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拒绝虚胖:中国不要“泡沫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何阔云[1](2019)在《基于门槛效应的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就必须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实体经济的支持,同时实体经济也是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立足的物质基础。但是从2008年经济危机发生之后,我国的金融行业的利润依旧居高不下,反之实体经济的相关企业利润逐渐下滑,发展乏力,有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甚至出现产业空心化的现象。研究我国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二者的关系可以了解金融发展是否挤占实体经济利润,占用实体经济发展资源,进而对金融行业的发展进行正确引导,使其发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本文以2000-2016年全国31个省份17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在考察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引用经典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并构建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存在的真实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门槛效应,表现为非线性关系,金融发展低于门槛值0.148时对实体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影响,但当金融过度发展超过门槛值0.148将会阻碍实体经济增长。并在此基础上将31个省份划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分别测度金融发展对区域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得到的结果是东部存在显着的单门槛效应,门槛值为0.156;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都存在显着的双门槛效应,中部地区的门槛值分别为-0.072和0.074;西部地区的门槛值为-0.082和0.051。除此之外,我国政府作为一种补充性的非正式机制,可以制定合理的金融政策,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引导金融机构规避风险,为更多需要支持的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考虑到政府在实体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尝试将政府支出纳入门槛效应分析体系,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确实与政府支出水平存在密切联系。更确切的说,在高水平的政府支出条件下,提高金融发展程度对实体经济增长有利,反之则不利。最后,本文针对金融协调发展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帮助金融促进实体经济更好更快地增长。
韩心灵[2](2018)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30多年保持平均两位数高速增长,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相信不久将大概率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然而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表现为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失衡和主体收入分配格局失衡。国民收入分配失衡问题对经济增长造成巨大负面影响,比如经常性的产能严重过剩,经济运行的“脱实向虚”,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积累,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不畅问题,收入差距程度很大等等。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经济增长是生产力层面的范畴,而收入分配是生产关系层面的范畴,我们不但要重视经济增长对收入分配的决定性作用,毫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我们也决不能忽视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反作用。经济增长是历史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因而与之相适应的分配制度也应该是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分配关系变革可能对经济增长起关键作用。我们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正确分析增长与分配的关系,在我国发展阶段进入新时代以后,更应该关注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影响。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合理的研究成果,从理论上阐述国民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提出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合理化的原则,实证分析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经济增长效应,并深入分析国际上主要国家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规律和经济增长效应,提出优化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和观点有: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合理化是指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以后,国民收入中的劳动和资本收入总量和比例能够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和按要素贡献原则,在国家、企业和居民之间的分配总量与生产总量基本平衡,分配结构与经济结构相适应,能够充分发挥各方的发展动力、有利于生产力又好又快发展的收入分配格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随经济发展动态调整的过程,没有适用于所有发展阶段的最优分配格局,但是在一定发展阶段存在最优分配格局区间。判断国民收入分配合理性的原则有劳动生产率提高与经济增长原则、激励与适度差距原则、劳动者分享生产剩余原则和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原则。理论分析方面,本文从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种学术视角分析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马克思认为劳动收入占比与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和积累率相关,它们受微观生产方式、宏观制度环境和劳资关系对比等因素影响,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劳动收入份额,其中决定性因素是生产资料所有制。马克思经济学认为,在经济均衡发展时,劳动收入的增长应该与经济增长协调一致,否则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无法实现,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条件无法满足,两大部类出现结构性失衡。资本主义社会国民分配格局通过影响积累能力、消费能力、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等因素作用于经济增长。资本主义国民收入分配不公带来生产和消费的经常性失衡,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表现为周期性经济波动。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阶段、技术进步、劳资地位、市场结构、全球化等众多因素影响收入分配格局;国民收入分配通过影响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投入从而影响经济增长本身的路径来实现,收入分配格局从供给、需求和结构三个方面影响经济增长:供给方面,分配格局通过影响劳动供求、资本供求、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等核心增长要素作用于总供给;需求方面,分配格局通过影响消费和投资从而影响需求总量;在结构方面,通过影响消费结构、投资结构、产业结构等方面影响经济结构。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在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表现显着不同:要素分配方面,改革开放之前的劳动收入比重远高于改革开放之后;主体分配方面,改革开放之前分配比重从大到小分别为家庭收入、政府收入与企业收入,改革开放之后分别为家庭收入、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改革开放以后,劳动收入比重呈现先逐渐上升、然后快速下降、接着反弹上升的过程,但是收入分配偏向资本的趋势是没有显着改变;家庭收入比重特征是先下降后上升,企业收入比重的特征先上升后下降,政府收入始终缓慢上升,总体上家庭收入比重偏低、企业与政府收入偏高;省级行政区收入分配格局,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表现显着不同,表明收入分配格局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当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有所改善,但还处在结构性失衡状态,还没有达到最优收入分配格局。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在1978年到9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到2007年、2008年之后的三个时期结果差异很大。从经济总量效应、经济效率效应、经济结构效应以及收入差距效应等几个方面来看,改革开放初期到90年代中期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90年代中期到2007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严重失衡的,造成了经济的结构性失衡;2008年以后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有所改善,劳动收入与家庭收入比重增加,收入差距减少,经济增长效率和结构改善,国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见成效。