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现刊定位开架阅览(论文文献综述)
刘丽娟[1](2019)在《JG学院图书馆学生满意度管理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十分迅速,众多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当中重视教学设备的投入,但是对于图书馆的建设投入往往略显不足。图书馆可以说是学校的灵魂,它不仅是学生开拓视野、求知解惑的地方,更是教师查找科研和教学资料、探寻学术的关键之地,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学校的精神财富。很多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当中往往不重视图书馆的建设,尤其对学生的满意度置之度外,这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发展。所以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的满意度,在新的发展时期促进学生的满意度的提升,加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设,特别是作为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及各项院校建设评估中都不可缺少的。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的研究方法,以JG学院图书馆作为研究案例,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图书馆满意度的相关文献,对JG学院图书馆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对JG学院图书馆学生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且利用了因子提取的分析方法,对影响JG学院图书馆学生满意度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因子分析得出了影响JG学院图书馆学生满意度的具体因素,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优化学生满意度的措施。本文研究发现:第一,无论是对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包括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还是对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情况以及环境设施的情况,大部分调查者都对目前图书馆的各项服务有不满意的态度和趋势,说明目前该图书馆很多业务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二,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建数理模型,经过因子的分析与提取,“馆藏资源维度”、“读者特色服务维度”、“数字服务维度”、“整体环境和基础设施维度”、“馆员专业水平和自身素质维度”五个维度是影响JG学院图书馆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第三,需要进一步完善馆藏资源建设,包括纸质资源建设和数字资源建设;对馆内环境和设施进行改进;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提供多样化的移动终端服务;要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注重服务质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通过调整学生借阅权限,增加借还渠道,增设检索设备等方式提高学生借阅满意度;要积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读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强化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强化服务考核促进服务效率的提升。本文在研究角度和选题上有一定的创新性。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相关的文献并对文献分析总结后,发现对本科及以上院校图书馆读者满意度影响因素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生读者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甚少。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及问卷调查构建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为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质量的改进提出了确切的要点,并根据需改进的方向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使本文得出的影响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生满意度的因素可为相关图书馆满意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创新之处。
