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花果的他感效应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段孟然[1](2021)在《兰考林场第一林区植物景观改造规划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城市里的人处在一种快节奏、高压力的状态,渴望回归大自然的怀抱,旅游业有了发展动力,随之兴盛起来。有着良好的自然环境,高品质的森林植物景观,充满高浓度的负氧离子等显着优点的森林公园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部分森林公园是以林场为基础进行建设的,林场为森林公园的发展建设打下了基础,但是目前针对林场植物景观改造的理论尚不完善。本文以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实例论证法等多种方式,以景观生态学、环境心理学、景观美学、植物群落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研究了湖南宜章县骑田国有林场、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江苏老山林场、湖南涟源龙山国有林场、法国巴黎雪铁龙公园植物改造等五个案例,提出了生态保护原则、整体性原则、适地适树原则、功能性原则、景观性原则、适宜性原则;归纳了植物景观改造的策略为:加强原有景观林保护;注重特色植物景观营造,突出当地森林特色;注重乡土树种的充分利用,重视乡土植物搭配。提出了植物景观改造的途径与方法为:注重植物的色彩搭配,营建季相变化的植物景观;增强植物群落的观赏性,提高植物景观的品质;打造拥有文化内涵的植物景观,宣传当地文化;丰富植物景观的层次性,保持稳定的多层次植物景观。通过实地调查,分析认为:目前兰考林场第一林区植物景观存在林相色彩单调,春冬景观效果差;竖向空间利用不足,植物群落结构简单;本土文化尚未挖掘,缺乏文化内涵;防火林带缺失等问题。从植物景观改造的角度看,兰考林场第一林区内植物种类丰富,发展旅游的潜力巨大,但是缺乏整体的规划。根据兰考林场第一林区现有的植物资源,运用总结归纳出的植物景观改造原则、策略、途径与方法对植物景观进行改造,改造内容围绕色叶树种的运用,经济树种的开发,水生植物景观的营造,花卉观赏,特色树种的挖掘和造景几个方面。通过丰富植物层次和植物空间的营造,提升林场内植物景观质量。植物景观改造为兰考林场后期发展和建设省级森林公园创造条件,使其成为森林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部分,也可以满足自身发展和兰考县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希望本次研究有助于对林场植物景观改造理论的丰富,为林场发展做出贡献。兰考林场植物景观改造是当前兰考县森林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希望本次的研究成果可以提供一些借鉴参考。
崔江宽[2](2017)在《禾谷类孢囊线虫效应蛋白鉴定及携带不同Cre基因的小麦抗性机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全球45亿人口提供了21%的谷物能量来源。目前,全球公认的对小麦生产最具有经济危害性的植物线虫为禾谷类作物孢囊线虫。在我国,禾谷孢囊线虫H.avenae和菲利普孢囊线虫H.filipjevi是发生分布最为严重的小麦孢囊线虫。已有16个省市区报道发现了H.avenae和H.filipjevi。影响小麦种植面积达400万公顷,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90亿人民币,对我国小麦的增产、稳产有十分严重的威胁。作物孢囊线虫口针分泌的蛋白类物质可以软化、降解植物细胞壁组织、在植物线虫取食位点建立和寄主互作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对小麦孢囊线虫与小麦互作的分子机制和效应蛋白的功能研究刚刚起步。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测定了禾谷孢囊线虫H.avenae和菲利普孢囊线虫H.filipjevi生活史五个龄期的转录组。在禾谷孢囊线虫H.avenae中获得了82,549个unigenes,747个为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Zymes)编码基因;1,634个与已报到的植物寄生线虫效应蛋白具有同源性,预测获得效应蛋白63个。在菲利普孢囊线虫H.filipjevi中获得了106,755个unigenes,885个为CAZymes编码基因;1,706个与已报到的植物寄生线虫效应蛋白具有同源性,预测获得新效应蛋白87个。根据比对筛选,分别在H.avenae和H.filipjevi中发现了115和107个具有RNAi表型致死的基因。在H.avenae和H.filipjevi的预测效应蛋白中分别随机选取了23和24个unigenes进行qRT-PCR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基因均至少可以在H.avenae和H.filipjevi其中一个龄期表达。同时选取24个预测效应蛋白进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显示有21个效应蛋白在J2s食道腺(亚腹食道腺或背食道腺)细胞内特异表达。3个具有RNAi表型致死的基因和2个预测效应蛋白经体外RNAi干扰沉默后,可以显着的抑制白雌虫的形成。2012-2014年度,从CIMMYT提供的51分携带Cre抗性基因(Cre1,Cre2,Cre3,Cre5,Cre7,Cre8,CreR和Pt)的小麦品系中,利用H.avenae Ha91致病型群体,共鉴定获得了1个免疫品种,5个抗病品种。携带Cre3基因的小麦对H.avenae Ha91致病型群体的孢囊繁殖力抑制作用最强。携带Cre1,Cre2,Cre7,Cre8和CreR基因的小麦对H.avenae Ha91致病型群体表现为高感病性。在Pluronic F-127凝胶中感病品种根尖诱集能力显着的强于免疫品种和抗病品种。感病品种与免疫和抗性品种相比,更易被二龄幼虫侵染。免疫寄主根内侵染的二龄幼虫不能完成生活史。在免疫和抗病品种内侵染的幼虫均有延迟发育的现象。同样地,在感病寄主根内,合胞体随着幼虫的发育而逐步增大,合胞体代谢活跃,细胞质环流加速,核仁增大。在抗性寄主根内形成合胞体的时间会晚于感病品种,在幼虫发育的后期会受到抑制,从而发生代谢缓慢和降解。免疫品种根内诱导形成的合胞体不亲和反应十分明显,在线虫发育的中后期,合胞体开始凋亡、降解。
李羿桥[3](2013)在《巨桉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养分和化感物质释放及其对三种草种的化感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林草复合模式是国家生态建设中重要的生态恢复模式,也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中最有效的植被恢复措施之一。在长江上游地区,巨桉是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目前巨桉人工林种植方式多以纯林为主。造林初期,为增加农民收入,常在林下套种或间种牧草、粮食、蔬菜等农作物,在林分近熟或成熟后则多为林下混生多种野草的经营模式。巨桉林凋落叶通过分解能为林下草类的生长提供的一定的养分,但其分解释放的化感物质也会对林下植物的生长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然而,关于巨桉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化感物质的产生、降解以及对周围植物的影响效应,人们还知之甚少。