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蒸气浴熏蒸联合中西药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中药蒸气浴熏蒸联合中西药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一、中药汽浴熏蒸联合中西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马琳[1](2021)在《老年慢性荨麻疹发病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回顾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将慢性荨麻疹患者依据年龄特点分为老年前期组和老年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过敏原检测结果、中医和西医治疗方法及其转归,对老年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发病特征、过敏原特异性的情况、中医辨证的偏向性和治疗方案的差异性以及中药治疗对老年慢性荨麻疹患者转归的影响进行讨论,为日后学者研究老年慢性荨麻疹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将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间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符合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现阶段我国老年人年龄划分标准,将患者分为老年前期组(45~59岁)、老年组(60~89岁),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信息,记录其发病年龄、性别、病程、住院天数、发病季节、首次诱发因素、药物过敏史、发病部位、皮损表现、伴随症状、疾病史、过敏原检测、治疗方法以及治愈情况等项目,采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运用均数±标准差和极大值、极小值表示,并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均值;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利用χ2检验,根据不同情况读取fisher,s Exact Test、Pearson Chi-Square和连续性校正的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论老年慢性荨麻疹发病特点、治疗方法和转归,总结我院皮肤科针对老年慢性荨麻疹的治疗经验。结果:1.一般情况:本次研究共收集病例122例,男31例,女91例。老年前期组共45例,男11例,女34例;老年组共77例,男20例,女57例,两组性别分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均以女性居多;年龄方面,老年前期组平均年龄为(53.56±3.823)岁,老年组平均年龄为(65.18±5.721)岁,两组年龄分布老年多于老年前期(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病程方面,老年前期组患者中,病程6个月以下最多,有25例(55.56%),老年组患者中,病程1~5年最多,有38例(49.35%),比较两组之间病程分布情况,老年组慢性荨麻疹患者患病一年以上比例明显高于老年前期组患者(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天数方面,老年前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2.26±2.919)天,老年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1.57±2.648)天,两组住院天数情况无显着差异性(P>0.05)。2.疾病相关史:发病季节方面,慢性荨麻疹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两组患者之间发病季节未发现明显偏向性,本次纳入两组病例的发病季节以夏季最为多见,两组患者共有43例(35.25%)夏季发病;首次诱发因素方面,慢性荨麻疹患者发病大部分无明显诱因,少部分患者由食物、化学物质(染发)、吸入刺激性气体(新家具中甲醛)等外界因素刺激引发疾病;药物过敏史方面,两组患者以青霉素27例(22.13%)、头孢类10例(8.2%)此类抗生素过敏居多,两组在存在药物过敏史的情况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3.发病特点:皮损部位方面,老年慢性荨麻疹患者皮损部位以双上肢、双下肢、躯干多见,老年前期组与老年组患者皮损发于双上肢部位的比例为1:1.73,两组皮损发于下肢部位的比例为1:1.85,两组皮损发于躯干部位的比例为1:1.80。两组患者皮损部位相似,无明显偏向性;皮损表现方面,除周身风团外,还可伴有血管水肿,瘙痒剧烈者因反复搔抓,皮损部位可见抓痕、血痂、色沉甚至皮肤萎缩,其中抓痕、血痂、色沉者以老年人多见,老年组患者皮损见抓痕、血痂、色沉者20例(25.97%),老年前期组患者仅1例(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伴随症状方面,慢性荨麻疹患者常累及多系统症状,以呼吸道症状最多见,老年前期组患者中除瘙痒外,伴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呼吸系统症状者23例(51.11%),老年组患者中除瘙痒外,伴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呼吸系统症状者28例(36.36%)。两组患者在发热症状上存在差异性(p<0.05),其它伴随症状情况两组无显着差异性,P值均>0.05;既往基础疾病方面,老年组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患高血压病者32例(41.56%)、患糖尿病者23例(29.87%),老年前期组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患高血压病者10例(22.22%)、患糖尿病者5例(11.11%),老年组患高血压病、糖尿病比例明显高于老年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其它基础疾病情况两组无明显差异性。4.过敏原检测:食物不耐受中两组患者均以鸡蛋、小麦、大豆、牛奶过敏者最为多见。老年CU患者最高可达对10种食物不耐受。两组患者的食物不耐受阳性情况,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老年CU患者吸入过敏原特异性以猫毛狗毛皮屑20例(31.75%)、霉菌类18例(28.57%)、屋尘螨/粉螨14例(22.22%)、蟑螂13例(20.63%)、梧桐12例(19.05%)多见。其中老年组患者对霉菌类过敏率明显高于老年前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吸入过敏原特异性阳性情况,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5.中医证型:两组CU患者以风热犯表型最多见,两组患者辨证为风热犯表型共97例(79.51%),老年前期组患者中,血虚风燥证0例(0.00%),老年组患者中,血虚风燥证13例(16.88%),老年组患者辨证为血虚风燥型例数明显高于老年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治疗:中医治疗方面,我科对老年慢性荨麻疹患者中药治疗中,应用频次前十位的中药依次为;防风、甘草、白术、荆芥、当归、黄芪、生地、白鲜皮、牡丹皮、牛蒡子。其中应用祛风解表药频次:防风67次(87.01%)、荆芥64次(83.12%)、牛蒡子48次(62.34%);应用补血药频次:当归63次(81.82%);应用补气药频次:黄芪60次(77.92%);应用凉血药频次:生地58次(75.32%)、牡丹皮49次(63.64%));应用燥湿药频次:白术65次(84.42%),白鲜皮54次(70.13%)。老年CU患者的口服中药选择以祛风解表药加补气补血药为主,兼加凉血、燥湿药;两组CU患者应用中药提取物以白芍总苷胶囊居多,两组患者应用中药提取物情况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CU患者采用耳穴压籽、穴位贴敷、普通针刺等中医特色辅助疗法疗效显着,但两组采用情况无显着性差异(P>0.05)。