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带海洋第1、2卷总目录1982年(第1卷)(论文文献综述)
朱鹏华[1](2018)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新研究 ——基于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拓展》文中指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面对经济发展的现实和理论发展的局限,如何创新和发展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社会资本再生产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创新研究至少可分为基础理论、理论的具体化和理论的应用三个层面。本文的主题是基础理论的创新研究,以构建包括三种基本类型的社会资本四部类再生产模型为主线。主要内容包括理论基础研究和理论拓展研究两大方面,共分为创作史研究和文献综述两个基础,以及商品概念的拓展、生产劳动范围的拓展、社会生产部类的拓展、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的构建、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的构建和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的构建六个层次的拓展。全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按照“一条主线,两重基础,三种类型,四个部类,五章结构,六层拓展”的思路展开。第一章阐述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作简史,旨在突破《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的局限,更全面的掌握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原貌。梳理MEGA2等相关文献中与《资本论》第二册相关的经济学手稿,从理论的萌芽,到理论的形成,再到理论的基本完成,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历经了三个阶段约30余年的创作时间。纵观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创作历程,马克思为该理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并创作了大量的手稿,构建了社会资本两部类再生产理论体系。但这是一个并未完成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我们不仅要继承,更需要沿着马克思的理论轨迹继续探索创新。《资本论》第二卷出版以来,国内外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进行了大量的解读、评述和研究,极大推动了这一理论的传播和发展。第二章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掌握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状况。在国外,列宁、费里德曼、斯威齐等人的创新研究,推动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具体化发展;卢森堡和杜岗、鲍威尔、布哈林等人的争论,“破”开了这一理论创新发展的新局面;苏联的官方和学术界对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推动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实践应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研究整体呈现“均衡化”和“增长论”的趋势,这两个方向虽然内生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体系,但在缺乏基础理论创新的情况下,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正在不断被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同化”。在国内,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呈现鲜明的三个阶段:一是模仿性研究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二是探索性研究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三是衰落性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整体来看,国内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础理论研究、具体化研究和应用性研究方面都有许多亮点,但是缺少系统化的基础理论创新研究成果。纵观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在基础理论的创新方面严重不足,这导致理论在具体化和应用过程中被“西方经济学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也正在萎缩。按照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统一的原则,第三章阐述服务商品理论,旨在拓展商品的概念和生产劳动的范围。马克思建立的虽然是物质商品理论,但根据研究层次的推进,对商品的概念至少又进行了四次拓展。按照劳动价值论的逻辑,服务是一种过程性劳动产品,服务商品是用来交换的服务,也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服务商品的使用价值虽然是无形的,但是和物质商品的使用价值一样,也是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服务商品的劳动也同样具有二重性,服务商品的价值是“对象化”(vergegenst?ndlichten)在服务商品使用价值中的人类抽象劳动。根据服务商品的价值构成,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因此,物质商品和服务商品构成社会总产品,服务劳动是社会资本再生产体系中生产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章在对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分析和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将社会生产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服务生产领域,相应地社会生产由两部类拓展至四部类,建立四部类再生产图式,并构建了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在此基础上,又分别建立了部类细分、包括公共阶级和开放经济中的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拓展模型,并分析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中的货币回流规律,进而阐明固定资本的补偿问题。在第四章的基础上,第五章构建了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和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初步建立了包括三种类型的社会资本四部类再生产理论。扩大再生产必须打破简单再生产的“闭环”,将部分剩余价值积累到生产资本。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均由四个层次构成,通过数例验证了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并分析了外延式和内涵式两种类型的扩大再生产的新特点。虽然扩大再生产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但是缩减再生产也是社会生产的一种现实的因素,与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共同构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三种基本类型。与扩大再生产将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生产资本相反,缩减再生产是将生产资本负积累至剩余价值,同时可分为“外敛”式和“内滞”式两种类型。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也由四个层次构成,并通过数例验证了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在此基础上,归纳并证明社会资本再生产平衡基本定理:若社会资本再生产实现平衡,则社会总产品规模矩阵必为对称矩阵,即Rt(28)RtT。社会资本再生产既是商品和资本的再生产也是资本关系和矛盾的再生产,最后分析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矛盾的类型、特征和趋势。理论的创新永无止境,本文的拓展研究仅仅是在基础理论部分初步构建了一个新的框架,未来需要继续创新研究的内容还很多。文章的最后,简要介绍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展望和应遵循的原则。
梁帅[2](2017)在《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戏曲活动研究,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戏曲活动的梳理与讨论。得益于旗人在北京的社会地位,他们的戏曲活动介于北京市井梨园戏曲活动与宫廷戏曲活动之间。旗人对戏曲的喜爱由来已久,早在入关之时,他们便表现出对戏曲的酷爱。顺康雍三朝是北京旗人戏曲活动形态的孕育期,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的诸形态,皆在此时形成。道咸时期,受到宫廷戏剧变革的深刻影响,旗人戏曲活动重心集中到北京的王公贵族府邸及市井梨园。在旗人捧角之风的影响下,清末伶人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旗人沉迷戏曲的行为,引起了当朝者的诸多不满。为了阻拦旗人观剧,政府遂颁布了许多禁戏条例。这些举措虽对旗人的观剧活动带来了许多不便,但是它最终还是淹没在旗人高涨的嗜戏热潮中。晚清民国北京旗人对近现代戏曲发展的贡献集中在三点:演剧、研究、创作。演剧方面,乾隆朝的《燕兰小谱》所记白二、八达子,是第一代技艺卓群的旗籍伶人。晚清旗人登台唱曲者更多,并在清末民国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票房”与“票友”是旗人对中国戏曲文化的特殊贡献,亦真实反映出旗人演剧水准的上乘。戏曲研究作为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形态的重要方面,展现了旗人对戏曲的深层认知。昭梿的《啸亭杂录》、崇彝的《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等笔记,描绘了许多京师戏曲活动场景,反映出此期旗人戏曲关注视角的变化。旗人真正意义上的戏曲研究,肇始于清末民国的庄清逸、溥侗等人。穆儒丐、景孤血、华粹深、傅惜华、郑骞、吴晓铃等人在民国时期的戏曲研究,更是近代戏曲研究队伍中的重要力量。此外,北京旗籍戏曲研究者的曲艺研究也颇具特色。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戏曲创作收获颇丰。绵恺、顾太清等旗人的戏曲创作,标志着旗人古典戏曲创作的终结。而以载阔亭、庄清逸为代表的皮黄戏剧作家,又助力了清末民国皮黄艺术的发展。在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中,王公贵族是尤为特殊的一个群体。长期居住北京的八旗王公贵族有机会参与紫禁城内的戏曲活动,并对宫廷演剧产生实质性影响。各王公贵族府邸内的戏曲活动也十分精彩,往往家族内几代成员都表现出对戏曲的极大热情。昆弋戏在晚清北京八旗王公贵族府邸的戏曲观演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与皮黄戏早已风靡北京市井梨园全然不同。清代的“王府戏班”是戏班史上一个响亮名字,自乾隆朝允禄府上的大成班始,王府戏班延续数百年。清末奕诉、奕譞和善耆府内的戏班,不仅繁荣了当时京师剧坛,更是对近代北方昆曲的发展产生了直接、深远影响。为了真实呈现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的演进过程,笔者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如大量使用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军机处录副奏折》、《宫中档案》、《内务府来文》等档案,以及晚清民国的报刊杂志、日记等。又为了使研究成果更加可信,笔者还进行了诸多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工作。同时,笔者也十分注重对戏曲文物、戏曲图像的探讨。
