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陈黎,陈超然,周志军,雷江涛[1](2021)在《黄土地区旋扩灌注桩附加应力分布及沉降计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旋扩灌注桩(rotary squeeze cast-in-place pile, RSCP)是指在灌注桩成孔过程中对桩孔固定位置进行大于原桩径的机械旋扩,之后浇筑混凝土而形成的变截面桩。以探索旋扩灌注桩在黄土地区承载特性为目的,对2道扩孔,3道扩孔1.8倍桩径旋扩模型桩开展离心模型试验,得出了旋扩端和桩端土压力随上部荷载变化规律;发现了当上部荷载达到一定值之后,旋扩端土压力,桩端土压力与上部荷载呈现出稳定的百分比关系。基于Mindlin理论,利用面积积分的方法推导出了旋扩灌注桩的沉降计算公式,利用离心模型试验所得百分比数据,将公式中旋扩端土压力,桩端土压力用上部荷载进行替换,实现在已知上部荷载,旋扩灌注桩尺寸以及桩周土性质的情况下进行加载后期沉降计算。最后,利用离心模型试验P-S沉降曲线验证了沉降计算公式的准确性,提出了预测旋扩灌注桩极限承载力的方法。
王正中,江浩源,王羿,刘铨鸿,葛建锐[2](2020)在《旱寒区输水渠道防渗抗冻胀研究进展与前沿》文中提出渠道在农业灌溉和长距离调水工程中作为首选输水形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因旱寒区输水渠道渗漏与冻胀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渠道渗漏、冻胀、隆起、架空、失稳滑塌等冻融老化破坏普遍且严重,直接影响工程输水效率及渠道的安全运行与效益发挥。该研究着重从探究渠道冻融破坏机理而进行的室内试验和现场原型监测、工程力学模型、水-热-力耦合数值模型及防渗抗冻胀技术等方面论述了旱寒区输水渠道防渗抗冻胀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太阳辐射、冻融、盐渍化等复杂环境及冬季输水、水位骤降等运行工况下的渠道多场耦合破坏机理及相应的多场耦合数值模型、衬砌-冻土相互作用模型、失效准则与设计方法、防渗抗冻胀措施标准化及渠道灾变过程与防控技术等渠道防渗抗冻胀有待研究的问题和难点;探讨了完善和提升旱寒区渠道防渗抗冻胀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建立全生命周期内的灾变链动态演变预警模型等未来发展方向及趋势,为旱寒区输水渠道工程科学设计与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指导。
陈生水,顾行文,任国峰,徐光明,王年香[3](2020)在《NHRI-400 g·t大型土工离心机升级改造》文中提出作为国内最早的土工离心机之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的NHRI-400 g·t大型土工离心机自199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以来,已经运行20多年。2016年—2017年,在不改变实验室房屋结构的前提下,该离心机经历了彻底的升级改造。升级改造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械系统、电气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不同于传统的直流电机-减速机驱动方式,升级后的离心机采用了全新的驱动方式,即力矩电机直接驱动。新的数据采集系统包括90个静态数据通道和38个动态数据通道。升级改造后的NHRI-400 g·t大型土工离心机已服务于若干研究项目,性能良好。
汪天兴[4](2020)在《土工格栅加筋路堤边坡稳定及其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土工格栅作为现在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工合成材料,一方面它具有强度高、延伸率低、稳定性强等优点,另一方面土工格栅和土体相互作用力强,所以它一直作为加筋材料的首选。本文以土工格栅加筋路堤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为工具,首先对不同边坡比、路堤高度、加筋间距和加筋长度的土工格栅加筋路堤边坡的稳定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对这四个因素关于加筋边坡的安全系数作一个敏感性分析。本文主要工作包括:(1)简要介绍了土工格栅,并对其构造、力学特性、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强度特性以及施工特点进行详细阐述。对加筋路堤加筋机理进行归类,它包括:准粘聚力原理、摩擦加筋机理、等效围压原理、张力膜理论。(2)对加筋路堤计算方法进行概括,它包括:将筋、土分开考虑的算法、筋土整体考虑法和等效围压法,同时对筋土界面特性研究的试验方法总结:直剪试验和拉拔试验。(3)介绍了有限元分析原理并对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概述,随后引入了强度折减法的概念,对不同边坡比、路堤高度以及加筋间距和加筋长度的加筋路堤边坡的稳定性进行数值分析,并对比了四种因素对加筋路堤边坡安全系数的敏感性,最后提出改善加筋路堤边坡稳定性的建议。
