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以营林为基础必须改革现行林业经济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杨文杰[1](2006)在《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森林是地球之肺,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西北地区是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战场,也是全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森林培育是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森林问题的根本是森林培育问题,而森林培育的动力和源泉是森林培育主体的积极性,抓住森林培育主体积极性便是抓住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因此,森林培育激励机制是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本文应用市场经济、激励、林业经济学、产权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等理论从分析森林培育的基本过程及其特性入手,结合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的现状,分析研究了该地区森林培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提出了森林培育的激励机制体系。本研究为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持和提高该地区森林培育积极性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参考。全文由七章内容构成。第一章,导论。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简要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了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森林培育的过程及其经济学特性。阐述了森林资源、森林资产的概念;分析了森林资产的特性,认为森林资产除了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外,还是一种特殊商品,论文分析了其特殊性;阐述了森林培育的概念及其经济学特性。第三章,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的现状及问题。介绍了西北地区自然及社会经济状况,分析了西北地区森林资源的现状与特点,总结了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的基本经验与存在问题;认为西北地区森林培育问题,除了自然、历史原因外,主要原因是营林主体的积极性问题,文章通过西北地区营林主体积极性调查表结果分析,概括出影响营林主体积极性的四大因素,并且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分析了这些因素形成的机理;本章为构建森林培育激励机制指明了目的和方向,在全文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第四章,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的林权流转机制。市场机制是森林培育激励机制的基石。针对森林产权残缺和缺乏流转机制的问题,把市场机制引入森林培育行为之中。论述了森林产权流转的意义;研究了森林产权制度创新的内容;阐述了森林资产的价值机制;总结了林权流转的类型与形式,提出了林权流转按主体分类的10种类型;阐述了林权流转的原则和林权流转中的林木管护形式;提出了生态公益林市场化的思路。第五章,西北地区森林培育主体利益保障机制。森林具有公共品或准公共品特性,其培育具有外部性,需要国家和社会对森林培育予以生态效益补偿和实行优惠的林业税费政策,森林培育是在大自然中进行且培育周期长,因此,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需要森林保险,而我国现有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林业税费政策和森林保险政策还不
王迎[2](2013)在《我国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与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文中提出森林经营与森林资源管理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林业工作最重要的内容。重点国有林区是我国面积最大、开发最早,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最大的林区。它主要分布在东北东部山地和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山地、以及西南金沙江、西北白龙江流域,同时还包括新疆天山国有林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利用,重点国有林区已成为我国可采成过熟森林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社会发展滞后、职工生活贫困、社会不稳定的地区。剖析存在问题的根源,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以木材生产为中心思想的束缚下,林区开发建设实行先生产、后生活、小而全、大而全的模式,致使林区社会负担沉重,各项生活设施欠账严重。尤其是,长期坚持以木材生产为中心,忽视森林经营与森林资源管理,后备可采森林资源储备严重不足,致使林区经济发展后劲不强。其深层次原因是长期忽视森林资源经营,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一直没有理顺,这是我国重点国有林区存在问题的根源所在。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以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在总结我国重点国有林区开发建设经验教训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林业发达国家在森林经营与森林资源管理上的成功作法和经验,重新设计我国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和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的新模式以及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一是为实现将重点国有林区建设成为我国的生态屏障和林产品供应基地的目标,从中国生态恶化、木材短缺的国情出发,也从重点国有林区以天然林为主的林情出发,在重点国有林区推进科学的森林功能区划,即将重点国有林区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区、兼融林区和商品用材林区。二是在科学的森林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对我国重点国有林区实施森林的分类经营,即根据不同功能区的经营目标和侧重需求实施不同的森林经营方式,不同的森林资源管理办法,不同的扶持政策和资金管理办法。三是针对目前我国国有林、地方林范围不清、权属不明的现实,重新划定国有林、地方林和民营林的范围,其划定的原则是:将中央政府管辖的森林划定为国有林;将地方政府、县级政府管辖的森林划定为地方林;将林权改革后农民自主经营的森林划定为民营林。国有林范围的划定可按照分步走的原则,第一步将原中央管辖的重点国有林区(即136个森林工业企业局)划为中央政府管辖的森林,即国有林,以后再逐步扩大。四是在明确中央政府对重点国有林区,即国有林的权属和责任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国情和林情出发,借鉴国外林业发达国家在国有林管理上的先进经验,重新构建了我国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新模式,即在国有林林区建立自上而下垂直领导的国有林管理体系。五是为确保森林经营与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设计了相应的财政、信贷、税收等扶持政策以及配套的法律和行政管理措施。
曾玉林[3](2006)在《中国林业社会化变革与发展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研究综合采用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系统的与层次的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当前我国林业经济制度的现状及其“部门办林业”的制度历程,揭示了当前我国“部门林业”制度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当代中国林业社会化变革的客观必然性,进而研究了林业社会化条件下林业经济、资源与环境不同组合方式及其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研究林业社会化发展的策略模式和在该模式下的制度革新,以期为政府制订林业社会化发展的政策与法规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和支持。论文研究认为:(1)必须将林业用地和农业用地分层次地规划出来,在林业用地内进一步将生态林业用地和商品林业用地分层规划;通过对稀缺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法制化约束、分类化经营,来提高林地的利用率和改善林业生产经营中的土地资源不确定性状况,以此确保林业与农业的协调发展。(2)必须对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实施国家定向合同购买或代理(社会)合同购买的办法来校正林业生产的外部性。论文提出了通过建立国家对生态林实施“生态效益(产权)合同购买”、对商品林实行“林分生态等级财政补贴(补助)”制度的激励强刺激,来推动中国林业社会化的快速发展;通过建立“合同管理、法律约束”的制度来加强国家对于林业社会化发展的宏观控制。(3)必须通过制度革新,建立起多元林业主体对林业投(融)资的激励机制、以市场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机制、以产业为载体的发展动力机制。林业的产业化不仅包括商品林业生产经营的产业化,当前更要创新实现生态林业的产业化。当代中国林业社会化发展,应该确立以“地类规划、资源定位”为基础、以“法律约束”为保障、以“分类经营”为手段、以“生态效用产权购买(或补贴)”为刺激、以“合同管理”为约束、以“多元化投资”为动力、以“产业化经营”为载体、以“市场化运作”为方向、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制度体系。在本课题研究中,界定了林业社会化概念的内涵与特征,界定了“社会办林业”与“部门办林业”概念的内涵与制度区别,研究了林业社会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分析了当代中国林业社会化变革和发展的制度目标,提出了中国林业社会化发展的总体策略框架,研究了在该策略框架下的相关制度革新目标,从而初步构架出了当代中国林业社会化发展的制度体系。
张美华[4](2002)在《中国林业管理体制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林业发展历史表现出的波浪式破坏现象,其实是原有林业管理体制的必然结果。历史教训集中表现为经营思想上的失误,也可以归结为林业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不健全。而我国一些林业突出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林业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中国加入世贸的背景之下,林业建设面临更重要的任务,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林业正面临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社会对林业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发展林业的目的变了,目标变了,林业的观点必须改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要真正能从林业的实际出发,推进各项林业改革,以改革推动林业发展,必须敢于适时地提出符合自身规律的办法和措施,并且有一支强有力的队伍去实施。 一、本文提出我国可以而且应该采用政企分离的林业管理体制的理由 (一)我国林业现存问题的根源在于过去林业管理体制的弊端 政企合一的林业管理体制下,单一行政划拨方式,形成了森林产权运行上的模糊性、随意性和短时性。任何经营者无须关心资产运行的风险和责任。这种高度垄断和统一的运行机制必然在实际运行中发生变形和失真,造成资产产权界定上的模糊性、不规范性和随意性。与此同时,森林的非资产化经营,客观上使人们视森林为无价之物,又加剧了产权界定和划拨上的随意性,诱发了实际存在的产权利益矛盾。而森林产权界定上的模糊性和行政权力界入市场经济的客观存在,更使这种纠葛和矛盾火上加油,急剧转化为森林环境的剧烈动荡,转化为人类与森林和谐关系的全面破坏,加速森林资源系统的衰变,这一辩证法己为我国森林资源的几次大破坏得到证明。 我国林业管理体制问题的表现在:1,目标定位不明确也不准确:政府管理机构职能混乱,致使政府部门自身卷入一些具体的营造林工作当中,置身其中当然也就无法承担起宏观的职能,无法真正实现市场经济社会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种社会机构、企业和个人也无法得到政府应该提供的相应的服务;2,管理机制以权力机制为主,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3,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存在缺陷,影响宏观管理效能的发挥;4,管理体制改革的配套与协调问题;5,建立与完善各项制度中的问题。 (二)本文提出采用政企分离的林业管理体制的理由 1,有利于调动林业建设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如果政府部门既要管理又要进行具体的营造林工作,结果就是失职。对林业建设中的具体营造林工作,应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交由中介机构和企业来做,在市场的利益机制的作用下,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发挥其神奇的功能,从而真正从体制上理顺林业建设工作。所以本文提出,只有真正彻底地改变原来的林业管理体制,才能跳出林业资源破坏和林业管理体制落后之间的被动循环圈。 2,有利于林业管理机构的职能转变 由于实行政企合一的林业管理体制,本应该交给企业、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办的事情,政府亲自在操作,这方面政府的工作效率不如其他机构,因此造成林业建设效果不佳;同时由于精力分散,政府就不可能顺利完成只有政府才能承担的职能。而林业企业以及本来就不多的社会中介组织大部分成为政府机构的附属机构,并没有实现各类组织形式的分开,因而各种组织的功能也没法发挥出来。“政企分离”管理体制有利于解决林业管理政府机构职能的这些越位、错位、和缺位问题。 3,有利于林业管理机制的有效发挥 政企合一的林业管理体制下,所有者的权限与法人实体的权限没有明确地分开,因此造成国有所有权与集体所有权的实施代理机制的落空,政企合一的林业管理体制下,林业建设主要由行政计划展开进行,缺乏市场竞争机制的广泛运用,滋生腐败土壤的同时也失去了竞争机制下建设好林业的动力,“政企分离”的林业管理体制有利于管理利益机制的最终实现。二、林业管理机制是林业管理体制的核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机制无疑是管理机制的主体。利益机制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利益机制主耍有税收、财政补助和必要的价格管制;中观利益机制要求理顺投资渠道、改善投资环境,以社会融资增加林业投入,以及合理收益分配以调动各方建设林业的积极性;微观层面的利益机制则要求激活林业建设的微观主体,调动最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利益机制运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促进林业科技创新。 权力机制是非常强有力的机制,而且是最具有权威性的机制,所以我们也要大力运用这种机制。竟争机制是一种最常运用到的机制,竟争机制的运用;主要是权力机制在保障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下,在市场竞争中实现。- 这三种机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有重叠,相互配合运用效果会更好。管理机制其实是务“虚”的,真正要使管理机制发挥作用,还得依靠各种林业管理的“实体”组织体系——主要是林业管理机构,通过制定可以操作的林业管理制度来达成。三、林业管理机构是林业管理体制的依靠 首先应明确林业管理机构的职责:1,林业管理机构在林业发展中具有管理、监督和服务的职能:管理与协调;监督与执行;提供服?