因此,研究巨桉凋落叶分解及其化感物质释放动态对作物的影响规律,对巨桉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以及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10a生巨桉人工林林下收集的新近凋落叶为试验材料,置于相对含水量分别为40%和80%土壤湿度条件下及野外自然分解,测定其分解过程中养分及化感物质的释放动态(相对含量的动态变化情况),分析其化感作用可能的持续期;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凋落叶处理量分别为30g/盆(A1)、60g/盆(A2)和90g/盆(A3)条件下其分解对菊苣、假俭草和狗尾草生长以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同时以三个草种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研究了0.5%、1%、10%三个浓度凋落叶水浸提液对种子萌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巨桉凋落叶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的状态下分解率最高,自然水分条件次之,40%条件下分解率最低;凋落叶分解具有季节性,在夏季高温高湿条件下,分解速度最快,冬季分解较慢;80%土壤湿度和自然水分条件下的凋落叶干物质残留率在7月后都显着低于40%土壤湿度条件下凋落叶干物质的残留率,且从8月开始,80%土壤湿度条件下的凋落叶干物质残留率也显着低于自然水分条件。2.40%和80%土壤湿度处理下,巨桉凋落叶中除N元素含量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外,木质素、纤维素以及C、P、K、Mg和Ca的含量均单调的下降;自然水分条件下,凋落叶中纤维素的释放模式为淋溶-积累-释放,木质素和N为富集-释放,C和K为持续释放,而Mg和Ca为先释放后积累,而P则表现为积累。3.巨桉凋落叶初始样品中共检测到36种有机化合物,根据各组分的化学性质与结构的不同可分为9大类,其中有萜类物质19种,为主要的化感物质,占总数的52.78%,此外桉叶油醇(19.61%),α-蒎烯(12.48%)的相对含量较高。这类化学组分大多呈现随凋落叶分解而下降的趋势,表现为自然水分条件下分解最快,40%土壤湿度下损失最少;各化学组分在凋落叶分解前期下降速度较快;萜类物质在三种条件下释放率都超过了80%。4.巨桉凋落叶在土壤中分解时能抑制菊苣、假俭草和狗尾草的生长以及生物量的积累,随凋落叶添加量的增多,抑制作用越明显;用经过蒸馏浸提后的凋落叶(尽可能去除其中化感物质)处理三个草种,其生长性状表现为,在不同试验组之间的差异均不显着,说明添加的凋落叶对土壤的物理性质(通气透水性以及对根系的物理阻隔)影响不大,表明化感物质是影响草种生长的主要因素。5.巨桉凋落叶的分解明显抑制了菊苣、假俭草以及狗尾草叶片中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随着凋落叶施加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具体表现为A3>A2>A1>CK (P<0.05)。3个处理组中草种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及其对环境中光照和CO2浓度改变的适应能力与对照组相比都显着降低(P<0.05),从而减弱了叶片的光合作用,最终抑制草种的生长以及生物量积累。6.三种草种叶片的抗性生理指标都受巨桉凋落叶化感作用的影响。在低凋落叶量和短时间处理下,草种叶片中的SOD、CAT和POD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或有所上升,但随着处理时间推移和处理量加大,3种酶的活性都降低,90d时各处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土壤中凋落叶含量越高,分解时对草种中MDA含量的影响越显着,30d、60d以及90d时,经90g凋落叶处理的草种叶片中MDA含量都显着高于其它试验组(P<0.05)。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随凋落叶施加量增多而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则相反;60g和90g凋落叶处理时,这3个指标在不同时间与对照组之间差异都达到显着水平(P<0.05)。7.除0.5%和1%浓度的巨桉凋落叶水浸提液能提高假俭草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外,狗尾草、假俭草和菊苣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和胚芽的长度以及幼苗的鲜重和干重均受到浸提液中化感物质的抑制,随浸提液的浓度增加,抑制效果增强。10%浓度的浸提液对3个草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程度显着大于1%和0.5%浓度处理组以及对照组(P<0.05)。综上,巨桉凋落叶的分解可为林下植物生长提高养分,但其释放的化感物质也会对植物种子萌芽以及生长、发育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本研究结果可为巨桉人工林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和林草复合种植模式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为科学地开发巨桉林+草复合种植模式以及进行合理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并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巨桉+作物人工复合种模式的生态经济价值提供参考。
李业成[4](2010)在《正茬、连作大豆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黑龙江省大豆连作现象非常严重。连作使大豆抗逆性降低,产量大幅度下降。大豆连作现象普遍,连作障碍严重。根系分泌物在连作障碍中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试验证明,作物的连作障碍与根分泌物中的化感物质密切相关。化感作用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本试验以大豆品种为材料,用正茬土和连作土栽培大豆,收集根系分泌物,对大豆根系分泌物成分进行鉴定,比较正茬、连作大豆根系分泌物成分差异。并以大豆、玉米、小麦为供试作物,通过对供试作物种子萌发指数,幼苗形态指标(茎长、茎鲜重、初生根长、根鲜重等)和生理指标(根系活力、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总活性)的测定,以正茬、连作大豆根系分泌物对供试作物苗期的化感作用进行比较,这将对合理的茬口选择和优化种植结构提供参考依据,为缓解连作障碍提供有价值参考。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两种大豆根系分泌物都检测出醇、酸、烃、酯、酚、苯、酰胺、萘、醛、酮类物质以及其他烃类衍生物。连作大豆根系分泌物提取物中,(E)-2-丁烯酸、甲基-丁二酸、7,9-二甲基-十六烷、N,N-二甲基-癸酰胺、2-乙基-1-十二醇、二十烷、十一醛相对含量较高,而且这些物质在正茬大豆分泌中没有被检测到。2.正茬大豆根系分泌物对大豆、玉米种子萌发和发芽速度都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发芽速度抑制能达到显着水平。对小麦种子萌发、发芽速度表现出促进作用。3.正茬、连作大豆根系分泌物对供试植物大豆幼苗生长、根活性、SOD总活性表现显着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正茬2x浓度对茎长、茎鲜重、初生根长和根鲜重的化感抑制率分别为45.2%、30%、50%、18.6%。连作2x浓度对茎长、茎鲜重、初生根长和根鲜重的化感抑制率分别为54.7%、32.5%、56.4%、23.2%。在相同浓度处理下,连作大豆根系分泌物对大豆的化感作用要高于正茬。4.正茬大豆根系分泌物对供试玉米植株形态和生理指标都表现为促进化感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大化感促进作用增强,连作大豆根系分泌物对供试植物玉米的形态和生理指标表现也为促进作用,化感促进强度要高于正茬。5.随着正茬大豆根系分泌物浓度增大,对供试植物小麦种子萌发、发芽速度、根活力、SOD总活性表现为促进作用增强,同时小麦的MDA含量降低,而小麦植株高度及其鲜重、初生根长及根鲜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作用。随着连作大豆根系分泌物浓度增大,对供试植物小麦根活力、SOD总活性表现显着增强。对茎长、茎鲜重、初生根长、根鲜重表现抑制作用。
