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例要从阅读开始,注重写作指导

练习例要从阅读开始,注重写作指导

一、习作例文应从阅读入手侧重写作指导(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1](2020)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习作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一直以来,习作教学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习作学习越来越备受人们重视。近年来习作教学面临困境,学生习作有困难,习作教学现状急需改变。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出现迎来了习作变革的曙光,习作单元编排设置使得习作训练自成体系,摆脱了阅读的束缚,同时注重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对习作教学都有着重要而积极的意义和价值。但与此同时,习作单元的设置也给小学语文教师们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教师对统编教材习作体系的把握程度,对习作教学来说至关紧要。因此,研究习作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对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水平和习作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法、文本分析法和课例研究法,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出发,了解习作单元的编排设置,并结合对习作单元教学设计示例的分析,提出有效的教学设计实施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认识和借鉴。首先在课标和习作心理学的理论支持下,指出了课标对习作目标的要求和习作教学的建议,明确了习作的一般心理过程和习作能力结构,为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习作单元教学设计提供理论基础。然后对习作单元进行文本分析,指出习作单元的编写意图、编排体系和编写特点,即能力序列化、编排立体化、题材生活化和指导具体化。明确只有在对习作单元整体认识的基础上,教师才能更好的把握教材,设计好教学。接着笔者选取了两位名师有代表性的习作单元教学设计,对其进行分析,一篇是“想象”习作单元整合教学设计,一篇是“观察”习作单元单篇教学设计,两种教学设计各有千秋,满足不同教师的教学需求。对单元整合教学设计的研究,笔者从教材解读、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三方面对教学设计示例进行分析,并指出了习作单元整合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对单篇教学设计的研究,笔者从习作方法教授、范文模仿和方法迁移运用上对三个单篇教学示例进行分析。通过对名师课例的分析旨在吸取所长,有所借鉴,为提出习作单元教学设计策略提高帮助与支持。最后在对课例分析的基础上,从备课、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不同类型课文教法等四个角度提出了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习作单元教学设计实施策略,分别是整体规划备课,明确习作任务;精准教学目标,培养习作能力;创情境搭支架,助力习作过程和不同课文类型,依托功能教学,以期能够全方位的帮助一线教师学会习作单元教学设计,上好习作课。

颜巧雅[2](2020)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民族的血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5000多年来在中华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更是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强大的精神支柱,其不仅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在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当今社会,对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引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教育部等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加快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政策文件,其中明确指出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课程和教材体系之中。自2017年起,“一纲多本”的教科书时代正式结束,部编版教科书取代之前各版本教科书在全国陆续投入使用,至2019年止,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将全部使用部编版教科书,这也标志着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全面换新。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教授也特别提到,在本套教科书的编写上力图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充分融入到教科书当中去。由此,本研究选取整套12册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作为研究文本,针对其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为研究对象,分析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传统文化传承情况,此处的“传承”具体包含两层涵义:一是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载体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传承内容的静态传承;二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依托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所进行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动态传承。因此,顺而确定了本研究的两大研究问题:一是从静态层面上分析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内容选排中呈现了哪些传统文化传承内容?二是从动态层面上调查分析教师依托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实际情况如何?