邵权熙[5](2008)在《当代中国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及耦合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林业的发展与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密切相关。从宏观上来看,林业系统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巨系统,林业系统与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从林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林业经历了一个由侧重林业经济系统到林业生态系统建设为主导的过程,各个时期林业发展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总结、揭示林业与生态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寻找出符合时代发展的林业发展模式并制定出相应的林业战略,是现代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对林业以及系统的概念进行了详细梳理,对林业生态系统、林业经济系统、林业社会系统进行了系统论述。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论述了林业系统与生态系统、林业系统与经济系统、林业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关系,得出的基本结论有如下几点:(1)林业生态系统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处于主体地位;林业建设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林业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转变的必然,也是世界林业发展的趋势所在。(2)森林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经济发展又是林业发展的主导。森林资源对人类的资源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承载力,但是经济发展对森林资源的压力只有控制在不超越其承受能力的范围内才能保证森林的可持续发展。(3)林业与社会系统发生着广泛的联系,具有紧密的关系。社会技术进步、教育发展对于林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林业发展也可以增加社会就业,促进社会进步。同时,森林文化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在对林业系统与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研究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是由森林生态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耦合而成的复合系统,每个子系统内部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共同维持着整个系统的耦合发展。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具有其独特的系统特征,紧密的子系统相互作用机制,完善的系统运行目标,以及完整的系统结构体系。本文在研究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得出的结论主要有:合理的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及运行机制可以达到良好的系统耦合功效,实现系统目标。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具有多种形式,随着林业的发展,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也会经历由低水平耦合到高水平耦合的发展过程。最后,本文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林业发展战略演进,以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及耦合模式理论为基础,以林业生态建设为主体,提出一个以林业产业为载体,以林业社会系统为支撑的林业生态建设市场化战略。
陈柯[6](2013)在《中国基层林业站改革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基层林业站是在乡镇设立的具有行政职能和服务职能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本论文从基层林业站的建设历程、发展现状、问题与原因、改革与建设模式、建设目标与内容、建设途径和办法、保障体系与政策建议等方面对中国基层林业站改革与建设进行系统研究。对林业站发展各阶段及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中国林业站建设发展过程中,政治因素具有很大影响,建设中的行政命令手段起很大作用;在建设中往往强调硬件建设而职能建设滞后,注重投资建设而疏于内涵提升;由于诸多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林业站职能虚化和服务能力低下;职能虚化和服务能力不足是基层林业站建设亟待破解的两大难题;导致问题的原因,既有管理体系不顺、组织系统欠完善、硬件设施落后、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低效工资待遇、机构不稳定等内在原因,也有乡村社会环境恶化等外在原因。对科技服务型林业站建设目标进行分析研究。在问题与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建设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建设模式。这一模式的选择既符合国家林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同时也符合乡村林业,生产经营的现实需求。在确立建设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模式基础上,从综合目标体系和职能改革与建设目标两个层面,对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目标体系进行分析研究,分析设定基层林业站改革建设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对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建设内容主要有组织体系建设、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和管理机制建设。要对目前林业科技推广组织体系和林业站管理组织体系进行改革调整,建立一个体系完整、职能完备、运行有效的林业站组织体系。要注重各项制度的有机联系,相互依托,共同发挥作用。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要注重以组织结构为载体,系统相互作用,将行为制度化,采用有效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促使基层林业站有效发挥职能。对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建设途径、建设方法、职能发挥保障体系与政策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强化各级政府与林业行政部门职能,改革现行资金投入渠道与办法通过实施项目带动,强化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采用分区域分类型分步骤建设、监督检查和投资制约、优化乡村社会环境等办法,实施科技服务型林业站建设。通过净化执法环境、加强执法、优化政策环境为基层林业站职能发挥提供政策法律保障,通过指导管理、控制监督、技术支撑为其提供组织保障,通过政府财政进行资金补助和奖励为其提供资金保障,通过提升人员素质、调整人才配置结构为其提供人才保障,通过办公条件改善为其提供硬件设施保障;通过生态文化建设为其提供社会意识保障;实施有偿服务和补贴奖励政策,推动基层林业站职能有效发挥。
田明华[7](2002)在《中国森林资源投入产出及纳入市场运作体系的研究》文中指出森林兼具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但长期以来,人类虽然逐步认识到了森林的生态、社会效益的重要性,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保持和发展森林的公益功能,但是不论是在市场经济体制还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森林资源都没有正确合理地纳入经济运行体系当中,突出表现为森林资源的大幅度毁灭和人类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因此必须全面认识森林资源的功能和价值,重新构造森林资源的利用体系和利用机制。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今天,如何将森林资源纳入市场运作体系,重构以森林为经营对象的林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该文第一大部分,在综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森林资源的经济、生态、社会功能,回顾了人类对自然资源包括森林资源从无价值到有价值的认识历程,批判了当前几种自然资源价值论,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解释森林资源的价值,讨论了其价值形成与价值量决定和价值分摊与补偿,为解决森林资源纳入市场运作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该文第二大部分,对我国森林资源进行了投入产出分析,认为总体上我国森林资源生产和再生产存在投入不足、产出效率低下、投入产出不均衡等问题。该文还对不同时期我国森林资源投入产出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以考察体制因素对森林资源投入产出的影响。该文还选取了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林业生产的十几个典型案例进行了投入产出分析,这些案例基本涵盖了我国主要林业地区的主要树种。同时归纳了生态林业生态效益经济计量的理论和方法,选取了我国主要的林业生态工程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了计量和评价。由此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我国森林资源投入产出有了明确认识。该文第三大部分,讨论了森林资源的经济学特性及对纳入市场运作体系的影响,对影响森林资源纳入市场运作体系的难点如培育生产周期长、外部性、产权等问题做了重点分析。在总结归纳国内外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理论基础上,对我国林业进行了基本定位,认为市场机制是我国林业发展的基础机制,分类经营是森林资源纳入市场运作体系的必由之路。该文第四大部分,对当前我国主要林业政策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其中包括林业税费政策、森林采伐限额政策、林地林权政策、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补偿政策、全民义务植树政策等,对各项政策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借鉴国外做法,结合我国实践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最后该文在前几部分研究的基础上,构造了我国森林资源纳入市场运作体系的制度框架,包括商品林业运作制度框架和生态林业运作制度框架,对商品林业建设提出了取消商品林的采伐管理制度,落实产权,放开商品林经营;推进林地使用权的流转,开放林地市场;改革价格与税费制度,减轻森林经营者的负担;提高林业补贴,加大国家对林业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和用好银行的贷款,拓展商品林业对外融资渠道;放手发展非
秦涛[8](2009)在《中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已经成为经济的核心,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当金融因素的作用受到限制时,经济增长必然遭遇资本投资不足和金融资源低效配置的约束。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林业产业化发展,要求广泛而有效率的信用活动和金融运行,以保障持续增加的资本投入和会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毫无疑问,我国现阶段林业仍具有显著“产融弱质性”,面临严峻的资本形成不足、发展资金短缺的困境。林业资本形成缺口必然导致出现林业投资缺口,从而对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形成严重制约,这必然形成对我国林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严重制约。因此,迫切需要在公共财政经常性账户纳入预算和已有稳定来源的资金支持之外,制定新的特殊政策,允许从全社会范围合理并适度地筹措资金,拓宽林业投融资渠道,提高林业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以满足林业建设的需要。林业金融支持正是为弥补林业资本形成不足造成严重资金缺口而出现的一种创新制度安排,林业金融运行的核心集中于林业金融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实现,林业金融资源配置是由其金融制度、体系、治理、运行机制等共同决定的过程,效率取决于制度供给的完备性和有效率的传导。林业金融支持基本职能在于实现对林业金融的动员和配置,林业投资风险规避与防范,以保证林业资本的顺畅循环、周转和有效流动,满足林业产业发展日益增强的资金需求,林业金融支持理应成为推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机制和重要途径。本文借鉴产业经济学、金融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理论的合理因素,从我国林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基础、产融互动和林业金融资源效率等多个角度,论述了我国林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金融支持内在机理,并基于金融战略视角,从林业资本形成、投资效率、会融运行三个维度进行分析,通过构建“林业资本形成缺口模型”梳理林业产业发展进程中金融支持的内生逻辑和现实依据,为林业金融支持框架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了林业金融支持制度安排的合理性以及体制的完善能够提供林业发展所需要的金融资源集聚与配置机制,通过以财政性融资、政策性融资和商业性融资所构成的三维空间支持体系奠定了我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的基础平台。在林业金融支持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分别从金融需求和供给角度对林业融资需求和引资能力进行分析。首先,对我国林业信贷融资需求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信贷供给理论探讨林业面临信贷约束和融资困境的本质原因,提出利用抵押品替代和扩展机制,以及通过建立林业金融服务体系来缓解林业信贷融资困境。其次,通过对商品林投资收益率和投资风险水平进行评价,分析林业政策以及不同因素对投资收益和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而认识在现有的政策条件还无法改变商品林投资收益率低、投资风险大的基本状况,对商品林投资还不能产生足够的激励,提出通过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建立林业金融工具创新机制、完善林业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和健全林业产业政策体系来解决林业资本形成不足,林业产业“吸融力”不强的困境。第三,分别就抵押品替代和扩展机制三种应用模式、林业金融工具创新机制以及林业风险管理体系构建进行论述。随着林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立和健全林业金融支持体系及其高效率的金融制度,日益成为我国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所在。林业金融支持不仅仅具有经济职能,同时具有鲜明的社会功能和政策取向。林业金融支持必须坚持促进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通过“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以市场化为导向,从完善林业金融支持体系制度供给、优化林业金融支持供给结构、制定并协调林业财政与金融协调发展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化,从而促进金融支持林业发展的力度和效应,增强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综合能力与比较利益。
