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盘菌动态分析模型

核盘菌动态分析模型

一、向日葵菌核病消长动态分析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王汉荣[1](2010)在《青花菜褐茎病病原鉴定及其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青花菜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重要蔬菜之一。浙江省从八十年代开始种植,目前已是全国最大的青花菜生产出口基地。青花菜也成为浙江省一种重要的特色蔬菜和出口蔬菜。常年种植面积约1万公顷,占全国种植面积的70%以上,年产量约30余万吨,总产值约3.6亿元以上但是随着青花菜种植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及种植年限的增加,青花菜的病害也随之凸显。从1999年开始,浙江省青花菜主产区零星发生青花菜花球“褐变”问题,俗称“褐茎病”。随后在浙江省的台州、宁波、绍兴和杭州等青花菜主产区蔓延,病情逐年加重。青花菜褐茎病主要症状表现为花茎表皮及维管束发黑,后期主茎及花梗褐变,以致感病花球无任何商品价值。据不完全统计,至2002年发病面积已达25%,病情严重的田块病株率达80%以上。发病后青花菜产量剧减,品质变劣,个别田块绝收,农民和出口加工企业损失惨重,严重威胁青花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青花菜褐茎病,在全省范围内对病害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发病原因、流行规律及其相关的防控技术,并进行推广应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青花菜褐茎病病原鉴定通过对全省青花菜褐茎病的症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以及对青花菜褐茎病病样的离体组织培养、切片镜检、常规组织分离和划线分离等技术手段,发现该病原菌在青花菜离体病组织上能培养,但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被分离纯化培养,为专主寄生型病原菌;对青花菜病组织进行切片镜检,发现病组织细胞内具有大量病原菌的菌丝和吸器的存在;采用青花菜的褐色发病组织对健康青花菜组织进行离体和田间人工接种,能使健康青花菜再现褐茎病的典型症状;采用离体发病组织上培养产生的病原菌进行离体和田间接种,也均能使健康青花菜再现褐茎病的典型症状,并通过切片镜检发现其菌丝和吸器与田间病样相同,说明离体组织培养产生的病原菌即为引起青花菜褐茎病的病原菌。并对该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进行详细观察。同时对青花菜褐茎病菌进行了rDNA-ITS的序列扩增,并在NCBI上进行序列比对,发现引起青花菜褐茎病的病原菌与十字花科霜霉病菌Hyaloperonospora parasitica的同源性最高,达99%以上Hyaloperonospora属的其它菌的ITS序列相似性也达95%以上结合镜检的形态学特征、培养性状和分子鉴定结果,明确了青花菜褐茎病病原菌为寄生霜霉H. parasitica Constant (Pers. ex Fr.).(2)青花菜褐茎病发生规律通过对田间青花菜褐茎病发生、发展流行的详细调查,发现:温度是青花菜褐茎病发生的必要条件,决定病害出现的早迟和发展的速度;在连续雨天条件下,气温高于10℃,利于病菌侵入导致青花菜褐茎病大发生;低于10℃,则会抑制病害发生。田间相对湿度(雨水)是发病的决定因素,决定病害发展的严重程度;有水滴或水膜是侵染的决定性因子,否则植株表面干燥,其孢子囊不能萌发侵入,连续5天以上阴雨或连续大雾天可引起褐茎病大发生。品种抗病性是发病与否和轻重的前提;对15个青花菜品种进行了抗性鉴定,发现青花菜对褐茎病具有明显的感抗差异,其中‘优秀’和‘绿雄90’表现抗病。(3)青花菜褐茎病发生空间分布和抽样技术通过频次分布和聚集度指数的测定以及m*-m回归和Taylor幂法则分析,对青花菜褐茎病病株田间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花菜褐茎病病株田间分布趋向于聚集分布,即病株在大田中存在明显的发病中心。被测田块都不符合二项分布,而同时符合核心分布;各田块的青花菜褐茎病I指标大于0,M*/M指标大于1,Ca指标大于0,扩散系数C大于1,K指标大于0,m*-m回归分析表明病株空间分布的基本成分是发病中心,病株个体间相互排斥,发病中心在田间呈聚集分布格局,Taylor幂法则分析表明,青花菜褐茎病病株个体的空间格局随着病株密度的提高越趋聚集分布。序贯抽样模型为T0(n)=1.35N±1.1573√N,调查株数N株时,若累计病情指数超过上界可定为防治对象田,若累计病情指数未达到下界时,可定为不防治田。病情指数15,所需抽样数为77。(4)微量元素对褐茎病发生的影响采用翠康保力、靓丰素硼、靓丰素镁、靓丰素钙四种微量元素肥对测定微量元素对青花菜褐茎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上四种微量元素肥没有预防和治疗青花菜褐茎病的效果,即青花菜褐茎病不是缺素等引起的生理性营养缺乏症。(5)青花菜褐茎病综合治理技术筛选出了2个青花菜褐茎病的抗病品种‘优秀’和‘绿雄90’,并在生产上进行了大面积示范推广。筛选了10种不同的杀菌剂对青花菜褐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发现嘧菌酯(阿米西达)的防效可高达89.47%,是理想的防治药剂。而‘绿颖’喷淋油300倍稀释液与上述药剂混用,增加了药液在植株上的附着力,明显提高了防治效果,平均可提高10个百分点。现蕾期和生长前期出现连续5天以上阴雨(大雾)天气和10-27℃温度时,需要及时进行喷药防治。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注意轮作清园、选择抗病品种、补硼控氮施肥、物理生物防治交替及时用药”防治策略,总结出了抗病品种、配方施肥、地膜覆盖、药剂防治等一套安全有效的青花菜褐茎病的综合防治技术,其防治效果达98%以上。该技术已经在浙江省各个青花菜种植基地推广应用,推广面积占青花菜种植面积的92%。