郭畅[5](2020)在《超重力渗透侵蚀装置设计和初步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渗透侵蚀是诱发堤坝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具有时间跨度长、空间尺度大、危害等级高的特点。利用离心机高速旋转产生与原型相同的自重应力场,在应力相同条件下进行水力诱发堤坝破坏的缩尺离心超重力模型试验,对揭示水力诱发堤坝灾变模式和破坏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超重力对土体内部渗透侵蚀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严重制约了堤坝水力破坏离心超重力模型试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一维土柱试验是研究土体渗透侵蚀特性的常用方法,但目前缺少超重力环境下满足研究需求的一维渗透侵蚀实验装置,同时也缺少超重力对渗透侵蚀作用影响的研究经验。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中对间断级配土体在常重力和超重力下的渗透侵蚀特性开展了初步试验研究,具体包括:1.基于浙江大学ZJU400 土工离心机,设计研发了 一套可以用于离心超重力环境的一维渗透侵蚀试验装置。对所研发的试验装置,进行了各项功能的测试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在最高80g的超重力环境下为土样提供恒定水头、实现mm级水位差精确调节、轴向加载、大范围流量测试等功能,可以完成渗流和渗透侵蚀等多种一维土柱试验。2.进行了常重力和30g超重力下相对密度为90%的间断级配砂土管涌侵蚀试验,结果表明超重力下土体渗透侵蚀的发展过程与常重力下基本相同。随着水力荷载的逐渐增加,土体局部首先发生了突发性侵蚀。而后,土体进入平稳的整体侵蚀发展阶段,从上向下逐步形成土骨架构成的渗流通道,土体渗透性逐渐提高。最终达到某个临界水力条件,这种土骨架渗流通道打通,从而引发渗透通道管道化(piping)破坏。3.从单颗粒受力角度对常重力及超重力下的渗透侵蚀进行了分析,初步判断:管涌侵蚀发展破坏的过程即是土骨架中的细粒在渗透力的驱动下不断克服颗粒浮、重力及粒间的相互作用力,逐步流失并最终形成由粗粒构成渗流通道的过程。土样发生达西渗流时,渗透侵蚀的发展不受超重力的影响;而当渗流转化为非达西状态,渗透力大大提高,使得渗透侵蚀发展明显受到超重力的影响。基于理论分析,提出了流态归一水力梯度的概念,在相同的流态归一水力梯度下,土体渗透侵蚀在超重力和常重力的发展状态基本一致。但这些结论尚缺乏足够的试验结果支撑,需要进一步丰富试验。4.渗透侵蚀破坏是发生在土体内部的局部发展不均衡的复杂过程,传统的试验手段仅能获取宏观的试验结果,难以实现对该过程准确地分析和评估。采用透明土材料来解决该问题具有很大的潜力,但这种材料的渗透性尚无学者做过具体的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熔融石英砂和混合油制备了透明土试样,在常重力下进行了透明土试样的渗透特性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受到流体粘度、颗粒大小、颗粒级配和孔隙率等因素的影响,透明土的渗透特性与天然砂土有着很大的差异。基于Kozeny-Carman模型,本文引入颗粒形态影响因子,提出了一种修正方法,能够较好地估算透明土渗透率,从而指导超重力透明土渗透侵蚀内部可视化模型的渗透特性相似性设计。
董杨杨[6](2019)在《路基拓宽加筋边坡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量与日俱增,沿海发达地区的高速公路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同时中西部现有的高速公路和低等级高速公路也不能满足现在的交通需求,迫切需要拓宽公路来缓解交通带来的压力。目前既有高速公路的拓宽改造面临征地难、地基承载力差、不均匀沉降等诸多问题,而加筋边坡因具有稳定性强、占地少等优点,逐渐被应用于公路拓宽工程中,但现有的研究明显落后于工程实践。因此,针对公路拓宽加筋边坡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首先,开展3组路基拓宽加筋边坡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地基强度对边坡变形和稳定性的影响;离心模型试验中筋材模型材料的选择以及筋材应力测量是关键,通过多种材料的拉伸试验和界面摩擦试验等对比选择筋材模型材料,同时在试验中通过在加筋材料上粘贴应变片,实时监测边坡变形过程中筋材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基于离心模型基本参数,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通过与离心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合理性,并进一步开展拓展研究,分析路基拓宽加筋边坡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地基强度显着影响拓宽加筋边坡的变形和稳定性。