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压器试验(八)(论文文献综述)
杨国强[1](1967)在《变压器试验(八)》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第七章变压器空载试验一、概述由于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变压器的需要也愈来愈多,对其质量的要求也比较高,为了保证产品的高质量,除了设计和制造达到高水平外,而在试验工作中也要达到高质量,测量出准确的性能参数,以供用户参考。下面把我
高志国[2](2004)在《弧焊逆变电源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摘 要 TIG(Tungsten Inert Gas )焊是一种高质量的焊接方法,它以其焊接过程稳定、易于控制、焊接质量高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随着 TIG 焊的推广,TIG 焊电源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然而,在这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就是高频引弧和稳弧的电磁干扰问题。 TIG 焊一般采用非接触引弧,实现方式很多,主要有高压脉冲引弧和高频引弧。但由于高频引弧器引弧成功率高、制造简单和成本低廉,是目前在 TIG 焊电源中较为理想的引弧装置。高频引弧器利用高频(150~260kHz)、高压(2500~5000V)击穿气隙,引燃电弧。为防止高频引弧器产生过电压进入主电路和控制回路,应加高频防护措施,使功率开关器件 IGBT 和单片机正常工作。 TIG 焊高频引弧产生的高频干扰对单片机控制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研究解决抗干扰问题是微机控制弧焊逆变电源中的关键技术。本文通过对高频引弧器工作原理的深入分析,结合高频引弧器工作时对单片机控制系统的影响,从空间干扰的角度、过程通道的角度、电源角度等三个方面分析了高频干扰对控制系统干扰途径。单片机抗干扰设计从软件、硬件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对于硬件措施也从抑制空间干扰、过程通道干扰、电源干扰角度入手,而软件抗干扰措施是针对 8096 单片机而提出的解决方案。设计了相应的实验验证所采取的抗干扰措施的可行性,经过多次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软、硬件抗干扰措施能完全抑制高频引弧对单片机系统的破坏性影响。本课题得到北京市科技新星项目(H020821230120)的资助。
石松耀[3](1989)在《0.4-10KHz中频电源非晶铁芯》文中研究表明 一、引言 在电子行业所应用的电磁合金中,新近开发的铁系非晶态金属以其高电阻、高磁感、低铁损而独具优势,作为0.4~10KHz功率变压器铁芯取代坡莫合金,铁淦氧及薄电工钢片,减轻电源铁芯重量、缩小体积、降低成本潜力很大。1986年日本东芝公司在横滨金属工厂设立非晶制带工业生产设备,并形成制带粘结片、切断、成型、树脂浸渍、铁芯切割等电磁器件一条龙生产线。大功率电源非晶铁芯适用于医疗X线高压装置、电焊
田川[4](2019)在《混凝土超声波应力测试不确定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应力为在役桥梁结构安全的重要指标,应力测试的便捷与精准是主要研究热点。众多现有混凝土应力测试研究中,超声应力测试便捷优势明显,但测试精度难以稳定和保障。超声应力测试在工程应用前,需在不确定度框架下进行计量研究,找到影响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因素,提高测试精度。本文以混凝土工字梁为研究对象,设计实施了混凝土工字梁三点弯曲荷载超声尾波应力测试,在奇异值分解基础上,提取了尾波幅值与应力变化线性关系,从不确定度角度出发,发现了凡士林耦合剂、仪器温度、混凝土受力记忆、环境温湿度等外界因素影响测试精度,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针对现有超声应力测试技术与计量不确定度进行调研。首先,调研现有混凝土超声应力测试技术,参考其它技术测试方法与结果,提出了建立声学参数与应力变化相关性的技术路线。其次,调研计量不确定度理论与计算,从不确定度测试模型与分类评定,初步明确了本次试验条件控制、不确定度分量确定及其量化方法;(2)设计实施混凝土工字梁超声测试方案,完成数据采集与处理。