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圣约翰大学与中国近代教育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肖茂普[1](2020)在《教会学校对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影响研究(1839-1952)》文中提出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发端于教会学校。1839年马礼逊学堂在澳门成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传播西学的教会学校。1847年,该校的布朗校长带领三名中国学生,容闳、黄胜、黄宽赴美,引发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留学潮。此后,中国近代数次留学运动都与传教士或教会学校有着紧密的联系。西学东渐,传教士来华,拉开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序幕。在不平等条约的庇护下,教会学校得以在中国生根发芽,传教士建立了一批独立于中国教育体系的教会小学、中学和女学。与此同时,中国官办新式学堂也纷纷建立,可是苦于新教师的匮乏,这时西方传教士得到了重用,参与新式学堂的教学和管理,并推动了中国近代官派留学运动的发展。此外,教会女学的创办,冲击了中国传统教育,在传教士的资助下,中国女子也开始走出国门求学,开了女子留学的先河。19世纪末,传教士将目标转移到高等教育领域,企图控制中国的精英,于是建立了一批教会大学,并在海外注册,取得了学位授予权,这大大提高了教会大学的声望,为留学教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民国时期最有影响力的教会大学之一上海圣约翰大学便是其中的典范。20世纪20年代前后是教会大学发展的转折点。受国立大学的挑战,战争的摧残,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教会学校风雨飘摇,逐渐走向衰落。与此同时,留学教育也是一波三折。1952年教会学校作为西方殖民侵略的先锋阵营被注消取缔,拆分合并到公立学校,教会学校在中国大陆消失。教会学校开启了中国近代海外留学的先河,参与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教会学校和留学教育的态度,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现代化。这些接受过欧风美雨洗礼的知识分子作为留学教育的受益者,前期推动了教会学校和留学教育的发展,后期变成反侵略的斗士,成为教会学校的掘墓人。教会学校虽然消失了,但是它在中国近代留学教育中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王秀强[2](2018)在《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大学体育文化传承自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中国近现代大学体育受到西方大学体育发展模式和体育理念的深刻影响,“依附性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大学体育的显着特点;但同时也受到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学体育文化又具有“内生性”特征。大学体育文化内在制约着大学体育的发展。中国近现代大学体育起源于“强国强种”、“富国强兵”的实用主义目的,在西方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指引下,大学体育主动斩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致力于为社会服务的功利性目标。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大学体育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却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追根溯源,主要是关系到大学体育战略目标的大学体育理念的缺乏和大学体育文化自觉的缺失。因此,唤醒大学体育的文化自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学体育文化,成为大学体育发展的基础工程。本研究选取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3所国内具有百年以上历史大学的体育发展史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扎根理论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进行大学体育文化的要素分析,确立代表性体育人物及思想、体育规章制度、体育活动和竞赛、体育教学、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等五要素作为研究的横轴;其次对中国大学体育的百年发展历程进行了历史分期研究,将中国大学体育的发展历程分为清末、民国、新中国初期、“文革”、复苏、新发展时期等六个历史阶段,确立研究的纵轴。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历史研究等方法,以大学体育文化五要素为具体研究对象,探究各文化要素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背景、特征与发展规律;梳理出比较清晰的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概貌;并从百年大学体育发展进程中总结出历史经验和规律。在百年大学体育文化传承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百年大学体育发展现状,运用系统论和战略管理理论,首先进行了大学体育文化系统构建;之后进行了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包括系统要素、内容体系和战略对策三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1.教育家和体育家的体育思想传承是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主线。大师的体育思想一直伴随着强国强种的民族思想,而且一直伴随中西方体育文化间的碰撞与融合、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碰撞与融合。纵观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始终围绕着“健身强国,以实现民族复兴,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这一主题。2.中国大学体育制度深受社会政治背景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大学体育制度设计;回顾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制度发展历程,呈现出清朝末期的借鉴摸索、民国时期的深入发展、建国初期的苏联模式、“文革”时期的破坏停滞、新时期的学习欧美等阶段性特征;中国大学体育制度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制度建设路径,即政府层面主导,大学负责具体实施。3.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内涵上经历了“体操—体育—体育与健康”的发展历程;形式上表现了“课外—课内—课内外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价值功能上体现了“生物学—心理学—人文社会学”的认识提升;发展上呈现了“拿来主义—本土化探索—国际化”的三阶段发展模式;并且表现出钟摆式演变特征。4.大学体育精神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核心;体育场馆设施等物质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基础;体育制度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保障;体育行为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动力之源。大学体育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层面所包含的体育文化要素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背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大学体育文化系统。5.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发展历经清末的发端、民国的发展、新中国的新生、“文革”时期的挫折、改革开放的重生、新时期的发展与繁荣六个发展时期。百年大学体育思想也经历了由机体活动能力发展观到身体、心理发展观,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发展观,最后转变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观,充分体现了人类对体育文化发展的认知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到如今,体育人文价值观念逐渐成为中国体育发展的核心理念。6.引入战略管理理论;在构建大学体育文化系统的基础上,从战略的系统要素、内容体系和战略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提出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从大学体育文化各层面切入,明晰目标定位,健全决策机制,最大化发挥体育学科育人优势,跨学科合作、培养少而精的体育专业人才、凝练科研方向。7.总结百年大学体育思想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供从国家到大学各层面的体育文化发展以借鉴。人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体,代表性体育人物的思想是大学体育文化系统构建中最为关键的要素,大学也因此成为整个中国体育教育的思想高地。在新的历史时期,围绕“民族复兴”的主题,大学体育人应有引领中国体育思想的主动性意识,传承发展,注重战略,以助力于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