当加筋边坡位于软弱地基上时,边坡变形大且易发生失稳破坏;当地基强度逐渐增大时,边坡变形明显减小,边坡稳定性显着提高。(2)筋材拉力主要受塑性区和圆弧滑动面的影响,在圆弧滑动面的位置附近,筋材内力会产生骤变。通过在筋材表面涂抹环氧树脂带并粘贴应变片,通过标定建立筋材应变和筋材受力的关系,准确反映出离心机运行过程中加筋边坡不同埋深筋材的应力分布规律。(3)通过与离心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路基拓宽加筋边坡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并通过筋材强度、填料等参数分析,进一步拓展了离心模型试验的研究成果。图[58]表[14]参[84]
张亮亮[7](2018)在《动载作用下土工格栅加筋地基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文中认为土工格栅筋材广泛应用于加筋地基、加筋路堤等工程领域,而目前对土工格栅加筋地基承载性能的研究多以静载作用为主,对其受动载时的承载破坏机理仍缺乏足够的认识。基于此,本文以“动载作用下土工格栅加筋地基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为题,根据前期对课题相关文献及试验条件的调研工作,设计并完成了动载作用下方形基础土工格栅加筋地基大模型试验研究,分析了动载下加筋地基的承载特性及破坏模式;同时从加筋层数、首层埋深、加筋包裹方式等三方面加筋参数研究了对加筋地基承载性能的影响。此外,推导修正了静动荷载作用下加筋地基极限承载力及筋材最佳首层埋深计算公式,并对加筋地基工程的设计应用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优化选择有无加筋、动载加载、加筋层数、首层埋深、筋材包裹方式等加筋参数作为研究变量,进行了多工况下加筋地基大模型试验,通过分析荷载-沉降(P-s)、地基土压力、格栅筋材柔性应变、加速度响应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动载下加筋地基的承载特性及破坏模式。2、基于动载下加筋地基大模型试验的研究结果,通过承载力比BCR与动力加速度响应程度重点研究了加筋层数、首层埋深、包裹方式三个布筋参数对地基承载性能与削弱动载破坏能力的影响次序。3、基于有限差分FLAC数值模拟平台,建立了加筋地基静载数值方法,模拟了地基在加筋后内部应力应变场的演变规律及筋材在加载历程中的受力变形特性,并与已有室内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从筋土内部演变角度揭示了加筋地基的承载性能及加筋机理。4、通过基本假设与简化计算,并基于动载模型试验结果和已有学者对加筋地基极限承载力及筋材最优首层埋深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动载作用下加筋地基改进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和最优首层埋深的修正值u’。5、通过对加筋地基承载设计理论及破坏模式的分析,基于已有学者对加筋地基布筋参数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国家现行规范标准,从本文加筋地基动载模型试验所得结论出发,对加筋地基工程的优化设计提出了有益建议。
郑光[8](2018)在《滑坡—碎屑流远程运动距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研究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的远程运动距离,基于现场典型灾害实例调查和已发生碎屑流数据统计,确定了影响远程运动距离的主要因素,通过自行制造的斜槽流试验装置、研制的高离心加速度条件下碎屑流滑槽试验装置,开展一系列碎屑流体的斜槽堆积试验研究,主要有不同含水量条件下碎屑体斜槽堆积试验,不同粒径条件下干碎屑流斜槽堆积试验,高离心加速度条件下的碎屑流斜槽堆积试验等,探讨了不同物理特性条件下碎屑流的运动特征(运动距离和运动形态)和堆积形态,环境重力加速度对运动距离的影响,以及建立了基于体积、高差、粒径和底摩擦系数等物理量的碎屑流远程运动距离计算模型。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利用收集的国内外着名远程滑坡碎屑流的远程运动特性数据和基本形态数据,采用正交分析法分析了体积(V)、滑移区中部宽度(Wm)、滑坡后壁最高点至滑坡堆积体前缘的垂直高差(Hmax)、滑源区滑动面倾角(β)和滑移区中部坡度(γ)这5个因素对碎屑流远程运动距离影响,分析结果发现,滑坡后壁最高点与碎屑流前缘的垂直高差(Hmax)对最大远程运动距离影响最大,滑坡体积(V)是对最大远程运动距离影响第二的因素,之后滑移区宽度是对远程运动特性影响第三的因素,再之后是滑移区的坡度,而滑坡滑源区滑面倾角的影响在被分析因素中最小。