王晶晶,李正跃,陈斌[5](2009)在《作物间作套种多样性控虫增产机制的研究概述》文中提出保持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一直受到国内外生态学者的关注,间作套种则作为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中的一种典型,其在作物病虫害的调控方面,世界各国均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认为,作物间作套种控制害虫的生态学机制主要有3种假说,即天敌假说、资源集中假说和种库假说。但有关间作套种产量优势的可能机理,目前尚未见系统研究报道。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利用作物间作套种控虫增产机制方面的研究,为科学、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指导。
李旦[6](2009)在《小桐子种子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是大戟科(Euphorbiaceae)麻疯树属半肉质小乔木或落叶灌木。其植株和种子中含有多种活性物质,种仁含油率高达50%60%,具有较高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相比较于茶油、光皮树油、桐油、菜籽油,由于其种子油在制取生物柴油上的经济性状最高,小桐子被公认为是建立“柴油林林场”的首选生物能源植物。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并制定了多项指导性政策促进小桐子的发展。在政府、公司、企业等的资助和推动下,小桐子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小桐子的能源林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缺乏优良的种质资源,目前可以采用的方法是选择优良种源建立母树林、种子园。因此,对主要产地小桐子种子特性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为以后优良品种的选择及大面积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针对永胜种源、攀枝花种源、会泽种源、鹤庆种源、东川种源、瓦邦种源、双柏种源、元谋种源、华坪种源、沧源种源和潞江坝种源共11个小桐子种源种子的表型性状、千粒重、含油率等特性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开展初步的探索研究。小桐子育苗圃地的连作现象比较普遍,有关其化感作用的研究尚为空白,自毒作用规律还未见相关报道。为此,本文还进行了关于小桐子叶浸提液处理小桐子种子对其萌发效果的影响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进行了不同消毒方法对小桐子种子发芽影响的研究,得到了小桐子种子最佳萌发效果的消毒处理方法。最佳处理为1%硫酸铜溶液浸种处理30min。2.进行了不同催芽处理方法对小桐子种子发芽影响的研究,得到使小桐子种子获得最佳萌发效果的催芽方法。最佳处理为20%双氧水浸种处理3min,发芽率达91.67%。3.进行了不同贮藏温度对贮藏8个月的小桐子种子发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4种不同温度下(-80℃、-20℃、4℃和室温)小桐子种子贮藏8个月后均能够发芽。其中,室温条件下贮藏后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最低,分别为55%和71.67%;在-20℃条件下贮藏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为86.67%。4.进行了不同萌发温度条件对小桐子种子萌发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室温蒸馏水浸种18 h处理,采用60℃热汤浸种10 min处理,以及未经任何处理的小桐子种子最佳萌发温度为30℃;采用20%双氧水浸种3 min处理的小桐子种子,最佳萌发温度为25℃。5.进行了小桐子叶浸提液处理小桐子种子对其萌发效果的影响研究,小桐子鲜叶和枯叶浸提液在较高浓度时对其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而在较低浓度时具有促进作用,在浓度为1:150时,小桐子种子获得最佳萌发效果。表明小桐子叶中含有对本种起抑制作用的水溶性化感物质,小桐子是一个具有自毒作用的树种。6.小桐子在温度高的地区一年花期两次,种子成熟两次。以四川攀枝花、云南永胜和云南会泽3个种源8月份和12月份采集的种子为试材,进行了关于不同成熟期小桐子种子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种仁含油率方面,8月份成熟的小桐子种子均高于12月份的小桐子种子。7.由以上的预试验研究获得的各种最佳处理方法,以云南永胜、四川攀枝花、缅甸瓦邦等地区采集到的共11个小桐子种源种子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不同种源小桐子种子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种子千粒重方面,瓦邦种源和潞江坝种源>沧源种源和东川种源>攀枝花种源和会泽种源>永胜种源>鹤庆种源和元谋种源>华坪种源和双柏种源;在种子出仁率方面,瓦邦种源和潞江坝种源>东川种源>攀枝花种源>元谋种源、双柏种源、沧源种源、会泽种源>鹤庆种源和永胜种源>华坪种源;在种仁含油率方面,沧源种源最高为56.00%,东川种源和华坪种源种仁含油率最低,含油率分别为49.77%和44.89%,其余8个种源间,含油率差异不显着。通过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关于7个种子特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种子纵径、种子横径、种子厚度、种子出仁率和种子千粒重均与种仁含油率呈正相关,种仁含水量与种仁含油率呈负相关。对11个不同种源小桐子种子特性进行对比分析总体来看,初步确定沧源种源为优良种源。
周春华,陶俊,韦军,糜林[7](2008)在《无花果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本文综述了无花果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以期为无花果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黄鹏[8](2007)在《无花果丰产栽培技术规程》文中提出为解决无花果生产技术问题,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有关无花果丰产栽培的环境条件、苗木繁育、建园和栽植、栽培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和果实的催熟、采收与包装运输等方面的技术规程,为发展无花果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闵海燕[9](2007)在《火柴头资源配置、生理整合及生化他感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火柴头(Commelina benghalensis L.)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属鸭跖草科,是我国农田中的一种常见植物。火柴头既可以进行有性繁殖又可以进行营养繁殖。在行有性繁殖时,火柴头具有地上和地下生殖枝开花结实的特性,产生地上大、小种子和地下大、小种子4种不同类型的种子。本研究中,采用水培(Hoagland营养液)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4种类型种子实生植株,待植株种子成熟后进行处理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种类型种子实生植株个体水平上对新种群的贡献具有差异,地上大种子表现为最大,地下小种子则最小;4种类型种子实生植株在资源的繁殖配置上存在着差异,大种子尤其地上大种子对有性繁殖的资源分配最大,而地下小种子最小,这种差异又决定了在繁殖投资和繁殖代价上的差异,小种子特别是地下小种子实生植株的繁殖投资最小,而大种子特别是地上大种子实生植株的繁殖投资最大;从繁殖代价来看,大种子实生植株的繁殖代价之间差异不显着,而大种子实生植株的繁殖代价显着小于小种子实生植株的,小种子之间则表现为地上小种子实生植株的繁殖代价显着小于地下小种子实生植株的。火柴头依靠其匍匐茎进行营养繁殖,是一种典型的克隆植物。生理整合作用是克隆植物研究热点之一。