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窟野河“89·7”洪水看神府东胜煤田开发对水土流失和入黄泥沙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惠泽[1](2017)在《榆神府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模式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榆神府矿区地处陕西北部,是我国传统农业和畜牧业的接壤地区,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区内水土流失问题尤为严峻,是黄河多沙粗沙的主要产区。区内煤炭资源尤为丰富,是我国煤炭战略西移和陕西煤炭战略北移的重点区域,更是我国重要的煤资源产地之一。煤炭资源大范围开发,对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雪上加霜的影响。如何优化针对煤矿的水土保持防治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针对陕北地区水土流失问题的研究成果斐然,特别是在研究区开展以小流域为单位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历史悠久。但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出发,综合分析煤矿开发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投资配比以及水土流失规律的研究非常少,笔者选择榆神府矿区作为研究区,从煤炭资源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的投入和产出切入,依托既有水土保持方案和系统理论建立起仿真模型,最后通过仿真模型提出优化策略,为研究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是通过分析整理76份水土保持方案、2次实地调查、咨询多位专家等方式,在搜集到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完成的,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将煤矿按不同水土保持区划、不同建设阶段和不同部位这3个属性进行水土流失规律的总结,得到基于系统理论的榆神府矿区水土流失规律;针对煤矿区特有的水土流失特点,识别出水土流失的关键区域。(2)应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结合水土保持防治的相关知识,围绕研究区水土流失规律,从水土保持投资、措施布设、预测和评价4个角度出发建立模型的基本框架,包括68个模型变量:通过分析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构建表函数、时间函数等方式建立起所有要素之间的共计77个状态方程;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通过SPSS分析、咨询专家和参考相关规定等方式,确定各项控制参数的取值并给定科学的取值范围。(3)在PC端通过Vensim软件绘制积量流量图,进而模拟运行,模型在结构性检验和灵活性检验中表现良好,得到MWC-SD模型;通过拖动滑块的方式将XW等6个煤矿属性值输入至模型中,通过整理和分析模型输出的结果,一方面再次印证模型是科学合理的,另一方面也能得到相应煤矿的水土流失规律。(4)设计可以涵盖绝大多数煤矿类型的仿真方案分类标准,将得到12套仿真方案带入到模型中,得到研究区所有类型煤矿的水土流失规律及相关参数;设计shape函数,包括区域位置改变和防治责任范围面积坡道增长两种函数,得到相应规律。(5)利用模型分析得到的规律,从生态、经济、社会3个层面出发,提出相对应的基于研究区水土流失防治模型的优化策略,并分析相应策略的指导思想和实施方式;最后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优化调控的结果,并参考目前研究区既有水土保持经验,提出榆神府矿区总的水土流失防治模式优化策略①。
赵溦[2](2016)在《窟野河流域水沙演变的尺度效应驱动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流域下垫面的变化影响着流域的水文及水沙特性,不同时空尺度及流域下垫面的变化特性也会对窟野河输沙率及径流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气候和人为活动是影响窟野河水沙变化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以窟野河三个不同尺度的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980-2013年勘测数据和研究资料的分析比对,研究了不同尺度情况下下垫面变化对水沙演变影响,并用灰色分析法计算影响其变化的驱动因素的关联度。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收集和系统地分析了1980-2013窟野河现有雨量站降雨量、径流量、输沙量资料。2、收集和分析了新庙、王道恒塔和温家川水文站降雨量径流量和以及输沙量资料。采用双累计曲线法绘制1980-2013年窟野河流域不同时段径流量-降雨量双累积曲线及不同时段输沙量-降雨量双累积曲线。3、采用双累积曲线法分析三个研究区域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趋势并于1988年和1997年出现两个明显转折点,其由此可以初步划分水沙变化的三个典型时段,1980-1988年,1989-1997年,1998-2013年,并绘制各典型年份的双累积曲线图。4、用Mann-Kendall检验法校验法确认典型年划分为1 980-1988年,1989-1997年,1998-2013年。5、计算减水减沙效应可知三个时段的减水减沙效应,随评价期时段增加,说明窟野河流域的水土保持措施,包括林业农业措施及水保工程措施发挥了持续蓄水保土效应。随着治理程度的增加水保效应更加明显。从整个评价时段观测新庙在效应评价期内减水效应为64%,减沙效应为38%,减水效应大于减沙效应。王道恒塔在效应评价期内减水效应为6.6%,减沙效应为30%。温家川在效应评价期内减水效应为14.2%,减沙效应为58%,减沙效应大于减水效应。6、用灰色分析法计算影响其变化的驱动因素的关联度。由灰色分析法计算得出对于影响径流量的两个驱动因子降雨和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的关联度明显高于降水的关联度,关联度受尺度大小的影响不明显。在三个典型年划分时段内均遵循相应规律。对于影响输沙量的两个驱动因子降雨量和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的关联度大于降雨量的关联度,关联度受尺度大小影响不明显,在三个典型年划分时段内均遵循此规律。