杨煜达[3](2005)在《清代云南(1711-1911年)的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文中研究说明云南地处北半球低纬高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受到多种季风环流的影响。其气候的演变,有着自己显着的特点。对这一地区的历史气候进行研究,讨论其气候变化的特点和机制,对亚洲季风和全球变化的研究,均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利用档案、方志和文集等历史文献中的相关资料,以恢复重建高分辨率的清代(1711-1911年)云南雨季开始期、昆明雨季强弱和冬季平均气温序列为中心,并进行相关的方法上的探索。主要的研究和结论如下: 通过系统的收集和整理档案、方志和文集中存留的史料,建立了目前最完备的云南历史气候史料ACCESS数据库。 初步探索清代气象情况奏报制度的形成,并通过对清代档案中降水、灾害和收成资料的具体研究和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系统偏差及其原因,并提出了对历史天气资料系统偏差的检验方法。 探索了科学可行的利用文献资料进行雨季开始期序列复原的方法,并成功地对云南1711-1911年间的雨季早晚进行复原。分析表明,云南雨季开始期在长时段上有明显的变化,并存在明显的准3年和11年周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云南夏季风的变迁。同时发现,El Nino事件对云南雨季的开始期有重要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存在明显减弱的时期。可能意味着ENSO事件对亚洲夏季风的影响存在某种震荡。 结合历史资料的情况,探索精度介于降水量复原和旱涝等级间的降水等级的复原方法,并尝试采用了更符合降水实际情况的偏态分布。采取了一系列针对资料存在的系统偏差问题的纠偏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分析表明,1711-1911年201年间昆明雨季降水可分为4个大的阶段,其变迁有自己的特点。太阳活动的长周期有可能影响到昆明的雨季降水。 建立冬季降雪和干季降水的双因子回归方程,恢复了1721-1855年间昆明的冬季平均温度序列,这是目前重建的低纬度地区第一个高分辨率的历史气温序列。并利用其它资料补出了1856-1900年间的10年冬季平均温度序列。分析表明,18-19世纪昆明皆处于偏冷的时期,但又有一定的波动,且昆明气温存在跃升现象。而和全国其它地方比较,则其冷暖的变化有很多的差异性。 对发生在1815-1817年间遍及云南大部分地区的大饥荒的气候成因进行了考察,指出大饥荒是连年夏秋低温导致的农作物大幅减产造成的,其原因为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喷发。这次低温应在全国范围内都存在,但仅在低纬高原地区和北方农牧交错带附近造成较大影响。 对1905-1907年间云南连续性的严重旱涝灾害的天气成因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1905年和1907年的先早后涝都有El Nino事件的背景,而1906年的大旱
肖超[4](2014)在《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研究(1897-2012)》文中研究说明晚清以来,中西文化交流进一步加深,翻译出版业成为近代文化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西方学术着作的译介,使中国人摒弃了过去狭隘的观点,以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世界。商务印书馆是传播新文化的先行者。译介西学经典、出版学术着作等工作,使商务印书馆成为20世纪中最着名的出版社,并被誉为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端。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地理学科对于中国起着先行学科的作用。通过世界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国人打破了传统的天下观念,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愿望,进而引发了一个多世纪的思想革命历程。自1897年建馆以来,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量的地理学着作。其中,地理学译着是商务印书馆地理学图书出版中的重要部分。由于商务印书馆和地理学科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对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史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这一研究能够从侧面窥视商务印书馆西学翻译出版的历程,发现商务印书馆在翻译出版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这对于商务印书馆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引入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利用《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1897-1949)》、《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1949-1980)》和《商务印书馆地理学图书目录(1949-1990)》等书日,对商务印书馆建馆以来出版的地理学译着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在研究中,借鉴了西方书籍史的研究理念,运用了西方社会学“共同体”理论,以及“副文本”研究的思路。在运用传统书目文献学方法的基础上,也运用了计量学的方法,对着作出版年、作者国别、书籍印刷数量等方面进行计量分析,从书籍史的角度对地理学译着出版做微观研究。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经历了晚清、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期。无论是在学科内容的选择,还是在着作山版国别的倾向上,这些地理学译着都强烈地打上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烙印。因而,在整理1897-2012年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书目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对地理学译着的统计分析,本文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划分成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阶段。这样,本文将地理学译着置于于不同时代的背景下,分析晚清以来国内地理学界对地理学译着的接受史和西方地理学思潮的变迁。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进行研究。首先,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丛书收录、版本变迁、市场销售三个层面,探讨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流通情况。本文借助版本学的知识,系统考察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版本源流,分析了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的四种情形,论述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的原因,认为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是由商务印书馆、译者、译着学术影响三方面所引起的。接下来,笔者以49种地理学译着为研究样本,利用重印再版次数和销售比率两个指标评价了地理学译着的销售情况。通过数据,可以发现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在市场上销售状况很好,具有旺盛的学术生命力。此外,本文也对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影响力作了评估。在对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统计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重印再版、丛书收录、引用及书评情况,认为影响力高的地理学译着通常具备重印再版率高,多种丛书收录,被引频次多、书评数量多等特点。最后,对高影响力地理学译着进行了案例分析,并总结了高影响力地理学译着的特征。其次,在对地理学译着的着者、译者、读者群体身份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对译着着者、译者、编者、地理学者之间的交流的分析,探讨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和地理学共同体形成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地理学译着出版中,商务印书馆是地理学者之间沟通和交流的中心。地理学者通过合作翻译西方地理学着作,或者合作编纂教材,在学术上得到交流。通过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者联系在一起,结合成紧密的交流网络,从而促进了地理学共同体的形成。