为了研究火柴头生理整合作用特性,本研究采用4种不同K素营养方式处理火柴头实生植株:1)基株和分株都用完全营养液(Hoagland营养液)培养;2)基株用不完全营养液(缺少K的Hoagland营养液)培养,分株用完全营养液培养;3)基株用完全营养液培养,分株用不完全营养液培养;4)基株和分株都用不完全营养液培养, 30d后,测量4种处理方式下火柴头实生植株的基株和分株叶片K含量、相对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以及荧光参数,并称量4种处理后各个构件的生物量。研究结果表明,当环境条件为基株K素营养不正常而分株营养正常时,K素在基株和分株间会发生转移,且转移方向即整合方向是从分株转移到基株,实验中以离子含量计算出的整合强度为19.22%。整合作用的存在对植株资源分配格局也产生了影响:基株和分株都处于K素营养正常的培养方式下,植株的营养构件比重最小,花苞构件比重最大;而基株K素营养正常、分株K素营养不正常的培养方式下,分株K素的缺乏导致了植株花苞构件比重的下降;基株K素营养不正常、分株K素营养正常的培养方式下,花苞比重仍是高于基株和分株K素营养都不正常方式下的,结果均表明了分株的营养环境能够影响植株的资源分配格局。在非洲、美洲等部分地区,火柴头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恶性杂草,在我国却并未见相关报道。因而,本研究中为探讨火柴头与玉米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方面进行火柴头各个构件浸提液对玉米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另一方面进行火柴头行间和株间混种玉米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火柴头根浸提液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对玉米幼苗的根长和苗高的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而火柴头叶浸提液对玉米幼苗根长和苗高的生长则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火柴头行间和株间混种玉米两种方式下,玉米对火柴头植株总生物量未产生显着影响,但影响其根、花苞的资源分配。火柴头对玉米则产生显着影响:行间和株间混种玉米两种方式下,火柴头均促进了玉米幼苗生物量的增加,尤其是地上大种火柴头实生植株,显着地促进了玉米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测,火柴头在我国为一种非恶性杂草,它与玉米等农作物之间可能存在着互利的关系。
胥耀平[10](2006)在《植物相邻关系中的化感作用研究 ——核桃叶化感物质及化感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群落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的长期适应和自然演替过程中,群落中植物个体之间在竞争地上和地下空间的同时,也在不断地通过自身产生的次生代谢物质影响着周围其他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可能表现为互利或者相互抑制。植物之间的这种生化他感作用(化感作用)是造成植物种类区域性优势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影响着自然界中植物分布、群落的形成和演替、也影响着群落中个体的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过程,包括物质和能量的代谢与循环等过程。植物间通过根分泌、淋溶、挥发等方式直接产生化感作用,也可以通过枯落物经土壤微生物分解释放的化学物质而间解产生化感作用。在人工生态系统中,植物相互共生关系中的化感作用是作物间作套种与重建植被类群的基础,是探究相互共生内因的一条重要途径。核桃(Juglans regia Linn.)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有广泛的栽培,由于核桃果实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价值也常作为林粮间作的主要树种之一。然而,在实践中,核桃的生长却强烈的抑制周围其它作物的生长发育。目前,国内外关于植物化感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关于核桃根皮、果皮化感物质及其化感作用也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有关核桃叶主要化感物质及其化感作用尚未进行研究。本文以国内栽培面积最大的核桃品种——西洛3号为研究对象,对核桃叶化学成分及化感作用进行了研究。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对核桃叶提取物运用溶剂提取,柱层析分离得到五种化合物。经物理常数测定,化学定性反应和光谱学测定(1′HNMR、13′CNMR、UV、EI-MS、FAB-MS、HSQC)初步确定:化合物I为:山柰酚;化合物Ⅱ为:山柰酚-3-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化合物Ⅲ为:山柰酚-3-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化合物Ⅳ为:八硫环醚;化合物Ⅴ为:二十五正碳醇。文献报道胡桃醌是核桃属植物化感作用的物质,本研究结果表明:黄酮醇类化合物也是核桃重要化感物质。2.运用水蒸汽蒸馏、无水硫酸钠干燥乙醚萃取方法对核桃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出20种化合物,所鉴定的成分约占挥发油色谱峰总峰面积90.84%,定性定量分析
二、无花果的他感效应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花果的他感效应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兰考林场第一林区植物景观改造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林场发展与城市绿色发展背景相契合 |
1.1.2 林场植物景观改造符合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1.1.3 林场植物景观改造为森林公园建设创造条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4.1 主要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植物群落 |
2.1.2 植物景观 |
2.1.3 植物文化 |
2.1.4 人工林 |
2.1.5 天然林 |
2.1.6 乡土树种 |
2.1.7 拟生造林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景观生态学 |
2.2.2 环境心理学 |
2.2.3 景观美学 |
2.2.4 植物群落学 |
2.2.5 森林培育学 |
3 相关案例分析 |
3.1 湖南·宜章县骑田岭城郊森林公园(原宜章县骑田国有林场) |
3.1.1 案例概况 |
3.1.2 改造内容 |
3.1.3 案例启发 |
3.2 河北·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原塞罕坝机械林场) |
3.2.1 案例分析 |
3.2.2 改造内容 |
3.2.3 案例启发 |
3.3 江苏·老山国家森林公园(原老山林场) |
3.3.1 案例概况 |
3.3.2 改造内容 |
3.3.3 案例启发 |
3.4 湖南·湖南涟源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原涟源龙山国有林场) |
3.4.1 案例概况 |
3.4.2 改造内容 |
3.4.3 案例启发 |
3.5 法国·巴黎雪铁龙公园植物改造 |
3.5.1 案例概况 |
3.5.2 改造内容 |
3.5.3 案例启发 |
3.6 案例总结 |
4 植物景观改造理论探索 |
4.1 植物景观改造的目标 |
4.1.1 促进绿色发展 |
4.1.2 提升林分质量 |
4.1.3 提高艺术审美 |
4.1.4 推动经济发展 |
4.2 植物景观改造的原则 |
4.2.1 生态保护原则 |
4.2.2 整体性原则 |
4.2.3 适地适树原则 |
4.2.4 功能性原则 |
4.2.5 经济节约原则 |
4.3 植物景观改造的策略 |
4.3.1 加强原有景观林保护 |
4.3.2 注重特色植物景观营造,突出当地森林特色 |
4.3.3 注重乡土树种的充分利用,重视乡土植物搭配 |
4.4 植物景观改造的途径与方法 |
4.4.1 注重植物的色彩搭配,营建季相变化的植物景观 |
