测定利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鉴定虫体提取物中的电生理活性物质,结果表明雌蜂体表存在的4种物质对雄蜂触角有电生理活性,分别为1-羟基-2-戊酮、丙烯酸辛酯、二十一烷和6-甲基十八烷;各龄期粘虫幼虫体表存在10种物质对雌蜂触角有电生理活性,分别为2,4-二甲基庚烷、2,5-二甲基壬烷、5-乙基-2-甲基辛烷、十二烷、1,3-二叔丁基苯、2,4-二甲十一烷、十六烷、二十烷、2,6,10,15-四甲基十七烷和抗坏血酸二棕榈酸酯,各物质的相对含量在不同龄期粘虫幼虫体表存在差异。3.中红侧沟茧蜂对标准品化合物的触角电位(EAG)反应从雌蜂体表鉴定出的4种物质均能引起雌、雄蜂一定的触角电位反应,均表现出一定的剂量反应。其中,在高浓度的丙烯酸辛酯刺激时,雄蜂的反应显着大于雌蜂;从粘虫幼虫体表鉴定出的10种物质均能引起雌、雄蜂一定的触角电位反应,均表现出一定的剂量反应,雌、雄蜂对各大部分处理的触角电位反应并无显着差异。4.中红侧沟茧蜂对标准品化合物以及模拟混合物的行为反应4种雌蜂体表物质中,只有丙烯酸辛酯对雄蜂有极显着的引诱作用;雌蜂体表挥发物的模拟混合物对雄蜂有极显着的引诱作用,对雌蜂有显着的引诱作用。10种粘虫幼虫体表挥发物中,2,4-二甲基庚烷、2,5-二甲基壬烷、十二烷、2,4-二甲十一烷、二十烷和2,6,10,15-四甲基十七烷对中红侧沟茧蜂有一定的引诱作用。1至4龄粘虫模拟混合物对雌蜂有显着的引诱作用,5龄模拟混合物对雌、雄蜂无显着的引诱作用。结合中红侧沟茧蜂对标准品化合物的行为反应和各龄期粘虫体表挥发物物质含量的变化,2,4-二甲基庚烷、2,5-二甲基壬烷、2,4-二甲十一烷、十六烷、二十烷和2,6,10,15-四甲基十七烷被确定为中红侧沟茧蜂寄主定位的信息素。
二、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论文提纲范文)
(1)螟黄赤眼蜂山东烟田品系对烟草棉铃虫卵寄生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设备 |
1.2 供试虫源 |
1.3 试验方法 |
1.3.1 螟黄赤眼蜂雌成蜂对棉铃虫卵的寄生功能反应和寻找效应 |
1.3.2 螟黄赤眼蜂雌成蜂寄生棉铃虫卵的种内干扰 |
1.3.3 不同日龄螟黄赤眼蜂雌成蜂对棉铃虫卵的寄生效果 |
1.3.4 棉铃虫卵龄对螟黄赤眼蜂雌成蜂寄生效果的影响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螟黄赤眼蜂雌成蜂对棉铃虫卵的寄生功能反应和寻找效应 |
2.1.1 螟黄赤眼蜂雌成虫对棉铃虫卵的寄生功能反应 |
2.1.2 螟黄赤眼蜂雌成蜂对棉铃虫卵的寻找效应 |
2.3 螟黄赤眼蜂雌成蜂寄生棉铃虫卵的种内干扰 |
2.4 不同日龄螟黄赤眼蜂雌成虫对棉铃虫卵的寄生效果 |
2.4.1 螟黄赤眼蜂雌成蜂寿命 |
2.4.2 不同日龄螟黄赤眼蜂雌成蜂对棉铃虫卵的寄生效果 |
2.5 棉铃虫卵龄对螟黄赤眼蜂雌成蜂寄生效果的影响 |
3 讨论 |
(2)松毛虫赤眼蜂对高粱田主要鳞翅目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地概况 |
1.3 试验设计 |
1.4 方法 |
1.4.1 钻蛀性害虫发生数量调查。 |
1.4.2 3种害虫及天敌种群数量消长调查。 |
1.4.3 3种害虫防治效果调查。 |
1.4.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高粱田3种害虫种群数量消长动态 |
2.1.1 棉铃虫。 |
2.1.2 玉米螟。 |
2.1.3 桃蛀螟。 |
2.2 高粱田害虫天敌种群数量消长动态 |
2.2.1 放蜂区。 |
2.2.2 化学防治区。 |
2.2.3 空白对照区。 |
2.2.4 不同种类天敌数量变化。 |
2.3 松毛虫赤眼蜂控制高粱田3种鳞翅目害虫效果 |
2.3.1 对早期食叶类害虫的控制。 |
2.3.2 对高粱灌浆期到成熟前期(7月8日至8月17日)蛀茎害虫的控制。 |
2.3.3 对高粱成熟后期(8月27日至9月6日)钻蛀性害虫的控制。 |
3 讨论 |
(3)果园生境中化学信息物质对松毛虫赤眼蜂的引诱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果树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
1.2 梨小食心虫的防治研究进展 |
1.2.1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与危害 |
1.2.2 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方法 |