西医治疗方面,两组CU患者应用抗组胺药中依巴斯汀和盐酸左西替利嗪使用频率最高,老年前期组患者服用依巴斯汀26例(57.78%)、盐酸左西替利嗪22例(48.89%),老年组患者服用依巴斯汀49例(63.64%)、盐酸左西替利嗪47例(61.04%);老年组患者更多采用两种抗组胺药联合治疗的方案,老年组抗组胺药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案使用以第二代+第三代频率最高,老年组患者中采用第二代+第三代抗组胺药38例(4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用药治疗方面,两组患者中医外用药以一效散、中药湿敷液使用频率最高,西医外用药以复方硼酸溶液使用频率最高。7.疗效:本次收集慢性荨麻疹病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老年组患者中治愈5例(6.49%),好转67例(87.01%),未愈5例(6.49%),总有效率为(93.5%),总有效率高。采用中药汤剂口服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治愈者8例(7.1%),好转105例(92.9%);未采用中药汤剂口服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中,好转4例(44.4%),未愈5例(55.6%),口服中药汤剂患者有效率较未口服中药汤剂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老年慢性荨麻疹以女性多见;病程以1年以上偏多;过敏原检测方面,老年慢性荨麻疹患者对霉菌类过敏原特异性更高。2.老年慢性荨麻疹患者辨证偏向于血虚风燥证型。3.老年慢性荨麻疹的中医药治疗原则以祛风解表,补气补血兼凉血、燥湿为基准;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荨麻疹疗效显着,且口服中药汤剂的总有效率高;老年慢性荨麻疹患者普遍采用两种抗组胺药联合应用方案,且第二代+第三代抗组胺药搭配方式应用率最高。

张正[2](2020)在《自血疗法联合养血息疹饮治疗气血亏虚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以自血疗法联合中药养血息疹饮作为治疗方案,观察该联合疗法治疗气血亏虚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寻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的中医综合疗法。方法:选择60例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且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自血疗法联合口服中药养血息疹饮,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治疗。两组均以7天为1个疗程,共进行4个疗程的治疗及观察。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初诊及每次复诊时的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并于治疗结束后1月后随访,统计复发率。最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的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经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1)。组间对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经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血疗法联合养血息疹饮治疗气血亏虚型慢性荨麻疹疗效显着,相比服用氯雷他定治疗,能更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任宇坤[3](2020)在《祛风止痒汤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研究祛风止痒汤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20例门诊就诊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1、治疗组2以及对照组,每个组别内包括40例患者。实际完成观察的患者治疗组1有36人,治疗组2有36人,对照组有35人。治疗组1给予中药汤剂祛风止痒汤口服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治疗组给予中成药润燥止痒胶囊口服联合自血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润燥止痒胶囊治疗。分别于治疗第0,7±2,14±2,21±2,28±2天对患者的客观指标及主观指标评分进行记录,并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血清总Ig E水平和嗜酸性粒细胞指标变化进行记录。结果:1.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治疗组1为9 1.6 7%,治疗组2为7 7.7 7%,对照组为57.14%。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1与治疗组2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1的疗效优于治疗组2(P<0.05)。2.治疗结束后,三组患者的皮损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有明显改善,经过组间比较,治疗组1及治疗组2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1的改善程度优于治疗组2(P<0.05)。3.治疗结束后,三组患者血清总Ig E水平和嗜酸性粒细胞数量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经过组间比较,治疗组1及治疗组2的下降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1下降程度高于治疗组2(P<0.05)。结论:1.祛风止痒汤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积分、并可降低血清总Ig E水平和嗜酸性粒细胞数量。2.祛风止痒汤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崔秀贤[4](2020)在《针刺曲池、血海、足三里穴对荨麻疹小鼠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实验通过针刺曲池穴(L11),血海穴(SP10),足三里穴(ST36)对荨麻疹模型小鼠(I型变态反应模型)肥大细胞脱颗粒过程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和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表达的变化、血清免疫球蛋白E(Ig E)水平变化的比较研究,探讨针刺调控荨麻疹的有效性及其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本实验选用8周龄雄性ICR小鼠共40只,体重为20-25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针刺组(曲池,血海,足三里)与阳性药物组,每组各10只。造模方法采用小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的方法建立荨麻疹模型小鼠。针刺组选择小鼠曲池穴,血海穴,足三里穴进行针刺干预;阳性药物组给予氯雷他定0.2mg灌胃,两组共治疗7天。第8天开始建立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模型,将小鼠用乙醚麻醉,除空白组外,其他三组给予小鼠右耳皮内注射含0.5%抗DNP-Ig E的磷酸盐溶液0.1ml,空白组给予相同位置皮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0.1ml进行对照。