王贞[3](2011)在《神东煤田不同下垫面侵蚀产沙规律及水动力参数特征》文中研究说明煤矿在开发建设中,对地表的破坏形成了数量巨大的人为扰动地面、非硬化路面、弃土弃渣堆积体等,是矿区水土流失的主要物质来源。神府东胜矿区生态环境脆弱,加之气候条件的影响,在煤炭开采过程中水土流失极其严重,是国家级水土流失的重点监督区。本文以神府东胜煤田开发建设中的原生地面、扰动地面、非硬化路面、弃土弃渣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实验方法,对不同下垫面类型的产流、产沙、水动力学参数特征以及弃渣体防护措施进行研究,为进一步揭示矿区水土流失规律,探求新增水土流失模型以及人为水土流失防治途径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下垫面的径流率随降雨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大后趋于稳定波动的趋势,弃土弃渣体的径流率会出现突然变大而后急剧减小的现象。不同下垫面的产流能力大小顺序为:非硬化路面>弃土体>沙多石少弃渣体>沙少石多弃渣体>原生地面>扰动地面>煤矸石。(2)不同下垫面的径流含沙量和输沙速率均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和降雨强度均呈幂函数相关。随着降雨时间的延长,原生地面、扰动地面、非硬化路面的含沙量在小坡度小雨强的情形下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在大雨强大坡度条件下,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弃土弃渣体较为特殊,整体呈现减小趋势,在某个时间内会出现含沙量极大的现象,此时发生泥石流现象,致使水流的含水量极大,随后,含沙量急剧减小。不同下垫面的产沙能力大小顺序为:弃土体>沙多石少弃渣体>沙少石多弃渣体>非硬化路面>扰动地面>原生地面>煤矸石。(3)不同下垫面在不同降雨强度和坡度条件下的流速、雷诺数、水深、水流剪切力、水流功率均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有良好的相关性,大都呈线性或者幂函数关系。(4)土壤剥蚀率主要和降雨强度、流速、水深、雷诺数、水流剪切力、水流功率的相关性显着,大都呈线性或者幂函数相关。弃土体和沙多石少弃渣体的土壤剥蚀率受流速的影响不大。(5)植草和鱼鳞坑处理均有减少径流的作用。2种防护措施均可以对坡面起到有效的固定作用,从而防止泥石流现象的发生。
刘晓琼[4](2007)在《生态脆弱区大型能源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及优化调控 ——以榆林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榆林市地处晋陕蒙能源金三角的中心腹地,这里矿产资源极其丰富,每平方米地块平均蕴藏6t煤,100m3天然气,140t盐,被美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后备基地。但是它属于我国北方农牧业交错区,是我国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所辖1区11县均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县。资源的非可再生性,水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区域生态环境的极度脆弱性,加之多年来粗放型的资源开发使得榆林市生态、经济、社会价值损失巨大。因此,以榆林市为典型区,研究能源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对水资源造成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探讨调控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遵照党的“科学发展观”思想,坚持“五个统筹”的发展战略,本着陕西省“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中做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基本构想。以生态脆弱区能源优化开发为目的,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入户调查、小波分析,以及层次分析等方法,针对生态环境脆弱的榆林市能源开发利用问题,就该市能源开发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能源开发对区域水资源和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以及能源开发与地方社会经济互动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力求在理论和实用两方面有所创新。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1974~2004年31年间,榆林市气候暖干化趋势明显。年平均气温增加的线性倾向值为0.0438℃/a,显着高于全国平均增温率0.004℃/a,也高于全球平均增温率0.006℃/a;年平均降水量在剧烈的波动变化中趋于减少,降水量减少的线性倾向值为0.678mm/a。总体而言,榆林市气候变化的增暖幅度显着高于全国水平而变干幅度则有所不及。(2)大规模能源开发以后,能源富集的北部地区多数县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明显增加。