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程甲本《红楼梦》影印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李红艳[1](2020)在《《红楼梦赋》研究》文中指出《红楼梦》问世以来备受关注,题咏之作不断涌现,成为红学史上的重要现象。乾嘉之际,随着程甲本、程乙本的排印,题红作品数量增多,题咏内容庞杂繁复,题红作者范围扩大。嘉庆年间,在数量较多的题红诗词之外出现题红律赋,《红楼梦赋》是目前可见的唯一一部以律赋题红的作品。沈谦在会试失意时作《红楼梦赋》,选取《红楼梦》中的典型情节和场景,以律赋形式创作二十篇系列论文评价《红楼梦》,开创了《红楼梦》批评的新模式,显示出当时文人雅士对《红楼梦》的推崇。沈谦的人生经历与当时的社会文化推动了题红律赋的产生,《红楼梦赋》也因此具有与众不同的审美特征。第一章主要考察沈谦生平对其不同阶段题红作品的影响,并分析《红楼梦赋》创作时所依据的《红楼梦》版本。首先,比较沈谦前期的题红诗与后期的题红律赋,发现前期题红诗主要体现出对红楼闺秀才情的欣赏,人物品评较为客观,后期《红楼梦赋》则融入较多作者自身感慨,其人生遭际对题红形式的选择和咏红情感的转变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次,系统梳理《红楼梦赋》的刊刻流播情况,统计分析赋中名物词的运用,与《红楼梦》各版本异文相比勘,推论《红楼梦赋》所依据的版本可能是程乙本。第二章主要分析题红律赋的审美特征。题红律赋在体式特征、书写内容、创作风格、抒发情感方面与其它律赋皆有不同。体式特征方面,统计分析《红楼梦赋》的用韵情况,限韵相较于清代其它律赋更为宽松,以服从律赋情感内容的表达为主;分析题红律赋的结构,与清代其它律赋一样重视开篇破题,但并不强求在首韵中正面点醒题面中的字;统计分析二十篇律赋的句式,在律赋句法的基础上兼有骚体风格和诗化倾向。内容上,由清代律赋对经世致用的强调转向吟咏小道,体现了对《红楼梦》的推崇,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身科场失意的排遣。风格上,由“冠冕正大”转为香奁绮艳,同时又借香草美人抒发情志,寄托精神。情感上,由歌功颂圣转为申秋士之悲。体现了题红律赋对科举试赋的偏离和超越,以及作者生平遭际与当时社会文化对《红楼梦赋》的双重影响。第三章主要探究题红律赋作为《红楼梦》批评新形式的传播特点。据统计,律赋题咏的红楼情节、场景较匀散地分布于《红楼梦》全书,以前八十回为主,兼顾后四十回,相比诗词题红、红楼说唱等关注了一些较少为人题咏的情节。另外,沈谦较为偏爱“同是天涯沦落人”的黛玉,对其相关情节形成较系统的题咏。律赋题红既有对《红楼梦》的评价,也有对相关情节、场景的补充,以铺叙之能弥补小说中未尽然之处。评点及评者方面,分析《红楼梦赋》的2种评点体例,统计《红楼梦赋》各版本批语,共约有187条行间夹评,67条赋末尾评,按其内容可分为5类,考察《红楼梦赋》评者的生平、交游及其亲友对《红楼梦》的题咏。《红楼梦赋》传抄刊刻过程中产生的评点、序跋、笺注,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对《红楼梦》的态度,以及《红楼梦》的传播情况。
杨倩影[2](2019)在《卧云山馆刊《绣像石头记红楼梦》版本考论》文中研究指明《绣像石头记红楼梦》由孙桐生在光绪七年(1881)于湖南长沙卧云山馆首刊,其中辑录了太平闲人张新之(号“妙复轩”)的大量评点内容,又称为“妙复轩本”。但为区别于张新之《妙复轩评石头记》一书,并明确刊刻者孙桐生之功,本文据其刊刻书坊称此本为“卧云山馆本”。卧云山馆本的问世是张新之评点首次以刻本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为张新之评点的传播提供了重要载体,同时也成为后世了解、刊刻张新之评点的重要媒介。卧云山馆本刊刻于石印技术推广时期,从文字上而言,是雕印本与石印本之间的纽带,在《红楼梦》版本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卧云山馆本版本的探讨,本文没有孤立地看待,局限于这一版本内部的异同,而是将其放入整个《红楼梦》版本史之中,对其版本的来源及其后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细致地探究。进而确定了这一版本的地位,对其加以全方位地、系统地考察。第一章考察了卧云山馆本的版本特征问题。