(2)通过滑槽试验获得的碎屑体含水率与水平位移的关系曲线发现,在石英砂固体颗粒质量一定的条件下,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水平位移出现了缓慢地减小;在含水率达到一定值后,碎屑流的水平位移开始快速增大。在碎屑流位移减小和增大之间存在一个含水率阈值,该阈值就是碎屑流和泥石流的界限值。该含水率阈值区间为0.12~0.18,对应固体质量体积浓度0.67~0.75;容重区间2.15t/m3~2.30t/m3。液桥对碎屑颗粒之间的联结状态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影响了碎屑流的宏观运动状态。(3)基于量纲分析和模型试验结果,分别构建了基于滑移区宽度B、碎屑流颗粒的粒径d和坡道倾角α的远程运动距离公式:(?)和基于于滑移区宽度B、碎屑流颗粒的粒径d、坡道倾角α及底滑面摩擦系数的碎屑流远程运动距离公式:(?)对于土质滑坡碎屑流,由于其没有碎屑最大粒径d参数,而不适用于本模型。同时,本模型不能被用来估算冰川碎屑流的运动距离。(5)通过开展碎屑流模拟试验,并结合现场调查及无人机航拍等手段,对碎屑流堆积体中大粒径块石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认为停积的堆积体不仅在深度方向上存在反粒序结构,在滑移方向上大颗粒的分布具有双峰形态。(6)用三个方法探讨了碎屑流远程运动距离与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其中:①利用公式推导的方法,发现当将碎屑流作为整体流考虑时,L∝g,二者是线性比例关系;当将碎屑流作为边界层流考虑时,Lo∝g5/6,二者是指数函数关系。当将碎屑流体作为重力流考虑时,得到的L~g关系为L∝g1/8。②采用将数据统计的方法,发现当地球滑坡碎屑流数据采用火山碎屑流数据,与火星碎屑流数据进行比较时,得到ξ≈1.0046,近似为1;当地球滑坡碎屑流数据采用陆地非火山碎屑流数据时,可以得到ξ≈0.3373,近似为1/3。③采用在土工离心机试验,发现L~g关系试验曲线分为两个阶段:陡增阶段和平稳变化阶段。当离心加速度超过10g以后,碎屑流的运动距离就基本稳定,其变化幅度仅在5cm左右浮动。也就是说但离心加速度超过10g后,离心加速度的改变将不会大幅改变碎屑流的运动距离。当离心加速度小于10g时,碎屑流的运动距离对加速度环境的改变敏感,并满足L ∝ g1/8(0<a<10g)关系。这个关系与基于浊流沉积推导的运动距离和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离心机试验数据的分段性,说明在环境加速度较低的情况下,颗粒流运动能展示出流态化特征,用流体力学的相关假设开展碎屑流研究的方法是可行的;当环境加速度较高时,碎屑流的整个运动过程展现出更强的整体性,整个下滑过程,甚至在流体的前缘都没有观测到明显颗粒扩散现象。
王昊,张建红[9](2017)在《离心机中软粘土微型触探试验》文中认为土体的抗剪强度是工程中主要关注的土的力学性质之一,其测量方式主要有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对于软粘土,室内试验会对土样产生较大的扰动,多采用原位试验。T型微型触探试验是一种新型的原位测试手段,它结合了圆锥贯入试验(静力触探)和十字板剪切试验的优点,既能和静力触探一样获得连续的强度图像,也能如十字板剪切试验一样得到可以直接显示不排水抗剪强度的结果。在软粘土中,该新设备的试验结果和十字板剪切试验以及圆锥贯入试验的结果显示出良好的相关性。本文介绍了开展的7次软粘土T型微型触探离心模型试验结果,主要探索了离心机中软粘土合理的制样方法,研究了软粘土不排水抗剪强度和深度、超固结比、干密度的关系,分析比较了各次试验结果和其他机构已开展的T型微型触探试验的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制样条件下,软粘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受土体密度影响较大,尤其与制样密度有密切关系。
郑光,许强,蔡国军,刘汉香,刘洋[10](2017)在《地质工程专业教学中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因能再现自重应力场以及与自重有关的变形过程,直观揭示变形破坏机理,并能为其他分析方法提供真实可靠的参数依据,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利用成都理工大学建成的TLJ-500型土工离心机开展了土工离心模型教学实验,在缩尺小模型中再现大规模地质原型的变形过程,能有效引导和培养学生宏观把握岩土体变形的分期配套特性的能力,是一种有效的专业教学手段。
二、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地区旋扩灌注桩附加应力分布及沉降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 离心模型试验 |
1.1 试验设备 |
1.2 试验设计 |
2 试验结果分析 |
2.1 桩身P-S沉降曲线分析 |
2.2 多道旋扩灌注桩旋扩端阻力与桩端阻力分析 |
3 基于Mindlin解的旋扩灌注桩沉降计算分析 |
3.1 上部旋扩头对计算点M沉降解 |