再次,从着作出版年、作者国别等方面对地理学译着进行计量分析,探讨产生结果的原因和历史背景,分析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与地理学学术发展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地理学译着反映了西方地理学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地理学译着推动了中国地理学的发展。西方地理学思想经由地理学翻译出版传入中国。西方地理学着作的译介,在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唐田恬[5](2013)在《阮元《周礼注疏校勘记》探析》文中研究说明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是清代经学研究的重要文献。《周礼注疏校勘记》是其中一种,由臧庸担任分校,并存有大量段玉裁的校勘意见。本文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的文选楼本《周礼注疏校勘记》为基本依据,主要分析《校勘记》的体例、内容、使用校本、引用文献(含经说)、校勘理念等方面内容,并与南昌府学本进行对校,辅以阮元《校勘记》前后重要的《十三经注疏》校勘文献,讨论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的影响。本文由绪论和四部分正文以及结语组成。绪论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阐明笔者的研究动机,总述阮刻《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的时代背景。第二方面综述《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的研究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交代本文的阅读地图和文献线索。第三方面明确论文的研究意义和方法论上的创新。正文第一部分结合史料与前人研究成果,叙述阮刻《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的编修过程以及其中存在的语焉不详之处。主要包括《校勘记》编纂的前期准备,《校勘记》的编纂流程与参校学者,《校勘记》的卷数,《校勘记》依据的版本以及《校勘记》的编纂目的和学术定位。第二部分包括五个方面。第一方面讨论《周礼注疏校勘记》的体例特点,主要围绕符号标记“○”和文字标记“按”、“案”展开,并将其作为分析《校勘记》其他方面内容的重要参照坐标。第二方面讨论《周礼注疏校勘记》的内容,讨论《校勘记》在校订文字、记录异文、辨析版式与句读、考察音韵等方面的内容。第三方面讨论《周礼注疏校勘记》的使用诸本,归纳《周礼注疏》的版本系统,考察《周礼注疏校勘记》对各本的使用情况,并指出其在版本学上的成就和不足,第四方面讨论《周礼注疏校勘记》引用的文献,由此观察阮元与参校学者们对宋代学者和清代学者的态度,为重新建构学术史提供参考资料。第五方面根据《周礼注疏校勘记》的校语和特点,归纳校勘学者们的校勘理念,指出其在校勘方法论上的进步之处。第三部分是文选楼本与南昌府学本的对校情况与分析。通过对校可以发现,南昌府学本并非如前人所批评的那样一无是处。实际上,南昌府学本对文选楼本的删改并不是毫无学识,错误百出的;而是在阮元的学术理念指导下完成的。第四部分讨论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的影响。主要通过搜集前人重要的评论文献,并结合《校勘记》的实际特点,尽可能对《周礼注疏校勘记》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结语部分,笔者总结前文讨论的主要问题,以《周礼注疏校勘记》的文本特点为依据,试图给予《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一个客观的定位和评价,并提示文章遗留下来的问题,以期在未来的学习与研究中进一步考察。本文的附录包括两方面内容,提供经书文献研究着作与论文的汇总目录,以及《十三经注疏》及重要校勘着作的主要版本及馆藏分布信息,以为同好研究之便。
康兆庆[6](2016)在《抗战时期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科研资助研究》文中认为日本全面侵华战争造成中国学术界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持续发展的局面骤然停滞。研究经费无着,研究设备不足,生活物质短缺成为制约抗战时期中国学术研究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学术界的诸多困境,国民政府以“奖励”学术成果的方式鼓励开展研究,但该政策制定之日起,就遭到时人的质疑。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则采取消极策略,在抗战时期制定“维持资助事业最低限度原则”,对抗战时期的学术研究贡献有限。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采用积极主动的策略,借鉴德国学术救济委员会的办法,以人为中心,实施科研资助制度,从科研人员、科研经费、科研设备等方面为抗战时期中国学术研究的再度繁荣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也为近代中国新学术增长点的出现及研究方法的革新做出一定贡献。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是管理和分配英国“退还”的庚子赔款的机构,1931年成立,至1958年结束业务,存在了28年。1931-1945年,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对国民政府的建设与教育有过相当贡献。尤其是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之后,面对侵略者对中国教育文化的摧残,为实现国民政府抗战建国纲领,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实施科研资助,在边远省份的大学设立大学讲座教授,以提高边远地区高等教育质量和促进科学研究的开展;协助科学工作人员,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延续中国科学前进的步伐;设立科学研究助理,选拔和培养优秀的青年科学研究者,为中国的科研发展储备人才;组织科学考察团,培养科研人员的科学探险精神,适应国家建设发展需要,为开发西南、西北边疆提供科学依据;创办中国地理研究所,集合地理学、测量学、海洋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开展联合研究,成为中国近现代地理学、测量学、海洋学最有影响的机构,在中国地理学、测量学、海洋学人才培养、训练及学术方向、学术理念的继承与发展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创办中国蚕桑研究所,成为中国第一个从事蚕桑研究的高级科研机构,标志着中国对蚕桑学进行系统研究的开始,同时对于西南地区蚕桑改良及平衡政府国际收支起到重要作用;创办甘肃科学教育馆,开展地方性研究,推广科学教育和普及科学知识,为中国近代科学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抗战时期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多的成果,原因在于:一是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处处以适合国家需要为前提的资助原则;二是管理者和参与者的爱国热情;三是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的科学管理及组织运行机制:四是朱家骅和傅斯年的科学观念及学术思想的影响;五是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与政府、高校、研究机构以及研究人员的通力合作。尽管董事会以适应国家需要为前提,但在科研资助中并不盲从于政府政策,而是坚持基金运行的独立性和科学发展规律,因此,两者之间的合作与冲突一直存在。然而,由于抗战中后期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基金运行出现问题,再加上通货膨胀的加剧,最终导致科学协助制度无疾而终,甚为遗憾。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在抗战时期实施的科研资助制度,其特点有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个人研究与联合研究并举,严格评审与注重监督并行,服务国家需要为最终目的。同时,它也对中国近代学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表现为引导学术研究转型,提倡学术研究新方向,树立学术研究新风气等方面。
钟远明[7](2017)在《抗战胜利后四年间粤省铁路经营与建设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抗战胜利后四年间内战成为主调,在内战背景下国统区铁路的经营与建设问题是战后中国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粤省铁路作为国统区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建设过程成为战后动荡四年间中国铁路的典型缩影与真实写照,且极具特色。该省铁路历经自清末至抗战全面爆发前后近40年的发展,在国家政权力量的主导下,从孤悬岭南到融入全国铁路系统,奠定其经营与建设的基本格局与重要基础;而战后四年则是衔接粤省铁路经营建设在抗战以前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重要过渡转型阶段。此阶段开启的首要步骤是国民政府从日军手中接收粤省铁路各路段,恢复原有经营,在此基础上重启粤省铁路营运,但过程未如人意,对之后的经营建设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此阶段开启的另一个关键步骤是国民政府重建对粤省铁路的统一管理,推动该省铁路各路段进一步整合;而铁路管理新模式的引入亦是战后中国铁路管理一次全新的探索与尝试,并产生持续的影响。由于战争的贻害,国内外局势复杂,粤省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丕变以及粤省铁路自身基础状况限制等,粤省铁路在战后四年间的经营建设肩负“恢复战前标准”沉重任务之余还需致力于“推动建设”。尽管各项日常经营事务——机务、工务、财务、行车、警务以及客货运输等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基础极为脆弱,与抗战前水平仍相去甚远。此外,在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下,美国积极参与战后中国铁路建设,美援也成为粤省铁路建设得以启动的重要资金依赖;而在引入利用美援的憧憬下,广东军政当局喊出“复兴华南”的号召,锐意以粤省铁路为中心展开一系列建设项目,与粤汉区铁路管理局合作开展多项具有重要价值与长远意义的铁路工程,然而这些铁路工程在混乱的时局中始终未能完工,对广东地方经济建设推动作用有限,难以满足当地发展的需求。随着国民党在广东的统治行将崩溃,粤省铁路经营亦陷入空前困境;在人民政府正确政策方针以及原铁路职工的促成下,粤省铁路在新旧政权更迭过程中实现较为平稳的过渡,民国路政在广东得以转换新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铁路事业的一部分。