柴长国[2](2006)在《甘肃省秦王川农业综合发展技术体系研究》文中认为秦王川是我省中部干旱地区之一,总土地面积2070 km2,占全兰州市土地面积的10.6%。区域内地形平坦连片集中,适宜发展灌溉农业、畜牧业和林(草)业。截止1999年灌区粮播面积2.94万hm2,产粮6000多万kg,油料作物播种0.2万hm2,总产量240万kg,蔬菜90 hm2,总产180万kg。引大秦王川灌区业已成为兰州市高效节水城郊型农业潜力最大的地区,并发展成为兰州市周围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秦王川地区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农业生产结构单一,自然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农业生产面临诸多因素的影响:土地资源丰富,但土壤肥力较差;水利条件较好,但供水季节分布不均;光照资源充足,但热量条件有限;生物资源多样,有待进一步挖掘潜力;土壤次生盐渍化日益加重,防治迫在眉睫。因此,秦王川农业综合发展必然以充分挖掘秦王川资源优势为主,以恢复和重建生态环境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逐步形成秦王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高效种植业技术体系以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示范和推广为纽带,开展以以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保护地栽培技术和保护性耕作技术为主要内容,最终使良种推广率达到95%以上,农业科学技术成果应用率达到70%。畜牧业是秦王川综合开发的一项支柱产业,但现阶段区内畜牧业还比较落后,其起点低、基础较薄,特别是发展后劲不足,科技应用水平低。秦王川发展畜牧业应以食草型肉用畜禽为重点,逐步调整优化畜禽结构,不断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出能力。以规模化集约化奶牛业为主,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养猪业和养鸡业,积极推广舍饲养羊技术,通过畜牧科学技术的不断普及,把秦王川建设成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渠道防渗衬砌作为一种传统的节灌方式,根据实地调查,每亩次节约苗水13 m3,冬水20 m3,每亩年节约水量46 m3,按全灌区要发展灌溉面积计算,每年可节水4600万m3左右。同时,采用限水灌溉、非充分灌溉、调亏灌溉和局部灌溉等技术,与常规灌水相比,可节约用水量10%~20%。因此,秦王川农业发展模式重点选择农牧结合型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秦王川各种农业资源,使农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其次,选择产业开发型生态农业模式,使秦王川部分地区形成一村一品,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规模化经营模式。现代农业也是秦王川发展可供选择的模式,目前在秦王川已经建成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挥着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农业是秦王川未来农业发展的道路。

