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工防雹雨工作会议在滕县召开

山东省人工防雹雨工作会议在滕县召开

一、山东省人工防雹降雨工作会议在滕县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董芳[1](2014)在《印度解决南亚跨界河流争端的实践及其对中印跨界水争端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印两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中印两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环境利益均严重依赖于自然资源。众多的人口和强劲的经济增长使两国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今,这两个亚洲大国均已开始计划利用发源于中国、流经南亚的国际河流。然而,由于某些干扰因素(如领土争端和政治信任缺失),印度媒体反复炒作“中国水资源威胁论”,导致跨界水资源问题日渐上升为一个矛盾点,损害了中印关系。谈到南亚次大陆的水资源历史,涉及的国家包括孟加拉共和国、不丹、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这些国家均位于喜马拉雅带,几条主要的国际河流也流经该区域。该地区有着世界上最复杂的国际河流争端,同时也拥有解决此类争端较为成功和有意义的合作模式。因此,南亚地区水资源法规在国际法上享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分析南亚国际河流的冲突和争端解决方式,提出中印跨界水资源冲突的最新解决方法及双方合作的可能性。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选题动机、意义、问题、范围、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大纲,同时还包括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第二章主要讨论国际水资源冲突、区域安全和国际水法之间的内在衔接关系。第三章对南亚次大陆的区域安全和地区霸权进行了详细分析。第四章阐述了南亚国际河流的水资源冲突及解决争端的合作路径,包括法律途径、组织机制、第三方介入和未来合作前景。第五章详述了中印水资源现状及两国对共有跨界河流各自的开发利用计划,并指出中印水资源冲突的动机以及上述冲突对两国关系的影响。第六章指出中印利用共享跨界河流的不对等性,并提出中印水资源冲突的有效解决方案,建议两国增强政治互信,引入制度合作安排机制,在水资源利用和水资源管理问题上加强技术合作,从而实现从“分享水权”到“分享水利益”观念的转变来应对挑战。构建“中国一南亚,水资源区域合作组织”亦是应对“中国—印度—南亚水资源冲突”的一剂良方。最后,本文得出结论:南亚国际河流冲突和争端的解决方式,可以为中印跨界水资源冲突的解决方法及双方合作的可能性提供借鉴。整个地区的共享水资源的合作前景(不仅包括中印合作,还包括中国和所有南亚国家之间的合作)令人期待。

李祥东[2](2010)在《滨海干线公路的气象灾害防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交通需求增加,全球交通基础建设不断增强,大大提高了交通运输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内陆区域,滨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集中,交通网密集,由于滨海区域往往兼具大陆气候和海洋气候,而且气象灾害复杂而频发,每年滨海交通灾害都会给社会造成巨大损失。本文在对全球滨海地区发展现状、高速公路发展现状以及交通气象灾害状况的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滨海地区干线公路防灾现状及不足,借鉴了国内外气象灾害和交通灾害的研究,分析了滨海地区各气象灾害源的形成条件、灾害分类和发生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滨海干线公路交通灾害的防灾管理体系,由防灾策略、防灾工程和防灾规划组成。论文主要进行的工作。1.滨海公路气象灾害的防灾策略防灾策略的研究主要据各种灾害发生的规律和产生原因,提出建立和完善不同的气象预警体系;从灾前预防措施和灾后防治措施研究各种除灾和防灾的技术和方法,同时讨论加强综合管理、建立完善的分工制度和预警系统。2.滨海公路气象灾害的防灾工程防灾工程的研究是通过对灾害源产生的灾害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产生灾害提出防灾工程,通过综合对比,提倡生物防治工程,既环保,又持久、低碳、节约和可持续发展。3.滨海公路气象灾害的防灾规划防灾规划的研究主要根据各种气象灾害的特点,进行灾害区域划分,从公路网的选线和建立各种灾害的应急处理方面进行综合规划;同时根据我国滨海地区交通气象灾害预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力求保证滨海交通的畅通,减轻交通灾害带来的损失或预防交通灾害发生。论文针对河北省的滨海区域进行了实例研究。目前,我国滨海交通气象灾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对高速公路的防灾管理也处在摸索和实践当中。本课题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探讨空间,希望本文的工作能为未来滨海交通气象灾害的研究提供帮助。

