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蓬勃发展的中国通信事业(论文文献综述)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1](2021)在《党领导新中国信息通信业的历史经验与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从播下革命火种的小小红船,到领航复兴伟业的巍巍巨轮,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各行各业取得了辉煌成就。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信息通信业坚守初心使命,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突破一个又一个难关
陈锡标[2](2019)在《DL公司增长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信息通信技术突飞猛进,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3D打印、量子通信等新技术的发展运用,使得信息通信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对于传统的通信企业来说如何抓住机会,利用新技术所带来产业大发展的契机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显得非常重要。文章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指导下,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访谈法、分类对比分析法、工具分析法等方法对DL公司进行研究。本文先分析DL公司的内、外部环境,通过SWOT分析指出DL公司面临着外部的巨大机会与内部挑战,提出了新的企业增长战略,设计了增长战略的发展路径,对增长战略进行实施部署,同时制定战略实施保障措施。本文研究了企业为什么要制定新战略?如何制定增长战略?如何实施增长战略及保障战略实施顺利完成?以DL公司为例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了研究论证。文章得出主要的研究结论有:第一,要体现竞争优势,企业的资源及能力就必须尽可能做到独一无二的、有价值的并且其他企业不容易具有的或短时间无法建立起来的;第二,企业盈利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业的竞争结构;第三,当外部有巨大机会时偏向于选择增长战略,特别是企业内部有优势时更应选择增长战略;第四,企业战略对企业至关重要,增长型战略解决了企业业绩停滞不前问题,实现企业向更高水平发展;最后,当企业没有足够的资源或能力不足时,通过并购能够让企业利用更充实的资源去实施既定的战略。文章研究结果可能有以下两方面的创新和贡献:第一,采用宏观及微观相结合的方法、波特五力模型、SWOT分析法全面分析DL公司的机会及挑战,提出增长战略,而对DL公司的增长战略是从公司的多元化增长及强化内部业务的战略来进行制定,有区别于以往大多研究是单纯以某一战略来制定;提供了更为全面更为深入的解决方案;第二,本文是对DL公司战略的全面深入研究并总结输出,对相似的传统通信技术服务企业在进行战略管理上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苑占伟[3](2017)在《中国通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息产业经过四次发展革命之后,传统通信运营商的网络运营、语音运营市场逐渐萎缩,处境艰难。中国通信运营商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或者积极转型,培育发展新动能;或者固守现有发展战略,逐渐被市场淘汰。本文在研究中国通信运营商战略转型背景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系统学相关理论及分析工具,研究中国通信运营商在战略转型面临的问题,论文以系统理论和战略转型相关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动态自适应理论,提出中国通信运营商动态自适应战略转型模型,并对其运行机理进行详细阐述。在中国通信运营商动态自适应战略转型模型理论基础上,借鉴华为公司转型成果,结合中国通信运营商自身的行业特点,对中国通信运营商战略转型进行顶层设计并对转型的实践进行系统论述。主要研究成果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使用系统学理论,结合中国通信运营商的特点,建立中国通信运营商系统模型,全面、系统、动态的将中国通信运营商作为整体进行分析,解决现有企业转型分析方法和机制中孤立、片面的问题。(2)以往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对企业在内外部环境确定的情况下进行的研究,但就目前看,通信运营商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并不是静止的,其战略转型实践也不应该是静止的。本文建立的中国通信运营商动态自适应战略转型模型主要研究在内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的条件下企业战略转型的问题和途径,研究如何选择模型输入量、如何获取内外环境数据、如何进行攻防识别监控、如何保证转型动作策略执行的效果,以实现中国通信运营商全面、动态、前瞻性的转型。对现有转型理论进行补充,界定和明确了中国通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的实质和内涵,为中国通信运营商在转型机制、转型模式方面提供新的理论方法。(3)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例研究,使用中国通信运营商动态自适应战略转型模型,对中国通信运营商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确定转型的输入量,输出转型动作策略,论述转型监控手段,保证转型的效果,对本文理论成果在实践中如何检验进行了深入探讨。(4)在分析中国通信运营商动态自适应战略转型模型中的内外环境探测模型时,丰富PEST分析方法内涵,除分析国内环境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外,增加国际环境的分析维护,即PEST+分析方法。在传统五力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企业自适应能力”维度,更加全面地分析企业竞争环境和核心竞争力,即竞争六力模型分析。