韩敏[8](2020)在《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汉代起,《楚辞》的传播和接受即一直绵延不绝,成为一种特别的文化现象,几乎贯穿了我国整个传统时代。而明代的《楚辞》接受自前代沉寂之后,在理学等思潮的影响下又表现出新的特点,呈现出新的发展格局。本文即在学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明代的《楚辞》传播存在显着的地域性差异,表现为南多北少的格局。而明代阅读《楚辞》的读者群体也较为广泛,上至皇室下至基层大众,皆有阅读《楚辞》的事例。此外,借助于藏书家丰富的藏书量及先进的刻印技术,《楚辞》文本得以在日益进步的印刷术的支持下刻印流传开来,并逐渐扩散到社会各个阶层。最后,从学术特点上来看,明代学者侧重从个人体悟来解读《楚辞》,开创了评、注合一的新模式。从文学特点上来看,“楚风”的盛行离不开《楚辞》在明代的广泛传播。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概述明前《楚辞》传播与接受的几个重要阶段,并对接受《楚辞》的重要人物的接受观进行了分析。本章认为《楚辞》的传播和接受在各个时期均有不同,从汉代开始,“以经解骚”的风气逐渐形成,至南朝萧梁时的昭明太子萧统首先打破了传承数百年以来的“以经解骚”的传统,对《楚辞》华丽的文采、浪漫的文风、比兴手法的运用等美学价值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之后唐宋元时期皆根据时代背景的不同,对屈骚的接受即存在贬抑与赞颂并存的局面。第二章对《楚辞》在明代广泛传播的原因、传播地域及传播循环模式等情况进行探讨,分析认为明代《楚辞》的广泛传播,是受到诸如读者、原料供应商、印刷商、书坊主等众多人员和社会各阶层在内的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的共同作用下才兴盛起来的,离开了其中任意一个环节,对其的影响都是难以估量的。同时,通过对明代刊刻的《楚辞》的刻印地点的分析,笔者认为明代的《楚辞》传播存在显着的地域性差异。最后,借鉴法国书籍史家达恩顿先生的“传播循环模式”理论,对《楚辞》在明代的传播循环模式进行分析。第三章主要论述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的主体,即《楚辞》读者的阅读情况,主要分为皇室成员阅读、士人生员阅读、大众读者阅读和李氏朝鲜读者的阅读四个类型。分析认为从现有史料来看,明代《楚辞》阅读的主体较为广泛,上至皇室下至基层大众,皆有阅读《楚辞》的事例,特别是儒学文化圈的李氏朝鲜王朝读者,也有深谙《楚辞》的庞大的读者群体。他们都从《楚辞》中汲取了丰富的养分,为自身从事赋体文学的创作奠定了基础。第四章通过对明代藏书家收藏、借阅、刊刻与传抄《楚辞》,以及《楚辞》在明代的刊刻与买卖情形,《楚辞》借助私学讲授的大众传播情况进行论述,探讨了《楚辞》在人际传播、交换渠道、流通渠道等方面的传播情况。分析认为借助于藏书家丰富的藏书量及校勘的精美,《楚辞》文本得以在日益进步的印刷术的支持下刻印流传开来,并逐渐扩散到各个阶层。第五章以明代学术发展脉络为轨迹,考察明代各个文学流派的《楚辞》接受情况。分析认为明初,朱熹的理学思想占据主导,使得《楚辞》的接受即长期笼罩在朱熹的理学思想的影响之下。其后,以李东阳等人为代表的“师古派”兴起,使得《楚辞》的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的机遇。然而,“师古派”仍未脱离理学思想的影响。明代后期,阳明心学思想开始统治明代文坛,“师心派”开始兴起,对旧注大胆质疑,提出了许多创见,为《楚辞》接受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此时期《楚辞》评点类作品也开始兴盛起来。最后,明末东林党人以君子、小人之理念接受《楚辞》,成为开启经世致用的理念研究《楚辞》的开端。第六章对明代《楚辞》传播和接受的特点进行探究,分析认为从学术特点上来看,明代学者侧重从个人体悟来解读《楚辞》,不迷信前人的注解,同时集评类着作开始盛行起来,开创了评、注合一的新模式。从文学特点上来看,“楚风”的盛行离不开《楚辞》在明代的广泛传播。
邵光普[9](2019)在《胶海关研究补正》文中认为胶海关是近代中国政府设置在外国在华租借地的第一个租借地海关。学界对胶海关档案文献的整理与胶海关运行机制的专题研究已取得开拓性成果,但存在档案文献编纂错误、基本史实认知不准确的问题。对胶海关已有研究成果中普遍存在的历史认知错误及史料整理错误进行梳理、溯源、补正,不仅可以廓清学界对胶海关的认知,还可以发现错误存在的规律性因素,为其它历史研究提供借鉴。胶海关全宗档案的公开利用与近代中国海关内部出版物的刊行为胶海关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收集、整理胶海关资料,旨在准确地使用真实的史料,以充分实现历史文献资源的学术研究价值。在充分占有胶海关历史文献的基础上,进行胶海关研究补正工作,提升胶海关研究质量。新开掘的档案文献与已有史料的结合运用使得历史研究质量更上一层楼。
石润宏[10](2017)在《唐代文学中的植物书写研究》文中提出唐代文学有关植物的书写,涉及体裁众多,文学实绩丰赡,是唐人留存下来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代文学植物书写的丰富景象是在先唐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自先秦至六朝的先唐文学为唐代文学提供了众多有关植物的历史典故与文学原型,是唐代文学的植物书写走向深入和繁荣的导引者。唐代文学中的植物书写大致包含以下三个大的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唐代各类文学体裁、具体文学作品对植物题材与意象进行的书写。唐代诗歌在描写季节时经常运用植物意象,勾勒各个季节的植物风景,植物在季节诗中成了季节的指示物和诗人情绪的象征物。唐人喜爱把玩和栽植各类观赏植物,这在唐代诗、文、赋中均有明确表现。唐代描写植物的文学语言中大量出现了体现人们价值判断的言辞,这表明唐人针对植物的精神审美活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渐渐步入成熟的境地。唐代笔记小说中与植物有关的条目多达五百余条,这其中既有真实记录,也有文学虚构,均反映了唐人对植物的重视与喜爱。不同的文学创作群体对植物有不同的见解与感受,比如唐代女诗人常以离枝的落花比喻自身,又如唐代诗僧群体因为性喜自然,所以注重利用植物在禅院中仿造建构山野环境,从植物中体味禅机,植物成了诗禅交涉的纽带。第二个方面是唐人营造的植物景观进入到文人视野之后在文学上的反映。唐人十分重视寺院、道观、祠庙、驿道、驿站等建筑群落周围植物景观的营建工作。比如唐代寺观的植物景观以松竹为主而能兼顾各地自有风格,唐代驿道驿站等场所由官方主持驿树的栽种,不同时期也有文人官员按照自身的喜好栽植特有品类的植物,唐代交通要道蜀道地区的植物景观,与上述人造建筑区域情况不同,兼有野生与人造两个方面。唐代文人爱好游览和观赏此类植物景观,并乐于用文学语言加以描绘。第三个方面是自然植物生态系统的地理分布影响到唐代文人的心绪、情感和生活、生产活动,进而产生的较为独特的文学现象。在唐代的政治文化中心,今日中国的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植被类型的地理分野直观而易感。植物的生态状况造成自然环境的差异,使文人身处其间有别样的心境感受。比如唐代河东道植被生态的多样性易于激发文人的创作欲望,也影响了唐代文人在河东道的隐逸和闲居活动,进而影响了有关山水田园诗的创作。又如唐代陇右道的荒野风景极大地唤起了文人的羁旅愁思,荒漠草原上飞卷的沙蓬成了客居陇右道文人的自我体认。唐代长城以北地区迥异于关中以南地区的植物地理风景,被心思细腻、善于观察生活的唐代文人所关注,引来他们对异域植物风光的欣赏与书写,如今这些文学语言已成为记录唐代长城以北地区历史地理信息的宝贵文献。
二、热带海洋第1、2卷总目录1982年(第1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带海洋第1、2卷总目录1982年(第1卷)(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新研究 ——基于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现实的呼唤 |
二、理论的空间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拓展和深化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二、实践意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框架 |
一、理论基础研究 |
二、理论拓展研究 |
三、研究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比较分析法 |
三、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四、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五、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六、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难点、创新和不足 |
一、研究的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作简史 |
第一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萌芽 |
一、理论萌芽前的积淀 |
二、《反思》手稿中的理论萌芽 |
第二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形成 |
一、《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三、《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四、1867-1870年《资本论》第二册草稿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第三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完成 |
一、总结性评价和批判前人的相关理论 |
二、补充性阐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理论 |
三、创造性阐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理论 |
四、《资本论》第二册第Ⅷ稿的地位 |
第四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作历程的评述 |
一、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状态 |
二、恩格斯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编辑 |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
四、马克思对待科学研究的精神和态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国外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 |
一、马克思主义者的争论与发展 |
二、非马克思主义学者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评论与借鉴 |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均衡化” |
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增长论” |
五、部类拓展的探索 |
第二节 国内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 |
一、模仿性研究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 |
二、探索性研究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
三、衰落性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的评述和启示 |