张治中[2](2017)在《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评价及优化策略》文中指出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为了满足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和促进教育资源共享的需要,全国各地约有50多个大学城正在规划、建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广州大学城。由于大学城相继建设,高校图书馆的数量也随之逐年增多。与此同时,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以读者为本的管理服务等因素的作用下,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空间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高校心脏的图书馆,新时代对它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藏书、阅览场所,还需要具备“信息中心”、“社交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功能。师生作为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使用者,其行为倾向和生理需求是建筑师进行图书馆设计时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在广州大学城的建设中,各教育建筑的设计、施工周期都比较短,图书馆作为校园形象性的倾向,使得建筑师更多地关注图书馆建筑的外观造型,却忽略了真正的使用者,导致图书馆并不能很好地适应使用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在运营阶段发现读者空间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空间布局单一、空间利用率不高、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等。使用后评价作为一种科学的评估方式,从使用者对建成环境的亲身体验与实际感受出发,将获取的关于高校图书馆主观评价信息转化为理性的分析,探讨建筑在实际使用中的状态,从而得到符合现实需求的建筑设计策略。本文以广州大学城的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以使用后评价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在文献资料及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广州大学城内十所高校图书馆进行了实地调研。采用问卷调查、自由式访谈的技术方法,总结归纳读者使用行为的显性、隐形需求,得出评价因子集并确定评价因子,构建科学的评价逻辑。选取广州大学城内的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和广州大学图书馆作为研究案列,将读者空间细分为“检索出纳空间”、“阅览空间”和“公共活动空间”三个部分进行研究。在建筑学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心理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学科,从读者的行为活动特征和心理需求出发,从功能性能、物理环境和环境心理这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价研究。通过对评价结果的统计分析,总结出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设计中的成功启示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发现其成因并探索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得出适宜的优化策略,为今后建筑师可以更加高效、合理地设计高校图书馆建筑,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李爱军,刘琳[3](2015)在《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以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文章就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过程中对图书馆在资源配置、人员管理、服务模式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讨论。认为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可以对馆藏文献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了图书的自助借还,引起了服务理念和业务管理模式转变,是图书馆服务的重大进步,同时也会引起图书馆在馆舍规划、文献资源的配置、人员管理等方面发生系列变化。对RFID技术在图书馆实际应用中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对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改进意见与建议也进行了讨论。
刘淑霞,净玲娣[4](2015)在《谈图书馆空间利用与期刊管理服务工作——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南馆为例》文中认为针对目前读者查找期刊不方便,期刊错架、丢失现象严重,管理员管理不便等种种困惑,结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扩建改造,提出了其图书馆南馆期刊管理新思路:有效利用图书馆空间,重新调整期刊架位,成立13层西区期刊阅览区,利用宣传栏、架标体系、开展个性服务等工作,培养读者利用期刊获取信息。
邢静[5](2014)在《独立学院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实践与创新——以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图书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期刊管理的特点,结合实际工作对期刊征订、现刊管理及过刊管理进行了分析,指出独立学院图书馆应创新管理方法,积极拓展服务方式,提高期刊资源利用率,更好地服务于读者。