古松,杨海玉,舒文琼,乐宁,胡晓女,宿建光,孙慧,鲁义轩,杨海峰,郑宏,李鹏,董玉楠,刘兵,刘启诚,阴志华,王倩倩,杜娟[4](2005)在《北邮人——中国通信业五十年见证》文中研究表明北京邮电大学--中国通信行业的"黄埔军校",到今年10月已经走过了五十年的春华秋实路,她为中国通信业的建设和发展输送了一批批骨干人才。在中国通信业发展的每一个重要的时刻,都有北邮人的见证,在重要的历史事件中也每每留下了北邮人的身影。本期我们选取了中国通信发展历史上的60件大事,并随机采访了60位曾经在北京邮电大学工作和学习过的业内人士,让我们一起在对中国通信业辉煌发展史的回忆当中,共同找寻北邮人所留下的历史足迹。
本刊编辑部[5](2003)在《趋势2003》文中研究说明历经风云变幻,2003年,中国电信业的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新的一年,承改革成就,借十六大东风,百万信息产业大军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激情演绎电信业的2003,为电信业走出冬天,走向新的辉煌而奋战。站在这新的起点,畅想电信业未来一年的发展,我们渴望电信业的发展能峰回路转,红红火火,波澜壮阔,蒸蒸日上,希望每一位通信人都前程似锦,事业发达。不经风雨,难见彩虹。任何一位旁观者,不去参与,都很难准确预言一个产业的未来。因此,为展望中国电信业的2003,《通信世界》全员出动,邀请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通信管理局局长、各运营公司总经理,畅谈2003年工作思路,展望产业未来。汇集了这些来自业界最前线声音,我们就不难描绘我国电信业的2003。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并没有收齐每个省每位局长、老总的谈话,在此,我们深表歉意。
宋直元,谢高觉,刘立清,苏金生,王建宙,张立贵,周泽和,田溯宁,杨忠良,欧阳忠谋,周寰,朱家新,奚国华,施继兴,徐锡洲,张书华,冀克平,张立华,杨迈,Michael Solvie,薛耀焜,吴鹰,关赫德[6](2001)在《迎接新世纪特辑》文中研究指明 新世纪即将来临,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不禁令人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信网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深感鼓舞,对廿—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满怀信心。廿世纪下半叶,随着微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技术,光电子技术、航天技术的发展,通信网络技术也经历了从人工到自动,从模拟到数字,从单—业务到综合业务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光纤通信、卫星通信、微波通信、程控交换以及移动通信等一系列先进的通信技术被我国通信网所采用。但是,在廿世纪九十年代出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传统电话通信网络技术融合的趋势,特别是国际
李鸣生[7](1998)在《中国863》文中提出即使一场世界大战把人类的全部物质财富都摧毁了。但只要人类的精神财富——科学技术还存在于人脑之中。那么人类用几十年、几百年的时间,就能把现代化世界重新建设起来。但是,倘若连人类的全部精神财富也摧毁无遗,那么,人类重建现代化世界。就要再走一遍人类万年乃至几万年所走过的历史。——英国科学家 K·波普尔
金建,周向奎[8](1996)在《面向21世纪中国通信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分析中国通信信息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中国通信信息产业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及其政策措施选择
武汉大学改革开放研究课题组[9](2021)在《中国“入世”20年来开放型经济六大发展趋势》文中认为加入WTO后,中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入世20年来,中国开放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呈现六大发展趋势:一是从更多重出口和引进外资,向注重进出口协同发展、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转变;二是以对外开放倒逼国内经济改革,从扩大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到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三是开放成果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多元市场主体共创共享,民营经济逐渐成长为外经外贸新增长极;四是创新驱动逐渐成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五是对外开放区域布局与结构持续优化、趋于均衡,更加注重统筹发展与安全;六是从顺应规则被动融入全球化到积极主动引领新型全球化,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黄岸媚[10](2021)在《从TTK到TCL 十年磨砺成就“中国电话大王”》文中研究指明从1981年出发至2021年,从美丽惠州出发至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TCL蓬勃而发,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四十年。四十年前,TCL从一家生产录音磁带的小企业起步,投身中国制造业。经过四十年来持续变革创新、转型升级,目前已形成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三