罗先锋[3](2018)在《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就世界许多国家私立高等教育而言,非营利性私立高校是主流,但我国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自从改革开放复兴后至今仍非常弱小,其发展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本论文以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为研究主题,以美国的非营利性私立院校发展为借鉴,从组织发展的视角出发,以外部环境和组织自身两个分析维度,将组织发展理论、大学组织理论和非营利组织理论作为理论分析基础,应用历史、个案、比较的研究方法,选取美国不同历史时期以及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相同历史时期的非营利性私立(民办)高校为研究对象,就其外部发展环境、院校发展情况、院校发展成效和问题为研究内容,探究外部环境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的影响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自身对环境变化的回应,基于此归纳发展经验、教训,并提出发展建议和展望。本研究得出如下几点主要结论:(1)非营利性民办(私立)高校发展是指学校组织与外部环境和组织自身适应协调过程中的发展变化。作为兼具非营利性组织特征和大学组织特征于一体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若想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积极回应外部环境的变化。(2)根据组织发展理论(本尼斯)、大学组织理论和非营利组织理论,组织发展与外部环境密不可分,相互影响。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需要考虑外部环境和组织自身两个维度。其中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宏观环境,以及影响非营利性民办(私立)高校发展的几个重要环境力量,即法律环境、政府各级组织、市场以及公立和营利性高校等组织的影响。组织自身主要关注办学理念和目标、内部治理、资源以及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职能的履行。(3)根据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定义界定,论文对我国近代59所非营利性私立大学(国人自办38所,教会大学21所)、当代38所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研究:同时选取当代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厦门华厦学院和贵州盛华职业学院作为个案就其发展情况进行具体描述。研究发现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发展经验主要是民智民力兴办私学的传统传承与创新、支持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的制度环境形成以及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自身形成了私立性、非营利性、独立性和适应性等独特品质;其面临的发展问题主要是社会传统带来的观念障碍长久存在、制度供给不足造成的困境以及组织合法性存疑的困境等。(4)为便于借鉴,论文选取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为研究对象,就其自1636年哈佛大学成立以来近400年的发展变化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研究发现其发展的经验主要是宗教慈善兴学传统的巨大影响、适宜制度环境的形成和美国非营利性私立大学独特品质私立性、非营利性、多样性、精英性和适应性的形成;其发展的历史教训是政府干预下的私立性隐忧、过度市场导向带来的消极影响和营利性对非营利性的侵蚀。(5)研究认为中美两国的非营利性民办(私立)院校,无论是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传统等外部环境方面,还是在使命与价值观、治理结构和组织职能发挥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在面对观念变革乃是改善环境的首要之举和制度完善才是发展保障的背景下,我国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应积极地影响、改变和创造发展环境并直面产权问题。对于组织自身,研究建议我国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应明确组织的使命和价值观、完善治理结构、增强争取资源的能力以及充分发挥组织职能,以早日破解组织合法性困境。对于当前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身份的确认,研究认为关键在于制度完善及实施、举办者规范、公益产权明确及监督机制实施。(6)基于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在办学实践和社会认知方面的时间差异,本研究把我国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所要经历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从观念建立到制度建立再到社会普遍认可的阶段。目前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正处在从观念建立阶段转向制度建立的发展阶段,要想获得普遍的社会认可还需相当长的时期。研究提醒对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问题的认识不能忽视其所处的阶段性特征。(7)研究认为未来我国的外部环境将进一步改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发展能力也将增强。但需关注“大学公私界限模糊”可能导致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公办化”问题。目前尽管弱小的、但独具特殊发展价值和意义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群体成为一流的民办大学的愿景值得期待。
夏兰[4](2012)在《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演变研究》文中指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第四十条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制度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具有基础性和综合性的研究价值。要想研究中国大学制度的应然,首先应该了解它的实然,但这种应然的内容肯定已部分存在于目前甚至之前的大学制度的实然当中。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的演变有一定的经验与教训,值得今天借鉴,即以史为鉴、以史为镜,以史为证。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动荡、转型时期,无论是社会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价值观念都发生着质的变革,教育也成为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展现了独特的面貌。研究现代大学制度是为研究大学精神做铺垫,所以从制度分析这一视角对大学精神发育进行迂回间接研究,从而揭示“制度涵养精神、精神型塑制度”的交互作用关系,从大学制度的演变描述中隐含着大学精神流变的轨迹。本文即是以民国时期为背景,探讨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起源和演变,同时是以西方现代大学制度的起源和发展为参照的。第一部分分析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特征、结构和法律形式,现代大学制度是围绕两个基本问题展开的:一是大学组织的高度社会化后,如何平衡好大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二是面对大学与社会之间日益复杂的关系,大学如何解决好自身持续、有效、健康发展的问题。其核心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大学章程是大学的根本“宪法”,它作为上承国家法律、教育法规,下启大学具体规章制度的中转站,是一所大学的总体精神面貌。第二部分分阶段对现代大学制度萌芽、发展、成熟作总体回顾。民国时期的大学主要分三类:国立、私立和教会大学。文章分别三章介绍这三类大学的发展过程,从内在层面分析大学内部课程设置、办学机制、教学方法、师资建设、经费来源等问题,从外在层面分析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大学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对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的发展作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当前现代大学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的建议和措施。
林牧茵[5](2012)在《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文中提出教育交流是中美关系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领域,在世界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交流,影响对象是年轻一代,参与主体是知识界、学术界,因此教育交流对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对构筑两国观念层面的沟通与认同意义深远。虽然过程较为缓慢,但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加持久而深入人心。而新闻教育交流又涉及到在国际关系中始终扮演重要角色的新闻媒体,因而愈发值得关注。本文研究聚焦中美两国的新闻教育交流,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结合时代背景、历史事件,考察并分析20世纪上半叶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来到中国后,对中国新闻教育、新闻业、及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之所以会选择这一独特的中美关系研究视角,是因为在中美两国教育交往的历史中,由于种种原因,美国的某些着名高等院校对中国某些学术和专业领域曾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追寻这种对应关系,可以找到一条研究中美关系的新路径。据此探寻国际关系中,通过教育交流建立起观念、文化、知识的认同,进而对对方国社会、文化、政治等多方面产生的影响。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标志着世界近代新闻教育的发端。当时的密苏里大学还不为中国人所知,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密苏里模式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被不断复制,在特定时期甚至成为世界新闻教育的模板,20世纪上半叶,它在中国的移植尤为成功。虽然解放后密苏里新闻学院与中国的交往有约30年的断层期,但是而今,密苏里新闻学院仍旧是中国新闻学子向往的学校,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跨越历史,仍旧在影响中国新闻教育及新闻事业的发展。可以说,密苏里模式对中国新闻教育的影响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新闻院校。为什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会对中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密苏里模式的魅力和生命力何在?是什么力量推动它来到中国?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为什么愉快地接纳了它,而没有像抵制其他西方国家文化那样抵制它?中国知识精英为什么将新闻教育与中国未来的发展命运紧密相连?有哪些人物在中国新闻教育创建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新闻思想碰撞后,如何交融发展?中国的新闻事业如何在借鉴西方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围绕这些问题,本文设置篇章展开研究探讨。第一章,密苏里模式的形成。研究美国新闻教育起步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归纳密苏里模式的核心理念、主体教育方法和国际化的外延特征,并从新教传教运动、理想主义、现实主义,以及中美双向需求的对接,四个角度来分析密苏里模式由美国向中国输出的动力。第二章,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横向移植。