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春小麦产量的几个关键环节

提高春小麦产量的几个关键环节

一、提高春小麦产量的几个关键环节(论文文献综述)

李静思[1](2021)在《大型引黄灌区退水规律与退水量预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大型引黄灌区退水量大、影响因素多和退水规律复杂的问题,采用实际监测、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结合甘肃景电灌区的实际,主要开展了大型引黄灌区退水规律与影响要素、退水时空分布特征、退水量预测方法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及退水利用方式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了灌区沟道退水规律与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特征,阐明了灌区退水组成、退水特征、沟道退水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及地下水埋深对灌溉的响应关系。灌区退水组成主要包括灌溉产生的深层渗漏水、山洪、地下排水、地表径流及少部分的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灌区沟道退水规律受灌溉、降水、蒸发与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影响,在不同空间尺度、不同汇水区域表现不同的变化特征。灌区沟道退水以年为周期往复变化,一期灌区整体和南沙河子汇水区沟道退水的年内变化为灌溉月份退水量小,非灌溉月份退水量大;红鼻梁子汇水区退水年内变化为7、8月份大,而其他月份小。景电灌区沟道退水影响因素中地下水埋深与灌溉的影响较大,蒸发与降水的影响较小,其中退水与蒸发呈负相关关系,且变化具有一致性,而退水与其他因素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灌区不同地下水埋深变化受包气带的调节作用,相对于灌溉具有明显的滞后性。(2)分析了沟道退水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滞后关系,提出了适用于具有滞后性的沟道退水量预测方法,提高了退水量的预测精度。基于退水量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并通过交叉小波分析方法确定了不同空间尺度、不同汇流区域退水量相对于灌溉量和降水量的滞后时间。其中,一期灌区整体和南沙河响水退水量相对于灌溉量的滞后时间较长,而相对于降水量的滞后时间较短;红鼻梁五佛退水量相对于灌溉量与降水量的滞后时间均较短。基于退水量对影响因素的滞后性,提出采用交错时段输入要素的神经网络模型对退水量进行预测,相较于采用同一时段输入要素的方式,改进的方法对退水量的预测精度显着提高,且子汇水区退水量的预测精度高于一期灌区整体退水量的预测。同时,交错时段输入要素的方式也适用于其他回归预测模型。(3)针对无退水量监测资料的地区,提出了采用耗水系数法估算灌区退水量,为退水量的计算提供了思路。通过计算灌区内农田灌溉、生态和生产生活耗水量等,得到灌区整体与局部耗水系数,进而估算出灌区整体与各汇水分区的退水比例与退水量;其中景电二期灌区各分区退水比例明显高于一期灌区各分区退水比例。通过耗水系数法对退水量的计算得到灌区耗水量占供水量的比例小,揭示了灌区退水比例大,水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同时,通过灌区供—需水量计算,表明灌区供需水矛盾突出,盐分淋洗需水量加大了灌区整体水资源的需求量。耗水系数法估算灌区退水量为无资料地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依据。(4)构建了 MIKE SHE与MIKE 11分布式耦合模型,揭示了灌区退水机理,从水循环角度计算了灌区退水量,阐明了退水的过程与转化关系。通过模拟灌区各汇水流域水文过程,揭示了地表径流与地下水位变化特征,明确流域主要水循环过程为引水灌溉—深层渗漏—地下排水—河道汇流,其中灌溉产生的深层渗漏量是退水的主要组成部分。基于模型在率定期与验证期的Nash-Sutcliffe系数和均方根误差评价指标的结果表明,耦合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灌区水循环过程。从水量平衡角度分析,灌区降水量与灌溉量之和大于蒸发量,多余的灌溉水量通过深层入渗补给地下水,使得灌区饱和带水量处于盈余状态。进一步对有灌溉与无灌溉两种条件下模拟的径流量进行差值分析,得到灌溉产生的退水量。(5)根据灌区退水量的计算与模拟,研究了当前灌区水资源量的状态,构建了多目标优化模型,合理配置了灌区水土资源,并提出了退水资源化利用方式。模型在获取现状与未来水土资源参数的基础上,以经济效益、粮食产量、生态效益和水分生产效率最大化为目标,以耕地面积、可用水量、最低水资源需求量和粮食产量为约束,采用粒子群法求解优化模型。研究表明,优化后现状年与规划年,粮经作物种植比例减小,作物种植结构更趋于合理化;作物灌溉定额显着减小;综合效益达到最优,其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水分生产效益均有所提高,粮食产量有小幅下降。通过优化灌溉定额从根本上减小了灌区退水量,同时根据退水量特点,提出了通过再次灌溉与生态用水的退水资源化利用方式,实现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

张梦莹[2](2021)在《NBPT和DMPP及其组合对旱作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氮肥生产和消费国,而氮肥利用率却较低,导致氮素大量损失,进而带来经济、生态、社会的负面效应。为同时实现增产和环保,从满足化肥供应数量转向提高质量,鼓励施肥转向控制施肥,加强节能和产品优化工作,本研究依托在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的春小麦大田试验,设9个处理:(1)CK;(2)U1:100%施氮量(110kg/hm2);(3)U2:75%施氮量(86.25kg/hm2);(4)U1+N:100%施氮量+NBPT(施用量为1%尿素施用量);(5)U2+N:75%施氮量+NBPT(施用量为1%尿素量);(6)U1+D:100%施氮量+DMPP(施用量为0.4%尿素量);(7)U2+D:75%施氮量+DMPP(施用量为0.4%尿素量);(8)U1+N+D:100%施氮量+NBPT(施用量为1%尿素量)+DMPP(施用量为0.4%尿素量);(9)U2+N+D:75%施氮量+NBPT(施用量为1%尿素量)+DMPP(施用量为0.4%尿素量)。本试验设置于田间条件下,以尿素为基础氮源,在磷肥施用量相同、不施钾肥的条件下,通过探究两种抑制剂配施氮肥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小麦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为优质小麦生产和绿色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抑制剂可延缓土壤中NH4+-N的氧化,延长NH4+-N在土壤中的存留时间,显着降低土壤中NO3--N含量,有效抑制了土壤NH4+-N向NO3--N的转变。2.土壤脲酶活性随生育时期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开花期达到最大值,并随土层加深呈下降趋势,从总体来看,添加抑制剂处理的脲酶活性在整个生育期均比未添加抑制剂的处理低,不同施氮添加抑制剂措施对土壤脲酶活性影响显着,不同施氮量对脲酶活性也有明显的影响,硝化抑制剂对脲酶活性影响较小;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生育时期的推进呈减小趋势,不同生育时期均为CK处理硝酸还原酶活性最低,硝酸还原酶活性随土层加深呈上升趋势;从总体来看,添加硝化抑制剂处理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在整个生育期均比未添加硝化抑制剂的处理高。3.土壤pH值呈先低后高的趋势,成熟期土壤pH值最高;施用尿素对土壤全氮、硝铵态氮含量提升显着;有机碳含量在分蘖期最高,趋势呈先降后升;两种抑制剂的添加可促进小麦对速效磷的吸收。土壤养分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少。4.尿素配施抑制剂能显着增加小麦籽粒和秸秆对氮、磷的吸收积累量并提高小麦产量,脲酶/硝化抑制剂提升的产量构成因素不同,添加抑制剂的处理均比U处理增产,通常在75%(86.25kg/hm2)施氮量下两种抑制剂配施增产效果最好,在100%(110kg/hm2)施氮水平上,配施抑制剂处理使小麦减少生物量0.72%-7.51%,增产3.21%-8.42%;在75%(86.25kg/hm2)施氮水平上,配施抑制剂处理可使小麦增加生物量6.27%-19.70%,增产14.05%-30.13%。与只施尿素的U处理相比,所有添加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的处理均显着提高了小麦的氮肥利用率,与氮肥利用率相似,在施磷量相同的情况下,相比CK也增加了磷肥偏生产力,两种抑制剂配施效果更好。综上所述,减少施氮量配施脲酶/硝化抑制剂可以达到减量增效,且组合效果更佳,从减少农田氮素损失和作物经济效益考虑,建议在减氮施肥的同时添加两种抑制剂,保证作物产量的前提下建立生态友好的可持续发展农业。