4.4.2 增强植物群落的观赏性,提高植物景观的品质 |
4.4.3 打造拥有文化内涵的植物景观,宣传当地文化 |
4.4.4 丰富植物景观的层次性,保持稳定的多层次植物景观 |
5 兰考林场第一林区植物景观改造规划 |
5.1 兰考林场现状分析 |
5.1.1 兰考林场第一林区概况 |
5.1.2 兰考林场第一林区现状 |
5.2 植物景观改造规划构思 |
5.2.1 衔接上位规划 |
5.2.2 改造规划目标 |
5.2.3 改造规划思路 |
5.3 植物景观分区改造规划 |
5.3.1 水生植物区 |
5.3.2 彩叶植物展示区 |
5.3.3 林果观光区 |
5.3.4 特色植物区 |
5.3.5 花卉观赏区 |
5.3.6 入口管理区 |
5.3.7 主要道路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论文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植物名录表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2)禾谷类孢囊线虫效应蛋白鉴定及携带不同Cre基因的小麦抗性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禾谷类作物孢囊线虫概述 |
1.1.1 小麦孢囊线虫病的发生危害 |
1.1.2 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生物学特性 |
1.1.3 小麦禾谷孢囊线虫危害症状 |
1.2 植物线虫效应蛋白研究进展 |
1.2.1 植物线虫基因测序研究进展 |
1.2.2 植物寄生线虫效应蛋白鉴定 |
1.2.3 植物寄生线虫效应蛋白功能 |
1.2.4 禾谷类作物孢囊线虫效应蛋白研究进展 |
1.2.5 RNAi在植物线虫中的应用 |
1.3 孢囊线虫合胞体研究进展 |
1.3.1 孢囊线虫的取食特性 |
1.3.2 合胞体的形成发育 |
1.4 根系分泌物与植物寄生线虫互作研究 |
1.4.1 根系分泌物的分类 |
1.4.2 根系分泌物与线虫互作的研究进展 |
1.5 禾谷类作物孢囊线虫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
1.5.1 抗性基因的应用 |
1.5.3 抗性基因的局限 |
1.6 禾谷类作物孢囊线虫的防治 |
1.6.1 防治措施 |
1.6.2 防治药剂 |
1.7 目的意义 |
1.7.1 研究目的 |
1.7.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禾谷类作物孢囊线虫效应蛋白鉴定 |
2.1 实验设备 |
2.1.1 试验仪器 |
2.1.2 试验耗材 |
2.1.3 常用试剂配制 |
2.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2.1 禾谷类作物孢囊各龄期幼虫RNA制备 |
2.2.2 cDNA文库制备和测序拼接 |
2.2.3 本地数据库的构建 |
2.2.4 效应蛋白的比对分析 |
2.3 效应蛋白验证 |
2.3.1 RT-PCR表达分析 |
2.3.2 In situ杂交检测 |
2.3.3 RNAi干扰 |
2.4 结果分析 |
2.4.1 数据注释 |
2.4.2 差异表达基因聚类分析 |
2.4.3 已知植物寄生线虫转录组和基因组蛋白同源比对分析 |
2.4.4 效应蛋白的预测分析 |
2.4.5 RT-PCR表达分析 |
2.4.6 In situ杂交 |
2.4.7 RNAi干扰验证 |
2.5 结果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携带不同CRE基因的小麦抗性机制分析 |
3.1 实验设备 |
3.1.1 仪器设备 |
3.1.2 试剂耗材 |
3.2 抗性鉴定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3 根尖诱集能力测定 |
3.3.1 试验材料 |
3.3.2 试验方法 |
3.4 合胞体发育切片检测 |
3.4.1 试验材料 |
3.4.2 试验方法 |
3.5 根系分泌物测定 |
3.5.1 试验材料 |
3.5.2 试验方法 |
3.6 实验结果 |
3.6.1 抗性鉴定 |
3.6.2 根尖诱集能力测定 |
3.6.3 幼虫发育检测 |
3.6.4 合胞体发育切片检测 |
3.6.5 根系分泌物初步测定结果 |
3.7 结果讨论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H. avenae unigenes与已知植物寄生线虫CAZymes具有同源性的序列 |
附录 2. H. filipjevi unigenes与已知植物寄生线虫CAZymes具有同源性的序列 |
附录 3. 51 份携带不同Cre抗性基因的小麦材料在田间和室内对H. avenae Ha91致病型群体的抗性鉴定结果 |
附录 4. List of ESTs downloaded from NEMBASE4 to a local sequence database |
附录 5. 小麦孢囊线虫病防治技术研究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巨桉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养分和化感物质释放及其对三种草种的化感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前言 |
1 森林凋落物的研究 |
1.1 森林凋落物研究概况 |
1.2 森林凋落物的分解过程及养分释放 |
1.3 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因素 |
1.4 森林凋落物对森林系统的影响 |
2 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进展 |
2.1 化感作用的概念 |
2.2 化感作用的普遍性 |
2.2.1 作物与作物之间的化感作用 |
2.2.2 作物与杂草间的相互化感作用 |
2.2.3 林木的化感作用 |
2.3 化感作用的机制 |
2.4 化感作用的影响因素 |
2.4.1 温度 |
2.4.2 光照强度 |
2.4.3 水分 |
2.4.4 养分含量 |
2.4.5 生物因素 |
2.5 化感作用的生物测试方法 |
2.5.1 发芽试验 |
2.5.2 生长发育测定 |
2.5.3 大田试验与盆栽试验 |
2.5.4 植物对微生物的化感作用测定 |
2.5.5 次生代谢物质对昆虫毒害作用测定 |
3 化感物质的研究进展 |
3.1 化感物质的种类 |
3.2 化感物质的特点 |
3.2.1 化感物质作用的范围 |
3.2.2 化感物质作用的浓度差异 |
3.2.3 化感物质的多成分共存性 |
3.3 化感物质的合成与释放途径 |
3.3.1 植物向体外释放挥发性物质 |
3.3.2 雨雾淋溶 |
3.3.3 根系分泌 |
3.3.4 植物残留物的分解 |
3.4 化感物质的收集方法 |
3.4.1 溶剂浸提法 |
3.4.2 水蒸气蒸馏法 |
3.4.3 培养-吸附法和厌氧腐解法 |
3.4.4 现代高新技术提取法 |
3.5 化感物质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3.5.1 化感物质的分离和纯化技术 |
3.5.2 化感物质的鉴定 |
4 化感作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
4.1 森林更新 |
4.2 森林物种组成和分布 |
4.3 生物入侵 |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土壤湿度下巨桉凋落叶中养分及化感物质相对含量的动态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区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凋落叶样品的收集、处理及成分测定 |
1.3.1 凋落叶样品的收集 |
1.3.2 凋落叶样品的处理 |
1.3.3 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的成分测定 |
1.4 数据处理 |
2 试验结果 |
2.1 不同土壤湿度下巨桉凋落叶分解特征 |
2.2 不同土壤湿度下巨桉凋落叶中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变化特征 |
2.3 不同土壤湿度下巨桉凋落叶中养分含量变化特征 |
2.3.1 不同土壤湿度下巨桉凋落叶中C含量的变化 |
2.3.2 不同土壤湿度下巨桉凋落叶中N含量的变化 |
2.3.3 不同土壤湿度下巨桉凋落叶中P含量的变化 |
2.3.4 不同土壤湿度下巨桉凋落叶中K含量的变化 |