“横向”是一个空间概念,指从美国到中国。“移植”是一种最初的状态,指中国新闻教育起步阶段几乎照搬美国模式。结合中国当时面临的民族危机,尝试解答为什么密苏里模式没有像其他西方国家的文化那样在中国遭遇阻力,相反被知识界和教育界愉快地接纳。这部分的研究重点是圣约翰大学报学系、燕京大学新闻系在创立发展阶段与密苏里新闻学院交流往来。第三章,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纵深发展。“纵深发展”强调的是密苏里模式移植到中国之后,如何真正地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扎下根来。这一过程离不开一大批有密苏里背景的新闻人的推动。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个体如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首任院长沃尔特·威廉,群体如“密苏里帮”及受密苏里模式影响的中国新闻人。他们都在实现自己事业人生理想的同时,推动了美国新闻理念在中国社会更深广的领域中逐渐被认同和接受。第四章,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流变。借助文化适应与变迁理论,进一步揭示密苏里模式与中国新闻教育的融合发展。展现出中国新闻教育由最初全盘移植密苏里模式,到逐渐融合本土需求和中国文化特征,最后形成中国特色新闻教育的过程。第五章,密苏里模式与中国近代化。探讨20世纪上半叶,密苏里模式与中国近代化发展的相互作用。选取了相关的三个领域进行考察,新闻教育领域、报业领域、政治领域。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移植与流变是近代中美交流互动的一种折射,与20世纪初美国寻求海外扩张及中国经历民族危机的时代大背景密不可分。无论美国输出新闻教育模式,其主观目的是为了实现本国的国家利益,还是为了实现其普世价值,在客观上,它的确推动了中国新闻教育职业化的发展,并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李金航[6](2013)在《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科书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是课程标准规定的文本体现。它不仅是教师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更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凭借;同时,教科书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社会的某些价值观念,也会通过许多渠道对民众发生影响。在中国近代,教科书问题始终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论文以唯物史观作指导,以中国近代大学有代表性的教科书文本为基本资料,通过对这些教科书编撰思想、内容体系、编审制度、出版发行、选用情况及其教育和社会效果的分析,探讨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分析这些教科书的成败及其原因,揭示影响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体系与制度的教育和社会因素,以及近代大学教科书的对教育和社会的影响,希冀能够对中国当今大学教科书建设提供些许借鉴。中国现代意义的“教科书”不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产物,而是西学东渐的结果,是中西文化交流、冲突、融合的产物。随着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深入,西方先进的大学制度及课程理念进入中国,直接促成中国近代大学制度及课程体系的确立,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随之产生。1877年,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大会,决定成立“学校教科书委员会”为教会大学编辑、出版教科书。教会大学教科书的宗旨是为宗教服务。但教会大学教科书将西方先进的教科书编制理念和科学内容引入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北洋大学堂、京师大学堂等中国近代大学逐步设立。受当时大学发展水平所限,京师大学堂等都是由教习翻译西方教科书或自编讲义授课。用讲义授课体现了中国近代大学发展初期教科书的非规范化特征,其弊端很明显,“不仅各异其是,且使学生缺乏参考书籍,不宜从事比较研究。”1此时,中国大学教科书主要受日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直接翻译日本大学的教科书;由日本教习自编教科书;由中国教习依据日本教科书的观点、体系改编教科书。五四运动后,随着美国教育理论、大学制度及教育改革实践对我国影响的深入,美国大学教科书开始在中国大学占据主要地位。北京政府颁布的《大学令》、《国立大学条例》等有关大学章程条例,均明确规定大学教学方式及课程设置全面效仿欧美各国着名大学。许多大学的理科教学都采用外文教科书,文科各科凡涉及外国事例的也都使用外文教科书。外文原版教科书具有质量优良、利于学习英文、方便教师授课等优点,但也阻碍了中国近代学术的发展和独立。20世纪20年代,随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国人开始自编教科书。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开始了本土化进程。归国留学生充当了编辑教科书的主力。归国留学生并不是单纯翻译外国教科书,而是根据他们的学识结合中国的实际编写教科书,力求教科书的本土化。20世纪30年代,蔡元培提出“国化教科书”。商务印书馆率先承担起“国化教科书”的重任,编辑、出版中国近代第一套系列大学教科书——大学丛书。“大学丛书’的编写体例、形式、内容都呈现出科学化和本土化的特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随着大学制度的逐步完善和教育学术的独立发展,大学教科书开始进入本土化建设的新阶段。国民政府教育部“鉴于各校及各书局所编之大学教本虽多,尚未能遍及所有科目,且国难期间各方经费均感困难,原有出书计划,亦颇受影响”,“乃决定以政府力量完成此举”2。1939年,教育部专门成立“大学教科书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部定大学用书”。随着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的发展,大学教科书制度也逐渐成型。京师大学堂和晚清学部在教科书制度的确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民国后,国民政府教育部承担起教科书的审定任务。教科书审定制度的确立与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科书的质量,但也成为专制政府推行教育宗旨,控制学生思想的重要手段。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引进、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传播、发展了近代先进思想,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科学”与“民主”观念深入人心。中国大学教科书从编辑内容到服务对象逐渐向民众转化,呈现出大众化趋势,改变了过去专为封建“达官士人”编造的状况。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加速了中国传统学术体系的消解,促进了中国近代大学学科体系的建立。虽然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发展的时代背景与当前大学教科书建设面临的时代背景有着极大的差异,但近代教科书编纂者所关注、面对的问题在中国目前大学教科书建设中依然存在着。中国现在的大学教学中仍存在着讲义授课、自编教科书与引进教科书的矛盾、教科书编审与选用的矛盾。在当前的教科书建设中,中国大学应该既坚持教科书的编审制度,又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教科书自主权;在引进外国先进原版教科书的同时,注重大学教科书的本土化建设,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只有如此,才能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大学教科书体系。
顾卫星[7](2001)在《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西方文化载体的英语,在晚清时期被引入中国学校教育,并逐步由语言教学发展到语言和科学专业教学相结合。晚清学校英语教学在近代中国英语人才培养、中西学术文化交流和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再现了晚清学校英语教学发展的历史轨迹,考察了晚清学校英语教学的观念与实践,探讨了晚清学校英语教学的典型个案,论述了晚清学校英语教学的社会功能和借鉴作用。本文的研究涉及历史学、语言学和教育学等相关学术领域。在研究理论与方法方面,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借鉴历史学、语言学和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尝试对晚清学校英语教学作跨学科的研究,力图使本文的研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并对目前的学校英语教学改革有启迪意义。
杨习超[8](2016)在《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中籍校长角色冲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九世纪中后期,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在西学东渐的潮流中发轫、发展,西方传教士在华创办的教会大学凭借人、财、物及文化资源优势,在中国的高等教育舞台扮演起重要角色。清末的中国社会危机四伏,外族入侵频频,以魏源、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有识之士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复兴济世思想,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精英阶层向西看的主观愿望。尽管教会大学与西方列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文化侵略原罪难辞,但中国社会对西学的需求为教会大学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教会大学从海外募集捐赠,在华购产、置地,建学校、开医院,以慈善的形象赢得了众多青年拥趸,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清政府慑于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对西方传教士在华的办学行为基本不干涉,任其发展。民国伊始,国人民族独立意识高涨,“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迫使教会大学在办学形式上作出调整和让步,由清末自主创办转变为民国的注册立案。嗣后,民国政府公布《私立学校规程》等法令,规定教会大学“须由中国人任校长”,由此揭开了教会大学中籍校长的历史序幕。本文的研究对象中国教会大学中籍校长主要有:东吴大学杨永清,金陵大学陈裕光,燕京大学陆志韦,沪江大学刘湛恩,圣约翰大学涂羽卿,华中大学韦卓民,华西协和大学张凌高,岭南大学钟荣光,齐鲁大学朱经农,福建协和大学林景润,之江大学李培恩,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吴贻芳,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王世静,辅仁大学陈垣等,他们的任职时间大都在1927年至新中国建国之间。