黄修龄[6](2013)在《高校图书馆现刊阅览厅管理工作规范与创新》文中研究指明在纸质期刊利用率不断降低的困境下,高校图书馆现刊阅览厅应当立足方便读者对期刊的利用,在规范和改革业务工作流程的同时,要有创新的管理思维,不断提升读者服务工作质量,充分发挥纸质期刊信息资源的作用。
沈锋[7](2013)在《复合空间视野下当代学术型图书馆的行为模式与空间定位》文中研究指明自古以来,建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因素的影响。信息技术革命在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建筑空间的认识。在新千年前后,伴随着便携式、可穿戴式电子设备的发展和普及,物质空间和数字空间相互的联系愈来愈便捷,单纯指代网络空间的“赛伯空间”(Cyberspace)的概念逐渐被更为兼容的“复合空间”(Hybrid Space)所替代。这个过程中,由于图书馆天生的与信息科技的关联,图书馆界纷纷开始探索“复合图书馆”(Hybrid Library)这一全新的运营方式,学术型图书馆更是走在了这些探索中的前列。学术型图书馆在二十世纪经历了从“读者中心范式”、“藏书中心范式”到“学习中心范式”共三个阶段的演变,在这其中,信息传播技术的变革占据了主导性的因素。技术对建筑的影响,一方面是通过对结构、工艺和设备等途径直接地影响,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对建筑中人的行为方式的改变从而间接地影响到建筑空间的设计。现有国内建筑领域的文献中对信息时代学术型图书馆的研究多集中在前者,对于后者则鲜有论述。有鉴于此,本论文试图通过环境行为学中的问卷调查和行为地图等实态调研的途径,从复合空间中人的行为特征出发,探求学术型图书馆中使用者的需求与行为模式,从而为现有大部分图书馆建筑的研究文献中普遍采用的以宏观技术背景为基础进行叙事的方法提供一个微观视角的补充。本文的最后一章结合实态调研的结论,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了学术型图书馆中读者在个人领域空间的再建、信息获取流程的嬗变、多重任务处理的挑战三个方面的行为特征。根据“行为模式”与“空间模式”相互作用的原理,文中分析了与这些行为相对应的不同图书馆功能区域的空间模式,总结归纳出适应于复合空间背景下的学术型图书馆所特有的空间定位与构成,希望能为今后该类建筑的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商玉强[8](2013)在《《山东财经大学图书馆利用指南》翻译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报告以《山东财经大学图书馆利用指南》翻译实践为基础,介绍了翻译过程、原材料的语言特点和在翻译过程中运用的策略。原文是介绍图书馆服务部门、电子资源、图书分类法和图书馆规则等内容的说明性文体,具有说明文的语言特点。首先,译者从专有名词和句子两个层面对原文的语言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以目的论为指导,根据目的论的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通过实例分析,主要从词汇和句子两个方面对翻译中运用的策略进行讨论,这些对译者来说也是翻译的难点,最后,译者希望这篇报告能对翻译类似材料的其他译者有所帮助。该报告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任务和翻译过程介绍,主要对翻译的背景、原语材料、翻译前的准备工作和翻译修改计划进行简单描述。第二部分介绍了翻译进行的理论依据——目的论,主要讲述目的论的发展过程和影响翻译的主要因素。第三部分是论文的重点,主要探讨翻译中运用的策略,在原语材料分析的基础上,从专有名词和句子结构两个方面进行讨论。最后为总结,在这一部分中译者指出了翻译过程中的不足和可鉴之处。
郝智倩,屈琳琳[9](2012)在《刍议图书馆全开架模式服务与管理》文中研究说明开架借阅服务已成为图书馆主要为读者服务的方式。本文讨论了图书馆开架模式下开架借阅的优略势,并提出了几点小小的建议。
聂莉[10](2012)在《图书馆建筑功能的演化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数字化图书馆的兴起,为应对新型功能形式,图书馆建筑的未来成为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而对于我国实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各大城市的新馆建设陆续完工,中小型城市的图书馆建设方兴未艾。本文以图书馆建筑功能的演化历程为主要研究内容,提出技术发展是影响图书馆建筑功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最终着眼于信息技术时期即我国当代图书馆建筑功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由于考虑到城市公共图书馆建筑发展的先进性和功能的全面性,保证研究的逻辑严谨性和科学性,在对于当代图书馆建筑的研究中,本文将研究对象限定为城市公共图书馆。全文共分5章,其中重点是3、4、5章,结论部分对研究结果做了概括性总结。第1章绪论。本章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理论研究及建筑实践现状。第2章图书馆概述。本章详细介绍了图书馆建筑的产生及发展历程,指出我国图书馆建筑功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3章图书馆建筑功能受技术影响的历程分析。本章指出技术是影响图书馆建筑功能发展的直接因素,并将其归纳为印刷术时期、工业革命时期及信息技术时期三个阶段。第4章国内外城市公共图书馆建筑案例研究。本章分别对法国、美国、日本、英国、奥地利五个国家的9个建筑案例以及我国的5个城市的8个公共图书馆建筑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当代图书馆建筑功能的基本特点。第5章我国公共图书馆建筑功能的发展趋势与未来。本章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图书馆建筑功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实际,阐述了我国图书馆建筑的未来。