首先,研究以语文课程标准、相关政策文件、已有相关研究和本研究文本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构建出信效度良好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传承分析框架;其次,采用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利用分析框架,分别对教科书中传统文化传承内容在各分析项目(包括选文、习作、练习、助读、图像五个系统)的呈现情况以及各分析类目(包括外显的传统文化传承内容:汉语言文字文化、传统文学文化、民族民俗文化、传统历史文化、传统艺术文化、传统科技文化、传统宗教文化、传统哲学文化、中国古代教育、其他传统文化;内隐的传统文化传承内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统文化传承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发现了教科书中传统文化传承内容选编的合理和亟待优化之处;再次,研究采用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对教师依托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师对教科书中传统文化传承内容的编排建议进行了调查分析;最后,基于以上内容,为达到使小学语文教科书有效促进传统文化传承的目的,笔者就如何使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小学语文教科书以及教师如何有效使用小学语文教科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李瀛[3](2020)在《统编版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习作系统的比较研究 ——以第二学段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于2016年9月开始在国内广泛使用。由于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使用时间不长,对它的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尤其是对其习作系统的研究更是近乎空白。相较于之前使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以统编版与人教版小学第二学段语文教科书习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对两版教科书习作系统进行比较分析。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语文教科书与语文教科书习作系统的研究动向。运用内容分析法与比较研究法,分别从两版语文教科书习作系统的编写理念、编写体例、编写内容与呈现方式四个方面对两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习作系统的编写进行比较分析。运用访谈法,对统编版语文教科书习作系统的使用现状进行访谈调查,深入了解了统编版语文教科书习作系统在投入使用后的教学效果。在了解对一线教师对统编版语文教科书习作系统的相关看法后,结合前面对统编版语文教科书习作系统的内容分析,对统编版语文教科书习作系统做出客观的评价,并尝试提出自己的编写建议。希望这些建议可以为语文教科书习作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和修订提供参考。

陈闪闪[4](2020)在《吴勇小学语文“童化”作文教学研究》文中提出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实中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写”的现象。吴勇是全国着名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名师,他提出的“童化”作文教学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其作文教学可为小学语文教师探索作文教学提供新的角度和思路,也为教师进行作文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了吴勇“童化”作文教学相关背景,其中包括“童化”作文教学提出的现实和理论依据以及预期效果;“童化”作文教学基本特征;“童化”作文教学实践过程与实施策略;“童化”作文教学的创新与局限之处以及其对当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启示。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法、观察法、案例分析和访谈法从理论和实践方面研究了吴勇“童化”作文教学。在研究的过程中,本人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专着和研读“童化”作文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录等书面材料,分析与论述“童化”作文教学基本特征;通过有目的地观察“童化”作文教学视频,总结吴勇老师“童化作文”教学实践经验;通过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基于访谈提纲与吴勇老师进行面对面交谈,整理与分析访谈内容,为本论文相关内容提供论证素材。通过研究,本文归纳出吴勇“童化”作文教学以下基本特征:习作教材适合学生写作训练;习作目标指向学生现实交往;习作内容定位“中国童年故事”;习作方法强调“精准性知识”;习作评价立足交流评改。在此基础上,“童化”作文教学将儿童游戏、阅读、想象、生活实践与文化体验等融于习作训练,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小学生的语言发展与精神成长。与此同时,上述研究成果也给予现实中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五点启示:突显学生习作主体地位;活用习作教材内容;彰显习作交往功能;挖掘习作“故事”属性;细化习作教学知识。

席梦珂[5](2020)在《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策略研究 ——以J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预防因应试教育带来的过度操练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最强音,这给一线教师最大的启示是教育不应该被固化。但是现阶段小学的教学方向又出现偏向,最明显的就是系统的知识体系被弱化。这表现在小学中段的习作教学中就是不敢放手进行系统的习作训练,自然而然习作教学中知识点的积累、训练点的强化都受到影响。在真正的教学中,不去刻意追求体系化,但确实存在体系化,这是最好的结果。因此,习作教学策略的提出,是小语界学者们和一线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小学中段的习作教学现状如何?首先,结合习作教学的概念、依据和原则尤其是中段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展开论述。其次,就J小学中段习作教学过程中的小练笔、阅读单元中的习作部分和习作单元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习作教学的教法多种多样,但是效果不显着,主要是教学策略上仍有不足之处,比如目标不够具体、内容、方法不合理、评价不及时等问题。最后从现有的习作教学中发现不足,系统地整理出影响习作教学在教师和学生方面因素。有哪些行之有效的的策略呢?笔者基于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的现状及影响习作教学的因素进行研究。由于这些因素涉及教师教学的目标、方法和评价;学生的兴趣、阅读量和观察角度,因此在部编版教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习作教学的策略。为促进小学中段的习作教学,教师应准确把握教材编排意图,围绕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展开教学,不仅要构建积极的师生关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也要帮助学生提高习作兴趣、夯实基础知识,形成符合学生发展水平的习作教学策略系统。