刘俊昌[9](2002)在《林业产值的计量、分析和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林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森林为经营对象,为进行森林经营利用而组织起来的国民经济部门。它既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又承担着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任,具有产业和事业的双重使命。准确和全面地计算林业的产出,对确立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应有地位和正确地进行国民经济核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林业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林业产品产量,是反映林业生产成果的重要经济指标。它也是反映林业生产水平、评价林业生产成果、确定林业生产发展规模和速度及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经济指标。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林业产值计量和分析方法研究不够,一直沿用一九六零年的林业产值统计方案,使得林业产值的计算结果未能反映林业生产的实际成果,也没有真实的反映出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因此,改革现行的林业产值计算方法,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林业产值计量和分析体系,已成为林业经济研究中急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对林业产值计量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林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林业包括人工培育森林(即所谓的营林业)和对森林的开发及利用(即森林工业)。狭义的林业仅指营林业。本文研究的重点是从狭义林业概念出发来研究林业产值问题,但也涉及到了木材采运的产值问题,从而形成了作者的大林业产值核算体系,即从种苗、造林开始到木材采伐为止的产值核算范围。考虑到时间和精力的局限,在产值的核算内容上本文仅局限在直接物质产品的价值核算,而没有涉及森林的生态效益的核算。 本文以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为指导,探讨了林业产值的基本核算体系,在借鉴国外林业产值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对一九六零年林业产值计算方案、一九八八年“新林业产值计算方法”和一九九四年“新林业产值计算方案”的功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林业总产值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和设计,提出了用材林总产值、经济林和薪炭林总产值、防护林总产值、特用林和竹林总产值和育苗总产值的计算方法,并对木材采伐总产值进行了讨论,形成了大林业总产值计算方法和核算体系。根据所设计的产值计算方法,以现有的森林资源统计数据和林业统计资料为基础,在国家层面上试算了林业总产值。通过试算发现了现有统计资料与所设计的林业产值计算方法的不协调之处。提出了改进林业统计资料发布的内容和形式及建立官方和民间相结合林业统计体系的建议和设想,以便全面和准确地进行林业产值核算。最后对林业总产值的实际应用分析进行了探讨。
何继新[10](2009)在《吉林省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全面实施、和谐林区构建和国有森工企业改制以及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等各项改革稳步推进以来,整个吉林省国有林区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革。在这种形势下,厘清吉林省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实际情况和规律,构筑一个能够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并符合吉林省国有林区状况的新型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体制,是当前推进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紧迫和重要任务。本文从当前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现实视角将天保工程在吉林省国有林区全面实施以来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选择吉林省国有林区这一典型区域对其公共产品政府供给发展运行状况、规律和供给机制构建进行研究。同时,本文从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发展过程和当前现状出发,以公共经济学理论、公共财政理论、现代林业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特殊性作为前提,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实证和规范研究相结合、演绎和归纳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在理论上界定国有林区公共产品以及政府供给相关规范涵义;厘清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事实和一般性规律;通过抽样问卷调查,对国有林区职工居民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进行分析;基于当前国有林区现实状况和公共财政框架,研究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主体和客体、供给规模和结构、供给行为和效率,探讨建立长效需求、筹资和供给管理等若干有效的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实施机制设计理论模型,提出相应供给政策创新方案并对此进行的规范解释。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在界定了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概念基础上,提出吉林省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现实依据主要体现在:满足国有林区发展目标和社会公共需求全面增长;实现公共产品均等化、和谐林区和小康社会构建客观要求;耦合社会转型,协同改革稳步推进;改善国有林区各种环境,促进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特殊依据体现在:协同性、政府主导性、生态基础性、社会治理性和政策制度依赖性。(2)国有林区从计划管理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不同阶段背景下的公共产品政府供给行为有着明显差异,尤其在市场经济管理体制阶段,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行为出现了政府供给职能强化和市场转换,政府供给投融资对象效率提高,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型。(3)依据建构的国有林区公共产品初步分类体系框架,在公共财政框架下明晰公共产品政府供给客体的时间和价值层面目标体系,供给总体范围和重点范围,政府与市场的公共边界性范围、政府内部层级性范围。(4)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主体定位是以公共财政下的政府供给为主,适当转移基本公共产品供给责任重心,让省、县一级政府在公共产品提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过渡时期区别对待国有林区乡镇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作用和责任。森工企业组织结构及相应职能应该被重新整合归位,不同供给主体应该找到其发挥作用的场所。(5)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方式正在由内部收益分配的隐性供给、集权式单中心管理向公共财政的显性供给、放权式多中心治理转变。供给渠道上,国家预算内资金投资额度大幅增加;地方政府预算内配套资金投资额度下降并在一定水平上保持稳定,并发挥了重要的补充作用;天保工程中央财政专项事业投资一直是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主要资金渠道。供给决策上,强调了决策理念正在由“生产导向的分配财政”到“消费导向的公共财政”转变;决策模式正在由“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上下结合”转变。供给管理模式上,强调当前实行项目法人制、推广项目“代建制”是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改革的必然趋势。(6)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规模存在着较强的周期性,表现出一定的周期规律性。宏观环境的变动,尤其政府层面宏观上的制度性安排和政策取向是其波动的最重要原因。另外,其对国有林区林业总产值贡献的效率波动幅度大,具有不稳定性。供给资金到位率和管理效率也较高。职工年收入水平、供给分权程度和财政分权程度等变量构成影响政府供给水平的主要影响因子。政府供给规模具有比较显著和稳定的持续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不是很大。(7)大部分政府供给投资投向了以围绕营林育林为主要内容和范围的林业生态建设类公共产品。国有林区三大区域公共产品政府供给投资存在不均衡状态。延边林管区一直是主要的国家投资区域,投资下降幅度最大。(8)政府供给规模是林业生产总值的格兰杰成因,并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对林业生产总值有解释力。从短期来看,公共产品政府供给资金要素的变化与林业生产总值的变化方向具有反方向的变化趋势。从长期来看,政府增加林业中的公共产品政府供给资金的投入可以带来大于投入的产出。(9)国有林区职工居民公共产品紧迫性需求优先序和重要性优先序更多地集中在生活类公共产品需求上面,生产类公共产品供给集中在造林建设上面。目前政府供给方向与公共需求偏好基本上吻合,需求满意强度较高的是生产类公共产品,生活类公共产品的满意度较低,尤其是住房、生活环境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10)围绕需求、筹资和供给管理一体化三个层面提出并阐释了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长效供给机制构建。包括:构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结合的国有林区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和显真机制和不同层级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制度;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下的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多中心筹资模式;构建和创新目前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管理制度。
二、要以营林为基础必须改革现行林业经济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要以营林为基础必须改革现行林业经济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1)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森林培育的过程及其经济学特性 |
2.1 森林资产及其经济学属性 |
2.2 森林培育的基本过程 |
2.3 森林培育的经济学特性 |
第三章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现状及问题 |
3.1 西北地区自然经济状况 |
3.2 西北地区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 |
3.3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的基本情况与存在问题 |
3.4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主体营林积极性及其影响因素 |
3.5 森林培育问题的制度根源 |
第四章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的林权流转机制 |
4.1 林权流转对森林培育的意义 |
4.2 森林培育中的林权制度创新 |
4.3 森林资产价值评估 |
4.4 林权流转及其类型 |
第五章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主体利益保障机制 |
5.1 森林培育中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
5.2 森林培育税费激励机制 |
5.3 森林培育保险机制 |
第六章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投资激励机制 |
6.1 我国林业投资的历史回顾 |
6.2 我国林业投资的经验与问题 |
6.3 国外森林培育投资政策及其借鉴 |
6.4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投资机制创新 |
第七章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精神激励机制 |
7.1 重新认识和审视森林 |
7.2 森林培育精神激励的机理 |
7.3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精神激励机制创新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我国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与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现代林业的研究 |
1.2.2 森林经营的研究 |
1.2.3 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的研究 |
