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丝式电测仪表可动部分重量的最佳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电工仪表研究所指示仪表讲座编写组[1](1971)在《磁电系仪表(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五、磁电系仪表线路设计中的一些问题仪表的误差划分为两类,即基本误差和附加误差。基本误差指仪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由于仪表本身的性能和质量方面存在的缺陷所引起的误差。例如:摩擦误差,倾侧误差,不平衡误差,读数误差等。附加误差所指的是仪表在非正常工作条件下所引起的误差,对于磁电系仪表的附加误差,主要是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外界磁场和电场对磁电系仪表的影响不是很大的,一般比较容易达到国家标准的要
Γ.Д.Лонинов[2](1967)在《张丝式电测仪表可动部分重量的最佳关系》文中提出 研制耐振动的电工测量仪表,在目前很为重要。为实现此类仪表,基本要求之一是提高可动部分的固有振动频率。张丝拉断力是反作用力矩系数的函数,这种关系可用下法表达。截面积为 q 的张丝的拉断力 P 可写成:PB=qσB (1)式中σB—瞬间抗张强度。张丝的反作用力矩系数与截面积和张力之间的关系如下:W0′=(q2/l)((k1/n)G+n/(12)·P/q)(2)式中 W0′—张力为 P 时拉丝的反作用力矩系数;
电工仪表研究所指示仪表讲座编写组[3](1971)在《电气测量指示仪表概述》文中指出70年初读者对举办数字仪表讲座给予鼓励的同时就指出:不要忽视在实际中正被广泛应用的指示仪表。这种看法很对。经过一段准备,觉得在数字仪表讲座接近结束时,举办指示仪表讲座是适宜的。这里刊出的是指示仪表讲座之一,它的任务是概述指示仪表分类,分析对指示仪表的技术要求,并且讨论指示仪表今后如何发展。以后各期将按工作原理的分类,分别讲述各种仪表。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二力室[4](1978)在《大力值计量标准——赴西德、英国考察报告》文中研究说明 前言中国计量技术与仪器制造学会代表团于1976年4月27日离京,赴英国及西德参加国际计量联合会第7届大会(伦敦)及光子探测器第7次国际讨论会(西德的不伦瑞克),并在会前会后备用一周时间对大力值计量标准和铯原子钟进行了专业考察,于6月3日回国。大力值计量标准方面,在英国对坦厅顿的国家物理研究所(NPL)、伯明翰的埃弗累公司(W.&T.Avery)进行了考察和参观,在西德对不伦瑞克的联邦技术物理研究院
黄强[5](2017)在《基于DLS的智能电子分析天平研究》文中指出电子分析天平是一种融合机械、材料、电子电路、信息处理、精密制造等多个学科技术于一体的尖端精密计量仪器,是广泛应用于量值传递、食品安全、生物医药、化学分析、宇航器械、贵重物品质量控制等商贸、科学与技术研究领域的标准质量计量器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各行各业对物品的质量计量要求越来越高,世界各国对电子分析天平的需求量显着增加。由于国内材料制造、机械加工、零部件装配以及工艺处理水平低,且缺乏对电子分析天平核心部件——电磁力平衡传感器的机械弹性体受力模型、位移检测装置、磁钢磁路结构模型以及相关外部控制电路等的理论研究,在非线性校正、温度漂移补偿、时间漂移补偿、重力加速度漂移补偿以及称量数字信号滤波算法等方面依然落后,使得国内电子分析天平的质量计量性能远远落后于国外产品,产品竞争力弱、市场占有率低,致使进口电子天平价格居高不下,严重制约着国内电子天平行业的发展。伴随着近年来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国内天平企业迫切需要自主研制一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电子分析天平。针对国内与国际先进电子称量技术水平的差距,本论文以基于超级单体双杠杆传感器(Double Lever Sensor,DLS)的电子分析天平为研究对象,主要展开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1)针对国内研制的电磁力平衡传感器称量精度和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了 DLS的优化设计方法。阐述了 DLS的工作原理,分析了 DLS机械弹性体内罗伯威尔机构的偏载误差产生机理;建立了机械弹性体的关键部件簧片、耦合单元和横梁的受力模型,在选定合金材料后有效兼顾DLS灵敏度和重复性设计指标,确定各类簧片的尺寸参数设计要求:设计了一种精密的位移检测装置,保证分辨力称量下的最小位移量检测;提出了一种双磁钢磁路结构,用以消除DLS的非线性误差,并对磁钢磁路结构各部件的尺寸参数进行了优化;构建了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机械弹性体受力模型和磁钢磁路结构模型,对各关键部件尺寸参数设计的合理性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2)为使得DLS闭环系统具有优良的过渡过程品质和控制精度,保证电子分析天平的质量计量精度和稳定性,提出了闭环系统动态校正环节的设计和整定方法。详细推导了 DLS机械弹性体的动力学方程和位置检测装置的传递函数,以光电转换电路输出误差电压的信号放大电路形成的P型调节器为基础,结合脉冲宽度调制器(Pulse Width Modulator,PWM)的工作时序波形推导外部控制电路各环节的传递函数,构建了动态校正前的DLS闭环系统结构;深入分析了动态校正前闭环系统的过渡过程,归纳了闭环系统前向通道与反馈通道传递系数对闭环系统的影响,导出了闭环系统对动态校正调节器类型要求;选择PID调节器作为DLS闭环系统的动态校正环节,在保证闭环系统具有满意过渡过程的前提下,完成了 PID调节器电路设计和相关参数的整定;初步分析了闭环系统的误差来源,简要给出了电子分析天平中漂移和噪声误差的处理方法。(3)针对温度、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对电子分析天平质量计量的复杂影响,分别梳理和提出了各类漂移产生机理和相关工艺处理方法。