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国际比较方面,近五十年以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劳动收入比重均呈明显下降趋势。我国与发达国家平均劳动收入占比还有较大差距,但是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劳动收入占比。主体收入方面,我国的家庭收入与企业收入比重低于发达国家,政府收入比重高于发达国家。经过实证分析发现,第一,发达国家劳动份额与GDP增长率呈倒U型关系,即随着劳动收入份额的增加,GDP增长率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变化特征;第二,随着家庭收入份额的增加,GDP增长率经历先增加而后下降的过程,家庭收入份额与GDP增长率亦呈倒U型关系。因此从发达国家发展经历表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存在最优的变化区间,无论劳动收入还是资本收入都不能超过一定比重。对美国和日本两国的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有:劳动收入比重应该与劳动生产率增长保持同步;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应该保持合理比例;工业化中后期政府应该重视建立普通劳动者利益保护制度,政府对收入分配方面要始终关注公平问题,让市场机制起决定作用只会导致富者愈富、穷者愈穷;工业化后期与后工业阶段仍然要重视发展实体经济,严格控制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根据评价国民收入格局的四个原则,本文认为2008年以来的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的作用是积极的,但是与我国潜在的最优国民收入分配区间还有差距,劳动收入与家庭收入还处在倒U曲线的左侧。主要问题是劳动收入较低而资本收入较高,家庭收入较低而企业、政府收入偏高。因此,我国应该高度重视普通劳动者的重要作用,适度控制资本收入比重,在收入分配中充分体现劳动价值,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还应该继续向劳动倾向,提高家庭收入,适当限制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这个过程还需要若干年的调整。最后,本文提出国民收入分配调整的政策建议,包括深刻认识经济发展中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切实落实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深化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降低市场扭曲程度;在企业中推行利润分享制,让劳动者分享生产剩余;提高劳动者的议价能力,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发挥政府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中的积极作用。
周立[3](2013)在《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中国银行业正处于战略转型和快速国际化发展阶段。中国银行业需优化资产质量,提供优质产品和金融服务,改造业务流程,完善银行治理机制,提高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效益,进一步降低成本投入和资本消耗,转外延粗放式增长为内涵集约化增长,将规模与增长、风险与收益、稳健与创新、本土化与国际化等方面全盘结合起来,从银行治理机制上引导和规范中国银行业基于长期优质增长而非规模粗放扩张,真正做到经营方式的转变。中国银行业全球化布局需加快,在全球范围内要敢于直面与各国大型商业银行开展全面的业务竞争,进一步提高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国银行业从“大”到“强”的转变。对国际银行业来说,改革、兼并、重组一直是其主要的发展旋律,更是一流大型商业银行阶梯式成长的基本路径。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后,欧美诸国或对危机银行部分股权国有化,或注资银行业,或大银团之间业务重组,或资金充沛、经营尚可的银行收购濒临倒闭的银行,以此来推动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对于新兴市场国家来说,则抓住经济强势增长的机遇,不断深化和推进银行业改革,以此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并加速拓展海外业务和机构布局,如中国、巴西、南非、俄罗斯等国商业银行业。面对金融全球化及国际银行业的深刻变革,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要转变依靠国家金融政策保护和外延粗放式的发展思路,深切地认识到提高银行经营水平、国际化经营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的迫切性。随着中国银行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金融脱媒发展的态势、资本和货币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金融体制其他方面的深化改革,在竞争性的国际银行业市场中,中国商业银行需要能够持续地比外资银行更有效率地向金融市场提供现代金融产品和服务,并获得持续的盈利和自我发展的综合能力。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中国银行业的资金效率和资本充足率、改善银行治理机制、坚持市场主导和创新发展的经营原则,建立起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国际一流大型商业银行是中国商业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对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工程,不仅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全面整合和补充,更能够为商业银行业国际竞争力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指明路径;不仅为大型商业银行制定异质性的竞争策略、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也能够为政府部门(央行、银监部门等)的宏观决策、政策制定和监督管理提供综合性的评价标准和理论依据。构建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各因子要素进行实证检验,能够较为明晰地了解决定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面对一流国际大型商业银行强有力的外部竞争时,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能够有效地做出理性的应对措施,巩固和发展自有市场、客户和业务,并逐步迈入国际一流商业银行的队列。同时,能够为中国大型企业走出去和海外投资战略服务,有利于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和全球影响力提升。科学而全面地评价中国大型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选取英国《The Banker》以一级资本排名全球前50强大型商业银行(剔除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两家投资银行)和另外5家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特别是商业银行)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国际竞争力的大量文献、资料及研究方法,进而较为全面而准确地界定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和评价体系。整个研究分为8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选题的意义、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文章主要创新点及不足;第二部分,介绍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理论基础,对研究的基础概念予以说明,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评述;第三部分,介绍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实践和构成要素;第四部分,介绍中国大型商业银行的历史沿革、国际化进程、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现状;第五部分,介绍各国商业银行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国际化经营现状及其国际竞争力强弱;第六部分,介绍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并对国际银行业绩效与混业经营、竞争环境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得出混业经营和国际化发展对于提升中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是有益的结论,重点探讨了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模式的类型和其国际化发展的经验借鉴:第七部分,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从理论框架出发、介绍研究样本和评价指标选取、指标标准化及模型的建立。介绍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排名、各具体指标细项得分,并为提高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理论上分析。第八部分,介绍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建议。通过理论的演绎和实证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为:首先,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国际银行业重要的参与者;其次,中国大型商业银行优势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其高盈利性和规模增长优势明显,包括总资产收益率较高、资本收益率较高和经营成本较低等三个方面的优势明显;再次,中国银行业的另外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通过国家注资国有商业银行、组建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大力引入国外战略投资者、IPO募资和扩股再融资、政策保护下的高额盈利、内生性跨越式发展和行业内并购整合等手段并举,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实力迅速增强;另外,中国银行业的整体风险管理能力需要加强,经营的稳健性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最后,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程度不高、品牌竞争力不强,在国际银行业市场难以俘获国外客户的信心。进一步提高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在参与国际银行业的竞争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树立全球意识,全面参与国际竞争;(2)坚持创新发展,保证稳定盈利水平;(3)加强基础设施,提升管理体系效率;(4)实现综合经营,提供全能银行服务;(5)整合业务流程,打造强大银行品牌。另外,在国际银行业的排名中,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得分逐年上升,竞争实力逐步提升,但竞争实力上升趋势能不能持久,还得看中国银行业国际化进程的进和自身业务发展模式的转变。