1.3 赤眼蜂对鳞翅目害虫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
1.3.1 赤眼蜂在鳞翅目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
1.3.2 松毛虫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现状 |
1.4 松毛虫赤眼蜂寄主搜寻相关的化学信息物质研究进展 |
1.4.1 寄生蜂寄主搜寻相关的化学信息物质 |
1.4.2 松毛虫赤眼蜂寄主搜寻相关的化学信息物质 |
1.4.2.1 花香物质 |
1.4.2.2 植物挥发物 |
1.4.2.3 害虫信息素 |
1.4.2.4 天敌信息素 |
1.5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桃、梨花及嫩梢挥发物对松毛虫赤眼蜂的引诱作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桃树、梨树 |
2.1.2 供试昆虫 |
2.1.3 仪器及设备 |
2.1.4 供试化合物 |
2.1.5 桃、梨花及嫩梢挥发物的提取鉴定 |
2.1.6 Y型嗅觉仪试验方法 |
2.2 数据分析与处理 |
2.2.1 桃、梨花及嫩梢挥发物的提取及鉴定 |
2.2.2 通过Y型嗅觉仪筛选松毛虫赤眼蜂引诱信息物质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桃花及嫩梢挥发物的主要成分 |
2.3.2 梨花及嫩梢挥发物的主要成分 |
2.3.3 桃、梨花及嫩梢挥发物对松毛虫赤眼蜂的引诱作用 |
2.4 小结 |
第三章 果园生境中化学信息物质对松毛虫赤眼蜂的引诱作用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试验器材 |
3.1.2.1 Y型嗅觉仪试验 |
3.1.2.2 昆虫触角电位试验 |
3.1.3 供试化合物 |
3.1.4 实验方法 |
3.1.4.1 运用Y型嗅觉仪筛选松毛虫赤眼蜂引诱信息物质 |
3.1.4.2 松毛虫赤眼蜂对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
3.2 数据处理 |
3.2.1 Y型嗅觉仪试验 |
3.2.2 昆虫触角电位试验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Y型嗅觉仪中松毛虫赤眼蜂对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
3.3.1.1 松毛虫赤眼蜂对花香物质的选择情况 |
3.3.1.2 松毛虫赤眼蜂对健康植物挥发物的选择情况 |
3.3.1.3 松毛虫赤眼蜂对害虫诱导植物挥发物的选择情况 |
3.3.1.4 松毛虫赤眼蜂对害虫相关挥发物的选择情况 |
3.3.2 昆虫触角电位试验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松毛虫赤眼蜂引诱剂的复配及田间效果评价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昆虫 |
4.1.2 试验器材 |
4.1.3 供试化合物 |
4.1.4 试验方法 |
4.1.4.1 室内引诱剂配方的筛选 |
4.1.4.2 田间松毛虫赤眼蜂的引诱 |
4.2 数据分析 |
4.2.1 室内引诱剂配方的筛选 |
4.2.2 田间松毛虫赤眼蜂的引诱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室内引诱剂配方的筛选 |
4.3.2 田间松毛虫赤眼蜂的引诱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新疆玉米主栽品种抗螟性评价及其不同抗性品种对玉米产量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玉米螟的种类和分布 |
1.2 玉米螟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现状 |
1.2.1 玉米螟形态特征 |
1.2.2 玉米螟幼虫危害现状 |
1.2.3 玉米螟世代重叠现象 |
1.2.4 玉米螟迁飞扩散规律 |
1.2.5 影响玉米螟发生的主要因素 |
1.3 国内外玉米螟防治研究现状 |
1.3.1 农业防治 |
1.3.2 生物防治 |
1.3.3 物理防治 |
1.3.4 化学防治 |
1.3.5 种植抗虫品种 |
1.3.6 新疆地区玉米螟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新疆玉米产区47 个主栽玉米品种抗虫性初步评价 |
2.1 方法与材料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1 新疆47 个玉米主栽品种玉米螟田间被害株数及卵量影响 |