深入研究了 DLS机械弹性体的温度漂移和时间漂移机理,对机械弹性体进行材料选型,总结了机械弹性体材料的工艺处理方法;详细分析了 DLS磁路结构的温度漂移和时间漂移机理,对磁路结构关键部件进行材料选型,提出了磁路结构材料的工艺处理方法:详细阐述了外部控制电路中用于驱动动圈并使其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电磁力矩的恒流源(即电磁力矩生成恒流源)的工作原理,细致探究了电磁力矩生成恒流源的温度漂移和时间漂移机理,对关键电子元器件进行选型,归纳了电路电子元器件的工艺处理方法;论述了重力加速度的产生机理,概括了重力加速度变化的原因及其对电子分析称量的影响,为提升电子分析天平漂移补偿和校准方法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理论支持与技术参考。(4)针对漂移对电子分析天平质量计量准确度的影响,提出了有效的漂移补偿和校准方法。导出了漂移影响下的电子分析天平质量计量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PWM镜像脉冲的驱动电路,消除了载流动圈动态热效应的影响,根据DLS的机械弹性体、磁钢、动圈以及关键电子元器件的相关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温度漂移和时间漂移模型的简化,减小了漂移补偿算法的复杂度;设计了一种基于PT1000的高精度磁钢温度测量电路,分别提出了分段线性加权温度漂移补偿算法、基于示值变化速率阈值的漂移跟踪算法、基于判断阈值的重力加速度校准方法,有效降低甚至消除了漂移对电子分析天平计量性能的影响;在国家标准《GB/T 26497-2011电子天平》规定的工作环境下,测试验证了电子分析天平漂移补偿和校准方法的准确性与有效性。(5)为进一步保证电子分析天平的质量计量性能和测试结果的完整性,提出了抗噪设计方法和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连续时间(continuous time,CT)Σ-A调制结构的DLS闭环系统,建立和优化了一种双SincN型复合滤波器,显着降低了闭环系统中热电磁干扰噪声的影响;根据外部环境的震动对天平质量计量的影响特性,提出了基于牛顿插值FFT的抗振滤波算法,有效抑制了闭环系统中力干扰噪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种具有漂移自动补偿、故障自诊断、智能化校准及多种应用功能的智能电子分析天平,其称量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准确度高;最后,参照国家标准《GB/T26497-2011电子天平》进行智能电子分析天平的示值误差、偏载误差、重复性、鉴别力和蠕变与回零等质量计量性能指标的测试,并参照国家标准《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根据测试误差来源建立了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模型。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研制的智能电子分析天平在规定条件下全量程示值误差为0.5mg,偏载误差为0.2mg,重复性为0.3mg,鉴别力测试结果变化明显,其主要性能指标满足国家标准《GB/T 26497-2011电子天平》规定的Ⅰ级天平的误差要求,且具备国际先进智能电子分析天平的智能功能。
胡力[6](2015)在《提高基于静测参数桥梁性能评测结果客观性的探讨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桥梁结构现场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静动力荷载试验、结构现状检查、结构缺陷和耐久性无损检测等,其中桥梁荷载试验以其可靠性高、针对性强等特点被得到广泛应用,也是桥梁承载力评定较为有效和被行业广泛认可的方法。本文就提高基于静测参数桥梁结构性能评测结果的客观性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主要内容包括:①讨论了基于桥梁荷载试验结构性能评价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及我国桥梁结构性能评测的发展沿革,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探讨了基于静测参数桥梁结构性能评测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②通过对结构实测应变受温度影响的定量分析,给出了保证简支梁桥实测应变可靠性的温度允许波动范围的建议值;③针对荷载试验中挠度测试的主要测试方法,定量分析了标尺倾斜、地球曲率、大气折光等因素对挠度实测结果的影响程度,并提出合理建议;④通过对111个桥梁荷载试验实测样本数据的分析研究,给出了四种常见桥型的挠度、应力校验系数取值的常值范围,同时就如何保证结构性能评价客观性、规范合理应用、意外情况处置、实测校验系数统计规律、混凝土拱桥截面应力校验系数取值离散性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⑤在分析实测相对残余指标易受难以避免测量误差影响而导致失真和客观性较差的原因的基础上,就如何合理解读和应用相对残余指标客观评价结构性能展开分析,提出了基于不同实测结果量值采用不同相对残余控制值的评价方法;⑥就基于静测参数对评价结果客观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对铺装层厚度、横向加载偏差、弹性模量取值等对校验系数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