二、蓬勃发展的中国通信事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蓬勃发展的中国通信事业(论文提纲范文)
(1)党领导新中国信息通信业的历史经验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党领导信息通信业的发展历程 |
二、党领导新中国信息通信业的发展成就 |
三、党领导新中国信息通信业的经验与启示 |
(2)DL公司增长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企业战略选择理论 |
2.2 增长型战略理论 |
2.3 资源基础理论 |
2.4 企业竞争理论 |
2.4.1 波特定位战略 |
2.4.2 动态竞争理论 |
2.5 战略推进理论 |
2.6 相关分析方法 |
2.6.1 PEST分析法 |
2.6.2 SWOT分析法 |
2.6.3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 |
第三章 DL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
3.1 DL公司发展状况 |
3.2 信息通信产业发展状况 |
3.2.1 电信的发展状况 |
3.2.2 物联网的发展状况 |
3.2.3 ICT人才培养发展状况 |
3.2.4 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 |
3.3 宏观环境分析 |
3.3.1 政治法律环境 |
3.3.2 经济人口环境 |
3.3.3 社会文化环境 |
3.3.4 技术自然环境 |
3.4 市场环境分析 |
3.5 行业环境与竞合分析 |
3.5.1 行业内部竞争分析 |
3.5.2 顾客讨价还价的权力 |
3.5.3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权力分析 |
3.5.4 替代产品的威胁 |
3.5.5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3.5.6 竞合分析 |
3.6 DL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6.1 企业资源分析 |
3.6.2 企业能力分析 |
3.6.3 企业核心专长分析 |
第四章 DL公司增长战略选择 |
4.1 基于SWOT分析的战略选择 |
4.1.1 企业优势 |
4.1.2 企业劣势 |
4.1.3 外部机会 |
4.1.4 外部威胁 |
4.1.5 SWOT分析矩阵 |
4.2 基于发展态势下的战略选择 |
4.3 DL公司的增长战略选择 |
4.3.1 多元化战略 |
4.3.2 竞争战略 |
4.3.3 强化战略 |
第五章 DL公司增长战略设计与实施 |
5.1 公司使命、愿景 |
5.2 战略目标 |
5.3 战略实施计划制定 |
5.3.1 短期划(1-3 年) |
5.3.2 中期计划(3-5 年) |
5.3.3 中长期阶段计划(5-10 年) |
5.4 战略实施部署 |
5.4.1 并购推进多元化战略的实施 |
5.4.2 竞争战略的实施 |
5.4.3 强化战略的实施 |
第六章 DL公司增长战略实施保障 |
6.1 强化公司治理 |
6.1.1 完善董事会治理机制 |
6.1.2 强化集团管控 |
6.1.3 建立并完善对子公司的管控 |
6.2 调整组织架构 |
6.3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
6.4 建立并完善全方位的激励机制 |
6.5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通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通信运营商界定 |
1.1.2 经济政策环境 |
1.1.3 产业市场环境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 |
1.4.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战略转型理论研究综述 |
2.1 关于战略管理相关理论研究 |
2.1.1 战略管理概念研究 |
2.1.2 战略管理内容 |
2.1.3 战略管理理论演化 |
2.1.4 战略管理的简要评述 |
2.2 关于战略转型相关理论研究 |
2.2.1 战略转型概念研究 |
2.2.2 战略转型分类研究 |
2.2.3 战略转型的影响因素 |
2.3 通信运营商企业战略转型研究 |
2.3.1 企业战略转型概念研究 |
2.3.2 通信运用商企业战略转型的简要评述 |
2.4 关于战略转型相关分析工具文献综述 |
2.4.1 PEST分析法 |
2.4.2 SWOT分析法 |
2.4.3 雷达模型分析法 |
2.4.4 六力模型分析 |
第三章 外部环境机遇与挑战分析 |
3.1 PEST+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1.5 国际环境 |
3.2 竞争六力模型分析 |
3.2.1 竞争对手分析 |
3.2.2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3.2.3 替代品的威胁 |
3.2.4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
3.2.5 客户的讨价还价能力 |
3.2.6 企业的自适应能力 |
第四章 内部环境优势与劣势分析 |