2.2.2 新疆不同玉米品种玉米螟为害情况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新疆地区19个主栽玉米品种抗虫水平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新疆主栽玉米品种室内抗螟性鉴定 |
3.2.2 新疆主栽玉米品种田间抗螟性鉴定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不同抗性水平玉米品种+人工释放赤眼蜂处理玉米螟对玉米为害及产量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抗性水平玉米品种+人工释放赤眼蜂处理玉米螟田间为害的影响 |
4.2.2 不同抗性水平玉米品种+人工释放赤眼蜂处理玉米螟田间产量的影响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新疆玉米产区47 个主栽玉米品种抗虫性初步评价 |
5.1.2 新疆19 个主栽玉米品种抗虫水平鉴定 |
5.1.3 不同抗性水平玉米品种+人工释放赤眼蜂处理玉米螟对玉米为害及产量影响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莱芜生姜害虫种类调查与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生姜生产概况 |
1.1.1 生姜概况 |
1.1.2 生姜的营养与药用价值 |
1.1.3 生姜的产业发展 |
1.2 生姜主要害虫发生规律与为害特点 |
1.2.1 生姜害虫发生概况 |
1.2.2 玉米螟 |
1.2.3 甜菜夜蛾 |
1.3 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
1.3.1 农业防治 |
1.3.2 物理防治 |
1.3.3 生物防治 |
1.3.3.1 利用天敌防治 |
1.3.3.2 性诱剂防治 |
1.3.3.3 生物制剂防治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主要害虫调查 |
2.3.1 地上害虫调查 |
2.3.2 地下害虫调查 |
2.3.3 天敌调查 |
2.4 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
2.4.1 试验地点及时间 |
2.4.2 试验设计 |
2.4.2.1 遮阳网调控技术 |
2.4.2.2 频振式杀虫灯防治试验 |
2.4.2.3 性诱剂防治试验 |
2.4.2.4 生物农药防治试验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2.5.1 调查项目与统计 |
2.5.2 防治效果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生姜害虫及天敌种类调查结果 |
3.1.1 生姜主要害虫种类 |
3.1.2 生姜主要天敌种类 |
3.2 生姜主要害虫发生动态 |
3.3 绿色防控技术研究结果 |
3.3.1 遮阳网调控防治结果 |
3.3.2 频振式杀虫灯防治结果 |
3.3.2.1 诱捕成虫数量及益害比 |
3.3.2.2 频振式杀虫灯防治效果 |
3.3.3 性诱剂诱捕器防治结果 |
3.3.3.1 诱捕成虫数量 |
3.3.3.2 性诱剂诱捕器防治效果 |
3.3.4 生物农药防治结果 |
3.3.4.1 生物农药防治效果 |
3.3.4.1.1 生物农药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 |
3.3.4.1.2 生物农药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 |
3.3.5 4种绿色防控方法效果比较 |
3.3.5.1 防治效果比较 |
3.3.5.2 防治区内天敌数量变化 |
4 讨论 |
4.1 姜田害虫动态 |
4.2 绿色防控技术 |
4.2.1 高位遮阳网生态调控 |
4.2.2 频振式杀虫灯防治 |
4.2.3 性诱剂防治 |
4.2.4 生物农药防治 |
4.3 4种绿色防控技术对姜田天敌的影响 |
5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疆小蜂总科资源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新疆小蜂总科的主要物种资源 |
2.1.1 金小蜂科资源 |
2.1.2 姬小蜂科资源 |
2.1.3 跳小蜂科资源 |
2.1.4 赤眼蜂科资源 |
2.1.5 缨小蜂科资源 |
2.2 新疆小蜂总科地理分布及区系成分分析 |