李伟[7](2004)在《薄膜电子式电—气转换器转换模块与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气转换器是自控仪表和自控系统中进行信息转换和能量转换的核心元器件,主要用于电动单元组合仪表与气动单元组合仪表之间的信号转换,可将4~20mA(DC)电信号转换成10~120kPa的压力信号,以便实现对各种管路阀门等气动装置的自动控制,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轻工等部门。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电-气外转换器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后,研制开发了薄膜电子式电-气转换器,具有响应速度快,转换效率高等特点。 薄膜电子式电-气转换器的转换装置采用全闭环磁路包容喷嘴/挡板结构,实现气路、磁路一体化;以中间有硬芯的平膜片作为挡板,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膜片在整个转换装置中是唯一可动的元件,对系统性能影响非常大,本文重点分析膜片的变形特性,受力特点,并以膜片为中心,将气路特性、磁路特性联系在一起,经过分析,喷嘴挡板间隙S和锥体位移L是影响转换模块性能的主要的因素,为进一步优化结构参数优化、优化工艺参数打下基础。采用的绝对误差意义下的贝叶斯估计对膜片可靠度进行了初步探讨。 薄膜电子式电-气转换器以闭环比例积分为控制方式,以精密压力传感器提取反馈信号,利用电量的平衡、比较和调节,实现闭环实时控制,提高了电/气转换器的转换精度、转换速度和转换效率。本文对控制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建立了系统传递函数,从中可以了解系统稳定性、稳态误差和瞬态响应特性,为下一步进行计算机虚拟调试打下基础。
安骥[8](2010)在《非插入式液压系统管路压力与流量测量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普通钢质液压管路为工程对象,对通过应变法来测量液压管道内流体压力、流量的方法做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综述了压力、流量的非插入式测量技术和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的历史、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为了满足对于液压设备的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的实际要求,提出了利用管道形变测量管路压力与流量非插入式测量的新方法。在理论方面,总结了管道动态模型的理论,对管路动态基本方程中的非线性因素进行研究,指出该方程是来源于微波技术中的微波传输线长线理论,液压系统相对于电学中的微波传输过程的非线性因素太多,应对方程中各参数的设定加以调整。对各非线性因素分别加以分析,发现管路综合弹性模量是对通过管路两端动态压力推导管路动态流量过程中最大的非线性环节,必须对该环节引起的误差进行纠正。对介质的体积弹性模量变化规律进行了理论与实验研究,提出介质弹性模量在本文中的赋值方案必须用实时测量的结果;同时,在仿真计算与工程设计中,必须考虑弹性模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动,给出最大与最小值之间变化时系统内各参数变化的范围。在实践方面,从动态特性与静态特性两个方面在理论上论证了用应变电测方法直接测量管道形变的可行性,并为夹具的进一步设计提供了基础。在产品化方面,为了实现现场的多点测量,根据测量要求,设计了夹具,首先提出各种结构形式,并一一进行实验,其次,根据实验反馈的结果不断调整夹具的各种参数,最后设计出了满足要求的夹具,方便了工程使用。根据工程实际应用的需要,设计了简单、便携的数据采集系统。最后,进行了试验分析。通过试验,验证了液压管路动态压力测量可以使用应变电测法,并得出了夹具安装的规范,为工程使用提供了指导意见,验证了可以使用管路动态压力法推算介质流量。
王宝金[9](2004)在《热磨机磨盘实际间隙精确测量与主轴运行状态监测的研究》文中指出磨盘实际间隙是指动磨片和定磨片在研磨区内齿表面之间的距离。磨盘间隙对纤维分离质量影响很大,热磨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磨盘间隙并保持恒定,以保证纤维浆料的质量和产量。通常磨盘间隙控制在0.2~0.5mm之间,要求控制精度达到0.01mm.但初始调整的磨盘间隙会随着磨片的磨损而加大,在运行过程中磨盘实际间隙的精确测量与显示,迄今仍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 热磨机主轴运行状态既影响热磨机的正常运行又影响到纤维分离的质量。 本文采用理论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磨盘实际间隙的精确测量和主轴运行状态的监测方法进行了探索研究,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研究空白。 论文提出了磨盘间隙接触式测量法和非接触式测量法的概念。接触式测量法不能实时反映磨片磨损对磨盘间隙的影响。在热磨机的实际结构和运行条件下,要实时对磨盘间隙进行精确测量,只能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法。 首次提出了采用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和电涡流式位移传感器两种测量磨盘实际间隙的方案,用于测量动磨片的轴向位移和磨片磨损后的磨盘实际间隙。 初步设计了用于测量磨盘实际间隙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它具有能随定磨片一起同步磨损、传感器获取的信号直接反映磨盘间隙、结构简单、所需的量程小等优点。 电涡流式位移传感器测量磨盘实际间隙的方案,由一只电涡流式位移传感器和一只超声波测厚仪组合而成,利用电涡流传感器测量动磨片的轴向位移和磨损后的齿面位置,超声波传感器测量定磨片磨损后的厚度,然后将两只传感器的测量数据结合传感器的安装尺寸,通过数学运算得到磨盘实际间隙。对电涡流传感器的探头需要采取保护措施。由于电涡流传感器和超声波测厚仪都可以购买到定型产品,方案实施相对容易。 论文对电涡流式位移传感器测量磨盘实际间隙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静态和动态试验研究。