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窦起搏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冠状窦起搏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一、冠状静脉窦起搏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论文文献综述)

曹中静[1](2021)在《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临床特征、长期疗效结果及复发二次手术特点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临床特征及急性期手术特点;第二部分:分析冷冻球囊消融持续性房颤的长期疗效结果及复发影响因素;第三部分:分析冷冻球囊消融持续性房颤术后复发房颤的二次手术特点。第一部分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临床特征及急性期手术特点目的冷冻球囊消融(冷冻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被证明有可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单纯应用冷冻消融隔离肺静脉治疗持续性房颤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试图回顾性分析冷冻消融隔离肺静脉治疗持续性房颤术中的标测及消融相关特点。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接受一代球囊或二代球囊冷冻消融治疗的持续性房颤患者。手术终点为成功肺静脉隔离,术中不增加额外的线性或碎裂电位消融。冷冻消融失败的靶肺静脉将接受射频消融补点以达到急性期肺静脉隔离。合并典型心房扑动的患者,三尖瓣环下腔静脉峡部将被线性消融至双向传导阻滞。分析入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冷冻消融的急性期指标。结果总共354例接受一代和二代冷冻消融治疗的症状性持续房颤患者被纳入研究分析,平均年龄为56.0±10.0岁,279例(78.8%)为男性。平均持续性房颤的持续时间为8.8±11.4月。入院前,40例(11.3%)患者于院外有脑梗或短暂性缺血发作(TIA)的卒中事件病史。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糖尿病、左房前后径≥44mm和CHA2DS2-VASc评分≥3分是发生卒中事件独立危险因素(OR=3.7,95%CI:1.1-12.4、OR=7.8,95%CI:1.9-32.6、OR=2.9,95%CI:1.0-8.0和 OR=116.7,95%CI:32.6-417.3,P 值分别为 0.035、0.005、0.043 和<0.001)。冷冻消融术中右下肺静脉(right inferior pulmonary vein,RIPVs)具有最低的肺静脉电位(pulmonary vein potential,PVP)记录率(仅70.6%)。二代冷冻球囊的冷冻消融应用次数、手术时间、射线曝光时间和射线剂量表现均优于一代冷冻球囊。值得注意的是,RIPVs在肺静脉中的急性期冷冻消融和PVP记录的失败率最高。冷冻消融术中左肺静脉迷走反射发生率为9.3%,特别是左上肺静脉(left superior pulmonary veins,LSPVs)。此外,右上肺静脉(right superior pulmonary veins,RSPVs)发生一过性膈神经麻痹的比例为2.3%。冷冻消融术中未发生严重的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冷冻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急性期肺静脉隔离成功率。应用二代冷冻球囊行肺静脉隔离效率优于一代冷冻球囊。RIPVs在肺静脉中的急性期冷冻消融和PVP记录的失败率最高。左侧肺静脉冷冻消融过程中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比例相对较高,RSPVs容易发生一过性膈神经麻痹。第二部分 冷冻球囊消融持续性房颤的长期疗效结果及复发影响因素分析背景:肺静脉隔离作为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基石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阵发性房颤,并且冷冻球囊消融(冷冻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被证明不劣于射频导管消融。由于持续性房颤的复杂发病机制,不同导管消融策略治疗持续性房颤的结果差异较大。此外,单纯应用冷冻球囊进行肺静脉隔离治疗持续性房颤尚存一定争议。方法:研究回顾性分析从2016年8月到2018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接受二代冷冻球囊消融隔离肺静脉的无结构性心脏病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基于分析随访数据结果,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持续性房颤患者的房颤持续时间对冷冻消融术后的远期疗效影响。Cox回归模型分析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恢复窦性心律后,分析下壁Ⅱ导联P波持续时间和胸前V1导联的负向P波的持续时间。比较三个月空白期复发对长期手术结果的影响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共计329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完成术后随访并纳入研究分析,平均年龄为55.5±9.5岁,男性为257例(78.1%)。