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献分析看浙江省竹学研究进展

从文献分析看浙江省竹学研究进展

一、从文献分析看浙江省竹类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孟家[1](2021)在《竹材的重构 ——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竹构建筑技艺重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傣族竹构建筑凝结着傣族人民的聪明智慧,是他们顺应自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的成果。然而在现代化的今天,傣族村寨竹构建筑因防霉、防腐、防蛀以及节点连接方式上的一些问题,其建筑耐久性和审美需求不能够适应当下时代的发展。当前,傣族竹构建筑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契机,随着近年来大家对生态、绿色、可持续建筑的关注度提高,大家的目光又重新回到了竹子这一传统材料上,竹构建筑逐渐成为建筑界研究的热点,同时有许多优秀的实践作品问世。经过笔者对傣族村寨田野调查发现,傣族村寨不仅有着丰富的建筑用竹资源,而且有着自己的一套关于竹材种植、加工处理和营造的传统知识。基于此,本论文以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竹构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一中国传统建筑中独具特色的建筑类型调研,总结传统建造技艺特点与现状问题。同时,梳理国内外优秀的现代竹构建筑技艺,从中提取出可以借鉴的营造技艺和竹材处理工艺,用以改良传统竹构建筑的问题,使之经过重构之后适应今天的发展。在这方面笔者做了一些研究性探索,提出竹材处理加工工艺的更新和节点连接方式的重构策略,并在傣族村寨积极的发展景观建筑,傣族竹构建筑在当下的回归不仅能够使得传统建筑技艺得到传承,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李艺琳[2](2020)在《明清文人花鸟画中园林花卉的文化意蕴与造景手法研究》文中指出当今,公众对于多样化植物景观与园艺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城市园林中的花卉材料尤其是草本材料多自国外引种、并仿照西方种植手法进行应用。而古典园林中的花卉景观现状却单一、重复,无法满足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时代要求。已有的植物造景研究多聚焦在传统名花和木本植物上,古典园林的图像学研究则以山水画、园林画为主要材料,未将花鸟画纳入研究范畴,所以在中微观尺度上表现不足。本研究聚焦于被忽视的文人花鸟画材料以及其背后泛义的园林花卉,选取明清时期(尤明中叶及清康乾时期)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六府,结合文献研究法、图像学方法及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包括名花、杂花、果蔬、药草在内的园林花卉的图像、文本以及实例进行分析,梳理文人“作画”与“造园”关系,探讨包括空间布局、种植形式、种类选择、搭配范式、季相变化、审美特征、文化表达在内的造景手法与文化意蕴,回答了明清江南文人园林中花卉“有哪些”“为什么”以及“怎么用”的问题。文人花鸟画和文人园林在主题与立意、选材与搭配、构图与造景方面具有相似性,本质上都是文人以造化为师,对于自然环境的模仿和对理想空间的创造。明清两代是文人花鸟画和文人造园共同的巅峰,以吴门画派及其传派为代表的文人花鸟画家以画作、画论、画跋的形式记录了自身的园艺实践和园居生活,通过“百花图卷”“花果杂品图”“花卉写生册”“山水花卉册”等反映园林中花卉写生的手卷及册页,展现了不同形式、不同季相、不同寓意的花卉组合范式及与山、水、建筑等园林要素的关系,在时空布局和色彩搭配上呈现出鲜明的特征。由明至清,花卉表现种类的拓展以及对个人情感的强调背后,反映了商品经济背景下文人审美由“雅”到“趣”的转变,在文人之“雅”、士人之“忧”以外,增添了生活化的场景和世俗化的祝愿。对明清文人花鸟画中园林花卉的文化意蕴与造景手法的研究,拓展了传统花文化与花卉造景研究的深度和古典园林领域图像学研究的广度。其中,造景手法的总结可以启发当下花卉应用实践中对传统意匠的延续和发扬,对文化意蕴的探讨则有助于充盈当下花卉文化与园艺生活的内核。