通过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策略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小学中段的习作教学作为学生学习写作的起步阶段,是一个系统工程且目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引起一线小学教师在策略上的重点关注。为此我们应以目标、内容和方法为抓手,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为目标,期望最终能为学生书面写作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张玉倩[6](2020)在《统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读写结合训练内容研究》文中认为阅读和写作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两大重点,这两者密不可分。随着教学实践和研究的不断发展,读写结合越来越广泛地受到小语界的关注,课程标准也做出了相关指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训练是必要而可行的。统编本教科书在编排时就十分重视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作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核心材料,是开展读写结合训练的重要资源。统编本教科书中的读写结合教学资源如此丰富,如何筛选和整合训练内容,系统性、有针对地开展读写结合训练,成为一个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本论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实践研究法,结合相关理论,对统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读写结合资源进行研究,试图从读与写需要关注的几个重要维度,系统、规律地挖掘其中的读写结合训练内容,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教学建议,并开展读写结合的实践训练。本研究主要从三个部分展开。第一个部分为“绪论”,主要探讨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方法、相关概念等,并对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第二个部分分别从三种不同视角切入,系统性地挖掘了教科书中可供利用的读写结合训练内容。其中,第一章从小学阶段同时涉及读与写的儿童诗、童话、记叙文、说明文这四种文体进行研究,依据这四种文体的写作要点,整理出读写结合训练内容。第二章依托课文多方面的读写要点,提炼出仿写型、改编型、补充性、感悟型等四种形式的读写结合训练内容,并在每种形式下结合课文内容特点做了细致划分。第三章结合小学生学习的阶段性特点,分别就读写结合的表达方式、写作篇幅、训练时效等三个方面研究在不同阶段进行读写结合训练的侧重点。三章研究切入的视角不同,却彼此融合,互为支撑,在开展训练时需综合考虑,系统组织。第三个部分即第四章,主要是在系统性挖掘教科书中的读写结合训练内容后,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最后从微观层面进行教学实践:在学生所处的特定学习阶段,整合典型的读写结合训练内容,结合不同文体特征以及语篇的写作方法特色,选取恰当的训练形式,系统性、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实践。

王爱华[7](2020)在《让理性之光烛照习作素养——统编教材与苏教版习作比对研究及教学建议》文中研究指明习作能力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教材的编写应遵循小学生习作素养形成规律,着眼培养小学生习作的兴趣与习惯,着力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实现习作育人的目标。为帮助教师准确把握统编教材编写特点,精准施策,笔者就统编教材与苏教版教材的习作在编写思想、体例、内容、目标、要求等方面进行了仔细比对,并提出初步的教学建议。一、两版教材习作编写的共同理念1.素养立意,回归本义统编教材和苏教版教材分别安排了62篇和58篇

白太霖[8](2020)在《基于小学统编教材“观察与习作”的微习作训练序列建构研究》文中指出微习作具有短小、针对性强、耗时少等特点,对三年级习作刚起步的学生来说,微习作可以改善学生作文畏难心理,提高作文兴趣。统编教材的习作编写与微习作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进行有机结合,统编教材习作编排很多训练点都体现着微习作的理念。让学生从微入手,喜欢习作,掌握习作的基本技能,联系生活,使习作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日积月累,以后大作文自然水到渠成。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进行写作的基础,特别在当学生进入小学中段,是观察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期。观察是表达的前提和基础,观察的源头在于生活,要留心生活,体验生活。统编教材“观察与习作”教学主要集中在小学中段,着重以观察能力发展为序列进行编排。微习作讲究“微”,与观察所要求细微不谋而合,而基于统编教材“观察与习作”编排建构的微习作训练序列,从微切入,建构以内容出发,带动能力提升,完善统编教材“观察与习作”编排序列,为小学观察微习作教学提供可操作实施的教学路径。论文第一章讨论研究选题背景,以及在当前写作环境的背景下提出研究选题,分析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相关专家学者在该领域或相关领域方面的研究综述,确定研究方法。第二章对微习作、微习作教学的内涵做界定,阐述论文基于统编教材观察与习作下微习作训练序列建构的理论依据。第三章对小学中段语文统编教材观察与习作目标、内容做梳理,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性和学段对学生观察能力的要求,从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建构微习作训练序列。第四章在建构的微习作训练序列框架下,研究具体的微习作教学原则和教学实施路径。观察微习作教学原则尊重学生心理发展、激发内在观察兴趣、给予细致的观察指导。微习作训练序列教学实施路径展开首先进行观察微习作学习情况分析,方法实施包括统编教材随文微习作训练、观察小练笔训练、观察微日记训练、观察实践活动,最后进行微习作训练评改,包括即时型微评改和接力型微评改。第五章在前四章的研究基础上,对微习作实施效果反馈进行分析,反思微习作训练注意问题,以及三点思考:微习作与习作的整合;微习作训练到微习作习惯的形成;观察微习作训练序列的跨学段、跨能力的延伸。最后得出论文结论。小学阶段实施微习作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对刚进入习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以培养观察能力为训练目的之一的微习作训练序列符合该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统编教材的编写也体现了这一理念。微习作训练能消除学生习作畏难情绪,学生习作行动力增强,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长期坚持训练,会使学生从微习作训练养成微习作习惯。论文建构的微习作训练序列,能为解决写作这一“老大难”问题,提供一定帮助。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两个版本比对课题组[9](2019)在《把握统编教材理念 实现教材有效衔接》文中提出根据教育部安排,小学语文教材从2019年秋季起全部改为统编教材,各地所编教材一律停用,这涉及到的四、五、六三个年级冀教版转统编教材,我们对两个版本教材从选文、阅读、综合实践、口语交际、写作、积累等方面进行了比对,并对教师教学提出了参考建议,以期我省的小学语文教学顺利实现衔接。