平均持续性房颤病程为8.4±10.1个月。术前36例(10.9%)患者有缺血性卒中或TIA病史。中位随访30.0个月(四分位区间为10.0到43.0个月)后,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累积无房颤复发的12个月、24个月和30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71.0%、58.5%和54.9%。分析持续性房颤的不同病程显示,早期持续性房颤患者冷冻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率明显低于房颤持续3个月以上持续性房颤患者。早期持续性房颤和长期持续性房颤12个月、24个月和30个月的累计无房颤复发的生存率分别为:74.1%vs 64.9%、60.2%vs 65.9%和42.6%vs 40.4%(P<0.023)。冷冻消融术后重获窦性心律后:房颤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的患者术后下壁Ⅱ导联P波持续时间明显长于早期持续性房颤患者组,分别为:140.8±22.9 vs 135.3 ± 22.6(P=0.03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是否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左房大于42mm、性别、年龄大于60岁、下壁导联2个及以上正负双向P波、体重指数BMI≥26Kg/m2、房颤持续时间时间超过3个月显示:持续性房颤的持续病程和左房前后径路≥42mm是冷冻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分别为:HR=1.89,95%CI:1.01-1.4,P=0.042 和 HR=3.6,95%CI:2.4-5.35,P<0.001。术后三个月空白期房颤复发提示较差的远期无房颤复发生存率。Kaplan-Meier 生存分析也显示:空白期房颤复发组和空白期无房颤复发组的 12 个月和 30个月的无房颤复发生存分别为45.6%vs 79.8%和21.9%vs 66.0%(HR=7.2,95%CI:4.7-10.9,P<0.0001)。结论:冷冻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安全有效。长持续性房颤的长持续时间和扩大的左房是预测冷冻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持续性房颤冷冻消融术后空白期复发比例较高,且空白期复发同远期复发明显相关。第三部分 冷冻球囊消融持续性房颤术后复发房颤的二次手术特点目的:冷冻球囊消融(冷冻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术后复发是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难题和挑战。冷冻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再次消融治疗的时机尚存争议,复发的机制特点仍缺乏证据。本研究试图通过分析复发术后的二次手术的消融特点,以期为临床冷冻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术后复发房颤的治疗策略提供更多证据。方法: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01至2019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接受二代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后复发并完成二次手术患者。分析包括:复发心律失常的类型、二次消融手术术中标测到的肺静脉左房传导恢复位置分布、二次手术后复发以及房颤负荷变化。结果:总共纳入24例持续性房颤冷冻消融术后接受二次手术的复发房颤患者,平均年龄为50.8±9.4岁,男性为20例(83.3%),持续性房颤平均术前持续时间为7.0±7.9月,中位随访9.0月(四分位区间:5.0-18.0月)。复发心律失常类型分别为13例(54.2%)阵发性房颤,7例(29.2%)继发于阵发性房颤的持续性房颤,3例(12.5%)阵发性房颤合并典型心房扑动(AFL),1例(4.1%)不典型心房扑动合并短阵房性心动过速。二次手术标测的左侧肺静脉的共计20处左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点中,分别为左上肺静脉10处,左下肺静脉7处,左侧上下肺静脉交界3处.二次手术标测的右侧肺静脉的共计21处左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点中,包括:右上肺静脉6处,右下肺静脉13处,右侧肺静脉carina位置1处,右上下肺静脉交界1处。除1例左房后壁局灶外,所有病例未标测到肺静脉外触发灶。3例患者行三尖瓣环-下腔静脉峡部线性消融并阻断峡部。二次手术后11例(45.8%)患者再次复发房颤,分别表现为:阵发性房颤8例,1例持续性房颤,1例短阵房速,1例不典型AFL。Kaplan-Meier生存分析曲线显示二次术后12个月的无房颤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4.2%,24个月为59.3%,30个月为53.4%。11例二次手术后复发辅助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后,随访动态心电图发现房颤负荷较冷冻消融术后明显降低。结论:肺静脉电位-左房传导恢复仍是持续性房颤冷冻消融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而非肺静脉触发灶相对少见。二次手术后,房颤负荷的进一步减轻和窦性心律的维持均有改善。