高兴川[3](2019)在《青藏高原地区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土地利用及其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原因,也是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直接体现。交通是青藏高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剧烈地塑造着交通沿线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演化,对该地区生态系统有不同程度影响。在全球变化背景下,从交通-土地利用视角切入,系统分析青藏高原地区交通网络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生态的影响路径与机理,对于调控青藏高原地区人地关系、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此,本文以交通地理学与景观生态学为基础,利用1976~2016年交通网络数据、1980~2016年社会经济数据和实地调研数据,在分析青藏高原地区交通网络演化及其可达性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基础之上,分别从宏观层面和农户尺度入手系统探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生态的影响及其路径。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交通网络演化与可达性方面,青藏高原地区由通达深度越来越深,逐渐转变为技术等级越来越高,路网复杂性增强,正在形成格状交通网络,区域连通性不断增强;交通可达性水平得到显着改善,总体上呈自东向西逐渐递减的空间特征,城市之间的交通时间不断收敛;中心城市和县城交通圈演变阶段具有一致性,即1976~1996年拓展缓慢、1996~2006年快速拓展、2006~2016年稳步增长,沿重要交通干线已形成中心城市4h、县城2h短时交通圈连片格局,湟水河谷地、一江两河等地区初步形成交通廊道。乡镇到最近中心城市、县城的交通可达性水平改善显着,同时随着铁路网络延伸和机场数量增加,到最近铁路、机场的时间可达性水平得到明显提升。(2)交通网络演化对乡镇尺度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影响上,乡镇区位条件与土地利用混合度具有较为显着的空间聚集特征;Moran’s I指数表明随着交通可达性改善,区位条件与土地利用的混合程度、土地利用程度的空间聚集程度将会更加显着。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地区乡镇单元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程度越来越明显,乡镇区位条件的影响系数从0.2778、0.2804上升到0.4027、0.4361。36年的分析结果表明,乡镇区位条件得分大致呈从东到西逐渐降低的规律,高原东部乡镇土地利用变化中的区位条件得分较高。(3)通过选取不同交通可达性、区位条件与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的微观案例,实地调研与问卷分析发现,区位条件影响县城与镇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就业环境,进一步影响居民家庭生计策略变化,对土地利用产生潜在影响。交通可达性与区位条件相对较好的县城与镇区,就业机会更多、土地利用更可能发生变化;不同的区位与自然环境组合,促使村民对土地利用方式与种植结构等变化有显着差异。二元Logistic分析模型结果表明,随着交通可达性与区位条件的改善,特别是与中心城市社会经济联系的加强,居民家庭生计发生显着变化,居民家庭的土地生计依赖性逐渐降低,引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与畜牧业变化,从而促使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4)青藏高原地区交通可达性对不同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的作用机理有显着差异,在宏观层面上的影响主要体现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即交通可达性水平较好、区位条件较优的地区,通常为耕地减少、建设用地总量增加,引起土地利用发生变化;微观层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的功能,即交通可达性带来区位条件的变化,改善了微观案例的发展机会与就业环境,引起居民家庭种植结构与土地生计依赖性发生变化,促使土地利用的功能发生变化。

陈欢,罗昭标,陈博旺,王国威,胡清华[4](2019)在《国内茶油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基于国内主要期刊数据库的分析》文中提出以国内主要文献数据库检索得到的2 830篇茶油相关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计量学分析国内茶油研究状况。结果表明:茶油研究共涉及40个研究领域,但主要集中在林业、轻工业、化学工业和农业经济4个领域;茶油研究文献整体呈增长趋势,自2007年后进入快速增长期,所有文献作者共4 379位,第一作者2 023位,合着率达到61.55%,期刊文献作者与其着作文献数量之间符合洛特卡定律;涉及的40个茶油研究机构主要集中于我国南方,茶油文献数量排名前10的研究机构中湖南占3家;文献刊物分布符合布拉德福定律,可将《中国油脂》等26种期刊视为研究茶油的核心期刊;共有39类基金资助533篇茶油研究文献,基金文献率为18.83%。

李应,韦小平,林黎[5](2018)在《贵州省竹类研究中文文献统计分析》文中指出为了解贵州省竹类研究现状和更好地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贵州省竹类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以期为竹类研究机构和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www.. cnik. net)和《万方数据库》(www. wanfangdata. com. cn)为主要检索数据库获取文献数据,分析贵州省竹类研究文献的发表年代、文献类型和研究机构等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贵州省竹类研究文献主要类型为期刊论文,文献集中发表于2007—2017年,这期间文献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竹类文献所属学科主要集中于生物学、材性与加工利用、森林培育和病虫害这几个重点和热点领域;载文数量较多的期刊中核心期刊较少;竹类研究文献第一作者发文数量超过10篇的只有4人;竹类研究文献的产出单位主要集中在高校、研究机构和林业主管部门。