4.1 优势 |
4.1.1 传统积累的优势 |
4.1.2 万物互联时代的新优势 |
4.2 劣势 |
4.2.1 资本价值 |
4.2.2 市场业绩 |
4.2.3 客户吸引 |
4.2.4 社会声望 |
4.2.5 组织环境 |
4.2.6 产业贡献 |
4.2.7 创新能力 |
4.3 雷达模型分析 |
第五章 中国通信运营商战略转型模型设计 |
5.1 中国通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理论基础框架 |
5.1.1 系统理论 |
5.1.2 企业理论 |
5.2 企业转型案例借鉴 |
5.2.1 中国移动公司转型案例 |
5.2.2 华为公司转型成果借鉴 |
5.3 中国通信运营商系统模型 |
5.4 中国通信运营商动态自适应战略转型模型 |
5.4.1 内外环境探测分析 |
5.4.2 模型自学习形成转型目标 |
5.4.3 转型动作策略执行 |
5.5 中国通信运营商战略转型整体设计 |
第六章 中国通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的实施 |
6.1 通信运营商转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6.1.1 运营商转型必要性分析 |
6.1.2 运营商转型可行性分析 |
6.2 中国通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目标 |
6.2.1 融入国家战略,提供更优质的基础设施 |
6.2.2 重构通信4.0新型网络架构 |
6.2.3 布局第三条增长曲线 |
6.2.4 依托开放平台,打造共赢生态链 |
6.2.5 大数据助力运营商数据运营 |
6.3 转型动作策略执行 |
6.3.1 环境认知 |
6.3.2 资源整合 |
6.3.3 管理控制 |
6.3.4 持续创新 |
第七章 转型风险控制及保障措施 |
7.1 转型的风险识别及控制 |
7.1.1 转型中的风险 |
7.1.2 转型的风险控制 |
7.2 转型中的保障措施 |
7.2.1 组织机构改革 |
7.2.2 推进国资改革 |
7.2.3 机制体制改革 |
7.2.4 内部产权优化 |
7.2.5 企业文化建设 |
第八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1.1 主要结论 |
8.1.2 本文的不足 |
8.2 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英文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部分研究成果 |
(5)趋势2003(论文提纲范文)
A安徽 |
B北京 |
C重庆 |
F福建 |
G甘肃 |
G广东 |
G广西 |
G贵州 |
H河北 |
H海南 |
H黑龙江 |
H河南 |
H湖北 |
H湖南 |
J江西 |
J江苏 |
J吉林 |
L辽L |
N内古N |
N宁夏 |
Q青海 |
S山东 |
S陕西 |
S上海 |
S山西 |
S四川 |
T天津 |
X新疆 |
X西藏 |
Y云南 |
Z浙江 |
G广东 |
(9)中国“入世”20年来开放型经济六大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更多注重出口和引进外资到进出口协同和双向投资并重 |
二、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渐进转向更加注重制度型开放 |
三、在国企民企外企多元主体发展格局中民企活力显着增强 |
四、从发挥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转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发展 |
五、对外开放区域布局与结构不断改善 |
六、从被动融入全球化逐步到主动引领新型全球化 |
(10)从TTK到TCL 十年磨砺成就“中国电话大王”(论文提纲范文)
起步 |
瞄准磁带市场赚来第一桶金 |
发展 |
率先推出中国第一部免提按键式电话 |
影响 |
带动惠州通信业蓬勃发展 |
四、蓬勃发展的中国通信事业(论文参考文献)
- [1]党领导新中国信息通信业的历史经验与启示[N].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电子报, 2021
- [2]DL公司增长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D]. 陈锡标.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3]中国通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研究[D]. 苑占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4]北邮人——中国通信业五十年见证[J]. 古松,杨海玉,舒文琼,乐宁,胡晓女,宿建光,孙慧,鲁义轩,杨海峰,郑宏,李鹏,董玉楠,刘兵,刘启诚,阴志华,王倩倩,杜娟. 通信世界, 2005(37)
- [5]趋势2003[J]. 本刊编辑部. 通信世界, 2003(Z1)
- [6]迎接新世纪特辑[J]. 宋直元,谢高觉,刘立清,苏金生,王建宙,张立贵,周泽和,田溯宁,杨忠良,欧阳忠谋,周寰,朱家新,奚国华,施继兴,徐锡洲,张书华,冀克平,张立华,杨迈,Michael Solvie,薛耀焜,吴鹰,关赫德. 邮电商情, 2001(01)
- [7]中国863[J]. 李鸣生. 北京文学, 1998(04)
- [8]面向21世纪中国通信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 金建,周向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1996(04)
- [9]中国“入世”20年来开放型经济六大发展趋势[J]. 武汉大学改革开放研究课题组. 经济纵横, 2021(12)
- [10]从TTK到TCL 十年磨砺成就“中国电话大王”[N]. 黄岸媚. 惠州日报,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