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遏止农村信贷无效投入问题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思雨[1](2020)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研究 ——以成都市双流区为例》文中提出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得以不断提升,但同时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日益增长,对农村人居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中央历来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不断丰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力度逐步增强,建设美丽乡村关键在于综合治理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自然基础、物质基础、经济基础、精神基础、制度基础。该研究在对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的内涵、相关理论进行阐述研读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跨学科研究法等,依据双流区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实地调研建设水平相对较高、一般、较低的三个村,以双流区为例,结合成都市双流区及全国的官方数据及相关素材,进一步对我国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目前,我国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取得的成就及经验是:治理布局方案适宜实地,地域文化特色更加鲜明;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居住生活条件有效改善;专项治理行动稳步推进,农村卫生环境明显提高;公共服务事业不断发展,村民文化生活愈加充实。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总体性规划的缺失、基层组织责任的缺位、村民文化素养的欠缺、治理机制体制的漏洞等因素,我国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基层组织治理力量较薄弱,资金投入力度待加强;资源浪费现象较为普遍,村容村貌建设同质化;治理质量水平不均衡,环境污染形势有待改善;村民自身环保意识淡薄,参与治理积极性不高;治理反弹回潮现象明显,后续治理成效难保障。因此,建设美丽乡村,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需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以人为本理念,需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考虑;注重保护,彰显特色;村民自治,强化意识;建管并重,稳定运行;强化责任,形成合力的治理原则,需进一步贯彻落实加强规划引领,强化政策支持力度;推广典型示范,营造良好建设氛围;推进重点任务,完善基础公共设施;发挥多方力量,提升文明健康意识;严格监督考核,落实治理保障措施等一系列治理对策。通过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让广大农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以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谢万成[2](2018)在《财政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飞速发展,为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开创了新局面。但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其具有生产周期长、季节性强,风险高、受自然环境影响明显、前期投入巨大且投资周期长、回报率低等特点,使得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基于此,财政金融服务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中央层面出台了一系列偏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财政金融服务政策。然而,目前财政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效果怎样?以及如何提高财政金融服务绩效,使其更好的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已然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基于上述现实背景,首先,本文以国内外相关研究为起点,通过对已有研究理论及成果的梳理与总结,探讨财政金融服务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影响。同时以公共财政理论与农业金融理论为基础,对文章涉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财政金融服务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对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财政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对财政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最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财政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绩效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结论有:(1)从我国现行财政金融服务综合效率整体情况来看,我国财政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整体效率依然相对较低,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规模效率低下是制约我国财政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2)优化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减少财政金融投入冗余,有利于财政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效率的提高。(3)调整前后我国各省市综合技术效率变化明显,表明外部环境因素与随机因素造成我国多数省份财政金融服务效率的低估与高估,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剥离环境因素与随机因素的影响后,能够更加准确的评估我国各省市财政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效率。(4)对于我国各省市财政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效率的提高,应该有侧重性。其中“双高型”区域效率改进空间相对较小,其他三种类型应该根据各省市自身财政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注重提升资金管理水平或者加大投入资金规模总量,同时重视发挥二者之间的耦合效应。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深入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优化我国农业产业结构。(2)加强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环境(3)推进财政与金融投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优化财政金融服务投入结构。(4)继续加大财政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入规模。(5)建立起与各省市相匹配的财政金融服务效率改善措施。
侯建昀[3](2017)在《专业化苹果种植户市场行为研究 ——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理论和实证》文中提出在转型经济中,市场与政府共同对资源配置发挥作用,这两种力量之间的相互竞争、碰撞带来的市场与政府的边界问题成为困扰经济学家的持久谜题。尤其是有效制度供给的不足和市场失灵,导致市场主体间的交易成本居高不下,经济人行为以及他们利润的预算约束扭曲,引发了一系列有待于深入解释的经济现象。在我们关心的广大农村,农地流转市场发育滞后与农户经营规模小、经营细碎化并存,技术创新滞后与新技术应用率低并存,市场整合加快与农户组织化程度低并存,农产品生产区域专业化提高与农业副业化、农户兼业化加剧并存。这些矛盾和挑战迫切要求从理论上进行创新,进而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分析表明,上述扭曲的经济现象的根源,就在于资源配置的交易成本太高。概括而言,交易成本是阻碍农户与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有机结合的主要摩擦力,是诱导农户参与自组织和市场协作的外在粘合力,也是决定农户契约关系选择的内生驱动力。因此,考察交易成本不为零条件下的农户市场行为规律,是理解农户这一市场主体行为扭曲的理论基础。以此为背景,本研究拟回答的关键问题包括:交易成本如何影响农户的要素配置和产品市场参与?交易成本可以诱致出哪些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切入点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本文对交易成本对农户要素配置行为和产品市场参与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并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凝练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概括如下。研究内容一:交易成本对专业化农户市场行为影响的理论机制本文的研究内容对应文章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的研究目标是考察农户行为影响研究的变迁过程并交易成本对专业化农户影响研究的理论机制。具体而言,第二章运用规范分析法回顾了农户市场行为研究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到新制度经济学的变迁过程。第三章将交易成本的概念引入农户模型,并基于比较静态分析方法讨论了交易成本对专业化影响的机制和方向。研究内容二:交易成本对专业化农户要素配置行为的影响研究本部分的研究内容对应文章的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的研究目标是考察交易成本对专业化农户土地流转和新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具体地,第四章以苹果种植户农地流转行为为研究对象,将农地流转行为划分为是否流转和流转规模两个维度,并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实证检验了固定交易成本和可变交易成本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第五章以苹果种植户矮化栽培技术采纳行为为研究对象,将技术采纳行为划分为是否采纳和采纳比例两个,采用cragg’sdoublehurdle模型检验了交易成本对农户新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内容三:交易成本对专业化农户产品市场参与行为的影响本部分的内容对应文章的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主要的研究目标是阐明交易成本对农户产品市场参与和销售渠道选择的影响并测度农户参与产业链垂直协作带来的交易成本节约效应和增收效应。