张韫[6](2018)在《苦竹属种质资源挖掘》文中研究说明苦竹属(Pleioblastus)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文化和社会价值。其既包括高大的材用、笋用竹种,也囊收矮小的绿化观赏竹种。苦竹及其近缘种(以下简称“苦竹属种质”)种质资源一直疏于研究。我们从模式产地、主产地及其分布区域进行广泛采样,经过长期积累,较深入系统地调查了其表型性状,提出了苦竹属种质DUS描述性状,并挖掘了部分优特资源;基于NCBI分子数据,开发了部分苦竹属SSR专用引物,并对收集的苦竹属种质进行了分子鉴别研究;对主要苦竹属种系进行了光合生理生态测定和比较分析;外业工作中,发现并首次描述了宜兴苦竹(Pl.yixingensis)的花部结构。以上研究为苦竹属进一步的种质资源整理与挖掘工作积累了数据和材料。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在苦竹属种质的分布地广泛采样,特别是对模式产地的植株性状调查,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表型性状研究,梳理了苦竹属种质的经济性状,编制了苦竹属种质资源DUS描述规范(草案)。共49个种质测试性状,确定了箨鞘质地等13个质量性状,叶脉数等21个数量性状,叶色等15个假质量性状。研究工作中初步发现了3份在秆形等表型性状方面有特质的新种质。2.从NCBI上下载了苦竹属全部587条核苷酸序列(截止2017年11月底),通过MISA软件包处理后,得到404条无冗余序列,检测出含有SSR的序列45条,SSR位点47个。SSR出现的频率为1.14%,且所有SSR均为单核苷酸重复类型。成功开发了6对苦竹属种质SSR专用引物。同时,选择毛竹等的26对SSR引物进行试验,发现只有3对引物具有多态性,说明不同属种的竹类植物的SSR引物通用性不好,开发此6对苦竹属SSR具有专用性的引物具有必要性。3.采用开发的引物,对收集的62份苦竹属种质进行检测、鉴别,共检测到37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4.1111个等位基因,最多的检测到7个等位基因。根据软件NTSYS计算苦竹属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按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性系数0.658水平下,62份种质材料可分为8类。基本支持中国产苦竹与日本产苦竹明显分为2大类的分别论,说明他们各自具有独特的起源。新发现的3份种质与苦竹(Pl.amarus)的亲缘关系近,证实了其属于苦竹属身份。4.分析SSR聚类图,发现苦竹属分布最广的斑苦竹(Pl.maculatus)从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地采集了种质样品10份,都聚集合在一起;采自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4省的宜兴苦竹聚为一支,说明了这些种质的遗传稳定性和一致性。有研究者因观察到黄条金刚竹(Pl.Kongosanensis f.aureostriatus)雄蕊数为6等花部特征而移入东笆竹属(Sasaella),将其易名为Sasaella kongosanensis′Aureostriatus′,但本研究的SSR分子鉴别结果不予支持,个中原因有待深入研究。5.对主要苦竹属种系进行了光合生理生态研究。发现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是苦竹属种质光合光响应曲线的最适拟合模型。其中,衢县苦竹(Pl.juxianensis)等8个种质的光响应曲线属于强度抑制型,而宜兴苦竹等6份种质光响应曲线属于饱和趋近型。发现所有种质的光补偿点均低于20μmol·m-2·s-1,光饱和点秋竹(Pl.gozadakensis)达到2000μmol·m-2·s-1以上,其他均低于1200μmol·m-2·s-1,有效光合辐射在3-14μmol·m-2·s-1之间,表明了苦竹属种质的耐阴性,可作为苦竹引种、栽培,林下配植的重要依据。试验中同时发现苦竹属种质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NPQ、q P、ΦPSⅡ、ETR等普遍偏低,说明其受到了环境胁迫。6.野外调查中,发现了河南、浙江、江苏、安徽等地的宜兴苦竹于2017年4月同步开花的现象。外业得知宜兴苦竹雄蕊数3,4,5,6均有,以3为主,SSR分子结果也聚集在一起,应属于苦竹属资源,不宜更名为宜兴酸竹(Acidosasa yixingensis)。宜兴苦竹的花粉为浅染型败育,其花粉萌发率仅有5.11%,结实率不足10%。

蔡函江,毕毓芳,潘雁红,丁兴萃[7](2017)在《近10年浙江竹类文献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2个期刊数据库中收录的2005-2014年浙江省1 774篇竹类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浙江省竹类文献的年代、载体、重点研究领域和发布单位等分布情况。探讨浙江省竹类研究的现状和进展,研究重点领域和热点,提出竹类研究的空白领域及薄弱环节,以进一步推动未来浙江竹业研究的发展。