王可法,白卡娃[3](2008)在《依靠科技进步 又好又快发展江苏人影事业——纪念中国人影事业发展50周年》文中指出江苏地处沿海,是全国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之一,既是工业大省,又是农业大省,特别是苏北地区,农业经济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从气候来讲,江苏属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带,气象灾害十分频繁,其中干旱、冰雹和高温等气象灾害每年都有发生,对江苏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据资料统计,从1961年到2008年,发生全省性的干旱就有40次,其中春旱14次,夏旱7次,秋旱19次。有的年份春旱、夏旱、秋旱接连发生。

山东省气象局科研所[4](1978)在《山东省人工防雹降雨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为了大力开展群众性的人工防雹降雨工作,以适应高速度发展农业的需要,山东省人工防雹降雨工作会议于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十一日至十四日在济南召开。

山东省革委气象局科研所[5](1976)在《山东省人工防雹降雨工作会议在滕县召开》文中研究表明 在举国上下热烈庆祝华主席为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的英明领袖,热烈庆祝粉碎王张江姚“四人帮”篡党夺权阴谋伟大胜利的

二、山东省人工防雹降雨工作会议在滕县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省人工防雹降雨工作会议在滕县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印度解决南亚跨界河流争端的实践及其对中印跨界水争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背景
        1.1.1 选题原因
        1.1.2 国际水资源冲突、合作与国际水法:综述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问题、研究范围和分析框架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范围和分析框架
    1.3 方法论
    1.4 结构
第二章 国际水资源冲突、安全和国际水法
    2.1 水、环境和气候变化
        2.1.1 水资源和全球水循环
        2.1.2 未来气候变化引发的跨界水资源变化
    2.2 共享水资源的地缘政治和安全
        2.2.1 共享水资源的地缘政治
        2.2.2 水资源安全
    2.3 跨界水资源的冲突与合作
        2.3.1 水文-政治研究-跨界水资源冲突还是合作
        2.3.2 “冲突”与“合作”的辩证关系
        2.3.3 国际河流流域合作组织
    2.4 国际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国际法规
        2.4.1 国际水法
        2.4.2 协定框架
    2.5 结论
第三章 南亚次大陆的区域大国、霸权、领导权及安全
    3.1 南亚的概况
        3.1.1 南亚国家主要的内部冲突
        3.1.2 南亚概况
        3.1.3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
    3.2 权力,新兴力量和地区霸权
        3.2.1 权力
        3.2.2 新兴力量
        3.2.3 霸权
    3.3 对霸权和领导力的认知
        3.3.1 认知
        3.3.2 霸权与领导力的认知
    3.4 印度在南亚处于什么地位:霸权地位还是领导地位?
        3.4.1 作为地区霸主的印度