主要从这一版本的存世现状、版本标识及版本次序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简要介绍了笔者目前所能见到的十部卧云山馆本(含两部残本),对其中几部具有特殊藏书印章的版本进行考辨,确定了版本递藏的具体情况;同时从各版本的刊印错误出发,梳理了诸版本之间的内部差异。其次,从刊刻错误、回后套语、异体字等多个方面,确定了卧云山馆本的版本标识,以准确地鉴别卧云山馆本。最后,将目前所见之八部全本进行分类,从其跋语及版式上的变化确定卧云山馆本最少刊行了三次,认为卧云山馆本刊印较多、流传较广。第二章将卧云山馆本与程甲本、程乙本、东观阁本、藤花榭本、双清仙馆本等进行全面比对,确定了现知卧云山馆本的底本来源。首先,通过与程甲本、程乙本的比对,明确卧云山馆本属于程甲本系统,受程乙本影响甚小。其次,经过比对特殊的异文发现卧云山馆本与藤花榭本之间的源流关系,此后又经过大量的异文比对,进一步确定卧云山馆本与藤花榭本的高度相似性。由此确定:就目前可见版本而言,卧云山馆本的底本应为藤花榭本,而非此前学界所言的程甲本、全传本、双清仙馆本。最后,对卧云山馆本中与藤花榭本相异的文字进行了溯源,确定其中一部分参校了东观阁本、双清仙馆本等版本,另外一部分则出于孙桐生的主观修改,体现了他的独特思考。第三章主要从卧云山馆本的刊刻过程及其对此后石印本的影响两个方面展开,确认了孙桐生的突出贡献和卧云山馆本的历史地位。首先,孙桐生对此版本具有重要贡献。通过梳理卧云山馆本的刊刻过程,挖掘孙桐生在卧云山馆本中的突出贡献,明确其整理、刊刻之功。其次,卧云山馆本对“金玉缘”系列影响较大。通过比对“金玉缘”系统与卧云山馆本的异文,全面地梳理小说正文和评点两个方面,认为“金玉缘”系列无论是正文还是张新之的评语皆来自卧云山馆本,尤其是张评部分,作为张新之抄本与石印本之间衔接的纽带,卧云山馆本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王丽敏[3](2014)在《《红楼梦》程乙本版本研究综述》文中提出结合学者着录和各家论文、论着研究情况,知目前能看到的《红楼梦》程乙本版本多达26种,并以收藏地和收藏人为其命名。迄今为止,学界对程乙本版本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纯正程乙本""混装程乙本""程本版次"及程乙本对程甲本的修订过程、方式、结果等问题上,研究成果卓着,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曹立波[4](2018)在《北师大藏程乙本及乾隆壬子初刊图版考溯——兼谈绍兴兰藏本、津图本等程乙本的印行次序》文中认为乾隆五十七年,程伟元和高鹗校订整理再版的《红楼梦》木活字本,就目前采集到的书影资料加以比较,从封面题签、书首书尾,到序言、绣像、目录,以及正文特征来看,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程乙本,以及绍兴市文物管理局的"兰藏"程乙本,应为现存完好且刊行较早的两部程乙本。目前可见,程乙本初刊时缺少第四十七回第十二叶,北师本以两叶东观阁嘉庆十六年评点本增补,天津市图书馆藏程乙本此叶不缺,但经考辨,其与程甲本书叶相同。北师程乙本与绍兴兰藏本上,缺页现象、补摆异体字,以及天头漏油墨等特征显示,二者应为乾隆五十七年萃文书屋《绣像红楼梦》的初印版本。相较而言,津图本、浙桐本等本上存在再度调补木活字的痕迹,构成"重订"程乙本的特征。通过与程甲本以及版内微调的三类程乙本综合比对得知,上图本兼有程甲和程乙,亦存在某些独立性,称其为程丙本相对准确。
詹颂[5](2020)在《近四十年中国大陆学界《红楼梦》程高本文献与历史研究概观》文中指出近四十年来,中国大陆学界对于程高本的文献与历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文献整理与研究全面推进与细化;对程高本两位整理者及相关问题的历史研究有新的突破和认识;重估程高本的价值,肯定了它在《红楼梦》传播史上的巨大贡献;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大陆学界近四十年对于程高本的文献与历史研究为《红楼梦》这部经典的传承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学风、研究理念等方面予人以深刻启示。