具体而言,第六章基于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实证分析了交易成本对农户市场参与行为的影响。第七章运用排序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交易成本农户农产品销售渠道选择行为的影响。第八章分别以运输成本和苹果园单位面积净收益为离,采用tobit模型和处理效应模型测度了农户参与产业链垂直协作带来的交易成本节约效应和增收效应。研究内容四:降低专业化苹果种植户交易成本的应对策略本部分的研究目标是基于前述研究结果,探寻降低专业化苹果种植户交易成本的政策选择,对应文章的第九章。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基于专业化苹果种植户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在土地流转市场,农户是否流入农地取决于农户的实物资产专用性、人力资本专用性和农地流转的社会经济风险,农地流入规模取决于土地的边际收益、生产能力以及农地流转的搜寻成本、谈判成本和执行成本。随着农地流入,农户经营规模扩大,有助于改善农户福利。2.在技术市场,固定交易成本限制了农户的技术可得性,农户离技术供给主体的距离越远,其获得技术的可能性越低。技术市场的可变交易成本中,信息成本对农户的技术采纳行为构成明显的约束作用,农户的信息对称性越强,其采纳新技术的概率就越大。产品市场固定交易成本和可变交易成本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也有显着影响,由于多年生经济作物对生产经营所需的固定资产投资要求与技术要求均高于粮食作物,且经济作物的实物资产专用性要求通常与人力资本专业性要求紧密结合在一起,表现为生产设施与农户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专业化水平相匹配。3.在产品市场参与方面,资产专用性将提高农户的交易成本、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距市场的距离对农户的市场化参与程度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农产品的运输方式对农户的市场化程度有显着影响,且呈现出梯次降低的特点。农产品的结算方式对农户的市场化程度有显着影响。这意味着降低农户的交易成本应该是推动农户参与市场,实现小规模农户与大市场对接的有效举措。在销售渠道选择方面,信息成本是农户面临的强约束,农户缺乏及时、可靠的市场信息来源,存在“信息困境”;谈判成本变量的回归结果证实,农户在谈判过程中的话语权有限,面临交易成本和生产者剩余分割的两难选择。执行成本对农户的销售渠道选择有显着影响,尤其是结算方式和违约情况是农户销售渠道选择考虑的重要因素。4.此外,农户通过销售合约方式参与产业链协作有助于克服交易成本,节约运输成本、谈判成本和缔约成本。与传统的经营方式相比,农户以销售合约的形式参与垂直协作,能提高单位净收益;对合作社或基地进行股权投资对农户的交易成本和单位净收益没有影响。5.基于实证结果带来的对策启示包括:首先,有序推进农地流转的制度创新,降低农户的农地流转交易成本;其次,科学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降低农户的技术市场交易成本;第三,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向纵向一体化,降低农户的产品市场交易成本。
徐长香[4](2016)在《农村资本外流原因的信用制度解析——以辽宁省朝阳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信用制度视角,对辽宁省朝阳市农村地区资本外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本原因是信用抑制,信用制度缺失和信用负内部性上升助推了该地区农村资本外流。提出建立村镇银行和农业合作社银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等对策建议。
徐洪水[5](2014)在《禀赋差异、配置效应与机制创新 ——双重约束下的农村金融绩效与激励研究》文中指出农户禀赋不足、农业高风险低收益以及农村分散居住的特点,决定了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信贷约束与金融缺口。按照“禀赋差异-配置效应-机制激励”这一线索,借助于空间计量、MNL、OLM等计量模型,利用中国人民银行全国调查数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统计数据以及有关统计年鉴的数据,本文对供需双重约束、农村金融绩效、农村金融缺口以及缓解市场失灵的机制激励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与实证研究。研究内容和分析结论如下:在导论、理论回顾和文献综述两章之后,具体分析的行文安排如下:第3章主要利用多项Logit选择模型,对农户禀赋、金融认知等相关因素对农户融资意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第4章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农村金融网点省域分布差异的影响因素;第5章在对供给型信贷约束、需求型信贷约束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有序多分类Logit选择模型(OLM)、Logit模型分别对供给型信贷约束、需求型信贷约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第6章估算农村金融市场低水平均衡下1985-2012年间农村金融供需缺口;第7章利用Heckman模型、内生转换模型分别对信贷约束下的农户获贷效应、农户福利效应进行回归分析;第8章利用统计数据,运用VAR模型分析农民增收与农村金融变量的关系,运用DEA-Tobit模型分析农村金融的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第9章利用激励模型对扶持机制的重要性进行理论探讨,并对我国财政金融政策扶持措施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第10章利用信号模型与博弈模型论证征信机制的重要性,并对对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第11章先通过Heckprob模型计量分析非正规借款对缓解农户信贷约束的作用,然后论证金融联结的重要性。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得到如下七点主要结论:第一,农户禀赋与金融认知对融资意愿有重要影响。农户家庭储蓄水平有助于增强从国有商业银行与邮政储蓄银行、从信用社以及从资金互助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借款的意愿;提高金融认知有助于农户从正规金融获贷。第二,我国省域农村金融网点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省域创新水平、金融市场化水平、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和农村技术水平对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分布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第三,农户融资受到供给型信贷约束与需求型信贷约束。家庭规模、年龄、教育、对获贷因素的认识、存在正规金融网点、进行信用评级以及存在民间借贷等因素有助于减少供给型信贷约束;外出劳动时间、对获贷因素的认识、存在正规金融网点等因素有助于减少需求型信贷约束;相比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明显受到供给型信贷约束;东部、中部地区明显受到需求型信贷约束。第四,农村金融市场处于低位均衡状态,存在较大的金融缺口。2003年农信社改革试点全面启动以来,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农村金融市场尚处于有效供需不足、贷款利率水平偏高的低水平均衡状态。1985-2012年间农村金融供需缺口仍在快速扩大,金融缺口率平均为34.2%。金融缺口的存在说明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局部失灵。第五,农户的财产水平与认知水平对申贷农户贷款可得性有重要影响,增加借贷金额可以显着地增加受信贷约束农户的收入。家庭规模、受教育程度、对微型金融的认知以及对获贷因素的认知等因素对农户发生贷款申请有正向影响,稳定收入来源、家庭金融资产、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农户贷款金额有正向影响。对于申贷农户样本中的受信贷约束农户,增加一单位借贷金额可以显着地增加其收入。第六,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与农村贷款“非农化”现象,配置效率存在地区差异。1978-2010年间农村贷存比、农民受教育程度等能促进农民增收,但不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农村贷款率、财政支农水平对农民增收作用有待提高。从配置效率看,2006-201O年间东部地区农村金融的技术效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的技术效率一直在全国平均值以下;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受教育水平与农村金融配置效率明显负相关。第七,政策扶持机制、征信机制以及金融联结机制可以缓解农村金融市场局部失灵与信贷约束。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财政金融政策扶持措施,提高了涉农金融机构支农的内生动力;我国初步形成了鼓励守信、惩戒失信双向激励的农村征信机制,有助于提高农户贷款的可得性;金融联结能增加农贷信贷量,提高农村金融的普惠程度。在上述研究结论基础上,本文得出五点政策建议,以期为缓解农村金融市场局部失灵与信贷约束、提高农村金融普惠程度提供参考。
冯剑[6](2012)在《近代天津民间借贷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学界较少关注的近代天津城市民间借贷为研究对象,利用天津地方档案以及报纸、文献资料等第一手资料,对近代天津民间借贷进行了较为具体的研究。在研究中利用了经济学和社会学中有关信任、博弈、交易成本等理论工具,力图对近代天津民间借贷在近代的发展脉络以及其与近代天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进行描述。通过研究表明,近代天津民间借贷的借贷者和借贷资金广泛地分布于天津各个阶级和阶层,民间借贷对民生和工商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近代天津,民间借贷风险加大,社会信任度不高,欠债、避债以及因为民间债务导致的暴力和欺诈现象严重。近代天津高利贷现象盛行,而且社会危害逐渐加大,除了风险高和民间资金供求不平衡以及物价和市场变化的因素外,政府行为对此也有影响。近代天津的民间借贷个人日见信用缺失,保证信用应用广泛,抵押信用也日益流行。传统的民间消费和商业借贷组织和机构如合会、典当、银钱业依然在民间借贷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都出现了变迁、危机和衰落,面临着内部与外部的信任危机。典权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融资习俗,为民国法律所认可,也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新式银行、合作社等成为民间借贷的新机构,民国时期的天津银行不仅对民间工商业借贷,一些银行也对民间消费借贷较为关注。但是,银行借贷手续繁琐,许多做法与民间习俗不相适应,银行对民间借贷也采取谨慎态度,对民间借贷的作用有限。近代天津政府对民间借贷非常关注,除了采取禁止高利贷、限制当息、立法规范民间借贷等干预措施外,政府也成立银行号规范并直接介入民间借贷。在天津出现自然灾害和市场危机的情况之下,政府还以借贷形式对民间民生和商业进行救助。但是,民间社会与政府并没有建立互相信任关系。近代天津民间借贷依然处在较为困难的形势之下。