本文运用历史制度主义方法和社会认同理论分析了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中籍校长角色形成和角色冲突,从近代中国历史制度变迁、中西文化冲突和中籍校长个体认知等方面解读其角色冲突的原因。历史制度主义强调社会变迁中重大事件的作用,社会认同理论则强调个体对所属特定社会群体的会员身份及附加在该身份上的价值和情感认同。本研究把宏观的制度因素和微观的个体因素有机结合,得出结论如下:第一,中籍校长角色概念的特定内涵源于政府、教会和中国社会等各方赋予校长的多重身份和角色期待,他们的身份包含有中西文化、思想、制度交流与冲突的元素。第二,中籍校长在多重身份和多方期待、自我认知与社会认同中,与政府、教会和师生之间存在角色冲突。与政府之间存在校长治校与政治干预、党化教育与基督教育、国家主义教育与公民教育等冲突;与教会的冲突表现在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宗教目的与服务中国、西化教育与中国化教育、校长与校务长职权冲突等;与师生的冲突表现在学校管理中应对中西教师的文化和个体利益及应对学生政治活动冲突等;作为理性知识分子,中籍校长与自身价值观和个体心理也存在冲突。第三,中籍校长角色冲突的原因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近代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社会制度和文化冲突的结果。从清末“中体西用”教育制度的妥协性,到民国“以党治国”的一元性,中国社会制度设计者对多极化制度是排斥的,并利用权力资源强制教会大学纳入政府管理,与西方文化制度存在冲突。中籍校长角色冲突的背后,蕴藏着资源和权力的争夺。二是中籍校长的教育家身份与教会组织代理人身份的不可调和性。中籍校长多毕业于教会学校,受宗教理念影响,对教会有深厚的情感认同,被教会赋予在华事业继承者的角色身份。他们在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同过程中,存在着与教会董事会、与政府、与教会大学师生的冲突,反过来,正是在这些冲突中,形成了中籍校长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同。在中国官学传统与现代大学独立理念之间,中籍校长追求现代大学的自治与教会控制、政府控制之间产生冲突。三是中西文化冲突和价值观碰撞的必然选择。在传统儒学与基督信仰之间,在中国身份与教会身份归属之间,在基督人格价值观与官方价值观之间,中籍校长遭遇了激烈的价值观碰撞,作为教育者和理性的个体,其独立人格促进他们追求理性的教育理念,包容的文化构建和“完人”情怀。他们的自我理性认知和社会认同综合作用,导致了冲突。四是双重办学主体下中籍校长经济独立性的缺乏,使他们无法挣脱对教会经费和政府补助费的依赖。第四,中籍校长角色冲突对于理解近代中国教育理念的转型具有历史价值。中籍校长长校过程中面临不同的利益、资源冲突,坚持“师夷长技”之西学教育,大力推进理性人格之道德教育,即便在经济困顿、颠沛流离的战争年代,他们充分发挥个人的教育家智慧和献身教育精神,沟通中西文化,调节中西冲突,提升办学绩效,保持了教会大学在国内外文化教育舞台的卓越地位,彰显近代中国社会制度变迁背景下,教会大学中籍校长所引领的思想理性和精神自由之独特价值。第五,中籍校长角色冲突对于理解现代大学的历史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近代中国大学建制的发展过程是不断摆脱古代官学影响而逐步引入西方现代大学模式的过程,是对大学的本质不断探索和理解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籍校长是西式教育的成果,他们在求学和长校过程中形成了个人价值观体系,一方面坚持教育救国,另一方面追求大学自治和独立,有效平衡东西文化冲突,带领教会大学突破时代局限性,对今天的双一流大学建设在制度上有宝贵的现实意义。本文的创新点与理论贡献有:1.文献搜集与梳理。作者先后到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华中师范大学章开沅研究中心和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等地,搜集、整理了十多位教会大学中籍校长的个人信件、着述等历史文献,详细考证了中籍校长的成长背景及职务履行情况,并由此来分析教会大学中籍校长与近代中国社会、政府及西方教会之间的关系,为中国教会大学中籍校长角色冲突研究奠定文献基础。本文采用了以往研究中未涉及到的第一手文献,弥补了前人研究在文献方面的不足。2.研究视角与方法。本文运用历史制度主义方法和社会认同理论,给予中籍校长角色特定的理论梳理和概念界定,在宏观层面将中籍校长角色放入近代中国历史大环境中考量;在微观层面将中籍校长角色置于利益、资源、制度等相互关系中进行研究。本文从多层面、多视角进行综合分析,弥补了前人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的欠缺。3.研究结论。本研究认为中国社会权力在教育制度形成和运行中占有绝对地位,从科举官学到近代大学建制的演变过程中,学校性质是中籍校长教育家不可逾越的挑战;中籍校长基于自我的社会认同是中籍校长角色冲突的核心要素。本文突出了中籍校长自我认同与社会制度变迁之间的必然联系,得出了区别于以往研究的结论。4.历史思考。本文从近代中国社会制度变迁与西方文化冲击背景出发对中籍校长群体身份、信念和价值观进行了历史思考,分析了他们与教会、政府、师生和社会存在的角色冲突,发现他们理性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同与近代中国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合理应对自身的身份归属、民族责任和历史使命,求同存异,化解冲突,教育救国,在东西方文化交融过程中,体现了教育家的价值取向与人格追求。
王小丁[9](2007)在《中美教育关系研究(1840-1927)》文中研究指明教育是一个开放系统,任何国家的教育只有在与世界教育的交流和融合中才能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美两国的交往可以追溯到1784年的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来华。以后的46年间,中美双方在教育上的接触几乎为零。直到1830年,美国传教士裨治文受美国公理会的派遣来华,开办了中国最早的教会学校——贝满学校,拉开了中美教育关系的帷幕。传教士来华的主旨是基督征服中国,中西文化的碰撞打碎了他们的梦想。在对中国文化和教育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传教的困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之后,他们转向了教育,借办学传播福音,中国教育的衰落也给传教士办学留下了地盘。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中开始了艰难的教育现代化进程。双向的冲突和回应始终伴随着中美教育关系的发展。美国传教士在批判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掀起了办学的高潮,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发展成了以教会小学、教会中学、教会大学为主体的教会教育体系,它为中国教育提供了参照,特别是为中国高等教育提供了参照,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就是最好的样本。但教会学校始终没能进入中国的教育体系,宗教性和教育的“话语权力”是最重要的因素。美国传教士与中国的留学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容闳就是在传教士布朗推举下于1847年1月赴美留学,中国留学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学成归国的容闳经过艰苦的努力和斡旋,终于促成了幼童留美,掀起了留美第一次高潮。经过约30年的沉寂之后,留美第二次高潮——庚款留美兴起,其中有较为复杂的历史原因,经过中美双方努力,按照美国的意图,终于达成协议。中国的外交官梁诚和美国总统罗斯福起了关键作用。美国对中国的“文化投资”战略初步实现,但并没出现他们所期望的结果。归国留学生把美国教育思想、大学模式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在中国教育模式从指向日本向美国的转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的教育变革进一步深化还需要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以留美学生为主的中国教育界邀请杜威、孟禄等美国教育家来华,杜威通过讲演把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介绍给中国,并设计了一幅以实用主义教育为底色的中国教育蓝图。孟禄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对中国教育问题进行了“诊断”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两位教育家关注的重点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对当时的学制、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等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的教育实验热潮,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柏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麦柯尔的教育测量等纷纷在中国展开,加快了中国教育的科学化进程。以陶行知、黄炎培、晏阳初、陈鹤琴为主的中国教育家群体,开始了中国新教育之路的探索,对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本土化改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生活教育、平民教育理论并成功运用于实践。胡适是中美教育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影响,杜威教育哲学中的实用性、科学主义、思维方法等体现在他的高等教育观、文学革命等方面。他对中美教育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纵观中美教育关系的全过程,充满了变数、矛盾,体现出非均衡性的典型特征,这种非均衡特征正是研究中美教育关系的逻辑起点,以比较的方法,从教育的视角去研究中美教育关系,正是其价值所在。