朱楠[4](2011)在《基于转型风险的中国经济安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险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始终,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也是人类抗拒风险的过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非传统领域的风险逐步成为威胁国家安全的主要因素,特别是20世纪后期,一些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这些转型国家在严格实行计划经济制度的时代不存在现代经济风险的,然而市场经济却使转型国家暴露在现代经济风险之中。中国的经济转型已经过了“而立之年”,期间在实行经济转型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转型和全球化双重风险,使我国在前30年的转型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国家经济安全隐患,迫使未来的转型面临更加复杂和残酷的转型风险,如不建立相应的国家经济安全机制,转型风险将蚕食已经取得的经济成果,进而使转型结果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转型国家在转型过程中一般存在两方面风险,即一般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通常而言,一般性风险影响经济绩效,而系统性风险是由转型经济体制性原因造成,这种风险会导致经济转型失败。对于中国而言,产生系统性风险的原因可归纳为市场制度及规则设计缺陷、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和投机性、国际经济危机和通膨通缩的冲击三个方面。针对转型过程中的系统性风险,通过中国转型经济风险的指标体系的评述和分析,掌握转型风险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为国家整体性经济安全的机制构建提供依据。因此,国家整体性经济安全机制主要涵盖三个方面,即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规则、建立完善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建立抵御经济全球化的国家经济安全防御体系。在转型过程中,我们不应忽视转型风险对个人和家庭产生的巨大威胁。个人经济风险在中国转型30余年中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不仅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不具备承担风险的能力,而且也超出了普通民众及其家庭承担风险的能力。包容民生问题、关注人的发展作为中国经济转型下一个30年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针对个人的年老、疾病、伤残等一般性风险,尤其是人口老龄化风险,通过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重新设计,以跨代际社会保障制度对风险进行分散;针对个人财产风险,即职业生涯风险和房屋价值风险,这两种风险对个人和家庭的威胁是沉重的,它直接影响着个人的发展乃至生存。因此,以商业保险的形式构建生计保险和房屋价值保险,使之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有益补充。社会保障制度、商业保险和家庭保障共同构筑了个人经济安全的保障机制,成为国家经济安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转型风险的角度,结合中国经济转型和国际经济环境,对国家经济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文章从国家和个人层面构建了国家经济安全机制,并将经济安全机制的实施作为研究的落脚点,遵循预测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原则来制定相应的政策选择,进而提出确保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内部稳定系统和外部稳定系统作为实施路径,为经济安全机制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宗军[5](2011)在《防范政府债务危机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政府债务危机是一个反复发生的历史现象。从债务到危机的质变需要诸多条件。从财政本身来看,由于支出膨胀的刚性和收支的不匹配性,加上赤字扩张的两面性,其本身包含着债务危机的内核。政府债务危机的直接原因有四方面:财政不自律或财政政策失误等财政自身因素;债券市场不发达或利率畸高等内源融资因素;经常项目赤字延滞性或资本项目盈余脆弱性等外源融资因素;以及币值紊乱等因素。而国际资本流动成为债务危机重要的触发性和传染性因素。从本质上讲,债务危机是经济危机的表达式。由于政府收支是社会经济运行的一部分,政府债务是社会供求的突出矛盾的反映。由于社会供求如此地不平衡,以致政府收支的不平衡超过了经济承受限度,出现债务危机。政府债务危机也意味着政府缓和经济危机的失败,即调和社会化大生产和相对低下的有效需求之间矛盾的失败,甚或成为激化这一基本矛盾的诱因。但同时,债务向危机的转化需要过程,全球化也为缓解政府债务危机提供了可能,债务危机仍具有可控性。就中国现状而言,政府债务尚可维持,但压力和风险已经偏大。其中存在大量的体制性因素,诱致债务问题具有长期性和隐蔽性,如不加以解决,风险可能进一步累积,并有突发激化的可能性。如政府行为和微观治理亟待进一步规范;中央地方的财政体制尚须进一步理顺;政府财政民主化法治化尚需大力推进;政治经济运行环境处于变革期;面临着外部不确定性增强等系统性风险因素。基于从债务到危机转化条件的分析,我们必须树立辩证的债务观,即包括积极的债务观、负责的债务观、发展的债务观、全面的债务观。贯彻辩证债务观,必然要求完善财政治理。要着力建设限制道德风险的体制机制;以预算民主为突破口,加强财政预算执行的监督约束机制;以改革分税制为突破口,加强各级政府之间财政关系的协调;以制定财政中期计划为突破口,加强财政风险监测和评价机制。要以破解支出结构固化为重点“简”支出,以发挥财政支出乘数效应为重点“巧”支出,建立增长性的财政收入政策;坚持生产性的国债运用政策。关于破解地方支出膨胀与地方财政困顿这一对矛盾,必须坚持“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政策体制要有创新突破。如改革分税制、加强地方债务管理、赋予有约束的地方举债权、分类化解平台融资问题、加强地方金融治理等。债务问题从来不是单纯的财政政策问题,需要其他宏观政策的配合。在货币政策方面,要防止低利率常态化,也要防止利率的突发高涨;坚持浮动汇率和资本有限管理的政策组合;借助债券市场开放配合妥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实行审慎转向的贸易政策,减少经济对贸易盈余的依赖。实行积极的消费政策,倡导理性消费、安全消费和绿色消费。在金融市场政策方面,要进一步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健性;加强金融基础市场——国债市场建设;平衡发展信用债券市场和股权市场;并且有计划地推进全球性协调。
谢银玲[6](2010)在《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 ——以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全球跨境企业对中国内地上市公司的敌意收购为考察对象,以公司自身治理的法理基础为起点,通过世界并购浪潮对现代企业的洗礼、国际组织有关并购的立法和实践分析,以及世界两大法系代表性国家、地区产业政策与经济发展政策的研究与借鉴,试图为现行的中国外资并购相关立法提供进一步完善的建议,以及中国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的防御献策,并建立一个更加坚实的法律后盾。本文正文五章,前缀绪论,正文焦点有三:一、发展中国家外资并购之价值分析(第二章第三节);二、现行外资并购法制体系之商榷(第四章第三节);三、完善我国反收购法制之对策(第五章第三节),各章内容概述如次:第一章“上市公司并购防御与治理原则微观分析”彻底揭露上市公司并购中各个公司主要内部机构之间的权利、义务制衡关系,以便从法理上确认管理层并购防御权的正当性。本章以上市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价值为起点,从公司治理角度,较深入地分析并购活动与公司治理的联系,以及上市公司治理原则对反收购的作用,论证上市公司管理层并购防御权之法理基础,并在文中确认:中国上市公司在被收购的过程中,核心管理层──董事会对外来并购防御有法定的防御权,这为上市公司面临敌意收购的防御判断建立了一个更加专业的基础。内容包括第一节“上市公司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之价值分析”(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相关的治理问题)、第二节“经营权的法理基础”(董事权利与义务论证)以及第三节“上市公司并购防御措施之治理基础”(反收购理论争议之核心及并购防御权之归属)。本章结语:“反收购措施不破公司治理原则”将上市公司董事会的防御决策置于其经营权的本职任务,视反收购措施为经营管理的至高表现。第二章“跨境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动因、风险及东道国价值论证”为本文所涉有关经济方面之核心理论,涉及古典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帕累托效率概念以及国家竞争力钻石模型理论等多种与市场经济追求有效竞争的相关理论,目的是对当代企业跨境并购的缘起有一根本性的掌握。为完全透视企业外部成长的价值及发展中国家的两难性,本章以比较充裕的篇幅从经济及管理学角度论证企业并购的不可避免性及反收购的必要性,阐述了发展中国家在外资的需求以及国家经济安全发展全局的平衡中,应谨慎规范跨国并购的防御规制。内容包括第一节“跨境敌意并购之理论进路”、第二节“反收购措施之风险结构”以及第三节“发展中国家外资并购之价值分析”。从本文的题名“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以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为视角”可看出,发展中国家的价值选择将成为本文的根本点,本节将提示本文最终将要传达的:国家对利用外资有怎样的价值选择就会有怎样的经济政策,同时就会有怎样的外资立法(当然包括外资并购立法)。本章结语最终得出:“发展中国家之并购防御法制必慎裁独断”,意指外资政策思虑要审慎、果决,谨防迷失核心价值。第三章“国际跨境并购竞争规制之比较分析”涉及国际间有关并购的法理、实际法规、实务分析,具体依该国或地区并购法制史在两大主要法系之代表性、与中国竞争立法的相关性、亚洲并购竞争法制最先进代表国家、中国社会条件相似性,以及与我国国情紧密性等五个因素为标准,选取美国、德国、欧盟、日本、印度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等六个代表性国家及地区作为阐述目标,分析了世界历经几次并购浪潮后,两大法系的几个代表性国家及地区的并购与反收购规制的发展进程及其竞争法制的实践经验,观察在并购活动全球化下,各国家、地区乃至各国际组织的竞争政策与规制之发展概况,何以为中国现行相关制度参照系。