陈彦乔[2](2021)在《第二代冷冻球囊导管消融心房颤动临床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二代冷冻球囊导管消融心房颤动术后复发患者的二次手术特点;第二部分为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高龄心房颤动患者有效性和围手术期安全性研究;第三部分为第二代冷冻球囊分段冷冻消融策略消融下肺静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研究目的: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肺静脉-左心房电传导的恢复是肺静脉隔离术后导致房颤复发的重要原因。目前,关于第二代冷冻球囊隔离肺静脉术后房颤复发患者二次手术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索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房颤术后二次手术的特点,以发现肺静脉-左心房电传导恢复的预测因素,改进冷冻球囊手术策略。方法:本研究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住院并接受第二代球囊导管消融手术的AF复发患者43例,所有患者采用射频消融导管进行肺静脉的再隔离。归纳总结肺静脉恢复电传导的规律,分析首次球囊冷冻消融术中各项冷冻参数与肺静脉电传导恢复的相关性。结果:43例患者的所有肺静脉在首次房颤冷冻消融术中均成功实现电隔离。二次手术中共37例患者(86.0%)和61支肺静脉(35.3%)恢复左心房-肺静脉电传导,其中左上肺静脉22支(52.4%),左中肺静脉1支(100%),左下肺静脉11支(26.2%),左侧共干肺静脉1支(100%),右上肺静脉12支(27.9%),右下肺静脉14支(32.6%)。肺静脉电位恢复部位好发于左上肺静脉顶部(21.9%),其次是右侧肺静脉底部(10.9%),然后是右侧肺静脉后下部(9.4%)、左侧肺静脉前上部(9.4%)、左侧肺静脉底部(7.8%)和左侧肺静脉后下部(7.8%)。将61支恢复电传导的肺静脉归为肺静脉复发组,将112支未恢复电传导的肺静脉归为肺静脉未复发组。与肺静脉未复发组相比,肺静脉复发组的平均冷冻次数更多(2.2±1.2vs.1.6±0.7,P<0.001),肺静脉隔离时间更长(59.2±27.7svs.40.4±22.2s,P<0.001),球囊最低温度更高(-46.5±6.0℃vs.-49.8±5.8℃,P=0.001)。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只有肺静脉隔离时间是肺静脉传导恢复的独立预测因素,肺静脉隔离时间短于50秒预测持续肺静脉隔离的敏感性为75.5%,特异性为75%。对不同肺静脉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左上肺静脉隔离时间<74秒可预测持续左上肺静脉隔离(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57%)。左下肺静脉球囊最低温度≤-45℃可提示持续左下肺静脉隔离(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57%)。右下肺静脉隔离时间和最低温度是右下肺静脉传导恢复的独立预测因素,右下肺静脉隔离时间≤37秒(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2%)和右下肺静脉球囊最低温度≤-45℃(敏感性为50%,特异性为96%)是持续肺静脉隔离的临界点。有19例患者(44.2%)因并发房颤以外的其他房性心律失常进行了相关消融。结论:第二代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后肺静脉电传导恢复部位主要集中于左上肺静脉顶部和前壁、两侧肺静脉后下部和底部。首次冷冻术中肺静脉隔离时间<50s可有效预测持续肺静脉隔离。二次手术应重视对非肺静脉触发灶,规则房性心动过速的标测和消融。研究目的:第二代冷冻球囊比一代冷冻球囊有着更高的冷冻强度,高龄患者能否耐受二代冷冻球囊冷冻消融术及其有效性有待探讨。本研究旨在评估二代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高龄房颤患者手术的有效性和围手术期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将症状性房颤患者按接受冷冻球囊手术时的年龄分成年龄≧ 75岁的高龄患者和年龄低于75岁的非高龄患者。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均衡高龄组和非高龄组的基线资料的组间差异后回顾性分析比较其冷冻球囊消融术中各项参数、随访资料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4例患者,其中高龄组与非高龄组各107例,高龄组平均年龄为76.8±2.2岁,非高龄组为57.6±9.2岁。术中所有肺静脉均成功实现电隔离。与非高龄组相比,高龄组在右上肺静脉和右下肺静脉冷冻次数更少(右上肺静脉:1.5±0.6vs.2.0±1.0,P<0.0001;右下肺静脉:1.9±1.1vs.2.3±1.1,P<0.05),手术时间更短(52.0±16.6vs.57.7±16.5,P<0.05)均显着低于非高龄组,而两组间在各肺静脉的隔离时间、最低温度、射频导管补点率、X线曝光时间等方面无显着性差异。平均随访19.3±9.2个月后,高龄组与非高龄组在随访期内手术成功率(无房颤复发率)无显着性差异(71.0%VS.72.9%,Log.Rank检验,95%可信区间,P=0.729)。亚组分析中持续性房颤的冷冻消融成功率显着低于阵发性房颤(61.2%vs.76.9%,P=0.028)。两组间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当(26.2%vs.24.3%,P=0.753)。结论: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应用于75岁以上的高龄房颤患者的肺静脉电隔离是安全有效的,其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临床预后与年轻患者相当。研究目的:下肺静脉的完全封堵一直是冷冻消融房颤手术中的难点,不到二分之一的下肺静脉可单次实现完全封堵,有相当比例的下肺静脉需要射频导管补点消融。肺静脉-左心房电传导的恢复是导致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重要原因,而下肺静脉电隔离的持久性同样低于上肺静脉。第二代冷冻球囊较一代球囊并未明显改善下肺静脉消融成功率。分段冷冻是通过分别冷冻肺静脉的上分支和下分支来实现对肺静脉的电隔离,有望提高下肺静脉的消融成功率。目前,分段冷冻策略隔离下肺静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研究第二代冷冻球囊采用分段冷冻策略消融隔离下肺静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住院并接受二代球囊导管消融手术的症状性AF患者124例,根据对下肺静脉的冷冻策略分为完全封堵下肺静脉的常规策略组(N=84)和分段冷冻下肺静脉的分段冷冻组(N=40)。对两组术中冷冻参数及临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中所有肺静脉均实现电隔离。常规封堵组在下肺静脉冷冻次数(4.0±1.4vs.4.6±0.7,P=0.027)、球囊最低温度(-49.4±6.2℃vs.-47.5±6.1℃,P<0.005)显着低于分段冷冻组,两组间在术中总冷冻次数、肺静脉隔离时间、隔离温度、手术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等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对下肺静脉的冷冻情况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分段冷冻组均使用冷冻球囊完成下肺静脉隔离,而常规封堵组中有4例(2.4%)需使用射频导管补点消融,但未实现统计学差异(P=0.161)。与常规封堵组相比,分段冷冻组在左下肺静脉和右下肺静脉的球囊最低温度更高(-42.6±5.7vs.-45.3±5.1,P<0.01;-46.2±5.9vs.-48.7±5.5,P=0.029),左下肺静脉的冷冻次数更多(2.1±0.4vs.1.8±0.7,P<0.05),下肺静脉射频前两次冷冻消融实现肺静脉电隔离的比例较高,但均未达到统计学差异,两组间肺静脉隔离时间、隔离温度、右下肺静脉的冷冻次数无差异。分段冷冻组无膈神经麻痹发生。两组间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着性差异。结论:分段冷冻策略可轻度增加下肺静脉冷冻次数,但能有效安全地实现对肺静脉的电隔离。