丁家友[8](2015)在《知识生态视野下档案学知识网络计量研究》文中提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曾预言“21世纪将是复杂性的世纪”。这一科学预言已被21世纪十数年来世界科学的发展所证实。20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计算机和互联网层出不穷的信息科技创新使得世界范围内各种数据库、开放存取平台、虚拟学习社区等迅猛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人类获取所需各种信息资源的渠道,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研究因此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网络科学这一由数学、物理学、复杂性科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生物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等众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的学科引起了国内外不同领域的广泛重视和参与。知识生态和知识网络作为其中的分支,在图书情报研究向知识管理方向发展的趋势下应运而生,成为知识管理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它们对于知识共享、知识资源开发利用以及知识创新与服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最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中外档案学领域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对档案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使得档案学的学科知识得到了一定的积累。在实践领域,以各种专业性的档案研究机构、协会等组织为依托,档案学学术共同体也不断发育和成长。这为我们考察档案学发展提供了知识客体和知识主体视角。而国内外科技文献数据库的日益完备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则为我们从复杂网络和文献计量角度跟踪档案学知识网络发展状况和演化规律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为从知识生态学视角揭示档案学知识网络的内在特性和演化规律,本文主要采用计量学软件Bibexcel、SPSS和网络分析软件Gephi、Ucinet、 CiteSpace、Histcite等以及知识元和领域本体工具,以档案学领域引文网络、知识元网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科学计量学的研究方法,以复杂网络理论中节点度与度分布、度的相关性、平均路径长度、聚类系数等为参数,分析了档案学知识体系的属性、特征,以及它所反映的档案学学科演化规律。认为在未来发展的历程中,档案学需要在知识生态学的视野下提倡多元化价值取向,锻造学术共同体,进一步完善档案学的知识体系和学科范式,巩固档案学来自社会赋予的合法性。全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0章引论部分对档案学知识网络相关的几大类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与评述,分析了借鉴移植知识生态学和知识网络理论到档案学领域的可行性,也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的重难点。第1章结合前一章中档案学知识网络的属性和维度等相关概念,明确了档案学知识网络计量的理论基础、科学计量方法、规范等;分别从知识生态学中的知识场理论、知识生命周期理论和知识地图理论视角阐释了知识网络在描述档案学发展规律和学科知识演化机理的有效性,认为它们都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指导着档案学知识网络利用信息技术,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了档案学知识的内部螺旋发展和外部动态关联所组成的网状结构。第2章结合第1章档案学知识网络计量的理论基础和规范,对档案学知识媒介进行了计量与分析,明确档案学知识网络主体和客体计量的知识媒介范围,并基于档案学期刊与其他学科期刊间的引用关系,对档案学跨学科知识交流进行了分析,发现:档案学通过不断地吸收其它学科的营养并通过学科的内化,演变或产生新的研究领域,学科边界得以拓宽;在这个过程中,档案学的知识也向其它学科扩散,辐射自身的影响力,中国档案学学术共同体对档案学的自我认同感更强;但基于期刊计量和以期刊为基础的学科间知识交流分析,发现档案学知识生态系统的整体进化主要通过不同学科间的理论和方法等的相互借鉴和移植,即互补进化路径;而过度集中于人文社会学科的借鉴移植也使得中国档案学在学科规范、获取基础学科支撑方面显得薄弱,向规范科学发展的步伐还比较缓慢,即档案学尚未形成明显的学科内的自组织进化路径,整个档案学知识生态多元化亟待加强;档案学跨学科知识交流主要受专业术语和教育对档案学知识主体的隔离、跨学科成果评价与发表机制、学术共同体和学科组织框架的差异等因素制约。第3章旨在通过对档案学知识主体的计量分析,探讨构成档案学知识网络中知识主体节点的数量、联系以及其隐含的档案学知识主体进行知识生产、共享、传播和创新的行为规律。基于作者群体和高频作者分析,主要探讨了档案学知识主体的知识合作和共享行为。主要从档案学知识主体的合作网络、档案学知识的代际传承、知识主体的知识吸收等角度,结合计量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展开定性分析,发现:档案学知识主体合作网络具有无标度特征,内部连通子网络具有小世界特征;档案学知识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应知识网络中不同节点类型的各种研究者和人才;档案学学术共同体的代际分界不再像过去那样明显,知识的纵向传递的主导地位逐渐让位于横向传递;学术共同体的成员都积极谋求跨学科、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尤其表现为不同时期档案学知识主体的知识吸收行为。第4章从共词和聚类两个角度进行了档案学知识客体(知识元)分析,从客体视角探讨了档案学知识生态系统中的知识吸收现象;提出在档案学知识元(叙词表)基础上建立档案学领域本体;探讨能够体现档案学领域知识的稳定性、遗传性与变异性的档案学知识基因,认为档案学知识基因控制着档案学领域学科、专业、研究方向的发育方向,能帮助档案学知识主体从知识进化角度探索档案学知识的本质以及其持续生成和繁衍的能力,从而为档案学知识创新提供生态理论支持。第5章本章沿袭前几章对知识生态系统三元网络中知识网络和人际网络的分析思路,展开了对档案学知识生态系统中技术网络的讨论。简单阐述了如何在知识网络计量的基础上,寻求档案学知识网络中的重要知识主体节点,构建和谐的档案学知识生态系统的人际网络,建立档案学知识生态系统的内、外部知识网络,并结合各种信息技术,建立基本的档案学知识生态系统框架;并详细阐述这些信息技术对于档案学知识网络实体化的作用,即如何从技术网络的角度建设档案学专业知识库;探讨了档案学知识网络和专业知识库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模式,认为可以基于档案学领域本体或知识基因对档案学知识体系进行划分;档案学知识网络可以变革档案学知识组织方式;可以将档案学知识网络和知识库应用档案学知识服务和学术评价等方面。第6章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认为科学计量学方法和知识生态学理论可以共同为档案学从经验科学向规范科学转变的过程提供更多合法性凭证;档案学知识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需要在学科范式转变的视野下,拓展档案学社会认知范围和知识主体参与程度,并建立档案学专业知识库,为学科发展提供知识服务;同时也提出未来可在档案学领域本体、词汇长尾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计量与分析。