1.3 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内容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1.3.4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难点 |
2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的研究基础 |
2.1 现代林业 |
2.1.1 现代林业的内涵 |
2.1.2 现代林业的目标 |
2.1.3 现代林业的森林分类经营 |
2.1.4 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
2.2 森林经理 |
2.2.1 森林经理的内涵及作用 |
2.2.2 我国森林经理发展历程 |
2.2.3 我国森林经理的对策 |
2.3 森林经营 |
2.3.1 森林经营的内涵 |
2.3.2 我国森林资源经营概况 |
2.3.3 新时期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 |
3 重点国有林区的概况 |
3.1 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概况 |
3.1.1 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经营范围 |
3.1.2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概况 |
3.2 重点国有林区的林区开发史 |
3.2.1 重点国有林区的开发历程 |
3.2.2 重点国有林区的开发模式 |
3.2.3 重点国有林区开发的贡献 |
3.3 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经营 |
3.3.1 重点国有林区开发初期的森林经营(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中期) |
3.3.2 重点国有林区开发中期的森林经营(20世纪7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 |
3.3.3 重点国有林区开发后期的森林经营(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
3.4 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管理 |
3.4.1 重点国有林区以森林采伐为主的森林资源管理期 |
3.4.2 重点国有林区以森林采伐为主兼顾森林经营的森林资源管理期 |
3.4.3 重点国有林区以开发建设为主的森林资源管理期 |
3.5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弊端对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成因分析 |
3.5.1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弊端对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3.5.2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弊端成因分析 |
3.5.3 大石头林业局森林资源危机、经济危困典型案例分析 |
4 国外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研究及经验借鉴 |
4.1 俄罗斯的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研究 |
4.1.1 俄罗斯的森林经营 |
4.1.2 俄罗斯的森林资源管理 |
4.2 北美的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研究 |
4.2.1 美国的森林经营和资源管理 |
4.2.2 加拿大的森林经营与森林资源管理 |
4.3 北欧的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研究 |
4.3.1 芬兰的森林经营与森林资源管理 |
4.3.2 瑞典的森林经营与森林资源管理 |
4.4 德国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研究 |
4.4.1 德国的森林经营研究 |
4.4.2 德国的森林资源管理研究 |
4.5 日本的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研究 |
4.5.1 日本国有林的森林经营 |
4.5.2 日本国有林的森林资源管理 |
4.6 研究国外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经验的借鉴 |
5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改革 |
5.1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的作用 |
5.1.1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的生态地位 |
5.1.2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的经济地位 |
5.1.3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的生态文化地位 |
5.2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的目标 |
5.2.1 把重点国有林区建成我国北方以及长江流域的生态屏障 |
5.2.2 把重点国有林区建设成我国木材和林产品的供应基地 |
5.3 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经营改革 |
5.3.1 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功能区划 |
5.3.2 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经营方案编制 |
5.3.3 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采伐 |
5.3.4 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抚育 |
5.4 探索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的最佳模式 |
5.4.1 重点国有林区生态公益林的经营 |
5.4.2 重点国有林区兼融林的经营 |
5.4.3 重点国有林区商品用材林的经营 |
6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
6.1 重点国有林区管理工作重点转移 |
6.1.1 重点国有林区实现工作重点转移是适应林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
6.1.2 重点国有林区实现工作重点转移后林业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
6.2 以重点国有林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林区工作重点转移 |
6.2.1 重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 |
6.2.2 重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 |
6.2.3 重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条件 |
6.3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设计 |
6.3.1 重新划定国有林、地方林与集体林的范围、权属和责任 |
6.3.2 构建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新模式 |
7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扶持政策与措施 |
7.1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扶持政策设计的思路 |
7.1.1 政策设计以理顺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权属关系为基础 |
7.1.2 政策设计以推进重点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为切入点 |
7.1.3 政策设计要确保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目标的实现 |
7.2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扶持政策设计 |
7.2.1 重点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扶持政策设计 |
7.2.2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扶持政策设计 |
7.3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与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保障 |
7.3.1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和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措施保障 |
7.3.2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和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行政措施保障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研究的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1 |
导师简介2 |
致谢 |
(3)中国林业社会化变革与发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
1.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创新与不足 |
1.5 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 我国林业经济制度的现实分析 |
2.1 当前我国林业经济制度运行的困惑与问题 |
2.2 我国“部门办林业”的制度历程及其评价 |
2.3 我国“亚部门林业”制度下的组织形式及其绩效表现 |
2.4 本章结论 |
3. 社会化是当代中国林业制度变革的必然趋势 |
3.1 林业社会化是人类生产社会化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
3.2 林业社会化是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 |
3.3 林业的社会化变革适应了现代政府公共行政范式革新的趋势 |
3.4 林业的社会化有助于推动实现中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
4. 林业社会化发展的现实障碍及其治理 |
4.1 林业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及其对林业社会化的影响 |
4.2 外部性在林业社会化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效应与影响 |
4.3 社会化条件下不确定性风险的规避及其制度讨论 |
4.4 社会化生产经营条件下林业外部性问题校正的制度措施 |
5. 林业社会化经济机制设计与其制度要求 |
5.1 经济机制设计概述 |
5.2 信息、激励与林业社会化经济机制设计 |
5.3 社会化林业经济机制设计的现实探讨 |
5.4 本章总结:林业社会化经济机制设计的理性目标 |
6. 中国林业社会化发展模式与其制度革新 |
6.1 中国林业社会化制度革新的原则 |
6.2 当代中国林业社会化制度革新的具体内容 |
6.3 总结:当代中国林业社会化生产运作循环模式的建立 |
附件材料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1) |
导师简介(2) |
个人简介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博硕士论文同意发表的声明 |
(4)中国林业管理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立题意义 |
二、 研究背景 |
三、 研究问题的展示 |
四、 论文框架 |
五、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管理体制理论 |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节 生态经济理论 |
第四节 林业科学理论 |
第五节 论文的概念框架 |
第三章 中国林业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林业管理体制的国际借鉴 |
一、 国有林管理体制模式的国际借鉴 |
二、 林业管理机构的国际借鉴 |
三、 林业管理制度的国际借鉴 |
第二节 我国林业管理体制的现状 |
一、 我国林业管理体制现状的形成 |
二、 我国林业管理体制现状 |
第三节 我国林业管理体制问题分析 |
一、 我国林业管理体制的问题 |
二、 我国林业管理制度中的具体问题 |
第四节 我国林业管理体制问题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
一、 思想观念与认识方面的原因 |
二、 林业管理机制运用不完善的原因分析 |
三、 林业产权界定不清与产权主体问题的原因分析 |
四、 我国林业管理体制问题的影响分析 |
第四章 中国林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林业管理体制的目标体系 |
一、 总体目标 |
二、 战略思路 |
三、 目标体系 |
第二节 我国应该实行“政企分离”的林业管理体制 |
一、 舍弃“政企合一”实行“政企分离”的林业管理体制 |
二、 我国应该实行“政企分离”林业管理体制的依据 |
第三节 构造“政企分离”的中国林业管理体制 |
一、 “政企分离”的中国林业管理体制 |
二、 构造“政企分离”的中国林业管理体制 |
三、 “政企分离”的中国林业管理体制的系统分析 |
第五章 林业管理机制建设 |
第一节 林业管理利益机制及运用研究 |
一、 宏观利益机制 |
二、 中观利益机制 |
三、 微观利益机制 |
四、 运用利益机制促进林业科技创新 |
第二节 林业管理权力机制及运用研究 |
一、 建立权力机制的必要性 |
二、 减少政府干预失灵的原则 |
三、 权力机制运用中存在的矛盾及其调和 |
第三节 林业管理竞争机制及运用研究 |
一、 对我国林业建设中市场竞争机制失灵的再认识 |
二、 林业市场竞争环境的创造 |
三、 林业经济的竞争机制 |
四、 以人为本的管理创新要求加强人才的竞争机制建设 |
第六章 林业管理组织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林业管理机构的职能转变 |
一、 林业宏观调控的基本内容 |
二、 明确林业管理机构的职责 |
三、 林业管理机构的工作重点 |
四、 政府组织的纵向安排 |
第二节 建立与完善林业市场体系 |
一、 作为林业管理组织手段的市场 |
二、 林产品市场的培育对策 |
三、 林地产权市场建设的必要性 |
四、 林地市场的建设框架 |
五、 林业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完善 |
第三节 建立与完善林业经营及组织形式 |
一、 完善林业经营形式 |
二、 完善非政府组织 |
三、 建立与完善林业中介组织 |
四、 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第七章 林业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
第一节 林业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
一、 林业产权主体必须重新定位 |
二、 应当针对不同类型的森林采取不同的制度安排 |
三、 林业产权界定真实化 |
四、 林业产权制度的创新方向 |
第二节 林业分类经营制度改革研究 |
一、 分类经营的内涵与特征 |
二、 实行分类经营改革的依据 |
三、 加强对分类经营改革的认识 |
四、 加大改革力度,改善外部环境 |
五、 科学规划,构建新格局 |
六、 法制保障 |