李晨雨[10](2021)在《统编版语文教材小学高段“习作单元”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9年秋季,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正式投入使用,教育研究者开始密切关注该教材与以往教材的区别,研究其创新改革之处。“习作单元”作为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全新单元,改变了一直以来语文教材以阅读为主的编排结构,彰显了习作的重要性。从当前小学高段“习作单元”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在“习作单元”教学中存在着诸多困难与疑惑,“习作单元”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本文尝试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小学高段“习作单元”教学现状,探究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分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阐释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与述评、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创新与不足。第二章对统编版语文教材“习作单元”进行概述。主要阐释“习作单元”的体系、“习作单元”教学的相关要求、“习作单元”的教学价值。本章通过对“习作单元”进行理论探索,得出“习作单元”教学的应然状态。第三章对统编版语文教材小学高段“习作单元”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首先,从调查目的、对象、方法、内容、过程对“习作单元”调查情况进行说明;其次,对“习作单元”调查现状的结果进行分析;再次,以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小学高段“习作单元”教学的问题;最后,结合调查结果追溯小学高段“习作单元”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本章通过调查研究,得出小学高段“习作单元”教学的实然状态。第四章对统编版语文教材小学高段“习作单元”教学提出优化建议。本章根据小学高段“习作单元”教学的现状及成因,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提出教学建议,力图解决当前小学高段“习作单元”的教学问题,提高教学效率。第五章对统编版语文教材小学高段“习作单元”教学提出具体建议。本章以单元语文要素为出发点,针对小学五年级至六年级每册的“习作单元”,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二、习作例文应从阅读入手侧重写作指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习作例文应从阅读入手侧重写作指导(论文提纲范文)

(1)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习作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论文选题缘由
        (一)习作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难点
        (二)习作单元的编排体系给教师带来新的挑战
        (三)习作单元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读写关系的研究
        (二)近百年语文教材习作系统设置的研究
        (三)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研究
        (四)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习作单元
        (二)教学设计
        (三)教学策略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文本分析法
        (三)课例研究法
第一章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习作单元概述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的要求
        (一)习作教学的目标
        (二)习作教学的建议
    二、习作的一般心理过程
    三、习作的能力结构
    四、习作单元的设置分析
        (一)习作单元的编排体系
        (二)习作单元的设置意图
        (三)习作单元的编写特点
第二章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习作单元教学设计示例及分析
    一、“想象”习作单元整合教学设计示例及分析
        (一)教学设计示例
        (二)教学设计分析
        (三)习作单元整合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二、“观察”习作单元单篇教学设计示例及分析
        (一)教学设计示例
        (二)教学设计分析
第三章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习作单元教学设计实施策略
    一、整体规划备课,明确习作任务
        (一)把握独特体例,整体解读文本
        (二)明确发展序列,准确把握站位
    二、精准教学目标,培养习作能力
        (一)观照单元整体,感知单元目标
        (二)透析单篇课文,拟定教学目标
    三、创情境搭支架,助力习作过程
        (一)创设习作情境,激发写的需要
        (二)精心搭建支架,助力习作表达
    四、不同课文类型,依托功能教学
        (一)“精读课文”——依托阅读教学渗透习作方法
        (二)“习作例文”——以童心童趣的范文实现迁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1.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的需求和重要课题
        2.语文教科书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3.小学语文教科书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特殊性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问题
        1.研究对象
        2.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四)核心概念界定
        1.教科书
        2.教材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传承
    (五)文献综述
        1.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3.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六)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内容分析法
