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摄影的典型时刻

论新闻摄影的典型时刻

一、试论新闻摄影的典型瞬间(论文文献综述)

王雨抒[1](2021)在《读图时代新闻图片在新闻宣传中的作用及功能》文中认为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呈现方式日益多样化,相较于传统以文字为主的表现形式,视觉传达日益受到读者的重视,其传播影响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图片作为视觉语言,它能更加直观地向读者传递相应的信息,各大新闻媒体也抓住了这一时代特点,加重新闻图片在新闻宣传中的比重,真正开启了读图时代。通过对新闻图片的特征、基本功能加以研究,可以进一步阐释图片在新闻宣传中的影响力。

蔡国昌[2](2021)在《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的审美异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论是新闻摄影还是艺术摄影,都是通过视觉符号传播特定的信息,反映某一方面的审美诉求。新闻摄影重在报道,艺术摄影倾向于创作;前者以纪实为先,后者以表意为主。两者既有差异性也有共同点。本文认为,对围绕主题的视觉语义进行有效传播,是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都必须追求的目标。

张茂[3](2021)在《脱贫攻坚战中新闻纪实影像的力量》文中提出脱贫攻坚主题的纪实影像在传播事实、引领导向、凝聚人心的同时,其记录功能与史料价值也充分凸显出来。同时,摄影记者不应止于"拍",还应具有"传"的意识,利用全媒体进行立体化传播。

张俊哲[4](2021)在《玛格南摄影师阿莱克斯·韦伯摄影创作风格探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连恺[5](2021)在《摄影家牛子祥个案研究 ——以1958-1978年新乡地区影像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胡晓鹤[6](2021)在《符号学视阈下报纸新闻图片的生成及表达》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高效和精炼的信息越来越被需要。文本语言作为信息传达的最古老且最普遍使用的方式在时代和科技的推动下已经不能适应受众对信息获取方式和阅读习惯的转变,图片作为视觉信息传播的载体有着文字所没有的直观与易读易懂性,更能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各种需求。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报纸开始大量引入图片展开新闻报道,关于报纸新闻图片的研究景象日趋繁荣,研究文献遍地开花。符号学作为一种研究“符号”与“意义”的综合“科学”,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方法论。在这样的背景下,符号学与新闻传播学的融合也被提上日程。新闻学中所强调的信息的承载和表达与符号学理论中意义的携带和解释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实现契合,这无疑有助于我们从符号学的角度去探讨一种新的新闻学研究路径。本文将图片视作一种符号,并结合符号学相关理论知识主要研究其如何进行意义的产生和表达过程,文章第一二章节重在探讨作为符号的新闻图片得以成立的形式条件,即围绕“图片”这一基本范畴,厘清新闻图片的概念内涵,同时与其他易混词几组词语概念进行对比和区分,分析报纸新闻图片得以生成的构成要素、以及传者角度怎样进行选择和组合问题。接下来的章节中,将利用符号学的相关理论知识系统探究报纸新闻图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的表意机制,包括图片在皮尔斯三分模式下如何进行符号化过程,以及表意的各种修辞手法,研究从图片产生到解读过程中受众解读的内在发展动态和外在表现形式。最后对报纸新闻图片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总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以期更好地指导实践。