张平[7](2012)在《中国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小额信贷于20世纪70年代发端于孟加拉国,旨在面向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是农村扶贫的一种有效金融工具。90年代初,我国引入小额信贷,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小额信贷试点的初期阶段;二是小额信贷项目的扩展阶段;三是全面试行推广小额信贷阶段;四是进入探索“商业性小额信贷”的全新阶段。随着我国小额信贷蓬勃发展,已经形成了非政府组织(NGO)小额信贷、农行/农发行(国有银行)开展的扶贫贴息小额信贷、农村信用社系统的小额信贷、城市商业银行和担保公司开展的小额信贷项目、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开展的小额信贷、邮政储蓄银行开展的小额信贷、村镇银行小额信贷、农村资金互助社开展的小额信贷、股份制商业银行小额信贷等多种类型的小额信贷。小额信贷,在扶贫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广大农户的普遍欢迎。然而,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难点在于小额信贷的各种风险(比如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自然风险、操作风险等),直接导致我国农户小额贷款困难,农户小额信贷市场普遍存在低覆盖率,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农村小额信贷风险能否得到有效管理和化解,不仅关系到小额信贷机构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农户增收的扶持资金能否得到保障,而且关系到农村信贷市场秩序稳定以及农户小额信贷今后可持续发展,最终影响到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本文从中国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状况出发,以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重点研究了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利率风险及管理;从中国农村小额信贷机构治理结构入手,分析其要解决的委托代理问题和内部人控制问题,并从小额信贷机构主体角度提出风险管理的方法;分析小额信贷客户信用等级评分方法及信用卡评分模型,按照评分等级进行小额信贷风险管理;介绍国际小额信贷成功监管方式,分析中国小额信贷机构监管面临的挑战,借鉴国际小额信贷机构成功监管经验,提出中国小额信贷机构有效监管框架;通过小额信贷风险形成原因分析,最终提出中国农村小额信贷风险控制策略。论文既包括小额信贷风险的基本理论,又包括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的实践探索;既有我国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现状、类型的考察,又有小额信贷风险形成原因的分析及采取的相应对策;既介绍了小额信贷风险量化的理论模型,也对中国农村小额信贷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促进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具体内容的安排如下:第一章:导论。阐述中国国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本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小额信贷风险管理基础理论。介绍了小额信贷的相关理论基础;对国内外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的文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并对国际国内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进行介绍性评价。第三章:中国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状况及风险管理问题。介绍了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实证考察了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开展小额信贷的具体情况及风险状况,分析了小额信贷机构信贷风险和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章: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利率分析及风险管理。介绍了小额信贷利率机制和测算方法,重点分析了农户小额信贷利率的理论模型,得出结论:小额信贷机构进行风险控制,必须提高利率水平;通过案例分析,农户可以接受的利率水平在20%-30%。第五章:中国农村小额信贷机构治理与风险管理。从小额信贷机构的治理结构入手,分析其要解决的委托代理问题和内部人控制问题以及治理结构框架问题;论述了小额信贷机构的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做好小额信贷机构的风险管理。第六章: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评估与客户信用等级评分管理。小额信贷机构评估和客户信用等级评分,是小额信贷机构自身风险管理和客户信用风险控制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本章具体论述了小额信贷机构评估的方法,分析小额信贷客户信用等级评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通过建立信用评分卡模型和应用,以及建立评分政策和在操作上监督,来控制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第七章: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有效监管。介绍了国际小额信贷机构监管的原则和成功经验;分析了中国小额信贷机构有效监管框架和审慎监管准则,以及小额信贷机构监管面临的挑战。第八章:中国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策略。介绍了农村小额信贷风险表现形式,并分析小额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比较国内外小额信贷风险控制模式;最终提出中国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策略。
刘营军[8](2011)在《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之需求和市场化改革路径研究》文中提出自2004年以来,历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了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2007年8月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作为金融工作的重点,加快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在中央一系列文件的推动下,新一轮的农村金融改革从2002-2003年以后加快了步伐。2002-2003年以来农村金融市场化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市场化改革后的农村金融市场仍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的问题,离多元化、广覆盖、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农村金融机构商业化转型之后,农业融资的境况愈发艰难,特别是大量低收入人群、农村地区的微型企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难以获得有效的资金支持,农村金融服务没有能够“下移”。国际范围的实践经验表明,农业政策性金融是商业性金融的有益补充,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起到健全和优化金融体系的功能。所以,其经验方式既不同于财政的“无偿拨付”,又不同于商业性金融的“追逐盈利”,而是需要在政府的支持下,服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向落后地区和群体输送资金。但是,从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现实情况来看,其业务辐射范围越来越无法满足农业各方面的需要,其对农业的信贷资金支持的融资困境逐渐凸显出来。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仍是我国最为重要的问题,“三农”领域内的生产效益不高,其发展需要政策上的必要扶持,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是扶持手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确定未来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改革取向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探索和争论的焦点。本研究则从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地区特定人群、特定产业和特定领域内政策性金融需求出发,分析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存在的必要性,同时,结合国际范围内农业政策性金融市场化运作的主流趋势,借鉴国际上发展较为成功的改革模式和经验,从农业政策性供给机制创新和农业政策性金融市场化运作改革的路径两个角度出发,探讨促进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在保持和扩展现有政策性功能的基础上,提高其运作的效率和自身经营的可持续性并逐步实现市场化运作的改革路径。全文分为7个部分,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研究内容一:农业政策性金融需求实证分析在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内,相当一部分农户受到金融排斥。通过对农户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在601户样本农户中,32.78%的农户受到金融排斥,其中自我排斥农户有121户,占受到金融排斥农户总数的61.42%,条件排斥农户有30户,占受到金融排斥农户总数的15.23%,价格排斥农户有29户,占受到金融排斥农户总数的14.72%,接近排斥农户为17户,占受到金融排斥农户总数的8.63%。通过进一步分析农户受到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发现,在农村地区受到商业性金融排斥相对较为严重的农户具有以下的特征:受教育程度较低、家庭总人口较多而劳力数较少、可抵押资产和生产经营面积较少以及工资性收入较低。而这部分农户则是农业政策性金融潜在的服务对象,特别是受到价格排斥的农户。其次,典型事实和基于笔者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均表明,当前农业企业面临较为严重的金融约束,贷款利率高、手续繁琐和难以达到贷款条件是当前制约农业企业贷款需求实现的主要因素。45%的样本企业面临商业性金融机构的金融约束,即使是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金融获取能力方面并不存在显着优势,当前商业性金融机构主要偏好向那些资产规模较大、经营时间较长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农业企业,这符合商业银行控制交易成本和降低风险的原则。大量的农业企业受到金融约束在限制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必将制约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和农业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政府有必要通过政策性金融加强对农业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另外,当前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筹资渠道主要包括各级财政扶持资金、村级以及部门的资金资助。