郭起荣,徐振国,冯云,周建梅,廉超,陈红,孙立方[9](2013)在《中国竹类研究60年:期刊论文》文中提出建国60年(1949-2009)来,已知我国竹类研究文献9 698篇,二十世纪80年代论文数量增加速度最快;竹类研究重点分布在林业工程、森林培育学、林业基础学科3个二级学科;浙江、福建2省文献作者过1/3,机构中高等院校发表论文最多;文献群中以"第一作者"人均发文2.56篇,发文30篇以上的有12人;《竹子研究汇刊》居我国竹类研究发文量第一。提出设立"竹学"的设想。

陈红,冯云,马学忠,周建梅,廉超,郭起荣[10](2013)在《中国竹类研究成果分析》文中认为系统搜集、整理了我国1949—2010年间鉴定的竹类研究成果1 000项。分析发现,竹类研究成果数量随年代稳步增长,20世纪80年代开始迅速增长;毛竹的成果数量最多,占总量33.8%;县市级科研单位、院校和省级以上科研院所系统成果数量分别占总量的30.8%、23.1%和21.1%,为产出竹类研究成果的中坚;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四川、广东、安徽、广西等8省成果数量最多,占总量的71.6%;研究成果中,林业工程、森林培育学、经济林学和森林保护学4个二级学科占据总量的78%。

二、从文献分析看浙江省竹类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文献分析看浙江省竹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竹材的重构 ——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竹构建筑技艺重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绿色、可持续建筑的发展前景
        1.1.2 竹构建筑当下的价值体现
        1.1.3 傣族竹建构研究的迫切需求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2.1 竹构建筑的国内研究动态
        1.2.2 竹构建筑的国外研究动态
        1.2.3 傣族竹构建筑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的意义、难点与创新点
        1.3.1 研究的意义
        1.3.2 研究的难点
        1.3.3 研究的创新点
    1.4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的界定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的界定
        1.4.3 概念辨析
    1.5 研究的方法、步骤及章节安排
        1.5.1 研究的方法
        1.5.2 研究的步骤
        1.5.3 章节安排及论文框架
第二章 傣族村寨竹资源及其应用
    2.1 竹资源概况
        2.1.1 西双版纳竹类资源概况
        2.1.2 傣族村寨建筑用竹资源调研
    2.2 傣族村寨对竹材的应用
        2.2.1 竹材在傣族村寨中的应用广泛
        2.2.2 竹材用于傣族村寨环境营造
        2.2.3 傣族对竹材的处理方式
    2.3 傣族传统竹楼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2.3.1 竹楼对傣族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2.3.2 竹楼对傣族生存需求的适应性
        2.3.3 竹楼对傣族竹类资源的适应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傣族传统竹构建筑技艺及发展困境
    3.1 竹构建筑技艺选择的根源
        3.1.1 自然的恩赐
        3.1.2 气候的回应
        3.1.3 技艺的制约
    3.2 竹棚建构技艺
        3.2.1 竹棚建筑“承重”体系
        3.2.2 竹棚建筑“围护”体系
        3.2.3 竹棚建筑节点构造研究
    3.3 竹楼建构技艺
        3.3.1 竹构作为傣族营建的技术选择
        3.3.2 竹楼建筑“承重”体系
        3.3.3 竹楼建筑“围护”体系
    3.4 建构表现认识
        3.4.1 材料的忠实塑造
        3.4.2 建构方式守旧
        3.4.3 形式空间简陋
        3.4.4 在适应中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3.5 傣族竹构建筑发展困境
        3.5.1 环境的变迁
        3.5.2 社会文化的变迁
        3.5.3 传统竹构建筑的主要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竹构建筑技艺发展及建构表现
    4.1 垂直与水平——竹构框架体的建构美学
        4.1.1 垂直和水平的逻辑——竹构框架体的美学诠释
        4.1.2 垒叠搭接的“积木”堆积——竹框架的建构模式
        4.1.3 竹构框架体建筑实例研究
    4.2 曲直形态——竹构单元的装配组合
        4.2.1 杆件的拼接组合——预制单元式结构体系的基础
        4.2.2 完善的结构体系——纯粹几何体的控制
        4.2.3 竹构单元的装配组合建筑作品实例研究
    4.3 编织建构——现代工程与传统竹编技术的结合
        4.3.1 工程技术与竹艺编织技术的结合
        4.3.2 探索其潜在可持续的建筑材料
        4.3.3 编织建构作品实例研究
    4.4 现代竹构建筑加工及节点连接技术
        4.4.1 竹材防护处理和加工工艺的进步
        4.4.2 竹材节点连接技术的进步
        4.4.3 数字化辅助建造技术的广泛应用
    4.5 竹构的原生态表达
        4.5.1 回归自然的精神需求——竹构建筑的原生形态
        4.5.2 竹构的真实性营造——结构材料色彩的真实性
        4.5.3 原生态竹构建筑作品实例研究
    4.6 竹构的地域性契合
        4.6.1 传统材料的诗意建构
        4.6.2 地域文脉的传承与竹构表达
        4.6.3 地域性竹构建筑作品实例研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傣族竹构建筑技艺重构策略研究
    5.1 傣族竹构建筑的发展优势及面临问题
        5.1.1 发展优势
        5.1.2 面临问题
    5.2 傣族竹构建筑技艺重构策略研究
        5.2.1 策略一:竹材处理加工工艺的更新
        5.2.2 策略二:节点连接方式的重构
        5.2.3 策略三:大力推广傣族村寨中的公共建筑
    5.3 重构策略研究的应用案例
        5.3.1 竹材的选用
        5.3.2 竹构建筑技艺重构策略研究的具体操作
        5.3.3 成果表达
    5.4 探寻传统与现代技艺的结合之道
        5.4.1 传统竹构建筑的工艺替换
        5.4.2 传统竹构建筑的技艺提升
        5.4.3 传统竹材料的“新生”
    5.5 傣族竹构建筑发展的趋势探讨
        5.5.1 竹构建筑发展的创新思维
        5.5.2 应用场景的扩大
        5.5.3 精致化建造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的研究结论
    6.2 后续研究及展望
        6.2.1 后续研究
        6.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附录C:西双版纳傣族村寨建筑用竹一览表
附录D:国内外现代竹构建筑节点图录(节选)