杜世超[3](2021)在《收获期降雨对春小麦穗发芽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为了探究黑龙江省春小麦种植区适宜的收获时期、成熟期小麦穗发芽发生的温湿度条件、以及不同发芽进程和比例对面粉品质的影响效应,以本地区主栽小麦品种—龙辐麦1号、龙麦35、克春8号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不同收获时期、收获期降雨情况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究不同温湿度条件对成熟期小麦穗发芽的影响;不同发芽类型子粒与正常小麦按重量比例混合对小麦品质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随着收获时期的推迟,小麦植株个体穗重、穗粒重、收获指数均逐渐降低,其中晚熟品种龙麦35、克春8号降幅显着;收获期降雨显着降低了3个小麦品种植株个体穗重、穗粒重。2.随着收获时期的推迟,小麦千粒重呈降低趋势,产量显着下降,完熟期收获的龙辐麦1号、龙麦35、克春8号的产量较蜡熟末期分别降低了6.5%、7.0%、5.9%;收获期降雨显着降低了小麦千粒重和产量,雨后收获较雨前收获龙辐麦1号、龙麦35、克春8号的产量分别降低了8.6%、11.5%、11.5%。3.随着收获时期的推迟,龙麦35、克春8号茎叶含氮量显着升高,子粒含氮量显着下降,面团流变学特性变差;粉质参数中,除吸水率、粉质质量指数之外,其余各项指标显着下降;拉伸参数均呈现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着。收获期降雨显着降低了3个品种小麦的容重、子粒含氮量、子粒淀粉含量;湿面筋含量下降,其中龙辐麦1号、龙麦35降幅显着;面团流变学特性显着降低,除面团吸水率,公差指数升高外,其余各粉质参数下降幅度均较大,拉伸参数均显着降低。4.温湿度互作对成熟期小麦穗发芽进程有显着影响,在相同温度下,RH80%处理延缓了整穗水分变化速率、推迟了穗发芽开始时间,降低了穗发芽率、降低了α-淀粉酶活性,千粒重降幅趋缓;相同湿度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整穗水分变化率逐渐降低、发芽开始时间延长、α-淀粉酶活性减弱、穗发芽率、发芽势降低、千粒重下降速度减缓。15℃RH90%(T1H3)处理显着提高了穗发芽率,在第3 d,龙麦35的发芽率达到46.77%,理论产量减少16.0%,龙辐麦1号发芽率达到20.61%,理论产量减少10.3%。25℃RH80%(T3H1)处理抑制了成熟期龙辐麦1号的穗发芽进程,第7 d的穗发芽率仅为15.32%。但龙麦35的穗发芽进程在25℃RH90%(T3H3)处理最缓慢,第7 d的穗发芽率仅为27.87%。15℃RH90%(T1H3)处理可以显着加快成熟期春小麦的整穗水分变化、增强α-淀粉酶活性、提高穗发芽率、发芽势,严重降低小麦穗发芽抗性。5.随着不同穗发芽类型子粒与正常小麦混合比例的增加,小麦品质逐渐降低。发芽小麦与正常小麦混合比例达到5%时,子粒淀粉含量显着下降;不同发芽进程小麦混合对子粒蛋白质含量没有显着影响,但显着降低了蛋白质的品质。当浸水小麦的混合比例达到5%,湿面筋含量和吸水率降幅显着;萌动和发芽类型的混合比例达到1%时,各项品质参数相比于对照的降幅显着;发芽类型子粒中,随着混合比例的增加,面筋指数、降落数值、拉伸面积、最大拉伸阻力等指标在各个混合处理间的降幅显着。综上所述,15℃RH90%(T1H3)是“塑料袋保湿法”测定春小麦穗发芽的最佳条件。收获期遇到持续降雨会显着降低小麦产量、影响小麦品质,浸水小麦(J)的混合比例达到5%时,湿面筋含量和吸水率降幅显着;萌动(M)和发芽(F)类型的混合比例达到1%时,各项品质参数相比于对照降幅显着。

卢涌[4](2021)在《河套灌区麦后复种绿肥油菜关键技术参数研究》文中指出河套灌区种植春小麦光温资源具有“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特点,从小麦收获到入冬前存在2-3个月的土地闲置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内的光、温、水、土资源种植绿肥作物,达到提高土地覆盖度和培肥土壤等目的。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同时也是一种适应性广的优质绿肥,已经在河套灌区引种,但该地区麦后复种绿肥油菜的研究较少,生产中缺乏相应的种植技术影响了这一复种模式的应用。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比较了不同油菜品种、播种时期、播种量和施肥量对绿肥油菜的生物量、养分含量及养分积累量的影响,探索了麦后复种绿肥油菜的关键技术参数,为河套灌区麦后复种绿肥油菜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绿肥品种的生物量、养分含量及养分积累量差异显着。在河套灌区麦后复种油菜作绿肥效果要明显好于毛叶苕子、箭筈豌豆和燕麦等传统绿肥作物。在相同生产条件下,毛叶苕子鲜草产量和干物质量分别为12.32 t/hm2和2.54 t/hm2,显着低于各油菜品种(华航901除外)。经过对比分析,华油杂62、绿肥品系1617、华油杂62-F2、饲油2号以及阳光2009在该地区作绿肥种植效果最好,以上品种的鲜草产量、干物质量、碳积累量、氮积累量、磷积累量和钾积累量分别达到了26.76-49.35 t/hm2、7.31-8.18 t/hm2、2671-3151 kg/hm2、140.4-177.7 kg/hm2、17.1-23.6 kg/hm2、153.3-257.7 kg/hm2,且碳氮比在15.0-22.4:1之间。本研究的华油杂62-F2和阳光2009为收购籽,价格仅为10元/kg,远低于出售商品种。综合考虑绿肥生物量和种子成本,推荐选用华油杂62-F2以及阳光2009这类南方冬油菜收购籽。(2)绿肥油菜的生物量和养分积累量随播种时期的推迟而显着降低。7月26日播种的处理绿肥油菜鲜草产量、干物质量、碳积累量、氮积累量、磷积累量和钾积累量最高,分别为71.39 t/hm2、11.33 t/hm2、3885 kg/hm2、259.7 kg/hm2、37.2 kg/hm2、381.3 kg/hm2;7月31日处理与7月26日处理相比,相对产量分别为47.7%、50.1%、53.6%、53.1%、42.1%和43.8%;8月5日及其之后播种的处理由于受到杂草以及后期光温资源不足的影响导致绿肥油菜无法生长。研究结果说明麦后复种绿肥油菜的播种时期在小麦收获后越早越好。(3)播种量对绿肥油菜生物量和养分积累量影响显着。华油杂62和华油杂62-F2的生物量和养分积累量随播种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在播种量为15.00kg/hm2时均达到最高,其中华油杂62的鲜草产量、干物质量、碳积累量、氮积累量、磷积累量和钾积累量分别为76.67 t/hm2、13.64 t/hm2、4769 kg/hm2、258.9kg/hm2、35.8 kg/hm2和391.7 kg/hm2,华油杂62-F2分别为52.69 t/hm2、10.3t/hm2、3885 kg/hm2、199.8 kg/hm2、28.5 kg/hm2和253.1 kg/hm2;播种量11.25kg/hm2和18.75 kg/hm2时的生物量及养分积累量略低于15.00 kg/hm2,但无明显差异。而绿肥品系1617的生物量和养分积累量随播种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在播种量超过18.75 kg/hm2后增幅不大,趋于稳定,在播种量为22.50 kg/hm2时,鲜草产量、干物质量、碳积累量、氮积累量、磷积累量和钾积累量最高,分别为52.13t/hm2、14.40 t/hm2、5521 kg/hm2、192.2 kg/hm2、41.9 kg/hm2、278.1 kg/hm2。通过播种量与鲜草产量、干物质量、各养分积累量的关系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得出,华油杂62、华油杂62-F2和绿肥品系1617的最佳播种量范围分别为15.44-16.35kg/hm2、15.08-15.50 kg/hm2和22.22-23.33 kg/hm2。(4)施肥显着提高了绿肥油菜的生物量和养分积累量。与不施肥处理(CK)相比,F1(13.5 kg N/hm2)、F2(33.75 kg N/hm2)、F3(13.5 kg N/hm2+34.5 kg P2O5/hm2)、F4(27 kg N/hm2+34.5 kg P2O5/hm2)和F5(27 kg N/hm2+69 kg P2O5/hm2)处理的干物质量分别提高了27.7%-37.2%、64.3%-67.7%、49.5%-62.2%、80.1%-81.3%和107.3%-121.3%。油菜播种量为7.5 kg/hm2和15 kg/hm2时,在各施肥处理中F5处理的鲜草产量、干物质量、碳积累量、氮积累量、磷积累量和钾积累量均为最高,分别为79.26 t/hm2、14.36 t/hm2、5329 kg/hm2、259.8 kg/hm2、36.8 kg/hm2和372.6 kg/hm2和79.44 t/hm2、13.16 t/hm2、4788 kg/hm2、295.3 kg/hm2、36.4 kg/hm2、366.3 kg/hm2,F4处理次之。本研究中绿肥油菜最佳施肥处理为F4和F5,即27 kg N/hm2+34.5 kg P2O5/hm2和27 kg N/hm2+69 kg P2O5/hm2,根据实际生产的肥料供应情况,河套灌区麦后复种绿肥油菜推荐施肥量为每公顷施用30 kg尿素+75 kg磷酸二铵或150 kg磷酸二铵。综上所述,通过研究确定的麦后复种绿肥油菜的几个关键技术参数如下:推荐绿肥油菜品种为华油杂62或者阳光2009的收购籽;推荐播种时期为7月26日,实际种植时应当在小麦收获后尽快播种;推荐播种量范围为15.0-16.5 kg/hm2;推荐施肥量为每公顷施用150 kg磷酸二铵或者30 kg尿素+75 kg磷酸二铵。