3.2 中部旋扩头对计算点M沉降解 |
3.3 下部旋扩头对计算点M沉降解 |
3.4 桩自身压缩产生的沉降 |
4 基于模型试验的旋扩灌注桩沉降理论验证 |
5 基于旋扩灌注桩沉降计算公式估算极限承载力流程 |
6 结论 |
(2)旱寒区输水渠道防渗抗冻胀研究进展与前沿(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渠道冻融破坏机理研究进展 |
1.1 土体冻融变形机理的单元试验 |
1.2 渠道冻融破坏机理的现场监测 |
1.3 渠道冻融破坏机理的室内模型试验 |
2 渠道冻胀破坏工程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
2.1 材料力学模型 |
2.2 弹性力学模型 |
3 渠道冻胀多场耦合数值模型研究进展 |
3.1 冻土冻胀的多场耦合数值模型 |
3.1.1“冷胀热缩”热力耦合模型 |
3.1.2水-热-力耦合冻胀模型 |
3.2 渠基冻土-衬砌相互作用模型 |
4 渠道防渗抗冻胀技术与措施研究进展 |
4.1 渠道“保蓄温”技术 |
4.2 渠道防渗与排水技术 |
4.3 渠道“换填土”技术 |
4.4 渠道“释放力”技术 |
5 渠道防渗抗冻胀研究前沿和难点 |
5.1 复杂环境工况下的渠道破坏机理 |
5.2 渠道破坏的多场耦合数值模型 |
5.3 失效准则与设计方法 |
5.4 防渗抗冻胀措施定量化设计 |
5.5 全生命周期渠道工程安全灾害链动态预警模型 |
6 结语 |
(4)土工格栅加筋路堤边坡稳定及其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加筋边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加筋边坡试验性研究现状 |
1.2.2 加筋边坡安全系数的研究现状 |
1.2.3 加筋边坡有限元分析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预期成果 |
1.4.1 本文研究内容 |
1.4.2 本文预期成果 |
第二章 土工格栅性能及其加筋机理 |
2.1 引言 |
2.2 土工合成材料概述及其工程应用 |
2.3 土工格栅分类及其应用现状 |
2.3.1 土工格栅分类 |
2.3.2 土工格栅构造特性 |
2.3.3 土工格栅力学特性 |
2.3.4 土工格栅荷载长期作用下的强度特性 |
2.3.5 土工格栅施工特性 |
2.4 加筋机理分析 |
2.4.1 摩擦加筋机理 |
2.4.2 .准粘聚力原理 |
2.4.3 等效围压原理 |
2.4.4 张力膜理论 |
2.5 加筋路堤的计算方法研究 |
2.5.1 将筋、土分开考虑的算法 |
2.5.2 筋土整体考虑 |
2.5.3 等效附加应力法 |
2.6 筋土界面特性研究的试验方法 |
2.6.1 直剪试验 |
2.6.2 拉拔试验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土工格栅加筋路堤边坡有限元模拟 |
3.1 引言 |
3.2 有限元分析原理与软件概述 |
3.2.1 有限元分析原理 |
3.2.2 ABAQUS软件的简介 |
3.3 安全系数的定义 |
3.4 强度折减法 |
3.4.1 强度折减法基本原理 |
3.4.2 有限元中边坡破坏判断依据 |
3.5 土体本构模型的分析与选用 |
3.6 计算模型建立 |
3.6.1 基本假定 |
3.6.2 加筋边坡模型建立 |
3.6.3 土工格栅设置 |
3.7 影响加筋路堤边坡稳定性各因素 |
3.7.1 不同边坡比 |
3.7.2 不同路堤高度 |
3.7.3 不同加筋长度 |
3.7.4 不同加筋间距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边坡稳定敏感性分析 |
4.2.1 边坡比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 |
4.2.2 路堤高度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 |
4.2.3 加筋间距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 |
4.2.4 加筋长度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 |
4.3 各影响因素对边坡安全系数的敏感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需要更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超重力渗透侵蚀装置设计和初步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术语界定和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管涌理论研究现状 |
1.3.2 一维渗透侵蚀土柱试验技术 |
1.3.3 透明土试验技术 |
1.4 本文研究工作 |
2 超重力一维渗透侵蚀装置的研发和调试 |
2.1 引言 |
2.2 装置设计原理 |
2.3 装置构成和设计 |
2.3.1 水位循环稳定系统 |
2.3.2 伺服升降系统 |
2.3.3 土样筒 |