设计钢筋混凝土工字梁三点弯曲荷载测试装置,重复逐级加卸载超声应力测试,每次测试加卸载8组,每组加卸载22个荷载等级,每级荷载移点重复采集11条波形。编制数据处理Matlab程序,将测试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考察尾波波形特征与信号质量,在奇异值分解特征提取与矩阵运算等优势的基础上,处理分析预处理后测试数据,建立了尾波幅值与应力变化之间的线性关系;(3)考察数据及其结果的稳定性、重复性和复现性。对混凝土工字梁空载状态进行连续测试,考察天内波形能量的变化,发现了耦合剂与仪器温度对测试波形能量的稳定性影响。在重复逐级加卸载测试的基础上,考察数据组间特征向量重复性,发现组间特征向量随逐级加载组数的增加而向下偏移,通过排除橡胶垫记忆性的影响,与组间特征向量偏移随最大荷载等级的降低而减小,验证了混凝土对加载历史最大荷载具有记忆性。消除混凝土加载记忆与加载位置微动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后,经过连续多天严格重复测试,发现环境的温湿度变化对特征向量偏移具有显着影响。
龙岩市安特电子有限公司 原龙岩市龙门电控设备厂[5](2017)在《使用脉冲式高频电源使旧除尘器排放达标成为可能》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国家环保部对电力、冶金、建材、有色金属等行业重新制定了大气粉尘排放标准,新标准规定的排放要求,依不同行业,排放浓度都要降低3060mg/M3,2012年以前投入使用的静电除尘器都面临着不达标的状况。为使已投入的静电除尘器排放达到新的国标,除尘器制造厂家推出了电袋复合式除尘器、提高静电除尘器收尘板长度、增加电场长度等改造措施;除尘器电源厂家推出了三相电源、高频电源(为方便区
张敏[6](2005)在《板材电磁成形的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汽车的轻量化是当今汽车制造业的一个发展趋势,特别是“绿色制造”概念的提出,加速了汽车轻量化的进程。汽车的减重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改变汽车的材质,用轻合金来代替钢材,常用的轻质合金主要是铝合金。由其代替钢材用于汽车车体结构和其它零件的成形,可使汽车减重30%,进而减少燃油消耗和温室气体CO2及其它有害气体的排放。铝合金采用传统的加工工艺进行加工效果并不理想。采用电磁成形工艺进行铝合金件的成形是其中的一个方向。 电磁成形是利用金属在强脉冲磁场中受力作用而使工件发生塑性变形的一种金属成形方法,它属于高能率高速度成形方法,也称为高能率成形。电磁成形具有模具简单、成形精度高、精确可控的特点,并且可提高某些材料的塑性。对环境的污染小,可以直接或间接实现零件的成形、装配、冲裁、精压、焊接等工序。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有以下内容: 通过平板线圈自由胀形试验,研究了趋肤深度对电磁成形的影响,从而得到了电磁成形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的参数—趋肤深度与料厚的比值δ/t的最优取值。板件的电磁成形中,趋肤深度对自由拉伸的影响是很大的,在δ/t趋近于2.0时,自由拉伸的深度最大,能量的利用率最高。拉伸深度的最大值和材料的导电率、导磁率、屈服强度、工作线圈的电感、能量的大小等因素有关系,随导电率和能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屈服强度的增加而降低。而随着工作线圈电感的增大,拉伸深度的最大值也随着增加。同时,得到了平板线圈电磁成形的一个基本规律,可用于指导生产。 通过对LY12铝材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电磁成形的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到在电路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加热对工件变形的影响规律。通过理论推导以及和试验相比较,对在加热条件下工件的变形规律、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及电阻率