吕奕彤[5](2021)在《干旱绿洲绿肥还田利用方式对玉米田土壤碳平衡的短期效应》文中提出农田土壤碳库在全球生态系统碳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人类能够直接干预短期调控的碳库。绿肥还田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碳储备的有效措施。西北干旱绿洲灌区绿肥还田利用对土壤碳库影响研究缺乏系统性,限制了绿肥还田生态效益的科学评价。因此,明确玉米农田土壤碳平衡对绿肥还田利用的效应及其机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了绿肥全量翻压、根茬翻压、绿肥覆盖免耕与根茬免耕四种绿肥还田方式对玉米农田土壤有机碳输入特征、土壤呼吸碳排放及土壤碳平衡的影响及其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绿肥全量翻压与绿肥覆盖免耕可提高玉米农田土壤全碳、有机碳含量,微生量碳。绿肥覆盖免耕与根茬免耕可提高0-3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含量、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与无绿肥种植相比,绿肥全量翻压、绿肥覆盖免耕显着提高了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增幅分别为13.3-44.4%、26.2-37.9%;绿肥覆盖免耕显着提高了播前收后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幅分别为6.3-9.2%、5.4-7.9%;绿肥覆盖免耕、根茬免耕提高了0-30 cm土层粒径≥0.5 mm各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增幅分别为30.0-184.4%、17.9-141.0%,提升主要集中在1-2 mm粒级;绿肥覆盖免耕显着提高了0-30 cm玉米各时期土壤微生物量碳,增幅为39.5-69.0%。绿肥不同还田利用方式中,绿肥覆盖免耕是提升土壤碳储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及提升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的有效措施。(2)绿肥全量翻压、绿肥覆盖免耕与根茬免耕对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影响显着;绿肥不同还田利用方式及无绿肥种植各土层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速率显着正相关。线性回归结果表明,0-30 cm土层土壤温度解释了土壤呼吸速率变异的70.3-80.3%。土壤水热、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呼吸速率显着相关(α=0.001)。与无绿肥种植相比,玉米灌浆期前绿肥全量翻压处理显着提高了土壤呼吸速率,绿肥覆盖免耕、根茬免耕对土壤呼吸速率的降幅分别为5.1-17.1%、6.6-12.8%,同时降低了7.0%、6.8%的土壤CO2排放量,差异显着;灌浆期后土壤呼吸速率差异不显着。绿肥全量翻压、绿肥覆盖免耕分别提高0-30 cm土层4.2-15.3%、6.5-25.5%的土壤含水量。绿肥覆盖免耕、根茬免耕处理下土壤温度对土壤呼吸速率的解释程度较低,分别为70.3%、71.4%。10-30 cm土层,绿肥全量翻压Q10较低,分别为2.226、2.270;绿肥覆盖免耕和根茬翻压处理下土壤温度对土壤呼吸速率的解释程度较低,分别为72.6%、70.9%和70.6%、70.6%。0-30cm土层,仅有绿肥覆盖免耕与根茬翻压处理下土壤呼吸与土壤含水量显着正相关。绿肥覆盖免耕是增加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呼吸速率、减少土壤CO2排放量的有效措施。(3)与无绿肥种植相比,绿肥全量翻压和绿肥覆盖免耕处理显着提高了玉米籽粒产量、玉米地下部固碳量、碳排放效率、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土壤碳汇强度;仅有绿肥覆盖免耕下的固碳潜力、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及土壤碳平衡显着高于绿肥全量翻压、根茬翻压及根茬免耕。绿肥全量翻压和绿肥覆盖免耕处理玉米籽粒产量差异不显着,分别为15329.3 kg·hm-2和14641.1 kg·hm-2;绿肥全量翻压的碳排放效率显着低于绿肥覆盖免耕,分别为2.65 kg·kg-1和2.84 kg·kg-1,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分别为11295.4 kg(C)·hm-2和11977.9 kg(C)·hm-2。绿肥覆盖免耕下农田生态系统固碳潜力和土壤碳平衡分别为12.2 kg(C)·kg-1和4966.0 kg(C)·hm-2。绿肥覆盖免耕能够在稳定增产的同时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碳汇强度与土壤碳汇强度。绿肥覆盖免耕提升土壤碳储量与固碳潜力、增加土壤大团聚体含量、提高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贡献率、降低土壤呼吸速率及碳排放效果明显,获得了较高的碳排放效率、农田生态系统碳汇与土壤碳汇强度,是干旱灌区固碳减排的推荐生产模式。