(2)明清文人花鸟画中园林花卉的文化意蕴与造景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研究
        1.2.2 传统植物景观与植物文化研究
        1.2.3 传统绘画与园林、植物的交叉研究
    1.3 研究基础
        1.3.1 花鸟画与园林植物景观的相关性
        1.3.2 画作与文献二重证据的科学性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对象、材料及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材料
        1.5.3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图像学/图像志方法
        1.6.3 个案研究法/类型比较法
        1.6.4 研究方法的应用原则
    1.7 研究框架
2 “造化为师”——历代文人园林与文人花鸟画
    2.1 发展历程相似
        2.1.1 唐五代:花鸟画的分科与园林花卉的独立成景
        2.1.2 宋元:文人花鸟画审美的形成与私家园林的兴盛
        2.1.3 明清:文人花鸟画与文人造园的高峰
    2.2 艺术原理同宗
        2.2.1 主题与立意
        2.2.2 选材与搭配
        2.2.3 构图与造景
    2.3 小结
3 “观物之生”——明清文人作画与造园的关系探讨
    3.1 互为再现——以明代吴门画派“青藤白阳”陈淳、徐渭为例
        3.1.1 花鸟画对园林花卉景观的再现
        3.1.2 园林花卉对花鸟画经典范式的再现
    3.2 审美同源——以清代常州画派恽寿平极其传派邹一桂、蒋廷锡为例
        3.2.1 从《南田画跋》看画论对园论的启发
        3.2.2 从《小山画谱》看画谱对造园的影响
    3.3 小结
4 “百花图卷”——明清江南文人园林的花卉造景手法
    4.1 花卉种类选择
    4.2 花卉种植形式
        4.2.1 花丛、花带
        4.2.2 花篱
        4.2.3 花台
        4.2.4 花田、果园、菜园
        4.2.5 药圃
        4.2.6 插花、盆景
        4.2.7 野花组合
    4.3 花卉搭配范式
        4.3.1 常绿植物与开花植物组合(尤重冬、夏二季)
        4.3.2 同季可赏的同类花卉组合
        4.3.3 特殊寓意的花卉组合
    4.4 与其他园林要素的结合
        4.4.1 花卉与山石
        4.4.2 花卉与水体
    4.5 小结
        4.5.1 时空布局特征
        4.5.2 色彩搭配特征
5 “情以物迁”——明清江南文人园林花卉的文化意蕴
    5.1 明性比德
        5.1.1 花卉姿态:“天真”与“羁绊”之辩
        5.1.2 花卉种类:“野逸”与“富贵”之别
    5.2 闲居雅趣
        5.2.1 买花、插花、种花、赏花
        5.2.2 观摩、临写、合绘与“卧游”
    5.3 小结
        5.3.1 明清文人园林花卉文化的特点
        5.3.2 明清文人园林花卉文化的成因
6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研究涉及的古代文献
附录 B 明清文人画参考目录
附录 C 重要文人花鸟画家年表及谱系关系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3)青藏高原地区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可达性
        1.2.2. 土地利用变化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文献分析
        1.3.2. 理论基础
        1.3.3. 实证研究
        1.3.4. 影响机理
        1.3.5. 研究区域已有研究热点
    1.4. 研究述评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2.1.1. 研究问题
        2.1.2. 研究内容
    2.2. 研究区域区位与概况
    2.3.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2.3.1. 资料来源
        2.3.2. 研究方法
    2.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3章 交通网络演化与可达性空间格局演变
    3.1.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3.1.1. 数据来源
        3.1.2. 交通网络发育度量指标
        3.1.3. 时间可达性评价模型
        3.1.4. 潜能可达性评价模型
    3.2. 交通网络的拓展与演变
        3.2.1. 交通网络结构
        3.2.2. 交通网络连通性
    3.3. 宏观层面可达性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3.3.1. 与周边城市的可达性
        3.3.2. 区域平均最短可达时间
        3.3.3. 不同等级城市交通圈的扩张模式
    3.4. 乡镇尺度交通可达性演变特征
        3.4.1. 乡镇到中心城市的交通可达性
        3.4.2. 乡镇到县城的交通可达性
        3.4.3. 乡镇到铁路、机场的交通可达性
    3.5. 小结
第4章 乡镇尺度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变化的影响
    4.1. 方法模型与指标构建
        4.1.1. 土地利用数据来源与指标
        4.1.2. 主成分分析
        4.1.3.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4.2. 宏观层面土地利用格局特征
        4.2.1. 青藏高原地区土地利用规模及其变化
        4.2.2. 青藏高原地区景观结构动态变化特征
        4.2.3. 乡镇尺度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变化
    4.3. 乡镇尺度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影响
        4.3.1. 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
        4.3.2. 交通可达性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4.4. 乡镇尺度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4.4.1. 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的定量测度
        4.4.2. 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的分异
    4.5. 小结
第5章 农户尺度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5.1. 调研镇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
        5.1.1. 案例地选取与调研基本情况
        5.1.2. 调研镇域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变化
        5.1.3. 调研镇域土地利用动态及特征
        5.1.4. 调研镇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
    5.2. 农户尺度土地利用情况及特征
        5.2.1. 调研基本情况
        5.2.2. 县城居民家庭土地利用变化与特征
        5.2.3. 镇区居民家庭土地利用变化与特征
        5.2.4. 交通发展对乡村居民家庭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5.3. 交通可达性对农户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5.3.1. 分析方法与指标体系
        5.3.2. 农户尺度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潜在作用
        5.3.3. 影响路径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交通可达性对不同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的作用机理
    6.1. 宏观层面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
        6.1.1. 自然地理因子
        6.1.2. 社会经济因素
    6.2. 宏观层面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作用机理
    6.3. 农户尺度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作用机理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4)国内茶油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基于国内主要期刊数据库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领域分析
    2.2 年度发表数量分析
    2.3 作者统计
    2.4 研究机构分析
    2.5 文献刊物统计
    2.6 基金文献率分析
3 结论