静态试验研究表明:木材的含水率能引起电涡流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下降,但下降的幅度甚微;不同品种的植物纤维原料对传感器输出电压的影响很小;介质温度的上升也能引起传感器输出电压下降,因此应选用高温型的传感器加以解决;介质中含有铁屑时,传感器输出电压值升高,且随铁屑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但热磨机研磨的纤维中金属磨屑含量非常小,对电涡流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几乎没有影响;随着被测金属板对传感器探头覆盖面积的变化会引起输出电压的变化,覆盖面积增大,传感器输出电压逐渐减小。动态试验研究表明:电涡流传感器、位移变送器、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组成的测量采集系统,采集信号波形区分明显,能够实现高速动态的测试。因此,电涡流传感器能用于测量动磨片的轴向位移和磨损后的齿面位置。采用电涡流式位移传感器和超声波测厚仪组合测量磨盘实际间隙的方案是可行的。但对电涡流传感器保护罩的材料选择需要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通过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热磨机主轴系统试验装置,首次进行了主轴运行状态监测方法的模型实验研究。在轴承组的轴承套和轴承套座上多个不同位置进行布点测试。实验研究表明:将传感器直接安装在轴承套上,所获取的轴承的振动信号强度较大;而将传感器安装在轴承套座上,由于信号传递途径的中间界面多,所获取的轴承的振动信号强度较弱;在水平方向信号衰减较小,信号的加速度有效值比轴承套上的测点下降了约20%。而垂直方向信号衰减比较大,原因是垂直方向的间隙较大。尽管在水平方向信号强度有所下降,但振动信号的主振频率没有改变,依然能够反映出轴承振动的状况。 对热磨机进行主轴运行状态监测时,可以将传感器安装在轴承套座上径向的水平位置,并且在轴向应尽量靠近研磨时轴承所在的位置。关键词:热磨机磨盘实际间隙非接触测量主轴运行状态监测
任永[10](2009)在《基于CAN总线的智能振动检测仪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传统控制系统结构的变革,逐渐形成网络集成式全分布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随着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推广和普及,在采集石化大型机械的振动数据等方面,对振动检测类仪表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总线型振动仪表除了能够完成基本的测量功能外,还应该具有现场总线通信功能和控制功能,本文针对总线型振动仪表的要求,选用AT89S52微控制器和由SJA1000和TJA1040组成的CAN通信模块,开发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智能振动检测仪。论文围绕智能振动检测仪开发所做的工作进行介绍,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对振动检测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分析说明,其次对CAN总线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CAN总线的特点、技术规范、器件及其应用:然后从硬件配置方面加以介绍,包括微控制器模块、传感器模块、液晶显示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模块以及仪表的抗干扰措施的设计;接着从软件方面加以介绍,包括初始化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LCD显示模块、通信模块等;再对振动检测仪的测量和通信功能进行实验和调试,并对实验数据加以分析,进一步确定检测仪的基本性能指标,验证了该检测仪能够满足总线型智能仪表的要求;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对智能振动检测仪的改进和完善进行了展望。
二、张丝式电测仪表可动部分重量的最佳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张丝式电测仪表可动部分重量的最佳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5)基于DLS的智能电子分析天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天平概述 |
1.1.2 电子分析天平及其研究现状 |
1.1.3 电子分析天平的研究意义 |
1.2 电子分析天平的称量原理 |
1.2.1 平稳电流工作模式的称量原理 |
1.2.2 脉冲电流工作模式的称量原理 |
1.3 电子分析天平的研究进展 |
1.3.1 电磁力平衡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1.3.2 非线性校正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3 温度漂移补偿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4 时间与重力加速度漂移补偿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5 称量数字信号滤波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6 现有称量数据处理与补偿方法的不足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超级单体双杠杆传感器(DLS)的优化设计 |
2.1 引言 |
2.2 DLS的机械结构与工作机理 |
2.2.1 DLS的机械结构 |
2.2.2 DLS的工作机理 |
2.3 罗伯威尔机构的分析 |
2.3.1 罗伯威尔机构的工作原理 |
2.3.2 罗伯威尔机构的偏载误差 |
2.4 机械弹性体与秤盘及光栅组件的分析与设计 |
2.4.1 机械弹性体的力学分析 |
2.4.2 机械弹性体的材料选型 |
2.4.3 簧片的机械设计 |
2.4.4 秤盘的机械设计 |
2.4.5 横梁位移分析 |
2.4.6 限位保护装置设计 |