任小燕[10](2016)在《博弈中的生存:晚清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晚清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在中国近代大学史上曾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也经历着复杂而跌宕的制度变迁。本研究通过对晚清民国教会大学、私立大学、国立大学的董事会制度分别进行变迁史梳理和多元比较,追溯历史渊源,探究变迁分期与整体图景,比较多元样态,总结变迁轨迹与主题,从制度史、观念史等方面探究形成这种制度变迁的深层原因。晚清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存在着本土发生和外部嫁接双重制度之源。首先,晚清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存在着本土之源。滥觞于清乾隆时期的清代传统书院董事(会)制度,虽然在制度形态上较为稚拙,也没有关于“董事会”的明确表述,然而在董事、结构、功能、运作等方面,已现雏形,具有官府掌控和民主萌芽的双重特征。制度设计上,制度文本远未规范,“董事”概念含混模糊,董事产生方式兼具民主公举和家族继承等多重方式,董事会被定位为书院内部日常管理机构。传统书院董事会的制度样态或制度观念,在清末新式学校和改制后的传统书院,甚至在民国时期的私立大学和国立大学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制度沿袭。晚清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的外部之源,包括了晚清民国公司董事会制度和美国大学董事会制度。晚清民国公司董事会制度是对西方公司董事会制度的学习与模仿,在裹挟着政治集权和官督商办的传统理念下,晚清民国公司董事会职权最终被定位为“筹资非治理”。美国校董会制度对清末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美国教会创办的教会大学而言,美国校董会制度是其直接取法的样本。清末以降,向西方学习的风潮下,美国校董会制度对私立大学和国立大学的董事会制度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理念影响。晚清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经历了滥觞期、初创期、形成期、调整期四个变迁阶段,制度设计从粗疏凌乱到日渐规范。自清代乾隆以降出现了制度滥觞之后,随着清末教会书院向教会大学转型,教会大学开始因地制宜地构建“西方托事部——在华校董会”双层董事会治理模式。同时,国人办理的各类新式学校也开始尝试董事会制度的文本建构与制度实践。这一时期,校董会制度依然作为一种在数量上不占主导的制度而维系着“边缘生存”。民初北洋时期,是大学董事会制度的形成期,多元样态的大学董事会制度在私立、国立大学中先后出现并逐步完备,构建出鲜明的本土特色。南京政府时期,是大学董事会制度的调整期,在中央政府更多的政策与制度规约下,教会大学双层董事会经过多次改组,实现了某种程度的中国化;私立大学董事会也经过反复调适,部分缓解了校内治理矛盾。晚清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变迁历程表现出从民间自发到政府管控、从权力中心到体制边缘的变迁路径。这场制度变迁充斥着大学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力博弈,在政府、教会、军阀、商人与校方之间交织,政府的渗透与拆解,教会的遥控与联合,军、商的注资与参与,校方的治理与独立,无不在制度天平上变换着权力砝码,造成了大学董事会制度结构与功能定位的变迁。国立大学董事会由于与作为主管部门的中央政府发生了角色冲突,很快便被取缔。教会大学的治理权实现了从“西方托事部”向“在华校董会”的转移,“在华校董会”也自此实现了由托管经营向学校治理的功能转变。私立大学董事会在经历了反复与调适之后,定位为筹资与顾问机构。最终,教会大学、私立大学的董事会都完成了向中国政府的权力转移。教会大学与私立大学、国立大学董事会存在不同的权力定位。教会大学双层董事会定位于筹资与宏观决策机构,且止步于校内学术与教学权力,与评议会等机构形成制度平衡。国立大学、私立大学董事会的权力定位往往越过筹资与宏观决策权,干预或掌控学术与教学权力,与评议会形成权力冲突,校内治理问题频发。比较美国大学董事会制度变迁史,晚清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处于完全不同的成长阶段和制度环境之中,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以及民主、法治环境的缺位,造就了大学董事会制度变迁的中国图景。在观念史上,由于深受清代传统书院时期形成的“董事”观念的影响,董事往往被理解为学校的监督管理者,同时受到晚清民国公司董事会制度“投资非治理”的观念影响,学校投资人鲜有共同参与大学治理的理念。因此,从政府到民间,从办学者到投资人,对于大学董事会的功能定位也存在着独特的中国理解。
二、圣约翰大学与中国近代教育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圣约翰大学与中国近代教育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教会学校对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影响研究(1839-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文献综述 |
三 概念界定 |
四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五 创新点与不足点 |
第一章 西学东渐:教会学校与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萌芽 |
第一节 教会学校与留学教育产生的背景 |
一 经济和社会背景 |
二 文化和宗教背景 |
第二节 教会学校孕育了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 |
一 英华书院——教会学校的萌芽 |
二 马礼逊学堂——拉开中国近代海外留学的序幕 |
小结 |
第二章 中体西用:教会学校与洋务运动时期留学教育的发展 |
第一节 教会学校的发展 |
第二节 引发中国第一次官派留美运动 |
一 容闳——中国留学教育的先行者 |
二 幼童留美计划(1872-1881 年) |
第三节 传教士与晚清官办学堂——以京师同文馆和北洋大学堂为例 |
一 丁韪良与京师同文馆 |
二 丁家立与北洋大学堂 |
第四节 推动中国近代女子留学教育的发展 |
小结 |
第三章 继往开来:教会大学与清末新政时期留学教育的浪潮 |
第一节 教会学校的巩固 |
第二节 留学风向转变:东渡日本 |
第三节 教会大学:庚款留美运动的参与者 |
一 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 |
二 庚款留学生群体特征——教会大学出身 |
小结 |
第四章 绝处逢生:教会大学与民国时期留学教育的曲折发展 |
第一节 教会学校的衰亡 |
第二节 教会大学:留学教育“助推器”——以圣约翰大学为例 |
一 书院到大学 |
二 圣约翰的英语教育 |
三 与西方高等学府建立学位互认制度 |
小结 |
第五章 推波助澜:教会学校在中国近代留学教育中的影响 |
第一节 无心插柳:开启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先河 |
第二节 柳已成荫:引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向前发展 |
一 传教士:留学教育的催化剂 |
二 英语教育:留学教育的敲门砖 |
三 教会学校:留学教育的特殊桥梁 |
第三节“不肯去”到“争着去”:改变了人们的留学观念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理论基础 |
1.3.1 大学体育文化概述 |
1.3.2 战略与战略管理 |
1.3.3 研究相关理论视角 |
1.4 研究对象、分期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分期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思路与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说明 |
1.6.1 时间范围 |
1.6.2 空间范围 |
1.6.3 研究指标 |
第2章 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背景 |
2.1 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
2.1.1 “武”的演变历程 |
2.1.2 儒、道、释的体育精神 |
2.2 西方体育文化的传入 |
2.2.1 教会学校与洋务学堂的示范与推动 |
2.2.2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 |
2.3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百年历程 |
2.3.1 清朝末期:中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端 |
2.3.2 民国时期:中西体育的冲突与融合 |
2.3.3 新中国初期:毛主席题词和全面学习苏联经验 |
2.3.4 “文革”时期: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挫折与教训 |
2.3.5 复苏时期:扬州会议重新确立了学校体育的地位 |
2.3.6 新发展时期:大学体育文化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 |
第3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精神文化的传承 |
3.1 体育人物及思想的整体研究思路 |
3.2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萌芽 |
3.2.1 维新派体育思想 |
3.2.2 “新政”时期体育思想 |
3.2.3 军国民体育思想 |
3.3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发展 |
3.3.1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发展的背景 |
3.3.2 大学校长体育思想 |
3.3.3 体育家群体体育思想 |
3.4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转向 |
3.4.1 对资产阶级体育观的批判 |
3.4.2 学校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3.4.3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
3.5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复苏 |
3.5.1 体质教育思想的局限 |
3.5.2 学校体育思想的争鸣 |
3.6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繁荣 |
3.6.1 “健康第一”思想 |
3.6.2 “终身体育”思想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制度文化的传承 |
4.1 大学体育制度的发端 |
4.1.1 大学体育制度发端的背景 |
4.1.2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
4.1.3 大学内部的体育制度 |
4.1.4 区域体育组织的初现 |
4.2 大学体育制度的定型 |
4.2.1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
4.2.2 大学内部的体育制度 |
4.2.3 学校体育制度的今昔对比 |
4.2.4 校际体育组织 |
4.3 大学体育制度的转型 |
4.3.1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
4.3.2 大学内部体育制度建设 |
4.4 大学体育制度的复兴 |
4.4.1 政府关于大学体育制度建设 |
4.4.2 大学内部体育制度建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行为文化的传承 |
5.1 大学体育教学的传承 |
5.1.1 大学体育课程的开端 |
5.1.2 专业体育教育的开端 |
5.1.3 苏联体育教育理论的影响 |
5.1.4 体育教学改革成为潮流 |
5.1.5 新世纪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
5.1.6 小结 |
5.2 大学体育活动和竞赛的传承 |
5.2.1 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开端 |
5.2.2 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发展 |
5.2.3 新中国初期的课外活动和竞赛 |
5.2.4 大学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合法化 |
5.2.5 新发展时期大学体育要素的互动 |
5.2.6 小结 |
第6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物质文化的传承 |
6.1 体育场地设施的初步建设 |
6.2 室内体育场馆建设的勃兴 |
6.3 体育场馆设施的蓬勃发展 |
6.3.1 体育场馆建设特点 |
6.3.2 存在的问题 |
6.3.3 体育场馆设施的前景 |
6.4 体育场馆建设的文化性特征 |
6.4.1 大型室内综合场馆成为主流 |
6.4.2 新世纪体育场馆特征与趋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展战略研究 |