吕士凯[6](2021)在《真菌胁迫响应TaNAC基因和小麦杂种衰亡分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条锈病和白粉病均是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安全的病害。小麦杂种衰亡是一种并不少见的过早衰老或过早死亡表型,是优良基因转移及品种改良的障碍。杂种衰亡可能是由植物响应病原菌胁迫相关基因进化出多效性的叠加导致的。NAC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在植物衰老和生物胁迫响应中均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开展小麦抗病研究,挖掘抗病TaNAC基因并探究其抗病机制,对保证小麦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且有助于丰富对小麦抗病机制的理解。开展小麦杂种衰亡的遗传规律分析验证、调控基因的精细定位及调控机制的多组学研究,有助于克隆杂种衰亡调控基因并解析其分子基础和调控机理,有助于消除杂种衰亡基因对育种选择造成的障碍,促进小麦育种事业的发展。同时开展小麦真菌胁迫响应、杂种衰亡及相关NAC转录因子调控的研究,明确三者的关系,有助于丰富对植物抗病基因功能与机制的理解,促进小麦聚合抗病基因杂交育种进程。本研究以兼抗白粉病与条锈病的普通小麦优异种质N9134为材料,在两种病菌胁迫下对TaNAC基因进行系统性克隆。按照从N9134得到和从小麦参考基因组提取两类,对TaNAC转录本进行比对分析,同时分析克隆得到TaNAC转录本的特征,研究它们结构变异与真菌胁迫的关系,进一步探究TaNAC基因可变剪切在小麦真菌胁迫响应中的调控规律。基于多种不同遗传群体,开展小麦杂种衰亡研究,分析并完善Ne基因的复等位基因、剂量效应等理论。创制杂种衰亡回交分离群体并结合开发的SNP标记,构建了冬小麦Ne1和Ne2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基于杂交测验和分子标记检测,系统分析Ne1和Ne2在我国小麦品种(系)中的分布情况。此外,基于背景一致的性状分离遗传群体(两种表型4种基因型),借助转录组(2+3)、蛋白组和代谢组测序技术,开展小麦杂种衰亡调控机制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TaNAC基因家族被重新鉴定为包括460个基因位点的559个转录本(IWGSC Ref Seq v1.1);发现N9134中约1/3(54/154)的TaNAC基因在苗期参与白粉菌和条锈菌胁迫的响应过程。从两种真菌胁迫的N9134中,获得186个TaNAC转录本(167个为克隆得到),其中180个为新转录本并上传到Gen Bank。发现真菌胁迫的N9134中,差异表达TaNAC基因转录的“非正常”编码转录本的比例更高(p=0.0098),TaNAC MTFs编码序列的比例相对参考基因中的比例更高(p=0.003);发现紧随NAM结构域、且相对保守的氨基酸基序(WV[L/V]CR)可能与TaNAC转录因子响应真菌胁迫有关。结果表明,小麦TaNAC基因可以通过形成不同结构变异转录本的方式响应真菌胁迫。发现并整理的响应条锈病和(或)白粉病胁迫的TaNAC及其结构变异转录本,为解析TaNAC参与小麦对生物胁迫的响应机制提供了丰富资源。2、选取由13个基因可变剪切形成的35个TaNAC转录本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可变剪切事件通过改变转录本的序列结构,进而改变其编码产物的结构、理化性质等,最终影响其亚细胞定位和转录调控活性等。通过分析TaNAC基因及其编码区的靶标taemi RNAs,发现具有可变剪切转录本的TaNAC基因与tae-mi RNA的结合位点均位于非可变剪切区域。综合上述结果推断,TaNAC基因可以通过可变剪切的转录后调控方式参与小麦响应真菌胁迫的过程;靶定位点在TaNAC基因编码区的tae-mi RNA可以独立于可变剪切行使转录后调控功能。3、构建了冬小麦Ne1和Ne2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其中,Ne1位于5BL上的标记NWU5B4137(383.40 Mb)和NWU5B5114(388.01 Mb)之间(IWGSC Ref Seq v1.0),两标记相距0.50 c M;Ne2与2BS上的标记Lseq102(156.59 Mb)和TC67744(157.76Mb)共分离。系统遗传分析发现,N9134的Ne1不同于Spica和Ta4152-60的Ne1,周麦22的Ne2不同于Manitou、WL711和Pan555的Ne2;Ne基因的剂量效应也存在于中度和重度杂种衰亡系统,遗传背景也可能影响杂种衰亡的症状。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1364种小麦品种(系)中Ne1和Ne2的基因型频率,明确了二者在我国小麦主产区中呈现离散分布的特征及比例;发现我国现代小麦品种(系)Ne基因型频率的现状应该由地方品种(系)(贡献Ne1)和现代引进品种(系)(贡献Ne2)共同作用形成。根据本研究的材料及其系谱分析推断,冬小麦的Ne1可以直接来源于野生二粒小麦,而Ne2可能起源于黑麦。本研究为图位克隆Ne1和Ne2打下了坚实基础,向更好地理解小麦杂种衰亡迈出了重要一步。4、利用衰亡表型且基因型为Ne1Ne2的样本与正常表型基因型分别为Ne1ne2ne2、ne1ne1Ne2、ne1ne1ne2ne2的样本,通过转录组(2+3)、蛋白质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发现杂种衰亡过程主要涉及植物与病原体的互作(ko04626)、植物激素信号转导(ko04075)、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ko04141)、氨基酸的生物合成(ko01230)、苯丙烷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ko00940)、α-亚麻酸代谢(ko00592)等KEGG途径。推断:植株防御系统失调引起在没有病菌侵染时防御反应仍被激活,产生最初的代谢产物(氨基酸);而Ne1和Ne2协同表达,导致前述产物代谢途径失调,使其持续积累;达到一定浓度后,其作为反应底物或信号物质,激活茉莉酸(Jasmonic acid,JA)信号介导的衰老和病程相关程序性细胞死亡,继续产生并积累各种氨基酸,循环往复持续进行,导致Ne1Ne2基因型植株从一定发育阶段开始,表现细胞死亡加速的杂种衰亡性状;NAC转录因子参与这一过程的调控,且茉莉酸起关键信号转导作用。由防御系统失调引起的病程相关程序性细胞死亡,既是杂种衰亡性状的启动因素,也是杂种衰亡表型的主要形式。

黄苗苗[7](2020)在《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菌源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Pst)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发生非常严重、对小麦生产最具破坏性的流行病害之一。甘肃和青海省是中国小麦条锈菌最重要的越夏区。深入了解小麦条锈菌遗传多样性及其区间菌源关系,对于病害测报和防治至关重要。本研究于2017年4月-2019年4月,在甘肃和青海省的18个区县采集了2763份小麦条锈菌标样,利用16对带有荧光标记的SSR引物对2763个小麦条锈菌分离物进行了基因标记。主要研究了春季流行期,甘肃和青海省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生殖模式及其在两省内部和两省间的传播路线、菌源关系;探讨了甘肃甘谷地区小麦条锈菌的群体动态和遗传结构;同时对晚熟春麦、自生麦苗和早播秋苗上采集的小麦条锈菌标样进行了群体遗传关系分析。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甘肃省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期,不同地区10个群体总的基因型多样性为0.825,尤其是徽县和清水群体,其基因型多样性为1。452份标样共鉴定出373个多基因座基因型(MLG),不同地区之间存在6个共享的MLG,其中2个MLG(MLG-285,MLG-288)在徽县和临洮群体之间共享,4个MLG依次在麦积和甘谷(MLG-42)、庄浪和临夏县(MLG-266)、临夏县和临洮(MLG-320)及文县和临洮(MLG-322)群体之间共享。甘肃地区小麦条锈菌春季传播路线为:东部庄浪地区可传播到中部临夏地区,陇南徽县、文县地区可传播到中部临洮地区。甘谷县小麦条锈菌总的基因多样性为0.91。16对引物共扩增出了110个位点。811份标样共鉴定出740个MLG,其中46个MLG重采了2-8次。南北山群体共享5个MLG表明小麦条锈菌在甘谷南北山区之间可传播迁移。甘谷县小麦条锈菌可在当地越夏越冬和传播迁移,且迁移模式与海拔高度无关。北山和南山的越夏群体在遗传结构上彼此不同,从川区采集的小麦条锈菌群体与山区春季或秋季采集的群体无明显的遗传关系。北山和南山不同海拔高度地区采集的条锈菌群体在春季、秋季和越夏期(自生麦苗上生存的条锈菌)均发现有性生殖现象,但在川区群体中未发现有性生殖。2.青海省小麦条锈菌群体同样具有丰富的基因型多样性(G=0.869),但相同地区的群体在不同季节的基因型多样性有差异,2018O-CB群体最高(G=0.970),2018S-JZ群体最低(G=0.706)。有3个MLG(MLG-251、MLG-305和MLG-292)在不同群体之间共享。不同季节的小麦条锈菌在西宁城北区、尖扎、贵德和互助地区之间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春季,尖扎地区是青海地区小麦条锈病始发地,菌源从尖扎传播到贵德,还可传播到互助、城北区等晚熟春麦区。夏季,条锈菌在互助地区晚熟春麦和贵德地区自生麦苗上越夏繁殖生成大量的条锈菌夏孢子。秋季,贵德地区秋苗的初始发病菌源主要来源于贵德和城北区自生麦苗上的越夏菌源,互助和城北区的晚熟春麦菌源也可直接传播到秋苗。3.甘肃和青海省1836份小麦条锈菌标样共检测到1596个MLG。甘肃和青海省群体之间存在3个共有MLG(MLG-655、MLG-1019和MLG-1039),这为两省菌源交流传播、迁移提供了分子证据。基因型频率测定结果表明,秋季的基因流动主要是从青海到甘肃,而春季则正好相反。秋季晚熟春麦的菌源可以直接传播到早播秋麦,而不必通过自生麦苗。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期,菌源在各群体之间交流频繁,甘肃地区与青海东部地区的传播路线以甘肃平凉、临夏到青海的传播为主,甘肃文县到青海的传播为辅。4.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甘谷、麦积、清水、文县、临洮、临夏县以及青海西宁城北区小麦条锈菌群体均存在有性生殖现象,有性生殖过程可发生在春季、秋季和越夏(自生麦苗上的小麦条锈菌)的不同海拔高度地区,对小麦条锈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杨楠[8](2020)在《不同耕作措施下旱地小麦产量形成过程对光温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探索光照和温度因子对旱地小麦生育期、叶面积指数以及产量的影响,本文以APSIM模型为平台,在田间定位试验的基础上调试APSIM模型参数,对模型进行检验。然后运用APSIM模型模拟三种不同耕作方式下,不同光照、温度条件对小麦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及产量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并运用多元回归及通径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APSIM模型可以对研究区不同耕作措施下的旱地小麦进行有效模拟。根据对试验站2002~2012年不同耕作方式的定位试验研究,对模型的参数进行反复的校正:不同耕作方式下小麦叶面积、生物量和产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吻合度较好,误差较小,决定系数(R2)均达到0.92以上。(2)温度升高导致旱地小麦生育期缩短。温度每升高1℃,整个生育期(出苗—成熟)缩短了3d,但是随着温度持续升高3℃时,生育期天数相对于温度上升2℃时无变化;太阳辐射的逐日升高对小麦生育期影响不明显。(3)不同耕作措施下小麦LAI应对光照增加均表现为相似的单峰曲线,LAI在苗期缓慢增长,拔节之后增长加快,直至抽穗期小麦LAI达到一生最大值,随后开始逐渐下降,直至成熟。不同耕作措施下在孕穗期出现的最大LAI均表现为:NTS>T>NT,即免耕覆盖LAI大于传统耕作大于免耕方式,且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免耕覆盖方式相对于其他两种耕作方式在全生育期均保持较高的LAI。光照增大对小麦LAI的变化在抽穗期表现为负效应,即光照越大,LAI增加的幅度越缓慢,且此阶段出现的最大LAI也表现为光照越大,最大LAI越小。(4)不同耕作措施下小麦LAI应对温度增加均表现单峰态,且不同温度下,抽穗期最大叶面积指数均表现为:NTS>T>NT。温度升高一方面导致LAI出现时间和到达最大值的时间提前,另一方面对峰值即最大LAI的高低造成影响,表现为:温度升高,最大LAI增大,但是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如继续升高,最大LAI不再升高反而有略微下降,即随着温度增高最大LAI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5)不同耕作措施条件下,小麦产量随年平均光照、温度升高呈二次抛物线下降型变化,且免耕覆盖(NTS)的减产效应大于传统耕作(T)和免耕(NT)。相同光照下,年平均温度每上升1℃,三种差异耕作处理的小麦减收量高达16.2%,平均减产量7.6%。当温度不变时,年平均光照每增加1 MJ/M2,不同处理的小麦最大减产量可达到13.8%,平均减产量3.9%。三种耕作方式中,免耕覆盖(NTS)的主效应均大于传统耕作(T)和免耕(NT),表明光照或者温度升高相同的值时,免耕覆盖(NTS)耕作措施下的小麦产量减产效应大于其他两种耕作方式。