虽然财政对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绝对数额在不断增长,但是财政资金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仍是十分有限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存在很大的金融需求缺口,未来需要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大力支持。研究内容二:基于批发金融模式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供给机制创新和服务下移当前农村金融市场中大量的低收入人群和微小企业被排斥在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之外,而政策性金融机构大多远离这些人群,在向这些人群提供金融服务时面临着规模不经济和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将顶端的政策性金融资源成功输送至“底端”的低收入人群,从而提高我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作用。因此,本文设计了基于批发金融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供给模式的创新思路,借鉴印度模式中的经验,本文认为,通过有效的契约设计将顶端的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中介金融机构的转贷,可以惠及农村地区低收入农户和农业企业。但是,由于中低收入的贫困农户和一些农业企业融资成本承受能力非常有限,批发金融机制能否持续运行主要依赖于顶端批发金融机构的性质(商业性抑或政策性)和批发贷款利率的定价。只有选取以具有政府政策导向和普惠金融为主要目标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作为顶端金融机构,向中介金融机构提供利率优惠的政策性批发贷款,借助于中介金融机构的信息优势和地域性、贴近性优势,方能持续地将金融资源输送至中低收入人群,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下移”。研究内容三:基于招投标方式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路径和可持续经营本文探讨了基于招投标方式农业政策性金融市场化运作和改革的路径,重点分析了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市场化运作的可行路径,以及多种金融机构进入政策性金融业务最终对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可持续经营的影响。基于招投标方式的视角,分析了农业政策性金融领域内开展招投标方式的市场化运作的动因和运转条件,着重探讨其在理论上的作用机制以及未来在现实中适用的领域和可预期的发展空间。通过该部分的研究,本文认为未来招投标方式农业政策性金融有望能够成为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支持农业和农村的一种重要实现路径,尽管这种方式有其独特的运转条件和一定的局限性,但在未来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市场化运作的改革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招投标方式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将之纳入策性金融体系改革和发展框架中进行通盘规划,在某些特定领域应积极试验,逐步积累经验和发展完善。基于该方式特殊的运作条件,本文认为,招投标方式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发展可以首先考虑以下一些领域:(1)为数不会太多、比重甚低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项目;(2)一部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某些带有商业利益前景的粮棉油收购和储备业务;(4)某些可打包处理的单一标准化的政策性金融支持项目,如助学贷款项目、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等。不过我们的案例分析表明,在实际运行中需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防止政府的不当干预。
代少蕊[9](2012)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农村中出现了严重的土地抛荒现象,传统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土地流转的需要。一种新的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信托流转方式在农村中逐渐崭露头角,其以自身的独特属性开辟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新视野,并对我国农村专业化生产模式的建立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国内对承包经营权信托的研究上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没有提出明确的受托人;信托流转程序不规范;登记制度不明确;税收制度混乱等。根据中国国情,由农村专业合作社来担任承包经营权信托的受托人能够解决现今受托人不明确的问题,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托流转体系。此外,信托登记的效力、主体以及程序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至于税收问题,针对现在存在的信托三阶段重复征税现象,应当按照实质课税原则与受益人纳税原则,做到同一信托财产只征收一次同类税收,避免重复征税。
苗建青[10](2011)在《西南岩溶石漠化地区土地禀赋对农户采用生态农业技术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农户土地利用结构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西南广阔而湿润的岩溶地区,坡耕地的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和红薯,由于在种植与收获时都需大量翻土,极易激发碳酸盐岩表层上覆土壤的流失而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并最终引发石漠化。西南石漠化已与西北部的沙漠化和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并列为我国的三大生态灾害。若使农民主动放弃这种不合理的传统种植结构而在坡耕地采用生态农业技术,既能使农民增收又能减缓石漠化则不失为两全其美之策。生态农业技术是由国家投入并由研究机构开发的以生态恢复和重建为目的适宜植物及相应的耕作技术。国家为防治石漠化已在许多地区建立了大量的生态农业技术示范基地,目的是引导农户改变传统种植结构,采用生态农业技术以使这些生态脆弱区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本论文利用实际测量和问卷调查的资料,首先从土地利用结构的视角在宏观尺度上对研究区内的士地禀赋进行了结构区划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结构的土地禀赋成因,其次进一步在农户微观尺度上系统地计量分析了土地禀赋对农户采用生态农业技术行为的影响,最后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政策的建议。土地禀赋是指土地具有的天然特性以及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环境的总和,包括自然禀赋和人文禀赋,是一个集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为一体的统一地理学概念。本论文应用土地利用结构分析法将研究区农户尺度的土地禀赋结构划分为坡耕地-平坝田组成的二元地貌结构、分散细碎地块组成的细碎空间结构以及石漠化程度不同地块组成的斑状质量结构。土地禀赋的结构对于农户采用生态农业技术行为而言是不可轻易更改的外部约束条件,其实质是通过影响生产要素的流动进而影响农户的新技术采用行为。农户的新技术采用行为包括采用意愿、采用决定、采用程度、采用方式以及采用收益评价等一系列的决策行为。本论文选定的生态农业技术为重庆市巫山县国家生态农业技术示范基地所培育的金银花,并以该示范基地周边的农户为研究对象。对比前人文献,本论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农户采用生态农业技术行为属于地理学人地关系的研究范畴,但是传统地理学却对这个重要的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研究。本论文在自然与人文合一的统一地理学思想指导下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2)大部分文献中有关石漠化的研究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互割裂的,本论文尝试通过将自然样品与人文样本捆绑式采集的方法获取数据,将计量地理学模型和计量经济学模型融为一体,建立了多个统一地理学计量模型对假说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研究方法可行。(3)区域之间土地禀赋的结构差异已被前人足够地重视,但是在农户微观尺度上的土地禀赋却普遍被假定为同质的,区别只是在土地规模上。本论文研究表明,农户微观尺度上的土地禀赋的异质性对农户采用生态农业技术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土地利用结构的视角确实对解析土地禀赋有效。因此制定石漠化防治的政策不仅要尊重一个区域的土地禀赋也要考虑农户各自承包地的禀赋。(4)研究发现土地禀赋对农户采用生态农业技术的影响大多具有门槛效应,即两者关系大多是二次函数,即呈U型或倒U型曲线形态。因此只有掌握了土地禀赋的“量”,才能够把握好石漠化防治政策的“度”。(5)研究区金银花种植规模普遍偏小,坡耕地适度种植面积应该为1~9.7hm2之间,而且坡耕地与平坝田的面积比在6~15倍以内最适宜农户独立发挥规模效益。(6)每亩坡耕地的地块数量大于1.3块以上时,推动农户之间分散的小地块联合成完整的大片土地形成规模化种植会变得更加容易。(7)当石漠化率超过56.0%以上时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的难度会更大,人工治理石漠化的代价也更高,因此更适合依靠自然力量逐步自我恢复。(8)笼统改善信贷环境可能使农户转向于其他生产投资,应该针对农户采用生态农业技术提供定向信贷支持。同时应该鼓励农户间土地流转和土地股份合作以降低金银花种植的市场风险。(9)生态农业技术表现出明显的公共产品特性,因此政府在种苗、技术、资金等方面对农户的大力支持对推广生态农业技术至关重要。(10)应该鼓励年轻、文化高、有经营经验的农户投资生态农业技术。农户综合能力和素质越高越有利于可持续的生态建设。
二、遏止农村信贷无效投入问题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遏止农村信贷无效投入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研究 ——以成都市双流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美丽乡村建设 |
2.1.2 农村人居环境 |
2.1.3 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农村人居环境理论 |
2.2.2 列宁的农村人居环境理论 |
2.2.3 中国共产党的农村人居环境理论 |
3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的必要性 |
3.1 保护生态环境,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自然基础 |