苗怀明[6](2017)在《二十一世纪前十多年间红学文献研究的新进展》文中提出二十一世纪前十多年间的红学文献研究呈现出良性发展的态势,取得不少收获,这可以从重要红学文献的新发现、相关目录、索引的编制、作品的整理出版、红学资料的整理与汇编、相关辞书的编纂及相关论着的出版等五个方面体现出来。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是衡量红学研究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学术积累日益丰厚的当下,尽管这一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但只要下工夫,做得更为全面、精细,还是存在继续提升的学术空间。
陈庆浩,蔡芷瑜[7](2013)在《《红楼梦》后四十回版本研究——以杨藏本为中心》文中提出《杨藏本》和程本孰先孰后是《红楼梦》后四十回版本研究的重点之一。多数学者主张《杨藏本》在先。由于程本极不流通,大部份研究者并不了解其中异植、贴改、挖改及配本的情况;只能用间接数据,且所作的又只是点的研究,因此结论缺乏说服力。本文将目前掌握到的四个影印程本和《杨藏本》影印本,逐行剪下黏贴,逐字比对,得出判断《程甲本》、《程乙本》的标准,并以《程甲》、《程乙》和《杨藏本》比较,藉以了解各本间的关系。以《程乙本》后四十回各叶的起讫文字与《程甲本》相较,发现有高达94%的全同率,显示《程乙本》乃在《程甲本》基础上修订而成,因此确定程本排版的先后次序为先甲后乙,且《程乙本》是在已印出《程甲本》的叶面上修改重排的。《杨藏本》后四十回可分为有大量改文的十九回和极少改文的廿一回两个部分,另有一小部分为杨继振收藏时补抄文字,因系后来添补本文不纳入讨论。有大量改文的十九回可分原抄底文和增删改文两部分:据目前研究的结论,这十九回底文为《程乙本》的删节本,增删改文中的前十四回是据《程乙本》增补,后五回则据《程甲本》增补。少有改动的廿一回,全据《程乙本》抄录,与《程乙本》少量的不同只是抄录时出现的误差。《杨藏本》后四十回,是在《程乙本》出版后才可能产生的,不是如绝大多数研究者所认定的,越过《程乙本》,作为程本的母本。
曹立波,王丽敏[8](2019)在《《红楼梦》程乙本的流传与北京琉璃厂》文中研究指明现知的《红楼梦》程乙本中,北师本、人大本、中国书店本、津图本等版本的收售、庋藏、整理、出版等,与琉璃厂的书肆或出版社密不可分。就收售、庋藏而言,1958年收购的程乙本(北师本),"北京市图书业同业公会"的印章,加之同时入藏北师大图书馆的《脂砚斋重评之石头记》还带有"前门区议价组"议价小章一枚,集中显现其源出琉璃厂的信息。现藏人民大学图书馆的程乙本,为刘半农先生旧藏,《书边梦忆》有"五十年代"曾"在琉璃厂见到一批刘半农的藏书"记载。从整理、出版角度看,中国书店于2011年,将"一九四七年"由"来薰阁"收购的"乾隆壬子程伟元第二次活字印本《红楼梦》"影印出版。中国书店2013年影印的《红楼梦乾隆间程甲本》,其中第三十一至六十五回、第一百十六至一百二十回为程乙本。此外,诸多程乙本上有关纸张来源的"本厂扇料"或"祥泰字号"等钤印,与琉璃厂的关联性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陈传坤[9](2013)在《现存八种《红楼梦》重印活字本刍议》文中指出现存《红楼梦》活字本中,除了纯粹的程甲本和程乙本之外,还有不少混装本或配装本。或因其资料鲜见,原本亦罕觏,历来论者颇少;加之各本残缺不一,异文复杂,甚至已影印之青石本、陈本、中本、津藏本等亦论者寥寥,而刘世德先生近作《四种〈红楼梦〉程乙本的差异》一文讨论了四种本子的细部特征和版次问题,颇开风气之先。在刘文基础上,本文继续考察青石本、中本、吴本、仓石本、陈本、津藏本等六种《红楼梦》活字本之差异、重叶、缺文、"异植字版"现象,考辨青石本乃活字印本中的早期过渡本;中本、吴本次之;仓石本、陈本、津藏本等又次之。
杨莹莹[10](2018)在《四种程甲本异文考辨》文中研究说明程甲本为第一部完整的百二十回排印本《红楼梦》,极大促进了这部小说的传播,具有不可忽视的文献价值和文学价值。通过四种程甲本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出四者之间互有异文,而这些异文系贴改、挖改、描改等修订方式所致,且修订之处大多相异。这些修订分别是在印刷、印刷后出售前及传播过程中发生的。其中以传播过程中的修订最为普遍。这些修订也成了明显的版本标识。从程甲本之间的异文角度来探寻程甲本的初刊原貌,对《红楼梦》版本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程甲本《红楼梦》影印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程甲本《红楼梦》影印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1)《红楼梦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概述 |