一、国外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的评述 |
二、国内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的评述 |
三、国内外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服务商品 |
第一节 马克思的商品理论 |
一、商品的形态 |
二、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
三、商品的价值转移及价值构成 |
四、马克思对商品概念的扩展 |
第二节 服务商品的概念 |
一、服务商品的界定 |
二、服务商品与物质商品的关系 |
三、服务商品的分类 |
四、服务商品理解上可能产生的误区 |
第三节 服务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
一、服务商品的使用价值 |
二、服务商品的价值 |
三、服务商品的价值转移和补偿 |
第四节 服务劳动与生产劳动 |
一、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
二、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相关争论 |
三、服务商品与生产劳动的一致性 |
四、生产劳动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理论 |
第一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分析及理论假设 |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分析 |
二、货币资本的作用 |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分析假设 |
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符号说明 |
第二节 社会生产的四个部类 |
一、生产物质生产资料的部类(第Ⅰ部类) |
二、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部类(第Ⅱ部类) |
三、生产生产性服务商品的部类(第Ⅲ部类) |
四、生产生活性服务商品的部类(第Ⅳ部类) |
五、社会总产品的使用价值构成 |
六、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 |
第三节 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
一、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理论假设 |
二、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界定 |
三、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图式 |
四、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平衡条件 |
第四节 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拓展模型 |
一、部类细分的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
二、包括公共阶级的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
三、开放经济中的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
第五节 货币的回流与固定资本的补偿 |
一、货币的回流 |
二、固定资本的补偿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理论 |
第一节 社会资本的积累 |
一、社会资本积累的界定 |
二、社会资本积累的前提条件 |
三、社会资本积累的实现条件 |
第二节 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 |
一、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理论假设 |
二、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
三、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
四、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数例 |
五、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 |
第三节 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 |
一、社会资本缩减再生产的界定 |
二、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理论假设 |
三、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
四、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
五、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数例 |
六、社会资本再生产平衡基本定理 |
第四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矛盾 |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矛盾的类型 |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矛盾的特征 |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矛盾的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
一、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未完成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现状:基础理论创新不足 |
三、商品概念的拓展:服务也是一种商品 |
四、生产劳动范围的拓展: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 |
五、社会生产部类的拓展:从两部类到四部类 |
六、两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的拓展: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
七、两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的拓展: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 |
八、社会资本再生产基本类型拓展: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 |
第二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展望 |
一、基础理论的研究展望 |
二、理论具体化研究展望 |
三、理论应用性研究展望 |
四、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2)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原由及意义 |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
三、本课题学术研究的回顾 |
四、既往研究成果之反思与检讨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的整体演进 |
第一节 清前中期北京旗人戏曲活动形态的形成 |
一、入关前满洲地区的戏曲活动——旗人观剧热潮的萌生 |
二、清前期北京旗人的戏曲活动——旗人戏曲活动形态的形成 |
三、乾隆朝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的新变 |
第二节 道咸两朝北京旗人戏曲活动中心的下移:由道光元年裁撤外学伶人说起 |
一、道光朝内廷演剧变革及对北京八旗贵族戏曲活动的影响 |
二、道光朝北京戏曲活动的发展与旗人观演剧活动的转变 |
三、咸丰朝后期旗人戏曲活动的回暖 |
第三节 同光两朝旗人观剧活动的高涨——兼谈清末伶业地位的提高 |
一、同治朝内城演剧场所的复苏 |
二、光绪朝中后期伶业地位的提高——以旗人与伶人关系的检讨为中心 |
三、王朝的衰落与最后的放纵:宣统朝旗人“忘我”的戏曲活动 |
四、清末社会舆论关于旗人戏曲活动评论的两极分化 |
第四节 民国八旗族裔社会地位的变化及他们的戏曲活动 |
一、北京八旗社会的瓦解:民国初期北京旗人的社会地位与生计状况 |
二、民国八旗贵族的遗民世界及他们的观演剧活动 |
三、民国时期北京旗人戏曲活动形态的多样 |
第二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观剧活动 |
第一节 晚清民国北京八旗王公贵族府邸观剧活动考述 |
一、庄王府观剧历史之久远 |
二、恭王府观剧之瞩目 |
三、庆王府观剧之奢靡 |
四、车王府观剧内容之丰富 |
五、醇王府观剧之痴迷 |
六、肃王府观剧、演剧、编剧等多样的戏曲活动形态 |
七、晚清民国北京八旗王公贵族府邸的戏楼(台) |
八、晚清民国北京八旗王公贵族府邸观剧活动的整体特点及戏曲史地位 |
第二节 晚清禁戏法令与旗人观剧环境的建构 |
一、承上启下的嘉庆朝:晚清北京旗人观剧活动环境的初步建构 |
二、言无二贵、法无两适:道光朝对北京旗人观剧活动的严厉查禁 |
三、查禁力度的衰退:咸同两朝对北京旗人观剧活动的管控 |
四、亡羊补牢:光宣时期对北京旗人观剧活动的查禁 |
五、晚清政府针对旗人的观剧法令及其效力:辩证看待禁戏举措与京师旗人的赏戏行为 |
六、相得益彰:晚清中央针对旗人与全体民众的禁戏法令之比较 |
第三节 晚清民国“关公戏”、“包公戏”在旗人生活圈的盛行 |
一、晚清北京“关公戏”与“包公戏”的扮演与禁演 |
二、一场由上而下的“关公戏”改革——晚清八旗观演文化影响下《青石山》曲本的革新 |
第四节 晚清民国旗人观剧氛围影响下的旗装戏形成与发展 |
一、晚清八旗贵族文化的哺育——旗装戏的形成 |
二、萧太后——旗装戏形成的标志 |
三、从萧太后到铁镜公主——旗装戏的转型 |
第三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演剧活动(一) |
第一节 晚清民国北京戏曲舞台上的旗籍伶人 |
一、政府对旗人登台唱曲的无奈与妥协:晚清旗籍伶人纷纷涌现的客观原因 |
二、崭露头角——道光朝至光绪初年的旗籍演员 |
三、演剧队伍的壮大——清末民初的旗籍伶人 |
四、走出北京:民国中后期的旗籍伶人 |
第二节 晚清北京票房的形成与发展 |
一、由龙票谈及民国文人对票房及票友产生原因的错误认识 |
二、从曲艺到戏曲——晚清票房活动内容的转变 |
三、晚清北京的票房分布及其发展 |
第三节 晚清民国北京旗籍票友的演剧活动及其影响 |
一、旗人玩票之风的盛行 |
二、旗籍票友下海的主客观原因 |
三、晚清民国旗籍票友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
第四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演剧活动(二) |
第一节 晚清北京八旗王公贵族组织宫廷演剧活动考论 |
一、晚清八旗王公向昇平署进呈伶人 |
二、晚清八旗王公组织宫廷礼乐活动 |
三、晚清八旗王公贵族观演内廷演剧活动 |
四、内务府大臣对宫廷戏剧活动的管控 |
五、晚清八旗王公贵族组织宫廷演剧活动对宫廷演剧文化的影响 |
第二节 晚清民国北京八旗王公府邸内演剧活动的承担者:王府戏班活动考论 |
一、晚清王府戏班的基础:乾嘉时期的“王府大班”、“王府新班”以及“和春班” |