2.3.5 不同土壤湿度下巨桉凋落叶中Ca含量的变化 |
2.3.6 不同土壤湿度下巨桉凋落叶中Mg含量的变化 |
2.4 不同土壤湿度下巨桉凋落叶中的化学成分分析 |
2.4.1 不同时期巨桉凋落叶中的化学成分分析 |
2.4.2 不同土壤湿度下巨桉凋落叶中主要化感物质的分解特征 |
3 分析与讨论 |
3.1 不同湿度下凋落叶分解特征 |
3.2 不同湿度下凋落叶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分解特征 |
3.3 不同湿度下凋落叶养分分解特征 |
3.4 巨桉凋落叶中的化感物质分析 |
3.5 巨桉凋落叶中化学组成及主要化感物质的分解 |
4. 小结 |
第三章 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三个草种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区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2.1 供体材料 |
1.2.2 受体植物 |
1.2.3 供试土壤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1 形态指标和生物量的测定 |
1.4.2 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1.5 数据处理 |
2 试验结果 |
2.1 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狗尾草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2.1.1 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狗尾草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
2.1.2 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狗尾草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2.1.3 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狗尾草光合特征的影响 |
2.1.4 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狗尾草叶片抗氧化保护酶活性与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2.1.5 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狗尾草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2.2 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假俭草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2.2.1 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假俭草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
2.2.2 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假俭草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2.2.3 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假俭草光合特征的参数的影响 |
2.2.4 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假俭草叶片抗氧化保护酶活性与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2.2.5 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假俭草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2.3 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菊苣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2.3.1 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菊苣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
2.3.2 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菊苣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2.3.3 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菊苣光合特征的参数的影响 |
2.3.4 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菊苣叶片抗氧化保护酶活性与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2.3.5 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菊苣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2.4 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三个草种的化感综合效应 |
3 分析与讨论 |
3.1 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三个草种光合特性和生长的影响 |
3.2 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三个草种抗性生理特性的影响 |
3.3 巨桉凋落叶分解初期对三个草种化感影响的综合效应 |
4 小结 |
第四章 巨桉凋落叶浸提液对三个草种种子萌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供体材料 |
1.1.2 受体植物 |
1.1.3 巨桉凋落叶浸提液的制备 |
1.2 试验方法 |
1.2.1 种子培养 |
1.2.2 种子萌发的测定 |
1.2.3 萌发期胚芽和胚根的生长测定 |
1.3 数据处理 |
2 试验结果 |
2.1 巨桉凋落叶浸提液对三个草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
2.2 巨桉凋落叶浸提液对三个草种种子胚芽和胚根的影响 |
2.3 巨桉凋落叶浸提液对三个草种幼苗干重的影响 |
3 分析与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2 本研究的特色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附录1 巨桉凋落叶原样化学成分GC-MS总离子流图 |
附录2 自然水分条件下不同阶段巨桉凋落叶化学成分GC-MS总离子流图 |
附录3 相对含水量40%下土壤湿度不同阶段巨桉凋落叶化学成分GC-MS总离子流图 |
附录4 相对含水量80%下土壤湿度不同阶段巨桉凋落叶化学成分GC-MS总离子流图 |
(4)正茬、连作大豆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植物根系分泌物及其研究方法概述 |
1.2.1 植物根系分泌物 |
1.2.2 植物根系分泌物的种类和组成 |
1.2.3 植物根系分泌物产生途径 |
1.2.4 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化感物质 |
1.2.5 根系分泌物在植物营养中的作用 |
1.2.6 根系分泌物的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
1.3.1 国内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
1.3.2 国外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
1.4 大豆、玉米、小麦化感作用的研究进展 |
1.4.1 大豆化感作用的研究进展 |
1.4.2 玉米化感作用的研究进展 |