王文倩[7](2021)在《郑小运藏族牧区民俗摄影研究》文中指出民俗摄影是记录近代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重要方式,也是人类利用现代影像技术手段认识自身的途径之一。藏区文化作为中国多民族格局中的特殊一隅,有着独特的魅力和研究价值。摄影家郑小运1992年至今十数次进藏拍摄藏民生活,完成了藏区民俗影像的宽广序列,作品在国际范围内产生影响,且获得十多项着名国际影展金奖。论文以影集《雪域风情——青藏高原的游牧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讨论郑小运如何呈现牧区民俗,也建构属于他自己的特殊影像世界。在归纳其高原藏族民间生活习俗类型基础上,聚焦分析摄影家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段,揭示其审美特征与艺术价值。本文以郑小运的藏族牧区(指若尔盖草原,下同)民俗摄影艺术作品为讨论对象,将其影像作品与藏族牧区文化生活紧密联系,明确他的牧区摄影作为藏族民俗摄影艺术范畴中重要的有机成分。首先基于藏区摄影的整体发展脉络,对郑小运长期而辛勤的藏族牧区拍摄经历、影像内涵作出分析,给出他在这一脉络中的定位。摄影家郑小运把他生命中青壮年最佳时段贡献给藏区牧民生活的视觉表现,他是表现牧区生活丰富而有人情味的摄影家,图像的场景与表现个性鲜明,是民俗摄影中的精品。由于摄影艺术批评界的相对滞后,郑小运的作品得到的评价也许还不足以彰显其成就,但是国际国内的获奖都令人瞩目,如:《经幡》获2014年库马诺沃国际摄影艺术展彩色类金牌奖;《牧民》获2015年国际摄影巡回展肖像类金牌奖;《牧》获2015年英格兰国际摄影沙龙金牌奖。国内奖项如《我的父老兄弟姐妹》获香港第二届全国摄影展金牌奖;《炊烟》入第十届国际艺术展;《风雪黄河源》入第十一届国际艺术展(奖项详情见附录一)。其次讨论郑小运藏区摄影的民俗内容和表现特征,分析三个层面:其一,摄影是空间艺术,摄影家在光学机器限制的空间内表现现实空间,实现现实空间与画幅空间的连接。本文论述在两个层面上揭示郑小运的影像表现空间,自然空间彰显藏区摄影特色,摄影家的个性化内涵在自然区域空间中包蕴的社会空间和宗教空间。其二,影像中塑造的典型性人物,是牧区家庭组成、社会分工的基础,体现了牧区牧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特点。其三、呈现的民俗特征是由前两部分民俗内容中抽取提炼的民俗的精神内涵。这一部分的结论:郑小运的影像作品富有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的价值,随着日益深入的藏族文化研究,其实证作用也会凸显出来。回到摄影艺术本身来讨论,郑小运的价值也不容忽略。该文选择对郑小运影像进行分析的主要途径:其一从构图形式、色彩审美看;其二把握他作品中的再现与表现元素、尤其突出图像乡土审美的特征;其三是确立藏区影像的结构框架,在比较中进行分析,归结到郑小运影像个性特征。

冯子琪[8](2021)在《约瑟夫·寇德卡摄影中的流亡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约瑟夫·寇德卡(Josef Koudelka)是纪实摄影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于1938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曾于1968年拍摄“布拉格之春”事件,此后便离开故国,踏上流亡之路,开始了长达15年的流亡生活,并在期间创作出《吉普赛人》(Gypsies)、《流亡》(Exiles)、《混沌》(Chaos)等享誉国际的经典摄影作品。他曾言,“天地中的行走是我的创作,而流亡就是我的美学”,这样的摄影家摄影史上极为罕见。然而,在现有研究中,还未曾把寇德卡的流亡摄影放到西方文化中、特别是20世纪流亡美学的系统中去研究,因此本文旨在将寇德卡放置在这样的背景下做深度考察,总结寇德卡流亡摄影的美学风格以及对当代纪实摄影的影响。本文第一章从流亡美学这一概念出发,探索流亡意识的缘起和发展,将流亡意识归结为精英意识、抗争意识、创伤意识和文化反思意识。通过阐释流亡美学的内涵以及在文学、绘画、电影中的艺术表现,更好地理解20世纪这一独特的美学现象;第二节将纪实摄影中的“流亡”概念加以界定,区分寇德卡与20世纪初移民到巴黎的摄影师以及全球化时代以萨尔加多为代表的新时代国际移民摄影的差别,进而准确把握寇德卡流亡摄影的时代背景和风格特征。第二章聚焦于寇德卡的摄影艺术发展轨迹以及他和马格南摄影图片社的关系,将寇德卡的摄影发展路径概括为三个阶段:探索和奠基(1961-1967)、冒险与流亡(1968-1987)、积淀与救赎(1988-至今),并结合各个阶段的代表作品分析其风格的演变,着重介绍寇德卡流亡前后的经历以及该时期的作品呈现。提出寇德卡在马格南群体中的特殊性——艺术性和纪实性的共融,分析马格南图片社为寇德卡的摄影创作带来的影响。第三章结合对寇德卡的主要作品《吉普赛人》(Gypsies)、《流亡》(Exiles)以及《混沌》(Chaos)摄影语言的分析,从碎片之美、哀伤之美、自由之美的角度展开理解其美学特点。其中,寇德卡通过碎片化、偶然化的生活切片,建构起了反镜像、反都市的视觉世界;他对死亡主题和虚无荒诞的现代人生活的关注共同构成了哀伤美的内核;他对种族和身份问题的反思、抵抗媚俗的人生态度以及不拘一格的创作表达共同构成了其摄影的自由之美。第四章提炼了寇德卡的流亡美学风格,并聚焦于他对当代纪实摄影的影响:一是助推了“记者——艺术家时代”的来临,促进了纪实摄影由纪实性向艺术性的转变。二是他的工业风景摄影区别于同时代如火如荼的新地形摄影,开启了纪实摄影中的另一种风景摄影。本章分别选取阿莱克·索斯(Alec Soth)和吕楠作为国内外摄影师案例,结合各自代表作品探究寇德卡对二者的影响,进而反观当代纪实摄影语境的新趋势。