二、中文现刊定位开架阅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文现刊定位开架阅览(论文提纲范文)
(1)JG学院图书馆学生满意度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 |
2.1 满意度理论 |
2.2 客户关系理论 |
2.3 用户体验理论 |
第3章 JG学院图书馆管理现状分析 |
3.1 学院概况 |
3.2 JG学院图书馆管理现状 |
3.2.1 馆藏图书 |
3.2.2 数字资源 |
3.2.3 人员服务 |
3.2.4 设施环境 |
3.2.5 管理制度及管理流程 |
3.3 JG学院图书馆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 |
3.3.1 调查问卷设计 |
3.3.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3.3.3 问卷统计 |
3.3.4 调查分析 |
第4章 JG学院图书馆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
4.1 变量、模型与数据 |
4.1.1 变量设计 |
4.1.2 模型构建 |
4.1.3 样本选择数据来源 |
4.2 样本描述性分析 |
4.3 学生满意度调查数据信度与效度分析 |
4.3.1 信度分析 |
4.3.2 效度分析 |
4.4 学生满意度调查数据分析 |
4.4.1 因子分析 |
4.4.2 因子提取 |
4.4.3 结论分析 |
第5章 JG学院图书馆学生满意度提升的优化措施 |
5.1 资源建设的改进 |
5.1.1 纸质资源建设 |
5.1.2 数字资源建设 |
5.2 环境设施的改进 |
5.3 服务质量的提升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评价及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缘起 |
1.2. 研究的社会背景 |
1.2.1. 高校图书馆的大量建设 |
1.2.2. 数字化对图书馆的影响 |
1.2.3. 图书馆服务理念的转变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使用后评价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图书馆建筑设计研究现状 |
1.3.3. 小结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
1.5.1. 研究的对象 |
1.5.2. 研究的范围 |
1.6. 研究的方法、内容与框架 |
1.6.1. 研究的方法 |
1.6.2. 研究的内容 |
1.6.3. 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评价体系的构建 |
2.1. 相关理论概述 |
2.1.1. 读者空间 |
2.1.2. 使用后评价(POE) |
2.1.3. 高校图书馆 |
2.1.4. 广州大学城 |
2.2. 评价案例的探索性研究 |
2.2.1. 评价案例的选择 |
2.2.2. 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图书馆的概况 |
2.2.3. 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图书馆的概况 |
2.2.4. 中山大学大学城校区图书馆的概况 |
2.3. 读者空间评价因子的采集 |
2.3.1. 对读者的现场自由式访谈 |
2.3.2. 对读者的半结构化问卷调查 |
2.3.3. 建立评价因子集 |
2.4. 读者空间评价体系的构建 |
2.4.1. 因子权重的确定方法 |
2.4.2. 评价因子权重确定 |
2.4.3. 结构化问卷的设计及发放 |
第三章 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使用后评价研究 |
3.1. 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检索出纳空间的使用后评价研究 |
3.1.1. 高校图书馆检索出纳空间的定义 |
3.1.2. 高校图书馆检索出纳空间的满意度评价分析 |
3.1.3. 广州大学城三校图书馆检索出纳空间的实地观察分析 |
3.1.4. 问题小结 |
3.2. 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的使用后评价研究 |
3.2.1. 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的定义 |
3.2.2. 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的满意度评价分析 |
3.2.3. 广州大学城三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的实地观察分析 |
3.2.4. 问题小结 |
3.3. 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公共活动空间的使用后评价研究 |
3.3.1. 高校图书馆公共活动空间的定义 |
3.3.2. 高校图书馆公共活动空间的满意度评价分析 |
3.3.3. 广州大学城三校图书馆公共活动空间的实地观察分析 |
3.3.4. 问题小结 |
3.4. 三校图书馆读者空间评价后的小结 |
3.4.1. 三校图书馆读者空间满意度的总体评价 |
3.4.2. 三校图书馆读者空间的异同点 |
3.4.3. 三校图书馆读者空间的优缺点 |
第四章 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的优化策略 |
4.1. 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检索出纳空间的优化策略 |
4.1.1. 拓展使用功能 |
4.1.2. 灵活空间布局 |
