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超对78例肝脏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罗来辉[1](2021)在《肝脏良性肿瘤外科诊疗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肝脏良性肿瘤(Benign liver tumor,BLT)的诊断,手术指征,外科治疗方式选择及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20年8月期间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手术治疗173例肝脏良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肝海绵状血管瘤136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19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7例,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5例,肝腺瘤4例,炎性肉芽肿2例。结果:173例患者行影像学检查,总的诊断符合率为86.13%。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指南规定的手术指征,其中腹腔镜肝切除(Laparoscopic hepatectomy,LH)73例,开腹肝切除(Open hepatectomy,OH)组100例。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输血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开腹组肝门阻断率高于腹腔镜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住院天数少于开腹组(P<0.01)。LH组有3例中转开腹病例。术后第一天、第二天LH组患者ALT及AST上升水平低于O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难度组(A组)中,LH组手术出血量及术中输血率高于OH组,(P<0.05),除术后第一、二天LH组血红蛋白下降水平明显低于O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肿瘤直径≥10cm组(B组)中术后第一天LH组AST、直接胆红素上升水平明显低于OH组(P<0.05),术后第一天及第二天血红蛋白下降水平低于O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结论:1、肝脏良性肿瘤的诊断多依赖于影像学,应充分结合病史;2、手术切除是较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开腹肝切除与腹腔镜肝切除均是安全有效的方式;3、在高难度组中,虽然腹腔镜组出血较多,但开腹组与腹腔镜组均是安全有效。在肿瘤≥10cm组中,开腹肝切除组与腹腔镜肝切除组均是安全有效,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做出个体化治疗选择,提高肝脏良性肿瘤的外科诊治水平。
孙亚辉[2](2021)在《确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临床诊断及其重要意义》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当前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面临的困惑。方法:汇总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1年6月至2019年6月和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肝FNH病例资料,筛选符合纳入标准:1.病理活检确诊肝FNH;2.具备完整临床资料:肝功能指标,如AST、ALT、DB和TB,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指标,相关血清肿瘤指标,如CA199、CEA和AFP完整。3.具有肝脏CT、MRI平扫加增强或彩超造影等检查的三项之一或多项检查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数据进一步分层分析。结果:一共筛选出82例,其中,29例(35.37%)为女性,只有1例有避孕史。15-35岁患者占68.29%(56例),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76岁;82例全部实施超声检查,75例(91.46%)无症状。53例(56.60%)实施CT平扫加增强,44例(53.66%)实施MRI平扫加增强,28例(34.15%)实施超声造影。同一个患者同时实施两项或三项影像学检查较少。各组(除MRI组外)与CT组比较实施例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在超声、超声造影、CT和MRI检查报告上怀疑或者提示肝FNH可能,作为诊断肝FNH阳性诊断,则超声对肝FNH诊断阳性率36.58%,超声造影对肝FNH诊断阳性率82.14%,CT平扫增强对肝FNH诊断阳性率56.60%,MRI平扫增强对肝FNH诊断阳性率56.82%;联合影像诊断阳性率中,联合影像诊断阳性率均达80%以上,据此,临床共55例(67.07%)可以确立肝FNH临床诊断。实施CT和MRI影像的病例通过经培训的高年资影像科医生和临床医生加以回顾性分析,把出现(CT+MRI)典型改变判定为肝FNH校正影像诊断阳性率,则CT和MRI(平扫+增强)的校正诊断阳性率比非校正前均显着提高,分别为75.47%和86.36%,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5)。再结合1.血清肿瘤指标和肝功能均无异常;2.影像学表现丰富动脉血供;3.患者年龄小于35岁且既往无肝炎、肝硬化等病史,并且与肝腺瘤、肝癌、血管瘤等鉴别,通过综合评判,临床上高度提示肝FNH病例总数达76例(92.68%)。结论:1.肝FNH并非肿瘤,而可能是门静脉发育异常的适应性慢性炎性改变。2.临床医技人员对肝FNH总体认识不足,未能充分利用病史和影像特征来明确临床诊断。3.绝大多数肝FNH可做到临床确诊,避免任何有创操作带来的伤害。4.随访观察是确诊肝FNH病人唯一正确的选择。