2.3.4 控制和数采系统 |
2.3.5 传感器 |
2.3.6 装置整体布置 |
2.4 装置功能测试与调试 |
2.4.1 伺服升降系统升降功能测试 |
2.4.2 离心水泵抽水能力测试 |
2.4.3 循环流体温度控制能力测试 |
2.4.4 土样筒轴向加载能力测试与标定 |
2.4.5 超重力下流量计的测试与标定 |
2.5 本章总结 |
3 超重力对土体渗透侵蚀破坏影响的初步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和试样制备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样制备 |
3.2.3 常重力试验装置 |
3.3 试验结果和分析 |
3.3.1 常重力试验过程 |
3.3.2 常重力试验结果 |
3.3.3 超重力试验流程 |
3.3.4 超重力试验结果 |
3.3.5 超重力和常重力土体管涌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3.4 基于单一颗粒受力条件的管涌超重力效应分析 |
3.4.1 单一颗粒受力分析 |
3.4.2 管涌中的超重力效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透明土渗流特性初探 |
4.1 引言 |
4.2 透明土的配制 |
4.2.1 透明土基于光学的透明原理 |
4.2.2 透明土的固体颗粒材料 |
4.2.3 孔隙流体 |
4.3 透明土渗流率测试试验 |
4.3.1 试验材料 |
4.3.2 试验装置 |
4.3.3 制样方法 |
4.3.4 试验设置和试验方法 |
4.3.5 试验结果 |
4.4 透明土渗透特性分析 |
4.4.1 孔隙率对透明土渗透率的影响 |
4.4.2 粒径对透明土渗透性的影响 |
4.4.3 孔隙形态对透明土渗透性的影响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情况 |
(6)路基拓宽加筋边坡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加筋土边坡的研究现状 |
1.2.1 加筋土边坡的现场试验研究 |
1.2.2 加筋土边坡的模型试验研究 |
1.2.3 加筋土边坡的理论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筋材和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
2.1 加筋材料 |
2.2 填筑材料 |
2.3 本章小结 |
3 道路拓宽加筋边坡离心模型试验 |
3.1 试验目的和试验方案 |
3.2 离心模型试验设备 |
3.2.1 试验设备 |
3.2.2 相似关系 |
3.3 模型监测和试验流程 |
3.3.1 模型监测及其布置 |
3.3.2 试验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4 加筋边坡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及分析 |
4.1 RS-1软弱地基加筋边坡模型试验 |
4.1.1 位移 |
4.1.2 应变片应变 |
4.2 RS-2加筋边坡模型试验 |
4.2.1 位移 |
4.2.2 应变片应变 |
4.3 RS-3加筋边坡模型试验 |
4.3.1 位移 |
4.3.2 应变片应变 |
4.4 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道路拓宽加筋边坡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 |
5.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5.2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 |
5.2.1 M1数值模型 |
5.2.2 M2数值模型 |
5.2.3 M3数值模型 |
5.3 与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对比 |
5.4 参数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动载作用下土工格栅加筋地基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加筋土技术研究概述 |
1.2.1 加筋土技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
1.2.2 加筋土概念 |
1.2.3 土工格栅筋材特性 |
1.2.4 筋土界面特性研究 |
1.3 加筋地基的研究概况 |
1.3.1 加筋地基概念及结构特性 |
1.3.2 加筋地基动静载作用试验研究 |
1.3.3 加筋地基承载设计理论分析 |
1.3.4 加筋地基研究目前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与解决问题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4.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试验概述与数值模拟简介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述 |