1.4.3 小麦化感作用的研究进展 |
1.5 植物化感作用的应用潜力与展望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根系分泌物的收集 |
2.2.2 大豆根系分泌物提取液的GC-MS 分析 |
2.2.3 生物检测 |
2.3 试验内容 |
2.3.1 种子萌发指数的测定 |
2.3.2 根系活力的测定 |
2.3.3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2.3.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根系分泌物的GC-MS 鉴定结果 |
3.1.1 正茬大豆根系分泌物的GC-MS 鉴定结果 |
3.1.2 连作大豆根系分泌物的GC-MS 鉴定结果 |
3.2 根系分泌物对供试植物萌发的影响 |
3.2.1 正茬大豆根系分泌物对供试植物萌发、发芽速率的影响 |
3.2.2 连作大豆根系分泌物对供试植物种子萌发、发芽率的影响 |
3.3 正茬大豆根系分泌对供试植物形态指标的化感作用 |
3.3.1 正茬大豆根系分泌物对大豆形态指标的影响 |
3.3.2 正茬大豆根系分泌物对玉米形态指标的影响 |
3.3.3 正茬大豆根系分泌物对小麦形态指标的影响 |
3.3.4 正茬大豆根系分泌对供试植物株高、根长化感抑制趋势 |
3.4 连作大豆根系分泌物对供试植物形态指标的化感作用 |
3.4.1 连作大豆根系分泌物对大豆形态指标的影响 |
3.4.2 连作大豆根系分泌物对玉米形态指标的影响 |
3.4.3 连作大豆根系分泌物对小麦形态指标的影响 |
3.4.4 连作大豆根系分泌对供试植物株高、初生根长化感抑制趋势 |
3.5 正茬大豆、连作大豆根系分泌物对供试植物根活力的影响 |
3.5.1 正茬大豆根系分泌物对供试植物根活力的影响 |
3.5.2 连作大豆根系分泌物对供试植物跟活力的影响 |
3.5.3 正茬、连作大豆根系分泌对供试植物大豆跟活力的作用趋势 |
3.5.4 正茬、连作大豆根系分泌对供试植物玉米跟活力的作用趋势 |
3.5.5 正茬、连作大豆根系分泌对供试植物小麦根活力的作用趋势 |
3.6 正茬、连作大豆根系分泌物对供试植物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6.1 正茬大豆根系分泌物对供试植物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6.2 连作大豆根系分泌物对供试植物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7 正茬、连作大豆根系分泌物对供试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影响 |
3.7.1 正茬大豆根系分泌物对供试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
3.7.2 连作大豆根系分泌物对供试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根系分泌物的研究方法 |
4.2 根系分泌物的鉴定 |
4.3 根系分泌物对供试植物的化感作用 |
4.4 根系分泌物对供试植物种子萌发、发芽速度的影响 |
4.5 大豆根系分泌物对苗期大豆植株的影响 |
4.6 大豆根系分泌物对供试植物根系活力的影响 |
4.7 根系分泌物对供试植物丙二醛活性变化的影响 |
4.8 根系分泌物对供试植物保护性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
4.9 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小桐子种子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小桐子概述 |
1.1.1 生物学特性 |
1.1.2 生长习性 |
1.1.3 资源分布 |
1.2 小桐子研究进展 |
1.2.1 化学成分研究 |
1.2.2 毒性及药用研究 |
1.2.3 生物防治研究 |
1.2.4 生物能源开发 |
1.2.5 生产栽培研究 |
1.2.6 种子特性研究 |
1.2.7 化感作用研究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2.1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2.2 研究的基本思路 |
2.3 技术路线 |
3. 种子特性研究预试验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观测指标分析 |
3.2.2 种子发芽分析 |
4. 小桐子种子发芽试验研究 |
4.1 种子消毒方法研究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2 结果与分析 |
4.2 发芽试验预处理研究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小桐子种子发芽处理研究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4 不同贮藏温度下的种子发芽试验 |
4.4.1 材料与方法 |
4.4.2 结果与分析 |
4.5 不同萌发温度下的种子发芽试验 |
4.5.1 材料和方法 |
4.5.2 结果与分析 |
5. 小桐子化感作用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数据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浓度浸提液对小桐子种子萌发的影响 |
5.2.2 不同浓度浸提液对小桐子种子萌发的效应 |
6. 不同成熟期小桐子种子特性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仪器药品 |
6.1.3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攀枝花小桐子种子特性指标分析 |
6.2.2 永胜小桐子种子特性指标分析 |
6.2.3 会泽小桐子种子特性指标分析 |
7. 不同种源小桐子种子特性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试验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种子表型性状 |
7.2.2 种子千粒重 |
7.2.3 种子出仁率 |
7.2.4 种仁含水率 |
7.2.5 种仁含油率 |
7.2.6 种子发芽率 |
7.2.7 种子特性指标相关性分析 |
7.2.8 种子特性指标聚类分析 |
8. 讨论 |
8.1 种子特性研究预试验 |
8.2 小桐子种子发芽试验研究 |
8.2.1 种子消毒方法研究 |
8.2.2 发芽试验预处理研究 |
8.2.3 发芽处理研究 |
8.2.4 贮藏处理研究 |
8.2.5 不同萌发温度处理 |
8.3 小桐子化感作用研究 |
8.4 不同成熟期小桐子种子特性研究 |
8.5 不同种源小桐子种子特性研究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无花果丰产栽培技术规程(论文提纲范文)
1 产地环境条件 |
2 苗木繁育 |
2.1 苗圃地选择 |
2.2 苗床的准备 |
2.3 育苗方法 |
3 建园和栽植 |
3.1 园地的选择 |
3.2 园地的规划设计 |
3.2.1 小区规划 |
3.2.2 道路系统规划 |
3.2.3 排灌系统规划 |
3.2.4 防护林规划 |
3.3 果园栽埴技术 |
3.3.1 品种配置 |
3.3.2 栽植密度和方式 |
3.3.3 栽植时间与方式 |
4 栽培管理 |
4.1 土壤管理 |
4.1.1 土壤改良 |
4.1.2 松土除草 |
4.1.3 铺草覆盖 |
4.1.4 间作套种 |
4.2 施 肥 |
4.2.1 施肥种类与数量 |
4.2.2 施肥时期与方法 |
4.3 灌水及排水 |
4.4 果园其他管理 |
4.4.1 防止落果与僵果[4] |
4.4.2 越冬保护 |
5 整形修剪 |
5.1 无花果树的树形[2, 4] |
5.1.1 丛状形 |
5.1.2 多主枝自然开心形 |
5.2 整形修剪方法[2, 4] |
5.2.1 冬季修剪 |
5.2.2 夏季修剪 |
5.2.2.1 摘 |
5.2.2.2 拿枝与拉枝 |
6 病虫害防治[12] |
6.1 提倡使用的农药 |
6.2 限制使用的农药 |
6.3 禁止使用的农药 |
7 果实的采收与包装运输[2, 4] |
7.1 果实的催熟 |
7.1.1 油处理 |
7.1.2 乙烯利处理 |
7.2 果实的采收 |
7.3 果实的包装运输 |
(9)火柴头资源配置、生理整合及生化他感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 |