目前,榆林市能源开发主要集中于北部6县(区),北部地区中除了榆阳区外,其余五县生态环境脆弱度增大,特别是神木和靖边两县。北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度的平均值分别由1985年的0.438增加至2004年的0.535。与南部地区相比,北部6县(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度值增加更快。另外,2004年榆林市神木、榆阳、靖边三个资源开发强度较大的县(区)生态环境脆弱度值居于前三位,均能在相当程度上说明大规模能源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度增强贡献不容忽视。(3)榆林市能源强度开发的县(区),其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指数与生态环境脆弱度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反相关关系。2004年,榆林市神木县、榆阳区、靖边县依次是榆林市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中排名前3的县(区),同年,这三个县(区)在全市生态环境脆弱度评价中的排名也依次居于前3。可见榆林市大规模的能源开发在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导致该市生态环境脆弱度的增加。(4)榆林市水资源严重短缺且利用率低,故应结合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压缩榆林市农业用水,特别是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1999~2005年,榆林市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率为82.83%,其中农田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地比率为74.89%,而全市农田灌溉系数平均值仅为0.4,可见农业用水数量庞大而低效。鉴于此,极有必要借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之机,在推行粮食自给有余、牧业经济为主、林果经济为辅的农业发展方针的同时,压缩榆林市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积极发展节水抗旱的杂粮农业和草产业。(5)窟野河实测径流量的演变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窟野河多年实测径流量变化的小波分析结果表明,窟野河年平均径流量的演化过程(1950~2004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50~1982年,变化周期为32年;第二个阶段为:1983~1999年,变化周期为16年;第三个阶段为2000年及其之后年份,该周期的变化时间仍在持续。三个阶段窟野河平均径流量分别为7.18万m3、4.83万m3、1.93万m3,这三个阶段窟野河径流量有依次下降的趋势。(6)人为活动影响对窟野河径流量的减流作用明显。窟野河天然径流量的恢复结果说明,1974~1985年,窟野河人为活动影响程度的平均值为-11.32%,1986~2004年,这个值增加到8.95%;1974~1985年之间窟野河平均径流量分别为6.282万m3,1986~2004年,窟野河的平均径流量减少至3.937万m3。可见,在1986年窟野河流域能源大规模开发前后,人为活动影响对窟野河径流量的减流作用明显。(7)人为活动影响特别是窟野河流域神府煤田的煤炭开发及其规模的扩大是导致河流径流量锐减的主要原因。小波分析结果表明,窟野河径流量的突变时间发生在1982年、1998年,而流域气温、降水量的突变时间发生在1991年。径流量变化与气候变化突变时间的不同步性,以及窟野河天然径流量的恢复结果和流域典型矿井煤矿产量的连年骤增的现象均证实了窟野河流域神府煤田的煤炭开发及其规模的扩大是导致河流径流量锐减的主要原因。(8)结合区域能源开发利用实际情况,以及本文前几章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基于AHP的榆林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构建了优化调控生态脆弱区能源开发利用的模式——榆林模式。以期为榆林市该市及其它资源型城市能源矿产资源的理性开发利用提供相关参考。本研究力求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创新:(1)在理论上,通过探讨生态脆弱化背景下,榆林市水资源短缺对区域能源开发的“瓶颈”制约,结合榆林市粗放型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响应—经济社会发展三者之间互动关系的集成分析,尝试性地构建了生态脆弱区能源开发利用的优化调控模式——榆林模式,以期为该市能源优化开发提供参考。(2)在方法上,运用小波分析和河流天然径流量恢复的方法证实了窟野河流域神府煤田的煤炭开发及其规模的扩大是导致河流径流量锐减的主要原因。小波分析结果表明,窟野河径流量的突变时间发生在1982年、1998年,而流域气温、降水量的突变时间发生在1991年。径流量变化与气候变化突变时间的不同步性,以及窟野河天然径流量的恢复结果和流域典型矿井煤矿产量连年骤增的现象均证实了这一点。(3)在研究内容上,通过对比分析榆林市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结果,以及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的结果,发现能源强开发区其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指数与生态环境脆弱度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反相关关系。2004年,榆林市神木县、榆阳区、靖边县依次是榆林市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中排名前3的县(区),同年,这三个县(区)在全市生态环境脆弱度评价中的排名也依次居于前3。