(5)贵州省竹类研究中文文献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文献来源
    2.2 期刊论文的年代分布
    2.3 期刊文献作者单位类型
    2.4 竹类期刊文献的学科分布
    2.5 期刊文献第一作者分布
    2.6 贵州省竹类期刊文献载体分布
3 讨论与结论

(6)苦竹属种质资源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1.3 苦竹属研究简况
        1.3.1 资源现状
        1.3.2 栽培技术
        1.3.3 生殖发育
        1.3.4 生理生态
        1.3.5 化学利用
        1.3.6 关于日本产苦竹
    1.4 植物新品种研究概述
        1.4.1 植物新品种及其保护
        1.4.2 植物新品种测试
        1.4.3 种质分子鉴别技术应用
    1.5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苦竹属种质资源调查与种质性状选择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调查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性状的选择与描述
        2.2.2 苦竹属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编制
        2.2.3 新种质的发现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苦竹属种质分子鉴别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试验试剂与仪器
        3.2.2 基因组DNA提取
        3.2.3 SSR引物开发
        3.2.4 SSR引物选择
        3.2.5 荧光标记及PCR扩增
        3.2.6 毛细管电泳检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苦竹属种质基因组DNA提取质量
        3.3.2 苦竹属专用SSR引物开发
        3.3.3 苦竹属种质聚类与分析
    3.4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苦竹属种质的光合生理生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试验材料
        4.1.3 试验方法与参数测定
    4.2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气体交换光合生理
        4.3.2 叶绿素荧光生理
    4.4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宜兴苦竹花部特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来源地概况
        5.1.2 试材采集
        5.1.3 花粉萌发试验
        5.1.4 花粉活力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花序的形态结构
        5.2.2 花粉萌发特性
        5.2.3 花粉储藏性
    5.3 结论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苦竹属资源及其种质性状
        6.1.2 苦竹属种质SSR专用引物开发
        6.1.3 苦竹属种质光合生理特性
        6.1.4 宜兴苦竹花部特性
    6.2 讨论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苦竹属DUS测试指南(草案)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7)近10年浙江竹类文献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近年浙江省竹类研究文献分析
    1.1 数据来源
    1.2 竹类文献的年代分布
    1.3 竹类文献的学科分布
    1.4 竹类文献载体的分布
    1.5 核心期刊文献研究领域的分布
    1.6 竹类文献发布单位的分布
2 结论
3 讨论