李明[9](2020)在《基于WOFOST模型的春小麦产量预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麦是世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分布范围广、种植面积大、收获产量高的特点。最近几年由于耕地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原因引发的粮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一个重点,准确、及时、定量地利用作物生长模型预测出粮食的产量将对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实现乡村振兴、提高农民收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物生长模型虽然可以很好地描述作物生长的动态过程,但是,由于地域的不同、作物品种的差异、田间人为管理水平的高低等因素,导致模型的参数获取困难,使得作物模型的模拟精度存在较大的误差。本文以宁夏为研究区域,由于宁夏地区降雨量南多北少,且差异明显,因此考虑利用WOFOST模型分别模拟潜在条件和水分限制条件下的作物生长状况,从而对两种生产条件下的产量进行了预测。选择宁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永宁、同心、泾源三个实验站点的春小麦数据,模拟了2011年-2015年春小麦的生长发育情况,利用扩展傅里叶幅度灵敏度检验法(Extended Fourier Amplitude Sensitivity Test,EFAST法)和参数优化(Parameter Estimation,PEST法)进行了参数的敏感性分析与优化,并将实测值与模拟值进行了对比验证,从而评估WOFOST模型在宁夏地区的模拟精度。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潜在生产条件下,无论是基于总地上部分干物重(Total Above Ground Production,TAGP)产量指标还是总储存器官干物重(Total dry Weight of Stored Organs,TWSO)产量指标,气温为0℃时总同化CO2光能利用率(Light-Use Effic.Sing Leaf,EFFTB0)、出苗到开花的积温(Temperature Sum from Emergence to Anthesis,TSUM1)、叶片在35℃时的生命周期(Life Span of Leaves Growing at 35 Celsius,SPAN)、储存器官同化物转化效率(Efficiency of Conversion into Storage Org,CVO)等这4个参数都表现出较强的敏感性。水分限制条件下,无论是基于TAGP产量指标还是TWSO产量指标,出苗到开花的积温(TSUM1)、蒸散速率修正因子(Correction Factor Transpiration Rate,CFET)、生育期为0时的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TB0)、储存器官同化物转化效率(CVO)、叶同化物转化效率(Efficiency of Conversion into Leaves,CVL)等这5个参数都表现出了较强的敏感性。(2)利用2011年-2015年的实测产量与模拟产量对比得到:潜在生产条件下,TAGP误差值在-403kg/hm2375kg/hm2;TWSO误差值在-178kg/hm2283kg/hm2之间;水分限制条件下,TAGP误差值在-538kg/hm2509kg/hm2之间,TWSO误差值在-269kg/hm2377kg/hm2之间。对于发育期天数:实测值与模拟值的误差较小,潜在生产条件下,最好的模拟结果出现在出苗期,误差多集中在02d,开花期和成熟期的误差在05d之内波动;在水分限制条件下,也是出苗期模拟结果最好,误差为02d,开花期的模拟误差为39d,成熟期的模拟误差为26d。结合以上实测值与模拟值得对比,可以认为模型对小麦得产量和发育期天数的模拟效果较好,误差在合理范围之内。(3)WOFOST模型在潜在生产条件下基于TWSO指标的精度为:平均相对误差(Average Relative Error,AE)在-133.8kg/hm2169.8kg/hm2之间,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在264kg/hm2694kg/hm2之间,一致性指数(Consistency Index,d)在0.9220.975之间;WOFOST模型在水分限制生产条件下基于TWSO的精度分析为:AE在-161kg/hm2157.2kg/hm2之间,RMSE在103kg/hm2639kg/hm2之间,d在0.9390.978之间,均在合理范围之内。本文选择WOFOST模型对宁夏春小麦的产量进行了预测,并利用EFAST方法结合PEST方法对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参数能明显提高WOFOST模型的模拟精度。

李博灵[10](2020)在《山仑与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探析(1950-2017)》文中提出

二、提高春小麦产量的几个关键环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春小麦产量的几个关键环节(论文提纲范文)