二、王府戏班运营模式在嘉庆朝至同治朝的新变与回归 |
三、清末王府戏班的鼎盛——奕譞和善耆的王府戏班 |
四、晚清王府戏班的戏曲史贡献 |
第五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戏曲研究 |
第一节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笔下的戏曲活动记载 |
一、昭梿的“尚昆抑弋”——兼谈九思堂本对《啸亭杂录》原本的删改 |
二、《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纷繁多姿的京师戏曲活动 |
三、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笔记中戏曲史料的变化 |
第二节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研究的专案探讨 |
一、以示忠心、阐扬风教:爱新觉罗·绵恺与《灵台小补》 |
二、对皇族观演文化的探讨——末代庄亲王爱新觉罗·溥绪的戏曲研究 |
三、近代戏曲批评史上的奇葩——“遗民”穆儒丐和他的戏曲研究 |
四、古人所以馀裕,后进所以莫遑:傅惜华、吴晓铃、郑骞等学者民国期间的戏曲研究 |
第三节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研究的动因、视角 |
一、夫文心者,言为文旨用心:研究之动因与肇始 |
二、性各异禀:旗人戏曲研究视角的独特 |
三、旗籍戏曲研究者对北京传统曲艺研究的推动 |
第六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戏曲创作 |
第一节 晚清北京旗人的杂剧创作 |
一、绵恺及其杂剧《业海扁舟》 |
二、存韫斋 |
三、佑善 |
第二节 场上之曲——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皮黄戏创作 |
一、晚清民国皮黄戏创作的重要力量:京师旗籍票友 |
二、载阔亭与庄清逸“因人设戏”的编剧实践 |
三、清末民国京师旗籍票友皮黄戏创作的意义及影响 |
附:明清宗室视野下的清代宗室子弟的戏曲创作 |
一、根干丽土而同性——清前中期八旗宗室剧作家及其剧目 |
二、循环相因——宗室剧作家创作之因袭与传承 |
三、参伍因革,通变之数——晚清民国宗室剧作家创作的新变与革新 |
结语 |
一、社会阶层的差异与戏曲活动的差别 |
二、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对当下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借鉴意义 |
三、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心得 |
附录一: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编年(晚清部分) |
附录二: 晚清民国北京旗籍名伶点将录 |
附录三: 晚清民国北京旗籍剧作家及剧目知见录 |
参考书目 |
后记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清代云南(1711-1911年)的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导论 |
一 本研究的问题与学术意义 |
二 学术史的回顾 |
三 研究中欲解决的问题和采用的方法 |
四 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 |
五 ACCESS数据库的设计和建立 |
第二章:对清代档案奏报中的天气资料的初步研究:对资料系统偏差的检验方法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有关云南天气资料的基本情况和分类 |
三 清代气象情况奏报制度的初步探索 |
四 资料的可靠性和系统偏差:利用理证法的考察 |
五 资料的可靠性和系统偏差:利用对证法的考察 |
六 资料的可靠性和系统偏差:本证法的考察 |
七 产生偏差的原因分析 |
八 结论和讨论 |
第三章 清代云南(1711-1911)雨季开始期的复原与初步研究 |
一 问题与资料 |
二 对雨季的复原方法 |
三 对复原结果的检验 |
四 复原的雨季开始期序列的初步分析 |
五 雨季开始期对El-Nino事件的响应 |
六 简单的结论 |
第四章 对清代昆明地区(1711-1911)雨季降水强弱的恢复 |
一 问题与学术史 |
二 研究的新思路和原则:对现代降水资料的分析和历史资料系统偏差的校正 |
三 雨季分阶段定级恢复的具体方法 |
四 对复原序列的检验 |
五 雨季降水强弱序列的初步分析 |
六 简单的结论 |
第五章 对清代昆明地区(1721-1900年)冬季平均气温序列的重建与初步分析 |
一 问题和资料 |
二 复原方法:双因子回归方程的建立 |
三 历史降雪指数的重建 |
四 对干季降水的分级重建 |
五 同治、光绪两朝气温的插补:利用物候资料和寒冷事件对清代历史气温序列的考察 |
六 对气温变化的初步分析 |
七 简短的结论 |
第六章:嘉庆云南大饥荒(1815-1817)与坦博拉火山喷发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饥荒的进程与地理分布 |
三 对灾害种类和程度的分析 |
四 大饥荒与坦博拉火山喷发 |
五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光绪云南大灾(1905-1907年)研究 |
一 问题 |
二 灾害的进程与地理范围 |
三 大灾的天气背景分析 |
四 大灾的社会原因分析 |
五 灾害的社会应对措施 |
六 结论和讨论 |
第八章 对清代云南气候变化与社会影响的初步分析 |
一 问题 |
二 清代云南气候变化的特点 |
三 脆弱面:历史气候变化对社会的影响 |
四 社会对气候变迁的适应 |
五 结论与讨论 |
附录: |
一 1711-1811年云南雨季开始期序列考订 |
二 昆明地区雨季降水的分级考订(1711-1911) |
三 1721-1855年昆明地区冬雪指数序列考订 |
四 云南干季降水的分级考订(1711-1911) |
五 参考文献 |
六 所引文献表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课题、发表论文及着作 |
后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4)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研究(1897-201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的传统 |
1.1.2 地理学译着出版的长远历史 |
1.1.3 研究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原因 |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地理学译着的概念界定及检索途径 |
1.3.1 地理学译着的概念界定 |
1.3.2 地理学译着的检索途径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结构安排 |
1.5.3 研究方法 |
1.5.4 创新点 |
1.6 与本文相关的理论 |
1.6.1 副文本理论 |
1.6.2 共同体理论 |
第二章 晚清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 |
2.1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 |
2.1.1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数量分析 |
2.1.2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
2.1.3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与其他出版机构地理学译着之比较 |
2.1.4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兴起的原因 |
2.1.5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的意义 |
2.2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 |
2.2.1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的地理学编辑部门 |
2.2.2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
2.2.3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与其他出版机构地理学译着之比较 |
2.2.4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副文本的特征和用意 |
2.2.5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兴盛的原因 |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 |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编辑部门 |
3.1.1 商务印书馆地理编辑室的沿革 |
3.1.2 商务印书馆地理编辑室人员构成 |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
3.2.1 改革开放前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
3.2.2 改革开放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与其他出版社地理学译着之比较 |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特点 |
3.4.1 地理学译着多为内部发行 |
3.4.2 地理学译着以集体翻译为主 |
3.4.3 地理学译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
第四章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流通与影响 |
4.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丛书收录情况 |
4.1.1 商务印书馆丛书出版概况 |
4.1.2 《万有文库》中的地理学译着 |
4.1.3 《汉译世界名着》及《汉译世界学术名着丛书》收录的地理学译着 |
4.1.4 地理学专业丛书收录的地理学译着 |
4.1.5 其他综合性丛书收录的地理学译着 |
4.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版本变迁 |
4.2.1 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的四种情形 |
4.2.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的原因 |
4.3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市场销售状况 |
4.3.1 地理学译着的重印再版次数 |
4.3.2 地理学译着的销售比率 |
4.4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影响力 |
4.4.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重印再版和丛书收录情况 |
4.4.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被引用情况 |
4.4.3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书评情况 |
4.4.4 对商务印书馆高影响力地理学译着的分析 |