4.1.3. 改善物理环境 |
4.1.4. 重视心理需求 |
4.2. 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的优化策略 |
4.2.1. 构建差异化阅览空间 |
4.2.2. 柔化阅览空间界面 |
4.2.3. 提高环境的舒适性 |
4.2.4. 增加自助服务设施 |
4.3. 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公共活动空间的优化策略 |
4.3.1. 创造多义性的公共活动空间 |
4.3.2. 按需调整公共活动空间功能 |
4.3.3. 塑造具有媒介化的空间形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使用后探索性研究问卷 |
附录二 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的满意度评价调查表 |
附录三 检索出纳空间读者评价数据统计结果 |
附录四 阅览空间读者评价数据统计结果 |
附录五 公共活动空间读者评价数据统计结果 |
附录六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以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山东农业大学RFID项目基本情况 |
1.1 RFID项目的规划 |
1.2 项目的实施 |
1.2.1 规划馆舍结构布局 |
1.2.2 全面调整、优化馆藏资源布局 |
1.2.3 RFID芯片加工与转换 |
2 RFID技术的应用情况 |
2.1 主要功能 |
2.1.1 自主借还 |
2.1.2 图书导航 |
2.1.3 馆藏盘点 |
2.1.4 馆员工作站 |
2.1.5 RFID安全通道 |
2.2 与新技术的适应磨合 |
3 RFID系统功能在应用中的问题 |
3.1 自助借还机运行条目设置 |
3.2 扣款问题 |
3.3 过期图书的归还 |
3.4 盘点功能 |
3.5 图书定位模式 |
3.6 预约功能 |
3.7 期刊的管理问题 |
4 RFID技术带给图书馆的变革 |
4.1 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变革 |
4.1.1 实现了“一门式”管理,解决了财产安全隐患 |
4.1.2 延长开放时间 |
4.1.3 对外业务管理进行合并 |
4.2 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变革 |
4.2.1 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
4.2.2 对外服务部门工作人员角色的转变 |
4.2.3 服务方式以自助为主人工为辅 |
4.2.3 不断提高馆员素质提供全方位服务 |
5 结束语 |
(4)谈图书馆空间利用与期刊管理服务工作——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南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期刊开架阅览的优劣势分析 |
1.1 优势点评 |
1.2 开架管理产生的主要问题展现 |
1.2.1 乱架现象严重。 |
1.2.2 刊本的破损、丢失现象增加。 |
1.2.3 其他违规行为。 |
1.2.4 管理人员管理素质和信息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
2 南馆期刊管理新思路 |
2.1 合理调整架位, 成立期刊阅览区 |
2.2 设置隔离带, 使读者道德和优秀期刊不丢失 |
2.3 升级门禁系统, 储存阅览流量 |
2.4 做好宣传工作, 加强用户教育 |
2.5 醒目标识系统, 规范管理服务 |
2.6 开展个性服务, 提高服务质量 |
2.7 提高期刊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
(5)独立学院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实践与创新——以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期刊采访工作 |
2 期刊管理工作 |
2.1 现刊管理 |
2.2 过刊装订管理 |
3 创新本馆期刊管理方法 |
4 结语 |
(6)高校图书馆现刊阅览厅管理工作规范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 科学分类排架以提高现刊利用率 |
1.1 根据读者需求特点不断完善期刊定类方法 |
1.2 选择科学的期刊排架法 |
2 规范装订工作以保障资源供给和馆藏质量 |
2.1 准确把握装订时间 |
2.2 严格制定装订规格细则 |
3 创新管理模式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
3.1 协助期刊采访部门构建合理的藏刊体系 |
3.2 开展读者导读与信息咨询服务 |
3.3 加强硬件服务设施投入 |
(7)复合空间视野下当代学术型图书馆的行为模式与空间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信息时代的变革 |
1.1.2 从赛伯空间(Cyberspace)到复合空间(Hybrid Space) |
1.1.3 复合空间(Hybrid Space)的兴起 |
1.1.4 复合图书馆(Hybrid Library)的嬗变 |
1.1.5 学术型图书馆(Academic Library)的变迁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步骤 |
1.3.1 文献研究 |
1.3.2 实态调研 |
1.3.3 模式研究 |
1.4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献回顾 |
2.1 国内外研究成果概述 |
2.1.1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2.1.2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2.2 图书馆建筑计划(Library Planning) |
2.3 图书馆作为实体馆藏库(Physical Collection Repository) |