2.3 新疆小蜂总科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
3 讨论与结论 |
(7)棉铃虫卵龄和密度对松毛虫赤眼蜂寄生效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虫 |
1.2 松毛虫赤眼蜂对不同日龄棉铃虫卵的寄生选择性 |
1.3 不同“蜂-卵”比对松毛虫赤眼蜂寄生选择性的影响 |
1.4 数据统计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松毛虫赤眼蜂对不同日龄棉铃虫卵的寄生选择性 |
2.2 不同“蜂-卵”比对松毛虫赤眼蜂寄生效能的影响 |
2.2.1 不同“蜂-卵”比下松毛虫赤眼蜂对棉铃虫卵总寄生量的变化 |
2.2.2 不同“蜂-卵”比下松毛虫赤眼蜂单头雌蜂的寄生效能 |
2.3 利用松毛虫赤眼蜂和棉铃虫卵的寄生选择关系确定最佳“蜂-卵”配比 |
3 讨论 |
(8)双酰胺类杀虫剂对棉铃虫和松毛虫赤眼蜂的选择毒力(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毒力(毒性)测定方法 |
1.3.1 供试药剂对棉铃虫室内毒力测定方法 |
1.3.2 供试药剂对松毛虫赤眼蜂毒性测定方法 |
1.4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双酰胺类杀虫剂对棉铃虫的室内毒力 |
2.2 双酰胺类杀虫剂对松毛虫赤眼蜂成蜂的毒性 |
2.3 双酰胺类杀虫剂对棉铃虫和松毛虫赤眼蜂的选择毒力 |
3 结论与讨论 |
(9)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害虫生物防治研究60年:成就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赤眼蜂大规模扩繁与应用 |
1.1 赤眼蜂寄主卵筛选和繁育技术 |
1.2 研制出全国首台全自动控制生产人造卵卡机 |
1.3 赤眼蜂在华南地区防治农林业害虫的推广应用 |
1.3.1 赤眼蜂种类多样化 |
(1)螟黄赤眼蜂: |
(2)稻螟赤眼蜂: |
(3)玉米螟赤眼蜂: |
1.3.2 赤眼蜂田间应用技术发展 |
(1)小卵繁蜂释放器: |
(2)无人机释放赤眼蜂溶液: |
(3)释放球: |
1.3.3 工厂化繁育赤眼蜂的推广应用 |
2 平腹小蜂大规模扩繁与应用 |
2.1 平腹小蜂寄主卵筛选和繁育技术 |
2.1.1 蓖麻蚕卵繁殖平腹小蜂 |
2.1.2 柞蚕卵繁殖平腹小蜂 |
2.1.3 人工卵繁殖平腹小蜂 |
2.2 基于柞蚕卵为中间寄主的平腹小蜂工厂化繁育技术和田间应用技术改进 |
2.3 国际合作平台逐渐展开 |
2.4 近3年工厂化繁育平腹小蜂的推广应用 |
3 捕食螨大规模扩繁与应用 |
3.1 捕食螨的资源调查 |
3.2 捕食螨的规模化繁殖技术研究 |
3.3 捕食螨的推广和应用 |
3.4 捕食螨田间应用技术 |
4 启示与展望 |
4.1 化学农药使用不规范,影响天敌昆虫的保护和推广应用 |
4.2 加大科普力度 |
4.3 高效防治害虫的天敌昆虫种类太少,亟需加大研发力度 |
4.4 天敌昆虫规模化生产工艺及配套设备还有待研发,提高自动化 |
4.5 可利用中间寄主卵资源不足,有待开发新的寄主卵 |
(10)与中红侧沟茧蜂求偶和寄主定位相关的虫体挥发性成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寄生蜂的化学信息物质 |
1.1.1 寄生蜂生物学与应用 |
1.1.2 中红侧沟茧蜂生物学特性 |
1.2 中红侧沟茧蜂化学生态学研究 |
1.2.1 中红侧沟茧蜂对棉花挥发物的趋性反应 |
1.2.2 中红侧沟茧蜂对各龄期棉铃虫幼虫的趋性反应 |
1.2.3 中红侧沟茧蜂对棉花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
1.2.4 中红侧沟茧蜂对棉铃虫幼虫体表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趋性反应 |
1.2.5 中红侧沟茧蜂对玉米挥发物的趋性反应 |
1.2.6 中红侧沟茧蜂对粘虫幼虫的选择性和寄生率 |
1.3 昆虫体表挥发物 |
1.3.1 昆虫体表挥发物提取方法 |
1.3.2 昆虫性信息素 |
1.3.3 昆虫挥发物在寄生蜂寄主定位中的作用 |
1.3.4 体表碳氢化合物 |
1.4 电生理活性物质鉴定 |
1.4.1 触角电位技术(EAG)与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 |
1.4.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标准品化合物及其配制 |
2.2 供试昆虫 |