第三节 探索建立森林资源核算制度 |
一、 探索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
二、 建立森林环境资源核算体系的内容 |
第四节 探索建立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制度 |
一、 森林是不断升值的绿色资产 |
二、 森林资源资产的类型 |
三、 森林资源资产化经营管理制度实施的意义 |
四、 培育森林资源资产市场的对策 |
五、 培育森林资源资产市场还应做好的其它工作 |
六、 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管理模式 |
第五节 探索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
一、 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补偿的必要性 |
二、 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补偿的法律与政策依据 |
三、 征收对象与标准 |
四、 征收办法、使用与管理 |
五、 征收和使用管理过程中应注意几个问题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 系统协调是林业管理体制运行的基础 |
二、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是林业管理体制运行的前提 |
三、 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实行林业管理体制的根本 |
四、 林业管理体制中应广泛运用市场利益机制 |
五、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 加强林业宏观管理体制的整体协调性研究 |
二、 加强实施林业管理体制改革措施的组织领导 |
三、 着手进行全国范围的林业总体与专题规划研究 |
四、 建议在不同地域进行林业管理体制的试点实践 |
五、 按现代林业产业化的要求组建大林业集团公司 |
六、 加强林业宣传教育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当代中国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及耦合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及评述 |
1.2.1 研究综述 |
1.2.2 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体系结构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逻辑框架 |
2 理论基础简述 |
2.1 耦合论 |
2.1.1 耦合概念 |
2.1.2 系统耦合 |
2.1.2.1 系统耦合概念 |
2.1.2.2 农业系统耦合 |
2.1.2.3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 |
2.1.2.4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的衡量方法 |
2.1.3 耦合论在林业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中的运用 |
2.2 产业结构理论 |
2.2.1 产业结构概念及其分类 |
2.2.1.1 产业的涵义 |
2.2.1.2 产业结构 |
2.2.2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
2.2.3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2.2.4 林业产业结构及其演进 |
2.2.4.1 林业产业结构 |
2.2.4.2 影响产业结构演进的因素 |
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3.1 生态经济系统理论 |
2.3.1.1 生态经济系统概述 |
2.3.1.2 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 |
2.3.1.3 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关系 |
2.3.2 林业生态经济系统理论 |
2.4 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理论 |
2.4.1 系统论内涵 |
2.4.2 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理论 |
2.4.3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理论 |
2.4.4 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理论 |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1 可持续发展理论内容 |
2.5.1.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2.5.1.2 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解释 |
2.5.2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2.1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2.5.2.2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涵义 |
3 基本概念与相关范畴 |
3.1 系统与系统耦合 |
3.1.1 系统 |
3.1.1.1 系统概念 |
3.1.1.2 复杂系统及其特征 |
3.1.1.3 系统分析及特点 |
3.1.2 耦合 |
3.1.2.1 耦合及耦合度概念 |
3.1.2.2 系统耦合 |
3.1.2.3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 |
3.2 林业与林业系统 |
3.2.1 林业及其作用 |
3.2.1.1 林业概念及特点 |
3.2.1.2 林业地位、作用 |
3.2.2 林业生态体系 |
3.2.3 林业产业体系 |
3.2.4 林业社会体系 |
4 林业系统与生态系统关系研究 |
4.1 林业系统与生态系统关系表现形式 |
4.1.1 森林生态系统 |
4.1.1.1 森林生态系统的概念 |
4.1.1.2 森林生态系统在维持自然生态平衡中的地位与作用 |
4.1.2 湿地生态系统 |
4.1.2.1 湿地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特征 |
4.1.2.2 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
4.2 林业系统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
4.2.1 森林生态系统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
4.2.2 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 |
4.3 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的新林业历史性转变 |
4.3.1 转变原因 |
4.3.1.1 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的需求由木材需求转向生态需求 |
4.3.1.2 宏观环境的巨变,使林业建设方向的转变成为历史的必然 |
4.3.1.3 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也是世界林业发展的大趋势 |
4.3.2 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的林业历史性转变对林业发展战略的影响 |
5 林业系统与经济系统关系研究 |
5.1 林业与经济关系表现形式 |
5.1.1 森林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
5.1.1.1 森林资源对经济的直接作用 |
5.1.1.2 森林资源对经济的间接作用 |
5.1.2 经济发展对林业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 |
5.2 森林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 |
5.2.1 我国森林资源状况 |
5.2.1.1 我国森林资源的变动情况 |
5.2.1.2 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 |
5.2.1.3 我国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 |
5.2.2 森林资源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 |
5.2.2.1 森林资源对经济增长的承载力 |
5.2.2.2 经济发展对森林资源的压力 |
5.2.3 森林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测度 |
5.2.3.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林业 |
5.2.3.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再认识 |
5.3 林业投资与林业经济关系 |
5.3.1 我国林业投资现状分析 |
5.3.1.1 我国林业投资总量分析 |
5.3.1.2 我国林业投资结构分析 |
5.3.1.3 我国林业投资主体分析 |
5.3.2 林业投资与林业经济发展关系 |
6 林业系统与社会系统关系研究 |
6.1 林业与社会关系表现形式 |
6.1.1 林业与社会文明 |
6.1.2 宗教与林业的联系 |
6.1.3 林业科技及教育 |
6.1.4 林业文化 |
6.1.5 社区林业与社会林业 |
6.1.6 城市林业 |
6.2 林业系统与科技进步关系 |
6.2.1 技术进步与林业技术进步 |
6.2.2 技术进步对林业发展的重要性 |
6.2.3 推动我国林业技术进步的措施 |
6.3 林业系统与教育发展关系 |
6.3.1 林业教育对林业发展的意义 |
6.3.2 加强林业教育的措施 |
6.4 林业系统与就业关系 |
6.4.1 我国林业就业现状分析 |
6.4.2 林业吸纳劳动力潜力分析 |
6.4.3 增强林业系统就业能力的措施 |
6.5 林业制度与林业发展关系 |
6.5.1 林业制度与林业发展关系概述 |
6.5.2 林业制度创新的几个方面 |
6.5.2.1 产权制度 |
6.5.2.2 投融资制度 |
6.5.2.3 林业税费制度 |
6.5.2.4 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
6.6 林业系统与生态文明 |
6.6.1 森林文化 |
6.6.1.1 森林文化的概念 |
6.6.1.2 森林文化的内容 |
6.6.1.3 森林文化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意义 |
6.6.2 林业与生态文明 |
6.6.2.1 生态文明概述 |
6.6.2.2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 |
7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阐释 |
7.1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的构建 |
7.1.1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的定义 |
7.1.2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的特征 |
7.1.3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的子系统构成 |
7.1.4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相互作用机制 |
7.1.4.1 两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
7.1.4.2 多系统作用机制分析 |
7.1.4.3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相互作用方式 |
7.2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运行目标分析 |
7.2.1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运行总体性目标 |
7.2.1.1 森林生态平衡目标 |
7.2.1.2 林业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目标 |
7.2.2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运行分目标体系 |
7.3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结构分析 |
7.3.1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的构成要素分析 |
7.3.2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的结构对林业发展的影响 |
8 构建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的探讨 |
8.1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建立的指导思想 |
8.1.1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 |
8.1.2 积极的森林生态平衡思想 |
8.1.3 林业经济活动压力与森林资源的承受力平衡思想 |
8.1.4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
8.2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的内容 |
8.2.1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的构成条件 |
8.2.2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方式与耦合模式内容 |
8.3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运行机制及效应分析 |
8.3.1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的运行机制分析 |
8.3.2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的效应分析 |
8.4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的形态及划分 |
8.4.1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的形态 |
8.4.2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形态划分 |
8.4.3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过程 |
8.5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耦合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
8.5.1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耦合评价概述 |
8.5.2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耦合评价指标建立原则 |
8.5.3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 |
8.5.4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耦合评价方法 |
9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及耦合模式演绎中国林业发展战略构想 |
9.1 我国林业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 |