陈士华[3](2004)在《寒地春油菜菌核病流行分析与监测防御体系》文中指出春油菜菌核病在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发病普遍,1996年该病害发病率30-60%,严重地块可高达81%,平均发病率为48.7%,2003年发病率在33%左右。油菜菌核病已经在生产上造成重大损失,成为发展油菜生产的障碍。 寒地春油菜菌核病菌子囊盘于六月中旬在田间始见,其数量在6月下旬、7月中上旬和下旬出现三次高峰,当雨量充足时可持续保持较高水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日前三天的相对湿度和降水量,调查日前十天的相对湿度和降水量是影响田间子囊盘数量的最主要因素。利用8个气象因子建立了子囊盘数量的逐步回归模拟方程和BP神经网络系统模型,模型的拟合效果好,对2003年子囊盘数量的预测也较为准确。 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日前三天内降水量、调查当天的子囊盘数量和调查日前三天的相对湿度是影响田间空中孢子量的最主要因素。建立了空中孢子量的10因子逐步回归模拟方程和21因子BP神经网络系统模型,得到拟合效果很好的数学模型。 田间花朵发病始于6月下旬,7月上旬达到高峰期,此时也是油菜盛花期。油菜叶片于7月初开始发病,在7月中旬达到高峰期,随后逐渐下降。油菜茎秆于7月上旬开始发病,此时为土表菌核萌发直接侵染造成,发病率低,增长极为缓慢。7月下旬以后进入快速增长期,直到收获。 利用全部环境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得到了6个与茎秆发病率显着相关的气象因子并建立了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花期的气象因子对茎秆发病影响最大,利用花期各气象因子建立了茎秆发病率的回归模拟方程和神经网络模拟模型,可用于田间流行预测,上述模拟模型对2003年进行预测的预测结果均较好。 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春油菜菌核病综合防治体系。实践中效果较好的措施包括:合理轮作、垄作、中耕以降低田间菌核数,选择地势较高的田块种植,合理密植和施肥,防止倒伏,适时晚播,控制杂草以改善田间环境,在关键时期进行药剂防治。药剂试验结果表明: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到89%,施用剂量以1.5公斤/公顷最为经济有效,在盛花期和终花期喷施对茎秆发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盛花期喷药对减轻叶部病情效果最佳。 在收集整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组建了油菜菌核病综合治理专家系统,系统提供了油菜菌核病简介、病原菌及其致病机制、寄主及抗病性、病害流行与预测预报、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咨询内容。

鲁光球,徐利敏[4](1992)在《向日葵菌核病消长动态分析模型》文中提出向日葵菌核病是内蒙古自治区向日葵生产上的一个严重病害,其流行有突增突降的特点。本文探索了向日葵种植面积与病因产量、菌核生成量之间关系。在此基础上应用突变(Catastrophe)理论对向日葵菌核病的消长动态作了分析,并给出了一个说明菌核突增、突降动态及原因的分析模型的实例。