可见榆林市大规模的能源开发在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导致该市生态环境脆弱度的增加。(4)此外,在研究内容上,还通过分析榆林市各产业部门用水动态变化,认为应当大力压缩榆林市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1999~2005年,榆林市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率为82.83%,其中农田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地比率为74.89%,而全市农田灌溉系数平均值仅为0.4,可见农业用水数量庞大而低效。鉴于此,极有必要借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之机,在推行粮食自给有余、牧业经济为主、林果经济为辅的农业发展方针的同时,压缩榆林市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积极发展节水抗旱的杂粮农业和草产业。本研究得到如下项目资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批准号:2006CB400505)、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西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重建研究”(项目批准号:04JZD000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陕甘宁老区生态脱贫途径研究”(项目批准号:05JJD770013)
田杏芳[5](2005)在《黄河中游地区开发建设项目新增水土流失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根据前期研究基础和存在的问题,以降雨——入渗——产渗原理、土壤侵蚀原理及河流输沙为理论基础,采取调查研究与定位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定位试验、面上调研与分析研究,以神府东胜矿区所在的乌兰木伦河流域为典型区域,以开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渣和扰动地面为研究对象,在建立典型区域的新增水土流失预测模型的基础上,结合面上开发建设项目集中区域的调查,建立起黄河中游地区开发建设项目新增水土流失预测体系。主要内容如下: 1、调查研究。开发建设项目破坏地表形态,排弃、堆积大量弃土弃渣,是造成新增水土流失的首要环节,开展建设项目区水土流失调查,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研究新增水土流失量的基础工作。通过对典型区域开发建设项目调查,基本摸清了该区的新增水土流失情况。 2、试验研究。开展不同下垫面天然降雨入渗试验、人工降雨侵蚀试验、弃土弃渣饱和侵润体稳定性试验等。研究了降雨、入渗、侵蚀产沙发生发展的深层规律,取得了大量试验研究成果。 3、分析研究。本论文采用两种方法分析典型区域新增水土流失量,并将两种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试验研究成果的可靠性。 4、预测研究。利用取得的指标、参数、降雨侵蚀力及土壤抗冲性研究成果,提出了用于分析计算及预测开发建设项目新增水土流失量的数学模型法、土壤侵蚀系数法、流失系数法和水土流失后评估分析计算法等多种方法体系。 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王鸿斌[6](2005)在《湫水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采用“水文法”、“水保法”(以洪算沙)两种计算方法相互印证,以“水保法”为重点,利用湫水河流域土地详查资料,结合典型调查,建立了水土保持坡面措施减水减沙指标体系,并初步探讨了该流域产流产沙基本规律和水沙变化情况,计算了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论文取得了如下研究结论: (1) 根据湫水河流域水文站网布设情况,对降雨资料进行系列化处理和代表性分析,建立了降雨、径流、泥沙关系式——水文统计模型。建立的水文统计模型主要有:降雨产流模型、降雨产沙模型和洪水泥沙模型。 在计算方法上,采用不同系列对比法、双累计曲线法和经验公式法重点对洪水和洪沙进行了计算分析。 (2) 在“水保法”分析计算中,对“以洪算沙”法做了一定改进,在系统分析径流小区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流域坡面措施减洪指标体系,并对湫水河流域90年代水土保持减洪减沙效益进行了计算分析。 (3) 对湫水河流域“经验公式法”和“水保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两种计算结果存在差别的原因。 (4) 对湫水河流域水土保持大面积治理提出了宏观性建议,提出了水沙研究的不足和改进方法。
高学田,唐克丽,张平仓,王文龙[7](1994)在《神府─东胜矿区一、二期工程中新的人为加速侵蚀》文中提出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本文论述了矿区工程建设中松散堆积物的形成及其对侵蚀的影响;矿区新的人为加速侵蚀方式及其危害;最后讨论了新的人为加速侵蚀的防治对策。考察区现有松散堆积物1391.77万m3,主要来源于采矿(露天矿及井矿)、铁路、公路建设及采石。根据松散堆积物堆积的地形部位,河道堆积物占总量的60.8%,是造成河道输沙量剧增和行洪障碍物的主要来源。新的人为加速侵蚀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危及矿区的生存和持续发展。1994年上半年,河道的强力清障取得了汛期行洪安全的显着成效。但随着开矿等工程建设的发展,大量松散堆积物的合理堆放、处理,以及因开矿而已破坏的环境的整治任务仍十分艰巨,应作为煤田开发同步进行的环境建设重大项目。