48小时后四组进行抗原攻击,采用尾静脉注射含DNP-HSA 0.5μg/μl和1%伊文思蓝的0.9%磷酸盐溶液200μl。造模成功以后取小鼠腹主动脉血和耳部致敏部位的皮肤组织。检测指标:(1)采用HE染色法检测小鼠致敏部位的皮肤组织形态学变化。(2)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总Ig E水平的变化。(3)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小鼠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各组小鼠致敏部位的皮肤组织HE染色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小鼠皮肤组织表皮、真皮的镜下结构和形态完好,厚度正常,细胞排列有序,结构清晰,并未见水肿。模型对照组的皮肤组织表皮、真皮的镜下结构见严重水肿和炎症的现象,表皮内见严重角化,颗粒层增厚,基底层的细胞破坏,真皮内有各种炎症细胞浸润,细胞间的界线不清楚。阳性药物组小鼠皮肤组织的表皮、真皮的镜下结构见轻微增厚,角质层见轻度角化,细胞间的界线较为清晰,结构基本完整,显示了轻度水肿和炎症反应。针刺组的结构无明显破坏和水肿现象,改善了病变区皮肤组织的炎性浸润并恢复组织的结构形态。2.各组小鼠血清中总Ig E水平的检测结果模型对照组的小鼠血清中总Ig E水平比正常对照组的水平显着高(P<0.05),说明荨麻疹小鼠模型的(I型超敏反应)造模成功。针刺组和阳性药物组的小鼠血清中总Ig E的水平低于模型对照组的总Ig E水平(P<0.05)。针刺组与阳性药物相比较,阳性药物组的血清中总Ig E的水平低于针刺组的总Ig E水平(P<0.05)。3.各组小鼠致敏部位组织中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检测结果模型对照组小鼠PI3K,P-PI3K,AKT,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比正常对照组的水平相当高(P<0.05)。针刺组和阳性药物组小鼠PI3K,P-PI3K,AKT,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模型对照组,两组与模型对照组的PI3K无统计学意义,P-PI3K,AKT,P-AKT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阳性药物组相比较,阳性药物组小鼠PI3K,P-PI3K,AKT,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低于针刺组,P-PI3K,AKT,P-AKT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刺曲池,血海,足三里穴可以抑制小鼠血清中总Ig E的水平,表明针刺可以通过抑制I型超敏反应程度,实现治疗荨麻疹的作用。2.针刺曲池,血海,足三里穴可以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并通过抑制PI3K和AKT的磷酸化,进而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引起的肥大细胞颗粒释放炎性介质,证明针刺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起到治疗荨麻疹的作用。

罗高琴[5](2020)在《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检测血清总IgE在治疗前后的变化,评价其安全性、复发率,探究本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性及优势。方法:按照病例选择标准共选入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个组。治疗组内服汤剂柴胡桂枝汤加味,对照组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两个组的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期间每周复诊观察记录1次,每4周做1次疗效判断。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严重程度评分、血清总IgE值、CU-Q2oL评分等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作评价。结果:1.共纳入受试患者72例,治疗组因病例脱落2例,共34例完成治疗;对照组因病例脱落3例,共33例完成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及治疗前血清总IgE值、症状积分、CU-Q2oL评分等进行统计学分析,以上数据差异性不显着,相互可比(P>0.05)。2.经过4周及8周的治疗,两组病例的临床严重程度评分均比治疗前有减少,差异显着(P<0.05);而两组之间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3.疗程结束后两组病例的中医证候评分和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有明显减少,差异显着(P<0.05);对照组下降不明显,差异不显着(P>0.05);两组病例之间比较差异显着(P<0.05)。4.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CU-Q2oL评分比治疗前都有明显减少,差异显着(P<0.05);两组间对比,差异不显着(P>0.05)。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总IgE值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明显,差异显着(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6.4周治疗结束后,愈显率治疗组为41.18%、对照组为39.39%,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9.41%、对照组为78.38%;疗程结束后,愈显率治疗组为58.82%、对照组为51.56%,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24%、对照组为81.87%;两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在4周和8周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均不显着(P>0.05)。7.疗程内治疗组共2例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2%,对照组共9例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27%,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8.疗程结束后对显效和痊愈的病例进行3个月随访,统计是否有复发情况,治疗组的复发率为13.64%、对照组的复发率为47.62%,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柴胡桂枝汤加味与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均疗效确切,但在降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方面,前者更优。