二、向日葵菌核病消长动态分析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向日葵菌核病消长动态分析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青花菜褐茎病病原鉴定及其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青花菜概述
        1.1 青花菜的起源和分布
        1.2 青花菜的营养价值
        1.3 青花菜的生物学特性
        1.4 青花菜的栽培技术
    2 青花菜的常发性病害
        2.1 青花菜的病理性病害
        2.2 青花菜的生理性病害
    3 植物病害的诊断技术
        3.1 田间诊断
        3.2 室内诊断
        3.2.1 病原分类诊断
        3.2.2 育苗诊断
        3.2.3 细菌溢诊断
        3.2.4 致病性测定诊断
        3.2.5 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诊断
        3.2.6 脂肪酸甲基酯(FAME)分析诊断
        3.2.7 血清学诊断技术
        3.2.8 分子检测诊断技术
    4 植物病害的防治技术
        4.1 植物检疫
        4.2 农业防治
        4.3 生物防治
        4.4 物理防治
        4.5 化学防治
    5 病害诊断及防治技术的发展现状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青花菜褐茎病的分离鉴定
        2.1.1 青花菜褐茎病的田间症状观察
        2.1.2 青花菜褐茎病病原的分离纯化
        2.1.3 褐茎病的组织培养和镜检
        2.1.4 褐茎病病原菌人工接种
    2.2 青花菜褐茎病病原菌RDNA-ITS序列的鉴定分析
        2.2.1 褐茎病病原菌基因组DNA提取
        2.2.2 褐茎病病原菌RDNA-ITS序列的PCR扩增和测序
    2.3 青花菜褐茎病发生规律
        2.3.1 试验品种、时间及地点
        2.3.2 试验品种栽培管理
        2.3.3 褐茎病发病调查方法
    2.4 青花菜褐茎病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
        2.4.1 试验品种、时间及地点
        2.4.2 试验品种栽培管理
        2.4.3 褐茎病空间分布分析调查方法
        2.4.4 分析方法
    2.5 微量元素对褐茎病发生的影响
    2.6 青花菜褐茎病的防治技术研究
        2.6.1 试验品种、时间及地点
        2.6.2 试验品种栽培管理
        2.6.3 供试药剂
        2.6.4 地膜覆盖防治青花菜褐茎病试验
        2.6.5 药剂防治试验
        2.6.6 试验调查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青花菜褐茎病的鉴定
        3.1.1 褐茎病的田间症状识别
        3.1.2 褐茎病病原的分离纯化结果
        3.1.3 褐茎病的组织培养和切片镜检
        3.1.4 青花菜褐茎病的室内离体及田间接种
        3.1.5 青花菜褐茎病菌ITS序列扩增结果与序列分析
    3.2 青花菜褐茎病发生规律
        3.2.1 气候条件与青花菜褐茎病发生的关系
        3.2.2 青花菜褐茎病病害消长规律
        3.2.3 青花菜品种与发病关系
    3.3 青花菜褐茎病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
        3.3.1 频次分布适合性检验试验
        3.3.2 聚集度指数
        3.3.3 回归分析法
        3.3.4 最适抽样模型
        3.3.5 序贯抽样模型
    3.4 微量元素对青花菜褐茎病发生的影响
    3.5 青花菜褐茎病防治技术研究
        3.5.1 地膜覆盖对青花菜褐茎病的防治效果
        3.5.2 不同药剂对青花菜褐茎病的防治效果
        3.5.3 绿颖与不同药剂相混对青花菜褐茎病的防治效果
第四章 青花菜褐茎病综合防治技术推广
    4.1 技术体系的建立
        4.1.1 品种选择
        4.1.2 播种育苗
        4.1.3 大田种植
        4.1.4 病害防治
        4.1.5 采收
    4.2 推广网络体系建立
        4.2.1 以省、市、县、乡镇农业推广体系作为平台,进行技术交流和推广
        4.2.2 建立农民学校,举办农民技术培训班
        4.2.3 举办技术指导的现场会
        4.2.4 以INTERNET网络作为载体进行远程技术培训
    4.3 综合防治技术示范
第五章 讨论
    5.1 青花菜褐茎病的鉴定
    5.2 青花菜褐茎病发生规律
    5.3 青花菜褐茎病发生空间分布和抽样技术
    5.4 微量元素对褐茎病发生的影响
    5.5 青花菜褐茎病防治技术研究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研究论文和获得的成果