(1)大型引黄灌区退水规律与退水量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灌区退水研究进展
        1.2.2 灌区退水量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1.2.3 灌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1.3 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灌区概况及水资源转化分析
    2.1 景电灌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条件
        2.1.2 引排水工程概况
    2.2 水文和地质条件
        2.2.1 水文水资源
        2.2.2 水文地质
    2.3 水资源转化特征
    2.4 灌区监测
        2.4.1 气象数据
        2.4.2 土壤数据
        2.4.3 水文数据
3 灌区气候变化特征与人类活动的演变分析
    3.1 降水的时序变化
        3.1.1 降水的特征值
        3.1.2 降水的年际与年内变化特征
        3.1.3 降水的趋势分析与突变检验
        3.1.4 降水的周期变化
    3.2 灌区干旱演变特征
        3.2.1 SPI标准化降水指数
        3.2.2 Hurst指数
    3.3 灌区气温变化特征
        3.3.1 气温的年际变化
        3.3.2 气温的年内变化
    3.4 灌区风速、湿度等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3.5 潜在蒸散发ET0的变化特征
        3.5.1 ET0的计算方法
        3.5.2 ET0变化特征
        3.5.3 ET0影响因子辨析
    3.6 人类活动因素的变化特征
        3.6.1 灌区土地利用类型时空演变分析
        3.6.2 灌区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分析
    3.7 灌区气象与人类活动对引水灌溉的影响
    3.8 本章小结
4 景电引黄灌区退水规律分析
    4.1 灌区退水特征与退水组成
    4.2 景电一期灌区沟道退水变化规律
        4.2.1 沟道退水的年际变化
        4.2.2 沟道退水的年内变化
        4.2.3 灌区沟道退水影响因素
        4.2.4 沟道退水量的关联分析
    4.3 灌区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4.3.1 灌区地下水位空间分布特征
        4.3.2 灌区地下水埋深变化特征
        4.3.3 地下水埋深变化对灌溉的响应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滞后性的灌区沟道退水量预测
    5.1 沟道退水量变化的滞后性
        5.1.1 一期灌区退水量滞后性分析
        5.1.2 子流域退水量滞后性分析
    5.2 基于退水滞后性的交错时段模型预测原理
        5.2.1 模型选择
        5.2.2 模型改进原理
    5.3 沟道退水量预测与效果评价
        5.3.1 一期灌区退水量预测
        5.3.2 响水退水量预测
        5.3.3 五佛退水量预测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耗水系数法的退水量估算及供-需水量平衡分析
    6.1 灌区供水量
    6.2 灌区耗水量与耗水系数计算
    6.3 灌区需水量时空分布计算
        6.3.1 灌区农业灌溉需水量
        6.3.2 灌区生活、生态及工业需水量
        6.3.3 灌区农业需水量的空间分布
    6.4 供需水量平衡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MIKE耦合模型的灌区退水量模拟
    7.1 MIKE SHE与MIKE11耦合模型结构原理
        7.1.1 模型简介
        7.1.2 模型模拟方法及过程
        7.1.3 MIKE SHE与MIKE11耦合过程
    7.2 景电一期灌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构建
        7.2.1 基础数据
        7.2.2 数据建模
    7.3 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7.3.1 参数率定
        7.3.2 模型验证
        7.3.3 模型效果评价
        7.3.4 水量平衡结果分析
    7.4 灌溉回归水量评估
    7.5 本章小结
8 灌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8.1 未来气候情景与人类活动变化
        8.1.1 未来气候条件的变化特征
        8.1.2 未来人类活动的变化特征分析
    8.2 多目标优化模型
        8.2.1 多目标优化概述
        8.2.2 粒子群算法基本原理
    8.3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目标约束优化模型的建立
        8.3.1 决策变量
        8.3.2 目标函数
        8.3.3 约束条件
    8.4 灌区灌溉制度与作物种植结构优化
        8.4.1 模型参数
        8.4.2 模型求解与结果分析
    8.5 退水资源化利用研究
    8.6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NBPT和DMPP及其组合对旱作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农业生产中的氮肥施用现状及氮素损失
        1.1.1 我国氮肥施用现状
        1.1.2 氮素在土壤中的损失途径
    1.2 抑制剂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脲酶抑制剂的种类和作用机理
        1.2.2 硝化抑制剂的种类和作用机理
        1.2.3 脲酶/硝化抑制剂的施用效果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材料与方法
第二章 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及其组合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2.1 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及其组合对p H的影响
    2.2 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及其组合对全氮含量的影响
    2.3 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及其组合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2.4 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及其组合对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第三章 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及其组合对土壤无机氮转化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3.1 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及其组合对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3.1.1 对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3.1.2 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3.2 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及其组合对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3.2.1 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3.2.2 对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3.3 不同抑制剂添加下成熟期不同土层土壤指标的相关性
第四章 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及其组合对小麦产量及氮磷素累积的影响
    4.1 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4.1.1 小麦(考种)产量构成因素比较分析
        4.1.2 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4.2 不同抑制剂添加下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
    4.3 不同抑制剂添加下小麦氮磷素累积分析
        4.3.1 对小麦不同器官氮素累积及相关氮利用指标的影响
        4.3.2 对小麦不同器官磷素累积及相关磷利用指标的影响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抑制剂施用对土壤养分的调控效应
        5.1.2 抑制剂施用对土壤酶的调控效应
        5.1.3 抑制剂施用对小麦产量和氮磷素利用的影响
    5.2 结论
    5.3 创新点
    5.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3)收获期降雨对春小麦穗发芽和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收获时期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2.2 收获期间降雨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2.3 小麦穗发芽研究方法和选择依据
        1.2.4 环境条件对小麦穗发芽的影响
        1.2.5 穗发芽对小麦穗部及子粒性状的影响
        1.2.6 穗发芽对小麦子粒中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1.2.7 不同穗发芽程度子粒与正常小麦混合后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2.2 试验设计
        2.2.1 收获期降雨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2.2 不同小麦品种的穗发芽鉴定
        2.2.3 不同穗发芽进程及比例对小麦品质的研究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单株性状调查
        2.3.2 产量测定
        2.3.3 品质指标
        2.3.4 穗发芽指标测定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收获期降雨对小麦单株性状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3.1.1 小麦单株性状
        3.1.2 小麦收获指数
    3.2 收获期降雨对小麦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
        3.2.1 小麦千粒重
        3.2.2 小麦产量
    3.3 收获期降雨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3.3.1 小麦容重
        3.3.2 小麦营养品质
        3.3.3 小麦加工品质
    3.4 温湿度处理对小麦穗发芽的影响
        3.4.1 温湿度处理对小麦整穗水分变化率的影响
        3.4.2 温湿度处理对小麦发芽开始时间的影响
        3.4.3 温湿度处理对小麦发芽率的影响
        3.4.4 温湿度处理对小麦发芽势的影响
        3.4.5 温湿度处理对穗发芽过程中小麦子粒α-淀粉酶的影响
        3.4.6 温湿度处理对小麦穗发芽过程中千粒重的影响
        3.4.7 温湿度处理对小麦理论产量的影响
    3.5 穗发芽类型和混合比例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3.5.1 穗发芽类型和混合比例对小麦营养品质的影响
        3.5.2 穗发芽类型和混合比例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4 讨论
    4.1 收获期降雨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4.2 收获期降雨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4.2.1 收获期降雨对小麦营养品质的影响
        4.2.2 收获期降雨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4.3 温湿度环境对小麦穗发芽的影响
    4.4 温湿度环境对小麦α-淀粉酶的影响
    4.5 穗发芽类型和混合比例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河套灌区麦后复种绿肥油菜关键技术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河套灌区麦后复种绿肥的可行性及意义
        1.1.1 河套灌区农业概况
        1.1.2 麦后复种绿肥的潜力及意义
    1.2 绿肥
        1.2.1 绿肥发展概况
        1.2.2 绿肥的种类
        1.2.3 绿肥的作用
    1.3 绿肥油菜
        1.3.1 绿肥油菜利用现状
        1.3.2 油菜作绿肥的优势
2 课题研究背景、内容和技术路线
    2.1 课题研究背景
    2.2 研究内容
        2.2.1 适宜高产低价油菜品种筛选
        2.2.2 绿肥油菜适宜播种时期
        2.2.3 绿肥油菜适宜播种量
    2.3 技术路线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点概况及试验过程
    3.2 试验设计
        3.2.1 适宜高产低价油菜品种筛选试验
        3.2.2 绿肥油菜适宜播种时期试验
        3.2.3 绿肥油菜适宜播种量试验
        3.2.4 绿肥油菜适宜施肥量试验
    3.3 测定项目和方法
        3.3.1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3.3.2 植物样品采集与测定
    3.4 参数计算与数据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适宜高产低价油菜品种筛选试验
        4.1.1 生物量
        4.1.2 养分含量
        4.1.3 养分积累量
        4.1.4 绿肥还田效益
        4.1.5 讨论
        4.1.6 小结
    4.2 绿肥油菜适宜播种时期试验
        4.2.1 生物量
        4.2.2 养分含量
        4.2.3 养分积累量
        4.2.4 讨论
        4.2.5 小结
    4.3 绿肥油菜适宜播种量试验
        4.3.1 生物量
        4.3.2 养分含量
        4.3.3 养分积累量
        4.3.4 讨论
        4.3.5 小结
    4.4 绿肥油菜适宜施肥量试验
        4.4.1 生物量
        4.4.2 养分含量
        4.4.3 养分积累量
        4.4.4 讨论
        4.4.5 小结
5 总结和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干旱绿洲绿肥还田利用方式对玉米田土壤碳平衡的短期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前言
第一章 研究进展
    1.1 农田土壤碳库概述
    1.2 影响农田土壤碳平衡的关键因素
    1.3 绿肥对农田土壤碳库的影响
    1.4 小结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主要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2.5 试验材料
    2.6 项目测定与计算方法
    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绿肥还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3.1 绿肥不同还田利用方式下玉米地下部固碳量与绿肥还田固碳量
    3.2 绿肥不同还田利用方式下玉米全生育期平均土壤全碳含量
    3.3 绿肥不同还田利用方式下玉米全生育期土壤有机碳含量
    3.4 绿肥不同还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
    3.5 绿肥不同还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量碳
    3.6 小结
第四章 绿肥不同还田利用方式对土壤呼吸碳排放的影响
    4.1 绿肥不同还田利用方式下土壤呼吸速率动态变化
    4.2 绿肥不同还田利用方式下土壤CO_2排放量
    4.3 绿肥不同还田利用方式下0-30 cm土壤含水量变化
    4.4 土壤温度动态变化及Q_(10)对绿肥不同还田利用方式的响应
    4.5 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水热、有机碳含量的相关关系
    4.6 小结
第五章 绿肥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碳平衡的短期效应
    5.1 玉米产量对绿肥不同还田利用方式的响应
    5.2 碳排放效率对绿肥不同还田利用方式的响应
    5.3 农田碳收支特征对绿肥不同还田利用方式的响应
    5.4 土壤碳平衡对绿肥不同还田利用方式的响应
    5.5 小结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6)真菌胁迫响应TaNAC基因和小麦杂种衰亡分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条锈病与白粉病
        1.1.1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和抗白粉病基因的研究
        1.1.2 小麦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的其他研究
    1.2 植物NAC转录因子
        1.2.1 植物NAC转录因子简介
        1.2.2 植物激素参与的NAC转录因子调控
        1.2.3 NAC转录因子的调控作用
        1.2.4 小麦NAC转录因子(TaNAC)的研究现状
    1.3 植物中的杂种衰亡
        1.3.1 植物中杂种衰亡的简介
        1.3.2 杂种衰亡的可能原因和调控机制
        1.3.3 远缘杂交与基因互作
        1.3.4 小麦中的杂种衰亡
    1.4 分子标记开发及多组学研究方法
        1.4.1 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与分子标记开发
        1.4.2 多组学研究方法
    1.5 研究方案
        1.5.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和方案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TaNAC TFs参与调节小麦对白粉病和条锈病的抗性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植物材料和处理
        2.2.2 RNA提取与基因克隆
        2.2.3 筛选真菌胁迫响应相关的TaNAC基因
        2.2.4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2.2.5 普通小麦NAC转录因子基因家族重鉴定和序列分析
        2.2.6 TaNAC转录因子的系统进化及蛋白序列特征分析
        2.2.7 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序列结构、理化性质等生物信息学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基于IWGSC Ref Seq v1.1 对小麦NAC转录因子基因家族重鉴定
        2.3.2 基于转录组数据筛选并分析真菌胁迫响应的TaNAC基因
        2.3.3 从真菌胁迫后的N9134 中克隆TaNAC基因并重命名新转录本
        2.3.4 获得的TaNAC转录本及其编码产物的序列结构、理化性质等分析
        2.3.5 白粉菌和条锈菌侵染下小麦TaNAC基因的表达分析
        2.3.6 真菌胁迫下N9134中TaNAC转录本的结构变体
        2.3.7 真菌胁迫下差异表达TaNAC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分析
        2.3.8 TaNAC膜结合转录因子(Membrane-bound TFs,MTFs)的比较分析
    2.4 讨论
        2.4.1 时空特异表达和可变剪切表明:TaNAC转录本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2.4.2 小规模复制或删除事件有助于丰富TaNAC基因及其转录本序列结构变异的多样性
        2.4.3 膜结合TaNAC通过形成不同结构变体的调控方式发挥不同的功能
    2.5 小结
第三章 TaNAC基因基于可变剪切和miRNA的转录后调控参与真菌胁迫响应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和处理
        3.2.2 RNA提取与基因克隆
        3.2.3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TaNAC结构变异转录本差异表达
        3.2.4 洋葱表皮细胞瞬时表达分析亚细胞定位
        3.2.5 转录调控活性分析
        3.2.6 生物信息学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一对TaNAC可变剪切结构变异转录本在白粉菌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3.3.2 克隆得到TaNAC可变剪切转录本的序列结构分析
        3.3.3 TaNAC结构变异转录本编码产物的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质分析
        3.3.4 TaNAC可变剪切结构变异转录本编码产物的高级结构分析
        3.3.5 比对分析TaNAC结构变异转录本的亚细胞定位
        3.3.6 比较分析TaNAC结构变异转录本的转录调控活性
        3.3.7 结合于小麦TaNAC基因编码区的mi RNA的预测分析
    3.4 讨论
        3.4.1 TaNAC基因可以通过可变剪切的转录后调控方式参与胁迫响应
        3.4.2 TaNAC基因可变剪切和mi RNA耦联的转录后调控
    3.5 小结
第四章 小麦杂种衰亡调控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其在我国的分布与演化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植物材料
        4.2.2 等位性测验
        4.2.3 表型调查和数据分析
        4.2.4 取样和提取基因组DNA
        4.2.5 分子标记的筛选和开发
        4.2.6 绘制遗传图谱
        4.2.7 杂种衰亡相关小麦材料的系谱分析和基因型检测
        4.2.8 荧光原位杂交(FISH)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分析验证本研究冬小麦群体中存在的杂种衰亡
        4.3.2 中度和重度杂种衰亡系统中也存在Ne基因的剂量效应
        4.3.3 杂种衰亡调控基因Ne1 和Ne2 的复等位基因确实分别存在不同
        4.3.4 构建冬小麦杂种衰亡调控基因Ne1 和Ne2 的高密度遗传图谱
        4.3.5 杂种衰亡调控基因Ne1 和Ne2 在中国各麦区离散的分布特征
        4.3.6 N9134 和周麦22 中杂种衰亡调控基因Ne1 和Ne2 的来源
    4.4 讨论
        4.4.1 F_1 与亲本的千粒重百分比更适合为杂种衰亡分级标准之一
        4.4.2 遗传背景应该是杂种衰亡表型差异的另一个影响因素
        4.4.3 普通小麦的Ne1 和Ne2 可能分别直接源于野生二粒小麦和黑麦
        4.4.4 N9134 的Ne1 和周麦22 的Ne2 可能是杂种衰亡调控新基因
        4.4.5 引进品种直接影响中国现代品种杂种衰亡基因频率(尤其Ne2)
        4.4.6 导致杂种衰亡的基因位点也可以对小麦育种起积极作用
    4.5 小结
第五章 小麦杂种衰亡调控机制的多组学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多组学分析的植物材料
        5.2.2 基于BSA的转录组测序(BSR)
        5.2.3 基于PacBio三代平台的全长转录组测序
        5.2.4 iTRAQ定量蛋白质组测序
        5.2.5 广泛靶向代谢组分析
        5.2.6 多组学联合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小麦杂种衰亡的BSR分析
        5.3.2 小麦杂种衰亡的全长转录组分析
        5.3.3 小麦杂种衰亡的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5.3.4 小麦杂种衰亡的代谢组学分析
        5.3.5 基于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的多组学联合分析
    5.4 讨论
        5.4.1 各组学分析结果及多组学联合分析结果的问题与不足
        5.4.2 小麦中杂种衰亡、真菌病害抗性、TaNAC转录因子三者的关系
    5.5 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文
附录B 附表
附录C 附图
致谢
博士毕业有感
作者简介