付璇[6](2020)在《腹针埋线结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和评价腹针埋线结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对生活质量的改善及控制复发情况,探讨“腹针理论”应用于慢性荨麻疹的可行性。方法:通过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各36例。试验周期为4周,治疗组予以腹针埋线结合依巴斯汀片治疗,腹针埋线2周一次。对照组仅予以口服依巴斯汀片。在试验过程中,若受试者症状消失,则将依巴斯汀片逐步减量。每周进行荨麻疹症状分级评分,指导患者用药,于治疗前后进行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荨麻疹症状分级量表评分、UAS评分、DLQI评分,以荨麻疹症状分级量表评分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评价两组有效率。在试验结束的第30天对受试者进行随访,统计比较两组痊愈、显效、有效的受试者症状分级量表评分。所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2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有63例受试者完成临床研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受试者在年龄、性别、病程、UAS评分、荨麻疹症状分级量表评分、DLQI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基线一致。(2)两组治疗后的荨麻疹症状分级量表评分较治疗前下降,组内比较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U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组内比较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的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4)比较治疗第4周两组口服药物总量情况,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8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统计两组痊愈、显效、有效的受试者治疗后30天的荨麻疹症状积分,与治疗结束时进行组内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症状分级评分均较治疗后有所上升,P均<0.05。对两组受试者进行组间比较,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腹针埋线结合依巴斯汀片与单纯口服依巴斯汀片在控制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均有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2.腹针埋线结合口服依巴斯汀片在控制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有优势。3.腹针埋线结合依巴斯汀片在控制复发方面较单纯口服依巴斯汀片更优。

白天森[7](2020)在《中药熏药疗法治疗阴虚血燥型慢性湿疹皮损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中药熏药疗法治疗阴虚血燥型慢性湿疹皮损的临床观察,客观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中药熏药疗法治疗阴虚血燥型慢性湿疹皮损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64例符合阴虚血燥型慢性湿疹的典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运用中药熏药疗法熏治皮损,日2次;每日口服一剂中药,水煎后提取400ml药汁服用,每次200ml,早晚服用;外用黄连膏,每天2次;对照组:口服中药每日一剂,水煎后提取400ml药汁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每次200ml;外用黄连膏,每天2次。1周为一个疗程,以SCORAD评分标准为依据,分别在治疗前、1周、2周、3周对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观察,得出患者治疗前后皮损范围、皮损形态、影响睡眠及瘙痒程度的评分,进而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最终对中药熏药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客观性的评价,1月后随访观察患者有无复发。结果:(1)一般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基本资料基线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红斑改善情况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丘疹、结痂、苔藓化、表皮剥脱、瘙痒、干燥均有所缓解,皮损范围减少,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3)在第1周和第2周治疗后,两两对比无显着差异(P>0.05),在治疗3周后,两两对比存在显着差异(P<0.05)。(4)第1周、第3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总分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第2周治疗时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症状总分比较均有下降趋势。(5)两组治疗中,均未出现头晕、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及皮肤刺激等不良反应。结论:1.中药熏药疗法联合中药口服及黄连膏外用与中药口服及黄连膏外用治疗阴虚血燥型慢性湿疹皮损均有较好疗效;2.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中药熏药疗法治疗阴虚血燥型慢性湿疹皮损的优势渐显;3.两组治疗方法安全性良好。

何春燕[8](2020)在《160例慢性荨麻疹和60例急性荨麻疹住院患者的回顾性对比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及急性荨麻疹(Acute urticaria,AU)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中西医治疗方案及转归。基于CU和AU患者住院期间的数据显示,总结出AU与CU的一般特征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分析AU患者和CU患者在接受治疗方案上的偏向性,及其对疾病转归的影响,为今后医家探求AU向CU进展的危险因素提供更广阔的思路。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皮肤科住院治疗的160例CU患者和60例AU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Excel(WPS版)录入病历信息,使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各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Spearman秩相关统计方法进行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情况:220例荨麻疹患者中,CU患者160例,AU患者60例。男女比例分别为1:2.9和1:1.5;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1.5±2.7)天和(9.5±2.7)天,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52.2±14.3)岁和(45.50±14.51)岁。大多数患者居住在城市。2.疾病相关史:CU患者发病季节以夏季多见,AU患者的发病季节未发现明显偏向性;少数患者有明显的诱发因素;69例CU和17例AU患者存在既往过敏史。45例(28.13%)CU患者和22例(36.67%)AU患者合并循环系统疾病;54.37%CU患者和80%AU患者皮疹加重时均伴有呼吸困难的症状。3.实验室检查:入院后行常规实验室检查,发现常合并的实验室异常指标分别是血清总Ig E、食物不耐受、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升高、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血脂、免疫球蛋白、甲状腺功能及抗核抗体谱阳性。CU患者的病例数分别为97例(66.44%)、130例(95.59%)、63例(39.37%)、12例(7.5%)、46例(28.75%)、12(7.5%)、49(31.41%)、33例(31.73%)、142例(95.95%)、17例(34.69%)、26例(66.66%)。