张胜利[8](1992)在《窟野河水沙变化发展趋势预测》文中研究指明窟野河是黄河河龙区间水土流失严重的一条多沙粗沙支流,流域内人类活动频繁,神府东胜煤田正在开发,其水沙变化发展趋势令人关注。经分析预测,神府东胜矿区一、二期工程排弃的土石数量为6.3亿t,1987~2000年平均每年增沙1130~1350万t;2000年前规划治理减沙效益为37.1%,减水效益为37.8%;一次洪水垮坝冲失的泥沙,将增加该次洪水泥沙量的13.3%~36.5%;河道淤积会加重防洪困难,其泥沙还可能集中排入黄河;丰水年份洪水泥沙有可能剧增,枯水年份水量进一步减少,甚至会出现水资源危机。
张胜利,时明立,张利铭,任京柱[9](1992)在《神府东胜煤田开发对侵蚀产沙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调查研究、资料分析及室内外观测试验基础上,对神府东胜煤田的开发对侵蚀和产沙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煤田开发加重了水土流失,使入黄泥沙增加,且颗粒变粗,高含沙水流出现机率增加,泥沙重率变大。
冯国安[10](1992)在《黄河中游粗沙的来源主要是风沙(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四、对窟野河下游特大侵蚀模数置疑 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是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年均输沙模数达1万t/km2以上的就有7.7万km2,其中窟野河下游地区的输沙
二、从窟野河“89·7”洪水看神府东胜煤田开发对水土流失和入黄泥沙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窟野河“89·7”洪水看神府东胜煤田开发对水土流失和入黄泥沙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榆神府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模式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矿区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
1.2.2 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研究 |
1.2.3 水土流失防治模式探究 |
1.2.4 系统动力学研究概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资源概况 |
2.1.1 区域范围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河流水文 |
2.1.4 气候气象 |
2.1.5 土壤植被 |
2.1.6 水土流失 |
2.2 经济与煤炭概况 |
2.2.1 社会经济 |
2.2.2 煤炭资源 |
2.2.3 开发概况 |
第3章 榆神府矿区水土流失规律 |
3.1 不同地貌单元的水土流失规律 |
3.1.1 黄土丘陵区 |
3.1.2 风沙草滩区 |
3.2 煤炭开发建设项目不同阶段水土流失区域识别 |
3.2.1 施工建设阶段 |
3.2.2 生产运行阶段 |
3.2.3 关键区域识别 |
3.3 关键区域水土流失规律 |
3.3.1 工业场地区 |
3.3.2 场外道路区 |
3.3.3 开采沉陷区 |
3.3.4 渣土堆放区 |
3.4 研究区水土流失特性 |
第4章 榆神府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模型构建 |
4.1 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 |
4.1.1 系统动力学模型特点 |
4.1.2 研究区水土流失防治模式的系统特征 |
4.1.3 建模原理 |
4.1.4 建模步骤 |
4.2 MWC-SD模型建立 |
4.2.1 MWC-SD模型理论 |
4.2.2 水土保持投资与措施布设子系统 |
4.2.3 水土流失预测与评价子系统 |
4.2.4 榆神府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模式总系统 |
4.3 确定控制参数 |
4.3.1 基于水土保持方案的参数确定方式 |
4.3.2 表函数方式 |
4.3.3 客观参数确定方式 |
4.3.4 确定输入量的取值范围 |
第5章 榆神府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模型检验与仿真 |
5.1 模型检验 |
5.1.1 结构性检验 |
5.1.2 灵敏度检验 |
5.2 有效性分析 |
5.2.1 分析方法 |
5.2.2 XW露天煤矿项目 |
5.2.3 DHZ矿井项目 |
5.2.4 模型评价 |
5.3 模拟仿真 |
5.3.1 仿真意义 |
5.3.2 全煤矿类型仿真 |
5.3.3 shape仿真 |
5.3.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章 榆神府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模式优化策略 |
6.1 基于系统理论的优化策略 |
6.1.1 优化方式与指标 |
6.1.2 生态防治模型 |
6.1.3 经济防治模型 |
6.1.4 社会防治模型 |
6.1.5 研究区综合防治模式思路 |
6.2 基于仿真结果的模型优化建议 |
6.2.1 水土流失投资与措施优化建议 |
6.2.2 综合优化策略 |
第7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窟野河流域水沙演变的尺度效应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数据采集与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窟野河流域现状 |
2.1 流域基本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情况 |
2.1.3 气象水文 |
2.1.4 下垫面基本情况 |
2.1.5 社会经济情况 |
2.2 窟野河流域水文形态分析及水土流失情况 |
2.3 流域水沙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沙演变效应分析 |