谢晓东[3](2020)在《三维重建融合B超导航技术在精准肝切除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三维重建技术融合B超导航技术在精准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上腹部或全腹平扫加增强检查患者平扫期、动脉期、门脉期和静脉期数据,将CT原始数据刻录光盘后以DICOM格式导入三维重建系统(英库-INCOOL)数字医学影像诊断软件,对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30例肝脏肿瘤患者的薄层(≤2mm)CT图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重建肝脏和肝脏肿瘤的三维模型,并重建肝动脉、肝静脉和门静脉模型。查找和分割病变,从多个角度查看三维重建图像,确定肿瘤与周围脉管之间的关系,完成虚拟手术设计,制定个性化手术计划,并为临床手术提供指导。使用三维重建系统,测量总肝脏体积,病变体积,切除前的肝脏体积,残留肝脏体积和其他数据。三维重建系统对每个病例进行了测量,并在手术期间通过实际排水法测量了数据的具体大小,以进行比较分析。在术中行B超导航技术再次评估肝脏病灶的数量、分布及其与肝脏重要脉管的解剖关系,重点探测术前未显示的微小病灶并借此修正手术预案,最终确定肝实质离断层面,融合三维重建图像引导完成手术。结果在所有30个病例中,三维重建模型均显示出良好的结果,有18例位于右半肝,有12例位于左半肝。30个病例中,3例经术前三维重建评估后否定根据传统影像学制定的手术计划而采用其他治疗方式。因此27例患者根据三维重建结果制定了精准肝切除术手术规划,术前行虚拟手术切除,其中术前6例行3D打印,根据3D打印模型进一步对手术精细规划,术中根据具体需要行B超导航。术前三维重建对肝脏血管评估显示肝动脉变异率为30.0%,门静脉分型变异率为36.7%,肝静脉分型变异率为37.0%,肝右后下静脉发生率7.7%。三维重建虚拟肝切除示肝脏体积与实际切除肝脏体积基本一致,应用三维重建方法测量的预切除肝脏体积与实际手术中排水法所得标本体积呈显着相关。中位预切除肝脏体积为722.74ml,中位实际切除肝脏体积为784.89ml。Z=-1.689,P=0.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的实际手术方式与术前预切除手术的方式基本一致。术中B超导航所见肿瘤与脉管以及二者关系大部分与术前三维重建相同,患者在术中经过B超导航后2例(7.69%)改变了手术方案,1例经B超导航评估后否定根据传统影像学和三维重建制定的手术计划而未行手术治疗。结论三维重建技术和术中B超导航技术在肝肿瘤的术前评估中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优化准确的肝切除手术方案的选择,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
邓丽君[4](2018)在《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高频彩超临床诊断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高频彩超检查在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8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高频彩超进行检查诊断,统计诊断结果。结果 78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经高频彩超检查,诊断为乳腺增生29例,诊断为乳腺导管扩张23例,诊断为乳腺肿块13例,诊断为乳腺囊肿11例,误诊2例。本次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7.44%。结论对乳腺占位性病变采用高频彩超诊断,其检出率高、误诊率低,不会对患者健康产生危害,并且操作简单,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建议在临床诊断中加以推广。
范传廷[5](2018)在《B超对肝血管瘤的诊断应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B超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探讨B超与强化CT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优势。方法方便选取该医院自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来该院查体及就诊的的肝血管瘤患者83例,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均进行了超声与CT检测,对83例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重点计算2种检查方法对患者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等指标。结果 83例肝脏血管瘤患者经过B超和强化CT的检测后,经过对比结果发现,B超检查肝脏血管瘤的准确性与敏感性分别为94.0%(78/83)、96.1%(74/77),CT检查的准确性为96.4%(80/83),敏感性为97.4%(76/78),2种方法的检出率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0.74,P>0.05)。CT诊断的特异性为80.0%(4/5),高于B超检查的66.7%(4/6),但是无差异统计学意义(χ2=0.92,P>0.05)。超声检查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3.98%,显着高于CT检查的满意率8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P<0.05)。结论 B超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作为肝脏疾病查体及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朱亮旭,李吉超,向学凌[6](2017)在《螺旋CT平扫与多期增强扫描检出肝脏实质性占位病变的临床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螺旋CT平扫与多期增强扫描检出肝脏实质性占位性病变对比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螺旋CT和多期增强扫描肝脏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的图像,分别从对病灶的检出数目、图像显影质量和图像确诊优势这些方面比较两种检查。结果多期增强扫描图像对肝实质性占位性病灶的检出数目53个优于螺旋CT平扫的33个病灶,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螺旋平扫图像质量于多期增强扫描质量,对肿瘤具有增强信息的作用;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图像更能对实质性占位性病灶判断其性质,更有利于诊断。结论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显影图像质量可得到肝脏和肝脏典型病变多期图像表现特征,能够快速的做出诊断,提高对肝脏实质占位性病临床诊断率,避免误诊发生,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影像依据。