AU患者的病例数分别为43(72.88%)、45例(100%)、23例(38.33%)、4(6.67%)、24例(40%)、2例(3.33%)、22例(37.29%)、6例(15.79%)、53例(89.83%)、11例(47.83%)、7例(43.75%)。统计学对比显示两组间的实验室检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治疗:我科荨麻疹常见治疗方法包括口服中药汤剂、中医特色治疗、中医外用药、口服抗组胺药、西医外用药和激素治疗等。CU患者应用以上治疗方案的病例数分别为129例(80.63%)、134例(83.75%)、47例(29.37%)、157例(98.13%)、70例(43.75%)、20例(12.5%)。AU患者应用以上治疗方案的病例数分别为34例(56.67%)、43例(71.67%)、22例(36.67%)60例(100%)、23例(38.33%)、21例(35%)。统计学对比显示两组患者之间口服中药汤剂、应用中医特色治疗和激素治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治疗均无统计学意义。5.转归:CU和AU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25%、91.67%;中西医结合治疗CU、AU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88.49%、95.55%;仅应用西医治疗CU、AU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71.43%、80%。统计学对比显示CU患者不同治疗方案之间的转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U患者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在本研究中,CU患者女性好发更多,CU患者的平均年龄和平均住院天数均长于AU患者。2.本研究中部分患者易合并其他系统疾病,且以循环系统疾病最为常见;AU患者出现伴随症状比率高于CU患者;CU患者存在既往过敏史比率高于AU患者。3.在本研究中,CU、AU患者实验室结果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4.在本研究中,激素治疗的应用AU患者多于CU患者;口服中药汤剂、中医特色治疗的应用CU患者多于AU患者。5.本研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CU的疗效更显着。

孟彩萍[9](2019)在《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改善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在改善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瘙痒症状、舒适度、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期间上海市两所三甲中医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皮肤瘙痒症住院患者共187例,采用分层随机分组的方法,按照年龄因素分为3个年龄层,每个年龄层内随机分为3个干预组。最终纳入中药熏蒸组共60例、耳穴贴压组共64例、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组共63例。中药熏蒸组给予常规护理+中药熏蒸,耳穴贴压组给予常规护理+耳穴贴压,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组给予常规护理+中药熏蒸+耳穴贴压,共干预7天。评价三组患者干预后Duo氏瘙痒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舒适度、中医护理操作依从性、满意度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变化。脱落病例采用意向性分析,主要结局指标选择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FAS)分析,Duo氏瘙痒评分(Modified Duo’s VAG Scale,Duo’s VAG),次要结局指标选择符合方案集(Per Protocol set,PPS)分析,包括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中医护理操作依从性和满意度评价及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ewcastle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cales,NSNS)。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Wilcoxon双侧检验),组间比较应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LSD和SNK法。结果1.三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均衡性检验,三组患者在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年龄、身高、体重、BMI、既往病史、过敏史、皮肤瘙痒部位、发病季节、糖尿病病程、皮肤瘙痒病程、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aemoglobin A1C,Hb A1c)、手指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及餐后2小时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h PG)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主要结局指标:干预后三组患者组间比较,在各年龄层三组患者在Duo’s VAG总分差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对不同年龄段糖尿病瘙痒患者瘙痒症状均有改善作用;不同干预组中三个年龄层患者的瘙痒总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和年龄之间无交互作用(P>0.05)。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组效果优于中药熏蒸组和耳穴贴压组,中药熏蒸组优于耳穴贴压组。在改善瘙痒对睡眠的干扰方面,71~80岁年龄段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效果更佳。3.次要结局指标(1)DLQI:比较各年龄层三组患者DLQI评分差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中药熏蒸和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在提高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效果均优于耳穴贴压。(2)GCQ:分别在50~60岁、71~80岁两个年龄段三组患者干预后舒适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在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的舒适度方面效果均优于中药熏蒸和耳穴贴压。(3)中医护理操作依从性、满意度:比较三组之间依从性、满意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三组患者依从率:中药熏蒸与耳穴贴压均高于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三组患者满意率: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高于中药熏蒸与耳穴贴压。(4)NSNS:各年龄层三组患者干预后护理服务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项护理操作联合进行对整体护理服务满意度无影响。结论1.