7.1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系统要素 |
7.1.1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的构建 |
7.1.2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主体要素 |
7.1.3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客体要素 |
7.1.4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中介要素 |
7.2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内容体系 |
7.2.1 指导思想 |
7.2.2 发展现状 |
7.2.3 战略目标 |
7.2.4 战略重点 |
7.2.5 战略路径 |
7.3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 |
7.3.1 健全大学体育战略决策机制 |
7.3.2 百年大学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
7.3.3 百年大学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
7.3.4 百年大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
7.3.5 百年大学体育学科能力建设 |
7.3.6 体育文化研究与实践的互动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3)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辨析 |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评价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第二章 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1636-1818年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发展研究 |
第二节 1819-1943年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发展研究 |
第三节 1944年以后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发展研究 |
第三章 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1882-1952年我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发展研究 |
第二节 1982-2009年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研究 |
第三节 2010年以后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研究 |
第四章 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发展的个案研究 |
第二节 厦门华厦学院发展的个案研究 |
第三节 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发展的个案研究 |
第五章 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的理论分析与展望 |
第一节 理论分析 |
第二节 历史与传承 |
第三节 比较与借鉴 |
第四节 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完成课题情况 |
(4)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现代大学制度的意义 |
二、研究民国时期大学制度的意义 |
三、大学制度与大学精神的关系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 |
二、关于民国时期国立大学的研究 |
三、关于民国时期私立大学的研究 |
四、关于民国时期教会大学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 |
注释 |
第一章 现代大学制度概览 |
第一节 现代大学制度溯源 |
一、西方大学的起源和发展 |
二、西方大学精神发展之历程 |
三、中国传统的教育精神 |
第二节 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 |
一、现代大学制度的概念 |
二、现代大学制度的特征 |
三、现代大学制度的结构 |
第三节 现代大学制度的法律表现——大学章程 |
一、西方中世纪的大学章程 |
二、中国大学章程的历史和现状 |
注释 |
第二章 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的演变 |
第一节 现代大学制度的萌芽(1989—1911) |
一、传统大学制度的衰落 |
二、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
三、教会学校的兴起 |
四、中国大学与西方教育模式 |
第二节 现代大学制度的演进(1912—1927) |
一、北洋军阀时期的高等教育 |
二、五四运动对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影响 |
三、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多样化发展阶段 |
第三节 现代大学制度的发展(1927—1949) |
一、高校地理分布不均 |
二、课程改革的尝试 |
三、抗战时期的高校内迁 |
注释 |
第三章 民国时期的国立大学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的发展过程 |
一、1912年《大学令》的颁行 |
二、1924年《国立大学校条例》的颁布 |
三、1927年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的内在制度 |
一、办学宗旨 |
二、学科设置 |
三、内部管理 |
四、经费来源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制度的外在表现 |
一、与政府关系紧密 |
二、推动高等教育的变革 |
三、推动社会思想的解放 |
第四节 蔡元培与北京大学 |
一、办学宗旨 |
二、管理体制 |
三、运行机制 |
注释 |
第四章 民国时期的私立大学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私立大学的发展过程 |
一、清末是萌芽时期 |
二、北洋政府时期私立大学的初步发展 |
三、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私立大学的稳步发展 |
四、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私立大学的持续发展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私立大学的内在制度 |
一、课程设置 |
二、办学机制 |
三、资金来源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私立大学制度的外在表现 |
一、清末政府无明确的政策导向 |
二、北洋政府时期宽松的政策环境 |
三、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确立其合法地位 |
四、南京国民政府后期鼓励其发展 |
第四节 张伯苓与南开大学 |
一、教育宗旨 |
二、能力培养 |
三、体育教育 |
注释 |
第五章 民国时期的教会大学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教会大学的演进过程 |
一、民国时期教会大学的发展 |
二、教会大学发展演变的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教会大学的内部制度 |
一、参与教会大学管理的外部力量 |
二、教会大学管理的内部构成 |
三、教会大学的课程设置及特点 |
四、教会大学的教学方法及特点 |
五、师资队伍 |
六、教会大学的合并与改组 |
第三节 教会大学与政府的关系 |
一、清政府的限制政策 |
二、民国时期旧政策延续 |
第四节 圣约翰大学 |
一、圣约翰大学概况 |
二、重视英语教学 |
三、率先设置体育课程 |
注释 |
第六章 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发展的经验总结 |
一、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转型的开启 |
二、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 |
三、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确立的因素分析 |
四、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发展的历史经验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发展的现实启示 |
一、当前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存在的问题 |
二、当前现代大学制度改革创新的对策探讨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文献综述 |
三 主要概念界定及理论借鉴 |
四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意义 |
五 篇章结构 |
第一章 密苏里模式的形成 |
第一节 美国新闻教育萌芽与社会文化 |
一 孕育萌芽 |
二 理论思潮 |
三 理念更新 |
第二节 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创建与发展 |
一 学院的创建 |
二 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 |
三 对新闻界的贡献 |
第三节 密苏里模式输出的动力 |
一 新教传教运动 |
二 理想主义出发点 |
三 现实主义出发点 |
四 中美双向需求的对接 |
小结 |
第二章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横向移植 |
第一节 特定的历史背景 |
一 世纪之交中国报界列强纷争 |
二 新闻教育被视为一条救国之路 |
第二节 新闻教育在中国的发端 |
一 开办新闻教育大势所趋 |
二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
三 早期的新闻学着作 |
第三节 新闻教育在中国蓬勃开展 |
一 圣约翰大学报学系 |
二 燕京大学新闻系 |
三 新闻教育在中国高校的普遍确立 |
小结 |
第三章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纵深发展 |
第一节 密苏里模式的中国布道者 |
一 沃尔特·威廉密苏里模式之父 |
二 沃尔特·威廉的中国情结 |
三 沃尔特·威廉对中国新闻业的影响 |
第二节 “密苏里帮”在中国 |
一 “密苏里帮”及其中国理想 |
二 “密苏里帮”代表人物 |
三 “密苏里帮”对中国的辐射 |
第三节 密苏里模式影响下的中国新闻人 |
一 密苏里—燕京交流计划 |
二 个案考察 |
三 群体贡献 |
小结 |
第四章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流变 |
第一节 密苏里模式的传入与冲击 |
一 中美新闻教育交流的基本规律 |
二 在冲击中不断适应与变迁 |
第二节 中美新闻教育的交融与整合 |
一 中美文化交流的一根纽带 |
二 由照搬到形成自身特色 |
第三节 中国特色新闻教育模式 |
一 教育理念:培养中国富有服务精神的新闻人 |
二 学制选择:按中国社会需求进行多样化设置 |
三 课程设置:通识化理论与中国报业实践相结合 |
四 资源配备:强调本土化兼具国际化 |
第四节 中美新闻教育交流的反思与启示 |
小结 |
第五章 密苏里模式与中国近代化 |
第一节 与中国新闻教育近代化 |
一 提供借鉴样板 |
二 共享教育方法 |
三 建立基本学制 |