        3.访谈法
        4.课堂观察法
    (七)研究思路
    (八)本研究的新意
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传承分析框架的构建
    (一)研究文本
    (二)小学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传承分析框架的构建依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相关政策文件
        3.已有研究对传统文化具体类目的划分
    (三)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传承分析框架
        1.分析项目
        2.分析类目
    (四)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传承分析框架的信效度
        1.分析框架的效度保证
        2.分析框架的信度保证
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容分析
    (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传承内容的呈现情况
        1.选文系统
        2.习作系统
        3.练习系统
        4.助读系统
        5.图像系统
    (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传承内容
        1.外显的传统文化传承内容
        2.内隐的传统文化传承内容
    (三)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传承的总结
        1.对传统文化传承内容呈现形式的总结
        2.对传统文化传承内容的总结
    (四)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传承的评析
        1.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传承的优长之处
        2.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传承的亟待优化之处
三、依托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调查分析——以Q市S小学为例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方法及工具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1.教师对部编版教科书中传统文化传承内容的认识情况
        2.教师使用部编版教科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实际教学情况
        3.教师对部编版教科书中传统文化传承内容编排的改进建议和总体评价情况
四、依托小学语文教科书有效促进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
    (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思考
        1.合理选录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传承内容
        2.优化教科书中传统文化传承内容的编排
        3.构建体系化的传统文化传承内容
        4.使传统文化传承内容更贴近学生现实生活
        5.提升传统文化传承内容编写的科学化水平
    (二)有效使用小学语文教科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
        1.提升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
        2.提高教师使用教科书的专业化水平
        3.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法
        4.编写传统文化拓展读物与开设相关课程
        5.增加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统编版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习作系统的比较研究 ——以第二学段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语文教科书
        (二)习作系统
    三、文献综述
        (一)对语文教科书的研究
        (二)对语文教科书习作系统的研究
    四、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现代认知学习观
        (三)人本主义学习观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两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习作系统的编写依据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二、国内学者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两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习作系统编写的比较
    一、编写理念
        (一)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习作系统的编写理念
        (二)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习作系统的编写理念
        (三)两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习作系统编写理念的比较
    二、编写体例
        (一)两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习作系统的编排方式
        (二)两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习作系统的关联性
    三、编写内容
        (一)习作题材
        (二)习作体裁
    四、呈现方式
        (一)习作插图
        (二)习作例文
        (三)习作方法指导
第四章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习作系统的教学效果
    一、编写体例
    二、编写内容
    三、呈现方式
第五章 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习作系统的评价与建议
    一、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习作系统的评价
        (一)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习作系统的亮点
        (二)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习作系统的不足之处
    二、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习作系统的建议
        (一)完善习作评价与修改体系
        (二)增加实用文体的习作训练
        (三)增强写作知识的系统性