        3.4.2 作为地区领导的印度
    3.5 结论
第四章 南亚国际河流的冲突与合作
    4.1 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印度-孟加拉国及恒河-雅鲁藏布江-梅克纳河流域共享水争端
        4.1.1 印度-巴基斯坦共享水争端
        4.1.2 印度-尼泊尔共享水争端
        4.1.3 印度-孟加拉国共享水域冲突
        4.1.4 恒河-雅鲁藏布江-梅克纳河流域(GBM)共享水域冲突
    4.2 法律途径:印度与巴基斯坦、印度与尼泊尔、印度与孟加拉国之间的条约框架
        4.2.1 印度与巴基斯坦河水共享条约
        4.2.2 印度与尼泊尔之间的水共享条约
        4.2.3 印度与孟加拉国之间水域共享条约
        4.2.4 条约中第三方介入的作用
    4.3 执行条约的合作及机制
        4.3.1 1960年《印度河水条约》下的合作与机制
        4.3.2 执行印度和孟加拉国之间条约的体制
        4.3.3 印度和不丹:没有条约关系的最佳伙伴
    4.4 南亚次大陆跨境水域争端最新案例研究:印度河流域吉萨冈戈河仲裁
        4.4.1 前言
        4.4.2 争议和诉讼
        4.4.3 裁决
        4.4.4 案例小结
    4.5 总结:南亚次大陆冲突与合作的回顾与展望
        4.5.1 双边主义与多边主义
        4.5.2 水权利及水利益
        4.5.3 第三方介入
        4.5.4 制度与纠纷解决
        4.5.5 未来前景
第五章 日益突显的中印跨界水争端
    5.1 印度水资源及其内河联网计划
        5.1.1 印度水资源现状
        5.1.2 印度内河联网计划
    5.2 中国的水资源及其南水北调工程
        5.2.1 中国的水资源现状
        5.2.2 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
        5.2.3 雅鲁藏布江水能开发之战略意义
    5.3 中印跨界水资源现状
        5.3.1 中印共享水资源概况
        5.3.2 气候变化对中国与南亚次大陆国家之间共享流域的影响
        5.3.3 中印跨界水资源纠葛和起因
        5.3.4 印度舆论定调中国“水资源武器论”
    5.4 中印水资源纷争的影响
        5.4.1 中印水资源纷争对中印关系的不利影响
        5.4.2 中印水争端对“中国—南亚”多边关系的影响
    5.5 结论
第六章 中印跨界河流合作
    6.1 上下游冲突中的“不造成损害的义务”与“公平合理利用”原则
        6.1.1 “不造成损害”和“公平合理利用”的关系
        6.1.2 只能是河流上游沿岸国对下游沿岸国造成损害?
    6.2 补偿性支付在跨界河流管理中的应用
    6.3 跨界水域上的水利设施:从水权分享到利益分享
        6.3.1 国际河流大坝利益共享的概念化
        6.3.2 国际河流利益共享的概念
        6.3.3 大坝相关的利益与外部效应
        6.3.4 水利同政治结合与水利工程利益共享的磋商激励机制
        6.3.5 协商利益共享机制
    6.4 从南亚地区跨界水争端及解决路径看影响中印合作的因素
    6.5 中印水争端解决的前提和基础
    6.6 预防冲突和加强合作的途径
        6.6.1 中印共享水域政治经济策略模型分析
        6.6.2 国家和次国家层面
        6.6.3 国际层面
    6.7 发源于大喜马拉雅地区的国际河流的地理信息、现有合作和未来的设想
        6.7.1 起源于大喜马拉雅地区的国际河流的地理信息
        6.7.2 中国与印度、孟加拉国针对跨界河流的合作
        6.7.3 构建“中国—南亚水资源区域合作组织”
    6.8 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大事记及科研成果
后记