9.1.1 林业发展奠定基础阶段(1949~1956 年) |
9.1.2 以“木材经济”为主的林业发展(1956~1978 年) |
9.1.3 永续利用,综合经营的林业发展战略(1978~1992 年) |
9.1.4 林业分区分工发展的战略(20 世纪90 年代初~90 年代中期) |
9.1.5 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20 世纪中期) |
9.1.6 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20 世纪末至今) |
9.2 构建中国林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
9.3 构建中国林业发展战略的原则 |
9.4 以林业产业为载体,以林业社会系统为支撑的林业生态建设市场化战略 |
9.4.1 战略的提出 |
9.4.2 林业产业载体战略 |
9.4.3 林业社会系统支撑战略 |
9.4.4 林业生态建设市场化战略 |
10 结论及创新 |
10.1 结论 |
10.2 创新 |
10.3 论文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主要成果目录清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Ⅰ |
导师简介 Ⅱ |
致谢 |
(6)中国基层林业站改革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重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重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概述 |
2.1 林业站基本概念 |
2.1.1 基层林业站基本概念 |
2.1.2 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基本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相关理论 |
2.2.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相关理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2.4 公共产品理论 |
2.3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2.4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2.5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要评述 |
2.6 本章小结 |
3 中国基层林业站建设与发展历程 |
3.1 基层林业站建立和缓慢发展期 |
3.1.1 基层林业站建立初期 |
3.1.2 基层林业站的缓慢发展 |
3.2 基层林业站数量扩张时期 |
3.2.1 国家提出加强基层林业站建设战略 |
3.2.2 林业部加快林业站建设的措施 |
3.2.3 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支持 |
3.2.4 基层林业站数量扩张情况 |
3.3 基层林业站建设的巩固提高时期 |
3.3.1 基础设施建设 |
3.3.2 人员稳定与素质提升 |
3.3.3 制度建设与职能发挥 |
3.3.4 创办经济实体 |
3.4 基层林业站重点建设时期 |
3.4.1 投资建设资金大幅增加 |
3.4.2 参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3.4.3 稳定机构与从业人员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基层林业站现状与问题 |
4.1 中国基层林业站现状 |
4.1.1 全国林业站管理体系现状 |
4.1.2 全国乡镇林业站数量 设置形式及管理体制 |
4.1.3 全国乡镇林业站从业人员总体状况 |
4.1.4 全国乡镇林业站硬件设施总体状况 |
4.1.5 全国基层林业站职能发挥现状 |
4.2 中国基层林业站目前存在的根本问题 |
4.2.1 基层林业站职能弱化虚化 |
4.2.2 服务能力不足 |
4.3 基层林业站职能弱化虚化及服务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
4.3.1 管理体制不顺组织体系欠完善 |
4.3.2 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滞后 |
4.3.3 从业人员整体专业素质不高 |
4.3.4 工资待遇低 |
4.3.5 机构缺乏稳定性 |
4.3.6 社会环境原因 |
4.4 本章小结 |
5 基层林业站改革与建设目标 |
5.1 建设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必要性及客观需求 |
5.1.1 强化基层林业站职能建设的客观必要性 |
5.1.2 建设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现实需求 |
5.2 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目标体系 |
5.2.1 综合目标体系 |
5.2.2 职能改革与建设目标 |
5.3 本章小结 |
6 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内容 |
6.1 组织体系建设 |
6.1.1 改革调整现有相关部门和机构 |
6.1.2 建立科学有效的组织体系 |
6.2 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
6.2.1 岗位责任制度建设 |
6.2.2 目标责任制度建设 |
6.2.3 素质提升制度建设 |
6.2.4 项目公开制度建设 |
6.2.5 考核奖惩制度建设 |
6.2.6 管理制度体系的效用分析 |
6.3 管理机制建设 |
6.3.1 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
6.3.2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
6.3.3 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7 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途径与办法 |
7.1 建设途径 |
7.1.1 调整组织职能 推动林业站建设 |
7.1.2 改革投资路径 优化投资办法 |
7.1.3 实施项目带动 促进建设工作 |
7.2 建设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实施办法 |
7.2.1 分区域分类型建设 |
7.2.2 分步实施 整体推进 |
7.2.3 监督检查,投资制约 |
7.2.4 优化乡村环境 |
7.3 本章小结 |
8 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职能发挥保障体系与相关政策建议 |
8.1 职能发挥保障体系 |
8.1.1 政策法规保障 |
8.1.2 组织系统保障 |
8.1.3 资金投入保障 |
8.1.4 技术人才保障 |
8.1.5 硬件设施保障 |
8.1.6 社会意识保障 |
8.2 强化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服务职能的主要政策建议 |
8.2.1 有偿服务政策建议 |
8.2.2 林业科技推广服务补贴奖励政策建议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9.3 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9.4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附录一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清单 |
附录二 基层林业站职能发挥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全国林业站本底调查汇总表 |
(7)中国森林资源投入产出及纳入市场运作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研究中基本概念与相关范畴辨析 |
1.2.1 森林资源 |
1.2.2 森林资源资产 |
1.2.3 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与森林资源投入产出及纳入市场运作体系 |
2 森林资源价值论 |
2.1 森林资源的功能 |
2.1.1 森林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 |
2.1.2 森林环境在人类发展中的功能 |
2.2 森林资源的价值 |
2.2.1 对我国森林资源价值研究的回顾和评价 |
2.2.2 人类对自然资源价值的认识的回顾 |
2.2.3 自然资源价值论暨森林资源价值论的理论依据 |
3 我国森林资源投入产出分析 |
3.1 我国森林资源总体投入产出分析和评价 |
3.1.1 我国森林资源生产和再生产投入不足 |
3.1.2 我国森林资源生产和再生产产出效率低下 |
3.1.3 我国森林资源生产和再生产投入产出不均衡 |
3.2 我国不同时期森林资源投入产出分析和评价 |
3.2.1 计划经济时期(1950~1981) |
3.2.2 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1982~1991) |
3.2.3 转向市场经济时期(1992~) |
3.2.4 我国不同时期森林资源投入产出的共同特征 |
3.3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商品林业投入产出典型案例分析 |
3.3.1 商品林业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
3.3.2 商品林业典型案例分析评价 |
3.4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生态林业投入产出典型案例分析 |
3.4.1 生态林业生态效益经济计量的理论和方法 |
3.4.2 生态林业典型案例分析评价 |
4 森林资源的特点及对纳入市场运作体系的影响 |
4.1 森林资源的经济学特性及影响 |
4.1.1 森林资源的经济属性 |
4.1.2 森林资源的分类方式 |
4.1.3 森林资源的经济学特点 |
4.2 森林资源纳入市场运作体系的难点分析 |
4.2.1 关于木材培育生产周期长的经济分析 |
4.2.2 关于森林资源经营外部性的分析 |
4.2.3 关于我国森林资源产权问题的分析 |
5 我国森林资源经营模式选择 |
5.1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理论概述 |
5.1.1 世界主要森林资源经营理论 |
5.1.2 我国主要森林资源经营理论 |
5.2 我国森林资源经营模式选择 |
5.2.1 我国林业的基本定位 |
5.2.2 市场机制是我国林业发展的基础机制 |
5.2.3 分类经营是森林资源纳入市场运作体系的必由之路 |
6 当前我国主要林业政策分析与评价 |
6.1 林业税费政策 |
6.1.1 我国林业税费概况 |
6.1.2 我国林业税费政策评价 |
6.2 森林采伐限额政策 |
6.2.1 我国森林采伐限额政策概况 |
6.2.2 我国采伐限额政策评价 |
6.3 林地林权政策 |
6.3.1 我国林地林权政策概况 |
6.3.2 我国林地林权政策评价 |
6.4 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补偿政策 |
6.4.1 我国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补偿政策概况 |
6.4.2 我国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补偿政策评价 |
6.5 全民义务植树政策 |
6.5.1 我国全民义务植树政策概况 |
6.5.2 我国全民义务植树政策评价 |
7 我国森林资源纳入市场运作体系的制度框架 |
7.1 商品林业运作制度框架 |
7.1.1 商品林业运作基础框架 |
7.1.2 商品林建设的制度创新 |
7.2 生态林业运作制度框架 |
7.2.1 生态林业运作基础框架 |
7.2.2 生态林建设的制度创新 |
8 结论 |
附录1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商品林业投入产出典型案例分析 |
9.1 广西省来宾县桉树速生丰产林投入产出分析 |
9.2 广东省平岗林场马尾松短轮伐集约经营投入产出分析 |
9.3 福建省莱舟林业试验场杉木林经济效益分析 |
9.4 福建闽北地区营造杉木林效益分析 |
9.5 福建国有顺昌埔上林场杉木、马尾松、木荷人工用材林投入产出分析 |
9.6 福建南平葫芦山国有林场湿地松人工林动态的经济效益分析 |
9.7 江西省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投资效益分析 |
9.8 浙江省杉木、马尾松、火炬松世行贷款项目林经营的投资及效益分析 |
9.9 浙江开化县“国家造林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
9.10 浙江富阳、临海黑杨派新无性系工业用材林经济效益分析 |
9.11 河北魏县杨树速生丰产林经济效益分析 |
9.12 辽宁省“国家造林项目”落叶松集约经营人工林经济效益分析 |
9.13 辽宁西部杨树经济效益分析 |
9.14 黑龙江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培育经济效益分析 |
9.15 黑龙江红松人工种子林、用材林培育的经济效益分析 |
9.16 黑龙江小黑杨纸浆林经济效益的研究 |
附录2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生态林业投入产出典型案例分析 |
10.1 我国四个林业生态工程森林生态效益计量 |
10.2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综合效益的计量与评价 |
10.3 长江中上游生态林业工程涵养水源效益计量的研究 |
10.4 甘肃“三北”防护林工程的经济效益、面临困难及其对策分析 |
10.5 黑龙江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一期)综合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评价 |
10.6 山西中阳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投入与效益分析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8)中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现实意义 |
1.1.3 理论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本研究的体系结构 |
1.3.1 研究视角 |
1.3.2 研究思路 |
1.3.3 分析框架 |
1.3.4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林业金融支持的相关理论 |
2.1 林业分类经营理论 |
2.2 产融结合理论 |
2.3 金融发展理论 |
2.4 金融创新理论 |
3 林业金融支持机理与金融支持体系框架 |
3.1 我国林业金融支持的经济学机理 |
3.1.1 林业金融资源效应作用机理 |
3.1.2 林业金融支持效应传导机制 |
3.1.3 林业金融支持效应传导渠道 |
3.2 林业资本形成机制与投资效率分析 |
3.2.1 林业资本形成缺口模型构建 |
3.2.2 林业投资来源与结构分析 |
3.2.3 林业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
3.3 我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总体框架 |
3.3.1 林业金融支持内在逻辑框架 |
3.3.2 财政性融资支持体系框架 |
3.3.3 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框架 |
3.3.4 商业性金融支持体系框架 |
4 林业融资需求分析与信贷约束解决机制 |
4.1 林业融资需求与信贷约束程度分析 |
4.1.1 林农融资需求与信贷约束分析 |
4.1.2 林业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分析 |
4.2 林业信贷供给理论与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林业信贷供给理论分析框架 |