2.2.1 动力荷载特性及试验模拟简化 |
2.2.2 试验装置与材料 |
2.2.3 试验设计原则及要点 |
2.3 数值模拟在加筋地基工程中的应用 |
2.3.1 加筋地基数值模拟分析 |
2.3.2 数值模拟在加筋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 |
2.4 数值有限差分FLAC软件基本思想 |
2.4.1 有限差分FLAC软件简介 |
2.4.2 FLAC3D的特点及计算特征 |
2.4.3 FLAC3D的求解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动力荷载下加筋地基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动载模型试验设计概况 |
3.2.1 试验方案 |
3.2.2 试验模型体系与元器件布置 |
3.2.3 试验过程 |
3.2.4 试验破坏标准 |
3.3 动力特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地基基底压力-沉降关系(P-s曲线)特征分析 |
3.3.2 地基土压力分布 |
3.3.3 地基承载性能(BCR)与抗变形能力分析 |
3.3.4 土工格栅拉筋应变变化规律 |
3.3.5 地基动力加速度响应 |
3.3.6 地基变形破坏模式研究 |
3.4 动静荷载加筋地基承载行为探讨 |
3.4.1 动载下土工格栅加筋地基工作机理初步分析 |
3.4.2 动力载荷与静态承载行为探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加筋地基力学特性数值分析 |
4.1 引言 |
4.2 分析方法 |
4.2.1 本构关系 |
4.2.2 结构单元 |
4.3 数值模型建立 |
4.3.1 模型建立 |
4.3.2 初始模型与验证 |
4.4 土工格栅加筋地基力学响应分析 |
4.4.1 荷载-沉降变形(P-s)特性分析 |
4.4.2 地基土体应力分布 |
4.4.3 土工格栅筋材应力应变位移分析 |
4.5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动载作用下加筋地基极限承载力分析与计算 |
5.1 引言 |
5.2 无筋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 |
5.2.1 普朗德尔-赖斯纳极限承载力公式 |
5.2.2 太沙基极限承载力公式 |
5.2.3 魏锡克极限承载力公式 |
5.3 加筋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及最佳首层埋深的修正 |
5.3.1 修正的太沙基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
5.3.2 动载下加筋地基最佳首层埋深近似解的优化分析 |
5.3.3 最佳首层埋深近似解计算的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加筋地基工程设计应用与建议 |
6.1 引言 |
6.2 加筋地基工程设计与建议 |
6.2.1 加筋地基的破坏模式与设计要求 |
6.2.2 加筋地基设计内容 |
6.3 加筋地基布筋方式设计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滑坡—碎屑流远程运动距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滑坡—碎屑流概述 |
1.1.2 滑坡—碎屑流运动堆积特征的研究意义 |
1.2 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关于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的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关于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的理论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关于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的技术方法研究现状 |
1.2.4 微重力条件下(火星)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基本思想、技术路线、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基本思路 |
1.3.2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3 研究技术方法 |
1.4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地形对滑坡运动堆积特性的影响研究 |
2.1 远程滑坡的典型案例 |
2.2 远程滑坡的形态分析 |
2.2.1 远程滑坡的剖面形态分析 |