(7)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菌源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小麦条锈菌研究现状
    3 小麦条锈病流行及研究现状
        3.1 甘、青地区小麦条锈病研究现状
        3.2 甘肃甘谷县地理及小麦条锈病流行简介
    4 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4.1 小麦条锈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4.2 RAPD技术在小麦条锈菌研究中应用
        4.3 AFLP技术在小麦条锈菌研究中应用
        4.4 SSR技术在小麦条锈菌研究中的应用
        4.5 PSR在小麦条锈菌研究中的应用
    5 选题依据与意义
        5.1 选题依据
        5.2 主要研究内容
        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甘肃省小麦条锈菌遗传多样性及菌源传播分析
    前言
    第一节 甘谷县小麦条锈菌季节迁移、繁殖模式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采样区域、标样采集和孢子的繁殖
        1.2 小麦条锈菌DNA提取和微卫星位点的PCR扩增
        1.3 数据处理与群体遗传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位点信息
        2.2 甘谷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
        2.3 群体繁殖方式分析
        2.4 条锈菌群体菌源关系
        2.5 群体细分模式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甘肃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菌源春季传播路线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甘肃地区条锈菌标样采集
        1.2 小麦条锈菌DNA提取和微卫星位点的PCR扩增
        1.3 数据处理与群体遗传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位点信息
        2.2 甘肃省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2.3 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群体之间的菌源关系
        2.4 甘肃小麦条锈菌群体的生殖模式分析
        2.5 群体细分模式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青海省小麦条锈菌遗传多样性及菌源传播分析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青海地区条锈菌标样采集
        1.2 小麦条锈菌基因组DNA的提取及微卫星位点的PCR扩增
        1.3 数据处理与群体遗传分析
    2 结果
        2.1 位点信息
        2.2 青海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
        2.3 条锈菌群体菌源关系
        2.4 连锁不平衡测试
        2.5 群体细分模式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甘、青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及菌源传播分析
    前言
    第一节 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监测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点及标样采集
        1.2 小麦条锈菌基因组DNA的提取及微卫星位点的PCR扩增
        1.3 数据处理与群体遗传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甘肃、青海地区6 个试验点小麦条锈病监测
        2.2 小麦条锈菌遗传多样性水平
        2.3 甘肃与青海小麦条锈菌群体菌源关系
        2.4 甘肃、青海小麦条锈菌群体繁殖方式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的流行传播、季节间遗传差异和重组水平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标样采集
        1.2 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DNA的提取和微卫星PCR扩增
        1.3 数据处理与群体遗传分析
        2 结果
        2.1 位点分析
        2.2 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2.3 连锁不平衡测试
        2.4 小麦条锈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和基因流
        2.5 群体细分模式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1 全文结论
    2 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8)不同耕作措施下旱地小麦产量形成过程对光温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前言
第一章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研究进展
    1.1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1.1.1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概念
        1.1.2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特征
    1.2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作物模型的起源与发展
    1.4 各国典型作物模型介绍
        1.4.1 荷兰Wageningen模型
        1.4.2 美国作物模型
        1.4.3 澳大利亚作物模型
        1.4.4 国内典型模型
    1.5 小麦光合生产和物质积累模拟的研究进展
    1.6 APSIM模型
        1.6.1 APSIM模型概述
        1.6.2 APSIM模型的结构
        1.6.3 APSIM软件体系
        1.6.4 APSIM模型的应用研究动态
    1.7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中存在的问题
    1.8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展望
第二章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2.2 研究内容
        2.2.1 以APSIM为平台组建旱地小麦光合机理模型
        2.2.2 以APSIM为平台组建旱地小麦物质积累机理模型
        2.2.3 对模型进行验证
        2.2.4 根据不同的气象条件对最终产量、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和生育期天数进行模拟,并对其进行分析
    2.3 资料来源
    2.4 研究区概况及供试材料
    2.5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2.5.1 光照和温度效应的模拟设计
    2.6 模型分析与建立
    2.7 模型的检验
第三章 模型机理及模块组件
    3.1 小麦生育期的划分
    3.2 APSIM模型数据库模块的组建
        3.2.1 气候模块组建
        3.2.2 土壤属性模块组建
        3.2.3 作物属性参数
第四章 模型检验及结果
    4.1 传统耕作方式下模型模拟作物产量、叶面积、生物量与实测值的分析比较
    4.2 免耕方式下模型模拟作物产量、叶面积、生物量与实测值的分析比较
    4.3 免耕覆盖方式下模型模拟作物产量、叶面积、生物量与实测值的分析比较
第五章 光照对小麦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及生育期天数的影响分析
    5.1 光照条件变化
        5.1.1 太阳总辐射年际变化
        5.1.2 生育期太阳辐射变化
        5.1.3 太阳辐射月变化
    5.2 光照变化对小麦生育期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5.3 光照变化对小麦生育期天数的影响
第六章 温度对小麦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及生育期天数的影响分析
    6.1 温度条件变化
        6.1.1 温度年际变化
        6.1.2 年际生育期温度变化
    6.2 温度变化对小麦生育期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6.3 温度变化对小麦生育期天数的影响
第七章 不同耕作措施旱地小麦产量应对光温变化的效应分析
    7.1 平均光照、温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7.1.1 小麦产量与光照和温度的回归分析
        7.1.2 光照变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7.1.3 温度变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7.1.4 不同耕作措施下改变光照、温度因子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7.2 光照和温度对小麦产量的互作效应分析
        7.2.1 传统耕作方式
        7.2.2 免耕方式
        7.2.3 免耕覆盖方式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导师简介