2.4 “图书馆作为场所”(“The Library As Place”) |
2.5 图书馆作为教育建筑 |
2.5.1 建成环境教育学(Built Pedagogy) |
2.5.2 生活化的空间(Domesticated Spaces) |
2.5.3 有意创造的空间(Intentionally Created Spaces) |
2.6 图书馆使用情况测量(Measuring Use) |
第3章 学术型图书馆行为偏好的主观评价调研 |
3.1 调研前期准备 |
3.1.1 调研地点选择 |
3.1.2 调研地点考察 |
3.1.3 调研问卷设置 |
3.1.4 调研取样过程 |
3.2 调研分析过程 |
3.2.1 问卷数据处理(Data Processing) |
3.2.2 对应分析法(Correspondence Analysis) |
3.2.3 卡方检定法(Chi-Square Test) |
3.3 调查问卷的结果和分析 |
3.3.1 基本资料和行为习惯 |
3.3.2 活动类型与图书馆的关系 |
3.3.3 环境评价和空间认知 |
第4章 学术型图书馆空间使用的行为地图调研 |
4.1 行为地图的调研 |
4.1.1 调研方法介绍 |
4.1.2 实际调研过程 |
4.2 行为地图的分析 |
4.2.1 清华大学图书馆老馆 |
4.2.2 清华大学图书馆逸夫馆 |
4.2.3 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 |
4.3 行为地图的总结 |
4.3.1 三个图书馆间的对比 |
4.3.2 调研小结 |
第5章 读者行为模式与学术型图书馆的空间定位 |
5.1 空间行为模式的理论基础 |
5.1.1 适宜可用性(Affordance)的概念 |
5.1.2 行为模式和空间模式的关系 |
5.2 学术型图书馆的读者行为模式 |
5.2.1 个人领域空间 |
5.2.2 信息获取流程 |
5.2.3 多重任务处理 |
5.3 学术型图书馆的空间定位与构成 |
5.3.1 藏书空间的定位与构成 |
5.3.2 学习空间的定位与构成 |
5.3.3 服务空间的定位与构成 |
5.3.4 学术型图书馆空间构成小结 |
第6章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1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 |
6.2 未来研究可能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调查问卷原文 |
附录 B 清华大学三个图书馆的行为地图 |
附录 C 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山东财经大学图书馆利用指南》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Task and Process Descrip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Task |
1.2 Introduction of the Source Text |
1.3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and Modification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ramework: Skopos Theory |
2.1 Development of Skopos Theory |
2.2 Factors of Influence on the Translation |
Chapter Three Strategies Used i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3.1 Translation of Terms |
3.1.1 Literal Translation |
3.1.2 Free Translation |
3.1.3 Amplification |
3.1.4 Loan Translation |
3.2 Translation of Sentences |
3.2.1 Condensation |
3.2.2 Division |
3.2.3 Shift of Perspective |
3.2.3.1 Use of Passive Voice |
3.2.3.2 Word Class Conversion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附件 |
Appendix A |
Appendix B |
(9)刍议图书馆全开架模式服务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开架借阅的优势 |
1.1 节省读者时间 |
1.2 降低图书拒借率 |
1.3 增强学习兴趣 |
2 开架管理的弊端 |
2.1 书刊破损速度加快 |
2.2 书刊丢失现象增加 |
2.3 书刊污损现象增加 |
2.4 书刊乱架现在严重 |
2.5 书库卫生环境欠佳 |
3 开架管理的几点建议 |
3.1 加强对读者的入馆教育 |
3.1.1 加强对大学生新生的教育 |
3.2 加强图书馆管理员素质的培养 |
3.3 科学设计开架阅览室的布局 |
3.3.1 设置醒目标志 |
3.3.2 设置流动书整理车 |
3.4 建立专人专管的服务制度 |
3.5 正确使用代书板 |
4、在开架阅览中要着重突出过刊分类排架的优势 |
5、RFID在开架文献阅览室的应用 |
5.1 读者需求的变化是推动服务变革的不竭动力 |
5.2 文献智能架位导航大幅节省读者索取文献时间 |
(10)图书馆建筑功能的演化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现实意义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1 图书馆方面的研究 |
1.2.2 有关数字化技术对于建筑设计影响的研究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结构及方法 |
1.3.1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3.2 论文的结构 |