3.1 双累积曲线法 |
3.2 双累积曲线法在窟野河水沙分析中的应用 |
3.3 利用MK分析法校验法水沙变化时段确定 |
3.4 水沙演变趋势分析 |
3.5 减水减沙效应计算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地利用对水沙变化的影响 |
4.1 窟野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4.2 土地利用类型对水沙变化的影响 |
第五章 水沙变化影响因子敏感度 |
5.1 驱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方法 |
5.2 驱动因子分析 |
5.3 驱动因子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成果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3)神东煤田不同下垫面侵蚀产沙规律及水动力参数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内外关于煤矿开发建设中水土流失的研究 |
1.2.2 关于其他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研究 |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实验方案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实验设置 |
1.4.3.1 实验小区设置 |
1.4.3.2 实验小区 |
1.4.3.3 实验方法 |
1.4.3.4 试验场次 |
1.4.4 水动力学参数参数计算 |
第二章 神府东胜煤田概况 |
2.1 神府东胜煤田所处的位置 |
2.2 地质地貌及土壤 |
2.3 气候特征 |
2.4 植被 |
2.5 侵蚀特征 |
第三章 不同下垫面径流产沙和水动力学参数特征 |
3.1 原生地面径流产沙及水动力学参数特征 |
3.1.1 原生地面的产流特征 |
3.1.1.1 原生地面径流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
3.1.1.2 原生地面径流率与雨强和坡度的关系 |
3.1.1.3 原生地面初始产流时间 |
3.1.1.4 原生地面土壤水分变化 |
3.1.2 原生地面的产沙特征 |
3.1.2.1 原生地面径流含沙量随时间的变化 |
3.1.2.2 原生地面输沙速率与雨强和坡度的关系 |
3.1.2.3 原生地面径流对输沙速率的影响 |
3.1.3 原生地面水力因素变化特征 |
3.1.3.1 原生地面流速随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变化 |
3.1.3.2 原生地面水深随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变化 |
3.1.4 原生地面侵蚀水动力学参数变化特征 |
3.1.4.1 原生地面雷诺数随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变化 |
3.1.4.2 原生地面水流剪切力随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变化 |
3.1.4.3 原生地面水流功率随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变化 |
3.1.5 原生地面侵蚀产沙与各个参数的关系 |
3.2 扰动地面径流产沙及水动力学参数特征 |
3.2.1 扰动地面的产流特征 |
3.2.1.1 扰动地面径流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
3.2.1.2 扰动地面径流率和雨强和坡度的关系 |
3.2.1.3 扰动地面的初始产流时间 |
3.2.1.4 扰动地面土壤水分变化 |
3.2.2 扰动地面的产沙特征 |
3.2.2.1 扰动地面径流含沙量随时间的变化 |
3.2.2.2 扰动地面输沙速率与雨强和坡度的关系 |
3.2.2.3 扰动地面径流对输沙速率的影响 |
3.2.3 扰动地面水力因素变化特征 |
3.2.3.1 扰动地面流速随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变化 |
3.2.3.2 扰动地面水深随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变化 |
3.2.4 扰动地面侵蚀水动力学参数特征 |
3.2.4.1 扰动地面雷诺数随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变化 |
3.2.4.2 扰动地面水流剪切力随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变化 |
3.2.4.3 扰动地面水流功率随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变化 |
3.2.5 扰动地面侵蚀产沙与各个参数的关系 |
3.3 非硬化路面径流产沙及水动力学参数特征 |
3.3.1 非硬化路面的产流特征 |
3.3.1.1 非硬化路面径流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
3.3.1.2 非硬化路面径流率与雨强和坡度的关系 |
3.3.1.3 非硬化路面的初始产流时间 |
3.3.1.4 非硬化路面土壤水分变化 |
3.3.2 非硬化路面的产沙特征 |
3.3.2.1 非硬化路面径流含沙量随时间的变化 |
3.3.2.2 非硬化路面输沙速率与雨强和坡度的关系 |
3.3.2.3 非硬化路面径流对输沙速率的影响 |
3.3.3 非硬化路面水力因素变化特征 |
3.3.3.1 非硬化路面流速随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变化 |
3.3.3.2 非硬化路面水深随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变化 |
3.3.4 非硬化路面侵蚀水动力学参数特征 |
3.3.4.1 非硬化路面雷诺数随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变化 |