二、研究现状及相关问题 |
(一) 《红楼梦》诗词题咏及《红楼梦赋》概述 |
(二) 《红楼梦》诗词题咏及《红楼梦赋》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一章 沈谦及《红楼梦赋》版本考 |
第一节 沈谦生平对其题红作品的影响 |
一、前期《金陵十二钗诗》对红楼闺秀的客观评价 |
二、后期《红楼梦赋》融入仕途坎坷的自身感慨 |
第二节 《红楼梦赋》现存版本面貌特征 |
一、《红楼梦赋》的4种抄本 |
二、《红楼梦赋》的11种刻本 |
三、《红楼梦赋》的2种木活字本 |
四、《红楼梦赋》的4种铅印本 |
第三节 《红楼梦赋》体现的《红楼梦》版本信息 |
一、嘉庆年间流行的《红楼梦》版本 |
二、《红楼梦赋》依据的《红楼梦》版本 |
第二章 题红律赋的审美特征 |
第一节 题红律赋对律赋体式特征的因循与新变 |
一、“押韵”——限韵相对灵活 |
二、“赋制”——结构尤重开篇破题 |
三、“赋式”——句式灵活多元兼有骚体风格、诗化倾向 |
第二节 题红律赋对科举试赋的偏离与超越 |
一、吟咏小道,不期乎杨意 |
二、香奁绮语,仿冬郎之体 |
三、弹铗而歌,申秋士之悲 |
第三章 《红楼梦》批评的律赋新形式 |
第一节 以律赋传播的《红楼梦》情节和场景 |
一、题咏情节以前八十回为主,兼顾后四十回 |
二、黛玉相关情节的系统题咏 |
三、题红律赋对小说情节、场景的补充 |
第二节 《红楼梦赋》评点及评者探究 |
一、《红楼梦赋》的评点体例与批语数量 |
二、《红楼梦赋》批语的内容类型 |
三、《红楼梦赋》评者形成的《红楼梦》交流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以传奇杂剧唱词评《红楼梦赋》的批语统计 |
(二)、《红楼梦赋》序跋、原文、批语、注释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卧云山馆刊《绣像石头记红楼梦》版本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概述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 评点者之争:张新之与仝卜年 |
(二) 张新之评本的写作过程及流传情况 |
(三) 张新之评点研究 |
(四) 孙桐生生平、思想及评价研究 |
(五) 卧云山馆本的底本及其影响研究 |
三、研究方法及目的 |
第一章 卧云山馆本版本特征及版本次序 |
第一节 卧云山馆本的存世现状 |
一、存世及递藏情况考辨 |
二、版式特征探析 |
三、诸版本之间的差异 |
第二节 卧云山馆本的版本标识 |
一、独有的刊刻错误 |
二、统一的回后结束套语 |
三、复杂的异体字现象 |
第三节 卧云山馆本版次考 |
一、上海图书馆藏本等或为早期版次 |
二、2002年影印本等五个版本或为同一版次 |
三、台北1985年影印本等或为其它书坊刊刻 |
第二章 卧云山馆本的底本及校改 |
第一节 卧云山馆本属于程甲本系统 |
第二节 卧云山馆本的底本探究 |
一、对藤花榭本错误异文的承袭 |
二、与藤花榭本具有较高的相似度 |
第三节 刊刻过程中的校改 |
一、刊刻前以双清仙馆本为主要参考版本 |
二、卧云山馆本中的独特改文 |
第三章 卧云山馆本的刊刻过程与版本影响 |
第一节 整理、刊刻过程及孙桐生的贡献 |
第二节 卧云山馆本对“金玉缘”系列版本的影响 |
一、“金玉缘”系列版本正文部分以卧云山馆本为底本 |
二、“金玉缘”系列中张新之评点来源于卧云山馆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卧云山馆本与国图藏程甲本等异文校勘(第一回—第四十回) |
后记 |
(3)《红楼梦》程乙本版本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程乙本版本系统 |
二、“纯正”程乙本说 |
三、“混装”程乙本说 |
四、程本版次争论 |
五、程乙本修订说 |