颜举[3](2020)在《房间阻滞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房间阻滞(interatrial block,IAB)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关系进行研究,明确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为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提供一个简便、准确、易行的预测指标。方法:通过2018年02月至2019年02月在西北民族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根据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205人,根据IAB的诊断标准依据P波时限分为两组,P波时限≥120ms为IAB组(106例),P波时限<120ms为P波时限正常组(99例)。记录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心脏彩超,对这些患者随访1年,统计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人数及维持窦性心律的患者人数并进行比较。结果:IAB组与P波时限正常组在一般资料比较中,年龄、性别、既往糖尿病病史、既往高血压病史、收缩压、白细胞、高密度脂蛋白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比较中,左心房前后径、A峰、SV、HR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IAB组中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23人(21.70%),P波时限正常组中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7人(7.07%)。两组间的比较P=0.003<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IAB为发生终点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AB与阵发性心房颤动存在相关性,IAB可作为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一个简便、准确、易行的预测指标,并可作为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常规的监测。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4](2018)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文中提出一、前言自2015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 CSPE)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Arrhythmia, CSA)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以来, 有关心房颤动(房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成果不断问世, 尤其是由欧洲心脏病学会(Eur

陈松文[5](2018)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二尖瓣环依赖性心房扑动及二尖瓣环峡部线性消融的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二尖瓣环依赖性心房扑动的影响因素及消融结果分析研究目的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及术后容易出现二尖瓣环依赖性心房扑动(房扑),但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此外,二尖瓣环依赖性房扑(PMF)消融治疗可以选择前壁线或传统二尖瓣环峡部线(二峡线),但其消融转归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尚少。本文拟通过分析本中心相关数据,探讨PMF发生及消融转归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心脏导管室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并收集相关基本资料,了解既往有无规律性房性心律失常、心脏外科手术史、房颤消融史等信息。术中如出现心动过速,则进行激动标测及拖带标测验证是否为PMF。术中记录PMF的发作方式、房扑周长、消融转归等相关资料。统计分析PMF的可能影响因素及其消融转归。研究结果总体研究人群共727例(429例男性,平均年龄60.5±10.9岁,阵发性房颤477例),其中68例有PMF(9.4%,总体人群PMF组),而另外659例(90.6%)则无PMF(总体人群无PMF组)。按术中有无PMF进行分组比较,发现与总体人群无PMF组患者相比,总体人群PMF组患者非阵发性房颤比例高(P<0.001)、左房内径扩大(P<0.001)、术前有规律性房性心律失常者多(P=0.005)、既往房颤消融手术史比例高(P<0.001)。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既往房颤消融手术史[β=1.252,exp(b)=3.497,95%可信区间:1.9126.394,P<0.001]、非阵发性房颤[β=1.181,exp(b)=3.256,95%可信区间:1.8285.800,P<0.001]是总体人群术中出现PMF的独立预测因素。首次接受房颤消融治疗的人群共605例(360例男性,平均年龄60.3±11.2岁,阵发性房颤403例),其中40例有PMF(6.6%,首次消融PMF组),而另外565例(93.4%)则无PMF(首次消融无PMF组)。按首次消融术中有无PMF进行分组比较,发现与首次消融无PMF组的患者相比,首次消融PMF组的患者非阵发性房颤比例高(P<0.001)、左房内径扩大(P<0.001)、房颤病程延长(P=0.046)、心力衰竭患者比例高(P=0.043)、左室舒张末径增大(P=0.043)。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非阵发性房颤[β=1.122,exp(b)=3.072,95%可信区间:1.4386.565,P=0.004]、左房前后径[β=0.068,exp(b)=1.070,95%可信区间:1.0031.142,P=0.040]是首次消融术中出现PMF的独立预测因素。总体人群中68例PMF的发作方式分别为:自发性PMF 17例(25.0%)、转化性PMF 33例(48.5%)、诱发性PMF 18例(26.5%)。其中自发性PMF的房扑周长(261.5±60.7ms)长于非自发性PMF的房扑周长(228.8±30.4ms,P=0.047)。5例(7.4%)PMF行前壁线消融(其中4例PMF终止,1例PMF未终止并转化为双房大折返性房扑);另外63例(92.6%)PMF则行二峡线消融,其中51例PMF终止,12例PMF不终止(其中4例加行前壁线消融并终止1例PMF)。56例(82.4%)PMF经导管消融后房扑终止并转为窦性心律(总体人群PMF消融终止组),12例(17.6%)PMF经导管消融后不能终止(总体人群PMF非消融终止组,其中通过高频刺激终止6例,电复律终止6例)。单因素分析发现左房前后径在总体人群PMF消融终止组和非消融终止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41.6±5.7mm vs.46.2±3.6mm,P=0.008),而其他因素则无明显差异。经补充消融后,二峡线阻滞率为87.3%(55/63),而前壁线阻滞率为33.3%(3/9;P=0.001)。首次消融人群中40例PMF的发作方式分别为:自发性PMF 1例(2.5%)、转化性PMF 27例(67.5%)、诱发性PMF 12例(30.0%)。2例(5.0%)PMF行前壁线消融并终止PMF,另外38例(95.0%)PMF则行二峡线消融(其中32例PMF终止,6例PMF未终止)。亦即,34例(85.0%)PMF经导管消融后房扑终止并转为窦性心律(首次消融PMF消融终止组),6例(25.0%)PMF经导管消融后不能终止(首次消融PMF非消融终止组,其中通过高频刺激终止3例,电复律终止3例)。单因素分析发现,与首次消融PMF消融终止组相比,首次消融PMF非消融终止组既往心脏外科手术史比例高(33.3%vs.0,P=0.019)。