        (四)增加习作例文的指导
        (五)增强与课程标准的契合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吴勇小学语文“童化”作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1.1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1.1.2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不足
        1.1.3 吴勇“童化”作文教学具有研究价值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文献综述
        1.5.1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相关研究
        1.5.2 吴勇作文教学相关研究
        1.5.3 总结与述评
    1.6 概念界定
        1.6.1 作文
        1.6.2 “童化”作文
    1.7 研究思路
    1.8 研究方法
        1.8.1 文献法
        1.8.2 观察法
        1.8.3 案例分析法
        1.8.4 访谈法
第2章 吴勇“童化”作文教学相关背景
    2.1 “童化”作文的现实依据
        2.1.1 学生写作无内容
        2.1.2 学生写作无动力
        2.1.3 学生写作无方法
    2.2 “童化”作文的理论依据
        2.2.1 学生观:尊重学生
        2.2.2 写作教学观:教学写作知识
    2.3 “童化”作文的预期效果
        2.3.1 教师:“教有所为”
        2.3.2 学生:“学有所得”
第3章 吴勇“童化”作文教学基本特征
    3.1 习作教材:适合训练
        3.1.1 辩证看待习作教材
        3.1.2 将习作教材与学生对接
        3.1.3 开发习作教材
    3.2 习作目的:实现交往
        3.2.1 树立交往意识
        3.2.2 创设交往情境
        3.2.3 具备“语用”知识
        3.2.4 搭建对话平台
    3.3 习作内容:书写“童年故事”
        3.3.1 留心学生的“故事”
        3.3.2 打开学生的“故事”
        3.3.3 包容学生的“故事”
    3.4 习作方法:运用“精准性知识”
        3.4.1 明确“精准性知识”的定位
        3.4.2 优化“精准性知识”的呈现
        3.4.3 完善“精准性知识”的环节
    3.5 习作评价:在标准中交流
        3.5.1 交流评改,教评结合
        3.5.2 构建标准,精细评价
第4章 吴勇“童化”作文教学实践过程及实施策略
    4.1 “童化”作文实践过程
        4.1.1 激发兴趣,主动习作
        4.1.2 巧用范文,获取知识
        4.1.3 激活言语,现场表达
        4.1.4 运用知识,精准训练
        4.1.5 指导评改,交流文化
    4.2 “童化”作文实施策略
        4.2.1 用游戏激发兴趣
        4.2.2 用例文搭建阶梯
        4.2.3 用想象丰富内容
        4.2.4 用实践加深体验
        4.2.5 用文化拓展题材
第5章 吴勇“童化”作文教学评价与启示
    5.1 “童化”作文教学评价
        5.1.1 创新之处
        5.1.2 局限之处
    5.2 “童化”作文教学启示
        5.2.1 突显学生习作主体
        5.2.2 活用习作教材内容
        5.2.3 彰显习作交往功能
        5.2.4 挖掘习作“故事”属性
        5.2.5 细化习作教学知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策略研究 ——以J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2.1 从理论上扩充现有研究
        1.2.2 从实践上指导习作教学
    1.3 文献综述
        1.3.1 部编版教材中习作板块的创新点研究
        1.3.2 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1.3.3 良好习作教学策略的创建研究
        1.3.4 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策略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法
        1.6.2 参与式观察
        1.6.3 问卷调查法
        1.6.4 访谈法
第二章 小学中段习作教学概述
    2.1 习作及习作教学策略的概念界定
        2.1.1 关于习作的概念界定
        2.1.2 关于习作教学策略的概念界定
    2.2 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的依据
        2.2.1 课标对小学中段的写作要求
        2.2.2 小学中段学生的心理发展
    2.3 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的原则
        2.3.1 序列性与整体性统一
        2.3.2 目的性与生成性并进
第三章 小学中段习作教学三个维度的现状
    3.1 随堂学习中的小练笔——从模仿文本到深化文本
        3.1.1 起步期模仿随堂学习中的文本
        3.1.2 实施期拓展随堂学习中的文本
        3.1.3 升华期深化随堂学习中的文本
    3.2 阅读单元中的习作练习——从明确要素到落实要素
        3.2.1 起步期明确阅读单元中的习作要素
        3.2.2 实施期围绕阅读单元中的习作要素
        3.2.3 升华期落实阅读单元中的习作要素
    3.3 专项训练中的的习作单元——从引出主题到学写主题
        3.3.1 起步期引出习作单元中的主题
        3.3.2 实施期模仿习作单元中的主题
        3.3.3 升华期学写习作单元中的主题
第四章 习作教学中的不足及影响因素
    4.1 小学中段教师习作教学中的不足
        4.1.1 目标易偏离教学重点和阶段特点
        4.1.2 内容指导操作性不强
        4.1.3 反馈评价形式有限且个别评价不合理
    4.2 中段教师教学的目标、方法和评价
        4.2.1 三、四年级的阶段目标不明确
        4.2.2 重视各种作文训练方法,轻视实践运用
        4.2.3 忽视中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习作评价不合理
    4.3 中段学生的兴趣、阅读量和观察角度
        4.3.1 中段学生对习作认识不足且缺乏兴趣
        4.3.2 过渡阶段的中段学生阅读量匮乏
        4.3.3 观察角度有限且易受经验影响
第五章 在部编教材的基础上促进中段习作教学的策略
    5.1 习作起步阶段,目标具体明确
    5.2 习作实施阶段,内容方法结合
        5.2.1 短小结合,让课后的小练笔精准发力
        5.2.2 导评结合,让大作文的训练提升品质
        5.2.3 读写结合,让习作专项训练落地生根
    5.3 习作升华阶段,合理反馈评价
        5.3.1 逐一记录,据实评价
        5.3.2 有针对性的指导反馈