3.2 完善配套设施,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
3.3 提升生活品质,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经济基础 |
3.4 优化人文环境,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精神基础 |
3.5 健全建管机制,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制度基础 |
4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做法及成效分析 |
4.1 样本的选择 |
4.1.1 成都市双流区的基本情况 |
4.1.2 选择成都市双流区作为调研对象的理由 |
4.2 基于成都市双流区三个幸福美丽新村的案例分析 |
4.2.1 样本村的选择 |
4.2.2 样本村的概况 |
4.2.3 样本村的问卷调查分析 |
4.2.4 样本村的访谈分析 |
4.3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的成就及经验 |
4.3.1 治理布局方案适宜实地,地域文化特色更加鲜明 |
4.3.2 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居住生活条件有效改善 |
4.3.3 专项治理行动稳步推进,农村卫生环境明显提高 |
4.3.4 公共服务事业不断发展,村民文化生活愈加充实 |
5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 |
5.1.1 基层组织治理力量较薄弱,资金投入力度待加强 |
5.1.2 资源浪费现象较为普遍,村容村貌建设同质化 |
5.1.3 治理质量水平不均衡,环境污染形势有待改善 |
5.1.4 村民自身环保意识淡薄,参与治理积极性不高 |
5.1.5 治理反弹回潮现象明显,后续治理成效难以保障 |
5.2 影响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的原因分析 |
5.2.1 历史因素: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 |
5.2.2 政策因素:总体性规划的缺失 |
5.2.3 主导因素:基层组织责任的缺位 |
5.2.4 主体因素:村民文化素养的欠缺 |
5.2.5 制度因素:治理机制体制的漏洞 |
6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建议 |
6.1 更新理念是提升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的先导 |
6.1.1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绿色发展理念 |
6.1.2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以人为本理念 |
6.2 坚持原则是提升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的保障 |
6.2.1 因地制宜,统筹考虑 |
6.2.2 注重保护,彰显特色 |
6.2.3 村民自治,强化意识 |
6.2.4 建管并重,稳定运行 |
6.2.5 强化责任,形成合力 |
6.3 科学施策是提升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的根本 |
6.3.1 加强规划引领,强化政策支持力度 |
6.3.2 推广典型示范,营造良好治理氛围 |
6.3.3 推进重点任务,完善基础公共设施 |
6.3.4 发挥多方力量,提升文明健康意识 |
6.3.5 严格监督考核,落实治理保障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村民调查问卷 |
附录 B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村干部调查问卷 |
附录 C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区级访谈提纲 |
附录 D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村级访谈提纲 |
附录 E 双流区农村基本情况调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财政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2.1.2 财政金融服务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绩效评价理论 |
2.2.2 公共财政理论 |
2.2.3 农村金融理论 |
第3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财政金融服务现状分析 |
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分析 |
3.1.1 主要构成 |
3.1.2 基本特征 |
3.1.3 发展现状 |
3.2 财政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分析 |
3.2.1 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概况 |
3.2.2 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概况 |
第4章 财政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问题 |
4.1 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问题 |
4.1.1 农业财政有效投入不足 |
4.1.2 财政支持新型农经营主体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 |
4.1.3 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实际问题不符 |
4.2 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问题 |
4.2.1 金融涉农贷款规模小 |
4.2.2 金融机构贷款手续繁琐及门槛高 |
4.2.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成本高 |
第5章 财政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绩效分析 |
5.1 研究方法与模型理论 |
5.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说明 |
5.2.1 指标选取 |
5.2.2 数据来源及相关说明 |
5.3 绩效实证分析 |
5.3.1 模型测算与调整前后效率比较分析 |
5.3.2 财政金融服务效率的区域差异分析 |
5.3.3 我国各省市财政金融服务效率类型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3)专业化苹果种植户市场行为研究 ——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理论和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交易成本是阻碍农户与产品市场、要素市场有机结合的主要摩擦力 |
1.1.2 交易成本是诱导农户参与自组织和市场协作的外在粘合力 |
1.1.3 交易成本是决定农户契约关系选择的内生驱动力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交易成本对农户市场行为影响的理论研究 |
1.3.2 交易成本约束下农户市场行为规律实证检验 |
1.3.3 提高农户市场化水平的政策研究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5 数据调查方案 |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户市场行为研究综述 |
2.1 古典经济学视角的农户行为 |
2.1.1 组织和生产学派 |
2.1.2 理性小农学派 |
2.2 不考虑交易成本的农户市场行为研究 |
2.2.1 贝克尔模型 |
2.2.2 巴鲁姆—斯奎尔模型 |
2.2.3 罗的农户模型 |
2.2.4 农户模型在实证研究中的应用 |
2.3 考虑交易成本的农户市场行为研究 |
2.3.1 交易成本的概念与实证研究进展 |
2.3.2 农地流转市场的交易成本及其对农户农地流转市场行为的影响 |
2.3.3 技术市场交易成本及其对农户技术采纳的影响 |
2.3.4 农产品销售市场的交易成本及其对农户农产品销售的影响 |
2.3.5 交易成本对农户经济组织参与行为的影响 |
2.4 文献评论 |
第三章 专业化农户市场行为的理论基础 |
3.1 专业化农户及其市场行为的概念、类型与特征 |
3.1.1 专业化农户的概念 |
3.1.2 专业化农户面临的交易成本及其测度方法 |
3.2 农户专业化生产决策过程 |
3.3 交易成本对农户要素配置的影响机理 |
3.4 交易成本对农户产品市场行为的影响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专业化农户农地流转市场行为分析 |
4.1 农地流转的现实背景 |
4.2 农地流转的概念、形式与制约因素 |
4.3 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经济学逻辑 |
4.4 苹果主产区农地流转市场的基本特点 |
4.4.1 农地流转比例 |
4.4.2 农地流转的发生范围 |
4.4.3 农地流转的契约稳定性 |
4.4.4 农地流转的租金形式 |
4.4.5 农地流转前后的用途变化 |
4.5 模型选择与变量设定 |
4.5.1 Heckman模型的设定 |
4.5.2 变量设置与测度 |
4.6 模型估计结果与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专业化农户技术市场行为分析:以矮化栽培技术为例 |
5.1 引言 |
5.2 技术采纳行为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
5.3 实证模型设计与变量选择 |
5.3.1 实证模型设计 |
5.3.2 Cragg’s Double Hurdle模型的变量选择 |
5.4 农户矮化栽培技术的描述性分析 |
5.5 交易成本对农户矮化栽培技术采纳影响的实证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专业化农户农产品市场参与行为分析 |
6.1 引言 |
6.2 交易成本对农户市场参与的影响路径及实证模型设计 |
6.2.1 交易成本对农户市场参与的影响路径 |
6.2.2 模型选择与变量设定 |
6.3 交易成本对农户市场参与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专业化农户农产品销售渠道选择行为分析 |
7.1 农产品销售的现实困境 |
7.2 苹果销售渠道的分布结构与特点 |
7.2.1 销售渠道分布结构 |
7.2.2 苹果销售渠道的运行机理 |
7.3 不同流通模式下苹果种植户的流通成本与收益 |
7.4 销售渠道选择的理论模型 |
7.5 计量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
7.6 模型估计结果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专业化农户参与产业链垂直协作的经济影响 |
8.1 垂直协作的现实背景 |
8.2 垂直协作的理论基础 |
8.3 分析思路 |
8.3.1 垂直协作的概念与形式 |
8.3.2 垂直协作与交易成本节约 |
8.3.3 垂直协作参与和农户经营绩效的测度 |
8.4 垂直协作农户的社会经济特点 |
8.5 实证分析结果与讨论 |
8.5.1 垂直协作对农户交易成本的影响——以运输成本为例 |
8.5.2 垂直协作对单位净收益的影响 |
8.5.3 实证回归结果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启示 |
9.2.1 有序推进农地流转的制度创新,降低农户的农地流转交易成本 |
9.2.2 科学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降低农户的技术市场交易成本 |
9.2.3 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向纵向一体化,降低农户的产品市场交易成本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个人简介 |