4.2.2 林业信贷约束影响因素分析 |
4.3 抵押机制在林业信贷融资中应用模式 |
4.3.1 抵押机制作用机理与应用总体框架 |
4.3.2 林权证抵押贷款模式与效果评价 |
4.3.3 林业贸易信贷融资机制应用模式 |
4.3.4 林业合作经济组织融资机制创新 |
4.4 林业金融服务体系构建路径 |
4.4.1 普惠金融体系基本框架结构 |
4.4.2 林业金融服务体系设计思路 |
5 林业产业吸融力(引资能力)评价及提升路径 |
5.1 商品林投资盈利能力总体评价 |
5.1.1 基于文献研究成果汇集计算 |
5.1.2 基于典型地区造林成本计算 |
5.1.3 基于典型栽培模式成本计算 |
5.1.4 基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观察 |
5.2 商品林投资风险种类及水平测定 |
5.2.1 商品林投资风险分类 |
5.2.2 商品林投资风险评估 |
5.3 投资收益率与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5.4 增强林业产业引资能力总体思路 |
5.4.1 创新林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
5.4.2 完善林业产业政策保障体系 |
5.4.3 健全林业产业政策扶持体系 |
5.4.4 林业金融工具创新机制设计 |
5.4.5 建立林业风险管理防范体系 |
6 林业融资模式优化与金融工具创新机制 |
6.1 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 |
6.1.1 林业企业股票融资模式设计 |
6.1.2 林业企业债券融资模式设计 |
6.2 林业信托融资模式创新方式 |
6.2.1 信托融资制度内涵及功能优势 |
6.2.2 林业信托融资模式可行性分析 |
6.2.3 林业信托融资的主要操作模式 |
6.2.4 林业信托融资中的关键问题 |
6.2.5 林业信托融资项目典型案例 |
6.3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设立与应用模式 |
6.3.1 产业投资基金经济学内涵及特点 |
6.3.2 设立林业产业投资基金可行性分析 |
6.3.3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组织运营模式 |
6.3.4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实施障碍分析 |
6.3.5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优惠政策设计 |
6.4 林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体系 |
6.4.1 林业风险投资的经济学机理 |
6.4.2 林业风险投资制约因素分析 |
6.4.3 林业风险投资运行机制设计 |
6.4.4 林业风险投资政策保障体系 |
6.5 林业项目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创新 |
6.5.1 资产证券化融资运作过程 |
6.5.2 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特征 |
6.5.3 林业资产证券化融资机理 |
6.5.4 林业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 |
6.5.5 林业资产证券化发展策略 |
6.6 林业项目 BOT 融资模式应用与创新 |
6.6.1 BOT 融资基本模式分析 |
6.6.2 林业项目 BOT 融资可行性分析 |
6.6.3 林业项目 BOT 融资应用模式 |
6.6.4 政府在林业项目 BOT 融资中作用 |
7 林业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构建 |
7.1 林业一体化风险管理体系总体框架 |
7.1.1 林业风险管理工具组合模式 |
7.1.2 林业风险管理具体实施策略 |
7.2 林业保险业务创新与发展模式 |
7.2.1 林业保险发展缓慢原因分析 |
7.2.2 林业保险经营中的技术难点 |
7.2.3 林业保险业务创新发展思路 |
7.2.4 林业保险组织运营模式设计 |
7.3 林产品期货市场重建与发展策略 |
7.3.1 林产品期货含义与基本特点 |
7.3.2 林产品期货市场功能与作用 |
7.3.3 林产品期货发展可行性分析 |
7.3.4 林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策略 |
8 我国林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与发展模式 |
8.1 我国林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模式 |
8.1.1 林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原则 |
8.1.2 林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方式 |
8.1.3 林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主体 |
8.1.4 林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结构 |
8.2 我国林业金融支持发展模式 |
8.2.1 财政性融资支持发展模式 |
8.2.2 政策性金融支持发展模式 |
8.2.3 商业性金融支持发展模式 |
8.2.4 金融支持体系互动发展模式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基本结论 |
9.2 创新之处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件1:林农信贷约束调查问卷分析 |
附件2:商品林项目投资收益情况表 |
(9)林业产值的计量、分析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林业产值计量、分析和应用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1 林业产值计量、分析和应用研究的目的 |
2.2 林业产值计量、分析和应用研究的意义 |
2.2.1 提高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改善林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
2.2.2 保证森林资源的再生产,有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
2.2.3 正确评定林业的经济效益 |
2.2.4 完善和充实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
2.2.5 有利于对林业经济运行进行及时和正确的调控 |
2.2.6 有利于与世界接轨,实现统计信息的国际交流和合作 |
3. 林业产值的理论及概念体系 |
3.1 林业产值的概念 |
3.2 林业产值计量、分析和应用研究的理论基础 |
3.3 林业产值计量、分析和应用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
3.4 林业产值计量、分析和应用研究的概念体系 |
3.4.1 林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产业 |
3.4.2 林业产业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
3.5 林业产值计量、分析和应用研究的范围 |
4. 国外林业产值的研究与应用 |
5. 我国林业产值的研究现状 |
5.1 建国以来我国林业产值研究情况 |
5.1.1 一九六零年方案 |
5.1.2 一九八八年“新的林业产值计算方法” |
5.1.3 一九九四年“新林业产值计算方案” |
5.2 三个产值计算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1 一九六零年方案的主要问题 |
5.2.2 一九八八年方案的主要问题 |
5.2.3 一九九四年方案的主要问题 |
5.3 进一步深化产值研究的迫切性 |
5.3.1 产值研究是重要的基础性研究 |
5.3.2 林业产值研究是林业企业管理现代化、林业计划和国民经济核算科学化的前提 |
5.3.3 林业产值体系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5.3.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
5.3.5 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 |
6.林业总产值计算方法的研究和设计 |
6.1 林业的概念和分类 |
6.1.1 林业的概念 |
6.1.2 林业与工农业的区别 |
6.1.3 林业的分类 |
6.2 林业总产值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
6.2.1 林业总产值的概念 |
6.2.2 林业总产值的一般计算方法 |
6.3 用材林总产值计算方法的设计 |
6.3.1 用材林的概念、计算范围和对象 |
6.3.2 分龄组是计算用材林生长量总产值的科学方法 |
6.3.3 用材林按净增长量计算总产值 |
6.3.4 用材林净生长量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
6.3.5 成熟林林价 |
6.3.6 中龄龄和幼龄林林价 |
6.3.7 枝条、松脂、农产品总产值 |
6.4 经济林、薪炭林总产值计算方法的设计 |
6.4.1 经济林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
6.4.2 薪炭林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
6.5 防护林总产值计算方法的设计 |
6.5.1 防护林的概念 |
6.5.2 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护岸林总产值计算方法 |
6.5.3 农田防护林、牧场防护林和护路林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
6.6 特用林、竹林林业总产值计算方法的设计 |
6.6.1 种子园和母树林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
6.6.2 实验林、自然保护区、风景林等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
6.6.3 竹林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
6.7 育苗总产值计算方法的设计 |
6.7.1 计算育苗总产值的必要性 |
6.7.2 苗木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
6.8 木材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
6.8.1 计算木材总产值的必要性 |
6.8.2 木材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
7. 林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
7.1 林业增加值的概念 |
7.2 林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
7.2.1 生产法 |
7.2.2 分配法 |
8. 林业总产值的实际计算与分析 |
8.1 我国的森林资源现状 |
8.2 用材林林业总产值 |
8.2.1 各龄组用材林净生长量 |
8.2.2 林价 |
8.3 经济林、薪炭林总产值 |
8.3.1 经济林总产值 |
8.3.2 薪炭林总产值 |
8.4 防护林林业总产值 |
8.4.1 防护林营造工程总产值 |
8.4.2 防护林成林抚育工程总产值 |
8.5 特用林、竹林林业总产值 |
8.5.1 特用林总产值 |
8.5.2 竹林总产值 |
8.6 育苗总产值 |
9. 改进我国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建议和设想 |
9.1 改进林业统计资料发布的内容和形式 |
9.1.1 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林业统计资料发布渠道 |
9.1.2 建立无偿和有偿提供信息资料相结合的林业统计体系 |
9.1.3 建立既能提供历史统计数据又能提供短期统计预测的体系 |
9.1.4 改革现有的对外发布林业统计资料年鉴和资源清查的指标体系 |
9.2 建立官方和民间相结合的林业统计体系 |
10. 林业产值分析与应用 |
10.1 林业发展水平分析 |
10.2 林业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分析 |
10.3 林业产业结构分析 |
10.3.1 林业发展现阶段产业结构的分析 |
10.3.2 林业产业内产业间均衡分析 |
10.4 林业经济效益分析 |
11. 体会与建议 |
11.1 体会 |
11.2 建议 |
附录 1: 农业总产值计算方案 |
附录 2: 林业产值改革试算方案 |
附录3:新的林业产值计算方案(1994) |
附录4:林业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布置《林业总产值试点方案》工作的通知 |
林业总产值试点方案(1997) |
附录5:林业总产值计算方案(1997)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10)吉林省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的认识 |
1.3.2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供给的研究 |
1.3.3 国外关于公共产品供给的研究 |
1.3.4 评价和结论 |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对象界定 |
1.6 研究方法 |
2 吉林省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相关概念界定 |
2.1 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公共产品和公共产品政府供给概念的界定 |
2.2 林区、国有林区和吉林省国有林区的界定 |
2.2.1 林区概念的界定 |
2.2.2 国有林区概念和特征 |
2.2.3 吉林省国有林区界定 |
2.3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和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概念 |
2.3.1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概念 |
2.3.2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概念 |
2.4 本章研究小结 |
3 吉林省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理论依据 |
3.1 公共产品供给最优理论、次优理论和第三优理论 |
3.1.1 公共产品供给最优理论 |
3.1.2 公共产品供给次优理论和第三优供给理论 |
3.2 公共产品供给的现代公共财政理论 |
3.2.1 公共选择理论——公共产品供给的政府失灵 |
3.2.2 市场规制理论——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失灵 |
3.3 马克思的有效供给理论 |
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5 现代林业理论 |
3.6 其它理论依据——借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研究 |
3.7 本章研究小结 |
4 吉林省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现实依据 |
4.1 满足国有林区发展目标要求和社会公共需求全面增长的需要 |
4.1.1 国有林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
4.1.2 国有林区发展目标的客观要求 |
4.1.3 国有林区社会公共需求全面增长的需要 |
4.1.4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偏好的转变 |