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护理技术可以改善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的瘙痒症状,在改善瘙痒程度、部位、频率及对睡眠的影响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好的舒适度;2.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干预期间未出现不良事件,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王琪[10](2019)在《基于玄府理论采用背部走罐配合神阙拔罐治疗风热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背部走罐、神阙拔罐配合消风散加减治疗风热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门诊患者中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风热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背部走罐、神阙拔罐配合消风散加减,对照组采用消风散加减。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根据各项疗效指标来评定分数,根据统计学来分析治疗前后各项疗效指标积分变化、不良反应、复发率等情况。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分别对风团数量、风团大小、风团持续时间、风团发作次数、皮肤划痕征、瘙痒程度方面进行组内比较,各项疗效指标评分P均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对风热型慢性荨麻疹在六种症状和体征方面均有明显改善。(2)两组在治疗2周及4周后,对各项疗效指标评分进行组间比较,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在改善风热型慢性荨麻疹的风团数量、风团大小、风团持续时间、风团发作次数、皮肤划痕征、瘙痒程度方面效果相当。(3)综合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0%,两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显着性(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4)复发率:治疗组复发率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着性(P<0.05)。(5)治疗期间,两组未曾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1)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种方案治疗风热型慢性荨麻疹总体上都有效;两组在改善风团数量、风团大小、风团持续时间、风团发作次数、皮肤划痕征、瘙痒程度方面疗效相当。(2)采用背部走罐、神阙拔罐配合消风散加减治疗能更加有效的控制风热型慢性荨麻疹的复发率,远期疗效更好,且无不良反应的发生。

二、中药汽浴熏蒸联合中西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汽浴熏蒸联合中西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老年慢性荨麻疹发病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西医治疗慢性荨麻疹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2)自血疗法联合养血息疹饮治疗气血亏虚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一般资料
    二、诊断标准
        (一) 西医诊断标准
        (二) 中医诊断标准及辨病辨证依据
    三、病例纳入、排除、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四、治疗方法
    五、观察指标
        (一)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
        (二) 生活质量观察
        (三)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观察
    六、疗效判定标准
    七、复发率观察
    八、统计学方法
结果
    一、临床疗效对比
    二、症状积分对比
    三、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四、不良反应
    五、复发率
讨论
    一、中医学对慢性荨麻疹的认识
        (一) 中医病名溯源
        (二) 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三) 中医对瘾疹的治疗
    二、现代医学对慢性荨麻疹的认识
        (一) 现代医学对慢性荨麻疹病因及发病机理的认识
        (二) 现代医学对慢性荨麻疹治疗方法概述
    四、方药穴位分析
        (一) 组方依据
        (二) 方药组成
        (三) 组方分析
        (四) 选穴分析
    五、临床疗效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荨麻瘆的中医外治疗法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皮肤生活质量指数问卷
    慢性荨麻疹症状评分
致谢
发表论文

(3)祛风止痒汤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中医学对荨麻疹的研究概况
        1.1 中医古代医家对慢性荨麻疹的认识
        1.2 现代中医各家对慢性荨麻疹的认识
    2.西医学对慢性荨麻疹的研究概况
        2.1 流行病学研究
        2.2 发病原因
        2.3 发病机理
        2.4 治疗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分组
        1.3 入选标准
        1.4 治疗期间注意事项
    2.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2.3 观察标准
        2.4 疗效评定标准
        2.5 实验室检测指标
        2.6 不适反应及安全性指标
        2.7 统计学处理
    3.结果
        3.1 一般情况分析
        3.2 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分析
        3.3 治疗前后皮损疗效评价
        3.4 不适反应及安全性评价
讨论
    1.立法依据
    2.治疗方法分析
        2.1 方药分析
        2.2 润燥止痒胶囊
        2.3 自血疗法
    3.祛风止痒汤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分析
    4.祛风止痒汤联合自血疗法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GE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
    5.小结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附录

(4)针刺曲池、血海、足三里穴对荨麻疹小鼠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针灸治疗荨麻疹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5)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对照表
引言
研究资料及方法
    1.病例来源
    2.病例选择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脱落标准
        2.6 中止和终止标准
    3.治疗方案
        3.1 研究用药
        3.2 治疗疗程