陶森,郭卉[7](2015)在《肝活检在肝病患者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肝组织活检是对各种肝脏疾病的性质判定及严重程度评估的金标准。近年来肝活检术在肝病患者诊治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相关研究报道颇多,表明其对肝损害病因判定、占位性病变性质判定等诸多方面有重要意义,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从携带者到早期肝硬化的诊断以及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判定有重要作用。该文将介绍肝组织活检的方法与安全性以及肝损害病因判定,重点介绍肝组织活检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的应用。
方金鸣,王建祥,宋自芳,熊俊,郑启昌[8](2014)在《57例肝脏少见良性占位病变的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肝脏少见良性占位病变的病历资料,探讨诊断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近十年经术后病理证实的57例肝脏少见良性占位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多数患者无明显的既往史,无或者轻度具有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异常,24例有典型影像学表现,但只有6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得到了正确的术前诊断。结论部分肝脏少见良性病变在CT和MR动态扫描下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遵循诊治流程,完善常规检查,掌握疾病特点,可提高术前确诊率。
陈志敏[9](2013)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中细胞块对胰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EUS-FNA)活检细胞学中细胞块(CB)对胰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胰腺占位性病变,其中36例患者纳入研究,均进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分别作常规涂片、液基涂片及细胞块检查。比较三种细胞学方法对胰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36例患者最后明确30例为胰腺肿瘤,6例为良性病变。其中胰腺癌27例,胰腺假乳头状瘤1例,胰腺内分泌肿瘤2例;慢性胰腺炎5例,胰腺结核1例。常规细胞学涂片、液基细胞学涂片和细胞块切片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0%、83.3%和90%,三种方法诊断特异性均为100%,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3.3%、86.1%和91.7%,细胞块诊断准确率高于常规涂片细胞学(P<0.05)及液基细胞学(P<0.05)。术后72例患者均无出现出血、感染、术后胰腺炎等并发症。结论:EUS-FN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诊断胰腺占位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EUS-FNA细胞块方法结合免疫组化有助于胰腺占位病变的定性诊断和组织学分型诊断,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郭曦,唐继红,付必莽,董丽英,李春满,唐波,胡明道,张捷[10](2012)在《45例肝脏少见良性实性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治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肝少见肝脏良性占位病变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肝脏少见良性占位性病变的认识及临床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肝脏少见良性占位性病变,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少见良性占位性病变治疗经验。结果 B超检查45例,腹部CT检查38例,MRI检查35例,其中B超检出率为42.2%,CT和MR检出率高于B超,分别为60.5%和65.7%,未能检出者均误诊为肝癌或仅诊断肝脏占位性质待定。伴随HBV、HCV及肝硬化17例均被误诊为原发性肝癌或占位性质待查,未检出率100%。45例患者中,3例经肝穿病检证实为局灶性结节增生行定期随访;其余42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经病理病检确诊,术后康复出院率100%。结论多种影像学检查可提高肝脏少见良性占位检出率,但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并非少见良性占位性病变均需手术切除,但因确诊困难,如何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是目前临床所面临的难题。
二、B超对78例肝脏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超对78例肝脏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肝脏良性肿瘤外科诊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研究方法和资料 |