内容包括第一节“普通法系国家竞争法制与反收购规制之实践分析”、第二节“大陆法系国家及地区竞争法制与反收购规制之实践分析”、第三节“区域组织竞争规制典范──欧盟”以及第四节“国际组织关于投资竞争规制之现况”。本章的结语“趋同乃现实不必是理想”说明经济全球化后,世界各国外资立法的自然融合现象。第四章“我国上市公司外资倂购法制体系分析”旨在为我国现行倂购与反收购法制概念与体系及其缺漏之总体检。本章为本文研究的“重磅区”,在检阅国际有关竞争法制及外资立法例后,回到中国的现行上市公司并购立法与实践现况。全文涉及我国现行规范并购业务数十部主要法律法规的梳理,以及整体并购系统成长空间的抽象总结,为尽量顾及规范阐释的忠实性,本章行文平铺直述,诌议不讳,期能比较准确地掌握我国现行并购法制的优势与缺点。内容包括第一节“现行并购基本法制”、第二节“外资并购专门法制”以及第三节“现行外资并购法制体系之商榷”。结语题为“今非昔比的价值选择”,从我国现行外资立法的政策与思路,揭示国家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价值选择。第五章“再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制对策之诌议”作为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结论,本章试图从我国自成体系的现行并购相关法制中,为上市公司的反收购措施抽离出适法的与无法规支持的,并于当下无法施行的反收购措施分析之中,开辟解决的途径,最终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是为再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制提出对策与修法建议,希望为未来“中国企业并购规范与制度指南”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内容包括第一节“现行法制下反收购措施之适用分析”、第二节“现行法制适用反收购措施之瓶颈”以及第三节“完善我国反收购法制之对策”。第五章作为本文的结论,其结语“巨人肩膀的登高望远”也传达了本文的重要精神。英国首相布朗(Gordon Brown)于2009年4月2日在英国伦敦的全球最大经济体G20高峰会议的闭幕新闻发布会称“《华盛顿共识》的时代已经结束”,事实上“华盛顿共识”时代的结束暴露的是一种思维(美国式新自由主义经济观念)在历史长河中因过度消费而导致的能量耗尽。人类理性之所以高贵就在于其“选择性”,理性的动能创造了世界的多样性,欧洲的“社会市场经济”、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或者中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是选择项,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选择项,将某种价值观强加于所有的对象就是一种“思维的过度消费”,这种傲慢恰恰是反理性的。是以,即使在多元复杂的全球化经济网络,无所谓从一而终的经济发展理论,“永远的宏观微调”是政策不妨碍法制的不二原则。欧洲的“社会市场经济”与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双方过招,对比的结果,明显可见:政府那只鞭策市场的手,轻重不一,则效果各异。1997年的东南亚经济危机首次见证了极端“自由市场经济”的败笔,2007年美国次贷风波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则突显了“社会市场经济”那只宏观的手确实不可偏废。本文将国家宏观调控的“手”视为自由竞争市场的“巨人肩膀”,也将“法制化”的反收购措施视为被收购目标公司的“巨人肩膀”;上市公司反施购措施的法制化,小而言之,是政府保障市场健康发展有关部门对上市公司最具有现实意义的礼献,大而宣之,也是政府对市场自由竞争的理性化支持。我们期待:法律规制成为政府经济计划与政策的真正载体,而法制体系是国家意志抵御社会破坏者的防火墙,更是执法机构与境内外守法个体或组织共同仰望的靠山。经济社会秩序建筑无所谓上层或下层,无论内外资的并购活动,皆应依赖相同的法制系统,法制化规则将使外资对东道国的计划与政策无须比内资更加忧虑,目光只需停留在输入地的法律上,此举必为中国政府对市场施以最少干预的强力体现。
蒋晓蕴[7](2009)在《目标公司管理层反收购行为法律规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世界经济联系愈加紧密、国有股的减持、股权结构的逐步变化和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收购日渐频繁,而以敌意收购出现为前提的反收购也逐渐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热点。反收购,是指目标公司为防止其控制权发生转移,而采取的旨在预防或阻止收购人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对抗性行为。反收购与敌意收购相伴而生,其基本目的在于阻挠和抵御敌意收购的顺利进行,其运作的基本宗旨是对公司和股东利益的维护。通过正反两面对反收购的价值进行分析,我们了解了反收购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它内在合理性与负面效应并存的特质决定了我们在承认其存在价值的同时还应清楚认识到它所产生的消极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法律上的规制。而谈及规制反收购,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将重心投放在目标公司管理层上。因为在反收购中,目标公司管理层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反收购行为会对目标公司、股东、收购方、相关利益者乃至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作者分析指出正是因为收购会动摇管理层的主导地位,对管理层的利益产生影响,所以目标公司管理层为了抵御收购采取了一系列反收购措施,有的管理层甚至不惜牺牲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合法利益来维护自身的地位,这种打着幌子谋求个人私利的行为应该得到严厉的禁止。如何规制管理层的反收购行为,以防止其滥用权利损害他人的合法利益?如何在反收购中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收购与反收购的攻防战是一场博弈,自从公司收购产生以来,围绕着收购和反收购的理论争议就没有停歇过,而目前我国相关法律的缺失和滞后又使这种争议日趋激烈。一边是与日俱增的反收购案例,一边却是无法可依的尴尬境地,二者的矛盾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愈加激化。如何构建和完善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使得反收购有法可依,是我们当前最为关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分五个部分从理论的层面出发,对目标公司管理层的反收购行为进行了多角度和全方位的细致探讨。第一章,反收购制度的合理性分析。笔者以大港油田收购爱使的案例为引,阐释了收购与反收购的涵义,并从否定和肯定两个方面探讨了反收购的价值,论述了反收购的积极功能和负面影响,反收购是目标公司董事维护本公司股东利益和击退某些不良收购者,维护公司长远利益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对公司员工乃至社会的一种责任承担。但是犹如一把双刃剑,反收购也可能导致目标公司管理层滥用权力,以维护自己的私利,还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阻却资源合理配置的实现。因此反收购的存在是必然和必要的,但是也应该对其进行合理和必要的限制和监督。第二章,目标公司管理层反收购行为规制。笔者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规制反收购行为应该从目标公司管理层入手,因为管理层在公司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坐拥巨大的权力,掌控着公司的命运,是公司的代表和体现,对公司的运营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因如此对管理层反收购行为的规制成为了重中之重。管理层实施的反收购措施种类繁多,笔者将它们划分为事前和事后的反收购措施进行了分类介绍,对不同的反收购措施及其影响有了初步的认识。管理层的反收购措施会对目标公司、股东、利益相关者造成重大的影响,使我们无法放任其发展,不得不对其进行必要的限制,于是笔者在后半部分进一步阐述规制管理层反收购措施的积极意义。它有利于平衡目标公司管理层个人与公司的利益;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合理配置资源;是对对股权自由转让原则的遵循。通过对规制管理层反收购行为进行功能分析,构建了规制该行为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我国反收购制度的运行现状及其问题的成因分析。从理论过渡到现实的中国,我们发现我国有关反收购的法律严重滞后,还存在许多空白和漏洞亟待补充和完善,我国现有的关于规制反收购行为的法律规定散见于《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而其中的相关规定都非常笼统和模糊,无法对现实中发生的反收购行为进行有效的规制。笔者立足我国实际,力图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查找造成该种现状的原因,认为我国的要约收购流于形式,其实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要约收购,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一股独大和股权分置问题是造成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实践与理论出现悖论的根本原因,因此在这种情形下制定出来的反收购立法将无法与现实相结合。第四章,境外目标公司反收购立法模式。正是因为我们无法在国内的法律中寻找到规制反收购行为的相关规定,所以我们需要将目光转移到广阔的世界范围,学习和借鉴境外的经验。通过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香港地区等有关反收购立法的介绍,比较分析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即美国模式和英国模式它们各自产生的理论背景和制度优劣,联系中国目前收购与反收购的实际,指出我国当前因为股东比较缺乏权利保护意识、对管理层监管机制不完善、缺乏移植美国模式的土壤等原因更适合选择英国的立法模式。第五章,我国规制管理层反收购行为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在规制管理层反收购行为立法呼声高涨的今天,在研习国外相关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实际,笔者分别从立法、公司章程、行业协会、公众监督机制几个方面对规制我国管理层反收购行为法律制度的构建提出自己的建议。笔者认为法律是立国之本,重点应从法律制度构建这个部分入手提出完善思路。首先应该明确规制管理层反收购行为法律制度的立法原则,然后根据原则制定具体的规定;进而要明确反收购决策权的归属问题,目前在我国应该将决策权交予股东大会;其次要明确反收购措施的合法性边界,明文禁止对公司和社会造成严重损害的反收购行为;再次还要明确管理层在反收购中的权利和义务,不要一味强调管理层的义务,也应该重视管理层在反收购中的权利;最后不可忽视其他相关者的利益保护,希望建立起配套措施保护相关利益者的合法权益。