        5.3.3 适时进行二次习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统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读写结合训练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语文教育界对读写结合教学的持续关注
        (二)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三)读写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五、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不同文体下教科书读写结合的训练内容
    一、儿童诗体裁观照下的读写结合
        (一)体会语言练读写
        (二)把握节奏练读写
        (三)结合生活练读写
    二、童话体裁观照下的读写结合
        (一)立足幻想练读写
        (二)掌握手法练读写
    三、记叙文体裁观照下的读写结合
        (一)基于叙述练读写
        (二)注重写实练读写
        (三)围绕情感练读写
    四、说明文体裁观照下的读写结合
        (一)读写关注知识的客观性
        (二)读写关注说明方法的多样性
        (三)读写关注语言的严谨性
第二章 不同训练形式下教科书读写结合的训练内容
    一、仿写型读写结合
        (一)分析课文选材,借助材料仿写
        (二)解读课文主题,围绕主题仿写
        (三)理清课文结构,依托结构仿写
        (四)品味课文语言,进行语言仿写
    二、改编型读写结合
        (一)把握课文内容,多角度改写
        (二)预测课文发展,合理续写
        (三)抓住课文中心,合理扩写
        (四)概括课文大意,进行缩写
    三、补充型读写结合
        (一)抓课文情节补白
        (二)抓省略号补白
        (三)抓教科书插图补白
    四、感悟型读写结合
        (一)阅读中做批注
        (二)阅读后写读后感
第三章 不同阶段下教科书读写结合的训练内容
    一、表达方式的变化
        (一)口头表达
        (二)书面表达
    二、写作篇幅的递增
        (一)写话期侧重短语和句群的训练
        (二)过渡期侧重从句段到篇章的过渡
        (三)初级写作期侧重篇章的训练
    三、训练时效的不同
        (一)读写结合隐性积累
        (二)读写结合显性训练
第四章 统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读写结合教学探索
    一、读写结合教学建议
        (一)解读教材,挖掘训练点
        (二)结合实际,联结读写,开展训练
        (三)强化教师自身知识
    二、读写结合教学实践
        (一)教材解读
        (二)教学示例
        (三)教学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让理性之光烛照习作素养——统编教材与苏教版习作比对研究及教学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两版教材习作编写的共同理念
    1. 素养立意,回归本义
    2. 尊重规律,循序渐进
    3. 说写、读写结合,传承经验
    4. 自由表达,自能作文
二、理性之光:统编教材的融合智慧
    1. 阅读与表达并重,在编排上设习作单元
    2. 写实与想象并举,在内容上提高想象比重
    3. 方法与过程并行,在指导上提供学习支架
三、统编教材习作教学建议
    1. 普通单元习作教学建议
    2. 习作单元教学建议
    3. 小练笔教学建议
    4. 词句段运用

(8)基于小学统编教材“观察与习作”的微习作训练序列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价值与意义
        1.2.1 建构内容带动能力的习作训练序列
        1.2.2 建构系统的微习作训练序列
        1.2.3 从微习作训练到微习作习惯的养成
    1.3 研究综述
        1.3.1 观察与习作教学研究综述
        1.3.2 微习作教学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案例研究法
        1.4.3 问卷调查法
        1.4.4 对比研究法
2 微习作内涵及序列建构理论依据
    2.1 微习作和微习作教学的基本内涵
        2.1.1 微习作
        2.1.2 微习作教学
    2.2 微习作教学序列建构的理论依据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2.2.3 自我效能感理论
3 微习作训练目标、内容、方法的序列建构
    3.1 小学统编教材微习作教学目标研究
        3.1.1 小学中段统编教材习作教学目标
        3.1.2 “观察与习作”教学微目标研究
    3.2 小学统编教材微习作教学内容研究
        3.2.1 中段统编教材习作教学主要内容概述
        3.2.2 “观察与习作”教学微内容研究
    3.3 微习作训练序列的框架建构
        3.3.1 微习作目标、内容序列建构
        3.3.2 微习作训练方法序列建构
        3.3.3 微习作训练序列与统编教材的配套整合
    小结
4 微习作训练序列教学实施的原则与方法
    4.1 微习作教学序列实施的原则
        4.1.1 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
        4.1.2 激发内在的观察兴趣
        4.1.3 给予细致的观察指导
    4.2 微习作学情分析
        4.2.1 小学中段学生习作情况总体概述
        4.2.2 学生观察类微习作具体情况分析
    4.3 微习作训练序列教学实施的方法
        4.3.1 链接教材——随文微习作训练
        4.3.2 链接微习作专题——观察小练笔训练
        4.3.3 链接生活——观察微日记训练
        4.3.4 链接实践活动——“观察报”的创设
    4.4 微习作训练评改
        4.4.1 即时型微评改
        4.4.2 接力型微评改
    小结
5 教学效果及反思
    5.1 微习作训练实施效果反馈分析
        5.1.1 微习作训练效果——习作能力反馈分析
        5.1.2 微习作训练效果——态度反馈分析
        5.1.3 微习作训练效果——自我效能感分析
    5.2 反思
        5.2.1 微习作训练注意问题
        5.2.2 微习作与习作的整合思考
        5.2.3 微习作训练到微习作习惯养成思考
        5.2.4 观察微习作的跨学段、跨能力的思考
    5.3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把握统编教材理念 实现教材有效衔接(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选文比对及教学建议
    一、两套教科书选文比对结果
        (一)选文数量(冀教版一至六年级以2001版教科书为样本,见表2.1)
        (二)选文内容
        (三)选文文体
    二、补学建议
        (一)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教育类篇目
        (二)关于革命传统教育类篇目
        (三)关于各类文体的教学建议
第二部分阅读能力比对与教学建议
    一、阅读能力的衔接比对内容、结果
        (一)两套教科书组元方式的比对
        (二)两套教科书体例结构的比对
        (三)两套教科书练习系统的比对