经补充消融后,二峡线阻滞率为89.5%(34/38),而前壁线阻滞率为100.0%(2/2;P=0.468)。结论总体房颤人群中PMF的发生率为9.4%,既往有房颤消融手术史以及非阵发性房颤是总体人群中出现PMF的独立预测因素。首次消融房颤人群中PMF的发生率为6.6%,非阵发性房颤以及左房内径增大是首次消融术中出现PMF的独立预测因素。前壁线消融后部分患者出现双房大折返性房扑,前壁线消融的阻滞率低于二峡线;二峡线仍是PMF常用的消融径线;PMF是否消融终止并不影响其消融线的阻滞。在总体房颤人群中,左房前后径增大则PMF消融终止率降低。在首次消融人群中,既往有外科手术史则PMF消融终止率降低。第二部分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二尖瓣环峡部线性消融新策略的研究研究目的二尖瓣环峡部线(二峡线)在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二峡线因其解剖结构复杂而具有较大的消融难度,多数需要进行心外膜消融。本研究拟通过前瞻性研究,探讨一种新标测和消融策略,以期提高二峡线的消融成功率并减少心外膜消融比例。研究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心脏导管室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并且需要进行首次二峡线消融的房颤患者。术中采用功率模式逐点消融的方式于左下肺静脉前壁与二尖瓣环侧壁之间进行二峡线的线性消融。完成线性消融并转复窦性心律后,在消融线两侧进行起搏及激动标测以评估二峡线的双向传导阻滞。如果未达到双向传导阻滞,则按照如下步骤进行补充消融。第一步(step-1),起搏左心耳,在二峡线下方区域心内膜面进行激动标测找寻最早传导突破点并进行补充消融,之后重新评估消融线的阻滞情况。第二步(step-2),起搏冠状窦远端,在二峡线上方区域心内膜面进行激动标测找寻最早传导突破点并进行补充消融,之后重新评估消融线的阻滞情况。第三步(step-3),起搏左心耳,在二峡线下方区域心外膜面进行激动标测找寻最早传导突破点并进行补充消融,之后重新评估消融线的阻滞情况。第四步(step-4),起搏冠状窦远端,在二峡线上方区域心外膜面进行激动标测找寻最早传导突破点并进行补充消融,之后重新评估消融线的阻滞情况,如不能成功阻滞该峡部线或未能找到理想靶点,则终止手术。术后规律随访,对于空白期之后复发房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如需再次手术治疗,则术中评价并记录二峡线的阻滞情况,必要时补充消融使二峡线达到双向传导阻滞。研究结果研究共连续入组177名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症状性阵发性或持续性(包括长程持续性)房颤患者(男性114例,平均年龄60.9±9.7岁,阵发性房颤26.0%)。在初次线性消融之后经双侧起搏标测评价提示有50例(28.2%)二峡线达到双向传导阻滞,而另外的127例(71.8%)二峡线需要进一步补充消融。按照新标测和消融策略,共有115例(115/177,65.0%)二峡线经补充消融后达到双向传导阻滞(其中第一步至第四步分别成功47例、29例、34例、5例),而另外12例(12/177,6.8%)二峡线经补充消融未能成功。在177例患者中,总共有165例(93.2%)二峡线消融成功(成功组,其中需要冠状窦内消融者64例,64/165,38.8%),而另外12例(6.8%)二峡线消融未能成功(失败组)。二峡线消融成功组的二峡线长度(34.9±7.2mm)短于消融失败组(39.8±7.7mm,P=0.029)。在115例经补充消融后达到二峡线双向传导阻滞的患者中,有76例(66.1%)二峡线最终通过心内膜面补充消融而取得双向传导阻滞,另外39例(33.9%)二峡线最终在心外膜面补充消融成功。在需要补充消融的127例患者中,总共发现272个传导缝隙,其中心内膜面标测及消融198个传导缝隙(130个位于二峡线下方,68个位于二峡线上方),而心外膜面标测及消融74个传导缝隙(57个位于二峡线下方,17个位于二峡线上方)。经过心内膜及心外膜补充消融,分别去除116个(116/198,58.6%,其中67个在二峡线下方,49个在二峡线上方)及54个(54/74,73.0%,其中39个在二峡线下方,15个在二峡线上方)传导缝隙。成功消融的传导缝隙中,远距离传导突破点有于133个(133/170,78.2%,平均11.2±5.5mm)。随访期间,共有17例(9.6%)患者因为术后复发而选择再次手术治疗,其中二峡线消融成功组有14例,而二峡线消融失败组有3例(P=0.06)。术中评价发现有10例患者的二峡线未阻滞(二峡线消融成功组7例,二峡线消融失败组3例,P=0.23)。在这10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需要心内膜面补充消融(二峡线消融成功组7例,二峡线消融失败组2例,P>0.99);而4例患者需要心外膜面补充消融(二峡线消融成功组1例,二峡线消融失败组3例,P=0.006)。初次手术后,二峡线消融成功组在平均随访21.3±9.8个月内有124例(124/163,76.1%)患者在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情况下无房性心律失常复发,而消融失败组在平均随访26.9±8.7个月(P=0.059)内有8例(8/12,66.7%,P=0.485)患者在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情况下无房性心律失常复发。再次手术后,二峡线消融成功组在平均随访20.3±9.9个月里面有137例(137/163,84.0%)患者在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情况下无房性心律失常复发,而消融失败组在平均随访21.7±12.6个月(P=0.66)里面有11例(11/12,91.7%,P=0.70)患者在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情况下无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结论二峡线长度对二峡线性消融成功率有影响,峡部越长则越难阻滞。初次线性消融后,大多数的二峡线需要进一步补充消融,其中心内膜传导缝隙仅占小部分,而大多数是心外膜传导缝隙。但通过新标测和消融策略,大多数传导缝隙可以通过心内膜消融去除,而仅有部分传导缝隙需要心外膜消融才能成功。新标测和消融策略可以有效的提高二峡线的消融成功率同时减少冠状窦内消融的比例。采用新标测和消融策略,可以发现远距离传导缝隙并进一步干预,同时有助于避免二峡线假性双向传导阻滞的干扰。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等代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心房颤动防治专家工作委员会,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董建增,华伟,黄从新,黄德嘉,黄鹤,江洪,蒋晨阳,李莉,刘少稳,刘兴鹏,刘旭,刘育,马长生,马坚,孟旭,商丽华,苏曦,唐其柱,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夏云龙,杨杰孚,杨新春,杨延宗,杨艳敏,姚焰,张澍,郑哲[6](2015)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文中研究表明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董建增,华伟,黄鹤,江洪,李莉,刘少稳,刘旭,刘兴鹏,刘育,马长生,马坚,孟旭,商丽华,苏曦,唐其柱,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夏云龙,杨杰孚,杨新春,杨延宗,杨艳敏,姚焰,郑哲[7](2015)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文中研究指明自2012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2》以来的三年间,有关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新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结果不断问世,有些刷新了对房颤发生机制的认识,如Rotor学说、自主神经调节学说等;有些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催生了新的治疗观及/或完善了