于宗先,王金利[8](2007)在《台湾股灾的反思》文中提出股市是经济的窗口,为经济盛衰的温度计,股市也是金融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搭建了资金交流的桥梁。台湾股市最大的特点,为浅碟式形态,虽经多次整治,主力炒作与内线交易依然严重;虽设有涨跌幅限制,追高杀低经常上演,而周转率居高不下。又因两岸关系多变,常冲击股价,因非经济因素严重干扰股市,诸如政府的护盘基金,直接干预股市,对股价波动影响极大。台湾股价值1980年代末以来,曾有过剧烈波动现象,一般用泡沫来形容。本文旨在论述台湾泡沫发生背景、状况与波灭,股市泡沫与金融体系,股市泡沫破灭后的省思以及股民表现不当风气。
晏红[9](2006)在《重庆土家族作家冉云飞及其文学创作简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冉云飞,土家族,1965年生于重庆酉阳,198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步入文坛,先后写下《倾听—首藏族民歌》、《血泊中奔跑的诗歌》等一系列优秀诗作;并着有学术评传《尖锐的秋天:里尔克》、《陷井里的先锋:博尔赫斯》;散文随笔集《阳光与玫瑰花的敌人》、《手抄本的流亡》、《知识分子的邪片》;古籍校点《夜航船》、《李渔随笔全集》;教育批判专着《沉疴—
陈心宇[10](2006)在《中国控股公司制度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转型、体制转轨时期,企业由传统企业制度转向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主要是改造传统企业制度,发展公司制度,包括控股公司制度。控股公司制度主要是有限责任公司制度或股份有限公司制度的一种组织制度形式,他的特点是一个公司持有另一个公司控制权的股份。中国控股公司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与人们的预期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在现有控股公司中,不少公司效率仍然十分低下。主要表现在,部分国有控股公司的亏损情况持续恶化,既使是已转制为上市公司的企业,也依然如故,诸如“郑百文”、“银广夏”、“猴王股份”、“中航油”等等有关上市公司的丑闻不断爆出。此外,民营企业如德隆、科龙等,还有一些外资控股并购企业等也存在违规、违法现象。在这种背景下,认真研究中国控股公司制度,探讨其建立和发展的路径,使中国企业能面向国际国内市场,提高其竞争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本文注重系统科学和制度分析,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等方法,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知识,对中国控股公司制度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从而提出要加快控股公司制度建设,迎接跨国公司的挑战,完善其内外部治理、规范其运行制度,增加违规成本等对策建议。具体而言,首先,在分析国内外企业理论和有关学说的基础上,对西方控股公司制度作了认真考察和分析,提出了自己对中国控股公司制度的理解与思考,力求为中国控股公司制度研究预设一个较为明晰的理论前提。其次,在吸收国内外公司理论研究成果和商事法、组织理论、金融学等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充分论证了中国控股公司制度建立所遇的基本问题。最后,对这些问题,即控股公司治理制度、股权结构与股权运行制度、风险防范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进行了系统的论证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根据上述研究思路,本文分为以下8章: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了中国控股公司制度研究的现实背景、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后对其相关的国内外己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最后说明了研究思路和方法,并提出了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控股公司的基本理论。首先对制度概念进行了追问与考证,进而回顾与评述了控股公司的相关理论,控股公司在西方的产生与发展,以及特点、控制方式和与其他企业联合体的关系,最后是控股公司治理的启示。第三章、着重论证了中国控股公司制度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沿着历史的轨迹分析控股公司在中国产生发展的坎坷历程,上个世纪80年代后中国控股公司的建立,同时介绍了规范的设立方式,控股公司的性质、特点、分类,最后是中国控股公司制度存在的
二、拒绝虚胖:中国不要“泡沫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拒绝虚胖:中国不要“泡沫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门槛效应的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4 创新点 |
2.相关理论及作用机制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实体经济 |
2.1.2 金融发展 |
2.1.3 门槛效应 |
2.2 相关理论 |
2.2.1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
2.2.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2.2.3 分离学说 |
2.3 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的理论模型分析 |
2.4 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机制 |
2.4.1 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正向促进作用 |
2.4.2 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负向抑制作用 |
3.我国金融和实体经济发展现状 |
3.1 金融发展现状 |
3.1.1 全国金融发展现状 |
3.1.2 区域金融发展现状 |
3.2 实体经济的发展 |
3.2.1 全国实体经济的发展 |
3.2.2 区域实体经济的发展 |
3.3 本章小结 |
4.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4.1 模型构建与数据选取 |
4.1.1 关于面板门槛模型 |
4.1.2 变量说明与数据选取 |
4.2 面板门槛模型回归分析 |
4.2.1 平稳性检验 |
4.2.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3 实证结果与结果分析 |
4.3 分区域面板门槛模型回归分析 |
4.4 进一步讨论:政府支出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术语与研究对象 |
一、概念与术语 |
二、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对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的研究 |
二、对我国主体收入分配格局的研究 |
三、对我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的研究 |
四、关于要素收入占比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
五、评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经济增长效应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古典主义收入分配的经济增长效应思想 |
一、古典主义收入分配思想 |
二、古典主义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效应 |
三、评述 |
第二节 马克思收入分配的经济增长效应思想 |
一、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 |
二、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 |
三、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经济增长效应 |
四、评述 |
第三节 新古典主义收入分配的经济增长效应思想 |
一、新古典主义收入分配决定理论 |
二、新古典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效应 |
三、评述 |
第四节 凯恩斯主义收入分配的经济增长效应思想 |
一、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 |
二、提高有效需求的公平分配政策 |
三、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合力推动经济增长 |
四、评述 |
第五节 后凯恩斯主义收入分配的经济增长效应思想 |
一、卡尔多—罗宾逊的分配与增长理论 |
二、帕西内蒂的分配与增长理论 |
三、评述 |
第三章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
第一节 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一、资本、劳动与经济增长 |
二、家庭、企业、政府与经济增长 |
第二节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合理性原则 |
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形成的影响因素 |
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合理性的原则 |
三、最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
第三节 马克思经济学视角下收入分配格局的经济增长机制 |
一、马克思经济理论中劳动收入份额决定机制 |
二、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
三、实现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的制度构想 |
第四节 西方经济学视角下收入分配格局的经济增长机制 |
一、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的决定模型 |
二、家庭、政府和企业三部门分配格局确定 |
三、收入分配格局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 |
第四章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与测算 |
第一节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 |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收入分配制度演变 |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收入分配制度演变 |
第二节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测算方法 |
一、国民收入分配的统计处理 |
二、国民收入分配份额的度量方法 |