3.3.4.2 非硬化路面水流剪切力随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变化 |
3.3.4.3 非硬化路面水流功率随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变化 |
3.3.5 非硬化路面侵蚀产沙与各个参数的关系 |
3.4 弃土体径流产沙及水动力学参数特征 |
3.4.1 弃土体的产流特征 |
3.4.1.1 弃土体径流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
3.4.1.2 弃土体径流率和降雨强度的关系 |
3.4.1.3 弃土体的初始产流时间 |
3.4.2 弃土体的产沙特征 |
3.4.2.1 弃土体径流含沙量随时间的变化 |
3.4.2.2 弃土体输沙速率与雨强的关系 |
3.4.2.3 弃土体径流对输沙速率的影响 |
3.4.3 弃土体水力因素变化特征 |
3.4.3.1 弃土体流速随降雨强度的变化 |
3.4.3.2 弃土体水深随降雨强度的变化 |
3.4.4 弃土体侵蚀水动力学参数特征 |
3.4.4.1 弃土体雷诺数随降雨强度的变化 |
3.4.4.2 弃土体水流剪切力随降雨强度的变化 |
3.4.4.3 弃土体水流功率随降雨强度的变化 |
3.4.5 弃土体侵蚀产沙与各个参数的关系 |
3.5 弃渣体产流产沙及水动力学参数特征 |
3.5.1 沙多石少弃渣体产流产沙及水动力学参数特征 |
3.5.1.1 沙多石少弃渣体的产流特征 |
3.5.1.2 沙多石少弃渣体的产沙特征 |
3.5.1.3 沙多石少弃渣体水力因素特征 |
3.5.1.4 沙多石少弃渣体侵蚀水动力学参数特征 |
3.5.1.5 沙多石少弃渣体侵蚀产沙与各个参数的关系 |
3.5.2 沙少石多弃渣体产流产沙及水动力学特征 |
3.5.2.1 沙少石多弃渣体产流特征 |
3.5.2.2 沙少石多弃渣体的产沙特征 |
3.5.2.3 沙少石多弃渣体水力因子特征 |
3.5.2.4 沙少石多弃渣体侵蚀水动力学参数特征 |
3.5.2.5 沙少石多弃渣体侵蚀产沙与各个参数的关系 |
3.5.3 煤矸石径流产沙特征 |
3.5.3.1 煤矸石的产流特征 |
3.5.3.2 煤矸石的产沙特征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下垫面径流产沙和水动力学特征对比分析 |
4.1 不同下垫面产流特征对比 |
4.1.1 不同下垫面径流率对比分析 |
4.1.2 不同下垫面初始产流时间对比分析 |
4.2 不同下垫面产沙特征对比 |
4.2.1 原生与扰动地面的输沙速率对比 |
4.2.2 弃土弃渣体的输沙速率对比 |
4.2.3 现实条件中不同下垫面整体产沙趋势大小比较 |
4.3 不同下垫面水力因素特征对比 |
4.3.1 原生与扰动地面的水力因素对比 |
4.3.2 弃土弃渣体的水力因素对比 |
4.4 不同下垫面侵蚀水动力学参数对比 |
4.4.1 原生与扰动地面侵蚀水动力学参数对比 |
4.4.2 弃土弃渣体水动力学参数对比 |
4.4.3 不同下垫面水流剪切力趋势大小比较 |
4.5 不同下垫面侵蚀比例 |
4.6 小结 |
第五章 弃渣体防护效应 |
5.1 弃渣体防护条件下产流随降雨时间的变化 |
5.2 弃渣体防护条件下含沙量随降雨时间的变化 |
5.3 泥石流现象分析 |
5.4 防护措施对产流的影响 |
5.5 防护措施对产沙的影响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问题和需进一步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生态脆弱区大型能源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及优化调控 ——以榆林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论文特色与新进展 |
2 研究思路及基础理论 |
2.1 研究思路 |
2.2 资源开发与生态效应理论诠释 |
2.3 生态过程与人类活动互动机理 |
2.4 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视角 |
3 榆林市能源开发基础背景研究 |
3.1 自然概况 |
3.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3.3 气候暖干化研究 |
3.4 小结 |
4 能源开发对榆林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及优化调控研究 |
4.1 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
4.2 能源开发与农村脱贫互动发展模式 |
4.3 能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的优化调控对策 |
4.4 小结 |
5 能源开发对榆林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优化调控研究 |
5.1 能源开发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
5.2 能源开发前后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分析 |
5.3 优化调控对策 |
5.4 小结 |
6 能源开发对榆林市水资源的影响及优化调控研究 |
6.1 水土资源利用现状与问题 |
6.2 产业部门用水结构及其动态变化 |
6.3 能源开发对水资源影响过程研究——以窟野河为例 |
6.4 水资源优化调控对策 |
6.5 小结 |
7 榆林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与优化调控模式研究 |
7.1 资源开发与区域PRED系统演化 |
7.2 层次分析法(AHP)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3 基于AHP的可持续发展评价 |
7.4 可持续发展优化调控模式研究 |
7.5 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 |
(5)黄河中游地区开发建设项目新增水土流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侵蚀环境特征 |
2.1 自然环境 |