周婷[8](2013)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冠状静脉窦电传导改变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比研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冠状静脉窦传导时间电生理特性的改变,探讨能否为房颤的治疗提供电生理学依据。方法:病例组19例,因阵发性房颤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患者;对照组23例,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早搏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或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患者。置入10极冠状窦电极至冠状窦,冠状窦造影证实冠状窦开口位置。应用固定程序S1S1500ms、400ms、350ms、300ms、280ms分别起搏冠状窦近端、冠状窦远端、高右房、低右房,观察冠状窦内A波的传导顺序,分别测量冠状窦近端至冠状窦远端、冠状窦远端至冠状窦近端的传导时间。分别于冠状窦近、远端固定程序起搏测量此两处的有效不应期。结果:1、观察到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时窦性心律下冠状窦A波的传导顺序,在房颤组中斜线型有15例(15/19),弧线型4例(4/19);对照组中斜线型16例(16/23),弧线型7例(7/23)。2、两组患者在冠状窦近端刺激,仅在刺激周长为300ms,280ms时,房颤组的冠状窦传导时间大于对照组(S1S1300ms时,44.81±9.85VS39.46±6.00;S1S1280ms时,44.49±9.13VS39.29+6.54)(P<0.05)。弧线型病例在冠状窦远端刺激时,房颤组的冠状窦传导时间小于对照组(S1S1300ms时,34.67±6.71VS44.05±5.04;S1S1280ms时,34.42±8.35VS44.76±5.11)(P<0.05)。而斜线型病例,各刺激周长下房颤组的冠状窦传导时间均大于对照组(CS远端刺激,S1S1500ms时,45.64±8.91VS39.39±4.64;S1S1400ms时,45.98±9.67VS39.62±3.19;S1S1350ms时,45.22±10.01VS38.52±3.67;S1S1300ms时,45.62±10.03VS38.42±4.46;S1S1280ms时,46.80±9.80VS38.23±4.21。CS近端刺激,S1S1500ms时,45.20±8.23VS39.96±5.03;S1S1400ms时,46.11±12.38VS39.58±5.26; S1S1350ms时,45.09±10.31VS38.44±4.62;S1S1300ms时,45.28±10.68VS38.31±4.08;S1S1280ms时,45.44±10.11VS38.40±5.35。)(P<0.05)。3、在冠状窦远端刺激时房颤组不应期离散度比对照组大。结论:1、在阵发性房颤患者,CS存在传导延迟。2、阵发性房颤患者在CS1.2刺激时不应期的离散度大。