第二节 与中国报业近代化 |
一 促进报业观念近代化 |
二 催生报业从业者职业化 |
三 创新报业经营及编排模式 |
四 推动中西方报界交流 |
第三节 与中国政治近代化 |
一 模式探讨 |
二 人才培养 |
三 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
四 在国内外政治舞台上的作用 |
小结 |
结语 |
一 全文主要观点概述 |
二 中美新闻教育交流对美国的影响 |
三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回归 |
参考文献 |
一 主要中文着作 |
二 主要中文论文 |
三 主要档案资料 |
四 其他主要资料 |
五 主要西文文献 |
附录:英文人名汉译表 |
后记 |
(6)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我国近代教科书研究综述 |
一 “教科书”词语在中国的产生及演变 |
二 我国近代大学教科书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本论文的基本概念、研究思路、框架及研究方法 |
一 论文的基本概念 |
二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框架 |
三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四 关于本论文的几点说明 |
第一章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教科书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教科书编审思想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教科书制度 |
一 教会大学教科书编审制度 |
二 教会大学教科书的出版、发行 |
三 教会大学教科书选用 |
第三节 教会大学教科书的体系内容及编制 |
一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课程设置与教科书体系 |
二 教会大学教科书的知识结构 |
三 教会大学教科书的编制 |
四 教会大学教科书的本土化 |
小结 |
第二章 晚清时期(1895-1912 年)大学教科书 |
第一节 晚清时期(1895-1912 年)大学教科书的编审思想 |
一 中国近代大学成立初期教科书概况 |
二 晚清时期(1895-1912 年)中国大学教科书的编审思想 |
第二节 晚清时期(1895-1912 年)大学教科书编审制度 |
一 晚清时期(1895-1912 年)大学教科书编审制度的确立 |
二 晚清时期(1895-1912)大学教科书的编审原则 |
三 晚清时期(1895-1912)大学教科书的编审标准 |
四 晚清时期(1895-1912)大学教科书的编审程序 |
第三节 晚清(1895-1912 年)时期大学教科书的出版、发行 |
一 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版权制度的确立 |
二 晚清时期(1895-1912 年)主要的教科书出版机构及其教科书 |
三 晚清时期(1895-1912 年)教科书的发行 |
第四节 晚清时期(1895-1912 年)大学教科书选用 |
第五节 晚清时期(1895-1912 年)大学教科书的知识结构 |
第六节 日本对晚清时期(1895-1912 年)大学教科书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初期(1912-1927 年)的大学教科书 |
第一节 民国初期大学教科书编译的指导思想 |
第二节 民国初期大学教科书制度 |
一 民国初期大学教科书编审制度 |
二 民国初期大学教科书的出版、发行 |
三 民国初期大学教科书的选用 |
第三节 民国初期大学教科书的知识结构 |
第四节 大学教科书语言由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转变 |
第五节 民国初期大学教科书由“仿日”到“仿美”的转变 |
小结 |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大学教科书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学教科书的编审思想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学教科书编审、出版、发行与选用制度 |
一 教科书编审制度 |
二 教科书的出版发行 |
三 教科书的选用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学教科书知识结构的调整 |
第四节 “国化教科书”与“大学丛书” |
一 “国化教科书”的提出 |
二 “大学丛书”的编辑、出版 |
三 “大学丛书”的特点与作用 |
第五节 国家统编大学教科书——“部定大学用书” |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与近代社会 |
第一节 教科书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发展——兼论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的结构变化 |
一 自然科学教科书与近代科学知识的发展 |
二 社会科学教科书与西方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播 |
三 教科书与“科学”“民主”思想的传播与发展 |
第二节 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与“国民意识”培养——兼论教科书的大众化 |
第三节 教科书与中国近代大学学科体系——以伦理学教科书为重点的考察 |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发展历程的启示 |
第一节 加强大学教科书编审,保持教科书先进性 |
第二节 完善选用制度,保证教师的教科书自主权 |
第三节 引进国外先进教科书,促进教科书国际化 |
第四节 坚持教科书发展的本土化,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后记 |
(7)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引 言 |
第一章 晚清学校英语教学发展轨迹 |
第一节 教会学校英语教学发展轨迹 |
一 教会学校引入阶段(1807年到1840年) |
二 教会学校初步发展阶段(1840年到1877年) |
三 教会学校全面发展阶段(1877年到1894年) |
四 教会学校教育体系定型阶段(1894年到1911年) |
第二节 官立学校英语教学的发展轨迹 |
一 官立学校初步发展阶段(1862年到1894年) |
二 官立学校全面发展过渡阶段(1894年到1905年) |
三 官立学校教育体制形成阶段(1905年到1911年) |
第二章 晚清学校英语教学观念与实践 |
第一节 学校英语教学观念的变化 |
一 教会学校英语教学问题的全面争论 |
二 官立学校英语教学思想观念的发展 |
第二节 学校英语课程设置 |
一 教会学校英语课程设置 |
二 官立学校英语课程设置 |
第三节 学校英语教科书和英语工具书 |
一 教会学校英语教科书概况 |
二 官立学校英语教科书发展 |
三 英语工具书概况 |
第四节 学校英语教学方法 |
一 “别琴英语”教学法 |
二 语法翻译教学法 |
三 教学新方法的引进 |
四 “古安系列”直接教学法分析 |
第三章 晚清学校英语教学个案研究 |
第一节 马礼逊学校的英语教学 |
一 马礼逊学校的创办 |
二 马礼逊学校的英语教学 |
第二节 京师同文馆的英语教学 |
一 同文馆创办与发展 |
二 同文馆英语教学概况 |
第三节 圣约翰大学的英语教学 |
一 圣约翰大学的创办与初步发展 |
二 圣约翰大学的英语教学 |
第四节 清华学堂的英语教学 |
一 清华学堂的创办 |
二 清华学堂的英语教学 |
第四章 晚清学校英语教学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借鉴 |
第一节 学校英语教学的社会功能与影响 |
一 学校英语教学与英语人才培养 |
二 学校英语教学与观念转变和学术传播 |
三 学校英语教学与近代中国教育 |
第二节 学校英语教学的历史借鉴 |
一 学校英语课程设置 |
二 教学与教学方法 |
三 英语师资的培养 |
附 录 |
参考文献 |
大事记 |
后 记 |
(8)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中籍校长角色冲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意义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一)中国教会大学研究的兴起及成就 |
(二)教会大学中籍校长研究视角与观点 |
(三)教会大学中籍校长以往研究小结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历史制度主义方法 |
四、研究构思与内容框架 |
(一)研究构思 |
(二)内容框架 |
五、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中国教会大学 |
(二)中籍校长角色 |
(三)中籍校长角色冲突 |
二、主要理论依据 |
(一)历史制度主义理论 |
(二)社会认同理论 |
三、多元理论视角下中籍校长角色冲突解析 |
(一)制度主义的宏观因素 |
(二)社会认同的微观因素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教会大学中籍校长的角色形成与发展 |
一、教会大学中籍校长概况 |
(一)本文重点涉及的中籍校长 |
(二)中籍校长的个体背景特征 |
二、中籍校长角色形成的历史机缘 |
(一)非基督教运动民族主义风潮对教会大学的挑战 |
(二)“巴顿报告”与美国基督教会对华政策的转变 |
(三)国民政府教育机关颁布的立法规范与强制要求 |
三、中籍校长角色发展过程及特征解析 |
(一)中籍校长角色发展的历史过程 |
(二)中籍校长的个体角色特征解析 |
(三)中籍校长个体角色的认同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会大学中籍校长的角色冲突及其影响 |
一、中籍校长的多重角色定位 |
(一)政府赋予的规范性角色:教育机构行政领导 |
(二)教会赋予的宗教性角色:基督教组织代理人 |
(三)师生赋予的教育家角色:现代大学校长 |
二、角色冲突的对象与表现形式 |
(一)与政府的冲突 |
(二)与教会的冲突 |
(三)与教会大学师生的冲突 |
(四)基于人格价值观的心理冲突 |
三、角色冲突对教会大学办学进程的影响 |
(一)教会大学管理逐步融入政府教育体系 |
(二)教会大学基督人格教育得以完整保留 |
(三)中籍校长主导下的办学模式日趋成熟 |
(四)教会大学师生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分化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教会大学中籍校长角色冲突的原因 |
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变迁的必然结果 |
(一)“中体西学”教育制度的妥协性 |
(二)一元政治生态与多元思想的共存 |
(三)校长个体心理与社会认同的交融 |
二、多重代理人身份的不可调和性 |
(一)基督教义认同与官方主导政治的不可调和 |
(二)西方代理人标签与民族角色期待的不可调和 |
(三)中籍校长的宗教情感归属与民族意识的交织 |
三、中西文化冲突与价值观碰撞的必然选择 |
(一)信仰问题:传统儒家文化与基督教信仰 |
(二)立场问题:中国人归属还是教会人归属 |
(三)价值观问题:基督教人格与官方价值观 |
四、双重办学主体下中籍校长经济独立性的缺失 |
(一)中籍校长对教会财务的依赖 |
(二)中籍校长对政府补助的依赖 |
(三)中籍校长对社会捐赠的依赖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教会大学中籍校长角色的历史价值 |
一、多重制约因素下中籍校长长校的行为分析 |
(一)保持教会特色与国家政策之间的平衡 |
(二)中籍校长掌权与教会约权之间的平衡 |
(三)中籍校长卓越的办学绩效与治学理念 |
二、多重制约因素下中籍校长长校的制度分析 |
(一)教会大学治权的法律制度基础 |
(二)教会大学治权的社会制度基础 |
(三)教会大学治权的经济制度基础 |
三、教会大学中籍校长角色冲突的历史意义 |
(一)中籍校长长校与教会大学法治治校 |