2.5 位移检测装置设计 |
2.5.1 微位移检测原理 |
2.5.2 光电转换电路设计 |
2.6 磁路设计分析 |
2.6.1 磁路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 |
2.6.2 磁路结构设计 |
2.6.3 DLS的非线性误差 |
2.7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DLS有限元建模与仿真 |
2.7.1 机械弹性体的有限元建模与仿真 |
2.7.2 磁路结构的有限元建模与仿真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子分析天平闭环称量系统研究 |
3.1 引言 |
3.2 闭环称量系统的传递函数 |
3.2.1 DLS的传递函数 |
3.2.2 外部控制电路的传递函数 |
3.2.3 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 |
3.3 闭环系统传递函数动态特性分析 |
3.3.1 过渡过程求解 |
3.3.2 欠阻尼状态下的动态性能研究 |
3.3.3 前向通道与反馈通道传递系数对闭环系统的影响 |
3.4 闭环系统动态校正PID调节器的设计 |
3.4.1 基于PID调节器的闭环系统传递函数分析 |
3.4.2 闭环系统过渡过程稳定性分析 |
3.4.3 闭环系统动态校正PID调节器参数的整定 |
3.5 闭环系统的误差分析 |
3.5.1 误差来源分析 |
3.5.2 漂移误差初步分析 |
3.5.3 噪声误差初步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子分析天平漂移机理与工艺处理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DLS机械弹性体的漂移机理与工艺处理方法 |
4.2.1 机械弹性体的温度漂移机理 |
4.2.2 机械弹性体的时间漂移机理 |
4.2.3 机械弹性体的材料选型与工艺处理方法 |
4.3 DLS磁路结构的漂移机理与工艺处理方法 |
4.3.1 磁路结构的温度漂移机理 |
4.3.2 磁路结构的时间漂移机理 |
4.3.3 磁路结构的材料选型与工艺处理方法 |
4.4 电路电子元器件的漂移机理与工艺处理方法 |
4.4.1 电磁力矩生成恒流源的工作原理 |
4.4.2 电磁力矩生成恒流源的温度漂移机理 |
4.4.3 电磁力矩生成恒流源的时间漂移机理 |
4.4.4 电路电子元器件的选型与工艺处理方法 |
4.5 重力加速度的漂移机理 |
4.5.1 重力加速度的产生机理 |
4.5.2 重力加速度的变化及其漂移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子分析天平漂移补偿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漂移影响下的电子分析天平质量计量模型 |
5.3 电子分析天平的漂移建模及其简化 |
5.3.1 动态热效应的消除 |
5.3.2 温度漂移模型及其简化 |
5.3.3 时间漂移模型及其简化 |
5.3.4 温度漂移与时间漂移模型的综合简化 |
5.4 电子分析天平漂移的补偿 |
5.4.1 温度漂移补偿方法 |
5.4.2 时间漂移补偿方法 |
5.4.3 温度漂移与时间漂移的综合补偿 |
5.4.4 重力加速度漂移的自动补偿 |
5.5 电子分析天平漂移补偿效果的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子分析天平设计实践 |
6.1 引言 |
6.2 基于CT Σ-△调制结构的DLS闭环系统设计 |
6.3 热电磁干扰的抗噪设计 |
6.3.1 热电磁干扰噪声下的闭环系统等效传递函数模型 |
6.3.2 各等效噪声源的传递特性及数字滤波器设计 |
6.3.3 滤波器的优化与仿真实验验证 |
6.4 力干扰噪声的抗噪设计 |
6.4.1 力干扰噪声的来源 |
6.4.2 天平实验台称量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 |
6.4.3 基于牛顿插值的FFT抗振滤波算法 |
6.4.4 抗振滤波算法的仿真实验验证 |
6.5 电子分析天平的构成与技术指标 |
6.5.1 天平的整体构成 |
6.5.2 天平的功能与工作流程 |
6.5.3 天平称量的技术指标 |
6.6 电子分析天平质量计量性能测试与不确定度分析 |
6.6.1 天平质量计量性能测试 |
6.6.2 天平不确定度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DLS加工精密数控化床图 |
附录B DLS实物局部细节图 |
附录C 智能电子分析天平电路原理图 |
附录D 智能电子分析天平PCB图 |
附录E 智能电子分析天平电路板实物图 |
附录F 智能电子分析天平PWM调试波形图 |
附录G 智能电子分析天平漂移补偿工作图 |
附录H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附录I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J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
(6)提高基于静测参数桥梁性能评测结果客观性的探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基于静测参数桥梁结构性能评测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桥梁结构性能评测的背景 |
1.1.2 桥梁结构性能评测的目的和意义 |
1.2 基于静测参数桥梁结构性能评测的现状和不足 |
1.2.1 桥梁结构性能评测的历史 |
1.2.2 基于静测参数桥梁结构评测的现状 |
1.2.3 基于静测参数桥梁结构评测的不足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应变测试结果影响因素分析和测试方法优化 |
2.1 强度(应变)理论分析 |
2.1.1 电阻应变片工作原理 |
2.1.2 应变仪工作原理 |
2.2 现行应变测试方法介绍 |
2.3 应变测试结果影响因素及分析 |
2.3.1 应变测试结果影响因素及分析 |
2.3.2 小应变信号量测技术客观性及可靠性保证 |