第三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
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测算 |
二、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特征 |
三、主体收入分配格局特征 |
四、计划体制下收入分配格局的经济效应 |
第四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
一、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的测算及特征 |
二、主体收入分配格局的测算及特征 |
三、省级行政区的收入分配格局测算及特征 |
第五章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收入分配格局的经济总量效应实证分析 |
一、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的经济总量效应 |
二、主体收入分配格局的经济总量效应 |
第二节 收入分配格局的经济效率效应实证分析 |
一、收入分配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分析 |
二、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
三、计量模型构建 |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三节 收入分配格局的经济结构调整效应实证分析 |
一、模型构建与指标说明 |
二、劳动收入份额的经济结构效应实证结果 |
三、主体收入格局的经济结构效应实证结果 |
第四节 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对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计量模型和数据 |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五节 对实证分析结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一、我国劳动收入比重与资本有机构成变化的关系 |
二、资本有机构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三、所有制关系变化与收入差距 |
第六章 国际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经济增长效应——经验与教训 |
第一节 国际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 |
一、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格局 |
二、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格局 |
第二节 发达国家国民收入分配的增长效应实证分析 |
一、发达国家收入分配格局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 |
二、分阶段收入分配格局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 |
第三节 美国和日本收入分配格局与经济增长关系考察 |
一、美国收入分配格局与经济增长关系考察 |
二、日本收入分配格局与经济增长关系考察 |
第七章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优化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总体评价 |
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合理性分析 |
二、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合理性评估 |
第二节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原因分析 |
一、市场机制失灵导致的分配格局失衡 |
二、政府作用发挥不到位导致的收入分配格局失衡 |
第三节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优化的对策建议 |
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的意义 |
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的对策建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外文参考文献 |
后记 |
(3)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创新点及研究不足 |
2. 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和说明 |
2.1.1 商业银行 |
2.1.2 企业竞争力 |
2.1.3 商业银行竞争力 |
2.1.4 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 |
2.2 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 |
2.2.1 国外学者研究成果 |
2.2.2 国内学者研究成果 |
2.2.3 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评述 |
3. 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与构成要素 |
3.1 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实践 |
3.1.1 WEF和IMD设立的评价标准 |
3.1.2 骆驼评价体系(CAMELS) |
3.1.3 国外专业评级和研究机构评价体系 |
3.1.4 国内专业评级和研究机构评价体系 |
3.2 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
3.2.1 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基础性要素 |
3.2.2 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资源性要素 |
3.2.3 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业务性要素 |
4.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与国际竞争力变迁 |
4.1 国际化对于中国银行业的意义 |
4.1.1 银行国际化是中国银行业“走出去”战略的必然要求 |
4.1.2 银行国际化是提高中国银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
4.1.3 银行国际化是中国银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机遇 |
4.2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 |
4.2.1 改革开放前中国银行业 |
4.2.2 改革开放后至加入WTO前中国银行业 |
4.2.3 入世后中国银行业 |
4.2.4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案例 |
4.2.5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正处于快速国际化发展阶段 |
4.3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
4.3.1 外资银行初入期 |
4.3.2 外资银行成长期 |
4.3.3 外资银行收缩期 |
4.3.4 外资银行大发展期 |
5. 国外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与国际竞争力变迁 |
5.1 发达国家大型商业银行综合经营与国际竞争力 |
5.1.1 美国大型商业银行 |
5.1.2 欧洲大型商业银行 |
5.1.3 日本大型商业银行 |
5.1.4 澳洲大型商业银行 |
5.2 新兴市场国家大型商业银行改革与国际竞争力 |
5.2.1 “金砖国家”大型商业银行 |
5.2.2 其他国家和地区大型商业银行 |
5.3 离岸金融中心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 |
6. 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与国际竞争力:经验借鉴 |
6.1 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一般模式 |
6.1.1 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模式的类型 |
6.1.2 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目标市场选择的标准 |
6.1.3 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新特点及其趋势 |
6.2 混业经营、银行绩效与竞争环境:国际经验 |
6.2.1 研究样本与模型设定 |
6.2.2 回归结果及简要结论 |
6.3 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经验借鉴 |
6.3.1 发达国家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经验 |
6.3.2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战略选择 |
7.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国际比较 |
7.1 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理论依据与经济模型 |
7.1.1 银行国际化的经济行为分析 |
7.1.2 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理论 |
7.1.3 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的“五因子”模型 |
7.2 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
7.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7.2.2 研究假设 |
7.2.3 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7.2.4 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 |
7.2.5 研究样本的选取、数据来源与相关说明 |
7.3 实证结果 |
7.3.1 基于数理统计法的样本银行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7.3.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样本银行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7.4 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变迁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 |
8.1.1 主要结论 |
8.1.2 提高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
8.2 进一步展望 |
8.2.1 加快国际化步伐 |