黄从新,张澍,马长生,杨延宗,黄德嘉,曹克将,江洪,杨新春,吴书林,商丽华,华伟,张奎俊,李莉,丁燕生,马坚,王祖禄,刘少稳,刘旭,董建增,姚焰,陈柯萍,陈明龙,吴立群,廖德宁,黄鹤,李述峰,吴钢,蒋晨阳,王方正,陈新,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房颤动防治专家工作组[9](2012)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2》文中研究表明前言自2010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制订并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0》以来,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anadian Cardiovascular Society,CCS),美国心律学会(HeartRhythm Society,HRS)与欧洲心律学会(European HeartRhythm Society,EHRS)、欧洲心血管学会(European Cardio-vascular Society,ECAS)联合等又陆续发表了新的相关指南或建议,均提供了大量新的学术信息与专家共识;与此同时,国内学者在该领域亦有新的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问世。为此,CSPE为及时吸收国内外最新学术成果以丰富2010年版建议,故对2010年建议予以修订。

黄从新,张澍,马长生,杨延宗,黄德嘉,曹克将,江洪,杨新春,吴书林,商丽华,张奎俊,李莉,丁燕生,马坚,王祖禄,刘少稳,刘旭,董建增,姚焰,陈柯萍,陈明龙,王方正,陈新,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房颤动防治专家工作组[10](2010)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0》文中研究表明前言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据Framingham研究提示,人群患病率为0.5%左右,且随年龄增长其患病率增高;6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患病率可达6%;而8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患病率高达8.8%;国内研究提示,我国房颤总患病率为0.77%。该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轻者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重者可致残、致死。因此,加强对房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冠状静脉窦起搏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冠状静脉窦起搏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论文提纲范文)

(1)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临床特征、长期疗效结果及复发二次手术特点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临床特征和急性期手术特点
    引言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冷冻球囊消融持续性房颤的长期疗效结果及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引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冷冻球囊消融持续性房颤术后复发房颤的二次手术特点
    引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 持续性房颤的非肺静脉触发灶和心房纤维化相关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二 缩略词表
附录三 个人简介
附录四 致谢

(2)第二代冷冻球囊导管消融心房颤动临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1
Abstract1
摘要2
Abstract2
摘要3
Abstract3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第二代冷冻球囊导管消融心房颤动术后复发患者的二次手术特点
    引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局限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高龄心房颤动患者有效性和围手术期安全性研究
    引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局限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第二代冷冻球囊分段冷冻消融策略消融下肺静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引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局限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 冷冻球囊消融心房颤动并发症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英文缩略语索引
个人简历
致谢

(3)房间阻滞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1.资料与方案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第二章 结果
    2.1 IAB组与P波时限正常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2.2 IAB组与P波时限正常组患者实验室检查资料的比较
    2.3 IAB组与P波时限正常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的比较
    2.4 IAB组与P波时限正常组患者随访1 年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的比较
    2.5 年龄因素在房间阻滞与阵发性心房颤动中所占比例
    2.6 性别因素在房间阻滞与阵发性心房颤动中所占比例
    2.7 预测终点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第五章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概况
致谢

(5)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二尖瓣环依赖性心房扑动及二尖瓣环峡部线性消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一览表
绪论
第一部分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二尖瓣环依赖性心房扑动的影响因素及消融结果分析
    前言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二尖瓣环峡部线性消融新策略的研究
    引言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7)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论文提纲范文)