2.4 现行应变测试方法的不足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挠度量测技术的分析探讨及测试方法的优化 |
3.1 前言 |
3.2 桥梁变形产生的原因 |
3.3 现行挠度测试技术介绍 |
3.3.1 百分表法 |
3.3.2 精密水准仪测量法 |
3.3.3 全站仪测量法 |
3.3.4 应变式位移传感器 |
3.3.5 连通管测量法 |
3.3.6 倾角仪法 |
3.3.7 CCD图像法 |
3.3.8 PSD激光测量法 |
3.4 现行主要挠度测试方法的影响因素 |
3.4.1 精密水准仪误差影响因素分析 |
3.4.2 全站仪误差影响因素分析 |
3.4.3 其它常见挠度测试方法误差影响因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桥梁校验系数分析研究 |
4.1 前言 |
4.2 校验系数统计分析研究 |
4.2.1 预应力简支梁桥 |
4.2.2 连续梁桥 |
4.2.3 连续刚构桥 |
4.2.4 钢筋混凝土拱桥 |
4.3 校验系数与跨径关系分析研究 |
4.4 拱桥校验系数统计与影响因素分析 |
4.4.1 拱桥校验系数统计 |
4.4.2 结构校验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静测参数评定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
5.1 前言 |
5.2 相对残余应变分析研究 |
5.3 桥面铺装层是否参与结构受力的影响 |
5.4 荷载横向加载偏差的影响 |
5.5 弹性模量的影响 |
5.6 其它因素的影响 |
5.6.1 结构损伤的影响 |
5.6.2 结构简化的影响 |
5.6.3 测试仪器的影响 |
5.6.4 人员操作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论着 |
(7)薄膜电子式电—气转换器转换模块与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电-气转换器综述 |
1.2 电-气转换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敏感元件、转换元件的研究现状 |
1.2.2 电-气转换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本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
1.3.2 薄膜电子式电-气转换器的总体设计方案 |
1.3.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薄膜电子式电-气转换器转换模块的研究 |
2.1 基本结构及其转换原理 |
2.2 喷嘴-挡板机构及其气路特性的研究 |
2.2.1 喷嘴-挡板机构的工作原理 |
2.2.2 喷嘴挡板机构的静特性及其改善方法 |
2.2.3 背压式气路的特性分析 |
2.2.4 背压气路的结构参数选择原则 |
2.3 膜片的选择和计算分析 |
2.3.1 弹性元件结构及材料的选择 |
2.3.2 平膜片弯曲问题的数学模型 |
2.3.3 平膜片的解析解 |
2.4 磁路分析与计算 |
2.4.1 磁路的概念与基本定律 |
2.4.2 磁阻的计算 |
2.4.3 电磁力的计算 |
2.5 膜片的受力分析 |
2.6 平膜片的性能试验和可靠性估计 |
2.6.1 平膜片的性能试验 |
2.6.2 平膜片的可靠性估计 |
2.7 小结 |
第3章 薄膜电子式电-气转换器控制系统的研究 |
3.1 控制理论基础 |
3.1.1 自动控制概述 |
3.1.2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
3.1.3 控制系统分析方法 |
3.2 调节控制电路分析 |
3.2.1 调节控制电路设计方案 |
3.2.2 控制信号输入电路 |
3.2.3 系统调节控制及输出电路 |
3.2.4 压力反馈电路 |
3.3 电-气转换模块分析 |
3.3.1 最小二乘法 |
3.3.2 输入-输出关系的计算 |
3.3.3 气动功率放大器 |
3.4 整机控制系统分析 |
3.4.1 整机传递函数 |
3.4.2 系统的稳定性判断 |
3.4.3 稳态误差计算 |
3.4.4 控制系统的瞬态响应 |
3.4.5 影响因素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控制系统仿真 |
4.1 MATLAB概述 |
4.2 结构图设计 |
4.3 Simulink仿真参数设置 |
4.4 结构图控制系统仿真 |
第5章 电-气转换器整机实验及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附录 |
(8)非插入式液压系统管路压力与流量测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1.1 课题的来源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压力、流量测量的一般概述 |
1.3 非插入式压力、流量测量现状暨文献的概述 |
1.3.1 超声波压力、流量计 |
1.3.2 管外加热非插入式流量计 |
1.3.3 激光多普勒流量计 |
1.3.4 电磁流量计 |
1.3.5 标记法 |
1.3.6 压差法 |
1.3.7 电容非介入式压力测量方法 |
1.4 新方法的提出 |
1.5 本章小结 |
1.5.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3 本文将解决的问题及意义 |
第2章 管路压力与流量的动态特性关系研究 |
2.1 流体管道频率特性分析 |
2.2 管路基本方程的时域分析 |
2.3 流体管路基本方程的非线性误差分析 |
2.3.1 对摩阻模拟的非线性误差 |
2.3.2 对液感模拟的非线性误差 |
2.3.3 对容性环节模拟的非线性误差 |
2.4 非线性因素对管路基本方程影响 |
2.4.1 参数的设定 |
2.4.2 液阻变化对流量的影响 |
2.4.3 感抗变化对流量的影响 |
2.4.4 容性阻抗变化对流量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体积弹性模量对压力与流量动态特性影响的研究 |
3.1 气体的溶解性分析 |
3.1.1 液压介质中空气的存在性分析 |