8.2.2 转变发展模式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4)基于转型风险的中国经济安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基本思路与研究框架 |
1.3.1 基本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国家经济安全的文献述评 |
2.1 国外经济安全的文献综述 |
2.1.1 关于国家经济安全的理论研究 |
2.1.2 关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国别研究 |
2.2 经济安全的文献综述 |
2.2.1 经济安全的涵义界定 |
2.2.2 经济安全的内容 |
2.2.3 经济安全的影响因素 |
2.2.4 经济安全的评估、监测和预警 |
2.2.5 经济安全的对策措施 |
2.3 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
第三章 基于转型风险的经济安全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转型经济的一般性特征 |
3.2 转型经济风险特征 |
3.3 转型经济中的系统性风险 |
3.4 基于转型风险的经济安全机制分析框架 |
3.4.1 转型经济风险中整体性风险下的国家整体经济安全机制 |
3.4.2 转型经济风险中个人一般性风险下的社会保障机制 |
3.4.3 转型经济风险中个人财产风险下的个人安全保障机制 |
第四章 中国转型经济的风险评价分析 |
4.1 中国不同转型阶段的风险变化 |
4.2 中国转型经济风险的评估 |
4.2.1 中国转型经济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中国转型经济风险的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3 中国转型经济风险的评述与分析 |
4.2.4 中国转型经济风险的形成机制 |
第五章 中国转型经济的系统性风险下的国家整体经济安全机制分析 |
5.1 系统性风险及其特征 |
5.2 中国转型经济的系统性风险 |
5.3 中国经济安全机制构建 |
第六章 中国转型经济中个人一般性风险下的社会保障机制分析 |
6.1 个人一般性风险及其特征 |
6.2 个人一般性风险与社会保障制度完善 |
6.2.1 个人一般性风险与社会保障制度 |
6.2.2 转型风险下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转型 |
6.2.3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问题 |
6.3 人口老龄化与跨代际社会保障机制 |
6.3.1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风险 |
6.3.2 跨代际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 |
6.3.3 跨代际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思路 |
6.3.4 家庭保障是跨代际社会保障制度的辅助机制 |
第七章 中国转型经济中个人财产风险下的个人财产安全保障机制分析 |
7.1 个人财产风险及其特征 |
7.2 中国转型经济的个人财产风险 |
7.2.1 个人职业生涯风险与生计保险 |
7.2.2 个人房屋价值损失风险与房屋价值保险 |
第八章 转型风险下经济安全机制的实施路径与政策 |
8.1 转型风险下的经济安全机制的实施路径 |
8.2 转型风险下的国家经济安全机制的政策选择 |
第九章 结论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9.1 结论 |
9.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防范政府债务危机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 |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 |
四、创新及待研究之处 |
第二章 政府债务危机的类型 |
第一节 概述 |
一、政府债务危机的定义 |
二、政府债务危机的界定 |
三、政府债务危机的类型 |
第二节 外币债务危机 |
一、19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 |
二、1990年代的亚洲及俄罗斯金融危机 |
三、2001年的阿根廷金融危机 |
第三节 本币债务危机 |
一、2008年以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基本过程 |
二、欧洲三国债务危机的异同 |
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拉美主权债务危机比较 |
第四节 国内债务危机 |
一、地方政府债务危机 |
二、中央政府国内债务危机 |
第五节 政府债务危机的基本特征 |
一、危机所涉债务的广泛性 |
二、政府债务危机最终要归责于政府 |
三、政府债务危机的传导性 |
四、政府债务危机的综合性 |
第三章 政府债务危机的成因 |
第一节 财政本身包含着危机的内核 |
一、财政支出的刚性 |
二、财政收支的不匹配性 |
第二节 财政扩张的两面性 |
一、国债有害论 |
二、国债有益论 |
三、国债理论的反复 |
四、国债政策对债务危机形成的影响 |
第三节 政府债务危机的直接原因 |
一、财政自身因素 |
二、内源融资因素 |
三、外源融资因素 |
四、货币因素 |
第四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致危性 |
一、国际资本运动的产生背景 |
二、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债务风险的原因 |
第五节 债务危机的传染性成因 |
一、典型危机中的传染途径 |
二、债务危机的区域传染性 |
第六节 债务危机的本质 |
一、关于经济危机的代表性观点 |
二、政府债务危机是经济危机的表达式 |
三、政府债务危机是政府克服经济危机的失败 |
四、政府债务危机仍具有可控性 |
第四章 债务危机后的应对措施 |
第一节 应急措施 |
一、价格管制 |
二、债务重组 |
三、出售国有资产 |
四、债务回购 |
五、本币偿债 |
第二节 国际援助 |
一、主要措施 |
二、国际援助的局限性 |
第三节 宏观政策调整 |
一、财政政策调整 |
二、地方政府债务的治理 |
三、其他宏观政策的配合 |
第五章 对我国政府债务风险的判断 |
第一节 历史回顾 |
一、80年代初的外债风险 |
二、90年代中期后的县乡财政困难 |
三、启示 |
第二节 国债规模分析 |
一、相对乐观的指标 |
二、不太乐观的数字 |
三、继续坚持国债发行尚有必要 |
第三节 结构分析 |
一、我国政府支出固化的债务风险影响 |
二、外债风险分析 |
第四节 或有债务——银行系统 |
一、中国银行体系自身负债危机的可能性 |
二、企业坏账引发银行危机的可能性 |
三、银行危机转为政府债务危机的可能性 |
第五节 或有债务——地方政府债务 |
一、1994年前的地方财政概况 |
二、县乡财政困难在1994年分税制后突出 |
三、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问题 |
四、地方债务规模 |
第六节 隐性债务 |
一、社保隐性债务 |
二、教育隐性债务 |
第七节 中国政府债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
一、中央政府债务的静态承受力 |
二、中央政府债务的动态承受力 |
三、风险犹存并呈上升趋势 |
第六章 防范债务危机的财政治理建议 |
第一节 树立辩证的债务观 |
一、树立积极的债务观 |
二、树立负责的债务观 |
三、树立发展的债务观 |
四、树立全面的债务观 |
五、完善我国财政治理的框架建议 |
第二节 审慎调整支出 |
一、我国政府支出结构固化的原因 |
二、精简支出的政策 |
三、巧妙支出的政策 |
第三节 量力组织收入 |
一、完善增长性的财政收入政策 |
二、坚持生产性的国债运用政策 |
第四节 梳理地方财政 |
一、地方支出膨胀与地方财政困顿的矛盾 |
二、破解之策——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
第七章 防范债务危机的其他宏观政策 |
第一节 货币政策 |
一、利率政策二重性下的具体政策取向 |
二、汇率政策两难下的政策选择 |
三、妥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安排 |
第二节 贸易与消费政策 |
一、审慎转向的贸易政策 |
二、积极的消费政策 |
第三节 金融政策 |
一、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健性 |
二、加强金融基础市场——国债市场建设 |
三、稳健发展信用债券市场和股权市场 |
四、构建债务危机监测体系 |
第四节 全球性协调 |
一、跟踪调整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研判 |
二、推动完善全球金融治理 |
三、调整在全球的资产配置 |
四、主动参与亚洲区域稳定机制建设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后记 |
(6)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 ——以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现况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现况 |
第二节 研究价值及主要论点 |
一、研究价值 |
二、主要论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章节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章节结构 |
第一章 上市公司并购防御与治理原则微观分析 |
第一节 上市公司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之价值分析 |
一、所有权的永恒搏奕──公司派与市场派之较量 |
二、经营权与所有权之信赖关系 |
第二节 经营权的法理基础 |
一、董事与公司的法律关系 |
二、董事的义务 |
三、董事的责任 |
第三节 上市公司并购防御措施之治理基础 |
一、公司治理的自身逻辑 |
二、反收购理论争议之核心问题 |
三、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防御权谁掌乾坤 |
结语:反收购措施不破公司治理原则 |
第二章 跨境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动因、风险及东道国价值论证 |
第一节 跨境敌意并购之理论进路 |
一、全球化之滥觞 |
二、无国界并购效应理论 |
三、国际投资之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反收购措施之风险结构 |
一、上市公司并购之基本分析 |
二、防御目的与反收购措施风险之关系 |
三、防御决策之博弈特性 |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外资并购之价值分析 |
一、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风险考察 |
二、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价值取向 |
三、发展中国家外资并购立法的基本原则 |
结语:发展中国家之并购防御法制必慎裁独断 |
第三章 国际跨境并购竞争规制之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普通法系国家竞争法制与反收购规制之实践分析 |
一、美国 |
二、印度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及地区竞争法制与反收购规制之实践分析 |
一、德国 |
二、日本 |
三、台湾地区 |
第三节 区域组织竞争规制典范──欧盟 |