赵建华[7](2016)在《苔藓对典型PBDEs和Pb污染的生理生化响应及在电子废弃物拆解区大气检测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苔藓以其生长及生理结构,作为一类污染指示生物,广泛用于大气污染物的污染毒理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废物回收拆解所产生的重金属和PBDEs污染成为了一个新的环境问题,目前有关多溴联苯醚(PBDEs)和重金属污染对苔藓的致毒机理以及苔藓对该类污染的大气监测尚不清楚。本文以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和尖叶走灯藓(Plagiomnium cuspidofum)为材料,在Pb、BDE-47、BDE-209的单一和复合暴露下,研究苔藓的活性氧自由基累积和清除情况、膜系统及光合系统的受损情况、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变化情况,以揭示三种苔藓的生理响应差异和致毒机理,筛选藓袋监测材料和敏感生理指标。同时,选择温岭多个电子废弃物拆解区域作为监测点,检测拆解区所采集到的大气、灰尘、大灰藓样品中的重金属和多溴联苯醚(PBDEs)浓度,初步探讨了苔藓与不同环境介质(大气、灰尘)的重金属、多溴联苯醚(PBDEs)的关联性,尝试应用藓袋法和苔藓生理法对拆解区的污染进行监测与评价,为典型电子废弃物拆解区重金属和多溴联苯醚(PBDEs)污染的苔藓生物监测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本研究为拆解区域大气重金属、多溴联苯醚(PBDEs)污染的监测和预警提供一种新思路、新方法。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Pb、PBE-47、BDE209单一污染对苔藓的毒害效应表现为:随着浓度的增加,叶绿素(Chl)合成先上升后下降;活性氧自由基(H2O2、·O2-)持续积累、脯氨酸(Pro)含量不断上升;膜脂过氧化加剧,表现为MDA含量逐渐上升;抗氧化系统中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持续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过氧化氢酶(CAT)持续下降、POD在清除H2O2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MDA、Pro、POD、CAT对污染物浓度存在着依赖性,可作为典型电子废弃物拆解区大气重金属和PBDEs污染监测的辅助性生理指标。(2)三种苔藓对Pb、PBDEs单一与复合污染的响应表现为:在Pb、BDE-47、BDE-209 单一或复合污染下,尖叶走灯藓的Chl含量和POD活性明显低于大灰藓和大羽藓,而MDA、·O2-含量又明显高于大灰藓和大羽藓;大灰藓的Pro含量和SOD、POD、CAT活性明显低于大羽藓,而MDA、·O2-含量又明显高于大羽藓;说明三种苔藓对Pb、BDE-47、BDE-209单一或复合污染的耐受能力大小依次为:大羽藓>大灰藓>尖叶走灯藓;因此,从藓袋法监测的标准上看,三种苔藓中大灰藓和大羽藓是最合适的藓种,从生理指标监测的敏感度上看,大灰藓和尖叶走灯藓是最合适的藓种。(3)大灰藓对Pb、PBDEs单一或复合污染的时间效应表现为:当暴毒时间处于0-4d 时,Chl、Chla/Chlb、SOD、POD、CAT 略有波动,而 MDA、·O2-、H2O2、Pro 却上升剧烈;当暴毒时间处于4-8 d时,Ch1、Chla/Chlb、SOD、POD、CAT下降剧烈,而MDA、·O2-、H2O2、Pro却仍继续上升但趋于平缓。此外,4种不同的污染方式对大灰藓的伤害大小表现为:Pb+BDE-47+BDE-209>Pb>BDE-47>BDE-209。(4)温岭市典型电子废弃物拆解区域的藓袋、样地大灰藓、大气、灰尘的PBDEs和重金属检测表明:PBDEs浓度高出非拆解区1-2个数量级、BDE-209为主要同系物、且同系物之间相关性显着;重金属浓度高出非拆解区2-4倍(Zn除外)、以Zn、Cu、Mn、Pb、Cr为主,且灰尘中Cu与Pb呈强显着相关、藓袋中Cr与Pb呈显着相关,说是其来源一致,主要是与印刷线路板等的电子拆解活动有关。(5)通过藓袋与灰尘、藓袋与大气中PBDEs同系物之间和重金属元素之间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大多数的PBDEs和重金属在不同介质之间的相关性较好,呈极显着相关和显着相关,说明藓袋中的PBDEs和重金属来源于大气和灰尘;在室内环境中,藓袋中的PBDEs与重金属来源主要是大气。(6)通过藓袋与大气、藓袋与灰尘中的10种PBDEs同系物含量之间及13种重金属含量之间线性分析表明:藓袋与大气中的PBDEs和重金属都呈现极好的线性关系(P<0.05、R2=0.686-0.965;P<0.01、R2=0.765-0.994);藓袋与灰尘中的 PBDEs(6 种)和重金属(6 种)线性关系较好(P<0.05、R2=0.409-0.728;P<0.05,R2=0.407-0.992),说明藓袋法技术监测典型电子废弃拆解区域的PBDEs和重金属含量可以揭示出该区域大气中的PBDEs和重金属污染状况,但不能完全揭示出灰尘中的PBDEs和重金属污染状况。