3.1.2 空气的溶解性分析 |
3.2 液气双相流中压力波的传播速度 |
3.2.1 气液两相流压力波速基本假设的分析 |
3.2.2 液体、气体的可压缩性分析 |
3.2.3 气液两相流压力波速关系式的仿真计算 |
3.3 实验分析与研究 |
3.3.1 实验装置 |
3.3.2 实验结果 |
3.3.3 实验结果总结 |
3.4 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 |
3.4.1 试验结果分析 |
3.4.2 压力波波速赋值方案 |
3.4.3 体积弹性模量变化规律的一般意义 |
第4章 管壁应变的动态特性分析与实现应变测量的设计 |
4.1 液压管道变形的静态计算 |
4.1.1 压力作用下圆筒受力与变形的计算公式 |
4.1.2 实验管路的静态计算 |
4.2 一般液压管道变形的应变率静态计算 |
4.2.1 薄壁与厚壁模型的选择 |
4.2.2 管路应变率变化范围分析 |
4.2.3 管路固有频率的变化范围分析 |
4.2.4 液压系统的脉动估计 |
4.3 实现应变电测的设计 |
4.4 应变电测的设计 |
4.4.1 基本原理 |
4.4.2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特性 |
4.4.3 测量电桥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非插入式流量计夹具的设计 |
5.1 非插入式流量计夹具的设计要求 |
5.2 夹具与管路的变形传递模型 |
5.3 夹具与应变片的变形传递关系 |
5.4 初步确定的夹具整体结构 |
5.4.1 夹具材料选择 |
5.4.2 夹具制造与连接方法 |
5.5 高强度夹具设计 |
5.6 夹具对测量的影响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验研究及实验数据分析 |
6.1 直接测量应变压力测试法 |
6.2 管路形状影响形变的各因素分析 |
6.2.1 管路弯曲 |
6.2.2 管路交叉 |
6.3 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的便携式特殊设计 |
6.4 计算方案及结果 |
6.5 误差分析 |
6.5.1 动态模型误差 |
6.5.2 管路制造引起的误差 |
6.5.3 应变片温度漂移引起的误差 |
6.5.4 零位漂移限制 |
6.5.5 管路形变的温度灵敏性 |
6.5.6 随机误差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管路基本方程的推导 |
附录二 符号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9)热磨机磨盘实际间隙精确测量与主轴运行状态监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热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与技术现状 |
1.3 热磨机的发展趋势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磨盘间隙对纤维分离的影响 |
2.1 纤维分离的过程 |
2.2 影响纤维分离的主要因素 |
2.3 磨盘间隙对纤维质量的影响 |
2.4 磨片磨损机理及对磨盘间隙稳定的影响 |
2.4.1 热磨机磨片的结构 |
2.4.2 磨片磨损机理 |
2.4.3 磨片的耐磨性能 |
2.4.4 磨片的使用周期 |
2.4.5 磨片磨损对磨盘间隙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磨盘间隙与研磨压力的调整 |
3.1 研磨压力的施加方法与特点 |
3.2 液压加压与磨盘间隙的微调 |
3.3 机械加压与磨盘间隙的微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磨盘间隙的接触式测量 |
4.1 利用标尺测量与显示磨盘的初始间隙 |
4.2 利用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测量磨盘初始间隙 |
4.2.1 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 |
4.2.2 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的选用 |
4.2.3 差动变压器在热磨机上的安装 |
4.3 利用步进电机调节磨盘初始间隙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磨盘间隙的非接触式测量 |
5.1 磨盘间隙非接触测量的研究现状 |
5.2 几种可能用于磨盘间隙非接触测量的传感器 |
5.3 采用电容式位移传感器测量磨盘真实间隙 |
5.3.1 电容式位移传感器 |
5.3.2 变间隙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应用于磨盘间隙测量的方案 |
5.3.3 采用变间隙电容式传感器测量磨盘间隙的存在问题与对策 |
5.3.4 专用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结构设计示意图 |
5.3.5 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在磨盘上的安装位置 |
5.4 采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测量磨盘间隙 |
5.4.1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
5.4.2 采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测量磨盘间隙的可行性 |
5.5 采用电涡流式位移传感器测量磨盘间隙 |
5.5.1 电涡流式位移传感器 |
5.5.2 变间隙电涡流传感器应用于磨盘间隙测量的方案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电涡流传感器测量磨盘间隙的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
6.1 概述 |
6.2 试验用电涡流传感器的选择 |