2.1 资料来源 |
2.2 外科治疗方法 |
2.2.1 术前检查及准备 |
2.2.2 手术步骤 |
2.2.3 术后处理 |
2.2.4 出院标准 |
2.3 观察指标 |
2.3.1 术前资料 |
2.3.2 术中资料 |
2.3.3 术后资料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患者术前影像学诊断情况 |
3.2 OH组与LH患者术前资料比较 |
3.3 OH组与LH患者术中术后资料比较 |
3.4 OH组与LH患者术后实验室资料比较 |
3.5 亚组间OH组与LH患者术前资料比较 |
3.6 亚组间OH组与LH患者术中术后资料比较 |
3.7 两亚组间LH组与OH患者术后实验室资料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影像学检查和术前诊断 |
4.2 手术治疗指征及方法 |
4.3 术中出血与手术时间 |
4.4 术后并发症 |
4.5 术后实验室指标与住院时间 |
4.6 不足与展望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 |
参考文献 |
(2)确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临床诊断及其重要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疗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3)三维重建融合B超导航技术在精准肝切除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4)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高频彩超临床诊断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3讨论 |
(5)B超对肝血管瘤的诊断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2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敏感性与特异性 |
2.2 患者满意度 |
3 讨论 |
(7)肝活检在肝病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肝脏穿刺的方法与安全性 |
2不明原因的肝损害的病因判定 |
3自身免疫性肝病 |
4肝脏实质性占位性病变性质的确定 |
5肝穿刺活体病理检查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的应用 |
5.1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病毒携带者 |
5. 2 CHB |
6肝脏病理检查与药物疗效判定 |
7肝脏病理检查与肝移植术 |
8小结 |
(8)57例肝脏少见良性占位病变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资料 |
1.2.1 主诉 |
1.2.2 体征 |
1.2.3 既往史 |
1.3 实验室检查 |
1.4 影像学检查 |
1.4.1 局灶性结节增生 |
1.4.2 肝腺瘤 |
1.4.3 肝结核瘤 |
1.4.4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
1.4.5 肝肉芽肿 |
1.5 治疗和结果 |
2 讨论 |
2.1 肝脏少见良性肝占位病变的临床特征 |
2.1.1 病史 |
2.1.2 临床表现 |
2.1.3 实验室检查 |
2.1.4 影像学检查 |
2.2 如何提高术前诊断率 |
2.2.1 掌握疾病特征是基础 |
2.2.2 影像学检查尤为重要 |
2.2.3 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是关键 |
2.3 手术时机选择 |
(9)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中细胞块对胰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及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45例肝脏少见良性实性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结果 |
2.1 影像学特征 |
2.2 治疗结果 |
3 讨论 |
四、B超对78例肝脏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肝脏良性肿瘤外科诊疗分析[D]. 罗来辉. 南昌大学, 2021(01)
- [2]确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临床诊断及其重要意义[D]. 孙亚辉. 海南医学院, 2021
- [3]三维重建融合B超导航技术在精准肝切除的应用[D]. 谢晓东.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4]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高频彩超临床诊断结果分析[J]. 邓丽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08)
- [5]B超对肝血管瘤的诊断应用分析[J]. 范传廷. 中外医疗, 2018(02)
- [6]螺旋CT平扫与多期增强扫描检出肝脏实质性占位病变的临床对比研究[J]. 朱亮旭,李吉超,向学凌.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05)
- [7]肝活检在肝病患者中的应用[J]. 陶森,郭卉. 医学综述, 2015(14)
- [8]57例肝脏少见良性占位病变的回顾性分析[J]. 方金鸣,王建祥,宋自芳,熊俊,郑启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03)
- [9]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中细胞块对胰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D]. 陈志敏. 广西医科大学, 2013(S1)
- [10]45例肝脏少见良性实性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治分析[J]. 郭曦,唐继红,付必莽,董丽英,李春满,唐波,胡明道,张捷. 肝胆外科杂志,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