(7)通过对样地大灰藓的PBDEs和重金属以及四个生理指标(MDA、Pro、POD、CAT)的检测,比较分析表明:样地大灰藓与藓袋中的PBDEs和重金属趋势一致;同时,四种生理指标的大小能反映大气PBDEs和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但与藓袋法相比,二种方法各有优点,藓袋法反映的是污染总量,生理指标法反映的是生理效应,其敏感程度可以作为预警大气PBDEs污染的生物标志物。
颜景安[8](1982)在《大容量双线圈变压器现场感应高压试验的支撑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常规支撑法大容量非全级绝缘双线圈变压器中性点绝缘等级较高,特别是这类变压器的高压线圈为二重同心式线圈,其间的连线不应超过设计的绝缘水平(如220千伏级的为230千伏),因而在出厂试验时降低了高压线端对地及相邻线圈间的试验电压。
徐秉天[9](1984)在《对大型变压器预防性试验项目的意见》文中指出 读《华东电力》1983年11期《对大型变压器预防性试验项目的商榷》一文后,我同意该文所作的结论:“在预防性试验中,可以取消绝缘电阻、直流泄漏、介损和直流电阻等试验项目,而色谱分析和微水分析则应加强由至少一年一次改为半年一次,油色谱分析和微水分析无需变压器停运。做得勤一点有益无害”。但还有两个问题应予考虑。 1.测量非纯瓷套管的介质损失角正切值tgδ部颁规程规定此项试验一至二年一
朱祥宾,刘玉志,周亚英,朱德呜[10](1986)在《20千赫开关电源用Co基非晶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一、前言 非晶软磁合金与晶态磁性材料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尤其Co基非晶的λs趋于零、高导磁率低损耗,也为Fe基、Fe—Ni基非晶坡莫合金和铁氧体材料所不及。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国内外电源工作者对于电子设备电源的小型化,高性能化给予极大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研制出无工频开关电源,实现了电源的小型化。新电源的出现对变压器铁芯材料的高频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高导磁低损耗的Co基非晶合金在这方面能够显示它的优越性,因而引起国内外学者极大关注。
二、变压器试验(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压器试验(八)(论文提纲范文)
(2)弧焊逆变电源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 录 |
摘 要 |
ABSTRACT |
第 1 章 绪 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微计算机对弧焊电源的控制 |
1.3 焊接电源电磁兼容性研究现状 |
1.4 焊接电源中单片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 |
1.5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 |
第 2 章 高频引弧对焊机中单片机控制系统的干扰机理 |
2.1 引言 |
2.2 焊接电源中的引弧电路 |
2.3 高频引弧对控制系统的影响 |
2.3.1 传导干扰原理 |
2.3.2 高频干扰对单片机控制系统的影响 |
2.3.3 高频引弧对控制系统干扰途径 |
2.4 本章小结 |
第 3 章 单片机控制系统抗干扰的设计 |
3.1 引言 |
3.2 硬件抗干扰措施 |
3.2.1 空间干扰的抑制措施 |
3.2.2 过程通道干扰的抑制 |
3.2.3 电源的抗干扰措施 |
3.3 软件抗干扰措施 |
3.3.1 冷、热启动入口不同的处理方法 |
3.3.2 判别初始化区的数据是否被破坏 |
3.3.3 延长监视时间 |
3.3.4 其他未用外部存储器区的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 4 章 高频引弧干扰试验 |
4.1 引言 |
4.2 传导抗扰度测试 |
4.2.1 测量设备 |
4.2.2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量方法 |