2.2.2 远程滑坡的平面形态 |
2.3 地形对滑坡远程运动的影响研究 |
2.3.1 分析样本的选取原则 |
2.3.2 地形条件对滑坡运动特性的影响分析 |
2.3.3 滑坡规模对滑坡运动特性的影响分析 |
2.3.4 地形对滑坡运动特性的定量分析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碎屑流运动距离与含水率的关系研究 |
3.1 碎屑流滑槽试验 |
3.1.1 试验装置与试验安排 |
3.1.2 试验材料的准备 |
3.1.3 试验材料基本参数的测定 |
3.1.4 试验步骤和观测数据可靠性控制 |
3.2 碎屑流滑槽试验的现象分析 |
3.2.1 碎屑流的宏观运动模式 |
3.2.2 碎屑颗流的细观运动机制分析 |
3.3 碎屑流运动距离与含水率的关系分析 |
3.3.1 水平位移与含水率的关系 |
3.3.2 H/L与含水率的关系 |
3.3.3 碎屑体屈服应力与含水率的关系 |
3.4 碎屑流运动特性综述 |
3.5 碎屑流与泥石流的区分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滑坡—碎屑流的运动距离研究 |
4.1 滑坡—碎屑流运动距离与体积关系概述 |
4.2 碎屑流运动距离与势能的关系分析 |
4.3 碎屑流滑槽运动堆积试验 |
4.3.1 湿碎屑流(w=10%)滑槽试验 |
4.3.2 干碎屑流滑槽试验 |
4.4 碎屑流远程运动距离计算模型研究 |
4.4.1 基于湿碎屑流试验建立计算模型 |
4.4.2 基于干碎屑流试验建立计算模型 |
4.4.3 计算模型的适用范围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碎屑流物质分选堆积特征研究 |
5.1 碎屑流物质的运动与分选机理研究综述 |
5.1.1 弥散应力和Bagnold试验 |
5.1.2 振动筛分 |
5.2 不同粒径碎屑物质流动过程物理模拟试验 |
5.2.1 斜槽中混合颗粒的运动状态 |
5.2.2 不同粒径混合体斜槽流的堆积特征 |
5.3 岩质滑坡—碎屑流堆积体粒径分布规律典型实例分析 |
5.3.1 贵州纳雍普洒村崩塌—碎屑流块径分析 |
5.3.2 四川茂县新磨村滑坡—碎屑流块径分析 |
5.4 碎屑流堆积体中大块石沿滑移方向的分布规律 |
5.4.1 碎屑流停积过程中的颗粒分选分析 |
5.4.2 碎屑流停积颗粒分选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碎屑流运动距离与重力加速度关系研究 |
6.1 碎屑流运动距离L与重力加速度g关系的理论推导 |
6.1.1 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的碎屑流运动距离研究 |
6.1.2 基于重力流沉积原理的碎屑流运动距离研究 |
6.2 基于统计分析的~关系研究 |
6.3 碎屑流运动距离与重力加速度关系的离心机试验研究 |
6.3.1 离心模型试验的基本原理 |
6.3.2 土工离心机及相关试验设备 |
6.3.3 离心机滑槽模拟试验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地区旋扩灌注桩附加应力分布及沉降计算[J]. 陈黎,陈超然,周志军,雷江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1(16)
- [2]旱寒区输水渠道防渗抗冻胀研究进展与前沿[J]. 王正中,江浩源,王羿,刘铨鸿,葛建锐. 农业工程学报, 2020(22)
- [3]NHRI-400 g·t大型土工离心机升级改造[J]. 陈生水,顾行文,任国峰,徐光明,王年香. 岩土工程学报, 2020(S2)
- [4]土工格栅加筋路堤边坡稳定及其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D]. 汪天兴.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5]超重力渗透侵蚀装置设计和初步试验研究[D]. 郭畅. 浙江大学, 2020(02)
- [6]路基拓宽加筋边坡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D]. 董杨杨.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7]动载作用下土工格栅加筋地基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 张亮亮. 广西科技大学, 2018(10)
- [8]滑坡—碎屑流远程运动距离研究[D]. 郑光.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9]离心机中软粘土微型触探试验[A]. 王昊,张建红. 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A), 2017
- [10]地质工程专业教学中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探索与实践[J]. 郑光,许强,蔡国军,刘汉香,刘洋.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