4.1.5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非均衡 |
4.2 实现公共产品均等化、构建和谐林区和小康社会 |
4.3 耦合社会转型,协同改革稳步推进 |
4.4 改善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
4.5 本章研究小结 |
5 吉林省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特殊性依据 |
5.1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协同性 |
5.2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政府主导性 |
5.3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生态基础性 |
5.4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社会治理性 |
5.5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政策制度依赖性 |
5.6 本章研究小结 |
6 演进和变迁:吉林省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进程回顾 |
6.1 完全的计划管理体制阶段(1949—1979年) |
6.1.1 完全计划管理体制阶段国有林区经济社会背景 |
6.1.2 完全计划管理体制阶段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行为 |
6.2 计划管理体制改革阶段(1979—1992年) |
6.2.1 计划管理体制改革阶段国有林区经济社会背景 |
6.2.2 计划管理体制改革阶段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行为 |
6.3 市场经济管理体制阶段(1992年——至今) |
6.3.1 市场经济管理阶段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的背景 |
6.3.2 市场经济管理体制阶段几个重大变革回顾 |
6.3.3 市场经济管理体制阶段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行为分析 |
6.4 本章研究小结 |
7 吉林省国有林区政府供给的公共产品客体分析 |
7.1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的分类 |
7.1.1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的分类理论与评述 |
7.1.2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分类的依据 |
7.1.3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分类体系 |
7.2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目标 |
7.2.1 时间层面: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目标 |
7.2.2 价值层面: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目标 |
7.3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范围 |
7.3.1 国有林区政府供给的公共产品总体范围界定内容 |
7.3.2 市场与政府的公共边界性:国有林区政府供给的公共产品范围 |
7.3.3 政府的层级边界性:国有林区政府供给的公共产品范围 |
7.4 国有林区政府供给的公共产品重点 |
7.5 本章研究小结 |
8 吉林省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主体分析 |
8.1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主体的界定 |
8.2 吉林省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主体的变迁 |
8.2.1 传统体制时期公共产品政府供给主体 |
8.2.2 经济转型时期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主体 |
8.2.3 现代林业时期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主体 |
8.3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定位依据 |
8.3.1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的特殊性和政府的任务、职能内容要求 |
8.3.2 国有林区体制转轨中公共产品市场供给体系、机制的缺失 |
8.3.3 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性发展的特殊要求 |
8.3.4 政府及其公共部门的定位不明确的现实困境 |
8.4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定位 |
8.4.1 政府和市场分工框架下的政府供给责任主体定位 |
8.4.2 各级政府之间分工框架下的政府供给责任主体定位 |
8.4.3 政府和国有森工企业分工框架下的政府供给责任主体定位 |
8.5 本章研究小结 |
9 吉林省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行为分析 |
9.1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行为一般性理论评述 |
9.2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方式分析 |
9.2.1 隐性和显性:内部收益分配到公共财政 |
9.2.2 集权和放权:单中心管理到多中心治理 |
9.3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渠道分析 |
9.3.1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资金来源 |
9.3.2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渠道 |
9.4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决策分析 |
9.5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管理模式分析 |
9.5.1 国有林区政府供给的公共产品项目的相关利益主体构成与关系 |
9.5.2 国有林区政府供给的公共产品项目的管理模式 |
9.6 本章研究小结 |
10 吉林省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规模分析 |
10.1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规模的衡量指标及选择 |
10.2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规模的直观描述和变化分析 |
10.2.1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规模的总体变化趋势 |
10.2.2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规模的投入产出规模变化 |
10.2.3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投资与政府供给资金收入比较分析 |
10.2.4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实际到位资金与计划下拨资金的比较分析 |
10.3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规模决定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
10.3.1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规模决定的相关理论分析 |
10.3.2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规模决定的实证分析 |
10.4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规模的预测分析:基于灰色系统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
10.4.1 灰色时间序列生成 |
10.4.2 建模测算 |
10.4.3 模型检验 |
10.4.4 模型预测 |
10.4.5 结论分析 |
10.5 本章研究小结 |
11 吉林省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结构分析 |
11.1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总体结构发展和变动分析 |
11.2 公共资本性产品支出和公共服务性产品支出结构发展和变动分析 |
11.2.1 公共资本性产品支出发展和变动分析 |
11.2.2 公共服务性产品支出发展和变动分析 |
11.3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区域分布和变动分析 |
11.3.1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区域分布分析——静态视角 |
11.3.2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区域变动分析——动态视角 |
11.4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内部结构分析——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供给级次的角度 |
11.5 本章研究小结 |
12 吉林省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经济增长效率分析 |
12.1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经济增长效应 |
12.1.1 公共产品政府供给与经济增长:一般性分析 |
12.1.2 基于C—D函数: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经济效应模型 |
12.2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和经济增长:基于格兰杰因果关系的实证检验 |
12.2.1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概述 |
12.2.2 目的和变量 |
12.2.3 面版数据平稳性检验与分析 |
12.3 本章研究小结 |
13 吉林省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公共需求偏好分析 |
13.1 理论和现实:国有林区公共产品需求的研究背景 |
13.1.1 理论背景 |
13.1.2 现实背景 |
13.2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需求研究范畴的界定 |
13.2.1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需求的界定 |
13.2.2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需求的研究对象界定 |
13.3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需求偏好研究设计 |
13.3.1 调查研究目的 |
13.3.2 调查研究方案设计 |
13.4 基于DIY调查问卷:国有林区公共产品需求偏好的实证分析 |
13.4.1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需求的优先序实证分析 |
13.4.2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需求的满意度实证分析 |
13.5 本章研究小结 |
14 需求、筹资、供给管理:吉林省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长效供给机制构建 |
14.1 重要前提:改革和完善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管理体制 |
14.1.1 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管理的现实难点 |
14.1.2 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管理的现实基础 |
14.1.3 改革和完善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管理体制 |
14.2 构建国有林区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 |
14.3 构建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长效筹资机制 |
14.3.1 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明晰供给职责 |
14.3.2 建立公共治理框架下的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多中心筹资模式 |
14.4 构建国有林区公共产品供给管理机制 |
14.4.1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筹资与生产的有效组合方式 |
14.4.2 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管理制度模型 |
14.5 本章研究小结 |
15 研究结论、主要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
15.1 研究结论 |
15.2 研究主要创新点 |
1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要以营林为基础必须改革现行林业经济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激励机制研究[D]. 杨文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2]我国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与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 王迎.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6)
- [3]中国林业社会化变革与发展制度研究[D]. 曾玉林.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2)
- [4]中国林业管理体制研究[D]. 张美华. 西南农业大学, 2002(02)
- [5]当代中国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及耦合模式研究[D]. 邵权熙.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6]中国基层林业站改革与建设研究[D]. 陈柯.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6)
- [7]中国森林资源投入产出及纳入市场运作体系的研究[D]. 田明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02(06)
- [8]中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 秦涛.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1)
- [9]林业产值的计量、分析和应用研究[D]. 刘俊昌. 北京林业大学, 2002(06)
- [10]吉林省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研究[D]. 何继新.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