    二、教学建议
        (一)关于阅读策略教学
    第三部分课外阅读比对与教学建议
        一、两套教科书课外阅读比对
    二、教学建议
        (一)激发阅读兴趣,强调无压力阅读
        (二)创设阅读氛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加强方法指导,提高阅读能力
        (四)加强阅读分享,感受阅读的乐趣
第四部分习作(写话)比对研究与教学建议
    一、两套教科书的比对结果
        (一)体例结构
        (二)呈现方式
        (三)习作类型
        (四)话题选择
        (五)目标要求
    二、教学建议
        (一)继承以往习作教学的成功经验
        (二)明确年段目标,不任意拔高要求
        (三)加强习作教学的过程性指导
        (四)加强习作与阅读联系
        (五)把握习作单元的教学重点
        (六)建议补学说明文的写法
第五部分口语交际比对与教学建议
    一、两套教科书的比对结果
        (一)呈现方式
        (二)编排特点
    二、教学建议
        (一)明晰统编教科书口语交际目标序列
        (二)明确口语交际教学重点
        (三)拓宽口语交际习练的渠道
        (四)充分利用评价激励的功能
第六部分综合性学习比对研究与教学建议
    一、教科书编排特点
        (一)冀教版教科书
        (二)统编教科书
        (三)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教学建议
第七部分语言积累比对研究与教学建议
    一、古诗词积累教学建议
        (一)做好总体规划
        (二)结合课文学习,适时穿插补学内容
        (三)营造学习古诗词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二、名言警句补学建议
        (一)归类学习,理解句义
        (二)选择文本,补充链接
        (三)注重实践应用
    三、谚语、俗语、歇后语的补学建议

(10)统编版语文教材小学高段“习作单元”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核心概念界定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创新
        1.5.2 研究不足
2 统编版语文教材“习作单元”概述
    2.1 “习作单元”体系研究
        2.1.1 “习作单元”基本构成
        2.1.2 “习作单元”编排特点
    2.2 “习作单元”教学相关要求
        2.2.1 语文课程标准相关规定
        2.2.2 单元编排体系相关规定
    2.3 “习作单元”教学价值
        2.3.1 弥补传统习作教学的不足
        2.3.2 关注学生写作能力的差异
3 小学高段“习作单元”教学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3.1 “习作单元”调查情况说明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调查方法
        3.1.4 调查内容
        3.1.5 调查过程
    3.2 “习作单元”调查结果分析
        3.2.1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3.2.2 访谈结果分析
    3.3 “习作单元”教学存在问题及归因
        3.3.1 存在问题
        3.3.2 归因分析
4 小学高段“习作单元”教学优化建议
    4.1 课前精准把握“习作单元”教学方向
        4.1.1 研读单元体系,确定教学内容
        4.1.2 结合多重因素,设定单元目标
        4.1.3 立足单元整体,统整单元板块
    4.2 课中有效落实“习作单元”语文要素
        4.2.1 关注习作基础,加强个性指导
        4.2.2 遵循学段特征,构建习作梯度
        4.2.3 注重交流分享,激发习作兴趣
    4.3 课后合理使用“习作单元”教学评价
        4.3.1 多元主体评价,指明修改方向
        4.3.2 重视习作展示,增强习作自信
        4.3.3 联系单元要素,实现评价勾连
5 小学高段“习作单元”具体教学建议
    5.1 “介绍清楚事物”——五年级上册
        5.1.1 掌握文本信息,明晰说明方法
        5.1.2 紧扣单元课文,感悟说明语言
        5.1.3 巧用课外资源、拓宽说明思路
    5.2 “描写人物特点”——五年级下册
        5.2.1 厘清写作知识,体悟描写方法
        5.2.2 设计趣味活动,把握人物特点
        5.2.3 聚焦人物特征,捕捉典型事例,
    5.3 “围绕中心意思”——六年级上册
        5.3.1 善用范文引航,聚焦文本中心
        5.3.2 搭建习作支架,掌握选材要领
        5.3.3 依据单元目标,制评价推荐表
    5.4 “表达真情实感”——六年级下册
        5.4.1 安排预写活动,明确教学定位
        5.4.2 开展比较阅读,归纳抒情方式
        5.4.3 随文辅助练习,激发情感体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习作例文应从阅读入手侧重写作指导(论文参考文献)

  • [1]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习作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D]. 张雪.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2]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传承研究[D]. 颜巧雅.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3]统编版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习作系统的比较研究 ——以第二学段为中心[D]. 李瀛.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4]吴勇小学语文“童化”作文教学研究[D]. 陈闪闪.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小学中段习作教学策略研究 ——以J小学为例[D]. 席梦珂. 山西大学, 2020(01)
  • [6]统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读写结合训练内容研究[D]. 张玉倩. 南通大学, 2020(08)
  • [7]让理性之光烛照习作素养——统编教材与苏教版习作比对研究及教学建议[J]. 王爱华. 语文建设, 2020(04)
  • [8]基于小学统编教材“观察与习作”的微习作训练序列建构研究[D]. 白太霖.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9]把握统编教材理念 实现教材有效衔接[J].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两个版本比对课题组. 教育实践与研究(A), 2019(Z1)
  • [10]统编版语文教材小学高段“习作单元”教学研究[D]. 李晨雨.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标签:;  ;  ;  ;  

练习例要从阅读开始,注重写作指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