(4)北师大藏程乙本及乾隆壬子初刊图版考溯——兼谈绍兴兰藏本、津图本等程乙本的印行次序(论文提纲范文)
一、书之首尾与序、像、目的完好无补 |
(一) “绣像红楼梦”书册封面题签尚存 |
(二) “萃文书屋”首尾齐整: |
(三) 程高序言和引言的完整无补 |
二、程本木活字异文流变与程乙本的三次调版 |
(一) 首先看程甲本原版 |
(二) 程乙本的首次重排与两度微调:A型、B型与C型 |
1. 程乙本的首次重排:程乙A型 |
2. 程乙本的两度微调:B型与C型 |
3. 关于程丙本的讨论 |
三、初印程乙本第四十七回缺叶与后补 |
四、北师本为印刷时间较早的程乙本 |
(一) 第五十三回首叶天头相似的墨迹 |
(二) 北师本、中国书店本比绍兴兰藏本、津图本、浙桐本文字看似偏后的特例 |
(三) 北师本、绍兴兰藏本早于津图本的例证 |
五、有关北师程乙本入藏的时间信息 |
(5)近四十年中国大陆学界《红楼梦》程高本文献与历史研究概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整理与研究全面推进与细化 |
1. 版本着录 |
2. 版本比勘 |
3. 版本校注 |
4. 对程本与脂本关系的探讨 |
二、对程高本两位整理者及相关问题的历史研究有新的突破和认识 |
1. 新发现程、高二人生平及相关历史资料,纠正了此前的一些错误认识 |
2. 对于程高本后四十回作者问题有了新认识 |
3. 对于程高本问世背景的历史研究有了符合历史事实的认识 |
三、重估程高本的价值,肯定了它在《红楼梦》传播史上的巨大贡献 |
四、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 |
1. 对程高本与其翻刻本关系的研究以及程高本翻刻本及其评点的研究 |
2. 程本系统的海外传播研究 |
3. 程本系统的图像研究 |
(6)二十一世纪前十多年间红学文献研究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要红学文献的新发现 |
二、红学目录、索引的编制 |
三、作品的整理出版 |
四、红学资料的整理与汇编 |
五、红学辞书的编纂及相关论着的出版 |
六、几点感想 |
(8)《红楼梦》程乙本的流传与北京琉璃厂(论文提纲范文)
一、程乙本的购藏与琉璃厂书肆 |
二、由琉璃厂中国书店收藏并刊行的程乙本 |
三、程乙本纸厂钤印与琉璃厂关系的讨论 |
(9)现存八种《红楼梦》重印活字本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红楼梦》活字本二版说三版说概述 |
二青石本:程甲本之后的早期过渡本 |
三“异植字版”:重印本中的普遍现象 |
四“异植字版”: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
五津藏本:活字本中的终结者 |
六结论 |
四、程甲本《红楼梦》影印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 [1]《红楼梦赋》研究[D]. 李红艳.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2]卧云山馆刊《绣像石头记红楼梦》版本考论[D]. 杨倩影. 中央民族大学, 2019(12)
- [3]《红楼梦》程乙本版本研究综述[J]. 王丽敏.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 [4]北师大藏程乙本及乾隆壬子初刊图版考溯——兼谈绍兴兰藏本、津图本等程乙本的印行次序[J]. 曹立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 [5]近四十年中国大陆学界《红楼梦》程高本文献与历史研究概观[J]. 詹颂. 红楼梦学刊, 2020(01)
- [6]二十一世纪前十多年间红学文献研究的新进展[J]. 苗怀明. 红楼梦学刊, 2017(02)
- [7]《红楼梦》后四十回版本研究——以杨藏本为中心[J]. 陈庆浩,蔡芷瑜. 中国文化研究, 2013(04)
- [8]《红楼梦》程乙本的流传与北京琉璃厂[J]. 曹立波,王丽敏. 红楼梦学刊, 2019(03)
- [9]现存八种《红楼梦》重印活字本刍议[J]. 陈传坤. 文学与文化, 2013(03)
- [10]四种程甲本异文考辨[J]. 杨莹莹. 曹雪芹研究,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