1.4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图书馆概述 |
2.1 图书馆建筑的产生与发展 |
2.1.1 远古时期的西方图书馆 |
2.1.2 古典时期的西方图书馆 |
2.1.3 中世纪前期的西方图书馆 |
2.1.4 中世纪后期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图书馆建筑 |
2.1.5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西方图书馆 |
2.1.6 早期公共图书馆 |
2.2 我国图书馆建筑的产生和发展 |
2.2.1 我国古代的藏书楼 |
2.2.2 近代我国图书馆的发展 |
2.2.3 当代我国图书馆建筑发展简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图书馆建筑功能受技术影响的历程分析 |
3.1 建筑功能受材料和技术影响的概述 |
3.2 印刷术对图书馆建筑功能的影响 |
3.2.1 印刷术的发明 |
3.2.2 印刷术对图书馆的影响 |
3.3 工业革命对图书馆建筑功能的影响 |
3.3.1 工业革命带来的新技术—机械印刷 |
3.3.2 工业革命带来的艺术观、审美观的变化 |
3.3.3 工业革命对图书馆建筑功能的影响 |
3.3.4 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的图书馆建筑 |
3.3.5 模数式图书馆建筑 |
3.4 信息技术革命对图书馆建筑的影响 |
3.4.1 信息技术革命 |
3.4.2 信息技术的带来的新技术 |
3.4.3 信息载体的变化与比较 |
3.4.4 读者阅读方式的变化 |
3.4.5 信息技术革命对图书馆建筑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城市公共图书馆建筑案例研究 |
4.1 国外当代公共图书馆建筑案例调查 |
4.1.1 法国国家图书馆 |
4.1.2 西雅图公共图书馆 |
4.1.3 仙台媒体中心 |
4.1.4 维也纳城市图书馆新馆 |
4.1.5 茅野市民馆 |
4.1.6 英国科比立方艺术中心 |
4.1.7 克里斯普街多功能图书馆(Idea Store) |
4.1.8 美国凤凰城龙舌兰图书馆 |
4.1.9 东德 Magdeburg 露天图书馆 |
4.1.10 案例归纳分析 |
4.2 实地调研对象及背景资料介绍 |
4.2.1 调研方式介绍 |
4.2.2 深圳市图书馆 |
4.2.3 广州市图书馆 |
4.2.4 杭州市图书馆 |
4.2.5 合肥市图书馆 |
4.2.6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
4.2.8 中国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 |
4.2.9 两个社区级图书馆 |
4.3 案例归纳分析 |
4.3.1 我国当代图书馆建筑功能的特点 |
4.3.2 我国当代图书馆建筑功能的特点 |
4.3.3 我国当代图书馆建筑功能异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公共图书馆建筑功能的发展趋势与未来 |
5.1 当代图书馆的分类 |
5.1.1 公共图书馆 |
5.1.2 专业图书馆 |
5.1.3 学校图书馆 |
5.1.4 其他类型的图书馆 |
5.2 当代公共图书馆建筑的功能分区及组织关系 |
5.2.1 当代图书馆建筑的功能分区 |
5.2.2 当代图书馆建筑功能组织关系 |
5.3 当代我国公共图书馆建筑的发展趋势 |
5.3.1 以人为主体、人性化的发展趋势 |
5.3.2 整体化、开放性的发展趋势 |
5.3.3 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
5.4 当代图书馆建筑的未来 |
5.4.1 发展建议 |
5.4.2 未来图书馆建筑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中文现刊定位开架阅览(论文参考文献)
- [1]JG学院图书馆学生满意度管理研究[D]. 刘丽娟. 南昌大学, 2019(02)
- [2]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评价及优化策略[D]. 张治中. 广州大学, 2017(02)
- [3]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以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 李爱军,刘琳.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5(06)
- [4]谈图书馆空间利用与期刊管理服务工作——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南馆为例[J]. 刘淑霞,净玲娣.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5(01)
- [5]独立学院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实践与创新——以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图书馆为例[J]. 邢静.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4(05)
- [6]高校图书馆现刊阅览厅管理工作规范与创新[J]. 黄修龄.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3(18)
- [7]复合空间视野下当代学术型图书馆的行为模式与空间定位[D]. 沈锋. 清华大学, 2013(07)
- [8]《山东财经大学图书馆利用指南》翻译报告[D]. 商玉强. 山东财经大学, 2013(09)
- [9]刍议图书馆全开架模式服务与管理[A]. 郝智倩,屈琳琳. 华北地区高校图协第26届学术年会(河北区)交流论文汇编, 2012
- [10]图书馆建筑功能的演化历程研究[D]. 聂莉.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