(4)农村资本外流原因的信用制度解析——以辽宁省朝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朝阳市农村地区资本外流情况分析 |
二、朝阳市农村地区资本外流原因解析 |
1. 信用抑制是朝阳市农村资本外流的根本原因 |
2. 信用制度缺失导致朝阳市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化 |
3. 信用负内部性助推了银行惜贷行为 |
三、对策与建议 |
(5)禀赋差异、配置效应与机制创新 ——双重约束下的农村金融绩效与激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农村金融与涉农贷款 |
1.3.2 供给约束与需求约束 |
1.3.3 农贷绩效与配置效率 |
1.3.4 激励相容与机制设计 |
1.4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
1.4.1 技术路线 |
1.4.2 论文结构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存在的不足 |
2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回顾 |
2.1.1 农业信贷补贴论 |
2.1.2 农业金融市场论 |
2.1.3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
2.1.4 局部知识论 |
2.1.5 农村金融理论的比较 |
2.2 文献综述 |
2.2.1 金融发展理论 |
2.2.2 农户与农户金融 |
2.2.3 农村非正规金融 |
2.2.4 农村信用社改革 |
2.2.5 农村金融配置绩效 |
2.2.6 农村金融激励机制 |
3 农户行为、金融需求与融资意愿 |
3.1 引言 |
3.2 农户行为与农户借贷模型 |
3.3 农户信贷需求特征分析 |
3.3.1 农村金融需求的调查 |
3.3.2 当前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分析 |
3.4 农户禀赋对融资意愿的影响分析 |
3.4.1 农户决策的MNL模型 |
3.4.2 样本说明与变量选择 |
3.4.3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农贷禀赋、省域差异与空间分布 |
4.1 引言 |
4.2 中国农村金融供给的总体描述 |
4.3 农村金融网点分布差异的空间计量 |
4.3.1 空间自相关与空间计量模型 |
4.3.2 理论假设、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
4.3.3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供给配给、需求压抑与双重约束 |
5.1 引言 |
5.2 供需双重约束的理论分析 |
5.2.1 供给配给型的信贷约束 |
5.2.2 需求压抑型的信贷约束 |
5.3 供需双重信贷约束的实证分析 |
5.3.1 信贷约束的确定与分析 |
5.3.2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5.3.3 OLM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局部失灵、低位均衡与金融缺口 |
6.1 引言 |
6.2 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局部失灵 |
6.2.1 农村金融发展成效 |
6.2.2 农村金融市场失灵分析 |
6.3 局部失灵下的市场低位均衡 |
6.4 低位均衡下的农村金融缺口 |
6.4.1 农村资金需求量分析 |
6.4.2 农村资金供应量分析 |
6.4.3 农村资金缺口与金融缺口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信贷约束的农贷绩效微观计量 |
7.1 引言 |
7.2 信贷约束下农户获贷效应:Heckman回归 |
7.2.1 自我选择与样本选择模型 |
7.2.2 变量设定 |
7.2.3 模型分析 |
7.2.4 信贷约束下的农户信贷缺口 |
7.3 信贷抑制下的农户福利效果:ESRM分析 |
7.3.1 模型构建 |
7.3.2 变量描述 |
7.3.3 估计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基于统计数据的农贷绩效宏观实证 |
8.1 引言 |
8.2 农户增收效应的因素检验:VAR估计 |
8.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8.2.2 模型构建、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
8.2.3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
8.3 农村金融效率的地区差异:DEA-Tobit两步法 |
8.3.1 DEA-Tobit模型 |
8.3.2 变量与数据选取 |
8.3.3 实证结果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涉农金融使命漂移与扶持机制 |
9.1 引言 |
9.2 涉农金融机构的使命漂移 |
9.3 涉农金融机构的激励模型 |
9.3.1 模型假设 |
9.3.2 模型求解 |
9.3.3 模型结论分析 |
9.4 我国正向激励的政策扶持机制 |
9.4.1 财税扶持政策 |
9.4.2 金融扶持政策 |
9.4.3 政策激励需关注的问题 |
9.5 本章小结 |
10 农贷市场信号显示与信息机制 |
10.1 引言 |
10.2 农贷市场的“搭便车效应” |
1 O.2.1 信息对称时的农贷市场 |
1 O.2.2 信息不对称时的农贷市场 |
10.3 农贷市场的信号显示 |
1O.3.1 斯宾塞的信号传递理论 |
10.3.2 农户对金融机构的信号显示 |
1O.4 农户自动履约激励与征信机制 |
1O.4.1 基于声誉激励的银农博弈 |
10.4.2 引入征信机制的银农博弈 |
1O.5 我国双向激励的农村征信机制 |
10.5.1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
10.5.2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典型模式 |
10.5.3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需关注的问题 |
10.6 本章小结 |
11 非正规金融生态位与联结机制 |
11.1 引言 |
11.2 格乌司原理与非正规金融生态位 |
11.2.1 格乌司原理 |
11.2.2 非正规金融竞争优势 |
11.3 非正规金融与农户信贷约束的缓解 |
11.3.1 农户融资渠道的选择 |
11.3.2 非正规融资与农户信贷约束 |
11.4 金融联结的Stackelberg模型分析 |
11.4.1 农贷市场特征与软信息激励 |
11.4.2 金融联结模型 |
11.5 软信息激励的金融联结机制分析 |
11.5.1 国内外金融联结的基本情况 |
11.5.2 宁波象山“村民集团授信”创新案例 |
11.5.3 金融联结在实践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
11.6 本章小结 |
12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12.1 研究结论 |
12.2 政策建议 |
12.2.1 健全农村公共财政支持体系,积极创造金融支农良好环境 |
12.2.2 构建适度竞争农村金融体系,努力缓解农村市场信贷约束 |
12.2.3 完善农村金融风险缓释机制,有效纾解农贷市场局部失灵 |
12.2.4 创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金融支农杠杆效应 |
12.2.5 探索农村金融分层监管体系,有效防范化解农村金融风险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6)近代天津民间借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意义和学术史回顾 |
二、 资料和文献 |
三、 理论与方法 |
第一章 近代天津城市的发展变迁与民间借贷网络 |
第一节 近代天津城市的经济社会变迁与民间借贷网络的构成 |
一、 社会变迁与城市民间借贷 |
二、 工商业发展与城市民间借贷 |
三、 近代天津民间借贷金融网络 |
第二节 从“熟人社会”走向“生人社会”中的民间借贷 |
一、 家族与借贷 |
二、 兄弟、夫妇、亲戚、朋友、邻居、同乡与民间借贷 |
三、 从“五方杂处”到“中外杂居” |
第三节 高利贷 |
一、 高利贷产生的原因 |
二、 高利贷的资金来源 |
三、 高利贷的利率与形式 |
四、 高利贷的社会影响 |
五、 政府对高利贷的治理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民间私人借贷 |
第一节 民间私人消费借贷 |
一、 借贷物 |
二、 借贷的信用方式 |
三、 借贷的利息 |
四、 借贷的偿还 |
第二节 民间商业借贷 |
一、 借贷来源及利率 |
二、 借贷的方式 |
三、 借贷的拖欠与追偿 |
小结 |
第三章 独特的民间不动产典当制度:典权 |
第一节 出典 |
第二节 典后典主和承典人的权利和义务 |
第三节 典权的消灭 |
第四节 典权与其他民间交易形式 |
第五节 近代国家对典权的管理和规范 |
小结 |
第四章 近代民间借贷组织:合会 |
第一节 合会概述 |
第二节 信任的崩溃:民国时期天津城市丧葬类合会的蜕变兴衰 |
一、 危机 |
二、 畸变 |
三、 崩会 |
四、 余波 |
五、 余论 |
小结 |
第五章 “穷人的后门”:近代典当业 |
第一节 典当业的定义和类型 |
一、 典当业的起源与沿革 |
二、 典当业的定义 |
三、 当业的类型和帮派 |
第二节 典当业的组织与运作 |
一、 典当业建立的程序 |
二、 典当业的运作 |
第三节 当息的博弈 |
一、 清末及北洋政府时期关于当息的博弈 |
二、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关于当息的博弈 |
三、 日伪时期关于当息的博弈 |
四、 抗战胜利后关于当息的博弈 |
五、 结语 |
小结 |
第六章 “百业之主”:钱业与民间借贷 |
第一节 钱庄与民间借贷 |
一、 钱庄沿革概述 |
二、 钱业的帮派 |
三、 资本与组织 |
四、 钱庄的功能:以放款为中心 |
五、 钱庄的利息 |
第二节 票号与民间借贷 |
一、 票号的兴起 |
二、 票号的组织与功能——以放款为中心 |
三、 票号与银号的关系 |
第三节 其他商业借贷机构 |
一、 账局 |
二、 牙行 |
三、 金店 |
四、 仓库 |
五、 货栈 |
小结 |
第七章 新式金融机构与民间借贷 |
第一节 银行与民间借贷 |
一、 近代银行的概况 |
二、 银行借贷的特点、方式与利息 |
三、 银行借贷的偿还 |
第二节 关注民生:银行的小额借贷 |
一、 小额借贷 |
二、 新华储蓄银行的小额借贷 |
小结 |
第八章 国家与民间借贷 |
第一节 政府对民间借贷介入 |
一、 清末政府与民间借贷 |
二、 民国政府与民间借贷 |
第二节 官商合办小本借贷 |
一、 仓促上马:小本借贷处的成立 |
二、 慈善与谋利:借款中的官商博弈 |
三、 小本借贷处的实际运作 |
四、 视阈融合:官商在借贷处中的重新定位 |
五、 小本借贷处的绩效与不足 |
六、 余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和文章发表 |
(7)中国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学术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内研究动态 |
1.3.2 国外研究动态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小额信贷风险管理基础理论 |
2.1 农村小额信贷相关理论 |
2.1.1 金融深化理论 |
2.1.2 农村金融理论 |
2.1.3 社会资本理论 |
2.1.4 普惠金融理论 |
2.2 信贷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
2.2.1 风险和金融风险 |
2.2.2 信贷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
2.2.3 信贷风险管理方法 |
2.2.4 风险管理程序 |
第三章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状况及风险管理问题 |
3.1 中国小额信贷发展历程 |
3.1.1 中国小额信贷发展起源 |
3.1.2 中国小额信贷发展阶段 |
3.2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状况 |