4.3 高频干扰试验方案 |
4.3.1 试验方案一 |
4.3.2 试验方案二 |
4.4 本章小结 |
结 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混凝土超声波应力测试不确定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背景 |
1.2.1 现役混凝土应力测试技术 |
1.2.2 混凝土超声波应力测试技术 |
1.3 研究现状 |
1.3.1 声发射应力测试技术 |
1.3.2 尾波干涉应力测试技术 |
1.3.3 声弹性应力测试技术 |
1.3.4 非线性谐波应力测试技术 |
1.3.5 文献调研总结 |
1.4 问题的提出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文特色 |
第二章 超声尾波应力测试研究基础 |
2.1 引言 |
2.2 尾波干涉应力测试技术 |
2.2.1 尾波简介 |
2.2.2 尾波干涉技术原理 |
2.3 泰勒展开应力测试技术 |
2.4 奇异值分解应力测试技术 |
2.4.1 奇异值分解简介 |
2.4.2 奇异值分解技术原理 |
2.5 计量不确定度原理 |
2.5.1 计量学简介 |
2.5.2 测量不确定度及其模型 |
2.5.3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简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声尾波应力测试试验设计与实施 |
3.1 引言 |
3.2 试验测试模型与有限元分析 |
3.2.1 试验装置模型 |
3.2.2 试验模型有限元分析 |
3.3 试验设备选型与参数设置 |
3.3.1 试验测试设备 |
3.3.2 仪器参数设置 |
3.4 工艺细节与测试方案设计 |
3.4.1 试验装置材料及工艺细节 |
3.4.2 测试方案设计 |
3.5 试验数据采集方案与预处理 |
3.5.1 试验数据采集方案 |
3.5.2 数据预处理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简单应力场超声尾波应力测试 |
4.1 引言 |
4.2 泰勒展开应力测试技术处理结果 |
4.3 泰勒展开应力测试技术假设问题 |
4.4 奇异值分解应力测试技术处理结果 |
4.5 奇异值分解应力测试技术预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量不确定度排除与方案优化 |
5.1 引言 |
5.2 耦合剂与仪器温度对数据稳定性影响 |
5.2.1 耦合剂稳定性影响 |
5.2.2 仪器温度稳定性影响 |
5.2.3 连续多天测试数据稳定性 |
5.2.4 排除耦合剂影响前后结果对比 |
5.3 加载历史对组间结果重复性影响 |
5.3.1 组间重复性分析 |
5.3.2 其它影响因素分析 |
5.4 环境变化对天间结果复现性影响 |
5.4.1 前期试验结果复现性分析 |
5.4.2 环境对天间结果复现性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板材电磁成形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汽车的轻量化 |
1.1.2 材料技术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 |
1.1.3 铝合金在汽车上的用量将明显增加 |
1.1.4 我国使用轻合金材料的现状和前景 |
1.1.5 铝板的高速电磁成形 |
1.2 电磁成形概述 |
1.3 电磁成形技术发展概况 |
1.3.1 国外发展概况 |
1.3.2 国内发展概况 |
1.3.3 电磁成形方面的专利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磁成形的工艺特点 |
2.1 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 |
2.1.1 工艺特点 |
2.1.2 电磁成形的应用范围 |
2.2 电磁成形工艺设计要点 |
2.3 电磁成形设备 |
第三章 电磁成形的基础试验研究 |
3.1 电磁成形的基础理论 |
3.1.1 原理 |
3.1.2 关于拉伸过程中动量获得的一些定性分析 |
3.1.3 趋肤深度的定义 |
3.2 电磁成形中电流的测试 |
3.2.1 概论 |
3.2.2 试验目的 |
3.2.3 测试方案 |
3.2.4 测试结果 |
3.2.5 测试精度和误差 |
3.2.6 测试结果和理论推导的比较以及注意事项 |
3.2.7 结论 |
3.3 引进一种先进的板材成形应变测量网格印制技术 |
3.3.1 概述 |