(8)知识生态视野下档案学知识网络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0 引论
    0.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有关概念界定
        0.2.1 知识网络及相关概念
        0.2.2 网络计量相关概念
        0.2.3 科学研究范式相关概念
    0.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0.3.1 研究内容
        0.3.2 技术路线
        0.3.3 研究方法
    0.4 国内外研究综述
        0.4.1 国外研究综述
        0.4.2 国内研究综述
        0.4.3 国内外研究述评
    0.5 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0.5.1 研究的难点
        0.5.2 创新之处
1 档案学知识网络计量的理论与方法
    1.1 档案学知识主体行为相关理论
        1.1.1 档案学知识主体行为分析
        1.1.2 档案学社会网络分析
        1.1.3 档案学知识科学规范
    1.2 档案学知识客体与媒介相关理论
        1.2.1 档案学知识场
        1.2.2 档案学知识生命周期
        1.2.3 档案学知识地图
    1.3 档案学知识网络计量方法
        1.3.1 计量原理
        1.3.2 计量方法
        1.3.3 计量工具
    本章小结
2 档案学知识媒介计量分析
    2.1 档案学期刊计量
        2.1.1 档案学中文期刊
        2.1.2 档案学外文期刊
    2.2 档案学着作计量
        2.2.1 档案学中文着作
        2.2.2 档案学外文着作
    2.3 其他媒介计量
        2.3.1 互联网平台
        2.3.2 科学基金项目
    2.4 基于期刊计量的跨学科知识交流
        2.4.1 跨学科知识交流概述
        2.4.2 档案学跨学科知识交流分析
    本章小结
3 档案学知识主体计量分析
    3.1 国内档案学知识主体
        3.1.1 作者分布概况
        3.1.2 高频作者分析
    3.2 国外档案学知识主体
        3.2.1 作者群体概况
        3.2.2 高频作者分布
    3.3 档案学知识主体合作行为分析
        3.3.1 档案学术共同体概述
        3.3.2 档案学术共同体合作网络分析
        3.3.3 档案学知识的代际传承
        3.3.4 主体视角的知识吸收
    本章小结
4 档案学知识客体计量分析
    4.1 国内档案学知识客体
        4.1.1 共词分析
        4.1.2 聚类分析
    4.2 国外档案学知识客体
        4.2.1 关键词及主题分析
        4.2.2 客体视角的知识吸收
    4.3 客体知识基因分析
        4.3.1 档案学领域本体
        4.3.2 档案学知识基因分析
    本章小结
5 档案学知识网络的应用前景
    5.1 档案学知识网络的应用策略
        5.1.1 档案学知识生态系统框架设计
        5.1.2 基于知识网络的档案学专业知识库建设
    5.2 基于知识网络的档案学知识组织
        5.2.1 基于本体的档案学知识体系划分
        5.2.2 档案学知识组织方式变革
    5.3 基于知识网络的档案学知识服务
        5.3.1 基于知识网络的档案学知识服务模型
        5.3.2 档案学科Wiki平台服务
        5.3.3 档案学术评价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之处
        6.2.2 展望
附录一:本文主要外文期刊评价来源
附录二:图情档领域社科基金项目计量信息
附录三:本文档案学着作计量样本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9)中国竹类研究60年:期刊论文(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时段分布
        2.1.1 时代特征
        2.1.2 阶段划分
    2.2 学科分布
    2.3 作者分布
    2.4 论文量分布
    2.5 单位分布
    2.6 文献载体
3 结论与讨论

(10)中国竹类研究成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竹类研究成果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2 竹类研究成果分析
    2.1 竹类研究成果的年代分布
    2.2 竹类研究成果的竹种分布
    2.3 竹类研究成果的机构类型分析
    2.4 竹类研究成果的省市分布
    2.5 竹类研究成果的学科分布
3 结果与讨论

四、从文献分析看浙江省竹类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竹材的重构 ——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竹构建筑技艺重构策略研究[D]. 孟家.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2]明清文人花鸟画中园林花卉的文化意蕴与造景手法研究[D]. 李艺琳.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青藏高原地区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D]. 高兴川.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 [4]国内茶油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基于国内主要期刊数据库的分析[J]. 陈欢,罗昭标,陈博旺,王国威,胡清华. 粮油食品科技, 2019(02)
  • [5]贵州省竹类研究中文文献统计分析[J]. 李应,韦小平,林黎. 世界竹藤通讯, 2018(05)
  • [6]苦竹属种质资源挖掘[D]. 张韫.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8(01)
  • [7]近10年浙江竹类文献分析研究[J]. 蔡函江,毕毓芳,潘雁红,丁兴萃. 竹子学报, 2017(02)
  • [8]知识生态视野下档案学知识网络计量研究[D]. 丁家友. 武汉大学, 2015(03)
  • [9]中国竹类研究60年:期刊论文[J]. 郭起荣,徐振国,冯云,周建梅,廉超,陈红,孙立方. 竹子研究汇刊, 2013(04)
  • [10]中国竹类研究成果分析[J]. 陈红,冯云,马学忠,周建梅,廉超,郭起荣.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3(03)

标签:;  ;  ;  ;  

从文献分析看浙江省竹学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