        3.3 注意事项
        3.4 随访
    4.观测项目
        4.1 观察指标
        4.2 疗效指标
        4.3 疗效判定
        4.4 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判定
    5.统计方法
结果
    1.可比性分析
        1.1 一般资料
        1.2 两组病例病程的比较
        1.3 两组病例治疗前中医症候评分比较
        1.4 两组病例治疗前临床严重程度评分比较
        1.5 两组病例治疗前血清总IgE值比较
        1.6 两组病例治疗前CU-Q2oL评分比较
    2.结果与分析
        2.1 两组病例中医症候评分治疗前后比较
        2.2 两组病例临床严重程度评分治疗前后比较
        2.3 两组病例CU-Q2oL评分治疗前后比较
        2.4 两组病例血清总IgE值治疗前后比较
        2.5 两组病例疗效比较
        2.6 安全性观测(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7 复发情况比较
讨论
    1.中医对荨麻疹的认识
    2.西医对荨麻疹的认识
    3.立题依据
    4.现代药理研究
    5.研究结果分析
        5.1 中医症候评分分析
        5.2 临床严重程度评分分析
        5.3 CU-Q2oL评分分析
        5.4 血清总IgE值比较
        5.5 疗效分析
        5.6 不良反应分析
        5.7 复发情况分析
    6.创新
    7.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腹针埋线结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
        2.1 患者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标准
        2.6 脱落标准
        2.7 中止试验的标准
        2.8 剔除与脱落病例的处理
    3.试验材料
    4.研究内容
        4.1 样本量
        4.2 随机
        4.3 盲法
        4.4 对照设计
        4.5 治疗方案
        4.6 观察指标
        4.7 不良事件的处理
        4.8 统计学方法
        4.9 伦理原则
        4.10 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病例完成情况
    2.基线比较
        2.1 性别比较
        2.2 年龄与病程
        2.3 治疗前两组病情比较
    3.疗效结果分析
        3.1 治疗前后评分比较
        3.2 两组有效率比较
        3.3 随访比较
        3.4 安全性分析
        3.5 两组病例剔除与脱落情况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1.对慢性荨麻疹的认识
        1.1 对慢性荨麻疹的西医认识
        1.2 对慢性荨麻疹的中医认识
    2.腹针埋线的作用机理
        2.1 腹针的理论依据
        2.2 腹针在慢性荨麻疹中的应用
        2.3 穴位埋线的理论依据
    3.选穴依据分析
        3.1 引气归元方
        3.2 腹四关
        3.3 大横、天枢
    4.药物的选择
    5.该治疗方法的优势
        5.1 腹针埋线的临床应用
        5.2 腹针埋线的优势
        5.3 腹针埋线结合依巴斯汀片的优势
    6.研究结果分析
        6.1 比较荨麻疹症状分级量表评分
        6.2 比较UAS评分
        6.3 比较DLQI评分
        6.4 比较两组治疗第4周的口服药物总量
        6.5 随访结果分析
        6.6 安全性分析
结语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 综述腹针疗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二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件三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调查表

(7)中药熏药疗法治疗阴虚血燥型慢性湿疹皮损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脱落标准
    2 内容与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调查表设计及调查方法
        2.4 疗效性指标
        2.5 安全性指标
    3 质量控制
    4 统计方法
        4.1 样本量的估计
        4.2 统计学处理
    5 技术路线图
研究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8)160例慢性荨麻疹和60例急性荨麻疹住院患者的回顾性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治疗荨麻疹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9)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改善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1 相关概念定义
    2 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流行病学
    3 糖尿病皮肤瘙痒症发病机制
    4 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影响因素
    5 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特点
    6 中药熏蒸护理技术在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研究现状
    7 耳穴贴压护理技术在糖尿病瘙痒症的研究现状
    8 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护理技术在糖尿病瘙痒症的研究现状
    9 小结
第二部分 研究概述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3 技术路线
第三部分 基于糖尿病皮肤瘙痒症中医护理干预方案构建
    1 基于糖尿病皮肤瘙痒症中医护理干预方案的初步构建
    2 基于糖尿病皮肤瘙痒症中医护理干预方案的专家论证
第四部分 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改善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护理干预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入组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样本量计算
        2.3 分组方法
        2.4 护理干预方法
        2.5 评价指标
        2.6 数据管理与分析
        2.7 质量控制
        2.8 科研伦理
        2.9 不良事件的观察和处理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关于脱落的说明
        3.2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性比较
        3.3 三组患者干预前Duo氏瘙痒评分及各项目评分均衡性比较
        3.4 三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指数均衡性比较
        3.5 护理效果比较
    4 讨论