(2)滨海干线公路的气象灾害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气象灾害对公路的影响及特点
        1.1.1 气象灾害对公路的影响
        1.1.2 气象灾害的特点
    1.2 国内外交通气象灾害的发展及现状
        1.2.1 国外交通气象灾害的发展及现状
        1.2.2 国内交通气象灾害的发展及现状
    1.3 中国滨海及高速公路
    1.4 滨海交通气象灾害的研究
        1.4.1 滨海交通气象灾害的特点
        1.4.2 滨海气象灾害对公路的危害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本章小结
2 滨海公路气象灾害源的分析
    2.1 滨海雾灾害的分析
        2.1.1 滨海雾的概述及其危害
        2.1.2 滨海雾的分类及形成条件
        2.1.3 滨海雾的季节分布特征
    2.2 滨海冰雪灾害的分析
        2.2.1 滨海冰雪灾害的概述及危害
        2.2.2 滨海冰雪灾害成灾原因及分类
        2.2.3 滨海雪灾的危险级别
        2.2.4 滨海雪灾的发生规律
    2.3 滨海暴雨灾害的分析
        2.3.1 滨海暴雨的概述及危害
        2.3.2 滨海暴雨的形成及其特点
        2.3.3 滨海暴雨预警信号
    2.4 滨海风雹灾害
        2.4.1 滨海风雹灾害的概述及危害
        2.4.2 滨海风雹灾害的形成
        2.4.3 滨海风雹灾害的分布特征
    2.5 台风灾害
        2.5.1 台风的概述及危害
        2.5.2 台风的形成及条件
        2.5.3 台风的分布特征
        2.5.4 台风的基本特征
    2.6 气象灾害对公路的破坏
    2.7 本章小结
3 滨海公路交通灾害的防灾策略
    3.1 概述
    3.2 滨海雾灾害的防灾策略
        3.2.1 完善滨海预警系统
        3.2.2 滨海除雾技术和方法
        3.2.3 综合管理措施
    3.3 滨海冰雪灾害的防灾策略
        3.3.1 滨海冰雪灾害预警系统
        3.3.2 滨海除冰雪新技术和方法
        3.3.3 综合管理措施
    3.4 滨海暴雨灾害防灾策略
        3.4.1 建立滨海暴雨预警系统
        3.4.2 造成滨海公路水毁的原因
        3.4.3 鉴予滨海水毁原因提出对策
    3.5 台风灾害防灾策略
        3.5.1 台风的预警系统
        3.5.2 台风预防的综合管理
    3.6 滨海风雹灾害防灾策略
        3.6.1 完善滨海风雹灾害预警系统
        3.6.2 滨海预防风雹灾害的策略
        3.6.3 滨海风雹灾害的综合管理
    3.7 本章小结
4 滨海干线公路的防灾工程
    4.1 概述
    4.2 完善和安装滨海高速公路安全设施
    4.3 滨海公路水毁的防灾工程
        4.3.1 滨海水毁前的防治工程
        4.3.2 滨海水毁后的防灾工程
    4.4 滨海公路滑坡灾害的防灾工程
        4.4.1 滨海公路滑坡前的预防工程
        4.4.2 滨海公路滑坡后的防治工程
    4.5 滨海公路泥石流灾害的防灾工程
    4.6 滨海公路的生物防治工程
        4.6.1 滨海雾灾和雪灾的生物防治
        4.6.2 滨海暴雨和台风的生物防治
        4.6.3 滨海风雹灾害的生物防治
    4.7 本章小结
5 滨海干线公路的防灾规划
    5.1 概述
    5.2 滨海气象灾害区域划分
    5.3 滨海干线公路网的选线
        5.3.1 滨海干线公路网的规划
        5.3.2 针对滨海雾、雪和风雹灾害的公路规划
        5.3.3 针对滨海暴雨、台风灾害的公路规划
    5.4 河北省滨海地区的气象灾害公路规划
        5.4.1 河北沿海三市的高速公路情况
        5.4.2 滨海气象灾害的区域分析
        5.4.3 滨海干线公路的规划建议
        5.4.4 滨海干线公路的应急规划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山东省人工防雹降雨工作会议在滕县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印度解决南亚跨界河流争端的实践及其对中印跨界水争端的影响[D]. 董芳. 武汉大学, 2014(06)
  • [2]滨海干线公路的气象灾害防治研究[D]. 李祥东.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3)
  • [3]依靠科技进步 又好又快发展江苏人影事业——纪念中国人影事业发展50周年[A]. 王可法,白卡娃. 中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50周年纪念文集, 2008
  • [4]山东省人工防雹降雨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J]. 山东省气象局科研所. 山东气象, 1978(01)
  • [5]山东省人工防雹降雨工作会议在滕县召开[J]. 山东省革委气象局科研所. 山东气象, 1976(S1)

标签:;  ;  ;  ;  ;  

山东省人工防雹雨工作会议在滕县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