(二)大学学术自治与教会利益关系平衡 |
(三)中籍校长人格特征与教会大学发展 |
四、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9)中美教育关系研究(1840-192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选题的意义 |
(三) "双向的冲击—回应"理论模式的建构 |
二、中美教育关系界说 |
三、中美教育关系的研究综述 |
(一) 传教士和教会教育研究 |
(二) 留学教育研究 |
(三) 美国教育家与中美教育关系的研究 |
(四) 中国教育变革与美国教育影响的研究 |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 研究的内容 |
(二) 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冲击与应对——美国传教士东来 |
第一节 美国传教士来华——拉开中美教育关系的帷幕 |
一、美国传教士来华的历史背景 |
二、美国人的中国观 |
三、美国传教士东来 |
第二节 民族危机下的中国教育应对 |
一、民族危机下的中国教育 |
二、中国人的美国观 |
三、寻求中国教育之路 |
第三节 美传教士对中国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全面渗透 |
一、美国传教士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批判 |
二、教会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
三、美国传教士在中国官办学堂 |
四、美国传教士对中国文化和教育的全面渗透 |
第四节 双向的冲击—回应模式下的中美教育关系解读 |
第二章 渗透与媒介——美国在华的教会学校 |
第一节 美国教会初等、中等教育在中国 |
一、教会教育的开创与发展——教会小学、中学在中国 |
二、教会学校在中国发展的原因 |
三、从中美教育关系视角看教会教育 |
第二节 美国教会高等教育在中国 |
一、教会大学在中国产生的原因 |
二、教会大学在中国的发展 |
三、教会大学在中美教育关系中的角色分析 |
四、教会大学的归宿 |
第三节 司徒雷登与中美教育关系——以燕京大学为个案 |
一、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
二、司徒雷登的宗教观与中国教育 |
三、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 |
四、燕京大学的中国化 |
五、司徒雷登与哈佛燕京学社 |
六、对司徒雷登与中美教育关系的评价 |
第四节 教育的"话语权力"下的中美教育关系 |
一、后殖民理论与教会教育研究 |
二、"文化征服"与"教育重构" |
三、"权力与知识"是中美教育关系的焦点之争 |
第三章 出路与选择——留学美利坚 |
第一节 容闳——留学教育的先行者 |
一、对美国文明的认识 |
二、美国文化和教育熏陶下的教育救国理想 |
三、容闳——中美教育关系史上的丰碑 |
第二节 幼童留美——中美教育关系史上的新篇章 |
一、促成幼童留美的内外因素 |
二、留美幼童在美国 |
三、留美幼童撤回中国 |
第三节 庚款留美——中美教育关系史上的里程碑 |
一、第二次留学高潮——庚款留美 |
二、梁诚——庚款留美的推动者 |
三、罗斯福——庚款留美的关键角色 |
四、美国介入庚款留美事务 |
第四节 留美学生与中国教育 |
一、对美国教育理论的传播 |
二、中国大学领导和师资的主要力量 |
三、从留美学生的教育类博士论文看中美教育 |
第五节 留美教育的反思 |
一、中国教育结构的失衡 |
二、教会学校——留美运动的参与者 |
三、中国教育潜在的危机 |
第四章 导入与传播——美国教育家与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 |
第一节 杜威与中国教育蓝图 |
一、杜威的中国之行 |
二、中国教育蓝图设计的基础 |
三、实用主义教育底色下的中国教育蓝图 |
四、中国教育蓝图与中美教育关系 |
第二节 孟禄与中国教育讨论 |
一、《教育史教科书》论中国教育 |
二、《中国教育讨论》的问题"诊断" |
三、孟禄在中美教育关系中的角色延续 |
四、杜威与孟禄对中国教育影响的比较 |
第三节 克伯屈与"设计教学法" |
一、克伯屈——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实践解读者 |
二、克伯屈来华与中国教育问题讲演 |
三、设计教学法在中国 |
第四节 指向美国——中美教育关系的必然选择 |
一、政治经济决定中国教育的美国指向 |
二、思想文化推动中国教育的美国指向 |
三、教育变革选择了中国教育的美国指向 |
四、国联考察团对中国教育指向美国的批评 |
五、中国教育界对中国教育指向美国的反思 |
第五章 反思与实践——美国教育影响下的中国教育变革与创新 |
第一节 变革与实践——中国新教育之路的探索 |
一、平民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影响下的本土化探索 |
二、生活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的中国化改造 |
三、职业教育——中美教育比较背景下的实践超越 |
第二节 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改革运动 |
一、新学制的产生与中美教育关系 |
二、美国教育渗透与课程、教材改革 |
三、美国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实验 |
第三节 胡适——中美教育关系人物个案研究 |
一、胡适在美国 |
二、胡适与实用主义教育哲学 |
三、胡适的大学观 |
四、文学革命与白话文教科书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博弈中的生存:晚清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思路、理论、方法 |
第一章 滥觞之间:晚清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源流考辨 |
第一节 清代传统书院董事会制度之滥觞 |
一、回应实践:清代传统书院董事会制度出现的缘由 |
二、雏形显现:清代传统书院董事会制度的基本架构 |
三、官府掌控与民主萌芽:清代传统书院董事会制度的主要特征 |
四、概念模糊与机制粗疏:清代传统书院董事会制度的历史局限 |
第二节 晚清民国公司董事会制度的形成 |
一、晚清时期公司董事会制度的初现 |
二、民国时期公司董事会制度的发展 |
三、制度形效与政府掌控:晚清民国公司董事会制度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美国大学董事会制度的变迁 |
一、美国大学董事会制度的缘起 |
二、在博弈中走向自治:美国大学董事会制度的变迁历程 |
三、外行治理:美国大学董事会制度的基本特征 |
小结 |
第二章 边缘生存:晚清时期大学董事会制度的酝酿与初创(1840-1911) |
第一节 晚清教会书院管理与董事会制度的酝酿 |
一、零星出现:早期教会书院管理与董事会的设立状况 |
二、粗放与分散:早期教会书院的管理特征或问题 |
三、规范、整合与沟通:早期教会书院管理的发展空间 |
第二节 清末民初教会大学董事会双层治理模式的初创 |
一、在华生存困境 |
二、寻求整合发展 |
三、求助母国 |
四、双层治理模式:西方托事部—在华校董会 |
五、托管经营与社会互动:双层治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晚清国人自办学校董事会制度的创设或沿袭 |
一、设立或构想:新式学校董事会制度 |
二、沿袭旧制:改制之后的传统书院董事会制度 |
三、承袭与创新:晚清学校董事会制度的演进 |
小结 |
第三章 风生水起:民初北洋时期大学董事会制度的形成与多元(1912-1926) |
第一节 关于教会大学“在华校董会”的第一次立案之争 |
一、民族主义的碰撞 |
二、《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出台以后 |
三、顺应、排斥或观望:有关立案之态度 |
四、依然故我:在华校董会改组之后 |
第二节 民国初期私立大学董事会制度的确立 |
一、筹集资金与博取资本:私立大学董事会设立之因 |
二、资金筹划机构:董事会的文本定位 |
三、权力中心的风暴:董事会引发的校内治理问题 |
第三节 北洋时期国立大学董事会制度的出现及其困境 |
一、缘何植入:国立大学董事会设立之可能 |
二、翘首东南:东南大学首设国立大学董事会之可能 |
三、政府掌控:国立大学董事会的制度架构 |
四、昙花之影:国立大学董事会制度的生存困境 |
五、自治抑或他治:国立大学董事会制度的性质考辨 |
小结 |
第四章 持续改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学董事会制度的调整与转向(1927-1949) |
第一节 国民政府系列教育政策强势出台 |
第二节 关于教会大学“在华校董会”的第二次立案之争 |
一、主动、妥协或徘徊:态度之转变 |
二、遵章改组与地位转变 |
三、从托管经营到学校治理:在华校董会 |
第三节 国立化前后的私立大学董事会 |
一、治理问题与资金拮据:私立大学董事会改组之因——以厦大为个案 |
二、多元组成与官员加入:董事会结构之改组 |
三、退出权力中心:董事会职权之调整 |
四、各有所思:多元角色加入董事会之初衷 |
五、国立化与权力让渡 |
第四节 全面抗战前后教会大学董事会的联合与转向 |
一、从分散走向联合:西方托事部 |
二、转向政府:非常时期之在华校董会(1937-1945) |
三、战后改组 |
小结 |
余论 晚清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的落幕 |
一、被架空的权力:董事会治校权的消失 |
二、商人担纲:校董会成员结构的调整 |
三、黯然落幕 |
结语 变迁之惑:晚清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变迁主题的历史考察 |
一、博弈困局:晚清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变迁轨迹 |
二、本土生发抑或外部嫁接?——晚清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之源流 |
三、筹资机制抑或治理机制?——三类大学的董事会功能定位之比较 |
四、缘何这般?——大学董事会制度之中美比较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四、圣约翰大学与中国近代教育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教会学校对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影响研究(1839-1952)[D]. 肖茂普.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D]. 王秀强.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3]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研究[D]. 罗先锋. 厦门大学, 2018(02)
- [4]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演变研究[D]. 夏兰. 复旦大学, 2012(03)
- [5]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D]. 林牧茵. 复旦大学, 2012(03)
- [6]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发展历程研究[D]. 李金航. 苏州大学, 2013(11)
- [7]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 顾卫星. 苏州大学, 2001(01)
- [8]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中籍校长角色冲突研究[D]. 杨习超. 苏州大学, 2016(03)
- [9]中美教育关系研究(1840-1927)[D]. 王小丁. 河北大学, 2007(03)
- [10]博弈中的生存:晚清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变迁研究[D]. 任小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