1 房颤的分类及机制
    1. 1 房颤的分类
    1.2房颤的机制
        1.2.1电生理机制
        1. 2. 2 病理生理学机制
    1. 3 房颤的危险因素及相关疾病
2房颤的病理生理及预后
    2.1房颤的病理生理变化
    2. 2 房颤与栓塞
    2. 3 房颤与心衰
    2. 4 房颤的其他后果
3 临床评估
    3. 1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3. 2 实验室检查
    3. 3 影像学检查
    3. 4 心电学检查
        3. 4. 1 心电图
        3. 4. 2 动态心电图、心电事件记录仪等
        3. 4. 3 心脏电生理检查
        3. 4. 4 运动试验
    3. 5 其他检查
    3. 6 临床诊断与评价
4 抗栓治疗
    4. 1 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及出血风险评估
        4.1.1血栓栓塞危险评估(CHADS2和CHA2DS2-VASc积分)
        4. 1. 2 抗凝出血危险评估( HAS-BLED评分)
    4. 2 抗栓药物选择
        4. 2. 1 抗血小板药物
        4. 2. 2 口服抗凝药物
    4. 3 抗栓治疗的中断和桥接
    4.4非药物抗栓治疗
5 控制心室率
    5. 1 控制心室率的优缺点及目标
    5. 2 控制心室率的药物
        5. 2. 1 洋地黄类药物
        5. 2. 2 β 受体阻滞剂
        5. 2. 3 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
        5. 2. 4 其他口服室率控制药物
    5. 3 房室结消融+ 植入永久起搏器
        建议
6 节律控制
    6. 1 节律控制的优缺点
    6. 2 电复律和药物复律
        6. 2. 1 复律时的抗栓治疗
        建议
        6. 2. 2 电复律
        6. 2. 3 药物复律
        建议
    6. 3 复律后维持窦律
        6. 3. 1 维持窦律的药物
        6. 3. 2 何时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建议
    6. 4 经导管消融房颤
        6. 4. 1 导管消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建议
        6. 4. 2 房颤导管消融术式及策略
        6. 4. 3 房颤导管消融的终点
        6. 4. 4 非射频能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
        6. 4. 5 围术期管理
        6.4.6随访及复发病例处理[358]
        6. 4. 7 并发症及处理
    6. 5 起搏器植入预防房颤
        6. 5. 1 起搏预防和治疗房颤的可能机制
        6. 5. 2 起搏预防和治疗房颤临床疗效的评价
        6. 5. 3 稳定心室率的起搏方式
        6. 5. 4 右心室起搏对房颤的影响
        建议
    6. 6 植入电子装置对房颤评估价值
    6. 7 房颤的外科治疗
        6. 7. 1 COX III手术
        6. 7. 2 COX IV手术
        6. 7. 3 微创外科房颤手术
        建议
7 特殊类型的房颤患者
    7. 1运动员
    7. 2老年人
    7. 3肥厚型心肌病
        建议
    7. 4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建议
    7. 5 甲状腺功能亢进
        建议
    7. 6 急性非心源性疾病
    7. 7 慢性阻塞性肺病
        建议
    7. 8 预激综合征
        建议
    7. 9 心衰
        建议
    7. 10 家族性( 遗传性) 房颤
        建议
    7. 1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建议
    7. 12 心脏外科围手术期房颤
        7. 12. 1 心脏手术后房颤的预防
        7. 12. 2 术后房颤的节律控制
        7. 12. 3 术后房颤的心室率控制
        7. 12. 4 术后房颤的抗凝治疗
        建议
8 急性房颤发作的急诊处理
    8. 1 急性房颤发作的定义
    8. 2 急性房颤发作的处理流程
    8. 3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急性房颤发作
    8. 4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房颤发作
        8. 4. 1 急性房颤发作的抗凝治疗
        8. 4. 2 急性房颤发作的心室率控制
        8. 4. 3 急性房颤发作的房颤复律
        建议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房颤
        1急诊房颤的心室率控制
        2急诊房颤的抗凝
        3急诊房颤的转复

(8)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冠状静脉窦电传导改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英文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冠状静脉窦起搏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论文参考文献)

  • [1]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临床特征、长期疗效结果及复发二次手术特点的临床研究[D]. 曹中静.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2]第二代冷冻球囊导管消融心房颤动临床策略研究[D]. 陈彦乔.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3]房间阻滞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D]. 颜举.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4]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J].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8(04)
  • [5]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二尖瓣环依赖性心房扑动及二尖瓣环峡部线性消融的研究[D]. 陈松文.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6)
  • [6]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J].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等代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心房颤动防治专家工作委员会,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董建增,华伟,黄从新,黄德嘉,黄鹤,江洪,蒋晨阳,李莉,刘少稳,刘兴鹏,刘旭,刘育,马长生,马坚,孟旭,商丽华,苏曦,唐其柱,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夏云龙,杨杰孚,杨新春,杨延宗,杨艳敏,姚焰,张澍,郑哲.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5(05)
  • [7]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J].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董建增,华伟,黄鹤,江洪,李莉,刘少稳,刘旭,刘兴鹏,刘育,马长生,马坚,孟旭,商丽华,苏曦,唐其柱,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夏云龙,杨杰孚,杨新春,杨延宗,杨艳敏,姚焰,郑哲.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5(05)
  • [8]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冠状静脉窦电传导改变的研究[D]. 周婷. 广西医科大学, 2013(S1)
  • [9]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2[J]. 黄从新,张澍,马长生,杨延宗,黄德嘉,曹克将,江洪,杨新春,吴书林,商丽华,华伟,张奎俊,李莉,丁燕生,马坚,王祖禄,刘少稳,刘旭,董建增,姚焰,陈柯萍,陈明龙,吴立群,廖德宁,黄鹤,李述峰,吴钢,蒋晨阳,王方正,陈新,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房颤动防治专家工作组.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2(04)
  • [10]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0[J]. 黄从新,张澍,马长生,杨延宗,黄德嘉,曹克将,江洪,杨新春,吴书林,商丽华,张奎俊,李莉,丁燕生,马坚,王祖禄,刘少稳,刘旭,董建增,姚焰,陈柯萍,陈明龙,王方正,陈新,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房颤动防治专家工作组.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0(05)

标签:;  ;  ;  ;  ;  

冠状窦起搏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