3.2.1 农村小额信贷中的逆向选择 |
3.2.2 农村小额信贷中的道德风险 |
3.2.3 农村小额信贷信用风险 |
3.2.4 农村小额信贷操作风险 |
3.2.5 农村小额信贷利率风险 |
3.2.6 农村小额信贷管理风险 |
3.2.7 农村小额信贷法律风险 |
3.3 实证分析 |
3.3.1 非政府组织(NGO)小额信贷风险及实证分析 |
3.3.2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及实证分析 |
3.3.3 村镇银行小额信贷风险及实证分析 |
3.3.4 小额贷款公司小额信贷风险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
3.4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缺乏风险管理意识 |
3.4.2 管理小额信贷风险制度存在缺陷 |
3.4.3 防范小额信贷风险的技术服务落后 |
3.4.4 化解小额信贷风险的成效有限 |
第四章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利率分析及风险管理 |
4.1 小额信贷利率机制与测算 |
4.1.1 小额信贷利率机制 |
4.1.2 小额信贷利率测算方法 |
4.2 一个新的利率模型和分析 |
4.2.1 2.3倍的利率溢价 |
4.2.2 农户小额信贷利率:和产出率相关的理论模型 |
4.2.3 典型案例:农户可以接受的利率(20%~30%) |
4.2.4 结论 |
第五章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机构治理与风险管理 |
5.1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治理结构 |
5.1.1 小额信贷机构治理和治理结构 |
5.1.2 小额信贷机构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问题 |
5.1.3 小额信贷机构治理结构的框架 |
5.2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机构风险管理 |
5.2.1 农村小额信贷机构风险 |
5.2.2 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内部控制 |
5.2.3 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内部审计 |
5.2.4 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风险管理 |
第六章 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评估与客户信用等级评分管理 |
6.1 小额信贷机构评估内涵和意义 |
6.1.1 小额信贷机构评估意义 |
6.1.2 小额信贷机构评估内涵 |
6.2 小额信贷机构评估方法 |
6.2.1 扶贫协商小组(CGAP)小额信贷机构评估格式 |
6.2.2 ACCION 的 CAMEL 方法——“骆驼评级法” |
6.2.3 沛丰评级的 GIRAFE 方法 |
6.3 农村小额信贷客户信用等级评分概述 |
6.3.1 小额信贷客户信用等级评分概念 |
6.3.2 农村小额信贷客户等级评分条件和特点 |
6.3.3 主观评分与统计评分的比较 |
6.4 小额信贷客户等级评分方法 |
6.4.1 信用评分 |
6.4.2 信用评分卡模型与应用 |
6.4.3 玻利维亚 BANCOSOL 信贷评分案例 |
第七章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有效监管 |
7.1 国际小额信贷机构监管经验和原则 |
7.1.1 小额信贷机构监管动机和原则 |
7.1.2 国际小额信贷机构监管方式和实践 |
7.1.3 国际小额信贷机构成功监管经验 |
7.2 中国小额信贷机构的有效监管 |
7.2.1 中国小额信贷机构有效监管框架 |
7.2.2 小额信贷审慎监管准则 |
7.2.3 中国小额信贷机构监管面临的挑战 |
第八章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策略 |
8.1 农村小额信贷风险表现形式 |
8.1.1 自然风险 |
8.1.2 市场风险 |
8.1.3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
8.1.4 利率风险 |
8.2 农村小额信贷风险产生原因 |
8.2.1 短缺资金和投向单一 |
8.2.2 小额信贷利率和期限缺乏灵活性 |
8.2.3 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制度不健全 |
8.2.4 小额信贷保障机制不健全 |
8.2.5 农村小额信贷贷后管理不到位 |
8.3 国内外小额信贷风险控制模式 |
8.3.1 采用新建方式,引入社会中介组织运作小额信贷 |
8.3.2 利用现有社会组织运作小额信贷 |
8.4 农村小额信贷风险控制策略 |
8.4.1 完善中国农村小额信贷风险控制体系 |
8.4.2 构建农户小额信贷危机缓冲体系 |
8.4.3 建立良好小额信贷机构风险控制外部环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之需求和市场化改革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6 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重要概念界定和概述 |
2.1.1 政策性金融与开发性金融 |
2.1.2 农业政策性金融、农业政策性融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 |
2.1.3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市场化运作 |
2.2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理论基础 |
2.2.1 农村金融市场中的政府干预理论 |
2.2.2 金融约束论与农业政策性金融 |
2.2.3 金融排斥理论与农业政策性金融 |
2.3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发展历程与现状 |
3.1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发展历程 |
3.1.1 农业政策性银行体系 |
3.1.2 农业政策性担保体系 |
3.1.3 政策性农业保险 |
3.2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发展现状 |
3.2.1 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覆盖面 |
3.2.2 农业政策性银行资产质量 |
3.2.3 对农村低收入人群和微型企业的金融服务 |
3.2.4 对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服务 |
3.3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
3.3.1 当前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经营困境 |
3.3.2 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资金供给方式和运作机制缺陷 |
3.4 小结 |
第四章 农户政策性金融需求和供给的实证分析 |
4.1 分析背景和引言 |
4.1.1 政策性金融职能和定位的转变趋势 |
4.1.2 农村金融需求的分层和变化 |
4.2 农户政策性金融需求理论分析:基于金融排斥的分析框架 |
4.2.1 金融排斥的定义和研究综述 |
4.2.2 金融排斥的识别方法 |
4.3 农户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3.1 变量选取和计量模型 |
4.3.2 农户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和分析 |
4.4 政策性金融缓解农户金融排斥的潜在作用 |
4.5 小结 |
第五章 农业企业政策性金融需求和供给的实证分析 |
5.1 分析背景:农业企业和现代农业相互关系及其金融支持 |
5.2 农业企业的金融需求和金融约束理论分析框架 |
5.2.1 农业企业金融需求和金融约束理论框架 |
5.2.2 农业企业金融需求和金融约束:一些典型事实 |
5.3 农业企业金融约束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3.1 影响农业企业金融约束的因素:理论假说 |
5.3.2 实证模型和数据来源 |
5.3.3 实证分析结果和讨论 |
5.4 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企业的现状和潜在作用 |
5.4.1 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企业的现状:以江苏省为例 |
5.4.2 政策性金融满足农业企业金融需求的潜在作用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性金融需求和供给分析 |
6.1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理论分析 |
6.2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和资金缺口 |
6.2.1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
6.2.2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规模 |
6.2.3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来源 |
6.3 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匹配机制探讨 |
6.4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性金融支持现状:以江苏省为例 |
6.5 小结 |
第七章 农业政策性金融供给机制创新和服务下移——基于批发金融模式的视角 |
7.1 引言 |
7.2 农村批发金融机制的理论分析 |
7.2.1 农村批发金融模型描述 |
7.2.2 中介金融机构激励相容的机制设计 |
7.2.3 农业政策性金融参与批发金融机制的约束条件 |
7.3 农业政策性金融供给的批发金融机制:印度模式 |
7.3.1 农村批发金融机制的一般性框架 |
7.3.2 农业政策性银行批发金融机制和服务下移:印度实践 |
7.3.3 印度农业政策性金融批发金融模式的经验启示 |
7.4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批发金融制度:典型案例和制度设计 |
7.4.1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批发金融机制的运作条件 |
7.4.2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批发金融机制的典型案例分析 |
7.4.3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批发金融制度框架和服务下移 |
7.4.4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批发金融制度构建要素 |
7.5 小结 |
第八章 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路径和可持续经营——基于招投标方式的视角 |
8.1 引言 |
8.2 招投标方式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理论分析 |
8.2.1 招投标方式农业政策性金融描述 |
8.2.2 招投标方式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理论基础 |
8.2.3 招投标方式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理论机制 |
8.3 农业政策性金融市场化运作的条件和改革路径 |
8.3.1 农业政策性金融市场化运作的条件 |
8.3.2 招投标方式农业政策性金融典型案例分析: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例 |
8.3.3 农业政策性金融市场化运作的发展空间和改革方向 |
8.4 小结 |