1.1 植物种群繁殖生态学研究进展 |
1.1.1 繁殖对策及其相关概念 |
1.1.2 植物种群繁殖对策的研究内容 |
1.1.2.1 植物的繁殖类型 |
1.1.2.2 植物的繁殖时间 |
1.1.2.3 植物的繁殖频率 |
1.1.2.4 植物的繁殖物候 |
1.1.2.5 植物的繁殖构件 |
1.1.3 植物种群繁殖对策的研究状况 |
1.2 无性系植物种群生理整合的研究进展 |
1.2.1 无性系植物种群生理整合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1 直接研究方法 |
1.2.1.2 间接研究方法 |
1.2.2 无性系植物种群生理整合的研究状况 |
1.3 植物间生化他感作用研究进展 |
1.3.1 植物生化他感作用及化感物质 |
1.3.2 植物生化他感物质的作用机制 |
1.3.2.1 植物的生长调节剂 |
1.3.2.2 植物的光合作用 |
1.3.2.3 植物的呼吸作用及其蛋白质和核酸代谢 |
1.3.3 植物化感作用的生物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
1.3.3.1 植物生化他感作用的生物测定方法 |
1.3.3.2 影响生物测定的因素 |
1.3.3.3 化感作用的表达 |
1.3.4 生化他感作用的种群生物学意义 |
1.3.4.1 对种群动态的影响 |
1.3.4.2 对种群关系的影响 |
1.3.4.3 对种群进化的影响 |
1.3.4.4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1.3.5 植物间生化他感作用的研究意义及发展前景 |
1.4 研究目的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火柴头4 种类型种子实生植株资源配置特异性及繁殖代价研究 |
2.1.1 供试材料 |
2.1.2 材料培养 |
2.1.3 生物量测定 |
2.1.4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火柴头地上大种实生植株生理整合特性研究 |
2.2.1 供试材料 |
2.2.2 材料培养和处理 |
2.2.3 数据测量和处理 |
2.3 火柴头的非恶性杂草的生态机制初步研究 |
2.3.1 供试材料 |
2.3.2 实验方法 |
2.3.2.1 火柴头各构件浸提液的制备 |
2.3.2.2 火柴头浸提液对玉米幼苗生长影响实验 |
2.3.2.3 火柴头与玉米混种实验 |
2.3.2.4 火柴头各构件浸提液对种子出芽影响实验 |
2.3.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火柴头4 种类型种子实生植株资源配置特异性及繁殖代价研究 |
3.1.1 实生植株总生物量 |
3.1.2 营养构件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重 |
3.1.3 实生植株的各个构件生物量 |
3.1.4 4 种种子实生植株的繁殖分配 |
3.1.5 火柴头4 种种子实生植株的繁殖投资 |
3.1.6 各个构件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
3.1.7 各个构件占总生物量的比重之间的关系 |
3.2 火柴头地上大种实生植株生理整合特性研究 |
3.2.1 植株的生物量 |
3.2.2 植株的资源分配 |
3.2.3 植株叶片的K+离子含量 |
3.2.4 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
3.2.5 植株叶片的光合作用参数 |
3.2.6 植株叶片的荧光参数 |
3.3 火柴头的非恶性杂草的生态机制初步研究 |
3.3.1 火柴头浸提液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
3.3.2 混种后火柴头与玉米间的相互影响 |
3.3.2.1 玉米对火柴头生物量影响 |
3.3.2.2 玉米对火柴头生物量资源配置的影响 |
3.3.3 火柴头对玉米的影响 |
3.3.4 浸提液对农作物种子出芽率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火柴头4 种类型种子实生植株资源配置特异性及繁殖代价 |
4.1.1 火柴头4 种类型种子新种群形成中不同类型种子的贡献上的差异 |
4.1.2 各构件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
4.1.3 繁殖分配、繁殖投资和繁殖代价 |
4.2 火柴头地上大种实生植株生理整合特性 |
4.2.1 整合方向和整合强度 |
4.2.2 整合作用对资源分配格局的影响 |
4.2.3 整合作用对光合作用和荧光参数的影响 |
4.3 火柴头为非恶性杂草的生态机制 |
4.3.1 火柴头与玉米之间的生化他感作用 |
4.3.2 火柴头对几种农作物种子萌发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植物相邻关系中的化感作用研究 ——核桃叶化感物质及化感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植物共生关系中化感作用的研究历史及研究林粮间作中化感作用的意义 |
1.2 化感作用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
1.3 核桃化感研究背景 |
1.4 核桃化感研究的目的 |
1.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综述一植物化感研究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2.2 文献综述二——核桃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
2.3 结语 |
第三章 核桃叶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 |
3.1 材料、药品、仪器 |
3.2 核桃叶生物活性物质提取、分离 |
3.3 化合物的成分鉴定 |
3.4 核桃叶挥发油的化学鉴定 |
3.5 核桃叶石油醚提取物化学成分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核桃叶生物活性测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生物活性测定 |
4.3 抑菌活性测定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无花果的他感效应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兰考林场第一林区植物景观改造规划研究[D]. 段孟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禾谷类孢囊线虫效应蛋白鉴定及携带不同Cre基因的小麦抗性机制分析[D]. 崔江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2)
- [3]巨桉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养分和化感物质释放及其对三种草种的化感效应研究[D]. 李羿桥.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3)
- [4]正茬、连作大豆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D]. 李业成. 东北农业大学, 2010(05)
- [5]作物间作套种多样性控虫增产机制的研究概述[A]. 王晶晶,李正跃,陈斌. 云南省昆虫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 2009
- [6]小桐子种子特性研究[D]. 李旦. 西南林学院, 2009(S2)
- [7]无花果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A]. 周春华,陶俊,韦军,糜林. 2008园艺学进展(第八辑)——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讨论会暨现代园艺论坛论文集, 2008
- [8]无花果丰产栽培技术规程[J]. 黄鹏. 经济林研究, 2007(04)
- [9]火柴头资源配置、生理整合及生化他感作用研究[D]. 闵海燕. 扬州大学, 2007(06)
- [10]植物相邻关系中的化感作用研究 ——核桃叶化感物质及化感作用研究[D]. 胥耀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