        4.1 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可改善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状
        4.2 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对不同年龄层患者瘙痒症状均有改善
        4.3 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可改善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瘙痒程度、部位、频率
        4.4 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可改善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睡眠
        4.5 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可提高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生活质量
        4.6 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可提高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舒适度
        4.7 中医护理技术的联合应用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
        4.8 中医护理技术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启示
第五部分 总结
    1 研究结论
    2 本研究的创新性
    3 本研究的局限性
    4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护理人员使用中医护理技术通知
    附录2 耳穴部位示意图
    附录3 护理常规内容
    附录4 中药熏蒸技术操作流程
    附录5 耳穴贴压技术操作流程
    附录6 中药熏蒸与耳穴贴压护理技术在实施过程中注意事项
    附录7 Duo氏瘙痒评分表(Dou’VAG)
    附录8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
    附录9 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
    附录10 中医护理操作依从性和满意度评价表
    附录11 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
    附录12 不良事件记录表
    附录13 中药熏蒸+耳穴贴压护理记录单
    附录14 伦理审查批件
    附录15 知情同意书
    附录16 综述(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全文)
        参考文献
    附录17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发表论文、获得奖励情况

(10)基于玄府理论采用背部走罐配合神阙拔罐治疗风热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和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和脱落病例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处理
        2.2 药物及使用说明
        2.3 注意事项
    3 观察指标
        3.1 临床症状评分
        3.2 中医证候评分
        3.3 临床疗效评定
        3.4 安全性检查
        3.5 复发情况观察
        3.6 病例脱失情况
    4 统计学方法
第二部分 统计结果
    1 一般资料比较
    2 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2.1 治疗过程中各项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2.2 两组各观察点总积分比较
    3 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4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5 两组治愈病例复发率比较
    6 不良事件观察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慢性荨麻疹研究现状
        1.1 西医发病机制
        1.2 中医病因病机
        1.3 本病的治疗现状
    2 玄府理论研究现状
        2.1 玄府溯源
        2.2 玄府现代机理
        2.3 玄府生理
        2.4 玄府病理
        2.5 玄府理论的临床应用
    3 罐法的临床应用
    4 导师从玄府理论对慢性荨麻疹的认识
    5 研究结果分析
    6 基于“玄府理论”背部走罐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机制初探
    7 神阙穴拔罐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机制初探
    8 问题与展望
        8.1 存在的问题
        8.2 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四、中药汽浴熏蒸联合中西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年慢性荨麻疹发病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回顾性分析[D]. 马琳.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
  • [2]自血疗法联合养血息疹饮治疗气血亏虚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正.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祛风止痒汤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D]. 任宇坤.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针刺曲池、血海、足三里穴对荨麻疹小鼠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D]. 崔秀贤.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D]. 罗高琴.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腹针埋线结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D]. 付璇.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中药熏药疗法治疗阴虚血燥型慢性湿疹皮损的临床观察[D]. 白天森.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1)
  • [8]160例慢性荨麻疹和60例急性荨麻疹住院患者的回顾性对比分析[D]. 何春燕.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改善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D]. 孟彩萍.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基于玄府理论采用背部走罐配合神阙拔罐治疗风热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D]. 王琪.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中药蒸气浴熏蒸联合中西药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