第九章 全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全文结论 |
9.1.1 特定人群、产业和领域内仍存在多样化的农业政策性金融需求 |
9.1.2 批发金融模式是促进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下移的可行路径 |
9.1.3 招投标方式是未来农业政策性金融市场化运作改革的重要方式 |
9.2 政策建议 |
9.2.1 建立和完善以市场化运作为导向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 |
9.2.2 创新农业政策性金融供给模式以促进“服务下移”和经营可持续 |
9.2.3 构建以政策性金融机构为顶端银行的农村批发金融体系 |
附录1 2009年农户经济和金融情况调查问卷(江苏) |
附录2 2011年区域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发展综合调查问卷(江苏、湖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0.1 问题的提起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意义 |
0.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概述 |
1.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的概念 |
1.1.1 信托的概念 |
1.1.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的概念 |
1.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的特征 |
1.2.1 信托的一般特征 |
1.2.2 经营权信托的特殊特征 |
第二章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比较分析 |
2.1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各种流转模式 |
2.1.1 目前我国存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模式 |
2.1.2 现存土地流转模式的优缺点评析 |
2.2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流转模式 |
2.2.1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流转的实践 |
2.2.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的价值 |
2.2.3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流转的可行性 |
第三章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的法律关系 |
3.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关系人 |
3.1.1 委托人 |
3.1.2 受托人及受托人的适格 |
3.1.3 受益人 |
3.1.4 管理人 |
3.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的客体 |
3.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
3.3.1 委托人的权利义务 |
3.3.2 受托人的权利义务 |
3.3.3 受益人的权利义务 |
3.3.4 管理人的权利义务 |
第四章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登记 |
4.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登记概述 |
4.1.1 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登记的概念 |
4.1.2 信托登记的主要价值 |
4.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登记的效力与作用 |
1. 确权的效力 |
2. 公示的效力 |
3. 合同生效的效力 |
4. 确保信托财产独立性 |
4.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登记主体 |
4.3.1 登记申请人 |
4.3.2 登记机关 |
4.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登记的程序 |
第五章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流转的税制 |
5.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税收所存在的问题 |
5.1.1 信托税收现状及问题 |
5.1.2 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可能存在的税收问题 |
5.2 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重复课税的解决方式 |
5.2.1 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重复课税成因 |
5.2.2 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重复征税解决原则 |
5.2.3 避免承包经营权信托重复课税的构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10)西南岩溶石漠化地区土地禀赋对农户采用生态农业技术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农户土地利用结构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5 研究思路、路线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路线 |
1.5.3 研究方法 |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研究特色 |
1.6.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6.2 可能的研究特色 |
1.7 本论文的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石漠化形成因素综述 |
2.1.1 石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 |
2.1.2 石漠化形成的人文因素 |
2.2 农户行为理论综述 |
2.2.1 人类行为理论 |
2.2.2 农户决策理论 |
2.2.3 农户经济行为 |
2.3 生态农业技术及其采用内涵综述 |
2.3.1 生态示范区与生态农业技术 |
2.3.2 农户采用生态农业技术行为的内涵 |
2.4 农户采用生态农业技术影响因素综述 |
2.4.1 农户技术选择的直接影响因素 |
2.4.2 农户技术选择的间接影响因素 |
2.4.3 生态农业政策因素 |
2.5 农户采用生态农业技术行为的统一地理学综述 |
2.5.1 农户采用生态农业技术行为的地理学意义 |
2.5.2 统一地理学的研究路径 |
2.6 本章小结 |
3 福田镇土地禀赋结构区划 |
3.1 土地禀赋的内涵及其结构类型 |
3.2 土地禀赋的结构区划 |
3.2.1 土地禀赋的二元地貌结构区划 |
3.2.2 土地禀赋的细碎空间结构区划 |
3.2.3 土地禀赋的斑状质量结构区划 |
3.3 本章小结 |
4 福田镇土地禀赋结构分析 |
4.1 土地禀赋结构成因与农户经济行为分析 |
4.1.1 地貌形态与二元地貌结构 |
4.1.2 地质构造与细碎空间结构 |
4.1.3 地层特性与斑状质量结构 |
4.2 农户采用生态农业技术行为影响因素与分析框架 |
4.2.1 土地禀赋因素 |
4.2.2 其他影响因素 |
4.2.3 技术扩散阶段与分析框架 |
4.3 本章小结 |
5 福田镇土地禀赋对农户采用生态农业技术意愿的影响分析 |
5.1 采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
5.2 分析框架和研究假说 |
5.2.1 土地禀赋 |
5.2.2 外部环境 |
5.2.3 农户禀赋 |
5.3 数据说明、模型选择及假说检验 |
5.3.1 数据说明 |
5.3.2 模型选择 |
5.3.3 检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福田镇土地禀赋对农户采用生态农业技术决策的影响分析 |
6.1 采用决策及采用阶段 |
6.2 分析框架和研究假说 |
6.2.1 土地禀赋 |
6.2.2 外部环境 |
6.2.3 农户禀赋 |
6.3 数据说明、模型选择及假说检验 |
6.3.1 数据说明 |
6.3.2 模型选择 |
6.3.3 检验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7 福田镇土地禀赋对农户选择生态农业组织形式的影响分析 |
7.1 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选择 |
7.1.1 农业经济组织 |
7.1.2 土地经营组织形式选择 |
7.2 分析框架和研究假说 |
7.2.1 土地禀赋 |
7.2.2 外部环境 |
7.2.3 农户禀赋 |
7.3 数据说明、模型选择及假说检验 |
7.3.1 数据说明 |
7.3.2 模型选择 |
7.3.3 检验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8 福田镇土地禀赋对农户采用生态农业技术收益的影响分析 |
8.1 分析框架和研究假说 |
8.1.1 土地禀赋 |
8.1.2 外部环境 |
8.1.3 要素投入与农户禀赋 |
8.2 数据说明、模型选择及假说检验 |
8.2.1 数据说明 |
8.2.2 模型选择 |
8.2.3 检验结果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研究方法总结 |
9.1.2 农户采用生态农业技术影响因素总结 |
9.2 政策建议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问卷调查表 |
答卷选录 |
附图:重庆市巫山县石漠化与福田镇金银花生态示范基地图片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学术活动一览表 |
四、遏止农村信贷无效投入问题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研究 ——以成都市双流区为例[D]. 张思雨. 西华大学, 2020(01)
- [2]财政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绩效研究[D]. 谢万成. 西南大学, 2018(01)
- [3]专业化苹果种植户市场行为研究 ——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理论和实证[D]. 侯建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10)
- [4]农村资本外流原因的信用制度解析——以辽宁省朝阳市为例[J]. 徐长香. 对外经贸, 2016(03)
- [5]禀赋差异、配置效应与机制创新 ——双重约束下的农村金融绩效与激励研究[D]. 徐洪水. 浙江大学, 2014(08)
- [6]近代天津民间借贷研究[D]. 冯剑. 南开大学, 2012(07)
- [7]中国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张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1)
- [8]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之需求和市场化改革路径研究[D]. 刘营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9]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研究[D]. 代少蕊. 中南大学, 2012(03)
- [10]西南岩溶石漠化地区土地禀赋对农户采用生态农业技术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农户土地利用结构的视角[D]. 苗建青. 西南大学,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