赵秀波[9](2021)在《浅谈高校新闻摄影记者的素质养成》文中认为新媒体的蓬勃发展,高校对新闻图片的需求越来越大,用途也越来越广,师生对新闻图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闻摄影在校园媒体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提高摄影人员的能力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朱鑫华[10](2021)在《新闻摄影中视觉冲击效果研究》文中指出如今图片和视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新闻摄影师开始关注自身摄影作品的视觉冲击效果,既讲求布局、光影、景别等外在的冲击效果,也会在思想、情感、意识等的内在冲击效果方面格外注意。视觉冲击力是打开受众心灵之门的钥匙,只有真正具备了良好视觉冲击效果的新闻摄影作品才能够将新闻的内容与形式完美的结合起来。

二、试论新闻摄影的典型瞬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新闻摄影的典型瞬间(论文提纲范文)

(1)读图时代新闻图片在新闻宣传中的作用及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闻图片的意义及基本特征
    1. 新闻图片的意义
    2. 新闻图片的基本特征
二、新闻图片在新闻宣传中的地位和作用
    1. 新闻图片的地位
    2. 新闻图片在新闻宣传中的作用
三、新闻图片的功能

(2)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的审美异同(论文提纲范文)

一、报道与创作存在差异
二、纪实与表意各有侧重
三、视觉语义的共性传播

(3)脱贫攻坚战中新闻纪实影像的力量(论文提纲范文)

立此存照:纪实影像凸显深度记录功能
超越现场:纪实影像的史料价值
历史记录:新闻记者与纪实影像的意义升华

(6)符号学视阈下报纸新闻图片的生成及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选题背景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节 学术界研究综述
        一、学术界研究现状
        二、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三节 相关术语界定
        一、新闻图片
        二、符号
        三、符号化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案例研究法
        三、对比论证法
第一章 符号学视阈下新闻图片的概念及传播功能
    第一节 新闻图片的界定
        一、新闻图片的概念
        二、符号学理论下的新闻图片
    第二节 新闻图片的传播功能
        一、对新闻信息真实性的加强
        二、对新闻事实的直观再现
        三、对新闻事实细节的补充说明
第二章 报纸新闻图片的符号生成系统
    第一节 报纸新闻图片的构成要素
        一、主体符号和客体符号
        二、图片的景别符号
        三、图片的光线符号
        四、图片的色彩符号
        五、版面位置符号
        六、版面空间符号
    第二节 报纸新闻图片符号的选择与组合
        一、拍摄者的选择与组合
        二、报纸编辑的选择和组合
    第三节 报纸新闻图片与文字的搭配应用
        一、文字符号在报纸中的作用
        二、图文符号结合使用效果
第三章 报纸新闻图片的表意机制
    第一节 报纸新闻图片的符号化过程
    第二节 报纸新闻图片的符号修辞
        一、报纸新闻图片明喻符号修辞
        二、报纸新闻图片隐喻符号修辞
        三、报纸新闻图片转喻符号修辞
        四、报纸新闻图片的符号反讽
    第三节 受众对意义的接收与解读
        一、受众对报纸新闻图片意义解读的两个层次
        二、受众对报纸新闻图片意义解读的三种模式
第四章 报纸新闻图片信息传输的再思考
    第一节 报纸新闻图片信息传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报纸新闻图片的符号造假问题
        二、泛视觉化现象日益凸显
        三、报纸新闻图片意义传播中的问题
    第二节 报纸新闻图片信息传播中薄弱环节的应对之策
        一、始终坚持以新闻真实性为前提
        二、充分发挥文字符号在报纸中的作用
        三、提高整体视觉素养
结语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郑小运藏族牧区民俗摄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藏区民俗摄影历史脉络中的郑小运
    第一节 藏区影像历史
    第二节 郑小运摄影作品定位
第二章 郑小运藏区民俗摄影中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藏族牧区摄影的空间层次
    第二节 藏族牧区摄影的人物形象
    第三节 藏族牧区摄影中民俗的精神内涵
第三章 郑小运藏区摄影影分析
    第一节 藏族牧区摄影的审美表现
    第二节 藏族牧区摄影的审美特征
    第三节 从比较视野看其藏族牧区摄影作品
第四章 郑小运藏区民俗摄影的价值
    第一节 社会价值
    第二节 学术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约瑟夫·寇德卡摄影中的流亡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一、研究意义
        二、创新点
第一章 流亡美学的主题阐释
    第一节 流亡意识和流亡美学
        一、流亡意识的缘起和发展
        二、流亡美学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第二节 纪实摄影中的“流亡”概念界定
        一、关于“流亡”的界定
        二、20 世纪纪实摄影中的三种“流亡”类型
第二章 寇德卡的摄影艺术发展历程
    第一节 寇德卡的摄影艺术发展轨迹
        一、探索和奠基(1961-1967):剧院系列作品和《吉普赛人》
        二、冒险与流亡(1968-1987):《入侵布拉格1968》和《流亡》
        三、积淀与救赎(1988-至今):《混沌》和《黑三角》
    第二节 寇德卡和马格南图片社
        一、马格南对寇德卡摄影风格的影响
        二、寇德卡在马格南中的独特性
第三章 寇德卡摄影艺术中的流亡美学特征
    第一节 细碎之间,另类真实——碎片之美
        一、碎片化、偶然化的生活切片
        二、反镜像、反都市的视觉构建
    第二节 忧郁之外,明朗之光——哀伤之美
        一、“生”与“死”的合奏
        二、虚无和荒诞:现代人的无根感
    第三节 诗意坚守,自由奔走——自由之美
        一、去中心:拥抱身份和种族差异
        二、超越性:抵抗媚俗的自由精神
第四章 寇德卡美学风格影响下的当代纪实摄影
    第一节 寇德卡对当代纪实摄影的美学影响
        一、推动“记者——艺术家时代”的来临
        二、另一种风景:探索风景摄影的全新语境
    第二节 寇德卡美学风格影响下的案例分析
        一、阿莱克·索斯:《眠于密西西比河》
        二、吕楠:《被遗忘的人》《在路上》《四季》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9)浅谈高校新闻摄影记者的素质养成(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新闻摄影范畴
二、高校新闻摄影的价值
三、高校新闻摄影记者的素质养成
    (一)要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
    (二)要有较高的行业政策水平
    (三)要有敏锐的新闻意识
    (四)要有围绕大局展开工作的意识
    (五)要具有扎实的新闻写作功底
    (六)要熟练运用摄影技巧