3.3.2 化学网格划线法的引入 |
3.3.3 试验过程 |
3.3.4 结果 |
3.3.5 结论 |
3.4 成形线圈的绕制以及安全防护 |
3.4.1 线圈的绕制 |
3.4.2 线圈的安全防护 |
3.4.3 试验过程 |
3.4.4 分析和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磁成形的工艺试验研究 |
4.1 趋肤深度对电磁成形的影响 |
4.1.1 概论 |
4.1.2 试验过程 |
4.1.3 试验分析与验证 |
4.1.4 结论 |
4.2 加热条件下电磁成形的研究 |
4.2.1 概论 |
4.2.2 试验目的 |
4.2.3 试验结果 |
4.2.4 理论推导和解释 |
4.2.5 结论 |
4.3 电磁成形中衰减系数的试验研究 |
4.3.1 概论 |
4.3.2 做功对衰减系数的影响 |
4.3.3 理论分析和推导 |
4.3.4 输电线路等效电阻对衰减稀疏的影响 |
4.4 集磁器的概念 |
4.5 平板线圈集磁器的实验研究 |
4.5.1 概论 |
4.5.2 试验内容 |
4.5.3 推理和论证 |
4.5.4 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四种铝合金板在电磁成形条件下的成形性能的研究 |
5.1 试验工艺的确定 |
5.1.1 线圈离工件距离的确定 |
5.1.2 回路电参数的确定 |
5.2 四种铝材的基础性能 |
5.3 四种铝材在平板线圈电磁成形条件下的应变分布 |
5.3.3 理论分析与结论 |
5.4 三种材料的高速性能 |
5.4.1 三种材料的高速性能试验 |
5.4.2 分析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电磁成形的有限元模拟 |
6.1 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简介 |
6.1.1 电磁场基本理论 |
6.1.2 一般形式的电磁场微分方程 |
6.1.3 ANSYS怎样进行电磁场分析 |
6.2 平板线圈的建模 |
6.2.1 常用工作线圈的结构 |
6.3 平板形圈的模拟 |
6.3.1 二维谐性电磁场分析简介 |
6.3.2 模拟过程 |
6.3.3 模拟结果和实际现象比较与理论分析 |
6.4 放置工件后的平板线圈的模拟 |
6.4.1 简介 |
6.4.2 建模 |
6.4.3 模拟过程 |
6.4.4 结论 |
6.4.5 磁力线穿过工件,在空气中浪费掉的那部分电磁场 |
6.4.6 结论 |
6.5 线圈周围有导体时的电磁场分布 |
6.5.1 简介 |
6.5.2 建模 |
6.5.3 模拟过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7)苔藓对典型PBDEs和Pb污染的生理生化响应及在电子废弃物拆解区大气检测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术语和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苔藓植物生物学特性 |
1.1.1 苔藓植物的生物特性与生理结构 |
1.1.2 苔藓对污染物的生理响应 |
1.1.3 苔藓对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研究 |
1.2 溴代阻燃剂与重金属 |
1.2.1 溴代阻燃剂 |
1.2.2 重金属 |
1.3 电子废弃物拆解区的污染现状 |
1.3.1 电子废弃物的来源与分类 |
1.3.2 国内外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置的现状 |
1.3.3 电子废弃物拆解区的污染现状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4.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PBDEs与重金属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 前言 |
2.2 样品采集的方法 |
2.3 样品前处理 |
2.3.1 PBDEs检测的样品前处理 |
2.3.2 重金属检测的样品前处理 |
2.3.3 实验材料 |
2.4 仪器分析 |
2.4.1 GC-MS条件 |
2.4.2 IPC-MS条件 |
2.5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QA/QC) |
2.5.1 PBDEs |
2.5.2 重金属 |