(2)甘肃省秦王川农业综合发展技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前言
1 文献综述
2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基本思路
    2.1 基本情况
    2.2 目的和意义
    2.3 主要内容
    2.4 研究方法和基本路线
    2.5 预期的目标和结论
3 秦王川农业综合开发的优势和劣势
    3.1 秦王川灌区农业资源特点
    3.2 开发条件分析
    3.3 秦王川农业综合开发的总体原则
4 高效种植业的方向及技术体系
    4.1 秦王川种植业生产现状
    4.2 主要农作物栽培技术
    4.3 种植业布局
    4.4 种植业技术体系
    4.5 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5 高效畜牧业的方向及技术支撑体系
    5.1 畜牧业生产现状
    5.2 畜牧业生产技术体系
        5.2.1 奶牛高产技术体系
        5.2.2 肉猪生产技术
        5.2.3 羊生产技术体系
    5.3 畜牧业产业化的方向及途径
    5.4 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及配套技术
        5.4.1 复合型生态养殖场生产模式
        5.4.2 生态养殖场产业化开发模式
6 高效农业中的节水技术体系
    6.1 水资源状况和需求矛盾解析
    6.2 主要的节水技术措施
        6.2.1 工程节水技术
        6.2.2 农艺节水技术
        6.2.3 土壤保墒耕作技术
        6.2.4 化学节水技术
        6.2.5 喷灌及微灌技术
    6.3 秦王川土地盐渍化防治需求
7 秦王川农业综合开发应选择的模式
    7.1 农牧综合发展型
    7.2 农林结合型
    7.3 现代农业型
    7.4 生态农业型
    7.5 产业经营型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3)寒地春油菜菌核病流行分析与监测防御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油菜菌核病研究进展
    1.1 病害症状
    1.2 病原菌
        1.2.1 病原菌的命名及病菌的生理分化情况
        1.2.2 病原菌的寄主范围
        1.2.3 病原菌地理分布
        1.2.4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1.2.5 病原生物学特性
    1.3 病原菌的致病机制
        1.3.1 毒素
        1.3.2 酶类
    1.4 寄主抗性和抗病机制
        1.4.1 油菜类型和品种的抗病性
        1.4.2 油菜对菌核病的抗(耐)病性鉴定
        1.4.3 抗性机制
    1.5 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预测预报方法
        1.5.1 病害发生发展规律
        1.5.2 病害流行因素
        1.5.3 油菜菌核病预测预报方法
    1.6 病害
        1.6.1 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
        1.6.2 菌核的寄生菌和生物防治
    1.7 油菜菌核病研究中倍受关注的一些热点
2 材料与方法
    2.1 病害的分布与危害情况调查
    2.2 春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研究
        2.2.1 供试品种
        2.2.2 调查地点
        2.2.3 调查时间
        2.2.4 春油菜菌核病田间发生规律与流行预测方法研究
    2.3 春油菜菌核病防治方法研究
        2.3.1 化学防治方法研究
        2.3.2 农业防治技术研究
    2.4 我国油菜菌核病综合治理专家系统的建立
3 结果与分析
    3.1 春油菜菌核病发生情况与分布情况调查
    3.2 油菜菌核病田间发生规律研究
        3.2.1 田间子囊盘发生规律研究
        3.2.2 田间空中孢子量的消长动态研究
        3.2.3 田间油菜菌核病发病规律研究
        3.2.4 春油菜菌核病茎秆发病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及流行预测模型的建立
    3.3 春油菜菌核病综合防治体系研究
        3.3.1 化学防治方法研究
        3.3.2 农业防治技术研究
    3.4 油菜菌核病综合治理专家系统的建立
        3.4.1 总体设计
        3.4.2 系统主要模块的介绍
        3.4.3 系统特点
        3.4.4 应用实例
4 结论
5 讨论
    5.1 春油菜菌核病发生情况分析
    5.2 春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分析
    5.3 春油菜菌核病防治体系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向日葵菌核病消长动态分析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花菜褐茎病病原鉴定及其防治技术研究[D]. 王汉荣. 浙江大学, 2010(03)
  • [2]甘肃省秦王川农业综合发展技术体系研究[D]. 柴长国. 甘肃农业大学, 2006(02)
  • [3]寒地春油菜菌核病流行分析与监测防御体系[D]. 陈士华. 福建农林大学, 2004(04)
  • [4]向日葵菌核病消长动态分析模型[J]. 鲁光球,徐利敏. 中国油料, 1992(04)

标签:;  ;  ;  

核盘菌动态分析模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