2.3 昆虫体表挥发物的提取 |
2.4 中红侧沟茧蜂对虫体挥发物的嗅觉反应 |
2.4.1 中红侧沟茧蜂雄蜂对未交配雌蜂虫体粗提物的嗅觉反应 |
2.4.2 中红侧沟茧蜂对粘虫幼虫体表粗提物的嗅觉反应 |
2.4.3 中红侧沟茧蜂对标准品化合物和模拟混合物的嗅觉反应 |
2.5 中红侧沟茧蜂对体表粗提液的GC-EAD反应 |
2.5.1 制备电极 |
2.5.2 连接触角 |
2.5.3 运行程序 |
2.6 中红侧沟茧蜂对标准品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
2.6.1 触角制备 |
2.6.2 刺激物制备 |
2.6.3 EAG试验过程 |
2.7 虫体粗提物的GC-MS分析 |
2.8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中红侧沟茧蜂对体表粗提物的行为反应 |
3.1.1 中红侧沟茧蜂雄虫对未交配雌蜂体表粗提物的行为反应 |
3.1.2 中红侧沟茧蜂对粘虫幼虫体表粗提物的趋性反应 |
3.2 虫体粗提物的GC-EAD反应 |
3.2.1 中红侧沟茧蜂雄蜂对未交配中红侧沟茧蜂雌蜂虫体粗提物的反应 |
3.2.2 中红侧沟茧蜂雌蜂对各龄期粘虫幼虫体表粗提物的反应 |
3.3 虫体粗提物的GC-MS分析 |
3.4 中红侧沟茧蜂对标准化合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
3.4.1 中红侧沟茧蜂对雌蜂体表粗提物标准品的EAG反应 |
3.4.2 中红侧沟茧蜂对各龄粘虫幼虫体表粗提物标准品的EAG反应 |
3.5 中红侧沟茧蜂对标准品及模拟混合物的行为反应 |
3.5.1 对雌虫体表挥发物标准品的反应 |
3.5.2 对粘虫幼虫体表挥发物标准品的反应 |
3.5.3 对粘虫幼虫体表挥发物模拟混合物的反应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中红侧沟茧蜂对雌蜂和粘虫幼虫体表粗提物的行为反应 |
4.1.1 中红侧沟茧蜂雄蜂对雌蜂体表粗提物的行为反应 |
4.1.2 中红侧沟茧蜂对粘虫体表粗提物的行为选择反应 |
4.2 中红侧沟茧蜂性信息素成分的鉴定 |
4.3 粘虫体表挥发物中化学信息物质鉴定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四、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论文参考文献)
- [1]螟黄赤眼蜂山东烟田品系对烟草棉铃虫卵寄生作用[J]. 陈鹏,周仙红,毛晓红,张秀霞,张安盛.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6)
- [2]松毛虫赤眼蜂对高粱田主要鳞翅目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J]. 张金良,卢灿,郭力,岳瑾,袁志强,郭家洛,王进忠. 中国农技推广, 2021(08)
- [3]果园生境中化学信息物质对松毛虫赤眼蜂的引诱作用研究[D]. 王忠燕. 浙江大学, 2021(01)
- [4]新疆玉米主栽品种抗螟性评价及其不同抗性品种对玉米产量影响研究[D]. 库尔班妮萨·奥布力喀斯木. 塔里木大学, 2021
- [5]莱芜生姜害虫种类调查与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D]. 姜文凤.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6]新疆小蜂总科资源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前景[J]. 康宁,胡红英,黄增倩.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2021(03)
- [7]棉铃虫卵龄和密度对松毛虫赤眼蜂寄生效能的影响[J]. 李耀发,赵玉敬,安静杰,党志红,潘文亮,宋健,高占林.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1(02)
- [8]双酰胺类杀虫剂对棉铃虫和松毛虫赤眼蜂的选择毒力[J]. 党志红,高占林,赵玉敬,安静杰,窦亚楠,潘文亮,华佳楠,李耀发. 环境昆虫学报, 2021(01)
- [9]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害虫生物防治研究60年:成就与展望[J]. 赵灿,张宝鑫,袁曦,宋子伟,刘子欣,李敦松. 广东农业科学, 2020(11)
- [10]与中红侧沟茧蜂求偶和寄主定位相关的虫体挥发性成分的研究[D]. 陶宇逍.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