一、欧盟竞争法制总览 |
二、欧盟竞争法制的三大支柱 |
三、法律责任与救济 |
四、欧盟竞争法制的阻碍与未来展望 |
第四节 国际组织关于投资竞争规制之现况 |
一、西方并购浪潮之历程 |
二、国际组织竞争规制进程 |
三、发达国家的矛盾情结 |
四、发展中与经济转型国家的发想 |
结语:趋同乃现实不必是理想 |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外资并购法制体系分析 |
第一节 现行并购基本法制 |
一、并购法制体系总览 |
二、基本并购法制分析 |
第二节 外资并购专门法制 |
一、外资政策与法制 |
二、外国投资者并购规范 |
三、外商企业并购规范 |
第三节 现行外资并购法制体系之商榷 |
一、产业挂帅,竞争阻碍 |
二、立法用语含混晦涩、歧义丛生 |
三、法律效力等级错乱、体系交叠 |
四、内外双轨、烟硝难止 |
五、历史问题不容再留 |
结语:今非昔比的价值选择 |
第五章 再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制对策之诌议 |
第一节 现行法制下反收购措施之适用分析 |
一、外资合法敌意收购模式 |
二、现行法制的反收购设置适用 |
第二节 现行法制适用反收购措施之瓶颈 |
一、现行法制下禁止或有限制的反收购措施 |
二、国家安全审查机制阙如 |
第三节 完善我国反收购法制之对策 |
一、完善竞争市场之进路 |
二、完善外资并购法制之建议 |
结语:巨人肩膀的登高望远 |
案例索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7)目标公司管理层反收购行为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文献综述 |
0.2.1 有关反收购的价值分析 |
0.2.2 有关反收购的立法模式 |
0.2.3 有关管理层在公司反收购中的权利义务 |
0.3 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
0.4 论文使用的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
1. 反收购制度的合理性分析 |
1.1 案例分析 |
1.2 收购和反收购的涵义 |
1.3 反收购的价值分析 |
1.3.1 反收购价值否定说 |
1.3.2 反收购价值肯定说 |
2. 目标公司管理层反收购行为规制 |
2.1 管理层在公司中的地位和作用 |
2.2 管理层的反收购行为和措施 |
2.3 规制管理层反收购行为的功能分析 |
2.3.1 衡平目标公司管理层个人与公司的利益 |
2.3.2 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合理配置资源 |
2.3.3 对股权自由转让原则的遵循 |
3. 我国反收购制度的运行现状及其问题的成因分析 |
3.1 现状 |
3.1.1 《证券法》中对反收购的规定 |
3.1.2 《收购办法》对反收购的规制 |
3.1.3 《公司法》中有关反收购的规定 |
3.2 问题 |
3.2.1 立法的层次不够 |
3.2.2 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完备,立法存在漏洞 |
3.3 原因 |
4. 境外目标公司反收购立法模式 |
4.1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立法模式 |
4.1.1 美国 |
4.1.2 英国 |
4.1.3 欧盟 |
4.1.4 德国 |
4.1.5 日本 |
4.1.6 我国香港地区 |
4.2 对国外反收购立法的制度评析 |
5. 我国规制管理层反收购行为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
5.1 制定和完善法律 |
5.1.1 明确立法的原则 |
5.1.2 明确决策权归属问题 |
5.1.3 明确反收购措施的合法性边界 |
5.1.4 明确管理层在反收购中的义务及权利 |
5.1.5 其他相关者的利益保护 |
5.1.6 对收购发生前的反收购措施进行适当的限制并建立事后反收购措施的纠纷解决机制 |
5.2 规范公司内部的章程 |
5.3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
5.4 建立和完善公众监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10)中国控股公司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内控股公司研究状况 |
1.3.2 国外控股公司制度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控股公司制度的基本理论 |
2.1 控股公司制度的理论基础 |
2.1.1 制度经济学 |
2.1.2 现代企业理论 |
2.1.3 企业一体化理论 |
2.1.4 并购理论 |
2.1.5 现代企业融资理论 |
2.1.6 公司治理理论 |
2.2 控股公司的产生与发展 |
2.2.1 控股公司的概念界定 |
2.2.2 控股公司的产生 |
2.2.3 控股公司的发展 |
2.3 控股公司的特点、控制方式以及与其他企业联合体的关系 |
2.3.1 控股公司的特点 |
2.3.2 控股公司的控制方式 |
2.3.3 控股公司与其他企业联合体的关系 |
2.4 控股公司治理制度分析及启示 |
2.4.1 英美国家控股公司的治理制度 |
2.4.2 德日国家控股公司的治理制度 |
2.4.3 东南亚国家(地区)家族控股公司治理制度 |
2.4.4 国外控股公司治理制度的启示 |
第三章 中国控股公司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3.1 中国的控股公司的缘起 |
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控股公司制度的设立 |
3.2.1 一般控股公司的设立方式 |
3.2.2 中国控股公司设立的方式 |
3.3 中国控股公司的性质、特点与分类 |
3.3.1 中国控股公司的性质 |
3.3.2 中国控股公司的特点 |
3.3.3 中国控股公司的分类 |
3.4 中国控股公司的发展 |
3.5 中国控股公司存在的问题 |
3.5.1 中国控股公司共同存在的问题 |
3.5.2 国有控股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 |
3.5.3 民营控股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 |
3.5.4 外资控股公司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中国控股公司的治理制度 |
4.1 控股公司治理制度涵义、起因、理念与价值 |
4.1.1 公司治理制度的涵义 |
4.1.2 公司治理制度的起因 |
4.1.3 控股公司治理制度理念——股东至上与共同治理有机结合 |
4.1.4 公司治理制度的价值 |
4.2 中国控股公司治理制度的路径选择 |
4.2.1 中国控股公司治理现状 |
4.2.2 中国控股公司治理制度的现实条件与变革趋势 |
4.2.3 控股公司治理制度的目标与制度选择 |
4.3 中国控股公司治理制度的运行机制 |
4.3.1 控股公司治理制度的管理机制 |
4.3.2 中国国有控股公司治理制度的管控机制 |
4.4 中国控股公司的股东会 |
4.4.1 控股公司股东会——股东表决权的集体行使原则 |
4.4.2 控股公司股东会出席会议的法定人数 |
4.4.3 控股公司股东的表决权 |
4.5 中国控股公司董事会 |
4.5.1 控股公司董事的资格、与股东的关系及董事会的比例 |
4.5.2 控股公司董事的责任 |
4.5.3 独立董事制度 |
4.6 中国控股公司监事会 |
第五章 中国控股公司的股权结构与运行制度 |
5.1 中国控股公司股权结构 |
5.1.1 股权结构内涵 |
5.1.2 控股公司股权结构的现状 |
5.1.3 民营控股公司 |
5.2 中国控股公司控股权实施 |
5.2.1 控股权的一般理论 |
5.2.2 控股公司与子公司其他股东的关系 |
5.2.3 控股公司与子公司债权人利益 |
5.3 中国控股公司股权运行制度 |
5.3.1 控股公司运行的组织制度 |
5.3.2 控股公司股权运行的法律制度 |
5.3.3 控股公司股权运行的战略管理制度 |
第六章 中国控股公司的风险防范制度 |
6.1 中国控股公司的风险 |
6.1.1 宏观风险 |
6.1.2 微观风险 |
6.1.3 协同风险 |
6.1.4 其他风险 |
6.2 中国控股公司防范风险的内部控制制度 |
6.2.1 理念重塑、完善组织控制制度 |
6.2.2 “防火墙”制度 |
6.2.3 科学的资本充足率制度 |
6.3 中国控股公司的外部风险防范制度——现状与措施 |
6.3.1 中国金融控股公司——动力与挑战 |
6.3.2 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现有制度的安排 |
6.3.3 金融控股公司的外部风险防范的操作制度 |
6.4 建立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防御制度体系 |
6.4.1 中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防御制度体系的模式 |
6.4.2 建立监管信息的共享制度 |
6.4.3 实行综合监管与分业监管相结合的制度 |
6.4.4 完善监管法律制度体系 |
6.4.5 其他制度 |
第七章 中国控股公司绩效评估制度 |
7.1 控股公司绩效评估制度的内涵 |
7.1.1 平衡计分卡评估方法 |
7.1.2 经济增加值评估方法 |
7.1.3 绩效评估制度 |
7.2 中国企业绩效评估的方法与实施 |
7.2.1 中国企业绩效评估方法 |
7.2.2 控股公司绩效评估方法的作用与实施 |
7.3 中国控股公司绩效评估指标 |
7.3.1 短期经济效益评估指标 |
7.3.2 长期绩效评估指标 |
7.4 中国控股公司的绩效评估准则 |
7.4.1 控股公司绩效评估指标选择 |
7.4.2 增加评估内容降低代理成本 |
7.4.3 评估信息增加的“度” |
7.5 绩效评估案例分析 |
7.5.1 案例简述 |
7.5.2 案例分析 |
第八章 结论 |
8.1 总结 |
8.2 研究前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拒绝虚胖:中国不要“泡沫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门槛效应的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D]. 何阔云. 河南大学, 2019(01)
- [2]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 韩心灵.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3]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D]. 周立.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1)
- [4]基于转型风险的中国经济安全机制研究[D]. 朱楠. 西北大学, 2011(08)
- [5]防范政府债务危机的对策研究[D]. 宗军.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01)
- [6]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 ——以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为视角[D]. 谢银玲. 华东政法大学, 2010(05)
- [7]目标公司管理层反收购行为法律规制研究[D]. 蒋晓蕴. 西南财经大学, 2009(S2)
- [8]台湾股灾的反思[J]. 于宗先,王金利. 西部金融, 2007(07)
- [9]重庆土家族作家冉云飞及其文学创作简论[A]. 晏红. 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 2006
- [10]中国控股公司制度研究[D]. 陈心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