(10)新闻摄影中视觉冲击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视觉冲击力的概念及特点分析
    1.1 视觉冲击力的概念
    1.2 视觉冲击力的特点
        1.2.1 现场特点
        1.2.2 瞬间性特点
2 新闻摄影视觉冲击效果的外在
    2.1 布局
        2.1.1 均衡布局
        2.1.2 对比布局
    2.2 景别
        2.2.1 远景——深远的视觉感受
        2.2.2 全景——全貌的视觉冲击
        2.2.3 中景——情节的视觉描绘
        2.2.4 近景——局部的视觉刻画
        2.2.5 特写——极致的视觉点画
    2.3 光影
        2.3.1 顺光
        2.3.2 侧光
        2.3.3 逆光
3 新闻摄影视觉冲击效果的内在
    3.1 情感冲击
    3.2 思想冲击
4 结语

四、试论新闻摄影的典型瞬间(论文参考文献)

  • [1]读图时代新闻图片在新闻宣传中的作用及功能[J]. 王雨抒.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 [2]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的审美异同[J]. 蔡国昌. 采写编, 2021(10)
  • [3]脱贫攻坚战中新闻纪实影像的力量[J]. 张茂. 青年记者, 2021(16)
  • [4]玛格南摄影师阿莱克斯·韦伯摄影创作风格探究[D]. 张俊哲.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摄影家牛子祥个案研究 ——以1958-1978年新乡地区影像为例[D]. 张连恺.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6]符号学视阈下报纸新闻图片的生成及表达[D]. 胡晓鹤.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7]郑小运藏族牧区民俗摄影研究[D]. 王文倩. 扬州大学, 2021(09)
  • [8]约瑟夫·寇德卡摄影中的流亡美学研究[D]. 冯子琪.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10)
  • [9]浅谈高校新闻摄影记者的素质养成[J]. 赵秀波. 新闻传播, 2021(06)
  • [10]新闻摄影中视觉冲击效果研究[J]. 朱鑫华. 科技传播, 2021(03)

标签:;  ;  ;  ;  ;  

论新闻摄影的典型时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