2.6 数据处理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BDE-47、BDE-209、Pb单一污染对苔藓的生理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苔藓材料 |
3.2.2 主要仪器 |
3.2.3 主要试剂 |
3.2.4 实验方法 |
3.2.5 分析方法 |
3.2.6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Pb和PBDEs单一污染对苔藓叶绿素的影响 |
3.3.2 Pb和PBDEs单一污染对苔藓丙二醛的影响 |
3.3.3 Pb和PBDEs单一污染下苔藓超氧自由基的积累 |
3.3.4 Pb和PBDEs单一污染下苔藓过氧化氢的积累 |
3.3.5 Pb和PBDEs单一污染对苔藓脯氨酸的影响 |
3.3.6 苔藓抗氧化酶系统对Pb和PBDEs单一污染的响应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Pb和PBDEs复合污染对苔藓的生理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苔藓材料 |
4.2.2 主要仪器 |
4.2.3 主要试剂 |
4.2.4 实验方法 |
4.2.5 分析方法 |
4.2.6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Pb和PBDEs复合污染对苔藓的浓度效应 |
4.3.2 Pb和PBDEs复合污染对大灰藓的时间效应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电子废物拆解区PBDEs污染的藓袋法监测应用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研究区域概况 |
5.2.2 藓袋的制作 |
5.2.3 监测点的选择和监测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灰尘的PBDEs浓度水平和同系物分布特征 |
5.3.2 大气中的PBDEs的浓度水平和同系物分布特征 |
5.3.3 藓袋的PBDEs浓度水平及与分布特征 |
5.3.4 藓袋监测PBDEs的方法比较与污染评价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典型电子废物拆解区大气重金属污染的藓袋法监测应用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研究区域概况 |
6.2.2 藓袋的制作 |
6.2.3 监测点的选择和监测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灰尘中的重金属浓度水平和分布特征 |
6.3.2 室内外大气中的重金属浓度水平和分布特征 |
6.3.3 藓袋中的重金属浓度水平和分布特征 |
6.3.4 藓袋监测重金属的方法比较与污染评价 |
6.3.5 苔藓生理指标对重金属的监测及相关性分析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四、变压器试验(八)(论文参考文献)
- [1]变压器试验(八)[J]. 杨国强. 变压器, 1967(08)
- [2]弧焊逆变电源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研究[D]. 高志国. 北京工业大学, 2004(04)
- [3]0.4-10KHz中频电源非晶铁芯[J]. 石松耀. 上海钢研, 1989(04)
- [4]混凝土超声波应力测试不确定度研究[D]. 田川.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5]使用脉冲式高频电源使旧除尘器排放达标成为可能[A]. 龙岩市安特电子有限公司 原龙岩市龙门电控设备厂. 第十七届中国电除尘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7
- [6]板材电磁成形的试验研究[D]. 张敏. 机械科学研究院, 2005(07)
- [7]苔藓对典型PBDEs和Pb污染的生理生化响应及在电子废弃物拆解区大气检测的应用研究[D]. 赵建华. 华东理工大学, 2016(01)
- [8]大容量双线圈变压器现场感应高压试验的支撑方法[J]. 颜景安. 变压器, 1982(07)
- [9]对大型变压器预防性试验项目的意见[J]. 徐秉天. 华东电力, 1984(07)
- [10]20千赫开关电源用Co基非晶材料的研究[J]. 朱祥宾,刘玉志,周亚英,朱德呜. 上海钢研, 198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