6.3 电涡流传感器的标定 |
6.3.1 传感器的标定系统 |
6.3.2 标定环境 |
6.3.3 标定步骤与曲线 |
6.4 静态试验 |
6.4.1 常温植物纤维介质对传感器输出性能的影响 |
6.4.2 高温下的植物纤维介质对传感器输出性能的影响 |
6.4.3 高温型传感器的选择 |
6.4.4 铁屑对电涡流传感器输出性能的影响 |
6.4.5 研磨纤维对传感器输出电压的影响试验 |
6.4.6 金属导体对电涡流传感器不同覆盖状态的试验 |
6.4.7 被测导体表面平整度和尺寸对电涡流传感器输出的影响 |
6.5 动态试验 |
6.5.1 试验目的 |
6.5.2 试验装置 |
6.5.3 试验方法 |
6.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5.5 结论 |
6.6 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电涡流传感器的安装结构设计与量程选择 |
7.1 对电涡流传感器保护罩的材料和尺寸要求 |
7.1.1 保护罩的材料要求 |
7.1.2 保护罩在磨盘轴向的结构尺寸 |
7.2 电涡流传感器的量程选择 |
7.2.1 电涡流与测量距离的关系 |
7.2.2 电涡流传感器的量程选择 |
7.3 电涡流传感器的安装 |
7.3.1 电涡流的径向形成范围 |
7.3.2 电涡流传感器在磨盘上的安装 |
7.3.3 动磨片上的被测表面尺寸 |
7.4 超声波测厚仪的安装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热磨机主轴试验装置的设计 |
8.1 热磨机主轴运行状态对磨盘间隙的影响 |
8.2 设计热磨机主轴试验装置的目的 |
8.3 热磨机主轴振动的原因 |
8.4 热磨机主轴承的润滑 |
8.5 热磨机主轴的轴承组 |
8.6 热磨机主轴试验装置的设计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热磨机主轴运行状态监测方法的实验研究 |
9.1 试验目的 |
9.2 传感器的安装点 |
9.3 测试系统 |
9.4 信号采集与分析 |
9.4.1 前轴承组的测量 |
9.4.2 后轴承组的测量 |
9.5 结论 |
9.6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创新 |
10.1 结论 |
10.2 创新 |
10.3 展望 |
参考文献 |
(10)基于CAN总线的智能振动检测仪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现场总线技术综述 |
1.2.1 现场总线的定义及特点 |
1.2.2 现场总线的类型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智能振动检测仪表及CAN总线 |
2.1 智能振动检测仪表 |
2.1.1 振动检测的原理和意义 |
2.1.2 振动检测仪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2.2 CAN总线简介及技术规范 |
2.2.1 CAN的一些基本概念 |
2.2.2 CAN总线协议 |
2.2.3 报文传送及其帧结构 |
2.3 CAN总线器件及应用 |
2.3.1 CAN总线的典型器件 |
2.3.2 CAN总线的应用 |
第三章 硬件部分的设计 |
3.1 传感器模块 |
3.1.1 振动传感器简介 |
3.1.2 振动传感器的选型 |
3.2 信号调理电路 |
3.3 A/D模数转换模块 |
3.3.1 基本特点 |
3.3.2 引脚及功能 |
3.3.3 启动A/D转换和读取转换结果 |
3.3.4 与AT89S52单片机的接口 |
3.4 微控制器模块 |
3.4.1 AT89S52的特点和主要功能特性 |
3.4.2 AT89S52的方框图 |
3.5 CAN通信模块 |
3.5.1 SJA1000模块 |
3.5.2 TJA1040高速CAN总线收发器 |
3.6 液晶显示模块 |
3.6.1 LCD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3.6.2 所用LCD的引脚及功能介绍 |
3.7 电源模块 |
3.8 仪表的抗干扰设计 |
3.8.1 干扰源的类别 |
3.8.2 硬件抗干扰措施 |
3.8.3 软件抗干扰措施 |
3.8.4 印刷电路板抗干扰技术 |
第四章 软件部分的设计 |
4.1 初始化模块 |
4.2 数据采集模块 |
4.3 数据处理模块 |
4.3.1 数字滤波 |
4.3.2 电压值到加速度值的转换 |
4.4 LCD显示模块 |
4.5 CAN总线通信模块 |
4.5.1 CAN报文的发送 |
4.5.2 CAN报文的接收 |
4.5.3 数据溢出处理 |
4.5.4 接收中断级或高优先级 |
4.5.5 自动位速率检测 |
第五章 实验与数据分析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四、张丝式电测仪表可动部分重量的最佳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磁电系仪表(四)[J]. 电工仪表研究所指示仪表讲座编写组. 电测与仪表, 1971(11)
- [2]张丝式电测仪表可动部分重量的最佳关系[J]. Γ.Д.Лонинов. 国外电工仪表, 1967(02)
- [3]电气测量指示仪表概述[J]. 电工仪表研究所指示仪表讲座编写组. 电测与仪表, 1971(07)
- [4]大力值计量标准——赴西德、英国考察报告[J].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二力室. 工程与试验, 1978(01)
- [5]基于DLS的智能电子分析天平研究[D]. 黄强. 湖南大学, 2017(06)
- [6]提高基于静测参数桥梁性能评测结果客观性的探讨与研究[D]. 胡力. 重庆交通大学, 2015(04)
- [7]薄膜电子式电—气转换器转换模块与控制系统研究[D]. 李伟. 大连理工大学, 2004(04)
- [8]非插入式液压系统管路压力与流量测量技术研究[D]. 安骥. 大连海事大学, 2010(12)
- [9]热磨机磨盘实际间隙精确测量与主轴运行状态监测的研究[D]. 王宝金. 南京林业大学, 2004(02)
- [10]基于CAN总线的智能振动检测仪的研究与设计[D]. 任永. 北京化工大学, 2009(S1)