(9)基于WOFOST模型的春小麦产量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作物生长过程模型
        1.3.2 作物形态结构模型
        1.3.3 作物模型与现代化技术结合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
    1.5 本章小结
2 实验区与数据获取
    2.1 实验区域概况
    2.2 数据
        2.2.1 气象数据
        2.2.2 作物数据
        2.2.3 土壤数据
    2.3 数据处理方法
        2.3.1 缺失数据处理
        2.3.2 太阳辐射计算
        2.3.3 风速计算
        2.3.4 水汽压计算
    2.4 本章小结
3 WOFOST模型与数据库的建立
    3.1 WOFOST模型的理论描述
        3.1.1 同化作用和呼吸作用
        3.1.2 蒸腾作用
        3.1.3 作物生长发育过程
        3.1.4 土壤水分平衡
        3.1.5 干物质积累及分配
    3.2 WOFOST模型数据库的建立
        3.2.1 气象数据库的建立
        3.2.2 作物数据库的建立
        3.2.3 土壤数据库的建立
    3.3 WOFOST模型的运行
    3.4 模型不确定性分析
        3.4.1 模型不确定性来源
        3.4.2 模型不确定性处理方法
    3.5 本章小结
4 WOFOST模型对春小麦的参数率定
    4.1 模型参数率定方法
        4.1.1 EFAST方法
        4.1.2 PEST优化方法
    4.2 春小麦参数敏感性分析
        4.2.1 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案
        4.2.2 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
    4.3 春小麦参数优化
        4.3.1 参数优化方案
        4.3.2 参数优化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WOFOST模型对春小麦产量的模拟与验证
    5.1 WOFOST模型初始参数确定
    5.2 春小麦生长过程的模拟与分析
        5.2.1 产量的模拟与分析
        5.2.2 发育期天数的模拟与分析
    5.3 春小麦模拟过程的精度验证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提高春小麦产量的几个关键环节(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引黄灌区退水规律与退水量预测方法研究[D]. 李静思.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NBPT和DMPP及其组合对旱作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D]. 张梦莹.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3]收获期降雨对春小麦穗发芽和产量品质的影响[D]. 杜世超.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0)
  • [4]河套灌区麦后复种绿肥油菜关键技术参数研究[D]. 卢涌.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5]干旱绿洲绿肥还田利用方式对玉米田土壤碳平衡的短期效应[D]. 吕奕彤.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6]真菌胁迫响应TaNAC基因和小麦杂种衰亡分子机理研究[D]. 吕士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7]甘、青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菌源传播研究[D]. 黄苗苗.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8]不同耕作措施下旱地小麦产量形成过程对光温的响应[D]. 杨楠.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9)
  • [9]基于WOFOST模型的春小麦产量预测方法研究[D]. 李明.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1)
  • [10]山仑与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探析(1950-2017)[D]. 李博灵.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标签:;  ;  ;  ;  ;  

提高春小麦产量的几个关键环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