2.1.1 气候条件 |
2.1.2 地质地貌 |
2.1.3 地层与植被 |
2.1.4 水土流失特点 |
2.2 社会经济 |
2.3 开发建设概况 |
2.3.1 “黑三角”地区开发建设概况 |
2.3.2 “金三角”地区开发建设概况 |
2.3.3 陕甘宁蒙油气田开发建设概况 |
2.3.4 汾河流域经济产业带和关中经济产业带 |
第三章 典型区域开发建设项目新增水土流失调查 |
3.1 典型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社会经济概况 |
3.1.1 自然环境特点 |
3.1.2 社会经济及开发建设概况 |
3.2 调查内容与方法 |
3.2.1 调查内容 |
3.2.2 调查方法 |
3.3 调查成果 |
3.3.1 典型区域调研成果 |
3.3.2 专项调研成果 |
第四章 典型区域新增水土流失试验研究 |
4.1 降雨入渗试验 |
4.1.1 天然降雨侵蚀试验 |
4.1.2 人工降雨侵蚀试验 |
4.1.3 放水冲刷试验 |
4.2.弃土弃渣饱和侵润体稳定性试验 |
4.2.1 试验场地的选择 |
4.2.2 试验过程与结果 |
4.3 基流与洪水对弃土弃渣的淘冲试验 |
4.3.1 试验场地布设 |
4.3.2 观测内容、方法与结果 |
第五章 试验结果分析 |
5.1 典型区域新增水土流失量分析 |
5.1.1 新增水蚀量分析 |
5.1.2 风蚀量分析 |
5.2 实测资料分析 |
5.2.1 典型区域降水、径流、泥沙特性 |
5.2.2 典型区域产输沙规律 |
5.2.3 水土保持措施减沙量分析 |
5.2.4 河道冲淤测量情况 |
5.2.5 新增水土流失量估算 |
5.2.6 开发建设对乌兰木伦河输沙量的影响 |
第六章 水土流失预测研究 |
6.1 典型区域新增水土流失预测方法研究 |
6.1.1 新增流失系数法 |
6.1.2 新增土壤侵蚀系数法 |
6.1.3 数学模型法 |
6.1.4 水土流失后分析计算法 |
6.2 黄河中游地区开发建设项目新增水土流失预测 |
6.2.1 黄河中游地区降雨侵蚀力 |
6.2.2 黄河中游地区土壤抗冲性 |
6.2.3 黄河中游地区开发建设项目新增水土流失预测 |
6.2.4 黄河中游地区开发建设项目新增水土流失事后分析评价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湫水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1.1 项目背景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2 流域概况及水文统计资料系列状况 |
2.1 流域概况 |
2.2 水文站网及统计资料系列状况 |
2.3 流域水沙基本特点 |
3 减水减沙效益水文计算 |
3.1 流域产生效益年份的确定 |
3.2 水沙资料的还原 |
3.3 降雨产流规律 |
3.4 降雨产沙规律 |
3.5 流域水沙关系 |
3.6 减水减沙效益的水文分析计算 |
3.7 水文分析的基本结论 |
4 减水减沙效益的水保分析计算 |
4.1 各项水保措施面积的确定 |
4.2 坡面措施减洪减沙效益计算 |
4.3 淤地坝减洪减沙计算 |
4.4 水库、灌溉减水减沙量的计算 |
4.5 河道冲淤量计算 |
4.6 工业及城镇生活用水减水量计算方法 |
4.7 人类活动增洪增沙量计算方法 |
4.8 水保法计算结果分析 |
5 水文法与水保法结果的对比与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问题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神府东胜煤田开发对侵蚀产沙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区自然特点和开发概况 |
1.1 矿区自然特点 |
1.1.1 多暴雨 |
1.1.2 地面物质松散 |
1.1.3 基岩产沙多 |
1.1.4 植被稀少 |
1.1.5 水土流失严重,洪水输沙量大 |
1.2 矿区开发概况 |
1.2.1 开采规模及分布 |
1.2.2 主要产沙方式 |
2 煤田开发对径流、泥沙影响的分析 |
2.1 年径流、泥沙过程线变化 |
2.2 年径流、泥沙双累积曲线变化 |
2.3 泥沙组成的变化 |
2.4 相近年径流量输沙量变化 |
2.5 相似洪水输沙量的变化 |
2.6 相似降雨洪水产流产沙变化 |
2.7高含沙水流出现情况变化 |
3 结论 |
四、从窟野河“89·7”洪水看神府东胜煤田开发对水土流失和入黄泥沙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榆神府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模式仿真研究[D]. 王惠泽.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2]窟野河流域水沙演变的尺度效应驱动因素研究[D]. 赵溦.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6(02)
- [3]神东煤田不同下垫面侵蚀产沙规律及水动力参数特征[D]. 王贞.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1(06)
- [4]生态脆弱区大型能源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及优化调控 ——以榆林市为例[D]. 刘晓琼. 陕西师范大学, 2007(05)
- [5]黄河中游地区开发建设项目新增水土流失研究[D]. 田杏芳. 河海大学, 2005(06)
- [6]湫水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研究[D]. 王鸿斌. 西安理工大学, 2005(03)
- [7]神府─东胜矿区一、二期工程中新的人为加速侵蚀[J]. 高学田,唐克丽,张平仓,王文龙. 水土保持研究, 1994(04)
- [8]窟野河水沙变化发展趋势预测[J]. 张胜利. 中国水土保持, 1992(12)
- [9]神府东胜煤田开发对侵蚀产沙的影响[J]. 张胜利,时明立,张利铭,任京柱. 水土保持学报, 1992(02)
- [10]黄河中游粗沙的来源主要是风沙(续)[J]. 冯国安. 中国水土保持, 19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