第五章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着者、译者、读者群体 |
5.1 地理学译着的着者群体 |
5.1.1 晚清民国时期的地理学译着作者 |
5.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地理学译着作者 |
5.2 地理学译着的译者群体 |
5.2.1 商务印书馆编者担任译者 |
5.2.2 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学缘的译者 |
5.2.3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学缘的译者 |
5.2.4 中央大学、北京大学学缘之外的译者 |
5.3 地理学译着的读者群体 |
5.4 着者与译者、编者、学者之间的交流 |
5.4.1 着者与译者的交流 |
5.4.2 译者与编者的交流 |
5.4.3 译者与学者的交流 |
5.5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与地理学共同体的形成 |
5.5.1 地理学共同体 |
5.5.2 商务印书馆促成了地理学共同体的形成 |
5.5.3 商务印书馆和地理学共同体的认同和交流 |
第六章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与地理学学术发展 |
6.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学科特征 |
6.1.1 地理学分支学科译着数量概观 |
6.1.2 区域地理译着 |
6.1.3 人文地理译着 |
6.1.4 自然地理译着 |
6.1.5 经济地理译着 |
6.1.6 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译着 |
6.1.7 游记类译着 |
6.1.8 地理学史译着 |
6.1.9 技术地理译着 |
6.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国别特征 |
6.3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时间特征 |
6.4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与地理学学术发展 |
6.4.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选题立足于学科发展需要 |
6.4.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呈现了西方地理学的学术成果 |
6.4.3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推进了我国地理学的发展 |
6.4.4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时间间隔体现了中外地理学的交融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的贡献 |
7.1.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的启示 |
7.2 研究贡献与展望 |
7.2.1 研究贡献 |
7.2.2 研究局限 |
7.2.3 研究展望 |
附录一: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统计表(1897-2012) |
附录二: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国内外出版时间间隔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5)阮元《周礼注疏校勘记》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文的写作背景与研究动机 |
(二) 前人的研究状况与论文的文献范围 |
(三) 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总述 |
(一) 《校勘记》的前期准备与学界动态 |
(二) 《校勘记》的编纂流程与参与人员 |
(三) 《校勘记》的卷数 |
(四) 《校勘记》依据的版本 |
二、阮元《周礼注疏校勘记》 |
(一) 《周礼注疏校勘记》的形式特点 |
1. 符号标记“○” |
2. 文字标记“按”、“案” |
3. 各标记按语作者 |
(二) 《周礼注疏校勘记》的主要内容 |
1. 校正错讹(误、衍、脱、倒) |
2. 保留异文 |
3. 版式与句读 |
4. 音韵学 |
(三) 《周礼注疏校勘记》参校各本的情况 |
1. 《周礼》诸本简述 |
2. 《周礼注疏校勘记》使用的版本特点 |
3. 《周礼注疏校勘记》在版本学上的可取之处 |
(四) 《周礼注疏校勘记》引用文献的情况 |
1. 《校勘记》引用的前代文献 |
2. 《校勘记》引用前代文献的特点 |
3. 清人经说的引用情况 |
(五) 由《周礼注疏校勘记》看参与学者的校勘理念 |
1. 区分古今字、正俗字 |
2. 区别经注疏的用字 |
3. 还原隐藏版本 |
4. 反对全据他书轻改本经 |
5. 慎改本书 |
三、文选楼本与南昌府学本的比较 |
(一) 《周礼注疏校勘记》两大主要版本的差异 |
1. 删削 |
2. 增补 |
3. 改易 |
4. 体例变动 |
(二) 江西南昌府学本《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的得失 |
四、《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的影响 |
(一) 积极评价 |
(二) 批评 |
五、结论 |
附录 |
(一) 十三经版本及校勘研究着作与论文目录简编 |
(二) 《十三经注疏》及重要校勘着作的主要版本及馆藏位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抗战时期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科研资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研究回顾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资料 |
四、研究思路、创新点及框架 |
第一章 日本全面侵华与中国科研资助的调适 |
第一节 战争对科学研究的破坏 |
第二节 中国科研资助的调适 |
第二章 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科研资助的组织架构 |
第一节 决策机构 |
一、董事会议 |
二、教育委员会 |
第二节 执行机构 |
一、协助科学工作人员委员会 |
二、学科分组委员会 |
第三节 合作机构 |
第三章 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科研资助的运行机制 |
第一节 经费来源及运用 |
一、中英庚款的“退还” |
二、息金的运用原则与标准 |
三、庚款收支与运用 |
第二节 资助学科范围 |
一、资助学科的统计分析 |
二、“人文科学”资助范围的界定与讨论 |
第三节 评审程序 |
一、评审办法的确定与运用 |
二、评审标准的确定 |
三、监督考核机制 |
第四节 人情关系对评审的影响 |
第四章 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资助科研人员的统计分析 |
第一节 大学讲座教授 |
一、讲座设置的统计分析 |
二、讲座待遇的统计分析 |
三、讲座设置的影响 |
第二节 科学工作人员 |
一、申请者的资格与条件 |
二、科学工作人员的群体分析 |
三、资助科学工作人员的成效 |
第三节 科学研究助理 |
一、科学研究助理的推荐 |
二、科学研究助理的统计分析 |
三、科学研究助理设置的成效 |
第五章 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科研资助与学术增长 |
第一节 科研资助与边疆研究 |
一、科学考察团与边疆研究 |
二、甘肃科学教育馆与边疆研究的学术转变 |
第二节 学术研究机构的创建 |
一、中国地理研究所 |
二、中国蚕桑研究所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抗战胜利后四年间粤省铁路经营与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抗战以前粤省铁路从分治到整合的进程 |
第一节 粤省铁路分治的形成 |
一、美国方面关于省三支线的兴筑及其困境 |
二、商办铁路公司对粤汉铁路广东段的修筑与经营 |
三、英国势力笼罩下广九铁路的兴筑与经营 |
第二节 抗战爆发前粤省铁路的整合 |
一、省内整合:政治介入粤省铁路内部事务 |
二、融入全国铁路系统:四大铁路管理局(工程局)合并 |
第三节 抗战爆发前后粤汉广九两路接轨 |
一、接轨问题的起源 |
二、中央、地方与英国关于接轨问题的立场与纠缠 |
三、两路接轨促成“香港通道”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粤省铁路经营的恢复与统一管理的重建 |
第一节 粤省境内粤汉、广九等路段的接收与营运初步恢复 |
一、陆军第二方面军铁路接收事宜 |
二、交通部驻粤人员的铁路接管 |
三、粤省境内粤汉、广九等路段交通营运的恢复 |
第二节 海南岛铁路之接收与初期经营 |
一、日军对海南岛铁路的营建概况 |
二、海南岛铁路接收乱局 |
三、海南岛铁路接收初期之经营及困难 |
第三节 粤省铁路统一管理的重建 |
一、粤汉区铁路管理局之建立 |
二、粤汉区铁路管理局在粤组织机构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抗战胜利后粤省铁路的日常经营 |
第一节 粤省铁路营运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援助 |
第二节 粤省铁路经营中的主要事务 |
一、机务 |
二、工务 |
三、财务 |
四、行车 |
五、警务 |
第三节 客货运输状况及其进步与不足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抗战胜利后粤省铁路新工程与广东地方建设 |
第一节 美援、“复兴华南”计划与粤汉区铁路 |
一、打造华南“美式铁路典范” |
二、以铁路带动“复兴华南”计划 |
三、“美援”的落差 |
第二节 开发海南岛:海南环岛铁路之建设及窘境 |
一、海南环岛铁路建设基础与建筑计划 |
二、开展海南环岛铁路计划中的困难 |
三、环岛铁路计划的搁置与地方民众的反应 |
第三节 连通粤汉干线与广三段:建设广州西南大桥 |
一、工程缘起 |
二、战后路局、省府与市府合作筹筑西南大桥 |
三、工程计划与中辍 |
第四节 运输煤炭以济广东:狗牙洞支线建设 |
一、缺煤的广东 |
二、粤湘边境、粤北煤矿的早期开发与狗牙洞支线雏形 |
三、支线工程开展与相关概算 |
四、推进支线工程的现实困难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民国路政在广东的转换 |
第一节 粤省铁路深陷经营困境 |
一、财政极度困难 |
二、粤省铁路工潮迭起 |
三、路局高层离心离德 |
四、粤汉区铁路管理局南迁广州 |
第二节 广州机厂等设备人员迁台 |
第三节 人民政府对粤省铁路的接管与改造 |
一、接管前夕之情形 |
二、粤省铁路的接管与改造过程 |
三、粤省铁路交通恢复与营运展望 |
第四节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8)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及论题意义 |
二 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一) 楚辞学研究史的梳理 |
(二) 《楚辞》文献学方面的研究 |
(三) 国内《楚辞》传播和接受研究 |
(四) 海外《楚辞》传播和接受研究 |
三 研究范围界定 |
四 相关理论、概念介绍及本文研究方法 |
(一) 概念介绍 |
(二) 相关理论及本文研究方法 |
五 创新点 |
第一章 明前《楚辞》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汉魏六朝时期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一、汉代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一、隋唐时期的《楚辞》传播 |
二、隋唐时期的《楚辞》接受 |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一、宋代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二、元代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小结 |
第二章 明代《楚辞》传播的地域与传播循环模式 |
第一节 《楚辞》的传播在明代兴盛的原因 |
第二节 明代《楚辞》刊本的刻印地域 |
一、明代《楚辞》刊刻的地域分布 |
二、明代《楚辞》刻本传播地域形态分析 |
第三节 明代《楚辞》传播循环模式 |
小结 |
第三章 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的主体 |
第一节 阅读《楚辞》的读者类型 |
第二节 皇室成员的《楚辞》阅读 |
一、皇帝阅读 |
二、太子及诸宗室子弟阅读 |
第三节 士人生员读者的《楚辞》阅读 |
一、明代士人生员读者概况 |
二、代表性的士人生员读者 |
第四节 大众读者的《楚辞》阅读 |
一、明代大众读者概况 |
二、代表性的大众读者 |
第五节 李氏朝鲜读者的《楚辞》阅读 |
一、《楚辞》在李氏朝鲜的流传 |
二、代表性的朝鲜《楚辞》读者 |
小结 |
第四章 明代《楚辞》的传播渠道和传播类型 |
第一节 收藏、抄本与借阅——《楚辞》的人际传播 |
一、《楚辞》的收藏与传播 |
二、《楚辞》的抄写、借阅与传播 |
第二节 刊刻与买卖——《楚辞》的商业传播 |
一、明代的官刻 |
二、明代的坊刻及私人刻书 |
第三节 明代的书院讲学——《楚辞》的大众传播 |
小结 |
第五章 明代的《楚辞》接受 |
第一节 程朱道学影响下的《楚辞》接受 |
一、文道合一论下的《楚辞》接受 |
二、台阁派的《楚辞》接受 |
三、道学家的《楚辞》接受 |
第二节 师古说者的《楚辞》接受 |
一、茶陵派的《楚辞》接受 |
二、前七子的《楚辞》接受 |
三、唐宋派的《楚辞》接受 |
四、后七子的《楚辞》接受 |
第三节 师心说者的《楚辞》接受 |
一、师心说概述 |
二、师心说者的《楚辞》接受 |
第四节 东林中人的《楚辞》接受 |
一、东林中人概述 |
二、东林中人的《楚辞》接受 |
小结 |
第六章 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的特点 |
第一节 文学特点 |
一、楚风的形成 |
二、序跋的广泛使用 |
第二节 学术特点 |
一、个人体悟注解《楚辞》成风 |
二、《楚辞》评点类着作大行其道 |
小结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9)胶海关研究补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胶海关历史文献综述 |
(一)胶海关档案馆藏概述 |
(二)胶海关档案文献述评 |
(三)胶海关主要研究机构与研究力量 |
二、胶海关研究成果补正 |
(一)胶海关开关时间考 |
(二)胶海关中英文名称考 |
(三)胶海关税务司中文姓名考 |
(四)胶海关历任监督姓名及任职时间考 |
(五)胶海关二成关税始末考 |
三、胶海关档案文献补正——以《续立会订青岛设关征税办法附件》为例 |
(一)《中外旧约章补编(清朝)》《东方杂志》与《中外日报》 |
(二)《中外旧约章汇编》与中国近代海关内部出版物 |
(三)《清季外交史料》 |
(四)胶海关全宗文书档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唐代文学中的植物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论题的选题理由及意义 |
二、本论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本论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一编 唐前与唐代文学的植物书写 |
第一章 唐前文学植物题材与意象发展史 |
第一节 先秦:中国文学植物题材与意象的发生 |
一、《诗经》:古代文学运用植物的滥觞 |
二、《离骚》:文学植物道德比况的先导 |
三、《尔雅》:中国古代植物研究的鼻祖 |
四、《山海经》:中国植物神话传说的起源 |
第二节 汉代:文学植物题材与意象的发展 |
一、《上林赋》:汉人对植物的圈养与欣赏 |
二、《神异经》:植物神话想象的丰富 |
三、古诗十九首:文学以植物起兴的娴熟运用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植物题材与意象的初步兴盛 |
一、魏晋南北朝植物赋:文学描写植物的精细化 |
二、《世说新语》:以植物喻人的常态化 |
三、《南方草木状》:植物知识向边疆地区的扩展 |
四、陶渊明对植物的接受与书写 |
第二章 唐代季节诗的植物书写 |
第一节 唐代春季诗的植物书写 |
一、春季诗中的植物 |
二、春季诗书写植物的类型与模式化问题 |
三、唐代春季诗的“梅柳”并题现象及其原因 |
第二节 唐代夏季诗的植物书写 |
一、夏季诗中的植物 |
二、植物对文人苦热情绪的消解 |
第三节 唐代秋季诗的植物书写 |
一、秋季诗中的植物 |
二、植物在秋季诗中的意义:悲秋之寓物 |
第四节 唐代冬季诗的植物书写 |
一、冬季诗中的植物 |
二、冬季诗以春写冬:植物报春来 |
第三章 唐文的植物书写 |
第一节 唐文所反映的唐代文人对植物的栽种与翦除 |
一、文人对植物的栽种 |
二、文人对植物的翦除 |
第二节 唐赋题咏植物时的互贬现象 |
一、互贬现象的实例 |
二、互贬现象的产生原因及意义 |
第四章 唐五代笔记小说的植物书写 |
第一节 唐五代笔记小说中的植物意象 |
第二节 唐五代笔记小说中植物故事的真与假 |
第三节 唐五代笔记小说虚构故事中植物的四种类型 |
第四节 唐人植物故事想象的灵感来源 |
第五章 唐代女诗人的植物书写 |
第一节 接受与营造:女性诗作中的植物意象 |
第二节 单纯与专注:女诗人的自然书写 |
一、宫廷妇女身居内宫,借植物以娱乐 |
二、家庭妇女身居宅院,借植物以抒情 |
第三节 花的形象:物我两忘 |
一、花与女性可以互相比喻 |
二、唐代女诗人以落花离枝比喻夫妻离别 |
三、花与女诗人的形象交织浑融 |
第六章 唐代诗僧的植物书写 |
第一节 唐代诗僧的主要生活场景 |
一、唐代诗僧的日常活动 |
二、唐代诗僧的居处环境 |
第二节 唐代诗僧与自然山水 |
一、自然山水对诗僧的意义 |
二、诗僧群体与文人群体栖居自然的区别 |
第三节 唐代诗僧与植物 |
一、诗僧利用植物在禅院中建构自然 |
二、诗僧厨房中的食用植物 |
第二编 植物景观与唐代文学 |
第七章 唐代寺院道观植物景观的文学表现 |
第一节 寺院道观的植物景观在唐诗中的反映 |
一、道观的情况 |
三、寺院的情况 |
第二节 重要寺观植物景观考述 |
一、专写植物景观的唐诗 |
二、知名景观考述 |
第三节 唐代寺观植物景观的特点及其人文意义 |
一、植物景观特点:以松竹为主而兼顾各自独有风格 |
二、松竹成为主要造景植物的原因 |
三、寺观植物景观的人文意义 |
第八章 唐代祠庙植物景观的文学表现 |
第一节 祠庙的植物景观在唐诗中的反映 |
第二节 唐代文学对知名祠庙植物景观的描绘 |
一、桃花夫人庙的桃花景观 |
二、武侯祠的松柏景观 |
三、竹郎庙的竹子景观 |
第九章 唐代驿道驿站植物景观的文学表现 |
第一节 唐诗中的馆驿植物景观 |
一、馆驿题材诗中的植物信息统计 |
二、馆驿题材诗歌描写植物的诗学意义 |
第二节 唐人对馆驿植物的栽植与维护 |
一、官方的行为:“驿树”与“官柳” |
二、驿站周边植物的栽植:以褒城驿为例 |
第三节 唐代蜀道题材诗中描写的植物景观 |
一、唐诗所见蜀道地区的植物 |
二、唐人蜀道题材诗与边塞诗描写植物景观的差异 |
第四节 唐代有关馆驿植物的传说数则 |
一、馆驿植物传说能够反映历史真实 |
二、思先驿的桧树生药传说 |
三、枫亭驿的荔枝与梅妃传说 |
第三编 植物生态与唐代文学 |
第十章 唐代河东道的植被状况与文学创作之关系 |
第一节 从文学作品看唐代河东道的植被生态状况 |
一、河东道特殊的地理区位对生态和人文的影响 |
二、唐代河东道的植被生态状况 |
第二节 唐代文人在河东道的隐逸和闲居活动 |
一、唐代文人的仕隐心态与隐居地点选择 |
二、唐代文人在河东道隐逸和闲居的地点 |
第三节 河东道植被生态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河东道植被生态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易于激发作家写作的兴致 |
二、自然植被类型影响了唐代文人在河东道的隐逸和闲居活动,进而影响了有关山水田园诗的创作 |
三、河东道文人园林内的植物是沟通自然与文学的桥梁 |
第十一章 唐代陇右道的植物生态与文学 |
第一节 荒野中的文学体验 |
一、荒野的风景 |
二、荒野寻绿 |
第二节 荒野植物蓬草与陇右道客居文人的自我体认 |
一、蓬草象征义的发展 |
二、沙蓬:一个经典的边塞意象 |
三、心随蓬转:陇右道客居文人的自我比拟 |
第三节 杜甫陇右诗的植物书写 |
一、杜甫陇右诗植物书写之宏观层面:反映陇右的地理风景 |
二、杜甫陇右诗植物书写之微观层面:反映杜甫的心志风骨 |
第十二章 唐代长城以北地区的植被生态与文学书写 |
第一节 唐代长城以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
一、唐代长城的地理位置 |
二、长城以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
三、唐人对长城以北一些重要地理概念的感知与描绘 |
第二节 唐代文学对长城以北地区植被生态的书写 |
一、唐代文学中长城以北的大草原 |
二、长城以北地区植被生态的历史状况 |
三、胡峤《陷北记》对长城以北地区植物的书写 |
征引文献目录 |
在读期间有关成果发表情况 |
全文图版 |
后记 |
四、热带海洋第1、2卷总目录1982年(第1卷)(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新研究 ——基于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拓展[D]. 朱鹏华.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2]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研究[D]. 梁帅.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3]清代云南(1711-1911年)的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D]. 杨煜达. 复旦大学, 2005(07)
- [4]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研究(1897-2012)[D]. 肖超. 南京大学, 2014(07)
- [5]阮元《周礼注疏校勘记》探析[D]. 唐田恬. 北京大学, 2013(S1)
- [6]抗战时期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科研资助研究[D]. 康兆庆. 山东大学, 2016(10)
- [7]抗战胜利后四年间粤省铁路经营与建设问题研究[D]. 钟远明. 武汉大学, 2017(06)
- [8]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研究[D]. 韩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9]胶海关研究补正[D]. 邵光普. 青岛大学, 2019(02)
- [10]唐代文学中的植物书写研究[D]. 石润宏.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